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工商管理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1 10:10:1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工商管理学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工商管理学论文

篇(1)

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现状我国的独立学院始于1999年,在国家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大背景应运而生。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由于独立学院都是依附于一所公立大学举办的,母体高校的专业优势往往就成了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的基础。因此,除各独立学院之间专业设置雷同外,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专业同质化现象也很严重。专业设置同质化的不良后果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办学特色无法凸显、办学优势不明显。现行的专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就业和后续发展图4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基本工作能力要求调查图5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工作能力要求调查以我校工商管理专业2008级培养方案为例,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表述是:本专业培养具备经济、管理及其他多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技术,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能在企业经营管理或生产管理岗位胜任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特色是以工商企业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为主线,重点训练学生的管理实践技能。但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大众化和普通化,如除去专业公共基础课不谈,专业技术基础课有9门:生产与运作管理,企业物流管理,运筹学,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企业战略管理,资本营运,国际企业管理,跨文化管理;专业课有12门:工业生产技术学(金属工艺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国际贸易,金融学,多媒体制作,管理心理学,项目管理学,财务管理,中国税制,货币银行学,专业英语;任选课有6门,部分课程的开出不尽合理,对必修课的重视大大超过选修课。选修课不仅课时少,课程类别也比较单一,培养出来的学生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限制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全面的就业能力。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与实际存在脱节比较突出的是所选用的教材与实际联系不够,理论性太强,应用性不足。课程设置有重复和低效情况存在,如专业技术基础课中,国际企业管理,跨文化管理;专业课中,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就属于此种情况。轻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未来还会转向“普及教育”。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要培养能在各种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必须体现与市场接轨,我们有些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也仅仅留于形式。其结果是,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越来越差,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弱。我校工商管理专业2008级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只设置了入学教育与军训,公益劳动,认识实习(结合工业技术课程的学习进行企业考察),企业系统决策ERP课程设计,专业论文,ERP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这些内容,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差甚远。

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改进对策

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渠道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一是各级政府、国有企业的管理部门;二是管理咨询服务等中介企业;三是中小民营企业的管理部门;四是在国内院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或到国外学校深造学习。但不论是何种就业渠道,用人单位都会给毕业生提出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独立学院层次的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很多毕业生经过职场的碰撞后,觉得原来我们院校的工商管理培养广而不精,使其感到在工作岗位上什么都懂一点但什么也不会做,很是尴尬。那么用工方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工商管理人才呢?图1-5显示的调查数据就能说明问题。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改进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没有实际管理工作经验,想直接进入各级单位的管理部门是不太现实的,专业博而不精是主要原因,缺乏实践的历练是其最大的“短板”,如何才能克服“短板”,使毕业生在就业求职时更具有竞争力呢?对于我们独立学院来说,就要修正培养方案使之更为贴近市场才是关键。目前,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高校非常多,本科一批、二批、三批,专科院校中均有开设。从近几年的《招生专业目录》中可以看到,工商管理专业的招生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按一级学科工商管理专业招生,二是按“工商管理大类”招生。近些年,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以“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入学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分流到具体的专业。如:北京大学按照工商管理类统一招生,分为金融学、会计学、市场营销三个专业方向。新生入学后,统一进行为期一年半的英语和数学强化训练,二年级第一学期末根据学生志愿和学习状况再分专业。笔者认为,独立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应做重大改革,可分为两个阶段模块,四年本科的前一年为基础模块,后三年为专业模块。这样可起到前一年是厚基础,后三年是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和市场需求由其自我选择以后作为职业方向的专业。以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为例,其经管学部目前有8大专业,分别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工商管理的学生在大二第一学期课根据意愿选择在其他专业学习。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前一年的基础模块设置如表2。通过这样的修改,就能较好地改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困境,也可使我们独立学院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更加具有实用性而受市场欢迎。

本文作者:廖宇工作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

篇(2)

2.实习基地开发过程中,主体责任不明晰,企业动力不足,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基于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认识,加上企业外实习基地运行管理模式落后、主体责任不明确、实习经费投入不足、缺乏相应法规和政策的支持、用人单位直接效益少等原因,造成用人单位接纳实习积极性偏低;同时,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很难接触到和专业相关的实习工作内容,导致实习时间和实习效果难以保证,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实践教学体系的特点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简称FH)发展时间较早,培养的人才具有很强的实践倾向,而且能灵活调整以适应变化的就业市场,具有较强的代表意义。综合来看,其实践教学体系成功之处如下:首先是实行模块化教学,增大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强化专业知识学习和企业实践的对接;其次是实践教学目标多元化,如要求具备独立完成专门实验和应用研究的能力、了解专业知识的在企业文化背景下运作模式、实现工学交替等。第三是企业和学校深度结合的“双元制”,FH注重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全程参与,强调校企协同育人。学校基于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进行教学,将职后教育向职前教育延伸;学生需要以顶岗实习的形式在企业进行专业技能学习,利用专业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毕业论文采用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真题真做”模式。最后,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历,是解决企业实践管理问题的高手、能手和巧手。

三、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改进

1.进一步整合资源,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的模块化。工商管理的学科特点与学生接触管理实践的有限性决定了实践教学在管理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一般认为,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所构成的整体。今后需要根据应用科技大学课程设置的“模块化”理念,整合、优化现有课程实践资源,将现有课程中的实践教学重构、耦合成创新与创业与实战演练模块、企业综合运作模块、企业子系统的基本运作模块、管理方案设计、企业基本认知能力等五大模块。

2.采用网格化管理,强化第二课堂对实践教学的支撑。结合网格化管理的基本原理,以各个专业指导平台和学校网络教学系统为基础,组织本专业的知识竞赛、暑期社会实践、专家学术报告、征文比赛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也为师生交流提供很好的渠道。活动由学生自行组织、安排,可以锻炼学生组织、协调、沟通能力,碰撞思想火花,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积极推进跨学校、跨学科、跨专业学生活动的开展,为相关的科研活动创造有利条件。

3.创新产学合作机制,建立“四导师”模式,实现校企协同育人。首先在专业学习平台的基础上,建立、优化实践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其次,以现有的行业商会合作为基础,努力开拓校外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加快实践教学改革,在实现点的拓展的同时实现面的扩张,逐步完善“3+1”教学改革。最后,建立“四导师”模式,如图2所示,明确相关主体在实习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改革薪酬和职称评定制度,强化对实践教学的激励,促进校企协同育人的实现。校企双方还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校外实习质量监控体系,共同组织参与对学生校外实习的考核、管理与监督。为此,可以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思想,以构建CIPP为基础,细化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影响评价、成效评价和可持续性评价等一级指标的观测点,对实习质量进行全过程、全员和量化管理。

篇(3)

第二条 为进一步提高MBA论文质量,加强MBA论文工作的管理,MBA论文选题由全院内具有硕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的老师提出。各位老师所提出的论文选题应注意以下方面。

1、论文选题符合MBA教学的特点和规律。MBA的中文名为“工商管理硕士”,论文选题必须考虑该专业的特点,应结合行业经济、企业管理的特色。

2、论文选题应是对实质性问题的研究,不要将题目出得空洞。如“中国国有企业问题的研究”、“中国企业的战略管理研究”、“中国人力资源问题研究”等题目都过大、过空,不符合全国MBA教学指导委员会对MBA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3、教师出题应考虑MBA的学位特点、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业特色,不要任意的跨专业出题或超越自己的研究方向。一般来讲,教师所提供的选题范围不应超出自己所在专业的范围。如在企业管理专业任教的教师,原则上不能跨专业出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的选题,更不能出金融、保险方面的选题,反之亦然。

4、根据MBA的培养目标,MBA论文的撰写要求结合实际,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实证研究、注意数量的分析,要强化结合学生工作实际。

5、论文选题提交(包括教师更新的论文选题)的时间为每学期的期中之前,由MBA教育中心上网公布,逾期将不予受理。基于以上的意见,MBA教育中心可以对不符合要求的选题给予适当处理。

第三条 MBA学员选题的基本要求如下:

1、学员可根据MBA教育中心网上各位导师提供的MBA论文选题,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工作经历等选择1~3个论文选题或导师作为论文选题志愿。

篇(4)

毕业论文(设计)作为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创新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但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备受争议,“正经受着废除与续存的舆论煎熬”。当前很多高校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在新形势下,如何改进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1 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及实施

 

本科生导师制最初起源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在牛津大学的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学者们研究发现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内涵的精髓在于: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合作,关注学生个体优长,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能力。在我国,21世纪初本科生导师制首先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进行试点, 随后各高校开始逐渐引进与实施。我校在2010年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刚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时,主要是在第三学期根据学生的专业,将本科生分配到相应专业的指导老师名下,2012年开始调整在第二学期对大一的学生就分配指导老师,无特殊情况,指导老师大学期间不会变动,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本科生导师制下,我校师生双方在课余时间就学业学习、专业选择、论文撰写、各级各类专业竞赛、职业生涯发展等内容进行沟通交流,还可参与指导老师的研究课题设计、实地调研,进入实验室尝试开放式研究型实验等,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团队学习、竞争合作、钻研创新的氛围,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2 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可知,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侧重应用性和实践性。近几年,通过对本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师生进行调研和访谈,结果表明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论文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毕业论文教学的时间和精力缺乏保证。毕业论文通常安排在大四,这个时间正好也是学生忙于找工作、考研、公务员考试、考证等,精力分散,很多学生往往是在未经充分收集资料和调查基础上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集中写作。我校毕业论文教学过程分为选题、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开题报告、正文的写作、修改等几个部分,学生必须正确地分配时间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写作任务。另外,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师生比持续攀升,1个专业教师往往指导7-8个本科毕业生,大多数教师还带研究生或函授学生毕业论文,再加上其他较多的教学科研任务,使得以往的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无法保证论文指导质量。

 

其次,对毕业论文工作不够重视。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学生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找工作上,且招聘单位对学生毕业论文也无较多要求,导致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有些老师对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往往也是能放则放,纪律不严明,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过于宽松,缺乏量化标准,学生也易敷衍了事,毕业论文教学不能提升到一个应有的高度。

 

再者,学生缺乏论文写作基础知识和前期科研能力的训练。从课程体系上看,本科教学中几乎没有毕业论文相关的基础课程训练,致使学生到撰写毕业论文时基本功欠缺,甚至不知如何查阅、引用、归纳、梳理、运用相关文献资料。毕业论文写作时,出现书写格式不规范,选题大而空、缺乏实用性和创新性,甚至出现抄袭和引用不当等学术不端行为。

 

最后,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烦琐,论文答辩流于形式。毕业论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指导老师都需要填写大量表格, 评审环节多而烦琐。然而答辩和考核环节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过于宽松,缺乏量化标准,对学生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压力。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出现严重滑坡趋势。

 

3 本科生导师制下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的优势

 

(1)师生互动相对频繁,毕业论文教学时间充足。当指导老师与学生的指导关系确立以后,通过多次、方式多样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导师熟悉学生,发现学生的优势与不足,进而有组织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个性优势。同时指导活动与毕业论文进行结合,可以将毕业论文工作前移,学生在第三学年甚至更早, 就可开始有意识关注论文写作、论文选题等。因此,实行导师制后,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由第四学年集中指导变为分段指导,在平时进行文献资料查阅、实践调研、写作等训练,毕业论文撰写就轻车熟路了。

 

(2)激发学生科研意识,提高创新实践能力。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是具有科研性质的论文,体现了学生的科研潜能、创新实践能力的高低。在本科生导师制下,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导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具有学术权威的科研专著和论文,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讲座,组织、引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技能大赛,申报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引导学生去思考、 质疑、探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从而为毕业论文教学进行思维训练。

 

(3)培养写作与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写作和表达能力直接影响毕业论文的成绩,也会直接影响未来就业、职位晋升与日常生活。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后, 师生之间有了更多沟通的机会。导师可以合理安排学生参加论文写作相关的活动, 进行适度的写作训练。进入高年级后,可结合所学专业课程,增加有关文献综述、调研报告和期刊论文的写作练习,掌握论文写作规范。同时,学生可以在小组了进行口头汇报,锻炼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这是毕业论文写作和表达的演练和基础,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4 本科生导师制下实施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措施

 

4.1 本科生导师制下工商管理类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制度及政策保障

 

学校及教学单位对本科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实施应给予高度的重视,提供本科导师制下毕业论文教学的相关政策及制度保障。例如,2012年10月本校工商管理学院试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其中提出“结合我院学科及专业特点,我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成果形式为学术论文、调研报告、商业策划、参加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取得的成绩、在报刊杂志发表的优秀文章。”这一新的尝试,可发挥学生的特长,选择合适毕业论文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实践创新的热情和动力。为提高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改革实施的可行性,同期还试行了工商管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毕业论文成果形式、基本规范和要求、考核认定办法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除传统形式的毕业论文写作形式以外,并提出符合相应要求的“调研报告、商业策划、参加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取得的成果、在正式出版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可申请免于开题。

 

4.2 本科生导师制下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运行管理措施

 

在本科生导师制下,毕业论文教学改革要想顺利进行,需要师生的共同协作。首先,导师的管理涉及学校人事处、教务处等职能部门以及导师所在院系。学校应明确指导教师的毕业论文教学任务,根据专业要求,确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人数以及如何考核评价等基本要求。各教学单位根据专业情况,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与管理措施,加强过程管理。其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也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及配合。对学生管理主要涉及教务处、学生处和所在院系等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日常交流需要必要时间、地点以及方式的规范,如可以规定每月面谈几次,或者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通过短信、QQ群、电子邮件、微信和飞信等多种方式和学生交流补充,尽量保证每一个学生能得到应有的指导。对于学生在享受被指导权利的同时也需要按时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并积极参加导师组织的各项活动,主动与导师交流,可要求学生填写指导记录进行约束。

 

4.3 完善本科生导师制下毕业论文教学评价与激励机制

 

本科生导师制下毕业论文教学需要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管理机构需不断完善考核机制,根据毕业论文教学过程,把考核指标具体化、定量化,考核结果应当记入教师的业务档案,考核业绩与年度绩效、岗位聘任、晋职晋级挂钩。如指导学生完成一个挑战杯项目,并在全国比赛中获奖,就可以给予导师奖励;如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或者第一申请人身份申请一项专利,导师都应当获得指导奖励。对学生参与毕业论文教学的评价也应要有一套严格的办法,围绕培养目标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考核。对毕业论文教学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在学分折算、评优、免开题、毕业论文替代、推荐就业等方面给予不同程度的激励。

 

5 结语

 

篇(5)

(一)指导思想系统性思考和设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调研界定工商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综合考虑各专业之间的关联性,设计相应实践课程;构建课程质量标准体系,规范标准化实践过程,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二)实践教学内容优化充分调研,界定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精心设计与之匹配实践课程和环]。所谓职业能力,指的是从事某种职业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在职业活动与发展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笔者通过企业调研、专家访谈等形式,针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目前就业岗位所需能力以及若干年后职业发展能力进行统计与提炼,最终界定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主要包括经营计划与决策能力、人力资源规划能力、物资采购与客户管理能力以及战略规划与管理能力四个方面,围绕职业能力设计建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三)实践教学过程优化

1、实验准备阶段

首先,精心设计安排实践教学环节,细化实践课程目标。目前大多数实践教学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于实践教学目标过于单一,大多数实践教学课程仅仅制定了该课程的目标,而对整个实践课程过程中的目标缺乏控制。因此,教师应精心做好实践环节设计和安排,不仅明确课程培养目标,还应当进行目标细分,将整个实践过程细分成若干个环节,制定出每个环节的阶段性目标及实训方式。比如《战略研究与规划实训》课程,就可以细分为调研和资料收集、环境调查、分析与评价、战略分析与决策、战略规划与计划、撰写总报告以及总结与考评六个阶段,每个阶段详细列明具体的训练内容、训练时间和训练方式,并明确各阶段性成果。其次,准备相关资料素材。为保障实践效果,作为教师课前必须做好相关的资料准备,比如《采购管理课程实训》中招投标采购环节训练,教师应准备不同行业企业的各种招标文件帮助学生加深对招标书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在提供背景企业方面,尽量选择当地知名企业或者学生感兴趣的企业,在实训之前将相关资料发给学生,要求认真研读。第三,构建科学合理的全过程、全方位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过程为导向,建立各阶段考核指标体系,在考核指标选择方面,除了对专业知识和效果的考核外,应适当增加考核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思考、团队协作,服务精神等方面指标,并清楚描述各指标标准,形成课程评分表。最后,加强沟通。为了加强实践过程把控,教师课前可先与班委、辅导员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该班学生基本状况,为实践课程分组分工、重点控制打好基础。

2、实验实施阶段

首先,合理分组、恰当分工。实践课程的开展一般以小组或者项目组的形式展开,课程开始之初,教师可采用“自由组合”与“教师微调”的方式对是实践学生进行分组,在组内分工方面,可指定或学生自我推荐形式产生组长或项目经理,具体任务由组长或项目经理根据组内成员特点恰当分工。其次,组织培训、授权管理。实践课程强调全员参与,团队合作,但是工商管理专业的授课特点一般是学生较多,教师在重组织和过程控制中的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可以采取组长负责制形式进行管理,对各小组组长或项目经理进行培训,明确组长或项目经理的职责权限范围,授权其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考勤、激励,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主动性。教师从旁指导,做好监督和协调。第三,定期考核、阶段控制。做好阶段性成果验收提升整体实践效果的重要保障,因此对于学生实践效果必须定期验收。对于有实质成果的实验可采取提交相应材料的方式进行,比如《战略研究与规划实训》,在环境调查、分析与评价阶段,要求学生提交《战略环境分析报告》;对于没有实质成果的环节,可组织学生进行发言汇报,与其他小组分享实验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

3、实验考核阶段

首先,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公正客观进行成绩评定。管理类实践课程的考核仅仅是知识应用的考核,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按照构建的质量评价体系,对学生实践过程中的考勤、团队合作、阶段性表现以及最终成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评价。其次,最终成果的考核可以采用“书面报告+口头汇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整理汇报,学生对于整个实践过程和环节能够进一步总结,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第三,在成绩评定主体选择方面,可以由教师和各小组组长共同组成。各小组组长对其他小组的成果进行评分,评分的同时可以吸收借鉴其他小组的亮点;另外,各小组组长也要对本下组其他成员的表现进行打分,组长对于各自成员的表现比教师了解更加深入,打分将更加准确客观;教师对于各组成绩以及各成员成绩做最后的把握和调整。第四,教师最好实践课程的总结和评价。不仅仅是单纯成绩的公布,教师应该对实践课程过程中各小组、各成员的表现进行概括总结,中肯评价学生实践过程中的诸如态度、团队合作、只是理解等各方面的表现,肯定突出表现,指出不足。尽量做到关注细节,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过程的重要性。

篇(6)

2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学校和教师对实践教学不重视

目前,有许多学校和教师对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资金投入的比较少,一些学校根本没有实施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在实践教学工作中,教师工作评估中实践教学工作所占的比重比较低,导致在实施过程中的非常困难,甚至在一些学校的实践教学计划根本无法实施或不实施。较少的投资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学校,在教学评估中不能体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导致老师觉得教学实践太累,还占用教师的工作量,报酬还比较低,这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工作。所以教师不愿意把重心落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能确保实践教学的效果。

2.2教师经验不足

国外许多工商管理专业的老师在教学的同时还兼职做商业顾问,与实际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对现实环境的企业管理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也更加注重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有效。此外,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比较多,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但在我国,对工商管理的研究和实际运用有着很明显的分离现象。工商管理课程教学大多集中在基本的知识和理论的传授,有时候还是从国外引进一些实践研究成果做展示,但很少有人能提出针对国内存在的问题的一些看法,很难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

2.3教学实践的投入不足

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目前很多的学校都会面临的资金不足和专业实践缺乏的问题。学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比较落后,资金比较短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实践教学的实施。近年来,由于缺乏资金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进行管理实习比较困难。同时,相关部门对教学实践指导的管理是不够的,缺乏有效的整体规划和必要的监督机制,使实践教学不能得到落实。

3加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

3.1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制

实践教学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想进行实践教学改革首先要转变观念,加强实践教学不单单是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还要体现在科学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效果。在专业课程分类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这样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应该综合考虑,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效分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自己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解决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2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

在教学实践中,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长期的实习基地,这样能够确保学生的课程知识学习能够应用到实习基地中。这种双方得益的模式,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的科学技术,与企业进行长期合作,建立生产和研究参与的运行机制,可以使学生在专业理论课程结束后,在毕业设计完成之前,能够进入相关部门进行实践实习。能够从各个方面理解企业管理,保证实践的顺利进行。老师是实践教学的实施者,他们自身不仅要有理论知识,还要具有丰富的经验。加强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3.3完善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

我们应该建立一个有效的评价体系,还要加强建立实验的建设和设备维护系统,开展教学中实践质量的综合评价。把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情况的现状有机结合,建立了一套教学效果评价的标准体系,包括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参与的实践研究的进行评价。发现学生有突出的表现和创新性成果,应该及时鼓励那些学生,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篇(7)

二、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

(一)工商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内涵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我们认为,工商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应该是一个具有弹性的能力,具有在社会经济环境里的适应性,具体而言,应包含其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两方面。

(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

1.专业能力工商管理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工商管理方面相关职业的专业能力,即从事未来专业领域内的相关职业所应具备胜任岗位工作的专业能力。2.职业综合能力工商管理专业未来一定需要有足够的职业综合能力,这既符合管理的社会化特征,也是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革命的必然结果。职业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个人职业责任感等。(1)学习能力职业生涯中是不断学习的过程,需要我们不仅仅学习专业知识,还需要学习各种新技术、新思维。不断将运用新的知识进行融合和运用,这将是未来社会对职业人员的挑战。这需要破除一种思想———大学是学习的终点。应试教育中,破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这将极大地阻碍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在工作中需要具备求真务实和不断探究的精神,从而不断提高工作能力。(2)人际协调能力人际协调能力主要是指个人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个人与他人的交往沟通的能力。在工作中能够协同他人共同完成工作,具有准确的判断能力和信息沟通能力,工作的协调能力,这是职业工作中顺利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能力的必要条件。(3)个人职业责任感个人职业责任感主要是指个人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是职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从事管理岗位的从业者需要具备极高的职业责任感,认真主动地完成职业岗位的各项工作。

三、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如何在大学阶段培养

如果职业兴趣能决定一个人的择业方向,以及在该方面所乐于付出努力的程度,那么职业能力则能说明一个人在既定的职业方面是否能够胜任,也能说明一个人在该职业中取得成功的可能性。第一,明确大学教育阶段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方面应教些什么基于当前技术变革、知识的更新快,学生对一项知识的学习渠道更广,决定了我们的教育重点是帮助学生发展一种工作适应能力,培养其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在实现这一目标上,借助于技术变革的多样化案例,通过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或者场景式的教学,启发学生自主去浸入学习环境中,自主取得需要的各种知识和要素。第二,学习团体鼓励分享与合作的能力教师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教师也成为学习团队的一员,教师与学生合作,学生与学生合作。通过参与、启发学习团队中的某种思路,帮助各方的参与者能够建立起一种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的平台,在合作分享中互相启发和学习。第三,合理的评价机制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从教学的根本目标出发,尝试变革传统的评价机制。教学中鼓励主动学习,并辅以及时反馈,关注主动学习的结果。对学习团队中进行评价时,不仅评价个人,也评价团队,激励团队的合作精神。允许每个学生在发挥其优势和能力中,均可得高分,从而激励和指导学生达到一个高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五、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视角下的会计学教学思路的设计(以会计职业发展为例)

(一)会计学教学目标

第一步,引导学生关注其职业发展方向,引发其学习的主动性会计学的教学体现对整体学科的完整性的介绍,并辅以会计职业发展的介绍。从生活中的点滴到经济社会中的新闻,引导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不断提高,关注其自身的职业发展,并不断思考其未来的职业机会。会计职业发展的方向需要长期的积累,包括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学生从产生兴趣开始,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对职业发展的路径开始计划。第二步,指导学生进入会计职业领域需要准备的各项专业知识,学会阅读专业书籍能力会计学教学的层次性和学科知识的相关性非常强,我们应指导循序渐进地学习会计学的相关知识,并学会在实践中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职业方向准备的过程中,需要的专业能力不仅仅通过学校校内课程的修读来准备,还要学会通过自主阅读专业书籍和自主学习来提高。第三步,树立学生终生学习的思想和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会计课程的教学中,作为教师不仅仅教授给学生书本的知识,还需要传递给学生一种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这种职业态度对于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或管理的其他相关工作都非常重要;同时,我们也必须关注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不断出现的当下,无论对于学生还是对于教师,终身学习是非常必要的态度,尤其对于会计职业,不断在职业生涯中学习各种知识、技术、政策法规和会计制度,对于职业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

(二)教学方法改变

1.改变以往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突出注重实践的教学方法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中,应改变以往书本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将教学的侧重转向注重实践的教学方法上来。首先,从教学体系的设置上,课程的内容需要从实践教学的主线出发,系统规划学生的课程。先安排学习《会计学原理》,再学习《会计学原理》的手工实训,后面依次开设《会计电算化》以及《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分析》及《ERP财务模拟》课程等;其次,教师应把握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结合点,突出授课重点,指导学生操作并加深理论知识的运用;第三,强化实践部门的导师参与教学设计,给予学生学科的建议和指导;最后,在鼓励学生实践的基础上,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发现并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授课中不足之处。2.互动教学激发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运用互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部分课程内容中,设定教学情境、案例或由学生发起寻找的案例,进行讨论,课下充分的学习和研究,课堂进行展示和讨论,发现课程中的基本理论的运用方法,并从学生的视角认识问题。老师的在教学中的角色应该转换为平等的学习者和参与者,不仅运用教师的专业知识来引导学生,同时也向学生们学习,互相激励。发掘财经新闻背后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解读财务报表,认识商业领域里的灰色地带,认识会计的职业道德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篇(8)

二、文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重视实践教学的建设,结合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上对理论课进行整合,相应加大实践课的学时,逐步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并出台了相应的实践教学的管理文件等促进实践教学,但从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看,目前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实验室建设不到位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资金主要靠学校自己拨款,面临教学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相比公立高校软硬件投入不足,现有的实验室开放度低。近几年,文理学院根据各类评估检查和教学发展的需要,逐年增加了资金投入,购买了实验室的一些专业软件和相关设备,但还远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科研的要求,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使得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不升反降,影响了实验开出的数量与实验教学的质量。

(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力度不够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文理学院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对原有的传统的参照母体院校制定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但依然存在简单的课程实验多、综合性,应用性的实验内容少,实践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三)实践教学人员严重缺乏要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教学师资水平的提高是根本。从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看: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实验技术人员欠缺。一方面独立学院的特殊性,使其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本身就存在人员流失、自有师资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传统高校工作中对实验教辅人员的歧视,没有人愿意从事实验教学岗位,专业实验教辅人员严重缺乏。

(四)实践基地建设不足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独立学院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紧迫要求。但目前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一些企业仅仅把学生作为低端劳动力,不愿意培养;实习过程中学生安全没有权益保障等问题使实践基地建设面临困境,校外实习基地的数量严重不足。目前主要是进行短期的阶段实习,而且合作的深度不够,围绕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改革项目难于推进。

三、加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建设的措施

(一)科学制定专业实验室规划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技能训练为主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上,要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才能在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实验室的建设是独立学院各类评估中办学水平的一个基本条件,学院必须根据自身的优势、办学的特点和地方经济的发展,结合各专业建设的需要,做好实验室的建设规划,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分批逐步建立适应的专业实验室。

(二)加快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步伐

1.建立高效的实践教学体制独立学院的实验室面对投入不足,更应该进行资源整合,实现校内实验资源共享。体制上,实施院校两级管理。一方面成立校级的实验教学中心,实验中心对各实验室进行管理,统一管理全校的实验人员,物资设备以及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学自成一个完整体系。另一方面,各实验室又与二级院系紧密联系,制定教学计划,实施具体的实验教学内容。这样可以提高了现有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实现资源共享;又有利于各个专业学生对于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掌握,真正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得到能力的提高。

2.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实验教学的发展方向,按照实验的类型和要求,结合“能力核心嵌入社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将实验分为基础性实验、专业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和CBE实践四个层次,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分阶段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加强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在实验教学中,根据实验教学的内容,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构建主义思想为核心,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实践教学学分制改革作为独立学院,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保证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应实施实验实践教学学分制,根据每个实验项目的教学内容、特点和难易程度,确定实验课的学时和学分。学生按照学分制下各个专业教学计划和对实验课学分的要求,选择对应学分的实验课和实验项目学习,在做完所选的实验项目并取得合格成绩后,就取得了该实验项目的学分。实践教学学分制改革能提高现有实验资源的利用。

篇(9)

二、学生虚拟公司

在20世纪50年代的德国,虚拟公司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它是一种由人创造的仿真经济模拟环境,在90年代引入我国,在大学中开始实施教学。虚拟公司对真实公司进行结构功能方面的仿造,将真实数据作为其原始数据进行运用。在教学中进行虚拟公司的开展,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爱好与需要加入到各个公司中,对不同岗位进行选择。通过大量资料的查找与模拟业务开展,使学生通过感性与理性具体认识经营管理的内涵。虚拟公司进课堂,使学生长期处于模拟职场的环境中,可以锻炼学生的配合能力,形成一种特殊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理念改变

对教学方式等进行全方位改革,从教师为主的理论课堂转变为学生为主的实践课堂,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和自学能力,通过培养其合作精神,形成积极主动的以生为本的课堂氛围。学生通过对虚拟公司的仿真实践,达到提升专业技能、提高专业认知和增强团队意识的目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不做决定性的引导。以此形成新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二)实施过程

虚拟公司作为一个教学平台需要深入到大学的每一个学期中,对课程体系重新设计和编排,打破原有的教学计划,成为一个相互促进的系统式教学方法。

1.实习阶段

也就是在第一学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还不熟练。进入虚拟公司,首先对其环境进行熟悉,通过交流了解基本的业务岗位职能。对管理模式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同时,对类似的现实企业进行了解,利用讲座等形式,对社会的热点问题进行进一步专业性的关注,提升同学的专业素质水平,提高学习兴趣。

2.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开始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对虚拟公司也有了全面的了解,成为其正式员工,开始进行各种工作。当学生对所接触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就能够感受到自己对本专业一些知识领域涉猎的匮乏,会对自己未来的工作、知识掌握、素质提高有更高层次的要求,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专业知识的课程中去。这种情况下,教师进行课程的讲授、专业案例的分析、特殊问题的解决等,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竞争阶段

通过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在工商管理方面也有了自己的认知,在管理方面也会产生独特的见解,这个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与兴趣通过职业规划的形式将自己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中,参与虚拟公司之间的竞争。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业计划,创建属于自己的公司,不断进行改善和发展。在这段时间,课程方面的设置主要以选修和专业课为主,让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和技术支持进行公司的组建发展与竞争。

4.过渡阶段

从虚拟向现实的过渡。这一阶段,教师可以同企业一起组建成一个小组,对虚拟公司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合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计划的制定。外来企业也可以根据虚拟公司情况进行人才选择,达到虚拟与现实的接轨。一些同学还可以通过调研和实践等手段对市场进行分析,在社会的支持下,达到创业的目的。

三、学生虚拟公司特点

(一)突出专业性

工商管理的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思维开放性、业务能力创新性与商业道德领悟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是针对知识进行强逻辑性的传授。虚拟公司实际上是对社会进行校园化的缩影,使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变近,适应市场需求。

(二)强调系统性

虚拟公司改变了原有的教学体系,提出了工商管理的第三层发展,是在人才培养和制定培养计划之后的再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辅助教学,同时做好了教学的收尾工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三)体现新型教育理念

以生为本,在虚拟公司中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增强学生团队意识。学生通过适应企业的管理模式,毕业后能够达到企业入职的标准,顺利度过应届毕业生的尴尬期。通过学生的实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知识讲授过程中提高了自,使学生进行个性化发展。

(四)促进教学能力构建

在虚拟公司的创建过程中,不能依靠老师单独的能力,在教学中也要采取团队模式,教师也要根据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辅导教学,使教师能够对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答。学生在成长的同时,教师也在不断地进步。

(五)促进创业

对于大学生创业,学校和社会都给予很大的支持。通过在大学期间对实践能力的锻炼,使学生接触到企业的管理与经营,提高了综合素质,培养了创业能力,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有信心地在创业的道路上发展。

篇(10)

二、案例教学在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组织实施

(一)认真准备,精选案例。案例的选择对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案例是我们分析研究的具体对象,是贯穿课堂的主线,教学内容的导入、讲解、讨论、总结等各个环节都围绕案例展开,它是学生获取和掌握理论知识的载体。恰当选择案例可以去除许多盲目性,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正确的轨道上充分发挥出来。相反,案例选择不当会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甚至导致教学失败。所以,案例的选择要符合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案例的选择要大小适中、难易适度,贴近我国实际,以企业为背景,符合企业实际情况,还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与工作实际。

(二)学生个人分析和小组讨论。在课堂讨论之前,学生个人应做好充分准备并开展小组讨论。学生个人阅读案例,初步对案例进行分析,在有一定思想准备的基础上参加小组活动。小组以4到6人为宜,兼顾相容性和互补性,选举好小组组长,每个组员应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在组内约法三章,对小组讨论相关事宜约定规范。组长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小组活动的时间、地点,控制讨论进程,让小组成员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供大家讨论,达到互相启发和提高的目的,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最后,总结出讨论的主要见解和心得体会,确定小组在课堂讨论时的发言代表。

(三)课堂讨论和评价。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通过课堂讨论检验学生个人学习和小组共同努力水平的高低,并提供了一个大家相互学习的机会,因而有必要对课堂讨论进行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讨论中采用的具体形式如下:1.小组代表发言每个小组根据约定派一名同学作为代表进行发言。发言的同学应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把分析报告做成PPT,以便展示。发言开始前和结束时对发言者给予掌声鼓励,教师指导发言者克服羞怯心理,发言时注意与下面的同学做眼神交流,并注意克服一些习惯性口头语病。2.集体辩论台上同学发言之后不要立即下来,可主动征求台下其他同学的意见,互相提问。台下的同学可以对发言者的整个演讲过程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及需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对发言中讲得不太清楚的可要求进一步展开论述,把问题讲清楚。而对发言有异议时,则可阐明自己的观点,也可反驳发言者的观点,并展开激烈的辩论。3.角色扮演根据案例中的情景可采取多种形式安排学生扮演案例中的角色,可以提前征求学生的意见,看哪些学生喜欢参与并合理安排角色,也可以在课堂上即兴指定。角色扮演能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所扮演的角色面临的问题,从根本上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案例教学新模式

现代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教育正走向信息化和现代化,远程教学平台为网上案例教学提供了技术保障。与传统课堂案例教学相比,网上案例教学的优势表现在:网上教学不受时空限制,不受班级学生人数限制,学生参与程度高;学生摆脱一些不必要的思想束缚,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习兴趣高;师生间、学生间互动性好;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案例库资源共享。教学中可通过以下步骤完成网上案例教学。

(一)案例的选择与。选择案例通常要遵循以下原则:实践性、典型性、启发性和目的性。教师在相关课程主页的教学辅导栏目上案例,包括案例文本、附思考题、相关背景资料和难点提示等,供同学们阅读、下载。

(二)网上讨论。学生网上学习的时间安排往往是不同步的,一个案例教学任务难以在一个课时内完成,结合这种现实情况可以限定一段讨论时间(如一周),在案例讨论区学生通过发帖或留言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提出问题,展开非实时讨论,课程辅导老师每天上网浏览讨论内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对学生的见解及时给予评价。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在论坛或QQ群互相讨论。

篇(11)

现代工商管理教学正在逐步形成“以学为主”取代“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要保证整个教学活动进程的前后呼应、连贯完整和各教学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及相互配合,作为核心内容与落脚点的工商管理教学方法的设计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有效的教学方法能较好地发挥教学理论具体化和教学活动概括化的作用,它集中地反映了教学设计者的教育思想和主张。最优的教学方法具有动态性、系统性和适用性,是在特定的教学背景下达成特定的教学目标的系统体系。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中的摸索和总结,结合教育科学理论、思想和方法,归纳出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工商管理教学借鉴与运用。

11支架式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来源于前苏联着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学生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方法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作为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帮助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也就是说,该框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曰“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更高的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式教学方法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的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层次)。(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这些属性按其重要程度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当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越来越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

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以“管理学原理”课程中“管理职能”部分的教学为例,围绕“管理职能分析”这一主题,在学生对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职能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搭建起系统性的概念框架,包括各种职能的基本含义、涉及的工作范围、在管理过程中的体现等。然后给学生设定一个问题情境,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探索的空间,按照教师设定的“效率最高、效果最好”的架构,拿出各自基于合理分析和充分论证的方案。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充分讨论后,教师帮助学生选出相对合理的最佳过程。

21抛锚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的过程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策略”或“基于问题的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由这样几个步骤组成: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收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①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表是指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②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源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源);③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源的能力。

还是以“管理学原理”课程为例,在讲到“管理者技能与角色”这一知识点时,如果平铺直叙地介绍管理者有哪些技能要求和角色定位,学生会感到比较枯燥,而且也难以形成较深刻的印象。如果给出一个案例,描述一个出色的技术人员在被提升为中层管理者时遇到的种种烦恼,让学生反思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这就是一个“抛锚”的过程。教师并不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提供给学生一些线索,如“收集管理者的层次分类”、“管理者的技能要求”和“角色定位”方面的资料,从教材及各种文献资料中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进而利用自己认为应当了解的知识并结合案例给出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最终搞清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应当具备的概念技能、人际关系技能和技术技能是有不同要求的,差别在哪里,角色转换时产生障碍的本质原因,以及由操作者转变为管理者应如何把握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和信息中枢方面的角色等。

31随机进入式教学方法在工商管理教学中,往往存在一些复杂性和多面性的问题,有些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这就需要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生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一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随机进入式教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这种多次进入,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为巩固一般的知识、技能而实施的简单重复。这里的每次进入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都有不同的问题侧重点。因此多次进入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对同一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而是使学生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

随机进入式教学的基本思想是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即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中“经营战略分析”部分为例,简述这种方法的基本过程:

(1)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如企业基本情况、外界环境、企业战略制定过程基本情况等。

(2)随机进入学习:在给出了基本情境的描述后,可以让学生从企业的市场效应、内部效应、短期效应、长期效应等角度进行分析评价和自主学习,训练学生对问题全面、系统的认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思维发展训练:在这种方法的应用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①对学生应加强思维方法的指导,向学生提出问题时,应有利于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提问,如“从短期效应来看,企业主要有哪些考虑?”②要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注意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式,如教师可通过这样一些问题来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式:“你的意思是什么?”“你怎么知道这是正确的?”“你对这个问题怎么分析?”“这是为什么?”等等;③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可以问:“还有没有其他的角度?”“请对A与B做出比较?”“请评价某种观点”等等。

41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最早是孔子所创,只有八个字:“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予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

“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所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进一步解释,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二种矛盾且无法解决时,教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这种方法致力于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不难看出,启发式教学方法带有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既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更有利于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例如,在“现代广告学”课程的教学中,在讲到“不同种类的广告媒体”这一部分时,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通过主动思考,在应用中挖掘知识点,进而达到掌握该部分知识的目的。首先给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现有10000箱方便面,如何将它变成现金?起初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发言中的积极因素(哪怕只是萌芽),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随着学生思考的深入,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暴露出来的对于某个概念(或认识)的模糊或不准确之处,并及时采用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予以指出,如从如何利用各种广告手段加以引导,将学生从毫无边际的思考中拉到设定的轨道上来。当学生初步了解了各种广告形式后,会产生初步的想法,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弄清问题的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当学生开始偏离教学内容或纠缠于枝节问题时,要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进一步帮助学生搭起系统性的概念框架,这包括启发学生应当从哪些方面深入思考,如不同种类的广告媒体的运作过程、优劣分析、制作过程、成本、适应范围、传播方式及在营销促进中的效率和效果等方面,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如果学生在自己设定的情境中遇到困惑,教师可以随时加以点拨,引导学生向着“可行性、社会效果好、变现效率高”的方向推进。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充分讨论,选出相对合理的最佳方案。这个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发挥主动性和首创精神,独立分析、思考,主动建构知识框架的过程。学生通过对各种方案的评价,搞清了好在哪里,同时也在对不同广告媒体的比较中掌握了该部分知识的核心内容。

51协作式教学方法工商管理类的许多课程常常需要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和角色扮演等不同策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这个过程为学习者提供了对同一问题用多种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这种机会显然对问题的深化理解、知识的掌握运用和能力的训练提高大有裨益,而且还能有效地培养对于21世纪新型人才至关重要的合作精神。常用的协作式教学方法有“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竞争”、“协同”和“伙伴”等五种。整个协作学习过程均应由教师组织引导,讨论的问题可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

(1)课堂讨论: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与启发式教学方式结合,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多向交流,以进一步挖掘主题的内涵,促进知识意义的生成。课堂讨论中应当注意:①创设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②将讨论引向深入,并一步步生成后继问题。③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引导学生“学会做什么”,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要代替学生思维。④当讨论偏离教学内容或纠缠于枝节问题时,要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⑤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教师要适时用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切记使用容易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词语)。⑥在讨论结束前,应由教师(或学生自己)对整个学习过程做出小结。在工商管理课程中,许多案例教学环节往往是这样进行的。

(2)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有助于学生设身处地去体验、理解学习的内容和学习主题的要求。

可以采取两种不同形式的角色扮演:一是师生角色扮演;二是情境角色扮演。在学习“公司治理”课程中“公司兼并与收购”部分时,可以采取师生角色扮演的方式。课前让学生充分做准备,查阅一些兼并与收购的案例,并对其过程做出整理、分析与评价。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经过师生角色换位,当学生把某个问题给别人作了详细讲解之后,往往会对该问题有新的体会与理解。学习“管理沟通”课程时,让学生分别扮演沟通事件中的各方,是运用“情境角色扮演”教学策略的很好实例。

(3)竞争:在工商管理的某些课程中,需要贯穿适当的课堂练习以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时,可以采取竞争的方式。例如,在“项目管理”课程“网络图绘制”的教学中,当学生明白了绘制网络图的基本原理和规则后,等于在岸上明白了游泳的方法和要领,是否真正学会游泳还要亲自到水里实践。那么,这就需要由教师先提出相关信息,由学生进行一个绘制网络图的课堂练习,学生之间看谁能够首先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在练习绘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个不尽完美的方案,让学生将自己的方案写在黑板上,让大家来评价,鼓励学生提出更好的方案。其他学生可通过对手实力与自己实力的对比,及时调整和修正自己。在这种全神贯注的过程中,可以使学习效果比较显着。

(4)协同:工商管理的许多专业课程可以借助案例分析。整个案例分析的过程是多个学生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发挥各自的认知特点,相互争论、相互帮助、相互提示或是进行分工合作,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就在这种沟通与协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