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民营科技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分析
1.科技创新是一项企业、社会共同的事业,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行为,需要企业制度文化的保障也同样需要员工和社会的支持。科技创新过程离不开众多利益相关主体的参与。总的归纳起来,主要的利益主体涉及政府、企业、同业竞争者等利益相关主体。因此本文基于利益主体的理性经济行为,对这些主体进行分析。政府的行为分析市场作为一种最为灵活的经济运行机制,在理想状态下能够实现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从而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政府作为市场的守夜人,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依靠政府干预,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同时,政府希望整个国家的经济健康持续向上地发展。目前政府可以支持或者不支持科技创新,如果支持,必须要有政策的引导,配备各项资金及政策的支持,会有短期利益的受损,如果不支持,短期利益得到了保证,但是长期而言,市场守夜者的作用就得不到体现了,政府追求持续向上的经济得不到支持。为此,政府在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方面,所站立的角度是支持。
2.企业的行为分析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正如前面分析所言,在科技创新这个问题上,企业会有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矛盾所在,支持科技创新,对于企业而言,并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需要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也需要企业投资者牺牲部分个人利益。如果不支持,企业的投资者也好,相关利益方也好,短期而言,不会有利益受损,长期而言,后续的利益保障不一定能得到支持。但是,从短期上看,企业更多地会因为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放弃科技创新,然而,如果企业具有更长远的战略眼光,其行为就会截然不同。倘若企业认识到,科技创新能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企业就会支持科技创新。至于企业支持与否,与其他因素相关,特别是同业竞争者的行为。同业竞争者的行为分析同业竞争者也是一个非常理性的经济人,同业竞争的目的在市场竞争中希望能够持续占上风,从而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为此,在科技创新上,如果同业竞争者支持的力度较大,企业方为了不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势必将不断地跟进甚至赶超,如果整个行业竞争者都墨守成规,则企业方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将大大降低。
三、相关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
1.民营企业在资金、技术和消费者心理方面无法得到优势,又面临着众多的同业竞争者。政府是市场守夜人的角色,为了使国家经济持续有效发展,政府的做法是支持科技创新,在政策上给予较大力度的支持;短期内政府为了鼓励企业发展低碳经济,会支付补贴S。短期内企业为了支持科技创新,必须一次性支付经济成本C,但此时会获得政府的补贴S(S≤C),企业现有的经济效益为E,但由于科技创新会占有部分现有业务的资源企业的经济收益将会减少为aE(0<a<1)。(4)如果企业发展科技创新,由于市场对创新后的产品的需求增加,就会获得经济收益bE(b>1),如果企业没有发展科技创新,那么此时,会在c第二阶段丧失市场竞争力,企业的经济收益就仅为cE(0<c<a<1)。如果企业的技术落后于同业竞争者(同业竞争者支持科技创新,而企业不支持科技创新),则企业为了维持市场份额,获得企业收益,将付出额外的市场费用F。
2.本模型假设信息是完全的,也不考虑利率的影响,计算的是总效益。也就是说,在同业竞争者实施科技创新的情况下,实施或者不实施科技创新的收益差距比同业竞争者没有实施科技创新的情况下要来的大,因此,与同业竞争者无技术优势下的营销费用是一个很大的支持。因此,同业竞争者的行为对企业行为有较大的影响。
一、评审工作依据的政策文件
(一)民营科技机构人员评定专业技术职务依据陕西省人事厅《转发人事部、国家科委〈关于民营科技企业人员评定专业技术职称(资格)有关问题的通知〉》有关规定执行。
(二)推荐评审程序按陕西省人事厅、陕西省科技厅《关于印发陕西省民营科技机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暂行办法的通知》的有关规定执行,具体问题见《关于当前职称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陕人发〔*5〕56号)。
(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条件按照省科技厅《关于报送*年度工程技术系列高级职称资格评审材料的通知》(陕科人发〔*〕75号)和省人事厅《关于当前职称评审工作若干补充规定》(陕人发〔*3〕71号)文件规定执行。
(四)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按照省人事厅《关于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陕人办发〔*5〕34号)文件规定执行。
(五)外语考试按照省人事厅《关于转发落实国家人事部<关于完善职称外语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陕人发〔*7〕52号)文件规定执行。
(六)申报破格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按照省人事厅《关于当前职称评审工作若干补充规定》(陕人发〔*3〕71号)和《陕西省特殊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办法》(陕人发〔*4〕73号)文件规定执行。
二、评审材料报送内容
(一)申报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须填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一式两份,《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一式一份,务必使用陕西省职称改革办公室印制的统一表格。
(二)申报高级职称的需提供任现职以来的、能够反映本人专业技术水平、并公开发表的论文三篇,申报中级需提供论文两篇。论文经所在单位审核并加盖单位印章后,连同刊物原件一起报送。
(三)申报高级职称的需提供答辩材料一份,内容包括学术论文及本人任现职期间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要求在1500字以内。申报中级职称的需提供任现职以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自传一份。
(四)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有效学历证书、《任职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聘书》、任现职以来取得的科研奖励证书等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五)外语考试成绩单、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分别附在《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内。凡免试外语、计算机者,需提交《陕西省职称外语/计算机考试免试申请表》。
(六)《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简表》一式十五份,用A4纸打印。
(七)填写《报送材料目录》,并粘贴在材料袋上。
三、申报推荐工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一)各民营科技机构在推荐上报参评人员材料之前,应将所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基本条件和主要成果在企业公示,公示情况应在《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单位意见栏”中注明。
(二)报送评审材料须持有所属科技机构人力资源部门的函件。上报材料内容要真实可信,发现弄虚作假,取消申请人参评资格。
(三)按照省人事厅的有关文件规定,对申报评审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必须先参加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取得合格证书后,持证申报评审。
一、魏都民营科技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
1.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
1.1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
土地集约利用又称为土地集约经营,其概念最早来源于对农业利用的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农业土地集约利用为“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地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的土地获得高额产量和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由此可以得出,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合理增加物质和劳动的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
1.2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意义
(1)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适应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着总量多,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的客观情况。开发区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耕地,而耕地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开发区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占用土地。
(2)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是实现开发区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重要内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开发区经济集约增长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实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对转变开发区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开发区经济发展效益,促进开发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有着战略性意义。
2.魏都民营科技园区的概况
魏都民营科技园区始建于2003年3月,2005年2月被河南省科技厅命名为河南省首家民营科技园区和河南省民营科技示范园区。园区发展纳入了许昌市城市建设整体规划,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纺织、造纸、机械加工、档发、继电产品、汽车贸易六大特色产业小区。魏都民营科技园区占据独特的地理优势,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打造园区特色品牌,使园区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大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魏都民营科技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概况
3.1 空间集约度分析
魏都民营科技园区按综合城市功能建设,分为产业区、生活区、服务区。园区内已修主干道路9条,面积达到35.3万平方米。从用地结构看,功能分区明确,结构基本合理。调查数据显示,魏都民营科技园区的生产性用地、居住用地和基础设施用地的比例分别为45.8%,37.6%,16.6%。其中生产性用地占了大部分比例,但居住用地比例也偏高。整个园区用地比例略有不当。
3.2资金集约度分析
2009年魏都民营科技园区入驻企业130余家,总投资26亿元。园区年工业总产值28亿元,年实现利税2.9亿元。从数据分析得出,魏都民营科技园区土地集约利用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不足的原因分析
1. 开发区土地利用相对粗放。在土地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开发区土地资源高耗低效的情况仍然存在。究其原因,第一,魏都民营科技园区总面积达20平方公里,然而实际可利用土地只有4.8平方公里,即土地利用率较低。第二,为了招商引资,管委会征地成本低和土地出让金减免政策使许多企业进行低成本扩张。
2.企业土地集约利用意识淡薄。大部分企业缺乏土地集约利用观念,仅仅追求低成本。河南省相关文件规定,集聚区标准厂房至少要3层。而很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大多是采用1~2层的钢结构厂房。这一现象在国内许多开发区都存在着。
3.不同性质企业的客观情况决定了土地利用程度。魏都民营科技园区内,机械加工企业占约28%。这些重工企业由于机器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不易建造高层厂房。因此在扩大厂区规模时不得不占用更多的土地。
4.相关管理人才的缺乏。在魏都民营科技园区内,由于土地管理人才的匮乏,无法有效宣传土地集约利用的意义,在土地政策制定方面也缺乏理论指导。
三、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1. 加强土地宏观调控。要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把推进土地集约利用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资源配置水平、提高土地使用效益结合起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严格保护好、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确保土地集约利用。
2. 形成集约用地共识。要做好土地集约利用的宣传工作,切实增强企业集约用地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一方面合理利用现有存量土地,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减少对土地不必要的占用,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
3.构建集约型园区模式。第一,合理布局用地结构,立体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以标准厂房建设为基准,多渠道促进企业集聚。第二,发展产业链模式,依据群体化布局、专业化招商、职能化服务的思路,以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区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4. 构建科学发展新机制。
(1)健全监管机制。开发区应统一规划,提高市场准入标准,建立健全土地市场监测机制,强化土地用地监督。
(2)构建激励考核机制。一是建立税费调节机制,通过税收制度调节建设用地占用。二是建立费用减免机制。对高效利用存量土地的企业免收相关费用或给予一定补助。三是建立考核机制。制定投入产出比、单位GDP和固定资产规模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考核办法,强化考核评价结果对土地利用的约束。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民营科技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
一、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现状
“民营科技企业”并不是国际通行的企业分类,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专有名词。民营科技企业是以科技人员为主体,以技术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实行“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主要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的经济实体。[1]
民营科技企业首先是一个企业;其次是一个科技型企业;再次是民营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民营科技企业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2]目前,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开始在民营科技企业中建立,企业管理日趋规范化、科学化。截止到2008年,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已超过16万家,从业人员1500多万人,经济规模已接近10万亿元,缴纳的税金约占全国税收的1/10、全国工业企业缴纳税金的1/4,工业增加值约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5。
2008年全国民营科技企业成为我国科技活动的重要主体之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民营科技企业数量:截止到2008年,全国民营科技企业总数为159384家,企业数量比2007年增加8.35%。(2)民营科技企业资产状况:2008年民营科技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2万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20.63%。(3)民营科技企业经济效益:2008年民营科技企业全年总收入达到10万亿元,比2007年增长40.54%,人均收入达到5.15万元。全年总收入在100万元以下的企业102444个,占企业总数的59.09%;100-1000万元企业37523个,占23.16%;1000万元-1亿元的企业15710个,占13.36%;1亿元以上的企业3707个,占4.39%。其中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346家,超过20亿元的企业156家。(4)民营科技企业从业人员:2008年民营科技企业长期职工总数达到1500万人,较2007年增长20.58%。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约322万人,占长期职工总数的22%。(5)企业新产品开发取得良好经济效益:2008年度民营科技企业科技活动经费为2132亿元,比上一年增加了12.22%,占全年总收入的2.10%。2008年民营科技企业全年技术性收入536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42.37%。
二、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4年,是经济恢复,农村改革全面展开的时期。第二阶段:1985-1992年,是我国非农产业较快发展的时期。第三阶段:1993-1996年和今后一段时间[5],是我国重化工业主导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产业结构变动总体上符合经济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三次产业的增长速度和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呈现出“二、三、一”的局面;将劳动力作为资源在三次产业中的配置来衡量,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呈现“一、二、三”的局面;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的比例经历了一个重工业比重下降后回升,又稍降的发展过程;在农业总产值中,农林牧副渔的比例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同各国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基本一致的,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许多资源不丰富,在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客观环境等方面和其他国家或地区不同,因而产业结构也显示与众不同的特点[3]。目前,我国经济已经开始从较为简单、粗放的发展阶段进入到一个复杂的转折时期,经济增长将主要来源于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资源的更有效的配置。
我们把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划分为五大类:一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人口因素、技术进步、资金供应状况、环境因素等;二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需求因素,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三是国际贸易因素;四是国际投资因素[3];五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其他因素,如政府的产业政策和市场等因素。其中,技术进步是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一国产业结构成长的根本动因。
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技术关联是产业关联的核心因素,各产业部门之间由于存在内在的技术关联而联系在一起。(2)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分工和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改变着产业结构。科技进步是推动第一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促进第二产业发展的根本因素[4],是第三产业突飞猛进的决定性力量。(3)科技进步刺激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民营科技企业是推动技术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通过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由之路。国家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上国有经济自身的困难和问题,其自身的结构调整非常缓慢,难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的迅速变化。因此,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任务就历史性地落在富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身上。
三、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技术进步的现状分析
根据竞争优势理论,民营科技企业要增强竞争力,其需要的关键资源是人才、资金和技术。
(一)民营科技企业技术信息来源分析
我们设计了13个技术信息来源途径,让企业填写。根据结果可以看到,最主要的技术信息获取渠道分别是:(1)市场和客户;(2)技术交易洽谈会、博览会;(3)专业期刊;(4)同行。其中,“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作为技术信息获取渠道都是较靠后的技术信息获取方式,说明这些科技企业孵化机构的服务还是很初级的,提供的只是建房收租、提供优惠政策的初级服务,关于技术、创新的指导工作很少。因此,增加入园的科技企业的技术信息来源服务是一项迫切任务。
对民营科技企业技术获取过程中障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得到四个因子,解释了92.35%的变异。具体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看出:F1都是一些技术生产、散播、交易机构。我们把合并后的因素命名为技术生产机构渠道;F2是与民营科技企业的外部辅助资源有关,我们把合并后的因素命名为扶持机构渠道;F3都是与行业内联系相关,我们把合并后的因素命名为行业交往渠道;F4都是与管理者的专业知识相关,我们把合并后的因素命名为专业知识渠道。[6]
(二)民营科技企业技术来源分析
民营科技企业最主要的技术来源依次是:自己开发、购买、委托开发、与企业合作开发、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其他。有超过53.6%的企业选择研发方式获取技术;其次是购买,考虑到民营科技企业的资金实力状况,这种购买可能在更多情况下是以一种入股、参股的形式使得新技术进入民营科技企业的,委托第三方开发、与其他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发也是主要的技术获取渠道,有41.1%的企业选择自主开发与合作开发和购买他人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进步方式;另有5.3%的企业采用其他的一些技术来源方式,如企业兼并、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等。
调查结果还表明,约有1/4的企业感到缺少可转化的技术成果,另有约1/4的企业感到缺少成果转化的技术服务体系,还有超过1/4的企业认为缺少加强技术成果转化的有效政策。由此可见,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是促进民营企业快速成长和发展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民营科技企业资金来源分析
从民营科技企业成长阶段的资金来源来看,调查结果表明,50.3%的企业发展资金完全依靠自我积累,35.7%的企业同时依靠自我积累和银行贷款,6.7%的企业完全依靠银行贷款。4.5%的企业依靠风险投资,2.8%的企业依靠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调查结果还表明,有35.8%的企业感到缺乏银行贷款的支持,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有22.7%的企业感到缺少风险投资的介入,还有21.1%的企业认为缺乏政府资金的支持。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民营科技企业快速成长的普遍。
(四)民营科技企业人才来源分析
一、跨国研发全球化的效应和影响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赖,共同发展的局面对于世界科技和世界经济的未来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虽然这种合作趋势并没有消除国际竞争,但确实是在加强国际之间的科学技术与经济的联系。这反过来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形成,形式和特征又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深刻地影响着当地的增长前景。对于研发全球化的效应,我们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看。这里以我国技术创新为例,说明研发全球化的效应。
(一)积极影响
1.对于东道国来说,跨国公司在母国之外 投资 巨资的r&d中心以及当地企业和机构的技术合作具有溢出效应。主要表现有,可以推动当地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与国外企业的科技合作;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开发机构的运作模式, 管理 模式也会对当地科研机构产生重要影响;通过人员的流动等途径,也会产生大量的管理技术的交流;可以推动当地高科技产业聚集区的形成,等等。
从我国看来,我国r&d投资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小。不仅如此,在总额来看,由于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我国全部的科技投入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人可以弥补我国研发投入,尤其是企业研发投入的不足。在r&d经验方面,国际性跨国公司往往拥有完善的r&d网络,在技术创新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再者其r&d管理经验、组织原则与经营理念会通过各种途径影响
临严峻的挑战。
例如由于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方面我国许多企业以及行业都处于不利的地位,我国的 电子 信息产品,如彩电, 计算机 ,dvd和手机中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多数不在我国企业手中。在dvd57项关键技术中,我国企业掌握的只有9项,还都是非核心技术。 医 药 行业,一些医药厂家生产的生物医药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世界各国又因为生物制药的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都加大对生物制药的保护力度,缺乏自主只是产权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瓶颈。
因此,
要表现在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和 环境 因素及创新能力方面。开创基业的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决定小企业创新的重点更多放在技术突破和填补技术空白上。同样,民营科技企业也不可忽视,要加强对民营企业发展的 指导 和服务。建立面对民营科技企业经营者的培训制度,理顺民营科技企业的产权关系,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二、民营科技企业文化的特征
第一,相同点。
其一,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在管理过程中对员工给予充分的尊重,让员工的才华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使企业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相协调。如育灵童的企业文化:按照育灵童老总李家宝的说法就是“以人为灵魂”,让员工深深感受到来自高层的人文关怀。比如非典肆虐期间,公司转移了可以转移的所有员工和家属,对不能转移的员工家属,公司派出专车每天接送这些家属上下班,而李家宝夫妇以及6个月大的儿子却一直留守在最危险的地方。
其二,追求创新。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对于民营科技企业,更是把追求技术创新视为自己的灵魂。为此,许多民营企业在创建企业文化过程中,都把创新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如四方继保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强调“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支柱”。
第二,不同点。民营科技企业的企业文化既有共性,又有各自不同的特征,我们可以从企业文化形成的背景角度来分析不同产权民营科技企业的文化特征。其中,个人独资企业、家族企业先天就有的文化特征,我们称之为原始的文化特征。
其一,个人独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的企业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企业家个人色彩浓厚,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行为方式等在企业文化中得到充分体现。有的企业家不喜欢大权独揽,这在其企业文化中就有体现,如北京育灵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企业纲领——致扎细亚的一封信,大意是:要你做什么你就去做,只要成功就可,别的就什么都不用管了;再如万象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十五岁辍学,但几十年来,他孜孜以求,不倦学习,在理论上达到了相当的水平,现为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并撰写、发表了大量的理论文章,被誉为“农民理论家”。这种孜孜不倦和不断学习的精神在万象的企业文化中得到生动体现。万象的企业座右铭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人友,创万年业;岗位目标:一天做一件实事,一月做一件新事,一年做一件大事,一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其二,家族式。家族式企业由家庭成员共同组建,家族成员的人生观、道德观等即家族文化直接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可以说,家族文化是家族企业文化的基础。希望集团是全国著名的民营科技企业,该集团是刘氏兄弟大学毕业后,在1982年相继辞去公职,筹资1000元创办。经过十八年艰苦拼搏,发展成为全国的明星企业。刘氏兄弟为人正直,做事勤奋,进取心强,彼此相互信任,应该说希望的成功正是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于刘氏优秀的家族文化,而这种文化在希望的企业文化中也得以保留和发扬,如希望的企业精神:“诚实做人、文明做事、勤奋工作、追求美好”;座右铭:“勤勤恳恳工作、堂堂正正做人”。
三、民营科技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学佩.工程造价咨询对控制工程造价的影响[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8):218-218.
[2]孙英.分析工程造价咨询对控制工程造价的影响[J].民营科技,2014(4):223.
[3]单爱静.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及降低工程造价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398.
[4]翟曉谨.浅析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降低工程造价措施[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155~156.
[5]刘永兴.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降低工程造价对策[J].江西建材,2015(17):239~248.
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
[1]魏冬青.试析工程造价审核结算中存在的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8)
[2]韦菁.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造价审核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02)
[3]原兵兵,董丽娅.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J].技术与市场,2013(04)
[4]刘英.试论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要素与其工程造价降低的对策[J].价值工程,2014(10):69-70.
[5]冀丹芳.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及降低工程造价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8):225-225.
[6]张怀生.浅谈降低工程造价的有效途径[J].中国船舶报工作研究,2013(07).
[7]童金闽.降低工程造价的途径及工程造价中后期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2).
[8]冉守霞.浅析土建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措施[J].中国科技投资,2012(3),58-59.
[9]刘英.试论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要素与其工程造价降低的对策[J].价值工程,
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
[1]鲍静媛,左松.工程造价咨询对控制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5:385.
[2]高学佩.工程造价咨询对控制工程造价的影响[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8:218.
[3]连俊玲.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J].山西建筑,2013,1:218-219.
[4]杨德才.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3,17:104.
[5]陈雪丽.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工作重点与实施要点的分析[J].建筑科技与施工管理,2011,6.
[1]张国鸿.浅谈光纤设备通信原理及其布线技术[J].港口科技.通信与导航,2007.
[2]潘远翠.浅谈光纤通信市场的发展[J].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3]高小梅.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青年科学,2010.
[4]李文娟.光纤通信新技术探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03:87-88.
[5]肖宏.关于光纤通信新技术的应用与研究[J].硅谷,2013,01:253+251.
[6]林海彬.探讨光纤通信新技术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4:25.
[7]王小龙.浅谈光纤通信新技术的应用与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01:75+78.
光纤通信论文参考文献:
[1]夏坚.浅析现代光纤通信传输技术的应用[J].信息通信,2011(04):40-41.
[2]李彬,赵静娟.现代光纤通信传输技术的应用探讨[J].通信技术,2013(07):14-15+18.
[3]李刚.光纤通信传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J].中国新通信,2015(11):65-66.
[4]张越.光纤通信传输技术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2(09):102+208.
[5]陈晓岚.现代光纤通信传输技术的应用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03):34.
光纤通信论文参考文献:
[1]孙捷,杨佳,任德昊,谭毅.光纤通信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7):122
[2]陈琳,施正一,朱武,杨俊杰.光纤通信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和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34,(4):73-77.
[3]李书旗,朱昌平,陈小刚.光纤通信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36):132-133。
[4]曹雪,李新营.光纤通信实验教学的优化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1):97-99.
建筑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刘烽锋.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思路优化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9):497-497.
[2]周宏伟.刍议房屋结构设计中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4,(12):283-283,286.
[3]周宏伟.刍议房屋结构设计中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4,(12):313-314.
[4]周翱.房屋结构设计中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2):710-710.
[5]梁辉辉,杨鑫.刍议房屋结构设计中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4):390-390.
[6]伍后胜,庞宇.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实际应用[J].房地产导刊,2014,(18):114-114.
[7]朴洪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方法研究[J].民营科技,2014,(7):145.
[8]刘立伟.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4,(7):208-208.
建筑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世廉,董勇,潘承仕.建筑安全管理[M].2005
[2]陈肇元,土建结构工程与耐久性[M].2003
[3]杨云峰.浅谈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09(11)
[4]王建军.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N].伊犁日报(汉),2006
[5]董心德,叶丹,张永平,蔡世连.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概念[j].中国产业.2010(12)
建筑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建筑结构杂志
[4]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7月28日
R&D活动是科技活动的核心,不仅决定科技的发展状况,而且是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近年来,学者们对财政科技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较多,但是对财政R&D支出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为了提高财政R&D支出的效益,财政R&D支出绩效评价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财政R&D支出规模是衡量一个地区政府对科研重视程度的有效指标,近年来上海财政R&D支出规模逐年快速上升。2008~2013年上海财政R&D支出以年均28.81亿元的增长量逐年增加,财政R&D支出年均增长率为19.3%;同一期间上海企业R&D支出以年均47.71亿元的增长量逐年增加,企业R&D支出年均增长率为14.7%。2013年上海财政R&D支出占R&D活动内部支出的31.61%,较2012年下降1.6%;同年,上海财政R&D支出占上海地区GDP的比重为1.14%,较2012年上升0.018%。确保财政R&D支出快速增长的规模、合理的结构是发挥政府在R&D支出中导向作用并补充市场作用的有效途径。
一、上海财政R&D支出绩效评价分析
在进行上海财政R&D支出绩效分析时,应重视财政R&D支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是实现科学评价的重要环节。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和体系构建。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绩效评价分析的首要环节。本文设定支出指标即财政R&D支出,产出指标的设定则需要依据政府的支出责任。政府的支出责任主要基于R&D活动的公共产品特性,R&D活动中绝大多数R&D产出成果如科技论文、著作产出、课题产出和超过法定保护年限的专利产出具有较强公共产品特性,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公共产品是从私人产品中脱离出来的能够供社会公众所共同享用的产品或服务,可以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政府应当承担起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本文以上海科技发展目标为导向,设定如表1所示的5个产出指标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国内专利授权数、民营科技企业机构数、各类技术合同成交额和国外数量。其中,国内专利授权数和国外数量属于财政R&D活动的直接性产出,具有较强的社会效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各类技术市场成交额和民营科技企业机构数指标属于财政R&D活动的间接性产出,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当中的民营科技企业机构数指标的另一个特殊作用是作为有效测试财政R&D支出对民营科技活动导向带动效果的工具。(表1)
(二)基于DEA模型的实证分析。DEA模型源于运筹学,当前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科技、卫生等公共领域,本文选用DEA模型作为研究方法主要是因为:DEA在评价上具备较强的客观性和简便性,可以从相对效率角度实现对研究对象的有效评价。
模型数据搜集和实证分析。本文进行绩效评价所搜集的指标数据主要源于上海科技统计年鉴和上海统计年鉴。科研活动的支出与产出时间往往不一致,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即R&D产出时间滞后于财政R&D支出时间,为了确保评价的准确性,本文假设上海R&D产出指标比财政R&D支出滞后1年。选取数据时,财政R&D支出指标选取2000~2011年的数据;R&D产出指标选取2001~2012年的数据,对上海12年的财政R&D支出进行VRS模型分析,经DEAP2.1软件分析所得绩效情况如表2所示。(表2)
第一,各年份支出产出有效性判断分析。2003年、2006年和2007年的综合效率有效,投入规模适中,财政R&D支出所对应的产出效率较高,资源实现了有效的配置;除此之外,其他年份支出产出的综合效率无效。2001年、2008年与2010~2012年的纯技术效率有效,在现有技术状态下实现了最优产出,规模效率无效导致综合效率无效,说明存在支出冗余。2002年、2004年、2005年与2009年的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无效,现有技术和规模都没有实现财政R&D支出的高效产出。2001年和2002年规模报酬递增说明若提高当期支出水平将使产出成倍增长;其他DEA无效年份规模报酬递减说明若减少当期支出水平将会使产出效率提高。总体看上海的综合效率均值不高,纯技术效率的均值0.963大于规模效率均值0.864,表明上海财政R&D支出的总体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尤其是规模效率有待提高。
第二,效率无效年份支出产出指标的修正。2002年、2004年、2005年和2009年支出产出是需要修正的。2002年财政R&D支出出现冗余,需要在原支出基础上减少0.293亿元;R&D产出存在严重不足,其中国内专利授权数量需要增加4,793件,民营科技企业机构的数量应当增加299个,技术合同成交额需要增加5.763亿元,国外数量需要增加296篇。2004年财政R&D支出出现冗余,需要在原支出基础上减少7.57亿元;R&D产出存在严重不足,其中国内专利授权数量需要增加6,032件,民营科技企业机构的数量应当增加3,759个,技术合同成交额需要增加14.796亿元,国外数量需要增加473篇。2005年财政R&D支出出现冗余,需要在原支出基础上减少7.894亿元;R&D产出存在严重不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需要增加581.274亿元,国内专利授权数量需要增加4,271件,技术合同成交额需要增加87.088亿元。2009年财政R&D支出出现冗余,需要在原支出基础上减少10.62亿元;R&D产出存在严重不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需要增加336.363亿元,国外数量需要增加717篇。
二、上海财政R&D支出相关建议
2001~2012年期间,上海财政R&D支出效率总体不高,我们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科技资源支出浪费和产出无效状况。财政对R&D活动的支持,并非指政府全方位地渗透到某个具体项目或企业的科技活动,而是从宏观视角出发体现政府科技支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加快R&D产出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应当更加支持具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特征的成果转化,实现理论产出向市场领域的转接应用,最终驱动经济的有效增长。加强政府对关键性技术研发活动的支持,增加对居民和企业经济活动有益的基础科研支出。为加快上海财政R&D产出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可以设立R&D产出成果转化奖励基金如R&D奖励基金、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和R&D文献出版基金等,并实行年度评选和奖金拨付形式对科技成果转化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为了使财政R&D产出成果更好地服务社会,有必要建立承接财政R&D支出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孵化平台,以尽快实现具有社会效益的R&D产出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
(二)明确财政R&D支出范围并转变支出方式。上海财政R&D支出范围的明确划分应当以R&D支出的具体事项进行划分。具有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性质的项目支出应当完全或按比例由财政支出负担。对于具有明显非公共产品性质的项目或领域,政府应当及时退出并激励企业成为支出主体;在此基础上,政府应当不断加强对外部环境的改善和控制。政府参与R&D活动的方式应当由直接投资向间接扶持转变。上海应当减少直接投资项目如直接的高校课题支出、直接对企业的资金援助,多采用间接方式如税收补贴、政策鼓励、研发用途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来增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市场转化能力。同时,政府间接财政支持的方式越多,企业的研发负担就会越轻,进而研发支出热情就越高涨。
(三)完善与财政R&D支出有关的监管机制。上海应当进一步完善财政R&D支出监管机制,按国家公共财政改革的要求,完善财政R&D支出项目的预(决)算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与财政R&D支出紧密相关的信息系统。完善R&D活动的财务管理体系,保证财政R&D资金使用方向和目的一致性,确保财政对R&D项目支出的直接到位。适时更新财政R&D支出标准保证财政R&D支出标准的科学合理。规范财政R&D的支出科目和使用范围。建立制度化经费使用监督机制。认真落实地方政府科技资产管理工作,实现对财政科技支出尤其是财政R&D支出使用过程和效果的监督。为了实现监督的有效性,有必要实行第三方监管部门制度,第三方可以确定为财政审计部门、项目组织部门、项目负责人工程监督等。加强财政R&D支出的绩效评价体系,逐步形成制度化,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此外,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评估,允许有条件的企业设立研发风险准备金,以降低企业研发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1]孟召博.构建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体系[J].经济论丛,182.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同智力活动的效益有关的一切心理因素。他们同智力因素结合,在智力活动中发挥作用。燕国材认为,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成功=智力因素ⅹ非智力因素。可见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的成功有着多么巨大的作用。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学生是有思想感情、有个性、活生生的人,所以我们要以“教育学生必先了解学生”为原则,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发扬其个性特点,激发学生对篮球学习的真正热爱与追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省全面展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从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学生运动的愉。篮球运动是一项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项目。但是学生的篮球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对篮球基本技术的学习兴趣不高、篮球战术教学效果不明显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不断探索与改革的今天,篮球选项课的如何完善与改进,以期在教学内容上能满足学生的知识渴求,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能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在篮球技能上能有一定的提高,并能终身受益,是我们目前必须探讨的重要研究课题。
国内外学者对非智力因素的论述多集中于心理学层面,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已逐渐受到重视。本文旨在通过对非智力因素在中学生篮球教学的影响作用分析,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促进中学篮球教学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的主要内容:
1非智力因素对中学篮球教学影响作用进行调查分析
2非智力因素对中学篮球教学影响研究
2.1动机与篮球教学
2.2焦虑情绪与篮球技术教学
2.3情感态度与篮球教学
2.4.
意志、思想品质与篮球教学
3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篮球教学的深远意义
3.1对转变、更新篮球教学观念有着积极作用
3.2对篮球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有着促进作用
3.3对篮球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3.4对完善篮球教学原则起着积极作用
预期目标:
1.非智力因素在体育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维持与调节、补偿与抑制等作用。它不是单独的某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它与智力因素相互渗透交织在一起,共同制约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非智力因素对篮球教学影响很大,具有重要意义。非智力因素与教学效果之间的联系是双向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对一个学生的成功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
3.教师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价值培养至关重要。应采取最优化的激励方法,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动机,稳定而积极的学习兴趣,热情愉快的情感情绪,果断坚毅的意志品质,进而开发出他们的学习潜力。
三、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步骤
1.本选题研究步骤:
本选题研究步骤分三阶段,分别是: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包括:技能迁移与干扰规律研究方向的确定、收集资料、查阅文献、访谈调查、导师指导、文献综述撰写、题目确定、确立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包括:论文撰写工作的实施、走访调查、访谈调查。
第三阶段:完成阶段。包括:研究内容归纳分析、撰写论文、修改论文及答辩。
2.课题的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关于非智力因素在中心篮球教学中运用的相关文献。
2.2访谈调查法:在研究的选题论证阶段,针对本课题的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等走访部分专家,广泛征求其对本课题研究中一些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进行实地走访调查,与体育教师、学生和社区篮球爱好者进行随机的交流与咨询,以帮助拓宽论文的分析视角与分析深度。
2.3逻辑归纳法:通过得到的资料与调查进行逻辑归纳与总结,得出较为科学合理的结论。
2.4数理分析法:运用数理统计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得出相关重要结论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1.毕业论文开题
3月20日—3月30日第一周
2.收集论文资料
4月1日—4月15日第二、三周
3.形成论文初稿
4月1日—4月15日第二、三周
4.修改论文
4月30日—5月5日第六周
5.论文二稿的形成与修改
5月6日—5月12日第七周
6.答辩稿的形成
5月13日—5月20日第八周
五、已查阅参考文献
[1]
刘福军. 篮球教学中应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
宁贺男.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11)
[3]
徐海滨. 篮球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
科技信息.
2009(34)
[4]
贺建福. 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5]
李加奎. 目标——导控式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J].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06(04)
[6]
李俊平. 体育游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促进作用[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30)
[7]
费洪林. 对篮球专选课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08)
[8]
宋子祥. 对篮球专选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研究[J].
民营科技.
2010(11)
[9]
侯志岚,马侠. 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
科学大众.
2007(09)
[10]
陆培祥. 试谈体育教学对非智力因素的促进作用[J].
科学大众.
2009(03)
[11]
李菲菲,葛文,刘丹.浅析非智力因素对竞技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影响[J].四川体育科学.
2006
[12]
王力. 非智力因素在速滑运动员体能训练中的作用[J].冰雪运动.
2006(02)
[13]
聂武生.浅析非智力因素对篮球教学的影响[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7)
[14]
赵素云. 对田径运动训练中运动员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28)
[15]
刘福军.篮球教学中应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16]
王建密.试论篮球教学中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17]
荣敦国,刘一民.非智力因素在不同运动项群中的作用等级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06)
[18]
崔树林.东北地区体育院系篮球专选班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J].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2000.
六、指导教师意见:
本题研究具有一定意义,研究内容明确,研究方法可行,研究步骤合理。同意上报。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七、系(教研室)意见: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