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农村文化产业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9 09:21:4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村文化产业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农村文化产业论文

篇(1)

韦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经济学家,是工业区位论的奠基人。韦伯理论认为,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区位,即将生产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的地点。具体做法是根据运输费用来确定生产成本最小的地点,因此农产品加工一般会聚在城镇地区。城镇地区的交通业十分发达,信息传递也十分高效,为降低成本,农业产业主体也会集中在城镇区域。这种聚集既促进了产业发展的高度化,又进一步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而目前,对于中国农村发展状况来讲,农村的运输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农业产业主体会因地制宜地布局在农村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给农村地区带来更多的生产要素,如资金,技术,设备等。生产要素是推动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条件,主要原因就是要素的流通和使用决定了农村城镇化的快慢。农业产业化要求以盈利为目,以经济效应为导向,此种导向必然会使产业生产主体降低成本。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比城市劳动力的价格低,这会吸引大量的农业产业主体到农村地区从事农业生产工作,这也会加速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以前从事耕作的农民会因为更高的工薪去从事龙头企业雇佣下的工作,农村劳动力会以这种方式转化成城镇劳动力。这种最优区位布局驱动着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城镇化产生作用。

(二)农业产业化通过发展规模经济促进农村城镇化

在全球发生二次工业革命和信息产业革命后,大部分的生产劳作工具已经规范化,如生产线更是普及,规模经济发展得以形成,产业化的发展与规模经济紧密相连。产业内部达到合适的经济规模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条件,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充分使用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利益,而如何使用规模经济也显得格外重要,使用标准化的分工,不断提高科技进步,高效率的融资和大企业的收购等,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规模经济效应。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求劳动工具不断革新,所需的劳动力素质也不断提高,原本的耕地发展成为农业生产基地。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方式是龙头企业去经营生产基地,具体措施为建立农民与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利益联结机制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素,农业产业化发展地是否成熟,最重要的就是在于利益联结机制是否能够有效地发挥。在这个利益联结体里,不管是生产者,消费者,还是销售者,都会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但不是每个参与者的利益都是均等的,要根据其对整体效益的贡献来作出合适的分配,并且分配要以公平为原则,这样的利益联结机制才是有效的。目前,我国的农业大企业比较少,其吸收能力有限,并不能和农民的利益有效地结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龙头企业的运行效率就会很低。为了更好地与农民互动,可以让农民更加地融入到这个企业,可以通过农民参股的模式,农民会因为了自己的利益会积极参与到龙头企业经营工作中,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支撑力量,可以更好地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规模经济。生产基地的规模经济效益会使农业产业经营收入增高,农民反过来也会因为更好的社会福利而涌入城镇,这就壮大了城镇化的发展。这些涌入的劳动力资源在经济资源中是最不可或缺的,因为除了劳动力要素,其他的生产要素都需要劳动力要素去支配,其他生产要素只有和劳动力要素结合,才能产生价值,所以农业产业化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化为城镇劳动力,不仅将人口城镇化,也促使了劳动力资源在城镇区域的合理配置,加速了城镇化的发展,为发展中的城镇创造经济价值。

(三)农业产业化的外部效益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当农业产业化发展成熟时,它的影响就超出了农业的范围,其外部效益会影响到农村经济的方方面面,从而推动农村城镇化。比如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这种旅游业可以增加农民的就业收入,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农业产业化发展成熟可以带来的不仅是农村第一产业的发展,也促会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如生态农业旅游,餐饮,物流等。由于第三产业即服务业会吸引大量的就业,对农村劳动力转化为城镇劳动力具有重要贡献,而且服务业与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更能直接对人们的生活舒适度产生影响。因而,城镇化的发展不能忽视服务业,城镇化的发展应以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点为着力点,这样农业产业化就能通过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城镇化的发展。此外,产业化的农业已经与单纯的第一产业不同,基本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需要拥有大量的资金,农业产业化也要与运输,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这些都为城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也将城镇化过程中分散的资源聚拢后进行科学配置,使城镇化的发展不断达到新的高度。

二、农村城镇化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一)农村城镇化可以抵消产业化的副作用

当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时,产业主体所运用的技术会进步,设备更换的频率会提高,生产经营模式会向现代经营方式转变,对耕作土地面积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对人力的需求越来越小,因而农村劳动力已经超出了需求,农民会到城市去寻求就业机会,但是城市本身的就业吸收量是有限的,城市如果拥有过多的劳动力,会造成资源闲置,城市科学治理就会变得有难度,而农村城镇化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城市过度饱和的问题,所以农业产业化要想健康发展就必须农村城镇化。

(二)农村城镇化会促进农业产业走向规模经济模式

农业依靠自然资源,在自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均所拥有的资源比较少,目前来看,农民依然会保留一定的土地并且耕作,但是更多的时间,他们会进城务工,获取更高薪水,土地耕作却变成了副业。这种情况会导致农村的土地利用效率不高,而土地经营权却不能及时转移到农业龙头公司,龙头公司就无法扩大企业规模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城镇化的发展会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劳动力转移的障碍清除,现有土地经营权就会得到合理的利用而不会荒废,所有的生产要素会随着市场规律的变化而科学地流动。只有规模经济体所需的各种要素资源都得到满足,农业产业化才会有机会发展。

(三)农村城镇化可以为农业产业化提供良好环境

想要发展农村产业化,必需有城镇化发展环境。农村城镇化以它集中的生产资源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当农业经营发展成集约化,现代化模式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会转化成城镇劳动力,它们作为城镇人口,有着比之前更多的需求。城镇化可以拉动大量的需求,比如有更多与第三产业有关的需求,而在农村,最大的需求也是基本的生存需求。农村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原来农民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被打破,他们需要以工作换取生存和生活用品,像房地产,旅游业,服装业等就会进一步的扩大,这种蓬勃发展的服务业会为农业的产业化提供服务,就会大大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增加的城镇人口比以前拥有更多的需求,要满足这些需求需要更多的生产,而单纯依靠传统工具生产已经跟不上日益扩大的消费需求。增加的需求会刺激农业进行产业化,因为只有发展农业产业化,采用现代农业经营方式,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城镇化地区拥有比农村地区更多的研发技术资源,农业产业化必须以科学进步来提高产业经济效益。产业主体仅仅依靠增加产量来扩大市场规模是十分缓慢的,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反向刺激需求,产生新的分工,新的目标市场,提高生产效率。农村城镇化可以为农业产业化提供研发环境,刺进新的需求,间接促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另外,我国目前农业仍然存在大量的小农经济,并且农村人口数目远远超过城镇人口数目,而人均可耕土地资源却少之又少,这就加深了农村人口和可耕土地的矛盾,这些是导致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的因素。城镇化的发展可以从整体上为农业产业化服务,有序地将农业剩余人口转移而不会导致社会问题,这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所必需的发展环境。

篇(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国一盘棋,是整体推进农村全面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发展农村的五项要求中,生产发展是基础、是前提、是根本。如何发展生产,如何实现多元化农业经济,这正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起决定性的重大决策。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可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下列支持:

(一)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随着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成功和全面铺开,“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甚至“多乡一品”的农业生产经营格局将逐步出现,农业产业化企业所需的各种原料,可以在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下,就近得到充足的低廉的供给。这降低了原料成本,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发展壮大。

(二)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由于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倾斜,农村的交通、通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将明显改善。这一方面可推进现有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上档升级,另一方面可吸引更多的企业将资金投入到农业产业化经营活动中来,有利于农业产业化企业的生产规模的扩大。

(三)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相当多的农民通过乡村文化活动室、“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接受更多的教育和培训。一旦他们掌握了实用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他们就会自觉地加入到再就业的队伍中,经过企业的专业培训、现场观摩与实习,就会成为合格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员工。

(四)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空气环境、水资源环境和土地资源环境都将逐步优化,呈现自然生态,走上良性循环,这十分有利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生产。

(五)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广阔的消费市场。通过新农村建设,农民收入水平会大幅度提高,能有效地刺激消费市场。农业产业化企业为适应城乡需要,做大做强本地消费市场。

(六)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新农村建设促使了农村经济社会更加和谐、更加进步。在这种条件下,有利于农业产业化水平实现新的飞跃。

二、农业产业化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农业产业化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作用,体现为五个方面:

第一是有利于“两进两出”的问题解决。农业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解决“两进两出”的问题。两进是技术和信息进农村,投资进农村。两出是农产品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出农村。龙头企业把技术和信息带到农村去,劳动力和农产品也通过市场机制进入龙头企业,这正是新农村建设的软件目标。

第二是能创新农村的经营体制。现在农村经营模式有三种。一是家庭承包经营;二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的入股经营;三是“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第三种是当前农村呈现出特色经济效益的比较高级的、创新意识较强的一种,也正是农业产业化起步或发展阶段的表现形式。通过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协会+农户”等方式来推进农村的经营体制创新性的发展。

第三是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在农业企业中,农民就业容量比较大,就业农民就多了一份工资收入。另一方面,农产品作为生产原料进入农业企业,有利于农产品的销售。

第四是培养新型农民。通过龙头企业,培养农村的科技示范户、种养专业户,以及对农民员工的培训,都为造就新型农民提供了舞台。

第五是有利于农村资源的整合。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土地使用权、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转,对农民合作能力和农村环境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有利于农村资源的挖掘和整合。

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表现实体,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可以这么说,支持龙头企业就是支持农村发展,支持农民增收,支持新农村建设。龙头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做到爱农、重农、支农、带农,不坑农不害农、不与农民争利。龙头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主要可发挥六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产业带动。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集约优势,建立规模化、专业化的原料生产基地,能帮助一个村或几个村发展一村一品,培植出不同类型的专业村、特色村。

二是村企联动。龙头企业发挥产业组织优势,采取股份合作或村企合一形式,建立“以企兴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新机制。

三是投资推动。龙头企业发挥资本优势,支持农村修建道路、桥梁、水电等基础设施,修建小学、敬老院、幼儿园、文化站、卫生室,资助农户参加养老保险、合作医疗,发展农村公益事业。

四是科技驱动。龙头企业发挥科技创新优势,不断加强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推广和应用,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五是服务拉动。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技术、信息优势,建立农村经济信息网站、办培训班、创建快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服务,可带领或引导农民闯市场、发家致富。

六是外向牵动。龙头企业发挥品牌优势,利用国际营销网络,可以开辟国际市场,在国外建基地、办工厂,可以通过国际友好往来引导农民走出国门。超级秘书网

四、龙头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行动思考

龙头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是实践“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具体行动,也是企业开拓农村市场、抢抓发展机遇的明智举措。在具体行为上,我们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是面向实际,量力而行。能带一个村就带一个村,能发展一个产业就发展一个产业,各展其长,不贪大求洋。

篇(3)

我们比较一下现代的粮食种植与传统时期的不同。以湖北省Y市为例(Y市农村地区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农业主要以玉米、水稻、油菜、柑橘、茶叶等作物种植为主),当地农民种植玉米,用工量①只有15个工/亩②。此时,按照全国人均耕地面积1.38亩来计算,一个三口之家,平均有4.14亩耕地。那么这个家庭每年在粮食生产上所需要的时间只有60天③。如果这个家庭有2个劳动力,相当于一个劳动力一年有60天的时间在工作,另外一个劳动力处于完全无事可做的状态;或者两个劳动力分别工作30天。可见,当代的粮食种植在农民生活中所占据的时间,已经是微乎其微。与粮食种植低用工量相似的,还有其他很多经济作物,比如柑橘种植、茶叶种植等。根据Y市调研得到的数据,柑橘用工量为30个工/亩,茶叶用工量最多为35个工/亩。一个拥有4亩耕地的三口之家,种植茶叶的用工量最高能达到140个工,可供2个劳动力每年分别工作70天,占用农民的时间依然十分有限。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事这些低用工量种植类型的当代农民,在选择居住地点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再是生产的便利性,而是生活的便利性。而农村机动化交通方式④的推广以及农村道路硬化的推进,使得农民的居住地点与农业生产地点分离最终得以实现。通过机动化交通,农民保证了所有耕地都不会荒废。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将会在农村地区产生一些不同与传统模式下的空间布局形式。考虑到居住地与农业生产地可以分离,并且要满足农民对生活便利性的需求,那么在空间布局方面,我们自然可以想到的是:农民会由现在的比较分散的居住状态,向比较集中的居住状态转变,也就是———进县城、进乡镇、进农村集中居民点。笔者通过对湖北省Y市农村进行调研访谈,发现对于这个地区,农民进城的前景并不乐观。Y市大部分农民表示不愿意进入县城。他们普遍无法接受城市生活的高成本,同时,也有部分农民习惯于乡村安逸的生活,不愿离开。乡村交通条件的改善,已经使得农民可以很方便地往来于城乡之间。因此对于农民来讲,居住在农村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便利,反而可以享受农村生活的低成本和优质的环境,同时又不妨碍获取县城的高质量服务。很多已经在城市工作的村民,也依然居住在农村,每天骑摩托车和坐公交车上下班,对于他们来说,“幸福指数很高,可以享受农村的居住环境和城里的工作”。而少部分农民,出于对下一代的考虑,愿意进县城定居,即使他们自己本身更倾向于居住在农村。然后,笔者就农村集中居民点的形式,调研了Y市当地的农民。这种集中居民点也是政府普遍推行的一种农村居住模式,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小型农村集中居民点,可以容纳300~500人。它的优点是,农民离自己的承包地不远,可以控制在2km左右,往返种地方便。它的缺点是,服务人口少,达不到一些公共服务设施的人口门槛,所以配套设施提高程度有限。另一种是大型农村集中居民点,能够容纳3000~5000人。这种居民点数量少,居民点之间相距较远,可能会达到6~7km。建设形态上,是一种适度集聚的形态,可以采取农民自建的方式。它的优点是,设施配套质量高,虽然从行政级别上它只是一个村级单位,但是它所能提供的配套服务相当于集镇的水平,可以提供正规的卫生院,以及小学,甚至初中。它的缺点是,服务半径大,居民点之间距离远,农民往来种田不方便。农民的意见是,小型农村居民点对于农民生活便利性的提高程度有限,让农民搬迁是一种浪费,大型农村集中居民点可以提供与城市比较接近的服务,同时还兼具农村良好的环境和较低的生活成本两重优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农民普遍愿意搬迁进入大型农村集中居民点,但是不同年龄段的农民也会有不同的想法: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已经定型,会按照传统的方式一直进行下去,几乎不考虑搬迁。45~60岁这个年龄段的中年人,家里已经翻修过老宅,这部分人的搬迁动力不足;家里还没有翻修老宅的,普遍有一定的搬迁意愿,特别是目前依然居住在相对海拔500m以上的农户,搬迁动力非常充足;而目前居住在相对海拔300m左右的农户,搬迁动力稍有不足;有一部分人由于个人生活取向的原因,也存在不愿意搬迁的情况。30~45岁这个年龄段的中年人,无论家里是否翻修过老宅,自己都还有获取收入的机会,同时对未来充满渴望,有人愿意在农村做一番事业,有人愿意获取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服务,渴望追求与城市相接近的配套设施,大型集中居民点的环境正符合这部分人的要求,因此他们是未来短期内集中居民点搬迁的主要力量。30岁以内的年轻人,大部分愿意进城,他们现在多数还在城市打拼。但是未来,很多人可能会因为无法在城市定居而最终回到农村。此时,他们愿意到大型集中居民点建设新房,以获取更好的服务。虽然大型农村居民点是农民愿意接受的形式,但是它的建设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经过一个缓慢的过程。同时,大型集中居民点的建设方式,也不会是政府直接投资,然后强制农民搬迁的形式,而是首先由规划选点,给农民一个明确的心理预期,让他们知道这个地方未来会成长为一个3000人左右的大型集中居民点,然后他们会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自发的进行搬迁。当居民点聚集起1000人的时候,政府提供某些设施,当居民点的居民增加到2000人的时候,政府再追加某些设施,让这个居民点自己慢慢生长起来。而让农民进入乡镇定居,这个模式与大型集中居民点定居有些类似,农民的接受情况也类似。只不过由于我国在上个世纪末陆续进行撤乡并镇,导致当今很多镇区的服务半径过大,边远村庄距离镇区过远。这种情况下,农民搬迁进入乡镇定居,距离自己承包地过远,会对农业生产活动产生不良影响。而大型集中居民点的建设,正是对镇区服务半径过大的补充。这种由当前的分散居住,缓慢过渡到未来集中居住的农村空间布局变化,只能发生在以较低用工量为特征的作物种植区域,比如粮食种植、柑橘种植、黄桃种植、茶叶种植等地区,而对于某些高用工量的农业类型,这种空间变迁不会出现。高用工量种植类型的代表,是大棚水果和大棚蔬菜种植。以大棚草莓种植为例,按照Y市的数据,大棚草莓的用工量为240个工/亩。一个三口之间有4亩大棚草莓的话,2个劳动力根本忙不过来。大棚蔬菜也与之类似,除了用工量达到260个工/亩之外,具体的劳动过程也极其辛苦。以大棚种植为代表的高用工量的种植方式,使得农民的居住地距离自家耕地的距离,被限制在了300m左右的范围之内,最远不能超过500m⑤。以这种种植类型为主的农村,它的居住空间分布,将会呈现出紧邻耕地的状态。政府在这些村庄盲目推行迁村并点、农民进城的行为,无疑会遭到农民的抵制。

当代的农产品消费结构正在转型,粮食消费量与以往相比逐渐下降,水果蔬菜以及肉蛋奶的消费量正在增加。市场需求的变化,反过来影响到农业的生产结构———粮食的种植面积呈现下降趋势,而水果、蔬菜的种植面积,以及养殖业的规模,则相应扩大。这种农业结构的转型,被黄宗智称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1]。那么这种农业结构转型,未来能走多远,并持续多长时间呢?如果全国人民的食物消费模型朝着今天城镇中生活水平在中上层的40%的人口的消费方向转化的话,中国的水果消费会再增加107%,肉类生产再增加44%,鱼和其他水产品的消费会再增加90%,奶类消费还会继续上升约159%,蛋类上升约55%。至于蔬菜,量的方面将会相对停滞,主要的发展是在品种和质的方面。随之而来的,粮食消费将会下降约一半。整个过程也许会在一二十年中趋于稳定[1]。这种变化映射到农业生产上,意味着未来粮食种植面积将会缩减超过一半,水果种植面积还会增加,养殖业规模将会继续扩大,而蔬菜种植,虽然从全国总量上来看,数量不会增加,但是具体到某个城市,如果本身蔬菜自给率不高,那么也依然存在扩大蔬菜种植面积的市场需求。于是,那些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的村庄,未来的出路,一是可以转型为种植蔬菜和水果,二是可以转型规模养殖。当前有相当数量的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农村,生产出的粮食并不用来出售,而是用来喂猪,然后靠出售猪肉来赚取收入。以目前这种用粮食和饲料喂猪的方式,1亩地可以养1头猪,但是如果采用秸秆养殖法来养猪[2],那么1亩地可以养5头猪,4亩地的家庭就可以养殖20头猪,达到一定的规模;养牛、养鸡之类可以类推。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养殖业的市场空间远比粮食种植广阔。而那些目前已经转型为种植柑桔、茶叶等低用工量经济作物的农村,可以采取开荒的方式,扩大种植面积;或者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民的数量减少,通过土地租赁或者流转的方式,将土地集中在少部分农民的手中,从而达到扩大农村家庭耕作面积的效果。最终,这个家庭有可能会摆脱现在极小规模家庭农场的状态,达到一种适度规模。而以大棚种植这种高用工量类型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庄,则仅仅需要在种植技术上提高产品品质就可以了———收入可观的同时,也有更多的农业工作岗位。农村空间的变迁也将紧密围绕农业结构转型展开。此时合理的空间规划,应该是首先判断本地区农业转型的未来趋势,然后再判断对应的空间形态。

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是当代的农村空间布局产生变化的最根本原因。对于类似于大棚种植这种高用工量的种植类型,农村的居住空间依然会紧邻农业生产空间布局。对这类村庄进行迁村并点、农民进城等规划和政策行为,会受到当地农民的抵制。而以粮食、柑橘、茶叶等为代表的作物种植,由于用工量很低,农业生产不再是农民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因此农村的居住空间与农业生产空间分离是可以实现的。这种情况下,生活的便利性已经取代了生产的便利性,成为农民选择居住空间的首要考虑因素。这部分村庄的农民,将会由当前的相对分散的空间分布状态,向乡镇以及大型集中居民点集聚,最终实现一种集中居住的空间布局形式。对这部分村庄进行大型集中居民点的规划,将促使这一过程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同时也将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这种由分散居住转向集中居住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会经过一代人的时间,缓慢完成。在规划未来村庄布局形态的时候,应当首先判断未来该地区的农业转型趋势,才能最终做出与之相应的空间布局。【注释】①用工量,是指一年之中需要在田地里面务农的天数。比如玉米种植的用工量为15个工/亩,是指种植一亩玉米,按照现在的种植方式,需要一个劳动力一年在地里面工作15个整天。这15天当中,每天需要工作7~16小时不等。②玉米种植一年只有一季,用工量很少,根据劳动力体力的不同,用工量大约为10~20个工/亩,平均15个工/亩。③很多作物在种植的时候,由于某道工序不需要抓紧在某个具体的时间节点完成,而只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完成即可,比如在一个星期内完成,或者在一个月内完成。因此用工过程中,可以由一个劳动力通过增加工作天数,慢慢去完成。④农村机动化交通包括农村地区公交车的运行,以及摩托车、汽车在农民家庭中的推广。⑤Y市农村中,种植大棚蔬菜的村民表示,本村农户的居住地距离自家菜地普遍距离在300m以内,最远的接近500m,此时已经感觉务农非常吃力。因此判断,大于500m的距离是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的农户难以承受的。

本文作者:王璐罗赤工作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篇(4)

由于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只有在正确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提出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与解决方案。因此,全面把握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展中普遍存的问题,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本文的逻辑展开。

一、大型骨干龙头企业较少,龙头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带动能力不强

河南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近年来,已有少数发育成型,并产生了一定的经济与社会影响力,但多数产业化组织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龙头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带动能力不强。全省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3670个,但真正规模较大,辐射面广,带动能力较强的企业仅有318个,占8.67%。大型骨干龙头企业进入农业领域经营较少的原因,一是河南省有实力的大型工商企业相对不多而省外的大型工商企业因投资环境问题进来的少。二是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管理”成本较高,若缺乏相应的合作组织或其他法人中介组织对接,工商企业很难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加”得动许多分散的农户。因此,需要有相应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企业”和“农户”之间的“中介”和“桥梁”,但目前河南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尚未成长起来,还没有担负起这方面的职责。

二、产业组织结构松散,一体化程度低

农产品产加销各环节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完善,不规范。突出表现在农户与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的关系多是简单的买断关系,农户并没有完全分享到农产品加工增值的好处和流通环节的商业利润;企业与农户签订稳定的购销合同的只是少数,与农户结成紧密联系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就更少。同时,也存在与农户负盈不负亏的问题,与农户建成利益均沾的共同体容易,建立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则很困难。即使有一些约束企业和农户的合作合同,由于缺乏相应的仲裁机制,一遇市场变化也就变成一纸空文。比如,信阳市所属的一个县的棉麻厂,为解决企业的原料问题,曾与本地近万户农民签定苎麻协议,但后因市场疲软等种种原因拒收,使农民蒙受不少经济损失。目前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还缺乏系统性和权威性,其联结方式严格说来,内没有成一体,外没有成龙型,只是带有自发的倾向和意愿,而没有进入自主的状态。

三、农民组织化程度比较低

目前,全省尚有五分之四的农户游离于农业产业化组织之外,分散的农户无力抗御市场风险,不能有效的和大市场接轨。农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少,发育程度低,运作还不够规范,带动能力差。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由于至今仍无明确的法人地位,导致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据调查统计,全省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辐射的农户占全省总农户数量的20%左右,其中靠中介服务组织联结较紧密的农户仅占5%,其余15%的农户靠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多处于松散连接状态。在加上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能为专业化生产提供系列、及时、有效的服务,致使广大农民在产业化经营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滞后性,也延滞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四、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性日益明显

从调查看,无论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规模,还是在实际工作中,均存在一定的雷同性。各地都在选择主导产业、确定若干龙型经济、若干龙头企业,而这些都是在所辖的行政区域内,在对资源、市场、生产能力和加工能力底数不十分清楚的情况下确定的,优势不明显。一些地方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进行市场调查,没有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盲目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农产品加工方面,也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比如,中华米酒本来是信阳的一个很有名气的产品,一度销售情况良好,可是近几年全市先后上了近10家产品雷同的米酒厂,有的还是不具备规模效应的村办小厂。低价倾销使大家都没有得到好处,而且对中华米酒也造成了极大的市场冲击。在产业化经营非常密集的行业,如蔬菜、水果、粮食等行业无序竞争和浪费现象非常严重。

五、资金短缺,产业化经营升级困难

农业产业化是一个相对封闭的链条,从龙头企业――商品的销售――基地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资金短缺,严重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经营升级。一是相当一部分企业,缺乏扩大生产线和技改资金。二是受市场疲软影响,暂时有些困难的企业,缺乏维持生存资金。三是企业在收购季节收购农产品时,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比如,信阳华栗股份有限公司,为了扩大板栗的收购量,该公司自行解决了板栗储藏问题,原料可以一次性收购,收购资金就需要贷款1200多万元。而华栗只在一个县级建设银行开了户头,这家银行最多每年提供300万元~500万元贷款,占公司流动资金需求量的三分之一。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公司的原料收购不能到位,只能分期分批地从农民手中收购原料,增加了成本。四是新发展和扩大规模的龙头企业由于种养环节周期较长,市场行情变化较大,种养、加工销售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制约产业化的发展,金融部门信贷以短期、高效、快投、快收见效益为目的,大多数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资金难以得到信贷支持。

六、政策不到位,体制不适应

篇(5)

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具有产业价值,还是“三农”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农村文化产业具有能耗低、污染少、附加值高、收益多等特点,有望成为不少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二是农村文化产业在解决农民就业上具有一定优势,农村富余劳动力可以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实现就业;三是随着人们对娱乐性、消费性文化产品需求上升,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可以满足文化需要和精神需求;四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不仅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还可以保护传统文化,增进文化交流。

二、制约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贫富差距较大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撑。只有经济实力增强,农民收入增加,农村文化消费才有足够的增长空间,农村文化建设才能长足发展。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地区贫富差距较大,有些农村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由于资金缺乏而无力开发。同时,由于经济贫困,许多农民还在为温饱苦苦挣扎,对文化的消费便成为奢望了。

(二)文化产品质量不高,发展氛围不浓

目前,从整体上看,农村文化产品质量普遍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大多数农村,特别是文化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大都比较封闭,交通不便;二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农民整体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小农意识严重,文化精品意识淡漠。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浓厚的氛围,一些农村,农民缺少高层次、高质量的娱乐活动,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不多,健康地、高层次的文化活动未能占领文化市场的主阵地。

(三)产业基础薄弱,发展任务艰巨

纵观全国农村县、乡、镇、村目前的状况,大部分文化设施都相当落后。仅以县城来看,影剧院多属上世纪60、70年代修建,年久失修,还有不少木制顶棚的老建筑。即使是露天场所,也远远落后于时代的需求。贫困地区连影剧院、礼堂都没有。由于发展基础薄弱,甚至一些农村还处于空白状态,发展文化产业的任务十分艰巨。

(四)管理相对薄弱,服务还不到位

对于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一些地方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管理机构缺失,有的地方虽然设立的管理机构,但人员配备不足,人员素质较低,管理手段滞后,服务还不到位。对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管理停留在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没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转模式加强管理,管理缺少必要的制度保障,文化产业法制法规还不健全。

(五)思想认识不到位,政府部门重视不够

目前,地方政府对发展城市文化产业非常重视,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扶植和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快速,呈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对推动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但对于促进农村文化产业,未能给予高度重视,思想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到位,管理不到位,导致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三、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主要措施

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关键在政府,地方政府首先要高度重视,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制定发展农业文化产业的鼓励性政策,以发展城市文化产业的态度和眼光来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一)在政策上大力扶植,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也要借鉴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的思路,需要各级政府统筹发展城市和农村文化产业,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二)制定总体布局,催生农村文化产业群

我国的农村地区广袤,文化资源丰富,风格各异,发展文化产业潜力巨大。地方政府要根据本地方的文化资源现状,制定总体布局,努力催生农村文化产业群,形成整体竞争力。要有重点地扶持本地的特色文化产业,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上提供帮助,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支柱产业群。

(三)要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农民文化需要

推进新农村文化产业建设,必须加强农村的文化设施建设。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主要体现在街道、乡镇文化站、居民体育健身工程、农村文化室等方面。地方政府要不断完善文化设施,加强对农村各种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抓好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及其他各种文化设施建设工作;做好乡镇、村级文化活动场所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服务广大农民群众的功能。政府要将有限的财力向农村文化事业倾斜,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

(四)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

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发育的土壤,也是联接文化与经济的桥梁和纽带。当前,由于一些农村居住比较分散,统一的、有规模的文化市场难以形成,也给集群性、规模化的文化产业形成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一些农村,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高层次、高品位的文化生活匮乏,“黄、赌、毒”以及封建迷信活动在一些农村泛滥,危害了农村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地方文化部门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确保农村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五)加大对农村科技投入,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

当前的农村文化产业建设,不能脱离农村实际和历史文化传统,又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依靠科学和科技建设农村文化,使二者有机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文化。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离不开人才。因此,要加大对农村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农村文化工作者到城市参加学习、观摩、培训,提高产业队伍素质;要重视农村文化骨干,特别是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作用;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城市文化人才到农村扎根创业。

篇(6)

一、研究意义

作为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地区,重庆市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试验,其文化产业在过去五年以年均28%的速度快速增长,为同期重庆市GDP增速的两倍。2008年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46.46亿元,占全市GDP的2.87%。从重庆文化产业结构可以看出: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图书出版发行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规模日益扩大,与此同时,以数字传媒、动漫、网络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市场份额也有所提升。

现阶段对重庆文化产业的学术探讨主要集中在定性研究,如对重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化产业政策研究、文化产业集群研究等,而对于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较少。由于重庆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晚,数据不甚完整,口径亦不统一,缺乏使用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需要的大样本数据。比较而言,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弥补了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作系统分析所导致的缺憾,它通过对“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的研究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的正确描述和有效监控。鉴于文化产业客观条件的制约及灰色系统理论的特点,本文将文化产业和影响其增长的因素视作两个灰色系统,考察两者之间的灰映射关系,从而得出影响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因素的相关顺序,以此对重庆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二、研究方法

关于产业增长的影响因素,目前尚无经典理论加以诠释,但中观层次的产业是宏观经济的组成元素,可依循宏观经济增长理论来分析文化产业的影响因素。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劳动分工、资本积累;以哈罗德、多马、索罗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指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假设下,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具有决定作用;以卢卡斯、罗默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则认为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结合产业兴衰转化规律,主导产业的形成过程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市场与政府政策的共同作用和影响,政府对新兴产业进行培育、资助、扶持和保护的各项政策,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与导向作用。此外,任何产业的形成都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拉动,市场空间大小及其市场需求前景,对产业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

综上所述,本文将从劳动生产力、资金、技术、财政拨款、消费需求、投资、重大项目带动几个方面为数据指标分析其对重庆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三、指标选取及灰色关联模型构建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进行灰色管理链分析,首先要选准系统行为特征的映射量,本文将重庆文化产业增长和影响其增长的因素视作两个灰色系统,随后进一步明确影响系统行为的有效因素,即系统行为特征的数据序列及比较序列,设系统行为序列:

X={x(1),x(2),…,x(n)}

X={x(1),x(2),…,x(n)}

………………………

X={x(1),x(2),…,x(n)}

………………………

X={x(1),x(2),…,x(n)},i=1,2,.....,m

基于文化产业相关评价模型的建立原则及数据的可得性和可量化的原则,采集2005年至2008年的《重庆市统计年鉴》及重庆文化产业统计数据中选取数据,(重庆统计局2009年文化产业数据仍在整理中,本文的研究数据最新截止到2008年。)选取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构成系统特征数列X,人均生产总值X;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纯收入定为X及X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文教娱乐文化服务消费为X农村居民家庭平均年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X;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X;科技经费支出X;文化体育传媒财政拨款X;公共教育经费财政支出X见表1。

表12005~2008年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数据

年 份

指 标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重庆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X

39.80

52.41

66.66

88.57

114.16

146.46

人均生产总值(元)X

8075

9608

10978

12437

14622

17575.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

8093.67

9220.96

10243.99

13715.3

12590.78

14367.5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X

2214.55

2510.41

2809.32

2873.83

3509.29

4126.21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文教娱乐文化服务消费(元)X

1025.99

1200.52

1391.11

1449.49

1237.35

1498.95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年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元)X

180.28

198.65

249.71

189.73

195.97

211.83

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占重庆GDP比重X

4.21%

4.53%

6.27%

5.63%

6.11%

7.11%

文化体育传媒财政拨款占重庆GDP比重X

1.93%

1.98%

2.03%

1.97%

2.57%

3.25%

公共教育经费财政支出占重庆GDP比重X

1.91%

1.87%

1.98%

2.56%

2.95%

3.01%

8个影响因素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生产力提高、文化需求拉动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根本动力

从表3可知,重庆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以及人均生产总值对重庆文化产业的影响最大,分别位居一、二名。这两者是文化消费需求的根基,而文化消费构成了文化产业生产和再生产的最终环节和源泉,并调节着文化产业资源配置和供给,促使文化产业结构随着人们需求层次高级化而高级化。产业经济学中指出,生产力发展和消费能力的提升是新兴产业的内生动力,也是根本源泉。重庆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在经历体制性“松绑”和政策性推动之后,正在从政府推动向市场推动转变。

文化消费能力在现实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是文化消费总量不足。2007年,上海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2653.67元,北京2007年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2383.96元,相比之下浙江为2158.32元,而重庆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文教娱乐文化服务消费为12590.78元,相比之下可见其差距。其次是文化消费能力地区差异显著。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能力对重庆文化产业影响排位居第五位,而农村居民家庭平均年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更是排位第五。如何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而带来的“消费断档”,这些问题都需要从市场本身寻求内生性增长源泉加以解决。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引导文化投资方向、扩大文化投资规模

资本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决定着该产业的规模和素质,由表三可以看出: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占重庆GDP比重对重庆文化产业产生的影响位居第三位。重庆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取得一定成果之后,需要继续稳步推进“转企改制”改革,形成多元化市场主体,扩大文化产业投融资力度,尽管文化领域的投资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但仍应给予其投资空间,这需要政府出台明确的产业发展与投资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民资、外资等进入国家鼓励发展的文化产业领域,鼓励商贸、房地产、金融等外部行业以多种形式对文化产业进行资本渗透与融合,在发挥资本运营作用的同时,引入国外文化服务业先进理念、文化管理先进模式,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机制市场化的文化投融资体制。

目前来看,重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是政府投资扶持,2010年,在中国国际文博会上,重庆9个政府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成功签约,总额近80亿元。重庆市政府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政府采购、后期奖励等方式,成为推动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开拓新的投资主体,2007年,浙江宋城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旅游投资集团,在杭州举办的首届世界休闲博览会实现贸易成交137.38亿元,协议利用外资10.17亿美元,引进内资108.34亿元,重庆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也要借鉴各省市投融资成功的运行体制,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的投资环境。

(三)从依靠政府政策、投资推动转变为依靠市场内生动力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在重庆的逐步深入,改革的中心环节和关键命题将会逐渐转向市场宏观环境。如何给改制后的企业提供一个较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进一步规范市场进入退出机制,给予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以国民待遇,通过市场管理文化,将政策性的安排转化为制度性的建设等等,政府应从文化企业改革中转变职能,全力培育规范的文化市场环境。

重庆文化体育传媒财政拨款占重庆GDP的比重对文化产业产生了一定影响,据重庆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显示,2009年重庆市文化与传媒支出19亿元,2008年重庆市对广播电视的财政补贴达到20377万元,对艺术表演团体补贴总计达7187万元,重庆市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扶持在一定阶段是必要的,但是在扩大文化产业供给的前提下也要兼顾需求,兼顾文化产业发展自身规律,重要的问题不是财政是否具备能力,而是能否创新支持产业的体制机制,使得财政资金能够有效发挥作用。重庆市政府在对文化产业进行财政资金支持的前提下,要对支持方式进行合理设计,要避免文化企业把政府作为“客户”,开展不良博弈,降低财政资金的效用。

(四)财政资金应重点扶持高端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深度融合

2008年,重庆市政府对于文化体育传媒财政经费投入为151279万元,同比增长26.94%,财政拨款的方向和力度会对产业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创新能力是文化产业的根基与灵魂,文化产业同样会面对产业的整体换代升级,因此重庆财政扶持政策应着重偏向于高端文化产业的培育发展方面,增强深度开发能力、价值增值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

处在全国网络游戏产业和休闲游戏的领先位置的深圳,巴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补贴着重放在高端文化产业发展方向,依托IT等高新产业的优势和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平台,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加快新媒体产业发展,带动基于互联网、无线网络、数字广播电视等网络基础上众多产业的转型和融合,形成软件服务商、设备提供商、电信运营商、印刷出版者等共同参与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上述指标排名中,公共教育财政支出在影像文化产业发展因素中位居第六,由于统计资料的限制,教育财政支出不单是指在文化产业方向进行的人才培养,但公共教育支出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中的投入。文化产业要取得长足的发展需要构筑人才的平台。结合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加强与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加大相关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及投入;在相关高校开设相关专业,提高文化人才队伍的素质,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书华,王华强.北京市文化产业关联分析[J]. 经济论坛,2008.9

2 邓聚龙.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87.

3 钱韵竹,张磊.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09.11

篇(7)

一 研究背景

文化产业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不仅反映国际竞争力,而且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旅游文化产业作为烟台市文化产业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因其良好的宣传作用和经济效益的可观性,长久以来受到了各级政府的广泛重视。而农家乐旅游产业作为新兴旅游产业,积极推动了农村多种副业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农民的致富问题,同时也促进了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因此如何更好地做好、做大、做强烟台市农家乐旅游产业,对振兴烟台市文化产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烟台地区农家乐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1.总体概况

目前烟台地区的乡村旅游开发均向着融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尤其是作为苹果、樱桃等各类水果的主要产地,到了每年的5~6月份水果采摘的旺季,随着各采摘基地也纷纷对外开放营业,果园菜园采摘配合美食购物、特色民俗风情体验、传统节庆活动体验等立体式体验之旅更成为山东乃至全国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农家乐旅游产业品牌,形成了烟台休闲、浪漫旅游独树一帜的特点。

2.面临的问题

整体上看,烟台地区农家乐旅游产业开发还正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经营管理等各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项目建设趋同性较强,缺乏品牌建设战略。由于农民的思维特征是实用理性,造成了在实际操作中创新性不强,盲目趋同性做法较多。另外,农家乐旅游产业缺乏品牌建设战略,作为营业者仅仅将收入看成经营成功的唯一标准,忽略了品牌建设、人文精神内涵建设、可持续发展建设。举例说明,烟台福山盛产烟台品质最好的樱桃,到了采摘季节,福山地区各处销售的都是名为“烟台大樱桃”的果盒,使外地顾客对福山当地的认同感不强,仅仅停留在对烟台整个市的认识层面,而不会对福山情有独钟,自然宣传效果会大打折扣。

第二,基础设施不完善,各自为战居多。纵观烟台农家乐旅游产业现状,由于受到了市政基础建设、周边环境建设、交通等方面的制约,造成了大部分原始的农家乐均为未得到深入挖掘,而农家乐最为吸引游客的恰恰正是其原始性、自然性。另外,烟台地区的农家乐多半是独门独户经营,各自为战,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家乐体验的原始性,但是由于经营规模的难以保证、经营理念的缺失势必会造成经营很难大踏步向前。

第三,卫生等状况不容乐观,破坏环境现象时有发生。烟台大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受长期以来的卫生习惯及卫生基础条件欠缺等原因,农家乐旅游的卫生状况不是很令人满意,加之部分地区相关监管部门的管理缺失,更会造成多数游客的顾虑,形成农家乐不敢乐,游客望而却步的现状。另外,农家乐经营者在面对大量顾客时往往采用的是粗犷性经营,即不考虑污染、不考虑可持续经营、不考虑顾客感受。他们抱有的思想往往是来一波算一波,一切向“钱”看,而非向“前”看,破坏环境的行为将会越演越烈。

三 烟台地区农家乐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1.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形成合力推动“农家乐”快速发展的工作格局

当地政府应统一思想,审时度势,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角度,大力扶植当地农家乐旅游产业发展。具体方法可参考如下:一是认真调研分析,找到当地农家乐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通过产业引导、规划编制、税收、工商登记、土地使用、金融信贷、行业培训政策的有利偏移,必要时减免有关管理费用,从而加大扶持力度,解决好农家乐经营者的后顾之忧。二是设立专项扶植资金,帮助农家乐经营者有效宣传,通过合理的考核评选机制,当地政府应适时评出“农家乐”特色村和“农家乐”重点乡镇,以及优秀经营者,对这些地区和个人进行专项资金扶持。三是在当地畅通完善农家乐旅游产业沟通渠道,组织政府配套部门如公安、卫生、消防积极配合农家乐旅游产业发展。最终形成合力推动“农家乐”快速发展的工作格局

2.积极改善农村各项基础建设,加强服务管理

首先,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统筹规划当地农家乐发展建设,整合独门独户经营者资源。根据区域发展的基本需要,统一规划交通建设、市政建设、公共基础服务等建设项目,加强品牌战略指导。其次,应积极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对当地乡村农家乐产业的统一监管,做到卫生达标、服务达标,让旅游者吃的放心、玩的舒心,提升旅游地环境的整体质量,使当地农家乐旅游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3.明确定位,强化特色化的服务项目建设

篇(8)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8-0115-05

西部地区是我国目前传统文化特别是农业文明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从资源禀赋看,首先,西部农村地区拥有迷人的田园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地理区位,成为后现代话语中的文化优势。“其次,西部农村文化产业避开了土地、资金等要素稀缺的经济发展劣势,扎根乡土却又以非农经济为主的要素组合来构筑自己的产业基础。”[1](P15)目前,西部农村文化产业总体上处于“跟进”状态,各省区市都已初步形成了各具自己特色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雏形,在局部地区、一些重点领域有了突破:农村文化旅游蓬勃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打造民间工艺美术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主的工艺品发展道路;文化名村名镇开发成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文化“农家乐”广泛兴起,特别是中心城市附近和旅游景区景点附近,已形成一定规模;农村节庆民俗文化的开发形成热潮,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一、西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悖论

(一)本体困境

文化产业最重要的指征是大规模复制和批量化生产,“文化产业发端于城市,依托大规模复制技术和数字化手段以及来源于大工厂的微观组织方式,构成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流……但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借助了现代社会对文化的消费需求,不具有产业发展的内生性,也不是自然演化的结果……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意味着传统资源与自然生发条件的剥离及现代生产方式的嫁接,需要恰当的市场运作。”[1](P24)农村文化产业受制于农村生产方式,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从经济体制模式上来看,经历了天然经济、自然经济、集体经济(计划经济)等阶段。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改革,商品经济逐渐渗透到农村领域,但由于长期的自给自足经济,在外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农村经济没有完全按市场经济轨道发展,而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从事经济活动,农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力集团,没有形成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人财物得到合理配置的经济运行模式。农村家庭既是社会机体中的一个元素,又是一个生产单位经营实体,在外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下,而农村却以农户为基本单位从事经济生活。“产业发展的微观基础是企业,农村文化产业的主要微观基础包括农民(农户)、个体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等。从整体来说文化产业明显带着小农经济的典型特征,以小型化、松散化为主要特点。以家庭为单位,以户主为主管,以亲朋为主力,在原材料采购、生产组织、市场营销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没有形成完整的价值链。”[2](P66)西部农村地区不同于城市,产业发展起点低、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大多数处于分散状态、产业自发性强、规范的公司化生产和运作少,制约了产业的整体影响和带动作用的发挥。

近一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伴随全球化浪潮,我国经济经历了两次转变:一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二是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变,社会变迁的各个环节之间并非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的一种关系,农村文化伴随着整个经济社会被裹挟到现代社会的场域。在此背景下,一个居于强势地位的生活方式在不同地区之间转换,并被争相移植,文化消费逐渐趋同。西部虽然农村文化丰富多彩,但由于受经济交通条件限制,很多农村文化形成自娱自乐的内循环格局,无法走入现代主流文化视野。博厄斯在谈到一个民族文化特殊性时认为:“现存社会的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是各种文化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文化和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一是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3](P255)他强调这一方面取决于社会内部发展,另一方面取决于外部的影响。社会生活的重构并不是简单的变化,有时候是一种被动的接受,是一种背离原来发展态势的认同。“随着资本的不断扩张,经济成为统治一切的力量,一切都被纳入到市场交换的制度体系之中。原来镶嵌于社会各种制度的经济体,现在却成了一个巨大的母体,反过来把一切都纳入它的体系之中了。”[4](P92)在经济扩张中,中国社会被划为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的二元结构,在这个二元结构中,城市充满现代气息,相对弱势的农村文化既缺乏载体,又缺乏投入,极度膨胀的都市文化娱乐对农村文化的发展空间形成挤压。农村原有的文化体系和社区记忆在咄咄逼人的现代消费趋同下逐渐式微与妥协。

(二)发展危机

1.农村文化产业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低,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高

由于缺少党委、政府系统和社会组织的设计和介入,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起点低、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大多数处于分散状态,产业自发性强,规范的公司化生产和运作少。同时,产业布局分散,缺少主动自觉的引导和规划,产品低附加值情况突出,特别是一些粗制滥造的旅游服务的产品,价格低廉,损害了农村文化,制约了产业的整体影响和带动作用的发挥。

2.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内涵、文化引导性不强,缺少现代科技和先进文化的支撑

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总体上处于低层次开发阶段,更多是以传统文化工艺品、传统文化旅游、农村文化演艺等形式体现,科技含量、文化含量低,难于全面反映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引导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需求相结合、并促进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引领能力低下,一些群众自编自演的节目、一些文化旅游产品存在低俗、庸俗、媚俗问题,急需提升品质和档次。

3.农村文化资源流失、破坏严重

由于农村旧房改造等原因造成文化特征突出的传统建筑损毁严重;由于缺乏有效管理,致使农村有形的文化遗存被破坏;大量民间保存、流传的文化典籍流失,如东巴经、贝叶经等被外国人收购事件每几年就会发生;同时,农村古朴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生态环境不断消失,也日渐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二、西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经营模式的实践分析――以云南为例

(一)农村文化产业梯次发展和单兵突进趋势

总体上,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将呈现出梯次发展和单兵突进的态势。梯次发展是指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农村文化产业相对起步较早,有一定创新意识,附加值高,有一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市场消费能力较强 ,既是城市文化产业的溢出效应的显现,也在一定意义上承接了城市文化产业的不同分工,相对而言发展得比较成熟。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受制于薄弱的文化基础设施和狭小的市场规模,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单兵突进是指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而资源丰富的地区,借助资源优势,通过金融支持、政府引导扶持以及社会力量的支持,实现跨越式发展,把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市场配置转化为产业优势,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引擎。

1.消费市场将不断扩大,产业业态不断创新

农业传统文化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生的感悟及文化的原生性等特质,符合国际国内市场的消费偏好和需求态势。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加,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将不断扩大对农村文化产品的消费,潜在文化消费需求将会进一步释放,农村文化消费市场将不断扩大。在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通过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运作模式的创新,带动农村文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不断创新产业业态,增加多元、多样、多层次文化产品,以满足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和休闲旅游需求。

2.农村文化企业不断壮大,产业集群不断形成

随着产业的发展,农村文化企业不断整合各种文化资源,推动了企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不断发展壮大了企业的实力。为有效克服农村文化产业分散经营、产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促进节约集约使用土地、有效保护资源环境,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不断整合各个产业要素,形成集约化开发经营,不断向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主业突出、产业配套的特色产业集群方向发展。

(二)经营模式选择意义

农村文化产业化经营其本质是用现代工业管理办法来组织实施文化产业的生产和经营。它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支柱文化产业和主导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而经营模式是基于某种较稳定的交易结构的可盈利方法,合理可行的经营模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在农村经济目前处于市场经济与原有的经济模式相互衔接融合的背景和条件下,发展农村文化,如果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但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实现市场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文化的产业化、规模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农村文化要发展,我们既要把眼光放在农村经济目前处于市场经济与原有的经济模式相互衔接融合的背景和条件下,也要放在农村经济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看农村文化如何发展。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极其重要的社会资源。随着现代化进程,西部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形成农村经济剩余,如何重组农村生产要素,激活农村文化资源禀赋,选择合理的农村文化产业的经营模式改变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推动农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把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产品,对于调整优化西部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和谐农村建设、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等具有重大意义。

在不断的摸索中,云南省农村文化以家庭、村组为单位的作坊式生产,逐渐向分工合作、规模经营的方向发展,走出一条区域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之路,不仅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也为目前尚处在萌芽阶段,规模较小、市场化、科技化程度低、文化产业发展格局远未形成的我国大多数农村文化产业建设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三)云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经营模式分析

1.农民自办、政府引导型――曲靖农村文化户

曲靖市的农村“文化户”,开始仅是以一个或几个家庭自发组织起来的没有报酬和收入“自己快乐大家欢乐”的自娱自乐形式。后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传统体制下形成的政府办文化的运行方式已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需要,在这种客观条件下,由政府引导,一些具有文艺特长和经营意识的农民群众,利用农闲时节、茶余饭后、传统节日、村户办大事的时机开展起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始收取一定报酬作为补贴,使之逐步转化为了具有市场经济特征的经营活动,一些农户还充分利用宽敞的庭院,开展图书音像制品租借、文化娱乐、影视放映、文艺演出和网络服务等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久而久之,农村文化产业开始在曲靖逐步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目前,曲靖市农村“文化户”(文化联合体)已发展到1600多户,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年经营总收入接近1亿元。农村文化户(联合体)成了曲靖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好载体,也成为全国推广的典型经验。

2.公司+协会+农户――石林阿着底刺绣

随着石林旅游日益火爆,阿着底村以普菲为首的普氏三姐妹于2002年成立了普氏民族绣品厂,采取“绣品厂+会员”的经营模式。每年带动农村妇女近千名,城区下岗妇女近百名。2005年3月,成立了石林阿着底民族刺绣产品开发技术协会,将分散的刺绣妇女组织起来,整合了当地刺绣人力资源,使彝族民间刺绣走上规范化、产业化发展道路,形成“绣品厂+协会+会员”的经营模式。2012年底,会员增到2700人,实现销售收入7600万元。刺绣协会不但开发了彝族文化资源,也为消化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刺绣业还带动了周边地区农民发展致富。阿着底刺绣协会2700名会员中,周边6个村就有2000多人。阿着底村从民族刺绣中获得经济利益,传统刺绣在产业化过程中激发了传习保护和利用的动力。

3.公司+农户――西双版纳傣族园

西双版纳傣族园由云南农垦集团公司橄榄坝农场投资开发建设,主景区由曼将、曼春满、曼乍、曼嘎、曼听5个保存完好的傣族自然村寨组成,园内共326户,1533位村民。傣族园公司制定了《公司帮助村民致富的具体实施办法》和《保护干栏式建筑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公司对村民实施奖励措施,对新建、改建、扩建后符合条件的,每户给予4000元奖励。从2001年起,着力打造“百名小卜哨――天天欢度泼水节”、百人大型歌舞民俗精品系列活动及《泼水节印象》实景演出活动,解决了1000多人的就业问题,带动周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傣族园公司投入改造基础设施、接待环境,统一策划、统一包装傣族园,与村民形成了相互依托、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鱼水关系,赢得了村民的理解支持。傣族园大力弘扬傣文化,促进了园区村民对干栏式建筑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中国首批旅游文化示范地”,成为西双版纳农村旅游文化产业和谐发展的成功典范。景区收入从1999年的246万元上升到2012年的1.2亿元,上缴税收640万元,接待游客量达66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亿元。

4.文化产业合作社+农户――腾冲大村文化产业合作社

随着腾冲旅游业的兴盛,部分行政村率先成立农村文化产业合作社作为农村文化产业新兴经济实体,下设若干分社,成立理事会、监事会,制定合作社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发展方向和经营范围,形成了“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格局、“产、供、销”一体化的市场模式和“技能培训+骨干培养+品牌培育”的效能机制。腾冲县大村文化产业合作社创建以来,下设石材产业分社、刺绣产业分社、“农家乐”产业分社,实行“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营销”,刺绣产业在成立不到3个月的时间从业妇女达145人,高收入者每月增加700~800元,少收入者每月也可增加200~300元。附近的江东村文化产业合作社有刺绣从业人员1300多人,年收入600多万元,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腾冲大村文化产业合作社整合文化资源,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集聚生产要素,增强农村特色文化产品的竞争力,有效抵御市场风险,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统一组织、统一管理和统一营销,形成农村文化产品特色和品牌,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招商引资,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文化产业“小”、“弱”、“散”、“难”、“软”的问题。

此外,西部其他农村地区还有一些成功的经营模式,如:前店后坊式。前店负责零售或接收订单,后坊则组织雇工进行文化产品生产,前店后坊式便于就近组织人力,管理成本较低,运作灵活,最重要的是较大程度地保留着文化的传承和记忆,这种经营模式与大规模复制为特征的产业化生产不同,强调个性化生产,满足的是追求农村文化产品原真内涵的小众高品位需求,适用于传统农村文化内涵丰富、工艺复杂、不适合规模化发展的产品;此外公司+农户合作模式衍生下的:消费者+经销商+批发商+经销公司+中间人+农户;经销商+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等。

三、西部农村文化产业经营模式选择的思考

西部农村文化产品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符合现代国内外文化消费者崇尚自然的价值取向,都市消费人群对农村文化产业形成消费辐射和市场期待,进一步扩大乡村文化市场总量。对文化产业经营模式的研究,本质上是对文化产业经济性的认识和研究,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力决定了其重要性,它的经营模式决定了其竞争力。农民一般被定义为风险规避者,“农民微薄的经济利润使他要选择那些较为安全的技术……从社会层面看,原则上也力图把自己的经济风险尽量转移给其他社会机构,宁愿以收益获取安全”。[5](P44)产业化的内涵是经营一体化,农村文化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千家万户组成的农户为基础,以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产生“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形成了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一条龙”的发展格局,较好地解决了农民与市场,分散与集约之间的矛盾,可以成为西部大多数农村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选择。

现代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进程,基于时系演变中农村文化产业经营加入当下经济社会需求的印记。文化产业包含了三个层次:文化产品丰富阶段、文化企业林立阶段、文化产业形成阶段,西部农村文化产业很多处于第一、第二阶段。在西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尽管出现了部分较为成功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但多数还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作坊式、前店后厂式、简单的合作社生产方式。虽然这种简单、松散、粗放的发展方式规模效益低下,抗御风险能力弱,后劲不足,但仍然是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基调。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演进性特征,随着城乡二元壁垒的破除和现代社会对农村文化消费需求的递增,农村文化的传统资源与生发条件会更为合理地实现与现代生产方式的嫁接,农村文化产业经营模式也会更趋多元。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产业,与其他一般产业一样,具有商业化的共性,可以通过商业模式进行运作。但是文化产业的微观组织方式内生于农村长期经济结构发展并在与市场的博弈中生发,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源禀赋各不相同、所面临的市场不同、不同文化产品和产业对产业化程度的要求不同、产业化在不同阶段上的利益机制也有差别。尤其是很多农村文化产品内生于特定文化中,不适于进行现代工艺和机械化生产,基本不按发端于城市大规模复制的路径发展,这一部分农村文化产品在产业规模上需要一个合理的空间,决定了其经营不能急功近利、涸泽而渔。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指出:“在自由契约下,自发出现的多样化制度是在不同条件下对各种复杂两难冲突的最优折中。”[6]农村文化产品生产的特性决定了它的经营形式并非是单一的或固化的,“如果以某种特定的组织形式或生产模式为唯一标准, 来规约文化产业的发展, 这种单一性的狭隘视角, 会导致文化产业在现实的发展中丧失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潜在机会或可能”。[7](P87)西部农村文化产业内涵丰富,表现非等同性、非一致性的非均衡特点,在发展模式的选择中没有固定的标准,应该根据地区、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化特征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与地区特定文化资源、文化消费空间、产业发展基础、发展态势相结合,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彰显特色、突出重点,寻找最佳的农村产业发展经营模式,在农村文化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走出一条新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李佳.制度与环境:西部乡村文化产业[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

[2]姜长宝.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0,(2).

[3]F.Boas.Raee Language and Culture[M].The University of Chieago Press,Chieaqo,1982.

[4]蒙爱军.经济的利益本质[J].经济学家,2007,(3).

[5]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程立显,刘健等,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1.

[6]杨小凯.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看土地制度变迁[N].南方周末,2002-10-31.

篇(9)

一、我国的文化市场概况

根据近十年的统计数据来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逐年增长,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整体上呈现提高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分别为1102元和165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170.7%和253.8%,平均分别增长11.7%和15.1%。2011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7.3%和3.2%,比2002年分别提高0.6%和0.7%。截止到2010年,文化部门主管的文化产业单位创造增加值近507亿元,但中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38%,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偏低,说明文化产业整体发展速度仍旧缓慢。而英美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居民的文化消费占其总收入的比例就已达到30%左右。因此,我国在文化消费方面还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和巨大的潜力市场。

以上数据同时说明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文化消费差距依然较大。在接受文化消费调查的人群中,有18.98%的农村居民认为文化消费“非常重要”,而“北上广深”等大都市居民中支持这一观点的仅占6.06%。统计数据显示,二类城市和乡镇居民对文化消费“综合程度”的认知要远远高于其他区域居民。所以,农村偏远地区的居民对文化消费和需求高于经济发达的城市。从一定程度来看,农村居民对文化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说明了农村地区存在着很大的文化消费潜力和发展空间。

另外,中国经济持续30年的超高增长一方面促成了全球经济与政治格局的根本改变,另一方面从我国自身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许多方面已经面临一个必要改变的极限。这种极限意味着我国必须要实现新的发展转型。根据2011年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储蓄率高达52%,这是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我国大概一年的总储蓄也能达到21.5万元。由此看出,我们不是缺少资金,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把资金主要用于工业投资,而过大过多的工业生产性投资已经造成了生产能力的大量闲置和产品积压。因此,我国必须要实现新的发展转型,即需要寻找新的发展资源。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艺术资源丰厚,开发文化艺术资源对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且这种开发也不会引发环境问题。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连续高GDP增长速度在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的同时,也为中国文化艺术产业投资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文化艺术产业投资不失时机地开始发展,这是一大向好趋势。

二、文化艺术市场缺乏管理和金融支持

1、体制滞后发展,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我国的文化艺术管理机制起步发展比较晚,文化市场存在着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等诸多问题。从行业分割来看,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仍然沿袭着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建立以及不断发展,文化艺术市场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一些传统的文化事业单位已经尝试在不同程度上开始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甚至还有一些文化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力求实现跨行业地区的资产重组甚至兼并。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在国际文化传媒发展趋势的影响下,一些广电、报刊、出版企业在地方政府的协调下成立了集团公司,这是一种值得关注与肯定的进步。但我国文化艺术市场的现代化管理方式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市场缺乏规范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更不要说建立完全公平的市场竞争关系。目前,我国文化艺术市场无论是在宏观管理、产业规划、人才培养等管理体制上,还是在投入产出、市场营销等方面均止步不前,与产业化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行政机关的干预程度还较高,无法按照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方式来运作。

我国文化产业改革起步于上个世纪末期,首先,政府宣布退出出版经营领域,全国2000多家报纸开始进入产业化运营的轨道;其次,传媒集团和多传媒文化产业集团逐步开始建立,并且尝试与资本市场结合。但是,文化产业资源配置机制混乱,经营管理市场化程度低下仍旧是困扰我国文化艺术市场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2、文化艺术市场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

首先,投融资渠道不畅通。长期以来,我国对文化艺术产业项目的投入基本上是以政府专项资金投入为主,尚未形成政府、银行、企业、社会多元化的投资局面。而当前激励社会资金投入艺术产业,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创新举措和政策倾斜仍旧比较少,导致民间资本进入的壁垒比较高。2010年九部委发表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但是,政府在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时候,资金扶持毕竟不是主要方式,应多借鉴外国政府支持文化产业的模式,更多考虑在资本市场中提升竞争力。

其次,融资方式单一,金融介入程度较低。如前所述,近几年来,我国政府的直接财政拨款和一些文化艺术经济优惠政策给予文化艺术产业发展以很大的助力。2007年,武汉市政府拿出500万元设立“扶持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推动武汉市和湖北省的动漫产业发展。文化部2010年预算收入总计约476425万元,其中财政拨款约255036万元;本年预算支出合计约476425万元,其中文化体育与传媒项目预算支出约423715万元。但是,这种事业型投入方式,远不能代替推动艺术产业发展的市场化投资方式。目前融资方式单一、银行信贷明显不足、缺乏现代化的金融手段等等,成为困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然而,金融业对文化产业进行投融资的起步并不晚。深圳发展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合作,在2005年和2006年两度为华谊兄弟提供担保融资。2009年,文化部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扶持培育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合作协议》,该协议预计五年内向文化企业提供不少于200亿元人民币的信贷资金。2009年,郑晓龙等23名优秀电视剧导演获得了民生银行总计约1亿元人民币的信贷支持。由此看来,今后我国文化产业经济支持主要来自银行贷款。银行贷款将成为我国目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流融资渠道。伴随着政府和银行的合作,两方的发展潜力巨大。

三、关于我国文化艺术产业投融资的基本对策

1、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积极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艺术产业是我国的“朝阳产业”,无论是着眼未来还是立足当前,金融业都需要抓住机遇,大力拓展文化产业的融资业务,实现文化事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双赢”。当前重点是要加快金融机制自身创新发展的步伐。监管方面,通过信贷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新,加大对文化企业的支持。金融机构方面,要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文化产业、产品的特性,制定相应的贷款管理策略和授信审批机制,适当减少文化产业信贷审批手续。同时,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开发针对文化企业和项目的特色产品,探索知识产权、企业无形资产等质押方式,解决文化企业抵押难的问题。如招商银行为电影《集结号》拍摄贷款5000万元,开创了无质押贷款的先河。

2、加强资本市场在文化产业投融资中的作用

资本市场对文化产业投融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是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可通过股份制改造,争取股票直接上市或买壳上市;对于创业型文化企业可以吸收风险资本,利用国内外二板市场培养壮大。2009年,国内互联网类的网宿科技、影视制作方面的华谊兄弟和成都的金亚数字电视系统都进入了中国创业板市场的前28位。但我国的创业板发展相比外国并不景气,虽然2003年网易公司总裁丁磊荣登年度中国首富,其手中握有58.5%的网易股权,但这种企业在二级市场上普遍走的是海外渠道。总体上来说,目前二级市场融资模式在文化产业还不是主流模式,可以说仅限于知名度比较大的企业,如华谊兄弟等股票市场较为稳定和前景广阔的企业,对于小型企业而言,投资者还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动力。

3、提高文化产业投融客体的科技含量

我国文化产业应尽快与高科技结合,增加文化产业科技附加值,提高文化投融资主体的经济效益和投融资效率。在发达国家,以网络化、数字化技术装备起来的产业以及各种以高科技为载体或包装的文化产品,不仅创造了全新的生活理念,而且也在刺激着文化需求。所以应该通过对广播电视、书刊印刷、文化娱乐等行业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更新升级,推进文化产业对创新技术的应用,争取让各地的文化产品生产以及服务手段在技术层面上有所提升,具体包括广播电视数字化、文化资源数字化,以及提高影视作品、广告装潢制作水平的等,确保文化产业能够在新的技术平台上保持更强的竞争力。另外,还要注重从事文化产业专业人员的培训。要加强对文化产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尤其是要着重培养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以及组织能力。技术人员是高新技术的开发者,应主要培养他们的技术开发能力以及高新技术在文化产品生产中的各个环节的应用能力。对于操作人员来说,则重点培训其对高新技术的掌握能力及操作能力。

4、吸引外资参与国内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

目前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积极接洽需要改制的国资文化企业,争取在适当的机会可以收购股权;二是与一些谋求发展的国资或民营企业建立合资公司;三是用自己的方式获得某些特别批准,从而利用法律的漏洞进入未经许可的文化领域。

受我国政策的限制,外资大规模投资中国文化产业的局面在短期内尚未形成。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放宽政策限制,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外资在更广阔的领域兴办文化企业。同时,积极探索利用国际资本的新方式,鼓励我国文化企业与跨国文化集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项目,利用国外的资金以及技术,生产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从而提高我国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外,还要争取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支持,利用期限长、利率低的国际优惠贷款来推动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琳:论文化产业的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6).

[2] 西沐:文化艺术产业投资需建立文化与金融结合机制[J].中国经济网,2012(9).

[3] 袁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政策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2(1).

[4] 张青超、李学文: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政策[J].地方财政研究,2012(1).

篇(10)

关键词:民俗节庆,文化活动,项目策划

1、项目背景

我国民俗节庆承袭汉民族传统文化,并包括源自各地方宗教祭祀的民俗庆典和原住民祭典。传统农村社会的民俗节庆往往结合耕作季节,富有祈福、消灾、演艺、休闲的多种意义。尤其民俗节庆期间搭配敬神、祭祀、团聚而来的艺阵、团康和各式各样的神佛绕境、花灯、蜂炮、舞龙、舞狮、抬轿、踩高跷等民俗表演,在民俗祭典文化薪传的意义之外,更以缤纷热闹的气氛带动民气,成为象征地方特色,吸引观光人潮的重要活动。[1]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社会变迁促使农村生活与民俗节庆的风貌逐步改变。

分析民俗文化活动的现代意义,在其原始的怀古念旧与追溯民族情感,凝聚社会人心的集体认同意识之外,二十世纪中叶以来,文化活动藉着现代化的生产与再制造,扩充提供消费和服务的功能,已跳脱了早期对所谓文化工业的负面思考,并融入知识经济发展的洪流。随着全球化的竞争与挑战,民俗文化活动被视为有效展现某一个地方或某一个社会、国家的生活经验、艺术特质、人文风貌和宣泄真挚热情的标志。[2]它是彰显地方感及塑造独特文化地景的绝佳题材。

2、项目目标

从参与观察的角度来看,节庆活动(festivals)是当代各地民俗文化当中,同时拥有象征传统习俗精神,能够号召吸引较多民众参与,易于结合亲近的民俗氛围,创造因提供经验、产品、服务,而滋生的经济效益。时人探讨文化产业有必要深刻重视这一环。

本文以我国的民俗节庆文化活动为标的,循文化营销与文化生态研究的途径,藉此透视民俗节庆文化的构成要素和变迁趋势,并分析民俗节庆文化活动项目策划实营销推广,期待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潜能与活力的正向思考。

3、基本流程

民俗活动的源起具有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共享的文化意义,它是经由互动的社会过程而来,不仅单独存在于个人。也在群体活动的创造与累积的过程中,成为一种象征地方特色的知识总合。[3]

本研究的文化活动项目策划过程具体包括:(1)、构想执行,(2)、再制造,(3)、营销、宣传、流通、(4)、展示销售等四个阶段。我国的民俗节庆除了沿袭传统的动态基调,随着工商业生活步调的转变,加上推动社区营造而兴起的促销地方产业和发展观光的功能,成为文化产业的一环。以前述‘民俗节庆文化活动相关利益人模式’分析,民间参与的范围包括:呈现地方生活风貌、艺术成份、精神价值的文化制造者;具有执行传播,扩散宣传效果的文化营销业者;以及提供前来参与的顾客和消费者各种感观体验及休闲服务的文化服务业者三大类。进一步细分尤以下列各项最常见。(1)、宗教及公益团体:包括传统的寺庙、宗教团体,及当代非营利性组织的公益文教基金会,他们通常是民俗节庆的发起或赞助单位。(2)、地方文史工作者:无论是团体或个人性质之文化志工,对于协助节庆活动之企划、推动、考证与服务,往往提供绝佳的辅助。(3)、艺术工作者:包括传承传统艺术的戏剧、艺阵、表演以及寻求推陈出新或结合流行风尚元素的艺术创作者。(4)、地方产业供应者:原属地方生活主轴的地方产物提供者,如年货大街的商家、木雕艺术节的雕刻业者。(5)、衍生性文化产品制造者:如元宵灯饰的饰品制造商。(6)、营销及传播业者:包括媒体传播及当代承揽策展或执行活动企划的经纪公司。(7)、观光服务业者:民俗节庆活动的功能融入大众消费文化,增加了文化观光与知识经济的意义,食、衣、住、行等民生性质的消费服务成为节庆活动的重要项目。

本研究认为民俗节庆文化活动四个阶段不一定像工厂化生产流程那样一个接一个,有时候其实是既重叠又互动。事实上这些分工也存在于不同的执行单位之间,亦即垂直整合的合作模式是采取将原来个别执行的专长领域结合在一起,藉以提供较为完整的价值链。

4、营利模式

具有民俗传承与创造经济效益的民俗节庆活动,不但不在文化资产保存法严谨的保障范围,也非强化创意生产的文化产业项目。[4]而民俗节庆的文化活动涉及历史、宗教、礼俗、艺术、经济、营销、体验、服务等不同面向的学术研究与经营实务。因此,民俗节庆活动的价值链带动文化、观光、商业的实质效益是不争的事实。

5、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文化研究的命题在讨论文化意义产制过程中,以所谓文化循环的概念来观察,当代文化事业的生产、再现、认同、消费与管制的接合过程,每个层面都有其必然的影响力,各个层面的接合与连结会决定文化意义如何被接受或生产。

民俗节庆源起自俗民时节庆典,经过不断的积叠与创新,虽然可能因创新元素加入或怀抱不同的愿景而调整作法,但其根植于俗民生活的原始意义仍是维持永续绵延的原始动力。但时下许多新兴节庆活动的内容设计,往往标榜国际化、艺术化、大型化,成为追求商业效益的观光产业。[5]许多民俗产业曾创造一季数十万人潮参加的盛况。这种操作模式随着社会经济景气不佳,终于因亏损严重而宣布停办;与此相同,许多艺术节也经历类似的同样命运。因此,民俗节庆活动必顸投入更多文化行政的扶持与学术研究的基础,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6、相关结论

传统民俗节庆结合乡土神佛祭祀,融入艺阵、戏曲表演,是汇聚村民共享迎神、喜庆、群集娱乐的节日,也是乡土艺术展现的最佳平台。那是俗民文化最核心的一部分,具有文化的、历史的、社会的、艺术的多层涵意。随着社会变迁与政府的文化行政提倡多元文化并蓄,透过富丽农村、社区总体营造、一乡一特色、鼓励文化产业化等政策的推动,当代我国的民俗节庆活动呈现一方面寻根复古,一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创新的民俗节庆发展出以艺术文化发展观光、为社区营造促销地方产业、维持民俗祭典又加入创新作法等三种类型。

当代文化产业研究强调承袭传统文化艺术,结合现代体验,发展兼俱文化与经济的双重效益。不可忽略的是人文艺术的美感,社会发展的理性价值,无论如何添加创新元素,它仍是文化生态绵延不断的原动力。我国的民俗节庆活动在产业文化化,文化产业化的潮流中,将持续发展。期待透过文化活动项目策划合作,追溯民俗的传统因素,融入现代生活,共同开创兼具吸引世人关注,又能令人回味无穷的美感体验与享受。(作者单位: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邹全民.潍坊市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 2009

[2]王惠建.旅游主题公园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和培育研究[D].湘潭大学 2003

篇(11)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138-02

文化强大乃国家实力象征,加快发展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完成我国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的转变,是“十二五”期间的必要任务。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较为迅速,但与经济规模还不相称,新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对国家财政政策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一、我国财政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

1.财政注资文化产业投资资金

2011年7月6日,第一只国家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宣布成立。这是历史上中央财政首次注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引起全国上下以及国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在我国提出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下,这只国家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成立意义深远,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标志着中国财政投资方式和文化投融资改革的一次全新的突破。

2.财政扶持文化产业发展

除了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以外,国家财政还大力扶持具体文化产业的发展。动漫产业就是一个典型代表。2010年,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作为扶持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的牵头单位,文化部对经认定的重点动漫产品知识产权登记并进行了相应的补贴,经认定的重点动漫企业是以后中央财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扶持重点,将享受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五种税收减免优惠的待遇。

3.财政支持文化财政政策研究基地

为探索财政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科学策略和合理路径,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在财政部支持下,2010年6月,由文化部命名设立的国家文化财政政策研究基地在武汉大学揭牌并正式成立,落户于2010年3月26日成立的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这是继在高校建立首个国家文化创新研究基地(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之后文化产业研究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在加快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与配套的财政政策的实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需成立专门文化研究机构加以调整和解决,为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理论和学术支持。

二、我国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1.财政用于文化产业的拨款不足

在中央财政的支持和保障下,“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总体发展增长迅速。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1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2.78%。可以预测,“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年增加值势必会长驱直入,有望在2016年达到3.1万亿元,占GDP比例将达到5%。但是从现阶段中央财政拨款来看,我国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从图1可以看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2008年进入低谷,只有2.43%,而在2010年达到升到最高,达到2.78%,但是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拨款在全国财政支出里的比重一直处于不到0.5%的低下水平,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的差距,也与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不相符。财政拨款的不足会直接影响到文化产业发展资金不足,严重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前进步伐。

图1 “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与财政拨款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7—2011》及《中国统计年鉴2007—2011》。

2.财政文化投入结构不合理

我国财政对文化的投入主要可以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投入。艺术表演业、公共图书馆业、群众文化业等具有代表性的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增加值一直保持上升的趋势,如图2所示;近年来国家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财政拨款也逐年增加,如图3所示。而它们对文化产业增加值的贡献,远远不及以电影业、音像业、游戏业、新闻传媒业为代表的文化娱乐业。2010年,我国文化娱乐产业市场规模就已经达到828亿元;2011年,文化娱乐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985亿元,首次逼近千亿元大关,更好地带动了整个文化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而文化娱乐行业主要是来自金融投资,而不是财政拨款。为了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在文化娱乐行业也应该加大财政拨款支持,并进一步优化财政文化投入结构。

图2 2005—2009年中国文化事业分行业增加值

数据来源:《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6—2010》

图3 2005—2009年中国文化事业分行业财政拨款

数据来源:《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6—2010》

三、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1.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对一些文化报刊和文化杂志,以“政府采购”的方式支持其扩版不加价、免费赠阅、有买有送;在安排“表演下乡”、农村电影放映、农家广播电视村等经费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充分调动社会各类文化机构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二是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拨款资金也采用转移支付的方式,以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性转移支付相结合的形式资助。并且转移支付的对象以中西部贫困地区和落后的农村地区为主。三是大幅增加对国家重大文化名胜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保护的投入,加大对革命遗址、红色旅游和少数民族特色风景区的旅游维护和重建的拨款。总之,扩宽财政文化投入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地位。

2.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针对文化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实施不同的税收管理,建立灵活的税收支持机制。在文化企业的初创时期,对文化企业在购买无形资产的进项税额允许抵扣。在文化企业发展中期,政府应实施贷款利息优惠政策。在文化企业成熟后期,政府应扶持构建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让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对资金周转出现临时性困难的文化企业,在一定的期限内暂缓应缴税款或者以税收返还的形式设立专项资金,解决文化产业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对文化企业用于再投资的收入,免除其已缴税款;对创新含量高的文化产业,实施减免进口关税。对于中小型文化企业,在增值税方面可适当降低一般纳税人标准,对企业研究创新所获得的奖励,免征或减征个人所得税。

3.调整和优化财政文化投入结构

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应该制定不同的财政资金计划,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必须明确经营性文化产业在在整个文化产业中创造价值的核心地位。除注资公益性文化事业外,加大对经营性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尤其是以电影业、音像业、游戏业、新闻传媒业为代表的高产出、高利润娱乐产业,是财政资金需要调整的行业。政府应该和市场合作,共同担负起文化娱乐产业蓬勃发展的重任,推动产业链的发展。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宝贵经验,合理界定财政应该支持的文化产业范围,科学权衡各类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

4.重视文化产业投入资金的绩效考评工作

各基层政府和综合部门应该树立科学发展意识和正确的绩效观,重视文化产业投入资金的绩效考评工作。绩效考评应该围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核心,因此要加强绩效考评管理和监督工作,特别是要实现监督方式和管理模式向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与事后专项检查相结合转变,而不是传统意识上的集中性、临时性的事后评价。要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绩效责任制,利用绩效考评软件的信息化、系统化,提高资金分配使用的透明度和覆盖面。同时要针对文化产业的特殊性,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使文化产业投入资金的绩效考评工作走上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5.改善政府的管理方式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总体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服务型政府。一方面,政府的管理形式从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为宏观调控为主,改变对文化企业过度干预的现状,集中精力制定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培育文化产业综合应用性人才和文化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市场监督和管理,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化文化市场体系。另一方面,完善文化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和颁布一些与文化建设、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化基本法律,如《广播影视法》、《出版法》、《艺术演出法》、《图书馆法》、《美术馆法》、《博物馆法》等,以及文化产业投融资运行法规、财政税收法规等。

参考文献:

[1] 吴学丽,李秀金.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地方财政政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0,(2):81-83.

[2] 梁云凤,孙亦军,雷梅青.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J].税务研究,2010,(7):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