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课内阅读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9 09:21:5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课内阅读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课内阅读论文

篇(1)

期中考试已结束,这次的期中考试语文考试成绩很不理想,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在这次语文考试中,我发现了我身上的不足点。

基础部分没有失分太多,在课外文言文这一部分中,翻译句子时没有翻译出关键字“恶”的意思,因为当时没有想起有关“恶”的字词解释,所以扣了一分。这说明我对文言文的解释掌握不够充分,所以今后要多多积累文言文字词积累。并且,在文言文方面,我对概括中心思想这一版块还没有完全掌握,常常说不到点子上去。所以,我以后要多做一些文言文阅读,多增强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扣分最多的是课内现代文阅读。这次考的是《最后一课》,我认为这一课考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没有将复习的重点放在上面。结果却大意失荆州,错了许多原本会的题目。这次课内阅读理老师在课堂上指出,我们班上不会有一个人在做这种课内现代文阅读时,将文章读上两三遍,将这篇文章当作课外现代文来做。我正是老师所说的那种类型。做课内阅读老师都讲过了,都以为掌握了所有的内容,在做题时想当然地往上填答案。所以才会导致做题时回答不全面,回答不深入,被扣了许多分。所以以后做题时要把文章多读上几遍,课内课外一个样,不能心存侥幸心理,仔细地理解题意,从文中找到答案。

课外阅读相对来说要好一点,但对议论文这种文体的了解还有所欠缺,所以在找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时没有把握关键语句,找错了中心论点。再有就是在分析文章语句作用时,没有了解深彻,少回答出了一点。以后要多加强对议论文的训练。

作文因为平时积累的素材较少,再加上对题目的理解不够,在我个人认为稍微出现了跑题的现象,所以以后要多积累作文素材,灵活运用,争取取得高分。

篇(2)

面对如此事实,做为一个语文教师应怎么办呢?正如莫洛瓦所说:“我们为什么要看书的理由之一,便是想要超越我们的生活,了解别人的生活。”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初中语文新大纲明确规定:“初中生应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每学年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80万字。”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课外阅读应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有力补充.

二、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一)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本

中学生课业负担重,课余时间少,而且年龄小、判断能力差,课外阅读不能放任自由.在良莠掺杂的书海中要选择恰当的课外读本,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业余时间。”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适合他们的读本,让他们学得有所得,而不致在书海中迷失。

指导课外阅读应遵循一条原则:以课内为基点,恰当、有序、渐进。“以课内为基点”,即以课本的篇目为基础,最大限度接触相关的各种材料,课外促进课内,同时又可增加学生阅读总量。“恰当、有序、渐进”,也就是依据学生年级特点指导阅读,不能操之过急,想一口吃成胖子.如初一以记叙类文章为主;初二开始增加说明文、议论文阅读。阅读指导可以围绕以下几点进行:

1.阅读课内文章涉及的长篇小说并向作者其他作品扩展.鲁迅先生在指导青年读书卓越,曾说:“倘要看文艺作品呢?先要看几本名家的选本,从中觉得谁的作品自己最爱看,然后再看这一个作者的专集,然后再从文学史上看他的位置,倘若知道的更详细就要看这个人的传记,那便可以大略了解了。”这种阅读强调要专一,钻得深,语文课本的文章都是专家精挑细选的,课内文章涉及的长篇小说及作者其他作品,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背景知识,阅读效率就越高,读得越深入。如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课时,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水浒传》。学生通过阅读,对《水浒传》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思想意义有全面的了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本中人物形象和特点。

2.阅读课内文章涉及的一些背景材料粗放评论文章。学习那些主题较深刻学生不易理解或写作时代离学生生活较远的课文时,教师应把一些背景材料或评论文章推荐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教授《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时,可指导学生阅读报纸上有关申奥的新闻报道,让学生了解中国百年来奥运梦想。教师也可印发教参中的评论文章供学生阅读,这样学生对申奥成功的意义有较深的认识,了解消息特点。

3.以课内文章为基点,向内容、题材、写法等相在联的文章扩展。这种扩展阅读既可以巩固课内知识,又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通过比较阅读,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从总体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如教授《小巷深处》、《一厘米》等时,可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记叙母爱的文章,看同一题材不同作者运用的表现手段有何不同,从中了解不同的表现手法,为写作积累知识。

(二)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同时,还应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不至于使课外阅读流于肤浅,追求数量,不重质量,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既能提高学生阅读效益,同时又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王余光、徐雁主编的《中国读书大辞典》仅在“名人读书方法”中就列出古今中外134位名人的不同读书方法.归纳起来适合于中学生的阅读方法有以下几种:(1)浏览;(2)精读;(3)略读。

“浏览”指自己觉得有趣或用得着的书报杂志,都应随便翻翻看看,理解大概内容,然后确定哪些要精读,哪些要略读,哪些不必读。对那些与自己所学内容有关的、重要的、自己喜欢的文章,要逐字逐句研读,掌握要点,吸取精华(对于这类文章不是读一遍就行的而是有计划按不同的要求和目的读许多次,深入研究),一般的文章,大略读一下,了解大意就可以了。要注意一点:即使是精读的内容也要分清主次,主要部分要精读,次要部分则可浏览;就是浏览的内容,如果自己认为有用也要精读。正如梁启超所说的,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

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运用,因此要学生学会积累资料,积累有用的事例、语句等,以备学习和今后工作的需要。还应告诉学生不仅要善读,还要善于运用。不读书愚而可哀,只读书迂而可惜。读而能用,既能获得益处,也能得到乐趣。

(三)指导阅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篇(3)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教育学生要把握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掌握各种文体的阅读技巧。比如,记叙文要把握它的六要素,尤其是人物和经过;要把握记叙文中的描写内容和描写方法;把握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等;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和思想内容;说明文主要从说明方法、说明的顺序以及说明文的语文特点等方面来把握阅读;议论文主要从论点、论据、论证方式、论证方法、严密的语言等内容来理解;应用文体裁的文章,阅读时要从体裁特征、语言特点、文章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来把握。使学生掌握各种体裁文章的阅读要领后,在教学过程中加以适当的练习,学生的阅读能力会不断提升。

二、教育学生学好课本

课文是精挑细选的佳作,是很好的例子,是教师教授语文知识、培养阅读能力、提升人文素质的重要载体。语文课文学好了,理解透了,学生才可能利用所学知识去进行课外阅读,达到举一反三。如果脱离课文,单纯去做课外训练,那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就会大大折扣。在考试时,阅读题的材料虽然大多选自课外,但阅读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与能力点,都在课内有所体现。因此,精细研读课文,有助于解答课外阅读试题,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课外材料的阅读能力

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范文,学生学习这些例子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初中毕业、升学试题如果只限于课本,范围狭窄,必然导致猜题、押题成风,死记硬背盛行,不仅增加学生的负担,而且难于考出学生实际阅读水平,影响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中学阅读考试,应以课外材料为主,教师要教育学生,一只眼睛盯在课内,一只眼睛盯在课外,在认真学好课内课文的基础上,努力扩大课外阅读范围,同时教师也应积极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美的课外阅读文章或一些适合中学生的报刊、杂志,达到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增强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四、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语文阅读应着重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的能力,即要在培养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和对文章思路的理解上下功夫。关于文章的主旨,记叙文的主旨就是作者通过写人、叙事、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或情感;说明文的主旨是介绍事物的特征或说明的道理;议论文的主旨是集中表现为中心论点。关于文章思路的理解,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主要按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的过程来考查文章思路的理解;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主要依据人物的思想、品行的发展变化的轨迹来理解;说明文主要从说明顺序的角度来考查对写作思路的理解。当然,文章的思路有时还具体表现为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所以命题有时从线索、结构来考查文文章思路的理解。

五、加强阅读训练

阅读是一种技能,它的掌握必须经过反复的训练训练要有计划、要全面、要有针对性、要有代表性。训练要合理安排时间,制定训练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训练要全面,从阅读题型来说,既要训练客观题,更要训练主观题,特别是开放性试题。从问题来说,记叙文、议论文要训练,说明文、应用文也要训练;另外,既要重视现代文阅读,又不能忽视文言文阅读;阅读要有针对性,要突出训练的重点和难点,应把初中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作为训练的重点;阅读训练的材料和试题要有代表性,做到精练、巧练、坚决不要搞题海战术。

篇(4)

科技论文是学者呈现科技成果的主要形式,也是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土木工程研究生培养也越来越重视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能力,这不仅是因为国内高校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都有发表科研论文,甚至SCI检索论文的毕业要求,而且也是一个科研工作者必备的技术能力。然而,目前很多研究生对英文科技论文撰写习惯、写作格式并不熟悉,科技论文写作的课程教学也不规范。本文拟通过分析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科技论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及问题,提出论文各章节的写作要求及建议。

一、传统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授课内容以专业词汇为主导目前,一些研究生对于专业英语的认知仍是学习专业词汇,而部分专业英语课堂的授课内容也是以专业词汇的介绍为主导。然而,专业词汇的学习是本科阶段的学习要求,研究生学习阶段应加强英文科技论文写作格式及规范要求等。

(二)研究局限性及负面结果刻意回避我们在开展科学研究过程中,一般会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简化,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通常也会做出一定假设。因此,针对某一科学问题的研究过程及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结果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负面结果。事实上,我们对研究局限性及负面结果的讨论越充分,论文的可靠性越高。而教师在传统课程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对研究方法局限性的讨论及负面结果的呈现。

(三)结果讨论与展望不够重视在科技论文中,我们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讨论和展望,可以使论文的内容和结构更完整,是科技论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英文科技论文撰写及授课更加重视对研究结果的客观描述,缺乏对研究结果的合理解释分析。例如,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多种解释,我们可以致力于分析讨论多种可能,并深入展开。结果讨论和展望的内容越饱满,表明作者对研究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更深刻。[1]

二、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课程设计

篇(5)

与课内精读和语言学习相比,真实的阅读(包括课内和课外)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它近似于生活中的自然阅读,是一种大量、真实的阅读实践活动。真实的阅读既不需要像语言学习那样在阅读后对阅读材料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分析讲解,也不需要像一般阅读能力训练那样在读后完成各种阅读检测题。真实的阅读首先是真实的,阅读者为需要而阅读,为获取信息而阅读,为实用而阅读,为兴趣而阅读,它关注的是文章的内容而不是文章的形式,阅读者通过阅读获得了未知信息。因此,真实的阅读要求把说明文当说明文来读,把议论文当议论文来读,把文学作品当文学作品来读。读说明文能获得新知,读议论文能了解新的观点,读文学作品能受到感染熏陶,只要读懂了文章的内容,阅读的过程便是语言能力习得的过程。其次真实的阅读时实践的,语言习得论认为,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是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自然习得的,而不是仅仅通过老师对阅读材料的分析讲解和对阅读方法的介绍提高的。而且这种阅读实践是真实的、负载信息量的,不同于阅读训练中针对阅读技能的阅读实践。第三,真实的阅读是大量的,只有大量、持续的真实的阅读,才能使学习者语文能力不断得到提高。由于真实的阅读减少了课文分析和阅读训练,也使大量阅读成为可能。事实证明,许多老一辈的专家学者,无论是文学工作者还是自然科学工作者,他们杰出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就主要是通过这种真实的阅读获得的。

从教学理论上看,真实的阅读很容易在现存的语言学习理论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个体母语水平发展系统中,它与儿童母语习得一起反映了从口语习得到书面语习得的母语水平发展到全过程;在语文教学系统中真实的阅读与语言学习和语言训练共同构成了科学的语文教学体系;在语言教学系统中,真实的阅读和真实的交际分别在语文教学和外语教学中发挥主要作用。目前,通过大量自由阅读来提高学生书面语能力的观点已经得到了国内外语言教学专家和广大于语言教师的普遍认同。美国著名语言教学理论家克拉申在谈到如何提高美国人母语识字读写能力时,特别推荐一种阅读方法--随意自愿阅读(freevoluntaryreading简称FVR)。"FVR是自愿进行的一种阅读。读自己爱读的书,不用写读书报告,要求在每章阅读后回答问题,也不要求查阅生词,碰到不爱读的书就放下,去另找一本",他认为,如果能坚持这样做,"阅读和写作水平就会得到提高"(《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一期)。显然,FVR就是一种真实的阅读,不过,真实的阅读包括的内容比FVR更广一些。

从教学实践上看,几乎所有成功的语文教学者和语文学习者都注重发挥了真实的阅读在提高语文能力方面的主导作用。一些大型的语文教改实验方案也是如此。上海市有一个"扩大阅读,课时分段式"教改实验方案,这个方案从高中的5课时,初中的6课时中分别划出2课时来让学生自由阅读各种书籍,学生们对这种自由阅读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通过大量阅读,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全面、大幅度的提高。(详见《语文学习》1989年第七期)目前,湖北宜昌市正在实施的初中语文"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教改实验,也将大量课外阅读放到了语文教学中的突出地位,将它作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手段。无独有偶,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有两个成功的语文教改方案也是以大量课外阅读为主要特征的,一个是由国家教委发文推广?quot;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实验;一个是山东烟台市小学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改实验。前者突破了小学低年级不能进行阅读和作文的模式,在儿童入学不久,尚不认识汉字和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利用汉语拼音使识字和阅读、写作同时起步,交叉进行,寓识汉字于阅读之中,发挥了阅读对识字、说话和写作的促进作用。后者把小学阶段的阅读和写作总量分别提高了5倍和4倍,把语文教学时间一分为二,一部分用于课堂教学,一部分用于课外自由阅读。在三~五年级每周开设三节课外自由阅读课,建立了课内阅读教学和课外大量阅读相结合的阅读教学"双轨运行"新机制。这两个实验都取得了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学生语文读写能力的显著效果。不仅如此,实验对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发展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等也起了积极的作用。(详见《人民教育》1992年第10期和《小学语文教师》1995年第10期)

那么如何将真实的阅读和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呢?首先,我们必须坚持"大大语文"的语文教改方向,坚持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结合,坚持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人文传播民族文化。因为从语言习得论的观点看,语言能力只有在联系信息和心理信息同时传递同时加工的真实的语言活动中形成,不负载信息量的语言活动不是真实的语言活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使真实的阅读占据主导地位,使阅读活动紧扣时代脉搏,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突出语言的民族文化特色,这些也是语文作为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的性质决定的。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068-02

在课堂教学中,文本是语文教学的首要凭借。探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教学的开放性,课堂上过多过早地补充一些课外关联资料,却不注意引导学生去仔细品味语文文本的语言精要;有的老师为了丰富文本的人文内涵,课堂上随意抛开文本进行无度的拓展和延伸,却不注意挖掘语文文本自身的价值取向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有的教师为了增大课堂的容量,课堂上学生连课文还没有读通读顺,就让学生搜集课外的相关信息,长此以往,语文教学的根基怎能不动摇呢? 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基本理念。同时,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意在以加强语文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什么是语文探究性学习呢?语文探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语文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学习态度和研究意识的一种学习方法。

为了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开展有效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笔者总结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三种途径,现归纳如下:

1.课内探究性学习

笔者在教学严春友的《敬畏自然》时,就让学生在课堂上自读课文,然后将课文中的难点和疑点提出来。指导学生仔细研读,而后,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老师则根据教学目标,筛选出诸如"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等问题,然后让学生以四人为一组开展讨论,找依据回答问题。这种"课堂探究性学习"模式,不同于一般的教师问学生答的启发式教学,而是教师把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归纳整合为对课文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再反馈给学生。这种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是以学生为本,以问题为中心,以讨论为主要交流方式,以陈述观点说出理由为要求,以思维强化为训练程序,让课堂上每一位学习者(包括教师)都成为研究者。这样的学习能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多余的讲授和不着边际的指导,从时间上确保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课堂效率,这是语文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因为只有课堂上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才能引起其他情境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只有课堂上强化了探究的习惯、兴趣、能力和氛围,学生课下的探究才有了示范、基础和条件。

2.由课内到课外的探究性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由课内到课外的探究性学习。如历史剧,有选自《屈原》的《雷电颂》,小说有选自《水浒》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散文诗有选自《春天的旋律》的《海燕》,童话有选自《安徒生童话选》中的《皇帝的新装》等,学习这类课文,就采用课内课外拓展、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这类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经典名著的积极性,扩大阅读量。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为例说明如何探究这类课文。

2.1 筛选问题,确立研究小专题。让学生在堂上预习课文,然后提出问题。教师则根据这些问题整合出五个小专题:

A、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原因是什么?

B、鲁提辖打死镇关西亡命天涯说明了什么?

C、课文中侧面描写的作用;

D、从鲁提辖的语言分析他的性格特征。

然后让学生选其中的一个专题,或独立或组成小组去分头找资料完成课堂研究任务。

2.2 指导学生研究文献,搜集整理资料。在初期,要教给学生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从而找出有用材料的方法。如采取"滚雪球"的方法,即先查几篇与专题有关的主要文献,通过阅读消化,了解课题的有关范围并从文章中发现新的线索,再扩大查阅对象。如研究《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文中的小专题,得先阅读《水浒传》,再由此涉及《中国文学史》中的有关内容。

篇(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随着新课标的不断落实和推进,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越来越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构成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一种考察,同时,阅读理解也是高考考察的重要方面,所占的分值也越来越大,如何切实可行的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方面抓起:

(一)立足“课堂”主战场,切实提高阅读能力

课堂阅读教学,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既接受教师和阅读文本发来的信息,又是信息输出者。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这也是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开展互动课堂阅读,把学习的主动权和活动空间还给学生

互动的课堂阅读教学,充分体现了阅读教学课堂的特点:建构互动的思维活动空间,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获得阅读的情感体验,显示出互动的课堂阅读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传统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

如在赏析鲍照的《行路难》时,结合北大才女刘媛媛的演讲视频《寒门难再出贵子》,在课堂上适时围绕“你是否赞同‘寒门难再出贵子’的说法”掀起辩论赛,引起了学生的强烈讨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情操的陶冶和对作品的感悟。

2.开展研究性语文学习活动

在某些单元,我结合课外阅读,开展了自己认为比讲课更适宜的研究性阅读活动。比如,人教版必修第四模块的长篇小说单元,都是名著节选,为了更好地解读作品,有所收获,我没有面面俱到,而是要求大家在单元必读的基础上选择一部来进行研学,在指导下写成小论文。如:《论语》名著导读活动中,学生们撰写了《论语对高中生的积极影响》、“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第二)思考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浅谈〈论语〉思想的批判与接受》等论文。

同学们在研学的过程中,从选题到搜集资料,到提炼观点,到初稿,再不断修改,最后成文,不但通读了作品,还要通过上网等参阅了大量资料,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学会了阅读和研究的方法,这也是提高学生阅读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3.开展专题探讨,合作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在课前由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研习问题或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问题,以专题研读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讨论、研习成果的展示、交流,形成共识,达成教学目标。

如教授《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就是采取这种教学形式:由学生或教师提出课文研读的专题,然后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专题探究,形成文字材料的研读成果或用课件演示,在课堂上由小组代表发言,再由全班同学对其研读成果根据上述的评分标准进行打分,然后质疑,共同探讨,形成共识。若有疑难则通过教师的点拨,师生共同来解决。教x《林黛玉进贾府》,我是这样设计了如下专题:1.贾府建筑结构和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研究;。2.林黛玉性格研究(肖像、语言、细节);3.王熙凤性格研究(人物出场、肖像、语言);4.贾宝玉性格研究(出场、肖像、语言、诗词刻画),小组的学生谈完研读感受后由全班给他们打分,并提出疑问,形成全班的质疑、探究、交流。这样的教学组织,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收集归纳信息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用这样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更为有效。

(二)要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要树立“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观点,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教材仅仅是例子”,通过“例子”的阅读教学,同类辐射,学生才能触类旁通,在课内“例子”“举一”的基础上,更好地在课外阅读中去“反三”,养成课内外相结合的习惯。

1.由课内阅读延伸出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教授《林黛玉进贾府》之前,引导学生开展《红楼梦》前五回目的阅读,让他们了解贾府的人物关系,以及木石前盟的故事,进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中宝黛初会时的场景“这个妹妹在哪里见过一样。”。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林黛玉、王熙凤等人物形象的理解,进而引导学生读《红楼梦》关于“金陵十二钗”的判词,进而解读判词中关于人物命运结局的暗示,还引导学生读红楼梦关于刘姥姥两次进大观园的章节,引导学生感知刘姥姥的人物形象,领会刘姥姥的外交艺术。

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引发了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这样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的做法,可以让课内阅读产生巨大的晕轮效应,由课内阅读延伸开来,带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进而有力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篇(8)

2、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课外阅读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

二、课题提出的依据。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局限于教材的繁琐分析,有些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做各种各样的试卷,不愿让他们读课外书。

2、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完成145万字的阅读任务。实验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教材建设,制定课外阅读规划,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使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进一步研究并掌握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体系,拟订各年级各年级课外阅读的培养目标。

2、探索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和基本经验。

3、探索课外阅读与语文教学活动的关系,研究课外阅读的模式。

4、研究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认知的作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5、通过本课题的实验,推进我校小学语文教育素质化,促进儿童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

2、课外阅读的基本特征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3、课内外阅读的相辅相承。

4、课外阅读的方法探索。

5、创造性课外阅读教学。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2、调查法。

3、问卷法。

4、检测法。

5、比较法。

6、综合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理论认识。

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关键靠教师,因此,加强语文教师的培训与学习是重点。从课题申报立项开始,我们就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开题报告,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课题整体情况,积极撰写学习笔记,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使实验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理论知识,逐渐丰富,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组织教师进行一些知识和科研阅读知识竞赛。以便让教师的课外阅读储量不断注入活水源头。

2、重视课题管理,规范课题行为。

根据扬州市课题组管理的规定,我们非常重视课题的管理工作。在流程上按照“开提论证——中期评估——结题鉴定”来实施。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做了如下要求:

(1)课题组例会制度

我们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会议,进行有关课题实验的学习,交流工作中的做法以及自己的收获。

(2)坚持课题月报制度

在每个月底,课题主持人将对本月所所做的额工作以及收获体会,填写月报表。

(3)填写《课题实验手册》

根据学校教科研管理的额规定,课题组要求每一位实验教师认真填写《课题实验手册》,一般在学期初填好计划(本学期个人研究打算),中途填好专题研讨课例或活动方案,学期末做好小结,撰写实验论文。

七、课题研究的大体框架。

1、制定课外阅读规划。

根据本校的具体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规划,从课外阅读的目标、阅读内容、阅读总量、阅读活动、阅读文体等几方面拿出明确而具体的计划和措施。

2、创造条件促进“读”。

(1)课内阅读延伸。

(2)允许在“早读”或“自习”时翻课外书报,每周抽出一小时,集中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

(3)布置作业以启发学生理解书报中的有关内容情节,学习其中的方法为主,从而增加课外阅读的兴趣。

(4)推荐读物与传观读书笔记并重。教师一定要做好书刊导读工作,利用图书资源,广泛开展阅读。

3、介绍方法,引导“读”。

结合阅读教学,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

4、开展活动强化“读”。

(1)谈天说地三分钟,每节语文课开始,以名人名言,新人新事物等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

(2)开展课外阅读竞赛。展评优秀读书笔记,读书与征文有机结合。

(3)举办各种语文活动,如“成语擂台赛”,“古诗文朗诵会”等。

八、课题研究的实验步骤及日程安排。

(一)实验步骤

1、成立课题研究组,议定课题,制订方案,明确分工。

2、完成课题前期的调查、论证工作,向市教委立项申报。

3、课题组成员集中讨论教学方案,开展一人一课活动,落实方案。

4、开展阶段性的测试工作,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

5、汇总材料,完成实验总结,迎接结题验收。

(二)日程安排

1、2001.8——2001.10成立课题组。

2、2001.11——2002.1开题、评审、修改。

3、2002.2——2003.2实验、明确要求。

4、2003.2——2003.4初步总结。

5、2003.5——2004.12归纳模式。

6、2004.1——2004.6汇编成册,成果展示。

九、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效

(一)成果归类:

课题研究三年来,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归类如下:

1、超额完成了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任务。

课程标准提出了小学阶段应该完成课外阅读145万字,实施这一课题以来,我校学生超额完成了课外阅读量。

2、基本确定了各年级的课外阅读内容。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反复研究和从实践中的反馈调整,我们按年级规定了课外阅读的内容,有步骤,有计划,有系列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积累。

3、教会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通过课题实验,我们教会学生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并教会学生摘录、剪贴、查找等许多种积累的方法。

4、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我们在实验中,开展了许多阅读活动,如“谈天说地5分钟”,“征文竞赛”,“成语擂台赛”等,寓教学于活动之中。

5、形成了一套课外阅读教学模式。

对于课外阅读,我们保证课时,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并研究教学模式。很多教师不断探索,从而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外阅读实效。

6、提升了语文教师的理论素养。

课题研究主在研,重在思。许多教师勤于总结,勤于反思,勤于探索,提高了自身素养,撰写了许多优秀论文。

7、注重学生的心理意志品质的熏陶。

我们通过多种活动,主要是演讲比赛等形式,加强学生对所读文章中重点人物的印象,从而以之精神导行,通过阅读提高学生自身修养。

(二)学生阅读量分析:

年级

阅读量

古诗20首,文章10篇,成语40个

古诗15首,成语4类,50个左右,文章20篇

古诗34首,文章35篇,成语9类,名言警句30句

古诗10首,文章10篇,成语3类,歇后语10个

古诗20首,文章20篇,成语6类,名言30句,歇后语20句

古文30篇,古诗33首,文章30篇,对联(学习类)16副,歇后语成语如干

(三)阅读面分析

通过查阅“读书摘录卡”,“教师备课笔记”等,目前我校学生参与课外阅读面达1000%,各年级既定的课外阅读内容的额阅读面达100%。

十、课题研究的反思建议

1、课题的研究最终要形成本校的校本教材《*小学课外阅读材料》。

篇(9)

1.教师对议论文阅读复习教学的目标把握不透,对议论文阅读复习教学的着力点把握不准。

2.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不当,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课文内容的讲解,忽略了阅读能力的培养。

3.忽略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忽略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技巧的传授,造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被动和能力的缺陷。

如何突破以上三道防线?这是提高阅读复习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点。在这一问题上,经过多年的实践、反思,笔者认为,要提高议论文阅读教学的质量,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得从新运作我们的教学策略。以下是笔者的粗浅看法,以此就教于同仁:

策略一:总结规律,找准教学着力点

议论文阅读复习教学的目标应是什么?阅读复习教学的着力点在哪里?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实践总结。中考议论文阅读的命题与语文学科的其它知识模块一样,都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为依据的。《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的“阅读”目标中着重强调:“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别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在“实施建议”中,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可见,中考议论文阅读设置的考点,其实是对这些要求的细化和显性化。纵观以上地市的中考考查情况,我们可以把握以下几个规律:

1.材料的选择。议论文阅读所选的材料规范,能够注重文化内涵,突出人文精神,反映时代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注重对学生在思想教育、品德教育、人生观教育等方面的引导。这些文章的选材都围绕人生的意义、人生的启迪,所选文章的内容都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教益,贴近人的心灵。

2.考查的内容。纵观我省一些地市的中考命题情况看,这些题目难易适中,注重双基,着眼能力,着眼整体,着眼思维的训练。文体知识的考查与学生的的阅读分析及运用能力紧密结合。考查要点全面多样:分析概括论点;辨析论据,补充论据,理解论据的作用;辨析论证方法,探究论证方法的作用;理清论证结构思路;赏析品味议论的语言;理解文章关键词、句;理解、感悟文章内容的等。同时,题目也逐渐趋向于迁移拓展,渗透积累。更加注重思想内容与个性品质及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读写结合,注重人文关怀,开放性试题大量增加。

3.考题的形式。中考命题的题号为2~5题;分值在10~15分之间;试题形式填空、简答是主流;直接考查识记、判断文体知识的题目很少出现;迁移性,开放性试题大量涌现;考题答案灵活多样,不局限于一种答案。

研究课标,把脉中考走向,我们不难发现,议论文阅读复习教学的目标、着力点应放在切实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环节上,而这点恰恰是我们当前教学中所忽略的!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如何实现从课文内容分析的模式回归到发展阅读的能力上来呢?

策略二:转变观念,优化教学方法

1.转变观念。这是优化复习教学方法的前提。转变教学观念,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教材和资料的关系。以往复习中,教师往往重资料轻教材,殊不知,过度远离教材、引进资料、沉湎题海,导致学生学习疲惫,所学知识零乱,知识结构体系难以构筑,最终制约学生能力的形成。二是基础与能力的关系。传统复习中往往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重强化训练,忽略知识积累。正确的做法应注重双基,侧重能力的培养。三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传统的复习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看成是接收器。学生是主体,就教育对象而言,它要求我们的复习教学要做到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2.纲举目张。这是优化复习教学方法的原则。纲举目张,即复习教学要以“课标”、“考试说明”为纲,以教材为目;以课内为纲,以课外为目。构建“以教材为基础,以思维为重点,以课堂为中心,以创新为目标,以能力为核心,以教法为保障”的教学体系,才能凸显语文复习教学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使学生在语文素养的形成过程中认识有序,学用有机,创新有序,能力有提。

3.教法创新。这是优化复习教学方法的核心。在复习教学中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的教法就得创新,要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合作式、探究式教学。在阅读复习中要充分引导学生对议论文有关知识、技能进行讨论探究、启发辩论等的语言活动,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联想、想象等的思维活动。通过启发、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情操的陶冶、思维的训练等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融为一炉。

例如:在复习梳理议论文有关知识点、能力点时,我的课堂教学导读设计如下:

第一阶段: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教师出示三则材料:一是课标对议论文阅读要求的文字材料;二是中考对议论文阅读的要求的文字材料;三是出示表格材料,表格设计近六年来龙岩市议论文阅读的篇目、考查的题目、题型、分值等。要求学生研读三则材料,探究议论文阅读复习的目标,明确中考考查的范围要点。经过探究,师生总结,得出议论文学习的六大考点:

(1)分析概括文章的论点

(2)辨析论据的种类,概括论据

(3)辨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4)理清议论文的结构思路

(5)议论文语言的分析理解(含词句理解、语言赏析)

(6)拓展、感悟、启示(开放性试题)

第二阶段:引导学生合作讨论。明确上述问题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合作讨论。按平时惯例,每四位同学为一小组,每小组有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检查员,将全班分为12小组。教师出示讨论的问题,明确讨论的目标:

问题:梳理并交流讨论上述每个考点的知识要点,解题方法。

分工:第一、二组完成第一个考点;第三、四组完成第二个考点;第五、六组完成第三个考点;第七、八组完成第四个考点;第九、十组完成第五个考点;第十一、十二组完成第六个考点。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记录员记下小组讨论的结果和无法解决的问题,并推选一名代表上讲台发言。

第三阶段:交流心得总结归纳。每一小组派代表上讲台交流心得体会,其他小组补充,教师板书,师生共同构筑议论文阅读复习的知识、能力、技巧等知识技能体系。

第四阶段:考点技巧专项精练。针对每一考点,教师设计3~4篇的阅读语段加以强化。

第五阶段:学生评价反思改进。在练习批改时,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引导学生自我纠错,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改进。

这样的阅读复习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打破一讲到底的复习模式,复习有目的,针对性强,学习效果显著,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

策略三:精心引导,加强学法指导

“教是为了不教”,从学生终身受用的观点出发,我们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体系,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语文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1.梳理要点。在阅读复习中,不能为教知识而教知识,一定要教会学生学会梳理知识。在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议论文的有关知识进行详细的梳理,或以网络的形式,或以表格的形式以形成知识系统,使学生对议论文的定义,论点、论据、论证、结构、论证方式、语言特点等有明确的、系统的、完整的印象。

2.点拨技法。在阅读复习中,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会梳理知识,还要教会学生针对每个考点的考试方法技巧进行分类总结归纳。注意点和面的结合,从课内总结知识点及方法,再进行课外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针对考查方向精选题目进行系统训练,在训练中总结题型,总结方法,形成能力。

3.规范答题。在中考阅读复习中,教会学生规范答题是获得阅读高分的关键,在考点的训练中,我是按照以下答题的步骤方法要求指导学生的:

第一步:浏览题干,审读要求。审题要把握三个要素:明确命题的角度;看清题目表述的要求;根据题意确定阅读范围。

第二步:整体感知,掌握大意。对阅读文章要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大意。议论文的整体感知包括所议论问题的感知、所议论作者观点的感知,还包括作者所运用的论据、论证方法的感知。这时的阅读只须掌握大意即可,不必咬文嚼字、深究细研。

第三步:对应原文,聚焦考点。根据设计的问题,逐一找到原文的对应处,再联系上下文,确定考题的落脚点:一是局部的语段或语句;二是文章的整体。

第四步:整理信息,稳妥解答。从文章中收集整理有关信息,结合自己的理解摘录原文词句或提炼文章有效信息,用确切的文字加以表述。

篇(10)

黄雁翼

遵义中考语文试卷一直以《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为依据,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精神,突出语文学习的规律和特点,科学地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应用能力,有明确的导向功能。试卷都是由“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阅读”“写作”三大板块构成,全面考查了考生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综合性学习和写作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题型以选择、填空、简答为主。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试卷总体特点

1.试题难易适度,切合学生实际:遵义中考语文试题兼顾学业水平测试与升学选拔考试的双重功能,相对于以往的五年中考,今年语文试题的难度略有降低。题目由易到难的比例为6∶3∶1,无偏题、怪题。设题简单、明了,无审题障碍。如作文设题一目了然,考查角度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经历入手,说真话抒真情。

2.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热点:2020年非连续文本阅读,提醒和引导考生积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热点信息,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3.渗透人文素养,注重精神熏陶:试卷在选材上注重选择思想性、人文性强,文字优美的材料,如:2020年记叙文阅读《春风过处》,引导学生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注重人文素养和精神熏陶。

二、遵义近两年试卷考点综述

1.“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注重积累,考查面广

“语文积累”“综合运用”这两个板块,出题形式呈现出很强的稳定性,名句默写、字音字形(错别字)、词语理解与运用、病句辨识、名著阅读等几乎是必考考点,图表转换、句子的仿写(补写)为常考考点,而标点题近两年均未考查。

有两点变化值得注意:一是“名著阅读”的难度大大降低了,一改往年“一题很容易,考查的都是偏基础的内容。二是“综合运用”的出题素材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一端午节”为主题,较贴近考生的学习和生活,考查的知识点总体来说变化不大。

2.阅读大胆创新,稳中求变

纵观遵义近几年的中考试题,记叙文必考,说明文和议论文交叉着考查。偏爱散文阅读是遵义试题的一大特点,。选材上文字优美,思想性较强,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

记叙文考点包括:把握线索,理清思路;概括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标题的含义及作用;重点词、句段的理解与赏析;鉴赏人物形象与环境描写;把握常见的表达方式与写作手法等。

说明文考点包括: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说明的方法及作用;说明的顺序及结构;说明文语言等。

议论文考点包括:理清思路,论点归纳;论据的理解与运用;论证方法及作用;议论文的语言;拓展延伸等。

题型主要以简答题为主,辅以填空题和选择题。值得注意的是,在近两年遵义的中考阅读中,重新出现了选择题,这种趋势值得注意。这正体现了遵义语文试题“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特点。

文言文阅读考点包括:文言实词释义、句子翻译、文意概括、内容理解以及写作技巧的理解等。文言文的考查偏重基础,没有偏题和怪题,难度相对较低。如文言实词释义偏重于课下注释的词语,句子翻译考查的也是文中的重点语句,两道内容理解题也是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对内容稍加提炼、概括,并作简要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篇(11)

2、通过课内拓展阅读,扩大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陶冶情操,培植人文精神,积淀民族文化。

二、课题提出的依据。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局限于教材的繁琐分析,有些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做各种各样的试卷,不愿让他们读课外书。

2、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完成145万字的阅读任务。实验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教材建设,制定课外阅读规划,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使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进一步研究并掌握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体系,拟订各年级各年级课外阅读的培养目标。

2、探索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和基本经验。

3、探索课外阅读与语文教学活动的关系,研究课外阅读的模式。

4、研究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认知的作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5、通过本课题的实验,推进我校小学语文教育素质化,促进儿童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

2、课外阅读的基本特征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3、课内外阅读的相辅相承。

4、课外阅读的方法探索。

5、创造性课外阅读教学。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2、调查法。

3、问卷法。

4、检测法。

5、比较法。

6、综合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理论认识。

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关键靠教师,因此,加强语文教师的培训与学习是重点。从课题申报立项开始,我们就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开题报告,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课题整体情况,积极撰写学习笔记,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使实验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理论知识,逐渐丰富,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组织教师进行一些知识和科研阅读知识竞赛。以便让教师的课外阅读储量不断注入活水源头。

2、重视课题管理,规范课题行为。

根据扬州市课题组管理的规定,我们非常重视课题的管理工作。在流程上按照“开提论证——中期评估——结题鉴定”来实施。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做了如下要求:您正浏览的文章由(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1)课题组例会制度

我们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会议,进行有关课题实验的学习,交流工作中的做法以及自己的收获。

(2)坚持课题月报制度

在每个月底,课题主持人将对本月所所做的额工作以及收获体会,填写月报表。

(3)填写《课题实验手册》

根据学校教科研管理的额规定,课题组要求每一位实验教师认真填写《课题实验手册》,一般在学期初填好计划(本学期个人研究打算),中途填好专题研讨课例或活动方案,学期末做好小结,撰写实验论文。

七、课题研究的大体框架。

1、制定课外阅读规划。

根据本校的具体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规划,从课外阅读的目标、阅读内容、阅读总量、阅读活动、阅读文体等几方面拿出明确而具体的计划和措施。

2、创造条件促进“读”。

(1)课内阅读延伸。

(2)允许在“早读”或“自习”时翻课外书报,每周抽出一小时,集中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

(3)布置作业以启发学生理解书报中的有关内容情节,学习其中的方法为主,从而增加课外阅读的兴趣。

(4)推荐读物与传观读书笔记并重。教师一定要做好书刊导读工作,利用图书资源,广泛开展阅读。

3、介绍方法,引导“读”。

结合阅读教学,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

4、开展活动强化“读”。

(1)谈天说地三分钟,每节语文课开始,以名人名言,新人新事物等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

(2)开展课外阅读竞赛。展评优秀读书笔记,读书与征文有机结合。

(3)举办各种语文活动,如“成语擂台赛”,“古诗文朗诵会”等。

八、课题研究的实验步骤及日程安排。

(一)实验步骤

1、成立课题研究组,议定课题,制订方案,明确分工。

2、完成课题前期的调查、论证工作,向市教委立项申报。

3、课题组成员集中讨论教学方案,开展一人一课活动,落实方案。

4、开展阶段性的测试工作,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

5、汇总材料,完成实验总结,迎接结题验收。

(二)日程安排

1、20xx.8——20xx.10 成立课题组。

2、20xx.11——20xx.1 开题、评审、修改。

3、20xx.2——20xx.2 实验、明确要求。

4、20xx.2——20xx.4 初步总结。

5、20xx.5——20xx.12 归纳模式。

6、20xx.1——20xx.6 汇编成册,成果展示。

九、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效

(一)成果归类:

课题研究三年来,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归类如下:

1、超额完成了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任务。

课程标准提出了小学阶段应该完成课外阅读145万字,实施这一课题以来,我校学生超额完成了课外阅读量。

2、基本确定了各年级的课外阅读内容。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反复研究和从实践中的反馈调整,我们按年级规定了课外阅读的内容,有步骤,有计划,有系列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积累。

3、教会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通过课题实验,我们教会学生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并教会学生摘录、剪贴、查找等许多种积累的方法。

4、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我们在实验中,开展了许多阅读活动,如“谈天说地5分钟”,“征文竞赛”,“成语擂台赛”等,寓教学于活动之中。

5、形成了一套课外阅读教学模式。

对于课外阅读,我们保证课时,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并研究教学模式。很多教师不断探索,从而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外阅读实效。

6、提升了语文教师的理论素养。

课题研究主在研,重在思。许多教师勤于总结,勤于反思,勤于探索,提高了自身素养,撰写了许多优秀论文。

7、注重学生的心理意志品质的熏陶。

我们通过多种活动,主要是演讲比赛等形式,加强学生对所读文章中重点人物的印象,从而以之精神导行,通过阅读提高学生自身修养。

(二)学生阅读量分析:

年级

阅读量

古诗20首,文章10篇,成语40个

古诗15首,成语4类,50个左右,文章20篇

古诗34首,文章35篇,成语9类,名言警句30句

古诗10首,文章10篇,成语3类,歇后语10个

古诗20首,文章20篇,成语6类,名言30句,歇后语20句

古文30篇,古诗33首,文章30篇,对联(学习类)16副,歇后语成语如干

(三)阅读面分析

通过查阅“读书摘录卡”,“教师备课笔记”等,目前我校学生参与课外阅读面达1000%,各年级既定的课外阅读内容的额阅读面达100%。

十、课题研究的反思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