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影视文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30 11:27:4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影视文学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影视文学论文

篇(1)

影视产业的快速扩张和网络小说热潮的持续升温,让网络文学和影视剧制作的产业化、商业化得到很大的提升。网络小说用文字讲故事,通过网络与受众进行互动;影视作品用镜头讲故事,透过荧屏传递到受众面前。无论是网络小说还是影视作品,他们都是讲故事的文艺活动,都得通过一个中间媒介与受众进行交互。这样的属性决定了它们间相互融合的可能性。深受大众文化影响的网络文学和影视作品,决定了他们在创作取材和价值取向上的天然暗合。网络文学的创作往往由非职业作家完成,这些非职业作家大多都是70、80和90后,影视作品消费的主力军也正是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群,选择有同样生活背景的作家作品进行改编自然会得到消费主体的关注,影视剧中鲜活的生活表现手法和贴近普通大众心理的桥段设计会和观众产生共鸣。电视、电影,常常被人们视为具有针砭时弊,反映当下人们生产、生活作用的媒介,亦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制片方选取现实主义性强的网络文学进行改编,网络小说和影像表达间的这种暗合,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便利。

(二)市场选择

精英文化在市场上的溃败直接导致了大众文化的兴起。而影视剧作为大众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市场的运作机制下、“在国内影视创作长期遭受‘千金难寻好剧本’困扰之际”,网络文学实现其影像化的传播“比制作一般的影视作品拥有更加生后的观众基础,从市场占有上就已经赢得了先机”。无论是电视还是电影,消费性是其最大的特征,网络文学与影视制作间的暗合,符合快餐时代的娱乐、消费精神。2003年开始,文学网站便开始实现了自身的商业化运作,在“快餐”时代和产业链经济效益的共同驱力下,网络文学改编影视作品已得到显而易见的市场支撑。

二、网络文学影像化的利弊

(一)生成成熟的类型化创作

网络文学多类型题材的发展,为中国的影视作品类型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众多由网络文学改编的电视剧当中,宫廷剧作为中国电视剧的常规类型值得关注,该类型作为一种原发类型,也衍生出许多的亚类型。而在电影方面,爱情题材的文艺片更是成为网络文学改编电影的一大主打类型。回顾近几年的电视剧创作,宫廷剧作为一种常规类型依旧占据着电视剧市场的半壁江山。近几年,《后宫甄嬛传》《美人心计》《倾世皇妃》这类改编自网络文学的影视作品都获得了不错的收视和良好的口碑,《后宫甄嬛传》尤其更甚。随着这一类型的发展和成熟,一种继发类型的穿越宫廷剧横空出世。《宫》《步步惊心》亦是这类宫廷剧成熟发展后的衍生之作,这种亚类型拓款了影视创作的视域,为宫廷剧的长久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而在电影方面,年轻人作为影院观影的生力军,选择都市情感和青春爱情题材的网络小说改编成电影切合年轻人的观影期待。而这类网络文学的改编对制片成本要求较低,风险也较低,电影人从商业和市场的角度出发,选择这一类型进行改编合情合理。《杜拉拉升职记》《失恋33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都是网络文学影视化的成功之作,都市情感题材的影片在这样的市场支持下必定会得到长足发展。网络文学的类型化必将极大的促成影视作品类型化的发展,由此生成的类型化创作,为中国影业形成自身的稳定主打周期提供了基础,这对于促进电视、电影工业的发展非常有利。

篇(2)

有人说.,影视作品“平实化意识的自觉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承继,有利于打造电视剧的民族文化品牌”,作为一个影视艺术爱好者和华夏五千年悠久文化的追随者,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当代影视文化与中国传统美学的关系给予足够的重视。

诚然,影视艺术是诸多艺术类型中最具时代特性的一种艺术样式。影视艺术的时代特性一方面是由其赖以生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决定的,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其内在的美学品格。影视作为一种文化既具有其他艺术样式难以比拟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也是接受范围最广的艺术形式,同时由于其市场化、商业化的特点,影视作品也成为最受大众影响的一种艺术形式。影视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突出的审美意识形态特性的社会现象,其市场形态表征着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与内涵,同时,影视艺术的发展与衍变又势必受到民族审美心理、伦理道德水准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某一国或者某一民族的影视艺术要健康、继续的发展就必须同时兼顾到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电视文化的时代性

一在现有的诸多艺术种类中,电影和电视无疑最具有时代性的。电影和电视在当代艺术文化的发展中,无论其表现形式、艺术语言,还是其文化意蕴,都体现出浓郁的创新意识和时代特征。笔者认为,影视文化的时代性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艺术与商业并重。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向社会售票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公映电影《工厂的大门》标志着电影的诞生。影视艺术自诞生之日起便和市场有了割不断的联系,经由百余年的运作,已成为一门具有鲜明市场特性的艺术。同时,由于影视作品通俗性、大众性特点,以及其艺术表现形式与内涵的丰富性,使得影视作品同时具有了娱乐与审美的双重功能。综观当代的影视作品,不难发现,娱乐的未必是优秀的、美的,但优秀的作品之中必定有娱乐的成分,只有关注艺术接受者,让广大观众得到愉悦感和满足感一,与其审美经验和审美期待产生共鸣,影视作品才有市场,也才有能力继续运作。因此,影视文化的娱乐功能显然大于文学等艺术种类,只有在将市场牢牢把握的同时关注文化内涵,才能算是优秀的作品。第二,传播的迅速和受众的广泛。影视文化,特别是电视,其传播区域的广泛和速度的迅捷显然是无以伦比的,由此也带来了艺术信息的极大增殖,以及人们对现代传播媒体的高度重视;.同时由于影视文化艺术作品传播的迅捷和覆盖区域的广泛,影视作品,特别是电视作品,几乎在面世后的第一时间就会受到社会的关注,观众的审美情趣与接受心理以及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评判,这些因素也对影视文化极大的压力和挑战;第三,对现代科技的倚重。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附属产物的电影与电视艺术,愈来愈离不开最新科技成就的促动;每一项对艺术可能产生影响的科技成果,几乎都会同步地运用于电影电视的制作与传播之中。因此,可以说影视艺术作品体现着时展的脉搏和大众审美理想和接受心理变化的曲线,影视文化的健康发展首先必须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二、冲击·反思·回归

回顾电影诞生后的这一个多世纪,我国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对外交流一直是输入大于输出,这与我们的综合国力以及在世界上的地位直接相关。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在汉寸外文化艺术交流方面的不对等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我国的影视文化在艰难成长的同时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误导。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人们采用高科技手段,大大增进了信息流通和传播的效能,对于文化艺术活动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驱动着文化艺术事业的整体性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伴随信息化而来的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文化模式对我国的文化安全与文化有着负面的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西方一些人坚持所谓“西方文化中心”论,更有少数别有用心的人鼓吹所谓“文化一体化”,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强加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基土之上;在国内,也有一些人持类同的观点,似乎一提及国际间文化交流,就应该是对于西方特别是美国文化的盲目引进。然而,和影视技术与制作、艺术市场管理科学等具象的科学技术不同,影视文化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和民族性,不能以某一种文化模式来规范和代替其他国家或者民族影视艺术的发展。有感于此,很多有识之士提出了维护中国影视文化发展的主导权的倡议,“中国电视剧要坚持‘民族性’和开放的姿态,并且坚决反对西方文化霸权的渗透,保护自己的“文化”。

丹纳曾经说:“不管在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情形之下,总是环境,就是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决定艺术的种类。”如果一味追随西方文化的审美情趣,一味追求高科技手段带来的视觉效果,一味依赖市场条件下的商业运作,而背离我国影视文化生长的土壤,只会逐渐扼杀其生存的空间。曾经指导过《推手》《喜宴》等深刻挖掘新时期下民族心理擅变的优秀作品的华裔导演李安指导的电影《卧虎藏龙》就是值得反思的。影片虽然讲述的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式的含蓄的爱情故事,也夺得了2001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却没有在国内取得预想的收效。究其原因,蜻蜓点水、燕过无痕式的武术动作吸引了西方人好奇的目光,却忽视中国观众原有的审美情趣和接受心理,这样的处理自然不为中国观众接受。当地中国并不乏优秀的影视制作公司和艺术家,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利用和开掘广博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宝库,使之生成更强大的艺术影响力。从本质上讲,提高当代影视文化水准最根本的在于植根于本国和本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同时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先进的科技手段,不断提高我国影视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才能够使其为广大国内观众喜闻乐道,并且逐步在对外文化艺术市场上站稳脚根,产生更大效应。

三、影视文化的生活化和平民化

改革开放之初的十几年间,我们的影视工作者曾经走过很多弯路,有一批盲从于西方审美情趣和接受心理的作品问世,经过一段时间的仿徨、挣扎和沉寂之后,中国的影视文艺工作者逐渐摸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近几年一,以平民和家庭伦理为题材的国产影视剧的实践,在中国影视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值得肯定成绩。观众对那些反映平实生活的电视作品反映的热烈程度远盛于其他风格的影视作品(其中反映当代人婚恋困扰的有王海翎《牵手》,万芳的《空镜子》、《空房子》系列,还有关注挣扎在城市生活底层的农民工生活状态的《生存之民工》等)。平实化是传统美学的重要法则,影视文化艺术平民化和生活化意识的自觉回归就是对传统美学平实化法则的继承。这种有意识的反思和回归有利于打造影视艺术文化的民族文化品牌。而在去年沸沸扬扬的批评声中落下帷幕的“超级女生”选拔活动,不论其文化价值含量究竟有多少,但是正因为功利的存在,在“超女”评选进行过程中出现的凌乱感和在年轻的“超女”之间发生着的吵闹,让平民受众感觉到市井生活的亲切感,让他们找到了最需要的,也是最真实的感觉,也因此让湖南电视台声名鹊起,树立了自己的文化品牌。

篇(3)

学习英语是一个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的历程,当然也是一个可以不断开阔视野充实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仅要打好语言基础,而且应该培养优良的文化素质,做到学以致用,用得恰当。因此,目的语的文化背景学习以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英语教学与学习中不可忽视的侧重点。

一、确认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辞海》云:“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它具有地区差异,因此具有传播文化和道德观念,传承文化与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社会标记,体现语言使用者的民族文化特性,而文化也影响语言和语言的使用。不同语言从表面看是形式的不同,即语言规律性、稳定性和脱离语境而单独进行分析和解释的不同;就其本质来说,还是语言功能的不同,即其表现的交际意义的不同,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这种差异。因而学习一种语言,必须掌握这种语言背后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单纯学习语言,是不能保证有效、无误的沟通和理解的。所以大学英语教学应该融语言与文化及人文精神为一体,应该对英语语言所代表和负载的文化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引导学生文化概念的形成,引导学生形成鉴别不同文化的能力。“这种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就是跨文化意识(Cross—CulturalAwarenessorInterculturalAwareness),也称文化敏感性,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不同文化背景和因素的了解和敏感程度,是跨文化交际形成的一种认知标准”。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1.注重英美民族文化的导入

众所周知,英语承载了英美民族文化,英语学习理应强调英美文化的导入。在大学里,不少学校已经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有《英美国家概况》、《美国社会与文化》和《英美文学选读》等课程,对学生理解英美文化有积极促进作用,同时能帮助学生更有效的使用语言。而学习者在自学过程中,也应主动发现,逐步积累,慢慢去熟悉了解一种不同的文化,用所学语言传承文化和表达文化,让文化融解于语言之中。教师在英语课教学中积极的引导也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说,教师在讲解“weather''''’这个词时,英语论文可有意识的举这样的例子:“weatherthestorm”(战胜暴风雨),“whileitisfineweather,mendyoursail”(修帆趁天晴),这些都是英语中的习语,学生会觉得比较有兴趣去学习和记忆,这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注意到这些习语都是和海洋及航海有关的,而且英语中存在着大量的与海洋及航海有关的习语,这样就会启发学生联想已有的地理知识,顿悟原来英国是个岛国,所以英语才有这个特点。如此一来,学生无论对英国、英语还是“weather”这个词,都会留下深刻印象,既学到了语言知识,又加深了对英国国家概况的了解,为跨文化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讲解翻译时,遇到“像头蠢猪”这样的话语,老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去做,相信很多同学会翻译成“asstupidasadonkey”,事实证明也正是如此。从字面看,并没有什么不对,因为pig在中国人心中是好吃懒做、愚笨的代表,所以有“笨的跟猪一样”、“猪脑子”等等说法表示对猪的蔑视,然而,事实上很多美国人对pig偏爱有加,甚至以pig做宠物,认为它们聪明、温顺、通人性,所以英语中往往用“asstupidasadonkey”来表达同样的意思。学生经历了把donkey和pig搞混的笑话,就避免了在以后的实践中可能出现的这类尴尬。还有“Heworkslikeadog"这样的英语句子,如果学生不知道英美人士对狗钟爱有加,就会把这句话译成“他像狗一样工作”,在我们中国人听起来非常不雅,也不知是褒义还是贬义,其实这句话是对一个人工作的极大肯定。由此可见,正确的运用一门语言必须要有良好的跨文化意识。

在平时上课时,教师可逐步向学生介绍一些日常交际中的习惯,比如在英美国家,每日与熟人见面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寒暄,通常点头打招呼,做告别等,这被认为是最简便、礼貌的致意动作。在听报告时,中国人喜欢低头倾听,而英美人士会注视对方鼻子以上的部分,这是在表示礼貌和倾听。人们常说“出国问禁,入乡随俗”,这都是跨文化意识的体现,了解了这些有助于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轻松应对,做到礼貌得体。2.重视英语变体

虽然英语承载了英美民族文化,但随着英语全球化发展,它都带有了本土文化特点,出现众多英语变体,发展成_门体现多民族文化的语言。例如黑人英语(BlackEnglish)墨西哥英语(ChicagoEnglish)和亚洲美国英语(Asian-Americandialects)。还有社会结构引起的语言的层次变体,不同社会阶层和集团在语言使用上是有差异的,比如ain’t是居住在美国南部的黑人的方言,如果在纽约等大都市里听到这种语言,我们就会知道说这种语言的人大都处于社会底层,遭受歧视。

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向学生灌输这样一种观念,留学生论文英语学习是国际通用语的学习,学习者应该具备在汉语文化和汉文化之外的文化现象间进行交际的能力。大学英语教材中所选文章和题材涉猎广泛,其中不乏有英语变体的出现,尤其是黑人英语(BlackEnglish),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遇到这些变体时要特别提及指出,并向学生简单介绍英语中存在的各种变体,鼓励学生去接触不同变体的英语,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比如推荐给学生难度适宜的不同民族的英语原著,建议学生去听不同英语国家的音乐,看他们的影视作品等等,这样在以英语为媒介的真实的跨文化交际中,才能使学生从容面对文化差异,顺利进行交际。

3.合理处理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关系

语言学家弗里斯提出,交际化外语教学的各门课程都应该建立在本族语和外族语比较的基础上,只有强调异域文化才能对本民族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只有懂得本民族文化才能更好掌握异域文化,也只有将本土文化和目的语文化进行深入的对比和探讨,才能帮助学生提高文化认知的能力。

所以我们在被渗透异域文化的同时,不能忘了对汉语文化的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工作总结不仅要结合自己所用教材内容及学生兴趣特点进行适时适量的异域文化知识扩充,还应进行文化间对比与分析,与汉语文化知识及表述方式进行比较,留给学生辨证思考的空间,不至于盲目全盘接受或否定。通过比较,让学生意识到“跨文化交际并不是一方完全遵守另一方的文化习俗,相反,不管是在群体间还是个体间,跨文化交际总是两种文化接触,冲突,协调的动态过程”。我们没有必要放弃自身文化去附和另一方文化习俗,而是在相互理解协调的情况下,达成谅解,尊重彼此的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有效吸收外来文明,并努力把中国推向世界。

篇(4)

    建构主义是一种新的学习理论,是在吸取了多种学习理论,尤其是在维果斯基的理论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它认为:教学中,学生个人的“经验”和主动参与,在学习知识中起重要的作用;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与情境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在此过程中,知识、内容、能力等不能被训练或被吸收,而只能被建构;这种建构过程不是从零开始,而是以一个已有的知识结构作为基础。学习者主动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文学课教学应从学习者个体出发。真正把学习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放在教学活动的首位,充分把阅读、欣赏、评论等自主权教给学习者,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训练其思维能力及研究能力:教师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帮助,从而使他们构建对优秀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作用,认为他们在走进课堂之前。头脑中已形成丰富的经验,能依靠自己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文学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而应把他们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能用自己对知识正确性的强调作为让学生接受它的理由。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们自己的构建来完成,以他们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也是分析、检验和批判新知识的过程。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应注重学生先有经验及知识对作品理解的影响,运用各种手段激活先前的知识,引导他们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先前经验对其意义构建的影响,鼓励学生批判性地思考,培养他们多样化思维的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传统的文学课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教学设计理论几乎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按此理论设计的课堂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不利于创造型人材的成长。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

    搭建支架,培养能力。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支架”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建立,通过支架作用不断地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由于文学课内容庞杂。课时量有限,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尚不足以真正欣赏英美文学原作,要求他们系统全面地掌握文学史及文学作品是不可能的。教学中,教师采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及文学鉴赏能力,力求学有所感,学有所获,并逐渐培养他们自主性学习的能力。首先,搭建支架:围绕当前学习的问题,建立概念框架。以讲授文艺复兴为例。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现图片等)激活学生中学时期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及对莎翁、培根等人作品的了解情况,帮助搭建基本的知识框架:该运动兴起的缘由、过程、实质、意义、代表人物、作品等。其次,进人情境:将学生引入到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并提供可能获得信息的工具,鼓励他们尽可能多地收集有关学习资料,以启发讨论式教学为主。学习Hamlet的节选时,教师提出一些综合性的问题供学生讨论,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加深对作品的理解。Howdo you understand “to be or not to be”in the context of thesoliloquy and of the play as a whole?/What’s your opinion aboutHamlet?/From Hamlet,could you learn Shakespeare’s humanisticideas and his literary ideas?etc.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学生可观看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或研读原着,或利用网络查找资料等,以获取更多的信息。最后,探索研究:学生自愿组成小组(3至5人)进行分析、思考、探索、研究作品;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使他们最终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逐步攀登。由于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赏析,没有统一标准的答案,每个学生都应具有独立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学会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篇(5)

收稿日期:2013-10-01

作者简介:秦怡(1981-),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交通分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学工作。

目前,英美文学教学尚未深入而广泛地进入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课堂里教学的内容多为传统的语言教学,这与高职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有所相悖。英美文学是一种审美表现,是创造性使用英语语言的产品。英语表意功效强,文体风格形式多,或雅致、或通俗、或蕴藉、或明快、或婉约、或粗犷,其富厚的表现力和奇特的魅力在英美作家的作品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阅读优秀的英美文学方面的作品,可以深刻体会英语音乐性语调和优美的词汇表达,回味其“弦外之音”。它不仅能培养掌握基础的英美文学的特点、语言特色、写作方法等,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英文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观念。在日常英语教学工作中,任课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将“书本”英语转化成“实用”英语。在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英文听说能力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面临着更多与国际事务相关的工作机遇。任课教师可将英美文学渗入课程教学体系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专业能力,将英语学习过程转化成阅读学习、提高的环节,将枯燥的语言学习过程实用化,真正转化成与专业技术、能力相关的一项技能,提升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一、英美文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经典的文学作品往往是民族优秀文化思想的文字结晶,能反映本民族的文化、生活、风俗习惯等,是人类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英语在高职教学体系中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是当代青年对外交流的主要技能之一。通过英语知识的学习,学生能掌握语言交流的方法。当然更重要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中,不仅仅是语言的传递,更是思想、文化等意识形态的接触。通过英美文学作品的学习、阅读等过程,学生能接触到其它国家的人文特质。英语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更是跨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想学好英语就应深入其语言环境中,感受其社会文化氛围。

高职英语教学中,应分阶段地给予学生学习的目标和内容,低年级侧重语法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中高年级进入阅读、听说为主的学习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尝试给学生提供英文原著、原声电影、布置课外阅读作业或外教口语交流等活动。英美文学中蕴藏着英语文化中的“精华”,例如:在英语学习中我们时常涉及《圣经》中的故事、霍桑的《红字》、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莎士比亚的戏剧、狄更斯的小说等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通过阅读文学原著和直接交流,才能真正体味到英美民族文化精髓、人民生活、社会风俗环境等。在英美文学的作品里,有古朴典雅的行诗、有激情高扬的戏剧、有诙谐幽默的小品,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各式各样的语言材料丰富着文学作品,反映着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风俗的语言风格。通过原版英美文学的渗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将英语学习提升为素养提高,真正实现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信心不足

当前的高职学生多为90后的孩子,他们学习依赖性较强,在学习过程中仍以教师的教和完成作业为目的,学习意识较淡薄,课程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当前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层次差距较大,部分学生的初中英语基础不够,长久以来已经在学习中形成英语学习自信心不足的现象。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成为了英语教师的首要问题。90后的学生往往乐于从生活中找寻学习的目标、方向,从生活中、历史事件中找寻学习的轨迹。英美文学是学生能直接接触原版文学作品的方法之一,年轻学生兴趣广泛,可供选择的文学作品量偏大、范围较广,在学习中教师应做好引领作用,找寻适宜的文学作品阅读,增强学习自信心。在布置阅读作品时,既要让学生能接触各类文学作品,又要考虑涉及的深度和难度,保证学习效率。

2.教学内容枯燥单一

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高职类英语专用教材,教材内容多以书面文字为主,学生在学习中常以跟读、听写的方式完成学习过程。教学内容相对枯燥单一、偏离当前社会的生活现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

3.学习和考核制度不完善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以笔记、练习等书面学习方法为主,这种学习模式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当前英语考试的模式仍旧主要以笔试为主,在学业成绩的评定中,仍以书面考试成绩为主,忽略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听说读写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学习评价体系单一、不全面。

三、英美文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丰富充实教学内容

从学情分析入手,选择与学生情况相符的书籍进行教学,使学生走进文学作品,并进一步开始与作品文字、作者进行“对话”、“交流”,尝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向、艺术语言、社会特点等,领略作品的文字美、意境美、艺术美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的经典对白“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已成为生活中广泛流传的习语。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柏撰写的评论中也衍生出大量现代谚语,例如:To err is human,to forgive divine./A litter learning is a dangerous thing.这些出自名人笔下的经典句子已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不定时地向学生介绍这些句子,让其感受到其平时无法接触到英美国家所具有的风格迥异的文化,同时这些句子也为学生在日常英语写作及运用中充当论点,或者用来论证自己陈述的观点,为写作和谈话增添亮点。

教师在授课中,应对学生的阅读方法、形式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能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继而能阅读、分析、理解原著和作者的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赏析作品,开拓专业视野、拓展专业思维、提升学习理念。

2.改变授课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仍旧以教师讲为主,学生以听为主,这种授课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充分应用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较多的文学知识,尤其对高职学生来说,理论研究的要求相对较低,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如何欣赏和分析文学作品上面。以英美小说为例,可通过让学生观看文学名著原声影视碟片,分析主题表现、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叙述角度、细节描写、语言风格等,以此来丰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提高他们的英语读写能力。授课前,可以提前布置阅读任务,学生通过互联网和图书馆等资源,熟悉即将讲到的作家及其主要作品,认真收集查阅相关的信息资料,以便在课堂上交流、讨论、传递信息。对学习内容进行先期的阅读和准备,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的习惯。

3.改进课程评价体系

闭卷是通常用的评价考查方式,这种考查方式倾向于记忆常见的知识点,而对学习活动的过程评价较少。在课程教学中,应客观、全面地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课程评价。学生通过阅读欣赏英美文学受其熏陶,也可以模仿名著中的名言及人物来提高自身的素养。因此,在高职英美文学课中教师除了要求闭卷考试考查相关的英美文学知识点,或者要求学生撰写英文课程论文外,还应该要求他们在课堂中表演文学名著片段。这样一方面使每个学生都会为了合格地完成讲解、表演任务而在课下进行认真地准备、讨论、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自学、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也能加强对英美文学名著篇章的记忆与理解。以多种方式,围绕着教学目标,对学习的全过程、学习能力进行综合多元化考查。

四、小 结

职业院校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英语教学中,更要突出英美文学的授课地位,通过多项教学改革措施,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教学效果,重视英语专业与社会、自然和人自身协调发展的关系,突出培养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和英语专业素养,以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赵小迪.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J].校园英语,2012,(11):34.

[2] 黄清芬.在基础英语教学中导入英美文化知识[J].安徽

文学,2007,(9):85.

[3] 尹红艳.技校英语教学中导入英美文化元素的探索[J].

职业,2012,(35):120-121.

[4] 胡新.高职英语教学中开设英美文学课的探讨[J].职业

时空,2011,7(11):17-18.

[5] 唐香红.浅析英美文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

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0):84.

Try to Talk about How to Introduce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篇(6)

1、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技术通讯网络迅速发展,以“交叉”或“综合”为特点的世界性的“大科学”相继诞生。一个全球性的交往和沟通正在形成,人们开始意识到,他们正面对一种新的国际生活,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已经是回避不了的现实。而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一种交流工具,体现着民族的文化。学习语言不仅仅是学习词语,而是学会把词和客观的事物联系起来。词语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记载了使用语言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除了可以观察它的实际行为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研究他们的语言,尤其是语言中的词汇部分来了解他们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内容。

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的功能很多,但其最本质的和最主要的是它的交际功能。高职高专教育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的语言交际能力。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教会学生两种实际知识,一是英语的基础知识,二是运用英语的交际知识和交际规则。只有让学生们同时掌握以上两种知识,英语的社会交际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我认为这正是母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根本区别。只重视前者,忽视后者,往往会造就出”高分低能”的学生,因为只掌握了书本知识的学生,他们的英语是在不具备社会和文化环境的情况下学习的,一旦面向社会,进人一种陌生的文化环境,他们在实际运用语言的时候,就会遇到许多困难,甚至无法进行正常的交际。

由于文化的差异,用母语互译的方式错误地理解和翻译某些句子和词汇,往往会闹出许多笑语。如:"You are thesaltoftheearth.”正确的理解是“你是位社会精英。”却被按照字面意思误译为“你是地球上的盐。”“狼吞虎咽”,英语是“Eatlikeahorse,”却被错误地翻译成“EatLikeawolfandatiger".由此可见,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了解外语的文化背景,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东西方的社会是在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所以人们的思想、信仰、习俗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应当加强文化意识的培养,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把英语学“活”,达到高职英语教学之目的,而且有助于学生提高文化修养。

2、加强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习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寒暄,称谓、道歉、致谢等用语,就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传统外语教学只是培养“纯语言能力”,亦即“造出一些意义正确,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的技能”。通常只注重语言形式,忽视语言运用。然而大量事实证明,仅有这样能力远不足以保证我们在实际情景中进行有效的交际。因为在所有可能被造出的句子一一语法和意义都正确的句子中,有一部分由于不合乎(社会)运用规则一定会被摒弃。成功的英语学习应该是我们掌握语言的社会运用规则方面的知识并能够运用他们,即应有意识的培养英语学习者的文化意识。语言文化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我们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2.1从教材中学习,课堂中了解

我们的英语教材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精心挑选的,教材的选择尽量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侧面,采用了不少体现英语民族文化特点,原汁原味的语言,同时还兼顾了所选内容的趣味性。这不但大大降低了课文的难度,而且抓住了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因素,即使我们学习者保持持续的兴趣和对学习活动的参与。有些课文还采用了不少涉及英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材料,特别适宜于揭示文化的各个方面,因为说话人都遵守规定的文化行为。其中有许多部分涉及场合、身份、相互关系等,都是从实践活动中选取的。有了教材,加上老师在课堂中有目的地进行文化因素的讲解,我们就会获得相关的知识。

2 .2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中,语言形式运用的正确、恰当是教与学成功的保障而教师会通过各种渠道提高课堂艺术,增强英语课本身的吸引力。如通过对话、表演、竞赛、唱歌、看录像、做游戏,背诵小诗歌,学习成语、谚语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鼓励学生结合特定的语境大量地进行双边交际。利用各种直观手段组织模拟训练,使学生把自己置身于英语语言中,置身英语文化之中,反复操练,争取达到运用自如,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

2 .3开辟第二课堂

交际能力并不是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大量实践的结果。适当、合理、有序的课外活动是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是帮助学生发展交际能力的辅助手段。不论教师在课堂上对社会文化知识的境界多么详尽,如果不能有意识地反复使用英语进行交际,并在较集中内化所熟记的社会文化知识,那么我们的文化能力和整个交际能力肯定是滞后的。因此在搞好课堂学习的同时,还应多读一些英语报刊、多听一些英语广播、多看一些原版影视资料来逐步丰富文化背景知识。还应尽可能多的组织和参加英语沙龙和英语角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力求在多学英语、多用英语的交际实践中学好英语、用好英语。

篇(7)

建构主义理论与英美文学教学

建构主义是一种新的学习理论,是在吸取了多种学习理论,尤其是在维果斯基的理论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它认为:教学中,学生个人的“经验”和主动参与,在学习知识中起重要的作用;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与情境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在此过程中,知识、内容、能力等不能被训练或被吸收,而只能被建构;这种建构过程不是从零开始,而是以一个已有的知识结构作为基础。学习者主动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文学课教学应从学习者个体出发。真正把学习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放在教学活动的首位,充分把阅读、欣赏、评论等自主权教给学习者,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训练其思维能力及研究能力:教师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帮助,从而使他们构建对优秀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作用,认为他们在走进课堂之前。头脑中已形成丰富的经验,能依靠自己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文学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而应把他们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能用自己对知识正确性的强调作为让学生接受它的理由。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们自己的构建来完成,以他们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也是分析、检验和批判新知识的过程。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应注重学生先有经验及知识对作品理解的影响,运用各种手段激活先前的知识,引导他们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先前经验对其意义构建的影响,鼓励学生批判性地思考,培养他们多样化思维的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传统的文学课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教学设计理论几乎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按此理论设计的课堂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不利于创造型人材的成长。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

搭建支架,培养能力。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支架”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建立,通过支架作用不断地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由于文学课内容庞杂。课时量有限,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尚不足以真正欣赏英美文学原作,要求他们系统全面地掌握文学史及文学作品是不可能的。教学中,教师采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及文学鉴赏能力,力求学有所感,学有所获,并逐渐培养他们自主性学习的能力。首先,搭建支架:围绕当前学习的问题,建立概念框架。以讲授文艺复兴为例。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现图片等)激活学生中学时期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及对莎翁、培根等人作品的了解情况,帮助搭建基本的知识框架:该运动兴起的缘由、过程、实质、意义、代表人物、作品等。其次,进人情境:将学生引入到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并提供可能获得信息的工具,鼓励他们尽可能多地收集有关学习资料,以启发讨论式教学为主。学习hamlet的节选时,教师提出一些综合性的问题供学生讨论,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加深对作品的理解。howdo you understand “to be or not to be”in the context of thesoliloquy and of the play as a whole?/what’s your opinion abouthamlet?/from hamlet,could you learn shakespeare’s humanisticideas and his literary ideas?etc.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学生可观看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或研读原著,或利用网络查找资料等,以获取更多的信息。最后,探索研究:学生自愿组成小组(3至5人)进行分析、思考、探索、研究作品;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使他们最终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逐步攀登。由于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赏析,没有统一标准的答案,每个学生都应具有独立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学会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协作学习,共同提高。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该群体中,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观点和假说,进行协商和辩论,先内部协商,即和自身辩论到底哪一种观点正

转贴于

确;然后相互协商,即对当前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并对别人的观点做出分析和评论。通过协作学习环境,整个学习群体将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学习文学作品,经常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交流或编排所学过的作品是非常有益的;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便于补充、修正、加深学生对所提问题的理解。学习hamlet,每个学生对王子的理解都不一样,通过展开对该人物性格和人性的讨论、分析,将有利于学生对作品的进一步理解和赏析。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成立文学爱好协会,组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借助协作学习,学生能发现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自主性学习的习惯,完成对自己知识的建构。

篇(8)

论文的格式是什么?

计算机中的进?33? 二进制表示?3第二? 计算机文化基?.6 其中:“章”部分使? 宋粗体四? 字;“节”部分采? 宋?5? 字引言(或序言)(宋?5号譩55排版)? 内容为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唬门类很全?4、论文帝国 门类较全。 二、 教育类 1、教研论文交流中心 以中小学教育为主,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文章居多。 2、教育教学 以教育论文为主,包含:语文论文 美术论文 物理论文 化学论文 英语论文 历史论文 德育论文 教学论文 数学论文 .论文的格式是什么毕业论文的格式是什么样子的?论文的格式是什么,还有写论文要注意什么啊,有那种专业写论文的吗?日语小论文的格式是什么一般论文的格式是什么样的啊我们要写论文,好像还要参赛!拜托各位,那是我最喜欢的老师,帮帮偶亚论文的格式是什么?老师要我们从身边选题.

篇(9)

《西游记》作为大众所喜欢的神话故事已流传几百年了,继之兴起的是戏曲、影视剧、动画片、连环画等艺术形式的传播,央视80年代所拍的《西游记》这部电视连续剧的热播更是把师徒四人的形像带进了亿万大众的心里。由于改编程度的不同,师徒四人的形像在各种艺术形式里也分别出现了一些不同。比如,《西游记》原著中是从第五十一回才开始描写沙僧担着行李,这之前一直都是猪八戒在担着。但经过各种改编以后,却成了沙僧一直担着行李。由于央视80年代所拍的《西游记》电视连续剧是至今影响最大最成功的作品,本论文对八戒人物形像的分析,是以此电视连续剧为中心,兼及其他影视剧的分析。

众所周知,八戒对于取经路途上斩妖杀敌排除困难的作用,意义并不很大。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他既不像悟空一心除妖,保护师父,也不像沙僧老实做人,在悟空外出时忠心耿耿守护师父。他好色好玩好吃,又懒又自私,常因贪图享受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那作者为什么要安排这样一个角色,并使这一角色在文中占有大量篇幅,甚至让人感到相当重要的地位呢?很明显,作者对八戒这一角色的安排具有“取经”路上杀敌以外的功能,与悟空、沙僧的功能是全然不同的。

俄国民间文学家普罗普曾将“功能”定义为:“人物的行动,其界定需视其在行动过程中的意义而定。”同时他还认为:“在分析故事中角色的功能时,我们的着眼点既不能放在人物的性格特征上,也不能放在孤立的行动和行动方式上,而应当放在人物的某一行动与故事行动的关系上,放在它对于故事行动所产生的意义和作用上。这种关系不是分析者强加给故事,而是故事的结构内部所固有的。”

从猪八戒对于故事整个行动所产生的意义和作用进行考察,我们发现,他的行动具有以下功能:第一,小丑功能,其构成了取经这一严肃活动的轻松的一面。因这一角色与艰苦卓绝、漫长枯燥的取经路途构成了审美意义上极大的互补,它使整个文本生动、丰富、极具趣味性,因而八戒这一角色具有强大的功能性。第二,内部反角功能,其构成一个行动整体内部正角的对立面。因这一功能使整体由单一性走向复杂性,而显示出了符合生活本质的现实性与合理性,而具有强大的功能性。这一角色,同时完成了文本的文学意义及其思想意义。作者在这一角色上的成功,最终使整个文本走向了成功。

小丑首先在外表上必然具有一象征性的丑的特征,从而使之与其他人物类型相区分。这一外表上的丑还必然要以戏剧化――极度夸张的艺术形式出现,这是为了将小丑这一艺术形像与生活中外表丑的普通人区分开来。

舞台艺术上的小丑形像常常是在嘴与鼻子上下工夫,使其出台一刹那,因其“红鼻大嘴”――外表的怪异使人惊讶的同时而发笑。猪八戒形像沿袭了这一传统,他的典型的具有象征性的丑态是――“长嘴大耳”。小丑形像这一具有象征性的特征,往往集中在脸部,使之无法藏匿;而不像孙悟空,其作为一只猴子,最丑在红红的两片屁股上,而可以用“锅底上摸一把” 的方式使之变成黑色加以掩饰。

那怪又道:“这黑长的是沙和尚,这长嘴大耳的是猪八戒。”呆子听说,慌得把个嘴巴揣在怀里藏了。那怪叫:“和尚,伸出嘴来!”八戒道:“胎里病,伸不出来。”那怪喝小妖使钩子钩出来。八戒慌得把个嘴巴伸出。

这一段描写,因其“过家家”儿童化的感觉而显得过于幼稚。在这里作者是故意强化这一外表特征,以便在猪八戒与长嘴大耳的形像间建立起稳固的关系。而八戒“丑鼻”藏匿的失败,正是对其小丑一角色“丑态毕露”的隐喻。在这里,身体具有抽象的意味,承载了一定的意义。

文中多处出现对这一标志性特征的戏弄与嘲笑。因这一标志性特征的成功,小丑一角的重要功能――娱乐功能得以顺利实现。在取经路上,看见他那副蠢样,人人骇之、避之,不仅我们,就连他的伙伴,都感到了一种“虐待式的”相当解恨的。而每每将他与相貌堂堂的唐僧放在一起,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一种不能称之为“不道德”的快乐。

当悟空假扮魔头母亲来享用唐僧与猪八戒时――

行者道:“我儿,唐僧-的肉,我倒不吃,听见有个猪八戒的耳朵甚好,可割将下来整治整治,我下酒。”那猪八戒听见慌了道:“瘟的!你来为割我耳朵的!我喊出来不好听啊!”

明明是戏弄,但八戒老是当真,这场“假斗”,构成了娱乐的功能。大家在一场心照不宣、不可能发生的事件中取得了共同的娱乐性。

“丑态毕露”往往由外表发展到行为、动作。猪八戒的行为动作似乎具有某种程序性、定期发作性,因此而产生了预见性――一个动作必然导致下一个动作的产生。当他显示了那副我们预见到的想象中的神情,我们有了一种捉弄的满足与笑意。相似的情节模式反复出现,并没有减弱我们的感受力,这仿佛已成为了一种期待。

见到食物,八戒不是吃,而是“吞了一碗”;等把饭吃完了,他往往只是“才吃半饱”;于是老喊着“有饭只管添将来就是”;这只贪睡的猪,不管睡得多香,一旦在梦中“听见什么说吃好东西,就醒了”,何况那东西是“馒头足在斗大,烧果有五六十斤一人,衬饭无数,果新鲜”,而他自己动不动便成为妖怪的桌上餐。妖怪要“把他且浸在后边净水池中,浸透了毛衣,使盐腌着,晒干了,等天阴下酒”,他还自嘲地认为自己要成“盐腊”猪;妖怪还要将它“蒸得稀烂”,并要“剥了皮”来蒸――“汤滚就烂”猪。

看到年轻俊俏的妇女,“好便是雪狮子向火,不觉的都化了去”;因对漂亮女人着迷,被“四圣”玩弄,做了一夜“绷巴吊拷女婿”;盘丝洞被蜘蛛精用丝罩住,差点送命;女儿国对女儿垂涎三尺;太阴星领着嫦娥收服下凡作怪的玉兔,他忍不住跳到空中,把嫦娥抱住,死乞白赖地叫声姐姐,并说:“我与你是旧相识,我和你耍子去也。”

猪八戒的第三大享乐便是睡觉,无论怎样紧火处,他都要挤出时间睡觉,而且不择床,石缝间、草窝里、树杈上,他都能鼾声如雷。除此之外,他还尤其喜爱财礼,爱财爱到在取经路上还攒私房钱,让银匠煎块四钱六分重的银子,塞在耳朵眼里,到底被行者化成勾命鬼诈了出来。他有时也爱弄玄虚,耍耍鬼,扯扯谎;但那种猪八戒式的聪明,却往往一下就露了相,给作品增添了不少滑稽场面。

小丑功能的娱乐性的实现,是因其本身固有特征显示了与我们自身的紧密性,从对他人的笑延展到对自身的笑。当我们的一切像镜子一样被照出来,刹那间,人们大笑不止。我们曾深深意识到的难以摆脱物质的本能的束缚,我们每个人身上的“俗人”倾向,都在他身上显现出来。他就是我们自身,他和我们血肉相 连。他这一角色是对人类本身的一种宽慰。他越是拥有人身上诸多的缺点,人们愈是在这一角色中窥见人性的弱点,人们愈是给予同情。在一种假想中安慰了人类自身。艺术因其“显现自身,包含人性曾有的性质和应该有的性质”,而让我们对自身的可笑处境发笑。

在当代社会,丑角以轻松的方式抒泄了人们在这个竞争社会中的精神压力。在当代文化需求下,猪八戒形像被反复改编、愈演愈烈的事实,说明了它能够给予人以快乐的喜剧本质。先哲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模仿,然而,‘坏’不是指一切恶而言,而是指丑而言,其中一种是滑稽。滑稽的事物只是某种错误或丑陋,不致引起痛苦或伤害。”猪八戒作为一个上至公卿下至百姓都可以轻松嘲笑并调侃的对象,一个来自人民内部的、带有芸芸众生的人性弱点的形像,以一种亲和的姿态走入大众的心中。

反角,分为两种:一种在集团内部,一种在集团外部。很明显八戒承担了第一种的分裂与阻挠功能;而妖魔鬼怪承担了第二种。集团内部的斗争显然比集团外部的斗争更加隐蔽、更加危险,从而使故事在情节上更充满趣味。这个角色的存在不仅避免了此故事的道德完美化倾向而显得更加真实,还因其现实性与复杂性,使文本在思想性上取得了成功。

八戒好色好玩好吃,又懒又自私。这种种严重缺点使他成为取经四人中最不坚定的人。他可以在激烈的战斗里,假借出恭,逃避斗争;然而战局将定的时候,他又怕孙悟空独占头功,连忙赶来筑上几耙;一旦形势险恶,便频频闹着分行李散伙,要回高老庄找浑家;正因孙悟空经常使他当众出丑,所以他心怀不满,几次不顾大局,挑唆师父驱逐“泼猴子”,甚至挑拨唐僧与孙悟空之间的师徒感情,动不动就鼓动唐僧念“紧箍咒”;可是一遇到妖精逞威,唐僧被擒,自己对付不了时,他又只得请求悟空回来。更糟的是,他还几次引出敌人,然后由悟空费尽力气来收拾;当悟空与敌人战斗时,他还为了个人恩仇,常暴露悟空行踪,破坏悟空的营救。

篇(10)

二、认真审题,仔细作答

做题前,一定要认真读题。如选择题,命题者常在其后面说明每一小题有一个还是有一至两个正确选项,千万不能凭想当然地都选一个选项了之。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但也有要求选择错误答案的。例如,下列玻璃仪器不能用来加热的是()。①试管②量筒③烧杯④漏斗,如果忽略了题中的“不”字,选出的答案就会定错无疑。认真审题的另一层意思还在于要求大家一定要按题目的要求去做。如填空题及推断题,到底是要求填序号、填名称,还是用化学用语去表示等。此外,常见的含有装置图的实验题,本来只要求指出错误,你却偏偏答如何如何改正,这也是答非所问。

三、由易到难,珍惜时间

考场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拿到试卷之后,通篇浏览后,一般即可按试卷的先后顺序做题,可有些同学却上来就做计算题或占分多的题目,这样做实在是不可取的。正因为这些内容占分多,因而难度也就大,一旦做不出来,必定影响情绪。

甚至造成简单题的失分。所以希望大家要先做那些易答、易得分的题目。对于难题,可冷静地分析、审清题目的条件及要求,找出解题的关键,顺藤摸瓜,逐步攻克,若实在攻克不下,千万不可花去过多的时间,以免影响后面题目的解答。

对已答出来但无十分把握的题目,要留出些时间去检查,必要时可换换思路另解验证。

篇(11)

二、进行赏识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感

人人都渴望成功,成功是每个人最美好的愿望,小学生刚刚接触英语,他们也都想在英语学习上取得成绩,得到同学的赞扬,得到教师的赏识。要想每一个学生有一种成功感,实现自己的价值,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进行赏识教学。所以在课堂上,学生有一点点的成功,哪怕读准了一个单词,准确表达了一个意思,那么教师都要肯定他们。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点点的差错,或者是不经意的一个小的错误,教师也不能打击,使他们丧失了对学习的信心。在批改作业过程中,教师要多进行鼓励,要多写一些激励性的评语,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学习的成功,感到每一天学习的进步。只要教师坚持赏识教学下去,学生就会感到学习英语有一种成功的感觉,就会尽心学习,尽情表达释放出内心学习的动力,挖掘出自身的学习潜能。现在的英语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有着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学校都有语言电教室,有教材录音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感到学习轻松。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手段,让每一个学生感觉到英语学习的快乐的同时,享受英语学习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