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金融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长期以来,我国硕士教育主要是培养从事教学科研的学术型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对应用型研究生的需求正在大幅增加。为积极主动适应这种变化,2009年起,教育部开始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在下发《通知》中明确规定:“已下达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基础上,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5万名,主要用于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2010年至今持续缩减学术型硕士招生规模,相应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规模,以达到缓解本科生就业压力同时实现研究生教育培养型结构重大调整的目的。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是相对于传统学术型硕士而言的学位类型,旨在培养专业性更强、更能适应社会需求或工作岗位需要的实践型人才。与此前的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相比,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首先,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招生主要面向在职人员,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则主要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其次,报考难度不同,非全日制专硕考试难度较全日制专硕要低一些;最后,毕业后所获证书不同,非全日制专硕一般只能获得学位证书而不能获得学历证书,也就是所谓的“单证硕士”,而全日制专硕学位证书和学历证书双证齐全。由此可见,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是国家教育部面对日益细化的职业分工和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迫切需求而对传统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做出的改进和调整,是如今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
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会议审议通过了金融全日制专业硕士等19种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设置方案。方案中明确了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过程、学位论文等各方面要求,为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指明了方向。目前清华、北大、人大、复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都设立了金融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点,各校积极响应政策号召,逐步扩大专业硕士在硕士招生中所占比例,并在实践培养中不断探索,促进金融硕士培养模式逐渐成熟,金融硕士成为考生报考时炙手可热的新焦点。
二、学术型硕士与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比较
下文从培养目标、招考条件、考试内容、学制、学习费用、课程设置、导师配备、学位论文要求、读博要求等方面对金融学术型硕士与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模式进行比较:
1.培养目标
顾名思义,金融学术型硕士侧重于培养“学术型”人才,即对金融理论有深入了解并追求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创新、适合从事教学和基础性、理论性科研工作的研究生,而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目标则为“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充分了解金融理论与实务,系统掌握投融资管理技能、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在培养时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招考条件
传统的学术型硕士招生对象为本科应届毕业生,考生需参加每年一月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招生对象与学术型硕士相同,为本科应届毕业生,招生考试于每年一月与学术型硕士入学考试一同举行。
3.考试内容
金融学术型硕士考生参加每年一月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考试科目包括数学、英语、政治、专业课综合,分值分别为150、100、100、150,其中数学、英语、政治为全国统考科目,采用全国统一试卷,专业课综合由各招生单位自主命题。
金融专业型硕士入学考试与学术型硕士入学考试一同举行,在2011年之前,考试科目与学术型硕士相同,包括数学、英语、政治、专业课综合,分值相同,其中数学、英语、政治采用与学术型硕士相同试卷,专业课综合也由各招生单位自主命题,但试卷内容与学术型硕士不同。2011年之后考试科目中数学改为经济类联考,分值仍为150分,经济类联考全国统一,其中70分数学,40分逻辑,40分写作,专业课考纲由中国人民大学统一制定,具体试卷则仍由各招生单位自主命题。总体来说,金融专业型硕士入学考试降低了对考生数学方面的要求而更加强调逻辑能力与综合写作能力,专业课命题也会侧重于考察金融实务知识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学制
金融学术型硕士一般学制为三年,前两年安排在校学习课程,第三年进行实习或科研项目以及毕业论文答辩,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实习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准许毕业,获准毕业后颁发学位证书与学历证书。
金融全日制专业硕士学制一般为两年,第一年安排在校学习课程,第二年进行实习及毕业论文答辩,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实习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准许毕业,获准毕业后同样颁发学位证书与学历证书。
5.学习费用
学术型硕士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对于自筹经费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商业贷款缓解学费的压力。
全日制专业硕士从2010年开始少部分录取为国家计划内(保送)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大部分专业型硕士须缴纳学费,一般比学术型硕士高,根据学校不同学费有所差异,平均为30000元/年。
6.课程设置
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学硕与专硕的课程设置也有较大差异。学术型硕士的课程设置偏向理论性,目的在于拓宽和加深学生对于金融各分支领域的理解和认识,以及授予学生经济金融研究方法、学术规范等,例如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统计回归分析理论及其应用、经济研究方法与学术规范等,教学方式采取传统课堂教学居多。专硕课程设置则偏向实践与应用,所学课程大多与金融领域各职业具体相关,例如金融理论与政策、银行经营管理、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金融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资产定价与风险管理等,教学中多采取课堂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目的在于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面对金融实务问题的解决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提高学生硕士毕业后对于社会需求和岗位要求的适应能力。
7.导师配备
学术型硕士一般配备一名校内老师作为导师,指导学生学习实践及学位论文的完成。而对于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除了从校内老师中选择导师外,也会吸收来自金融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或担任导师,大部分院校采用“双导师制”,即为每个专业硕士配备两名导师,一名由校内老师担任,一名由来自各金融机构的在职人士担任。
8.学位论文要求
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一般要求为理论研究、调研报告等,金融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范围较广,可以是理论研究、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毕业设计等,学位论文答辩形式也可多种多样。
9.读博要求
学术型硕士一般有部分报送读博名额,学生根据自身意愿和条件可以申请直博,金融专业型硕士则没有直博机会,有读博意愿只能参加统一考试经录取后入学。
三、总结
作为开设仅三年的专业,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曾经面临多方质疑,社会对于专硕的就业前景持消极态度,而在上文对金融学术型硕士与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进行对比之后不难发现,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是国家教育部门为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促进硕士就业而对传统研究生教育进行的改进和创新,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学术型硕士与全日制专业型硕士“花开并蒂”的局面一方面能够保证继续为科研及教学工作输送适合的人才,另一方面又利于改善长期存在与研究生教育的社会需求与硕士毕业生不能有效匹配的问题,双管齐下,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向更高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李莹.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
[2]刘红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弊端及改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6).
[3]薛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J].北京教育,2007(11).
[4]程瑶.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9).
[5]教育部.金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2010.
[6]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2009.
本文系中央财经大学“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建设项目。
[2]王冠宇.美国次贷危机与现行国际国币体系变革研究.硕士毕业论文,2010.
[3] Krugman,Paul.A Model of Balance-of-Payments Crises.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1979,11(3).
[4]郑蕾云,刘力臻.国际金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5] Flood,Robert and Peter Garb.Collapsing Exchange Rate Regime:Some Linear Exampl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84,17.
下面,我将从: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论文的优缺点以及写作论文的体会四个方面作具体地介绍,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我写这篇毕业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繁盛的市场经济推动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利益主体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当今,权益投资者与中介机构、债权人、治理层和管理层、雇员、顾客、政府及相关监管机关、注册会计师等都主要依据有业务往来的企业的详尽的财务报表,判断这些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前景,并据以做出各种各样的决策。而财务报告是一种非常专业的信息披露方式,一般的投资者面对深奥的、专业的财务报告有时如坠雾中不知所云,所以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地、相比较的分析。
由于受财务分析主体利益的制约,不同的财务分析主体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是不同的。但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数据有很多,唯有正确使用财务比率才能从中挑选出对投资决策有用的信息。财务报表的分析不仅是评价财务状况、衡量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挖掘潜力、改进工作、实现理财目标的重要手段,而且是投资者合理实施投资决策的重要步骤。
其次,我想谈谈我这篇论文研究的主要思路与方法。
本文首先在文章开头简单阐述了对上市公司报表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在目的中,我谈到:不同的财务分析主体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是不同的。在文中,我通过投资大师巴菲特的几句话主要介绍了财务分析对投资者的重要性。
接着我便以2008和2009中国企业500强之首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做出具体的财务分析。在做具体的案例分析之前,我先从宏观方面综述了2008年世界和中国的石化工业状况,并简要介绍了中石化在2008年的经营概况。我之所以要对这部分做介绍,是因为金融危机对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 、筹资活动有着不同程度的财务影响。面对金融危机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要减少库存 、降低人工成本、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在投资活动中要减少投资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抓住投资机会提高权益性投资;在筹资活动中要提高借款比重、充分利用应付账款。通过对这些宏观背景的介绍,可以得出一些后面对三大报表的分析中具体项目变化的原因。
开展财务分析需要依据一定的财务数据和其他信息,这些数据和信息除了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外,还包括财务报表附注、管理层的解释和讨论、审计师意见、其他公告、社会责任报告、媒体和专家评论,以及监督部门处理公告等。由于分析的主体不同,获得信息的数量和难度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地搜集可能获得的各种信息,防止片面性。
财务报表是财务分析最直接、最主要的依据。财务报表最主要的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正因为如此,我对中石化07、08年三大报表做出具体分析,对于资产负债表,我选取的是中石化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而不是集团公司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作分析,因为这部分的内容基本一致,除了在股东权益部分分了归属于母公司和少数股东的权益。而其他两张报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我则是分析的集团公司的”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分析报表后,我还在一定程度上分析了具体的变动原因,并做出对投资者的建议。在分析原因和得出结论时,我主要结合国内外的宏观经济背景和公司内部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充分利用了财务报表的附注进行分析。
在进行三大报表分析时,我充分利用了财务分析方法中的趋势分析法,也就是:通过对比中石化07、08两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得出它们的增减变动方向、数额和幅度,以揭示中石化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趋势。其中,我具体主要运用有两种方式:财务报表的比较和财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
接着,我对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主要的财务指标进行了分析。具体做法是将08年与07年的各个相应指标做出对比,并分析引起指标变动的具体原因。财务指标有很多,因此,在选取指标时,我只选取了部分有代表意义和对我分析有利得指标。在进行各项财务指标分析时,我充分利用了财务分析方法中的比率分析法,也就是:通过计算各种比率指标来确定经济活动的变动程序,有构成比率,有效率比率,也有相关比率。
对中石化进行财务分析时,我也选用了一定的评价标准与之对比,以便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评价。这其中有历史标准、行业标准、也有经验标准。
论文的最后一部分主要论述现行财务分析的局限性及其产生原因以及相关弥补措施,对于这部分,我主要是通过阅读几本报表分析的电子书对这部分的介绍,综合它们的观点,并结合一定的实际,分析而得出的观点,所以,更偏向于“文献综述”。同时我对财务分析面临的挑战及财务分析的发展方向做了一定的介绍。虽然这部分参考价值并不大,且很多方面已体现出来或已开始改革,但由于并未完全变革,所以,我也就顺便提了一下。
再次,我想谈谈我这篇论文的优缺点。
优点:
1:结构
2:格式
3:分析
4:重点
。。。。。
缺陷:
1.删除、剪切内容不完全:从初稿的56页到最终定稿时的47页,这篇论文在最后阶段进行了大量的“瘦身”,但在瘦身过程中,存在一些删除不完全的内容,比如:第5页的表头。而有些地方应该有的,在截图时又截掉了,比如:第22页合并资产负债表的非流动负债的部分项目以及第24页股东权益的部分项目。
2.还存在一定的错别字或语句不是很通顺的地方。
3.对某些概念和方法的理解还不是很深刻。比如因素分析法和某些比率计算
4.分析三大报表的具体变动原因还不够透彻、全面,多数地方只做了客观的分析,对投资者的主观建议偏少,对其他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建议也不够突出、具体。
5.计算有部分错误,在计算指标时,出现了一定的错误。例如:第9页净利润的计算,第16页的发展能力指标的部分计算。
6.没有进行综合分析,本来是打算利用改进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进行综合分析的,但由于在最终定稿时,内容过多,有56页的内容,且由于改进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图做的不够好,所以在X老师的建议下进行了删除,回避了这部分我认为相对重要的部分。
【摘要】在听写的检查阶段,我们可以利用衔接理论对语篇进行分析,发现听写过程中的一些错误,及时进行纠正,从而提高听写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对听写教学的建议,希望教师在运用传统教学法的同时结合衔接理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校对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听写能力。
【关键词】在听写的检查阶段 可以利用衔接理论
对语篇进行分析 发现听写过程中的一些错误
及时进行纠正
提高听写能力
【本页关键词】职称论文 职称期刊 MBA论文写作 硕士毕业论文写作
【正文】
4 衔接理论给听写教学的启示教师在听写教学中,可以尝试结合衔接理论进行,把传统的听写教学方法,比如语音教学,听力教学,与之结合起来,有效地把自下而上的教学模式与自上而下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教师在听写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4.1 重视语言知识基本功首先通过严格的语音训练,让学生掌握英语语音特点,从而正确辩音。其次,要扩大词汇量。教师应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英语常用基本词的音、形、义及其用法。此外,还要具备扎实的语法知识,特别是目的语中有别于母语的地方,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词、句、段落、语义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英语综合能力。4.2 加强精听训练,增强语感教师应让学生多听,反复听,结合说、写、听。在听的过程中让学生大声重复所听到信息;或将他们听到的信息书写出来,进行核对。在听写训练时,要求学生学会快听关键词和意群,掌握信息要旨,学会记录笔记,培养预测能力,提高书写速度。4.3 结合衔接理论,提高学生校对能力以上两条建议基于学生在处理信息是尽可能的提高准确性和反应的灵敏性,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在最后的纠错阶段仍有很大余地提高听写成绩。在教学初始阶段,教师可以先对衔接理论进行一下简单介绍,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初步的和整体的认识。在接下来的听写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衔接手段在语篇中的具体运用展示给学生,并逐步帮助和鼓励学生自己发现语篇中衔接手段的运用,增强他们对衔接现象的敏感度,通过对衔接手段的专项训练,提高学生迅速发现常见的衔接手段的能力。
5 结论本文通过对TEM-4 听写测试中听写的心理过程特征的分析,结合Halliday 和Hasan 的语篇衔接理论的应用,提出衔接理论对听写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在听写的检查阶段,我们可以利用衔接理论对语篇进行分析,发现听写过程中的一些错误,及时进行纠正,从而提高听写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对听写教学的建议,希望教师在运用传统教学法的同时结合衔接理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校对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听写能力。
【文章来源】/article/74/6208.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中图分类号:K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8-0273-03
一、论著类(含博士、硕士毕业论文)
成永娜,《乌桓民族关系探析》,烟台大学硕士生论文,2009年。
郭鹏,《十六国时期慕容燕集团文化述论》,西北师大硕士毕业论文,2009年。
闵海霞,《匈奴发展史研究》,兰州大学博士生论文,2010年。
吴松岩,《早期鲜卑墓葬研究》,吉林大学博士生论文,2010年。
蒋东明,《慕容鲜卑兴衰原因探析》,内蒙古大学硕士生论文,2012年。
李莎,《论乌桓、鲜卑的南迁及其对汉匈关系的影响》,渤海大学硕士生论文,2012年。
陶丽根,《拓跋鲜卑早期史地综考》,内蒙古大学硕士生论文,2013年。
郝燕妮,《慕容鲜卑对“中国”认同问题研究》,吉林大学硕士生论文,2013年。
刘洋,《东汉王朝东北地区治理政策研究――以东汉王朝与鲜卑的关系为重心》,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生论文,2013年。
梁云,《拓跋鲜卑早期历史若干问题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生论文,2013年。
周刘备,《唐代诗人眼中的汉代边疆问题》,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论文,2014年。
李洪波,《两汉时期的马政与边疆安全》,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生论文,2014年。
李焕清,《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号与崇山习俗考论》,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论文,2014年。
李路《汉代东北边疆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交流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论文2014年6月
张婷婷,《鲜卑族民间美术造型》,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生论文,2014年。
高建国,《鲜卑族裔府州折氏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生论文,2014年。
二、论文类
理论研究综述
傅新民,《融合、消亡、新生――北魏拓跋鲜卑文化改革沉思》,《网络财富》2009年01期。
闫祥云、马成军,《拓跋鲜卑史学自觉与北朝史学编纂》,《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姚胜,《甘英出使大秦原因考》,《塔里木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李焕清、王彦辉,《匈奴“瓯脱”考辩》,《史学理论研究》2009年04期。
王平、陈文,《简述东汉前期对北匈奴的政策》,《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薛海波,《试论汉魏之际东北各民族的政治发展形态――以部落酋豪为中心》,《东北史地》2009年08期。
闵海霞、崔明德,《试析南匈奴未能实现统一的原因》,《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李治亭,《论边疆问题与历代王朝的盛衰》,《东北史地》2009年11期。
陈得芝,《秦汉时期的北疆》,《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2009年12期。
焦应达,《古代北方民族法律起源探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程尼娜,《汉代东北亚封贡体制初探》,《学习与探索》2010年05期。
梁云,《内蒙古地区鲜卑历史的研究意义》,《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秦树才、梁初阳,《〈后汉书〉中国民族史史料概说》,《西南古籍研究》2011年06期。
杨春奋,《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男子发式微探》,《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梁云,《早期拓跋鲜卑研究回顾》,《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王冉,《论早期鲜卑和东胡的渊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2期。
付开镜,《魏晋南北朝鲜卑民族性观念的儒家化》,《史林》2012年06期。
周丽莎,《魏晋时期鲜卑之崛起及其被打压》,《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尹波涛,《略论马长寿先生的北魏史研究――以〈乌桓与鲜卑〉为中心》,《西北民族论丛》2013年08期。
李晓标,《区域旅游开发中的文脉分析研究――以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为例》,《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年10期。
李昆、李建凤,《知网所见鲜卑族族源研究综述》,《青春岁月》2014年01期。
高然,《民族历程与慕容改姓》,《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07期。
戴光宇,《试论鲜卑语、契丹语和满语的关系》,《满语研究》2014年12期。
赵红梅,《汉代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比较研究――以度辽将军、护羌校尉、使匈奴中郎将为中心》,《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年09期。
起源与发展史
李海叶,《北魏时期的慕容与鲜卑》,《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黄河,《3-4世纪昌黎鲜卑胡姓群体初探》,《东北史地》2010年01期。
赵学政,《诗歌(词)中的北疆游牧史考――以匈奴、鲜卑为例》,《前沿》2010年01期。
殷宪,《拓跋代与平城》,《学习与探索》2010年03期。
李书吉,《拓跋魏代北史实拾遗》,《学习与探索》2010年05期。
曹永年,《关于拓跋鲜卑的发祥地问题――与李志敏先生商榷》,《中国史研究》2010年08期。
潘玲,《西汉时期乌桓历史辨析》,《史学集刊》2011年01期。
刘军,《论鲜卑拓跋氏族群结构的演变》,《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01期。
赵红梅,《慕容鲜卑早期历史谈论――关于慕容氏的起源及其对华夏文化的认同问题》,《学习与探索》2011年05期。
梁云,《拓跋鲜卑西迁大泽、匈奴故地原因探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07期。
杨军,《乌桓山与鲜卑山新考》,《欧亚学刊(国际版)》2011年10期。
倪瑞安,《拓跋南迁匈奴故地研究述评》,《东北史地》2012年01期。
穆臣,《慕容鲜卑民族共同体形成考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7期。
温玉成,《论拓跋部源自索离》,《新疆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11期。
丁柏峰,《简论吐谷浑西迁之后与慕容鲜卑的历史分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崔向东,《论慕容在慕容鲜卑崛起中的作用》,《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02期。
王鹏,《鲜卑人觊觎中原慕容世家的“皇帝梦”》,《国家人文历史》2013年02期。
刘宗铭,《简述鲜卑族的起源及发展演变史》,《学理论》2013年03期。
王天蛟,《嫩江流域是鲜卑入主中原的必由之路》,《理论观察》2013年04期。
魏俊杰,《论鲜卑段部的源流和兴衰》,《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高然,《慕容鲜卑早期历史考论》,《地方文化研究》2014年08期。
文化、社会生活与习俗
高恒天、赵金国,《秦汉时代鲜卑族的道德生活及影响》,《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徐海晶,《从北朝上层女子看鲜卑族的贞洁观》,《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孙险峰,《北魏鲜卑人的宇宙观――从鲜卑人的祭天礼制看宇宙观的变迁》,《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年11期。
庄鸿雁,《鲜卑萨满文化三论》,《学术交流》2012年09期。
王永平,《北魏后期迁洛鲜卑皇族集团之雅化――以其学术文化积累的提升为中心》,《河北学刊》2012年11期。
陈鹏,《拓跋鲜卑七分国人时间异说形成考》,《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12年12期。
吕净植,《鲜卑非瑞兽辨》,《北方文物》2013年02期。
艾荫范,《尾音节为“隗”的古鲜卑人名音读和意涵初判》,《北方文物》2013年04期。
王春红,《北魏鲜卑八姓之嵇、奚辨》,《许昌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赵和平,《于阗尉迟氏源出鲜卑考――中古尉迟氏研究之二》,《敦煌研究》2014年06期。
肖永明,《青海魏晋十六国墓葬的鲜卑文化因素》,《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曾顺岗、张宏斌,《鲜卑政治、文化背景下的儒士命运――对北魏崔浩被诛的深层解读》,《天府新论》2014年05期。
孙楠,《鲜卑族口传文学的史料价值》,《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9期。
陆刚,《东汉鲜卑立体造型艺术发展脉络研究》,《雕塑》2014年09期。
宋丙玲,《从文本和考古材料探析早期鲜卑服饰反映的汉人意象》,《中国美术研究》2014年09期。
陆刚,《鲜卑立体造型艺术作品构成形式解析》,《美术教育研究》2014年10期。
政治、制度与军事
薛宗正,《关于慕容氏集成制度的探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李俊方、魏舶,《汉晋护乌桓校尉职官性质演变探析》,《北方文物》2009年11期。
李大龙,《简论曹魏王朝的鲜卑政策――以王雄刺杀轲比能为中心》,《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10期。
李瑾明,《游牧社会领导者的作用考――以鲜卑君主的地位为中心》,《宋史研究论丛》2010年12期。
金洪培,《淝水之战与慕容垂复燕》,《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林永强,《汉朝针对降附乌桓的军政管理措施考论》,《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04期。
曹晋,《克里孟古城:檀石槐鲜卑军事大联盟的指挥中心》,《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毋有江,《拓跋鲜卑政治发展的地理空间》,《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12年12期。
赵红梅,《鲜卑朝贡制度构建的历史轨迹――1―4世纪鲜卑朝贡中原王朝特征述略》,《学习与探索》2014年04期。
程尼娜,《汉魏晋时期东部鲜卑朝贡制度研究》,《学习与探索》2014年04期。
民族交往与融合
王华权,《汉语亲属称谓前缀“阿”成因再探――兼说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语对中古汉语的影响》,《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崔明德、成永娜,《乌桓调整与周边民族关系的原因及其影响》,《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周惠泉,《宇文虚中新探》,《文学评论》2009年09期。
孙玉景,《古代浑河地区民族族系嬗变及其文化特征》,《民族论坛》2010年03期。
汪锡鹏,《由太和五铢到北周三品――从钱币上看北朝鲜卑统治者的汉化进程》,《中国城市金融》2010年03期。
羊瑜,《从六镇鲜卑看拓跋鲜卑的汉化过程》,《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赵秀文、金锋、包福存,《鲜卑族汉化与诺曼底贵族盎格鲁化比较》,《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庄金秋,《略论段部鲜卑与两晋的关系》,《东北史地》2010年09期。
束霞平,《刍议鲜卑族服饰对南北朝戎服的影响》,《丝绸》2010年10期。
沈波,《对鲜卑族种属的多角度探析》,《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金洪培,《叛服不常――略论慕容鲜卑与西晋的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12期。
高然,《鲜卑豆卢氏世系补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0年12期。
赵红梅,《乌桓朝贡东汉王朝探微》,《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11期。
胡玉春,《铁弗匈奴与拓跋鲜卑关系考略》,《黑龙江史志》2012年01期。
王荔,《慕容鲜卑汉化过程浅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3期。
李春梅,《匈奴与乌桓的关系考述》,《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年03期。
李莎,《论两汉时期乌桓、鲜卑南迁的原因及对汉匈奴关系的影响》,《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管芙蓉,《鲜卑族入主中原的意义》,《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潘慧,《浅析拓跋鲜卑和中原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丝绸之路》2012年08期。
赵红梅,《政治中心的移徙与民族文化的交融――慕容鲜卑传统教育渊源解析》,《学习与探索》2013年02期。
孙泓,《慕容鲜卑迁入朝鲜半岛及其影响》,《朝鲜、韩国历史研究》2013年03期。
郑亮,《试论东汉与鲜卑的和战关系》,《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09期。
刘彦坤,《浅析鲜卑文化在南北朝时期对民族大融合推动作用》,《商》2014年04期。
孙颢,《高句丽与慕容鲜卑关系解读――以陶器为视角》,《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崔向东,《乌桓、鲜卑南迁西进与北方民族关系演变》,《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07期。
杨懿,《华裔理殊:永嘉之乱前的慕容鲜卑及其改革动因》,《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7期。
苗霖霖,《党项鲜卑关系再探讨》,《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年08期。
考古研究
吴松岩,《早期鲜卑考古学主要发现与研究述评》,《东北史地》2009年01期。
韦正,《鲜卑墓葬研究》,《考古学报》2009年07期。
倪瑞安,《拓跋―北魏墓葬研究的学科背景与核心问题》,《内蒙古文物考古》2010年01期。
吉平、刘海文、马婧,《内蒙古南宝力皋吐鲜卑墓地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0年06期。
陈孔坛,《“北周三品”钱币是鲜卑宇文部汉化的物证》,《东方收藏》2010年11期。
李怀顺,《河西魏晋墓壁画少数民族形象初探》,《华夏考古》2010年12期。
潘玲,《东汉至魏晋早期鲜卑墓葬的特征与演变分析―以性别和年龄差异为例》,《草原文物》2012年03期。
范恩实,《论西岔沟古墓群的族属――兼及乌桓、鲜卑考古文化的探索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04期。
吴荭、王策毛、瑞林,《河西墓葬中的鲜卑因素》,《考古与文物》2012年04期。
潘玲,《长城地带早期鲜卑遗存文化因素来源分析》,《边疆考古研究》2012年08期。
吴松岩,《拓跋鲜卑一种特殊的合葬类型―二次叠葬墓》,《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年09期。
谢洪波,《北朝镇墓兽造型与鲜卑族汉化的关系解析》,《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4期。
林林、冯雷、郭松雪,《慕容鲜卑早期落脚点“棘城之北”考》,《草原文物》2013年09期。
范兆飞,《北魏鲜卑丧葬习俗考论》,《学术月刊》2013年09期。
【摘要】会计准则将商誉视为永久性资产不予摊销,更符合商誉的经济性质,体现了商誉与企业整体不可分割的特点:如果不是发生全额的减值,商誉会随企业的存在而存在。实务上如果摊销商誉,企业每年将会增加不小的摊销费用,这会降低企业报告的每股收益。
【关键词】会计准则将商誉视为永久性资产不予摊销 更符合商誉的经济性质
【本页关键词】职称期刊 MBA论文写作 硕士毕业论文写作 毕业论文
【正文】
确认后商誉的处理《企业兼并有关财务问题的暂行规定》规定,企业兼并中产生的商誉应从兼并成交次月起,按规定年限分月摊销,没有规定年限的可按十年摊销。《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却没有要求对包括合并商誉在内的合并价差加以摊销,原会计规范都没有对合并商誉的减值测试作出规定。2006 年会计准则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做法,取消了对合并商誉的摊销要求,取而代之的是对合并商誉进行减值测试。《企业会计准则第20 号- 企业合并》规定:“初始确认后的商誉,应当以其成本扣除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计量”,不必进行摊销。同时,《企业会计准则第8 号- 资产减值》规定:“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商誉由于自身性质的特殊性,不能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合为企业带来现金流量,所以,作为单个资产的商誉,其可收回价值是无法确定的。鉴于此,资产减值准则规定“商誉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资产组为“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按此规定,企业为了测试商誉的减值,对于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的账面价值,应当自购买日起按照各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占相关资产组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难以分摊至相关资产组的,应当将其按照各资产组组合的公允价值占相关资产组组合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组合。如公允价值难以可靠计量的,应当以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为基础分摊商誉的账面价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 号- 企业合并》的规定,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的程序如下:在对包含商誉的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时,如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并与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在此基础上,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包括所分摊的商誉的账面价值部分)与其可收回金额,如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确认商誉的减值损失。理论上,2006 年会计准则将商誉视为永久性资产不予摊销,更符合商誉的经济性质,体现了商誉与企业整体不可分割的特点:如果不是发生全额的减值,商誉会随企业的存在而存在。实务上如果摊销商誉,企业每年将会增加不小的摊销费用,这会降低企业报告的每股收益。新准则规定不得摊销而进行减值测试,这样每股收益能更为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盈利状况。因此,只要能设计出严格且可操作的减值测试,比起主观的摊销方法,商誉的减值测试能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但这种方法在具体操作方面也仍然面临不少难题,如由于商誉不能带来独立的现金流,在进行减值评估时很难将合并商誉与自创商誉区分开来,除非在极少数情况下购买方在合并后仍允许被并企业完全独立经营。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虽然合并商誉实际上已经减值,但因为企业存在着未入账的自创商誉,相关资产组的公允价值仍然大于账面价值,从而不必确认商誉减值。其在具体操作方面也仍然面临不少问题,最突出地表现为,商誉在性质上是与被收购企业的多种因素相关联的,其中既有整体因素也有局部因素,要达到上述准则的规定,分单个(组)资产对与之有关的商誉进行测试事实上很难做到。购买法的企业合并中也会出现合并负商誉,即企业合并中购买企业的购买成本小于所取得的可辩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负商誉的会计处理在各国会计界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目前国际上对负商誉的会计处理通常有四种方法:一是将其按比例调减除长期有价证券以外的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若不够抵减时,剩余部分确认为一项递延收益,并在确定的期限内摊销为收益,或立即确认为收益;二是确认为一项递延收益,并在确定的期限内按系统的方法摊入各期收益;三是立即确认为当期利得;四是将负商誉直接计入资本公积。我国现行会计规范关于商誉的规定中,没有对负商誉的会计处理做出规定。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第20 号--企业合并》规定,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处理:对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以及合并成本的计量进行复核;经复核后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笔者认为,2006 年会计准则将负商誉作为收益立即进行确认做法有如下优点:首先,该方法有助于客观地反映可辩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真实价值。因为负商誉的出现很可能是由于企业合并过程中计价不恰当引起的。
【文章来源】/article/64/3832.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一、政策层面
(一)建立健全多层次生态补偿机制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曾提到要建立国家初始水权分配制度和水权转让制度,明确了用水权交易来更好调节流域水资源配置。湖北省水权交易机制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工作开展的比较晚,从去年开始才开始在县级城市建立水权的交易试点,其主要的核心是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及跨界流域和水源地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可见加强水权交易制度是推进湖北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重要方面。但是从04到13年数据显示治污效果并不明显,我省应继续区域排污权交易,在湖北省内建立统一的排污权交易管理平台。
(二)强化政府在补偿机制实施上的管理作用
政府是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的直接管理者,在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和流域水资源保护上起到了主要作用。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对生态补偿机制总体规划的制定,起到一个纲领性的重要作用。而地方政府在总体方针的统领下,根据各地区的不同实际情况,制定适应该地区生态经济的生态补偿机制。有些区域也建立了基于市场机制的流域生态补偿手段,但也是通过政府作为中介在各区域市场上进行有效协调,保障生态水资源的高效配置。
二、经济层面
(一)拓宽生态补偿金筹措来源
为了保障该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各地方政府应该严格核算各排污主体应该支付或获得的生态补偿金额,制定适应湖北省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这种转移支付的形式,还可以通过缴纳生态补偿税的形式来筹措一定的补偿金,同样可以确保水资源环境的享用者对环境资源保护者的生态补偿,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使流域水污染主体同样参与到环境水资源的保护中来。湖北省的地方政府也可以通过各自的财政资金对流域内经济欠发达地区给予经济上的支援,有助于保障流域上下游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保障社会公平。从金融角度考虑,湖北省应该积极拓宽生态补偿资金融资渠道,发挥金融业在湖北省流域生态补偿中的作用,从一元化的融资渠道,逐步演变为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借鉴目前开展的碳排放金融交易模式,多方面共同扶持湖北省流域生态补偿资金的融资力度。
(二)建立复合式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复合式财政转移支付手段是通过把横向转移和纵向转移结合起来。湖北省政府向武汉市和宜昌市收取一定的生态补偿金额,以横向方式转移给荆州市和黄石市。采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保证补偿资金的来源,而且还能及大地刺激各排污主体参与到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中来。武汉市和宜昌市因为受到了一定的排污惩罚,日后会积极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荆州市和黄石市因为控制污染物排放而受到了一定的资金奖励,那么日后定会继续保持对流域水资源的保护,加大力度维护水资源环境。
三、技术层面
(一)完善流域水质监测技术
湖北省流域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各水质污染物测量方法进行水质监测,对水质染污物种类进行具体的分类和分析。同时增加污染源监测目标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数据误差,提高可信度。在同一个监测点,要做到各级部门同时监测,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同一个流域要增加监测点,保证上下游和不同水段都有相应的监测点,尤其是跨界流域的入境断面和处境断面一定要设立相应的水质监测点,以考虑不同断面下水质状况,保证了数据的可信性,为湖北省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核算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各地区的流域水资源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二)大力引进专项技术人才
国内外专注于于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的优秀人才很多,但最终研究方法和结论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湖北省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制定出适合本省的生态补偿标准。而湖北省要想制定出更好的生态补偿机制,就应该致力于技术上的创新,培养和引进大量的专项技术性人才。在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上突出人才优势。希望湖北省能够自发组织自己的研究队伍开展湖北省流域的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适时开展生态补偿的实践试点工作,形成以武汉市为研究主体,并带动周围城市共同研究并开展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和实践工作,最终形成全民参与监督的多极化生态补偿模式。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279-02
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新的学科应运而生。作为最新知识的专业传授载体,高等院校在新学科的研究发展上走在最前沿。而新学科的分布地――高校各具体院系,其专业资料室是院系学科发展的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资料室的建设应发挥自己所具有的专、精、深等的独特性,围绕教学科研搞好自身建设,进而为本学科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本文以河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为例浅析如何围绕学科发展搞好专业资料室的建设。
一、我院经济管理学科发展
河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前身是河南师范大学的政教系,于2001年合并市场营销系而建院。现发展为七个专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金融学。有制度经济学研究中心、a企业策划与咨询中心、金融工程研究中心、现代应用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学院还拥有河南省唯一的省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硕士学位授权点也由原来的两个发展为现在的四个: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企业管理。政治经济学为河南省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为校级重点学科。现从两个方面讨论一下我院学科发展的情况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1.从研究生论文选题调查看经济管理学科发展。院(系)专业资料室的一个特色收藏就是本学院的硕士毕业生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导师和学生几年来的学习和思考的成果,撰写过程中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特别是研究生导师一般都是所在学院学科建设的带头人或是学术骨干,在他们的指导下完成的论文也有许多是他们正在研究的课题,代表了学科发展的方向。
经济与管理学院从有硕士点以来一直不间断地收藏本院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从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变化就可看出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科发展的动向。经济与管理相关专业的发展同社会发展是密不可分,结合点很多,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管理类的学科发展也从原来的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这一点从硕士生的论文选题上可见一斑。过去研究生大多撰写研究政治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宏观经济理论等方面的论文。发展到现在选题则广泛得多,研究内容更加实际,更注重解决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如以前从未涉及的银行、证券、保险、财政、国际贸易、房地产、企业管理、企业兼并等文章方面已占相当的比重。调查显示,现在的研究生以经济理论,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资本论等的选题是越来越少,而对当前经济热点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经济热点的分析研究呈上升趋势。一些在职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更是紧密结合当前的经济生活和经济发展的热点,这些变化正是顺应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改革的需要。
2.从师资建设看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学科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师资队伍是学科发展的核心。经济与管理学院在2002年以前的教师大部分是从事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的教师,所开专业也大都是政治经济学、资本论研究等。随着学校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求,引进和自我培养多学科硕士、博士越来越多,学科发展也越来越快,经济学管理学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带来了学科建设的大发展。这些在重点大学和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学成归来的博士很多都是行业内大家的弟子,感知着学科最前沿的发展动向,有的还参与了导师的国家级经济学管理学的重大课题研究,他们的学成归来为我院的学科发展注入了活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他们对专业文献资料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围绕学科发展,加强院(系)专业资料室建设
专业资料室因其所收藏文献资料及服务和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使其在学科发展中充当着重要的文献信息提供角色。在学科发展和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和优质的服务是其责任,它的建设应围绕学科建设和学科带头人展开。
1.围绕学科发展需要进行文献资源的建设。资料室的建设与图书馆不同,其收藏的文献资料具有专业性、学科性的特点,在资料的收集和开发上要根据本学科的设置和发展,形成有本专业学科特色的研究级的文献资源。随着新课程的增加,学院的文献保障体系需要针对学科发展的教学与研究变化及时调整文献信息资料的采编计划。如,从2002年后,针对学院新开的课程,如金融、证券、跨国公司、企业兼并、产业链、物流管理等,资料室采纳相关专业教师意见,调整了期刊征订和图书采编计划,并形成制度,每年的期刊征订及每次的图书采编都会充分征求教师意见,作出相应的调整。学院新引进的年轻教师及学者,开设的一些新的课程,学院专业资料室由于经常接触他们,了解他们的文献需求,就可以反映他们的问题,在采编文献的过程中与教师保持畅通的渠道,增加新学科需要的图书期刊等文献资料。资料室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及时将最新的书目和期刊与教师见面,为满足学科发展研究的需要,提供全新的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做好学科发展的文献保障。
2.加强现代化建设,提高人员服务素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期刊专著毕业论文、电子刊物等文献逐年增加,建立现代化管理系统已迫在眉睫,而目前院系资料室虽然配备了计算机及一般的基础设施,但也只是将它的功能定位在目录编制、统计等基础性管理上,缺乏综合处理技术和必要的数据库,导致检索困难,利用率低下。这种落后的技术手段不仅不利于文献的综合利用,更难以适应网络时代的服务要求。所以,文献保障体系必须适应当前信息化这种飞速发展的形势,建立现代化的服务设施,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服务,如我们经济与管理学院对于在2010年中的通货膨胀、新会计准则等问题的专题研究中就采用了网上订阅。并与校图书馆共同对室藏文献进行了回溯建库,利用校园网进行了资源共享。人是一切工作的前提保障。目前,资料室人员计算机知识的运用能力普遍缺乏,外语水平普遍不高,这些都影响了资料室作用的发挥。所以资料室的管理人员应明确自己的职责,不断适应这种深刻的变革,提高自身素质,以保持资料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本学科的发展做好信息保障。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创新日益频繁,学科发展不断加快,院系资料室作为高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重要信息的保障阵地,不仅要向客户提供一般性的参考、咨询服务,还应提供更加专业性、深层性的学科信息服务。这就对资料室的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岗位要求:一是要优化知识结构,不仅要有图书情报知识,而且要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二是要增加职业意识,要坚持甘为人梯的服务理念,加强与学科用户的交流和沟通,围绕学科用户的需求积极开展工作;三是要紧紧围绕学科建设和发展,积极为学科用户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服务,既要为学科用户主动提供各类信息资源,又要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科用户提供咨询服务;既要积极开展信息的收集工作,又要主动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分析,编织成二三次文献,针对学科用户的信息需求,充分调动各种资源来保障学科用户的需要,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3.克服经费难题,为学科发展开拓服务。现在由于文献资料的价格上涨,直接导致院系资料室的购买力下降。由于现在许多高校的图书购置的费用都直接拨付给校图书馆,而图书馆又因为与教研一线的专业人员很少直接交流,不了解学科发展对文献信息的需求,使得服务与需求之间脱节严重,而院系专业资料室又由于经费所限,使得一些需要较大量资金支持的又是学科建设所需要的文献无力收藏,而资料室人员及时的联系双方进行沟通,使资源利益最大化地利用。如本人所在的经济与管理学院,在进行学科建设做一些课题时,学科带头人提出需购置专业数据库,几十万的资金对院系来说有些困难,通过资料室进行反映联系,双方联合购置,解决了这一问题,现在共同购置的中宏数据库和国研网正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联合对解决文献购置经费的来源上提供了新思路。校系文献共建共享是高校信息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的一个好办法。
参考文献:
[1]王晓萍.学科发展与专业资料室服务[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6).
[2]李霞.关于高校院系资料室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思考[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
[3]龚军慧.论提高高校院系资料室这学科建设的服务水平[J].图书馆,2007,(5).
[4]刘芬.高校院系资料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4).
Building the Departmental Reference Room Surrou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s
――Taking the EMC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HAN Hui
工程总承包是指总承包企业受建设单位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测、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对项目的质量、工期、造价等负责。与传统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相比,总承包模式具有降低业主风险、缩短建设周期、降低工程造价的优势,特别是在投资规模大、专业技术要求高、管理难度大的大型工业投资项目中,这种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所以,工程总承包模式已经成为当前国际建筑市场的主流承包模式,在众多工业工程领域被广泛应用。资金是工程项目正常建设的基本保证,对资金的管理是提高项目资金周转率、实现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的关键,因此成为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
一、工程总承包项目资金管理难点
目前,工程总承包资金管理的主要内容基本表现在资金的预算和结算管理上,以保证工程项目资金供应,防止出现资金链断裂为主要管理目标。但是,随着工程总承包模式运用范围的不断扩展,如何控制资金风险、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效益,受到越来越多的项目管理者的关注。
由于工程总承包模式存在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合同价格固定、工程估价较难的特点,在对其资金管理活动中往往存在以下难点:
1.项目开始前工作量难以准确预计,造成资金需求预测困难。
2.资金筹集方式单一,总承包商融资能力有待提高。
3.对合同中资金结算相关条款不够关注,资金结算方式单一。
二、工程总承包项目资金需求预测与融资决策
工程总承包项目货币资金需求的预测和决策是总承包企业进行资金管理的首要步骤,企业通过该项活动提前安排融资计划,避免资金周转问题的发生。
1.工程总承包基本收支项目
总承包企业的现金流入主要为业主单位支付的工程款,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中对具体构成、金额、支付进度等做出详细约定,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一般不进行调整。主要的现金流入项目包括:设备销售款、建安工程款、勘察设计费、项目管理等其他费用以及闲置资金投资收益。
与项目资金流入相对应,工程总承包项目支出也可大体按照上述业务类别进行预测,包括了设备采购费用、建安工程分包费用、勘察设计、项目管理等支出、相关税费以及财务费用与手续费。不同的是资金流入金额基本固定,而资金流出金额需根据业务计划进行推算,也是项目费用控制的目标。
2.工程总承包项目融资决策
在理想状态下,总承包企业在每次收取项目业主工程款之后再向供应商、分包商支付相应款项,不存在为项目建设垫付资金的情况。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种情况十分罕见,总包企业收取工程款的进度与付款进度往往存在差异,同时受合同各方现金流状况、工程结算手续等因素影响,资金的收支与合同计划可能并不一致。为了保证工程项目建设顺利进行,总承包企业需确定合理的融资规模,并采用合适的融资方式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在出现突发资金周转困难时,能通过有效的渠道快速获取资金。
总承包企业可将整个项目周期划分成若干阶段,按照合同约定的资金收付项目与工程计划进度,通过比较主要现金流入及流出情况,测算出每一时间段现金流的盈余或短缺金额。目前总承包企业常用的外部融资渠道与方式有:银行信贷资金、其它金融机构资金、通过证券市场筹集资金和组建总承包联合体。对于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来说,利用国际金融市场融资可以融通大量自由外汇资金和工程所在国货币及第三国货币,使资金的借、用、还一致,减少汇率风险,例如利用政府间双边贷款、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利用国际证券市场融资、利用国际租赁市场融资等。所以总承包企业想要参与更多的国际竞争,就必须在利用好国内资金的同时,面向国际金融市场拓宽融资渠道,研究和掌握国际融资这门技巧。
三、工程总承包项目资金结算管理
参与工程总承包项目建设的单位众多,关系复杂,总承包商需在与供应商、分包商、业主单位间资金结算的过程中积极筹划,以处于较为有利地位。
1.建立内部结算中心制度,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由于工程项目部常常远离总承包企业机构所在地,项目部经常被设置成为一个独立的核算机构。为了加强资金的内部控制管理,以及实现企业资金的统一调度,总承包企业应对所有项目资金进行集中管理,由企业本部统一开设资金结算账户,办理资金结算业务,杜绝资金账外循环。
2.银行保函管理。在工程总承包项目中,开具银行保函作为合同担保方式被广泛采用。第一,总承包企业应选择1―2家实力强大、信誉良好、保函经验丰富的银行作为固定的保函开立银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第二,建立一套保函开立审批程序,在与银行对相关条款进行谈判时,应尽可能利用银行授信额度,降低保函抵押金、压低保费,以减少资金占用。第三,建立保函台账,实施动态管理,及时延期、及时办理注销手续、积极牵头应对业主保函索赔等。
3.结算资金回收管理。为了加快项目资金回笼,总承包企业在收款节点到来之前就应积极准备工程价款结算工作,整理好工程量清单、工程变更签证等结算资料,组织监理和业主单位及时审验,按时结算。另外,总承包企业可考虑办理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加快资金周转。
4.对分包工程款的管控。一方面,在与工程分包企业进行工程款结算时,总承包企业应对分包商提请的工作量清单进行仔细复核,保证结算金额准确;另一方面,对拨付的施工进度款不能包而不管,对资金使用情况应进行监控。
四、工程总承包项目资金管理保障措施
1.强化对工程总承包项目资金管理的重视
在传统的工程建设项目中,资金管理主要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这种理念已不能满足现代项目管理的需要。所有的项目参与者,特别是项目经理等管理人员,都必须树立“项目资金管理价值创造”的核心价值观,将资金管理与控制工程整体造价结合起来,通过减少储备资金占用,降低资金使用成本,提高资金运营效率,加速资金周转,来实现资金运行效果的最大化。
2.完善资金管理体系实施规章制度
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是工程总承包项目资金管理体系实施的必备条件。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既要体现工程总承包项目的个体特征,又要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相结合。
3.提高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水平及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项目资金管理作为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与整个项目管理水平密切相关,而工程项目中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又是决定资金管理绩效的关键因素。
资金管理人员作为项目资金管理的实施与操作人员,首先,要更新观念,将资金管理职能由事后记录与算账转变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预警与监控、事后分析等;其次,定期对参与资金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和具体业务操作培训;最后,资金管理人员应不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特别是工程预决算、施工流程等相关知识,加强与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沟通,贴近生产一线,及时了解项目运行状态。
4.加快总承包项目资金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总承包企业可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平台来实现各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集中化管理。第一,选取合适的项目管理软件,并根据总承包企业特点进行二次开发,使资金管理贯穿于各业务流程,实现有效的财务监控。第二,强化资金管理信息化模块的构建,不断优化项目资金预算控制系统、项目资金结算控制系统、项目资金分析决策控制系统以及项目资金全过程跟踪预警系统几个最主要的系统功能。第三,完善工程项目全过程信息化建设,实现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动态管理,推进工程项目多角度信息的共享、查询和分析等操作。
参考文献:
[1]王竹泉,逄咏梅,孙建强,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会计研究,2007(2).
[2]李尚山,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硕士毕业论文,天津大学,2005.
[3]建市[2003]30号,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筑设计管理,总第109期.
[4]王伍仁,EPC工程总承包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随着硕士研究生大规模的扩招,其就业问题也不断凸现出来。研究生就业问题不但关系到毕业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关系到高等教育良性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当下迫切的事情,本文对硕士研究生就业难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旨在为问题的解决提出适切的建议。
一、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
1.人才相对过剩
当前,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从2003年全国高校招收研究生26万人,到2013年研究生招生计划58.4万人,10年间招生人数翻了一番。《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表明,从就业率看,高学历与就业率“倒挂”的现象已经显现。从2005年开始,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多,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到2009年硕士生就业率首次出现低于本科生就业率的情况。以2011年高校毕业生为例,研究生就业率为86.62%,本科生为90.30%,专科生为94.10%,研究生就业率低于专科生就业率近8个百分点,而在研究生中,硕士生就业率明显低于博士生,即硕士生就业率是最低的。另据教育部统计数据,目前有约160万研究生在校等待就业,每年毕业季就会新增50万硕士毕业生,而市场上并没有足够多的对口岗位容纳新增毕业生。但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过剩是存在一定的时空当中的,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贫困山区对硕士生还是有很大的需求量。以重庆为例,工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等行业领域的缺口约为40万人。
2.人才供需失衡
高等教育机构不少专业培养的硕士生并不符合就业市场需求。作为人才培养来源的高校,长期偏重于培养学术型人才,造就了白领、管理者居多的倒金字塔型的人才结构。但人才资源市场并不能容纳这么多从事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人员,供大于求的必然结果是劳动力过剩。而社会上急需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类、临床医学、护理学、环境工程、生物制药、市场营销、建筑类、工业自动化、机械设计及制造、机电一体化、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等专业的人员。
3.毕业生择业观念存在偏差
硕士研究生相对本科生、专科生而言,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过高,不能正确认识就业形势。首先,体现在毕业生对就业的区域选择上。据调查,毕业生对工作地点的期望依次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苏州,而中西部贫困地区则问津者少。毕业生涌入东部沿海地区,加剧了竞争性,增加了就业难度。其次,体现在毕业生对薪酬上的期望值上。据调查,42%的硕士对薪水的期望是3000-5000元,40%的人期望值为5000-8000元。而据中华英才网的薪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最近几年内硕士的平均月薪是3668元。可见,毕业生的薪资期望值跟现实存在较大差距。
二、影响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因素
1.宏观层面
(1)国家整体就业环境及就业市场机制是影响硕士研究生就业的直接原因。就业环境是毕业生就业的社会背景,决定着硕士研究生就业的整体水平。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明显放缓,尤其是金融危机扩大化的影响,经济不景气,企业纷纷倒闭,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此外,我国的就业市场机制还存在诸多不完善。我国的人才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能实现现代化、专业化、产业化。
(2)我国现实行的研究生培养制度是粗放型的,其追求的是一个量的增长,以致毕业生规模过于庞大。另外,各个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制度不同,一些国家把研究生教育看作是学术研究教育,而一些国家则把研究生教育看作是职业进修教育。我国研究生教育过去定义为学术研究教育,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偏重于学术研究类型的课程,毕业生多面向科研院所和教学机构。由于硕士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科研院所和教育机构人已饱和。学术型的研究生偏多,应用型的研究生偏少,结构性矛盾突出。
2.中观层面
(1)在培养方式上,仍以大班集中授课为主,上课模式跟本科阶段基本一致,还停留在上课教师讲,学生记笔记的应试教育阶段,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不多,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学生研究能力的提升也有限。在实践方面,缺乏实践平台、实验基地,大学与产业及研究所缺乏联系,产学研的链条断裂。在管理方式上,学生基本上处于“放养”的状态。教师带的学生多,加上教学、研究任务、行政领导职务,导师对学生疏于管理,对学生的指导作用甚微,以致培养的质量下降。
(2)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社会需要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对毕业生在能力与知识结构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高校存在只根据学校自身的教学资源或自身的发展来开设专业的情况,而没考虑市场的需求,以致设置的专业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大量招收专业趋同的学生,培养出的人才无特色。甚至部分院校在师资不足、教育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出于自身利益,盲目扩招。加上学校的招生、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基本上仍然按计划体制的模式运作,导致最终培养出的研究生无明显优势、就业竞争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
3.微观层面
毕业生自身的能力与错误的择业观也是影响当前硕士研究生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就科研能力及知识而言,硕士生与博士生是处于不同层次上的。而部分硕士生为了文凭而文凭,对科研毫无兴趣可言,当面对高校或科研单位招聘时,竞争往往处于劣势。在实践能力上,由于硕士大多是以培养科研型人才为目的,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致硕士生跟本科生竞争时,用人单位往往更青睐于后者。再则,在就业观念上存在局限性,部分硕士研究生在就业意向上倾向于东部沿海大城市,倾向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而对有很大需求量的小城镇、民营企业,大多数毕业生表示对此不予考虑。甚至有报道,某毕业生放话死也要死在编制里,这也代表了部分毕业生畸形的就业心态。因此,研究生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促进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对策
1.国家及政府层面
(1)研究生招生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重点支持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坚决限制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社会需求不足的学科和专业的招生规模。应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减少学术型的研究生数量,加大应用型的研究生培养。
(2)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是要加强正确的政策导向,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针对研究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歧视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对用人单位进行规范和制约。其次,对研究生就业要进行合理引导和扶持。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去中西部的小城市或城镇工作,鼓励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工作,同时,鼓励有条件的研究生进行创业。[1]
(3)对未能实现就业的毕业生进行一定程度的保障或者提供进一步相关技能培训的机会。硕士生是政府、社会和家庭长期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劳动力市场的任何波动都会导致人力资本投资的损失,并对研究生本人和家庭产生消极影响,从而影响社会和谐。为此,政府在促进研究生就业过程中应责无旁贷。
2.高等教育机构
(1)高校现阶段应严格过程管理,提升研究生质量。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严进宽出的局面,放松了对学生的管理。高校应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型,不能片面追求数量,应强化过程管理,追求教育质量。严格学习过程管理,首先,及早确定研究主题和方向,重视写作能力尤其是毕业论文。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和资助优秀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和国际一流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等。理论学习的同时,高校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更多的研究生深入企业、单位和基层一线,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达到培养一批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的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生的目的。
(2)强化导师负责制。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保障措施不是形式上的各种规定,而是真正的导师负责制,即导师对学生的招生、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培养质量真正负责。建立对导师合理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将学生的培养质量作为一个考核项目,对不合格的导师取消其带学生的资格。同时,加强对导师的培训,通过岗前和在岗培训,提升导师的指导水平,以利于学生的长足发展。
(3)根据学校实际,做出调整。研究型教育机构应利用自己的学术优势,培养学术型硕士,在目标上,应追求质的提升而非量的增大。对于那些非研究型教育机构来说,则应该考虑培养应用型的研究生,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以市场为导向,确定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专业学位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其突出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减少学术性研究生,扩招一定数量的专业学位硕士生,能较好地应对当前就业问题。
(4)学校做好就业服务工作。首先,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从研究生处到职业指导中心,从专职职业指导教师到研究生专职辅导员到导师,再到校外资源,需要构建一个全方位的体系。[2]其次,开设就业方面的课程,诸如,礼仪培训、言语培训、面试课程等。再次,学校应积极了解市场需求,主动收集就业信息,建立一个就业数据库,及时提供给学生,举办就业招聘会、宣传会等。
3.硕士研究生自身
首先,硕士研究生应正视当前就业形势,摆正就业心态,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合理地规划职业,调整职业期待值。其次,毕业生应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沟通交往能力、言语表达能力、为人处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锻炼,修炼职业习惯、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精神等,树立竞争意识。[3]再次,积累工作和实践经验,充分利用假期时间,一边实践一边结合理论,不断地提升自己。复次,毕业生平时也要多注意搜集各个渠道的信息,听取导师的建议,多与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们沟通。最后,树立多元的择业观念,破除专业对口观念、身份地位等级观念,树立多元的择业观念。
参考文献:
[1] 李恩,杨元哗.新形势下研究生就业问题思考[J].教育
与职业,2007,(15).
[2] 宋智.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唐银,广西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09级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2-0189-04
自1999年高校扩招至今,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截至200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同样的,研究生教育也迅猛发展,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逐年攀升,但在数量和规模高速发展的同时,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否得到保障,毕业生就业前景是否乐观等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究竟研究生扩招的益处何在,又存在哪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又需要如何解决,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背景概述
自198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呈现出了明显的波动性。在1985年曾有过高速增长,增长率达95.0%,此后10年中,招生规模持续下降,1985年至1996年招生人数分别为3.74万人、3.48万人、3.31万人、3.08万人、2.51万人、2.63万人、2.55万人、2.81万人、3.54万人、4.12万人、3.94万人、4.58万人,均维持较低水平。1996年之后,硕士研究生招生数开始呈逐年增长之势,1999年起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99年至2008年,硕士生招生数年均增长率为21.59%,在校生数年均增长21.53%(具体数据见表1)。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逾140万人,计划招生4702万人,是1996年的10倍有余,录取比例达到将近3:1,比1997年的4.7:1、1999年的4.9:1有了大幅度提高。至2008年,全国研究生培养机构共796个,其中普通高校479个,科研机构317个,同时众多大学均在不断新增硕士点。
研究生扩招有其有利之处,首先,可以增加人们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学识水平和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按照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我们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手段,因而增加培养研究生的力度,既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继而又可推动经济发展。其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研究生的扩招,有利于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最后,由于金融风暴等的影响,近几年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据统计,2008年未就业的大学生近100万人,扩大研究生招生数,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内可以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有利于社会稳定。
二、扩招背后存在的问题
在研究生扩招的强劲势头之下,我国的硕士研究生规模迅速跨入世界大国行列,其带来一定益处的同时,也在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等方面存在着极大问题。
(一)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隐患
1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发达国家教育经费支出通常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以上,发展中国家则为4%左右,而我国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长期偏低,1992年至2000年,这一比例在2.42%-2.87%之间,2001、2002年突破3%,分别达到3.14%和3.32%,但此后几年又下降到3%之下。近几年的连续扩招,平均教育经费更是在不断下降,严重地制约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2 教育资源不足或配置不均
一方面,研究生数量的激增使得原本就稀缺的教育资源更显不足。2008年全国共有171796名硕士生导师,生师比为6.09:1,而在1997年这一比例为2.28:1。据悉,在一些高校,一位教授往往带着多名学生,根本就是“分身乏术”,随着扩招,如此紧缺的教师资源将继续被稀释。师生间面对面、一对一的教学指导机会少之又少,学生基本只能上大课,与本科教育并无两样,教育质量显然大打折扣。此外,学校的硬件资源,包括宿舍、教室、图书馆、食堂、运动场等在扩招背景下显得格外拥挤,学校的建设速度远跟不上学生规模的增长,也为研究生教育的开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现象严重。不少院校应用性学科扩展过快,优秀教师资源远远跟不上需求,但一些师资条件较好的基础性学科却因各种原因招生名额较少,甚至某些理工科硕士生因名额太少出现导师比学生多的现象。
3 研究生教育发展过于重规模而轻内涵
目前研究生教育过多的是强调规模和数量的增长,对于培养模式、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采取的举措则相对较少。首先,研究生招生使用的“一考定终身”的方式死板而片面,虽然在招考程序上采取的是全国统一考试加上复试的模式,但录取时关键考虑的还是考生的应试成绩尤其是统考分数,对于其研究能力和发展潜力的考察严重不足。其次,扩招后不少硕士专业由小班培养转入大班教学,教学方式较单一,大多是集体讲授,考核方式通常为写论文加上平时课堂表现,学生几乎沦为了流水线作业的统一规格产品。再次,研究生实行的严进宽出制,对于学生的入门要求严,过程要求松,结果要求更松,淘汰率极低,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危机和竞争意识。此外,在专业课程之外,学校对学生的个性培养、思想引导、心理教育等都较少关注,不少学生在应付专业课程、实验或调研、毕业论文之余,大部分时间都在上网、无所事事和迷茫中度过,不少学生认为读研究生除了一纸文凭,并不能真正学到什么。
4 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硕士生教育本科化
硕士生大量扩招,入学门槛的降低,导致了生源的良莠不齐。2009年12月举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高端论坛上,由武汉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共同完成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课题调查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研究生中,62.7%的人认为硕士生的生源质量降低,60.5%的人认为高校应压缩招生规模。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侯建国指出,目前国内高等教育出现了本科高中化、硕士本科化的趋势,相当一部分硕士研究生在本科期间将大部分时间用来应付课程考试和考研复习上,并不具备硕士生应有的研究能力,甚至还不及一名优秀本科生的水平。在进入研究生阶段之后,他们必须先补充基础知识,学习如何研究,或直接补上本科程,如此花费的时间已占据整个研究生学习阶段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剩余的大部分时间又都用于应付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以至事实上他们并未对其专
业进行深入研究,更无法成为专业领域的高端人才,这显然是达不到研究生教育目的的。
(二)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1 硕士研究生培养结构失衡
目前,国内大学、学者通常将研究生视为从事专业学术研究的人才,教育目的也定位于培养某一专业领域的高端研究人才,相应忽略了对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等应用型人才的定位。而欧美研究生教育通常用“postgraduate”来表述,从字面来理解,指的是在本科后进行专业学习,而非单纯过分的强调学术研究。相比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在研究生培养上存在较严重的“重学术学位,轻专业学位”的观念,据调查,美国学术性学位硕士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生的比例为3:7,我国这一比例为7.8:2.2,上海为6.9:3.1,一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也未摆脱“学术化”模式。但现在市场需求量大的却正是应用能力强的专用型人才,因而现有的研究生培养理念直接造成了目前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过剩,继而造成了研究生的结构性就业问题。
2 硕士生就业形势不佳
从目前社会上的反馈信息来看,研究生就业形势并不比大中专生乐观,甚至存在就业率学历倒挂现象。广东省2006年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为94.37%,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6.16%(其中本科97.25%,专科95.57%);吉林省2008届研究生就业率为78%,本科生为83%;江苏省研究生就业率从2004年的97.98%降至2007年的94.84%。而本专科生就业率却呈上升趋势;山东2010届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为79.3%,其中研究生就业率只有62%,比本科生就业率的82.7%低20多个百分点,甚至远低于专科生的78%。这些都是研究生就业形势不佳的有力证据,虽然其中有众多因素,如研究生就业要求和期望值高、结构性就业问题等,但研究生的大范围扩招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扩招政策的导向使更多学生将读研作为暂避就业压力的一条道路,很多学生趁着扩招之际,抱着“以后更好的就业”或者“暂时不想工作”的心态而读研,但几年之后,学生仍然需要面对就业的压力,并且是更多硕士毕业生的残酷竞争,更严峻的就业形势。读研并不是一种就业方式,而是更高的学习阶段,是为走上工作岗位而做的准备阶段,如果用延长准备的时间来缓解就业压力,无疑有些自欺欺人。目前我国最需要的是培养高能力、高水平的“杰出人才”,而不是培养更多拿着高学历证书的“普通人才”,因此,将研究生扩招作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途径,几年过后,硕士文凭将面临贬值危机,社会难免出现“文凭高消费”现象,研究生会遭遇更大的就业压力。
(三)教育投资收益率下降
教育收益率即教育收益的折现值与教育成本之比。学生本科毕业后放弃就业选择读研,估算其投入成本,包括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学费、杂费以及失掉3年工作机会可能得到的收入、晋升机会等机会成本,通常需要将近10万元甚至更多。但在研究生毕业之后,他们并不一定能获得比本科生优越很多的待遇,扩招显然更加剧了这一现象。近几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研究生们不得不与本科生、专科生一同竞争,月薪期望值一再滑落。2009年,智联招聘网对1.5万名大学生进行了就业期望薪酬的调查,结果显示本科毕业生的期望薪酬集中在2001―3000元,比例为45.4%;研究生的期望薪酬集中在3000―4000元,比例为34.3%,其次为2000―3000元,比例达到26.4%。事实上,不少研究生就业后的收入与本科生并没有多少区别,甚至远不如几年前放弃考研而就业所能得到的待遇和发展机会。因而,用3年的时间和数万元的成本去换取一纸研究生文凭是否值得,被许多人所质疑。《中国青年报》与某网站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表明,52.9%的人认为读硕士研究生不值;而读过研的受访者中,35.6%的人表示后悔。
三、建议
(一)优化研究生培养结构,理性扩招
一味的追求规模的扩张和高速发展在缓解一时就业压力、拉动内需的同时,会带来更深远的危机,因而研究生招生的时候应当认真考虑社会需求,分析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将研究生的培养与市场结合起来,真正培养社会所稀缺的人才。一方面,稳定招生规模,防止盲目扩招,将研究生的培养重点从学术型向应用型适当转移,缩小学生型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协调二者的招生比例;另一方面,社会需求量大、发展潜力广的专业可以适度增加招生名额,而需求量小的专业不因为了扩招而扩招,设置不够合理的专业则应果断的取消或是进行专业的合并调整。
(二)提高教育质量
社会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而不是高学历的平庸者,因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至关重要。这需要从多方面人手进行革新,包括招生录取、培养模式、教学方式、考核方法等。
1 调整招生方式
在招生环节中,可以采取更灵活、更合理的方式,减少过分单调的“一考定终身”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是加大优秀本科生推荐免试读研的比例,这一“优秀”的标准不仅仅局限于本科学业成绩突出,而是综合考察学生的创造能力、研究能力等,对某方面有特别突出能力的学生可以优先考虑。二是可以扩大跨学科招生以及按一级学科招生的比例。不少学生因为兴趣特长等原因读研时希望选择与本科专业不同的领域,也有不少学生入学前对于硕士的研究方向并不能很准确的把握,所以扩大跨学科招生、按一级学科招生,入学后再选择具体的研究科目,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空间。三是加大复试成绩在研究生选拔中的比例,全国统考或是自主招生学校的笔试都只能反映考生的部分能力,在复试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对考生进行更全面的考察,以确定考生是否符合招考标准,并加大对考生创新成果、研究潜质的考核比重,对有特殊才能的考生给予一定优待。
2 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
可以根据专业的特点,实行弹性学制,完善提前攻博、硕博连读等方式,更好的衔接本科、硕士、博士各个阶段的培养行为。培养过程中可以适当采用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方式,将不同学科背景、不同专长的导师进行组合,再对学生进行联合指导,可以拓展研究生的学科视野,丰富学术体验。另外,高校间、高校与科研单位、企业及与国外高校间可以加强合作,联合对研究生进行培养,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
3 把好教学质量
在课程方面,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培养目标、各专业特色,建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本专业课程与跨学科课程、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方式建设课程体系,培养研究生的广阔视野和多角度思维方式。在教学方式上,将讲授法、讲座式、研讨式、启发式、实践法等体现研究生教学特点方式结合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在教学内容上,应走在学术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引入相关学科知识,丰富专业内容。
4 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研究
水平、创新能力、思想道德素质等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综合的评定,而不是过于关注学生的课程成绩,单一的使用课程论文进行考察。同时严格进行中期考核和毕业答辩,不能将其流于形式,使学生陷入得过且过的学习生活中。
5 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
在选拔、聘任、考评、晋升等各个环节中严格进行把关,提高导师的师德水平、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学术研究能力,明确导师责任,规范导师在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的指导行为,以更好得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6 加强高校硬件设备建设
在校生的增加,对高校的生活资源和后勤管理水平带来巨大挑战,如果不加快学生宿舍、教室、实验设备、图书馆等资源的建设,加强管理,必然会对学生学习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7 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高校应提供平台,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文体活动,加强学术交流,通过举办学术报告会、学术沙龙、艺术节、科技节等方式,并对活动质量进行评估,对学生参与活动情况进行考核,丰富研究生的生活、提高能力素质,有利于营造自由平等、积极乐观、浓郁健康的校园氛围。
(三)正确对待读研。慎重人生选择
从学生个人的角度来看,如果在不了解自我,没有进行未来规划的情况下,将读研当作逃避就业、逃避现实的途径,或是盲目的迷信高学历,追求文凭上的“社会认同感”,都是一种对自我不负责任的行为,很容易造成得不偿失的后果。因为尽管文凭是就业的一块敲门砖,学术研究能力也是工作过程中所需的一项能力,但许多企业、单位并不是以此作为择人用人的最高标准,而是更注重经验和应用能力。因而人们应当端正心态,及早做好生涯规划,寻找人生目标,确定未来方向,继而在了解读研与工作可能的发展道路,正确分析读研的利与弊,权衡得与失、是否符合自身规划等的情况下进行理性的选择。
[参考文献]
[1]乔东,王孙禺,我国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现状及问题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