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文本阅读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寻找切入点,细读文本
1.着眼字词,从语义入手
在教授《孔乙己》时,文中描写孔乙己去酒店喝酒的情景,早先他是“排出九文大钱”,而后却是“破衣裳里摸出四文大钱”,两句描写付钱的动作,却因为两个动词“排”和“摸”意味深长了许多。一个“排”字立即让我们脑中那个读书人自命清高的形象鲜活了起来,一个“摸”字又让这个读书人尽显窘迫。让学生从这两个动词入手,感受孔乙己先后的变化,探究人物的悲剧命运,寻找悲剧的根源。字词虽是语言中最小的材料,却也能承载巨大的文化信息。关键字词处在文中最重要的位置,其本义、引申义、联想义都可能左右整个文章的感情基调。因此,我们在阅读时,如能引导学生寻找关键字词,将是文本细读的一个最直接的切入口。
2.联系语境,感受言外之意
语境,笼统地说就是运用语言符号表达思想时在特定的背景因素、时空条件下所形成的环境。语境是文本与读者之间进行对话的重要平台。文本整体营造的语境,一般来说就蕴含着全文的感情基调。学生在阅读时,如果对语境没有形成认识,那么就不利于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发挥想象、感受语境。了解作者写作时的背景资料,包括作者的时代背景、生活背景、历史地域因素等等,能帮助学生更快地了解语境。
三、挖掘文本,分析文本
1.寻找空白,品读空白
叶圣陶先生指出:“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这些没有说出来的“弦外之音”即文中未明确写出来的部分,也就是“空白”。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寻找空白,想象空白,填充空白,逐渐形成能自己在细读中发现空白、品读空白的能力。其实只要我们细心留意就不难发现,大部分的文本中都藏着空白。需要我们关注以下几种典型情况:首先是文本的不连贯处或者文字的省略处,诗歌因其言简意赅尤为多见此类空白,这些空白令读者对诗歌所描绘的内容能更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也是诗歌的魅力所在。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仅仅十二个字,就将那种悲凉的情景描写得淋漓尽致。又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上文提到“兰舟催发”,没有具体描述上了船之后的情景。一句“暮霭沉沉楚天阔”就能让读者体会到在水岸烟迷、天苍雾蒙的环境下诗人与恋人分别的悲切心情。其次是在难以言说处,千言万语难以说明,有时几个字,甚至只字不提也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那些没有说出口的“千言万语”,需要学生用想象去填充,用心去感悟文本中微妙复杂的情感。
阅读是人类社会的一项基本活动,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它是传承文明,传播知识,教化民众的重要手段;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它是增长知识,获取信息,愉悦身心的重要途径。文字出现前,记忆是当时的信息交流的要素。希腊文字出现后,苏格拉底认为,这会造成人们依赖文字传播而使对历史的记忆萎缩。正是文字,特别是印刷术以后的文字阅读,蕴藏了最近数百年人类的深刻思考,文本阅读是阅读的开端,也是阅读的传统。
一、统一文字与阅读:阅读史的开端
文字是文明古国的重要象征,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源于生产生活实践,又推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对于推动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具有重要贡献。历史上有三种古老文字:甲骨文、楔形文字、埃及象形文字。其中甲骨文流行在夏商时期的中国。甲骨文是现存最古的文字,商朝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后,把占卜时间、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把过若干日后的凶吉应验也刻上去,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文字记载。
汉字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仍在广泛使用的唯一古老文字。到商朝的甲骨文已是比较成熟的文字,阅读活动初现端倪,但阅读还只是极少数人的行为。
秦统一文字前,中国的汉字,不论从字体、应用角度而言,还是混乱的。“文字异形”给政令的推行和文化的交流造成严重障碍。秦统一中国以后,采取书同文的政策,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用于官方文书法令,通令全国使用。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政府发动的,对文字所作的第一次重大的变革。后来,社会上又流行一种更加简易的隶书。先秦文字经过这次整理之后,字体结构得到简化和定型,尽管秦朝地域辽阔,各地方言差别极大,彼此仍能进行交流。这对推行法令、传播文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文字的统一,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步的一条生动鲜明的脉络。。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都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这与秦朝实行书同文的政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为我国阅读传统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历经几千年的阅读史从此正式开始。
二、图书制作方式与阅读:阅读传统的形成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是东汉宦官蔡伦发明的。主要依据是《后汉书 ·蔡伦传》的记载。书上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因此,后来的一些中、外著作,都据以尊东汉时代的蔡伦是纸的发明者,把他向汉和帝刘肇献纸的公元105年,作为纸的诞生年份。 纸的出现,推动了图书的快速增加,《隋书·经籍志》记载了先秦至隋末一千多年的图书已有49467卷。大量的图书带动了阅读活动普及化的进程。自从汉朝发明纸以后,书写材料比起过去用的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要轻便、经济多了,但是书籍的流通还主要依靠传抄,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工费时的,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的隋朝,人们从刻印章中得到启发,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显缺点∶第一,刻版费时费工费料,第二,大批书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北宋平民发明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改进雕版印刷这些缺点。他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毕昇的胶泥活字版印书方法,如果只印二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千份,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比雕版印刷要优越得多。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古代图书的发展和流传,至清代《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书籍172860卷。[1] 但相对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而言,图书文献还略显稀少,尤其是贫苦的书生,读书十分不易。袁枚在《黄生借书说》中写道:“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由此可见一斑。尽管书籍稀缺,但读书人仍孜孜不倦地阅读,人们读书全然发自内心的需求和渴望,每觅一书,读之辄如痴如醉,甚至废寝忘食。《少室山房笔丛正集》(卷二十三)记载了古人的读书精神:仲尼绝韦灭漆、朱穆坠冠、隗禧采稆诵书、左思门庭着纸、董仲舒目不窥园、郎茂刘恕谯周皇浦谧等寝食不思,更有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等千古流传的故事。古人读书是为了修身养性,追求精神的愉悦,可谓“悦读”。《尚书精义》:“盖学问以事为实用,不为虚设,譬如人读书非徒为利禄。”这种超脱的读书精神,是我国传统阅读的精髓之所在。[2]
三、载体的变迁与阅读:阅读传统的革命
不同的文本形式是与不同的阅读实践相联系的。中国作为最早发明造纸和印刷技术的国家,积淀了十分丰富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有数千年的书籍编辑和出版史,经历了从古代到近现代的演变。出版传播与复制技术的发展有着必然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复制技术的改进过程为线索,出版传播可分为手工出版传播、机械出版传播和数字出版传播等阶段。手工出版传播又包括手工抄写和手工印刷两种方式。中国在古代主要处于手工出版传播阶段,在近代进入了机械出版传播阶段,在当代则进入了数字出版传播阶段。出版传播的每一个阶段、载体的每一次变革都会给人们的阅读习惯带来改变。北宋时期的苏轼就对雕版印刷物的普及对阅读的冲击现象发出“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感慨。电子计算机将纸质文本变成电子文本,不仅改变了文本的“呈现”方式,更重要的是使文本有了“接通其他文本的可能。网络系统对传统文本既有的线性特征产生了更强烈的冲击。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阅读正实现从文本阅读到超文本阅读的转变。
“超文本”的概念源于美国计算机专家范尼瓦·布什,他于1945年7月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因为我们可以思考》一文,提出了一种名为“联合检索”的搜索方法,让使用者可以通过联机系统与他人共享资料并获得查询回应。1965年,美国学者泰德·纳尔逊创造了“超文本”(hypertext)这个词。超文本设计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的特征,使读者能自由选择阅读顺序、灵活组织信息和快速检索所需资料,由此产生了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超文本阅读,也带来了阅读的革命。[3] 超文本作为一种载体,有着纸质载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首先便于书写,修改更是方便;易于保存,复制也简单;便于流通,传输很快捷。多媒体技术又为超文本增添了表现力,集文、图、声音、动画为一体,使阅读样式灵活多样,能更强烈地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调动人们阅读的积极性。。可以说,“超文本”时代的到来,影响着中国数千年文明传承下来的阅读传统,并使之发生重大变革,标志着阅读传统的革命。
参考文献:
[1] 乔好勤 中国目录学史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2
[2] 彭斐章,费巍. 阅读的时代性与个性.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8 (2) 9-15
1.文本内容广泛,彰显了语文大教材观。首先,选材文化气息浓郁,文化特征明显,给考生以强烈的文化熏陶。如广东卷的《文化的生与死》、四川卷的《两汉经学》、安徽卷的《中国经典》等。其次,选文富有艺术品位,引导学生重视人格或艺术品格的培养。如新课标卷Ⅱ的《艺术是什么》、江苏卷的《罗丹的雕刻》、山东卷的《性格组合论》等。此外,选文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包括科技文明、新能源、新家园等,紧贴考生生活实际。如重庆卷的《关于传统技艺的传承》、天津卷的《自然世界与社会世界》、湖南卷的《生物电池》等。选取的文本篇幅一般在千字左右,而且语言规范、难易适中、文体鲜明。
2.题型丰富多样,设题难度增大。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主观简答题,填空题,探究应用题。
3.考点明确,略有变化,体现了高考稳中有变的特点。论述文阅读常常涉及“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等考点。总体来看,2015年高考论述文阅读同往年相比,基本没有变化。但侧重考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理解能力。这类试题侧重考查对文中关键性词语、句子的理解,要求考生从表情达意、理清思路出发,立足于篇章和主旨去分析句子。如重庆卷第4题:下列对“传统技艺”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再如广东卷第14题:文化为什么“具有历史性”?请结合文本回答。
(2)分析综合能力。①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所谓筛选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将文中相关而又分散的信息提取并集中起来,加以处理。以此立意的试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既是对文本信息的高度综合,又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如北京卷第7题: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成功研发有何意义?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回答。②归纳内容要点。所谓“要点”是指作品全文或段落层次中的主要内容或基本观点,既可以是几句话、一个段落、一个层次或几个层次的内容,也可以是整个作品的内容。对归纳能力的检测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将抽象的含蓄的内容加以阐发、解释,使之具体化;二是将具体的内容进行准确的概括,提炼出其核心内容。如江苏卷第17题: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概括。重庆卷第6题: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传统技艺“生产性保护”的途径是什么?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类试题侧重考查考生是否具有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对考生思维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的关注与考查。如浙江卷第10题:在文章末尾,作者认为“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根据文本内容说明理由。④考查文章思路结构。这类试题多从文章开篇构思或段落间关系入手,考查考生对作品结构脉络的把握能力,以及在整体感知基础上分析段落之间及段落内部层次关系的能力。如福建卷第11题:请简述文章的论述思路。
(3)探究应用能力。这类试题在考查筛选分析、提炼概括等基本能力的基础上,重点考查考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如江苏卷第18题:请结合文章,阐释文末“开向生命的窗子”的内涵。
二、趋势预测
1.定位更加清晰,命题难度适中。社科类文本侧重于选取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历史学等方面的文章,越来越注重对考生基本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总体来说设题难度并不会很大,同时,分值权重与选考部分也会基本相当,设题会尽可能贴近考生实际。
2.命题式样稳定,调整幅度不大。大多数省市将会继续沿用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再加上简答题的命题样式。简答题的设题上会尽可能避免一题多问,同时,将逐步增加分析、探究的成分。
三、备考策略
1.研读考纲,明确考点。考生在平时要认真研读《考试大纲》,明确考查方向和重点,然后着重加以训练。
2.探究真题,对症下药。认真研究和试做真题、样题,有利于考生对考试形成直观感性的认识。做题时,考生要认真研究每一道题目,并与考纲逐一对照,以此明确命题人的命题意图。
3.细读文本,把握用意。要逐字逐句细读文本,逐段总结,步步为营。明确文本中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喜欢什么,厌恶什么;欢迎什么,拒绝什么等等。弄清了这些,也就弄清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4.审读题干,理清要求。社科类文本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是有本质区别的。对社科类文本的考查,除了包括对词语、句子的理解外,还包括对段落、主旨的理解,即作者的论点、论据和结构安排等。做题时应当针对具体题目审读题干,按要求作答。
此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常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文字表述不可能与原文完全相同,也不会完全集中,常常有前后勾连的情况,这就容易造成选项模糊。选项模糊的类型主要有五种。
①范围上的混淆,以偏概全,以面代点。选项在概念的外延上做文章,或者外延过小,以偏概全,或者外延过大,判断过宽,以面代点。考生答题时要特别留心选文和选项中的“凡”“一切”“全”“都”等修饰词语。
②指代上的混淆,颠倒主客,偷换概念。选项偷换概念,用音同义异词或形近义异词来迷惑考生。考生答题时,要注意选项是否混淆概念的所指对象,是否颠倒陈述主体与修饰语,是否忽略一些关键的修饰词,是否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③现实和设想的混淆,未已不分,或必不清。选项在概念、判断上时间超前或滞后,把已经成功的现实和没有成为现实的设想或可能性混为一谈。考生要特别留意“如果”“一旦”“将要”等词语,从而作出准确判断。
④肯定和否定、主要和次要关系上的混淆,无中生有,牵强附会。有的选项把肯定说成否定或把否定说成肯定,有的选项混淆主要和次要关系,有的选项无中生有、牵强附会。考生答题时,一定要在选文中找到依据,忌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⑤条件和结果、原因和结果关系上的混淆、颠倒。有些选项将条件说成结果,或把结果说成原因,或强加条件及因果关系。考生要重点辨别,找准答案。
【答题技法】
阅读论述文应从议论说理的角度入手,弄清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无分论点、作者的观点与倾向怎样、用什么材料来证明观点、论证结构有什么特点、语言有什么特色等。
考生可按以下三个步骤答题。
1.快速阅读文本,把握主要内容
阅读选文后,可提出如下问题:本文论证的对象是什么?有什么最新观点?今后的发展前景如何?作者对新观点的态度和看法如何?
2.圈点勾画重点,提取重要信息
一是圈点勾画选文中一些关键词语,特别要关注指示代词、关联词语(如“一旦”“如果”“因此”“但是”“然而”等)和一些修饰性词语,以备答题时使用。可采用如下方法:①瞻前顾后法。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义项。②比照辨析法。仔细比较、辨析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同义词、近义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差异。③参考语境法。根据语境揣摩词语的语境义、比喻义、借代义等,分析词语派生或隐含的内容。
二是圈点勾画文章中重要的句子。论述文中的重要句子有以下几种:①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可以采用抽取主干法,抓住句子主干,理清那些修饰、限制等附加成分,进而理解其含意。②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按照“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领会,整体解析。③与文章中心和结构密切相关的句子(如文眼句、中心句、过渡句等)。这种句子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有的画龙点睛,有的承上启下,有的阐明要旨。理解这些句子的含意,既要注意它们在文中的位置,又要看清来龙去脉。
3.排除错误选项,筛选正确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考查的是判断辨别能力。考生对这类试题要进行分析、比较、选择,首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分析剩下的选项及与之相关的语言环境,瞻前顾后,寻找有效信息,并归纳信息的要点,进行筛选,再排除干扰选项,剩下的便是正确答案。这样答题,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其基本方法如下。
①“复位”验证法。考生在理解文中的重要概念时,如果对自己的选择没有十足把握,可把选出的答案“复位”到选文中验证一下。如果语意连贯、意思准确,则该项即为正确答案。
②事理分析法。在论述类文本中,常会遇到事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选择关系等,考生要紧紧抓住表示事理之间逻辑关系的关键词语,进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③巧用选项法。在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试题中,命题者常常在句中确定两个考查点,每个考查点又有两种理解,总共列出四个选项。遇到这种题目,考生可以巧妙地利用选项提供的“方便”,根据自己对某一个考查点的正确理解,排除错误选项。
【应用说明】
下面以2013年高考湖南卷第14题为例,作出具体解说。
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印第安人之所以对烈酒着迷,是因为它像某些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
B.印第安人如果不能一醉方休就谦让旁观的饮酒现象,表明民族传统习俗中精华与糟粕并存。
C.法国传教士对“罪恶的白兰地交易”的批评,是源于法国的毛皮商和军队在加拿大的行为。
D.麦斯卡尔酒的发展和被利用的事实,提醒我们在引进外国技术的时候,应警惕其负面影响。
运用“复位”验证法可知,选项A的内容对应第二段,联系第三段可知他们是被欧洲人“利用”,故而变得逆来顺受,所以应排除。运用事理分析法可知,选项B的两句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不能“表明民族传统习俗中精华与糟粕并存”,应排除。再看选项C,其内容对应第三段,由该段法国传教士的一句原话“因为它会让人变得麻木和放荡”,则可直接将其排除。至此,答案毫无疑问就是D项。文章结尾卒章显志:“烈酒帮助殖民者对成百万的人进行奴役和驱逐,帮助他们建立新国家,并帮助他们侵略异国文化。今天,烈酒不再与奴役和剥削联系在一起,但它仍然被人所用。”这是告诉我们须“警惕其负面影响”,所以D项正确。
(作者单位:湖南沅陵县一中)
(责任编校/曾向宇)
请注册登录《高中生》·高考网,阅读——
1.《阅读论述类文本要有三种意识》
在答题训练时,考生可以借鉴语用题中的某些题型来训练自己,以便配合阅读论述类文章。比如:用长句化短句来训练概括能力,用概括语段大意来训练快速提炼中心的能力,用下定义来训练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考生还可以借鉴写作议论文时立意构思的方法,进行理清阅读思路的训练。
(请注册登录.cn)
2.《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四个步骤》
要准确理解词语和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就要紧密联系语境,注意上下文的修饰、指代等暗示信息,从而把握其内涵。
(请注册登录.cn)
现阶段,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环境的变化,采用文本互涉理论及方法来充实语文阅读课堂已经成为学校教学研讨中的重要课题。但即便如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脱离文本的问题仍然存在,究其原因在于教师缺乏文本互涉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明确指导,需要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高中学生、语文教师、语文教材与本文之间的多重对话,这是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的主要特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仅仅将语文课本中阅读内容传承下去,并不能有效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理解其中的内涵。同时,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学生的适应了一种浏览式阅读的习惯,这对于提高语文阅读能力造成干扰,削弱了中学生主动剖析文本内涵的积极性。这些原因都是造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得不到改善的因素。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应采用文本互涉理论支撑下的高中阅读教学策略来改善教学现状。
二、将文本互涉理论应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细读文本,来引导高中生探寻文本之间的关联点,例如:选择纵向关联点,追溯本文原型、对话历代评论文本;或选择横向关联文本,从全局上捕捉文本意义。总之,高中语文教师要能够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在阅读教学课堂中通过营造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联系文本,促使学生与教材、文本、教师之间进行多重对话,深挖文本的内涵与文本之间的联系性,最后指导高中生回顾文本解读的全过程。将文本互涉理论应用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极为可行,通过该项教学策略的实施,提升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文本互涉理论概述
从狭义概念上来看,“文本互涉理论”是指将“文本”这一表现形式与“对话”和“重复”两种理论进行融合,从而使得所有的“文本”都是一连串嵌进语言当中、因而不显的管理常规,为其他“文本”的惯例常规、有意无意地引证进行铺垫[2]。通常,“文本”之间存在互动,并且各个“文本”组合的意义需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从广义角度来看,“文本互涉理论”不仅包括具体“文本”之间的联系与交融,而且包含抽象的体系之间的融汇。该理论的内涵较为丰富,可以是一种抽象的文学体裁之间的融汇,同时,也可以是社会现象与文化体系间的渗透与联系。
(二)基于文本互涉理论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文本互涉产生于文本创作活动与文本阅读活动。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文本互涉通过阐释的循环来进行意义的建构将为教学课堂提供良好的教学平台,令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氛围。另外,通过文本互涉,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阅读的乐趣。并且,使高中生通过文本互涉理论的渗透,对文学的领悟越发深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互涉背景文本,以此来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例如:题目为“赤壁”的文本中,引导学生联想三国中的各路“豪杰”,并且将曹操、孙权等人物形象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领悟其中的历史文化[3]。
一、根本违约的界定
(一)根本违约的相关规定之分析
在英国普通法上,合同条款分为违反条件和违反担保。如果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中的重要条款,带有根本性的条款,危及合同成立的目标时,即构成违反条件;如果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中的次要条款,只是一些从属性的条款,并不危及合同成立的目标时,即称为违反担保。在美国判例法上有关于重大违约和轻微违约之分。前者指由于一方违约,致使另一方未能从该合同取得主要利益。虽然英美国家没有采用根本违约的提法,但我们可以认为,其中的违反条件和重大违约就是一种根本违约行为,因为它已使合同的存在失去了实际意义。
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25条规定:“如果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结果,使另一方当事人蒙受损害,以致于实际上剥夺了他根据合同规定有权期待得到的东西,即为根本违反合同,除非违反合同的一方不预知而且同样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处于相同情况中也没有理由预知会发生这种结果。”因此,《公约》衡量是否根本违反合同,有三个条件:第一,违反合同结果的严重程度,即是否在实际上剥夺了另一反给根据合同有权期待得到的东西;第二,这个严重结果能否预知;第三,不能预知者的标准是处于相同情况中的同样通情达理的第三人。[1]
中国1999年《合同法》第94条第(4)项规定,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它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这种情形可以说是对根本违约的规定,但在根本违约的构成,责任与补救等方面规定得不够具体、明确。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不履行合同义务”包括完全不履行合同义务和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前者如货物买卖合同卖方不交货或买方不付款,借贷合同中借方到期不还本付息等,这应属根本违约;后者如不完全履行的是合同中的主要义务,也应属根本违约,如不完全履行的是合同中的次要义务,则不应属根本违约。“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指虽然履行了合同义务,但与合同规定的条件不符。例如卖方所交货物与合同规定的质量、数量、包装等标准不符,这显然不构成根本违约,可用换作、修理等方法进行补救。第108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该条实际上是预期违约中的两种情形,即明示预期违约和默示预期违约。对于前者,债权人可以不待履行期到来,以其拒绝履行作为根本违约。对于后者,如果债务人的信用状况严重恶化而致履行不能,自然也应作为根本违约处理。可见,第107条和第108条只是一般性规定,对根本违约并未具体规定,而要视情况由法官认定。
(二)根本违约的主观过错之分析
大陆法系国家认为,合同债务人只有存在可归责于他的过错情况下,才承担违约责任。因此,大际法系国家采取的是过错或推定过错责任原则。前者如《德国民法典》第276条:“债务人,法无其它规定,应就其故意或过失的行为负其责任。”后者如《法国民法典》第1147条:“凡债务人
不能证明其不履行债务系由于不应归其个人负责的外来原因时,即使在其个人方面无恶意,债务人对于其不履行或延迟履行债务,如有必要,应支付损害赔偿。”英美法系国家不以当事人有过失作为构成违约的必要条件,而认为一切合同都是“担保”,只要债务人不能达到担保的结果,就是违约。《公约》也没有采取过失责任原则,只要一方违反合同,并给他方造成损失,他就要负损害赔偿责任,至于他违反合同有无过失,在所不问。根据中国《合同法》第107—108条和第120—121条的规定,只要违约,就应承担违约责任;双方都违约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即使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仍应承担违约责任,该方与第三人之间的纠纷,依照法律或约定解决。可见,我国的规定与《公约》的规定是基本一致的。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对于根本违约,应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或严格责任原则,其宗旨在于合理补偿债权人的损失。其理由有两点,第一,这是由根本违约的性质决定的。一旦根本违约,当事人的整个合同目的落空,严重损害了当事人订约的预期利益,因此,有必要归之以严格责任,督促合同当事人谨慎履行合同义务,合法行使合同权利。第二,符合法律规定,《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一般认为,该条款是对公平责任,无过错责任的法律规定,换言之,该条款为严格责任适用提供了法律依据。[2]同时也符合《合同法》和《公约》有关规定。
(三)根本违约的界定
归纳上述分析,同时借鉴《公约》的有关规定,我们不妨可以给根本违约作如下界定:当事人一方完全不履行合同义务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主要义务或预期违约致使履行不能,其结果严重影响到另一方根据合同有权期待的经济利益,即构成根本违约,而不问其主观过错与否。二、根本违约的责任与补救
任何违约都会引起一定的法律责任,或者可以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这里,违约责任和违约补救的实质含义是相同的,只是角度不同。根本违约责任与补救是指合同当事人根本违约行为引起的法律后果和补救方法。
根据《公约》的规定,是否构成根本违反合同,对当事人可能采取何种救济方法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某种违约行为已经构成根本违反合同,受损害的一方就有权宣告撤销合同,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或采取其他救济方法;如果不构成根本违反合同,则受损害的一方不能撤销合同,而只能要求损害赔偿或采取其他补救方法。[3]英国《货物买卖法》规定,“违反要件方可给予对方解除契约的权利,违反保证则对方只能要求损害赔偿。”《商法》一书指出,“条件是合同的致命条款,为合同的根基,违反它,受害方如果愿意的话,即有权撤销合同并主张违约损害。”“担保并非合同的致命条款,而仅具附属性,违反它,不产生撤销权,而只能主张所受损失的损害赔偿。”[4]在美国判例法所形成的原则是,只有当一方的违约构成重大违约时,对方才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否则,只能要求损害赔偿。根据中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一方违约时,另一方有权要求继续履行、赔偿损失、解除合同或采取其他合理的补救措施。在履行义务或采取其他合理的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综上规定,笔者认为根本违约责任或补救方法主要可采取赔偿损失、解除合同、宣告合同无效等三种。关于赔偿损失的范围问题,一般应包括财产的毁损,减少和为减少或消除损失所支出的费用,以及合同履行后可能获得的利益,在货物买卖合同中就是利润。关于赔偿限额问题,应考虑两个因素:第一,不得超过根本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因根本违约而可能造成的损失。第二,受害方因对方根本违约而严重影响到的订约时的预期利益大小。关于解除合同的问题,解除合同即撤销合同从而使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归于消灭的行为,但是解除合同并不影响非违约方要求根本违约方赔偿损失的权利。关于宣告合同无效的问题,根本违约方应对合同无效造成另一方的经济损失负赔偿责任,而且宣告合同无效、赔偿损失并不影响非违约方采取其他补救方法。
三、根本违约的主要例外
在发生根本违约时,原则上不允许免除根本违约责任,因为根本违约破坏了合同的根基,使非违约方的整个合同目的落空。因此,对于免除根本违约或重大违约责任的合同条款应予以限制,这一法政策已为多数国家所奉行,在我国也应如此。[5]笔者认为根本违约的免责理由主要为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人力不可控制的意外事故。它通常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前者如地震、水灾、火灾、风灾等引起的事件。后者如由战争、罢工、封锁禁运等引起的事件。因此,合同当事人因不可抗力事件的出现而违约时,可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程度,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
那么,不可抗力引起的法律后果有哪些?1、免除赔偿责任。即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程度免除因不可抗力而根本违约一方所造成的赔偿损失责任。同时我们认为,为了维持长期的经济合作关系和顺利处理违约事件,要求因不可抗力而根本违约一方作适当补偿。因为根本违约的不可抗力较其他非根本违约的不可抗力的免除责任范围和影响要大得多,这对受害方来说,其风险是很大的。2、解除合同。发生不可抗力致使根本违约,另一方有权撤销合同,消灭合同权利义务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解除合同”与前文所述的根本违约责任中的“解除合同”的法律效果是不同的,由于根本违约引起的解除合同,并不影响受害方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但由于不可抗力引起的根本违约,则属于免责情形,由此引起的解除合同,受害方并不能要求赔偿损失,最多只能要求适当补偿损失。3、免除不等于不负任何责任。一般而言,因不可抗力而根本违约的一方当事人,无论属于上述何种法律后果,都应承担如下义务:第一,通知义务,即将遭受不可抗力而根本违约的事实及时通知给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如果未及时通知,致使加重对方损失的,应对加重损失部分承担赔偿责任;第二,采取适当措施的义务,即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负责;第三,提供证明的义务,即在合理期限内提供有关机关出具的不可抗力的证明文件。如果提供不出证明的,仍应承担根本违约责任。
四、一点立法建议
可见,根本违约不同于一般违约,它的构成要件十分严格,它的法律后果也是违约责任中最重的一种,所以我们要谨慎对待,从严把握根本违约的构成要件。一方面要防止根本违约的滥用,另一方面要对违约情况调查清楚,要区分根本违约与非根本违约,一般根本违约与不可抗力的根本违约。同时我们要区别规定,在立法上相应完善根本违约制度,便于合同当事人交易时认识把握,便于法律、仲裁机关处理合同纠纷。因此,笔者不妨建议在《合同法》第七章违约责任部分第108条后面增加一条如下:“当事人一方有第107条和第108条违约情形之一,其结果严重影响到对方根据合同有权期待的经济利益,则构成根本违约,对方可以解除合同或宣告合同无效并要求赔偿损失。”
(本文与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王吉文合作)
【注释】
[1].国际经济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53.
[2]王利明、崔建远.合同法新论•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680.
“文中”一词,指在理解概念含义时,要有宏观意识,要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结合概念所处的具体语境来理解。“概念”的表现形式是词或短语,“重要”是就词语、概念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常常与文章整体内容和要传达的主要信息密切相关,理解文中的“重要概念”往往是理解整篇文章的重要环节。重要概念在文中有的以下定义的形式出现,有的以作诠释的形式出现;有的相对集中,也有的散见于全文各处,需要进行一定的整合归纳。“理解”要以准确判断概念的本质属性为基础,筛选出文中有关的重要信息。答题时,要注意区分语境义、指代义、修辞义、术语义……要有语境意识,要结合上下文去分析、理解,并注意筛选信息;要关注运用比喻、拟人、反语、象征等手法的词语,理解其深层含义。
例如2016年江苏卷第18题“文中‘如来佛的掌心’‘紧箍咒’‘八十一难’分别意味着什么?”(文本《成人不自在》,郭英德作)即属“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概念的含义”题。其中“如来佛的掌心”这个短语语出文本第2段,其后便有对这一短语所作的诠释:“代表一种无所不能的社会规范”,所以答案只需简单筛选便可获得。“紧箍咒”一词出现在文本的第4段,理解这个词语要注意分析它的修辞义。结合第5、6两段中作者的议论、分析,不难得出:“紧箍咒”意味着一种对绝对自由的约束。理解出现在第5段的“八十一难”亦要注意分析其象征义,其后的诠释句“……修心过程中所遇障碍的象征”已把答案挑明。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B级)
论述类文本中的“重要句子”,大多是能够表达全文主旨或概括文章某一局部内容要点的句子,以及结构上比较复杂的句子。通常有这样几种类型:一是内涵丰富的句子。这类句子很多是体现作者主要观点、情感倾向的关键句。答题时要从句子的关键词语入手,解析句子含义,分析其在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揭示文章主题方面的作用,尤其要注意把握“言外之意”。二是富有表现力的句子。这类句子往往表达含蓄,对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具有重要作用。理解这类句子要从分析其表达意图入手,先还原修辞句的表层义,再探究其深层义,后分析艺术效果。三是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显示文章的脉络层次,对理解文意有重要影响。答题时,要分清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单句要删繁就简,筛选关键信息;复句要注意辨析句间关系,看清本句与上下句间的关联。要注意句子位置,如果是总领句,要联系领起文段分析;如果是过渡句或总结句,要联系其承上启下或总承的文字作分析。
【阅读训练】
给自己留一点不知情权
朱铁志
因樵又旧绻ぷ鳎社会联系较多,各种赠阅报刊和书籍应接不暇,整天沉浸在广泛的阅读之中,真可谓手不释卷,无所不知。
然而时间长了,杂多的信息并没有使我感到充实,相反,还常常在经历了头晕眼花的辛苦阅读之后,心里空落落的。海量信息过分满足了我的“知情权”,同时也毫不留情地剥夺了我的“不知情权”,我真切地感到了“选择”的必要性。因为在信息爆炸的当今世界,如果失去了选择的能力和自制的毅力,我们的头脑就会成为叔本华所说的“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开卷”不仅无益,而且多半“有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固然不可取,但人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知情权”吗?如果不是出于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公共政策的关注,在其它方面真的有必要知道那么多吗?给头脑留下一点属于自己的空白,以便填充更必要、更有价值的东西,岂不是更好的选择?索尔仁尼琴说过:“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这是极有见地的观点。在我看来,如今泛滥在各种媒体上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信息是“废话”和“空谈”,它们既不提供任何新知,也缺乏足够的思想和智慧含量,不能对丰富人们的思维起到丝毫积极作用。在“后出版时代”,特别是网络微博时代,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成为“作者”,“日子”固然可以成书,“月子”当然也未尝不可。一个不假思索的读者如果放弃选择,就会把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生命放任在别人的“日月”之中,将自己并不宽敞的头脑任由混乱的思想跑马。问题在于,他有“跑马”的自由,难道我们没有不让他乱跑的自由吗?没有选择的权利吗?
当然有,但我们常常轻率地放弃它。为什么?因为我们经常是懒惰的、被动的,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久而久之,逐渐丧失了应有的判断力和选择能力。以网络阅读为代表的“浅阅读”省时、省力、轻松、好玩儿,但鱼龙混杂,少数有价值的信息总是淹没在大量垃圾信息之中,不待挖掘出来,早已令人疲惫不堪,忘了自己的目标。虽然表面上是无所不知的“知道分子”,但很难掩饰“博学的无知”的本来面目。
其实,一个人想搞清楚自己要什么并不难,难的是弄明白不要什么。因为人的本性原本贪婪,凡是好事当然多多益善,何况读书又有“好学多思”“博雅俊逸”的美誉,撒开读呗。岂不知,“撒开”就是“束缚”,就是“枷锁”,从此让你失去自我,成为任人摆布的傻瓜。不“撒开”怎么办?当然就要选择,就要有所读,有所不读。谁来选择?自然可以请教饱学之士,可以借鉴“推荐书目”之类。问题在于,真正有学问的家伙往往不喜欢向青年推荐书目,也不屑于某些以权威自居的人推荐的书目。那怎么办?只好靠自己,靠博览基础上的“慧眼”和“专精”吧。
(选自《做人与处世》2009年第10期,有删改)
1.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答:
2.作者认为要使自己的头脑不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有哪些正确做法?
G633.3
文本是由信息符号和语言符号构成的文字材料,人们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对文本进行分析、理解、思考和想象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主观性和差异性的思维过程。教师如何改革阅读教学方法,创新阅读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文本解读能力和效率的提升,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抓住关键词句,概括文本大意
每篇文本材料都有一些关键词句,往往分布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等位置,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词句,从整体把握文本大意。例如,在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文中,课文标题就阐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而开展的;同时,文章的第一句话就阐明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学生通过对于本文标题和关键句的解读,就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根本基调,为文本解读指明了方向,大大提高了文本解读的效率。
二、把握文章细节,体会文本情感
文本中有一些词语,能够精准而细腻的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态度,通过对于这些细节词语的深入解读,有利于学生深刻领会文章内涵,体悟作者感情,使文本解读透过表象直达本质。例如,在《背影》一文中,作者通过“缩”、“攀”、“倾”几个细小的动作,不仅传神而直观的表达了父亲行动不便、动作迟缓的状态,也含蓄的表达了父亲对于儿子的关心和爱护,并侧面表现了作者对于日渐年迈的父亲的怜惜和依恋之情。学生只有对于这些字眼进行认真的品味和反复的琢磨,才能理解文字背后的情感内涵,对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有深入的理解,从而提高文本解读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连环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回答问题逐字、逐句、逐层的加深对于这些细节的理解,使学生最终透过文字表象发现潜在的内涵和情感。在《背影》一文中,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作者为什么用了“缩”、“攀”、“倾”几个动词来形容父亲的动作?说明了什么问题?体现父亲怎样的情感和想法?作者看到这一幕的心情如何……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启发下,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和透彻领悟。
三、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把握文本
每篇文本材料都是由字、词、句、章构成的一个整体,字里行间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和组织结构。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从而更加清晰的掌握文章主旨、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语言逻辑。例如,《济南的冬天》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学生通过对于文章结构的梳理,能够更加清晰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逻辑关系,从整体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手法,对于文本有更加深入而透彻的理解。针对这篇文章,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开展自主阅读,并进行小组讨论,按照文章的逻辑关系给文章分段和分层,并概括每段和每层的主要意思,使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激发文本解读的兴趣,提高文本解读的效率。
四、联系生活背景,领会文本内涵
文本解读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之上的。文本解读如果脱离了生活践,就如同鱼儿离开了水一样,根本无法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相结合,使之为文本解读服务,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的内涵和情感。例如,《羚羊木雕》讲述的是两个女孩因为一只羚羊木雕而引发冲突,并最终和好的故事。这篇文章的主人公与初中生年龄相仿,所讲的故事也贴近初中生的实际生活。那么教师就可以采取个人演讲或情境表演的方式,让学生讲述或表演自己在生活中发生的类似的事情,并抒发自己的感想,使抽象刻板的文本资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在面对父母质疑时候的错愕、委屈的心理,在面对朋友时为难、羞愧的情感和重归于好之后仍然失落、愧疚、伤心的情绪,实现对文本全面、深入、透彻的解读。
文本解读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加强对于文本解读方法和理念的研究与实践,帮助学生提高文本解读的技巧和效率,使学生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综观2011年高考语文全国17套试卷,其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文具有以下特点:
一、学术性强
学术性一是指它的专业性,二是指它的系统性。无论是经过命题者删改的文章,还是命题者从原文中节选的片段,都是如此。
二、品位高雅
高考所选的论述类文本,其作者多为一流学者或作家,既有名家经典也有鲜活时文,所论述的多为某一领域的重要问题,不仅有着独到的见解,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信息量大,语言也比较规范。同时,这些文章也体现出作者鲜明的个性。
三、重点突出
高考语文试题的论述类文本主要包括科技文化和文学艺术两大类。这主要是考虑到高中生的知识背景和解读能力,尽可能减少一点解题的障碍。
除此之外,从题目的设计来看,题量一般为3~4题,分值为9~18分不等,基本上维持高考小阅读的形式。题型以选择题为主,辅以简答题。选文篇幅一般在1000字左右。
命题特点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了考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一、理解能力
理解类试题侧重考查考生对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对文章各个段落、整体文意的把握;要求考生从表情达意出发,从理清思路出发,立足于篇章和主旨去分析句子,读懂文章。2011年高考语文17套试卷对该类试题均有所涉及。
二、分析综合能力
1.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所谓筛选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将文中相关而又分散的信息提取并集中起来,加以处理。这类试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既体现为几个层次能力的综合考查,又体现为对文本信息的高度综合考查。如2011年高考语文福建卷第12题:文章结尾画线处“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这个“根本原因”是什么?再如2011年高考语文湖南卷第14题:综观全文,请谈谈你对麦克卢汉所说“看电视的时候,你向内进入自己”的理解。
2.归纳内容要点。所谓要点是指作品全文或段落层次中的主要内容或基本观点。它既可以是几句话、一个段落、一个层次或几个层次的内容,也可以是整个作品的内容。对归纳能力的考查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将抽象含蓄的内容加以阐发、解释,使之具体化;二是将具体的内容进行准确的概括,提炼出其核心内容。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类试题侧重考查考生是否具有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对考生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的关注和考查。如2011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第9题对文章主旨的考查。
4.考查文章思路结构。这类试题多从文章开篇构思或段落间的关系入手,考查考生对作品结构脉络的把握能力以及能否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析段落之间及段落内部层次关系的能力。如2011年高考语文江苏卷第15题对文章论述思路的考查。
总之,“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等考点,在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中均有涉及。同往年试题相比,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但也更加突出了对考生在文意方面的理解能力的考查。
考势预测
一、选文题材范围稳定,变化不大
论述类文本的题材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气候、哲学、美学、生物学、历史学、建筑学、民俗学、社会学、文化评说、文学现象、科学技术、环境保护等。这个范围实际上已经包含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笔者建议考生对本年度科技界的一些热点课题,如资源环境、公共安全、信息学、环保节能、绿色建筑等加以特别关注。
二、定位更加清晰,命题难度适中
学生文本误读现象在当前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为什么会出现文本误读现象?人们大多从文本阅读的“读者中心论”这一角度进行解释。然而,这种仅仅依靠西方的某些理论进行逻辑演绎的思维方式显然有些乏力,这需要基于我国阅读教学生态环境、学生实情进行本土化分析。笔者以为,学生生活经验的角度不失为一个有力的视角。
事实上,流行于当前语文课堂之中的许多文本误读的现象,诸如:“愚公破坏生态环境”(《愚公移山》);“她拥有那么多珍宝,为什么不另选夫婿?”(《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父亲爬月台买橘子违反了交通规则”(《背影》)等,都可以从学生生活经验的角度寻求答案。或者说,这些误读所体现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学生依赖其自身生活经验对文本进行解读。
这些例子都表明,当前许多学生正是依据其在生活中所获得的生活经验来解读文本,并产生了对文本的误读。那么,基于学生生活经验为什么易产生文本误读呢?
学生生活经验是学生在生活世界中产生的经验总和。生活世界指的是在一种自然态度中直观到的世界,它具有“自明性”,人们不需要将它视为问题,更不需要把它当作课题来研讨。据此,生活经验也形成于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之下,并以一种内隐的方式内化于人的内心之中。同时,因生活世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而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我们可把生活经验理解为人的各种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基于从活动这一视角具体把握生活经验,生活经验则体现了人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正是如此,学生总是在自觉和不自觉之中便会自然地运用其生活经验对相关文本进行解读。
另一个方面,生活在实质上构成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联结点。学生对文本的阅读表面是读“文本”,其实是在读“生活”。文本的创作源于生活,那么对这些文本的接受也需要生活。在阅读活动过程中,读者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想象和重构艺术形象。但是,正如以上所分析的那样,生活世界所具有的自然性使得学生生活经验大多不是采取研究的态度,而是通常是在一种自然状态下进行的。相对于课堂科学世界中产生的经验而言,学生生活经验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自然习得的特征。这就使得学生生活经验以儿童固有的天性为依据,随着学生遭遇的背景而自然展开。但是,儿童不是一个理性者,更多的是一个游戏者。游戏是学生生活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这便致使学生生活经验不可避免带有游戏性、娱乐性、大众化等倾向。与此同时,文本的创作也源于生活,即便想象是作者成功的重要前提,但是,任何想象都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之上的。作者的想象必须立足于生活,它需要从生活中吸取足够的养料,需要生活的丰富和广阔赋予翅膀。如果脱离了生活,想象力只能是虚幻、枯涩而空洞的乌托邦。正如惠特曼所说:“要记住,语言不是博学之士或字典编者的抽象构造,而是起于工作、需要、关系、欢乐、深情、趣味,历经世世代代的人类,它具有宽而低的基础,靠近地面。”然而,这些文本并不是对生活的简单复制,而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再创造,是对生活的超越。“作为作家与生活的关系,绝对不是拘泥于生活,停滞于生活,而应该是不被生活所局限,以想象力和思想力对生活进行提升,使之具有更高远的关怀精神,表达出对生活更深远的思考。”如此比较,学生生活经验便与文本中所力图反映的生活形成一种明显的落差。而这一落差与学生生活经验所蕴含的人的能动性和主动性相结合,便导致误读的出现。
可进一步追问的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生活经验的角度如何具体把握文本误读?
从学生生活经验这一角度来具体分析,正如前所述,学生生活经验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学生生活经验本身体现了人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当学生阅读到了与其生活经验相近的文本时,总是会主动与其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如以下案例:
师:请大家朗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这究竟是一片怎样的土地呢?
生:这是一片富饶的土地。
师:你从哪些语句当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片富饶的土地?
生: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从这些语句可以看出。
师:这还有些笼统。你能抓住其中一个具体的语句来说吗?
生:从“带着赤色的足金”这一句。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看到在珠宝店,看到金子都是用克来量的,这里“足金”显示出金子的分量非常重,于是显示土地非常的富饶。
在以上这则关于《土地的誓言》的教学案例中,学生便是主动运用他在生活中所看到的关于金子的度量单位来理解土地的富饶。这体现了学生生活经验所具有的能动属性。正是在这一层意义上,我们认为误读是学生能动性的直接体现。我们不应对文本误读一味地否定,或一味地追求文本解读的统一标准,而应积极保护误读中所蕴含的学生主动性。这是从学生生活经验的角度具体把握文本误读的一个方面。
蒋子龙
老版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公映许多年来,在片中扮演关羽的青岛演员陆树铭,一直大受社会欢迎,走到哪里都被当做“关老爷般地敬奉”,这甚至因此而改变了他的戏路和生活,他自觉胸中平添了一股忠义之气,“关老爷”仿佛就站在他身后,敢于出头做好事,很长时间不能接演其他角色,更绝无可能再演反派人物。一个角色竟然对演员具备这样的影响力,不也是颇为神奇吗?
由人变成神,至少要有两个先决条件:巨大的人格魅力和有口皆碑的丰功伟绩。关羽神勇异常,一生战功赫赫:诛文丑杀颜良、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水淹七军……青龙偃月势挟风雷,美髯飘动绝伦逸群。陈寿在《三国志》中称关羽“威震华夏”。蒋星煜先生考证说:“整部《二十四史》,也未有任何名将有过‘威震华夏’的声势。更值得注意的是‘群盗或遥受羽印号’,这说明除魏、蜀、吴三国公卿百官之外,流落社会上贩夫走卒以及流氓无产阶级也都对关羽心悦诚服,愿意为之驱使。”
只有具备大本事、真本事,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人们才会确信他能护佑大家。所谓“真本事”是不能弄虚作假、编造历史,时间一长若想不露馅是不可能的,一旦被戳穿,便要跌下神坛。关羽从解白马之围获封汉寿亭侯到成神,经受了900余年的漫长考验,经历过许多朝代更迭,他的声望几乎是呈直线上升。
先后曾有16位皇帝,23次为关羽颁旨加封,且一个比一个高。至清朝中期,“全国就约有关帝庙30余万座,仅北京就有116座”,其数量之多,居各种庙之首(《文史参考》2011年7期)。成神就要有神性、神品,关羽的品行恰恰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寄托着万千民众的道德精神,日月可鉴,妇孺皆晓,所以被尊为“万世人极”。
关羽的人格魅力首先体现在一个“忠”字上,其次是义、仁、勇、烈……气贯千秋,亘古一人。而且“赤面秉赤心”,内外一致,“隐微处不愧青天”,磊落落、坦荡荡,人前背后都没有见不得人的事。凡成了神又被推下神坛的,人格上一定有大缺陷,做的那些上愧青天、下负百姓的事一旦曝光,头上的光环便立刻消散,为人民所不耻。
关羽还活着时,就已经跟神差不多了,即使受挫或失败,也能成就千古名句,被传为美谈。如“刮骨疗毒”、“华容道义释曹操”、“大意失荆州”、“走麦城”……如此生得忠勇,死得伟烈,纵然被杀,也令人觉得不馁反雄,不丑反美。而杀他的人反而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孙权就急忙将关羽的首级给曹操送去,想转嫁恐惧和祸患,曹操却将关羽的头颅厚葬于洛阳,孙权随后也以诸侯之礼将关羽的身躯葬于湖北当阳。人死后仍能让曹操、孙权如此敬畏,可见关羽已经具备了强大的神性。然后便在各种民间传说中频频“显灵”、“显圣”,救苦脱危,广济民生,其英灵之威在社会上越传越神。
人变的神,之所以能越来越神,是因为社会上正需要这尊神。需要是因为欠缺。缺少信仰的时代,关羽的忠忱便成了稀有品质;商品社会唯利是图,而关羽却是“春秋大义”、“义薄云天”。当散漫、怯懦、自私成为风气时,关羽的勇武、骨子里的刚硬,在现代人眼里似乎只有神才能办得到。关羽身上集中代表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他怎能不成神?他的成神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成全民意,顺乎历史潮流,因此才会“儒佛道三教并尊,士农工商四民同拜”,凡是人们能想得到的行业,诸如剃头刮脸、描金制革、屠宰典当、治病除灾、辟邪驱恶、开饭馆、办酱园、设武馆、建学校、做衣服、磨豆腐等等,有100多种职业拜奉关羽为“祖师爷”或“保护神”。他真是“万能之神”,全民崇拜。
这又因为他曾是人,他这个神是人的“升级版”,能实实在在地折射出人的理想和愿望,所以才愿意拜他、求他,相信他能理解人间疾苦。
(选自《光明日报》2011年10月19日,有删节)
1. 通读全文,综合概括关羽能成为神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论证关羽真神的?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根据文章内容中关羽成神的过程推断中国的神大致能分为哪两种情况?并简要分析关羽在当今社会仍受到推崇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论解嘲
林语堂
人生有时颇感寂寞,或遇到危难之境,人之心灵,却能发出妙用,一笑置之,于是又轻松下来。这是好的,也可以看出人之度量。古代名人,常有这样的度量,所以成其伟大。希腊大哲人苏格拉底,娶了姗蒂柏(Xantippe),她是有名的悍妇,常作河东狮吼。传说苏氏未娶之前,已经闻悍妇之名,然而苏氏还是娶她。他有解嘲方法,说娶老婆有如御马,御驯马没有什么可学,娶个悍妇,于修心养性的功夫有大补助。有一天家里吵闹不休,苏氏忍无可忍,只好出门。正到门口,他太太由屋顶倒一盆水下来,正巧淋在他的头上。苏氏说:“我早晓得,雷霆之后必有甘霖。”真亏得这位哲学家雍容自若的态度。
林肯的老婆也是有名的,很泼辣,喜欢破口骂人。有一天一个送报的小孩子,十二三岁,不知道送报太迟,或有什么过失,遭到林肯太太百般恶骂,詈不绝口。小孩去向报馆老板哭诉,说她不该骂人过甚,以后他不肯到那家送报了。这是一个小城,于是老板向林肯提起这件小事。林肯说:“算了吧!我能忍她十多年。这小孩子偶然挨骂一两顿,算什么?”这是林肯的解嘲。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林肯以后成为总统,据他小城的律师同事赫恩顿(Herndon)写的传记,说是应归功于这位太太。赫恩顿书中说,林肯怪可怜的。每星期六半夜,大家由酒吧要回家时,独林肯一人不大愿意回家。所以林肯那副出人头地,简练机警,应对如流的口才,全是在酒吧中学来的。又苏格拉底也是家里不得安静看书,因此成一习惯,天天到市场去,站在街上谈空说理。因此乃开始“游行派的哲学家”(Peripatetic School)的风气。他们讲学,不在书院,就在街头逢人问难驳诘。这一派哲学家的养成,也应归功于苏婆。
关于这类的故事很多,尤其关于几个名人临终时的雅谑。这种修炼功夫,常人学不来的。苏格拉底之死,由柏拉图写来是最动人的故事。市政府说他巧辩惑众,贻误青年子弟,赐他服毒自尽。那夜他慷慨服毒,门人忍痛陪着,苏氏却从容阐发真理。最后他的名言是:“想起来,我欠某人一支雄鸡未还。”叫他门人送去,不可忘记。这是他断气以前最后的一句话。金圣叹判死刑,狱中发出的信,也是这一派。“花生米与豆腐干同嚼,大有火腿滋味”(大约如此)。历史上从容就义的人很多,不必列举。
西班牙有一传说:一个守礼甚谨的伯爵将死,一位朋友去看他。伯爵已经气喘不过来,但是那位访客还是刺刺不休长谈下去。伯爵只好忍着静听,到了最后关头,伯爵不耐烦地对来客说:“对不起,求先生原谅,让我此刻断气。”他翻身朝壁,就此善终。
我尝读耶稣最后一夜对他门徒的长谈,觉得这段动人的议论,尤胜过苏氏临终之言。而耶稣在十字架上临死之言:“上帝啊,宽恕他们,因为他们所为,出于不知。”这是耶稣的伟大,出于人情所不能及。这与他一贯的作风相同:“施之者比受之者有福。”可惜我们常人能知不能行,常做不到。
1.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列举了几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解嘲”方法分别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结尾一段“施之者比受之者有福”这句话有何深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