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化学软件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30 11:27:5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化学软件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化学软件论文

篇(1)

2我国软件行业的发展及市场需求分析

为满足企业的高效运行及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市场催生了各种财务会计软件,可见会计电算化是企业会计工作的必然发展趋势。如今,软件行业蓬勃发展,财务管理软件层出不穷,各大软件公司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开发出了适用于公司各主要流程的信息集成软件。2014年1-7月,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9991亿元,同比增长21.4%。其中,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继续领先全行业发展,实现收入3616亿元,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发展明显加快,实现收入585亿元,软件产品、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和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增长均有所放缓,完成收入6254、4022和2129亿元,嵌入式系统软件实现收入3385亿元。就地域而言,2014年1-7月,中部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776亿元,同比增长30.8%,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4个百分点,其中湖北、安徽增长超过35%,湖南、江西等省增幅都比去年有较大提高。由上述经济指标可见,我国软件业仍在迅猛发展,中部地区软件及相关服务的需求也正在迅速提高,而这恰恰预示着企业的软件需求在不断提升。各企业为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及竞争力,必须加速自身的信息集成,提高自身的反应速度,运用各种软件加强自身管理、提高自身软实力,从而企业的运营环境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输出具备一定软件操作能力的毕业生,而在会计工作上,企业急需的是全面发展的电算会计人才,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需要推出面向本土中小企业会计岗位的会计电算化课程。会计电算化课程需要与企业对接,而当下,各省高职院校都在努力与本土企业达成合作,建立实训基地,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最终适应人才和市场的需求,因此会计电算化课程选取的软件需要与本土市场覆盖面较广的会计软件相一致。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情况来看,会计电算化考试软件的选择也体现了这一趋势。

3会计从业电算化考试软件分析

就目前而言,各省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会计电算化考试的软件不尽相同,比如,湖南省会计从业电算化考试软件为用友畅捷通T3,湖北省则采用金蝶KIS专业版软件,各省的从业考试软件并没有达成统一。从2014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简章来看,包括北京、深圳、上海、湖南、安徽等13个省/直辖市选用用友T3软件作为会计电算化考试内容;河南、重庆、广东为考生提供了两种软件选择,包括用友T3和金蝶KIS专业版;广西、湖北、贵州、四川及海南5省选用金蝶KIS专业版软件;中央国家机关、宁波、浙江3省选择了天顿;江西、福建2省选择了思诺;吉林选择了金算盘;甘肃选择了用友通。因此高职院校也应当根据本省的特殊情况选择会计电算化课程软件,提升自身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过关率,为学生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整体而言,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将用友T3作为会计电算化考试软件的省市最多,金蝶专业版软件紧随其后。用友T3软件是用友旗下的畅捷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T系列企业管理软件,顾客定位为中小企业,而金蝶KIS专业版是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推出的一款面向中小企业的企业管理软件。两款软件都覆盖了中小型企业管理的五大关键环节:采购管理、销售管理、生产管理、仓存管理、财务管理,都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同时,两者界面都比较简单直白、易于操作,价格也相对便宜。现如今,用友与金蝶是当下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两大财务软件开发商。用友公司连续多年被评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中国及亚太地区180万家企业与机构通过使用用友软件和企业云服务,实现精细管理、敏捷经营。由用友公司2013年的年度报表可见,其市场覆盖率持续提升,小型微型商贸企业的新增客户数量也逐渐在增加。金蝶国际软件集团以管理信息化产品服务为核心,为超过400万家企业和政府组织提供云管理产品及服务,同时连续十年位居中国中小企业市场占有率第一。可见,大型软件开发商已经延伸到会计信息化的各个角落,而旨在与企业对接的高职院校也纷纷与之合作。除会计软件本身外,高职院校还需要通过对应软件的教考系统来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这就对高职院校的教师及软件开发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软件公司需推出相应教考系统及教师软件培训服务,从各方面来看,大型的财务软件开发公司才能满足企业与高职院校的种种需求。由此可见,会计从业电算化考试内容以及软件公司的实力决定了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软件的选择。

篇(2)

文章编号:1005-6629(2008)03-0076-03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1998年,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的有关研究人员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课程整合”的概念,并于1998年6月开始设立“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课题组,并将其列入“九五”重点课题的子课题进行立项。2000年10月25日,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至立第一次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从此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如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提出整整十年了。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回顾了十年来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整合的历程,并对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探讨。

《化学教学》是我国影响力较大的中等教育类期刊,其发表的论文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能代表着中等化学教育研究的前沿水平。本文对《化学教学》1998年―2007年十年来合计发表的158篇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信息技术与基础化学学科整合的研究的现状、地区分布等问题,从另一个侧面看到整合的不足及趋势,以便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

2论文的统计分析

2001年以前,《化学教学》中有关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文章都出现在“教师论坛”“教学资料”等栏目中。从2001年开始至今,该杂志专门开设了“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这一栏目,本统计的文献主要来自于该栏目,但还有少部分文章分布于其他栏目。

2.1论文年代分布

论文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该方面研究的水平和发展速度。1998年―2007年有关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论文的年代分布情况如表1。

表1 信息技术与化学整合研究论文年代分布

由表1可知。该刊从1998年―2007年十年间共发表有关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文章158篇,年均15.8篇。虽然每年论文数量有些波动,但从总体上看,论文数量呈增长的趋势。2000年,教育部做出“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决定,该决定一定程度上使得01年和02年论文数量有较突出的增长。从表中我们还发现,从1998年到2003年,中学教师发表的文章数远多于大学教师发表的文章数,但从2004年开始,高校教师发的文章数超出了中学教师。总体上看,中学教师发的论文数量要多于高校,但中学教师的后劲不足。

2.2论文内容分布

根据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几个层面[2]和该类论文的特点, 从五个大方面对论文进行分类。论文内容的统计分析如表2。

表2 论文内容的统计

《化学教学》期刊上发表的关于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论文基本涵盖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各个方面,也涉及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前沿领域,如“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信息技术与探索性学习”,“利用网络资源的合作学习”“Webquest”等,又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如“化学工具软件”和“手持技术”。但文献统计的数据也反映出了课程整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表2可看出,在五大类论文中,有关多媒体教学的论文合计为70篇,占论文总数的44.3%,居首位。这与实际教学情况是吻合的。笔者在统计论文过程中发现,很多关于教学设计的论文中都涉及到了多媒体的应用,其实多媒体教学已逐渐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实践当中。然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不等于多媒体教学,整合更应涉及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的变革[3]。表2中的数据反映出的值得我们反思的一些问题有:(1)期刊中介绍化学工具软件的文章占到了23.4%,此外,有关素材编辑的文章也属于软件介绍的范畴(Flash,Photoshop等素材处理软件),总的来说介绍软件的文章占到38.6%以上,而关于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的论文仅为9.3%,相对来说偏少;(2)多媒体教学还停留在CAI阶段,涉及到CAL和积件的论文仅有3篇,这也是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3)网络技术为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提供资源支撑和交流平台,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利用网络进行化学教学的实践还很少,相关论文为7篇,占论文总数的4.4%。

1.3 论文第一作者地区分布

《化学教学》近十年来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研究论文作者所在区域分布如表3。

表3 作者所在地区分布

表3表明,十年来,全国20个省、直辖市在《化学教学》上发表了有关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论文,作者覆盖我国62.5%的地区,其中江苏、广东、上海、浙江和安徽5个地区论文总数为104篇,占论文总数的65.8%,说明这些地区的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积极性很高。但也看得出,东西部和南北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这也与地区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为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是需要硬件设备支撑的,这也说明国家在实施“校校通”工程时应加大对西部的资金投入,加强对西部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

2.4 论文作者单位的分布机构类型

论文作者所在系统单位的分布见表4。

表4 论文作者单位分布

由表4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研究的作者主要是普通中学和师范院校老师,作者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42.4%和44.6%,这是由于《化学教学》本身就是面向广大中学教师、师范院校师生的,另外从事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研究的群体也主要是中学化学教师和师范院校的化学教师。

2.5作者合作情况统计分析

表5 论文作者合作情况统计

从表4、表5的数据可以得出,论文总计158篇,作者总人次231人,其中57篇为合作完成。表中有两点需引起我们的注意:(1)高校教师合作情况远好于中学教师合作情况,中学教师独立完成论文73篇,而仅有14篇是由两人合作完成;(2)在158篇论文中,有6篇是由高校老师和中学老师合作完成,高校和中学老师间合作研究也是我们所大力倡导的。

3 综合评价与建议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提出十周年之际,通过文献研究法我们分析了十年来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情况。总的来说,十年来取得的成绩有:(1)信息技术逐渐融入到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之中,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越来越得到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2)研究不仅涉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般领域,还涉及到“化学专业工具软件”,“手持技术”这些具有化学学科特色的领域;(3)一些研究已经涉及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前沿领域。但不足的地方也有很多:(1)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广大中学一线教师研究的后劲不足;(2)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程度不够深,广大化学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基本还停留在多媒体辅助教学阶段;(3)发展及不平衡,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较大。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几点建议:(1)通过培训等措施提高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水平;(2)吸收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新研究成果,加强化学数字化资源建设(如主题资源网站建设)和研究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等学习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3)加强中学校内信息技术教师与化学教师,化学教师与化学教师之间的合作。(4)抓紧实施“校校通”工程,“东部抓资源,西部抓工程”,通过网络实现东西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东西部发展平衡,从而实现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篇(3)

在全球化知识经济环境下,作为支撑一流科技创新的院所文献情报系统,不仅要面对未来不断创新的数字科研、e-learning环境和学科领域的交叉与飞速发展,满足科研用户对e-science学术信息利用环境不断提高的需求,而且要有快速收集有效的文献数据信息,利用文献情报分析工具,发掘隐藏在数据背后知识内涵和情报的能力,以满足战略决策者对研究机构的科研产出和发展态势情报的需求。

信息可视化(informaiton visualization,InfoVis或Iv)是近年来出现的数据挖掘方法之一,它能很好地利用人类对可视化形式下的模型和结构的获取能力,解决科技文献数据量过大、无法快速和有效交流的问题,同时可视化数据挖掘可观察、筛选、发现和理解信息,发现隐藏在数据和信息背后的含意[1]。

本文以开展基础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国家急需的、有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技术创新研究,并与高新技术应用和转化工作相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化学所(以下简称化学所)作为研究机构的实例,以化学所近5年(2004-2008年)被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E)收录的国际论文为科研产出指标,利用SCIE分析功能,结合近年出现的信息可视化数据挖掘软件――citespace,对收录的科学文献全纪录数据进行统计和可视化分析。在传统的对相关信息文献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标示符等数据提取词集,从引文数量、共现和共引的频次多方面进行聚类计算,发现隐藏在可视化数据背后的有价值情报。

1 方法与数据源

1.1 方法

采用美国Drexe1大学陈超美博士开发的基于JAVA平台的citespace在线可视化软件,该软件是一种适于多元、分时、动态的复杂网络分析的新一代信息可视化技术。使用citespace 的一般步骤:①确定一个研究领域或研究机构,收集尽可能多的文献;②收集数据, 包括题目、摘要、被引文献等信息的文献全纪录信息;③参数选择:确定总的时间段范围和时间分区;选择分析的节点类型;引文数量、共被引频次和共被引系数三个层次上分别设定阈值;选择算法精简和合并网络;④显示可视化图谱;确定关键点。

citespace可用于进行科学文献全记录数据共引网络分析,通过对文献信息的可视化,能够较为直观地识别研究机构科研产出发展态势的情报[2]。

1.2 数据源

选择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International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创建的SCIE数据库为数据源,检索策略为:地址= inst chem* same (chin* aca* or acta*) same beijing),出版年=2004-2008,检索结果命中记录4 065条,引文数据138 586条,总被因频次为38 053次。将2004-2008年间化学所发表的4 065篇论文的作者、题目、主题词、关键词、文献的引文等全纪录信息导入citeSpace软件,采用SCIE的分析功能和citespace软件 ( 2009年3月20日2.2. R1 Webstart版本[3])进行年代分布、合作者、学科领域、合作机构、合作国家、期刊共引、作者共引信息分析,绘制网络可视化图谱。

2 化学所情况分析

2.1 年代分布

SCIE收录的2004-2008年间化学所的数量和论文被引频次分布结果如图1所示:

在2004-2008年5年间,化学所论文数量保持平稳增长,年均数量约800篇;但是5年间的被引频次从2004年的186次,猛增到2008年的12 805次,呈逐年大幅度增长的趋势,被引频次的提高表明化学所的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通过SCIE引证检索结果的数据:化学所论文年平均被引频次达到6 604.67,篇平均被引频次为9.36,h指数为66,进一步反映化学所2004-008年5年在国际科学研究领域的影响力显著加强。

2.2 化学所论文合著者分布(co-authors network)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04-2008年间化学所的合著者网络图谱进行分析,选择使用关键路径(pathfinder)算法,网络节点确定为作者,时间区选择为1年,阈值为(6,6,40),(8,8,40),(10,10,40)。图谱中不同大小和不同颜色的圆环组成的作者年轮来表示合著者频次(freq)和合著年份[4]。如图2、表1所示:

从图2、表1中可以清晰地看出,2004-2008年化学所的论文合著者中合著频次高于100次的有7人,其中,合著频次位于前5位的分别是:Zhu DB院士、Jiang L研究员、Han BX研究员、Liu YQ研究员和Li YL研究员。对论文合著者进行聚类分析,可以看出图谱可以聚为6大类,6大类中合著频次最高的作者分别是由Zhu DB院士、Jiang L研究员、Han BX研究员、Wan LJ所长、Wan LJ研究员和Li YF研究员,因此通过化学所论文合著者的网络图谱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化学所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及其研究团队的分布。

2.3 化学所论文学科领域分布(co-occurring subject category )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995-2008年化学所共现学科领域进行分析,选择使用关键路径算法,网络节点确定为学科领域,时间区选择为1年,阈值为(2,2,5),(3,3,5),(3,3,20)。图谱中不同大小和不同颜色的圆环组成的学科领域年轮表示学科领域的共现频次和共现年份,用不同颜色的连线来表示学科领域间共现的年代。如图3、表2所示:

从图3、表2中可以看出,在化学所论文共现学科领域中,共现频次大于20次的学科领域有16个,其中化学、聚合物科学、物理、材料科学、纳米科学及纳米技术位于与化学所共现学科领域的前5位。

2.4 与化学所共作者的机构分布(network of co-authors institutes)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04-2008年与化学所共作者的机构网络图谱进行分析,选择使用关键路径算法,网络节点确定为机构,时间区选择为1年,阈值为(2,2,5),(3,3,5),(3,3,20)。图谱中不同大小和不同颜色的圆环组成的机构年轮来表示机构与化学所共作者频次和共作者年份。如图4、表3所示:

从图4、表3中可以看出,在与化学所共作者的机构中,中科院的节点(freq=3 718)远远大于其他机构,说明化学所与中科院内的共作者者频次最高。还可以看出共作者频次大于30次的机构有14个,其中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位于与化学所国内共作者的前5位,值得注意的是德国Max Planck Inst Colloids & Interfaces的合作位居第10位,说明化学所与该机构的合作十分紧密。

2.5 与化学所共作者的国家分布(network of co-authors countries)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04-2008年与化学所共作者的国家网络图谱进行分析,选择使用关键路径算法,网络节点确定为国家,时间区选择为1年,阈值为(2,2,3),(2,2,3),(3,3,5)。图谱中不同大小和不同颜色的圆环组成的国家年轮来表示国家与化学所的共作者频次和共作者年份。如图5、表4所示:

从图5、表4中可以看出,在与化学所共作者的国家中,中国的节点(freq=3 931)远远大于其他国家,说明化学所与国内共作者的频次最高。还可以看出与化学所共作者的频次大于10次的国家有9个,其中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英国位于与化学所合作的前5位。

2.6化学所期刊共引分析(journal co-citation network)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04-2008年化学所期刊共引进行分析,选择使用关键路径算法,网络节点确定为期刊,时间区选择为1年,阈值为(30,30,30),(30,30,30),(30,30,40)。图谱中不同大小和不同颜色的圆环组成的期刊年轮来表示期刊的共引频次和共引年份,用不同颜色的连线来表示期刊间共引的年代。如图6、表5和表6所示:

从图6、表5、表6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目前化学所使用的核心期刊中有9种期刊的共引频次高于1 000,其中,期刊共引频次位于前5位的分别是:《科学》、《自然》、《物理化学杂志B》、《先进材料》、《化学评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SCIE数据库中化学所发文量位于前5位的期刊分别是:《物理化学杂志B》、《应用聚合物科学》、《聚合物》、《大分子》、《兰格缪尔》,与期刊共引频次排在前5位的有所不同,因此,在关注学科领域核心期刊的时候,来源期刊发文量和共引频次排名居前列的期刊都应该是重点关注的期刊。通过化学所期刊共引网络图谱中期刊共引频次的分析,能够更快速、直观地了解化学所的核心期刊分布。

2.7 共词分析(network of co-occuring phrases)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04-2008年化学所文献共词和突现词进行分析,选择使用关键路径算法,网络节点确定为关键词,时间区选择为1年,阈值为(10,10,20),(10,10,20),(10,10,20)。图谱中不同大小和不同颜色的圆环组成的年轮来表示关键词的共现频次和共现年份,用不同颜色的连线来表示关键词间共现的年代。最外层紫色圈突出显示表示共词中心性(centrality),即在整体网络中所起连接作用大小。软件还会根据某段时间内关键词共现频次,将变化率高的词从大量的主题词中探测出来,称为突现词,用红色字显示。如图7、表7所示:

从图7、表7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化学所论文共现词,频次高于100的关键词有21个,其中被引频次位于前5位的分别是:聚合物(polymers)、形态学(morphology)、纳米粒子(nanoparticles)、膜(films)和衍生物(derivatives)。通过高频出现的关键词在共词网络图谱中展示的共现频次,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化学所的热点研究方向。

3 小 结

本文通过绘制化学所的合作者、学科领域、合作机构、合作国家、期刊共引和文献共词的可视化图谱,以图谱方式揭示了化学所近5年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学科带头人、重点学科、核心期刊、研究热点等信息情报。目的在于通过研究机构文献计量的可视化分析方法,探索深度挖掘研究机构内部的重点学科领域分布、合作团队及学科领军人物、研究机构外部的合作研究机构及合作国家的分布以及研究机构的热点研究方向等情报的方法,在满足科研用户学术信息查找利用需求的同时,为研究所制定战略规划、提升国际竞争能力提供有价值的情报,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科馆员融入研究所科研一线的知识化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 Chaomei C.Searching for intellectual turning points:Progressive knowledge domain visualization.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Washington: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04,101(Supp1.1):5303-5301.

[2] 刘则渊. 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篇(4)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evelop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 in the Teaching

of Chemical Computational Software

GUO Yan, LI Jun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44)

Abstract With the widely increasing application of computing software in chemistry, introducing such chemical computational software into the teaching of senior undergraduate is receiv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se courses can not only allow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progress of chemistry and useful research tool, but also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to engage in the corresponding experimental and research work. In this course, we use the question-teaching to stimulate the interest of students' self-learning. Class exercise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actual experiment result, to create a self-learning space. At the same time, using the examine ways of small issues or papers to develop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

Key words chemical computational software; Origin; Chemoffice; self-learning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硬件和软件日新月异的更新,传统的学科教学及科研已经离不开计算机辅助的影子。当前化学学科的研究已达到分子设计的水平,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也是与日俱增,特别是在深入研究化学基本理论方面显示出了强大的作用。化学化工专业的学生只学习一般的计算机技术知识显然不足以跟上科技进步的脚步,近年来国内化工院校或专业都或多或少开设了计算机在化学化工中应用方面的课程。①②

国内以往的一些介绍计算机在化学或化工方面应用的书籍,以介绍化工算法的居多,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已经不太适用。因而我们在化学专业高年级的课程中开设了化学类计算软件课程,旨在给学生们介绍当今计算软件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并要求学生们能掌握具体软件的操作要求。

在化学专业中引入计算机软件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前沿进展和科研工具,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 教学中采用提问式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化学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讲授方式一般以讲授为主,要分析原理、推导公式、并辅以一些习题。化学类计算软件这门课程不同于这些传统的专业课程,这门课程以软件应用为主,本质为实践性教学课程,从教学内容上通常分为理论讲述和上机实习两个环节。在设置这一课程时,出于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开展自主性、协作性和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将理论讲述的部分调整至总学时的1/4,剩下的学时用于上机实习。③

在计算机化学的理论授课中,重点讲解化学计算中常遇到的数学问题,如最小二乘法,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函数插值及拟合算法等;简述化学学科中常用的数据处理或绘图软件,如Origin,ChemOffice,Matlab等。接下来学生们通过大量的上机实习,来熟悉软件的基本操作,并能熟练应用软件。

授课中,我们改变以往的阐述型教学方式,以提问式教学为主。以Chemoffice为例,这是一款强大的化学绘图软件,能过绘制各种复杂的分子式、化学方程式、二维空间结构、分子的构象结构以及三维空间模型等。授课中,首先给学生们浏览教师自己绘制的,或从文献中看到的一些代表性的化学结构或反应流程图片。接下来,提出问题,如何绘制出自己需要的结构式或反应方程式,如何做出与文献上看到相一致的模型图片。高年级的本科生大部分已经进入实验室进行相应的课题研究或协助导师开展辅研究,也触及到文献及论文写作方面的内容,由于讲课及提问内容和学生自己的论文内容的关联性,激发了学生们自己探求软件的兴趣。

上机实习由提问式讲解和任务练习两部分组成。我们以提问的讲授方式介绍计算机知识和化学学科内容的结合,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操作命令。接下来提出问题,如如何绘制葡萄糖的分子结构式,让学生们当堂完成。在整个上机实习中,我们的提问由易至难,层层递进,逐步引导,激发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兴趣。还是以ChemOffice的教学为例,我们从简单分子结构式的绘制开始,过渡到立体结构式的绘制,接下来生物分子结构式的绘制,进一步学习核磁共振谱图的模拟,最后完成漂亮的三维结构式的绘制。

2 课堂练习紧密联系实际实验结果,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

上机练习中,我们提出的问题,布置的任务将紧密联系实际实验数据。上机练习过程已经不仅仅是学生们在计算机上完成一个或多个布置的任务,而是这些任务与学生自己的毕业课题或科研课题相结合。学生在完成这些问题及任务的过程中,首先逐步建构起计算化学软件应用的整体认知性,接下来应用在自身的实验或数据结果中,能够起到很好的练习效果。在整个上机实习的过程中,打破了由教师教授内容给学生的传统方式,而是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任务的背后,让一项项的任务成为带领学生了解、熟悉内容的引线。④让学生感到所练习任务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性,激发学习热情。在这样的上机实习过程中,教师从讲授者、灌输者变为引导者、组织者,从讲台上讲解转变为走下来与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学习,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

Origin软件为一个多文档界面的应用程序,利用该软件可以绘制散点图、点线图、柱状图、三维图等,还可以对图表进行个性化设置,既有科学的准确性又兼具审美性。⑤因而,该软件也是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绘图软件。在Origin软件的课堂练习中,我们首先将Origin软件的界面与基本操作演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求,如,探索如何调整坐标轴、怎么加入文字及图例说明,如何在简单的单层图的基础上绘制多层图,最后激发学生去尝试绘制三维图形。在学生自己探求的时候,以他们自己的实验数据为主,学生对于将自己得到的数据处理成规律性的图形具有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一些没有获得实验数据或还没有进实验室的学生,我们则提供以往实验课堂上的数据,如酸碱滴定实验中滴定剂与pH的数据,蔗糖燃烧热的实验数据等。学生们因为都做过相应的实验,手绘过相应的实验数据图,对于用Origin软件处理出来的数据不陌生,但又有新鲜感,能够起到很好的上机实习效果。

3 以小课题或小论文的考察方式,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良好的课堂效果离不开编排合理的课堂练习以及恰如其分的考查方式。我们摒弃了传统的考试这一考查方式,以结合学生自己课题或感想的小课题或小论文的方式对该门课程进行考查。化学类计算软件的课程性质,是以老师教授为辅,学生自己探索,自主学习为主。这种计算软件的学习应用,突破了传统意义上课堂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学生们可以在实际的学习或科研中灵活应用,有较为丰富的应用背景。最主要的,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主选择不同层次的软件应用。因而以公式、问答等传统的考核方式并不适用于这门课程。我们会给定课题范围,比如Origin软件的基本知识介绍和其在三角相图绘制中的应用;以fullerene分子三维图形绘制为基础的Chemoffice软件在化学结构绘制中的应用;以三维等高线图为例介绍Matlab绘制三维图形的处理。这些小论文题目的给出,不仅与化学学科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紧密联系,同时,能够让学生们在熟悉软件的基础上去探索软件的一些高级应用模式。

我们的考核也不仅仅局限于给出的课题范围,更加鼓励学生以自己的科研数据为主,举例介绍这些软件在他们归纳总结数据时起到的作用。这种不划定界限,不给定课题的方式,更能鼓动学生们,尤其是已经进入实验室研究的学生们对于软件学习的热情,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而提高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

4 结语

计算机软件对化学学科的影响已经是举足轻重,因而很有必要在本科高年级阶段引入该类课程。这类课程的设置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前沿进展和科研工具,为学生从事实验及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在课程的教授与考核中,有的放矢,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注释

① 张荣国,雷家珩,陈永.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26:93-95.

② 黄正国,徐梅芳.对计算化学的涵义与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9.26:661-664.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10-01

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中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落实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科院校相比,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相对比较薄弱,英文学术论文写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很多学生过多依赖翻译软件,往往造成辞不达义。分析机器翻译的消极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准确有效地解决问题。

首先,机器翻译消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着国际互联网络的联接,一些英文软件可以很方便的实现翻译,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带来的便利,由于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阶段忙于找工作或备战研究生考试,学生对毕业写作兴趣不高,为此依赖机器翻译就成了一普遍现象。

其次,机器翻译降低了论文的写作质量。单词翻译是目前翻译软件最大的功能,而文章翻译是最常用的功能之一。虽然每一个单词都翻译的没有问题,但如果作为句子的一部分来看就非常不准确,更不要提把这个单词放在文章整个环境了。句子和整篇文章的翻译对于翻译软件来说是软肋,目前翻译软件百花齐放,软件翻译的结果和人工翻译的结果差距甚大。

那么,如何应对机器翻译对论文写作的消极影响,可借鉴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高毕业论文写作认知。

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可介绍毕业论文在整个教学环节的地位,也可在低年级的基础课程与高年级的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灌输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文学、语言学、文化和翻译等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各个语言板块的信息,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英语语言。课程设置中要求学生完成书面提纲、报告或学期论文,在写作中强化学生对英语语法规则的正确使用及词汇的多样化运用,提高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训练其英语语篇思维模式。

第二、开展学术论文写作讲座。

除了理论教学,开展以讲座的形式介绍论文的研究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结合自身的专业方向及研究兴趣,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产出形式多样化、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

篇(6)

工程上的计算是以函数,尤其是数值函数为基础的。所谓数值函数就是说在函数的定义域中每一点x就可得位移的f{x}值,此值成为f在x处的值。例如,如何表示空气的cp{T,P}函数?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输入程序,就会得到很精确的结果。除了上述问题,还有很多化学工程的数据处理的过程模拟,如:非线性方程求解、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求解、常微分方程数值解、偏微分方程数值解等等,都是先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然后带入计算机,最终得出一系列结果的。

1.2Office软件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把原本纸上的工作转移到计算机中去了。化学工程学科需要处理大批文档工作。譬如,化工论文的书写、化工文献的编辑、化工产品的说明,这些文档中常常会有大量的图表、公式、特殊符号,会话费人们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进而影响新信息的及时传播。有了Office中的Word软件,处理上述问题就方便多了。Word软件能够比较轻松地输入各种文档,还可以对文档进行多种编辑处理。编辑化工论文时经常用到的功能如:

(1)改变字体大小。

(2)随意设定版面。

(3)利绘图工具绘制实验流程图,并修改。

(4)利用公式编辑器编辑数学公式及化学反应式。

(5)可插入表格及页码。

(6)复制和删除方便。Excel工具的强大的分析数据功能可以将数据进行统计,然后将其规律性地展示出来。在处理化工数据时,我们可以利用Excel工具进行求平均值、自编公式计算等。

1.3Origin在化学工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Origin是具有较强功能的实验数据处理软件。可利用Origin进行图形生成,我们可以在软件中输入实验后得到的数据,通过软件得到实验数据曲线图。为利用Origin工具绘制的实验数据图。通过图形或曲线,可以清晰明了地把大数据展示给他人,并从中发现数据之间的规律,以便更好地进行实验。

篇(7)

2计算机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2.1建立数学模型

工程上的计算是以函数,尤其是数值函数为基础的。所谓数值函数就是说在函数的定义域中每一点x就可得位移的f{x}值,此值成为f在x处的值。例如,如何表示空气的cp{T,P}函数?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输入程序,就会得到很精确的结果(表1)。除了上述问题,还有很多化学工程的数据处理的过程模拟,如:非线性方程求解、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求解、常微分方程数值解、偏微分方程数值解等等,都是先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然后带入计算机,最终得出一系列结果的。

2.2Office软件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把原本纸上的工作转移到计算机中去了。化学工程学科需要处理大批文档工作。譬如,化工论文的书写、化工文献的编辑、化工产品的说明,这些文档中常常会有大量的图表、公式、特殊符号,会话费人们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进而影响新信息的及时传播。有了Office中的Word软件,处理上述问题就方便多了。Word软件能够比较轻松地输入各种文档,还可以对文档进行多种编辑处理。编辑化工论文时经常用到的功能如:

(1)改变字体大小。

(2)随意设定版面。

(3)利绘图工具绘制实验流程图,并修改。

(4)利用公式编辑器编辑数学公式及化学反应式。

(5)可插入表格及页码。

(6)复制和删除方便。Excel工具的强大的分析数据功能可以将数据进行统计,然后将其规律性地展示出来。在处理化工数据时,我们可以利用Excel工具进行求平均值、自编公式计算等。

2.3Origin在化学工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Origin是具有较强功能的实验数据处理软件。可利用Origin进行图形生成,我们可以在软件中输入实验后得到的数据,通过软件得到实验数据曲线图。图1为利用Origin工具绘制的实验数据图。通过图形或曲线,可以清晰明了地把大数据展示给他人,并从中发现数据之间的规律,以便更好地进行实验。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097-02

一、引言

应用化学专业[1,2]是分属于化学工程与技术(国家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是一门着力于培养具备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具有化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学科。

黄山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作为工学专业,自成立起就以应用型为导向,以到企业就业为引导,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校中的产学研结合主要体现在于:科研合作及教学合作方面。对于科研合作方面,主要是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及转让等;对于教学方面来讲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共同研究确立未来企业用人需求,针对相关需求,共同制定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并结合企业特长及专业所需,共建实训实践基地;(2)在教学内容中结合企业产品及工艺技术,注重渗透新科学、新技术、新工艺的介绍;(3)是在教学方式上要加强针对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如实践技能的锻炼;(4)在教学过程中要由校内向校外,由教室向生产现场延伸,采用以校内实训实践为主,校外实训实践为辅的方式进行;(5)是在教学效果上要通过嫁接、转化、推广和应用新科技、新工艺,培养出一大批能熟练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3]

因此,为了改善培养的学生不适应社会需求及进一步培养锻炼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增加对应用化学专业的辅助教育,与相关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不仅仅是停留在科研层面,要通过恰当的衔接,将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训练[4,5]。

二、产学研联动的举措

自2010年起,黄山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在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有显著影响的实验实训环节如毕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所采取的措施如下:

(一)加强产学研联动,促进校内共建实习基地建设

为了加强学生校内实训实践能力的培养,黄山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通过与产学研合作企业的交流,决定共建应用化学专业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这也是学校和企业携手的一次全新尝试。产学研共建校内实习基地可以营造一个企业运作环境,让学生就业之前了解企业运作规律、熟悉企业运作流程、具备实际的动手操作和决策能力,以便走出校门后立即与市场接轨。建设方式一般为学校投资实习中心场地、部分硬件设施、部分系统软件等,并负责实习基地的运营和管理;由企业投资部分硬件设施、部分系统软件、实习资料、企业案例等。通过校内共建实习基地,可以实现学校、学生与企业的三赢模式。对于学校来说,可以引入企业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进行复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实习基地的市场化运作、案例教学等多方面都可为学校教学提供切实的支持。对于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讲,在与企业共建的实习基地中进行学习,可以提前了解并掌握该企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不仅提前开拓了视野,锻炼了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在相关企业实现就业。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培养有赖于稳定、有序、成熟的育人机制,学校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合作,有利于选拔出更加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二)加强产学研联动,促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为了保持学生的毕业见习及毕业实习能够顺利进行,从黄山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层面,着力于实习教育基地的建设,对于应用化学专业来讲,主要立足于黄山当地的多家精细化工企业为主,如永佳基团的相关企业如黄山华惠科技有限公司、艾仕得华佳化工有限公司、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黄山新力油墨有限公司等、其他公司如安徽恒远化工有限公司、黄山向荣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主要围绕着粉末涂料原料如聚酯树脂、环氧树脂、固化剂等、印刷软包装材料方向为主,长期建立稳定的实习关系,约定相关实习基地企业的负责人,根据各个企业的实习内容共同修订见习及实纲;并在后续见习及实习的过程中,企业选派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包括理论全流程讲解培训、现场各个环节参观讲解等,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该产业的过程。同时,校外实习基地主要承担着应用化学专业的毕业见习、毕业实习的完成,学生在学校教师及企业技术人员的带领下,深入企业一线一定的时间,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不断开拓学生视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加强产学研联动、推动毕业论文及设计工作

毕业论文及设计是本科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

环节。毕业论文及设计能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培养。应用化学专业将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相结合,适当向工程设计倾斜,鼓励学生进行工程设计类选题,采取一人一题,独立完成的方式进行。黄山学院应用化学专业教师结合与校外企业的产学研课题进行毕业论文选题,使学生在毕业论文内容选择方面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相关行业及产品,从而学习企业对产品的制备及检测方法,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及创新能力;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在产学研合作的企业里面,就学生毕业论文及设计方面与企业技术人员达成毕业论文选题意向,企业技术人员在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开展征题工作的时候,根据企业技术研发及工艺改进的需要,可以给出相关的毕业论文题目,针对毕业设计类的课题,注重学生的就业方向与相关企业进行联合培养,尤其是在工程设计课题方面,鼓励学生进入企业,指导教师为企业技术人员,在企业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采用毕业论文全程在企业完成的方式进行,并按照应用化学专业教研室对毕业论文时间节点的要求完成各部分内容,如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毕业答辩等,这部分学生通过毕业论文的实验实践环节,可以更进一步的认识企业的产品及工艺要求,锻炼了自身的实践实验技能及创新能力,为后面到相关企业就业及更好的适应企业打下了基础。同时,对于已经签约企业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充分认识企业的环节,对于企业来说,在此期间,可以对学生进行提前培训,缩短就业适应期,通过实质性的完成项目内容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

三、产学研联动的效果

经过近些年的巩固与发展,在产学研联动项目的牵引下,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产学研合作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将相对封闭的教育环境变成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学生在这些环节如毕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及设计环节更好的认识和运用知识,使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实践技能得到提升。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加强及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实践技能更强,且所学技能与市场能够紧密结合,培养质量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改善,应用型技术得到加强和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为后续就业打下了基础,较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近几年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普遍收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二)双能型师资进一步加强

对于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来讲,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保障。应用化学专业教师通过多年来产学研联动实践环节的参与,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实践应用能力,同时与企业的联系更加紧密,与地方产业的横向课题也明显增加,只有教师真正的走进企业,才能在教学中将学生真正的带出课堂,保障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结束语

加强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采用产学研联动的方式进一步加强与企业合作,联合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及时总结并采用多种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技术能力,使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锻炼,成为基础知识扎实,实验技能出众,实践创新能力强的群体。

参考文献:

[1]魏子栋,魏锡文,黎学明,杨明莉.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03,9(6):169-170.

[2]李杰,王俊,李翠勤,王鉴,张荣明.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3):261-262.

篇(9)

1、化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对毕业论文选题理解不深刻

目前,我校主要采取指导教师撰写题目、学生进行选题的方式,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由于少数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结果对选题一知半解,个别学生甚至完全不理解。比如,毕业论文的选题是离子液体的制备,在学生毕业论文答辩时,学生竟不能回答评审老师提问的什么是离子液体的问题。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就在于学生对毕业选题理解的不深刻,甚至是完全不理解。

1.2学生在毕业论文过程中思路不清晰

少数学生在毕业论文工作期间,实验思路不清晰甚至完全没有。由于专业特点,化学类本科毕业论文不只是动手搭建反应装置、称量及洗刷实验仪器等,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还必须有清晰的思路指导实验进行,否则毕业论文完成得肯定是一塌糊涂。如何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是进行化学类本科毕业论文的最终目的。

1.3毕业论文写作不规范

1.3.1中英文摘要不规范

摘要在整个毕业论文中起着概括性作用,必须用最简洁的语言对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结果与结论做出精准的归纳,包括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14]。中文摘要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写作冗赘、不规范,要么过多阐述研究目的和意义,对研究方法和结论一笔带过;要么只重点阐述研究方法和结论,忽视了研究目的和意义的重要性。英文摘要存在的问题是过度依赖翻译软件,不能选择正确语法,因此学生在使用翻译软件翻译整句话时,出现了主谓颠倒、句法混乱的错误,完全是中式英语。

1.3.2前言部分逻辑混乱

前言部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逻辑混乱,不能做到循序渐进的引导作用。X朽果题的研究现状仅停留在文献的摘抄层次,没有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比较,只是简单的文献罗列。前言应该是首先阐述和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然后指出其工作的不足或缺陷,最后确定本科毕业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即如何得到优于前人的研究结果,这样才能发挥前言应有的作用。

1.3.3结果与讨论部分仅是实验数据的叙述

近几年指导和评阅的本科毕业论文,大多数仅是对实验数据的叙述、简单地说明数据的变化趋势,分析不深入。这些变化在图表中都具有自明性,叙述虽是必要的,但一定要运用所学知识或查阅文献的方法对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准确、详细的分析和阐述,找出反应发生的原因和本质,并提高到理论程度,这才是整个毕业论文的亮点,是让同行认可的公信力所在。有些毕业论文将结论当做讨论,结果导致讨论部分与结论重复,甚至个别毕业论文缺少讨论部分。

1.3.4结论部分不精炼

有些本科毕业论文的结论部分拖泥带水、不够精炼,误将结果当结论;还有些毕业论文的结论部分甚至不是在自己研究结果基础上得出,而是将文献的一些结论稍作修改,这样的结论自然得到不自己研究数据的支持。

1.3.5参考文献引用、格式不准确

如何对自己的课题进行文献查阅、筛选和引用是科研工作的重点之一。本科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对文献归纳不准确,文献引用偏少,特别是外文文献的引用更是缺乏。个别学生甚至不知道参考文献中各个部分代表的含义,如ChemCatChem.,2012,4,1752-1758.其中ChemCatChem代表杂志名称;4代表卷码;2012代表发表年代;1752-1758代表的则是起始和终止页码。如果上述字母和数字代表的含义不知道,肯定会造成文献引用的错误。

2.化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随着考研热、公务员热的到来,很多学生只顾着各种考试的初试和复试,不能静下心做毕业论文,认为毕业论文就是走形式,对指导教师布置的要求、进度不以为然,临到答辩匆忙应付。就是这一匆忙导致了学生选题的随意性,甚至没有人选择实验步骤较多的验证性选题;写作时亦是东拼西凑,甚至出现抄袭现象。这些都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造成的。

2.2 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

化学类毕业论文撰写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能支持。毕业论文选题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缺乏相关化学基本知识的记忆和学术前沿训练。毕业论文过程中出现思路不清晰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步骤。毕业论文中中英文摘要方面不规范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对论文写作技能、方法及专业外语技能掌握不够。前言方面逻辑混乱、结论不精炼、文献用不当等问题是因为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没有掌握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

2.3指导和评阅教师责任心不强

学生出现不能理解选题、不能设计实验、不能科学撰写毕业论文等问题,指导教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直接导致对毕业论文工作过程管理疏松,导致学生对选题及实验思路模糊,加上学习态度不端正,论文工作流于形式;而评阅教师在论文评阅时给人情分等。

3、关于改进化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3.1制定有针对性的论文工作实施细则

篇(10)

中图分类号:C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216-01

教师富有成效的带教方法能使学生在实习期间收获颇丰,能大大提高毕业生的专业素养。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对毕业生的实习带教实践,浅谈毕业生实习带教的几点体会,以期提高药物化学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及综合能力,并对实习带教的同行提供方法参考。

药物化学是药学领域中重要的带头学科,涉及先导药物分子的发现,新药的发明,药物分子及中间体的化学合成、生物合成,化学分子的药物化学性质测试与分析以及药物分子的活性评价。是一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在药物化学课题研究过程中需要多个学科知识的参与和综合应用,药物化学的研究离不开天然药物化学、有机化学、合成化学、分析化学、药理学及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参与[1~2]。

1 结合实习生专业意向选题

结合药物化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有目的的选择毕业实习的研究课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习积极性,按实习生的专业意向选题也是学生所渴望的。教师在实习带教时应多了解实习生的思想动态以及毕业后的专业意向,如有的同学希望毕业后进一步深造继续从事药物化学方面的研究,可以让这类同学多从事基础性研究。有的同学希望毕业后到医药相关企业工作,可以让他们到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医药企业进行毕业实习,或是到学院的附属医院药房进行实习。针对我院相当大比例毕业生选择考研继续深造这一现实情况,除了本院老师的研究课题供毕业生实习参与外,学校也为毕业生开辟了校外进行基础性科研项目研究的途径,例如到医药企业的研究单位进行实习。毕业生的选题意向也与个人的兴趣点有关,有的学生喜欢西药的化学合成,有的喜欢从事中药的化学提取,而有的喜欢从事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研究即从事药理相关的实验,有的同学喜欢药物化学性质的测试与分析可让其主要开展药物化学性质测试方面的实验等。针对实习生的专业意向及个人兴趣开展毕业实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对预期研究结果做出评价和分析

针对学生的毕业意向及兴趣选题后,带教老师首先给实习生阐明选题的重要性,免得出现有些同学经过半年的实习毕业后才“恍然大悟”觉得自己选错题了,或者觉得糊里糊涂收获甚微。学生选好研究课题后首先要熟悉研究素材,对自己将要参与实施的研究课题有个清晰的整体的把握,可以预知研究过程结束后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并对预期的研究结果做出评价和分析,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有所预知和了解,这样不仅可以缩短学生从选择课题到进入研究状态的时间,也可以避免由于对研究思路不明徒走弯路。

3 培养实习生调研文献的能力

选好研究课题后,实习生组织调研文献的能力融汇贯穿于整个实习过程中,包括对实验结果的预知评价和分析过程以及研究课题的实施过程中。调研文献的能力不仅影响学生对实验材料的准备,更是关系到实习生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调研文献不仅仅包括狭义上的各种期刊数据库中的期刊文献,还包括各种相关的教材或工具书的查阅,工具书如药理实验方法学、各类药物化学相关教材等。数据库文献资料如CA数据库、Elsevier数据库、ACS数据库等,以及比较简单的中文数据库CNKI、VIP、万方等数据库等。带教老师应给实习生介绍上述常用数据库的在线查阅方法,增强实习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同时培养实习生实验材料准备能力和遇到问题时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实习生实验操作能力

上述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后,实习生已经对自己的研究课题有了比较清晰完整的全局认识和把握,这时就可以有条不紊的进入实验实施阶段。对于药物化学等化学相关学科的实验研究,在学生进入试验室做实验之前,很关键也是很有必要的一点就是带教老师首先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强化,这是毕业生顺利完成实习并培养各项综合实验操作能力的前提。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非一日之功,需要实习生在实验过程中细心观察,勤加思考,善于总结。带教老师可以把自己多年的试验或科研经验传授给学生,对学生动手操作进行适当引导,使他们明白试验操作的要点以及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独立操作,在实践中增强试验操作技能。

5 培养实习生处理试验数据并归纳整理成论文的能力

课题研究的试验研究部分完成后,将试验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归纳结果得出结论也显得非常重要,这是整个实习阶段的收尾工作,优秀的毕业实习生必须是善始善终的,这一点做科研的人应该深有体会,有的人试验做的很好,可惜整理结果的能力差,或者说文字处理能力差,这会直接影响研究论文的质量和发表,本科毕业实习生一般对撰写论文方面的要求很少,毕业实习论文的写作质量也会直接影响实习生整阶段的实习成绩。尽早培养处理数据和归纳整理研究结果的素质和能力对本科生进一步深造从事科研工作等方面都大有裨益。在处理试验数据的过程中有可能会有一些化学软件或者其他数据处理软件的应用,例如,SPSS、EXCEL、MATLAB、Origin等软件的使用。

6 结语

通过上述对实习生毕业实习的各个环节进行把关,结合实习生专业意向及个人兴趣选题,在熟悉了课题材料的基础上首先对预期研究结果做出评价和分析,在试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献调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试验操作能力,最后引导学生做好后期的数据分析,结果归纳工作。按照上述模式有利于提高药物化学专业毕业生实习的质量。实习带教方法探讨已成为当前有实习生带教任务的同仁共同关心的话题。本文结合药物化学实习带教实践,指出笔者在实习带教过程的几点心得体会,与有相关经验的同仁分享交流,也为药物化学及其他相关学科毕业生实习带教方法的优化改革提供参考。

篇(11)

材料化学是一个理工结合、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在信息、能源、环境、航天等前沿科学领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 许多高校设置了材料化学专业实验, 我们根据我校办学经验和实际条件,并结合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培养目标及专业实验内容。为了让学生了解先进的材料合成与制备方法,掌握高技术材料性能的最佳测试技术,具体设置了材料合成与加工和材料性能测试相结合的专业实验教学大纲[1-2]。本文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过程,谈一下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重视实验室建设,保证教学质量。实验室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具体的说,硬件条件包括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实验仪器和大型设备的购置等等;软件条件包括实验教学大纲制定优化,教师队伍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建设。具备优良的实验室硬件条件和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1.实验室硬件条件建设

必要的基础设施和优良的实验条件,是顺利开展实验课程,保障实验室安全的先决条件。我校材料化学专业的实验室面积达到500 m2,实验室分为材料合成实验室和材料性能测试实验室两部分,主要承担了材料化学专业的专业实验和本科毕业论文等教学任务。

随着现代化仪器技术的高速发展化学论文,培养掌握现代化测试技术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此,我校花大力气引进了一大批与材料化学专业有关的先进测试仪器,并为材料化学专业开设了现代分析与测试实验课程,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全面熟悉和系统掌握测试材料的常规科研方法,包括红外光谱、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热分析仪、比表面仪、纳米粒度仪、电化学分析仪等仪器多种测试方法的介绍和使用,这些仪器偏向于基础化学性质研究,它有助于学生掌握材料的各项微观性能。

同时,我们还开设了用于研究材料电学、硬度、力学等性质测试的实验。实验仪器包含了纳米Zeta电位测试仪、体积电阻测试仪、简支梁试验机、布氏硬度计、电热平板硫化机、单螺杆挤出机、桌型老化试验机、氧指数仪等大型仪器。学生在学校里熟悉了这些仪器的操作和使用以后,我们还会积极联系一些相关的单位,引导学生到企业进行相关的实习操作,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具体实际相结合。

2.实验室软件条件建设

软件条件建设的主要摘要对教学内容深入了解,合理组织编排,采用合适的教育教学手段,与同学多做交流,不断总结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优缺点,找到最佳的传授知识手段。

2.1 紧跟专业方向特色,制定实验教学大纲

材料化学专业实验从大三开始开设,此时学生以及通过前两年的基础实验课程的学习掌握了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更容易接受一些较为专业,相对复杂的实验项目,同时也要紧跟材料化学专业的专业方向特色,这就成了我们在制定实验教学大纲时的宗旨。

我校的材料化学的专业实验分为高分子与无机两个方向论文格式。我们根据理论课与实验课相衔接的原则,通过开设一些与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无机功能材料等课程相关的典型高分子和无机材料合成实验、性能表征及加工修饰实验,加大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力度,使他们对高分子材料研究领域有更深一步的体会,对高分子材料制备工艺、组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有更加明确和深刻的认识。

2.2 精心选择实验,合理编排顺序

我校根据材料化学的专业背景和培养目标,对材料化学高分子方向的实验总共安排8个实验,其中6个为必修实验,2个选修实验从教学大纲中的14个实验中根据实验需要选取。8个实验中有材料的合成实验,也有材料性能加工测试实验化学论文,安排实验顺序时我们依据连贯性的原则,尽量使两个甚至三个实验能够串联起来,形成一条链,例如,我们通过“聚乙烯醇缩甲醛(PVF)胶黏剂的制备及性能测定”这个综合性实验,学生可以掌握聚乙烯醇与甲醛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的基本原理,以及缩合反应的具体实验技术,最后收集到的产物我们可以作为下一个实验“GPC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一个辅助测试原材料,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凝胶渗透色谱的基本原理,掌握GPC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实验技术及数据处理。这样的实验安排有利于将各自独立的单个实验有效的串联起来,增加实验的综合性,更加有利于学生以后从事科学研究思路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3严格考核制度,提高学习效果

只有严格要求学生,规范考核制度,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我们的教学与考核方式采取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综合评价的办法,即实验前,试验中,试验后这样一个办法。实验总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分,预习报告占总成绩的30 %,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占总成绩的30 %,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40 %。只有严格要求学生写实验预习报告,他们才会去查阅本实验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实验机理、实验步骤有相当程度的熟悉和了解,尤其对于一些设计性实验,会对实验的设计方案有更多更好的想法与思路,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做实验的乐趣性。在实验的进行过程中,老师对实验的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学生提问,考核学生对实验的认识与理解程度,并予以打分。最后,实验报告综合反映了学生对实验的理解,数据处理等的完成情况化学论文,也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