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就业市场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陕西就业总体绝对数量是增长的,但增长速率下降,出现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的现象。具体到各个层次又有所不同,就城乡看,城市就业增长率高于乡村,第三产业就业增长率高于第一、第二产业,城镇私营和个体劳动者就业增长率高于国有企业。
一、陕西就业供求现状分析
对陕西就业市场的分析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进行,供给的分析主要包括供给总量、供给结构和供给弹性几个方面,需求的分析主要从需求总量、需求结构和就业弹性几个方面分析。
(一)就业供给分析
1.供给总量。2002年,陕西省人口总数为3673.7万人,其中劳动年龄人口约为2588万人,1990年~2002年间,陕西人口增长了11%,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了17%,二者之比为1.51:1。2002年陕西实际从业人数为1874万人,劳动力资源利用率仅为73%。①如果再计算农村和城市的隐性失业人数,则可得到如下结果:农业隐性失业的测定可用国际对比法,即在农业产值比重相当的国家或历史时期中,找出一般农业劳动力比重与此标准对照.如果有多出来的部分就可以看作为农业隐性失业,按此方法计算的农业隐性失业率为10%~16%。0城市隐性失业的测定可以从国际劳工组织和中国劳动部在1995年联合进行的一次“企业富余劳动力调查”所得数据中看出,该数据显示城镇各类企业的综合隐蔽失业率为18.8%左右。据此推算,陕西省的隐性失业人数约为230万人,陕西的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如果按80%计算,则陕西的失业人数合计为410万人左右。陕西的经济发展水平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居第8位,在土地、资本等资源都比较稀缺的情况下,人口的相对充裕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供给结构。2002年陕西第一产业从业人数1003万人,占全部从业人数比重的53.5%,第二产业从业人数308万人,占全部从业人数的16.5%,第三产业从业人数563万人,占全部从业人数的30%。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这是中国多年僵化的农业政策和就业制度的结果。如片面强调“以粮为纲”,不准农民搞其他副业以及户籍制度等方面的规定限制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转移的生产空间。这些问题有的已经得到了纠正,但仍存在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许多限制性制度措施,如农村人口的户口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子女受教育问题等,这些制度的存在,无疑加大了农村人口转移的成本。由于农业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也影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
3.供给弹性。经济发展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供给具有无限的弹性。在特定的工资水平上传统部门可以向现代部门提供无穷无尽的劳动力供给。在现阶段,由于劳动力绝对数量很大,而现有的现代部门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有限,故可以近似地认为劳动力供给具有无限弹性。
(二)就业需求分析
1.就业需求总量分析。从国民经济账户讲,供给恒等于需求,即G=L*P①;G表示产出,L表示劳动力人数,P表示劳动生产率。由公式可推导出本期劳动力需求量L叶=(1+g—P)k一】②;g表示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P表示劳动生产率增长率,k一】表示上期劳动力需求量,k表示本期全部劳动力需求量。2002年陕西实际从业人数为1874万人,与供给人数相比,失业人数为410万人,约占劳动年龄人口的16%。
2.就业弹性系数分析。就业弹性系数是衡量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关系的最常用的指标,即在某一时期内就业数量的变化率与产值变化率之比近20年来,陕西的就业弹性系数一直处于不断的波动之中(详见表1)。
陕西的就业弹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就业弹性呈下降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从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但就业弹性却呈下降趋势,无论是单个产业的就业弹性还是总弹性均呈不断下降趋势。200年就业弹性系数只有0,07,而1990年的就业弹性系数是0,19这表明劳动力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趋于下降。②三次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同。1978年~2001年第一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13,第二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18,第三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57。该数字表明第三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最大,有很大吸纳就业的潜力,第二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大于第一产业但幅度降低,第一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最小。
3,劳动就业贡献率分析。合理有效地利用劳动力资源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这里运用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方法对劳动就业贡献率进行分析,主要比较不同时期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它的变化,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看出,除了第三产业劳动就业贡献率略有上升外,第一、第二产业劳动就业贡献率下降幅度都很大,它表明第三产业是以提供服务为主的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提高就业方面有积极的意义,而第一产业由于技术进步缓慢,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出现劳动就业贡献率下降,第二产业随着工业化的进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出现“资本深化”现象,劳动就业贡献率下降。
二、影响陕西就业的因素分析
陕西就业市场不仅存在总量的不平衡,如供过于求,也存在着结构上的不平衡,如产业就业结构的不对称,吸纳就业能力最低的第一产业却集中最多的从业人员影响就业的因素主要有:
(一)城乡收入差距过大
根据托达罗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由于城乡之间预期收入的差异导致人口流动,人口流动的速度快于工业部门创造就业的速度,失业因此更为加剧。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测算,陕西城市化水平为32.3%,同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上升lO.8个百分点,但低于全国3.8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列第20位,与人口规模基本相同的福建比较,比福建低20个百分点。城市化的滞后严重阻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二元经济结构不断被强化而不是减弱。与此对应,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从20世纪80年代的2.24倍增加到90年代的3.23倍,其结果是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明显低于城镇职工,更别提保险福利方面的保障。一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医疗、住房等福利制度改革进程的加速,居民的不确定性增加,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不断减少,同时农民的低收入使得消费需求受到极大制约,消费不足必然会影响投资需求不足,因为投资需求是引致需求,从而阻碍经济的增长,阻碍工业化的进程。
(二)经济增长主要是配置效率而非生产效率的增长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虽然是持续高增长,但增长的速度已放缓,1978年~1989年陕西的平均增长速度是10,3%,1990年-2002年的增长速度是8,7%,④其原因是经济增长主要是配置效率而非生产效率的增长。所谓配置效率的增长是指资源和生产要素从边际生产率低的地方流向高的地方,主要表现为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移动,或者从内点向边界移动。而生产效率的增长主要指随着生产成本的降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移动。反映到就业的增长上,随着资源的配置逐渐接近生产可能性边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就业增长速度下降,由于人口基数的庞大,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三)产业因素
首先产业结构变动升级不够,专业化程度低。根据卢中原(卢中原,2002)的研究结果,就全国而言,陕西的专业化程度由1990年的第15位下降到1999年的第25位。⑤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不合理1980年陕西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2,7%,到2002年则提高到66.5%。@而同年全国重工业所占比重约为61%;就比较优势行业而言,1997年农业是它的比较优势行业,在第二产业中,金属矿采业、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是排名前两位的优势行业,而第三产业中占主导优势的产业虽然有金融保险业、科教文卫,但行政机关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普遍比较突出。∞由于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在陕西形成比较优势的较少,结果是资本的回报率低,工业化水平降低。
其次农业发展滞后。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在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的投入还是农民应具备的人力素质上,陕西都比较滞后,农业的滞后发展反过来又阻碍了工业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发展的瓶颈
(四)体制改革
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劳动力名义需求与劳动力有效需求差距缩小,反映在统计数字上是失业率增加,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出现不一致。我国的统计数字反映的是名义就业人数,并不反映企业的有效劳动力需求,因为国有企业的目标并非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它还承担了一部分政策性负担。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一方面一部分人员失业,另一方面企业发展需要增加劳动力时,企业的人员主要来自对冗员的充分利用,从而反映在统计数字上表现为失业人数增加。
三、政策建议
解决就业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具体针对陕西而言,有以下几条具体的政策建议:
(一)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从资源配置性效率增长转为生产效率型增长
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是解决陕西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是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只有大力发展经济,实现经济平稳有力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而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有赖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即从资源配置性效率增长转变为生产效率增长。
(二)加快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
城镇化的本质是将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或者说城镇人口)。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现代化是城镇化的必然结果。二者互为因果,互相制约。没有城镇化,工业化的效率就会降低,而离开了工业化,城镇化就会失去发展动力,现代化也无从谈起.因此,只有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把产业聚集到大中小城市来或聚集到城镇来,才能解决人多地少,城乡差距过大的问题。城镇化应与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兴工业化道路相适应。
(三)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从产业类型看,三次产业内部都有潜在的就业岗位可以挖掘,其中第三产业将成为就业增长的主渠道。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是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过去的20年间,陕西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都明显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服务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也是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和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在发展第三产业时,应考虑将现代的经营方式和科技运用到商业贸易、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同时积极发展信息、金融、咨询等现代服务业。
(四)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1.信息战略。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世纪,市场信息是企业开展市场创新活动的先导,充分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对企业的市场预测和经营决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可以使经营者增强市场创新工作的清晰度、准确度和超前度。为此,企业要加强市场信息管理,建立起市场信息快速反应机制,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清理和分析市场供求信息、产品信息、技术信息、竞争者信息等,为企业的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和创新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使网络营销成为一种新兴营销方式。采用网络营销可以使中小企业获得低成本、高竞争力的优势,建立起昔日与大企业相媲美的市场营销系统,从而缩小中小企业与大中型企业的能力差异。可见,信息战略的有效运用,有助于中小企业克服规模小、资金少、市场开拓能力差的劣势,降低成本,树立创新优势,提高市场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2.联合战略。所谓联合竞争战略,是指中小企业间实行多合作的战略。中小企业实力弱,技术水平差,难以形成大企业的规模优势,但可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取长补短,共同开发市场,求得生存与发展。联合竞争方式有两种基本类型:第一类是松散型联合,小企业的联合局限于生产协作或产业化分工联合,第二类是较紧密型联合,表现在人员、资金、技术和销售方面的联合,如互相持股,按股分息,互相调剂余缺、建立共同营销网络等。采用联合竞争的经营战略可以使中小企业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克服单个企业无法克服的困难和危机,取得规模经济效益。而采用联合销售使中小企业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有利于中小企业突破自身能力的限制以较小的资金和较短的时间形成较大的销售能力,缩短了产品流通时间,提高了销售效率。目前,我国许多小企业已经日益认识到联合的优越性,联合的范围也日益拓宽,不但包括小企业之间的联合,而且包括小企业与其他经济实体、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联合。加入WTO后,可以预测中小企业在争夺市场份额、开拓新型市场的市场创新活动中,企业采用联合竞争战略的趋向将进一步增强。
3.特色战略。特色战略是根据中小企业经营范围狭窄,比较容易接近顾客而制定的一种战略,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技术开发和工艺创新可以取得具有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科技成果:或设计出新结构、新规格、新样式的产品,或具有独特技艺或配方的老字号产品:或由于提供特殊的销售服务,具有一定信誉等,这些都可以使中小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从而以独特的优势取得竞争的主动权。
个性是中小企业生存的基本,在市场中丧失个性就无法生存,这就是市场竞争的残酷法则。因此,中小企业在实施创新的过程中,有必要采取特色战略,将市场定位于个性化、独特化的产品领域,生产和经营差别化的产品,并采用富有特色的营销手段和优势营销来重塑其市场竞争力。加入WTO,市场将进一步细分化,中小企业应根据市场变化的情况和自己的经营特点,集中兵力于细分市场,开发独特和多样化的产品以满足顾客个性化、多格化的需求,一旦中小企业通过精细耕耘区域市场,树立了自己的经营特色,就能博得顾客的信任,赢得竞争优势,并能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4.外向战略。外向创新战略是指企业将市场创新点着眼于国际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生产和销售活动,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开拓海外市场。各国的实践经验证明,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外向型经济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一条成功之路。在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日益加快,将有利于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因此,中小企业要生存和发展下去必须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市场国际化将为中小企业市场创新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
5.补缺战略。所谓市场补缺战略是指中小企业进入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小市场,通过在细小市场上进行专业化经营来获取最大收益的竞争战略。在现代市场经济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中小企业生存变得格外困难,实施补缺战略有利于中小企业避免与大企业的正面竞争从而在大企业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采用补缺战略的关键是要选准产品和目标市场,产品应当是加工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所需的投资少,中小企业有能力推向市场的,目标市场应当是大企业所忽视的或不愿涉及的批量小、品种多领域。该战略要求企业建立一套高效、灵敏、准确的信息网,做到信息灵通,反应敏捷:同时在产品营销上,采取符合市场需求的营销战略。采用这种战略有一定的风险,那就是市场不稳定,所以中小企业一定要有长远的打算,以便随时调整经营方向。
寻找市场定向,开发创造新的市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尤其重要,加入WTO后,我国的市场将发生巨大变化,可以这么说,市场是变化的,变化就会带来新的需求,有新的需求,就有新的市场空白,一些特定的小的细分市场,往往被大企业所忽略,或者无暇顾及,如果我国中小企业填补市场空白,进入被忽略的细分市场,足以达到求生存谋取发展的目的。
6.服务战略。服务创新是企业市场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服务创新是一切能增加产品附加值来便利消费者的新举措,如服务项目的增加,服务态度的改善、服务设施的改进、及服务方式的推陈出新等。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的需求将日益多样化,高档化。这就要求企业对消费者的服务方面应该不断创新,向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附加利益,以创造企业经营特色,创造消费者消费需求,企业必须适应这种要求,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这不但能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还会赢得较高的服务效益。
服务是产品的延伸。在产品质量、性能、价格趋于雷同的行业,尤其是对现代生产管理的技术水平较为接近的中小企业,“服务”正逐步成为延伸产品附加的价值,以及建立忠实消费者群体和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有效手段,因此,加入WTO后,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应树立服务顾客的观念,建立必要的服务制度,不断推出新的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实现服务创新,以促进企业发展。
二、加入WTO对中小企业市场创新的挑战场环境的变迁给中小企业实施市场创新活动带来一系列的挑战。
1.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市场化改革逐步推动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将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从中小企业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一方面是依赖于地方保护主义,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关税政策和非关税壁垒,加入WTO后,随着关税的减让和非关税壁垒的逐步取消,国内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外国商品无疑会以其卓越的性能和低廉的价格大举进入国内市场,这样中小企业除了与国内企业相互竞争之外,还得在家门口与世界各类企业争夺市场,国内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残酷。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将进一步显现出与世界经济相融合的发展趋势。市场竞争的国际化和国内市场的国际化,将使中小企业面临一个相对陌生的外贸环境和国内市场。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变幻莫测,中小企业市场创新将面临更大风险和压力。市场竞争环境的变迁,要求中小企业重新考虑和审视调整自己的战略定位,发挥机动灵活的优势,放眼国际市场,根据市场需求,确立创新目标,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注重开发深度的国际市场或国内市场才能在深层市场上避开众多竞争来赢得胜利。
2.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挑战。由于大量的中小企业都是以模仿开始自己最初的经营活动,没有形成自己的经营特色,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也没有调整和改变企业的发展战略。盲目模仿形成了产品和产业结构趋同,必然使原先有利可图的行业转变成无利或微利。中小企业要想同更为理智、更为挑剔的消费者和企业合作,向着经营者所希望的方向行为的确不易。因此,要在众多的市场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赢得顾客的信任和喜爱,中小企业必须在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独特的产品和服务特色以及强有力和具有吸引力的销售策略,最根本的依然是如何满足顾客不断增长和变化的需要,而这一挑战我们在过去从来没有遇到过,这需要中小企业研究者用新的思路,大胆创建全新的企业市场模式。
从创业板市场的运行方式来分,有“一体式”和“分体式”两种模式。
所谓“一体式”模式是指利用现有的证券交易场所和规则,在此基础上再设立一个创业板市场,形成“一所两板”的模式。这种模式下的创业板市场主要作为主板市场必要和有益的补充,它与主板市场采用相同的交易系统和组织管理系统,甚至采用相同的监管标准。而与主板市场的区别则在于上市标准的高低,以及较高的监管要求和更为严格的信息披露原则。“一体式”创业板市场以香港的“增长板”(GEM)市场、新加坡的SESDAQ市场和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另类”(AIM)市场为代表。
所谓“分体式”模式是指独立于已有的证券交易系统,另外设立一个不同于主板市场的交易体系。该交易市场拥有自己独特的组织管理系统、监管系统和报价交易体系。“分体式”创业板市场上市门槛低,且属于全新设立、独立运作,受已有证券市场的不良影响较小,能够采用较新的电讯手段为证券投资服务,因而发展迅速,效果良好。这类市场最成功的例子是美国的NASDAQ市场,此外还有日本的OTCEXCHANGE、欧洲的EASDAQ市场及我国台湾的OTC市场。
从创业板市场的监管主体来看,可分为“自律型”和“他律型”两种模式。
“自律型”模式是指由证券行业自律性组织对创业板市场进行监管和审核,制定创业板市场的各项规则,而不是由证券交易所直接开设。美国NASDAQ市场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NASDAQ市场隶属于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NASD),该协会是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的券商自律性组织,几乎包罗所有的美国证券商。NASDAQ市场通过协会的自动报价系统运作。
“他律型”模式是指由证券交易所直接设立的,由证券交易所规定创业板上市的条件和标准,将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的股本大小、经营状况、赢利能力及股权分散程度等与主板区分开来。这种类型的创业板市场其上市公司的股本规模、交易活跃程度都弱于主板。
从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来看,可分为“并行式”和“升级式”两种模式。
“并行式”创业板市场是指创业板市场作为与主板平行的市场而设立,它与主板的区别主要在于上市标准的高低,而不存在主板与创业板的升级转换关系。这种模式以新加坡的SESDAQ市场和马来西亚的创业板市场为代表。
“升级式”创业板市场是作为主板的预备役来进行资金融通的。该市场除负有满足创业企业融资需求的责任外,还负责为主板市场提供良好的新鲜资源。在创业板上市的中小企业运作一段时间后,通过自身实力的壮大,达到标准后即可升级到主板市场挂牌交易。这种模式一方面促进了上市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资本市场的整体稳定和成熟起到良好作用。伦敦证券交易所的AIM市场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
通过对以上国家和地区创业板市场设立模式的比较研究,我们认为,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中国创业板市场的模式选择必须重视以下几方面内容:
1.创业板市场的市场定位。在我国设立的创业板市场应与主板市场形成怎样一种关系,是建立一个独立型的市场还是附属型的市场?为了满足我国经济改革和产业转型的客观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结构,我们认为我国的创业板市场,应该是在现有的主板市场之外所建立的一个有着独立的运行规则、独立的发展目标、独立的服务对象、独立的上市基准和独立的交易机制的独立型股票市场,从而有效规避主板市场的种种不足,使创业板市场真正建立在市场化、国际化的基础之上。
2.创业板市场的服务方向定位。我国的创业板市场是应单纯服务于高科技企业还是综合服务于各种类型的中小型企业,这是创业板市场自身定位的核心。我们认为,把创业板市场的服务对象局限在高科技企业上,虽然有利于加快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但却不利于不同行业的企业在市场上竞争,不利于形成整个社会的市场融资体系。而且单纯地为高新技术企业服务还会使行业风险过度集中,造成市场结构过于单一,不利于发挥资本市场在行业之间和企业之间通过资本转移而形成的资源配置和优化功能。因此,我国的创业板市场应定位于为各种类型的中小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以大力推动我国新经济的发展、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企业的资金瓶颈问题。
3.创业板市场的市场结构。NASDAQ市场和日本的创业板市场采取的都是分体式结构,前者分为“全美市场体系”和“小市场体系”,后者区分“普通企业板块”与“增长企业板块”;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创业板市场则大多是一体式结构,即整个创业板市场有一个统一的上市基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来看,现有的金融体系不健全,市场化的融资体系不完整,而要求进入创业板市场的企业众多,证券交易所相对较少,因此在设立我国的创业板市场时必须要考虑到企业规模和风险程度的差别。我们建议我国的创业板市场采取分体式结构,这种结构不但有利于形成我国资本市场的层次结构和完整体系,而且也有利于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投资时进行选择。
4.创业板市场的上市机制。目前我国主板市场采用的发行上市机制为核准制,而国际创业板市场通常采用注册制。我们认为在创业板市场设立初期,可以继续实施核准制,但随着创业板市场逐渐发展成熟,其上市机制应逐步过渡为标准制,以促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降低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和整个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5.创业板市场的监管体系。从法律规范上来讲,针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具体特点,我们认为应不断加强法制建设,健全相关配套的法规体系,形成一整套支持和保证创业板市场与上市公司成功运作的制度环境和其他配套性的环境,以促进市场运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从风险防范角度来看,由于创业板市场的整体风险较高,我们必须健全相应的风险防范体系,完善风险监控机制,以实行有效的风险防范、控制、转移和规避。鉴于创业板市场的公司规模小于主板市场的上市公司,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和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及经营风险较大,因此严格对创业板市场公司的监管和市场监管显得尤为必要。对于创业板市场不仅需要采用更为严格的财务标准,而且需要强化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的行为准则、运作标准和运作质量的监管,提高创业板市场的透明度,强化上市公司的信息公开披露制度,以有效防范和化解市场的系统风险,促进市场规范、稳健和高效运作。
市场准入比较
首先对全球创业板市场的上市标准进行比较。
1.NASDAQ的上市标准
2.欧洲创业板市场的上市标准
注:
1.净有形资产:资产总值(不含商誉)一总负债。
2.在选择三之下,发起上市或持续上市,一个公司必须满足要求:市值达75万美元以上,或总资产达75万美元,同时总收入达75万美元以上
3.公众持股量排除“有发行公司的经理或董事和拥有10%以上的收益权所有人直接或间接持有的股票”。
4.发起上市,一个公司必须满足:净有形资产达400万美元以上,或市值达5000万美元以上,或净收入达75万美元以上,三个条件中的一个;持续上市则要求一个公司必须满足:净有形资产达200万美元以上,或市值达3500万美元以上,或净收入达50万美元以上,三个条件中的一个。
注:
1.净有形资产:资产总值(不含商誉)一总负债。
2.在选择三之下,发起上市或持续上市,一个公司必须满足要求:市值达75万美元以上,或总资产达75万美元,同时总收入达75万美元以上
3.公众持股量排除“有发行公司的经理或董事和拥有10%以上的收益权所有人直接或间接持有的股票”。
4.发起上市,一个公司必须满足:净有形资产达400万美元以上,或市值达5000万美元以上,或净收入达75万美元以上,三个条件中的一个;持续上市则要求一个公司必须满足:净有形资产达200万美元以上,或市值达3500万美元以上,或净收入达50万美元以上,三个条件中的一个。
1996年11月欧洲第一个为高成长性和高科技企业融资的EASDAQ市场正式开始运作。EASDAQ是小盘股市场,其发展目标是建设一个泛欧洲的流动、高效、公平和透明的交易市场,通过该市场,那些具有国际化目标的欧洲或世界其他地区的高成长型公司,可以从投资者手中筹集资金。但不同于NASDAQ的是,EASDAQ市场的上市对象并不严格锁定于高科技企业和新兴产业,只要是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增长潜力的企业均可成为EASDAQ的成员。对于上市公司的最低要求EASDAQ规定:其总资产不能低于350万欧元,资金额不低于200万欧元;必须每三个月公布一次经营结果;以欧元、美元和英镑为主要的结算货币,不能以欧元国家的本国货币来结算。
始建于1996年3月的欧洲新市场,是针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而设立的新兴网络市场。其网络成员包括布鲁塞尔、巴黎、阿姆斯特丹、法兰克福和米兰证交所,具体运作基本都依附于原有的交易所,但相应采取单独的规则和监管标准。
与务会员市场的主板相比较,“新市场”上市的条件较为宽松。在法国巴黎股市中的“新市场”板块,其上市标准为:
上市前拥有不低于150万欧元的自有资金;
向公众融资达到500万欧元或以上;
向公众售股不少于10万股;
公众持有不低于资本总额20%的资本;
须将融资金额的50%用于公司增资;
公司管理层股东,有一年售股期的限制。
3.日本创业板市场的上市标准
“MOTHERS”是设立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内,与已有的一、二部股市并立的、在日本各地都可以上市的股票市场。其设立宗旨是为促进引领日本经济增长的新兴企业的成长,为它们提供有利的筹资机会。
MOTHERS的上市对象主要包括两类:
一是从事属于今后可能增长并扩大的行业,可能取得高速增长的企业;
二是从事运用新技术和创意的事业,可能快速成长的企业。
在MOTHERS上市的公司必须达到以下标准,方可上市。
上市时要公开招募1000单位以上;
上市时股东需达到300人以上;
上市时的股票总值要达到5亿日元以上;
每年分两次公布每个季度的业绩;
每年举行两次公司说明会(上市后3年内)。
4.香港创业板市场的上市标准
香港创业板市场是由香港联交所设立的主板市场之外的另一个独立市场。它虽然由联交所组织设立,并向联交所组建的上市委员会申请上市,但创业板市场并非是低于现有市场的“次级市场”和“预备市场”。创业板市场拥有自己独立的机构和专职人员,进行独立的前线管理和市场监管,并不负有为主板培养后备役的必要责任。香港创业板市场主要为两大对象服务:一是为那些具有增长潜力但需要资金支持其进一步发展的公司提供融资渠道;二是为那些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抱有信心,并希望分享中国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成果的投资者提供投资机会。
根据创业板市场的服务对象,可以看出,创业板是以增长型公司为上市目标,对于上市公司的行业、规模及盈利等方面并不提出限制要求,只是看重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增长潜力,特别适合高科技企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对于上市公司所处的地域并无特别规定,但主要面向香港和中国内地的中小企业。
香港创业板市场首次发行上市的基本要求:
一是首次招股时,最低公众持股量为已发行股本的10%或3000万港元,以较高者为准。
二是最低市值及最低盈利要求。
三是要求公司经营主业专一,但一些支持主线业务的周边业务允许涉及。
四是招股章程中要求载有活跃业务记录声明。要求招股章程中必须载明在上市前12个月内,发行人的业务进展及取得的成绩。
五是对公司业务目标说明的要求。这项规定要求申请公司披露在上市时的财政年度余下时间及上市后至少两个完整财政年度内各项主要业务活动的发展目标。
六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必须披露与上市公司业务相关联或竞争的业务。
七是公司管理层股东有12个月的股票禁售期限制,财政股东同样有一年的售股限制期。
八是多类型综合业务公司、投资公司及单位信托基金不准上市。
九是衍生工具不准上市。
十是公司在首次公开招股时不受包销限定,但必须达到招股章程中的最低认购额,方可继续上市。
十一,公司可自行决定招股方式。
十二,发行人可发行债务票据、认股权证及其他可换股股本证券。
参考上述各个创业板市场的上市标准,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创业板市场是为那些暂不符合主板上市要求,但又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因此,其上市标准通常较低。像英国的AIM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规模、赢利、经营年限不做任何要求。我们认为,我国创业板市场的设置应在吸收海外同类市场的规定、放宽限制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发展创新。
首先,股本规模相对降低,但对业务要求更为严格。
相对主板市场而言,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的股本规模应该降低,如设为2000万,从而尽可能让规模偏小、缺乏资金、但产品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上市。但在我国创业板市场成立初期,为了抑制过度投机,防范和控制市场风险,提高市场的营运质量和运作效率,除适当放宽股本规模的要求之外,上市条件将不比主板市场宽松。
其次,对经营年限的要求相对降低,可以由目前的3年降到2年。
第三,要求有赢利记录。在赢利情况上,需要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在上市资源选择上具有较大空间,因此,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公司应该在广泛的范围内进行择优选择,我们建议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应有1年的赢利记录,亏损公司不在考虑之列,这有利于从总体上控制创业板市场上市资源的质量与水平,为以后市场的平稳健康运行和风险控制奠定基础。
第四,考虑到高新科技企业的特点,对于无形资产的入股比例可以大于《公司法》原来的规定。
第五,放宽关于股东人数的限制,社会公众股比例可相对较低。为了确保和增强股票的流通性,创业板市场应有足够的社会公众股股东,但考虑到创业板市场的企业规模比主板市场小,因此对其社会公众股的比例要求要相对降低。
第六,在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放松经营业绩标准的同时,须对其业务范围的集中程度提高要求,要求企业有严密的业务发展计划、完整清晰的业务发展战略和较大的业务增长潜力,以及拥有高质量的管理团队和管理系统。
第七,在降低市场准入条件的同时,我们要提高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标准。要强化董事及董事会的责任,提高董事会的质量和独立性,以确保上市公司在规范的状况下运作,从而有效降低市场系统风险。
交易制度比较
目前全球创业板市场所采取的交易制度主要是以做市商制度为特征的报价驱动交易机制。如美国的NASDAQ市场、英国的AIM市场、韩国的KOSDAQ市场、新加坡的SESDAQ市场等等。
美国NASDAQ市场:具有区别于其他证券市场的多重市场参与者的市场结构。其交易主体主要分为两大类:做市商和ECNs。
做市商制度是NASDAQ最具特色,也是最为成功的交易制度。做市商是独立的股票交易商,他们通过在市场上报出各自的买卖价格来竞争客户的交易定单。利用遍布全球的电子交易系统,做市商随时可接受客户的买卖指令(在自身的报价水平上),为市场带来了更高的流动性和竞争性,有助于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使交易迅速而连续。做市商本身是承担“机构投资者”和“经纪人”双重角色的。作为机构投资者,做市商利用自有资金买进市场证券,为市场的交易活动提供必要保证,同时为获得自身利润,做市商又会挑选合适的卖出价实现其资本增值,这时它进行的是经纪人的工作。由于做市商与投资者之间是一种交易关系,因而不存在手续费的问题,做市商在自己报价交易的基础上,赚取买卖价差。
具体的交易流程如下:
英国AIM市场:实行竞争报价机制,只许一个或多个做市商当天进行双向报价。
德国新市场:采用中央订单与指定保荐人双向报价相结合的机制,并提供两种竞价方式以适应不同股票。
法国新市场:采用集体订单和做市商相结合的交易机制。
韩国KOSDAQ市场:在场外交易系统基础上引入NASDAQ自动报价交易系统。
新加坡SESDAQ市场:采用指令撮合系统的做市商。
一、就业市场的现状
目前的大学教育已不是“精英化教育”,而是“平民化教育”了。现在的我国大学生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19%。达到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我国的高等院校招生年年扩招从1998年108。4万到2005年475万人(2006年预计500万人!全国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已达2000多万人(含各种层次的在校生)。正如教育部部长周济所说:“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超过2000万人居世界第一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短短6年内翻了两番。“在这样的招生速度和规模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难题。如果大学生在就学期间没有一个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就业就会出现困难。加之大学生多数是一些独生子女,对工作和待遇期望值过高要求脱离实际、好高鹜远,势必进一步增加就业的难度。长此以往,对家庭社会、学校、大学生本人以及整个国家的持续发展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遗症。
二、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手段之一。何谓“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一般认为:大学生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并经过分析、测评后对自己未来的一生中所承担的职业职务和相应历程所做的中长期的预期规划与具体设计。
事实上在高校中,大学生真正知道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人不多很少人真正在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是值得我们吸取的。西方许多国家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从小学便开始。在一种没有压力、不马上兑现的氛围下进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早期熏陶和培养这时的教育是潜意识的、游戏式的其教育的形式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兴趣“。西方国家非常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具备和培养,鼓励年满14岁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校外进行各种打工锻炼这种打工对于家长或者学校来说并不是让学生要挣多少钱,而是培养他们“早期的职业意识“。这种意识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到了初中和大学阶段的学生主要通过打工来满足自己基本生活、学习所需。
所有这些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完全不相同的。对于职业或者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往往是在学有所成之后才能考虑。国家在这里充当的是一个就业责任的主体,学生充当的是一个就业责任的客体。但是现在国家已经从就业责任的主体变成了就业责任的客体,学生则从就业责任的客体调换成了就业责任的主体。这种变化是一种历史性的变革,在这种重大深层次、历史性的变革面前我们的家长学生、学校没有跟上这种变革的步伐我们的教育体制没有随这种变革作相应的改革。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们的职业意识就业观念未改变;没有把职业兴趣、职业设计意识从小培养。最终所导致的问题就是:大学生面对现实普遍都不适应茫然、仿徨恐惧、失望,他们感到困惑。这种困惑表面上看是大学生本人在就业上的困惑,实质上是一个家庭的困惑,是一个社会的困惑。所以面对目前的就业市场我们不得不作深入地思考。
三、几点思考
1职业兴趣、职业意识必须在早期培养。从国外职业教育的经验和对职业发展研究可以知道,职业兴趣培养和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萨帕的研究认为:人的早期职业生涯发展分三个时期即幻想期(4-10岁),表现为需要占统治地位。在幻想中扮演自己喜爱的角色;兴趣期(11-12岁),表现为喜好成为职业期望和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能力期《13-14岁》,表现为开始更多的考虑自己的能力以及工作要求。由此而来。在西方许多国家的职业教育形式多样。如:举办一些职业日、职业兴趣测试等活动;每隔一段时间邀请社会上各种职业的单位或者个人到学校介绍各自的企业和工作;学校还定期组织一系列的模拟社会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这些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相融的我们只有在学有所成之后才能考虑职业的问题,看来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意识应该也必须在早期培养否则很难适应职业市场的变化。
2、建立学校和社会的专业服务机构提供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服务。据在我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抽样调查的数据得知:大部分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服务“不满意”有相当多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从茶叶市场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中国的茶叶仍然有发展的潜力,对茶叶的消费还会持续增长。根据EuromonitorInternational的调查显示,2000年至2010年间,中式茶叶于中国的零售额由2000年的人民币28,435.7百万元增至2010年的人民币93,774.6百万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7%。在此期间,中国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以复合年增长率14.9%增长。近年来,茶叶、茶食品及茶具行业在中国迅速增长。从人均茶叶消费来看,中国的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5%,而2010年消费传统中式茶叶约1.1百万吨,相当于人均茶叶消费量为0.85千克。尽管中国的人均茶叶消费情况目前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但EuromonitorInternational认为,中国所述的宏观经济因素连同中国广泛推广的饮茶传统和文化将支持中国的茶叶行业于未来数年内获得增长。走势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了地方上茶叶市场的发展。解放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漳州茶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据统计,2001年漳州市茶叶种植面积已达12万4734亩,产量14000吨,涌出了一批“华安铁观音”、“平和白芽奇兰”、“诏安八仙”“长泰黄旦”等。2006年茶叶种植面积达到27万亩,产量28000吨,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1/6,并且形成了自己的新风格,新增了南靖竹叶奇兰和丹桂等名牌产品。漳州市有30多万人从事与茶相关的工作,其中茶农20万人。茶店3000多家,茶叶已成为带动漳州市山区县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如今茶叶业已成为华安、平和、诏安、南靖等县的一些主产乡镇财政支柱,成了茶农的摇钱树。中国加入WTO后,茶叶农残问题变得突显,直接影响到茶叶的产值。漳州的茶叶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在质量的规范和农药残留问题上仍然备受困扰,制约了茶叶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从对茶树的种植和管理上看,由于缺乏技术指导,在三明、南平、泉州、宁德等地推广的优良茶叶品种金观音、黄观音以及台湾金萱等品种在漳州市面积极少,有的甚至没有种植;茶农在种植上没有注意品种搭配,加上不适时采摘,都会影响新鲜茶叶的质量和茶农的经济收入;茶农盲目使用农药和920等化学成长调节剂,使茶叶化学残留、农药残留超标,影响了出口。从市场上看,由于缺乏专业部门管理监督,茶叶产品滥用品牌,从几十元到几千元的铁观音的包装袋上都印着“观音王”字样,破坏了茶叶市场的秩序。目前,漳州市的茶叶市场由批发市场、单体店、品牌店等组成。茶叶批发市场在销区总体上出现衰退迹象,这些市场大多偏处一隅,对消费者买茶而言不是特别便利。和安溪茶都这样的市场相比较,我们漳州的茶叶市场人气还不足,特别是淡季的时候,茶叶市场的店面开铺的不多,显得交易冷清,而这与品牌连锁店的快速扩张有很大关系,不论是在茶叶市场还是在零售市场,茶叶越来越向品牌和大户集中。此外,很多装修高档的专卖店,消费者一直抱有消费不起的心理。在这样的情况下,使得单体店的数量不断增加。随着茶叶市场的不断发展,单体店的弊端逐渐显露。首先,单体店面品质较没保证;其次,单体店价格混乱。而发展品牌店,让消费者认识品牌店是解决单体店的这些弊端的好办法。因为品牌店不仅质量有保证、价格也透明,从20几块的普通茶到2000多元的高端茶都有经营,适合不同的消费群体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选择。
对策建议
1.搭建平台,从产供销到销。漳州丰富的茶资源赋予其“一县一茶”的说法,如平和的白芽奇兰、华安的乌龙茶,都可说是茶中的翘楚。除了这些传统的茶,新兴起的东方红美人、蜜香铁观音等茶叶,也开始在茶坛崭露头角。但漳州空有如此丰富的茶资源,却一直偏安在漳州这一方小城之中。应该说,最大的原因,是缺少一个推广的平台。为此我们提议,首先可以从上至下,加强对茶叶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发展规划,包括立项支持理论研究、加强政策法规研究、制定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阶段发展规划等,充分发挥软科学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作用。各级政府可继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请其它茶产区的领导班子来交流,并且也组织漳州的相关领导去其它大型茶叶市场观摩和学习,回来后结合漳州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其它茶产区的经验和教训,以为我所用。其次,在漳州,还有一些大型的有名的茶企业,如天福和日春,政府可以对其进行引导,为茶企业和茶农搭建交易平台,将企业的产销经验介绍给单体店和茶农,在企业和个体之间搭建一个平台。再次,茶农是茶叶产销链的根本,组织他们去其它茶产区学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继续推进和完善基层茶叶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试点研究工作,鼓励和支持多元化茶叶科技推广服务组织的发展,推广各种行之有效的茶叶科技推广服务新模式,特别是要鼓励茶农能够投入到这样的活动中,而树立通过这样的学习而成功做出好茶的典型是一个可行的手段。最后,政府利用漳州的地理人文优势,加强海峡两岸的合作,牵头搭建和支持茶市的发展,发挥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
2.从品类到品牌。“有品类,少品牌”,过多的品类使得漳州目前在茶叶生产加工方面并没有完善的管理体系,茶叶生产加工完全是依靠各个企业内部的标准来进行管理的,而各个企业之间的标准也各有差异,所以漳州的茶在国际上只是以个别茶企业的形象出现,没有一个中国茶产业的整体形象,这就导致了整个茶叶标准体系上的散乱,也导致了漳州的茶产业无法以一个统一的形象对外展示。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向安溪和武夷山学习,以武夷山的茶产业市场为例,在早期的推广,由于当地品种繁多,各自为战,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合力,市场效应一般。直到近年由政府牵头后,对外把武夷山的各个茶类统称“大红袍”,才取得了市场效果的倍增。近年来,漳州茶叶产业在迅速升级转型,毛蟹、梅占等一些经济价值低的常规品种已逐渐停止发展,低产劣质茶园的改造步伐也加快,取而代之的是铁观音、丹桂等优良品种,这是市场所需,也是茶叶经济发展中必然的趋势。要想在同等的资金、劳力投入下,得到更多的回报,注重品牌茶树品种的培植是非常必要的。此外,漳州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可以进一步发展绿色无公害茶叶,创立自己的无公害茶叶品牌。
3.增加茶文化附加值。用宣传茶文化带动茶叶市场和经济,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做法,但是安溪、华安和南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个做法是可行的、有效的。而在这一点上,天福集团的经验也是值得学习的。在推广普及茶文化的过程中,天福茶博物院的建立,以幽深的历史、精心的瑰集、典雅的造景、芬芳的气息让人陶然。而茶具、茶食品等系列产品的开发,天福集团又开了先河。全球第一所茶业高等院校———天福茶职业技术学院的开办,使茶文化步入教育的殿堂,更是茶业产业界的一大盛事。这些都客观上提高了天福的品牌效应,扩展了其茶叶的销路,所以对于茶文化的宣传和支持还应该继续下去。
一、高等教育供求与就业市场的“联姻”
20世纪9o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迅速扩展,扩大高等教育供给是为了满足个人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挑战。但是,高等教育供给的数量增长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更关键的问题是高等教育供给是否能够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确切地说,无论是满足社会还是个人需求的高等教育供给,其最终结果必须实现大学生个人从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大学毕业生要在就业的劳动力市场上实现配置。实现这个配置过程要求:作为高等教育服务供给者的学校能够在企业和大学毕业生之间建起通畅的渠道,企业和大学毕业生之间又能够相互了解,以使所有的供求主体利益更加协调发展。这些要求的实现只能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完成,可想而知,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的健全与否事关重大。由此可见,高等教育供求与就业市场的“联姻”是供求实现的最基本前提条件,就业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高等教育供求伴随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变化,如果就业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利益冲突就会得到化解;反之,利益冲突就会加剧。
就业市场机制对高等教育供求的数量和层次结构都有影响,因此,高等教育供求就要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配置作出灵敏反应。我国学者康宁博士认为,由于大量人口涌向高等学校,高等教育供给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仅仅只从规模扩大来缓解眼前人口压力带来的矛盾,势必导致大量人才出现“无效供给”局面,出现人才过度和人才缺岗的双重浪费现象。以致这种结构性失调供给的人才数量越多,则无效供给造成的结构性浪费越大,最终使生产性成本上升,劳动生产率下降。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种有质量的数量增长和有效益的规模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讲结构就是讲数量、质量和效益的结构优化;讲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就是讲结构性供需均衡。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是实现资源配置的场所,它反映着高等教育供给数量和结构达到平衡气象变化。概言之,高等教育供求是通过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配置来实现,它制约着高等教育供求主体的行为(见下图)。
在高等教育供求实现过程中,劳动力供给者(学生)、劳动力需求者(企业)、高等教育服务提供者(学校)都需对劳动力市场作出应有的反应。也就是说,高等教育的供求活动已纳入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之中,只有这样供求活动才能满足各个主体的利益,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否则,高等教育供求主体之间就会滋生出难以消解的利益矛盾,演变为利益冲突。因此,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必然是大学生就业市场配置效果的反映,因为高等教育供求与就业市场之间存在“联姻”关系。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配置规律
按照劳动力经济学的解释,劳动力市场是劳动供求双方进行劳动交换而发生的一系列劳动合约的总和,是一种劳动供求之问以劳动交换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深层反映。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在劳动力市场变化中,作为劳动交换的当事人,劳动力供给者和需求者双方的行为是理性的,即以寻求最大利益为其行为的基本动机,并以各自收益与成本的均衡为原则决定各自的供给和需求。在收益与成本均衡点相等之处,双方自愿达成劳动供求数量和工资率的劳动合约。这个收益均衡点就是工资率,即工资率作为一种劳动(小时)的价格,是一种灵活的“看不见的手”,它在劳动供求之间进行利益的分配,同时,通过利益引导,在社会各个部门、各个企业之间进行劳动资源分配。工资率作为劳动供求运动的结果,既显示已有劳动供求状况,同时又引导劳动供求发生变动。调节着劳动力自由流动从而导致劳动资源在各个企业和部门之间的分配作为个体劳动力供给者,他们需要适应市场的安排,因为对社会绝大多数劳动力供给者来说,劳动是唯一的谋生手段。市场配置理论强调:劳动力市场的重要作用在于将社会的劳动力资源有效地分配到各个企业和部门中,其结果是不仅改进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而且也改进了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境况。正如我国学者付钢战指出:“在现代社会中。劳动力市场与企业所有制没有必然的逻辑对应关系,它与行政性劳动资源分配体制主要的差异在于:(1)劳动力市场对于劳动资源的分配,是以劳动交换为基础。通过劳动合约形式而实现的;(2)它是一种微观经济主体在寻求自身利益过程中自动进行的配置和改进效率的社会形式,无需任何人格化和行政力量来安排。”由此可见,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可以作为一种信号,调节着企业和劳动力维护自身利益的行为,从而达到对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劳动力有效配置可以使劳动力的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化,如何能够实现劳动力有效配置,经济学家的诠释如下:
第一,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虽然劳动力市场配置过程是复杂的。但就其本质而言,不过是调节市场中“经济人”的主体行为过程而已。在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过程中,劳动力市场出现两个独立的主体: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需求主体指一切用人单位。包括“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供给主体指凡有劳动能力又愿意就业的人。按照“经济人”假设原理,供求双方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那么,作为劳动力使用的企业就成为需求方,它们在利润最大化目标下,以劳动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为用人原则雇佣劳动者;而提供劳动力个人就成为供给方,他们是以个人收入与福利的最大化为就业目标。王善迈教授对此曾经作出比较具体的描述。他指出:“劳动力供求主体双方在劳动力市场上(有形与无形的)双向自由选择,供与求相互间展开自由平等竞争,最终以劳动合同形式完成配置过程。劳动合同规定双方的权益,约束双方的行为。作为劳动力的价格——工资,由劳动力供求决定,并在供求均衡点上形成均衡工资。工资的水平与变动,反过来调节劳动力的供求,并引起劳动力在地区、行业、职业间的自由流动。”其实大学毕业生作为劳动力特殊组成部分。与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配置没有本质区别,对劳动力市场配置有着相同的反应,即大学毕业生就是劳动力的供给者,要与企业这个劳动力需求者进行交换,双方的行为均为“经济人”,不过学校作为(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培养者也被卷进这个交易的活动中,因此,依据劳动力市场配置理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就比较有规律可循。
第二,政府干预学派的观点。关于劳动力市场配置,政府干预学派的理论是对古典经济学予以补充。新凯恩斯主义的供求调节理论认为,失业是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结果。正如罗莫尔(Romer,D.)指出:“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工资粘性就会使市场波动演变为就业波动。”非瓦尔拉斯均衡和配给制度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凯恩斯主义供给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该理论认为,如果没有适合性的话,失业的存在就是不可抗拒的现实。在研究劳动力供给调节问题时,“瞬时一般均衡理论”的观点代表了一种普遍意义的看法。被绝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它强调劳动力的消费和供给行为之间的关系,认为二者通过预期工资和财富价格的变化引起劳动力供给的变化,从而引起就业数量的变化。同时,瞬时一般均衡理论承认自愿失业,认为市场上存在的寻找工作的失业状态的人只是由于固定工时制的原因,在工作和闲暇两种状态中作出选择。失业表现为市场固定工时工资所带来的效应小于这段时间用于闲暇所带来的效用。瞬时一般均衡理论很好地解释失业的原因,为解决失业问题另辟蹊径,对促进社会的公平和稳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据此,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可以这样解释,随着社会劳动效率提高,个人闲暇时间增多,“失业”则是劳动力配置过程中存在的一种不可抗拒的状态。第三,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关于劳动力的配置进行了比较深入细致的分析。2o世纪60年代以美国学者舒尔茨等人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揭示了人力资源在劳动力市场有效配置中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到70年代,一些西方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筛选理论”、“社会化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这些观点提醒人们,如果一味地以数量为目标的高等教育供给增加,在劳动力市场上并不能得到有效配置,是因为教育本身不能绝对地改变劳动力市场的现状,而且还要受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首先,筛选理论的观点将教育只是当作劳动力配置的一个“信号”。该理论的代表人物迈克尔·史播斯在《筛选假设——就业市场信号》一文中曾经指出:“筛选假设系指把教育看成是一种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以便将他们安置到不同工作岗位上的装置的理论。”筛选假设理论把人的属性按照特点分为两类:一类是叫做标识。指的是人与生俱来的、永远不变的那些属性,如性别、种族、家庭背景;另一类叫信号,指的是人后天形成的、可以改变的属性,如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个人阅历等。筛选假设理论认为个人受教育并不意味着对经济增长起作用,教育只不过是一个筛选的手段和方法。如果说教育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就是教育有效地把能力不同的人配置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而已,由此,能力不同的人,工资收入是不同的,教育和收入是正相关的。筛选假设理论强调的是高等教育的甄别作用,当人才不再紧缺时,甄别的信号就不明显。人力资源不可能实现有效配置。其次,社会化理论也是在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代表人物英克莱斯等人认为,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进行社会化的地方,人的社会化程度与将来的就业密切相关。教育的过程就是要努力使学生进入高度等级化、社会化和世俗化的社会过程。社会化理论更加关注高等学校对学生的培训,特别是为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做准备工作,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再次,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M·卡诺依(MartinCarnoy)认为,劳动力市场不是统一的市场,而是分割为二元或多元的劳动力市场,即主要劳动力市场、次要劳动力市场、垄断劳动力市场和竞争劳动力市场等。求职者受教育程度决定其进入那一种劳动力市场,个人收入多少与其所处的劳动力市场层次相关。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进一步强调作为不存在统一性的劳动力市场始终是处于分割状态,劳动力能够进入哪一级劳动力市场完全取决于个人受教育程度;主次不同的劳动力市场的待遇存在本质区别,根据市场分割理论的判断,受高等教育者可能得到的预期回报就显而易见,如果个人希望获得高回报,就必须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就必须接受高层次的教育。
劳动力市场配置理论对所有劳动力的配置过程做了一般解释,实现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配置,就是要求高等教育供给要面向劳动力市场。K·辛齐利夫(K.Hinchliffe)在《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一文中明确地指出:“在5O年代后期以前的模式中,劳动力被视为同质的。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这种观点不再被接受。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在一系列市场背景下得以解释。每一种市场都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劳动者的背景有一定要求,有关教育和培训的要求尤为重要。”这说明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劳动力有明显的差异性,从某种意义上讲,高等教育就是一种专业教育,它是直接为社会输送各类高层次劳动力服务的。高等教育供求实现必须面向劳动力市场,高等教育供给需要兼备双重使命:其一,作为高等教育服务市场中的生产者要满足高等教育机会需求者的要求;其二,作为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商品的供给者要满足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高等教育只有成为完成上述双重使命,对两个市场作出良好的反应,才能使供给达到合理的状态并转化为有效供给。
三、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配置中的调节因素
从劳动力市场配置理论的研究中可以归纳如下三点:劳动力的工资、劳动力市场信号、主次劳动力市场分割。这是劳动力市场机制能否有效发挥的三个关键的焦点问题,因此,也是衡量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机制健全与否的因素。
其一,就工资而言,在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配置调节过程中出现扭曲。一直以来对大学生就业的思考中,常常要求大学生要调整心态,降低对高工资的奢求,促进就业市场配置的实现。大学毕业生经过就业市场配置过程中的“博弈”,已经将自认为合理的工资水平降了又降。以致出现了“零工资就业”的现象,但是,就业率还是在下降。由此可见,从宏观上,工资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配置起不到调节作用。
一、歧视的来源
政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是普遍存在的,为了从更深的层次上认识政视以便制定出有效的政策来消除政视,我们应该先揭示出政视的来源。政视懂得来源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来源是个人偏见,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雇主、作为同事的雇员以及顾客不喜欢与某些属于特定群体的雇员打交道而造成的;歧视的第二个来源是先人为主的统计性偏见,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雇主用某种先人为主的群体的共性来代替个体的特性而引起的;第三个来源是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上的垄断力量。
1.1个人偏好
个人偏好是指人们对那些和自己有着不同特征的其他人持有的成见和反对态度。有偏好的人未必一定会进行歧视活动,但当基于个人偏好而采取了反对他人的行动,使他人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就产生了歧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按个人偏好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雇主歧视、雇员歧视和顾客歧视。
1.1.1雇主歧视
雇主歧视是由于待雇佣者因自己的与生产率无关的个人特征,与雇主的个人偏好相悖,而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1.1.2雇员歧视
雇员歧视是指,某些雇员由于其他雇员在非经济因素上与自己的个人偏好不符,而使雇主采用了对其他雇员的不公平待遇的决策而产生的歧视。
1.1.3顾客歧视
顾客歧视是指,因被服务对象的个人偏好而造成的歧视。
1.2统计性歧视
统计性歧视是由于统计方法不全面,或是由于信息不完全造成的。所谓统计性歧视,是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视为该群体中每一个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果群体中的个体与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差别较大时,雇主利用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作为雇佣标准,就产生了统计性歧视。显然,雇主在雇佣工人之前,都会事先对求职者的个人特征做出评价。对其潜在生产率做出评沽。但是他们却很难详细地了解每一个求职者的具体特征,因此他们只能借助于每一个求职者所属的群体的特征,对求职者做出评沽。可是群体特征并不能完全替代个体特征,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出个体的生产率,因此这种情况下,即使雇主不存在个人偏好,统计性歧视也会产生。
1.3垄断力量
劳动力就业市场并不都是完全竞争的,也存在着垄断力量,而垄断力量也是造成政视的一个来源,主要表现在拥挤效应上。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存在着职业隔离,尤其是按照性别形成的职业隔离,表现为把职业划分为“男性职业”和“女性职业”,“女性职业”主要包括护士,秘书,售货员,服务员等,“男性职业”主要包括工程师,律师,管理人员等,由于妇女的就业职位相对有限,处于一个比较拥挤的劳动力市场上,这些职业中的女雇员供给大于需求,工资将被压低,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二、歧视的表现
歧视现象在劳动力就业市场土是)一泛存在的,它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学历歧视,年龄歧视,身体歧视。
2.1,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是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最普遍存在的一种歧视现象。男人和女人似乎生来就是不平等的,在社会生活中的男女不平等直接影响到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不平等。
性别歧视不仅表现在求职的难易程度还表现在男女“同工不同酬”上。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实施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从90年到2000年10年间,在业妇女收人与男性收人的差距明显拉大。99年城镇在业女性年均收人为7409.7元,是男性收人的70.1%,男女两性收人差距比90年扩大了7.4个百分点,以农林牧渔业为主的女性99年的年均收人为2368.7元,是男性收人的59,6%,差距比90年扩大了19.4个百分点。
2.2户籍歧视
目前世界上还实行户籍管制的国家只有三个:朝鲜,贝宁,还有中国。正是由于实行户籍管制制度才导致了户籍歧视现象的产生。户籍歧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主要有两种表现:劳动力地域的限制进人和劳动力行业的限制进人。
劳动力地域的限制进人主要表现为各发达地区,开放地区先富起来的城市对进城打上的外来务工人员数量上的限制。劳动力行业的限制进人表现为在一些劳动力流向较集中的城市,对外地劳动力只开放部分经济部门与行业,而对另一些经济部门与行业贝9限制或禁止外地劳动力的进人。
2.3学历歧视
在当前的经济时代,一纸本科以的毕业文凭就像“”时代的贫下中农出身一样重要。现在若想应聘,晋升,选拔,本科以学历儿乎是必不可少的。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就业率也随着学历的降低而降低。据教育部学生司统计,2001年中国高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115万人。截至当年6月,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为95%,本科生为80%,而专科生的初次就业率仪为40%。在各人才市场1=各用人单位几乎都是非本科以卜学历不要。学历政视不仅表现在对低学历层次的劳动者的政视上,还表现在同一学历层次上,对不同院校毕业生的政视上。普通院校的学生整体素质或许不如那些名牌大学的学生整体素质高,但这些普通院校中也不乏此优秀之才呀,这些限制性条款对这些优秀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政视,一种学历上的歧视,一种典型的统计性歧视!
2.4年龄政视
年龄歧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也是屡见不鲜,绝人多数用人单位都对应聘者提出了年龄限制,“女性20一28周岁,男性35周岁以下”。在一些行业和部门,更是对40岁的普通女性职工实行“一刀切”,说法委婉,称之为“内退”。40岁儿乎成了普通女性职下在岗与下岗的一道分水岭。
2.5身体歧视
在劳动的身体歧视主要体现在对劳动者的容貌和身高的歧视上。在招聘会上许多用人单位都提出这方面的限制条件。
三、如何消除歧视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剥夺了被政视者的白由和权利,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了损失。因此我们应努力消除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现象,而在消除歧视的过程中政府无疑起到重要作用,政府在消除歧视时应从以卜三大方面着手。
3.1减少歧视偏好
正是因为人们有了歧视偏好,所以人们才会去主动地歧视别人。如果歧视偏好减少,那么歧视现象也将会随之减少。在这一点政府可以通过教育的引毕日和法律的强制性来减少人们的歧视偏好。政府在搞好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大立法,健全法制,严格执法,规范劳动力就业市场秩序。政府应在法律卜规定各单位在雇佣,培训,升迁,发放工资上对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地域的人要同等对待,要司同酬。时还要注意区分招聘中的歧视与合理甄选,通过立法明确规定什么是歧视、什么是正常的合理甄选。:
3.2减少节场缺陷
企业市场营销模式的组成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即营销理念、营销组织和营销技术。上述三个部分组成的营销模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辅相成的。本文仅就企业市场营销的模式和模式创新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不同经济状态下的不同的营销模式
20世纪初,市场营销学诞生于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在这百年期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这说明有什么样的经济状态或经济条件,就有什么样的市场营销模式。
1.短缺经济时代营销模式探析。西方资本主义早期甚至上溯到更早,人类都生活在短缺经济时代。在短缺经济时代,企业面对的是不确定的、模糊、笼统的顾客群,企业不关心自己的产品被谁消费,不需要对市场进行研究,因为只要生产出来产品,就有人购买。企业只注重提供标准化的产品,对顾客服务没有兴趣。企业在定价上处于优势地位,在与分销商谈判中同样处于强势地位,因此,不会主动开展传播活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侧重于制造能力,如流水作业线、大规模生产,追求规模效应。市场营销观念主要有生产观念、产品观念。
l9世纪末,一些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大机器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城市经济日益发达。由于科学管理的推行,许多大企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生产力的增长超过了市场需求的增长,产品销售日渐成为企业的重要问题,短缺经济开始向过剩经济过渡。尤其是1929—1933年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产品的供过于求以一种极端的形式出现。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不是如何扩大生产和降低成本,而是如何将产品推销出去。市场营销模式出现了变化,即出现了第一个过渡营销模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开始向重视构建传播能力转变,如推销术、广告术、公关术;出现了新的市场营销观念——推销观念。由上可知,短缺经济状态(或条件)下的营销模式主要特点是面对不确定顾客群的无选择大规模制造营销,所以说,这个阶段的市场营销模式是简单的、容易的。
2.过剩经济时代营销模式探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劳动效率大大提高,产量大幅度增加,品种不断创新,加之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和垄断大企业推行高工资、高福利、高消费的“三高”政策,以刺激社会购买力。而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变化,引起商品需求在质和量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时市场的基本趋势是产品进一步供过于求,消费者市场已成为卖主之间激烈竞争对象而买主处于优势地位的买方市场。
在过剩经济时期前期,企业向不确定的笼统、模糊的顾客群提供标准化产品的做法受到严重的挑战,企业必须也只能面向经过选择的消费者群体,为之提供满意的标准化产品或服务,并且要用最小的费用、最快的速度将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否则企业无法生存。这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构建完整价值链的能力;出现了新的市场营销观念——导向观念。营销模式出现了第二个过渡营销模式:有选择大规模定制营销。它同时也标志着过剩经济开始向平衡经济过渡。客观地说,这个阶段的市场营销模式是最复杂、最困难的。
3.平衡经济时代营销模式探析.。20世纪80年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着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改变着企业的营销模式,基于信息技术的互联网、物流网、柔性制造技术开始在企业价值创造中发挥作用。这个时期的消费者由满足标准化的产品,开始追求个性化的需求。这标志着过剩经济开始向平衡经济过渡。营销模式出现了第二个过渡营销模式:即有选择大规模定制营销。这种营销模式下的顾客只能按照厂家提供的有限品种“菜单”进行点菜,不能量身定做。在平衡经济时代,基于信息技术、物流技术、柔性制造技术已经成熟,过剩经济时代所谓的空间分离、时间分离,供求数量与结构等矛盾已经不复存在,满足完全个性化的需求(完全个性化定制营销)成为现实。
于是出现了完全个性化的定制营销模式。在这个阶段,人员推销、销售推广、广告、公共关系等传播价值过程彻底退出价值创造过程,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关系培育能力,市场营销观念是个体顾客关系导向观念。平衡经济时代营销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需求个性化与企业定制的平衡经营。平衡经济时代的消费者生活观念、价值标准和生活方式多元化,需求多样化,消费方式个性化。顾客的需求上升到以休闲、情感为主的体验需求;标准化的产品彻底失宠,个性化、人性化的产品需求成为主流。企业完全按照顾客的个性化需求生产制造产品或服务,通过物流转送到消费者手中,没有存货,是供求平衡的营销。
其次,借助网络进行的速度营销。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局域网、物流网等网络形成全球性的市场,而且是透明化很高的市场。网络可以向消费者许诺一个世界范围的市场,许诺消费者可以找到最佳的价格和品质。网络向出售者许诺全世界市场的进入权,以最低的费用接近特定的顾客或预先确定的顾客。显然,在这种模式下,如果顾客能够找到质量、价格上相同但是交货更为迅速的营销者,顾客就会与之进行交易。也就是说,在整个市场营销过程中反应速度决定了参与者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再次,顾客与企业高度交互的互动营销。在平衡经济时代,企业通过网络信息获得顾客,顾客可以事先对企业创造价值能力进行了解,然后提出对产品的要求。顾客由被动接受产品或服务转变为主动积极参与产品创造的全过程,顾客不仅将自己的显性和隐性告诉企业,协助企业分析研究(如用计算机模拟出产品,让顾客对产品系列、产品包装、定价等诸多方面进行随意变动和组合,直到顾客满意),同时参与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制造和定价,参与选择物流系统。这时,市场营销重新变得简单并且有趣。
综上可知,不同的经济状态决定有不同的营销模式。以上讲的三种经济状态(条件)产生了短缺经济营销模式、过剩经济营销模式和平衡经济营销模式。这说明,在一种经济向下一种经济过渡时,会出现相应的过渡营销模式。
二、对中国企业市场营销模式创新的思考
不同的经济条件(状态)下有不同的营销模式。而每个营销模式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不存在普遍存在和始终有效的营销模式。中国的企业要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进行销售,就必须研发适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新模式。依据企业市场营销模式组成的要素,就营销模式创新谈几点认识。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骨干、以新兴商业银行为辅的商业银行体系。尽管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商业银行在市场营销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市场营销上仍显得十分落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已经进入营销管理和客户导向阶段,而我国商业银行在市场营销上还停留在较低的战术层次上,银行营销还没有真正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并从战略层面对市场营销活动进行全面的整合。如果我国商业银行不能建立起系统的市场战略和营销管理模式,将无法面对国外金融巨头的挑战。
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起步较晚,目前仅仅停留在较低的战术层次上,还存在着许多认识上的盲点和操作上的误区。总体上讲,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商业银行对市场营销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没有形成全面的市场营销观念
全面的市场营销观念是建立在客户导向、利润、全员努力和社会责任四个支柱之上的,是引导企业走向成功的指导方针,渗透到企业工作的方方面面,关系到银行的每一位员工。而目前我国一些银行对市场营销的理解还十分片面,没有真正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全面的市场营销理念。
(二)商业银行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不能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随着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过去那种按照产品和币种方式划分部门的机构设置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对客户来讲,这种横向的业务分割给办理业务带来极大的不便,面对同一家银行要同时跑几个部门,浪费了客户许多的时间。
(三)商业银行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
时至今日,全国已有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近2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众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再加上外国金融机构的大举进入,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残酷。各商业银行为争夺市场份额,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与大量的投入相比,商业银行并未获得理想的竞争优势。究其原因,恐怕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没有进行科学的市场调查和市场细分,不能形成准确的市场定位造成的。
(四)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策略组合不合理
首先,从产品开发方面看,商业银行产品品种增多,但创新不够,远远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近几年,各商业银行对传统业务开发了众多的银行产品和服务项目,但仔细考察各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就会发现,各银行具有自己特色的产品开发不多,大多数都是各银行之间的相互模仿和复制,产品内容同类,无法形成竞争优势。
其次,从定价方面看,商业银行产品定价还受到诸多限制,未能形成真正的市场定价机制。金融产品的定价一般表现为利率和费率。在利率方面,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都由人民银行制定,报经国务院批准后执行。银行服务收费标准很少有变通的余地,服务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便利性上,很难以费率变动为手段吸引顾客,扩大服务范围。
再次,银行加强了集约化经营管理的同时,相继建立了电话银行、网上银行和自动柜员机等电子化分销渠道,但这些分销渠道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技术性能也不够稳定,还需要进一步加以改善。
最后,从促销方面看,商业银行的促销投入增加,促销方式增多,但沟通力度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目前各商业银行普遍重视了广告宣传,所利用的媒体种类也增多,广告数量和质量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同时存在着广告频率较低,高档次广告较少等问题;从公共关系看,各行都加强了与政府、企事业单位、个人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但从根本上说,各行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稳定的公共关系网络和基础,难以使顾客对自己产生长期的偏好。
二、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对策探讨
如前所述,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近年来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目前还处于浅层次的战术层面上,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要从战略的层面上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档次,还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
(一)要确立全面的市场营销观念,真正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理念
要把客户导向、利润、全员努力和社会责任为基础的全面的市场营销观念,作为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指导思想。从银行服务方面说,它不仅要求直接面对顾客的一线人员要以客户为中心,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要求后台的员工要对一线人员给予支持,以利于前台工作人员更好地为顾客提供服务;从银行策略组合和组织构架来说,它不仅要求商业银行从产品设计、定价、促销等方面从顾客角度出发,采取适当营销组合,还要求从根本上对商业银行组织结构进行调整改造,建立适应市场和客户需要的银行组织结构。
(二)要以“客户为中心”设置银行内部机构
目前银行各个部门单独面对客户,客户有不同需求,就要接触不同部门,客户的需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沟通和综合。市场化经营要求银行营销人员与客户全面接触,把客户需求综合起来,统一传递到业务审核和风险控制部门,批准后交给产品部门处理。这就要求设立一个具有市场研究、客户开发监控和风险控制的整合营销部门,作为商业银行内部综合运营核心部门,实施对市场营销活动的规划、分解和监督,并对营销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加以及时修正,使市场营销高效有序地开展,这需要对原来的机构进行全方位的整合。
(三)要通过市场调查和市场细分,准确进行市场定位
要深入细致地进行市场需求研究、发现、分析和评价市场机会。客户的需求就是银行的创新。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必须先从“确认”需求开始,发现市场中未被满足的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首先发现机会并抓住机会,才能在竞争中获胜。
同时,要通过市场细分,正确选择目标市场,准确进行市场定位。顾客需求的千差万别使得银行不可能用自己的产品去满足所有顾客的需求。所以,银行必须对客户进行细分,实现金融产品的市场定位,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 只有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才能够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实现自身资产结构的优化,促进资金的良性循环和扩张。
(四)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进行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创新
营销组合环节薄弱是我国商业银行整体营销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对客户不断变化的金融需求,分析和挖掘新的市场潜力,制定出满足客户需求的市场营销组合。营销组合策略要综合运用市场活动的四个要素——产品、价格、分销渠道和促销,从而达到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目标。具体地讲:
首先,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和创新。
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和创新包括对现有产品进行整合和进行产品创新。(1)对现有产品进行整合。一方面应对现有产品进行评估定位,确定核心产品,围绕核心产品进行结构调整。另一方面要组合包装现有的金融品种,适应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2)进行产品创新。产品创新可以形成至少暂时的垄断,而垄断往往是获取超额利润的最佳手段。因此,加强产品创新,既可以获取定价权和超额垄断利润,为后续产品的开发提供经费,也可以在竞争激烈、无利可图的情况下,转向新的产品和市场。
其次,采取适当的价格策略,合理扩大收费品种范围。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定价主要由人民银行具体规定,如存款利率、贷款利率等,而其他一些可以自主定价的产品却因为竞争、让利等多方面因素没有制定合理的价格。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利率市场化及融资渠道广泛的外资银行的进入,定价策略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一个重大课题。价格策略是实施战略规划、改善经营状况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在价格策略上,要综合考虑客户、产品、服务等各种因素,同时还要兼顾竞争对手的状况和市场的变化。
再次,进一步调整分销渠道,加快银行电子化建设。
最后,有效运用促销组合,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销售。
(五)要通过实行内部营销战略,培养银行员工的顾客导向服务意识
在现代社会,银行员工的顾客导向服务意识以及他们的服务技能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关键要素之一。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地存在着对银行内部营销重视不够的问题。许多商业银行都把工作重点方在了产品、价格、广告、销售等外部营销上,而没有意识到内部营销是外部营销的起点,是外部营销成功的先决条件。
那么,商业银行应当怎样通过实行内部营销战略,培养银行员工的顾客导向服务意识呢?首先,商业银行的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要树立为顾客和员工服务的意识,为下属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其次,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内部评估的方式,检查内部支持系统的有效性。再次,商业银行要通过强化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来充分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顾客导向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价值规律所说的是商品之价值所在,及商品在市场与流通中的价值依据。一个商品凝结有多少价值,它就会要求市场实现其多少价值,实现过高当然是好事,但同时会使别人受损(这是别人所不愿意的),反过来,实现过低,则这个商品的价值就未能完全实现出来,所有者会亏损(这又是他自己所不愿意的)。因此价值规律的首要性质就是“等价交换”----两个商品以相同价值而互相交换。当然,由于互相交换者难以明白对方商品到底耗费了所有者多少(劳动与资本的)代价,因此“等价交换”总是难以按数学上的明晰关系来进行,只能通过市场长时间的运作而形成的价格比率来进行。对于个别性的商家来说,商品价格是既定的,你只能按这个市场价格而组织生产,如果你预估的生产成本太高,那就不必生产了。这也就是价值规律中“等价交换”的实现方式,以市场既定价格的方式来实现。另外如果一个商家的商品(由于其劳动与资本耗费更低因此)其价值低于商品的市场价格,则他会在交换中以“不等价交换”的方式而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是价值规律中“等价交换”原则的一个有积极意义的变异,通过这个变异,“等价交换”不再是死水一潭了,它是活的,并将引导价值规律通向其新的形式----价值本质规律;而“等价交换”本身则完全变成了一种动态的等价交换形态了。
但是价值规律并不总是具有动态的方面,实际上它更多的还是静态的方面。此时的市场处于“供需平衡”的状态。实际上,经济学家们在考虑价值规律时更多的是预设了市场供需平衡的理想状态,比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价值规律研究就无形中预设了商品市场的供需平衡状态。这个状态的基本特点是缺乏竞争。于是,在市场缺乏竞争的平静状态下“等价交换”得以平稳地进行,一个商品具有多大内在价值(所谓‘内在价值’就是它在生产过程中内在地凝结有的劳动与其他资本的量),就能够在市场中实现出多大价值、实现出多大利益。于是我们在市场经济还不十分成熟、还很缺乏竞争的状态下就看到:一个商品凝结着多大的价值,就“要求”实现多大利益。比如在许多年以前的中国,企业家和经济学家们要求按价值规律办事(而不是“计划地”人为调拨)其目的就是要能够在商品交换中完全实现出一个商品的价值,尽管当时由于生产成本很高、因此这些商品的价值都很大;因此中国就开始了一系列“价格理顺”的改革活动,而这种价格理顺主要便是将产品的价格提高到其成本以上(原来的产品价格由于整个社会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福利性质,因此总是过于偏低)。所以价值规律具有静态的方面,在这种静态规律起作用的时候,人们无不认为‘价值创造得越高越好’,因为它总能在静态价值规律起主导作用的市场上完全实现出来。因此当价值规律发展成为一种动态的规律、动态的等价交换形式后,价值规律实际上便发展成了一种新的规律,即“价值本质规律”。当商品市场仍然是所谓的‘卖方市场’时,商家们的商品在静态价值规律之下悠然自得地按自己的内在价值(通过货币)与别的商品交换,而不管商家们的商品生产力有多低,其劳动生产率有多低,其劳动者的素质与劳动积极性有多低。而在目前这样的所谓‘买方市场’之下,商家们紧张起来了,他们忙着裁减人员(据说这样可以“减员增效”),忙着技术改造,忙着合并引资,同时忙着打价格战(比如中国现在的电视机价格大战、微波炉价格战等)。此时价值规律的动态方面起了作用,商品的内在价值不再自动、完全地转化为交换价值了。但这却是价值规律的更高运作方式。
二
对于动态规律下的上述那种“非等价交换”的情况,在市场存在竞争的情况下,等价交换的“价值点”会续渐降低下来,从而一方面淘汰掉价值高于这个价值点的商品,另一方面迫使商家增进效率,以减少商品的成本(从而减少其内在价值)。我们看到,现实中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剧烈,等价交换的这个价值点下降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被迫增进效率、减少商品价值的压力越来越大,反过来,人们增进效率越快,市场竞争也就越剧烈。这种情况给生产者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但另一方面却大大增进了人们的生活,因为通过这种竞争,商品的价格直线下降,人们更容易得到它们了。比如,前几年,一个手机要成万甚至几万元,而现在呢?好得多的手机才需1千或几千元,并且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入,这些商品的价格还会不断下降。这种情况今天的人们是深切地体会到了,只要市场经济仍然在继续运作下去,人们从中所获得的利益也就更多。这立即会使思想深刻的人意识到一个“两极统一”性的存在:人类为获得越来越大的生存条件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会越来越小。我们知道,在古代,人们为获得一点食物与衣物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现在不同了,获得同样的物质条件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这就是人类生活的进步,它源出于人类生产效率的提高,源出于人类科技的发展。
当思想家们意识到这个人类生存发展的“两极统一”性时,也就意识到了价值的真正本质:价值就是人类为获得最大生存而必须要付出的最小代价。在生产力水平不同的各个时代,人类所获得的“最大生存”的水平显然也不会相同,同样,人类所付出的“最小代价”水平也不相同,而规律性是:生产力水平越高,“最大生存”的水平就越高,“最小代价”水平也就越低;前者与生产力水平成正比,后者则与生产力水平成反比。因此,实际上“价值”这个概念具有两个相反的含义:一个是“付出代价”的含义,另一个是“获得报偿”的含义,两者统一,可称为“代价所值”----显然,没有不付出代价的所得,同时,付出了代价,总会有所得。于是从上述含义可以将价值的本质通俗地归结为:以最小的代价能够生产出最多、最大或最好的使用价值(有用物品)。在这里应该注意的是,价值的本质并不能归结为“以最小的代价创造出最大的‘交换价值’”,因为“最大的交换价值”并不意味着同样大的使用价值、同样大的有用物品,甚至相反,比如,在经济十分落后的地区,其许多物品的价格往往又是很贵的,这样便可以用较小的代价而在此获得很大的交换价值。这种高的交换价值并未增进人类的生存进步。增进人类的生存进步,必须有非常大量“价廉物美”的物品,这是人类自远古至今天直至无限的将来之理想,而人类各个社会形态所采取的种种经济方式(无论是过去的奴隶主义、封建主义经济方式还是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方式),都是趋向于这个理想。因此,与人类历史发展相同步的是人类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存理想通过人类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来实现,而“价值”这个概念则[应该]根本性地反映人类的这种生存理想,反映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因此将价值认为“以最小的代价创造出最大的‘交换价值’”是不恰当的(虽然它在市场经济时代是理所当然的,并且也不无进步意义);“以最小的代价创造出最大的‘使用价值’”才是价值的最终意义。
但人们对价值的理解无一不在于“获得报偿”方面,于是在市场经济中,价值与‘交换价值’甚至‘使用价值’混同为一了;这样价值越高就越‘利好’。当人们说一件物品“很有价值”时,其意思肯定是说:这件物品很有用;如何有用?一个,它很有使用价值,使用起来十分令人满意,另一个,它很能替人赚钱,能给它的所有者带来很好的经济利益。这就是通常人们对价值的认识与“好感”。但是在经济学上,一个商品所凝结的价值越高就越不‘利好’,因为它表明这个商品所凝结的劳动量与资本价值过高,从而表现为成本过高。在竞争剧烈的市场环境下,一个商品其成本过高是其所有者最倒霉的事情。比如,美国的铱星全球卫星通迅系统的价值非常高----“价值40亿美元”,但正因为它的这个高价值,因此一直无人敢接手经营,只好十分痛惜地让这80多个卫星落地销毁了。诺大一个美国又如此富有,竟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如此昂贵的现代化通迅系统销毁报废,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尽管一件物品十分有用、也十分先进,但如果它的价值过高,也会有“报废”的危险;相反,如果这个铱星系统其价值只有10亿美元(并且维护也不那样昂贵),那它肯定不会落得现在这种命运。
于是,价值高好?还是价值低好?这问题在人们的头脑中会搞得一塌糊涂,甚至连马克思也糊涂了。因为马克思将价值定义为“劳动耗费”后又将其理解成“交换价值”。马克思在刚刚批判了这样一种认识“可能会有人这样认为,既然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那么一个人越懒,越不熟练,他的商品就越有价值,因为他制造商品需要花费的时间越多”(《资本论》法文版中译本15页)后,马上就指出“劳动生产力越低,生产一种物品的必要时间就越多,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大”(《资本论》法文版中译本17页),他(后者)所肯定的不正是他(前者)所批判的情况吗?因为他所批判的这种情况不正是“劳动生产力低下”的表现吗?既然是在市场上能够完全实现出来的“交换价值”,自然,商品的价值越大就越好了,但这同时表明商品所凝结有的“劳动耗费与资本价值”越大越好,这显然是荒谬的。于是,在价值概念上又产生了量方面的对立因素:商品的“个别价值”
与其“社会价值”(实际也是交换价值)的对立,其中,商品的利润来自于它们两者之差。即个别价值越小越好,而社会价值越大越好。这里的问题实际上也是效率问题,因为效率高,则商品的个别价值也就越小。但由于社会价值是由生产一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是由生产这个商品的实际时间决定),因此所谓社会价值同样是一种劳动耗费,从社会整体上说同样是“越小越好”的。这样,真正“有好处的价值”是在社会大多数的生产力仍然停留在很低的水平上时,有一个商家以很高的效率生产出其个别价值很低的商品,即“很高的社会价值”减去“很低的个别价值”,这个差值就是真正“有好处的价值”了。所谓“物以稀为贵”说明的正是这种情况,一个物品缺乏的地区其物品肯定是“稀贵”的,所有商家都会拚命钻这个市场空缺,投放相应商品以谋取“超额利润”。这也是市场经济时代最理所当然的事情,也是市场经济成功的标志。但这能够说明投放到这里的商品其价值很高吗?简单地说,“稀贵”的物其价值就一定很高吗?在这里,它的交换价值、市场价值会很高,但它的内在价值并不一定高(并且它越低反而越有利)。比如,一个人白拾得一件商品(这说明这件商品的内在价值等于零,因为它不需要耗费拾得者任何代价),他将其拿到这个物品缺乏的市场上去同样会获得很好的利益,因为它同样也是“稀贵之物”;这说明,它的交换价值、市场价值也与其他商品一样高。但是当这个市场渐渐丰富起来、市场开始出现稍微竞争时我们就会发现,白拾得的这个商品其价格会直线下降,而其它商品却不能这样,这说明什么?说明商品的内在价值是一个底线,商品的价格不能低于这个底线,但白拾得的商品这个底线却为零,因此它的价格可以直线下降但仍然有利可图。(因此我们经常见到偷来的东西其价格成倍的低)。
因此,获利的是一种“价值差”,而不是价值。但它的这种“两端差”表面上也竟很吻合我的上述这个价值的本质:人类为获得最大生存而必须要付出的最小代价;在这里,这个很有效率的商家以很小的代价(个别价值很低的商品)在市场上实现到了最大的利益。但实际上它与我的这个价值本质思想根本不同,因为它是建立在“整个社会大多数的生产力仍然停留在很低的水平上”(从而大多数人生存不好)的,一旦这个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这个商家也就没有多大利益可言了。前面说了,价值的本质并不能归结为“以最小的代价创造出最大的‘交换价值’”。而我的这个价值本质思想则是要求整个社会、整个世界的生产力普遍地极大提高(具体要求到每个商品上就是使其内在价值趋向于零),从而实现使人类为获得最大生存而必须要付出的代价最小。靠大多数人的不好生存而获得的最大生存,这对人类整体来说不可能是真正“有好处的价值”。但是由于它能够带动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因此它也是实现真正的价值本质之理想的必由之路。
在风险管理中,我们往往关注的就是资产收益率的分布。许多实证研究表明,金融资产收益率分布表现出尖峰、厚尾的特征。另外,收益率序列还具有条件异方差性、波动聚集性等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模型对金融资产收益率分布进行描述显得尤为重要。
1数据选取
本文实证分析的数据选取上海股市综合指数(简称上证综指)每日收盘指数。考虑到我国于1996年12月16日开始实行涨跌停板限价交易,即除上市首日以外,股票、基金类证券在一个交易日的交易价格相对上一个交易日收市价格的涨跌幅不得超过10%,本文把数据分析时段选择为:1996.12.16-2007.05.18,共2510组有效数据。数据来源为CCER中国经济金融数据库。数据分析采用软件为Eviews5.1。通过对原始序列的自然对数变换,得到上证综指收益率序列,有2509个数据,记为RSH。
2基本统计分析
2.1序列的基本统计量
对称分布的偏度应为等于0,而上证综指收益率的偏度为负值,说明该序列的分布是有偏的且向左偏斜,即收益率出现正值的概率小于收益率出现负值的概率。另外,已知正态分布的峰度等于3,而上证综指收益率的峰度是8.919924,远大于3,这表明RSH序列不服从正态分布,而是具有尖峰厚尾特性。
2.2序列的自相关性
采用Ljung-BoxQ统计量检验上证综指收益率序列的自相关性。原假设为序列不存在阶自相关。根据上证综指收益率的10阶滞后期的Q统计值及其相应概率值可知,上证综指收益率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2.3序列的平稳性和正态性
为了避免伪回归现象的发生,在建立回归模型之前须对收益率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采用ADF方法检验RSH序列的平稳性,其检验统计值为-51.7733,远小于MacKinnon的1%临界值,认为上证综指收益率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显著平稳的。这就避免了非平稳性带来的许多缺陷。上证综指收益率序列的D.W.值为1.9705,非常接近于2,表明其残差序列不存在序列相关。
本文使用Jarque-Bera方法对RSH序列其进行正态性检验,检验统计值为3682.735(p=0.000),概率值足够小以至于必须怀疑原假设的正确性。这也就说明,用正态分布对中国股市收益率的波动性进行描述是不正确的。
2.4ARCH效应检验
大量的实证分析表明,大多数金融资产收益率序列的条件方差具有时变性,即ARCH效应。利用ARCH-LM方法检验残差序列中是否存在ARCH效应。选择滞后阶数为5阶,检验统计值为28.92598(p=0.000),表明残差存在显著的ARCH效应,至少存在5阶的ARCH效应。这就意味着必须估计很多个参数,而这却是很难精确的做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一个低阶的GARCH模型代替,以减少待估参数的个数。
3分布模型的确定
金融时间序列的分布往往具有比正态分布更宽的尾部。为了更精确地描述这些时间序列分布的尾部特征,本文分别运用GARCH-Normal、GARCH-t和GARCH-GED模型拟合样本数据。
较之其它模型,GARCH-t(1,1)模型的对数似然值有所增加,同时AIC和SC值都变小,这说明GARCH-t(1,1)模型对上证综指收益率序列波动的刻画能力要强于其它模型。对模型中的未知参数进行极大似然估计,得出GARCH-t(1,1)模型为:
均值方程为:RSH=0.0399(1.7435)
方差方程为:2t=0.1137+0.1331×2t-1+0.8261×2t-1
(4.5005*)(6.6345*)(10.3761*)
在方差方程中,ARCH项和GARCH项的系数都是显著的,且两项系数之和为0.9592,小于1,满足参数约束条件。另外,系数之和非常接近于1,表明收益率序列的条件方差所受的冲击是持久的,这对所有的未来预测都有重要作用。
4分布模型的检验
模型建立的好坏首先要检验其是否有效的消除原序列的异方差性。另外,基于收益率序列概率积分变换的检验方法,可以检验序列分布与理论分布的拟合情况。对原序列做概率积分变换,然后检验变换后的序列是否服从i.i.d.(ol)均匀分布。一般地对变换后的序列进行BDS检验,以判断其是否是独立同分布。而运用Kolmogorov-Smirnov(K-S)检验则可以检验变换后的序列是否服从均匀分布。4.1残差序列的ARCH-LM检验
对新方程产生的残差序列{εx}进行ARCH-LM检验,以观察是否还存在ARCH效应。选择滞后阶数为1阶,ARCH-LM检验统计值为0.629764(p=0.426)。伴随概率显著不为0,即接受原假设,认为残差序列{εx}不存在ARCH效应。这说明,用GARCH-t(1,1)模型拟合样本数据可以消除序列的异方差效应。
残差εxt的分布为vxσ2xt(vx-2)εxt|It-1~t(vx),根据残差序列的数值,变换为vxσ2xt(vx-2)εxt序列,并按照自由度为vx=4.6528的t分布函数,对其进行概率积分变换,得到新序列记为{ut}。新序列{ut}在理论上应是独立同分布序列,且服从(0,1)的均匀分布。因此,本文通过BDS检验、K-S检验对新序列{ut}的分布进行检验。
4.2BDS检验
BDS检验的原假设是序列为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根据表中的概率值可知,在显著性水平α=0.05下,认为新序列{ut}为独立同分布的变量。
4.3K-S检验
对新序列{ut}进行K-S检验,其检验统计值为0.0175(p=0.4245),这表明,用新序列{ut}服从独立同分布的(0,1)均匀分布。这也说明了GARCH-t(1,1)模型可以较好的拟合上证综指收益率序列的分布。
5结论
本文对上证综指对对数收益率序列的分布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在现实生活中,金融收益序列分布不仅呈现出偏斜、尖峰、厚尾等特征,还具有异方差的特性,本文首先通过大量的统计检验方法验证了金融时间序列的各项特性。GARCH模型比ARCH模型有更快的滞后收敛性,从而大大减少了参数的个数,提高了参数估计的准确性。在运用正态分布假设的GARCH模型来描述金融收益序列的条件分布时,正态分布假设常常被拒绝,人们用一些具有尖峰、厚尾特性的分布,如t分布、GED分布来替代正态分布假设,从而得到一系列GARCH模型的扩展形式,如GARCH-t模型、GARCH-GED模型等。本文依据严密的统计分析方法选择了GARCH-t(1,1)模型描述上证综指对数收益率序列的分布。最后,根据各项模型检验结果说明,用GARCH-t(1,1)模型描述上证综指收益率序列是有充分理由的。
参考文献
[1]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