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英语毕业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similarities between English idioms and Chinese idioms In English, . And it can be clearly seen in the below examples:(1) I don’t know。我不知道。 (2) I am not a poet. 我不是诗人。 (正文中的例子以(1),(2)为序号排列,直至最后一个例子;而①, ②则为脚注或尾注的上标序号)3.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idioms a.英语毕业论文提纲格式英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怎么写英语毕业论文的提纲,帮忙~急。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毕业论文提纲英语毕业论文提纲我是英语专业的 要写毕业论文了 请帮忙提供下论文的格式 比如分几部分什么的
《体育科学》杂志的论文格式是怎么样的?
(学院、专业、学号、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小四号宋体字,加粗),依次排印在论文题目下,上空二行,居中)
【Abstract】Thispapercentersonthedifferentexpressionsof……(英文摘要:上空二行;题目采用五号“TimesNew
Roman”字体,加粗,置于粗体方括号【】内,顶格放置;随后的内容与前面的粗体方括号【】之间空一格,不用其他任何标点符号;采用五号“Times
NewRoman”字体,不加粗;单倍行距。)
【KeyWords】idiom;comparison;English;Chinese
(英文关键词:题目采用五号“TimesNew
Roman”字体,加粗,两个单词的首字母要大写,置于粗体方括号【】内,顶格放置;随后的内容与前面的粗体方括号【】之间空一格,不用任何其他标点符号,采用五号“TimesNewRoman”字体,不加粗,除了专有名词外,其他单词的首字母不大写,各单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分号之后空一格;最后一个关键词之后不用任何标点符号;单倍行距。)
1.Introduction
(顶格,除了第一个单词及专有名词外,其他单词首字母都不要大写;标题最后不用任何标点符号,上空两行)
InbothEnglishandChinese,….So,thisessayistryingto
focusonthe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andEnglishidomsinterms
oftheiressentialmeaning,customaryusageandtypicalexpression
(ChangLiang,1993:44;LiGuangling,1999).
(段落第一行缩进4个英文字符;夹注的标注法:出现在夹注中的作者必须与文后的参考文献形成一一对应关系;注意一个或多个作者间的标点符号,时间、页码等的标注法;另外,汉语参考文献的作者要以拼音形式出现,不能出现汉语姓氏;夹注出现在标点符号之前)
2.ThesimilaritiesbetweenEnglishidiomsandChineseidioms
InEnglish,….Anditcanbeclearlyseeninthebelowexamples:
(1)Idon’tknow。我不知道。(2)Iamnotapoet.我不是诗人。(正文中的例子以(1),(2)…为序号排列,直至最后一个例子;而①,②…则为脚注或尾注的上标序号)
3.ThedifferencesbetweenEnglishidiomsandChineseidioms
3.1ThecharacteristicsofEnglishidioms
(正文章节序号编制:章的编号:1.,2.,3.,…;节的编号:1.1,1.2…,2.1,2.2…;小节的编号为:1.1.1,
1.1.2…。小节以下层次,采用希腊数字加括号为序,如(i),(ii)…;之后再采用字母加括号,如(a),
(b),…;每章题目左顶格,小四号字,加粗;每节(及小节以下)题目左顶格,小四号字,不加粗但要斜体;所有章节的题目都单独一行,最后不加任何标点符号)
….
Inconclusion,….
3.2ThecharacteristicsofChineseidioms
….
Feng(1998)foundsomeproblemsasshowninthefollowing
examples(注意此句中夹注的另一种写法):
(9)Weneverknowtheworthofwatertillthewellisdry.
(10)Peopletakenothoughtofthevalueoftimeuntiltheylose
it.
….
3.2.1TheanalysisofthedifferencesbetweenEnglishandChinese
idioms
…(i)….
….
(ii)….
….
4.Conclusion
….
Abstract:Transmigration,anabstractwholeatlarge,istoogoodtobepracticalandsuchconcretesubwholesunder“goodtranslation”asfidelitytothesource-languagetextincontentandintention,grammaticalnormality,andlexicalappropriatenessaremoreworkableascardinalprinciplesoftranslation.
Keywords:fidelity;grammaticalnormality;lexicalappropriateness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具体说来,就是“换易言语使相解也”。①但是,如何用另一种语言文字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表达出来?“换易言语”之后是否能“相解”?“相解”的程度如何?这些问题归结起来无疑就是:翻译的标准是什么?翻译的方法应如何?
严复是中国近代第一位系统介绍西方学术的启蒙思想家,在介绍西学的同时提出了翻译的标准—“信、达、雅”,对中国现代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影响巨大,“相信只要中国还有翻译,总还会有人念‘三字经’!”②
虽然严复持论有故,但认真审视不难发现,“信、达、雅”实质上既不是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抽象标准,也不是具有切实指导性的具体标准,“从纯理论的角度讲,把信、达、雅并列起来作为翻译标准是具有逻辑缺陷的,因为这似乎意味着:原文不达,也可以故意使之‘达’;原文不雅,也可以故意使之‘雅’。那么,这样和‘信’字,岂不自相矛盾?”③
《论语·雍也》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意谓朴实的内容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的内容又未免虚浮。孔子提倡“文质彬彬”,反对浮华的辞藻,所以说“辞达而已矣”—言辞足以达意就可以了。《尔雅》序题下疏说:“尔,近也;雅,正也。言可近而取正也。”《论语·述而》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其中的“雅言”是指区别于各地方言的“诸夏的话”—标准语,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普通话”。但是,严复的“雅”指的不是“利俗文字”—大众的语言,而是“汉以前字法句法”。为了掩盖“达”的矛盾,严复在“畅达”(如“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和“表达”(如“题曰达旨,不云笔译”)之间周旋,取便发挥,借“辞达而已”求“信”—“为达即所以为信也”,借“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求“雅”—“信达之外,求其尔雅”。不难看出,严复的逻辑是:要“信”则必须“达”,要“达”则必须“雅”,换言之,“雅”是“达”的条件,“达”是“信”的条件,“为达”最终成了“求雅”的借口:“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利俗文字则求达难。”
与“并世译才”的林纾相比,严复所译的书总共不过八九种,而在其所译的这八九种书中,只有《群学肄言》、《原富》、《群己权界论》和《社会通诠》四种“略近直译,少可讥议”,④此前“题曰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⑤此后“中间义忄旨,则承用原书;而所引喻设譬,则多用己意更易。盖吾之为书,取足喻人而已,谨合原文与否,所不论也”。⑥严复虽然提出“信、达、雅”,但他本人并未完全履行。
严复是在译介西学的时候提出“信、达、雅”的,因此“信、达、雅”作为翻译的标准完备与否,必须结合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来审视,不能简而单之地就事论事,从而忽视严复“辛苦辶多译之本心”。
严复“窃以谓文辞者,载理想之羽翼”。⑦于是,从“达”来看,洋务派和传教士翻译的书“不合师授次第”,“不合政学纲要”,有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目的,因而“非命脉之所在”。相比之下,“新西学”的命脉之所在则是“维新”,即运用进化论、天赋人权来反对天命论、君权神授论,用自然科学、机械唯物论来论证无神论,从而“开民智,强国基”。正是“于自强保种之事”,严复才“反复三致意焉”。从根本上说,严复的“辛苦辶多译之本心”是“取便发挥”,其所谓“达旨”是“旨”在“达”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理论的“民权平等之说”、“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自由主义与功利主义学说和自然科学及其方法论。
从“雅“来看,严复以“雅言”来“达旨”是“夫固有所不得已也”,因为当时的白话远未成熟,饱读先秦诗书,受古文的熏陶而成积习,摇头晃脑地读起古书来连平仄也都留心的老夫子大抵不常接触“利俗文字”,对“利俗文字”的运用不像对古文的运用得心应手,但又要翻译,不得已就只能在“利俗文字”和“古文”之中择取后者了,不仅翻译的时候,甚至在日常写作中,大概也会觉得用“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更重要的是,作为复古的维新改良派,严复的翻译所针对的读者是操“雅言”的士大夫阶层,为了使他们能够看自己所译的书,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先用“雅言”来吸引他们,借“雅”以破启锢闭,从而使顽固保守的士大夫阶层乐于接受西方学理,正如严复在其《与梁任公论所译〈原富〉书》中所言:“吾译正以待多读中国古书之人”,“若徒为近俗之辞,以便市井乡僻之学,此于文界,乃所谓凌迟,非革命也。”一语道破天机!严复的“雅”诚可谓用心良苦:从表达形式入手,使士大夫们认为“足与周秦诸子相上下”而最终“倾倒”。当然,严复毕竟是带有复古思想的维新改良主义者,后来又沦为保守派,不懂得“利俗文字”是历史的必然,更不懂得“利俗大众”是历史的推动者。
单纯从翻译标准的角度审视,“若是全盘而真实地‘信’了,把原作的思想感情,意思之最微妙的地方,连它的文字的风格、神韵都传达了出来,则不但‘顺’没有问题,就是所谓‘雅’(如果原作是‘雅’的话)也没有问题。‘信’、‘达’(顺)、‘雅’三字,实在作到一个‘信’就都有了。”⑧从这个意义上说,严复的“信、达、雅”在逻辑上确实“先天不足”。
早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马建忠(1845-1900)就在其《拟设翻译书院议》中对翻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善译”的标准:
夫译之为事难矣,译之将奈何?其平日冥心钩考,必先将所译者与所以译者两国之文字深嗜笃好,字栉句比,以考彼此文字孳生之源,同异之故,所有相当之实义,委曲推究,务审其音声之高下,析其字句之繁简,尽其文体之变态,及其义理粗深奥折之所由然。夫如是,则一书到手,经营反复,确知其意旨之所在,而又摹写其神情,仿佛其语气,然后心悟神解,振笔而书,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而止,而曾无毫发出入于其间,夫而后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是则为善译也已……。
在这段文字中,马建忠不仅指出了“善译”的条件—自如驾驭“所译者与所以译者两国之文字”的能力,而且指明了“善译”的过程—“一书到手,经营反复,确知其意旨之所在,而又摹写其神情,仿佛其语气”。对原文能够达到“心悟神解”的程度,翻译起来就自然能够“振笔而书”,“译成之文”就自然能够成为“善译”了—“无毫发出入于其间,夫而后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
马建忠的“善译”,一言以蔽之,即是“信”—从内容意旨到风格效果无所不信,较诸严复的“信、达、雅”则更具高度抽象的概括力,使“直译”、“意译”和“信、达、雅”在“无毫发出入于其间……与观原文无异”中得到了统一。如果说“直译”是为了“信”而“意译”是为了“达”的话,那么,既然译者已经“确知其意旨之所在,而又摹写其神情,仿佛其语气”,并达到了“心悟神解”的程度,“信”自然就不会成为问题;既然译者已经“考彼此文孳生之源,同异之故,所有相当之实义,委曲推究”,又“审其音声之高下,析起其字句之繁简,尽其文体之变态,及其义理精深奥折之所由然”,则“达”自然也不会成为问题。同时,以译者能够“摹写其神情,仿佛其语气”为前提,原文“雅”,“译成之文”则定然不会“俗”,反之,原文“俗”,“译成之文”也定然不会“雅”。
马建忠的“善译”无疑就是翻译的最高境界,无论是奈达的“等效”,还是傅雷的“神似”,抑或钱钟书的“化境”,均未跳出“善译”的圈子。然而,在实际翻译活动中如果采用“善译”—或者“等效”、“神似”、“化境”—作为标准去衡量译文,可以断言,没有任何译文能够“达标”,因为“彻底和全部的‘化’是不可实现的理想”⑨。虽然高标准是为了严要求,但是既然“法乎其上”最终也只是“仅得其中”,那么与其取法“不可实现的理想”毋宁提出切实具体的要求作为翻译的基本原则:1)信守原文的内容意旨;2)遵从译语的语言习惯;3)切合原文的语体语域。
有人偏重“精心的再创造”,视翻译为艺术;有人偏重“一定的客观规律”,视翻译为科学。但是,不管视为艺术,还是视为科学,翻译的根本任务即在于“传真”,译者不能充当“说谎的媒婆”,⑩否则就会怨偶无数。翻译无非是用新瓶子装旧酒,虽然瓶子—语言文字类型—换了,但是酒—内容风格效果—却不能变。
翻译必须“忠实”,这是共识。但是,“忠实”什么?“忠实”的应该是原文的内容意旨和风格效果,而不是原文的语言表达形态。如果斤斤于原文的语言表达形态,译文无疑就会“异彩纷呈”,因“隔阂”而不“合格”。译文的语言表达如果连“贯通”都做不到,读者还怎么去“融会”?结果又怎么可能“与观原文无异”?语言文字类型不同,语言表达习惯也就大不相同。
吴岩出其《从所谓“翻译体”说起》中针对操汉语的译者将外语译成汉语的情况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翻译体”的实质:一些译者“一条腿走路”,“未能辩证地对待两种语言文字”,译文“是外国化了的中文”,未能“忠实地融会贯通地把原作翻译和表达出来”。叶圣陶称自己“不通一种外国语,常常看些翻译东西”,在《谈谈翻译》一文中坦言“正因为不通外国语,我才要读译本呢”,揭示出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别人不懂外文,所以要请教你译;如果大家懂得,就不必劳驾了。”正是凭着“不通一种外国语”的“外行”眼光,叶圣陶才看到并指出了问题的实质。叶圣陶的核心思想是反对“死翻”。“死翻”,一言以蔽之,就是“用中国字写的外国话”。“各种语言的语言习惯都是相当稳定的”,“既然是两种语言,语法方面,修辞方面,选词造句方面,不同之处当然很多”,“同样一个意思,运用甲种语言该怎么样表达,运用乙种语言该怎么样表达”,不能“死翻”,即便“接受外来影响”,也“要以跟中国的语言习惯合得来为条件”。据叶圣陶想,“翻译家是精通两种语言的人,也就是能运用两种语言来思维,来表达的人”,反观之,“能运用两种语言来思维,来表达的人”才算是“精通两种语言的人”,“精通两种语言的人”才能成为“翻译家”。叶圣陶的意思是:“死翻”者自然成不了“翻译家”,之所以成不了“翻译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精通两种语言,不能运用两种语言来思维、表达,而不精通两种语言,不能运用两种语言来思维、表达,最终结果就只能是“死翻”—“用中国字写的外国话”。
1 毕业论文要求科学性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规律,必须根据科学研究这个总的任务,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探讨,揭示规律。是科学的,经得起推敲的,独到见解也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不得带有个人的好恶和偏见。在论据上作者必须经过周密的观察、实验或者阅读、思考。
2 毕业论文要求创见性
科学研究的任务是对新的知识的探求,在综合别人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去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或者没有涉及过的问题。科学研究的任务本身就决定了它必须去探索规律,必须实事求是。科学研究本身又蕴涵了创见性,就是在综合别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去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或者没有涉及过的问题。要有独到的见解,要发现一个新的创见。
3 毕业论文要求专业性
我们不同专业领域里的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和爱好选择题目,基本上都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不要离开自己的专业去写别的跨专业的。
4 毕业论文要求通俗性
尽管我们要求论文的专业性,但语言要求通俗,这样便于传播和交流。
二、毕业论文的选题原则
1 要选择有科学价值的问题,要选择亟待解决的课题,减少选题的盲目性。
2 利用灵感来选题
看别人的评论过程中打开自己的思路,进行选题。在你看书、观察或思考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这个角度我可以深入下去。考虑选题的大小、难易度和利用自己的灵感思维来选题。
三、毕业论文的写作
1 围绕着论题去占有和选择材料。
首先要进行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先要围绕着论题去占有和选择材料。也就是说,当你的论题已经确定以后,围绕着立论去占有材料,多多益善的去看。积累材料,再有论点。要对研究对象的外延材料占有。在有材料的基础上要选择材料。材料多的情况下,你就选更好的材料。
2 选择论文的类型
毕业论文的类型一是学术性论文,二是报告性论文。应用性比较少的科目来说比较容易做成学术型论文,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论文一般写成调查性的或总结性的报告型论文。论文类型的选择,主要是看论文的对象。如果是宏观的,我们就用综述性的描述:如果是微观的,涉及到某一个具体作家作品或某一个问题,我们就选择论述性的。
3 要拟订论文的写作提纲
如果没有完整的写作提纲的话,逻辑思维就会出现偏差。把一个个提纲罗列出来,罗列出来以后看一下,总论点是什么,分论点是什么,围绕着总论点有几个分论点,分论点列出来了以后,一定要注意以纲带目。提纲、材料等出来以后,就可以进行论文写作了。
4 开始写论文的时候,要注意标题拟制
论文的标题拟制,一般是两个标题。如果是一个标题不太容易驾驭。一个标题往往是比较宏观一些。当然也可以用正标题来表示论题的观点,副标题表示研究的对象。题目拟制好了以后,论文还要注意要写摘要,把整个论文的主要内容说一下。在论文的扉页上,先是题目,题目下面是摘要。论文提要主要交代清楚选题的背景、理由,论文的观点和价值,简明扼要的揭示出来,便于读者(主要是导师、评委、编辑等)即使不阅读全文就可以获得最重要的信息。一般宇数不超过全文的5%.在摘要下面要有关键词。关键词把论文的主要观点用3到5个词提取出来。
5 论文的格式
论文的规格:正文长度800-2,000单词。使用的语言:英语论文正文部分:
(1)题目大写,三号字,新时代罗马宇,大写下面可写一个附标题,4号字;
(2)作者名,5号字,班级,学号
(3)指导教师名,5号字,职称
(4)摘要:300字左右,5号字,英文一页,中文一页
(5)关键词:不能用专有名词,词与词之间空四格,不加标点符号
(6)正文:用5号字,大部分标题用5号字黑体、小部分、小小部分。大部分用罗马字,小不分用一般数字符号。
(7)参考文献(Bibliog raphy):先英文,后中文,作者名,文章名,书刊名,出版社,地点,出版年月,
6 毕业论文质量标准
(1)选题恰当、与毕业生的知识水平与认识能力相当:
(2)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论证充分有力.
(3)叙述清楚、层次清晰而丰富,
通过整理,发现医学英语论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医学英语本科论文:英语词汇常用意义在医学英语中的转变。
例如,(Stomach)Ulcers are wounds in the stomach that are similar tosmall cuts or tears.
"tear”在通常英语用法中,指眼泪,但在这个句子中指“撕破的洞或裂缝”,这句话的意思是“(胃)溃疡是胃中类似小割伤或撕伤的伤口。”
(2)医学英语本科论文:多用书面语,少用口语中的动词短语,尤其是在动词的使用上。
如:用evaporate,而不用to turn...into vapor;用discover,而不用to find out;用absorb,而不用to takein等。
(3)医学英语本科论文:医学英语中多动词或名词的派生词。
描述某种物体或医疗现象的特征或某物的数量、大小、程度、性质、状态等的形容词,很多是动词或名词的派生词。
例如:名词加-ic,- ious,-al;动词加-ing,-ive,-able等。
(4)医学英语本科论文:语言应简洁精练,逻辑清晰,内容准确而客观,专业性较强。
(5)医学英语本科论文:医学英语应多使用长句和定语从句
长句和定语从句能够使得文章结构严谨,信息连贯,并且能够强调重要信息。
例如,Extrinsic asthma occursin atopic individuals who often have a strong family for allergicmanifestations, including asthma, hey fever, and urticarial erupdons.
意思是外源性哮喘常发生于有明显家庭过敏史,包括哮喘、枯草热及尊麻疹等的遗传性、过敏性个体。
(6)医学英语本科论文:名词作定语以及大量的专有名词的缩写,使得语句精炼,且信息量增大。
例如,CR意思是Complete response,完全缓解;ECG意思是Electrocardiogram,心电图;CRF意思是CaseReport Form,病例报告表等。
(7)医学英语本科论文:多用被动语态,能够增强文章客观性。
例如,Muchhas been learnt about their clinical features, course and prognosis.
意思是:关于他的临床特征,病程及预后,已经了解得很详细了。
相信了解的医学英语本科论文的写作特点,医学英语论文的写作对于现在的你已不是件什么难事了。
本科、硕博、职称
南大核心:《云南社会科技》
《统计与决策》
2.高职应用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现状
吴思锋[1]对商务英语毕业生的论文选题做过调查:在360个选题中,但与商务英语有关的只有230题,占63.89%,与商务英语专业能力培养相关的不到10题,占2.78%;几乎所有的选题都是理论性,且缺乏新意。应用英语专业的专业设置一般是英语专业与某一具体职业相结合。学生在大学的基础阶段以英语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主。经过基础阶段的学习之后,学生逐渐接触到某一职业领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以国际商务贸易为职业方向的英语专业教学重点主要放在帮助学生掌握国贸实务、外贸单证、报关、报检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以酒店商务为方向的英语专业则放在培养学生前厅、餐厅、客房等部门的酒店业务操作技能方面。虽然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之前已经学习了《商务英语》或《酒店英语》等以职业为背景的英语课程,但是在撰写毕业设计的时候,学生往往避开职业话题。尽管现在国家加大了应用性英语研究生的培养力度,但是目前相当一部分高职英语教师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所学的专业为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的方向一般理论性较强,因此,有些教师喜欢指导中西方文化比较、跨文化交际研究、文学研究、语言研究、语言教学研究等毕业设计。
3.高职应用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创新思路
3.1论文选题依据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职业教育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前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选题应该与学生所学的专业及将来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
3.1.1就业岗位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往往对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素质要求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一般来说,一门专业的设置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建立在对市场、行业,以及相关高校等多方面进行缜密调研的基础之上的。在确定了某一专业针对的行业之后,必须对相关的岗位群进行分析。通过认真分析具体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技能要求后确定某一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规格与目标。一个专业每门课程的设置都以培养学生具体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目标。毕业论文属于一门课程,具有一定的学分,必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必须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就业岗位和毕业生职业素质与技能要求是关键的内容。下面我将分别以应用英语专业(国际商务贸易方向)及应用英语专业(酒店商务方向)为例进行说明。
我曾经对常州市及周边城市从事外贸业务的140家企业进行过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共100家企业需要外贸业务员,占62.12%;其次是商务行政助理,共25家企业对此类岗位有需求,占15.52%;需求商务贸易口译/笔译类人才的企业最少,共14家,占8.69%;其他类岗位占13.67%。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商务行政助理、商务贸易口译/笔译、外贸业务员为应用英语专业(国际商务贸易)专业的主要三大岗位,占毕业生从事岗位的86.33%。我曾经对常州及周边21家酒店进行了调研。调查发现,在应用英语专业(酒店商务方向)学生目前从事的岗位中,酒店管理人员(前厅、客房、餐饮)所占比例最高,为26.56%,其次为服务员(前厅、客房、餐厅、康乐),占25%,再次为酒店行政业务人员,占23.44%。由此可见,酒店前厅、客房、餐饮三个部门的岗位应该为该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
3.1.2毕业生素质、技能要求
应用英语专业(国际商务贸易方向)的毕业生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商务沟通能力、较强的团队意识与创新意识。能懂得贸易流程与实务操作、营销知识与策略、消费心理学、互联网知识、行业知识。能进行单证制作、报关报检实务操作,了解贸易活动中的国际经济政策、法规等。应用英语专业(酒店商务方向)的毕业生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商务沟通能力、较强的团队意识与创新意识。具有良好的语音语调,流利运用酒店服务用语。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会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具有较强的英语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酒店商务运作能力。
3.2选题举例
为了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提高应用英语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可以跟学生一起确定实践性较强、范围较小的题目,学生只有通过实际调查或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撰写论文的第一手资料。如国际商务贸易向可以写“常州大学城商务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现状分析及建议”、“?摇?摇?摇?摇?摇(江苏省某一城市)地板行业的外贸出口现状及措施(问卷调查+分析)”、“?摇?摇?摇?摇?摇(江苏省某一城市)机械制造业出口现状及对策(问卷调查+分析)”、“常州恐龙园的运作现状与策略”、“?摇?摇?摇?摇?摇(江苏省某一城市)大型超市的促销策略”等。酒店商务方向的学生可以写“常州市酒店业员工流动率过高现象研究——以**酒店为例”、“嬉戏谷开元度假村SWOT分析”等。
3.3指导方式
为了写出理论联系实际的毕业论文,最好将毕业论文的撰写安排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进行。学生通过实践,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岗位有了亲身体验,写出的论文能够避免纸上谈兵。高职教育的关键和重中之重是校企合作。在论文撰写期间,可以采取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工作人员对学生共同执导。企业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校内专业教师具有丰富的论文和写作指导经验,以及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这两类教师的共同指导能够提高论文撰写的质量及学生的职业技能。
3.4质量监控
3.4.1杜绝抄袭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学生由于所学课程与自身水平的限制,为了顺利毕业,只好抄袭他人学术论文,造成毕业论文(设计)水平低下[8]。为了杜绝学生抄袭论文的不良风气,指导教师特别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布置论文撰写任务之前,通过学术界的一些事例说明抄袭论文的危害。第二,把好选题关。对于学生报上来的题目,指导教师要严格把关,对于那些经常的题目要毫不留情地让学生更换,建议学生写一些范围较小的题目。题目范围缩小,网络上类似或完全一样的文章几率相对会减少。
3.4.2撰写进度
毕业论文任务下达之初明确地向学生说明选题、开题报告、提纲、初稿、二稿的具体时间。由于毕业论文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进行,论文的指导方式与一般课程大不相同。一些学生往往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认为论文只是形式,只要其他课程通过就行了。由于学生已在顶岗实习,从某一种意义上讲,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因此没有以前那样宽裕的学习时间。学生因一时疏忽耽误了论文的撰写或敷衍了事不顾质量,导致不能正常毕业,这种情况时有发生。指导教师应该加大对学生论文撰写进度实施的跟踪,对于不太自觉的学生,不可完全听之任之,要多做思想工作,毕竟学生刚刚走出校门,社会经验不足,需要老师在思想上开导。
3.4.3语言质量
应用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通常用英语撰写。由于英汉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学生在撰写论文时往往会犯很多的语言错误,尤其是语法和词语搭配上的错误。在指导论文的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把关,一方面通过不断地修改,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会得到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能够确保论文的语言质量。
4.结语
毕业论文撰写是高职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结合毕业生今后从事的就业岗位及需要掌握的职业技能,才能确定切实可行的论文题目。通过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从业人员的共同指导,创新立体的毕业论文指导方式。为了确保论文的进度与质量,指导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过程性考核,在思想上和专业上对学生耐心指导。
参考文献:
[1]吴思锋.高职商务类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新模式研究——以应用英语专业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0,(10):27-29.
[2]杨志康.对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与形式多元化的探索[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50-51.
[3]刘敏.高职应用英语专业毕业设计的创新探讨[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105-107.
[4]陈蓓.高职应用英语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分析及创新探索——以南通职业大学应用英语专业为例[J].高职教育,2011,(5):178-179.
[5]洪琳.高职院校应用英语毕业设计监控体系研究[J].华章,2012,(28):272-273.
[6]冯秀红.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毕业论文改革探讨——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76-78.
一、引言
毕业论文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强调,“毕业论文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1]11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14]14号)也指出,“毕业论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因此,“各校要加强对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指导和评审,使之对学生真正有所裨益,防止流于形式。”[1]11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为毕业论文选题和写作提供了明确的导向。教育部2012年的《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标准》进一步指出,文科专业的毕业论文要有50%左右的选题与实践性、应用性挂钩,该标准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毕业论文提出了具体的指标。本文以滨州学院英语专业2014—2016届的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质量。
二、存在的问题
《大纲》规定“毕业论文一般应用英语撰写,长度为3000~5000个单词,要求文字通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独立见解。评分时除了考虑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应把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作为重要依据。”[1]11笔者以此为标准,对英语专业2014—2016届的毕业论文进行系统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论文选题不当,缺乏新意,应用性不强毕业论文选题要适中,最好能够做到“小题大做”,而部分论文选题过大过泛,没有研究焦点,根本无法完成,如“莎士比亚诗歌研究”;选题不能紧跟本专业研究前沿,过于陈旧,缺乏新意,如对颜色词的研究、英语习语跨文化比较等;有些选题与英语专业没有密切关系,相差甚远,如“中美婚姻观的比较”;有些选题未达到严格意义上“一人一题,不得重题”的要求,如“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和“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性和应用性的选题比例不高,与50%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写作基本功不扎实,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强毕业论文写作属于学术论文写作,需要较扎实的写作基本功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大多数毕业论文在语言表达上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专业术语不准确,书面语和口语混合使用,文字不通顺、表达不准确,汉式英语较多,串句、主谓不一致、结构不完整、悬垂现象、搭配错误等语法错误时有出现,甚至还有单词拼写错误、首字母大小写错误等细节问题。
(三)论文思路不清,逻辑混乱,思辨缺席毕业论文是学生围绕研究问题形成的一个立论正确、结构合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论证合理的语篇,而多数毕业论文思路不清、逻辑混乱、结构松散、论点不清、论证乏力,思辨缺席现象较为严重。黄源深指出思辨缺席对毕业论文的影响,“在二三十篇论文中难得有一两篇像样的,大多数论文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往往论文的题目就暴露出很多思维上的负面信息。”[2]12
(四)体例不够统一,格式不够规范毕业论文属于正式文体,需要按照规定的体例和规范撰写,以显示其严谨性和规范性。有些学生没有意识到体例和格式的重要性,不注重论文写作规范,随心所欲地撰写,体例和格式较为混乱,主要体现在参考书目没有按照学校规定的APA格式撰写,文内引文格式混用,标题首字母大小写不恰当,字体、字号、行间距不符合规范,中英文标点符号混用等方面。
三、对策
(一)加强毕业论文选题指导,增设专业选修课程,建设论文选题库,多渠道拓宽选题范围。英语专业选题范围较广,主要包括语言学、文学、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和翻译等方面,指导教师应该加强选题指导,避免题目过大、过泛和过旧。增设专业选修课程,扩宽学生视野,便于学生扩宽选题范围。另外,可以根据历年选题情况,结合指导教师专业特长,建设毕业论文选题库,供学生选题参考。最为重要的是,可将毕业论文选题与指导教师承担的各类教科研项目、毕业实习、大学生研究训练项目、大学生创业计划和大学生学科竞赛等相结合,更好地体现毕业论文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二)改革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毕业论文课程群,做到英语写作四年不断线,夯实学生写作基本功。语言表达能力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基本能力。庄智象曾指出,“既然称之为英语专业,那么对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方面应该有更高的要求。我认为这是英语专业学生基本的、首要的要求,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而目前更显得必要。”[3]216而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仅靠“学术论文写作”这门课程远远不够,需要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毕业论文课程群(包括英语基础写作、英语高级写作、英语语法、英语修辞和学术论文写作等课程),做到英语写作四年不断线,夯实学生写作基本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能够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钱宁指出,“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根本问题之一在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合理。”[4]103因此,方琼强调“高校英语专业应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将其放在和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同等重要的位置。”[5]91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应该调整英语专业的课程结构,增加英语演讲、英语辩论等课程;任课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课内加强逻辑思维训练;坚持“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高质量撰写学年论文,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英语沙龙、专题讨论和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英语写作等各类学科竞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加强论文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强化过程管理,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毕业论文质量是学生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体现,更是指导教师学术视野和学术水平的体现,所以《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外语卷)》指出,“高校外语专业的毕业论文写作是衡量、评估高校外语专业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6]3论文指导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的质量,应遴选具有丰富科研经验和实际指导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文献检索与搜集、选题、开题答辩、初稿、二稿、定稿和毕业答辩各个环节的指导,尤其是文献检索与搜集、研究方法、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方面的指导,强化论文写作过程的动态管理,确保毕业论文质量。另外,还需要规范毕业论文管理制度,优化毕业论文管理流程,健全毕业论文管理方式,提高毕业论文工作效率。毕业论文教材建设也是指导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张春芳曾指出,“英语毕业论文写作教材建设有待加强,目前国内关于学术论文(包括毕业论文)写作的中英文编著至少有20部,但是教师们仍然抱怨难以选到合适的教材。因此,指导教师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结合本校毕业论文的相关规定,编写符合专业特点、操作性和实践性强的毕业论文教材。
四、结语
毕业论文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滨州学院为例,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论文选题、语言表达、思辨能力和格式规范四个方面,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工作提供参考,实现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1):11-16.
[3]庄智象.外语教育名家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4]钱宁.浅析高校加强思维训练的重要性—以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4,(4):100-103.
[5]方琼.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中的思辨缺席[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12):90-9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287-02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的一个必经环节。它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学生完成本科阶段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衡量自考学生英语学习水平是否达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层次、相同专业的学历水平的依据。毕业论文的撰写目的在于培养自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
论文的写作不能简单地被看成是由句——段——篇的一个连接过程。指导本科英语专业自考生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一个引导学生增强毕业论文写作规范意识,努力达到论文写作规范的过程。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多数学生缺乏系统的课堂授课和平时训练,所以他们对于毕业论文的完成就会感到压力很大、心中无数从而不知该如何下笔。因此,对本科专业自考生的毕业论文撰写进行必要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针对较多学生学习中所面临的论文写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初步建议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培养本科英语专业自考生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我们可以分两个步骤进行,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一、选择课题
选择课题,就是要确定所撰写论文的题目,它也是撰写论文最重要的一步;通过选题来限定论文的选材范围,以防出现文不对题、论题范围太窄或太泛现象;选题必须要选择有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及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选择具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9-0079-04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学生为完成学业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就所学专业某一现象或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后对成果加以系统表述形成的具备一定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学术文本。它是我国高等院校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培养大学生基本科研和实践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毕业论文评价工作越来越受各院校和教育界学者重视。笔者对国内研究的检索表明:1998年至2014年,研究论文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1]然而,与外语专业毕业论文评价有关的论文仅有两篇,简要谈及了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及评价原则。加强毕业论文评价工作的科学化是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国际高教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趋势。鉴于此,笔者拟从该项工作的现状出发,基于其特征设计一套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希望推动该项工作的科学性、标准化和公正性。
一、我国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毕业论文评价工作的现状与不足
1.调查发现
笔者对国内30所各层次外语专业院系[2]的毕业论文评价工作进行调查后发现:
(1)大多数院系都采用了科学的工作流程:指导教师评阅―交叉审阅―答辩评审―综合评分。
(2)大多数院系都采用百分制量化评价方式。
(3)总体上,学校层次越高,工作过程也越科学越严谨。
此外,现代信息技术在该项工作中得到了良好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顺应了当代社会对低碳环保的追求。
2.缺陷和不足
(1)忽视评价工作的模糊性
标准的笼统性和评价的主观模糊性导致作为主观决策过程的毕业论文评价本质上不能做到精确量化,但绝大多数高校均要求参评教师给出精确分数,这与评价工作的模糊性相背。
(2)评价维度不全面、指标不完善、权重分配过于主观
虽然多数院系采用了多元评价,涉及语言表达、论证过程、格式规范、答辩表现等,但诸如选题价值、外文资料翻译、开题答辩、工作态度等与论文质量密切相关的指标都未涵盖。评价成绩主要由指导教师、交叉审阅教师和答辩小组评分等三或两部分成绩按主观比例如4:3:3构成,甚至仅由指导教师或答辩小组判定论文成绩。
(3)缺乏过度主观评价防控设计
评价工作固有的主观性加上师生之间因种种原因产生的人情关系容易导致教师对评价对象作出过度评价,导致评价结果失去公正性。遗憾的是没有院系在评价步骤中加入针对此缺陷的防控设计。
二、外语专业毕业论文评价工作的基本特点、原则与方法选择
1.基本特点
(1)主观模糊性
毕业论文评价工作本质上属于主观决策过程,它要求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作出尽量客观公正的评价,但评价标准及过程固有的模糊性导致评价主体无法作出精确的量化评价。此外,作为群组决策,不同评价主体的心理标准难免存在差异,加重了评价的主观模糊性。
(2)系统综合性、指标及权重差异性
评价工作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必须尽可能涵盖各相关评价维度。就某一维度来讲,指标设计也必须具备科学性、差异性和明确性,方可让评价主体有章可循。此外,各指标贡献率并不相同,必须尽可能赋予合理权重。
(3)评价结果量化要求
尽管评价工作具有不可避免的模糊性,但为了确定毕业论文的优秀率和合格率,绝大多数院系均要求为评价对象打出百分制分数。因此,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必须将模糊定性操作转化为精确的定量操作。
(4)严肃性和公正性
毕业论文评价是对学生四年学业能力的终极评定,不仅关乎学生能否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等切身利益,而且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与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必须确保严肃性和公正性。
2.基本原则
(1)专业性原则
外语专业毕业论文不同于理工科论文,如表达符号为外语、更注重逻辑推理与系统建构等。其评价体系构建必须考虑专业特殊性来设计评价指标并为其分配合理权重。
(2)静态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毕业论文写作是一个阶段性动态过程,评价体系既要涉及对论文的静态评价还应包括对工作过程的动态监控性评价,即做到静态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3)公平公正原则
鉴于评价工作的主观模糊性及评价主体可能作出的过度主观性评价。评价步骤设计必须想方设法减少种种主观随意性,尽最大努力保证评价结果严肃公正。
(4)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设计必须具备可测性、精细性和完整性,避免不必要的要素交叉。同时,具备经济可操作性和信息化优势,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效率优势和绿色环保等特性。
3.方法选择
据此,笔者整合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设计外语专业毕业论文评价体系,并加入了过度主观评价防控设计。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塞蒂于上世纪70年代创立的一种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决策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专家级决策人员的丰富经验和精准判断力根据问题性质和决策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结构要素,并按照要素间隶属关系和相互作用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合为一个递阶模型,从而将决策问题归结为指标层对目标层的相对权重值定量化。模糊综合评价法(FCE)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整合主观逻辑分析与客观精确运算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从而对受多种因素制约的现象做出评价。前者能有效避免毕业论文评价体系设计不够全面、指标权重分配过于主观的缺陷;后者可以将主观模糊评价转化为量化评价。整合两种方法系统性强和结果明晰等特点可有效解决外语专业毕业论文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外语专业毕业论文评价系统的步骤设计
1.建立评价递阶模型
该模型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组成。目标层是对评价对象题的概述,准则层是隶属于目标层的具体描述,指标层则是各准则层下属的细化评价内容。
2.建立专家判断矩阵并检验其随机一致性
(1)根据递阶模型相邻层次间的隶属关系,请K位行业专家依据两两比较法对各层指标的重要性比较标度进行打分,构造出判断矩阵。设矩阵有i个元素,则判断矩阵为Pk(1)。
(2)检验各矩阵的随机一致性。由于判断矩阵易受个体认知模糊性及评价系统复杂性的影响,必须对各矩阵的随机一致性进行检验。计算过程如下:首先计算各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鉴于该计算过程比较繁琐,此处建议直接在Matlab7.1中输入各矩阵Pk后,调用最大特征值计算函数max(eig(Pk))即可获得各矩阵的最大特征值;计算各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λmax-n)/(n-1);查询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对应的RI值,计算各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指标CR=CI/RI。当n=1或2时,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当n>2时,若CR
(3)计算各指标权重。计算指标权重的方法有和积法、最小对数二乘法等方法。合积法计算过程如下:归一化各矩阵[1],将归化矩阵按行相加[2]后再次进行归一化处理[3],计算各个专家的权重[4],组成专家权重矩阵后将之归一化[5],然后计算各指标的最终权重[6]。
3.设定模糊评语集及对应评语分值向量集
设评语等级集E={e1, e2, …, eh}, h为评语等级子集的个数。与E相对应,令评语分值向量集F=[f1, f2, …, fh]。
4.构造模糊评价矩阵并检验其离散程度
请R位评价主体按递阶模型为评价对象打分构造出各指标的模糊评价矩阵Ri(2),由于评价结果可能受评价主体特定情感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检验Ri的离散程度。令E={5, 4, 3, 2, 1}。依次计算R位评价主体对各指标评价结果的离散系数CVi(i=1, 2, …, n)[7]及其平均值AVG(CVi)。经过计算,在评价主体少于10人时,若AVG(CVi)>0.15,则说明各评价主体对该指标层的评价存在不公正极值。计算各分值与均值之间的标准差,标准差最大者即为极值,更换该评价主体重新评价,直至评价结果满足要求。
5.计算各准则层的评价结果向量
若模糊评价矩阵Ri通过离散程度检验则将之归一化后计算评价对象在各准则层的评价结果向量Ai[8]。
6.计算评价对象的最终模糊评价结果
综合各准则层的评价结果向量Ai,建立针对目标层的模糊评价矩阵A(3),然后利用准则层的权重矩阵计算评价对象的最终模糊评价结果G[9]。结合不同评语分值向量集F计算评价对象的最终精确得分S[10]。本段提到的矩阵和计算公式如表1所示。
四、应用实例
1.构建评价递阶模型
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笔者整合了国内已有毕业论文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和校内外专家和专任教师的意见,构建出如下外语专业毕业论文综合评价递阶模型,如表2所示。
2.建立专家判断矩阵并检验其随机一致性
请校内外8位专家和教师对各层指标打分构造出判断矩阵,因篇幅所限,笔者仅对准则层U5对应的矩阵Pk=8为例演示计算过程,如表3所示。
运用Matlab7.1计算各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依次为{3.0092, 3, 3, 3.0092, 3.0092, 3, 3.0037, 3}。计算P1的一致性指标CI=(3.009200-3)/2=0.0046,各专家矩阵的λmax依次为{0.0046, 0, 0, 0.0046, 0.0046, 0, 0.0019, 0};据公式CR=CI/RI,各专家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指标值依次为{0.0079, 0, 0, 0.0079, 0.0079, 0, 0.0032, 0},均小于0.1,通过检验。
3.计算各指标的最终权重
本节以第一位专家的判断矩阵为例演示计算过程。首先归一化P1;按行相加得M1=[0.2678 1.7608 0.9713]T;再次归一化得1=[0.0893 0.5869 0.3238]T。其他各专家的打分归化矩阵依次为:2=[0.1111 0.2222 0.6667]T、3=[0.1667 0.1667 0.6667]T、4=[0.1638 0.2973 0.5390]T、5=[0.1066 0.1935 0.6999]T、6=[0.1000 0.3000 0.6000]T、7=[0.1299 0.1381 0.732]T、8=[0.1429 0.1429 0.7143]T。计算第一位专家最终权重W1=1/(1+10×CR1)=1/(1+10×0.007931)=0.9265;其他专家的最终权重依次为{1, 1, 0.9265, 0.9265, 1, 0.9691};归一化各专家权重组成矩阵k=[0.1196 0.1291 0.1291 0.1196 0.1196 0.1291 0.1251 0.1291]T;计算U5各指标的权重值为:W1=k*k=[0.126441, 0.253472, 0.620088]。其他指标的计算结果请见表2。
4.模糊评价过程示例
下面说明运用该递阶模型对某位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进行模糊评价的过程。因篇幅所限,此处以准则层U1为例演示计算过程。
(1)设定模糊评语集和对应评语向量集为:V={e1, e2, e3, e4, e5}={优,良,中,合格,差},F=[f1, f2, f3, f4, f5]=[5, 4, 3, 2, 1](五分制)或[100, 85, 70, 60, 40](百分制)。
(2)由3位老师对U1各指标按V打分,构造出隶属度矩阵R1;计算该矩阵离散程度AVG(CVi)=0.0787
[11]
(3)归一化矩阵R1,计算该论文在准则层U1下的评价结果为:
A1=WT
1×R1=[0.3223, 0.2239, 0.2749, 0.0977, 0.0308, 0.0505]T×R1=[0.2858, 0.4563, 0.2579, 0, 0]
A1可解读为:所有评价主体认为准则层U1为优的概率为28.58%、良为45.63%、中为25.79%、及格和差的概率为0%。其他各层评价结果依次为:A2=[0, 0.6667, 0.3333, 0, 0]; A3=[0.1751, 0.4075, 0.4174, 0, 0]; A4=[0.0327, 0.2925, 0.6748, 0, 0]; A5=[0.0845, 0.5822, 0, 0, 0]。
(4)构造总目标下模糊关系矩阵A,利用准则层权重计算最终模糊评价结果G。
[12]
结合不同评语分值向量集F计算评价对象的等级分或百分制分数:
S=GT×FT=[0.1336, 0.4144, 0.4373, 0, 0]T×[5, 4, 3, 2, 1]T=3.637133≈3.64;S∈[3.5, 4.5)。
S=GT×FT=[0.1336, 0.4144, 0.4373, 0, 0]T×[100, 85, 70, 60, 40]T=79.187≈79.2。
必须指出,运用本法求得的论文最低分为1或40,即本法对质量更差的论文不具备区分度,但这并不影响其适用性,不达标的论文必须退回修改,对学位证发放不会产生决定性影响。
五、结束语
本文从我国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毕业论文评价工作的现状出发,讨论了该项工作的基本特征和工作原则,在整合AHP和FCE优势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具备良好操作性的评价体系。该体系能有效地解决该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调动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该项工作的科学性、标准化和公正性。此外,鉴于本系统计算过程的数学规律性极强,可以设计基于大型数据库的网络系统,实现全部计算过程的自动化,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为创建节约型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A Tentative Study of the Dissertation Innovation of English Undergraduate
PAN Qinfe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Zhejiang 310023)
Abstract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nglish undergraduate dissertation is not so satisfying. The main problems include the lack of innovation in choosing the topic and the related materials, the lack of logic in organizing the structure, the lack of fluency in using the language and the inconsistence of the forma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of dissertation innovation of the English undergraduate from the viewpoint, material, and the form and suggests that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English undergraduate be developed through the cooperative work of the authorities, the teachers, the student staff as well as the students.
Key wordsEnglish major students; dissertation; innovation
毕业论文写作是英语专业培养计划中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大学本科教育的必要环节,可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估其学业成绩,其主体实践者是学生。从论文的选题,可以考察学生在专业知识领域的创新能力,从论文的结构,可以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论文的写作,可以考察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毕业论文也是考察教师教学成败的有效手段,是最为直观的检测教学成果的方式。
毕业论文是展示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窗口。早在2000年制定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就已经十分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来强调。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对于毕业论文,“评分时除了考虑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应把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作为重要依据。”《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也指出“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有效改进教学方法,着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今后数年摆在英语专业面前的主要任务。”
1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
毕业论文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历时长,跨度大,包括选题、申报、开题、初稿、修改、定稿、评阅、答辩、归档等环节,在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诸如选题鲜有新意、材料拼拼凑凑、结构不甚合理、语言错误百出、格式不一而同等问题。究其原因,不难看出,除了语言因素,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欠缺,仍是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除此之外,没有围绕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或者说没有理论联系实际,也是造成毕业论文人云亦云,没有新意的一个原因。没有心得,当然不可能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最后的结果是,毕业论文成了他人观点的堆砌和拼凑。对学生来说,毕业论文成了没有办法、仓促应付的环节。而对于指导教师来说,毕业论文成了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的教学环节。这不符合《大纲》中关于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精神。
2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创新
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方案(征求意见第三稿)中,学生的毕业论文被划入到了检验教学效果下的反映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栏里。可见,毕业论文不该只是资料的整理和重排,而应该反映学生对相关问题的一定的独立见解和创新。毕业论文在内容上可以有所创新。论文所讨论的“相关问题”能反映社会和时代特征,具有理论价值或实践意义,这是创新。从不同视角、不同观点来讨论毕业论文中的“相关问题”,这也是创新。毕业论文写作中使用实践中新发现的材料,这同样也是创新。
不仅如此,毕业论文在形式上也可以有所创新。根据不同类型高校的英语专业、不同专业方向、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尝试不同形式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的新模式是对课程改革的延伸。以翻译方向为例,翻译课改的直接好处是学生参与大量的翻译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第一手材料。而毕业论文形式上的创新正是以大量的翻译实践活动为基础,使学生有机会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杜绝了抄袭的现象。
对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撰写形式,教育部学位办[2007]78 号文件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有以下规定,MTI 学位论文除了研究论文形式外,还可以采用项目、实验报告等形式。项目主要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外文本进行翻译,字数不少于10000 字,并根据译文就翻译问题写出不少于5000 字的研究报告。实验报告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口译或笔译的某个环节展开实验,并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不少于10000 字的实验报告。
那么,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是否也可以借鉴以上的两种形式呢?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英语专业的高年级段开设有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汉英互译)、口译、实用翻译等翻译方向课程,翻译课程已形成体系,而且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汉英互译)课和口译课都进行了教学改革。此外,我校英语专业学生还有短学期做翻译大型练习的传统,每年有“翻译大赛”, 暑期有全省英语纠错活动,高年级的同学还成立了翻译社团,积极参与翻译社会实践活动。所有这些,都为学生毕业论文新模式的尝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3 实现创新的举措
有一个现象值得大家反思:有些同学学习成绩不错,但毕业论文却写得不怎么样。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创新能力不足。因此,要实现毕业论文的创新,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学生自身的努力,还需要教学管理者、论文指导教师、学工人员的联动配合。
3.1 从教学管理者层面
首先,教学管理者要根据《大纲》要求,合理制定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及专业实践设置。课程设置可以针对培养目标进行拓展,增加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知识,以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术研究热情,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设置要以课程为基础,可以针对各个方向课程设置短学期大型作业或者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允许学生以社会实践活动为素材,开展毕业论文的撰写。其次,要加强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选拔,推进导师制的实施,并且严格控制指导学生人数,保证指导时间和指导质量。建议在大三年级实行导师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选取相应学科的导师,在专业知识及相关课程上予以指导。第三,要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使学生有机会拓宽视角,开阔眼界,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3.2 从教师层面
授课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考试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倡导自主学习、研究型学习,采用开放式、合作式、发现式、研究式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除此之外,论文指导教师还要加强自身的学术修养,熟悉学术前沿,引导学生开展毕业论文的创新。
3.3 从学工层面
学生工作管理者要积极配合专业,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让学生成为老师的教学助手、科研助手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能力。要积极动员学生参加学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并把课外实践、研究、创新等活动纳入综合考评体系,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除了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推进学生毕业论文创新,还要做好毕业论文的动员、组织和指导工作。各院校的英语专业要设立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制定工作细则,完善规章制度,解决疑难问题。在毕业论文撰写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论文进程,尽量减少学生的考研、专八考试、实习、求职等对毕业论文的影响,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查找资料,与指导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选取自己感兴趣而又切实可行的方向或选题。为避免毕业论文选题重复,缺乏新意,还要严把选题关。可以公布近几年的学生论文题目,要求学生不得重复选题,在此基础上,再请指导教师、学科方向负责人等把关,督促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创新。除此之外,对论文的评定也要做到科学、合理。要注重学生论文写作的过程,把论文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论文写作和修改以及答辩情况等纳入学生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体系,以保证论文的质量和创新。
4 结语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创新,是撰写毕业论文的意义所在,为此,广大外语教师和英语专业学生付出了很多努力。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无论在视角上、观点上、材料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可以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学管理者、教师、学生工作管理者和学生四者联动,缺一不可。在强调毕业论文创新的过程中,指导教师有时也会面临各种困惑。比如“如何衡量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创新”,“创新能力与语言能力哪个更为重要”。要解决这些困惑,需要我们外语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并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
本文为浙江工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JG0836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On Treatment of Cultural Factors in Translation (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
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in Chinese (汉英公示语的翻译)
On Translation of English Names of Commendation (英语商品名称的翻译)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al Difference and Translation Skill 中英文化差异与翻译技巧
An Approach to the Translation of Poetic Image诗歌翻译的意象问题探讨
A Study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itles of English Films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研究
A Study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itles of English Novels英语小说题目的汉译问题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e Poem “ Untitled “ by Li Shangyin李商隐的诗〈无题〉的英译比较研究
Foreigniz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Idioms
On Culture Translation under Foreignization
On Faithfulness in Translation
On Fidelity and Expressiveness in Translation
Interpreting and Interpreting Skills
On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The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
Equivalenc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ranslation
Cultural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Through Translation
Arts in Verse Transl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English Version of Hong Lou Meng
On Translating the Passive Voice
O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Long Sentence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The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Cross-cultural Translation
Exploring English-Chinese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On Chinese Translation of Journalistic English
On the Criteria of Interpretation
On the Unit of Translatio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Arts of Translation in Advertising Language
On Transformation between Parts of Speech in E-C Translation
Exploring Substitution and Ellipsis in Translation
On English Proverbs Translation
On the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The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Style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ransla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Yeaching
Chinglish in C-E Yranslation
A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Allusions and their Translation
English Neologisms in Newspaper and their Translation
On Translation of Humor in Pride and Prejudice
On Features of Journalistic English and its Translation
Cultural Discrepancies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Translation
English and Chinese Translation Song lyrics
Translation of Address Term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On 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 in Translation
O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Pun into Chinese
The Role of Dictionary in Translation
Thought Pattern and its Influence on Translation
Lex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egal English and Legal Lexicon Translation
Features of Foreign Trade English and its Translation Model
On Euphemism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of Metaphor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
Features of Tourism English and its Translation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影视字幕翻译的原则
影响长句翻译的因素
例析英译汉中形象语言的处理
生活中广告英语的翻译特色
对翻译原则“以信为本,求真求美”的思考
翻译中的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
南昌旅游景点中英翻译错误及纠错对策
背景知识在口、笔译中所扮演的角色
分析商务英语翻译的不对等性
英美文学
The Gift of Magi and Consumensm
A Brief Comment on An American Tragedy
An Analysis of the Source of Dichson's Death Poems
On The Call of the World
Love Tragedy and War—An Analysis of A Farewell to Arms
Sister Carrie and Jennie Gerhardt
The Evil of Mankind Portayed in Moby Dick
On Henry Heming in The Red Badge of Courage
Emily Dickingson and her Poems
Analysis of A Rose of Emily
The Aesthetic Interpretation of Ezra Pound's Poetry
Symbolism in The Great Gatsby
an Analysis of the theme of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On the symbolism of The Old Men and the Sea
Some English Learner’ image of America(survey and study)
Influence of the Bible on English Literature
Deviation and Foregrounding in … (using literary works for a case study)
The Language of Shakespeare’s Sonnets, or of any particular literary works
Cultural Shock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Textbooks
Deep Love And Deep Hate—A Brief Analysis On Wuthering Heights
Psychological Descriptions In Hemingway’s The Snows Of Kilimajaro
On Ernest Hemingway And His Novel The Sun Also Rises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Reflected In Social Manners
鸟的赞歌--------评英国浪漫派诗歌
《呼啸山庄》的悲剧分析
海明威英汉形象和冰山风格
《名利场》的现实意义
苔丝的形象分析
哈姆雷特的犹豫再探讨
爱伦坡小说的艺术创作成就
爱伦坡小说人物塑造
O Neill剧作对美国戏剧的影响
华兹华斯的语言风格
华兹华斯的自然观
诗人哈代
简述哈代的悲剧性叙事艺术On Hardy's tragedy narrative art
奥斯丁与勃朗特写作风格异同The comparison between Austen and Bronte in writing style
杰克·伦敦(或某作家)《》(某作品)评述On Farewell to Arms of Hemingway
浅析《失乐园》中撒旦的形象塑造
《还乡》的悲剧艺术特色
蓓基形象再解读
蘩漪与伯莎梅森的比较研究
爱玛形象的魅力
海明威研究——浅析海明威笔下的女硬汉子
《苔丝》的悲剧性与现代性 Tragedy and Modernity in Tess of D’Urbervilles
华兹华斯诗歌的和谐观 On the View of Harmony in Wordsworth’s Poetry
海明威小说的悲剧意识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创作特点
《红色英勇勋章》的叙述技巧分析
论《白鲸》的象征含义
论吴尔夫的《1间自己的房间》中的女权主义
论简。奥斯汀对《爱玛》主人公的塑造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专家解答,全程指导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