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景观改造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1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澧水堤岸景观尚存在两个方面的安全隐患:一方面,行人横过滨河大道缺乏天桥和地下通道而带来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滨河大道的行道树为香樟,香樟根系极其发达,白蚁好啃,若根系穿堤生长,招引白蚁危害,则易形成管涌,从而影响大堤防洪安全。
1.2休闲功能难以发挥
澧水堤岸的主要功能是防洪,目的是确保张家界市区免遭洪水危害,而澧水堤岸是一个很好的滨水空间,它的另一个功能是为张家界市民提供一个户外休闲环境。然而,现在的堤岸缺乏良好的生态环境,主要是缺乏乔木植物景观,以致冬天寒风凛冽,夏天烈日炎炎,根本不利于市民休闲。
1.3堤岸景观单调乏味
澧水堤岸作为一个休闲环境,一是必须具备优美的生态环境,使人感到舒适,游赏其中能够得到美的享受;二是必须创造一定的文化氛围,使人精神振奋,得到启迪和熏陶。然而,目前僵直无起伏的堤身,加上层次单一和带型模纹的植物配置方式,使得堤岸景观过于单调乏味,缺乏美感产生不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2设计总体构思
2.1设计目标
创造一个不影响防洪功能要求的,且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和良好生态的带状休闲公园。
2.2设计原则
2.2.1安全性原则堤岸景观改造应以确保大堤安全为前提。现有的大堤防洪功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因此堤上无论是营造园林建筑,安放雕塑,还是栽植树木,都必须考虑大堤的安全,只有在加强大堤的安全措施后才能进行。如堤上栽植乔木,必须考虑乔木根系对堤的安全影响,设法控制根系的生长范围,树种最好选择浅根性的和抗白蚁危害的树种。
2.2.2生态性原则植物配置尽量改变现在以灌木为主和大量采用带型模纹的配置方式,多选择乡土乔木树种,采用多层次的立体配置方式,充分发挥不同植物的生态功能,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堤上的树木夏能遮挡烈日,冬能减缓寒风。
2.2.3艺术性原则主要讲究植物景观的艺术性,植物配置采用自然式的配置方式,以天然植物群落为模本,注重艺术构图,充分考虑植物的层次、色彩、疏密、虚实和主次等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创造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充分运用障景和借景的手法,通过密林屏障视野范围内较近的城市建筑,采用开辟透景线和抬高视点的借景手法欣赏澧水和天门山之美景。
2.2.4文化性原则澧水以西主要为大庸古城,景观设计应以土家文化为背景,以健康向上为主题,河堤硬质铺装坡面可采用大型浮雕的形式,刻上名人的诗句,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及土家名人轶事、重大传统祭祀活动等。
2.2.5功能性原则堤岸景观设计在确保防洪功能的前提下,设置各种休闲健身设施,创造一个适于人们游憩的空间境域,充分发挥其休闲功能。
2.3地形改造设计
2.3.1堤面改造大堤堤顶面,原则上尽可能保留现有的硬质铺装和硬质景观设施,堤面通过建造树池和花池,改变堤面僵硬和缺少变化的人工景观。树池边高50~60cm,树池内栽培土厚50~70cm,池内置石种树,池边安放条凳,供人休闲。
2.3.2坡面改造大堤朝滨河大道的一面为平直的斜坡,堤高2.5~3.0m,坡面长8~12m。本设计采用护石加土的方式对其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地形起伏变化有致的缓坡地,以便成丛、成群、成片栽植树木,创造高低、疏密、层次变化有致的林带。堆得较高的土丘采用本地产的青石作挡土墙,外形力求变化自然,石墙上安放大理石板,板上刻诗文或做浮雕。
2.3.3堤内改造为了确保大堤安全不受影响,采用在堤上深埋(1.2m)钢筋混凝土挡板的方式阻止乔木根系穿堤生长。
3植物配置
堤岸上现有的植物尽可能利用,只是改变现有的部分配置方式,在改造地形后能够栽植乔木的地方,分别选择广玉兰、杜英、锦烈白兰、桂花等常绿树种作基调树种,以形成终年常绿的林带;选择银杏、栾树、椿树、无患子、重阳木、白玉兰、乌桕等落叶树种作配调树种,以丰富乔木树种的色彩季相变化;栽植灌木的地方选择红枫、鸡爪槭、紫薇、红桎木、杜鹃、茶花、含笑、南天竹、碧桃、樱花、紫玉兰、紫荆、夹竹桃、木芙蓉、木槿、南迎春、四季桂等树种,每处以一种灌木为主景,采用成丛、成群的栽植方式,灌木的大小规格讲究变化,配置力求自然。宿根花卉充分考虑其生态习性,选择适宜的种类,采用成群、成片的配置方式,讲究花卉植物的群体美。堤上树池内的植物主要选择木芙蓉、孝顺竹、夹竹桃、鸡爪槭、紫荆、四季桂、棕榈、蚊母、油茶、女贞等,另在节点或入口对景等主要位置选种红桎木、罗汉松、中华蚊母、榆树、白桎木等树木桩景,以形成堤上局部的主景。
4建筑与小品
>
大堤上现有的风景建筑与小品原则上保留,另外根据造景和休闲功能的需要在适当位置布置亭、花架和临江观景台等。在林下布置游路和小型的休闲广场,安放桌凳等休闲设施。可选择某节点位置修建踏步和各级亲水平台作为休闲戏水景观。
5小结
人类具有亲水特性,因而城市多傍水而建。江河生态功能退化无疑给城市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尤其是城区段江河在城市化进程中威胁更加严重。一方面,人们不得不加固堤岸,抗拒洪水;另一方面,城市人口剧增,公园绿地紧缺,加之滨水空间倍受城市居民亲睐,将其作公园绿地建设,采用堤园结合的方式,达到功能兼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孟兆祯,毛焙琳,黄庆喜,梁伊任编著.园林工程.北京林业大学印刷厂.
[2]唐学山,李右德,曹礼昆编著.园林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
建筑艺术设计学院的生态与文化教研室虽然成立才4年多,但在以往的本科专业教学中就有不少课程涉及到生态与文化的研究内容。在国际上,对于生态设计、可持续设计、地域胜文化与设计等的研究与实践己经开展一段时间了,它们是人类未来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是对环境的一种负责;而在国内,这些研究方向已经在设计领域中得到开展研究和实践,最受瞩目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多个展馆设计,它们都力求实践和表达生态设计、可持续设计、低碳设计。这些理想目标更是受到我国政府的崖纷见,在国家及多个省市的发展敖咙中明确提出建i}T}碳社会和低碳经济、和谐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会议更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在政策方面给以指导和支持。国内的高等院校也纷纷成立相关的研究机构、组织相关的论坛和教学。清华大学成立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可持续设训研究所”,并与芬兰阿尔托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共同举力、“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续艺术设计战略”论坛,产生重要的影响;广州美术学院的多个设计学科开设低碳设计研究项目。很多国内外的设计大赛,也设置与低碳、司特续及环保设计有关的主题。其中,2012年“为中国而设计一一第五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中设置“环保低碳室内设计专题”,获奖作品得到专家学者的肯定;2012年博朗国际工业设计大赛增设“可持续发展奖(SustainabilityAwards)”,获奖作品得到国际评委的认可。
2.教学与研究方向
在整合建筑艺术设计学院的科研力量基础上,生态与文化教研室着重开展以下方向的研究和教学活动:
(1)基于岭南地域的设计研究
根植于岭南,围绕地域的自然因素(气候、地理)、文化因素(广府文化)和经济因素进行研究,并在设计中得到本质的体现。当下的国际化影响非常迅速,国家的城市化建设也出现趋同的景象,这使得地域性的研究和设计成为紧迫的和重要的课题。生态与文化教研室积极开展基于岭南地域主义的设计研究,在课程及毕业设计中开展相关的课题。例如开展岭南古建筑的研究、广府文化与设计的研究等。低技术的可持续设计研究。詹姆斯沃尔本克(在其低技术宣言中宣称:“低技术是群众的技术。”低技术的可持续设计研究,将适合地域的技术、便于人们掌握的技术在设计中进行适当的运用,并体现当下的设计观念。我们在幵展低碳住宅空间设计的教学研究,考察岭南著名的低碳建筑,考察万科住宅产业化研究基地,逐步积累适合岭南地域的低碳住宅设计方法中,也得到宝贵的教学研究资料(图。风景园林设计教学开展地域性风景园林的教学研究,使之适应地域的气候、地理规律和人们的生活追求。注重地域文化的综合表达,利用地域景观元素营造空间;注重景观的实际功能运用研究,避免只注重形式和视觉审美的景观设计。在教学中,广东绿道景观的功能与美学评价体系研究就是一个突出的地域风景园林教学与科研,它也是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将科研与教学结合,实现科教融合已经三年多,取得丰厚的成果(图。城中村的研究城市的发展过于追求“新”,城市中的村落也受到破坏、拆迁和改造。我们的目标是研究广州以及珠三角的城中村,提出更温和的改造方式’用艺术介入的策略引发人们对城中村的保护和改造思考。综合来看,这些都是基于地域性所进行的设计价值研究,也是生态与文化教研室本科毕业设计和论文研究的主要方向。以下部分就是年教研室开展毕业设计与论文教学的过程记录,也是具有地域特征和价值的研究。例如对广州石牌村的研究,对广州隔山村的工作坊教学,对小洲村的工作坊教学等,都是城中村教学研究成果的积累。
(2)组织田野调查并归纳整理结果
毕业设计教学,强调设计的过程:田野调查、设计推理、概念生产和综合表达。在本选题中,由于模范村历史已经约有60-100年之久,且时间跨度较大,建筑的图纸和其它详细资料已经不能找到,于是,团队开展详细的田野调查,获得宝贵的第一手现场资料。田野调查从以下方面进行:第一,场地和建筑的测量。组织团队进行场地和建筑的详细测量,获得具体的尺寸和构造细节资料。第二,拍摄大量的照片和视频,建立图像的对比分析资料。第三,采用定量访问、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人们对模范村的整体看法。在这些基础上,进行归纳整理,得到以下的认识:首先,建筑虽然是砖混结构,14栋旧建筑均为山形屋顶的两层小楼房,除了较大的524号(马应彪屋)面积为355平米,523号面积为293平米,其他面积均在250cry以下;但在居住过程中已经有一些加建、改建、修缮和破坏。对于建筑的再利用,应该是持慎重态度。其次,模范村的景观资源非常丰富且宝贵,常见的植物有32种。这些植物资源应该作为重点保护的对象,它们形成独特的微气候、具有魅力的光影效果和封闭的内环境(图4)。再次,基地位于学校教工居住区与教学区的中间,东西方向是从高至低的走向,高差约有10多米。
(3)提出设计改造的整体策略
针对基地问题以及整体认识,提出设计改造的整体策略:原则是保护场地的肌理、建筑文化以及景观资源,进行保护式的改造发展;目的是建立学校面向社会的一个交流窗口,象牙塔式学术研究与社会公众建立一种良比的沟通;功能是院系研究所、对外交流与研讨中心、模范村历史博物馆与展览厅、图书馆、商业服务中心、公共沟通平台等。基于以上的研究,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设计改造:微公共空间的塑造—在校园中塑造微小尺度的公共空间,并具有场所的精神;游园—吮置换功能并形成新的导线,加建连接廊道,创造一种难忘的游园体验;下凹景观一一基于保护的角度,将行走路线下凹,避免影响建筑及基地特质;静谧公共空间的营造一一研究原有建筑的构造秩序,结合室内功能与室外景观资源,营造一个静谧的交流空间。
(4)表达方式
强调清晰、有效的传达手段和方式,包括专业的概念陈述部分、调研部分、图纸部分、模型部分。概念陈述部分主要是解释对场地的判断和设计改造的观点;调研部分主要是田野调查的资料、数据整理和得到的结论;图纸部分是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效果图、图表和相关的示意图;模型部分包括四个尺度的模型表达,分别是区域尺度的模型一说明所在区域的位置和整体关系,场地尺度的模型一说明场地的现状,设计方案的模型一说明设计的整体概念和重点,细节尺度的模型一说明重要的构造或具体设计手法(图。在有可能情况下,鼓励学生利用动画或其它能众参与的方式表达设计,众成为一个主动的参与者。毕业设计成果参加年中国环艺学年奖,得到专家的认可,获得不俗的成绩。其中,何苑诗同学的方案“游园——中山大学模范村整体设计改造策略”获得本次环艺学年奖的景观设计类的金奖一中山大学模范村整体设计改造”获得本次环艺学年奖景观类的银奖。
二、毕业设计教学
一中山大学(南校区)模范村的整体设计改造选题中山大学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大学之一,其南校区又叫康乐园,其中有栋红砖楼和亭子,均建于年至年之间。模范村正是处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模范村建筑群建于年间,共落成栋村屋,现余栋,它们代表了教师住宅的小洋楼模式,即“屋有两层,上为宿所及露台,下则课堂、膳室、浴房、厨所、储藏室皆具。屋外留地数弓,花圃菜畦,随意开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模范村已经没有人居住或办公,现在处于荒废的状态。学校也面临着一些困难:模范村应该怎么保护,模范村要采用什么样的开发模式,模范村是否可以成为学校与社会连接沟通的重要窗口?这些难题,正是生态与文化教研室的毕业设计与论文思考的重点所在。
在我1995年的论文《“设计”是一个动词,“设计”是一个名词》(Design is a Verb; Design is a Noun)中,我提到生态与艺术都是人定义的。它们虽然不同,甚至经常处于对立状态中,但是它们也可以和谐共处。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学科里,这两者———生态与艺术,经常被视为两个对立的领域。在我看来,“设计……作为一个名词应该不仅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想法,而且不止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想法。它应该是一个能被体验和理解的社会交流方式。正如乔治·萨塔亚纳(George Santayana)告诉我们的那样:
'当创作的天才忽视了大众的兴趣,他就很难创作出具有广泛深远影响的作品。想象需要根植在历史、传统和人类的基本信念中,否则它只会漫无边际地生长而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就跟那些微不足道的旋律一样,很快就过时了。'
另一个类似观点出自《圣经·出埃及记》第十五章的注释中: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具有启示他人的力量。如果一盏明灯无法点燃其他灯的话,它只是一团微弱的火焰。艺术的真谛不仅在于启迪其他艺术家,更重要的是启迪整个人类。'
关键词:滨海广场;规划与设计;研究与分析;青岛
Key words: marina square;planning and design;research and analysis;Qingdao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075-02
0引言
滨海广场指城市中濒临海洋的广场,既是城市居民公共活动的空间,又是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外来旅游者开展观光活动的场所。滨海区是滨海城市最具吸引力和活力的区域,是海陆两大生态体系的边缘区,强烈的生态“边缘效应”造就了其景观资源丰富、空间开放、方向性强、公共活动多、功能复杂、历史文化因素丰富等特征。
1青岛滨海广场现状研究与分析
1.1 调查对象青岛滨海区分为西部老城区和东部新城区,西部老城区的风貌反映了青岛建制至德、日侵占青岛的历史,东部新区的风貌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城市建设的历史。本论文研究了青岛四个滨海广场,分别是五四广场、音乐广场、汇泉广场、峡广场,四个广场是在城市不同时期建设的,见证了青岛百年发展的历史。
1.2 调查结果与分析
1.2.1 区位环境和历史背景分析四个广场位于青岛滨海西部老城区和东部新区(如图1),南临黄海,纵向上自然地理环境略有差异,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复杂。但横向上因为位于城市的不同地段,且建设的时间不同,致使广场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周边环境具有较大的差异。
汇泉广场位于青岛老城区汇泉湾,其原为德国人的练兵场,后建跑马场,日本人占领后,继续沿用。青岛解放以后,跑马场改为人民广场。2002年为迎接08年奥运会,汇泉湾地区进行城市空间改造,广场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形成了以体育健身和旅游休闲为主要功能的公共活动空间。五四广场与音乐广场是1997年和1999年随着青岛东部新的中心区发展而兴建的;峡广场是“人工造角”形成的广场。四个广场周边多以公共服务设施、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用地为主,居住区规模小且不集中(表1)。
1.2.2 使用情况结果分析
1.2.2.1 使用者偏爱的广场景点从使用者偏爱的广场景点分析比较受人们喜欢的广场空间如下:①具有标志物和雕塑的空间;②能够亲近大海、观赏大海的空间;③能够休息聊天和进行个人活动的空间;④能够进行集体活动的空间;⑤体育运动和休闲健身的空间。不受使用者喜欢的广场空间主要是空旷的硬质场地,没有座椅,没有遮阴植物,没有标志物的空间,这些空间不舒适且不利于形成场所感。
1.2.2.2 使用者来广场的时间、方式、频率和目的分析广场早晨、下午和傍晚活动的人数最多,其次是晚上和上午,中午活动的人数最少。中午广场地面温度比较高,广场上遮阴的树木比较少,因此活动的人数最少。广场固定活动人群是周边城市居民,每天步行5~15分钟到广场休息、聊天、放风筝、钓鱼、遛狗、唱歌、锻炼身体、观赏风景;流动人群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坐公交或开车20-60分钟到广场观赏风景、戏水捡贝壳挖螃蟹、轮滑等。调查发现,到达广场需要1小时的使用者很少,不经常来广场的人比较多,原因主要集中在没时间、距离较远和没有什么可以玩的三方面原因。由此可看滨海广场最重要的是娱乐、休闲的基本功能,滨海广场的日常活动内容比较丰富,不能便捷到达广场和娱乐休闲内容少是广场使用率较低的重要原因。
2成功之处与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造建议
2.1 广场建设成功之处
2.1.1 突出海滨特色音乐广场音乐之帆、观海廊等软雕塑与海上的点点白帆相映成趣,通透轻盈,与海滨环境融为一体;汇泉广场通过“山―海”景观轴线,突出了青岛“山、海、城”特有的城市风貌,广场的“融海性”得到加强;五四广场富有海洋文化特色的雨水井盖,体现了广场浓郁的海洋风情。
2.1.2 注重空间的开敞与封闭临海的空间开敞,视线通透,满足人们公共活动和观海的需求。不临海的空间采取建筑围合或植物围合空间的方法,营造了较封闭的空间形式,满足人们私密性的需要。
2.1.3 重视文化特色的表达五四广场主题雕塑“五月的风”以红色火炬之造型,弘扬了五四爱国精神,激励人们奋发图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音乐广场的数字钢琴王、地面乐谱书、五线谱鹅卵石铺装、琴键式坐凳和全场背景音响形成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氛围;峡是国家级健身基地-青岛黄金海岸健身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独具特色的英派斯风帆系列黑白健身路径,形成市民健身的良好聚散地。
2.1.4 注重广场的防灾功能2006年峡广场在已有的生态、景观、文化、休闲功能基础上,按照国内外先进标准增建了应急避难系统,如发生自然灾害,附近居民可快速疏散到广场中,得到物资、医疗、供电等方面上的基本救助。峡广场增建的应急避难系统增加了现代城市广场的功能,体现了现代城市广场不仅追求“姣好的面容”,而且已经开始注重广场的实用功能。
2.2 存在的问题及改造建议
2.2.1 尺度过大广场尺度过大缺少亲和力,给人一种空旷、不安全的感觉,忽视了小尺度空间的魅力。汇泉广场中心广场空间过于开敞,且没有吸引人逗留的景观,给人一种想马上离开的感觉。汇泉广场可以通过以下处理方式减弱过大尺度带给人的空旷感和不安全感:①设计良好的视觉中心景观来丰富景观层次,吸引人们的视线;②通过建筑物或植物对过于空旷的空间进行合理分隔,形成开敞与封闭相结合的人性化空间。每个广场都应根据周围环境特征、城市现状和总体规划的要求,确定其主要性质、规模和形式。
2.2.2 对地域文化体现不够青岛是一座典型的滨海踞山的近代侵入型城市,海洋文化、宗教文化、生活习俗文化、名人文化以及地方传统文化非常丰富。滨海广场对青岛的历史文化体现不够,汇泉广场位于最具青岛老风貌的汇泉湾地区,记载了青岛被侵略的历史,可是目前的汇泉广场不仅凸显不出青岛老城市风貌,而且经过重新规划设计后感受不到任何历史痕迹,只是一个“面容娇好”的城市广场。很多老人亲身经历了汇泉广场的一次次变化,对广场有比较深的记忆和感情。他们对广场的现状感到“惋惜”,他们表示汇泉广场不应该仅仅是一个休闲广场,还应该是一个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广场,设计师应该通过广场设计让市民了解青岛的历史、汇泉广场的历史。因此设计师应对汇泉广场的历史文化加以提炼创新,通过标志物、雕塑小品、指示牌等设计将其有机的融入到广场中。
2.2.3 缺乏人性化设计广场基础设施不完善,如休息坐凳、垃圾箱、公厕数量不能满足需求。普遍缺少遮阳挡雨、饮水处等设施。尤其在夏季,天气比较热,在广场活动时间长容易口渴除花钱买矿泉水别无他法。没有遮阳挡雨设施,遮阳的乔木又少,炎热夏季人们只能暴晒在阳光下或在林下席地而坐;突然下雨,人们无处躲藏,只能被雨淋。因此广场应完善服务设施,创造充满人情味的城市广场。此外广场的亲水性比较差,海侧防浪堤的设计比较单调,应该考虑亲水平台和观景平台的设计,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
2.2.4 施工和管理维护水平较差汇泉广场施工存在问题导致水池干涸、喷泉不喷;管理维护水平差导致广场夜晚路灯不亮,存在安全隐患。垃圾桶、指示牌、坐凳破损比较严重,雕塑被人为地破坏,有的被盗走,导致设施使功能消失和景观不完整;不合理、不规范的管理导致广场使用者与管理者之间、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摩擦,与城市和谐生活主旋律不协调。广场应普遍提高施工质量和加强广场的管理维护,保证充分发挥广场的功能。
3结语
滨海广场赋予了滨海城市丰富的情态,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一个成功的滨海广场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和自豪感的公共活动空间,也向游客展现了城市的独特魅力。因此我们正确科学地把握设计原则,充分利用滨海城市自然地理环境,就能够创造一个既体现历史文化传统,体现时代特色,又符合现代生活的市民广场,创造一个使市民满意的“城市会客厅”。
参考文献:
[1]郁珊珊.城市滨海环境景观设计表现海洋文化初探[D].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8-19.
[2]明文卉.宜人化市民城市广场规划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4,15-16.
[3]潘丽珍,高军.青岛市滨海地区城市设计成果解读[J].城市规划,2003增刊,11.
[4]王娜.城市广场的地域特色与可识别性研究[D].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4.
[5]黄明顺.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研究―以“厦门岛―鼓浪屿”地区城市广场为例[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20-37.
[6]李真.青岛市滨海开放空间使用状况及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33-60.
2.《德国工业遗迹改造的启示—以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为例》,
2004首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建筑论坛讲演:德国墨尼黑大学城市设计和规划学院索菲。沃尔夫荣教授
一、产业类建筑改造的实践发展
随着历史保护思想、人文主义思想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产业遗存得到了更好更多的保护,产业类历史建筑的改造与更新也达到了全新的阶段。设计师们利用创新的设计手罚,赋予了历史建筑新的生命。产业类历史建筑不再是文明衰落的象征,而成为了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城市形象的多样化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魅力。从全球范围来看,欧洲和北美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与地段保护工作比较成熟,有十多处工业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综合体改造模式。1965年,美国的设计师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Halprin)在旧金山的吉拉德里广场(GhirardelliSquare)将一个巧克力工厂改造成为一个集娱乐、居住、餐饮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购物广场。这是第一个产业建筑商业性再利用的成功案例,运用了建筑再循环理论。该项目在改造之初就本着对原有产业建筑充分尊重的原则,并镶嵌一些现代设计元素,使得人们在享受娱乐服务的同时感受到建筑带来的历史底蕴。很快,吉拉德里广场作为商业性改造的成功典范,在美国开始被大规模地效仿,比如波士顿昆西市场(QuincyMarket)改造,将码头仓库区改建为商业综合体,又如着名的旧金山渔人码头,将军工厂改建为展览中心。这种改建模式甚至影响到世界的其它区域,比如澳洲的岩石区也是直接套用这种改造模式。
“阁楼”(LOFT)模式。这种模式最早是美国自发式地探讨产业类历史建筑改造与更新,苏荷(SOHO)区的改造是一个典型案例。20世纪六七十年代,纽约作为世界的艺术中心,许多艺术家租用了租金低廉的苏荷(SOHO)区的旧产业建筑,他们运用全新的设计思想和技术将它们改造成适合自己工作和居住的多功能空间。阁楼(LOFT)公寓充分利用旧产业建筑的大柱网大开间进行灵活多样的围合式分割布局,充分发挥产业建筑的高荷载承受能力。新肯考迪亚码头的改造是历史建筑改造为公寓楼的成功范例。综合区域模式改造。鲁尔工业区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是将旧产业园改建为景观园区非常成功的例子。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历时4年将一个废弃颓败的旧工厂改造成一个综合休闲公园。鲁尔工业区中还有许多将单体建筑、厂区群体建筑及设施以及区域等不同尺度层面的改造模式,例如将历史建筑改建为博物馆、展览馆的模式,还有将产业建筑中的大空间改造成多功能综合活动中心的模式、将很多建筑设施上设置餐饮空间模式等等。
二、产业类建筑改造的现实意义
1.生态价值的体现
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的物质原料约一半以上都用于建造各类建筑及辅助物,建筑业对环境污染比例达到三分之一,全球每年排出的温室气体中,有三分之一源于建筑整个生命周期所排放的。可见,要减少建筑从建造到使用、再到最终解体的整个生命周期所排放的温室气体量,最核心的是延长建筑的使用期限。城市废弃的产业类建筑物质价值大于其功能寿命,对其进行改造再利用不仅比新建建筑成本节省许多,还免除了大量的拆除成本,节约了资源和能源。
2.自身的适宜性
产业类历史建筑代表着某一时期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结构,是城市产业历史文化的见证者。虽然他们自身功能寿命大多完结,但是其空间具有很大的兼容性,其物质寿命和精神寿命仍在,这为产业类历史建筑的改造再利用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一方面,空间结构适宜。产业厂区规模大,占地多,建筑单元之间又留有弹性空间,为整体规划提供很大的发挥空间。厂房、仓库等产业建筑多为大跨度、大开间,非常适宜进行空间和功能区域的重新划分,创造出多样性和灵活性强的空间。而且产业建筑结构荷载要求严格,其房屋安全质量较高,其结构都可以满足多种民用建筑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类历史建筑体量庞大,在城市中成片存在,在城市空间形成历史街区形态,其特征明显具有很大的识别性,易成为该城市区域的中心。若将这种历史地段成片开发,能产生良好的集聚效应,带动整个区域发展,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3.商业利益的吸引
大多废弃的产业建筑虽然功能寿命结束,但其物质寿命依然存活。将产业类历史建筑进行改造再利用,赋予其新的功能,使其焕发新的活力,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拆除费用,而且节约了建设成本,缩短了建设时间。更重要的是,对历史建筑再利用的成功实施还能带动该区域经济发展,其背后蕴藏的巨大商业利益吸引了很多开发商和设计师对其投入。
延伸知识:毕业论文的论证方法
选题确定,材料提炼之后,应研究论证方法。即用材料说明题目,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正确。为此,应遵循下述论证方法和逻辑规则。
1.论据必须真实可靠
论据是论证的基石,必须真实可靠论据来源于客观实际,是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客观事实,是反复推敲无懈可击的真货。任何浮光掠影、金玉其外的材料是绝对不可取的。
2.不得采用循环论证法
循环论证就是用某个命题的自身来证明这个命题,自己证明自己,只是换个说法,这是不合逻辑规则的。例如,用“人吃饭为了不饿’’这条道理来证明“人饿了就要吃饭”这种现象,就是循环论证。
3.论证要合乎逻辑
1.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乡景观文化营造也不断呈现出新的态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2.6%,进一步促进了城乡在空间、时间上的联系,但我国拥有几千年的农耕文明,相应地形成了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村落景观文化。在当前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由于缺乏对区域内城乡景观文化的整体研究,再加上经济效益的驱使,一些存在几百甚至上千年的村落空间连同其景观文化正在逐渐被城市“蚕食”。
在快速城镇化的推动下,尤其是在城乡统筹、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统筹考虑城乡景观文化的统筹营造,成为城乡规划、景观设计以及相关部门不容忽视的战略问题。
2.景观与景观文化
2.1 景观文化
景观文化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来,国内外出现了很多关于研究景观文化的理论文章,但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文化体系,景观文化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统一并被广泛认可的概念与诠释。沈福煦先生在《中国景观文化论》中指出,景观文化除包含大量的艺术文化内容以外,还具有更多的社会文化属性,与社会伦理、意识形态、、生活习俗及价值观念等有关。中国的景观积淀着中国文化,形成一种独特的人文地理性质[1]。
2.2 人、景观与景观文化
人与景观文化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从人类与自然发展的视角而言,人类在改造自然营造景观的同时创造了景观文化,反之,景观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影响了人类营造景观的行为,两者在发展中相互制约,在制约中相互促进。
景观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价值观念在景观营造过程中的物化表现,集中体现在所获得的技能、景观以及在营建景观过程中所蕴含的文化意识。同时,景观的受众受到景观所传达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在受到熏陶的同时,逐渐被这种“景观文化”所同化。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人与景观文化的互动包含两个基本过程,即景观的营建过程和景观的使用过程,但在两个过程中人类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在景观文化营建过程中,人类不断的熟悉景观材料,掌握营造技艺,使之不断满足自身需求,完美呈现价值观念、等文化内涵,也就是景观文化的创造过程;另外一方面,在景观使用过程中,景观文化所体现的深刻内涵又反作用于受众,影响其行为模式、思维方式,进而影响其社会观、价值观,使得景观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3 景观文化的统筹营造
3.1 尊重自然,现代呈现---人文的关怀
景观是人类与自然长期相互作用的物质产物及精神载体,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历史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一直以它特有的朴实、宁静、和谐的意境存储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从人类与景观文化关系的角度来看,景观设计与景观文化都离不开人的参与,是以“人”为核心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现代城乡景观文化的营造从物质和精神层面都要以人为核心,体现人文关怀,景观设计的内容和形式应能被人感知、理解和接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文关怀是城乡景观文化统筹营造中最本质的要求。
特定的景观符号和设计手法是传统景观艺术的重要文化载体和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一定区域内独特的历史文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重要基础。伴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亦使得现代城乡景观的表现形式不断更新,极大的丰富了现代景观设计的语汇。
3.2 追寻历史,发展内涵---文化的延续
景观是城乡空间独特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街道、山脉、丘陵、森林、农田等,在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下共同构筑了城乡空间的视觉主体。历史文化是城乡空间独特景观文化的源泉,在城乡景观文化的统筹规划中,积极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养料,不仅能促进景观文化的发展,创新景观设计的手法,丰富城乡景观文化的深刻内涵,而且也是对区域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城乡空间景观特色的重要呈现。
但在现代城乡空间景观文化统筹规划中应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综合考虑各方面制约因素,这就意味着在城乡空间景观文化统筹构建中,不仅要追溯区域文化、传承历史,而且要在传统城乡空间景观文化中注入新的活力,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与形式,使得城乡景观文化的历史记忆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延续。
3.3 多元共生,城乡统筹---廊道的营造
人类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同时,人类的活动亦使得自然景观分割开来,景观的流动功能受到严重阻碍,也使得不同区域景观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被隔离开来。因此,加强孤立景观斑块之间以及斑块与种源之间的联系,促进景观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与发展成为当前景观文化统筹营造中的重要课题。
国外关于廊道的理论研究经历了雏形、绿色廊道、遗产廊道三个阶段。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s)是一个与绿色廊道相对应的概念,是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4]。遗产廊道在强调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作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区域化趋势和“绿道”思想结合的产物,还整合了遗产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使之成为集文化性、生态性与经济性相统一的景观文化的线性“综合体”。
4.结语
城乡景观文化的统筹营造,是运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法,将景观文化融于景观规划、设计、营建的全过程,烘托景观的文化氛围,在景观中体现传统的地域文化,让景观文化的受众感受到当时当地独特的文化内涵。景观作为城城乡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物质上的使用功能的同时,也给人们以精神上的享受、文化上的熏陶。因此,在城乡景观文化统筹营造中,在加强、改善和优化景观空间的使用功能的同时,又要在梳理传统景观文化的基础上,注入时展新的活力,保持景观文化的人文关怀、历史文脉以及厚重的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沈福煦.中国景观文化论[J].南方建筑,2001(1).
[2]麦克哈格著,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3]李和平,肖竞.我国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构成要素分析[J].中国园林,2009(2).
[4]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李伟,俞孔坚,李迪华. 遗产廊道与京杭大运河整体保护的理论框架. 城市问题,2004(1).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镇化背景下城乡景观文化共生研究---以河北省为例》(项目编号:HB12SH035)。
[2] L.伯格忍.断型遗产:工业遗产[R].世界遗产大会报告,1998.
[3] 但强,曾真.四川工业遗产的文化重建及旅游利用的研究[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4,(3).
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历史和文脉的载体,它是由流动的水环境和相对固定的陆地环境形成的特殊城市空间,是一种相对的“混沌”空间。静与动在此变得模糊。滨水地区高品质景观的稀缺性导致其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往往成为各利益团体争夺的焦点;其次,滨湖地区有巨大的生态价值,该地区往往具有多样化的生态要素,是城市重要的绿核;再次,滨湖地区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亲水是人类先天的本能需求,滨湖地区是人类活动和交往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然而,由于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创新,城市滨水区逐渐没落。环境保护意识的薄弱,甚至引发城市水域的生态问题。如何使城市滨水区复兴,成为人们日渐关注的焦点。
针对一些具备一定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文脉的衰落的城市滨水区,用优良的技术条件和物质条件将其改造更新,重新开发其历史文化价值和景观价值,唤醒它们的生命力,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我国城市滨水区现状问题
2.1水体污染,人人避之不及
水域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变得面目狰狞。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导致水体恶化,固体垃圾的堆积造成水面环境不堪入目;水体周边环境缺乏管理,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的现象屡见不鲜。作为城市的天然氧吧,如今却沦为人人避之不及的城市黑带,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城市居民缺乏社会责任感,生活垃圾、污水随意排放,导致水体环境恶化;相关部门管理力度不足,过于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缺乏水环境的定期清洁、维护措施;滨水区的公共开放空间没有从人的体验角度来设计,造成滨水区缺乏人气,成为被人们忽视的城市一角;缺乏大众监督,污染水体的行为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监督,屡禁不止,水体环境难以得到改善。
2.2河道硬化引发多种危害
人工硬化的河道使具有净水功能的植物、微生物难以生长,水体失去自净能力,导致水质恶化。
另外,河道硬化使得丰水期与枯水期水体景观单调和地下水库的调节问题。而天然河道可在丰水期进行雨水储留,补给地下水,以缩短枯水期;同时在枯水期,其岸边植物又能增强景观观赏效果。
2.3笔直线性河道生态界面少,与周围环境互动差
多数城市的河道岸线笔直,生态系统单一,缺乏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而自然形态的河道,岸线界面扩展,水体与周边区域的互动性增强,同时可增加生物多样性。对比人工河道和自然河道的区别,不难发现自然河道的线性更符合生态需求和人类活动的需求。
2.4滨水区开发强度布局不合理,城市景观面单一
靠近水体的高品质景观使得该区域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较高。连续的高层建筑在视觉上容易形成一道密不透风的混凝土墙,通透性差,水体周边丰富的景观无法渗透至城市功能区内部。同时,造成沿水体伸展开来的城市景观过于单一,缺乏美感。
3.城市滨水区的空间分层
为深入研究与滨水区不同距离的城市功能区各自的特点,并针对其特点建立与滨水景观的空间联系,扩大滨水景观的渗透作用和服务能力。现秉着滨水景观的生态保护和可达性原则,将滨水地区的空间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临水层、近水层、腹地。以下结合具体案例,对各空间层进行具体分析:
3.1临水层
临水层改造重点:在原景观的基础上,对水域景观的优化,使其更趋近于自然状态,为营造连续丰富的开敞空间提供条件;从人的活动体验角度设计多样的临水层公共活动空间,增加人与自然互动的方式。
3.1.1水域景观改造
将河道恢复为自然河床,水域岸线采取自然化设计,以流体动力学模型为模板,通过模拟河流的自然摆荡和洲岛的形成来恢复河流的自然基质。同时,利用生态恢复、生态重建和水质处理等生态工程技术,使水体逐渐恢复自净功能,着力打造趋近于自然的景观状态,培育自然生态系统,维持不同动植物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对于河道两侧原有树木,在岸线优化的过程中,予以保留,避免造成生态破坏,并减少优化工程成本。
3.2近水层
3.2.1重点开发公益性城市功能
近水层是水体周边一定距离范围内的城市建设空间,在滨水区建设中景观环境最佳,是众多地产开发企业争夺的重点,也是宣传企业形象的策略和获取高额利润的载体。但是,从社会学视角来看,滨水区价值极高的外部性,应该设置城市公益,为城市居民所用。而公共建筑的开发强度较低,建筑高度也普遍不高。
4.城与水
滨水地区因其自然环境优势无可争议地成为今年来我国城市功能提升和拓展的焦点地区,针对滨水地区生态环境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对城市空间塑造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了城市与水的空间向度基本关系之后,针对临水层、近水层、腹地的不同特征,提出空间塑造的基本要求。通过对三个层次空间的整体把控,从交通、绿化、城市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而有针对性的建议。同时,从滨水城市的整体格局、滨湖界面、近水轮廓线等方面的设计,论述了其对城市整体景观提升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滨河地区复兴的发展策略――以济南小清河为例 2012[7] 城市规划学刊
[2]滨湖地区空间分层控制探讨――以昆明草海片区城市设计为例 2012(z1) 城市规划学刊
[3]滨湖地区空间塑造的核心要素与策略研究 2012(z1) 城市规划学刊
[4]城市线性滨水区空间环境研究――以上海黄浦江和苏州河为例 2007.3学位论文
1课程基本信息
单周6学时,双周4学时,16周,总计80学时,5学分。本课程主要以实际景观设计的各类别项目为导向,在实践过程中加以培训和引导,强调各种软件绘图的动手能力。从而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并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与学生的顶岗实习做前期准备。
2课改前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定位问题——过于强调知识的全面性与系统性而疏忽专业的创新应用。(2)课程内容问题——教学内容没有及时更新,未与目前最新实际项目接轨。(3)课程教法问题——师徒制虽提出由来已久,但由于缺少项目支撑,执行力度不够。课程效果问题——学生技能掌握不牢,知识也不够全面,甚至对自身专业岗位的参与度不高。
3课程改革思路
该课程对接的职业任务可以描述为“组织景观项目的设计工作,控制工期和景观实施效果”,需要在就业能力上培养学生具备设计、施工、管理等多重能力,因此,在进行教学计划的改革研究时,将熟悉设计成果的制作流程,并能利用做作业提交的时间节点合理安排作业进度,对后续实施效果做简单的预估作为能力考查的主要方面;将知识目标定位具备支撑园林设计岗位执行任务的技能与知识广度,了解当前园林设计的基本理念与方法;在素质培养上注重时间管理意识,善于支配利用好既定计划,并按步实施,有团队合作意识,善于沟通协调。因此,整体上是“以职业岗位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以项目团队为组织形式”为改革导向。本课程以园林设计师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根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来组织课程内容,即课程内容模块化。本课程由四个模块组成,具体安排如下:模块一园林要素及设计(10学时)、模块二园林规划布局分析(以东湖三角池公园为例)(10学时)、模块三别墅庭院园林规划设计实践(16学时)、模块四校园小游园景观设计(以校图书馆前中心绿地为例)(38学时)。
4全课实施过程——项目情境设计
本课程主要培养的是园林景观设计师,本学期具体学习需要完成的作业任务如下。任务一:小组完成一份公园规划设计的调研报告。①工作描述:对海口新建成的东湖三角池公园进行考察学习,分析公园的规划设计要素与空间布局特点,选取一处景观节点绘制分析图、总平面图、景观细部做法、手绘效果图等,以小组为单位做成PPT,并完成5min~10min的调研成果汇报。②基本要求:有认真进行调研并做记录,描述条理清晰,辅助配图表现精炼。任务二:小组完成别墅庭院设计方案。①工作描述: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别墅庭院的设计,查找案例资料,收集各式庭院设计风格的设计元素,完成草图方案的手绘,并上机用CAD描图,Photoshop渲出总平面。①基本要求:设计方案应满足地块功能要求,考虑问题较全面。任务三:小组完成校园景观改造某个节点的创意方案。①工作描述:调研分析以人工湖为核心的校园绿地的景观现状,手绘表达出地块形状,四周道路的走向、宽度、路名,相邻地块的建筑性质,地块内的园路走向、园林建筑及设施的布局、现状的植被群落等。以小组为单位选取地块内的一处场地做景观改造,列出改造的缘由及思路,绘出节点方案,写出设计说明。②基本要求:现状调研系列分析图及改造后的意向图及设计说明表达清晰。
5实施过程与评价
(1)基础理论梳理——以具体项目为导向,将园林景观设计中最通俗易懂、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理论进行归纳整理,通过PPT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解,两周课时。(2)具体任务解读——将设计任务书分解成若干具体信息,例如总体指标以及风格要求、成果要求等。并选取自己做过的项目来做案例分析讲解。(3)实践模拟绘图——设计步骤讲解、角色模拟、传统设计表现与现主流绘图软件的结合。该阶段主要引导学生多动手,激发他们的创作。(4)阶段性汇报——将整个作业完成的阶段设置若干个时间节点,并设定每个阶段的考核重难点,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每个节点汇报小组进度与成果。
1.制器尚象造物观的含义
在中国古代的设计哲学里面“制器尚象”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并且它对于器物的象形寓意造型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邓樵在《通志器物略》中认为器物的造型、装饰是本于自然的万象,故而提出了“制器尚象”的命题。他列举:“器之大者莫如罄,物之大者莫如山,故象山以制罄,或为大气,而刻云雷之象焉。其次莫如尊,又其次莫如舞,最小莫如爵。按:兽之大者莫如牛象,次之莫如虎,制尊象牛,极大者象象”[1] 。而这一点在秦代的园林中的“法相天地”观念中也有体现,秦代的宫殿的形制也正式在这样的观念下产生了象征至高无上皇权的紫薇殿,象征蓬莱仙境的三山格局。在康熙三十六景中的“香远益清”也是这种思维的体现,景点的名字来源于《爱莲说》中莲的意象表达。
2.制器尚象”与生态设计理念法自然之间的关系
观象制器,表面上表现为模仿,内在的却含有创造性思维,这恰好是顺应在思维上的反映,可以说,先秦器物设计思想在对待宇宙自然态度的问题上,达到了惊人的一致。天人合一一种本质一一积极的顺应:顺应宇宙自然、顺应现有的知识经验。器物的形式是以能够表达人的内心感受为标准。首先是顺应材料,这一点能够从《考工记》关于“审曲面势”的提法中得到精确的反映;其次,要顺应宇宙自然,包括“天时”“地气”,也包括作为装饰母题普遍存在的万事万物,还包括作为模仿对象的宇宙秩序和宇宙生命等等;它也顺应时势变化、使用经验的积累,甚至制作传统等。观象制器可以被视为是对先秦器物设计思维特征的表述。而这种表面上表现为模仿、内在地却含有创造性的思维本质上就是顺应,或者不如反过来说,这种思维恰好是顺应的本质[2]。
“制器尚象”主张通过对自然事物形的模仿,将器型作为一种象征符号,引起人们对自然的联想,对“道”探求的渴望,“器”则成为解读和传承宇宙间万物之“道”的载体。道家“法自然”的说法,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后者所对应的方面更广泛一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法”,应该为“效法”或“遵循”之意。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传统[3],在“制器尚象”思想的指导下,对自然的观察与抽象,反映在器物造型上,主要是对外形特征及神韵的模仿,来表达借助自然之力避邪、崇拜、吉祥等的美好愿望,而较少由其结构去探求模拟以达到某种特定的功能,来满足人类使用的需要。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研究,是为了探索和模仿自然界中外在和内在的形式,更好地适应功能的需要,更明确地体现设计意图。
这正是生态设计所遵循的设计思想顺应自然维护其已有的斑块、廊道、基质的做法。正如《园冶》所说“宜设而设精在体宜”,就是反应的这样的道理,顺应地形原有的地貌特征,尽量减少人为的破坏在顺应自然的同时去改造自然。这点和当今的生态设计是如出一辙的。所以现代的生态设计在强调生态的要素的同时不能忘记这个总领和统筹的观点。
3.象的含义与景观设计语言
3.1 象的含义与古典园林中象的精神内涵
“象”在内容上有三层含义“即象(一般事象)、象理(一般事理)、象德(物事之意义)。象可以是自然物的形象,也可以是人造物的形象,是外在事象;象理可以指自然界的规律,也可以指人造物的道理,甚至是造物传统中的基本规范;象德则多指宇宙秩序和宇宙生命。因此,观象制器所顺应的就是外在于人的所有一切[4]。
张孟常女士在她的“分期研究”中提到器型制作的两种情况:1.模仿自然物根据对象物性质和器皿自身的比如结构特点创造。作为和社会制度、精神生活同为构成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的器物,与其他两个因素一样,是人类活动的产物。而且在与其他二者的相互作用下,蕴涵了人类文化的理念和价值观,并受到文化的影响和支配。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结合的产物,它反映着特定时期的人类生活形态、需求情况、社会状况、技术与生产方式,思想意识与观念形态等等[5]。
3.2 象的精神与文化景观语言
我们由于生态学渗透着对文化的质疑并将人类看做是干扰的外力和因素,因此纯粹的生态语言和方法对风景园林也是不充分的[6]。生态设计语言是表达生态景观的基本特征、基本形态、基本空间组合以及维持这些组合稳定发展的内在生态过程。自然生态景观是在自然过程支配下形成的由自然生态因子形成的景观整体,描述自然景观的语言是自然景观构成的要素、因子决定下的要素复合形成的生境和由生境组合形成的景观空间组合。1)建筑形态、组合与村落增长图式。2)土地形态与肌理。3)居住模式图式。这三者结合在一起综合揭示地方性文化景观的核心特征,成为人文生态和文化景观继承、保护与发展的关键。
通过关于文化景观语言的分析不难看出,这些都是前面所讲的象的含义--即象(一般事象)、象理(一般事理)、象德(物事之意义)在我们文化和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4.结论
综上所述有以下几点结论:一,古代的设计哲学里“制器尚象”的造物观对我们当今的景观设计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二生态景观设计的设计语言有待于丰富,人文景观是生态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类在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与环境高度统一的经验、价值观和行为体系,是在继承与变革中不断发展的景观。在开展生态设计的同时,如何继承传统而又区别于传统,我们可以从“制器尚象”这一理念出发,找到适合的人文景观语言。
参考文献:
[1]陈布瑾,胡锦.谈“带懦尚象”对器物造型的影响[J].装饰.2003年第8期第124期
[2]陈布瑾.由“制器尚象”谈中国传统文化对器物造型的影响[D].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4).
[3]皋陶谟.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