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传播学毕业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1 10:11:1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传播学毕业论文

篇(1)

第一条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它既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也是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育过程,同时还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检验。为了进一步做好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加强毕业论文管理,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章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和时间安排

第二条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实行学院教务处和教学系(二级学院)两级管理的制度。各教学系(二级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领导负责本二级单位各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计划的审定、开题指导、时间安排、指导教师的配备、中期检查、评阅教师的安排,成绩考核、答辩、推荐优秀论文等工作。

第三条各教学单位应在第7学期结束前1个月,将毕业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姓名、指导范围、指导学生数张榜公布,可以由指导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也可以由教研室根据学生所报的论文选题,统一安排指导老师,确定指导关系,并指导学生借阅参考书目。

第四条指导教师应在第8学期第3周前向学生下达的毕业论文任务书,任务书包括就选题的意义、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并对研究的内容及要求提出建议,安排学生的写作进度,提供主要参考文献。

第五条学生应根据指导教师所下任务,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论文开题报告,并于第8学期第3周前向指导教师递交书面的开题报告,经导师同意后确定论文撰写提纲。

第六条各教学系(二级学院)办公室负责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的后勤保障、成绩登记及存档工作。毕业班学生毕业论文成绩不及格者作结业论处,在结业一年之后、四年之内回校申请,补写毕业论文,成绩及格者可申请换发毕业证书。

第七条为确保毕业论文的顺利组织,确保学生具有毕业论文撰写能力,保证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各教学系(二级学院)最迟应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相应的写作课程,同时根据各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对照本专业现行课程体系,增开大纲中明确规定、目前尚未开设的课程。

第八条学院教务处负责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的进度检查、质量抽查、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和汇编等工作。学校其它各有关单位、部门对毕业论文工作也应积极支持、主动配合。

第九条各二级学院可在第8学期为学生安排2至3周时间专门撰写毕业论

文,毕业论文工作须在6月初全部结束。

第十条各二级学院应在第8学期结束前,将优秀毕业论文(占各专业毕业生总数的5%)光盘交教务处,以便编辑出版《优秀毕业论文集》。

第三章毕业论文的选题

第十一条毕业论文课题的选择,必须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与所授学位一致;选题要有新意,并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自选题目,但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提倡有一定开拓性,鼓励有学术价值的题目。

第十二条选题要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实际水平,选题不宜过于宽泛,应是学生在短期内经过努力能基本完成或者可以相对独立地做出阶段性成果的课题。

第十三条外文翻译不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对象。

第十四条各教学系(二级学院)可以自行确定选题范围,公布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与兴趣选定,课题也可由学生自己提出。应鼓励和支持少数优秀学生选做创新性强或与学校的科研项目紧密结合的课题。

第十五条毕业论文一般为一人一题。如课题需要有两人或以上合作完成,须由指导教师提出,经院(系)领导批准,但每个学生必须独立承担合作论文相关部分的撰写工作。

第四章毕业论文的指导

第十六条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一般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含副高)、有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的教师或者讲师(要求至少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2篇论文)担任。

第十七条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职责如下:

1.根据自身的教学与科研实际,结合学生的专业、专业方向和学习兴趣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指导学生选题,向学生讲清课题的意义,提出明确要求。

2.向学生介绍相关参考书目,进行文献检索指导;审阅学生的社会调查计划和实验设计方案;指导学生书写开题报告、拟订并审查论文写作提纲及论文设计工作日程安排。

3.对学生撰写论文进行指导,一般不少于4次,并要有指导记录,每次指导的具体情况须及时记录在“毕业论文工作情况记载表”的相应栏目,并由指导教师和学生签字;在指导过程中重视教书育人,注重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熏陶和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

4.对所指导的论文提出评阅意见,写出评语初稿,给出评定分数,推荐优秀论文。

第十八条每名教师同时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论文数不得超过10篇。

第十九条如确有需要,经所在教学系(二级学院)负责人审核批准,学生到校外科研单位做毕业论文,可聘请该单位相当于讲师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进行指导,教研室应派专人联系,定期了解情况。

第五章毕业论文的开题、撰写、评阅和答辩

第二十条毕业论文的开题

1.学生必须首先进行毕业论文开题,方能进入论文的正式撰写阶段。

2.论文开题由各教学单位自行组织,一般由指导教师把关。

3.学生在开题报告中应阐明选题的原因、该选题的意义、题目来源、相关资料的收集情况及论文提纲。

4.题目来源包括学生自选题目和教学系(二级学院)备选题目两种。

5.学生须向指导教师递交书面的开题报告,经导师同意后将开题报告填写在《四川外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情况记载表》的第3页。

第二十一条毕业论文的格式

1.第一页为论文封面,采用学院统一的封面格式,内容包括毕业论文题目(中外文)、系别、专业、年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及毕业论文结稿日期。

2.第二页为论文题目页,包括论文题目、论文摘要(200宇左右)和关键词(3—5个)。

3.第三页为论文目录页。

4.第四页起为论文正文。正文内容一般包括前言、论文主体、结论;正文后应附注释(引语、必要的专用名等)和参考书目(一般应不少于4本),参考书目应详细列明书名、作者、出版地点、出版社和出版日期。

5.论文的具体撰写与装订格式见《四川外语学院外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和《四川外语学院非外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日语专业及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分别遵照《东方语学院日语系关于毕业论文写作的补充规定》和《新闻传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执行)。

第二十二条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

1.思想内容健康,观点明确。一般按科研论文体例撰写。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也可有专题调查、读书报告等体例。

2.论据充实,数据可靠,对所论述的问题有归纳总结,有分析批评,有个人观点和见解。

3.行文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语言准确、简练、流畅,字迹工整。

4.非外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正文以6000字左右为宜;外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须用外语撰写,正文不少于4000单词(日语为6000字左右)。

5.毕业论文一般要求用A4纸宋体(日语为“明朝体”,英语等外语用“Times New Roman”体)小四号字打印,标题用四号加粗,并由各教学系(二级学院)

汇总磁盘存入光盘,并将纸质材料装订成册。

第二十三条毕业论文的评阅

1.评阅教师资格:毕业论文的评阅教师一般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含副高)、有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的教师或者讲师(要求至少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2篇论文)担任,由各教学系(二级学院)统一安排,每篇论文至少要有1名评阅教师。

2.评阅标准:评阅教师应根据我院《本科毕业论文评分参考标准》写出评阅意见和评阅得分。

3.评阅时间:论文评阅应在毕业论文答辩前一周结束。

4.每名教师同时评阅的毕业论文数不得超过12篇。

第二十四条毕业论文的答辩

1.所有毕业论文必须参加毕业论文答辩。论文答辩由各教学系(二级学院)自行组织,各教学系(二级学院)应提前两周通知参加论文答辩的老师与学生。

2.论文答辩小组至少应由3位教师组成。每个学生的答辩时间不超过3 0分钟。

3.答辩小组应在论文答辩结束以后对学生的毕业论文书写评语,并给出论文答辩分数。

第六章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

第二十五条毕业论文的成绩由指导教师成绩、评阅教师成绩和论文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指导教师成绩占总分的40%,评阅教师成绩占20%,论文答辩成绩占40%。

第二十六条各指导教师应按照我院《本科毕业论文评分参考标准》写出评语和分数,把好毕业论文质量关。

第二十七条各教学系(二级学院)至少应组织1名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评阅。评阅教师也应根据我院《本科毕业论文评分参考标准》写出评阅意见和评阅得分。

篇(2)

1999年1月号的《ComPuterworld))刊登了微软毕业论文董事长比尔.盖茨访问记,使用的标题便是《未来走向纯数字化》。比尔.盖茨预言:“随着硬件、软件的进步,一切的一切都将数字化。我相信,今后10年图书、音乐和照片都将走向纯数字化,从作者到读者都将采用数字化方式。”数字技术在信息处理和传送方面的巨大优势使得它和新闻传播的结合变得顺理成章。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和新型网络媒体的出现,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对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尽管尼葛洛庞帝将“比特”褒扬得近乎无所不能的观点受到一些人的批评,尽管“数字化将决定我们生存”的论断也受到广泛质疑,但几乎所有的人都无法回避眼前的事实: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新闻传播领域。因此,探讨数字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非常必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这方面的研究进行得比较早,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便有社会学家和技术专家开始研究这一问题,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有: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阿尔温·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和《未来的冲击》、约翰·奈斯比特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等。这些著作对数字技术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给未来的信息社会勾勒了一个大致的轮廓。由于当时数字技术毕业论文的发展还处在初期阶段,这些著作对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问题,涉及甚少。直到1994年,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才明确地提出了“媒体世界改头换面”的说法,并且在书中提到了数字电视、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概念。

20世纪末,日本、英国、美国等数字技术发展较快的国家,开始出现了一批研究新兴网络媒体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桑野幸德的《数字革命新时代》、冈特利特的《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和泰普斯科特的《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等。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的相关研究进展缓慢。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数字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以及国外相关学术著作陆续翻译出版(如上文提到过的《数字化生存》、《第三次浪潮》和((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等),国内一些学者开始涉足这一研究领域,并取得了较大的研究成绩。这主要表现在:1、相关著作和论文不断涌现。张咏华曾对((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和《新闻大学》上1996年至20世纪末刊载的论文内容进行分析,发现涉及传媒技术分析的文章总体呈增长趋势,均是从以往的个位数百分比增长到2570以上。在由新浪网、浙江在线和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创办的网络平台《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上,刊登了大量与此相关的研究文章。2、我国新闻传播学界举行的大型学术会议宣读的论文中,有关新闻传播新技术研究的论文比重大幅度上升。2007年12月15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了主题为“数字化背景下的媒介变革”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研讨的毕业论文中心问题就是数字技术对媒体的影响,与会专家研讨了数字媒介的最新发展趋势、人们使用新媒介的行为和特征,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问题。3、国家社科基金对此领域也非常关注。1996年以来几乎每年都有相关课题立项,如1996年项目《多媒体技术与新闻传播》、1998项目《网络传播新发展及其对策(研究报告)》、《新闻传播手段的数字化:现状透析与发展预测》,2000年设立的8个项目(包括《互联网对信息传播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研究》等)。

国内相关研究中,较有影响的著作有:孟群的《电视数字制作技术》、张丽和孟群合著的《电视新闻编辑与数字制作》、吴廷俊的《科技发展与传播革命》、阂大洪的《传播科技纵横》和《数字传媒概要》等。另有学术论文如:王忠岩的《数字时代的影像叙事空间》、张慧的《数字技术对电影的影响及其反思》、刘梅的《数字技术与知识类电视节目》等。

篇(3)

写论文如果没有什么思路的话,这个时候不妨跟自己的导师多讨论一下,有的时候导师虽然不适合直接传授你知识,但是可以给你一些启迪,让你能够找到新的思路和方法来看待论文,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克服写作论文困难的办法。

2、多跟同学进行交流。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多跟一个同学讨论,也许就多一点论点和论据产生了呢。每一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而且在阐述自己论点和论据时也会有不一样的陈词。因此在跟他们讨论的过程中你也会有所收获的。

3、多进行调查和实验。

很多论文不是你凭空想象就可以写作出来的,此时应该把你的观点进行调查,了解大众的想法是不是跟你的观点一致;另外,若是理科的学生写作论文的话,还应该不断的进行实验,这样才有数据支撑你的观点,不是吗?>>>>>新闻传播学硕士毕业论文怎么写

4、努力专研写作方法。

每个人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境,大家切不可气馁,要坚持不懈的加以攻克。端庄好心态,找出难点所在,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一个个将难点击碎。笔者以上总结分享了会计博士毕业论文写作的相关难点和对应要做好的关键点,进行了全面分析,目的在于让大家有更好的理解,从而完成好会计博士毕业论文写作任务。

5、查阅网上的论文库。

其实网上也有一些论文库的资料可以为我们所用的,只要写过论文的人都知道,网上的资源其实也非常的丰富,只不过有的时候我们没能及时发现,所以就错过了。建议你可以从网上找一找相关的文献和资料、论文等进行阅读,加深自己在某个命题方面的认识,这样写论文的时候就容易成功了。

篇(4)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148-02

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简称毕业论文)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其质量也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及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在这个互联网和信息爆炸的时代,毕业论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当引用、过度引用甚至抄袭现象。为规范学位论文管理,推动良好学风建设,教育部颁发《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教高【2012】34号文)。各大高校非常重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论文引用检测系统在论文质量监控体系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引用率分析

维普通达论文引用检测系统的指标中,总相似比=复写率+引用率,引用率即送检论文中被系统标示为引用的部分占整个送检论文的比重(引用部分一般指正确标示引用的部分)。利用此系统对工商管理等12个专业1260篇毕业论文进行检测,将总相似比的标准设定为30%,即检测结果中总相似比在30%以下的论文通过检测,共有1146篇通过检测,对此1146篇毕业论文成绩进行汇总,80~89为良好,90~100为优秀。引用率在不同比例范围内的数据如表1-1:

1.低引用率现象分析。通过表1-1可以看出,引用率小于5%的毕业论文占总数的63%,这表明毕业论文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低引用现象。甚至有32%的论文引用率为0%,综合分析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参考文献标注不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14-87)对各类出版物的后文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著录顺序、著录使用符号、著录方法及参考文献标示都有严格规范。文后参考文献著录应按照温哥华格式,并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在正文相应位置用由上表形式以数字标出。而大多数论文引用部分未给予正确标示或正文中的标注与文后参考文献不对应。论文对所引用的观点、数据、资料等没有标注文献的出处,是文献引用的不规范行为。(2)浮躁风及对引用的错误认识。有些毕业生写毕业论文心态浮躁,只是为了拿毕业证、学位证。毕业论文的撰写未结合课题要求查阅文献,撰写时间与考研、找工作时间冲突,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文章写作草草了事,更不可能去参阅高质量学术文献。科技社会讲究创新,对于一个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等院校而言,毕业论文的创新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有的毕业生觉得对他人文章的引用会掩盖自己文章的创新点。(3)参考资源受限。大部分毕业生的参考资料局限于书本、网络、图书馆藏书等,很少有学生能参考到学科前沿有代表性的文章。在与毕业生的座谈会上,多数毕业生坦言他们的参考资料绝大多数来源于书本及百度百科、豆丁网等资源。

2.过度引用现象分析。由表1-1可以看出,有15%的毕业论文引用率大于10%,引用率大于10%的通过率只有70%,毕业论文较多引用他人学术成果,引发抄袭现象。过度引用引发抄袭。毕业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有些毕业论文毫无自己的文章思路,内容拼凑,照搬照抄,剽窃他人文章的同时,败坏学风;撰写毕业论文心态浮躁,照抄他人的学术思想,只是发表评论,有些毕业论文完全将他人的学术成果,整段、甚至是整篇文章的抄袭,毫无自己的学术主见,引发过度引用。

二、倡导适当引用,提高论文质量

文化部颁发的《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实施细则》的第十五条:(一)“适当引用”指作者在一部作品中引用他人作品的片段。凡引用一人或多人的作品,所引用的总量不得超过本人创作作品总量的十分之一,但专题评论文章和古体诗词除外。通过表1-1可以看出,引用率为0%、引用率超过10%的毕业论文成绩优良率较少,引用率在0%到10%之间有70%以上的毕业论文成绩优良。这表明毕业论文的适当引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适当引用能有效地传播学术思想,有利于学科的发展。适当引用可以让毕业生对本学科的横向和纵向发展有一个较好的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在本学科领域,进行有依据地自主创新。引用是论文写作的一种要求,也是作者对科学研究谨慎态度的一种体现。引用的作用是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练,含蓄典雅。适当的引用亦可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合理引用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论文的主题出发,以合理、正确、充分为原则,做到因文而引,不漏引、错引。高效地利用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等资源,查阅高质量、权威性的文献,提高参考文献利用的质量。调整毕业论文撰写时间,使毕业生有充足的时间查阅相关课题的参考文献,了解学科前沿动态。

三、论文引用检测系统评价指标现状

通过对论文引用系统评价指标的分析,多数高校将总相似比作为唯一指标评价毕业论文抄袭程度,而忽视引用率这一指标的作用。有些毕业论文为了将总相似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故意不去引用任何的文章,甚至利用一些技术手段,造成检测系统的盲区。用总相似比作为评价抄袭程度的指标,从另一个角度看却忽视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导致学生文献利用能力不强,不注重本学科文献的参考,毕业论文质量较低。有些毕业论文为了降低总相似比故意不正确标注参考文献,违背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四、结论

在利用论文引用检测系统评价毕业论文是否抄袭时,行政主管部门在设定通过检测的阀值时,应对引用率亦给予设定。毕业论文适当引用参考文献,既可以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而又不会过度引用引发抄袭。在将总相似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时,引用率亦设定为:0%

参考文献:

[1]谭丽.科技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基本要求及在引用中的常见问题[J].才智,2011,(28):302-303.

篇(5)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出版产业形态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出版企业迫切需要既懂传统出版又懂数字技术、既懂内容加工又懂市场经营的“双栖”人才。“产学研”结合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最佳途径。目前,我国开设传播学教育的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开展联合培养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①共同联合申报学位点;②邀请科研单位、出版企业负责人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③共同开展课题研究;④邀请科研单位、知名企业中的相关专家在高校中开设新闻传播学课程;⑤其他可以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优势的方式。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作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直属的研究机构,其主要职责是通过对国内外出版业的现状、趋势与历史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新闻出版科学理论和技术支撑,为政府和业界提供全方位的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多年来,研究院以为行业培养和输送人才为自身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2005起开始与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以共同申报硕士学位点联合培养学生以及在高校开设传播学相关课程为主要培养方式。目前,研究院拥有博硕学术型出版专业导师9人、出版专业硕士导师4人。此外,还有多位科研骨干在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北京印刷学院、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中担任出版专业硕士、博士导师以及客座教授。经过10年的发展,研究院在出版人才培养方面已逐渐摸索出一条特色培养模式。本文拟从研究院人才培养的优势、目前存在的问题,以期对研究院进一步提高联合培养学生的质量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研究院开展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有着独特优势

研究院作为唯一的国家级新闻出版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师拥有丰富的科研工作经验

2005年研究院与上海理工大学联合申报传播学硕士学位点,获得成功。2007年与该校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联合培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培养方式采用的是指导教师负责制,研究院导师负责学生的专业课程辅导、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写作以及学生实习期间出版实务操作。研究院每年承担并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及企业委托研究课题100多项。内容涉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对策研究及产业研究等多个出版领域。与高校所属的科研院所相比,研究院从事的课题研究具有更强的实际应用背景,所从事的研究方向有更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导师们在对出版理论知识进行研究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出版实践经验,能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前沿领域及发展趋势,在指导学生方面更能够实现出版学科前沿教育与出版实践教学的结合。

2.以实际应用为主的课程设置

在信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今天,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同时更需对新闻出版产业形态、行业发展趋势有一定认识和了解。基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以培养高校的学术研究者和科研后备军为方向,研究院利用自身科研优势,开展“出版前沿系列讲座”,在强化学生对出版学科相关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拓宽研究生专业知识的覆盖范围及学生知识的纵深延展。老师会就当前新闻出版动态、主持实施的课题项目、数字出版运营态势等内容与学生们共同探讨、交流。具体课程涉及:国内外出版管理、出版“走出去”、文化体制改革、报刊改革、数字阅读与数字出版、出版法规等十多个方面。此外,还邀请学术界的专家和出版发行业内的知名出版单位的社长、总编辑来研究院开展讲座。让“讲座”具备理论性的同时兼具基础性、前沿性和宽广性,使学生通过课程教学有实质性收获,从而更好地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基于研究的专业实践

为使硕士研究生能将理论用于实践,增强独立工作的能力,高校在教学计划中会安排教学实习(生产实践)环节,但因为实训设备和场所的限制,教学实习往往都流于形式。科研院所每年承担大量国家重大的前沿研究课题,弥补了高校单独培养学生在科研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高校学生在完成前期的基础课程后,来研究院跟随导师开展科学研究的实践工作,学生可以全程实践课题研究工作的各个环节,例如参与撰写课题任务书、可行性论证以及最终成稿的调研报告。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与设计。根据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的需要,导师还会帮助学生到传媒门户网站、相关出版单位进行调研和实习,学生在实践中对数字出版、网络出版等新媒体出版形态及其实际运营有认识的同时,还很好地将得到的一手资料融汇到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实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完美结合,更提高了学生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习惯和素养。

4. 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应用型人才

培养视野开阔、熟悉行业实际情况,从理论与实际结合角度解决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业内导师们的职责和任务。研究院在开展科学研究任务的同时,还承担多个国内外出版学术交流活动及重要学术会议。例如: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中国数字出版年会、中韩出版学术交流年会、中国民营书业论坛、中国传媒(创新)年会、中国期刊创新年会、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推介活动、全国出版业网站年会等。学生以会议承办方的身份参与到各学术会议的活动中,在联络媒体、邀请专家、撰写通稿的不同实践活动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进一步提高联合培养质量的途径

研究院因为自身资源优势与国内新闻出版业界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同国内数家大型出版集团、报业集团、民营书业集团建立了产研合作基地,同国内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学研基地,但因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利益分配等方面缺乏利益契合的共同点,研究院还没有将这方面的有利资源转化成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推动力量。此外,在管理制度方面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规范的管理体系。

基于研究院在“产学研”人才培养方面的基础,可以通过以下四条途径进一步提高联合培养人才的质量。

1.加强与业内知名企业的合作,拓宽培养渠道

新闻出版是一个科研理论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对实际操作性要求较高的行业,只有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出版、印刷、传播、编校岗位上进行实际操作,理论知识才能真正转化为生产力。研究院在进一步与出版社、期刊社、出版集团、网络新媒体等单位合作时寻找“产、学、研”三方可以深度合作的契合点,通过共享实验室、共建教学实验基地、共同开展课题研究等方式,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不同的实习单位,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开展实地调研,亲身体验传统出版、数字出版、网络出版乃至云出版等多种出版形态的优势和区别,对多种出版形态能有从理论认识到实践认识的转变和提升。

2.解放思想,加快研究生培养制度创新

2015年研究院在原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对出版专业硕士的培养和指导工作。针对两种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培养,研究院应解放思想创新研究生培养理念。一是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根据行业发展变化适时完善和修订,让研究生在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够更趋于实际应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二是在培养目标方面,学术型硕士注重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出版专业硕士则侧重学生的应用性和职业性。基于两种培养目标的不同,研究院需要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基础上创新,在现有的框架下设计符合两种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创造学生和导师进行双向选择的条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导师在了解学生自身特长的基础上,确定个性培养方案和研究方向让学生有充分展现个人能力的实践机会,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意识的锻炼其科研创新能力。

3.建立更加密切的信息互通机制,提高联合培养质量

篇(6)

传播学教师可以参照的教材很多。国外译介的传播学教材偏重欧美,其中又以美国为多,其他国家的很少。这些教材基本上是大众传播的著作。而大众传播只是传播学的最醒目领域,不是唯一的,甚至可能不是对人类的命运来说最至关重要的领域。这种局面与我国的新闻学教育现状有关系。我国的传播学学科都作为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科目,不可能像国外有严格区分的新闻学专业和传播学专业,传播学作为新闻学学生的理论课而存在。

即便大众传播学,所译介和本国编写的教材也多有偏颇,重在美国,忽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果。近两三年所翻译的美国传播学教材中增加了欧洲学者们的理论成果部分,但篇幅不是很多。欧洲国家中英国的教材因对通俗文化的研究被介绍进来,但不像美国那样系统且更新及时。美国传播学教材中小约翰的《传播理论》,功底扎实、理论高屋建瓴,鲜有别人能超越,不过,那本书本来不是本科生教材。这种局面造成了即便在大众传播学方面,也是缺胳膊少腿的:大众传播学教育基本上在用经验学派这一条腿走路。联系到传播学的费廷斯格的认知不和谐理论,一个瘸子走路的样子在人的心里引起的感觉是不舒服的。这里没有笑话残疾人的意思,但一条腿的现状会让学生们不理解:美国的月亮真的那么圆吗?如果不是,为什么从头到尾都在讲美国?

我国编著的传播学教材目前体现了译介的两大缺陷:第一,狭隘地集中在大众传播领域。第二,消化了大众传播学的经验学派一派的理论,对批判学派的理论还处于初步整合的阶段。不过,老师们都普遍意识到了这两大缺陷,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政治传播、跨文化传播和健康传播的国外专著和教材都陆续译介了进来,同时许多人都在致力于消化批判学派的成果,相信高度整合的传播学教材不久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由于不同的理论取向,英国和美国的传播学教材非常不同。英国教材重在揭示我们所经历的但不常深思的另外一面,把传播问题放到宏观的社会结构和人类历史、文化之中,又高又远,庞大壮观,眼光却是怀疑和批判的。这样的教材接受起来肯定艰涩一些。美国的本科生教材编写的都很浅显,但并不意味着不教给学生另外一种看待日常生活的眼光,它们也会给人“原来可以这样想”的感觉,但它们往往集中挖掘一个问题而略了其他,好比挖井,上了瘾一般挖得深了又深。这样,两个国家的教材视野都能激发联想,启发学生思考许多问题。这些教材在体例上没有像我国那样分割成第一节、第二节和各节中的一二三四,在许多我们看来很关键的问题,甚至没有给出严格的定义,而是给学生很宽泛的一个概念,论述也很灵活。我很长时间很奇怪,事后回想起所读过的教材,印象深刻的观点和事例为什么是这些教材里的,而不是来自体例严格用语严谨的国内教材?后来我总结了一下,归功于这些教材所体现的教育价值观,而这价值本是人作为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所应该拥有的,它理当是所有学科所共同追求的,带有一定普适性。众所周知,今天大学生的培养和10年前相比,社会环境都大不相同了。10年前我们可以毕业之后选择另一个行业就业,一切重新开始都来得及。如今学生们在填写高考志愿时,往往意味着选择了今后从事的行业。现在的毕业生规模和国家的产业结构导致学生们在填写志愿时要非常慎重:一定要照顾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否则不仅读书时读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毕业后还要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职业。新闻专业的学生们少不了无奈之余放弃了心爱的专业而来的,但很多都是本着自己的兴趣而做出的选择。前面说过,我国的传播学理论基本上是给新闻专业的学生讲授,如果认为新闻学不需要太多理论,实在是谬见大矣。新闻学教育重在传授给学生新闻的制作细节和制作过程,它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为新闻媒介组织输送采编人才。而这种技巧的培养是有前提的:它也必须遵循教育的基本目标――培养能够完整认识自己的人,明白自己活在世上的价值在哪里。这个教育目标对新闻专业的学生很重要。搞新闻的尤其特殊,因为每个新闻人较之其他职业的人,所经历的乃是双重的人生:他/她自己的和他/她每次采访所构成的人生。他/她总要经历显著的、异常的、紧迫的、重要的那些人和事,还要体会时间爆炸的感觉:仿佛历史的旁边就站着自己。新闻人的职业人生和他/她的自我之间存在着紧张,这紧张交集在一个个体之内,本身就是一个传播学问题。传播学需要借鉴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充实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的内容,并且要和学生们以后要经历的职场生涯密切联系起来讲授。这些内容不仅帮助学生们看清自己,也深入思考自己和社会的关系。这合乎传播学的社会科学性质,它所要求的审视的眼光,首先就是审视自己。其次,激发学生思考自己所处的历史、文化和时代。许多传播问题说到底是文化的问题,而文化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植根于历史之中,充溢在吃喝拉撒的行为里。再往深里讲,传播问题是我们的心灵问题。文化里隐藏着和再生着我们的心灵问题。历史和文化中免不了让人伤心的教训和让人击掌叫好的经验,有时一则小消息的采写蕴含的意味就很多。就大众传播来说,自旧上海《申报》以来,媒介领域有太多东西可以为传播学教材所用。晚清以来,我国跌宕的历史也能为大众传播提供足够多的旁证素材。传播学更是一门积极观照现实社会的学科。网络普及开来后,整个社会在对新一轮信息革命的适应中,遭遇到许多问题,至今仍然在摸索中。传播学教材必须体现本学科对新传播阶段的摸索,这有一定前沿性,对学生来说是必须的,教师必须帮助学生仔细地观察这个社会上与本学科有关的主导领域。

篇(7)

一、广泛调研和反复论证,形成广告学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定位的人才培养方案

 

1.我校广告学专业建设和改革的基本背景

 

(1)对我国广告行业的基本认识广告业是改革开放后重新恢复并得到迅速发展的一个产业,其产业定位是第三产业中的商务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范畴;其行业定位是“人才密集、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高新产业之一。广告业均以每年超过国民经济年均增长率的发展速度在快速增长,截至2006年,全国广告从业人才已超过100万,拥有各类广告经营单位14万余家,全年广告经营额超过1573亿元。广告业的高速发展,也意味着广告专业人才需求的旺盛。

 

(2)对我国广告学高等教育的基本认识

 

我国广告学高等教育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1984年厦门大学设立第一个广告学本科专业为标志的创建时期,第二阶段是以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发展广告学专业为主的初步发展时期,第三阶段是1999年以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广告学专业大发展时期。截至2007年,全国设立广告学专业的高校已超过400所,我省设有广告学本科专业的高校共13所,广告学专业是新闻传播学学科下设5个本科专业(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和传播学)中分布最广的一个本科专业,而且,它已拥有了一个从高职高专大专)、本科、硕士到博士教育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这两个基本背景下,我校的广告学专业于2000年获准招生。因此,我们首先就必须正确定位我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及方案。

 

2.我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培养方案

 

(1)在专业申报之初,我们就开始调研各高校的广告学专业的发展现状及其人才培养方案,并对广告学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作了基本预测。

 

(2)在建设之初,我们基本上是在借鉴兄弟院校办学经验基础上,提出我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即:培养具备广告学理论与实践技能,较宽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从事广告经营与管理,广告策划、创意与设计制作,市场营销策划和市场调查分析工作的广告学高级专门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和任选课分别占总学时的35.3%、40.5%、15.7%和8.5%,并安排了37周的实践教学环节内容。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又针对普通文科类学生的背景,作了局部的微调。

 

(3)2002年,学校开始推行学分制,广告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也相应地作了修改和调整。主要表现在:①对专业学习有了最低学分要求(160学分);②实行了“平台十模块”的专业教学体系,其中:第一平台为校定必修课程,共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有23门,校定选修课:A类)145门;第二平台为学科基础课:必修课),共开设9门课程;专业模块一是专业方向与特色课(必修课),共有10门必修课;专业模块二是专业方向与特色课选修课)B类,共有43门课可供学生选修。③专业的学分安排中,校定课程占39.6%(校定必修29.6%,A类选修10%),院(系)课程占46.6%(学科基础课14.7%,专业必修课15%,B类选修课16.9°%),实践教学占13.8°/心④拓展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包括军训、劳动、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共计39周,其中专业综合实习共安排4次,并分别确定了实习的时间、内容和方式。

 

(4)2005年,学校进行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大讨论及修订工作。对此,人文学院广告学专业也全面展开调研,广泛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意见,经过专家科学论证,形成新的广告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定位的人才培养方案。基于学校是一所省属高校,其人才培养主要是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学校目前是教学型向教学研宄型转型过程之中,但重点仍是搞好本科教育工作和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这个培养方案中:

 

对广告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作了较大修改,即:培养具有宽厚人文素质基础,掌握广告学理论与技能,熟悉现代传媒、营销、公关、会展知识,集广告运作能力、公关会展策划能力和信息传播能力于一身的广告学应用型人才。②整个专业的学分安排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必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69.9%公共基础平台28.5%,人文社科基础平台7.2%,专业与实践平台34.2%),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30.1%专业选修与实践平台22.8%,全校性选修课平台7.2%)。③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占总学分的32.4%公共基础课平台3.6%,人文社科基础平台1.2%,专业、专业选修与实践平台27.6%)。实践教学内容则根据文科专业的性质与特点,特别是广告学专业的性质与特点,安排了实训这一实践形式。④明确了专业培养基本规格要求,在知识结构上系统掌握基本原理和广告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理论修养;在能力结构上系统掌握熟练的业务技能和创新能力,具有现代广告的策划、创意、制作、的基本能力,以及市场调查与营销的基本知识和市场分析、数据处理的基本能力,具有公共关系策划、会展设计的运作能力,具有较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在素质展示上具有宽厚人文素质基础和较好的外语基础等。

 

二、积极探索和稳步推进,促成广告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序开展

 

1.制定广告学专业发展规划和确定广告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基本思路,使整个专业建设与发展步入有序轨道初建广告学专业时,我们就制定了《浙江林学院广告学专业教学与科研发展规划》2000年12月)和《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总体思路》2000年12月),提出“‘两横两纵’的专业课程设置模式,重点培养学生影视与平面广告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试图从综合型素质人才培养方向上探出一条可行之路”/‘广告学专业的教学改革要切实围绕我国高校本科专业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广告学本科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来培养又红又专的广告学高级应用型人才。”

 

随后,由于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广告学专业也相继调整和修改了专业建设规划和教育教学改革思路,形成了《人文科学系广告学专业建设规划(2000—2005)》2001年3月)、《浙江林学院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2005—2013)》<2004年2月)、《新闻传播学科教学改革计划》2004年2月)等,进一步明确了“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综合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提高专业的教学质量。

 

2.积极参加全省和全国高校有关广告学专业建设和改革的研讨活动,共同探讨广告学专业发展之路我校广告学专业在建立之初,就积极参加省内外高校广告学专业建设的研讨活动。2000年12月,由我们倡议并主持召开了第一届浙江省广告学专业教学研讨会,全省设有该专业的6所高校一起探讨了广告学专业如何适应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专业人才的话题,之后,浙江省传播学会上,我们也当选为浙江省传播学会的副会长单位。2001年11月,我们参加了在深圳大学召开的全国第二届广告教育研宄会的年会,2003年10月在武汉大学和湖南大学、2005年10月在河南大学、2006年10月在西北大学、2007年10月在上海大学召开的第三、四、五、六届年会上,我校参加并交流了广告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情况。另外,我们分别参加了2004年5月、2005年5月在北京大学举行的“金犊奖”颁奖仪式暨广告学教育研讨会,2005年12月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的“学院奖”颁奖仪式暨广告学人才素质培养研讨会,2006年8月由教育部组织的在中国传媒大学的第一届广告学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2006年10月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中国广告学教育国际论坛等。通过与全省、全国的兄弟高校进行交流,我们也进一步明确和坚定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

 

3.全面加强广告学专业课程建设,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使专业建设基础扎实,工作充实在广告学专业建设中,按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和定位,遵循一般课程、院级重点课程和校、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思路,积极开展专业课程建设。目前,本专业的《传播学》、《广告学概论》已通过学校的一类课程建设,《广告设计》、《公共关系学》、《广告策划与创意》、《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已列入学院重点课程项目,《广告学概论》和《广告经营与效果》已申报成为学校的精品课程的建设项目。

 

4.为培养学生宽厚人文素质基础,人文学院启动“读书工程”,并初见成效2002年12月,人文学院为促进学风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开展了“读书工程”/‘读书工程”作为一项长期的工程,旨在通过数年的努力,逐步形成学生自学、好学的学习习惯,努力营造具有人文特色的浓厚学风。该工程共分哲学类、艺术类、法学类、广告类、经营类、科技类和文学类7大部分。广告学专业也相继制定了《专业阅读书目》,它共分必读书目9部,选读书目28部,另有中外文广告学专业期刊17种。广告学专业学生根据这些书目,积极开展课外自学活动,并作了定期统计。这一工程培养了学生宽厚的人文素质基础和专业理论基础。

 

5.为培养学生独立从事科学研宄的能力,人文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认真开展中期论文等工作,并从教师工作规范上予以保证和落实作为一个普通文科类专业,广告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与造就,还需要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进行严格的学术训练。为此,本专业相继制定了《广告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工作条例》2002年9月)、《广告学专业中期论文指导书》(2004年9月)和《新闻传播学科教育教学工作规范试行2005年1月)等制度,明确科学研宄及中期论文撰写是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中的重要内容。从制度上保证了广告学专业的建设与改革。

 

三、全员参与和悉心指导,保证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1.通过教师指导的科研创新基金等项目,使广告学专业学生的科学研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广告学专业初建立之时,我们就十分注重对学生在科学研宄能力的培养,并通过各种层次、形式的立项及选题,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相关科研工作,力求取得成效:(1)倡导学生积极申报学校的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研宄工作。2000—2007年,广告学专业共获得35项学校科研创新基金项目,35个项目组在70位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相关研宄工作,并取得预期成果。(2)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相关课题的研宄工作,专业教师在积极参加专业建设的同时,也开展学科的科学研宄工作,运作中,也注意吸收学生参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定的研宄成果,并得到公开交流与发表。(3)规定学生必须通过中期论文环节,以加强其研宄能力。专业初建立时,就注意吸收了其它文科专业的有效做法,开展中期论文写作工作,规定在大二、大三之际,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中期论文,并获得相应的学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科研和写作能力。4)规范毕业论文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和写作质量。广告学专业按照学校统一的毕业论文撰写要求和基本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毕业论文各个环节,通过选题、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评阅、论文答辩及二次答辩、成绩评定等环节,严把毕业论文质量观,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的专业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使学生的适应能力、认知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广告学专业按照文科专业的性质和特点,在实践教学形式上有实习、课程设计、实训及毕业实习等,专业教师投入到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的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区域分布、实习内容分成几个组,指导、批改学生的实践活动的日记、实习实训报告、作业等。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广告经营环境的能力,对广告行业现状把握的认知能力和实习、实训单位人员的沟通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和提升。

 

篇(8)

这次毕业论文能够得以顺利完成,并非我一人之功劳,是所有指导过我的老师,帮助过我的同学和一直关心支持着我的家人对我的教诲、帮助和鼓励的结果。我要在这里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王香平老师,没有您的悉心指导就没有这篇论文的顺利完成。

感谢班主任牛永斌老师,四年的生活相处不久,却从您身上学到了太多,必将终身受益。感谢所有教授过我课程的暨南大学的老师们,是你们诲人不倦才有了现在的我。

感谢我的父母,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今天,你们的支持与鼓励,永远是支撑我前进的最大动力。

感谢陈小烦,安农礼堂里挥汗如雨,日月湖畔闲庭信步,绿荫场上把酒言欢……最难忘的记忆里都有你身影。感谢一起欢笑一起惆怅的日子,不论何时,请不要忘记最初的梦想。

感谢馨悦,最黑暗的日子我们一起走过,为了梦想,我们永不放弃,总有一天,我们会在梦想的天堂再次相遇。

感谢Becky帮忙校对,论文的顺利完稿也有你的功劳;感谢总在家里的Helen,每次回来都是在“革命”最需要的时候,感谢你的悉心照顾。四年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感谢我们一起经历的点点滴滴。

感谢身边所有的朋友与同学,谢谢你们四年来的关照与宽容,与你们一起走过的缤纷时代,将会是我一生最珍贵的回忆。

小烦的论文致谢:

感谢王香平老师为我的毕业论文提出的宝贵意见,有了您的帮助才有这篇论文最终的顺利完成。

感谢班主任牛永斌老师的愤怒、幽默、睿智、煽情和最后的归隐,您为我们打开了窥探世界的另一扇窗。

感谢我的父母一直以来无私的关怀,你们永远是支撑我前行的最大动力。

感谢曾经躲进小楼成一统的2418,感谢那里的欢声笑语、嬉笑怒骂陪伴我走过三年难忘的时光。感谢西湖畔天马行空的磊磊猫,感谢金陵城聪明伶俐的王英雄,感谢嘉陵江边沉醉动漫王国的妙妙吕。(排名不分先后)

感谢现在的2404陪伴我走到最后分别的时刻。感谢你们为本论文的完成提供的无私帮助。感谢你们在我为论文消得人憔悴的时候为我带来的“女神营养套餐”。谢谢妙妙、亚男、Lily、。(排名不分先后)

感谢不会放弃梦想的王小呀同学,感谢曾经的天真和现在的患难与共,感谢操场上留下的脚印和不知去向的啤酒罐。

感谢八爪鱼和卡玛.陈一时无两的得瑟,祝愿你们在异国他乡平安快乐。

感谢所有校园里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来过的和走了的人,愿你们珍惜握在手里的现在。

妙妙吕的致谢:

感谢在写作本论文时暨南大学珠海学院对于我的帮助,特别是指导本篇论文完成的危磊老师,更是提出了很多宝贵的修改意见。

感谢珠海学院的青山绿水,教导过我的老师,你们的人格魅力永记我心间。身边的同学和朋友,有你们,我的大学才算完整。寝室的密友,你们的天赋犹如上天恩赐;你们的纯洁就似湖水清澈。感谢考研时的战友,那段光辉岁月不管成败,友情最可贵。

感谢那个神奇的宿舍:在90%时段里和我共进午餐与晚餐的陈“女神”,因为你,原来生活可以更美好;感谢“孙殿”,你的才智与个性将在我心田永流传;感谢王小可,因为你,使我明白一切皆有可能。

感谢柯柯,君君,西西,葱葱,Tracy,有你们这群老乡,让我有家的温暖。感谢祝愿为我电脑付出的技术劳作,阿雅同学无私的歌曲奉献,还有亚男,丽丽,在我伤心时的安慰,以及给予我笑容的你们。

感谢在网络空间里和我一起兴奋,愤怒,焦急过的球友,天涯海角的我们因为共同的爱好结成朋友,一起为球队的荣誉而战;感谢曼联,尤文图斯,拜仁,巴塞罗那,罗马,你们的战斗给了我无限激情。感谢在最后几个月里伴随我的《圣斗士》,《网球王子》,虽然知道自己Madamadadane,但是却一直燃烧着小宇宙。

最后,感谢四年的珠海时光,海滨的浪漫和纯真。深夜看球的泪水与欢颜;动漫时空里的感动和勇气;寒暑假往返时K201/202列车拥挤空间里的笑声;带我的菌菌编辑和小鹏记者的指导;感谢大学给我丰富的情感经历。

谨以此文献给抚养我20载的父亲,母亲和我光明的未来。

BECKY的致谢:

这次毕业论文能够得以顺利完成,是所有曾经指导过我的老师,帮助过我的同学,一直支持着我的家人对我的教诲、帮助和鼓励的结果。我要在这里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马至融老师。马老师在我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给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指导。从开始选题到中期修正,再到最终定稿,马老师给我提供了许多宝贵建议。

其次要感谢珠海学院所有曾经为2002级新闻与传播学专业任课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牛永斌,老师们教会我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多的是对待学习、对待生活的态度。

感谢我的父母亲,你们是我力量的源泉,只要有你们,不管面对什么样的的困难,我都不会害怕。

感谢Alana,因为有你的帮助,我的论文得以顺利完成。感谢Helen,大学四年给我了那么多的帮助与鼓励,在我不开心的时候,总能让我开心起来。不会忘记,大学四年里我们一起渡过的欢乐时光,那些开心的日子,总是那么令人难以忘怀。

最后对老师,同学和家人再次致以我最衷心的感谢!

师傅的致谢:

四年一个轮回,四年前,我们随着世界杯的落幕而走进我们的大学,而四年后的如今要迎来世界杯的时刻我们又要离开,满是不舍与依恋却注定要走。

毕业论文正代表着大学的终结,完成它既有一种收获感,又有一种失落感,可无论如何它代表着我四年的努力,代表了我四年的历程。当它终于完工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很多人,很多事,尤其是辛勤培养我的老师们,谢谢你们!

感谢我的论文导师张家文老师,感谢张老师在我的论文完成过程中给与的指导与帮助,让我得以顺利地完成论文。

篇(9)

郑建阳2009年如期提交论文开题报告,后来却几次与导师说,希望把结题时间后延。一是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论文必须做足做好;二是郑建阳突然中风,行动渐渐不灵活了;三是他还要照顾100多岁的母亲。“母亲生病期间,我和妹妹照顾她。我就坐在母亲床边,母亲的头枕在我的腿上,我手上拿着小木板,在木板上修改我的论文。尽管辛苦,但是写论文帮我度过了那段苦难时光。”郑建阳说。他不会打字,论文修改过程中,他一直是以邮寄的方式把手稿从马来西亚寄给导师郑涵,郑涵再请人把手稿输入到电脑中。

6月17日下午,郑建阳飞抵上海。由于中风后遗症,郑建阳“从大门到图书馆也就200多米的路程,要两个人搀扶着他走好久”。但直到答辩前一天,老人还坚持去图书馆查资料。郑涵形容他的材料已经“堆成山”了,论文前后已改了六稿,他仍嘟囔着“材料会不会有疏漏啊”,当晚还在这本16万字的论文上勾勾划划。

答辩那天,郑建阳是最后一个上台的学生,他为自己的拖延向答辩委员会致歉,泪洒现场。答辩过程中,“他每个问题都回答得特别认真,还引经据典地举例子。”答辩委员会主席杜友君说。经审核,答辩委员会一致同意当场授予郑建阳硕士学位。

“参加答辩并不是说我就是有学问了,而是可以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继续深入下去。”老人说。

篇(10)

当前自媒体规模庞大发展速度极快,社会影响力日益剧增,舆论的聚合效应凸显,其在舆论场的塑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现阶段国情所限,社会化的自媒体所承载的社会功能远高于一般的沟通工具与信息途径,它承载着包括内容传播、法律审判、国际博弈、商业营销等各种功能。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敏感话题、民生等问题时,自媒体中各种言论会纷纷出现,正确的与错误的、主流的与非主流的、情绪化的与理论的观点相互交织,使得统一认识的难度加大,舆论引导的难度加大。频繁发生的网络动员活动,正在对我国社会和媒介生态格局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成为近年来的网络热点和政府管理难点。

一、当前我国自媒体网络动员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通过对相关期刊、文献整理分析后发现目前学术界对网络动员该课题有一定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动员的管理。这一方面典型的研究如南开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徐祖迎博士其毕业论文就是研究《网络动员及其管理》,在这篇研究论文中,他分析了网络动员如何成功发起以及网络动员对传播双方的不同影响,论述了网络动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评价的二元对立、侵犯公民权利、对公正审判的干扰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尊重和保障民众网络表达权的基础上,对民众的网络表达权进行合理的限制。

2、网络动员机制研究。这一方面研究的文章不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涂光晋教授2013年01月发表于《新闻界》的《基于新浪微博平台的网络动员机制研究》。这篇论文研究根据参与者卷入程度的不同,将微博动员分为线上动员和线下动员两个层次,并试图从社会心理和人际传播两个角度分析微博动员区别于以往网络动员的新机制。

3、网络动员的应用研究。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网络动员的具体应用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如《网络公益的共意动员》、《网络动员中的国家与社会―以‘免费午餐’为例》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倪宁教授2012年9月发表于《国际新闻界》的论文《全球性网络动员如何可能?――基于《KONY 2012》的案例考察》,通过分析网络动员的资源优势与动员机制,提出全球性的网络动员情感建构,可以从两个层面:1、道义感的情感唤起;2、草根化的身份认同。该论文认为网络动员是构建全球公共领域的有益尝试。

通过对上述关于自媒体网络动员的研究文献整理分析后发现,目前我国对自媒体网络动员有一定的研究,但从整体上看这些研究有些分散、零碎,综合性的研究也一般基于行政管理或社会学的视角。对自媒体网络动员的研究目前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自媒体网络动员成因、类别等基本问题尚无具体统一的界定;二、对自媒体网络动员的作用机制研究较零散,缺乏系统的理论阐述。如自媒体网络动员的社会心理机制、人际传播机制、资源动员机制的等研究都只存在于个别论文的零碎片段中,缺乏整合。三、对自媒体网络动员的政府控制与调节缺乏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对策。

二、当前我国自媒体网络动员研究中的难点

1 海量的资料与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需要一定的技术能力

“自媒体网络动员的作用机制及管理对策”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选题,它会涉及到众多的自媒体网络动员事件。自媒体网络动员事件参与的人物大多匿名、分散、去中心化,@些网络动员事件的相关信息庞大,时常属于亿计,对如此巨大且分散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有着较大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与技术分析能力。

2 对自媒体网络动员的作用机制研究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储备

自媒体网络动员的作用机制的研究目前尚无整体论述,需要做出理论性的解释框架。这些研究涉及社会学、传播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对研究者的基础理论积累要求较高。本课题研究者学科理论背景为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统计学等虽然有所接触,但目前未有更深一步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理论积累。因此,如何把握与整合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成为该选题涵待解决的问题。

3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自媒体网络动员监控、引导、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工程。自媒体网络动员虽然存在着如成员相对匿名、波及范围广、随热点的转移快速爆发和消退、去中心化、组织性差、难以控制等特点,但是现阶段自媒体网络动员的产生、扩散都是在网络上进行的,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够支撑对相关IP及数据的整理分析。如基于互联网IP、cookies、网络机器人等技术:在用户层面可以明确的分析是谁、他的喜好、传播了什么事件、传播地点、传播内容、传播使用媒介;在内容层面,可以明确展现话题关键词、内容热点、话题讨论的集中区域、内容转载频次;在自媒体网络传播媒介方面,可以明确呈现不同媒介的话题量、介入方式、扩散方式。对自媒体网络动员的管理应该着手建立基于大数据的自媒体网络动员监控、引导、管理体系。网络事件都有着特定的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内容等,技术方面可以针对相关关键词作监控,如4月3日晚“朝阳区798艺术区的和颐酒店遭遇陌生男子袭击”这一网络动员事件,如果有将朝阳、袭击等作为关键词监控,并设定一定的警戒级别,及时推送到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在网络事件发起的初始阶段及时涉入,增加应对主动性。同时也应该建立自媒体网络动员管理的责任清单制度,及时处理与反馈。

立足自媒体网络动员的作用机制建立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网络动员监控、引导、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工程。除了对自媒体网络动员的全景、作用机制、政府管理方式与经验有全局的研究外,它还需要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有一定的研究。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的研究要能够导出一套衡量内容、传播、事态的变量,变量的导出需要大量数据、资料、案例的整合分析,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统计学相关的知识。从总体上来看这些研究工程量大且复杂。

参考文献:

[1]刘琼.网络动员的作用机制与管理对策[J].学术论坛,2010(08).

篇(11)

新媒体与新闻传播平台

在谈讨新闻人才培养之前,我们先对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出现后新闻传播平台的发展做一简略梳理。从web1.0时代的门户网站算①,新闻平台大约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传统媒体的自办网站,二是门户网站,三是微博、微信、移动新闻客户端等。在这三类平台中,第一类多为传统媒体的附设平台,将线下的内容放在新平台上,大多是简单的平移,方便用户查阅及作为数据库。由于互联网的海量信息,这种平移的受众到达率反而不如原有平台。就收益看,如电视新闻,通过固定栏目、固定时间很容易培养用户黏性,广告的到达率也较高。对比其网站视频,播映同样的电视内容,虽然可以采用贴片、水纹、弹窗广告等方式,但是很多用户会利用广告时间去浏览其他窗口的内容。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用户逐渐形成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取信息的习惯,因此,只用点击率来考量到达率,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而报纸、杂志这类平媒的内容在搬上互联网后,只依托其的广告更是毫无强制阅读的可能。

我们再看第二类新闻平台。门户网站在联网兴起之初,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新闻的主要来源。但门户网站在新闻本质上只是扮演了整合者的角色,将不同的传统媒体分散的消息整合到一起,本身并不生产原创内容,新浪的新闻历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特征。因此,门户网站需要的新闻人才以编辑居多。他们只要筛选出最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通过改动标题吸引读者点开某个链接,整理相关新闻专题,整合视频、音频、文字等形成多种媒体形式的报道,制作可视化图表等达到直观、形象的效果就可以了。门户网站还有一个优势是快,但这只是相对于传统媒体。微博出现后,用户产生的内容,评论、点赞等均成为新闻的附加值,门户网站也适时加入社交功能,用跟帖的方式来吸引用户,比如网易的“无跟帖,不新闻”,这种形式以后被忠实地移植到移动新闻客户端,其吸引受众的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微博的兴起对门户网站冲击很大,因为微博将新闻的“快”又大大提速了。比如,当微博上发生热点事件,通常会有当事者或知情人提供最新信息,传统媒体很难派赴人员迅速赶往现场,甚至是本地媒体在某些突发事件发生时也很难做到第一手报道。门户网站的消息源大多来自传统媒体,在速度方面也难以和微博相比。此外,门户网站引以为豪的帖下评论已无优势。微博出现后,其评论的方式不再是门户网站一层层“楼”的累积或接龙,而是打破线性结构,任意一个账号点赞、转发(甚至无评论转发)都可以表明受众对某条新闻的态度。微博个人账号的各类参与行为最后会形成合力,推出热点新闻,使用者因此而得到社群满足感。因为门户网站的评论并不能使某条新闻进入大众视野,只要用户没有点开这个帖子的链接,再多的评论也只是小圈子行为,这对于特别强调用户注意力的互联网生存法则来说是个缺陷。

我们最后看第三类新闻平台。微博、微信及移动新闻客户端都与移动设备的出现有关。这三个平台上的新闻有什么特征呢?如前所述,微博的传播模式打破了议程设置或把关人的壁垒,热点由用户合力产生,但这一模式也有缺陷: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如何描绘某个事件的完整过程,以及解释事件的成因、走向,这就给了传统媒体很多机会。新浪微博兴起后不久,很多传统媒体就在微博上开设了自己的官方账号,其内容有三大组成部分:一是线下新内容的预告;二是吸引新受众,开展营销活动;三是热点事件出现时的表态。所以,微博出现后,对深度报道的需求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恰好给了传统新闻人才用武之地。至于微信,以目前公众号或服务号的运营情况看,传统媒体和自媒体(比如个人经营的新闻账号,如罗昌平的“平说”)的账号各有其受众。和微博不同,用户在微信上多阅读长篇文章。微博虽然也能登载长文,但是通过链接和长微博图片的形式,用户一般读了摘要后就不一定再打开。而长篇报道、成组报道、深度报道在微信上更为常见,从而弱化新闻的时效性。由于微信朋友圈的封闭特质,用户转发突发新闻的行为明显少于微博。再看另一个热门的移动新闻客户端,有些是门户网站的APP版,比如网易,仍坚持其海量内容的特征,也保留评论特色。还有一类客户端,如从传统媒体中产生的澎湃新闻客户端,不以新闻的量为卖点,而是将内容定位在政治、文化等严肃新闻的报道和解释上,同时也重视用户的设置。

分析上述三个主要的新闻平台,会发现除了速度、便捷、社交因素,内容依然是吸引受众的重要因素。社交增强了互动,满足了用户的表达欲望,也为新闻本身带来补充的内容。此外,也有一些技术性的因素,如门户网站进站页面的分类和排版、表达内容的方式、单条新闻的容量、更新的速度等都会影响新闻最终的传播效果。再有,新闻风格是严肃还是轻松?是吐槽还是“卖萌”?厘清了如此多元的平台,才可以谈一谈新闻人才的有针对性培养。

新闻学和传播学的明晰定位

目前,很多高校的新闻院系都是兼具传播学和新闻学,而且在传播学日益成为显学的过程中,新闻学似乎渐渐被冷落。笔者以为,新闻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本科,不同于研究生培养,新闻学不可偏废,并要立足于文科。这既是现有的基础决定的,也是人才成长的规律决定的。

诚然,新媒体平台的技术因素不可忽略,新媒体人才培养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纯文科的教师和纯文科的学生来掌握原本属于理工科、经济领域或艺术设计领域的知识,并娴熟运用,比如编程、传媒经济、网页设计等课程。因为新媒体影响了很多学科,比如学习图书情报专业可以进行舆情分析,但由于该专业的招生面向理科生,编程、数据抓取较符合其原有的知识结构。而作为文科专业,就会在这样的知识结构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清晰的自我定位和培养目标显得非常重要,必须有很强的针对性。

当然,笔者并不是强调学科的进一步细分,过于狭窄的培养模式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比较理想的模式应是大一大二学生上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基础课程,也包括一些其他通识课。比如,分析和定位受众及传播规律,是传播学所擅长的。因为分众传播已经成为新媒体运营不争的事实,从业者只有对自己的受众有清晰的认识,放上去的内容才有的放矢。到了大三,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分流上课。擅长写作的,应继续训练其采编写能力,对图片、视频等制作感兴趣的,应加强其对专用设备和软件的熟练使用。

就新媒体平台的新闻内容看,文字和图片还是最主要的,而且由于流量的限制和WIFI不能全方位覆盖的现实情况,移动客户端的音频、视频新闻受众有限。这种有限,在智能移动设备未能突破技术瓶颈前,比如手机耗电过快、程序安装一多动力不足等,以文字和图片形式出现的新闻还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因此,着力在文字图片两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传统的新闻专业旨趣并无太大差别。当然,也要注意,新媒体的文字表达和图片风格,乃至编排风格和传统媒体有差别。比如微博这样的平台,要在140字内讲清楚并能吸引受众,这与传统的新闻写作有很大不同。新闻史上有因电报发明而产生的倒金字塔结构,那么140字的新闻表述也有其一定的技巧和规律,比如文字的力度和风格(如拟人化的卖萌体)。再如微博的新闻可以用链接外部网站和图片长微博的形式,远远超出了140字的容量。但和传统媒体比,其长文一般限制在3000字以内,这是移动设备所决定的心理阅读长度。而这种长新闻,在微信公众号出现后变成主流。因此,在文字和图片的混排上,新媒体平台一定要注意图片不能喧宾夺主,大量的图片容易打断长新闻阅读。所以,选择什么样的图片,编排的时候放置在文中的什么位置,都需要专业训练。与大而化之的空洞研究比起来,这类技巧的训练对学生而言更为实用,也贴近市场的真正需求。不过,这些技巧的总结有赖于教师和学生一起使用新媒体来加强体会,也需要教师调动原有的知识储备与传统采编写技巧进行对比总结。

我们还要强调的是,新闻专业学生对社会思考的能力仍然非常重要。新媒体出现后,虽然有海量的信息,但真正好的新闻作品还是会在网上辗转流传。尤其在经历了微博带来的信息狂躁后,对新闻深度的要求正在逐渐增加。无论是哪一个新媒体的新闻平台,选择稿件和组织稿件的人才必不可少。受众选择某一个新闻平台,究其根本,还是缘于的新闻符合自己的信息需求。新媒体平台的新闻特色,除了快和互动,就是对深度的要求。因此,要加强选择新闻和解释新闻的能力非常重要。这一能力的训练可以在新闻写作、新闻采访类课程中加以体现。

由于新媒体上知识产权问题不易得到解决,因此“复制”、“粘贴”和“免费”极大损害了原创者的利益,那么是否意味着新闻专业的学生不需要再锻炼自己的思考、编辑和写作能力,只要会些技术性的操作就可以?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技术因素和内容质量并重,Kindle阅览器便是成功之例。因此,不管新媒体平台如何变化,新闻专业的基本技能仍然是将来的立身根本,要纠正学生认为互联网不需要原创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观念。

新媒体的出现带来非常普遍的跨界现象,但在跨界中,重要的是协作,而不是要求从业者样样精通。目前许多高校在有些新媒体人才培养方面涉猎面过宽,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是力不从心,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只有集中力量,发挥自己所长,才能在差异化竞争中胜出。

实践的重要性

新闻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学习新媒体新闻同样也需要大量的实践环节。传统的由学生去媒体单位实习的路径仍然很有必要,因为那是真正的业界前线,这一条是很多高校新闻专业仍秉持的原则。不过,就新闻专业的人才需求看,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还是相对不足,新媒体的到来恰恰可以提供一些新的尝试。比如,网络提供了足够的新闻,如何选择你假拟的受众需要的新闻,包括如何组织。如果受众有深度要求,又如何解释新闻、评论新闻,训练学生尝试寻找专业的解释并用文字表达,采访和写作课完全可以在某一热点事件发生时,让学生展开这样的实践,尤其是文字表达的实践训练必须加强。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经典阅读的减少,学生的写作能力呈现普遍衰退现象,加上基础教育阶段大量时间花费在应试上,也造成学生对现实的关注和理解不够。

另外一个环节是毕业论文,大多数新闻专业的毕业论文仍是理论研究,学生花费大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撰写成的毕业论文在实际求职中用处不大。如果说,新媒体出现前的毕业生是拿着自己在传统媒体的实习作品去证明自己的实力,那么,在新媒体出现后,学生还可以采用另外一些形式。比如,擅长新闻摄影的,可以将自己的新闻摄影作品集中在新媒体平台上,无论是公共使用的平台还是自己的个人平台。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一是在自己擅长的方面得到集中的实战训练,二是在平台上也可以真正检验自己的水准。笔者在今年的新媒体课程授课实践环节中,尝试让学生分组开设微信公众号,内容自定,但必须做满10期。同时,要求其观察一个微信公众号,分析其内容、风格和具体的服务措施。学生在自己运营与观察的过程中,很快就发现了微信公众号的一些特点和困难,比如,好的内容如何推广,点击率不一定意味着接受,更不意味着影响力,只有两周之后的内容点击者才基本可以确定是账号的忠诚粉丝。而经历了最初的熟人粉丝迅速增长后,微信公众号很快就进入停滞期。他们由此充分认识了推广微信二维码的重要性,发现扫图比查找账号要直观和便捷,也容易找到熟人圈以外的真正对内容有兴趣的用户。因为熟人并不一定对内容有真正的兴趣,这类账号的粉丝量意义并不大。所以,打破微信公众号的闭环就成为微信推广最重要的一点。

由于新媒体平台的开放性,这类校内展开的模拟实践和在校报、校刊、校电视台、校广播台的实习可以共同实行,这拓展了学生的实践面。因为新闻人才在就业市场上最后的单位已大大超过了传统媒体的范围,而且即便进入传统媒体,也很有可能进入新媒体部门任职。其次,传统的校内实习,题材、对象相对单一,虽有一定的实训效果,但与进入社会后的新闻实践还是有较大的差异。

就近些年的就业实际看,本科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用人单位更在意的。高校的新闻专业应根据单位的用人要求,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比如近年的新媒体单位招人,会要求应聘者会使用数据分析、photoshop、ps、dream-weaver等软件的使用,文科学生还是可以胜任的,和office、WPS软件的使用比,接受并无太大的难度。

最后要强调的是,在新媒体平台不断变化的形势下,新闻专业已经很难像过去那样通过教授写作、编辑等能力便可让学生应对整个职业生涯。因此,在整个大学生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敏感度和终身学习的意愿和能力变得十分重要。这其实也是对教师的新要求。教授新媒体课程的教师除了在理论高度上指导学生外,必须经常使用新媒体,与业界保持一定的联系。没有足够的好奇心和敏感度,就不能了解新媒体的动向,也难以发现不同的新媒体之间或显或隐的变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调整,会比最初预想的时间要长,也要困难,但一定切忌完全否定原先的培养方式和规律,毕竟,新闻是文化生产,作为精神和思想的载体,具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完全是技术型的革故鼎新。在市场迅速变化的形势前,要先观察而后寻找调整良策。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