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电大金融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30 11:28:5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电大金融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电大金融论文

篇(1)

关键词:西部金融中心 支撑条件 对比分析

2009年继重庆率先提出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之后,西安、成都也相继提出建设“西部区域金融中心”和“西南区域金融中心”,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之际,三城市逐鹿西部金融中心,反映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区域金融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东中西的协调发展同样需要建设金融中心。

区域金融中心的内涵

区域金融中心是指在某一区域内有直接的腹地,金融机构聚集、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交易活动频繁,且能对区域经济产生极化和扩散效应的中心城市。按照区域金融中心业务特点可将其分为行政总部集聚型的金融中心、要素市场集聚型金融中心、结算型的金融中心以及综合类型的金融中心。

区域金融中心是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性的结果,是各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资源等按市场原则在空间上自由转移和优化配置中形成的。构建集聚力和辐射力强、功能齐全的、带动能力显著的金融中心,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区位优势;二是经济实力雄厚,金融中心的建立要靠强大的经济能力来支撑;三是完善的金融体系,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配置金融资源;四是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健全的法律制度;五是金融人才,人才是建立金融中心重要的战略资源。其中区位优势、经济实力、金融发展是金融中心形成的三大基础要素。

区域金融中心的支撑条件研究

西部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发展现状,建立金融中心的支撑条件除了区位优势、经济实力、完善的金融体系、人才以及政策的支撑外,还需要加大政府的推动力度,逐步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

(一)经济支撑

区域金融中心的建立,要靠雄厚的经济实力做支撑。经济对金融发展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繁荣的经济可以吸引大量的企业入驻,企业在交易的过程中既是资金的提供者,也是资金的需求者,资金的大量流动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二是发达繁荣的经济可以为区域金融中心的建立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与资金;三是经济越发达,要求与企业融资需求相匹配的金融服务机构越多,从而催生新的金融服务机构。

(二)完善的金融体系支撑

区域金融中心是金融机构的聚集高地,必须具备健全发达的金融市场和完善的金融体系。首先,完善金融市场。加强金融机构的聚集,借助西部开发、内陆开放的机遇,吸引国内外各类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加速金融控股集团的组建,做大做强本地金融企业。增加金融机构的种类,加快发展新兴金融机构。完善要素市场,争取早日建成西部电子数据票据交易中心与西部证券交易所。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完善农村服务体系。建立专门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专项资金为农村和农民提供金融服务;完善法律法规,使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有序进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多元化建设,设立多种资金有效利用的途径,为建立区域金融中心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和基础条件。

(三)金融人才的支撑

区域金融中心的建立,需要大量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做支撑。建立区域金融中心,加大金融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创新金融人才的激励机制。借助高校和科研机构优势,切实加强金融教学和科研,对金融人才的培养机制进行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金融人才。政府出台政策,搭建政府、高校和企业合作平台,探讨金融人才的培养机制,实现定向的人才培养,建立起金融“产学研”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四)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撑

在信息化时代,区域金融中心的建立,必须强化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撑,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引领作用。建立区域金融中心要不断利用信息技术对银行的业务流程进行再造,降低运作成本,提高效率,合理的利用和配置资源;完善信用、支付体系,利用信息技术降低银行业的风险,完善银行业风险管理体系;依靠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传统的服务渠道,降低资金的交易成本。建立区域金融中心,必须完善信息技术对保险业的支撑。加强信息安全建设,进一步拓展网络销售渠道。加强系统安全的建设,增加网上交易的安全度,网络销售渠道进一步完善;借助信息技术,探索新型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吸引客户;依靠信息技术进行保险产品的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需要。

(五)政府推动的支撑

政府引导理论认为,金融中心形成并非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地方政府的公共政策很关键,因为政府的推动和取向有助于金融体系的超前产生和发展,由此刺激经济的发展,政府供给政策和金融制度的变化往往处于先导地位。建立区域金融中心,必须依靠政府的推动作用。政府应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发挥积极的作用。首先,降低对金融业的直接干预力度,减少不必要的行政管制,加强对金融市场的风险监管;其次,与时俱进,出台支持金融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与相配套的金融政策,制定鼓励金融创新,吸引高级金融人才及创新型人才的政策;第三,制定法律法规,完善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法制环境。

(六)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支撑

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是西部建立金融中心的助推器。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促进与区外的交流与合作,扩展区域发展的视野,为建立区域金融中心提供支撑。信息化推进内陆经济的全面开放。以信息化克服区位劣势、突破地理空间的阻隔和时滞的差异,为内陆开放创造良好的环境。“引进来”与“走出去”是内陆对外开放工作的重要方面。“引进来”是利用外资促进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的结构升级;“走出去”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进行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

重庆、成都、西安建立区域金融中心的条件对比分析

(一)区位优势比较分析

由表1可知,重庆的综合区位优势是显著的。重庆是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地处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地区,我国东西结合部,坐拥长江黄金水道,是长江上游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唯一拥有“水陆空”整体优势的大城市,区位优势明显。

(二)金融竞争力对比分析

由表2可知,重庆的贷款余额总量较大,说明重庆的资金实力、金融规模要大于成都与西安。存款余额影响一个地区可以用于投资的资金量,从而影响一个地区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力,重庆与成都差距不明显。重庆的保险市场发展领先于成都和西安。贷款余额、存款余额以及保费收入可以体现一个地区金融发展的规模,因此重庆的金融规模具有竞争优势,成都、西安的金融规模竞争优势稍弱。

保险深度、金融贡献率、金融相关率用来反映一个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这三个指标都和GDP有关联,由于成都、西安的GDP总量小,因而相对GDP来说,各金融指标量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就偏高,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相对于该地区的经济来说,金融发展的水平高于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

(三)经济能力比较分析

由表3可知,重庆、成都、西安比较,重庆的经济聚集度与成都、西安差距较大,但考虑重庆、四川、陕西,重庆的经济能力优势明显。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于一体,人口基数大,一直处于“小马拉大车”的状态,是相对于成都、西安的劣势。但是重庆总体的经济发展能力不逊于成都、西安。2009年重庆、成都、西安GDP生产总值分别提高了14.9%、14.7%、14.5%,重庆经济发展处于领先地位。2010年,重庆市GDP同比增长17%。2009年重庆地方财政收入1165.7亿元,增幅达21%。2010年重庆市财政收入突破1953.4亿元,增长67.6%,财政收入增幅在西部不可小视。

综上分析,重庆在区位、金融竞争力、经济能力总体具有优势,西部建立金融中心,重庆是最好的选择。借助两江新区、保税区、保税港区的机遇,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及非金融机构入驻重庆,尤其是惠普等结算中心的落户,为将重庆打造成结算金融中心奠定基础。重庆入选国家五大中心城市,对西部的发展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重庆要不失时机地筹建金融中心,形成经济金融发展的增长极,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解决西部开发中资金短缺的问题,所以重庆首先要建立筹资型的金融中心,吸引更多的资源、资金流入重庆,促进重庆经济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的发展。

重庆建立金融中心要分三步走:首先要形成辐射重庆市的金融中心。促进重庆市经济的发展,解决城乡发展二元结构的问题,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借助机遇,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鼓励引进发展各类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及创新型金融机构,促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带动库区、山区、农村的发展。其次形成辐射西部的金融中心。形成金融机构聚集的高地,加强与西部各省市的交流与合作。建立金融服务机制,开发辐射西部的数据处理软件。积极出台政策吸引国外大型金融机构,尤其是金融高级人才聚集西部。借鉴经验,完善要素市场。最后,形成与世界接轨的世界级金融中心。积极展开与国外企业的贸易合作,搭建跨国合作的平台,将重庆打造成一个与世界接轨的结算金融中心。

参考文献:

1.陈红霞等.我国西部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路径研究[J].学术交流,2010(2)

2.储峥.论陆家嘴金融城建设中的政府推动作用[J].改革与战略,2008(8)

3.丁丁.区域金融中心的研究[D].硕士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4

4.李忠民,邹明东.西部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J].西部金融,2010(5)

5.尹丽.重庆建设西部和长江上游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劣势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11)

6.张永鹏.建设西部多金融中心的可行性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9(1)

作者简介:

篇(2)

Technical Analysis of Large-Scale Domestic Data to Oracle Database Migration

Sun Yu-feng Li Bo He Yan Huan Chen-yang

(Jiangsu Sky Information Co.,Ltd. JiangsuNanjing 211800)

【 Abstract 】 With the rise of paperless and Web-based office,the national information security are getting more dependent on the secure extent of computer software and hardware. Currently,software and hardware vendors like Intel, Microsoft, Oracle have established their monopolies in the core field of CPU, operating system and database, which is posing a great threat to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of domestic government agencies, businesses and individuals. Simultaneously, the importance of secure and reliable data migration for mainstream database by adopting domestic software and hardware is increasing.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necessity of data migration, followed by technical prerequisites analysis, the detailed process and afterwards optimization of data migration will then be described.

【 Keywords 】 oracle database;domestic database;data migration;special statistical database

1 引言

随着国产化战略的发展,“自主可控、安全可信、高效可用”的国产信息化产品已逐步在政府、事业单位等机构进行全面使用,而在国产化推进进程中,如何实现主流数据库中的历史数据向国产化数据库的迁移成为推进过程中的难点,也制约着部分机构推进国产化的积极性。本文描述迁移前的模型对比、策略和方法的选择及迁移工具准备,详细介绍了Oracle数据向国产数据库迁移的准备、转换、校验各阶段,并就数据迁移后的性能、系统的调优工作给出了建议。

2 研究向国产数据库迁移的必要性

2.1 国家信息安全的要求

随着国家信息化的建设,我国软件业虽然发展很快,但基础软件仍被外国公司控制,就数据库产品,国外产品当前的市场占有率在95%以上,这种情况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如“棱镜门”事件,如果这类基础软件被外国控制,那我国的信息系统、网络系统在外国信息监控计划面前几乎没有防御能力。因此,国家提出了“核高基“重大科技专项课题,要以国产可靠基础软件替换国外软件,在这个项目中把Oracle数据向国产数据库迁移是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研究向国产数据库迁移是国家信息安全的要求。

2.2 打破国外垄断的重要条件

目前在国内商用市场,特别是金融和通信领域,商用数据库Oracle和DB2处于垄断地位,其中Oracle占了大部分的市场。Oracle进入国内市场较早,有先入为主的优势,同时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奠定了Oracle的领先地位。国产数据库软件行业已有一定发展,如达梦,神州通用、人大金仓等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已应用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成熟度较高。软件基础已经具备,那下一步需要研究怎么实现大规模的把Oracle数据向国产数据库迁移,这是打破国外垄断的重要条件。

2.3 促进国产软件产业链发展的必要条件

我国国产软件产业链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由于我国软件行业起步较晚,国内市场已被进口软件垄断了,造成国内基础软件的市场需求很小,很难进一步发展;第二,国外基础软件公司利用其垄断地位制定行业标准,并与国外基础硬件形成产业联盟,为国产数据库软件进入行业设置了门槛,如我国金融行业的信息系统基本上被IBM、Oracle和EMC三家所控制,被称之为“IOE”依赖症。国内基础软件的发展,特别是数据库基础软件的发展,能形成和促进国内的软件产业链的发展,实现“去IOE”。但是,如何保证数据安全完整的从国外数据库迁移到国产数据库上,是难以避开的难题,这是发展国产数据库、促进国产软件产业链发展的必要条件。

3 数据迁移的技术前提

3.1 数据迁移前的对比分析

对原Oracle数据库与国产数据库分析的目的在于了解数据模型,判断数据迁移的工作量及确定迁移工作的重点和方案,主要包括一些内容。

(1)原Oracle数据库的相关信息,包括其后台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的版本、前台的开发模式、应用系统常用的接口、运行的中间件环境、应用涉及到的库数量及之间的关系等等。

(2)涉及的数据类型,常规的如CHAR、VARCHAR等,这些各种国产数据库一般都支持。如果系统用到了如日期、时间、文本、图像等类型时,在做数据迁移的时候要注意Oracle与国产数据库之间的差异,主要关注长度、精度、标度信息,有时候需要做些类型转换,如在Oracle中的VARCHAR(8000),在达梦数据库中可考虑将其转换成TEXT类型或采用16KB以上的建库模式加以解决。

(3)注意表的定义信息,主要是关注自定义的数据类型、自定义的缺省值。如Oracle数据库可使用create type的语句创建自定义的数据类型和自定义的缺省值,而使用国产数据库(如达梦)的DTS工具无法将这些信息转换出来,需要在原系统中查找。

(4)原Oracle数据库中是否使用到了视图、存储过程、存储函数、触发器、序列等;如果没有使用到这些,则比较简单,主要进行纯数据的迁移;如果用到了这些,且数量较多,则数据迁移工作将主要是脚本的迁移转换工作。

(5)原Oracle数据库是否用到了系统字典,因各数据库的系统字典格式和内容均不一样,这时候需要分析原数据库的系统字典的涵义,再根据使用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手工处理。

(6)是否有其它的特别的要求,如安全控制、双机热备、数据同步等,如果有这些要求,这些要求也要加到数据迁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中。

3.2 数据迁移的策略和方法

数据迁移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种系统升级前通过手工的方式录入, 另外一种是系统升级前通过工具进行迁移, 最后一种是系统升级完成后, 在新系统中生成所要的数据。目前, 最主要的数据迁移方式还是通过工具进行数据迁移, 通过计算机工具来对数据进行清洗和规范化, 同时搭配另外两种方式进行处理, 大量数据通过工具迁移, 少量数据通过手工和系统生成, 这样即可以保证数据迁移的效率, 同时又保证了数据迁移的质量。

Oracle数据库向国产数据库的数据迁移工作主要是脚本的移植和纯数据的迁移工作。一般采用的顺序是先进性脚本的移植,再进行纯数据的迁移,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有几点:1) 整理好脚本之后,便于快速搭建移植环境;2) 有了脚本文件,能够对系统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便于对系统的把握;3) 容易进行相应的特殊处理,如缺省值、类型、主键、外键等的处理;4) 便于存储模块的移植;5) 便于优化系统等。

3.3 数据迁移工具的准备

数据迁移的工作原本就具有复杂、工作量大的特点,尤其是面对大规模的Oracle数据向国产数据库迁移,难度更大。海量的数据靠人工执行各种各样的脚本来完成数据迁移是难以想象的,出错的风险非常高。同时当数据迁移出错时,查找问题变得非常困难。所以使用迁移工具来完成可以极大的降低风险,提高效率。目前主流的国产数据库都已经开发出各自的数据迁移工具,支持从Oracle迁移数据,包括表结构、数据、主键、外键、索引以及视图等的迁移,如达梦DM数据库DTS数据迁移工具,人大金仓的Kingbase数据库的JDTS迁移工具等。数据迁移工具必须具备完整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并发性的特点。但在使用迁移工具之前需测试工具是否满足项目要求,如一些国产数据库自带的迁移工具在处理大体量的数据时会出现数据丢失和效率低下的问题,这种情况可从第三方迁移工具中挑选合适的工具,合理有效地利用迁移工具可以事半功倍。

4 Oracle数据向国产数据库迁移迁移流程

大规模Oracle数据向国产数据库迁移的流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转换阶段以及校验阶段,如图1所示。

4.1 准备阶段

首先搭建系统环境,包括原系统运行环境和新系统环境,便于后续开展迁移工作。其次,一方面对比新旧系统的数据库的表结构及数据字典,把Oracle数据库的数据与国产数据库系统数据作差异化分析,将它们之间的映射关系找出来, 并且制定新旧数据的转换规则;另一方面分析应用系统的数据库操作代码,根据数据库的差异调整代码。

4.2 转换阶段

Oracle数据库中的数据不是一提取出来就可以直接导入到国产数据库的, 而是需要一系列的变换、运算, 才能成为国产数据库中的数据。所以第二步根据提取出来的新旧系统映射关系, 利用数据迁移工具把Oracle数据经过数据抽取,多次转换之后,生成中间数据,同时移植应用系统到新的系统平台上。

4.3 校验阶段

在数据迁移完成后, 对数据的校验和测试分别从两个方面展开; 一是对迁移后数据库的校验, 主要包括完整性检查( 检查外键约束是否存在) 、一致性检查( 检查相同含义的数据在不同位置的值是否一致) 、记录条数检查( 检查新旧数据库对应的记录条数是否一致) 、特殊样本数据的检查( 检查同一样本在新旧数据库中是否一致) ;二是检查国产数据库系统运行是否正常,进行数据一致性测试、执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数据备份和恢复测试等。这两个方面校验的结果是判断国产数据库系统内能否正式启用的重要依据。

在应用系统迁移完成后,对应用系统的校验和测试同样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对功能的校验,验证系统是否能正常运行,功能点是否都能实现,执行结果是否正确等;二是进行性能测试,找出运行缓慢的功能点,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处理。

5 数据迁移后的调优工作

5.1 数据迁移后的性能调优

对于数据迁移后查询效率变低的问题,需要对国产数据库系统做性能优化。可跟踪系统实际运行的SQL语句,分析SQL语句组成、功能和相关的表,建立合适的索引一般能解决性能问题;如有必要,也可采用改写等价SQL语句的方法进行。SQL优化主要包括几个方面:(1)在合适的地方建立适当的索引;(2)IN,NOT IN, 等操作符的转换;(3)OR的优化;(4)IN到EXISTS的转换;(5)只查询用的列等。

5.2 数据迁移后的系统调优

在数据成功迁移后,为保证国产数据库能平稳运行,还应该对其进行系统测试,测试内容至少包括数据库系统可用性测试,数据库系统综合压力测试,数据库系统性能测试,数据库系统健壮性测试。在投入运行前应进行一定周期的模拟运行和试运行,并建立相关的测试报告。根据系统测试报告,对国产数据库硬件的配置和各种数据库参数的配置进行优化,这也是影响国产数据库性能的重要源头之一。

国产数据库的硬件配置调优,主要包括CPU、内存、I/O的配置,需要根据运行状况提高配置或者优化资源分配。对国产数据库参数的调优,主要包括数据缓冲区、共享池、日志缓冲区、数据库块大小等参数,需要根据处理事务的类型调整各参数大小,以提高运行速度。

6 结束语

大规模Oracle数据向国产数据库迁移是各很复杂的过程,需要人、技术、管理的协调合作,涉及到数据、流程、数据库等很多内容的变更,要求数据迁移人员在技术上对Oracle和国产数据库都要精通。目前国产数据库替换Oracle数据库是当前信息安全的必然要求,研究大规模Oracle数据向国产数据库迁移是促进国产数据库软件行业以及相关产业链发展的一个基础。

参考文献

[1] 邓明翥.Oracle数据库安全综述[EB/OL].http://.2007-06-10.

[2] 赵永升,唐新亭.国产数据库技术发展研究[J].福建电脑,2006,(3).

[3] 李冬梅.信息系统升级后的数据迁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06-01.

[4] 廉小伟.GBase数据迁移工具的设计和实现[D].吉林:吉林大学,2006.

[5] 赵钦,周丹.政府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数据迁移解决方案[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8,(24).

[6] 沈柳法.交通办公自动系统中的数据迁移研究[J].硅谷,2009,(19).

基金项目:

基于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的事务处理应用研究与示范工程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经费资助;核高基重大专项(2013ZX01045-002-002)。

作者简介:

孙玉锋(1984-),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工业大学,本科,江苏擎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系统架构师,中级职称;主要研究方向和关注领域:政府信息化、大数据、信息安全。

篇(3)

The21stcenturyaretheinformationtime,thetertiaryindustryunceasinglyriseinthevariouscountries’proportion,speciallyserviceindustry,informationserviceindustrybecomesforthe21stcenturytheleadingindustries,thishascausedtheelectroniccommerceproductionandthedevelopmentintheglobalinformationisundertheinfluencewhichthesituationdrives,thevariouscountries’electroniccommerceunceasingimprovementandtheconsummation,theelectroniccommerceisafocalpointwhicheachcountryandeachbigcompanycapture

Thistextfromofourcountrye-commerceenvironmentofdevelopment,existingproblem,howimprovedevelopmentenvironmentandofourcountrydevelopmenttrend3ofe-commerceatpresent,probedintoandanalipedthecurrentsituationofe-commercedevelopmentofourcountry.

[关键词]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趋势分析

电子商务源于英文ELECTRONICCOMMERCE,简写为EC。顾名思义,其内容包含两方面,一是电子方式,二是商贸活动。一般来说是指利用电子信息网络等电子化手段进行的商务活动,是指商务活动的电子化、网络化。广义而言,电子商务还包括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各种内部业务的电子化。电子商务可被看作是一种现代化的商业和行政作业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服务传递速度,满足政府组织、厂商和消费者的降低成本的需求,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加快信息交流以支持决策。电子商务可以包括通过电子方式进行的各项社会活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充实和扩展,并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开拓出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电子商务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信息世界的核心,也是网络应用的发展方向,具有无法预测的增长前景。电子商务还将构筑二十一世纪新型的经济贸易框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对于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电子商务市场发展前景诱人

虽然目前还不能预测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何时能成为主流模式,但电子商务的市场发展潜力是无穷的,因为:一方面,潜在消费者的发展速度惊人。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2年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到2002年底,全球英特网用户已达6.5亿之众。在中国,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03年6月底,上网用户已达到680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48.5%,而1997年10月首次调查结果只有62万,几年间增长了109。7倍。他们中的一部分已是电子商务的消费者,而更多的则是这个快速发展市场的潜在消费者。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交易额快速增长。据国际著名咨询公司Forrester估计,2002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大约为22935亿美元,到2006年将可能达到12。8万亿美元,占全球零售额的18%,年均增长率在30%以上。美国是电子商务应用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发展趋势对其他国家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2001年,尽管美国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在全美零售额中的比例仍低于3%,但类似软件、旅游和音乐制品这些商品及服务的网上交易B2C部分已占到这部分交易额的18%左右,世界其他地区也有类似情况出现。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1年电子商务发展报告》引用Anderson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到2003年底,我国的电子商务市场B2B和B2C的交易总额将可能达到40亿美元之巨,B2B的年均增速为194%,而B2C的是274%,其增速呈倍数增长。当今世界,除电子商务市场以外,其他任何市场都难有如此高的增长率,因此,其市场前景极为可观。

二、我国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

1、电子商务的搜索功能问题

当在网上购物时,用户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在众多的网站找到自己想要的物品,并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搜索引擎看起来很简单:用户输入一个查询关键词,搜索引擎就按照关键词语到数据库去查找,并返回最合适的WEB页连接。但根据NEC研究所与INKTOMI公司最近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在互连网上至少10亿网页需要建立索引。而现在搜索引擎仅仅能对5亿网页建立索引,仍然有一半不能索引。这主要不是由于技术原因,而是由于在线商家希望保护商品价格的隐私权。因此当用户在网上购物时,不得不一个网站一个网站搜索下去,直到找到满意价格的物品。

2、电子商务的安全性问题

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仍是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INTERNET的迅速流行,电子商务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被公认为是未来IT最有潜力的新的增长点。然而,在开放的网络上处理交易,如何保证传输数据的安全成为电子商务能否普及的最重要的因数之一。调查公司曾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前景进行过在线调查,当问到为什么不愿意在线购物时,绝大多数人的问题是担心遭到黑客的侵袭而导致信用卡信息丢失。因此,有一部分人或企业因担心安全问题而不愿意使用电子商务,安全成为电子商务发展中最大的障碍。如:安全可靠的通讯网络;有效防护连接在网络上的信息系统;有效防止资料被盗去或盗用;培训电子商务人才,使其了解如何防护其信息系统和资料的安全。

3、电子商务管理的问题

电子商务的多姿多彩给世界带来了全新的商务规则和方式,这更加要求在管理上要做到规范,这个管理的概念应该涵盖商务管理,技术管理,服务管理等多方面,因此要同时在这些方面达到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规范程度,不是一时半时就可以做到的。另外电子商务平台的前后端相一致也是非常重要的。前台的WEB平台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是电子商务的门面。而后台的内部经营管理体系则是完成电子商务的必要条件,它关系到前台所承接的业务最终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一个完善的后台系统更能体现一个电子商务公司的综合实力,因为它将最终决定提供给用户的是什么样的服务,决定电子商务的管理是不是有效,决定电子商务公司最终能不能实现赢利。

4、电子商务的税务问题

税务,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财政来源。由于电子商务的交易活动是在没有固定场所的国际信息网络环境下进行,造成国家难以控制和收取电子商务的税金。因此,在指定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政策法规时,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税收政策和手段,建立新的,有效的税收机制。

5、电子商务的标准问题

各国的国情不同,电子商务的交易方式和手段当然也存在某些差异,而且我们要面对无国界,全球性的贸易活动,因此需要在电子商务交易过动中建立相关的,统一的国际性标准,以解决电子商务活动的相互操作问题。中国电子商务目前的问题是概念不清,搞电子的商务,搞商务的搞电子,呈现一种离散,无序,局部的状态。因此,目前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解决统一标准的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二是电子商务的关键在于业务,应用是其龙头,因此要把各种各样的业务和服务接进来;三是解决互连互通的标准问题。

6、电子商务的费用支出问题

由于金融手段落后,信用制度不健全,中国人更喜欢现金交易,没有使用信用卡的习惯。而在美国,现金交易较少,国民购物基本上采用信息卡支付,而且国家处于金融,税收,治安等方面的原因,也鼓励使用信息卡以减少现金的流通。完善的金融制度方便,可靠,安全的支付手段是B2C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条件。不难看出,影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不单是网络带宽的狭窄,上网费用的昂贵,人才的不足以及配送的滞后,更重要的原应来自于信用制度不健全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因此,我们应该加大金融改革力度,健全法制,建立信用制度,正确引导人们改变一些生活习惯,为我国B2C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7、电子商务的合同法律问题

在电子商务中,传统商务交易所采取的书面合同已经不适用了。一方面,电子合同存在容易编造,难以证明其真实性和有效性的问题;另一方面,现有的法律尚未对电子合同的数字化印章和签名的法律效率进行规范。此外,现有的技术还无法做到对数字印章和签名的唯一性,保密性进行准确无误的认定。如何保证电子商务活动中合同的有效性及电子印章和电子签名的有效性,是保证电子商务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如何进一步改善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的主要措施

电子商务是一项巨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从中长期来讲,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加以推动和引导:

1、做好电子商务的发展规划和宏观指导

电子商务是一项新生事物,其技术发展速度很快,业务方式没有最终定型,给政策的制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政策制定者对市场的变化保持高度的敏感,加强研究,适时制定鼓励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在这一过程中,相关的中介组织,如行业协会等应充分发挥自己联系政府和企业的纽带作用,做好企业与政府部门的信息沟通,协助政府做好产业发展规划。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电子商务是基于信息网络的商务活动,需要建设必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和手段,包括各种信息传输网络的建设、信息传输设备的研制、信息技术的开发等,使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在坚实的环境建设基础上。要构建一个值得信赖并能够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多层次的开放的网络体系,加强基础网络的建设,改善国内用户环境。

3、加强电子商务宣传和人才培养

目前,部门、行业信息的电子化方面力量严重不足:而没有各个部门、行业信息的电子化,电子商务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培养、引进并合理使用好一批素质较高、层次合理、专业配套的网络、计算机及经营管理的专业人才,是我国电子商务建设成功的根本保证。同时,面对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有关企业和研究单位制定安全技术,这是责无旁贷的。

4、加强政府的示范和引导,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工程

通过实施政府信息化,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透明度,促进政府与社会的沟通;发展政府部门之间的非支付性电子商务,促进有关部门在电子商务实施中的关系协调,推动管理部门联网,实现商务管理电子化;发展政府和企业间的电子商务,实现政府采购网络化。有针对性地扶持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通过试点总结经验加以推广。

四、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分析

1、纵深化趋势

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将日益完善,支撑环境逐步趋向规范,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深度进一步拓展,个人参与电子商务的深度也将得到拓展。图象通信网,多媒体通信网将建成使用,三网合一潮流势不可挡,高速宽带互连网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制约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网络瓶颈有望得到缓解和逐步解决。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具备良好的网络平台和运行环境。电子商务的支撑环境逐步趋向规范和完善。个人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将从目前点对点的直线方式走向多点的智能式发展。

2、个性化趋势

个性化定制信息需求将会强劲,个性化商品的深度参与成为必然。互连网的出现,发展和普及本身就是对传统秩序型经济社会组织中个人的一种解放,使个性的张扬和创造力的发挥有了一个更加有利的平台,也使消费者的实现有了更有效的技术基础。在这方面,个性化定制信息需求和个性化商品需求将成为发展方向,消费者把个人的篇好参与到商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去,对所有面向个人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活动来说,提供多样化的比传统商业更具有个性化的服务,是决定今后成败的关键因素。

3、专业化趋势

面向消费者的垂直型网站和专业化网站前景看好,面向行业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潜力大。一是面向个人消费者的专业化趋势。要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要求,提供专业化的产品线和专业水准的服务至关重要。今后若干年内我国上网人口仍将是以中高收入水平的人群为猪,他们购买力强,受教育程度高,消费个性化需求比较强烈。所以相对而言,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垂直型网站及某类产品和服务的专业网站发展潜力更大。

二是面向企业客户的专业化趋势。对B2B电子商务模式来说,以大的行业为依托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前景看好。

4、国际化趋势

中国电子商务必然走向世界,同时也面临着世界电子商务强手的严峻挑战。互连网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有效地打破国家和地区之间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障碍,这对促进每个国家和地区对外经济,技术,资金,信息等的交流将起到革命年个的作用。电子商务将有力的刺激对外贸易。因此,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将随着国际电子商务环境的规范和完善逐步走向世界。我国企业可以由此同发达国家真正站在一个起跑线上,变我国在市场经济轨道上的后发劣势为后发优势。电子商务对我国的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好国外各种资源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有利时机。同时,国外电子商务企业将努力开拓中国市场。随着中国加入WTO,这方面的障碍将逐步得以消除。

5、区域化优势

立足中国国情采取有重点的区域化战略是有效扩大网上营销规模和效益的必然途径。中国电子商务的区域由优势与前面强调的国际化优势并不矛盾。区域化优势是就中国独特的国情条件而言的。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过,社会群体在收入,观念,文化水平的很多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我国虽然总体上仍然是一个收入比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反映出来的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收入结构的层次十分明显。在可以预见的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上网人口仍将以大城市,中等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主,B2B的电子商务模式区域性特征非常明显。以这种模式为主的电子商务企业在资源规划,配送体系建设,市场推广等都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现实,采取有重点的区域化战略,才能最有效地扩大网上营销的规模和效益。

6、融合化趋势

电子商务网站在最初的全面开花直后必然走向新的融合。一是同类网站之间的合并。目前大量的网站属于“重复建设”,定位相同或相近,业务内容相似,激烈竞争的结果只能是少数企业最终胜出,处于弱势状态的网站最终免不了被吃掉或者关门的结果。二是同类别网站之间互补性的兼并。那些处于领先地位的电子商务企业在资源,品牌,客户规模等诸方面虽然有很大优势,但这毕竟是相对而言的,与国外著名电子商务企业相比不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这些具备良好基础和发展前景的网站在扩张的过程中必然采取收购策略,主要的模式将是互补性收购。三是战略联盟。由于个性化,专业化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两大趋势,每个网站在资源方面总是有限的,客户需求又是全方位的,所以不同类型的网站以战略联盟的形式互相协作必成为必然。

总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将成为今后信息交流的热点,成为各国争先发展,各个产业部门最为关注的领域。中国电子商务虽然还处在初始阶段,面临着体制,技术,管理等诸多问题,但是已迈出可喜的一步。我们只有具备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眼光,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努力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商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宋玲,王小延,《电子商务战略》,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3,P44~45

2.SinghMP,AnEvolutionaryLookatE-Commerce,IEEEInternetComputing,2001.5,P77~78

3.周忠海,《电子商务法导论》,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P148~150

4.陈进,《电子商务金融与安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P12~13

5.贾征,谢国彤,李顺东,贾晓,《电子商务体系机构及系统设计》,西安交通大

出版社,2001,P268~269

6.安妮利尔,翻译:岳云霞,徐莺燕,钱家红,《网络的未来》,中信出版社,2002,P286~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