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体育竞赛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9 09:21:5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体育竞赛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体育竞赛论文

篇(1)

一、企业赞助体育赛事存在问题

我国体育赞助工作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出现,历史较短,经验尚浅,因而在体育赞助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赞助行为单一,缺乏整体营销计划

目前我国不少企业在体育赞助上急于求成,重视外在运作,忽视与体育运动或体育赛事的内涵型发展,赞助活动大多数是一次性、短时性的合作行为。很多企业期望通过一两次对体育赛事或体育明星等的赞助为其提高品牌知名度。花巨资投入赞助费建立起来的知名度,是需要通过连续性的营销或赞助活动进行维持的。而要使赞助项目真正发挥效用,更需要企业投入资金开展一系列推广、宣传和促销活动。国内许多企业在决定赞助时,缺乏整体战略考虑,往往是冠名了事,花费资金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但效益增加不多,浪费了赞助资源。所以,企业在进行体育赞助决策前应该有一个完整的战略规划。

2.企业赞助缺乏长远眼光

在我国有不少商家热心于体育运动,对体育赞助也投入了不小热情,然而他们大多只是过分关注一场体育比赛所带来的实际广告回报,急功近利.以我国足球为例,当足球赛场变成万众瞩目的焦点时,国内不少厂家和广告商将大笔大笔资金投向足球,但他们大多只是热衷于商业比赛,为了一场比赛的胜利不惜一掷千金,结果除了比赛前后一阵热闹外,收效并不大.各俱乐部赞助企业也只注重球队眼前成绩而忽视球队梯队建设,导致运动成绩的不断下降.自从我国足球1994年开始职业化以来,最初各个俱乐部的赞助企业到现在几乎一个不存,许多俱乐部是一个赛季一个赞助商,有的甚至一个赛季要换几个赞助商。

3.企业赞助缺乏全球战略

国外企业在策划体育赞助时,往往是全球通盘考虑,如耐赛、选拔人才,再赞助他们到美国集训,接受NBA球星指导,最后才是通过这些未来球星扩大公司在全世界的影响,稳定地位,改善形象,以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和利润;而国内企业基本上只瞄准国内市场,很少能跨出国门,这与体育交流频繁、国际性突出的特点完全不符,目前虽然有个别企业,如明基电脑、李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但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还是远远不够的。

4.企业在体育赞助中的定位比较盲目

由于体育赞助活动需要与其他组织协调共同进行,因此赞助活动有一定的时机性,比如体育比赛并不是根据企业所希望的时机开展的。因此,一时或一地进行的体育活动并不一定就适合企业进行赞助。企业需要根据自己企业产品需要传递的信息,再结合体育活动的性质、影响力以及赞助形式等进行赞助行为决策。我国企业在这方面往往表现出心血来潮、凭感觉拍板的弊病,缺乏合理的、全面的赞助活动分析,结果是经常花了冤枉钱收不到效益。

二、企业赞助体育赛事的对策分析

1.企业设计整体营销计划

体育赞助的最大优点是让人们在非商业状态下接受产品宣传,有效避免了人们对广告的逆反心理。但缺点是能够直接展现在公众面前的企业、品牌和商品信息太少,难以使人们对它产生全面、完整的认识和印象。要弥补赞助这一缺陷,赞助商应该采取综合沟通的方法,即以赞助为契机,结合广告、促销和公关等其他沟通手段同时出击,优势互补,形成一种相得益彰的合力,产生规模效益和轰动效应。借鉴国外公司的成功经验,赞助企业应做好整合营销计划,对品牌传播系中能与目标顾客有着某种联系的诉求点进行有所侧重的组合宣传,积极地创造品牌的知名度和相关联想,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效果。超级秘书网

2.企业赞助要具有战略长期性和广泛性

制定完整的赞助策略,要有长远目光,不能苛求赞助要有立竿见影的回报。体育赞助各种功能只有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方能实现,很难一蹴而就,因此体育赞助贵在坚持。无论是赞助目标还是赞助对象都要保持相对稳定,使之形成传统和气候,切忌朝三暮四、一暴十寒。认清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立足国内,发展国际市场。

3.选择适宜的赞助对象

在对体育赛事进行赞助时,要注重企业(产品)形象和运动项目形象之间的吻合、产品和运动项目类型之间的吻合,以及双方目标市场之间的吻合。体育赞助的重大效应之一是形象转移,即通过赞助某一运动项目使人们产生某些联想,从而把该项目的某些美好特征转移到企业和产品的形象上,使之增辉,达到美化企业或产品形象的目的。

三、结论

企业如何实施赞助,提升企业形象,扩大产品销售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如何把握机会将是体育主管部门和企业共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企业应充分认识到体育赞助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实施策略。尽可能吸取国外企业的经验教训,成功把握这一发展机遇,通过体育赞助,树立企业形象,提高知名度,必将为企业获得更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2)

第二条为贯彻“奥运争光计划”,进一步加快我区竞技体育的发展,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三条业余训练工作任务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

第四条业余训练工作应当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体育锻炼与安全卫生相结合的原则,注意汲取有益经验,积极开展业余训练研究工作。

第五条业余训练工作要在学校开足开齐体育课和的前提下进行。

第六条业余训练工作在教育体育局领导下,由学校组织实施,并接受教育体育局的指导。

第二章业余训练

第七条学校应当在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第八条学校对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应当安排好文化课学习,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并注意改善他们的营养。

第九条在业余训练工作中成绩突出,被评为省级业余训练先进个人、市级业余训练先进个人等同于市级先进工作者;被评为区级业余训练先进个人等同于区级先进工作者。

第三章运动员输送

第十条凡运动员被省少体校、省体工大队、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部队相关体校正式录取的,相关带训教练可视同为省级论文一等奖获得者。

第四章竞赛成绩

第十一条省级体育比赛(单项、团体)

1、在省级各类体育竞赛中所带运动员获第一名等同于获省级论文一等奖;

2、在省级各类体育竞赛中所带运动员获第二名、第三名等同于教练员获省级论文二等奖;

3、在省级各类体育竞赛中所带运动员获第四名、第五名、第六名等同于教练员获省级论文三等奖。

第十二条市级体育比赛(团体)

1、在市级各类体育竞赛中所带运动员获团体第一名等同于教练员获市级论文一等奖;

2、在市级各类体育竞赛中所带运动员获团体第二名、第三名等同于教练员获市级论文二等奖;

3、在市级各类体育竞赛中所带运动员获团体第四名、第五名、第六名等同于教练员获市级论文三等奖。

第十三条市级体育比赛(单项)

1、中学组

(1)在市级各类体育竞赛中所带运动员获金牌1枚以上、得分在15分以上等同于教练员获市级论文一等奖;

(2)在市级各类体育竞赛中所带运动员获银牌1枚以上、得分在10分以上等同于教练员获市级论文二等奖;

(3)在市级各类体育竞赛中所带运动员获铜牌1枚以上、得分在8分以上等同于教练员获市级论文三等奖。

2、小学组

(1)在市级各类体育竞赛中所带运动员获银牌1枚以上、得分在10分以上等同于教练员获市级论文一等奖;

(2)在市级各类体育竞赛中所带运动员获铜牌1枚以上、得分在8分以上等同于教练员获市级论文二等奖;

(3)在市级各类体育竞赛中所带运动员得分在6分以上等同于教练员获市级论文三等奖。

第十四条区级体育比赛(团体)

1、必须参加*区举办的各类体育比赛,城区学校获团体前3名、农村学校获团体前5名等同于教练员获区级论文一等奖;

篇(3)

 

当前学校出现一种现象: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的必然十分重视课余体育训练;不重视课余体育训练的必然十分不重视学校体育工作。课余体育训练为何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焦点呢?

本文试从课余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关系、课余体育训练与学校体育关系及课余体育训练价值展开分析研究。

1课余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训练与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它工作对象是少数具有运动特长或运动天赋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采用竞技训练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和水平,对这些学生实施“精英教育”。长期以来体育界把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与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联系在一起;然而普通大、中、小学学校真能成为国家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吗?它在实现学校这一目标有多的现实意义,很值得我们探讨。虽然,我国大部分在国内、国际比赛中夺取优异成绩的运动员都启蒙于学校课余体育训练[1],但启蒙不等于培养。课余体育训练只是为竞技人才的选拔提供一个选拔的平台的功能,我国竞技人才的培养体系并没有真正把普通中、小学作为它的组成部分,只是把普通中、小学学生作为它的选材基地。一旦发现可造之才就会使其脱离中小学的课余训练而纳入各级的体育运动学校、各级专业运动队进行专业系统的训练。如果要说课余体育训练真的具备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功能的话,也仅存在于国家布点于个别大、中、小学学校的体育训练基地,极其不具有普遍性。如果真以为各级专业运动队输送多少人才来评价课余体育训练的成绩的话,绝大部分的学校的课余体育训练是失败的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一事无成的。由于现行的竞技体育开始走“体教结合”之路,普通大中、小学更多担负的是此类运动员学生文化学习,而不是竞技能力的打造。因此他们除了具有运动学校、各级专业运动队队员身份外,还具有挂靠所在大、中、小学学生的身份。当然他们亦有资格代表所在学校参加校外各类的比赛,并轻易地取得出色的竞技成绩,为校争光。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并不是所在普通中小学培养出来的,而是由体育运动学校或各级高水平专业运动队所培养出来的。从某一角度来说,他们有充当“”,学校有“请枪”的嫌疑。若普通大、中、小学通过他们获得的荣誉鼓叫自己的学校体育工作如何出色;或这类运动员身份的学生在国内外大赛披金戴银,学校而利用媒体大肆宣传自己为国家竞技体育作出极大的贡献;此中给人以自欺欺人、欺世盗名之意。

2课余体育训练与学校体育

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课余体育训练对学生来说不具普遍性,其面对的是少数具有运动特长与天赋的学生,属于高层次的体育教育;其要实现的是学校体育总目标之一的“提高少数学生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1]。 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好坏对学校学生整体体质的增强、运动技能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对整个学校体育任务完成、目标的实现远次于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论文怎么写论文格式模板。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更多是基于学校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而不是基于学校体育的需要,表现出极强的工具性、手段性。

3课余体育训练价值分析

从理论上讲,课余体育训练较之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其不应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可在现实的工作中,因其能成为学校的“面子”工程和“功利”的争逐场,很多学校对课余训练过分厚爱,很多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以课余训练为主,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为次。这种本末倒置“错位”现象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很多学校目前是要据课余训练的需要配备所需专项特长师资,而不是根据教学的需要,使得不少学校的师资配备不合理,制约着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落实。很多学校为了参加校外各类体育比赛取得荣誉而将本来就捉襟见肘的体育经费用于竞赛,使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缺粮”。学校之所以如此重视课余训练,是为了在校外各级体育竞赛中能获得优异的成绩,而这些都是源自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的考虑。

3.1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体育竞赛成绩提高学校知名度

各级校际间的官方比赛它能为各个学校提供一个展现体育水平的舞台。各学校都想在此舞台上披金戴银打败对手塑造一个体育强校的形象,并借此宣传学校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较高的竞技水平体育论文体育论文,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3.2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体育竞赛成绩彰显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

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对外窗口,很多学校都试图通过这个窗口让兄弟学校和体育主管部门借此窥探到本校体育工作的成绩。虽然课余训练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但是,很多学校都想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竞赛成绩并借此论“英雄”。这就使得很多学校偏离学校体育工作的轨道狠抓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以图彰显学校体育工作的成就。

3.3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体育竞赛成绩彰显“政绩”邀功论赏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工作当然是主管体育的学校领导和体育科组的工作职责,学校体育成绩当然亦成为学校领导其“政绩”的重要考评

摘要和较易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学校课余训练与竞赛受到校领导和相关人员重视“热棒”,把其作为学校体育工作中心来抓的关键所在;使得学校体育在实践中不是践行“素质教育的方针”而是践行“功利”性的方针,扭曲学校体育三大部分的正常关系,这严重影响学校工作的健康、正常发展。

4结语

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对部分有运动天赋和运动特长的体育“尖子”实施的“精英”教育,以图实现学校、领导、体育教师的功利性目标。而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其不具有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的功能。学校体育不能以课余体育训练主导体育师资的配备、经费分配;不能把把课余体育训练作为工作的重点,把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把在次要的位置,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

参考文献:

篇(4)

 

体育竞赛是一种以运动项目或某些身体活动为内容,按一定规则要求进行的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术和心理的相互较量的过程,在体育过程中,它既是一种组织形式,也是一种方法,运动的目的在于激励或检查学生体育学习锻炼的质量水平,培养竞争意识和创造精神,推动学校体育活动持久开展。体育竞赛包括很多,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运动会等,下面我将结合我们学校来具体说明一下。 

一、体育竞赛可以使学校学生的成绩大幅度提高 

我们从足球来谈起,足球运动是世界体育运动中开展最广泛,影响最大的运动项目,号称“世界第一运动”,深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足球比赛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和成年人积极参与。世界杯足球赛、奥运会足球赛、世界青少年足球锦标赛等成为青少年关注的要点,我们学校在本学期也举行了五人制的足球比赛,通过比赛,使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素质水平得到了提高,培养了学生勇敢机智、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热爱集体、团结协作、遵守纪律及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品德,陶冶其文明礼貌、光明磊落、奋发向上、勇于竞争及不卑不亢的情操,通过足球比赛也可以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及班级与班级之间的交往,加深友情,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在足球比赛中胜利可以提高班风,增加班级的凝聚力。但在比赛中也发现不少问题,学生喜欢十一人制的足球比赛,可以利用空间展示自己的技术。由于学校班级很多,举行一次足球赛需要的时间和精力很多,这样会影响学校的正常管理,但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弊端来刺激比赛,每当举行大型的足球比赛时候,只选取全班学习成绩总分排在前十五的班级参加比赛,而其他学习成绩总分排在后面的班级则没有权利参加比赛,这样可以督促后进班级的学生更加努力学习,而学习成绩好的班级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结果,从而学校的总体学习将会大幅度的提高,学校毕业的学生也会更加优秀,毕业生将会被社会认可,学校才有机会打出自己的品牌。 

二、体育竞赛的开展有利于体育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校教师的总体综合素质的提高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学校教育是实现教育方针的重要过程,作为体育教师,主要担负学校体育工作。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和组织者,任何一项体育竞赛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的安排,体育教师按照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要求,遵循体育教学大纲、教材,以及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科学地、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把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技术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健身有道,强体有术,并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愿望,教会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的习惯,通过活动,可以发现一些在教学方面的弊端,从而改进方法,提高教学水平,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学,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能力和素质,培养体育教师不断学习、不断钻研的精神。 

体育竞赛不仅仅以学生为主要对象,也可以面向学校教师,例如师生足球赛,师生篮球赛,师生排球比赛等活动,体育教师向学校老师和学生讲解比赛规则制度,讲解比赛的进攻和防守等方法,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了其他任课老师知识面,通过比赛,使学生和老师的身体得到了锻炼,增加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友谊,减少了学生和老师的代沟,促进了学生对学校的信任,相信学校是一个能够实现自己理想的地方。 

三、大型的体育竞赛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运动会是一种较大规模的体育比赛形式,是由若干运动项目组成并在同一时间内进行的比赛。其特点是项目多,规模大,参加人数多,组织工作比较复杂,它有助于全面检查学校田径运动的开展情况,进一步推动田径运动的普及与提高。 

我们学校由于学校的场地和器材有限,所以我校的体育成绩一直都没有很好的得到提高,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运动会上,学校的体育成绩一直都不高,于是学校领导在体育方面进行了大力的支持和重视,购买了许多体育器材,同时也开展了各式各样的体育竞赛,对于任何体育竞赛项目获奖的学生都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通过体育竞赛,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并且在当年秋季运动会上取得了市第六名的好成绩,缩短了与其他高中类学校的差距,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受到了市领导的点名表扬,因此也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并且我们也经常和其他学校联系比赛,加强了校际交流,扩大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往,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四、通过体育训练的不断创新为学校培养体育人才,为国家输送人才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人的创新受诸多主、客观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在一定的环境中才对创新活动和创新者发生作用。因此,人们创新精神的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创新人格的塑造,都与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不仅仅只满足于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创新。我国著名教练员胡鸿飞建立了以速度为中心、技术与力量平衡发展的训练指导思想,并从体能的角度提出训练主要应抓好“快速助跑下的向上跳的能力”,从技术的角度提出了“助跑快、起跳快、过竿快”的三快背越式跳高技术。 

对于学校的任何一项体育竞赛,不仅仅只是让学生得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更主要的目的是通过体育竞赛来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创造人才。 

由此可见,体育竞赛与学校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有利杠杆,体育活动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钦昌.学校体育学.1994年6月. 

篇(5)

抗挫折能力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适应挫折、应对挫折时的能力。中学生生活经验较少,对挫折的调控能力较差,容易在面对困境时一蹶不振,从而影响其健康成长。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将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列为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体育竞赛是一项兼具娱乐性和竞争性的运动项目,具备运动强度大、难度高的特点,对于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个人品质和良好的抗挫折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探讨在体育竞赛中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以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的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本校学生中抽取受测者参与调查问卷测试。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348份。问卷题目的得分高低直接反映学生参与体育竞赛的情况。为了分析参与体育竞赛对于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影响,本研究将参与测试的学生进行筛选,依据问卷得分高低将学生分为三组。首先将问卷得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然后将前27%命名为高分组,后27%命名为低分组,中间的46%为中等组。三个层次的得分反映了学生参与体育竞赛水平的高低顺序。高分组为参与水平一、中等组为参与水平二、低分组为参与水平三。三组参与测试者的分布情况见表1。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在知网、万方等中文数据库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研究和分析了大量有关体育竞赛、体育运动对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抗挫折能力、逆商培养等的论文及专著,为完成本研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2)问卷法:为达到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采用了中学生参与体育竞赛情况调查问卷和中学生抗挫折能力测试问卷。其中中学生参与体育竞赛情况调查问卷统计学生在过去一学年参与体育竞赛的次数和频率,体育竞赛持续的时间。中学生抗挫折能力测试问卷测试学生的意志力、情绪稳定情况、自我控制能力、精神面貌、焦虑状况及自信心,根据被测试学生参与竞赛的情况,分析体育竞赛对于增强抗挫折能力的影响。

(3)数理统计法:根据调查问卷,利用计算机数据分析工具对统计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分析比较三组参与水平的学生在意志力、情绪稳定情况、自我控制能力、精神面貌、焦虑状况及自信心方面的表现,研究体育竞赛对于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影响。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对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测试从意志力、情绪稳定情况、自我控制能力、精神面貌、焦虑状况及自信心六个方面进行考察。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体育竞赛与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呈现正相关关系。综合表1、表2可以看出,体育竞赛参与水平越高的学生,在意志力、情绪稳定情况、自我控制能力、精神面貌、自信心等方面的得分普遍高于参与水平低的学生,而体育竞赛参与水平低的学生在焦虑状况测试项的得分普遍高于体育竞赛参与水平高的学生。具体得分情况见表2。

通过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体育竞赛参与水平与学生的意志力、情绪控制能力、自信心等呈现正相关关系,与心理焦虑状况呈现负相关关系。参与水平一的学生在意志力、情绪稳定情况、自我控制能力、精神面貌、自信心等测试项的平均分数为4.36,参与水平二的学生为3.64,参与水平三的学生为3.04;而参与水平一的学生在心理焦虑测试中的平均得分为3.2,参与水平二和三分别为3.4和4.2。因此,提高中学生的体育竞赛参与程度和范围,在竞技运动中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提高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实践证明,体育竞赛作为一种强度大、要求高的运动项目,能够让学生在训练和竞赛过程中遭受挫折,并不断地战胜挫折,从而磨练学生的意志力,提高学生体育竞赛中的情绪调节能力和控制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自信心。由此可见,提高学生⒂胩逵竞赛的程度和范围,在训练和竞赛过程中融入抗挫折教育,对于培养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建议

(1)在体育竞赛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体育竞赛作为竞技运动项目,在此过程中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一方面要教会学生正确看待竞赛过程中的胜败,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或调整训练方式、训练难度等途径重拾信心。

(2)在体育竞赛中加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帮助学生形成自我控制能力。教师一方面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帮助学生分析比赛中遇到的困难,比赛输赢的原因,让学生进一步树立自信心;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放松心情,享受比赛的过程。

篇(6)

中图分类号:G80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4-0558-0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发展的转型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给全国竞赛组织者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未来的竞赛组织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体育竞赛组织人才状况是直接影响全国竞技体育能否成功举办的关键所在。本论文中的“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包括体育系统中的裁判员、日常竞赛组织管理人员(指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中管理竞赛的领导者)和竞赛组织工作人员(指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中除管理竞赛的领导者的人)。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全国体育人才基本情况调查”所得数据为基础,再选取奥组委部分成员、部分省(市)地区的体育局相关领导及各体育局体育竞赛组织部的相关行政人员为调查对象。具体研究对象2包括体育系统中的裁判员20 079人、日常竞赛组织管理人员3 093人、竞赛组织工作人员5 850人。

1.2研究方法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全国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队伍的现状及决策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2全国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队伍现状分析

2.1年龄段结构合理,以中青年为主

从表1来看,队伍以31~50岁中青年为主,其中41~45岁年龄段最多(24.9%),从46~50岁年龄段开始,比例持续下降。说明41~45岁是体育竞赛组织人才的最成熟的黄金阶段,具有最丰富的临场经验和足够的体能,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隐退。这种分配情况也进一步说明我国的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是合理的。

但从培养后备人才的角度考虑,我们也应大力培养青年骨干(26~30岁)。另外,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趋势,也应继续发挥50岁以上的体育竞赛组织人才的余热,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开展老年体育运动。

2.2外语水平偏低,对外交流能力不强

从表2来看,我国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外语水平还不够高(绝大部分为初级水平,分别占总数的32.9%、31.3%和34.4%),真正能讲一口流利的外语并用外语清楚地表达自己思想观点进行交流的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太少。这是由于在我国体育竞赛组织管理人才中,相当一部分由退役的教练员、运动员充任,他们虽熟悉体育工作,但大缺乏管理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对我国首次举行的奥运会管理毫无经验。而外国成功举办奥运会的例子许多,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这就迫切要求我国的体育竞赛组织管理工作者努力学习外语,以外语为工具,学习外国的经验技术,洋为中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服务。

对于裁判员来说,他们是根据比赛的规则组织比赛,并对比赛的结果做出正确的裁判,是体育比赛公平竞争的基础。在我国,体育职业化的时间不长,裁判员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培训体制尚不健全,不同年龄层次、学历层次的裁判员业务水平和执法经验有较大的差别。高级裁判人才缺乏,部分奥运正式比赛项目尚未实现国际级裁判零的突破,并且即使是高水平裁判员,其外语水平也普遍不高。这样某些裁判员因不通晓比赛规则,不能用外语进行恰当的交流,导致错判误判,从而影响了比赛的公平公正。这与2008年奥运盛会的准确性和高效性的要求相矛盾,不利于奥运会工作的正常开展。

另外,据调查得知,全国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的外语绝大部分是英语、法语,而忽视了对小语种外语的学习,如阿拉伯语、希腊语,从而导致了在某些语种上出现空白,这些不适应北京奥运会对语言沟通上提出的要求。

2.3学历结构不合理,高学历人才缺乏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世界性综合运动会,早已超出其纯粹体育赛事的意义,经过百年的发展,已成为各国充分展示国家综合实力的竞技场。因此,它的成功举办需要高层次的体育竞赛组织人才。从表3可知,我国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主要以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为主,基本能满足目前的工作需要。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举办目前世界最大规模、最高水平的奥运会,要培养既懂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又通晓国际奥林匹克事务的国际型高层次体育竞赛组织人才,任务十分艰巨。

据预测,参加2008年奥运会工作的人才需要20余万人,其中3~4万是体育竞赛组织人才,而其中的1/3又是高级体育竞赛组织人才。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的“人文奥云、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将使本届奥运会更具时代特色,届时大量高科技手段将被运用到赛事中。因此,通晓奥运事务并具有体育专业知识的国际化、高层次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和掌握高科技手段的人才将倍受青睐。

2.4培训次数较少,且培训渠道单一全国体育系统中,日常竞赛组织管理人员共3 093人,参加过政治理论培训的有1 853人,占59.9%,没参加过政治理论培训的有1 240人,占40.1%;参加过业务培训的有1 822人,占58.9%,缺1 271人,占41.1%;参加过技能培训的有1 082人,占35.0%,缺2 011人,占65.0%。以培训过1~3次的人员较多。其中参加过技能培训的日常竞赛组织管理人员最少,仅占35.0%。说明我国的日常竞赛组织管理人员培训次数相对较少。

竞赛组织工作人员共5 850人,其中参加政治理论培训的有2 411人,占41.2%,其中有2人没参加过理论政治培训;缺3 439人,占58.8%;参加业务培训的有3 231人,占55.2%,缺2 619人,占44.8%;技能培训的有2 069人,占35.4%,缺3 781人,占64.6%。

裁判员共20 079人,其中参加过政治理论培训的有7 963人,占39.7%,其中有12 116人没参加过理论政治培训,占60.3%;参加业务培训的有12 255人,占61.0%,缺7 824人,占39.0%;技能培训的有7 819人,占38.9%,缺12 260人,占61.1%。

从三类人员培训的总体情况可知,大部分只进行过1~3次培训,这说明全国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的培训次数相对较少。其中日常竞赛组织管理人员中参加过技能培训的人员最少,仅占35.0%。另外,除参加过业务培训的裁判员人数所占比例高于没参加过业务培训的裁判员的比例外,参加过政治理论课培训和技能培训的裁判员人数所占比例都原远远少于没参加过政治理论课培训和技能培训的裁判员人数所占的比例。这样的培训次数很难与当今快速发展的竞技体育及国际竞赛组织相适应。培训次数少,也是造成我国高层次裁判人员少的另一原因。

因此,要改变全国体育系统中体育竞赛组织人才队伍的现状,我们就要增加培训次数,改变培训方式和渠道,如有条件,可以多派些中层以上级别的运动员到国外去进修,这样既能充实裁判员自身的头脑,同时,也能使我国的裁判员队伍能更好的跟国际接轨。

从全国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队伍的培训渠道来看,未参加过任何培训的人员居多,而参加过培训的也是主要参加上级单位举办的培训,分别占各自总参加人数的55.3%、50.4%和55.8%,这说明培训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这不利于被培训者的学习。另外,这种单一的培训渠道,也不利于被培训者开阔视野,因此,在今后的培训中应采用多渠道的培训方式,并且要有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工作经验的人同时参加,如有条件更要加大出国培训机会,这样既有利于人才之间的互相学习达到优势互补,同时也使他们开阔了视野。

3全国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对策研究

3.1坚持与完善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加强区域协作,优化竞技体育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举国体制”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有力保证,也是我国竞技体育不断走向世界的根基。中国自恢复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后共参加6届夏季奥运会,奥运金牌由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要想办好2008北京奥运会,获得更大的突破,更要坚持与完善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紧紧围绕奥运战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完善体育竞赛组织人才的选拔、培训、综合评价、激励机制等各项制度,引导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合理流动,使大城市、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在管理、科研、区位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有机结合,提高体育竞赛组织人才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益。加大支援西部地区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工作的力度,帮助、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水平的体育竞赛组织人才。

另外,需对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配置,通过行政手段保护高水平(或高层次)后备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在培养模式上,坚持走“与体育院校或与高校联合”的道路。在管理办法上,注重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宏观管理与微观调控相结合,努力改进体育竞赛组织人才交流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成功率。

3.2成立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培训学校国家体育总局应根据当前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其总局和各省体育局的优势,采用单独或与体育院校或与高校联合办学的方式,成立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培训学校,以彻底解决培训时间短、知识结构不合理和流于形式等培训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体育竞赛组织人才的培训质量。例如:对裁判员的培训我们应按照2008年奥运会组委会的要求,制定裁判员队伍培训计划。首先,充分利用高校的丰富资源,大力加强高等院校中裁判员的培养;其次,加强中、青年裁判的培养,对那些思想品德端正、专业素质好、有较大发展前途的中青年裁判员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鼓励和支持考取国际级裁判员,获得执裁国际性比赛的资格;最后,加强女性裁判的培养,由于女性裁判受性别、年龄、体能及家庭等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能够常年从事裁判工作且达到一定水平的人极少。因此,应选择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体能好,且能长期从事裁判工作的女性加入到裁判队伍中。

3.3建立裁判员“沟通平台”和“绿色通道”由于我国的裁判员还没有实行职业裁判员制,大多数都是业余的裁判员,有自己的一份本职工作。据调查得知,我国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大部分都在事业单位工作,其中裁判员队伍中所占比例最大,为78.0%。而裁判员的工作要经常外出,势必就会影响到自己本单位的工作,进而影响到裁判员职称评比和一些福利的分配。因此,要想使其他单位的人更多的参与到竞赛中来,有必要建立一个“沟通平台”和体育人才的“绿色通道”。例如:建立体育人才网,对其资料进行录入,当大赛需要时由组委会出面致函和所在单位进行协调沟通,使人才尽其用。而对于高级别竞赛组织人才,如果在企业工作,若遇大赛时,赛事筹备委员会应主动与其所在单位协商,请求其对该人才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使其在为大赛服务期间无后顾之忧。

3.4以强化培训为手段,提升体育竞赛组织人才的综合素质

3.4.1借鉴“校本培训模式”中的理念和策略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为基地,以本校教师为对象的一种师训模式,其性质是解决实际问题为指向的在职培训,具有针对性强、实效性好、个性化程度高的特点,强调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地的培训,从规划、实施、管理乃至评估,在教师的直接参与下在校内进行,扬弃了传统的外控式观念。进入这种培训能随时渗透到教师真实的教学情景和过程中,能为教师提供随时。我国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培训可以参照,探索以总局或各省体育局或基地或直属院校为本的培训方式,降低培训重心,强化增进体育竞赛组织人才专业化是体育竞赛组织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责。

3.4.2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在培训形式上,采用办辅导班、讲座、研讨会、沙龙等多种形式,内外结合(聘请外来专家和本单位的某方面有专长的体育竞赛组织人才)、长短结合(根据培训内容设定长短不同的培训时间)、平战结合(平时和大赛前为完成突击任务临时调整时间和培训内容)、培训与自学结合(培训班的学习与自学训练结合)等。

3.5加强体育竞赛组织人才的外语学习

3.5.1努力营造外语学习环境,不断培养创新能力外语的学习需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进行。要创造轻松的语言学习环境,让从事体育竞赛组织者经常实践。例如开办体育外语专业、举办外语演讲和比赛、借用外语节目学习、模拟国际学习研讨会议、模拟体育赛事解说等。

3.5.2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针不断提高体育竞赛组织人才的外语水平举办“奥林匹克与人类文明”为主题的高层论坛,邀请国际奥委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著名奥林匹克专家、奥林匹克优秀选手来北京演讲,探讨奥林匹克运动与世界和平,多元文化的关系,使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在丰富体育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外语水平。同时,应选派一些年轻的体育竞赛人才去国外深造,不断提高应用外语的能力。

3.5.3采取交叉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体育竞赛组织人才培养复合型体育竞赛组织人才,是目前适应时展的需要,是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成果。采用体育与外语交叉培养模式,把外语作为一种技能、一种信息载体、一种提高索质的途径,不断提高体育人才的外语水平,为2008年奥运会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牡娣.CUBA裁判员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6,28(2):26-27.

[2] 厉丽玉.竞技队伍与人才培养[J].浙江体育科学,2000,22(3):23-26.

[3] 任海,等.论体育资源配置模式――社会竞技条件变革下的中国体育改革[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2):1-5.

[4] 王剩利.21世纪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之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9(3):69-71.

篇(7)

(一)教学论文奖:

1、受奖论文的界定:

(1)发表在编有全国发行统一代号(以每年书刊目录为准)的有关教学研究和教育管理的专业刊物上的论文。如《中学xx教学参考》、《学校管理》、《班*主任工作》等等。在报纸发表的文章按区级发表的论文获奖,在非法报刊发表的论文不列入奖励范围。被辑录在有关论文集的论文,按在区级杂志发放奖金。

(2)在国家、省、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专业论文竞赛获奖的论文。如佛山市、禅城区教研室举办的教学论文评比获奖的论文。在民间学术机构团体或学科学会举办的论文评比活动中获奖的论文按区级论文评比相应等级颁发奖金。

2、奖励办法

(1)、已发表的论文凭登载论文的刊物原件或复印件按等级标准发奖。

(2)、获国家、省、市、区奖的论文,凭获奖证书按等级标准发奖。

3、等级和奖励标准

(1)

级别 区级 市级 省级 国家级(2)获奖论文

级别 区级 市级 省级 国家级二等奖 80元 120元 200元 300元

(二)、优质课奖励

参加各类型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课件、说课、网站评比获奖奖励标准

级别 校级 区级 市级 省级 国家级二等奖 50元 80元 120元 200元 300元二、学科竞赛辅导奖励方案

1、目的:学科竞赛成绩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组织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体现。为鼓励教师积极辅导训练学生,在各类学科

竞赛中为学校争取荣誉,现制定此方案,对辅导的老师给予适当奖励。

一、参与学科:

1、由教育部门组织进行的全国各类学科竞赛(数、理、化、英等中考可加分的)

2、各级科技、艺术、体育类竞赛等

二、辅导要求及考核办法:

各科组要将学科竞赛(或第二课堂活动)辅导纳入学期科组计划,并能安排实施,发挥科组全体教师的智慧。对于所参加的学科竞赛或第二课堂的相关成绩将成为评选优秀科组的参数之一。

三、辅导补贴及奖励办法:

1、活动辅导补贴:*提前将辅导计划及时间安排报到教导处,辅导结束将辅导教案交教导处,按每节课10元进行补贴。(要有辅导的具体内容,对学生有知识性的辅导)

2、活动训练补贴:对于体育竞赛和艺术类竞赛提前将训练计划及时间安排报到教导处,训练结束将实际训练记录交教导处,按每次(45分钟计)10元进行补贴。

3、获奖奖励办法:对于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有学生获奖的,辅导教师将按照获奖等级进行不同级别的奖励,具体办法如下:

(1)文化课竞赛奖励标准(数、理、化、英等全国学科竞赛)

获奖级别 禅城区 佛山市 广东省 国家级 备注

一等奖 50 70 100 1000 全国类可累加

二等奖 40 60 80 300 不累加

三等奖 30 50 70 200 不累加

(2)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奖励标准

获奖级别 禅城区(每分*奖励金额) 佛山市(每分奖励金额)

教师 学生 教师 学生

第一名 80 40 100 50

第二名 60 30 80 40

第三名 50 25 60 30

第四名 40 20 50 25第六名 20 10 30 15(3)集体文化科、体育和艺术项目奖励标准(团体奖)

获奖级别 禅城*区 佛山市 广东省 国家级 等同级别

一等奖 500 700 1000 3000 第一、二名

二等奖 400 600 800 2000 第三、四名

三等奖 300 500 700 1000 第五-八名

(4)文化科、体育和艺术项目奖励标准(个人奖)

获奖级别 禅城区 佛山市 广东省 国家级 等同级别 备注二等奖 30 50 70 100 第三、四名 不累加

三等奖 20 40 60 80 第五-八名 不累加

篇(8)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方法、设施、手段多样化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升。如何更好地完成党和国家提出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新任务,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高校肩负培养全面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要注重以人为本,从充分发挥体育功能入手,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不是通过体育课程就能够完成的,而应充分利用高校资源,构建以体育教学为核心,以体育竞赛、体育俱乐部、学生体育社团等组织形式为重要支撑的,适应时代要求的,适合大学生的需要的全新模式。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的功能,使之更好地为大学生服务。这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高校健美操教学与竞赛相互融合的概念

高校健美操教学与竞赛相互融合,就是指在高校背景下,以体育为主线,以健美操运动为主要手段,以教学与竞赛相互融合为载体,通过各部门协调配合,全方位实施大学生健美操素质教育培养的具体思想和方案。

三、高校健美操教学与竞赛相互融合的意义

由对大学生的调查访谈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体育竞赛非常重视,认为通过体育竞赛可以发挥创造力,增强荣誉感,增进交往,丰富课余文化生活,满足个性化需求,加强院系间交流等。当代大学生不仅满足于体育教学带来的认知,对于体育的求知欲更强。

目前,很多高校都加大了对体育教学和体育竞赛的重视和投入力度,但高校体育工作的结构较为零散,并未得到有机融合,高校体育工作者并未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只停留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学校、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教师、学生间如何融合在一起,体育教学、体育课程、体育竞赛、学生体育社团等诸多要素如何融合在一起,相互促进,更好地为高校体育工作服务,建立深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是一项重大且意义深远的课题。

高校体育教学与竞赛相互融合的深远意义在于能够针对大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深入的、全方位的体育,并有利于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有利于促进高校体育工作全面展开;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高校各部门相互协调;有利于增进学院间的体育和文化交流;有利于更多大学生参与其中;有利于丰富学校体育文化内涵;有利于发挥全体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学以致用;有利于培养高水平运动队后备人才;有助于对外交流;有助于高校对外宣传。

四、高校健美操教学与竞赛相互融合的要素

(一)高校健美操教育主要由五种形式得以体现

1.健美操教学:以健美操课程教学为主要形式。

2.健美操课外活动:由学校或学生自行组织,以学生体育锻炼为主要内容。

3.健美操运动代表队训练和各种形式的健美操比赛:如班级赛、校际赛、各类选拔赛,以及参加地区和全国或以上级别的比赛等。

4.早操或课间操:早操普遍由学生个人自由锻炼或学生自由组合锻炼。课间操大多为有组织的徒手体操活动。

5.健美操展演:在大型运动会、开幕式、文艺活动等重要场合进行的团体或个体健美操表演。

(二)高校健美操教学与竞赛相互融合的要素

1.领导支持:高校健美操的独特作用区别于其他体育赛事,高校领导应重视和充分利用,为和谐校园的构建奠定基石。

2.大力的宣传:高校健美操具有独特的魅力,符合大学生的身心需求,加大健美操教学和竞赛的宣传力度对校园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3.高校各部门间的相互协调:高校组织部门和管理部门是较完善的,在高校各部门中与健美操教学和竞赛发生关系的主要部门有校长办公室(主管校长)、体育学院(系、部)、教务处、宣传部、学院(系)主管学生部门、团委、校医院(校医务室)、保卫处等。一项完善的健美操竞赛,固然离不开高校各部门的服务与保障,高校各部门应拓展工作范围,打造具有一定标准化的单项赛事,力求构建校园健美操“品牌”文化。

4.大学生健美操自主创编考核与竞赛相结合:将健美操自主创编考核内容与健美操竞赛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是教学与竞赛相互融合的关键点。将课堂教学的成果在健美操竞赛中展现出来,使大学生学以致用,既增强了大学生学习目标感和集体荣誉感,又使得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得以释放。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创新发展。

总之,健美操教学与竞赛的相互融合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最终达到以学致用、以赛促练、以练促健康的目的,使高校健美操教学更立体、更完美地为广大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生态体育园 概念 价值工程 功能分析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概念深入人心,关于“生态体育”的研究得到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有关“生态体育”的相关研究开始涌现出来,针对“生态体育”的说法各有千秋,至今没有学者对于生态体育园的概念、功能定位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目前,国内各地修建的生态体育园为数众多,但其规划设计并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大众的诉求,没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归根结底是生态体育园园区功能设计不合理。因此,我国生态体育园园区功能分析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生态体育园园区功能分析,研究涉及生态体育园的概念界定以及功能分析等方面。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CNKI)、国家图书馆、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等电子文献资料库查阅近十年来与生态体育园相关的研究论文30余篇,参考其中相关性较大的研究论文20余篇,为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

2.比较分析法。本研究通过对文献综述研究方法获得信息进行针对性分析和比较,清晰定义生态体育园的基本概念,较好地对生态体育园进行功能分析。

二、生态体育园的概念界定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与分析,目前只有极少的一些理论成果对生态体育园相关概念进行过界定。邓逢明认为城市生态体育公园是指体现城市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生态、卫生等标志性、功能性,以体育为特色,服务全民健身活动为目的,集体育运动、康体健美、娱乐休闲、观光旅游、生态保护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场所[1]。陈冬平认为体育公园是指开放式的,集生态功能、体育竞赛、体育训练、表演、健身娱乐休闲、旅游观光,融体育商业、体育科技为一体的体育主体休闲生态公园[2]。陈冬平所下之定义与邓逢明所界定的概念类似,基本上较好地反映了生态体育园的基本功能,但存在几个方面的不足。第一,概念混淆了生态功能与旅游观光、娱乐休闲等的层级关系,因为旅游观光也好,娱乐休闲也罢,从本质来讲都是生态功能的体现形式之一;第二,体育公园并非一定是开放式的,只是就目前而言以开放式的居多;第三,生态体育园园区生态性与体育性的协调和完美结合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生态体育园界定为:生态体育园是指以“人――体育――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和谐发展为前提,以体育运动项目与生态环境为基本载体,以身体运动为活动参与的形式,以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诉求,集体育竞赛、健身锻炼、娱乐休闲、旅游观光、生态保护、体育商业、体育科技等于一体的体育园区或场所。

三、生态体育园功能分析

本研究根据《体育产业价值工程》这本书中关于功能分析的阐述,对生态体育园进行功能分析。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简称VE),又名价值分析(Value Analysis,简写VA),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美国[3]。功能分析就是对价值工程对象的功能系统进行剖析,逐个分析、认识、研究其各个局部功能,并且研究其局部功能之间的联系。

功能分析是生态体育园价值实现的中心环节,其功能主要以“功能图”的形式呈现。生态体育园的基本功能有:提供健身锻炼场所、提供旅游观光服务环境、提供体育竞赛场地、提供观赛场所、提供休闲娱乐场地、发展体育商业圈、发展体育科技创新基地、完善生态环境。生态体育园的拓展功能有:提供社交场所、提供商业谈判场所、提供康复疗养场所、实施环境教育、倡导生态与科技结合等。作为生态体育园并不必然地实现以上全部功能,而是根据园区建设的条件及目的确定。

四、结语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自身和谐将成为未来体育发展的主旋律[4]。中国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却越来越严重,因此,对生态体育园的概念进行界定,对生态体育园的功能进行分析,这将有助于为未来生态体育园园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必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邓逢明.浅谈城市生态体育公园的市场运作思路[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01:36-39.

[2] 陈冬平,张军.体育公园的分类及可持续发展方向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58-60.

[3] 李晓军.价值工程在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08:136-137.

[4] 张丽萍.马克思自然观视域下生态和谐社会的构建[D].四川师范大学.2013.

篇(10)

【中图分类号】G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8—0222-02

课外体育活动是指体育课以外,组织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加体育活动,它包括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课余体育竞赛等几个方面。

(1)聋哑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

如表1对聋哑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内容的调查中发现:聋哑学校学生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中,篮球、乒乓球、游戏和羽毛球排在前四位,分别占64.86%、57.31%、55.66%、50.00%,这主要是篮球、乒乓球、游戏和羽毛球这4项运动,需要场地比较简单,相对容易组织活动;多数聋哑学校有篮球场和乒乓球台,所以在课外体育活动时,聋哑学生多参加这两项体育活动;在调查的学生中没有学生选择体育舞蹈、武术、健美操的原因是:学生在体育课上没有学习过这些内容,不知道如何进行这方面的活动。

(2)聋哑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

在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次数调查如图2所示:聋哑男生主要活动次数为,2次/周、3次/周、4次/周,分别占被调查总数的34.15%、23.76%、15.83,而女生活动次数主要是1次/周、2次/周、3次/周,分别占调查总数的14.86%、40.09%、20.27%,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0次/周的人数中,女生人数明显高于男生。可见女生参加课余锻炼的主动性较差,总体来说,聋哑学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不高。主要是学校领导不重视、缺少体育教师有计划的组织以及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够等原因造成的。

(3)聋哑学生每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

如图3在每次聋哑学生课外活动次数调查中发现:调查的聋哑学生中,除了有39名聋哑学生不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外,每次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在15-30分钟的学生有273人,其中男生占有57.92%,女生占70.27%,每次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在半小时到一小时的学生有82人,其中男生占24.75%,女生占14.41%,男生明显高于女生。活动一小时以上的聋哑学生中,男生有22人,而女生只有8人。可见聋哑学校的学生每次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总体偏短。

(4)聋哑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情况

在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情况调查时发现:只有2所学校有专门教师组织,其他学校根本没有,学生只能进行自由活动;通过调查发现一所学校是体育教师组织,还有另一所学校是班主任组织,通过跟学生的交流了解到,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外活动几乎未开展,可见,聋哑学校的课外活动基本上处于无人组织管理的状态。分析原因;缺少体育教师组织;场地器械不足。

对聋哑学生来说,课外体育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弥补体育课时间短的不足,因此应该加强课外活动的组织,保证每个学生每天能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1.聋哑学校早操和课间操情况

对聋哑学校的早操、课间操调查发现:8所聋哑学校没有规定上早操,所有聋哑学校都规定上课间操。在对课间操内容的调查中发现,6所学校做的是第八套广播体操,2所学校做的是眼睛保护操。

2.聋哑学校课外体育锻炼情况

在表5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调查中了解到,有189名学生选择的经常参加,占44.57%,有196的学生选择偶尔参加,占46.23%,只有9.20%的学生选择从不参加,通过调查还发现从来不参加的39人中有29人是女生,可见女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性还是不高,在189名经常参加的学生中了解到,136人是男生,男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性较高。

3.聋哑学校课外体育竞赛情况

课外体育竞赛(含校内、校外)是指在课余时间,以争取优胜为直接节目的,以运动项目(或某些身体活动)为内容,根据规则的要求,进行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心理的相互较量的体育活动。

经调查如图6所示有2所学校偶尔组织,6所学校经常组织。在对学校具体调查时发现:其中有5所学校每年举行一次全校性的田径运动会,或在秋季,或在春季,一般都是举行两天。1所学校组织一些小型体育竞赛,例如乒乓球、羽毛球等。还有2所学校组织一些简单体育竞赛。由于这两所学校的体育教师不是专业体育教师,组织体育竞赛能力不足,而且学校领导不够重视。

4.聋哑学校课外体育训练情况

课外体育训练是利用课外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和爱好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组织他们进行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身心素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而专门组织的—种体育教育过程。

在有无课余训练队问卷中发现:8所聋哑学校中除1所学校没有课余训练队外,其他7所学校均有训练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通过调查发现训练队不是全年训练,而是阶段性训练。每当有比赛的时候,训练队集训两个月即参加比赛;比赛结束后,训练队就随即解散。在对体育教师交谈中了解到,体育教师带课余训练队基本上没有补助,这也降低了体育教师带队的积极性。

5.结论

8所聋哑学校的课间操按照学校的要求均已开设,内容为第八套广播体操和眼睛保护操,课外活动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由学生自己活动,内容主要为篮球、乒乓球、游戏、羽毛球;尽管场地和器材的缺乏,但仍有6所聋哑学校举办不同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一般为校内比赛或校际比赛,同时有7所学校有体育训练队参加市区的体育比赛。

6.建议

体育教师应有计划、有组织的把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安排好,尽量能使每个聋哑学生每天活动1小时。通过对聋哑学校体育的广泛开展,来培养聋哑学生的生活信心和勇气,增强聋哑学生之间以及聋哑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与交流,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把他们培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张福娟,等.特殊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

[2]郭卫,等.残疾人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篇(11)

 

1.前言

体育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体育教学的实施,体育课程向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新一轮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目前发展的重点方向。但是,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枯燥、被动型、重复型、竞技型的体育教学方法,构建创新的体育教学方法,对学生加强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必须改变教育观念,努力培养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

2.培养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

2.1 抓好继续教育,建立正确教育观念

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不断加快,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昨天的新知识,今天就变得陈旧了。体育教师如不进行有效的继续教育,扩展自身的知识面,加深对新知识的了解,尤其是本学科前沿思想和动态的理解。像以前那种吃老本,只是进行简单的“放羊式”教学,将逐渐被社会所淘汰。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所在学校要制定措施,督促和鼓励体育教师不断进修和学习,加深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并能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机结合体育论文,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如:定期进行教师培训、鼓励教师进行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等方式,就是很好的教师培训措施。

2.2 力争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

要培养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学校就要为教师提供一个创新教育的环境。首先要依法办事,要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以法治教,又要结合校情特点,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时间,不得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在经费上尽可能对学校体育给予支持”。同时,学校要创造条件,满足体育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的基本需要。绝大部分体育教师还是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都希望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但现实中存在体育教师的工作实质得不到应有的肯定,精神鼓励和物质待遇与体育教师工积极性还远远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因此从目前状况看,必须采取得力措施,提高体育教师的政治地位,缩小与其他教师的差距,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教师们有动力和心思去创新。

2.3 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

体育教学是教师的前沿阵地,教师在教学中要具有创造性的发展,就要不断地学习本专业新的专业知识。目前,体育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比较薄弱,这是由体育教师的性格特征所决定的。一般而言,体育教师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动有余、静不足。因此,他们的科研意识比较薄弱,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对于这种情况,学校应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教科研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同时,以教育教学和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为蓝图,定期科研课题指南,做好课题立项评审,表彰优秀成果及应用推广工作,争取做到每人每年1~2篇或表彰。对未参加过科研工作的教师,学校可以开展培训班,帮助教师弥补教育理论的不足,逐步提高体育教师创新前提下的教育、教学能力。

2.4 培养体育教师的敬业精神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敬业、奉献,而创新本身就是一种敬业精神的具体体现。因为体育教师工作辛苦,社会地位低,在某些时候的职称考核、年度评优问题上得不到平等对待。但是,近年来国家体育达标已明确显示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逐年下降,成为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一大隐忧。对此,国家已逐步认识到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体育论文,并陆续推出了一些重大的改革。我们相信,以往的那种学校不重视、场地器材不足,学生锻炼热情低的情况将会大为改观。随之而来的应是社会的重新定位、学校重视、家长关注的局面。也只有这样,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学生身体打好良好的基础,没有大环境的改善是不行的。

3.提供创新教育的实践机会

创新教育贵在实践,再好的教学方法,如不实践,那只是一种理论。理论如果不与实践相结合,不在教学中检验,不断地加以完善、丰富和发展,也只是理想中的空中楼阁。

3.1 教师要善于发现自身的创新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灵感,并能及时抓住和运用,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引体向上的教学中,身材高的和矮的对比练习,个子矮的一组的优势将会明显。而铅球教学中,身材高的和矮的结果则相反。教师在课后总结时,可让学生结合力臂与力矩、投掷的出手点高度与合理的出手角度进行分析对比,使学生理解了物理力学的有关知识在体育锻炼中的运用,而达到换位思考的良好效果,较大地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3.2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自主创新意识

传统的教学观念使体育教师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束缚了其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培养创新型的体育教师,就要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让创新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学校应鼓励体育教师创新思维,体育教师也要有上进的心态,认识到自己只有在深刻理解体育教材的前提下,提高对课程标准的认识,主动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在提高认识、明确目标的前提下,还要加强落实,在具体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去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方法等,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3 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是帮助学生寻找创新方法,教会学生学习,通过“创造性的教”促使学生“创造性的学”。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运动场为阵地,教师依靠重复、强化和外在诱惑甚至肉体的威胁来维持学习活动,以此达到教学目的。显然,这种教学活动调动不起学生的主动性,它不仅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论文,还严重地压抑着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疑点,让学生注意观察、思考,从中发现其中的不寻常,产生疑问,再进行深入分析、思考。如学生常常问:为什么穿跑鞋会比一般平底鞋跑得快?为什么推铅球的角度是38度至42度,而不是其他角度呢?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解决以上疑难问题。

3.4 正确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对完成课程目标所必需的内容只是提出一个大体范围,给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留有相当大的余地。教学内容的选择只要符合各地各校的自身情况,体育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补充、更新和重组。目前,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许多教师仍然走不出对传统教学内容的选择,由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如: 铅球、跳远等项目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太大,因此,我们应该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尽量生活化,并选择一些能满足学生需要的运动项目,如:网球、越野、运动休闲理念等。所以,新时期的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项目的选择上要求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3.5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已越来越广泛,与几年前相比已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研究表明,录相(图)的演示所获得的效果远远大于口述的效果。体育作为一门特殊学科,它既需要通过言传身教、正确的动作示范来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也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新时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多通过网络、电视、录相等各种传媒手段让学生接触到许多练习时没有看到的知识。要做到这些,这便要求教师能灵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比如:篮球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雨天在教室内组织学生观看篮球的各种战术配合,可以让学生欣赏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术动作等。因此,在新知识的大趋势下,教师要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那些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教师,将逐渐地被学生所遗弃。

3.6 提高获得知识信息的能力

学校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需要教师去获取和研究日益剧增的有关信息,以便更好地为教学、训练、科研和管理服务。面对大量纷繁无序的信息,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搜集整理,加工选择,分类比较,分析研究,然后探索在学校体育实践中运用这些信息的条件和方法。获得学校体育有关信息的方法有阅读文献、调查访问、座谈讨论、参加学术报告等。然后把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整理、论证、推理,必要时辅以计算,最后得出有价值的建议和方案,应用于学校体育的改革实践与研究之中。信息是创新的源泉。只有掌握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才能为创新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4.提高体育教师组织体育竞赛和裁判能力

学校体育竞赛是在体育教师主持和组织的校内学生体育比赛,通过体育竞赛鼓励和吸引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体育论文,培养终生体育的习惯,同时可以检验体育教学成果,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体育教师通过学校的体育竞赛,学习运动会组织和编排知识,及时总结组织比赛经验,提高组织和统筹运动会的能力,通过临场实践工作,提高专项裁判能力。学校应鼓励体育教师参加校外大型运动会的裁判工作,通过赛会组织和裁判工作的交流学习,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更好的了解专项的最新技术,有利于个人知识更新,提高体育教师社会地位和所在学校名声,也有利于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学校应为体育教师创造条件,多让他们参加高级别裁判培训的学习,提高裁判业务水平。

5.结语

体育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较长时间磨练。学校领导应重视体育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制定一个相对合理的培养计划,以适应当代体育教学以及学校体育工作的需要。体育教师要努力学习,丰富知识;要勤于思考,活跃思维;最后要勇于实践,善于总结。

[参考文献]

[1]叶瑞祥,沈晓良.教育学[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朱菊芳.体育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 体育与科学,2005,1.

[3]高扬.如何培养体育教师创新能力[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5,9.

[4]齐效成,杨艳.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培养[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