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小学老师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数学教学实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首位。教师要适时地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给学生创设自由思考的空间和自主探究的机会,把发现问题的权力和机会交给学生,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 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知识固然重要,但我个人认为在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因而数学教学就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数学结论,套用数学公式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会导致对知识不理解,掌握不牢固。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要从生活实际中取一些场景、画面、实物或实物模型,让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这便是创设问题情境。好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困惑或好奇心,能迅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和探求新知的教学活动中。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结合教学内容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猴王分饼”的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有一天,猴王把3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4块,分给猴甲1块。猴乙见到说:“太少了,我要2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8块,分给猴乙2块。猴丙更贪,他抢着说:“我要3块,我要3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12块,分给猴丙3块。故事讲到这里,教师提问说:“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多吗?”学生们一个个兴趣盎然,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猴甲分得的多,有的说猴丙分得的多,有的说3只猴子分得的一样多。到底哪只猴子分得的多呢?教师拿出教具(3块大小一样的饼),演示猴子分饼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验证后,得出结论:3只猴子分得的饼一样多。这时教师说:“聪明的猴子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们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平呢?同学们想知道吗?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清楚了。”揭示课题,导入新课。揭示“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讨论:猴王是运用了什么规律来分饼的?如果小猴子要4块,猴王怎么分才公平?如果要5块呢?学生饶有兴趣,踊跃地从情境中观察、思考、发现并尝试着解决问题,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着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巧妙设问质疑”,挖掘学生思维潜能: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才会有所发现。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因此,我在教学中时时注意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如:讲了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后,我问:“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一位同学问:“11.395保留两位小数,千分位满5向前一位进1,9+1=10,这时百分位应该是0,根据小数的性质,0可以省略,等于11.4,为什么约等于11.40呢?”我及时肯定:“这位同学的问题提得非常好,你们谁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许多同学说出了各自的想法。这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敢于让学生质疑,才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只有学生的质疑,才能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和自主学习的兴趣,进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再例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展示梯形模型,再提问学生:“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们的求知欲。他们听到问题后,就自己动手操作,有的画一画,有的剪一剪,拼一拼,合作交流,最后大部分同学都能自己推导出计算公式,成绩差的同学也在其他同学的操作、演说中学到了知识。小学生的思维打开了,数学学习兴趣浓了,自主探索的愿望有了,就会自觉地去学习,从而能够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三)“灵活练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人的思维活动是由疑问引起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诱导学生自己提问,寻找问题答案进行独立思考,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对于一道题,可以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和判断中得到启示:一题可以多变,多变中有不变。例如:甲数是90,乙数是30,甲乙两数的积是多少?教学中,提示学生把已知条件“乙数是30”隐蔽起来,利用它与甲数的间接关系告诉,这样使学生积极动脑得出①乙数比甲数少60;②甲数比乙数多60;③甲乙两数之和是120;④甲数是乙数的3倍;⑤乙数是甲数的1/3;⑥甲数比乙数多2倍等。这样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积极性,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又从不同的方面说明问题的实质,使知识的前后联系更加自然,也使学生思维适应多种变化,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还可以设计一些有不同解法和有多个答案的练习题,对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有很大益处。但是,做有不同解法的练习题时,不宜让学生片面追求解法的数量,而要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思路,或运用不同的知识去解决,并且要找出简便的解法。
一、教师友善、宽容、公正公平等态度特征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
性格的态度特征包括对待社会、集体、他人、学习、工作、劳动、劳动产品的态度以及对自己的态度特征。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教师友善、宽容、公正公平、善于倾听、尊重、平等、忍耐、同情与理解、热情、真诚、坦率、正直等良好的态度特征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学生会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体察到教师的态度,久而久之,教师良好的态度及方式潜移默化地在学生的身上起了作用,影响了学生相应性格的形成。
美国著名教育家保罗韦地博士花了四十年的时间,从9万名学生的信中概括出“心目中喜欢的好教师”的12个特点,其中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友善的态度”,此外还包括尊重、耐性、公正、宽容等特征,可见,教师公正公平地善待、尊重每一个学生,首先会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师生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学生会健康地成长。相反,对学生讽刺、挖苦甚至体罚往往会造成学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导致不正确的行为态度。
二、教师情绪的稳定性、可控性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极大
性格的情绪特征包括情绪的稳定性、自控性、持久性以及情绪反应快慢强弱等特征。教师乐观、豁达、幽默、平和、善于与人相处、有忍耐心等是教师良好的情绪特征。其中情绪稳定与否,善不善于自控,是一个人性格最突出的表现。教师工作的对象是身心尚不成熟的青少年,时时处处都会遇到一些有情绪色彩的事情,需要教师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这方面,教师富有同情心,热情而宽容,情绪稳定少起伏,尤其情绪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使自己经常保持一种宁静的心境,防止由于学生的表现而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教师与学生长期相处,教师的情绪无疑会影响、感染学生的情绪。教师用自己的宽容、友善、同情心,能使自卑又怯懦的孩子昂起了自信的头,使孤僻多疑的孩子绽开了笑脸,使暴躁易怒的孩子有了平和的心态。比如:当班级比赛失利、名次落后时,由于教师情绪稳定,学生也不会有灰心丧气的情绪。相反,有些教师把不良情绪带进课堂,即使学生写了一个错别字,老师一怒之下,也会罚写几十遍甚至一百遍,造成了学生严重的逆反心理。有的学生说:“老师罚我写100遍,我宁可写99遍,写101遍也不写100遍”。教师在盛怒之下,不是从教育的角度出发,而是以惩罚为目的,其结果不仅造成了学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和反抗行为,也降低了教育效果和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尊敬。教师一时的情绪发泄,带给学生的不仅是一时的影响,而且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马卡连柯说:“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不能成为好教师。”是的,教师是学生眼中真善美的化身,宽容、富有同情心、情绪稳定的教师不会体罚学生,不会用学生的错误惩罚学生,也不会用自己的错误惩罚学生。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情绪稳定,以积极的情绪体验激发和感染学生,往往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教师情绪的失控往往导致教育的失败。
三、教师坚定、顽强、持之以恒等意志特征对小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心理学上的人格解释至少在两个方面是与伦理问题相沟通的。第一,道德人格是人格的组成部分。能够正视环境与个人的责任,因而对自身、别人或所居处的环境,能够正确适应的所谓“健全人格”,如从伦理学的角度看,亦可认定是一种道德人格。第二,人格的动力特征与道德问题相沟通,以某种行为方式行动或能以某种特定结构组合一系列外在行为表现的整合能力。所以,人格的心理学与伦理学的解释是沟通的,人格与道德问题有相关性,讨论人格建构不可不讨论道德教育,尤其是道德人格的建构。而道德人格的建构有外部和内核两个层面,前者指一系列的道德行为规范组成的外在系统的建设,后者指道德观念、情感、信念等内在系统的建构。由于中小学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更应着力关注对自身的道德观念、情感、信念等的内在系统的建构,加强人格修养。
我们之所以要将中小学教师的人格修养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来研究,是因为在每个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社会媒体是学习的源泉,有很大的社会化力量,在青少年生活的不同时期,这些社会媒体都有各自突出的作用,并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施加不同的影响,特别是中学教师的人格修养,甚至影响着学生们的终身,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带有社会责任,对学生人格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从学校教育来看,教师的人格,体现着教师之间的个性差异,诸如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稳重的态度、积极的兴趣、刚毅的性格和良好的品性等,这些因素在不同的教师身上的外在表现是不同的,具体反映在教师个体为人处事的道德风尚上,体现在不同的教学风格中,也表现在不同的德育环境里,而这些反映与表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师德。可见,教师的人格与师德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切师德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教育家提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学生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由此可见教师人格的力量。学生往往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发展其性格,从教师的品行中形成其品德,从教师的威望中完善其人格的全部含义。
我们应该特别强调在理想的教师人格中,道德的纯洁性如雪一样洁白。不管有人还是无人,行动都是表里如一,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学生,都能赋予公正的爱,这样的人格才是真正有魅力的人格。慈爱和权威是为师的特质,因而也是人格感化的根本动力。而慈爱和权威决不是对抗的二元的东西,而是由同一根源——教师高尚的人格涌现出的。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威信,没有威信就没有真正的爱。金子般的人格,能给学生们带来足够享用一生的“热量”,能还给教育一个更加深刻的内涵,既使父母给予孩子们足够的爱,青少年的身心也并不一定能够健康成长,来自师长的爱是无声的,但却是最有份量的,学生们在学校里最渴望的就是来自教师给予他们的那种发自内心的爱。
在学校道德教育中,要实现学生道德人格的提升就必须重视建构合乎时代的道德理想人格;道德理想人格的塑造要在神化人格与现实人格之间保持张力、取得平衡,使之既有现实性,又有一定的神圣性;理想人格追求在教育或修养中的具体落实应通过榜样人格——具有优秀人格魅力的教师作为中介去完成,对每一个个体而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既要以理想人格作最高参照系,又要以榜样人格作最切近的参照。所以,我们不仅要把教师当作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的执行者、知识的传播者,而且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该突现教师的道德人格魅力。在学校,教师是学生最依赖的人,是学生的人格榜样,学生在教师那里获得信心和力量,学到高尚的思想品德。教师是学生情操的陶冶者,心灵的哺育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处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还很不成熟,其成长不是自发的,教师要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在言传身教中去影响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实现他们的理想人格。
社会在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迅速地发生着变化,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对教师特别是中学教师而言,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核心人格才是真正有魅力的人格呢?
教育规律告诉我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新的教育氛围对中学教师首先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极强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教育事业而献身,为此,他们应该不断地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凡是学生尊敬和爱戴的教师,都是有着较强业务能力的教师。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并且善于把必要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发展学生的智力,在教师的服务中,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掌握知识的乐趣与教师的人格力量。为了实现教师对学生的真正的爱,教师要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表现为有理想、有道德,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能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一言一行能成为学生的表率。教育是双边活动的过程,只有学生对教师道德人格的认可,师生关系融洽才能使教育取得成功。
创造性、创造精神是中小学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内容。创造精神是和保守、守旧思想相对立的,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人在这样一个信息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对信息的捕捉、吸收、筛选和运用,都需要有新的思维方式。这就要求每位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去捕捉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并会对庞杂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整理,从中找出主要的问题,据此做出决策,指导行动,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对信息的处理上,不仅会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做定性分析,还会利用数学及其他科学手段做定量分析,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很好地结合起来,加强思维的精确性。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人,一定是敢想、敢干,有勇气独辟蹊径,有能力开拓新的领域,敢于创新,想前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的事。关于这一点,目前同仁们还有不同的看法,争论的焦点是中小学教师到底该不该从事一定的科研活动,教师们应该是只依据教学大纲传授知识,还是在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的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承担一些课题研究;教师的科研能力是否会对其正常教学有帮助的问题。我认为,开放思想是时代对人的素质提出的要求。在人们的思维方式上,也应该有新的转变,要改变思维的参照系,扩大思维的空间范围,从过去那种狭隘的、封闭型中解放出来,变为宽广的开放型。要使人们的思维在更广阔的领域中驰骋,以发展人们的创造精神,中小学教师也不例外。低水准、低素质的教师既使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也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但高水准、高素质的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就一定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而且其先进的、甚至是超前的思维方式会使所有的学生受用终身。
小学是学生形成是非观、价值观等理念的重要时期,对其以后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品德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渗透效果倍受重视。在实施品德教育的过程中,语文教学是进行品德教育的基础,因为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逻辑真理,更加重视情感交流,所以班主任应该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作用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品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具备其自身的特有情感,是实施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所以班主任老师需要起到领头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同时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视力度不断增长,但是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阻碍,不能进行有效开展,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具有其必要性。而大部分老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只是对基本知识进行教授,更不要说对品德教育进行渗透,此时班主任就需要进行介入,引导老师实施品德教育。此外,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条件有限,只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接受品德教育,无法得到理想效果。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品德教育效果,而且创新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良好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渗透品德教育的策略
1.语言赏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字进行解析,然后对文字所组成的语言进行欣赏,以达到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可以增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同时小学语文教学材料中课文都具有很美的意境,精炼的语言,并充满了情感,包含了很多积极、正面的思想品德。在班主任的引领下对课文语言进行赏析,然后深入全文,使学生可以对课文内容更加形象、深入地进行记忆,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完美地渗透品德教育。但是班主任在渗透品德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分清主次,是在良好实施语文教学时渗透品德教育,不是专门地开展品德教育。如果不分清主次,不仅不能很好的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而且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造成严重影响。
2.大声朗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材料中,课文均是专家精心挑选的,在思想、语言、教育上都是优选,特别是古文、诗词,其中包括保卫祖国、歌颂祖国、热爱祖国、积极乐观心态等内容。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朗读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手段,所以在渗透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部分课文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大声朗读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课文,对课文要表达的意思进行深刻理解。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学生在大声的朗读中可以体会到李白的思乡之情,无形中对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操进行培养。此时班主任的职责就是进行有效引导,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有效解答。
3.课外活动
良好的课外活动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情操,挖掘学生个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课外阅读是实施品德教育渗透的有效手段,课外阅读的文章更加丰富多彩,更富有浓郁韵味,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引学生良好发展。但是在对课外阅读书籍进行选择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进行相应指导,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对不同的书籍进行推荐,以满足学生的学习、成长需求,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升其道德水平。课外活动不只有课外阅读是品德教育渗透的途径,还包括写作、朗诵、演讲等,这些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判辩分析、文笔、口才等能力,可以有效对品德教育进行渗透,从而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培养。
4.班主任自身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具备很强的可塑性,所以班主任就有对学生进行相应塑造的责任。因此,班主任需要具备很高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班主任是其行为、心理形成的参照物。例如:班主任性格开朗,班级的课堂教学就会十分活跃,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态度。同时班主任还需要对学生的状况进行了解掌握,例如:班主任可以与学生像朋友一样进行交流,对学生的烦恼、困惑、快乐进行了解,然后以此为基础对品德教育进行良好渗透。
三、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可以有效创新教学方式,并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品德教育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不是快速施教,是逐步对学生的品质进行培养。这就对班主任的自身能力提出较高要求,不仅需要对班级进行管理,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笔者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育实践等维度进行设计,编制了“琼台师范学院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情况”的调查问卷,对琼台师范学院小学教师的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28份,收回问卷516份,有效问卷507份。被试者主要是琼台师范学院2016届的毕业生,所学专业涵盖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美术教育、音乐教育等。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当前小学教师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通过加强职业定向教育、整合课程内容、加强教育科学研究训练等方式破解小学教师人才培养的困境,寻求小学教师人才培养的新出路。
一、小学教师人才培养的困境
(一)专业精神缺失,职业理想不坚定。
笔者对琼台师范学院2016届毕业生进行了职业意愿的调查,当被问到“你为什么选择当小学老师?”时,51%的学生是希望将来有个稳定的职业,认为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当小学老师是个不错的选择。而真正喜欢孩子,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发自内心想当小学老师的仅占18%。由于就业市场不景气,很大一部分学生是遵从家长的意愿而选择当小学老师的。入学之后,这些学生毫不掩饰对所学专业的不认同,专业思想不够稳定,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不足。
问卷中有这样一题:“你毕业后是否愿意从事小学教师这一职业?”大概有36%的学生现在还没下定决心要当小学老师,对于毕业后是否从事小学教育工作还处于犹豫不决的状态。笔者通过对一些学生的访谈,某些人觉得如果毕业后有其他更好的出路,他们将不会选择当小学老师,尤其是一些男生,当初报考师范专业并不是因为真正喜欢教师这个职业,而是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又想有机会上大学,才把报考师范专业作为权宜之计,如果毕业之后有其他更好的出路,他们将会放弃从事小学教师这一职业。可见师范专业的学生对小学教师职业认同感较低,职业理想不坚定,专业精神缺失。
(二)知识结构不合理,教育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欠缺。
申继亮将教师的知识分为文化知识(教师对科学和人文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的了解)、本体性知识(教师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掌握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这四类①。笔者主要按照申继亮的分类对师范生的知识结构进行了调查。
笔者通过座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师范生的知识结构进行了调查,约有32%的学生认为在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知识方面还有欠缺,人文和科学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迫切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知识,以适应教学资格考试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高要求。对比而言,学生对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技巧的掌握比较好,39%的学生轻松应对,46%的学生认为掌握学科专业知识基本没问题。但是有高达37%的学生表示基本不了解所教学科的最新发展和最新取得的成果。可见某些学生对基本的学科专业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但是对学术前沿及学科发展最新动态的掌握还有所欠缺。在谈到学习教育类课程的时候,有位学生说:“教育学、心理学作为师范院校的公共必修课,我觉得学习这类课程非常枯燥,理论脱离实际,学习的时候不感兴趣,也没有认真地学。”可见,学生对教育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容乐观,教育理论素养及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科研意识淡薄,教育科研能力有待增强。
斯腾豪斯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师除了教书育人之外,还得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但是学生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并不乐观,师范生的科研意识薄弱,教育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通过调查发现,仅有16%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从事基本的教育科研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约有61%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具备科研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师范生的教育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由于琼台师范学院是刚刚升格的本科院校,对于学生的教育科研能力的训练远远不够,甚至尚未开设专门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学生没有经过专业的教育科研训练,更没有机会参与相关的课题研究或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访谈中,有位学生跟笔者这样说:“没有老师教我们怎样写论文,个别老师要求我们写课程论文,我都是在网上东拼西凑来的,简单来说就是粘贴加复制。”可见在职前培养中,师范生所受的正规教育研究训练远远不够,缺乏必要指导,这必然影响他们从教以后的教育研究活动。
二、小学教师人才培养的出路
(一)加强职业定向教育,注重专业精神的熏陶。
教师认同并热爱教师职业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与前提。《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指出教师要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②。因此,在培养小学教师过程中应加强对师范生的职业定向教育,注重专业精神的熏陶,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情感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其产生并建立专业信念,形成热爱小学生、奉献小学教育事业的情怀。法国尤其重视对师范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国师范教育早期重要立法者之一基佐在给小学教师的信里写道:“即使有最完善的法案,最英明的指令,最好的教科书,而负责去实施的人没有饱满的热情,对自己的使命不是满腔热忱,对事业不付出激情和信仰……那么一切都是枉然的。”③加强师范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高尚的专业情意在小学教师的培养中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做的一点是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学专业,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专业,热爱教师这一职业,只有保持这一前提,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小学教师。其次,要为学生提供更多与小学和小学教师接触的机会,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增强学生的职业情感。让师范生在与优秀的小学教师的接触中,从他们身上看到教育事业的重要性,看到教师们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学习他们乐业、敬业和为专业奉献的精神,以便为自己将来从事小学教育事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科学整合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原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重新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进行课程设置的修订和调整,做到整合资源,科学分配学时和学分,优化课程设计,主要进行以下方面的整合调整:一是夯实文化基础知识,优化通识教育课程内容。针对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课程设置中进一步加大文化基础课程比重,夯实学生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二是紧密联系学生实际需求,有机整合和优化学科专业课程,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设置时要注意不同类型课程之间、不同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复和脱节。以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专业人才为目标,注重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尤其要更新课程中的陈旧知识,以及实用性和基础性不强的知识,反映该学科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使课程内容与时俱进;三是加强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摒弃陈旧的内容,介绍教育改革的动态和发展新趋势,反映当代新颖的教育理念,加强与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一般教育理论的泛泛传授,加强教育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的整合,如关注学生教育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和提升等④。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增强工作后的适应力与创造力。
(三)强化科研意识,加强教育科学研究训练。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⑤《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指出教师要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⑥。强化师范生的科研意识,加强教育研究训练迫在眉睫。通过开设教育研究方法课将教育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相结合,使学生树立科研意识,掌握教育科研的方法,进而学会综合利用所掌握的方法进行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初步研究,培养学生开展教育研究的实际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或者通过申报立项的方式,鼓励学生通过在见习实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结合小学的实际情况申报课题,学校予以立项并给予经费支持。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及形成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注释:
①申继亮主编.新世纪教师角色重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0.
②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S].2011.12.
③成有信.十国师范教育和教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67.
④杜静.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路向[J].教育研究,2007(9).
本人林xx,45岁,毕业于xx大学,本科学历,小教二级,现任心水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兼班主任。
本人从教二十余年来,虽然没有赫赫闪光的各项奖杯奖章,也没有惊人的豪言壮举,但是我用自己一颗热爱教育的新记录下了我这二十年平凡的教学人生,同时也成就了我无怨无悔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二零零一年秋,由于学校工作需要,我在担任三年级三个的与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工作同时又肩负起了少先队辅导员的重担。这种繁重的工作下,我常常夜以继日的工作,导致喉咙出现病状,原本高亢洪亮的嗓音变得非常的艰涩难听。关心我的学生和同事常常说:“你多给学生上上自己吧!这样才能好好养养嗓子”说实话,我当时确实也有这样的想法,但是我一想到学生那样求知的目光,我就忍不住继续走上讲台,我只是想让孩子们的多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多少年来,我一直积极努力地用心工作,坚守着自己的教育理念,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
在身为少先队辅导员的时候我坚持每天升降国旗,制定科学详细的工作计划,组织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并详细地做好每一次的活动记录-----扎实的工作作风和突出的工作成绩使得我连续八年都成为市级优秀辅导员。同时我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
管理人是最难的,尤其是管理一些不懂事的孩子。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我认识到:教育一个人的思想要比教会一人知识要难得多。
小学老师的自我鉴定二:
本人参加工作以来,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用心育人,潜心工作。刻苦钻石业务知识,多次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团结同事,关心学生,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尽职尽责地履行了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
自参加华中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大专高教自考学习以来,本人能准确处理“工”学矛盾,能按照学校的有关划定,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各门课程,积极参加集中面授和串讲,按时完成各项功课。通过三年学习,现已当真完成了《小学数学教育》、《社会主义思惟概论》等xx门课程的学习,把握了所学知识,并通过了有关课程考核。
在学习期间,我能自觉将所学知识用于指导小学体育教授教养实践,大大进步了自己组织课堂教授教养和开展教授教养法立异的能力,所带班级的学天生绩和体育素质在学校一直处于前列。我还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先后撰写了《学习新课程尺度体会》、《立异教授教养探索尝试》等十余篇论文和教改材料,其中《学习新课程尺度体会》等文章曾参加过XX市小学教育论文交流,得到了学校和上级机关的高度评价。
小学老师的自我鉴定三:
本人于xx年毕业于江苏省丹阳师范学校,xx年1月,取得南师大本科学历,并获学士学位。现任句容市实验小学音乐专职教师。
自xx年踏入教育这个岗位以来,我始终坚持以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和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来对待我的工作,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音乐教学实践,积极推进音乐教改,始终坚持敢于拼搏,勇于奉献,团结协作,努力在教师这个圣洁而又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拓展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下面把自己的工作做一下简单总结:
一、思想政治方面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始终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泽东思想,坚持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关心国家大事,定时收看时事新闻,做到思想上与时俱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始终把提高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追求的目标,坚持学习,做到业务上与时俱进。除坚持钻研大纲、新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外,还系统地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给教师的建议》等理论书籍,订阅了《中小学音乐教育》、《小学教师培训》、《江苏教育》、《教师博览》等报刊杂志,同时注重做好读书笔记和撰写学习体会,注重运用所学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二、业务工作方面
首先,在教学业务方面: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注重加强业务教学研究,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汲取他们优秀的教学经验,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把它们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去;作为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我更加注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毫不吝啬地传授自己所掌握的教育教学方法,带领所指导教师共同进步。
教学中,我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积极开拓教学思路,试着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教学中,我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分层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水平;教学中,我能坚持做到创设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留足空间,使教学成为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放开眼界,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能力,实践“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念。其次,在教育工作中:我深深意识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注重对学生思想上导之以德,生活上施之以爱,学习上律之以实,坚持做到严于律己,做好表率,注重榜样效应;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及创造精神;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良好学风,努力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专门面向在职中小学教师或教育系统中管理人员设立的专业学位。10年来,我国先后有六万三千多名中小学教师和基础教育管理干部攻读该专业学位,其中已有3万余人获得学位,成为教学及基础教育科研领域中的中流砥柱。然而,在教育硕士招生和培养的过程当中,笔者也发现,尽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目前教育硕士考生和学员当中依然存在不少误区,综合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报考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盲目性
近年来,随着各省市对培养教师队伍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中小学老师加入到报考教育硕士的队伍当中来,各省市教育管理机构、中小学为了提升教师学位水平,使学校层次更上一个台阶,也纷纷给出优惠条件来鼓励教师报考,使得目前学校对于报考教育硕士学员的资格审查不严,只要教师有报考的意愿,一般来说学校都给予推荐盖章,而并不考虑学员报考的专业领域和报考的院校等问题。这就造成了考生报考的盲目性,包括填报专业的盲目性和选择学校的盲目性。
1. 盲目填报专业。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教育硕士学员盲目填报专业领域,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报考自己上线把握更大的专业。有的学员对教育硕士的专业领域并不了解,只是道听途说某方向比较好考,就盲目填报了。笔者就碰到过这样的例子,某个学员原本来自美术学科,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教育技术学方向,上了几堂专业课之后发现自己的技术功底实在没有办法跟上老师的授课内容,考虑再三最后只能退学。二是争相报考教育管理专业。我们知道,教育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是专家型的教育管理者,填报此专业领域的学员应当是中小学或教育机构当中的管理人员,或拟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可是在实际的报考当中却有非常多学科教师都放弃自身所任教学科方向,转而报考教育管理专业领域,使得每年报考该专业方向的人数过多,有时甚至超过了其他所有学科领域报考人数的总和。报考人数之多首先因为该专业不受考生原专业的限制,更因为很多考生都希望通过该专业的学位证书的取得来更换工作性质,从一线学科教师转变为学校管理者。追求职务的提升本无可厚非,可是如此多的学科教师都转向管理岗位,使我们不免产生疑问和忧虑,学科教学方向的工作岗位究竟还有多少教师愿意认真坚持呢。
2. 盲目填报院校。考生报考的另外一个误区在于填报院校的盲目性。有不少考生冲着学校,甚至城市来填报院校专业,而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条件限制,为自己的学习带来不便,使得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虽然不少考生有着心目中向往的学校和教授,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国情、考生所在单位以及培养院校的培养方式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还是使个人理想与现实有一定距离。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教育硕士培养院校采取的是以寒暑假集中脱产学习为主,平时非脱产学习为辅的培养方式,加之中小学教师一般工作负担比较重,往往假期还要组织课外教学和辅导等,如果考生报考外地的高校,即使利用寒暑假集中授课,也难免与考生本职的教学时间安排产生矛盾;而对于教育硕士的培养院校来说,只招收本地生源不仅利于学校管理、课程安排、授课内容的组织,而且利于各项教育实践活动的展开。
二、 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内涵的不理解
教育硕士学员当中比较普遍存在的另一种误区,就是对自己所就读的专业学位不甚理解,把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两个概念搞混淆。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一种职业性学位,招生对象主要为在职中小学老师,一般利用业余时间半脱产兼读,完成论文后可申请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而后者是一种学术性学位,招生对象为拟从事教育研究相关职业的人员,一般全日制脱产攻读,完成论文后可申请教育学硕士学位及学历证书。两种学位的侧重也有所不同,前者注重培养教学能力,而后者更加注重培养研究性人才。目前不少中小学老师仅仅把考上教育硕士当作自己学位提升的手段,而对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方向把握不清楚,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的效果也必然受到影响。
另外,也存在不少培养院校和教师,为了省时省力,把教育硕士同教育学硕士,尤其是课程论方向的教育学硕士一起培养,没有专门针对教育硕士制定的课程和方法,使得课程目标不明确。在教育硕士的课程教学教学中,应当制定专门的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和大纲,并在授课过程中注重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使用案例教学,才能更好地为教育理论和实践之间构筑桥梁。
三、 取得教育硕士学位后目标期待的偏差
笔者在对一些教育硕士学员进行交流中发现,虽然大部分的学员报考教育硕士是为了自身学位和水平的提高,仍然有不少学员寄希望于通过这一纸学位证书来更换更好的工作,更理想的学校,更想去的城市,甚至有的学员希望通过学位的取得跳槽到高校当教师。追求个人事业发展应当鼓励,可是事实上,随着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越来越普及,目前重要城市的中小学教师学位普遍提升不说,职位也趋于饱和,使得教育硕士学员想要靠教育硕士学位证书来跳槽变得不现实。实际上,高校和中小学培养教育硕士是为了更好地为本校、本地区的基础教育和教育水平的提升而服务,教育硕士学员取得学位后应当在本职工作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把学到的知识和本领更好地用于课堂教学,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如果单纯为了个人的利益来报考,把换取学位证书当作学习的唯一目的,那么学习的效果也一定受到影响。
首先,多从中小学一线老师的教育话语里汲取营养。
广大中小学老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鲜活生动的教育话语,尤其是一些名师的教育话语(如于漪、魏书生、于永正、李镇西、窦桂梅等等)堪称经典。徜徉在这些老师们富含诗意、行云流水般的教育话语里,那充满激情与智慧的教育言说常令我们拍案叫绝。单从课堂教学语言来说,他们开讲时“一语天然万古新”,导入处“未成曲调先有情”,点拨中“巧把金针度与人”,结尾时“能探风雅无穷意”。 真是让人如坐春风,如沐时雨。即使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一般老师,也有闪光的教育言说。让我们看一下重庆市江津中学李锡琴老师的《敢于展示真实的自我》中的一个片段:
“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就敢于在学生面前展示一个真实的自我,让学生感到自己的老师是个透明体,没有伪装,没有虚假,没有矫揉造作,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真实的人生体验和真实的思想感情。
当然,你在讲台上伶牙俐齿、口若悬河,你在舞台上风姿绰约、体态翩翩,你在球场上英姿矫健、屡建战功,你将成为学生心目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偶像。我们固然应该努力使自己多才多艺,尽可能地全面发展,然而,真正的全才教师天下能有几何?其实,学生也不都只欣赏实力派偶像,也许更希望贴近真诚与坦诚,你可以在学生的歌会上亮出你五音不全的歌喉,你可以在学生的诗会上用地方普通话朗诵你的原创诗歌,你可以在学生的书法展上挂出你的“我字体”作品……在一定的场合把自己拙劣的一面毫无顾忌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觉到,原来老师也有不如我们的地方。这样既可让学生明白人无完人的道理,增强他们不会因自身有某方面的不足而丧失自信心,又可用全心的真诚去换得学生充分的信赖。
敢于展示真我的教师,也表现在不掩饰自己知识的欠缺和工作上的失误,甚至会谦逊地向学生学习,成为‘教学相长’的优秀实践者。”
反观我们的一些很知名的学术专著、很知名的专家的教育言说,又有多少能达到这种境界呢?记得在新课程培训时,一位年轻的学者大谈国课程的理念,参加培训的中小学老师一头雾水,笔者虽然是师范院校教育系的老师,也听的莫名其妙。互动时老师们反映没听懂,这个专家则抱怨“中小学老师缺乏必要的知识,没法与他们开展对话。”一个老师质疑专家:“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就能给我们对话呢?”
其次,提倡多样化的教育言说。
教育者应当根据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言说,而不是“东施效颦”。李镇西老师在《教育,可以这样表达》(《教师之友》2003年3期)一文中写道:“对于普通教师来说,应该提倡这种表达——教育理念可以朴实地阐释。理念与深奥的术语没有必然联系,与‘宏大叙事’也没有必然联系……理念并不神秘,因而对教育理念的阐述完全可以也应该平易通俗的,就像平时老师们在教研组讨论聊天一样。‘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先生这句大白话所揭示的教育理念以及它所产生的影响,胜过多少博士论文?”
李老师接着写道:“教育情感可以诗意地抒发;教育过程可以形象地叙述;教育现象可以激情地评说……教育者应该是一个性情中人,各种教育现象都会在他的心中掀起喜怒哀乐的波澜,孕思考于胸中,遣激情于笔端,指点教育,激扬文字,敏锐而犀利,从容不迫而又掷地有声……那种追求四平八稳、貌似客观中庸而实则不知所云的所谓‘教育评论’与文字垃圾无异。‘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义正词严而不谩骂,真诚赞美而不虚夸;酣畅淋漓一泻千里,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朴实,诗意,形象,激情――我们追求这样的教育实践,也追求这样的教育表达。”
第三,中小学一线老师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教育言说。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我们要想提升学生的语文总体成绩,就必须首先提高学生的作文分数。除此之外,作文还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很好的提高,还可以使学生的文字功底进一步加强。因此我们作文老师一定要提起写作教学的重视。在小学的教学中作文的要求是比较低的,而且只要是帮助学生提高对写作的兴趣。到了初中以后,作文难度急剧上升,开始追求一些比较高质量的写作。在长期观察中我们发现,小学与初中的作文衔接出现了问题。这就导致很多初中的学生虽然已经步入初中,但是他们的写作水平还是停留在小学,迟迟跟不上老师的步伐。
一、小学与初中作文断层的原因
(一)小学作文写作要求低。当小学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学生的作文难度也没有适当的加深。这就导致学生感觉初中的作文很难写。在小学阶段,老师对学生写作的要求很低而且主要是要让学生对写作感兴趣。他追求的是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小学高年级面临着升初中,作文难度及要求应该有所增加。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这就使得我们学生上初中跟不上,作文写不出什么东西。
(二)初中一年级作文内容难度急剧加深,对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要求也很高。初中作文要求学生写出创意,要能合理的布局,要能清晰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内容不能拖泥带水,这些都是小学作文中不曾出现的要求。这就会让学生十分的迷茫。我们初中的作文教学要循序渐进,一点一点的释放难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跟上老师的脚步。
(三)小学和初中的语文知识的衔接做的不到位,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上出现了断层,这就直接导致写作出现种种问题。小学作文重点在于让学生不讨厌作文,能够语句通顺,字迹整洁,标点规范。它对小学生在写作上没有太多的要求,而且不要求小学生有很多的跟写作有关的知识。小学老师也不会教作文常识。但是在初中就不一样了,作文的重点在于要求学生能够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够独立自主的写作,能够使用适当的修辞,能够知道自己作文的中心以及主体。但是很多的初中生,虽然身在初中,但是知识量却是停留在了小学的水准,写作水平迟迟提升不上来。
二、怎样才能实现小学与初中作文的良好衔接
(一)在小学进入到高年级以后,老师要适量的加大写作的难度。高年级的孩子他们已经在学习上有了比较强学习能力。小学那种简单、随意的写作已经不能满足他们进步的需要了。我们在日常的授课中,可以要求学生使用几种修辞,可以要求学生写够一定的字数。通过这样的形式,一点一点的加大写作的难度。为学生的初中作文学习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二)小学高年级作文老师要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小学分为六个年级,一到三年级的学生年级还很小,他们的作文教学要多于培养兴趣为主。但是作为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作文就应该适当的进行拔高。我们之所以小学和初中出现了断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达不到我们的教学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小学老师一定要先丰富学生的知识,适当的给她们渗透一些初中的内容。久而久之,学生的知识量就增加了,初中的写作也就提升上去了。
(三)我们老师要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让学生从小就富有丰富的知识。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课外知识的积累,尤其是语文这一科目。我们课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学生能够提升的空间也是有限的。我们老师一定要多让学生接触课外的知识。课外阅读对于写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读书万卷,才能下笔有神。要想解决断层问题,最重要的就是给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提供充足的课外资料。
(四)在作文课上,老师应该多给学生讲一些写作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教给学生一些写作上的技巧。处于小学时期的孩子,他们的年龄还比较小,他们的书面知识也不充足。他们写出来的文章虽然天真无暇,但多为流水账。在小学生进入到高年级以后,他们的写作应该有一定的提高。我们老师在平时的作文课上,要多给学生讲一些写作的知识及技巧,鼓励他们运用到下次写作中。
(五)小学生进入到高年级以后,老师要注意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他们的思想还很单纯。因此我们老师要抓住这一特性。在平时的授课中我们可以利用课本只能怪的诗歌,散文等来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我们在给学生出作文题目时,可以让学生围绕着同一个作文题目,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择不同的题材,这就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总之,作文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很重要的,而且在学生总体成绩有很大比例。我们小学老师要和初中老师一起努力,改善作文中的断层问题,实现教学的良好对接。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到初中该如何入学一直是全国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现阶段义务教育面临的难点问题。就在今年2月份,天津市教委中学处处长黄炎表示,确定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本市所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将全面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天津市多年的小升初考试制度就此画上句号,此政策的,引起了天津社会就其合理性与否的广泛讨论。本文基于访谈的调查研究进行对天津市取消小升初考试择校制度的合理性与否的探讨研究
一、研究方法
1.访谈法
本次调查采用结构式与非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2名小学老师,2名初中老师展开了对于取消天津市小升初择校考试制度的合理性与否的访谈。同时,在经过老师们同意的情况下对访谈进行了录音。
2.资料的分析方法
在进行正式的资料分析前,笔者先将录音转录为了文字。在资料分析方面,质化研究的资料分析不是测量某些概念的出现频率,而是要让文本自己“说话”,笔者旨在捕捉其中的意义。本研究利用开放式编码对原始资料进行了分析,即通过反复阅读资料,对其中现象加以分类、命名以及提炼主题。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1.合理性层面的分析
(1)学生层面(从学生的角色期待的角度分析):减轻中小学学生压力
取消公立初中的小升初择校考试制度无疑会为小学生和中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压力,使得他们更好地成长;取消小升初择校考试制度在减轻小学生压力使其能更好的成长的同时,对于减轻初中生的压力也有一定的作用。
(2)学校层面(从组织的角度分析):更好的完成初中学校系统的目标
不同的学校由于其不同的硬件设备、师资资源,在达成系统目标时的完成度是不同的。重点初中的老师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肯定是比非重点初中老师要高,通过轮换,可达到校际间师资源的平衡。这样,重点与非重点初中间师资资源渐渐平衡,学校对学生的社会化作用也越来越正面有效。
(3)社会层面(从教育社会学制度主义角度分析):有利于小学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创新性人才相比于应试人才具有更大的价值,而取消小升初考试制度使得小学更注重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而非应试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国家目前所需要的人才类型。
2.不合理性层面的分析
(1)学生层面(从学生的特性出发):对努力学习的学生是否公平?
不同的学生特性是不一样的,而此次取消小升初考试便是要把这些不同特性的学生放在同一个初中里,不管这个初中是不是重点初中。
重点初中与非重点初中间的差距短期内是不可能达到平衡的,在理论上长期内可以平衡但具体到操作从层面存在太多未知的系数。基于目前不可调和的差距,学生的特性本不同,把不同特性的人通过强制平等来分配学校真的合理吗?这一问题值得更深一步的反思。
(2)学校层面(从科层制的角度分析):不利于学校对教师的管理
在科层制的学校中“学生与教师、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弱化,并因此再次导向更为形式化且情感中立的角色关系。”而当不同学校的老师进行轮换之后,科层制的学校还能对老师产生相应的约束作用吗?结合对老师的访谈,松散的教师管理一个可能的结果,就是重点初中的教学质量下降了,而非重点初中的教学质量也并没有得到提升。这便是存在的一个不合理性因素。
(3)社会层面(从社会分层与教育机会平等角度分析):固化当前的社会分层
教育科研与教学到底是什么关系?很多中小学一线教师谈到科研,就会抱怨教学任务太重,没有时间、精力做科研;也有中小学老师直言教育科研是大学教授、教研员们的事情,自己只要把书教好就行了。在很多人的认识中,科研和教学,两者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此消彼长的矛盾体。真的是这样吗?美国有一个著名的课程论专家鲍林,他曾就教育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作过这样的论述:“如果一个人在进行教育的同时也进行研究,那么他的教学效果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即使他的研究工作不像他希望的那样有成就,但他也可以继续有效地进行教学。”在鲍林看来,教育科研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教师能够有效甚至高效地教学。
20世纪60年代,英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斯滕豪斯在其著作《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一书中写道:“教师是课堂的负责人,而从实验主义者的角度来看,课堂正好是检验教育理论的理想实验室。对偏爱自然观察的研究者而言,教师是名副其实的有效的实践观察者。不管从任何角度理解教育研究,都必须承认的是,教师职业生涯中充满了丰富的研究机会。”1由此,他提出了三个著名的命题:“课程即研究假设”“课程即实验室”“教师即研究者”。在斯滕豪斯看来,所有课程都只是有关知识、学习和教学的研究假设。外在的课程专家和设计人员可以从课堂教学情境之外提供课程法则并要求广大教师遵循,但却不能保证所有教师都能够有效教学,因为学生各不相同,课堂教学的情境也千差万别。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进行研究,研究知识、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学方法,以获得对不同课堂、不同教育情境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对外在的课程理论、思想、法则等进行选择性地接受、改变或拒绝。他的“教师即研究者”的呼吁,既是对教师角色的定位,也是对教师教学质量提升的一种探究。
事实上,斯滕豪斯的“教师即研究者”的命题,也能够很好地解释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困惑:“我照着他的方法去上课,为什么达不到同样的效果?”“很多教育理论听起来很美好,为什么在实际的教学中很难实施或者实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我们学习杜郎口中学的经验,基本上是按照他们的理念和步骤去做的,为什么最后改革还是失败了?”诚如斯滕豪斯的观点,作为培养人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和复杂性。如果对某一个理论、观点、模式、做法照搬照抄、全盘接受,忽视对自身学校教育、课堂教学特质的分析和对实际问题的考查,那任何一项改革都是很难成功的。
教学是“非常复杂的一项经营”,这就意味着教学工作的不容易与不轻松。为了应对复杂的教学工作的挑战,我们需要不断地研究,思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疑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教育科研可以使我们清醒地对待教学问题,理性地分析问题的成因,有效地找到问题解决的策略。基于研究的教学,会更科学、更规范,也更趋合理化。事实上,作为身处一线的教学工作者,虽然广大教师在教育科研的过程中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相τ谄渌研究者而言,他们是实践者,是亲历者,更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迫切性。因此,如果他们能真正地投入到教育科研中去,其研究成果将会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所以,我们倡导中小学教师边教学边研究,边研究边教学。
我认识一中学校长,其担任校长一职以来,就大力鼓励学校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和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因为几十年的教育教学经历和管理经验,使其深信科研对教师的教学、学校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是,他的这一办学理念和思想受到了学校一些中层领导和教师的质疑。于是,他从自我和自身所带领的生物学科组做起,用事实也用分数证明了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其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教师进行教育科研不但不会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反而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和成长。现在的考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题海战术已经无法适应中高考改革的要求。我们的教师需要以科学研究的精神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考试。
我们总强调做事要“事半功倍”,而不是“事倍功半”。对广大教师而言,教育科研就是一项能够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实现事半功倍效果的事业。虽然,我们投入时间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投入精力去搜集资料与文献,以及做调查访问和写教学反思,但是这些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可以使我们确立的教学目标更科学合理,选择的教学方法更独具匠心,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游刃有余。所以,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教育科研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关于“教师职业是不是一个专业”“中小学教师是否属于专业人员”,这些问题在20世纪中期西方国家还是众说纷纭,争论不断。有人认为教学是一个专业,也有人认为教学是一个“准专业”或者是“半专业”。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场争论中,认为教师职业是一个普通职业的人越来越少。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劳工组织联合发表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就这一问题明确提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业。这种专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且持续不断地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从而提供公共服务。”
但是,诚如这份文件指出的,教育工作还只是“应被”视为一种专业。这意味着在20世纪六十年代,很多国家的教师职业并没有被作为专业对待。对于中国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我们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考查。从纵向的维度看,就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是九十年代初期的农村偏远地区,教师这一职业的入职门槛并不高。当时,非常流行的一句话是:初中生教小学生,高中生教初中生。虽然没有经过系统、严格的师范课程学习,只要是初中毕业或者是高中毕业,都有可能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记得张艺谋曾经导演过一部电影叫《一个都不能少》。村里小学唯一的一名老师高老师因为母亲生病需要请假回家,学生陷入无学可上的困境。村支书想到了电影里的主人公魏敏芝,因为其读过初中,会读书写字,所以支书就把她请到学校当代课老师。而事实上,这个只有十三四岁的孩子根本不会上课,也不知道如何进行班级管理。只要能看书识字就能当老师,这是我国早些时候很多人的看法。因此,教师这一职业的专业性根本无从谈起。另外,从横向维度考查,医生、律师等职业的专业性已广泛被人们认可。因为这些职业需要从业人员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要有专业知识和高深学问。
其实,当我们在讨论一种职业是否专业的时候,首先需要界定到底什么是专业。人们对“专业”这一概念的界定是:“专业要求从业人员接受专门的教育和训练,具有从事某类特定工作的专门知识、技能,拥有很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研究能力。同时,还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有该领域的行规。”“接受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专门知识和技能”“专业理论知识”“研究能力”,这些是“专业”这一概念界定中的几个关键词,也是某一职业是否专业的认证标准。
由此看来,当前教师职业的确越来越具备自身的专业属性。现在,要想谋求一份正式的教师岗位,其门槛并不低,至少需要获得教师资格证。硕士生,甚至是博士生到中小学当老师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人们普遍的共识是,教师必须具备四个版块的知识才能胜任这一岗位: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于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而言,还有专门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其他组织纪律的要求。而且,成为“专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等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在传统社会,对一个成功教师的定义,更多看这个老师课上得好不好,班级带得顺不顺,所教学生的考试成绩高不高。现代社会,则认为一个成功教师需要打造好两张“名片”:其一是课上得好,做教学艺术的行家;其二则是重视反思、总结、研究和交流,做研究型教师。而有一定数量的文章见诸报纸杂志,也是其提高知名度和获得社会认可的有效途径。所以,当一个医生朋友跟我抱怨工作任务繁重、科研压力大,“每天起早贪黑地给人看病,空闲的时候还要看书研究写论文,真是累”时,我告诉他:“现在中小学老师也不容易。你要做研究,他们也要写论文、申请课题,没有论文、课题,职称还评不上呢。”我想表达的意思是,你们医生职业是专业,现在中小学教师职业也是一门专业。虽然,其专业性没有医生那么高,但也在不断地提升自身职业的专业性。
事实上,一门职业是否具有专业性,不仅关乎广大教师的社会地位,而且也与其社会声誉息息相关。但是,在我国教师职业是一个专业,更多的只是一种期待或愿景。这也意味着需要广大教师为这一愿景付出更多的努力,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地学习、钻研和建构不可替代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而教育研究则为广大教师获取和更新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提供了可能,使之成为难以被他人(未受教师专业训练者)替代的人士。
教育科研与教师的教育幸福
人人都在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那教师的幸福来自哪里?有教师说毕业学生的一封问候信让其感到很幸福。也有教师说,家长的一句感谢、学校领导的一声肯定让其有一种幸福感。有人说,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可度以及日益提高的工资报酬让其体验到了从业的幸福。这些回答都没有错,但是,对于一个人而言,幸福不仅指所得与获取,还包括付出的过程、劳动中的创造。马克思曾经说过:“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2的确,“有创造性才能使人的生活具有不可还原的意义,才能标明人的存在身份”。3很难想象,一个知识浅薄、思维迟钝、墨守成规、分数至上的教书匠,能够感受到工作所带来的尊严感与幸福感。教师的幸福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育教学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性,以及这种创造性给人带来的尊严感。
一个教师,如果在教育工作中找不到一点乐趣,那么这份工作简直就是一种煎熬、一份折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学困生的成功转变、一种教学方法的巧妙运用、一件突发事件的灵活处理、一块教学内容的精彩呈现都可以使教师体验到工作的乐趣和幸福。但是这些不是每个教师都会做并能做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能够以研究者的姿态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课堂,想方设法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因此,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担任校长期间,一直都鼓励教师做科研。他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4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从事教育科研不是负担而是一条通向阳光大道的幸福之路。它可以使教师在日复一日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发现创造的乐趣,可以使教师体验到教育工作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中小学教师从事研究不仅可以改进教育教学实践,还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它是教师职业幸福的源泉。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的一线教师的确很辛苦,备课、上课、改作业、批卷子、找学生谈话、跟家长沟通、管理班级,还要参加学校及地方教育部门布置的各种活动、会议以及培训、进修。但诚如某一线老师所言:“我们的工作是很累,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诗意地生活和享受教育呢?当我拿起笔开始记录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与故事,我感觉到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开始明白什么是教研,开始关注自己的学生与教学;我明白了什么是人生,‘读书’‘上网’‘写作’的生活方式净化了我的灵魂;我学会了如何过日子,让‘书香’飘进了我们全家人的心;文章的发表也提高了我的生活品位,让身边的人对我刮目相看。”5该老师是一个活跃在教学一线的教育研究者和写作者。他用实际经历告诉我们,当研究与写作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时,我们就能挣脱应试的束缚和日常琐事的牵绊,诗意地享受生活,体会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感受教育生活所带来的幸福体验。
教学是教师幸福之基,教研则是教师幸福之源。让我们走进教研的天地,享受教育,享受人生。
1Stenhouse,L. 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M]. London:Heinemann, 1975.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