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小学生学习指导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Hold the small oral defense meeting and guide students to make the exploratory learning
Zhang Xianglong
【Abstract】The so-called small thesis means that students apply, develop, extend the meaning of what they have learnt at class and then write what one has learned according to one small certain dissertation. It not only can give prominence to the word “small” but also can show the sufficiency of the thesis. The finished small thesis is commended by the learning group first, then read at the class meeting, accepts the discussion of the teacher attending the meeting, then answers teachers’ question to the thesis at any moment and in the end is given the proper evaluation by the discussing group, this course is called the small oral defense meeting. This activity, not only has aroused students’ enthusiasm in learning mathematics and the creationary potential, improved students’ exploratory learning ability, but also has advanced the change of the class learning ethos. At the “small oral defense” meeting, as long as teachers ask students the question, they can think independently, can discuss actively, contest each other, doing which has achieved the purpose of the autonomic learning.
【Keywords】ApplicationDevelopmentExtending the meaning of a wordEvaluationReply meetingPotential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发展创新素质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的最大特点是问题性、开放性、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与传统的学习方式有所不同的是,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在学生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探索、班级共同讨论来完成。学生通过实验、调查、讨论、查阅资料等方法对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选题交流,做论文答辩。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从2000年秋季开始,国家教育部已把研究性学习作为高中的必修课。然而,初中生能否进行研究性学习,尤其是对初中数学这门理论性、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学生能否进行研究性学习。为此,笔者以举办“小论文”答辩会的方式做了一些尝试。
所谓小论文,是指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读物,把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应用、拓广、引申,就其中某个小专题写出心得、体会的文章。小论文既突出了一个“小”字,又不失论文的充分性。撰写后的小论文,经过学习小组推荐,在班会上宣读,并接受与会者的评议,随时回答师生对论文提出的问题最后由评议小组给出恰当的评价,这个过程就是小论文答辩会。
小论文答辩会,大体上分为四个环节:
1.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写作小论文打好基础。数学课上,老师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进行探讨,启发学生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归纳、引申、拓广。
例如,学习过与圆有关的角以后,引导学生研究两边和圆相交(切)的角的度数和所夹弧的度数的关系。
其次,注意结合学生所学知识,向学生推荐《中学生数学》、《中小学数学》(学生版)、《中学生数学报》等课外参考资料,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
再次,在每一章或单元教学结束时,指导学生写单元小结。使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把握重点难点;注意前呼后应,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归纳习题类型,探求解题规律。并注意指导学生完成编拟单元测试试卷,相互交流。
2.选题与撰写。这是小论文答辩会的重要环节。首先,以发表在报刊上的学生习作为例进行剖析,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树立信心,鼓励学生写小论文。其次,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介绍撰写小论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要求学生做有心人,收集自己和同学作业中易错的习题和一些习题的创新解法,建立错题集和习题创新解法集锦;做好读书笔记和文章摘录;布置一些小专题,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明确目的要求,不怕题目小,不怕字数少,不怕知识面窄。对学生的文字表达不必要求过高,只要论据能说明论题,条理清楚,说理明白就是好文章。
例如,一位同学以《巧算平方数》为题,根据面积与平方数的关系,推出两位数的平方公式,进而推广到多位数平方规律,并给出了平方数的一般计算方法。通篇不到一千字,观点明确,说理清楚。又如另一位同学就习题:
已知:AB∥EF,∠BED=∠ABE+∠CDE,求:AB∥CD。
根据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公理和定理,给出了五种证法,写出《几何证明题的一题多解》的小论文,阐述了做题如何全面分析,寻求多种解法的基本途径。反映了学生具有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文章虽简短,就题论理,浅显易懂,深受欢迎。
在召开答辩会之前,老师要抽阅学生的初稿,提出修改意见,再由学生本人修改,直到学生自己满意为止。切忌,老师按自己的意思亲自动笔修改,因为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且失去了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选题、撰写、修改的过程,是学生翻课本、阅读课外资料、请导师、跑书店、网上搜索查寻的过程,有利于形成浓郁的自觉研究的风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不少以往不爱看课外书籍的学生,通过这项活动,也对书店、阅览室产生了兴趣。
3.召开“小论文”答辩会。召开答辩会之前,学生先在学习小组里宣读自己的论文,进行小组评选,较优的论文列为参加全班的答辩会。受活动时间的限制,一次活动以五六篇为宜。答辩会聘请其它数学老师和学校领导参加,组成评议小组,在答辩会的前排就座。学生自己选出代表组织会场。会上,由被推荐论文的作者宣读自己的文章,然后与会师生对文章进行评论,即提出问题和质疑,要求作者当场解答。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研究与争论,评议组的成员参与这个活动。
例如,一位同学提出题为《浅谈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论文后,评议组老师问:“你是怎样想到这个专题的?”这个学生当场回答:“学习过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公理和角角边定理后,我观察到,它们都是由边角之中有三个元素相等,就判定了两个三角形全等。我就想,是否边角之中有三个元素相等,两个三角形就一定全等呢?课后,我就此进行了研究,并对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归类,写出了这篇论文”。接着,一位同学问:“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中有‘角角边’定理,而你在讨论边角之中有三个元素相等,两个三角形不全等的情况时,也提到了‘角角边’,这不相混淆了吗?”这位学生回答:“这只是表示形式,我在文中已经写到,对于‘角角边’,应该注意,如果相等的角与相等的边符合对应关系,则两个三角形全等,如果不符合对应关系,这两个三角形可能不全等。”通过这篇论文的答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和定理,纠正了“边角之中有三个元素相等,两个三角形就全等”的片面认识,提高了辩证思维能力。
本论文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班主任专业化”总课题的研究子课题《关于有效开展小学家长会的研究》论文。
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等特点,小学家长会一直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基本方式,也是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状况的主要途径。但长期以来,陈旧的家长会从形式、措施和体制都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严重地影响了学校与家长的合作,导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能形成合力,有时甚至适得其反。鉴于此,我们明确认识到,家长会开展的有效性需要我们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加以解决。
一、问题的症结
找到小学家长会开展形式、方法上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以相对更有效的对策开展家长会,才能实现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直接沟通。笔者通过对本校及周边小学家长会的调查,得出:64%的家长认为家长会没有实在意义,76%的学生认为开家长会对自己心情紧张,不愿向家长如实反映情况。调查研究大多数小学家长会的开展情况,整体看来“流于形式多,单向灌输多,一味要求多”是当前家长会最为突出的问题。
具体分析其开展性质几乎可以概括为“以会开会”,流于形式居多,大多数家长会已变成“新闻会”“告状会”“工作布置会”“培训会”等。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整体上均想把家长会作为承载校内教育教学中“无法解决”的、遗留问题的形式和载体。学校是教育的实施主体,也是引导主体。不论在道德素质,还是在智力素质上,学校的教育都是不可替代的。而过分依赖或者想一劳永逸地通过家长会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是上述现象的思想根源和形成原因。笔者认为,除必要的告知、通报、培训外,学校和教师都应该明确认识到,家长会只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和渠道,不是结果和总结,而应该是开始和启发。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把家长会作为家校联系的“焊接”点
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约束能力较差,生活自理能力、生活习惯和思想品质修养还在不断养成阶段。所以,在课内外的生活学习中他们往往存在学习目标不清、方法不适、思想意识波动性较大等问题,而解决这些教育难题需要家校双方长期不断的紧密合作,以培育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素质。但由于种种限制,学校、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不可能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孩子及其生活、家庭教育等情况,这是摆在家校之间的现实难题。而家长会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它具有单一、笼统、不及时的缺憾。因此,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应建立更多良好的互通交流方式,并适时地进行信息交换与沟通,使家庭、学校全面掌握孩子的第一手成长信息,协同教育,以不同的形式促进家校联合,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最终把家长会作为弥补漏洞、解决突出、普遍、棘手教育问题的形式和手段,“焊接”住一些漏洞和缝隙,实现家校信息无缝隙衔接,这样才能解决上述问题。
(二)把家长会作为家校共同教育的创新点
近年来,小学家长会开展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家长的参与率、参与热情不高,或者是不能持续给予支持和关注。原因是家长会模式陈旧、内容空泛、目的不明。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以提高家长会的开展水平,丰富家长会的开展方式。简言之,就是要创新家长会的开展模式,把家长会作为家校共同教育的创新点。
首先,学校、班主任要解决小学家长会在召开过程中的盲区、误区,提高校方、教师及家长自身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水平,把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普遍、个别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侧重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宏观和微观探究,剔除简单认识的盲区、误区,进而总结出家长会上的要探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对策,以实际解决问题,使家校双方对孩子的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如:借助家长会这个平台,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特长,并以此为契机对家长进行恰当的教育理念引导,让家长真正从理论上提高认识,并能有效地运用到自己孩子的教育上。其次,要不断丰富和拓展家长会的开展模式。如在开展过程中,可以以互动交流,问卷调查,专题探讨,心得体会,报告,学习先进教育事迹、实例、成果等形式完善、丰富家长会开展模式。需要注意的是,此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合作、共进的原则,切忌“一言堂”的训话模式,以充分调动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发挥其参与热情和智慧,必要时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
(三)把家长会作为学校教育的评测点
学校教育是对学生智力、道德品质、人格进行不断塑造的过程,而教育者把教育成果、失误加以总结是这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更是教育者必备的素质。我们可把家长会作为总结、探索教育成败的一个评测点,这是对整个教育总结的有益补充。笔者认为,在家长会开展前、中、后期,学校要实行过程监督、指导,教师要有专题记录、总结和报告,形成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机制,并努力使其具有互动性、适时性、适用性,形成实实在在的可借鉴、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为进一步更好地开展家长会和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实践依据。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践,整体上能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家长会开展环境和氛围,教育效果会不断提高和呈现出来,能使学生及时完成学前到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教育的过渡,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能使家校双方及时调整、改进教育举措,掌握学生接受教育的动态变化信息,彼此间增进信任;可以形成良好的校内外育人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有效开展小学家长会将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了解,不仅能为家长之间、家校之间互相交流创建良好的平台,也能为提升整个小学阶段教育水平、拓展教育模式做出贡献,进而为构筑和谐的小学教育环境开辟新途径。
【关键词】科学探究;异质学习;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4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科学课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主阵地,教师作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组织者、引领者,必须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其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使他们成为科学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
一、让学生提有价值的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绝大多数教师已形成共识:只有坚持启发式教学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作为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可以让学生"发现"的因素,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学生提问题总是以自身积极思考为前提的,因此,教师与其"给"学生若干个问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有有价值的问题。
二、教师的科学指导和引导,是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
首先、在探究活动前,在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步骤的基础上,教师要对探究实施的过程提出恰当的要求。要明确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作为一名参与者,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引导。
其次、在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既要信任学生又要帮助他们及时纠正、归纳、总结。作为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首先要正确评估学生的探究能力,要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其次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第三是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第四必须要尊重学生的探究成果,不能因为他们得到的结论不够完美而加以否定,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兴趣得以持续。
三、使学生学会合作探究,是进行探究活动的条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21世纪的学生应当"学会合作"。《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在科学课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划分了实验小组,实验探究小组就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合作学习小组。要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在科学探究前先就需要将班级的学生按照学习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及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4人或6人的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补性,其内部由优、中、差三类学生组成,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要明确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分工,根据实际情况,小组内设立小组长、实验员、记录员、汇报员、评分员各一名。小组岗位可以根据自身教学需要而设立,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可以采用轮换制,让每一个学生尝试多方面的发展。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老师要明确讨论的目的、实验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质疑和解疑。在活动的过程,老师要充当一个引导者,了解掌握每一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合理分配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不能因为教学时间的限制匆匆打断学生的合作。
学习《观察小蜗牛》一课时,课前我让小组根据蜗牛的生活环境,到户外把小蜗牛带到课堂上进行观察,按小组进行观察讨论,记录员结合小组讨论,根据观察记录表进行填写内容填写。记录表主要记录蜗牛的身体结构、运动方式,画一画,我的发现、我的疑问。
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学习兴致特别的浓厚。而且学生更善于自己去发现问题,在汇报的时候,我让每一个小组在前面小组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提出自己的疑问。例如有的小组在汇报蜗牛的运动方式的时候,说到蜗牛依靠腹部缓慢地爬行,其他小组纷纷举起小手说,"我还发现了小蜗牛爬过的地方会有痕迹。""我们小组摸了一下,黏黏的。"经过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这节课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十分顺畅,学生成了课堂的小主人,自主地去学习,愉快地去探究。
四、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是进行探究活动的保证
科学的评价体制是为了使学生更深入的探究作好准备,合理的评价应成为学生继续探究的新起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不再是为了追求给学生在科学素养的各方面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是更多地"唤起学生个性化的表现"。
评价的形式可以是学生自评、小组评、教师综合评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科学探究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知识等方面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作出适当的评价。通过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此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表现。不仅要对学生的小论文或研究报告进行评价,还要关注学生是如何得到这些结果的及其间的经历,如他们如何提出研究的计划和假设,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如何,在活动中是否表现出兴趣、责任感、创造性与合作精神等等。
总之,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师,应该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核心,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N],《中国教育报》,2002年6月1日
[2]张天宝著.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富于创意的教学理论与策略,自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美国产生以来,很快在世界各国的中小学课程中得到广泛运用。在中小学课程中,各个学科由于各自的学科特点,在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各不相同,这样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并在当前的中小学教学改革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目前的合作学习研究中还存在很多不足的方面,尤其是对合作学习本身所蕴涵的现代教学理论特质研究不够,不能深入揭示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内在联系,因而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如简单模仿,盲目套用国外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方法,对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课堂教学技术、学生的合作技能研究不够等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就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
2001年我国颁布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提出在新的形式下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进行新的课程改革。新的课程改革从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等方面与以往的课程改革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其吸收了当代教育理论中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以及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做中学;最好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习者认为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学生具有学习潜能并具备“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在新的课程目标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创新,要改变过去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和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阶段,其重点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读写能力和计算能力,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为以后更高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由于数学学科具有逻辑性,这样就使小学数学这一学科成为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关键学科。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新的课程标准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技能技巧的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等方面都作出了具体的要求,这是传统授受式教学无法达成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合作学习成为达成新课程改革目标的主要方式之一。
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上可以看出,他们在学习中具有主动应答、选择、发现、思考、探索和反思等需要,具有主动地关注和要求自己向上发展的需要。但在传统教学上,教师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这样造成课堂效益低下。而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策略,与传统教学的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它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合作性活动的主体,每个成员之间互助合作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中心。
结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以及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的区别,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合作学习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由传统的接受学习向主动发现学习转变。至今,在我们很多的小学的教学中还是以教师向学生授业解惑,单向传递信息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以模仿、记忆、机械训练为主。其实,学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他们的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接受过程,更是发现的过程、创造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取知识的。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与交流,开展探索性学习活动,激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其次,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形成基本技能。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影响深远。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讲例题,学生记忆结论,做多道机械模仿性练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被动的听练过程,对知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因此要改变传统的课堂组织结构,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有学习成功的体验,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第三,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新课程目标中,小学数学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数学素养,其中包括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要有足够的时空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乐学、会学,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展开与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始终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实现从被动的学会到主动的会学,数学素养才能够提高。
最后,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新课程标准》强调,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与学习态度。学习情感是学生对学习环境是否满足自身求知欲望需要的一种积极态度的体验,学习态度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因素。以往的课堂教学,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获取程度,忽视了创设教学情境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从而影响了学习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情感的作用,使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让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体验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合作学习为学生共同学习和提高创造了愉快的学习情境和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而且还能开发智能、学会合作、学会与人交往、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即学会做人,并且培养了合作协作精神。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体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二、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当前,弘扬学生的主体性是当代教育的主题,合作学习就是作为主体教育的教育策略之一提出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因此,关于合作学习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研究成为合作学习研究的重点,也是合作学习理论的精神实质。小学数学作为整个教育的基础性学科,由于学科本身的基础性、阶段性、整体性等特点,以及这一学科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特殊要求,在其学科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对于学生主体性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学模式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变为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一般所采用的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精讲——小组合作活动——测验或竞赛——小组评价、反馈。在教学模式的四大环节中,小组合作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其他环节是为小组合作学习服务的。这与传统数学教学中的教师讲原理、公式——讲例题——学生模仿练习这样的教学模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传统模式是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只注重教师的教,而不重视学生学,是将教学的重点倒置,从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难以发挥。而合作学习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是以小组活动为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活动开始首先要设立小组目标,这样将小组全体成员调动到一起,并产生积极的依赖关系,形成了组内互教互助、组间公平竞争的动力系统。为了要完成小组目标,小组每个成员都必须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大家共同策划,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这样的活动中,小组成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自己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摆脱了以往教师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学习成为学生自己控制自主学习,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得以发展。
2.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活动主体的转变,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与主体性的发展
现代主体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把人培养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而主体的形成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要形成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主体性是主体内在的特性,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主要表现为主体对外部世界关系的积极主动的掌握。由于我们传统教育对教育主体的错误理解导致实践中的教学主体倒置,抹杀了学生的主体性。随着主体教育观念的深入,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问题成为教育教学的中心问题。而在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的合作学习中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小组。“组内异质”是指合作学习小组在构成上应体现班级的缩影,必须是由两名以上学生根据性别、家庭、社会背景、守纪状况等方面的合理差异而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以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内各成员的主动参与与互助合作。“组间同质”是指各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公平竞争的开展。通过这种分组原则使得各小组达到合理培植,从而产生更多的合作性思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外各个小组大体处于均衡的水平,增强了小组优胜的信心,促进了组内成员对学习任务和学业竞赛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所以说,小组在这里不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组织,应该说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平台。
3.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目标结构的转变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传统的数学课堂在教学方式上以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为主,教学组织形式上主要采用全班集体教学和同质分组的方式,在奖励与评价方面以全班或个人为奖励对象,以考试分数为主要奖励依据,从而导致了竞争型的课堂目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学生常处于一种嫉妒的焦虑之中,由于只可能有少数人获胜,结果是大多数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对学习缺乏动机和兴趣。有研究资料显示,小学生由于在考试或平时测验时成绩不好而厌恶学习的占很大比例。而在数学课上实施合作学习是将传统班级教学的竞争型目标结构为主转变为合作型目标结构为主,也就是说把传统教学中每个个体之间的竞争转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以此来降低每个个体间竞争的压力,但在小组之间每个个体又都是互助合作的,这样就降低了学生的焦虑程度,保护了学生对学习的信心,使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所以说,合作学习是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的,在这种目标结构中,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定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改变了单纯的“输——赢”关系,极大地消除了对于竞争失败的恐惧,增强了“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与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翻转课堂;慕课;微视频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11-0010-04
慕课(MOOCs),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英文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的音译。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上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课后学生完成作业为主的教学模式而言的;它是指课前学生在家观看教学微视频,完成知识的理解与把握,课堂上完成作业,深化讨论,动手操作,探究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慕课+翻转课堂”是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完美结合,因为慕课教学可以高效地传递知识,而课堂上面对面的讨论式教学则更有利于思维的深化与拓展、情感的沟通、体验的丰富等,二者优势互补。
华师慕课:从初步建立到茁壮成长
中国基础教育取得的成就让全世界瞩目,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在就学人口多、资源相对有限的条件下,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带来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兴趣、爱好等很难得到激发和发展。课堂上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问题和困惑很难得到及时解决。如何解决这些难题,让学生的学习更为主动,让教学更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始终是让我们困惑的问题。
2012年,一场由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世界顶尖名校掀起的教育风暴——慕课,震动了整个高等教育界。无独有偶,在基础教育界,借助于数字化技术,一场以“翻转课堂”为手段的变革也迅速地到来。华东师范大学陈玉琨教授敏锐地意识到,信息技术催生的这些实践对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等会有重要帮助。
与此同时,随着第三次信息技术浪潮的到来,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社会也已经从工业文明时代开始步入信息文明时代,信息化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与交流方式,教育不可能不受这一趋势的影响,否则教育就是自甘落后于时代潮流。为顺应这一时代的要求,华东师范大学于2013年8月专门成立了慕课中心,探索与研究新时期慕课的发展。华东师大慕课中心牵头,联合清华大学附中、华东师大二附中等全国20余所知名高中,北京三十五中初中部、上海育才中学等20余所知名初中,上海一师附小、成都泡桐路小学等20余所知名小学,分别组建了C20慕课联盟(高中)、C20慕课联盟(初中)与C20慕课联盟(小学)。华东师大慕课中心和慕课联盟学校一起,共同探索开发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学微视频,推动全国各地“慕课”的建设;借助于“慕课”平台,促进学校“翻转课堂”的实施;积极探索个别化、自主性与互动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革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
从2013年8月至今,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与C20慕课联盟分别在广东省深圳南山实验教育集团、上海市七宝中学、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江苏省镇江外国语学校、江苏省苏州国际外国语学校、青岛二中、青岛经济开发区实验初中、常州北郊初中、上海金山第二实验小学、上海大宁国际小学等地先后召开了19场“慕课与翻转课堂现场观摩与研讨会”,逾6000名中小学教师与会。这些活动受到联盟校教师极大的欢迎。
2014年6月,鉴于更多的学校有志于从事慕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实践,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广州市教育局、苏州市教育局与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协商,联合发起成立C20慕课联盟(地市教育局)。该联盟旨在共同探讨“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实现我国基础教育从知识本位向综合素质本位的转化,推动教育公平,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全面提升我国基础教育质量。该倡议很快得到了众多地区教育部门的响应,目前已有20家地市教育局加盟,共同参与慕课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实验。
基于一年的实践,联盟学校发现“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改变特殊儿童具有显著的效果,无论是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是人际交流方面的表现,都非常令人惊喜。为此,华东师大慕课中心正酝酿成立C20慕课联盟(特殊学校),共同探索“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影响。
华师慕课的价值追求开发高质量在线课程,使优质教育资源为全社会共享;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这是华师慕课永恒的追求。
1. 优质教育资源全民共享
华师慕课具有“分享”的情怀,华师慕课网站(c20mooc.cn)上无论是 “名师名课”“名校名栏”,还是“获奖佳作”“翻转课堂精选”等,一律都可以无障碍免费观看;凡是华师慕课中心举办的活动,无论是慕课与翻转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专家讲座,都会免费对外开放。“审视今日,慕课带来的是超时空的变革。不仅在全球各个角落我们都能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且还是移动的,可以走到哪学到哪,甚至可以反复学,十年、二十年后再学。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变革,是‘继班级授课制以后最大的一次革命’,它使教育超越了时空的界限,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全球共享、全民共享。”
陶夏新(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在全国两会上提出,教育不公平主要是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其核心还是优质教师资源的不平衡。他建议转换发展思路,借助慕课促进教育公平。
2. 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自主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其学习的方式、学习节奏、对学习材料的要求等都是不同的。教育应尽可能提供适应每个孩子需要的教育,激发和发展个体的最大潜能。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一个班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教师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为改善这一状况提供了可能。课前学生一个人在家里或是学校内,学会了可以快进,学不会可以反复学,在线或当面求助教师或同学,自主性大大提高。课堂上,基于学习程度学生分组学习,教师的指导也会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3. 让教育从知识本位走向综合素质本位
“让教育从知识本位走向综合素质本位”是指,教育要从以往只注重知识的掌握走向既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又注重学生能力发展,其中主要是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更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还有注重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健康。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价值观的养成,是基础教育阶段自始至终的重要任务,当前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2012年9月,联合国总部启动了《教育第一》的全球倡议行动,倡议指出:教育应充分发挥其培育为人之道的核心作用,培养全球公民意识,帮助人们构建更公平、和谐和包容的社会。在教育内容上更加强调价值观的培养。
有不少人一直在质疑:慕课是否适合于中小学教育。在他们看来,中小学是孩子们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的主要阶段,虚拟的网络世界阻断了师生之间,甚至阻断了生生之间面对面的交往,这种交往的缺失,必然地导致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缺失。事实上,在中小学,慕课一开始就是以“微视频+翻转课堂”为基本模式的,这一模式为师生与生生之间的更深入交流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为他们之间更深刻地相互影响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4. 让学生远离家教
在中国,慕课还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让学生远离家教。网上或者下载下来的视频材料,可以方便地将世界上最优秀的教师、最生动的课程带回家给学生学习。有便捷网络的家庭,学生学习或者做练习遇到困难时,可以随时请教老师或者寻找其他同学的帮助。如此,则可以免去家教带来的高昂成本和由各种原因(比如遥远的路途、滥竽充数的教师,甚至还有商业欺诈)产生的低效学习,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慕课+翻转课堂”:华师慕课的实践探索
慕课,起源于国外的高等学校,学习主体往往是大学生或成年人,学员主要是在网上学习,网上观看视频、完成作业、讨论交流等,课程学完后,学员获得学分或讲课教师的认可。显然,单纯慕课的学习形式不适合中小学生,中小学生需要在课堂上和同伴、教师共同交流、研讨等。如何利用慕课学习的优势,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将慕课学习与课堂学习有机结合,就成了主要的课题。我们认为,在中小学比较理想的实施方案,就是“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教学微视频和其他学习资料,达到对知识点的基本理解,完成进阶作业。课堂上师生、生生一起解决没有学会的内容,完成作业,进行更深入和有针对性的讨论等。
华师慕课从成立之初起,就认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慕课学习不能代替课堂内学习,视频教学不能替代师生交流。慕课学习和课堂内学习是两种重要的学习形式,各有优势与不足,“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旨在充分发挥两种学习的优势,做到优势互补。当然,国内基础教育和国外的基础教育在教学制度、学生管理等方面有着很多不同,国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不能完全照搬到国内的学校中来,探索适应我们本土实践需求的“慕课+翻转课堂”教学形式,是华师慕课的重要使命。
从现有的实践来看,通过微视频学习和实施翻转课堂,学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通过学习微视频和实施翻转课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师生反映最多的一个方面。教学微视频知识讲解清楚,富有条理,呈现形式生动活泼。学生可在家自主观看,还可以和家人分享。通过微视频和教材等多种形式学习,以及网上的交流和求助,学生基本掌握了知识内容。在这种背景下,课堂学习的形式更加灵活,课堂氛围更活跃,学生参与和表现的机会更多,对学生的帮助更具针对性。“学生当然喜欢这样的课堂”,是教师们普遍的反映。
2. 学生学习参与度的提高
传统的课堂上,由于时间限制,孩子们在课堂上思考问题,难以进入深度思考状态;现在,孩子们有了前期的学习过程,更有基础和条件进行深度思考,学生课堂参与的机会更多了,参与的愿望也更强了。深圳麒麟中学的杨哲老师对此也深有体会:“在翻转课堂的第一节课上,有一个以前从来不肯认真上课的孩子,举手回答对了一个颇有难度的问题,这就是点燃翻转实验热情的星星之火!”
3. 学生学业质量的有效保障
实施微视频学习和翻转课堂,学生的知识学习和作业完成在程序上有了足够的保障。视频教学资源可以反复看;进阶作业完不成,就不能进入下个环节的学习;如果还没有学会,课堂上还可以再请教老师和同学。因而,学生学业质量可以有充分的保障。
青岛二中高一语文老师郝敬宏给自己教的两个班出了一份针对前段知识学习的10道小测查题,一个班18位学生全对,另一个班则有27位。“即使排除两个班的差异,这个结果也可以说明慕课与翻转课堂的魅力。”郝老师说,因为前者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后者则采用了慕课与翻转课堂的形式。杭州市第十四中学邱锋校长更是尝到了在高三学段学生进行微视频学习和翻转课堂实验的甜头,在平行班和实验班两个班级的比较中,阶段性学业诊断测试彰显出了实验的积极成效,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提升。
4. 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在深圳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八年级的科学课“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课堂上,如何通过应用所学知识,使用通气软管把桌上的碎屑清除掉?学生们又是往软管里面吹气,又是用力吸气,又是使用电吹风,效果不甚理想。在学生们困惑与苦恼之际,教师提醒一句:“别忘了我们学过的‘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学生们深受启发,开始稍稍用力晃动软管,碎屑开始陆续被摇出。紧接着的一个实验“如何解决深圳滨海大道地下通道不通风的问题”,学生在iPad上画出了各种方案,在展示研讨中,有的方案很有想象力,有的方案和专家设计出来的基本一样,这大大增加了孩子们的信心和成就感。在此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除了上述学生的变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也被不少教师所提及。深圳南山实验教育集团进行慕课建设与翻转课堂的实施已经将近一年,该校校长程显栋说:翻转课堂实验不到一年,学校已实现了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课堂显现出减负增效、快乐激增的新变化。“翻转课堂”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尊重孩子的差异,努力实现每位学生获得课堂学习机会的均等和有效。
实验的初步成功让我们兴奋不已,也让部分C20盟校尝到了甜头,慕课和翻转课堂实践的学科从最初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延伸到了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等。
华师慕课发展展望
为期一年的实践,为追求优质教育资源为全社会共享、推进教育公平的教育理想,华师慕课付出了很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展望未来,我们将持续开展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持续研讨“慕课+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实践
华师慕课每月在联盟学校组织1~2次“慕课+翻转课堂”的课例观摩研讨会,将全国各地有志于教学改革的教师聚到一起,相互交流,把问题呈现出来,听取专家有针对性的建议,促使其更加成熟、更加完善。研讨的问题多种多样,如教学微视频如何制作与完善、课前学习的成效、在线交流如何有效实施、翻转后的课堂如何上、教师角色如何转变、哪些学科的哪些主题便于实施该教学模式等。
2. 建设与完善在线学习平台
在线学习平台是“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载体,载体是否完善直接决定“慕课+翻转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华师慕课”学习平台(c20.org.cn/portal/login)的开通意味着更广范围的学生将有机会享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已有不少学校开始使用。当然,对平台逐步进行完善,让它更适合中小学师生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中小学教学,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求。
华师慕课学习平台以“孩子身边的名师”与“师生交流平台”为己任,旨在更好地服务更多孩子的成长,满足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优质资源的全民共享。
3. 微视频资源结构化
没有微视频资源的学习平台只是一个空壳,缺乏内在逻辑的微视频资源库就像缺乏设计的高楼大厦,经不起岁月的推敲。眼下,我们的C20慕课联盟正紧锣密鼓地厘清知识图谱,制作高质量的微视频,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必要的优质教学资源。在基础教育领域,我们的慕课与西方并不完全相同,我们的慕课课程是有体系的,是建立在学校教育的逻辑性、系统性之上的,它呈现出的不是零散的知识片段,而是有逻辑层次的知识体系。因此我们的课程设置将以知识单元来划分,让有需要的学生按照知识图谱学习。
另外,我们举办的全国中小学教师/高等院校师范生大奖赛也越来越趋向于征集模块化的教学微视频,即以一个知识模块为基础,由一组微视频组成,每个微视频一般不超过10分钟。微视频资源库的充实和结构化,为学习平台的优化,为更多孩子更好地学习奠定了基础。
4. 招募师范生志愿者,提供在线答疑
华师慕课平台上的慕课将每一个知识单元分解为若干个知识点,并按知识点制作微视频,每一个微视频大约在7~10分钟。学生在看完后必须完成几道测试题,只有全部答对通过了,才能进入下一个微视频的学习;如果答错没有通过,那么需要重新学习。如果视频学习和进阶作业遇到困难,学生除了咨询自己的同学或教师,还可以咨询我们强大的师范生志愿者团队。师范生志愿者团队是我们的一大特色,他们都是来自各个学校不同学科的佼佼者,具备学科知识最基本的素养,可以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现场反馈,完成为学生答疑解惑的工作。师范生志愿者的招募,可以帮助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
“让优质教育全民共享,促进教育公平;让教学更具个性,提升教育质量”是华师慕课的永恒追求,我们将为此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于天贞.从“督者”到“学者”——基础教育翻转课堂背景下家长角色重新定位及其路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5).
2田爱丽,吴志鋐.翻转课堂的特征及其有效实施——以理科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4(8).
3陈玉琨,田爱丽.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
4慕课与翻转课堂:数字化时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的变革——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专访[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4(9).
文化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作为一门来自国外的新兴学科,进入中国不过百余年的历史,1978年之后才真正受到重视并在各大中院校陆续开课。经过30多年的发展,文化人类学专业人才、出版的刊物、书籍以及各种类型的学术会议在社会科学领域内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笔者根据自己在国外深造和国内从事文化人类学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在此探讨本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 突出文化人类学学科的重点
文化人类学在认识人类自身、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客观评价人类的成就以及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重点应包括以下几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人类学;造成文化多样性的基本因素;通过进化论来解释人类的发展;消费与交换有关的生产模式;生产、消费、交换方式在当今的变化趋势;疾病治疗方式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亲属关系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形式;政治人类学的研究取向与研究范式;交流、文化多样性和不平等性之间的联系;世界宗教的全球性和地方性特征;当今世界宗教变化的重要趋势;当今世界象征文化的变化趋势;文化人类学家对移民政策与计划的贡献;文化人类学对发展问题研究的贡献等。
二 安排写作
在文化人类学课程教学中安排写作非常必要,它的作用类似于数学课的计算练习,是学文化人类学的最佳方法。为了真正地应用通过课程内容获得的知识,学生必须总结性地记笔记并完成某些类型的写作作业。教师可以安排学期论文、文化人类学课外读物的总结报告或者案例分析等作业。对学生来讲,本课程能提供很多写作题目,教师可以出写作题目供学生选择,或者让学生自己设计写作题目。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学生怎样完成写作、怎样设计论文的框架、怎样参考并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等相关知识。比如,讲授文化人类学的导论部分时,可以安排有关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历史、文化人类学的任务和目标、当代文化人类学学派的形成等方面的总结性写作。同时,还可以安排学生阅读专业论文并写评论,他们的评论应包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成果和意义等内容。总之,学生通过写作业能够提升文化人类学知识素养和对人类不同文化的认识。
三 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并用
如今可以说是影视产品泛滥的时代,电视、互联网、移动电话甚至车载DVD都随时能提供能满足个人需求的视频。当代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都生活在“影视文化”(video culture)中,用凯西·乔丹(Casey Jordan)的话来说,他们是被视频养育的一代(video-raised generation)。互联网、多功能手机和微信几乎占用了他们所有的时间,这种现象已经给高校教师带来不少的麻烦。一方面教师无法阻止学生看这些视频;另一方面教师千方百计地劝诱、鼓励甚至强迫学生阅读规定的教科书。对于一些理论性、学术性强的章节和问题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如人类学的基本理论流派、文化人类学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等问题。对于一些需要展示的内容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播放一些人类学教学片或者图片资料,寓教于乐,增强教学的可感知性。人类学教学片在教学使用中的效果非常好,而且互联网的普及为获得人类学影视材料提供很多便利。许多文化人类学影片是基于现实世界的案例分析,很多章节如文化、田野调查、宗教、民族、种族、家庭、婚姻、经济文化类型、疾病与治疗、都市人类学的城市问题等都可以通过影像资料将知识点更加直观地展现给学生。选择影片时,要选比较短、教育性较浓、能展示课程内容的影片。另外,还要注意影片的拍摄效果、娱乐程度。观看影片之后,应组织学生讨论影片的拍摄方法、摄制者的主观意图、影片展示的各种文化要素,还要把影片内容跟其他资料进行比较。这样,学生一方面将会认识各种文化人类学现象,另一方面他们还学会怎样鉴赏影视资料。
四 采用研讨式的教学模式
在文化人类学教学过程中,一改传统的“注入式”,采取“研讨式”教学会收到更佳的效果。文化人类学除了一些基础知识课程外,很多课程都适合采用研讨式的教学模式,在这个意义上,大多数人类学课程都可以成为讨论型课程(seminar)。研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查阅资料、组织语言、上台演讲、善于思考与敢于创新的能力,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在文化人类学课程的教学中,根据教材及学科的重点、难点来设计具有针对性、难易适度、有内在启发性的讨论题目。文化人类学这门学科的每一章都关注现实问题与文化现象,本身就有很多值得思考和探讨的活题,可以围绕课程内容选择某一个主题或者某几个主题,让学生提前查阅相关资料,做好发言的准备,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如在讲到文化时,我们可以选择“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论之间有什么区别?”“民族中心主义有哪些积极和消极作用?”这两个题目;又如在讲到宗教时,可以提出“宗教在当今社会中有哪些功能?”“宗教信仰如何支配个人的日常生活模式?”等问题。这些讨论题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联系了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深入了解社会。在讨论过程中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并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老师最后要进行总结性点评,真正实现研讨式、辩论式的教学。
五 推行实践式的教学方法
开展文化人类学课外教学活动,参与田野调查是文化人类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完全符合文化人类学的学科特点。田野工作是文化人类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与学科标志,也是文化人类学与其他学科的重要区别。人类学家通过田野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它是检验人类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这非常适合当今大学生对于那些陈旧研究的理论知识缺乏兴趣、更倾向于接受“现实而且跟自己生活相关”知识的特点。因此,很多著名人类学教师都非常注重实践性教学方式的采用,强调要将实际应用与专业理论相结合,通过精心设计课程实习计划,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在时间紧、经费缺少的情况下,采取就近、节约的原则。[8]如带领学生分组分主题对就近村寨、社区进行田野调查,让学生学会简单使用调查方法,学会使用录音笔、照相机、影像设备等调查设备,进而培养学生记录不同文化形态、正确认识不同文化的能力。文化人类学课程拥有很多主题可以由学生开展田野实践,这里推荐几种类型:参观当地博物馆并写出有关收藏品及其对了解古代文化的贡献方面的简要报告;调查货币、消费和礼物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调查医疗保健与性别的关系;根据亲属符号写出自己的亲属图表;调查校园的各种俱乐部成员以及他们参与俱乐部的目的;调查纹身习俗的来源及其在学生中的影响;许可的条件下参观神庙、教堂、清真寺并观察各种仪式如何进行;调查文化、阶层、性别、民族等因素怎样影响人们的衣着、首饰、发型等身份标志;选择校园附近的某一个建设项目,调查它的环境和社会影响。如果授课教师有在研项目,要鼓励学生参与,还可以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安排他们趁假期回家对家乡的特色文化开展调查。这种做法将理论学习与应用联系起来,凸显了文化人类学融实践性、主动性、参与性、交流性、探究性、理论性和应用性于一体的学科特色。
然而,调查对象和工作条件一般都会使人类学家面临一些不同寻常的挑战。田野调查过程中主要威胁来自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国外人类学家的亲身经历也表明,学生在田野调查之前必须学会对付各种意外,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另一个挑战是人类学家如何对待被研究群体的伦理问题。安排田野调查作业之前,指导教师必须讲解要注意哪些问题、承担哪些责任等常识。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田野调查责任意识,不做对国家、研究群体和学术不利的任何事。要尽一切努力保护被研究者的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和经济利益,要避免秘密进行调查。比如,要注意研究对象的隐私权、知情同意权、肖像权、研究成果受益权等一系列权利和权益方面的伦理问题。通过田野调查,学生会发现自己身边的很多文化人类学“例子”,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总之,在当前全球化、跨国跨文化交流增多背景下,文化人类学在加强国家文化建设、重视文化软实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尊重不同文化、促进不同民族和睦相处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因此,作为一名文化人类学教师必须立足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宽泛、实践应用能力强、沟通交流能力高”的学生。不仅要对学生、对学校负责,还要对社会、对学科、对自己负责。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科意识和文化观。
参考文献
[l]Barbara D. Miller. Cultural Anthropology (5th ed.) [M].Upper Saddle River: Published by?Prentice Halll, 2009:xxiii.
[2lGary Ferraro.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 Applied Perspective,(6th ed.) [M]. Belmont: Published by Wadsworth &Thom-son Learning, 2006:xiv-xvii.
[3]Dorle Dracklé and lain R. Edgar Eds. Current Policiesand Practices in European.Social Anthropology Education[M]. New York: Published by Berghahn Books, 2004:20-22.
[4]Casey Jordan. The Blockbuster Approach:A Guide toTeaching Anthropology With Video[M]. Danbury: Western Connecticut State University, 2004:1.
[5]Karl Heider. Seeing Anthropology: Cultural AnthropologyThrough Film [M]. Boston: Allyn& Bacon Press, 1997: xiv.
[6]庄孔韶.中国人类学的教改实践之路[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0(1).
[7]汤夺先.人类学教学方式改革探讨[J].学理论,2012(21).
发现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根据他的“认知──发现”说的学习理论提出来的。他认为“刺激──反应──强化”的学习不需要较高级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只是不断的重复旧东西,而不是创造新东西。发现法则要求学生应付新的问题,发明新的东西,它需要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高级的心理活动过程,过去的教学法的理论,给学生对刺激的反应以奖励,是从外部刺激学习动机的方法。发现法则强调培养形成对科学本身的爱好和兴趣。如果教师只作引导,让学生主动去概括出原理法则,他们就会以自己发现得到的满足作为学习动机,这样的学习就具有强大的动力,所得到知识深刻,久久不会遗忘,并能广泛的应用于实践,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因此,布鲁纳十分重视发现的学习,甚至要求小学生也成为一个“发现者”。他还认为,人们在参加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不论是认识一个事物,掌握一个概念,解决一个问题,发现一个原理,都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一)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可以遵循,通常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唤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通常是由教师提出问题,介绍一些资料和现象,或者由学生演算、观察实验、阅读教材等方式进行。
2.推测结论,探索解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回忆与这个问题有关的知识、方法,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直到发现结论、探索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加以启发。要注意抓住重点、关键,有顺序、有系统地进行。
3.完善解答,小结方法。或者由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整理、完善、小结,教师给以必要的启发、指导、帮助,或者由教师作总结性的发言。这里应着重总结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学生如果有不同的解法,可以进行比较,指出各自的优缺点。
4.必要时可在问题解决后,在与以前学过的知识综合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系统,充实和改善原有的认知结构。
(二)发现法教学的要求
1.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在使用发现法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选择适当的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组织提问和讨论上。
2.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浓厚兴趣,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活泼地进行钻研、探索,启发学生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提出猜想,进行论证。
3.要强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一重要思维环节,因为科学发现过程中第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发现问题。
4.要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突出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5.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法虽有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智力、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才能等优点,但它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它一般多用于下定义、找结论、想方法三个环节上,因此不能每堂课都使用。比如,绪论课、讲评课、习题课等就不宜使用发现法。
(三)发现法的主要优点
1.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学习的内部动机;
3.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4.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
(四)发现法的主要缺点
1.花费时间长。
2.不利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不利与学生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3.缺乏经验的教师难于随机应变解决学生所发生的问题,难于控制教学时间。
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发现法,会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但由于费时、难于控制,运用前要做好充分准备,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都要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运用发现法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到发现、探索问题的一般方法,养成探索和研究的习惯。
二、程序教学法
程序教学法是指让学生按照一定程序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法的基本思想是把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与技巧的过程程序化,使学生按程序进行独立的、个别化的教学。这种学习方法是把教材分成许多小段,布置便于检查对每段教材掌握情况的作业,给出学生可能得到的正误答案,按答案指明下一步学习的内容。因此,这种教学方法不要求所有的学生同步,只要求最终达到同一个目标。
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个别化教学,十分有利于照顾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学能力;可以及时防止遗漏知识。但是,采用程序教学法不能完全实现教育和教养两方面的目的,削弱了教师和班集体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三、自学辅导法
自学辅导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导下进行自学,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自学习惯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需要有一套适合于自学的教材。现行的心理研究所编的自学辅导教材是在吸取了程序教学法的一些有利因素、一些有效的学习心理学原则和优秀教师的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自学辅导教材分“三个本子”(课本、练习本、答案本)。
(一)自学辅导教学的原则
1.寓有效学习心理学原则于教材之中的原则。自学辅导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阅读教材,因此在教材中必须贯彻好有效的学习心理学原则。
2.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为主的原则。教学中,教是为了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要强调自学,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和一定的自学能力。强调自学,并不能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放任自流。
3.强化动机原则。提高自学的自觉性必须用种种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把学生潜在的求知欲和积极性调动起来,所以强化动机对自学特别重要。
4.班集体与个别化相结合的原则。采用自学辅导法教学,能将班集体和个别化这一对矛盾协调统一起来。在教师的指导下,班集体可以开展教学活动,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教师在个别辅导中可以照顾不同类型的学生,达到个别化因材施教的目的,有助于形式良好习惯和个性品质。
5.启、读、练、知、结相结合的原则。启就是启发引导;读,就是阅读课文;练,就是做练习;知,就是当时知道结果,以便及时反馈和强化;结,就是小结
。在这里教师的指导要有利于学生的自学。
6.自检和他检相结合的原则。检查学习效果时,也需要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积极性相结合,即把他检和自检结合起来,并且是学生逐渐养成自检的习惯,形成自检的能力。
7.变式复习原则。复习是为了达到巩固已学知识的目的,变式复习不是机械性的重复,它对于加深理解、巩固掌握已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自学辅导法的课堂教学结构
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教师列出阅读提纲),独立阅读教材,思考其中问题,教师巡回答疑。
2.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师拟定的提纲回答或讨论问题。
3.在学生回答、议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重点讲解和辅导。讲解时注意突出重点,讲解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新、旧知识的联系等等。
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练习。这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阶段。
这种教学方法有学生自学,议论,独立地进行练习,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进行个别的、集体的辅导,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重点讲解,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一种探索的精神状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运用自学辅导法进行教学一般要经历的四个阶段
1.领读练习阶段。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初步学会阅读教材的方法和培养独立做题、认真进行自我检查练习题的习惯。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三读”:粗读扫除字词障碍,细读概括段落大意,精读钻研关键字句;学生在读懂讲述内容后,独立做好相应练习,完成一组练习后,再核对答案;教师按提纲进行检查,着重检查学生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的掌握情况。
2.启发自学阶段。目的在于使学生独立自学,培养自学习惯。教师课前备好“启发自学提纲”和“小结检查提纲”;上课是先给出启发自学提纲,学生在提纲指示下自学,作习题,对答案和自己检查;最后教师按启发自学提纲提问,纠正错误,小结。
3.自学辅导阶段。课堂上教师只交代学习任务和应注意之点;学生独立阅读,做练习,对答案,做小结或笔记,与此同时教师进行辅导,检查了解学习情况;最后小结、检查落实学习要求。
4.教学研究阶段。学生已经完全适应自学辅导方法,能够独立阅读课文,深刻理解内容,了解各部分间的关系,能够准确总结单元内容,自学能力有较大的提高,能阅读概括性较高(步子较大)的书籍。
四、单元教学法
单元教学法改变传统的按课时划分教学内容的办法,而采用以知识结构为标准,将教学内容组织和划分成教学单元,并按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的是为了避免人为地割裂知识系统对培养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划分具体教学单元时,根据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学生水平来确定。教学单元的内容,低年级少一些,高年级多一些,但不允许割裂知识结构,要反映出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单元教学法的具体做法有两种形式。
(一)第一种形式
将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步骤来完成:
1.自学探究。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可以有以下两种形式进行:属于讲述概念和描述现象的内容,可用自学读书方式;属于观察、实验和推导论证的内容,可用探究的方式。每一教学单元开始,教师概括地介绍本单元的内容和自学探究的路线图,提出一些思考题,启发学生的思考,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去自学探究,诱发他们积极开展思维活动,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分析、推证。教师除及时了解学生自学探究的情况外,还要搜集学生提出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思维受阻的地方和独特新颖的思想方法等,为下一步重点讲授作准备。
2.重点讲授。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探究的情况和所提出的问题,侧重讲授本教学单元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的内在联系;讲授获得数学结论和证题途径的思维方法以及知识的起源、发展方向。重点讲授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自学探究的基础上将获得的知识提高一步,取得规律性的认识。
3.综合训练。综合训练是让学生综合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去灵活地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这里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本教学单元的教学目的的要求,精心选择好题目,合理安排好训练程序,进行严格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4.总结巩固。就是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整理知识,整理方法,整理习题,使本单元的内容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认知结构,从而达到巩固与提高的目的,与此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写一些学习心得,或阐明自己的见解,或把内容引伸拓广,或寻求出新的结论和方法,也可以让学生写一些研究性的小论文。
这种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系统地掌握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利。但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水平和优良的素质。
(二)第二种形式
每个单元依次通过以下六种课型进行教学:
1.自学课:学生根据教师的指示,在课堂上自学新教材。
2.启发课:教师进行重点讲解。
3.复习课: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复习。
4.作业课: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做作业。
5.改错课:在课堂上师生结合,共同批改作业。
6.小结课:将知识技能概括化、综合化。
这种形式的单元教学法的特点的突出优点是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减轻了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
单元教学法的优点,在于获得的知识比较系统,并掌握了它的内在联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精神。缺点是教师花费的时间多,对缺乏经验的青年教师来说运用它比较困难。本教学方法一般适应于教师教学水平较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较好,已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与习惯,否则难于得到应有的效果。
五、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法
“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法”是上海市青浦县“顾泠沅教改实验小组”从1977年起经过3年的调查、1年的筛选经验、3年的科学实验和三年的推广应用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具体包括下列内容:
(1)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境;
(2)探求知识的尝试;
(3)归纳结论、归入知识系统;
(4)变式练习的尝试;
(5)回授尝试效果,组织质疑和讲解;
(6)单元教学效果的回授调节。
六、设计教学法
设计教学法是杜威、克伯屈提出的以“有目的的活动”为基础,打破传统教学科目,实行大单元教学的教学方法,鼓励儿童自定目的、自顶步调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性。
设计教学法包括以下具体方法:
(1)有目的的建造。让学生根据一定的目的建造一样东西,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确定目的,督促其实行计划,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并且对自己建造的成果和过程作出评价,得出明确的结论。
(2)有目的的欣赏。欣赏一种美好有趣的事物,教师应当介绍有益的和美的欣赏品,指导学生提高辩别能力,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欣赏见解,体味欣赏感情。
(3)有目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考察事物的所以然。教师要指导学生把大问题化成小问题,一步一步的解决;指导他们寻找参考书和资料,学会推理和验证的方法,培养儿童的反思能力。
(4)有目的的练习,巩固知识或技能。教师要指导儿童在兴趣基础上制定练习计划,努力认真学习,鼓励他们对自己的练习作出评价,改
进经验。
设计教学法的根本点在于强调让儿童从事有目的的、自我负责的行动,因此克伯屈把设计教学法定义为“在社会环境中专心完成某一种活动”的方法,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和帮助学生通过有目的的目标、计划、履行和判断四个步骤进行学习。
七、道尔顿制实验室法
道尔顿制是1920年柏克赫斯特女士在马萨绪塞州的道尔顿中学首创的教学方法,其重点是在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
道尔顿制的原则是:自由、合作、计划。
自由:指去除阻碍学生自由学习的不合理规定,使学生养成自我计划和克制能力。
合作:指打破班级、男女界限,使学校成为类似社会的组织,学生一面为社会服务,一面保持个人的独立性。
计划:采用包工的形式,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自己的计划学习。
道尔顿制教学法具体来说,就是把小内容制订为按科目的作业大纲,师生签定以月、周为期的教学公约,然后由学生去各实验室学习,接受教师的指导和考查。这是一种自定步调、自律和自我负责的学习制度,采用弹性制的方法,可以根据学生进度快慢决定学习期限。道尔顿制有一些类似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以学生自学为主,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
八、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是前苏联的马赫穆托夫提出来的。马赫穆托夫反对前苏联当时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要求引进科学实践的方式,把解决课题或问题作为教学的基本过程。他提出,可以采用教师带领学生解决课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和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使教学成为有明确目的、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九、价值澄清法
价值澄清法是在人本主义“自由选择”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教学方法。由于现代社会变动复杂,压力来自于社会各个方面,使许多人迷惘,弄不清价值,找不到有意义的生活。价值澄清法旨在协助儿童察觉自己和他人的价值确立活动的目的,具备批判思考能力。价值澄清法的前提是“任何人都没有正确的价值可以传达给他人”,强调依靠自身智慧决定个人行为目的,自动地采取行动改变环境。其步骤为:
(1)选择。从各种可能的途径中选择。
(2)赞赏。重视和珍惜自己的选择并公开这种选择。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1)01-0079-05
高校体育专业教材应该具备目标功能、教育功能、训练功能、辅导功能、示范功能、讲解功能、检测与评价功能等7大功能;与此相对应的系列教材形式结构应该包括4大功能系统,即导学系统、知识呈现系统、学习辅助系统和练习系统。练习系统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教”和学生“学”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练习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本活动形式之一,学生专业概念的形成、知识的获得、方法与技能的训练、创新意识的培养等都离不开练习这一基本环节。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材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教材中练习系统的设计与功能实现仍然不能令人满意,本研究对依据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和《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编写的,经过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在全国高校得到广泛使用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教育专业14门主干课程教材文本练习系统设计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材练习系统设计的优化策略。
1 教材练习系统质的要求
1.1 体育教育专业教材练习系统的内涵
教材区别于其他著作的一大特点就是教材还要为检测学习效果、强化学习成果、促进学生发展服务。对于学生来讲,专业能力主要是靠自己对教材的内化实现的,而不是靠教师的讲解。所以,学生的学习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指导,系列教材应该最大限度地提供和保障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一些确定性的学习内容,成为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学本”和“范例”。练习系统就是要完成教材的训练功能,系列教材不仅要落实对学生专业能力训练的内容,还要合理设计和安排训练的程序、方法和检测。基于这些认识,我们认为系列教材的练习系统是编者对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静态指导的一种方式,是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教与学的主要材料之一;练习系统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各学科领域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在系列教材的具体贯彻和主要的落实途径,它按照学生学科知能发展层级水平和培养目标,在系列教材中有计划设计出一系列的练习题目,并提示方法和检测评价,体现一定的专业训练序列和训练结构,它是学生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形成专业能力、发展专业思维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练习系统与导学系统、学习辅助系统和知识呈现系统密切配合,把比较抽象的学习目标化为具体的练习任务;知识系统为练习的设计提供内容,导学和学习辅助系统为练习系统的成功达成提供指导和帮助,它们共同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密切配合。因此,练习系统是高校体育专业教材必备的内容之一,而不是处在一种附庸的地位。
1.2 体育教育专业教材练习系统设计的要求
各类课程领域教学指导纲要要求系列教材在注重基础性的同时强调应用性。考虑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身的特性和目前教师的教学素养,以及在《课程方案》制定者、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系列教材编写者、学科教师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之间必然存在的与课程改革理念的距离,必须要增强教材练习系统所展示的练习内容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1)系列教材设计练习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训练体教专业学生的能力;不同的练习设计应指向某一类具体的目标。不管是认知学习目标还是运动技能学习目标都要体现出各个学科要求学生发展的学习结果和水平,体现通过练习要获得的能力的类型和最低的能力水平要求、获得该项能力必须的具体知识技能或条件的提示和限制、练习的内容对象;需要提示所要练习内容的相关知识,展示所要练习内容的相关技能,提供练习的方法。
(2)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要求,体育教育专业教材练习系统要把各主干课程重要练习的内容、要求与学生现实学习环境和未来工作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情境化设计,让学生在实践情境中综合地发展专业学习的各项能力。
(3)学生在学习各门主干课程中的起点水平和能力是不同的,因此练习系统的设计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安排。由于练习系统的练习设计与教材的知识体系相关,练习对象与教材的内容相关,故练习的难度应与学科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水平相适应。
(4)根据学习的顺应――同化――顺应的反复循环发展的原理,练习系统要保证一定的练习量;同时,由于体育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学习活动,因此,练习的类型和数量应考虑体育教学特点和不同学科要求进行设计。
2 教材练习系统的分类与功能
教材练习系统主要由正文和围绕章节知识设计的思考练习组成。目前,教材设计的练习依据所处位置与功能的不同主要有两类:一是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和要求的思考、理解,把练习设计安排在正文之中的课内练习;一是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和要求的总结、评价,把练习设计安排在正文之后的课后练习。
课内练习题是指穿插在正文中,要求学生回答、回忆、总结、深入思考等,一般要求学生在课堂中完成。课内练习题首先具有唤起学生注意的功能。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疑问、矛盾、问题能启发学生思维,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设计课内练习,可以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其次,它具有诱导功能。通过在正文内设计练习题,可以产生导致学习最终目标实现的诱导功能,可以不断切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不断缩小学生原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从而不断拓展学生的心智品质;第三,从“以学生为本”的教材功能看,教材不仅要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内容,而且更要逐步向学生展示如何获得知识的过程和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逐步体验到如何从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认识和解决问题,逐步从模仿发展到独立思考,从学习发展到创新。
课后练习题安排于章节正文之后,用于巩固所学内容。课后练习具有以下功能:一是,它具有认知发展功能。课后练习不仅可以巩固和拓展学科知识、发展学科认知能力,而且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体验学习过程。二是,具有知识技能实践功能。练习系统中很大一部分是要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进行的实践活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不仅要学习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掌握体育教育专业学习的方法和技能,而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需要不断地进
行实践。系列教材练习系统设置的练习,如要求学生制作各种训练计划、上网查找资料、开展社会调查、撰写小论文等,就为培养锻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空间。三是,它具有检测评价反馈功能。任何阶段、层次的学习,学习效果的及时检测和学习结果的及时评价反馈都是十分重要的。课后练习就是一种很好的检测、评价、反馈方式。国外高校体育专业教材课后练习通常采用的栏目名称就是“评价与测验”。
3 系列教材练习系统设计的研究分析
3.1 系列教材练习系统设计现状
在教材发展史上,缺少习题作业的教材被看作体例结构不完善的教材。系列教材各文本都设计了数量不等的课后练习,有的设置一个练习栏目,有的设置了2个以上的练习栏目,如《体育心理学》、《运动生物化学》、《体操》、《篮球》、《排球》等教材,体现了教材编写者对练习系统重要性和功能的认识。系列教材练习系统通常采用的栏目名称包括:复习题、思考题、复习与思考题、作业题、研讨题、实践题等;按照练习的功能,习题可以分为认知性练习和活动性练习,认知性练习依据难度又可分为巩固性习题、理解性习题和思考性习题。巩固性习题是指主要为了记忆和巩固陈述性知识的习题,一般是对教材所学知识的再现(判断的标准是看问题的答案是否能直接从教材上找到);理解性习题是指为了锻炼和考查学生从记忆知识的表象到形成对知识本质认识能力的习题,一般要求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对已学陈述性知识进一步深化理解,从本质上把握体育原理与体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比较关系等;思考性习题是指为了训练和考查学生在记忆和理解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教材呈现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体育实践中问题的习题,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体育专业程序性知识,既有专业智慧技能的运用,也有认识策略的参与和控制;活动性习题是指为了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以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以个人行动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感知、体验或解决与体育教育专业有关问题的练习;活动性习题一般采用调查、搜集资料、设计具体计划或活动方案等方式。
对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4本系列教材练习系统的设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在14本系列教材中,每本教材平均习题总数为97.2题,习题总数在1~50题的有3本,51~100题的有6本,101~150题的有3本,150~200题的有2本;最多的《体育心理学》有182题,最少的《学校体育学》只有13题。系列教材每章平均习题数为6.4题,每章平均在1~3题的有1本,3.1~6.0题的有5本,6.1~9.0题的有6本,9.1题以上的有2本;其中《运动生物化学》以平均每章9.3题排名第一。从练习类型设计角度分析,除《体育概论》和《学校体育学》外,其它12本系列教材设计的练习类型较为丰富,涵盖了巩固性习题、理解性习题、思考性习题和活动性习题。巩固性习题比例平均为54.9%,低于40.0%的有3本,41.0%~60.0%的有5本,60.1%以上的有6本,最高的《武术》所占比例高达85.7%;理解性习题比例平均为14.6%,低于10.0%的有5本,10.1%~20.0%的有5本,20.1%以上的有4本;思考性习题比例平均为17.1%,低于10.0%的有4本,10.1%~20.0%的有4本,20.1%以上的有6本;活动性习题比例平均为13.4%,低于10.0%的有9本,10.1%~20.0%的有4本,20.1%以上的有1本。
通过对学科类教材和术科类教材数据进行分组方差分析,除了活动性习题的百分比单侧检验的概率P=0.029
3.2 系列教材练习系统设计特点
从以上的统计分析看出,系列教材在练习系统的设计上体现了不同的设计思路和特点;《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运动生物化学》、《体操》、《排球》等教材的习题总数和每章平均数都超过平均水平,而且层次及类型比较清晰,如《运动生物化学》和《体操》教材设计了“复习题”、“思考题”、“作业题”3个练习栏目,将巩固性练习与思考性练习、活动性练习分开设置,让教师和学生一目了然,不仅有利于教师进行教设计,而且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深入学习的课题。从练习类型分析,系列教材明显改变了传统体育专业教材突出巩固性习题的做法,大大减少了巩固性习题的比重,同时进一步强化了思考性习题,加强了活动性习题。巩固性习题的比重由过去的90.0%以上降到了54.9%,活动性习题由过去的不足1.0%增加到了13.4%左右,《学校体育学》更是达到了92.3%。这说明系列教材淡化了巩固性习题而强化了思考性习题和活动性习题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符合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改革的理念和精神。综合分析系列教材的练习系统设计,主要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
1)练习系统设计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感受。
教材设计理论要求练习题切忌空泛,练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专业能力得到增长。从系列教材14本教材文本来看,系列教材在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上,有着精心的安排。系列教材的复习思考题有针对章节所学的学科专业知识、技术动作练习后的思考与探索,它遵循体育教育专业学习的客观规律,关注学生积累、感悟、探究的过程,以此为出发点设计的练习题,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例如:“练习完单杠后,正握、反握和宽握引体向上哪一种更容易?为什么?肌肉感觉有什么不同?并写出你的感受”。又如:“请你观察并体验俯卧撑时,抬高手的位置、手和脚在同一平面、抬高脚的位置等3种姿势哪一种更费力?为什么?请写出你的感受”。这两道练习题使学生在身体素质练习之后,把实践中的体验表达出来,并且学会解决体育锻炼过程中问题。不仅教学生锻炼的方法,并且通过思考,使学生掌握怎样练习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2)练习题目的明确,启发得当,注重课外研究与探讨。
系列教材练习题目的明确。通过设计巩固性的练习培养学生记忆的准确性,积累学科知识;通过设计理解性和思考性练习,培养学生阅读时对教材知识内容组成部分的理解与把握,以便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结构体系;通过设计活动性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实践中存在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设计解释、问答、列举、联想、概括、归类、比较、分析等题型以培养学生的想像、思辨、批判等各种思维能力,使学生在系列教材的学习中能够形成较好的思维品质。与传统教材不同的是,练习设计中有很多与同学共同讨论、合作等适合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题目,增加了同学间交流的机会,还有一些有创意的应用性较强的题目。
3)练习形式具有实践性、合作性和拓展性。
针对传统体育专业教材练习设计的内容偏重对教材知识的复述或记忆,问题标准答案的唯一性对学生思维和创造力的束缚,系列教材设计强调开放性、拓展性、体验性的练习,强调问题答案的个性化思考与体验,试图通过学生之间的探究、讨论、交流和合作来拓展学生知识面,增进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些练习的问题设计一般都不能轻易的在教材中找到答案,强调激发学生思考的独创性,强调答案不嫌多,新奇不足惧。教材练习的实践性不仅表现在某一活动应用中,而且表现为通过这些活动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亲历参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如《学校体育学》设计了合作性的实践活动,有角色扮演、模拟情境、观点共享、讨论辩论、同伴反馈等环节,通过这些开放性和拓展性的活动提高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4)练习系统情境化设计不足,缺乏学科间联系。
系列教材的练习设计与传统体育专业教材练习设计相比虽然有很多创新,但也存在着明显的薄弱环节,那就是大多数教材文本练习题的情境化不足,练习缺乏趣味性。若没有教师的硬性要求,几乎没有学生会主动去完成练习。系列教材的练习基本都是以文字的方式出现的,题型几乎全部是记忆、理解、思考等主观性练习题,没有判断、选择、填图表题、自我评测等题型。无趣味的原因是与生活联系较少,与学生自身的生活距离较远,虽然练习题使用“你”这样的方式达一百多处,但有些说法并不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的,是把一些想法强加给学生后让学生去体会或理解,这样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这是系列教材练习系统设计与“以学生为本”教材设计理念的要求有较大差距的地方。国外教育发达国家的体育专业教材的练习设计特别强调练习具有情景性和生活化,它通常把教材中的知识运用情境迁移到现实生活,以假设教材中的知识发展、技能学习与实践运用发生在自己身边,假想读者处于此情此境的所思所感来拓展情境,模拟现实生活和实践。这样的练习思考题旨在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进行拓展,在模拟生活的情境中解决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不仅促进了思考问题能力的拓展,并在练习活动中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主动思考、加强沟通、磨砺思想、自我反思以发展他们的合作能力、自我评估能力、适应生活的能力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系列教材练习设计的另一重要缺失是练习缺乏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在知识运用层次上还停留在以单一知识点为中心进行实践运用和思考问题;而国外体育专业教材的练习设计除了实践应用外,其“为生活学习”、“跨学科活动”体现了更高层次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
4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材练习系统设计的优化策略
4.1 进行目标任务分析,建立一个合理的练习序列
体育教育专业教材的练习设计应该有一定目标,但不是精确的知识点和能力点;系列教材练习的设计应该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但不是追求严密的线性逻辑顺序。这个合理的任务目标是学科教学目标与具体任务目标的统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传统体育专业教材训练体系的追寻和建构,使得体育教育专业教材的练习设计显得机械拼凑和孤立肢解,并没有取得我们预想的效果。学生专业学习的累积性、整体性以及与人生经历、生活环境的密切关系,体育学科一定程度上的笼统性、综合性,给体育教育专业教材练习系统的设计以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但灵活并不代表没有整体的安排,作为编写者要把握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明确学科教学的目标任务,依据《课程方案》和学科领域教学指导纲要的目标作详细的分解,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学科教学的基本顺序,整体、有序地安排练习活动,形式上虽然是随机、松散的,但总体上是完整的、有序的。
4.2 围绕综合性专题活动进行练习设计
以往的体育专业教材练习设计总是限定在章节末,一般由复习题和思考题等组成。这种单一化模式的设计方式已渐渐被打破,练习活动除单项的复习、理解、思考等,还有围绕某一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和专题性活动。这些练习活动远远超出了章节总结和训练的作用,它的位置变得灵活,成为教材中较为独立的一部分,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性强、综合性强在教材编写中的具体体现。综合性专题活动一般是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这些主题大致可以把它们分为这样几类:设计多维性练习,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设计变异性练习,培养求异思维能力;设计比较性练习,培养聚合思维能力;设计推理性练习,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设计质疑性练习,培养批判思维能力;设计拓展性练习,培养创新能力。这些专题与学生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实践结合紧密,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引导学生在分析、综合、概括、评价、抽象、想象、质疑中提升认知水平。
4.3 练习设计要追求多样性和层次性,突出整体性
教育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关键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设计多样性的练习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体现。多样性体现为质量和效益的统一,不能为多样而多样。层次性体现为基本要求和创新提高的统一,基本要求要面向全体,创新提高则要尊重个体需要。层次性还体现为合理的坡度和适当的难度,这既符合能力提高的规律,也符合认知规律。整体性体现在每章练习不论题目多寡,都要力图表现为一个整体;每章练习前后之间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系列教材练体上要形成一个能力水平递增的训练序列。
自练习活动被作为一个结构要素编写进体育专业教材以来,练习活动形式逐渐多样,内容日益丰富,设计练习活动的价值追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最初的帮助学生理解章节知识到追求学科能力的系统训练,再到追求学生专业素养的全面提高。正是由于练习活动在高校体育专业教材中的重要地位和它无法被替代的价值和功能,使得它的变革在体育专业教材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教材只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载体,能否达到目标,还要看教师和学生是否合理地使用教材。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执行者,又是教材编写的参与者和课程的开发者;教师对教材练习系统的使用要有自己的钻研和解读,有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总之,高校体育专业教材练习系统的设计仍存在不少问题,我们相信在进一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中,这些问题将得到解决;练习系统的设计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专业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林向阳,普通高校体育教材设计与编写的理论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135-139
[2]黄汉升,季克异,《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解读[J],体育学刊,2005,12(6):1-5
[3]范印哲,教材设计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6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