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公路建设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1 10:11:1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公路建设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公路建设论文

篇(1)

所谓的模拟计算法就是针对建设地实际情况以及公路建设方案进行模拟计算,合理规划公路建设的相关指标和具体数据,在选择公路建设方案时选取与模拟结果最为接近的方案。容耀华(2006)在对某高填方软土路基特殊路段处治方案进行比选时,借助于数值模拟手段,对路堤与江堤并行特殊路段的处治方案进行模拟,重点研究了路堤施工过程路基的变形及其对江堤安全的影响。通过对不同设计方案计算结果的分析,从安全可行及经济的角度进行了方案的比选,从而确定了最终设计方案。通过模拟计算能够有效分析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问题,简化了设计的难度,保证建设质量。

1.2优缺点对比分析方式

不同的环境下不同设计方案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优缺点对比分析法就是针对特定的环境下不同方案所产生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选择优点较多的设计方案。康华刚(2007)在研究西康高速公路秦岭终南山特长隧道消防设计方案比选时,采用优缺点列举对比分析法对灭火设施组合、消防干管布置、消防水源选择等关键性方案进行了比选。

1.3价值工程法

针对公路建设方案应该建立相应的价值评定指标体系,从而判断各个方案的工程价值,确定方案选择。而价值工程法就是在这一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在公路建设过程中通过结合实际条件客观的评价不同工程的机制,通过分析指标权重来选择公路设计方案。秦志斌(2011)在研究山区公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多目标评价时,首先构建了三级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主观赋权法(层次分析法AHP)和客观赋权法(熵值法)结合起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大小来确定其对于目标的重要性和对实际问题(山区公路路线对环境的影响)的作用大小。

2对不同公路线路设计方案比选方式的评析

在公路线路设计过程中选择不同的比选方式会对设计方案有较大影响,上文所介绍的四种设计方案对比方式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是比较常用的,但是不同的对比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缺陷,接下来就对这四种方式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在实际公路建设过程中可以选择更适合的方式来进行方案对比分析,提高公路建设质量。

2.1五种对比方式优点

五种对比方式都有其不同的优点,比如多指标综合比选法通过分析公路建设方案的不同指标来判断线路方案是否适合当地的公路建设,这种方式可以利用指标来衡量建设方案质量,更加直观。而模拟计算方式可以通过模拟还原实际建设状况,使建设方案更加贴近建设环境,符合建设需要。在设计方案差别较小,而且方案较多的情况下优缺点对比分析方式可以更加客观的反映各种方案的优势和缺陷,从而根据实际需要引导建设者选择更为适当的方法。通过衡量方案价值确定选择何种公路建设线路,价值工程法能够更精确的判定线路的价值,从而全面反映不同方案的价值,为线路选择提供必要的帮助。

2.2五种对比方式缺点

不同的对比方式除了各具优势以外还存在不同的问题和缺陷。多指标综合比选法的却缺点是过分偏重于指标衡量,虽然涉及的指标较多但是仍然缺乏实践性,不能够反映方案是否真正符合实际建设需要。而模拟计算方式虽然可以通过模拟计算实际环境来确定方案的实效性,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如何选择适当的指标仍然存在问题,特别是计算过程中由于计算较为复杂,所以经常存在计算错误。优缺点对比方法能够直观的反映各种方案的优缺点,但是仅仅局限在现有的方案之中,不能通过对比判断实际建设所需要的具体方案,从而影响建设质量。通过衡量方案价值尽管能够确定方案的价值,但是并没有规定何种价值的方案更符合各地建设需要,不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仍然具有局限性。

篇(2)

交通部把交通行业定位为公益事业,是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也就是说公路行业是服务性行业。而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靠什么来保证和提高,最终要靠文化建设。广东省交通集团倡导的“阳光之路,阳光服务”的服务宗旨,是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建设的宗旨。围绕这一宗旨,高速公路公司的根本任务一是建设,二是服务。因此,推进高速公路文化建设也是公司生存发展的自身需要。要不断充实高速公路行业文化内涵,要珍惜、继承和发扬这些管理经验和精神财富,不断丰富高速公路行业文化,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注入新的活力。高速公路行业的特殊性赋予了高速企业特殊的文化。

(一)高速公路文化建设能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步伐。高速公路文化本身就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因此它既有利于物质文明建设,也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同时,针对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点多、面广、高度分散的特点,高速公路文化的辐射功能将对整个行业的两个文明建设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二)高速公路文化建设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效果。虽然高速公路文化建设不完全是思想政治工作,但它的激励、沟通和导向功能都属思想政治工作范畴。加强高速公路文化建设,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高速公路文化建设能增强企业凝聚力。高速公路文化建设能使企业员工形成利益共同体。企业员工在工作中能自然地用共同行为准则约束自我的行为,并以此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内部关系,排除发展过程中一些人为的阻碍和摩擦,建立一种和谐的内部关系,促使广大员工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增强凝聚力,使企业上下一心。

(四)高速公路文化建设能增强企业竞争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高速公路企业必将作为市场竞争主体。要在公路建设管理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增强竞争力,而高速公路文化建设正是凝聚团队精神、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五)高速公路文化建设能塑造企业社会形象。形象塑造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塑造高速公路良好的社会形象是高速公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企业文化推动文明服务、优质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逐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在社会上建立高度的信誉。

(六)高速公路文化建设能促进企业改革的深化。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人们逐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的过程,健康向上的高速公路文化是帮助职工转变观念、提高管理水平行之有效的助推器。

二、高速公路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高速公路文化具有精神的、行为的、制度的、科技的内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谐统一、协调发展。

(一)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企业核心价值体系,是企业的灵魂。高速公路文化要以历代公路前辈和当代公路人战胜困难、攻坚克险、不怕牺牲的拼搏奉献精神为核心,大力弘扬“筑路架桥,为国为民”的传统美德,大力弘扬“艰苦卓绝,勇赴国难,不怕牺牲”的公路精神,大力弘扬开拓创新、勇于进取、构建和谐、服务社会的时代精神,结合时代要求和企业发展需要构建文化体系,培育和塑造具有企业特色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确立全体员工共同追求的发展愿景。加快高等级公路建设步伐,提高服务质量,构建和谐交通的精神力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二)行为文化。企业文化必须通过员工的言行加以体现,这是企业文化发挥作用的必然途径。这就要制订员工行为规范,以员工守则的形式,对全体员工在工作和生活当中的言行作出规定。员工守则要明确提出企业精神、职业道德、经营理念、发展战略、远景规划等,明确描绘企业及员工共同追求的长期愿景;对员工本职工作的质量、效率、目标提出明确要求,对工作用语、动作手势、仪表仪态等作出明确规范。特别对收费站、服务区等面向社会的窗口单位,要制定优质服务的详细标准,树立热情、友善、文明、人性的服务态度,体现快捷、畅通、安全、舒适、美观、怡人的服务质量,营造一种公路消费者自觉自愿、心情愉快的收费环境,取得全社会对公路建设事业的理解和支持。

(三)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企业成员共有的行为规范。管理制度是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带有强制性义务、起规范保证作用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人事制度、生产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文化的确立和推行必须通过制度来加以保障和落实。而各类规章制度要体现以人为本,体现为驾乘人员提供快捷、畅通、安全、舒适的高速公路通行环境的社会责任,形成每一个企业员工所追求的价值取向。通过严格的管理,逐步形成员工的自觉行为,使文化建设的责任落实到企业所有员工,形成单位有指标、员工有责任、全员参与、人人尽责的建设局面。

(四)科技文化。当代公路人把人马驿道建设成为现代公路,最终发展为今天的高速公路,这不仅需要攻坚克险的勇气和智慧,更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的结果。这些科技创新成果是高速公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文化建设大力弘扬这种开拓创新、敢于进取、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推动公路建设和运营管理领域的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营运公路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高速公路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培养文化意识,是高速公路文化建设的思想保障。领导层是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培育者和践行者,更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推动者;管理层是企业文化的执行者、实施者。因此,企业领导干部要确立合乎时代精神和企业特点的文化战略,带头示范,身体力行,大力开展企业文化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通过规章制度、管理措施、管理风格等渗透到每个部门、每个职工,营造企业文化氛围,让广大职工充分接受,形成对高速公路文化的共识,使职工自觉参与建设,从而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支持文化产品的生产,是高速公路文化建设的前提。要重视文化生产,投入必要的劳动力量和生产成本;要尊重和弘扬文化生产的精神和物质产品,对文化生产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扶植。这样,才能培养和造就一批自己的文化生产者,创造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繁荣企业文化。

(三)物质文化建设,是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建设的物质保障。物质文化表现在高速公路建设与管理的工作活动场所、路容路貌、站容站貌等建设。物质基础是高速公路文化建设的基本保障,也是公路文化建设工作的第一步。企业文化的形成反过来又会推进生产建设和经营管理工作的不断提升,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行为文化建设,是高速公路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行为文化是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并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通过提炼总结就形成企业管理的规章制度。行为文化要通过员工守则、服务公约、操作规程、仪表仪态、服装服饰、效益和效率标准等来加以体现,这些都要通过特定的规章制度把它固定下来,并根据时代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不断修订完善,为企业文化的形成提供制度保障,为文化建设的延伸发展提供保障。

(五)精神文化建设,是高速公路文化建设的核心。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隐藏在高速公路文化的深层,渗透在职工心灵深处,但一旦形成群体力量,就能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精神文化是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企业精神的高度升华。因此,建设高速公路企业的精神文化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弘扬公路行业的传统文化。牺牲与奉献是历代公路人的精神特质。当代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就要继承和发扬这种传统美德,塑造企业精神,不断推动公路建设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二是培育高速公路企业精神。首先要从企业的特点和实际出发,要有独特的个性;其次是把企业员工的行为和追求引向健康向上的轨道,具有强烈的激励性;第三是要体现时代精神,与时俱进,有鲜明的时代性。要以准确深刻、简洁生动、富有个性特色的语言和主题,对员工进行引导和感召,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三是高速公路企业精神的提炼和升华。通过对企业精神进行提炼、总结和升华,明确界定企业精神的名称、内涵和外延,然后开展大量的宣传普及工作,使广大员工从思想上了解和接受,从行动上实践和体现,最终转化为员工精神的个体意识,使员工成为具有企业精神的“公路人”,使企业精神成为员工完全自觉的行为,成为一种“本能”。

篇(3)

2安全技术交底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过程

众所周知,一线施工作业人员是安全事故高发人群,也是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安全技术交底是针对施工现场实际的施工部位和具体的施工内容而对一线操作人员进行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技能的“再培训”。在施工作业前,在施工现场,首先针对施工项目的作业点、危险点、安全事项、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指标以及事故预防和避难急救措施等,向全体作业人员进行技术较低,比如在安全交底中深基坑挖有无防护、有无按规定设置警示标示、在运行中的高低压电力设备上的施工作业防护措施是否到位等,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使其透彻理解安全操作规程对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意义。安全技术交底责任重大,认真落实安防责任可以预防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安全交底的具体要求:①安全技术交底必须逐级进行,纵向要延伸到全体作业人员,从企业到项目到班组最后到人;②安全技术交底必须具体、明确,要有针对性;③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主要针对施工中给作业人员带来潜在危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④应将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向工长、班组长进行详细交底;⑤定期向两个以上作业队和多个工种进行交叉施工的作业队进行书面交底;⑥应该优先采用新的安全技术措施;⑦安全技术交底必须有书面的签字记录。安全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①本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特点和危险源、危险点;②针对危险源、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③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④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⑤发生事故后应该采取的避难和紧急救援措施。

3制度建设是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从安全生产发展战略全局出发,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安全生产制度建设要求全体人员对“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入耳、入脑、入心,进一步筑牢思想防线,坚守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不放松、不懈怠,做到自觉知法、懂法、守法;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细化落实全员、全过程安全责任,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安全管理“人岗匹配”,加强安全事故处理和考核力度;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固化安全管理工作成果,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建设,狠抓制度落实;深入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安全生产保障能力;高度重视应急工作,不断完善应急机制,强化应急日常管理,加强安全故障演练,持续提升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努力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4安全会议,承载着总结经验、超前部署的重大意义

安全会议的召开是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总结,互交经验教训,也是对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病因诊断,其目的在于分析形势,为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把脉”,将安全制度内化为作业人员的工作态度,便于及时掌握安全生产工作动态,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事前控制,最终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中。邯大高速公路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例会,会议的主要内容:传达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方针政策,并研究提出贯彻落实的措施;总结上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下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深入研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整改落实安防措施;对安全隐患较多的施工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改正,表彰和奖励安全生产较好的施工单位。

5喊话制度,邯大高速公路建设安全生产的一大亮点

“各位师傅,今天进行钢筋绑扎施工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有:第一、要穿戴好相应的劳保防护用品……”这是邯大高速公路某标段施工前的一段“安全喊话”。邯大高速公路全线推行安全喊话制度,每个施工现场均有专人负责安全喊话,“什么时间喊、谁喊话、喊什么、对谁喊”都有明确规定,喊话制度落实在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环节,形成了全过程安全防护。每次“喊话”对于准备施工或正在施工的一线作业人员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提醒,以确保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篇(4)

近十多年来,武夷山市加快了以公路建设为主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建成的高星公路、度假区0#公路、石雄至洋庄战备公路,由于重视环保,加强了公路的绿化美化,为武夷山增添了亮丽的风景和勃勃生机。

武夷山市有首批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旅游度假区,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更重要的是武夷山申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在1999年12月获得成功,拥有了世界级的旅游经营品牌。良好的生态和独特的资源是武夷山发展的优势,也是最大的资本。发展生态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生态环境在武夷山市具有“一票否决权”。即再好的投资项目,只要污染环境,绝对禁止。

1、环境保护在武夷山公路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环境保护是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保护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所采取的各项措施的总称。武夷山的生态环境不只是祖宗的遗产,更是子孙的财富。在公路建设中,我们只有保护建设环境的责任,不能也无权恣意消费。环境出形象、也出效益;环境出吸引力、也出生产力。

1.1、是武夷山市中心工作的需要

旅游业是武夷山市的支柱产业,“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是武夷山市的总体定位目标。良好的生态和独特的旅游资源是武夷山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在公路建设中要重视沿线的环境保护,优先考虑公路建设可能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采取相应对策,尽可能避免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遭到破坏。将武夷山的公路建成一条条贯穿全市的绿色长廊,让一条路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使之带地动全市的生态环境,旅游环境及改善投资环境。

1.2、是公路建设自身的需要

公路建设时大量占用土地,大面积的挖方、填方,对植被的砍伐和破坏导致地质结构的改变,水土流失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变等问题,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引起公路的严重毁坏、中断。在公路建设中,注意节约用地、填挖平衡、保护水利设施等措施,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边坡防护和绿化,可以有效地保护水土流失。减少公路的水毁,保证公路的安全。

2、公路建设中的环保对策

武夷山市的领导认为,武夷山已是世界双遗产地,就是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环境。“舍易求难、宁可多花钱、不可一片风景”在修建入闽通道福汾线(石雄~洋庄段)时,为了保住一棵千年古樟树,不惜多花费了30万元。

公路建设中要把环保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统筹规划,认真实施,做到公路与环境同行。公路建到哪里,环保工作就跟到哪里,建设不忘环保,环保促进建设,珍惜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及人文景观,不因公路建设而忽视环保问题,甚至以牺牲对公路沿线环境的破坏,造成生态资源的损失和新的环境污染。

武夷山市已建好的公路项目和在建的公路工程项目主要采取以下的环保对策。

2.1、在路基施工中加强防护工作,不让开挖爆破的土石落入河流农田耕地中。武夷山市公路不少是沿河谷布线的,施工中大量土石容易滚落河谷、农田耕地中,阻塞河道,毁坏农田耕地。因此,施工中要在河流岸边、农田耕地村庄上修筑挡墙,控制爆破等,不让土石掉落溪谷农田里。已落入溪谷里或农田里的要及时清理运走,还河谷农田耕地的本面目。

2.2、处理好公路建设中的废弃土石。武夷山境内山岭重叠,溪谷纵横。公路多数在崇山峻岭间蜿蜒前行,开挖土石方量大,除部分用于填筑路基外,大部分废弃土方要进行妥善处理,不能就地乱堆乱放造成新的环境破坏。最好的做法就是选择农田耕地少,不易引起水土流失的山洼作弃土场,把废弃的土运往填土场统一堆放,用压路机分层碾压达到一定压实度,然后进行植树、种草、绿化美化,恢复生态环境。

2.3加强边坡的防护。武夷山是山区,公路边坡一般都很高,由于公路建设边坡开挖使原有的生态遭到破坏,改变了地质结构,破坏了地表植被,极易形成滑坍、泥石流,危害公路及附近农田。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采取工程治理、生物治理或工程治理与生物治理相结合办法进行环境处理。

2.4加强施工中的环保监督,加强对公路建设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在施工中自觉做好环保工作。按规定,不乱砍乱伐花草树木,确保生态环境不遭人为破坏。施工承包方与业主签订承包合同时,都要有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条款。并在工程施工中,严格按这些条款进行监督、检查。

此外,在设计阶段应避免大挖方、高填方,公路定线远离村镇,有效保护自然的山体和植被,加强路基范围内的排水、防护工程,设置足够多桥涵工程,确保水流畅通。

3、对武夷山市公路环保工作的建议

武夷山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要因地制宜、师法自然、做出自己的个性,自己的风格。

3.1、公路绿化在总体上要表现为自然野生的形态。不要盲目的引进异地的花草树种,公路绿化过程中不要忽略了对当地的乡土植物的利用和保护。本土植物水土最服、也最经济,行道树要多种武夷山市的市树樟树,要种出规模、种出特色。

3.2、大力宣传公路环保工作。要把环保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利用各种宣传活动如每年的“六?五”环境日,大力宣传国家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规,提高人们对公路环境保护的意识,共建文明通道,爱护公路一草一木,共同维护来自不易的交通局面。

环境保护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全世界关注的主题,保护环境是我们的神圣义务。公路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是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保护生态资源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之一,我们要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精神,认真贯彻南平市委提出的“建设用高科技武装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思想,自觉实践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全力推进武夷山的交通事业,使武夷山市尽快发展壮大,真正走向全国,迈向世界。

篇(5)

国外的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几乎与项目前评价同时产生。最早开始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60年代以后广泛应用于各国和国际金融组织。发达国家的后评价主要用于评价使用国家预算的国内公共部门大中型投资项日,并有明确的后评价法律依据、系统的机构和评价程序与方法。国外建设项目后评价多采用有无对比法、前后对比法和逻辑框架法,相应的指标体系也比较健全和完善。

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估的起步工作也是在80年代开始的,在原国家计委的指导下,交通部进行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试点,并在此基础上于1996年制定了《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管理办法》和《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办法》,详细规定了公路建设后评估工作重点、必备条件和组织管理方式及后评估报告的文件格式及内容。这标志着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的后评估工作已经开始进入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但与其它国家比起来还是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方法的创新研究较少,仍使用传统的有无对比法、前后对比法。

2、在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指标体系上,缺乏统一的可操作标准,影响了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效果;

3、对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内容和程序方面的改进研究较少。

4、我国的路网建设涉及区域较多、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千差万别,部分地区统计资料不完整,使评估测算愈加困难。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现有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计算方法已无法满足公路项目后评估工作的需要。本文在现有的“前后对比法”和“有无评价法”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尝试引入“逻辑框架法”,以健全公路项目后评价方法,对公路建设项目的目标进行全面和系统的评价。

二、我国现阶段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常用方法

(一)前后对比法

“前后对比法”是指将公路建设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和评估的预测结论以及技术经济指标与项目实际运营结果及后评价时所作的新的预测进行比较和分析,鉴别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程度,用以发现变化和分析原因,以便为今后加强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和进一步改进项目管理工作积累经验。

“前后对比法”多运用于公路项目的过程评价,通过对公路建成通车后的有关实际数据的观测调查,对比项目的实际运营情况与前期预测情况差距的大小,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为改善运营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与措施。过程评价应涵盖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并能反映各阶段主要环节的特征。一般包括前期工作情况和评价、项目实施评价(主要包括执行情况评价及项目实施结果评价等)、营运情况评价、项目管理、配套及服务设施情况和评价。运用“前后对比法”,通过对全过程各个阶段的比较分析,可以寻找到项目效果好坏的原因,指出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的差异,总结出项目成败的经验和教训,以便使以后项目的实际计划和目标制定更加切合实际。

(二)有无对比法

“有无对比”是指将公路项目实际发生的情况与若无该项目时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以度量项目的真实效益、影响和作用。对比的重点是要分清项目的作用和影响,与项目以外因素的作用和影响。这种对比用于项目的效益评价和影响评价,也是后评价方法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由于公路建设项目实施后的效果不仅仅是项目的效果和作用,还受项目以外多种因素(如国家政策、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所以,简单的有无对比不能得出真正的效果。

为了客观、全面地反映公路建设项目的真实效益和影响,我们在前述两种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引进了逻辑框架法,旨在完善公路项目的目标评价。

三、逻辑框架法

“逻辑框架法”(LogicalFrameworkApproach,LFA)是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在1970年所开发的一种项目设计、计划和评价工具,主要应用于项目后评价中。“逻辑框架法”是一种概念化论述项目的方法,即用一张简单的框图将几个内容相关、必须同步考虑的动态因素组合起来,通过分析其相互间的关系来评价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及原定决策目标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实践性。

公路建设项目目标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总体宏观目标评价(即项目建成后对沿

线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总体影响和作用)和对项目原定决策目标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实践性进行分析评价。因此,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要对照原定目标的主要指标,检查项目实际实现的情况和变化,分析发生改变的原因,以判断目标的实现程度。对有些原定目标不明确或不符合实际情况、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的指标,项目后评价要给予重新分析和评价。

我们可以利用LFA的思路和方法,对公路建设项目目标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

LFA的核心概念是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如果”提供了某种条件,“那么”就会产生某种结果。这些条件包括目标内在的影响因素和实现目标所需的。1)宏观目标

项目的宏观目标即宏观计划、规划、政策和方针等所指向的目标,该目标可通过几个方面的因素来实现。宏观目标一般超越了公路项目的范畴,是指国家、地区、部门或投资组织的整体目标。这个层次目标的确定和指标的选择一般由国家或行业部门选定,一般要与国家发展目标相联系,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等的要求。

2)项目目的

也叫直接目的,是指项目的直接效果,是项目立项的重要依据,一般应考虑公路项目为受益目标群体带来的效果,主要是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成果和作用。这个层次的目标由项目实施机构和独立的评价机构来确定,目标的实现由项目本身的因素来确定。

3)产出

这里的“产出”是指项目的建设内容。一般要提供可计量的直接结果,要直截了当地指出项目所完成的实际工程。在分析中应注意,在产出中公路项目可能提供的一些服务和就业机会,往往不是产出而是项目的目的或目标。

4)投入和活动

该层次是指项目的实施过程及内容,主要包括资源和时间等的投入。

上述各层次的主要区别是,项目宏观目标的实现往往由多个项目的具体目标所构成,而一个具体目标的取得往往需要该项目完成多项具体的投入和产出活动。这样,四个层次的要素就自下而上构成了三个相互连接的逻辑关系。因此,要应用LFA进行公路项目目标评价,目标体系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第一级是如果保证一定的资源投入,并加以很好地管理,则预计有怎样的产出;第二级是如果项目的产出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并确保外部条件能够落实,则预计能取得怎样的具体目标;第三级是项目的具体目标对沿线地区乃至整个国家更高层次宏观目标的贡献关联性。这种逻辑关系在LFA中称为“垂直逻辑”,可用来阐述各层次的目标内容及其上下层次间的因果关系,这样,一个公路项目目标的各种内在逻辑关系可以利用LFA来体现。通过分析目标管理诸多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实现从设计,实施到最终效果的项目目标的系统评价。

2、水平逻辑关系

篇(6)

公路建设的成本控制是指对公路的成本进行一系列的评估,再对所要建设的进行成本预测,计算出总的投资应该是多少,最后进行将投入的资金控制在一定的数额内,以免造成超支的现象。1.公路建设成本控制的意义。在我国目前公路建设普遍存在着工程的周期长所以自然在消耗人力、物力、资金、技术方面的成本都会相应变多。这就容易造成资金的缺失,在这方面相关的部门应该积极努力的管理与配合,避免公路建设中成本超支。最后达到无法控制的地步。控制它是一种能运用到实际中的管理手段,它是对现有的事情产生影响,并能按照好的影响方向发展下去。在成本控制中,对哪些能够影响成本的因素进行控制,制定目标,当目标产生偏差时能够及时发现与修正。能够保证完成设定的目标,尽可能少的投入,来将公路建设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有利的贡献。2.公路成本控制的基本步骤。打算建设一条公路要通过一系列缜密的计划进行详细的预测,才能去进行实施。建设成本的控制正是许多方式的其中之一。控制建设成本基本步骤有两个。第一是制定整个的投资计划的总体目标,在建设公路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情况,把所能发生的提前做好准备,在发生时能够很好的面对,这就是设立目标的目的。第二是在执行过程中所设立的标准。例如说根据公路建设的分工情况,来分配不同的投资资金、竞标承包给不同责任人使公路建设的实际支出控制在预定的标准之内,这样既能节省支出,又能保证公路建设的质量,从而达到制定标准的目的。

篇(7)

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招投标阶段中,有多个子阶段,包括招标准备阶段、招标阶段以及最终的评标、定标和签订合同阶段,每个子阶段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投资控制。

1、招投标阶段投资控制的目标

建设单位在这个阶段的投资控制包括:准备阶段的编制标底、选择合同类型;招标阶段的方式选择;评标的方法和合同价的选定。而这一阶段投资控制的目标就是编制科学的标底、选择有利的合同类型、选择有效的招标方式、选择科学的评标方法和合同价。(1)编制科学的标底和选择有利的合同类型。标底是指由招标单位编制或委托专门的机构编制的,并通过审批的招标工程的预期价格。其组成内容主要包括:标底编制说明、带有价格的工程量清单等测算明细。一个合理编制的标底能够有效衡量投标者的报价是否合理、是否具有竞争力,同时能控制工程造价,抑制低价抢标,核实投资规模,并有助于招标方了解投标人是否有串通投标、故意哄抬报价等不道德行为。因此,标底的合理编制对于该阶段的投资控制尤为重要。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标底的设置存在许多人为因素,应严格避免由此引发的有失公平、公正的情况发生。施工合同主要有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三类。这三类合同都各有利弊,招标人应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当的合同类型。其中,总价合同是指工程总价确定的合同,承包方应完成项目的所有内容,风险由承包方承担,但是适用于小规模、短工期的工程,并且要求工程外部环境因素良好。相反,成本加酬金合同是指规定建设单位支付实际成本加酬金的合同,风险由招标方承担,适用于大规模、长工期的工程,项目的外部环境因素恶劣。而单价合同则处于两者之间,风险由双方共同承担,适用于中规模的工程,项目的外部环境因素一般。不同的合同类型,风险承担方不同,承担的程度也不同。因此,投资控制者应根据自身项目情况,选择合适的合同类型,使自身承担风险最小,并且效果最优。(2)选择有效的招标方法。常见的招标方法有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其中,公开招标是指招标方在报纸、电视等媒体发出招标广告,凡是对该工程有兴趣的承包单位都可以前来参与投标。这种招标方式给所有承包单位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促使他们为了中标而提出尽可能合理的报价以及高质量的施工方案,而招标方也有了很大的选择空间。但是这样大大增加了资格审查和评标的工作量,同时会增加投标人恶意压价等投机行为。因此,在这种方式下,投资控制方要做的是加强相关资格审查,并且在之后的评标过程中,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评标、定标。邀请招标则是招标方凭借自身的经验和对一些知名承包商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发出招标邀请。这种方式保证了投标人的资质,他们或有此类项目的施工经验,或信誉较高,完全有能力完成此项目。但是,由于个人经验的局限性,往往会忽略了一些由于刚刚起步而信誉不高但却颇有潜力的单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投资控制方的任务即是丰富自己的认识,关注各方消息资料,尽可能地邀请资质优异的承包商前来投标。(3)选择科学的评标方法和合同价。评标是指由招标人按照法律的规定,挑选符合条件的人员组成评标委员会,负责对各投标文件的评审工作。评标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包括综合评估法、最低评标价法、有限低价中标法和最优评标价法。由于投标人可能出现不平衡报价等不道德行为甚至违法行为,在这个阶段,招标人应重视评标方法的选择,避免损失的发生。一般情况下,合同价可分为固定合同价、可调合同价和成本加酬金确定的合同价。固定合同价是指合同价格不会因价格的变动而变动;可调合同价则是在合同期间,合同价格会随着价格的变动而作出相应调整;成本加酬金确定的合同价是指合同价由成本和酬金两部分组成,而酬金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根据最终综合效益来确定的,两者的激励效果不同。这三种合同价类型中,第三类由于其对于招标方和投标方的风险都不是太大,而应用最多。

2、招投标阶段投资控制的关键点

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通过各投标方之间的竞争、招标方与投标方之间的合理谈判,从而选出理想承包商,并确定合同价,签订施工合同。可以说,开展招投标是实现总体投资控制的重要举措。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在招投标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而将这些问题有效解决,则是做好招投标阶段投资控制的关键点。现存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招投标责任不明确。在招投标过程中,招标方通过招标选择理想的承包商,并以合理最低的报价进行投资。但是,在招标方中,各部门或者个人的责任不明确,以至于出现道德风险,敷衍了事甚至滋生。第二,对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查不够严格。该问题主要出现在进行公开招标的招投标过程中。由于公开招标,凡是对该项目感兴趣的施工单位均可以参加投标,各个施工单位实力参差不齐,从而增加了资质审查的工作量。一些单位因审查过程不严格,而使不合格的施工单位进场投标,影响最终合同价格。第三,评标过程不够规范。评标定标是招投标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关系到最终施工单位的选择和承包合同价的确定。目前,一些建设单位存在评标过程违规行为,经常出现违法选择施工单位的情况,这对于整个项目的实施危害甚重。针对上述分析,认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投资控制分析的关键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执行招投标集体责任制。为避免一人权利过大或者部分参与人无责任意识的情况,提倡采用集体责任制,即参与招投标工作的全体工作人员达成一致协定,对自己在招投标过程中的工作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有利于招标人员明确自身职责,从而认真、踏实地进行工作,确保招投标工作“公平、公正、公开”的开展。第二,严格开展相关检查工作,包括准备阶段对招标文件等资料的检查,招标阶段对投标方资格的审查和定标阶段对评标程序的检查,务必确保各阶段的工作符合法律法规,并且科学合理。第三,建立招标人员的奖惩制度。建立相关奖惩制度,有利于促使招标人员尽心尽责地投入工作,从而提高招投标阶段投资控制效率。奖惩制度的建立有多种形式,主要有:建立薪酬、福利和津贴政策;晋升和解职威胁;赋予权力等。第四,准确识别投标人的报价策略,见招拆招,以选择理想的承包商,获得合理的工程合同价,使项目的最终综合效益达到最优。在招投标过程中,投标人的报价并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所提出的工期、质量保证以及自身社会信誉也应是招标人在选择承包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而投标人往往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刺探招标人的标底以及其他投标人的报价,从而给出最有利于自己的报价。

二、招投标阶段投资控制的途径和方法

招投标阶段中各个子阶段都需要进行适当的投资控制分析,而涉及到的方法主要有:准备阶段编制标底时投资控制的方法;招标阶段选择招标方式时的投资控制方法和最后评标定标时评标方法。

1、准备阶段编制标底时投资控制的方法

标底的编制方法与设计阶段的概预算编制方法类似,是招标人心中的预期价格,作为招标过程中的参考。为使标底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即控制工程造价、抑制低价抢标等,招标人应重视标底的合理编制。设置标底时应留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一般标底比投标人的平均报价高出3~5个百分点为理想状态。在编制标底时,应尽量保持与市场水平一致,并且充分考虑人工、材料、机械单价的变化情况,并注意不可预见费的考虑。

篇(8)

1.1景区公路建设的特点

森林旅游景区公路与普通公路在两者的要求和使用上有着许多不同点,景区公路为使旅客能够尽量地欣赏到沿线的风景,在线路的选择上多迂回曲折。在景区公路施工过程中,土石方多采用线外取土,以保护沿线生态环境为主,以减少对景区动植物资源的破坏。景区的交通量较小,但在可能出现大的车流量的节假日应控制好景区的游客量,保护好景区内人文古迹。景区公路内应尽量不设置大的桥涵,以盘山公路为主,利用好沿线风景,体现出动态的景观美。景区公路的设计车速较低,其设计时可以根据路段采用不同等级公路,同时结合交通量的要求,根据地形和环境情况考虑技术经济合理性,分段选用不同的设计技术指标。表1为景区公路与普通公路的不同点。

1.2景区公路建设的基本要求

1.2.1公路环境设计方面的要求

森林旅游景区的公路建设要将道路的周围环境纳入到设计之中,把景区高等级公路设计成立体多维的、全方位的,融环境科学、文化艺术于一体的绚丽多彩的带状公园。道路上的所有景物都应以浩瀚的林海为依托,把森林风光、险峻的地形、奇特的岩石、各种农田及居民区连成一体,构成一个既有带状线形系统,又有块状建筑群体的独特的自然景区。即以人工与自然的综合进行设计。在环境设计中,为了使路线及结构与周围环境相谐调,一般情况下桥梁的位置应服从路线线形的要求,桥型要与周围景观谐调一致,以实现路线整体化,把桥梁周围变成新的景区,如在深山峡谷区采用拱桥或悬索桥,给人以居高临下、气势磅礴之感;在开阔平坦的河谷地区采用梁桥给人以安全宁静之感。

1.2.2公路交通环境设计方面的要求

交通环境是与行车有关的一些环境问题。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速度一般都比较快,在环境设计时应考虑司机的心理和生理要求,以满足司机对视觉环境的需要。在行驶的汽车中,司机不断地从路外、路内优美多变的外观景致获得新鲜而清晰的信息,以使精力集中,减轻疲劳。

同时,视野的多变、沿途景色各异,也会使司机感到舒适安全、头脑清醒、赏心悦目,把注意力集中在近处和远处的目标上,保证汽车高速安全行驶。沿途的各种设施和行道树的布局、形式、颜色如果不合理会刺激司机的视觉,引起司机心理上的震动,影响操作的准确性。所以,景区公路的各种设施及路两侧的栽植,一定要结合林木的特点,既要突出功能又要与大森林相谐调,以满足行车要求。

2景区公路建设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分析

2.1水土流失

森林旅游景区多分布于地形地势复杂的山区,公路建设不可避免地会扰动大量岩土、改变局部地貌、破坏森林景区的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在施工期的水土流失主要表现为对沿线土地表层的侵蚀以及当地水体的损失,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填深挖造成的水土流失。为了保证道路线形的流畅和美观,路基工程施工时要对原有地面进行填挖以及改变原地表坡度、坡长,使沿线土地表层受到侵蚀,同时破坏公路用地范围内的原有地表植被,产生新的坡面。这就使得土壤的抗蚀能力降低,诱发水土流失。

(2)取、弃土引发的水土流失。在道路建设施工过程中,在原地面上的高填深挖会导致大量的土石方搬运。由于受地形及运输条件的限制,废弃的土石方很可能被就近倾倒于沟谷。这些松散的岩土和弃渣孔隙大、结构疏松,分布也较分散。若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在温度、暴雨、水分下渗、震动及认为活动的触发下,有可能发生一系列如崩塌、滑坡等重力侵蚀,导致新的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的恶化,甚至可能影响公路的安全运营。

(3)临时占地的水土流失。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施工区内的临时占用地(包括临时工棚、料场、仓库、临时便道等)一般都缺少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一遇暴雨或大风将不可避免地产生水土流失。虽然临时占地的水土流失没有公路主体工程和取弃土场那么严重,但是从区域和全局的水土保持来看也是不容忽视的。

总之,由于公路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对森林景区的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对沿线的土地资源产生破坏,导致土地质量和生产力下降,这不仅造成公路路基路面的破坏,影响公路自身的安全运行,而且使区域性生态环境恶化,严重时诱发山洪暴发,泥石流侵蚀以及滑坡等地质灾害。

2.2植被破坏

森林旅游景区的植被破坏主要是在公路建设的施工期间所造成的。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过度的砍伐以及施工中没有及时的处理措施,如工程完工后没有迅速对弃土区、山体开挖区边坡等部位进行植树植草等措施,造成了植被破坏。

植被的破坏会影响到森林旅游景区的景观生态环境,破坏景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更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2.3噪声污染

森林旅游景区公路建设中的噪声污染包括公路施工中的噪声污染以及营运期间的噪声污染(主要是指行车所造成的噪声污染)。噪声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森林旅游景区公路建设产生的噪声不仅影响人们的休息,降低工作效率,而且使人心情烦躁、情绪波动,甚至容易引起眩晕、头痛、血压升高等疾病,更会影响到森林旅游景区野生动物自然环境。

2.4水体破坏

森林旅游景区公路的建设,由于公路建设中的开挖、废水的排放等原因会对水体产生以下破坏:

(1)对地表水质的影响。地表水水质的问题主要是路面径流和服务区污水的水质问题。在公路的施工期,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施工接写的油料遗弃,施工物质如沥青、施工车辆与施工材料的冲洗废水等都会对路面径流、附近河流、水源、农田等水质造成很大的影响。

(2)对地下水质的影响。施工活动(如:开挖、爆破作业、钻孔、挖沟和开挖沟)会影响施工区域地下水的质量和数量,改变地下水资源埋藏和运动的条件,破坏正常的自然规律。水文扰动会导致水流与数量的变化,进而影响路边设置距路较远地区的动植物。

(3)对地表水流的改变。公路工程会造成水流集中与某些点,在许多场合,还会使水流速度加快,从而改变地表水流的自然状态。铺设路面会降低土壤的可渗透性,从而增加地表径流。

(4)对地下径流的改变。公路排水和开挖会降低周围区域的地下水位,而路基和其他结构物则会因限制水流而提高周围区域的地下水位。其结果会造成土壤侵蚀、土壤劣化、植被减少、引用水和农业用水流失以及野生动物的生存。

2.5人文景观的破坏

伴随着森林旅游景区公路的发展,公路建设中的不完善的地方,如沿线采土,土石方的运输等,对沿线的一些人文景观会产生破坏,如林地景观破坏、山体景观破坏、水域景观破坏、路堑边坡景观破坏、服务区景观破坏等。人文景观大多是不可修复或者修复困难,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3景区公路建设中的环保措施

3.1精心规划、合理确定线路方案

公路线型是构成公路的骨架,线型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构筑物的设置、设计及对周围环境的破坏程度以及公路建设费用。虽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对线型指标的选用有明确的规定。但线型选择设计诸多因素,如地质条件、地形条件、交通流量和景观协调等等。森林旅游景区的公路建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充分把握好线型指标,解决好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其协调发展。森林旅游景区公路的选线与普通公路的选线有所不同,普通公路的选线主要是以“经济为主”的建设指导思想,而森林旅游景区公路是以“环保为主”的建设指导思想。

森林旅游景区的公路选线的特点是山高谷深、高差大、地形、地质复杂,可比选的方案多。在地质方面,山区土层薄,岩层厚,岩层产状和地址构造变化复杂,影响路线布设;在气候方面,山区暴雨多,山洪急。溪流水位变化幅度大,是公路定线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其他方面,比如森林旅游景区公路的主要作用是连接各个景点以及方便游客欣赏沿线风景,这也是森林旅游景区公路定线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3.2重视环保设计

施工中,对料场的挖取、树木的砍伐、植被的占用、耕地的征用等等,往往是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的,因此勘测设计阶段是真正抓好环境保护的龙头。搞好森林公园公路环境保护必须从勘测设计抓起。设计阶段要综合考虑规划阶段的具体环保方案和措施。为公路建设和环境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在公路的设计阶段必须考虑公路选线及线位选择,取一弃土场的选择,绿化设计的要求和公路的景观设计要求等方面;在公路建设中要考虑到的环境保护因素,有地形的开挖造成的水土流失、生态破坏以及公路施工过程中的植被问题等。

3.3精心组织,规范施工

公路施工阶段是抓好环境保护的关键,因此,施工阶段更应重视环保工作,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在公路施工阶段应注意到的环境保护问题有严格控制植被破坏、路基和护坡的施工措施、噪音防护、水环境污染防护、人文景观的保护等。对此,在公路施工阶段,要抓好这些方面来保护环境。

3.4加强公路养护与环保设施的维护

对于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已经研发出新型沥青,比如由广州市高速公路总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学院联合开发的在重载交通流量下的沥青混凝土新技术,即富油沥青混凝土技术(FAC)。新型沥青采用了11项新技术。加铺层厚度可由传统的20cm减薄至10cm以下,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经过测试,新型沥青不但可保证行车舒适,行车噪声下降。使道路通行能力提高30%。而且抗滑性优越,能极大地减少交通事故。新型沥青保证5年内零养护,15年的使用寿命。对于森林旅游景区来说,提高了公路材料的耐久性,无疑对环境保护技术是有促进作用的,可以减少多方面的环境污染。

对于还没采用新型沥青以及其他新材料的公路建设,通过以下方面的做法,亦可很好地对公路建设起到良好的作用。

(1)必须做到经常保持路面平整、坚实、整洁,对路面的本身变形,要事前做好预防,及时修理,使路面没有破损、纹裂,提高路面质量。延长使用年限。

(2)对路面翻浆的处置。一种是换土法。一种是打砂桩。①换土法:公路路基是由于常年受路边耕地水的侵蚀,每年春季出现路基翻浆,造成路面破损,随着时间的推移,翻浆越来越严重,导致阻车,滞留车辆,为了解决这一状况,尽快回复路况,可采取“换土法”来处治该路段翻浆的路基。②打砂桩:其具体做法:在路面纵横每2m挖一直径为50cm,深1m的坑,为便于行车。采用半边施工,在坑内80cm厚分层填筑天然砂砾并夯实,上面20cm拌和符合做级配层的天然砂砾80%掺配20%黏土,并拌匀填筑夯实,再上可直接做沥青路面。

(3)对路面坑槽、松散、破裂、啃边等病害的处理。可挖去路面的损坏部分,将路基下部垫入砾石、洒水、夯实后,洒上冷底子油,将钳缝处刷人沥青,将沥青料拌和后进行修补碾压密实,一般分为两层,下部为0.5cm~25cm沥青拌和料,厚度2.5cm~3cm,上部为中粗砂厚0.5cm,绿豆砂拌和料,厚度为0.5cm~0.8cm,通过修补、碾压成形即可通车。:

篇(9)

1.1线性分布

便于保障施工与经济效益考量,搅拌站、料场及预制场等临时项目用地多分布于高速公路正线两侧,受选取点的地形条件限制,按施工标段划分整体呈线性分布。

1.2用地类型多

由于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不同工艺及技术要求,保障施工的临时用地用途多样,主要有取土场、弃土场、弃渣场、施工便道和施工生产生活区,包括临时生活房屋、搅拌站、机械修配厂、钢筋加工场、桥梁涵洞预制场、料场等。

1.3数量多、分散性大

高速公路线路长,施工营地沿公路走向按标段间隔分布,为满足施工所需的大量土石方和钢筋混凝土,以及堆放废弃的大量土石渣,需要在沿线布置数量较多的临时用地,沿公路走向方向零星分布,分散性较大。

1.4单一用地规模小,总体规模大

受到公路施工营地线性分布特点和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因素制约,单一临时用地的用地规模相对较小,一般均在50亩以下,但由于数量较多,总体规模与其他生产建设项目临时用地相比依然较大。

1.5污染小

与采矿等生产项目的土地破坏相比,高速公路建设临时用地对土壤的污染程度较小。土地破坏一般仅限于土层物理性的改变,施工过程中及后期做好复垦工作,较少造成土地生产能力的不可恢复的损失。

2高速公路建设临时用地土地破坏类型及方式

2.1高速公路建设临时用地土地破坏类型

高速公路建设临时用地土地破坏,主要分为挖损和压占。挖损主要指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取土场和施工便道对土地的破坏。挖损破坏了土壤结构,改变了土壤养分的初始条件,而且增加了水土及养分流失的机会。压占主要指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施工生产生活区和弃土(渣)场对土地的破坏。因固体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物理化学性质复杂,从而将会对压占的土地造成严重的破坏

2.2高速公路建设临时用地土地破坏方式

取土场对土地的破坏形式为挖损,主要有削包取土、开坡取土及以凹坑取三种挖土破坏方式。弃土(渣)场对土地的破坏是压占,弃土排渣方式大部分是山谷洼地回填或山坳回填。生产生活临时用地对土地破坏程度较小,工程建设期间,通过场区绿化和道路两边植树绿化,可以基本恢复生态,工程竣工后,通过清理地表覆盖物,回填表土,可以复垦为原地类。生产设施临时用地,如拌合站、制梁场等由于地表混凝土覆盖,地表的清理工作难度相对较大。

3高速公路建设临时用地生态环境影响及预防措施

3.1高速公路建设临时用地的生态环境影响

3.1.1取土场、弃土(渣)场的生态环境影响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加工程临时占地和产生水土流失。取土场在取土过程中将剥离表层土,致使附着在其上的地表植被遭到完全破坏,由于植被在防止侵蚀作用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相同条件下植被的破坏可导致水土流失量大增。弃土(渣)场在堆放过程中若处置不当遭雨水冲刷后就将引发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3.1.2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便道的生态环境影响

施工生产生活区以及施工便道等临时用地对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①工程占地导致土地硬化,引起植被破坏,农作物减产等。②搅拌站等在生产过程中,会有少量生产废水产生,若这些临时场地靠近河流、水塘,生产废水发生流失,则会污染附近水域水体。③施工营地施工人员日常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任意排放,则会污染水体。隧道进出洞口附近的施工生产生活区布设,其产生的生活污水,若不经处理,随隧道涌水排放,一旦进入河流、塘坝,则会造成地表水污染。④施工便道、施工生产生活区等,会扰动地表、铲除植被,可能加重区域水土流失强度,对沿线天然地形地貌造成损伤。

3.2高速公路建设临时用地生态环境影响的预防措施

3.2.1取土场、弃土(渣)场生态环境影响的预防措施

①禁止在水体堤岸内侧,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涂、岸坡设置取土场、弃土(渣)场。②禁止将弃土、弃渣堆置在河道内,影响河流水文、河道防洪。③禁止在沿线基本农田集中分布的区域取土、设置弃土(渣)场。

3.2.2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便道生态环境影响的预防措施

①施工驻地生活区,有村庄的地方尽量进行租赁,如受客观条件限制,应选用荒坡、灌丛地和劣质的土地,尽量少占用耕地;远离河道,以减少河道水质的影响。②施工生产区尽量选用荒坡和劣质的土地,远离村庄、学校、医院等敏感目标下风向200m以外。③施工便道尽量利用现有公路,对镇级、村级公路进行改造,新开辟的施工便道,尽量减少大填大挖,做好水土保持,减少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工程结束后,视具体情况,其一,交给地方政府公路管理部门,进行养护,可作为镇级、村级和林区公路,其二,将来无法使用的,须进行生态恢复,进行植树种草等。

篇(10)

2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对策

2.1完善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

首先,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规定,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依法、科学、单独建账,独立核算.对同一个项目,不论其资金来源渠道如何,必须在一个账户核算和管理.其次,在账务处理时,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规范使用会计科目.会计科目体系与概(预)算编制项目体系相对应,项目概(预)算编制中的“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工具、器具及家具的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相对应于会计科目中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

2.2规范使用项目建设单位管理费

批复设计概算中的第三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建设单位管理费”为建管费的总额控制数,开支范围包括:工资及附加、办公费、交通差旅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劳动保护费、技术资料费、业务招待费、其他费用等.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内容和标准控制建管费支出,不得自行扩大开支范围或提高开支标准.特别强调的是业务招待费支出不得超过建管费总额的10%.

2.3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范工程进度款的结算

对于每一个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均要认真执行概算和计划、基建财务会计制度、建设资金管理制度.工程进度款是施工单位实际完成合同工作量的货币表现形式,建设单位必须按照合同规定条款、价格进行结算,结算时必须严格执行《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规定.支付程序为:首先,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等业务部门根据有关合同、协议对施工单位提交的中期价款支付申请表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签署同意支付意见;其次,财务部门根据有关合同、协议,对业务部门审核后的支付凭证的合法性、手续的完整性和金额的正确性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签署同意支付意见;第三,根据业务和财务部门的意见,单位法人或其授权人审核无误后签署同意支付意见;最后,财务部门根据单位法人或其授权人签批意见办理付款手续.

篇(11)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质量与进度的相关性质量与进度是工程中的两个主要目标:质量控制是按性能指标要求,即确保工程项目达到要求;进度控制是按时指标要求,即确保工程项目如期完工。就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而言,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对立统一。一方面,过分的强调进度目标,盲目提前工期,一定会降低质量目标或者增加投资目标;另一方面,如果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制定得既可行又优化,使工程进展具有连续性、均衡性,则不但可以使工期缩短,而且有可能获得较好质量和较低的费用。两者的相关性具体表现,如图1所示。图中T*表示的是最佳工期目标。此工期是在费用目标最低,且可以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的前提下确定的。图(a)中的曲线是根据工程实际中的经验得出的,对工期与质量相互关系的一个定性描述,为了方便分析,做出了(b)图。设Ta、Tb为大于T*的两个任意工期值,且Tb>Ta,Tc为临界工期,即当T≤Tc时,工期越长,工程项目的质量越好,就是人们常说的“慢工出细活”;当T>Tc工期拖得过分长,工程项目的质量不仅不会有所提高,甚至会受到影响。令工期为T*时所对应的质量为Q*,工期为Ta时所对应的质量为Qa,工期为Tb时所对应的质量为Qb,工期为Tc时所对应的质量为Qc,Q1=Qa-Q*,Q2=Qb-Qa。根据经验,可以得出结论:Q1>Q2,亦即当工期偏离最佳工期T*越多,质量提高的越少;当工期达到某个临界值Tc时,延长工期不会提高质量;当工期超过临界值Tc时,延长工期反而还有可能导致质量下降。高速公路质量-进度卓越管理的定义卓越绩效模式的定义20世纪90年代,在全面质量管理发展的影响下,世界各国有60多个国家均先后发展了国家质量奖计划,其中日本戴明奖、欧洲质量奖和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三大质量奖。而三大质量奖中,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在世界上运用最广泛,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以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为依据,将其作为范本,用来建立自己国家质量奖的评奖方式和标准。1997年,美国“波多里奇质量奖”的评价标准正式更名为“卓越绩效模式”(PerformanceExcellenceModel)。“卓越绩效模式”是当前国际上广泛认同的一种组织综合绩效管理的有效方法工具。该模式源自美国波多里奇奖评审标准,以顾客为导向,追求卓越绩效管理理念。包括领导、战略、顾客和市场、测量分析改进、人力资源、过程管理、经营结果7个方面。其核心是强化组织的顾客满意意识和创新活动,追求卓越的经营绩效。该评奖标准后来逐步风行世界发达国家与地区,成为一种卓越的管理模式,即卓越绩效模式。该模式不是目标,而是提供一种评价方法。高速公路质量-进度卓越管理的定义在现有的“卓越绩效管理”研究理论成果基础上,给高速公路质量-进度卓越管理下一个定义: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设定卓越的进度目标,以卓越绩效思想为指导,以现代先进管理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依据项目施工各阶段的工作程序、工作内容、持续时间和衔接关系编制进度计划,并将所编制的工程计划付诸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实时监控工程的实际进度和质量满意度双重指标,并以进度计划和大质量满意度的同时满足为标准来考察实际质量和实际进度是否都达到最优值,通过各个层次的评价、回顾、总结、分析及时进行柔性管理,努力实现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目标,通过这样一个卓越的动态管理过程使各项工作与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取得卓越的成效。在此定义中所指的质量已经扩展到大质量的层面,强调社会责任、战略目标和经营结果,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整个高速公路系统能够满足人们快速、安全、舒适、便捷需要所具备的一般商品的质量目标,即适用性、耐久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二是指高速公路施工安全质量,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减少和避免施工过程中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三是保证高速公路工程对环境质量影响最小,把握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自身发展规律之间的矛盾统一性问题。

高速公路质量-进度卓越管理定义的诠释

集成性①多个管理系统的集成,如图2所示。②思想与方法的集成。每一种管理系统都有一些具体的管理技巧与方法,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进度控制理论、生态高速公路理论、安全质量标准化理论结合在一起,各种管理思想与技巧、手段的集成,能产生更深远的影响。系统性与协调一致性(a)(b)76质量与进度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与制约,如果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忽略了系统观,只能得到局部最优而不是质量—进度整体最优。所以,要以系统性、整体性的原则指导质量—进度卓越管理模式的选择与实施,协调一致,寻找系统的稳定平衡点。匹配性匹配性是指一种卓越管理模式与高速公路建设现行进度管理系统的兼容性。这种匹配性是一种动态匹配性,不仅考虑到与业主进度要求的匹配性,还要考虑到客户使用需求以及对未来环境影响的匹配性。灵敏性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质量—进度管理数据额度跨越幅度很大,其渗透到各个项目部的各个方面,且随时都在发生中,灵敏性是指切实加强工程各方质量、进度的控制,动态掌握工程实际质量满意度和实际进度的状况,及时分析、发现偏差波动,在最短的时间内收集各种数据、信息,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指标确定首先确定两个绩效指标:一是目标质量和目标进度的确定;二是质量—进度相关指标的分析。然后,确定技术方案的选择及工期的调整,如图3所示。图3质量—进度权衡图质量和进度大体上是呈正比的,但A、B、C三条曲线的斜率不一样,曲线A,ΔQ/ΔT开始最大,随着T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因此在开始时增加时间可获得较大的质量提高,而随着时间的增加,质量提高的程度越来越弱,目标进度是否应该坚持,取决于质量达到的水平,对于曲线A在目标进度点时,实际质量水平已达到目标质量90%左右,可以选择坚持目标进度而牺牲10%的质量要求。对于路径C,当坚持目标进度时,质量水平不到50%,这就必须延长工期,对工期的计划进行动态调整。对于路径B,则取决于最低质量满意度是多少。偏差分析制定质量-进度差异分析和趋势分析程序,寻找造成任一目标偏离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对进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办法,不仅对工程关键路线,而且对整体工程质量进行分析、评价。进度柔性控制和调整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工程施工在某个阶段或某个环节的实际进度往往与计划进度存在偏差,随时收集整理现场进度资料,通过对实际进度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以及时发现这些偏差,是进行卓越进度控制和调整的前提和基础。在质量—进度卓越控制中,必须要对各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预测,并在进度计划中予以体现,其实质就是一种不断的计划、执行、检查、分析、调整的循环过程。支持管理决策即有效的进行进度调整方案的综合评价,追求高效益、短工期、高质量可操作的统一。实施质量-进度卓越管理主要程序高速公路质量-进度卓越管理主要由3个子模块组成,即质量—进度计划、质量—进度卓越控制、质量—进度卓越管理结果评价,如图4所示。质量—进度计划质量—进度计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相关的法规及技术标准规范,通过社会需求调查,结合目标管理理论,确定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卓越目标。制定质量-进度计划是质量—进度卓越管理过程的第一个步骤,是项目正式启动的前提和基础,目的是弄清楚:客户的需求是什么?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它的合理工期是多久?需要的资源有哪些?所需的成本是多少?建设中的各安全等级是多少?明确了这几个问题,有助于项目成员始终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和紧迫感,以保证项目按照预期规划完成。质量—进度卓越控制质量—进度控制是将编制的质量—进度计划付诸实施,并不断检查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分析进度偏差原因、采取纠偏措施,将项目的实际进度控制在事先确定的进度目标范围之内;在实施控制过程中,要对卓越目标从不同角度进行层层分解,形成质量—进度卓越施工控制目标体系,掌握项目进展动态,采用信息化、合同化、程序化、格式化等有效执行控制工具和手段,将卓越目标与计划的实施控制落实到各级组织和每个团队成员的行动中。质量—进度卓越管理结果评价质量—进度卓越管理结果评价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运用系统思想分析问题的过程,它的基本步骤为:①针对具体问题收集相关资料,提出评价范围、标准、指标、方法;②分析和比较各指标;③得出评价结果并反馈。质量-进度管理结果评价是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质量—进度卓越管理的反馈控制器,体现了进度卓越管理理念的完整性和开放性,保证质量—进度卓越管理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实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质量—进度卓越管理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