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学习动机理论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不少学生对于历史学科表现出来了一种较为明显的厌倦情绪,尤以不少男同学为主,对历史课堂冷漠,对上课内容没有兴趣,课堂参与积极性很差,总是表现出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来。
1.2主动性很差。
这类学生明显在课堂上和课后表现出主动性很差的倾向,对历史课程的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在学习上往往表现出很大的盲目性和从众性,课堂中和课后缺乏独立性和主动性。第四,学习方法机械。由于缺乏学习历史学科的学习动机,因此一些学生在学习历史这门学科的过程中学习方法机械,主要是死记硬背,没有充分感受到学习历史学科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感,不能主动地去探索学习历史学科的有效方法,长此以往学习动机持续降低,学习效果和质量不高。
2初中历史课堂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新课改的重要精神之一就是要努力创造条件来使得学生真正地好学、乐学,这应该成为今后初中历史教学过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应该积极采取一些有效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学习动机水平,来进一步提高课堂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1加强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吸引力。
不少学生之所以对历史课程没有兴趣,学习动机不高,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少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缺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陈旧,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因此,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动机,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加强教学的吸引力,创新教学方法来激发其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方式,有效创设问题情境,形成各种悬念,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加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例如教师在讲《》这一颗之前,可以在上课之前先利用幻灯片放一段我军和日军作战的视频资料,吸引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利用这一视频资料来导入本节课,这样就可以让学校身临其境,便于教师的教学工作。
2.2有效利用各种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可以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使得学生将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不是一个负担,因此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动机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各种因素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有效教师期望效应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发现,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学习有深刻的影响,教师应该将学生看作是积极的,有强烈动机的学习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效传达对学生的积极期望,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动机;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加强对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发展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定期带学生去参观有关的革命遗址、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课堂内容的真实感,发展他们对于历史学科的强烈的学习愿望,这样就可以在今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动机。
2.3有效利用各种反馈和评定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研究发现,学生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在每次上课之前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考察并进行及时的反馈,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的反馈还要有明显的针对性、启发性和教育性,不能大而化之,同时积极对学生进行鼓励,例如可以对那些学习历史较为吃力或者对历史学科不感兴趣的学生进行表扬反馈,但是在利用表扬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对个别学生应该进行私下的表扬,避免课堂上的当众表扬,注意保护学生自尊心等,有效激发学生学历历史课程的兴趣。
2.4有效利用各种学习动机理论来激发学习学习动机。
教师可以加强对于各种学习动机理论的了解和学习,然后用他们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动机水平,例如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归因理论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指导,一般来说,学生在每一次的学习之后,都会自觉不自觉地为自己的学习结果寻找一些原因,而学生对自己学习结果的归因则会极大地影响他们之后的学习,因此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科学的归因习惯就尤为重要了。教师应该在学生每一次的学习结果后引导学生对每一次学习结果进行一个客观公正的归因,并在这一过程中尽量将学生学习历史学科过程的进步归因于努力因素或者能力因素,将失败归因于努力因素,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对今后的历史学习不丧失信心,引导学生不断树立对于历史学习的自信心,争取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045-02
一、问题提出
学生文化作为学生校园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价值观、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及个人素质的形成和塑造起着重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生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可以使学生从中汲取各种精神营养。
现有文献中从维果茨基文化历史观点看学生文化建设的研究不多,本文尝试运用文化历史观点分析学生文化建设,以合理的学生活动设计促进学生文化建设。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分析学生活动设计。美国学者艾尔.巴比说,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多数社会研究都会探讨某个议题”[1]。本文经过分析后认为学生活动设计是学生活动成败的重要环节。
三、主要概念
(一)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是指学生群体享有共同的价值观、思维习惯、行为方式等,其核心是共同的价值观[2]。
(二)维果茨基文化历史观点
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的制约,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认知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三)学生活动设计
为引导学生群体形成普遍共识的积极的价值观、思维习惯和行为而进行的详尽、系统规划
四、学生活动的设计
有研究表明,学生文化建设的特点是多层次性,多系列性,多侧面性和多形态性[2]。据此,本文主要论述以下四个类型的学生活动设计:即仪式活动、美化校园活动、社团活动、校外活动。
(一)仪式活动
本文中的仪式活动是指学校常规的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活动。仪式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庄严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对美好人生的向往。
根据学生文化建设的多层次性,以理想信念、价值观的精神层次为核心设计学生活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3]。随着社会的巨大变革和社会物质的丰富,人们的思想也经历了剧烈的冲击和变化,人们看待社会问题从教条单一向灵活多元发展。人们从活生生的现实中看到了科技和教育的巨大力量,越来越重视教育,对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开始关注,使得我国的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学者刘旭东认为“教育是以如何促进人类成长、个体发展和生命意义的建构为依归的”[4]。这要求教育者要善用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引导学生学会从众多的社会现象中区别善恶,从纷繁复杂的思想中分出好坏。
对于仪式活动的开展,各学校在形式上要通过共同点来体现仪式活动的严肃性,同时还要突出自己的特点。要突出学校的文化特色,学生活动设计就要详细,从仪式中各项活动起讫时间的流程安排到场地物品的式样摆放规划,再到参加人员的着装与行为规范都应考虑到,力求达到仪式应有的最好的效果。
(二)美化校园活动
这里说的美化校园活动,是指在学校的支持下,以自愿为前提,让学生们自己制作装饰品美化校园。
依据学生文化建设的多系列性,设计学生活动时应包含学生行为和思考等多个维度。研究表明“学校文化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群体成员并代代相传”。[5]因此,设计好美化校园活动便尤为重要。
美化校园活动能够很好的展示学生的才华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在学生作品被用于校园美化后,会不断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对作品的评价,从而丰富学生的想法,增加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并且因为自己的参与而喜爱校园。
美化校园活动有助于展示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思想动态。维果茨基十分明确地提出:“一切教育的艺术则应该归结为引导和调节这一活动”[6]。因此学校应发挥引导和调节作用,设计一个积极的思想核心做导向,将其体现在整体的美化布局方案中,做到自由发挥却不散漫无序,张扬个性而不凌乱嘈杂,让每个学生漫步在校园中都能感受到处处都在散发自己喜爱的气息,在快乐愉悦中受到学校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三)社团活动
本文所说的社团活动是指拥有鲜明观点和风格的学术派别活动。学生的学派活动可以是现有各学派的传承和发扬,也可以是学生自发组织的针对某一问题的某一方面的观点和态度进行讨论的学术活动。
根据学生文化建设的多侧面性,进行学生社团活动设计时要重视传统文化和学术素养的建设。鼓励学生用文章的形式开展论辩,使学生增强文化主体性,同时也能够使文化更有效地发挥其育人的功能[7]。
设计社团活动,要注意用各学派的不同观点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具有远大理想、爱国热情和世界眼光的新人[8]。
(四)校外活动
本文所说的校外活动是体现爱国精神的扫墓踏青活动和体现中华民族互帮互助精神的社区公益活动。
依据学生文化建设的多形态性,设计学生校外活动应采取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设计适合学生的校外活动可以驱动学生与社会环境对话。校外活动可以丰富并补充学生的生活,对培养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学生了解国家历史,了解社会现状,了解自己的由来,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符合社会现实的动态的发展观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积极的生命体验。
设计学生课外活动还要关注师生交往。校外活动给教师提供了解学生的机会,了解整个社会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以便从更宽广的角度和深度去研究和教育自己的学生,更好地提高教育的效果[9]。
根据以上分析表明文中提到的四类学生活动基本涵盖了学生文化建设的要素,帮助我们在设计学生活动时考虑的更周全更详细,促进学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艾尔.巴比.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2] 课题组.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J].教育研究.2004(12)
[3] 陆有铨.躁动的百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 刘旭东.教育学的困惑与生机[J].教育研究.2005(11)
[5]张冬梅. 人文社会科学专家谈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1996(5)
[6] 高文.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影响―维果茨基思想研究之三[J]外国教育资料.1999.5
2“系统动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准备
2.1了解授课对象的基本情况
想要上好一门课,首先必须了解授课对象的专业、人数、学科背景,以及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基本情况。可以采用集体座谈、个别交流等方式到学员队进行前期调研,了解学员对课程的预期时间精力投入情况,对课程的期望和需求以及学员的个性、情感等基本情况。明确本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作用,梳理学科知识网络,明确本课程相关的先导课程和后续相关课程。例如,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预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计算方法、计算机程序设计、自动控制原理、系统工程原理。通过与学员前期交流,可以了解学员现有知识体系以及对先导课程的掌握情况,这样在课程设计和讲授时就能够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2.2教材选取
教材选取是前期准备的重要环节。系统动力学有一些国内外相关教材专著,其中王其藩的经典教材《系统动力学》内容充实,基础理论方法阐述较全面系统,引入较新的Vensim系统动力学图形化建模仿真软件,理论实践结合较好,比较适合作为基本教材。钟永光等人编著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侧重培养系统思维主线,弱化微分方程式等数学知识,对动态系统的行为模式与结构、因果回路图和存量流量图的绘制原则,复杂系统基模等概念阐述较为清晰,是对基本教材的有益补充。其他相关教材可作为课程课外读物,例如《系统动力学与计算机仿真》虽然教材内容和实验软件比较陈旧,但是教学实例非常丰富。《系统思考和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系统动力学:政策研究的原理、方法和应用》《环境模拟:环境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导论》《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增长的极限》等教材阐述了系统动力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有利于开拓学员的视野。
2.3教学交流
教学交流是进行课程准备、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想上好本课程需要与学科和课程建设负责人、承担相关学科方向(特别是系统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仿真工程)课程任务的老师、教学岗老师、教学督导专家等进行交流研讨。作为新教员更需要积极参加各种教学培训、教学观摩活动,向有经验的老师虚心请教。此外,还可以通过观看国家视频公开课、MOOC、与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同类课程(例如美国MIT的系统动力学课程)进行对比分析,充分借鉴国内外优秀课程的先进理念、经验,借鉴先进的建设成果。除了课前以外,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及教学结束后都可以通过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比赛、课件大赛、教学督导、撰写教学论文、申报教学成果奖等方式与教育教学界同行进行教学交流。
3“系统动力学基础”课程设计
3.1顶层设计
要想全面把握和上好一门课,需要从战略上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需要非常用心地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思想进行系统动力学课程的顶层设计。本课程面向系统工程、仿真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重点突出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建模和应用。课程涵盖系统动力学中的系统分析、建模、仿真、实验分析各个环节。目的是培养学员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理解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思想、建模原理、建模过程,能够应用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及仿真环境建立宏观层次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通过仿真实验解决宏观层次的系统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过程和方法设计上,除了进行基本概念方法讲授外,还需要展示系统动力学在社会、经济、生态、军事等特定领域中的应用,加强学员对系统动力学应用的直观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应用问题,组织学员从系统动力学和科学实验角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采用系统动力学建模仿真软件开发相关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和分析,从而培养和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3.2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应根据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课程在整个专业知识网络中的地位作用和学员的认知规律,科学论证和选取课程核心内容和知识点、设计教学实践环节等。需要特别注意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呼应、分工、衔接。例如,一阶负反馈的基本概念在以前的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讲授过,本课程中就需要从系统动力学因果分析、定性定量建模、Vensim建模仿真实验分析全新的角度进行讲授。教学内容力求做到基础性、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统一。本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包括:系统动力学基本概念、建模原理和步骤;系统动力学建模技术(因果回路图、存量流量图、状态、速率、辅助变量和常数、参数、方程);系统动力学分析技术(简单和复杂系统结构和行为分析、振荡、延迟、基模、灵敏度与强壮性分析、模型精炼与重构、政策/决策分析)。本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包括:系统动力学仿真实验技术(Vensim软件、函数、输入输出分析);一阶系统建模仿真实验、二阶系统建模仿真实验、应用系统动力学分析解决复杂军事问题。
3.3课程特色
每门课程都有其特殊性和独有的特点,本课程需要重点把握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螺旋”主线。与一般的理论课或实验课不同,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课程主要按照“案例引入—原理推导—软件实验—综合应用”的思路展开。因此,教学方法侧重于理论讲解与应用案例结合、抽象的理论知识与Vensim系统动力学软件实现相结合、培养学员综合解决现实应用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二是突出课程的系统特征、因果特征和动力学特征。通过课程学习,使学员能够建立系统辩证观,强调系统、整体的观点,通过对因果特征和动力学特征的讲解,使学员掌握联系、运动与发展的辩证观点。系统动力学与物理学中的动力学具有相似性,系统的结构相当于物理学中的“力”,系统状态随时间发展变化的系统行为相当于物理学中的“运动”。系统内部结构和反馈机制决定了复杂系统的行为模式和动态特征。系统动力学非常适合研究复杂系统随时间变化的问题,例如人口、经济、社会随时间的发展、兴盛与衰亡等。因此在课堂讲授时可以适当采用具有多媒体动画,仿真实验时特别需要展示系统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性。
近年来广东省高考实行选科制度,笔者连续六年担任了高三理科班的语文教学。我校生源在广州市属于D组,有的年份甚至属于E组,天生不足,虽然理科班当中也有少数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但是,大多数学生偏爱理数化,语文基础薄弱、能力不强,缺乏学习动机,毫无学习激情。因此,一些理科班的语文教师不由感叹“教语文难,教理科生的语文更难,教高三理科生的语文更是难上加难”,此言不假,笔者深有同感。所幸的是困难面前并非无计可施。下面笔者试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借助学习动机论的有关理论来谈谈如何激发高三理科生语文学习的热情。
一.借用各种数据,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明白语文成绩的高低与他们能否上本科的目标有直接关系,而且语文是理科生有能力学好的科目,我借用了各种数据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因为大多数理科生讨厌空洞的说教,但对数据非常敏感,让数据来说话更具有说服力。
1. 利用上两届部分上线生和边缘生的成绩对比来说明语文成绩的重要性。
学生
语
数
英
X(化学)
理基
总分
本B分数线
是否上线
A(08届)
上线
B(08届)
未上线
C(09届)
上线
D(09届)
未上线
借助数据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如果不好,英语又不拔尖,即使理科成绩突出,也难以上线,如学生B和学生D;相反,理科成绩较好,语文不拉后退,还是可以上线,如学生A和学生C。更何况,要想用我们的理科去拉人家重点学校的分是很困难的,因此,我们的文科要想办法不要被别人抛得太远。接着,我编了个顺口溜来激发他们:高考第一门,就是考语文,语文都不行,高考就不灵。
2. 利用《广东省年报》提供的往届高考分数最密集状态的得分点及人数告诉学生多一分的重要性。
分点
人数
分点
人数
分点
人数
分点
人数
分点
人数
分点
人数
借助数据让学生意识到:每提高1分,就会把7000人抛在后面,而选择题1题就3分,上升空间很大;所以,对一些只要付出就马上可以见效的题目,如:名句默写、语音题等,应一分不浪费。
3.利用我校往届最高的理科班的语文平均分跟全校、本生源组、全市平均分的对比树立其能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理科班
全校
本生源组
全市
2008届
97.5
96.8
88.8
94.6
2009届
94.7
94.5
89.8
94.3
借助数据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并不可怕,只要用心去学,我们理科班的语文同样可以超过文科班、超过本生源组,超过广州市的平均分,一定要有信心。
二.关注考纲学情,安排学习内容
学生的学习动机在两种情况下会得到提高:一、他们意识到学习任务直接或间接地与自己的需要和目标有联系;二、学习任务的难度适当,学生能够成功完成。高三语文课时有限,但要复习的知识点很多,而理科生的知识漏洞较大,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考纲,弄清考纲的要求,试题的命题规律、特点甚至趋势,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还要结合理科生的学情把握好以下四个原则。一、针对性。所选的教学内容紧扣考纲进行,题型要符合本省高考命题的特点,让学生明白学好这些内容是高考的需要,与他们的目标直接有关。二、有效性。所选试题应该符合本班学生的学情,难度要适当,一些偏难、偏旧、偏怪题目不宜拿来训练,否则既失去了训练价值,又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三、侧重性。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那些短期内很难凑效的知识板块,如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等,对笔者所教的理科生来讲,普遍觉得看不懂,读不明,做来做去都差不多,那么教师不宜在这些方面花太多的时间,使他们产生腻烦心理,而应把时间侧重放在学生觉得难度相当,能够提高的知识板块上。四、渐进性。近年来广东省高考名句名篇默写的范围是60篇,学生觉得数量多,难掌握,教师不妨采用渐进性策略,从短小的诗词入手,每周布置五首,周末检测,然后再逐步过度到较长的古文的默写上来,一周两篇,甚至有些文言文只要求记名句,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学生因畏难而退缩的情况,调动其学习兴趣,将能拿的分数拿到手。
三.抓住学生亮点,适时激励表扬
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从而巩固和发展正确的学习动机。一般说来,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后者则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理科班学生自尊心较强,但大多数学生对语文学习却缺乏自信心,因此,教师应多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激励表扬。笔者认为,每次试卷的评改便是一个发现学生闪光点的最好时机。所以,每次批改试卷时,对每个题目做得好的学生我都会做好记录,以便讲评时表扬。比如:张三同学虽然总分不大理想,但翻译题却拿了满分,讲到翻译题时,我便会先表扬他然后请他来给同学讲解;李四同学虽然很多题目做得不好,但语言表达题的第1题是全班唯一拿满分的,讲到语表题时我便会请他来讲解题思路;至于作文,值得表扬的学生更多了,比如结构较好的,选材新颖的,语句精彩的,卷面整洁的……总之,只要肯于去寻找,便会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点。教师固然要重视他们在试卷中的不足并想法去补救,但不必让这些不足蒙蔽了双眼,甚至破口大骂,而应多肯定他们做得成功的地方,因为,成功是最好的激励,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可以提高学生自我价值感。至于试卷中暴露出来的不足,便成了我们下一阶段的教学重点。
转贴于
三.巧用错误答案,重视思维训练
学习动机论认为: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反馈可用来提高具有动机价值的将来的行为。因为学生知道自己的进度、成绩以及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成效等,可以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同时,通过反馈的作用又可及时看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及时纠正并激发起上进心。
在高考中,语文试题的主观题占了约五分之四的比例,这类题光靠老师讲是难以奏效的,必须靠学生训练,从训练中找出不足,获得能力。理科班的学生大多有一个特点,上课不甘于做沉默的羔羊,喜欢表现自己,思维活跃,但往往眼高手低,许多题目一看似乎就会,但一做又往往出错。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这些特点,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周全性。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轮流上台来做题,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答题的情况,对于做得好的地方,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看到自己学习的成效,会从中体会到一种成功的喜悦,这样有助于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更加发奋学习。如果做得不足,教师便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教学资源,“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布鲁纳语),因为这些错误恰恰体现了他们方法和思维上的不足,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点,教师不要将错误答案和错误原因告诉学生,而应引导全班学生进行讨论,激发他们思考,引发他们改进思维方法,探究正确答案,让学生让学生明白到底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从而及时纠正错误,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五.注重情感交流,营造和谐关系
学生天然的学习动机只有在充满安全、信任和支持的环境下,才会被激发出来。这一环境的特征是:与照顾自己的成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些成人能够看到他们独特的潜能;为学习所提供的支持,要符合学生自己独特的学习需要;给学生提供挑战的机会,而又不用担心失败。
笔者认为,注重情感交流便是营造这一环境的有效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子,他说:“只关心种子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子喂麻雀”,的确,在情感交流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教育,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情感交流的方式很多,除了课堂上要抓住时机与学生交流外,课后的交流更不容忽视。
交流的内容和方式都可多种多样。比如:对爱好体育的学生,教师可投其所好,请他谈谈篮球、足球等体育方面的内容,跟他套套近乎,让他不至于排斥你;对虚荣心强的学生,就算他语文学得不好,教师也可先拿他学的好的数学、化学等科目来夸他头脑灵活,聪明机智,等他飘飘然时再过渡到语文学习上来,告诉他数学化学这么高难度的科目他都能学好,只要也花时间和精力,语文同样能行;对于自卑的学生,教师更要注重与他交流,帮他树立信心,给他进行必要的课余辅导;对于试卷中出现问题较多的学生,教师可以找他亲自面谈,引导他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然后提出新目标;对于作文写得不好的学生,与其花大量时间独自写着长长的学生又不怎么会看的评语,还不如找他来面批,为他指点迷津……总之,只要我们找到合适的途径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到老师很重视他、关心他、喜欢他,那么,学生自然也会喜欢我们,尊重我们,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自然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途径多种多样,只要我们继续摸索、继续发现、继续反思,我们终会发现让学生爱上语文并不难。
近年来,我国对中华文化越来越重视,对中华文明内涵的认识也不断加强,从提高语文教学在我国的地位可以看出。语文高效课堂是指在很强的学习动力下,教师进行可以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语文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从这些年的教育经验来看,有些学生的语文学习动力不足是导致语文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所以笔者从这点出发,通过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来实现语文的高效课堂。
一、高中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
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升学压力大,使得有些学生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另一方面,目前学生大多是“90后”、甚至是“00后”,他们的日常汉语运用都是网络语言,对汉语的魅力认识不够,进而对语文学习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这也导致了语文学习动力的不足。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学生语文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语文学习自信心不足。学生认为汉语是天天都在听、说、读、写的,是日常生活最常用的内容,认为不学也应该取得良好的成绩,所以一旦成绩不理想,就会失去信心,导致学习的动力不足。(2)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不够妥当的话,就进一步导致了学生语文课程的学习动力不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感,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同时注意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否恰当。(3)学生本身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兴趣不大,存有厌学的情绪。虽然我国高中在语文教材、上课手段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更新,教师也努力让课堂变得更加的有趣,但是学生对语文的好奇心也随着学习时间变长而变得越来越弱。我国学生是小学、初中、高中一贯式语文学习,高中生经过了9年的语文课程学习,从一开始的好奇到高中的习惯,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时间是呈反比的,故而高中生的语文学习动力不足也是常见的情况。
二、激活学生学习动力,实现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笔者认为应该从学生内部和教师两方面同时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这样才能够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供应链是一个由多个节点企业组成的动态系统,它包含了不同节点企业之间持续不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这些节点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使得供应链系统变得非常复杂。供应链运作希望能够藉由这些相互作用实现更低的成本、更短的生产时间、更小的库存、更多的产品品类、更好的产品质量、更准确的送货时间、更高的顾客水平和更有效的合作。这就需要一种更有效的建模技术来表达供应链中跨组织的复杂关系。特别地,供应链系统各节点企业间的交互存在着诸多随时间不断变化的非线性关系,对于这种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一些传统方法不能够很好地对其进行描述和研究。而系统动力学研究系统如何随着时间而动态地改变,讲究根据所研究的问题和所研究的系统构建模型,分析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确定其对系统的影响。不仅如此,系统动力学仿真更提供了一种分析系统的直观方式[1]。系统动力学是一种有效地分析供应链结构和行为的方法。在所有的研究方法中,系统动力学是研究复杂和多变量非线性系统随时间变化情况的理想方法[2]。
实际上毕业论文ppt,在理论研究领域,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最先由麻省理工学院的Forrester教授于1961年在其《工业动力学》中提出。Forrester[3]最先观察到了结构、策略和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需求沿着供应链下游向上游逐渐放大,并提出了系统的分析方法。Sterman[4]最先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供应链系统,并建立了简单的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系统动力学模型。Ovalle O.R.[5]完善了这一供应链节点企业模型,分析了共享不同信息对供应链系统的影响,但并没有给出完整的供应链系统动力学模型。国内学者黄丽珍[6]和张立菠[7]都从不同角度建立了供应链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本文尝试从节点企业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推广到多级供应链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
1、供应链节点企业系统动力学建模
供应链上贯穿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决策流和商流等流程,本文的建模重点研究物流和信息流两种流程。这是因为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能够很直观地表达供应链上的物流和信息流。本文一方面对所研究的供应链系统链环节进行了简化,主要讨论订货、库存和发货三个环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另一方面对其决策进行简化,以牛鞭效应(订货量波动比)作为重要的对比指标[6]。供应链系统中各节点企业通过订货和发货分别实现与上下游节点企业联系,从而使得系统的有效地运作。供应链节点企业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在其因果回路图和反馈环的基础上,因此建模前须分析得出其因果回路图和反馈环。
1.1 供应链节点企业运作的因果回路图(Casual Loop Diagram, CLD)
本文所研究的供应链是一种没有信息共享的运作模式,MIT的啤酒游戏很好地再现了这种供应链。在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各节点企业最重要的流程是对上游的订货流程和对下游的发货流程。对上游的订货决策是建立在对未来的销售预测和库存控制策略的基础之上,即各节点企业根据过往的数据,运用简单移动平均或指数平滑等方法来预测t期的销售率,并同时考虑t期初企业的渠道存量和库存状况来进行订货决策。对下游的发货决策则是权衡下游的订货量和节点企业的最大发货量来进行的。图1给出了供应链节点企业(用k节点表示)运作过程的因果回路图,其中包含了九个反馈回路,即两个正反馈回路和七个负反馈回路。其中第七和第八个回路是正反馈回路,除此之外都是趋于平衡的负反馈回路。
图1 供应链节点企业运作过程的因果回路图
1.2 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根据供应链节点企业运作过程的因果
关键词:动机 理论与实践 外语学习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大学2015年重点教学改革项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减退成因与应对策略研究”(编号:HDXJJG2015-18)的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学习动机是影响外语学习效果的重要情感因素之一”(李炯英、刘鹏辉,2015:34)。我国的学习动机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外语学习动机研究成果丰富,研究内容多元,涵盖了学习动机的本体概念、理论与方法、学习模型、影响学习动机的相关因素。国外外语学习动机研究方面,研究内容不断拓展,研究范式日臻成熟,各种理论层出不穷,论文集《动机与外语学习――从理论到实践》一书集合了动机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多角度地分析了动机和外语学习的关系,并创新性地提出指向动机流(Directed Motivation Current,简称DMC)的概念。作为新环境下产生的强化型的“动机路径”,该理论成为外语学习者在长期学习过程中追求“理想自我”的动力和愿景。
二、 内容介绍
该书主要由理论与实践两部分构成。理论部分共四个章节,本部分提出了DMC的概念,并系统详细地从学习者、教师和学习环境的维度介绍了外语学习动机的“多维性”。第五到第八章为实证研究部分,主要向读者介绍了内容与语言融合学习模式(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简称CLIL),探讨了该模式的实施步骤以及如何提高外语学习者在课堂上的学习动机。最后一章,即第九章融合了前面的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指出语言教师要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对目标设置、课堂教学技巧和教学行为等问题进行反思。
第一章明确指出DMC不同于先前的动机理论。该章结合实践论述了如何正确地培养学习者的指向动机流。首先,学习者要有明确的目标、详细的“实施步骤”、“认知调控策略”。换言之,学习者应该先找到“理想自我”,再通过寻求积极的可实现的情感支持逐步接近目标。
第二章研究了学习动机和元认知之间的契合点,进一步探讨了指向动机流对于提高长期学习动机的积极作用。本章指出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高年级的学习者因更难察觉学习进步而更容易出现学习动机减退。为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外语水平,老师应明确指出学习元认知因素与内在动机的紧密联系,学生要不断发现“想象自我”并以问题为导向使学习动机和元认知之间产生互动。
第三章和第四章的焦点集中在教师和研究者为促进语言知识建构方面的共同努力。由于教师的教学动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书强调教师培训项目在提高教师队伍质量方面的责任。只有让教师培养完美的“自我意识”,才能提高他们教学的积极性。
第五章探讨外语学习者的学习信念,研究对象是瑞士语为母语的高中英语学习者。这些信念可以在生活以及课堂上影响学习者的动机和行为,所以研究者呼吁教师注重导入背景知识来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调控和自我认知。该章指出外语学习态度对于学习动机、自我效能、自我调控策略等方面均有影响。
第六章介绍了CLIL在欧洲的实施效果。本章探索西班牙语为母语的学生之英语学习经历,结果显示尽管学生认为语言能力有限导致无法全面理解所学内容,但他们对该教学模式均持积极的态度。因此,为确保内容与语言综合学习模式更为奏效,作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互动学习。
第七章建议使用CLIL学习模式时,也应考虑教材难度的适切性。假如学习者使用母语学习尚有难度的内容,并不适宜使用该模式,因为外语反而会增加他们的认知负荷。
第八章指出如果没有详细的目标设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良好的反馈材料,而只是一味简单地使用CLIL,并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第九章聚焦双语学习背景下的动机研究。本章探讨了CLIL下的课堂中的目标导向行为,以及语言教育的“显性学习”和“显性动机”。
三、论文集评介
总体看来,本文集选材内容新颖、理论视角别具一格、研究方法多元,给专注动机研究的学者耳目一新之感。第一,书中所选取的论文大多是2012年以来所做的实证研究,体现了编者与时俱进的编写思路。第二,在理论建构层面,编者先用一定的篇幅简介了DMC以及CLIL这两个后续研究所依赖的理论基础,为读者扫清理解后续研究的障碍,突出了“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的认知规律。第三,研究视角呈现融合,书中涵盖了多个学科的概念,如理论语言学、认知心理学、教育测量学等学科,甚至部分章节也涉及了动态复杂理论与心智加工(工作记忆)等应用语言领域的前沿课题。第四,DMC概念表征了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的四个维度:学习者愿景、认知、情感过滤与学习行为四个范畴的涵义,建立起了全人化的外语学习动机框架,DMC丰富了以往学习动机的构念向度。第五,该文集的研究样本多样化,包括了不同学习背景下的学习者,如欧洲、亚洲与北美的外语学习者,此外学习者的年龄跨度较广,不仅关注成年外语学习者,也不忽视低龄儿童的外语学习群体。
本书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商榷。首先,编者认为二语习得应与社会文化理论进行有机整合,但很多想法仍处在基本假设阶段。例如,作者指出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习者所处的学习环境以及社会语境(年龄、性别、社会阶层等)的差异来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规范,但作者并未提出具体的整合措施,也未清楚给出社会和个体差异所导致教学法的差别。此外,对于CLIL这个术语的概念内涵阐述存在分歧。其次,DMC作为外语动机研究理论中的“新生儿”,其维度及各要素之间会构成一个纷繁复杂的动态系统,但从文集中的文献来看编者似乎更专注于理论背景阐释,对这一概念的运行机制没有利用相关的实证研究进行证伪,比如哪些外在因素会影响这些所建构维度的有效性?哪些外在因素会影响其愿景的强弱?这一概念中的各构念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之所以如此,我们认为DMC理论与二语动机自我调控系统论有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强调语言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语言学习的外因作用。最后,编者在书中对于CLIL进行了相当篇幅的介绍,但此概念中的第一个“L”令人捉摸不定,它是指所有的语言还是只指母语或第一语言以外的所有语言?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诸多不确定性的解读与阐释,而作者的后续章节都是依据于此理论构念进行的相关实证研究,从这个层面上讲作者想要控制的自变量有些模糊不清。我们建议我国有关CLIL的相关研究应充分考虑我国的外语学习情境,不应机械照搬或复制外国的教学案例。
诚然,任何一本学术著作都不可能面面俱到,编者如此行文也必有其自身的学术考究。总体来讲,《动机与外语学习――从理论到实践》突破了传统的研究范式,以多语境文化下的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创造性地将二语研究中的动机理论与外语学习有机整合,为我国语言研究者及教学人员在课堂上开展动机研究提供了可借b的思路,是动机理论探索方面极具开拓性的一本论文集。
四、结语
《动机与外语学习――从理论到实践》一书提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指向动机流理论,体现了全人化的学习理念,代表了外语动机研究的新动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为外语教师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语言能力,实施外语教学提供了参照依据。此外,该理论模型汲取了以往动机理论的精髓要义,使得外语学习动机朝着多维融合与跨学科的研究范式迈进,该文集为如何实现该理论模型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有的动机研究框架。正如编者本人所言,本书从多角度、多语境情景下分析了动机和外语学习,因此语言教师及语言习得研究者均可从该书中获得一定的启示,以更好地指导他们的教学实践。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具有新意且值得研读的学术著作。
参考文献
[1] Ting,Y. L. T. CLIL appeals to how the brain likes its information: Examples from CLIL-(Neuro) science [J]. Interna
一、学习动机的定义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行为的直接推动力,它关系到学生是否愿意学习以及学习好坏的问题,从而也影响到人口素质和国家培养人才的质量。同时学习动机的培养也可以进一步探索和验证、丰富动机的理论,所以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影响动机的因素很多,有内在因素、外在因素,还有中介认知因素等,因此其培养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
二、国外学习动机研究现状
在理论分析研究中,都是从认知的动机理论来阐述的,例如Nona Tollefson的“动机认知理论的课堂应用”把动机认知论应用课堂,认为教师能应用动机理论来分析他们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发展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加强学生在与成就有关的任务中扩展努力的愿望。Houle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结果发现,这些学习者的动机类型可以归纳为三种取向:其一是目标取向,个体以学习为完成的明确目标的方法。二是活动取向,自语寻求一种社交接触。三是学习取向,个体为了求知,参加学习的理由是为了收到良好的教育。welters(1998)认为动机和学习之间通常是互为因果关系,而不是一种单向关系,而且动机也并非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没有必要把学习活动推迟到学生养成适当的兴趣和动机之后再进行,通常教授一个没有学习动机的学生的最好办法就是暂时忽略他的动机状态,并集中精力尽可能有效的对他施加教学。BarryJ.Zimanerman在“自我效能:学习的必要动机”中论述了自我效能的信念对学生的学业情境的改变,对自律学习过程的相互作用和学生学业成就思想的传播都是很重要的。Bernard Weiner在“来自归因的个人内部和个人之间的动机理论”这篇文章中进一步阐述了两种相关的动机归因理论。一是个人内部的理论,包括自我定向意图(特别是成功的期望)和自我定向情感因素(骄傲、内疚和害羞)。另一个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论,包括他人的有关责任心的信念和他人定向的生气和同情的情感因素。这两个理论各自是由两个不同的比喻:作为科学家的人和作为法官的人所指导的,在这篇文章中Weiner:还考察了一些实验的证据,这些证据支持以上理论中的概念以及概念所结合的现象。
三、国内学习动机研究的现状
国内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主要有两类: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集中在相关研究和干预研究上。国内的实证研究大部分是相关性质的研究(王振宏刘萍2000,张焰黄希庭1999,宋剑辉郭德俊1998,王振宏1999,方媛祝蓓里2000,梁海梅郭德俊张贵良1998等),他们从认知动机观的不同理论、概念出发探讨其对学业成就、成就动机等的影响,干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归因训练手段上(随光远1991,韩仁生1998),它们利用归因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这些是针对中小学生而言的,并且是结合学科教学活动进行的。
刘慧军认为就目前学习动机在我国的研究现状,有两类动机改变程序是可行的,一种是针对特殊个体的,其目的是改变个体的认知以促使其更好地适应。这类程序要求选择个人进行干预,另一种动机改变程序是针对一般课堂的,它实施的前提是对所有的人都有益。
四、研究成果分析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动机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中小学,特别是指向学习困难或低自我概念等问题学生,也有少量研究的对象是大学生(Teresa Gardenia and Paul R.Pintrich 1996)但这是相关研究。绝大部分干预研究只是利用归因训练作为干预手段,而归因训练主要是针对问题学生的,即具有不良的适应认知和适应行为的学生,这类学生有将失败的结果归因于缺乏能力的倾向或者不是将成就结果归因于努力的倾向,所有干预研究都是基于学生已存在动机问题,而去寻找解决的有效途径这个基础上的。此外,这些干预研究往往是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某个具体学科课程而进行的。J.M.Keller教授曾提出的ArcS动机设计模式就是结合具体课程而设计的。学习动机培养固然可以结合具体学科在教学中进行,对中小学也有一定必要性。但是结合具体学科培养的动机是一种具体学习动机,例如学数学的动机,学语文的动机,学体育的动机,学英语的学习动机,等等,具体动机只适合于特定的范围(课题),某具体动机能否迁移到另外的范围(课程)中去呢?这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另外,关于学习动机的干预研究大都集中在中小学,这当然有必要而且很重要,因为中小学是基础教育,所以必须抓好学习动机培养、激发工作。对于大学生来讲,学习动机同样重要,因为大学生的培养关系到国家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前景,所以我们还应该重视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当今大学生受我国教育体制尤其是考试制度等中存在的弊端的影响,加之现实社会中的实用主义,功利思想、就业压力、赚钱、竞争等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人们感到比较浅层化。因此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也是很有必要的。专业调剂生除面临一般大学生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外,还存在着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同度问题,以及由此而引发出来的一系列学校、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他们的学习动机比一般大学生更有待于提高。同时,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相比,他们的年龄、知识面、价值观、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等有很大的变化,并且大学学习侧重于从研究角度,从学术观念出发来组织教学,大学生不能只靠教学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可借助中介认知调节机制的影响来培养一般的积极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刘惠军,王斐.1994~2002国内学习动机研究状况分析.教育探索,2004,(12):106-107
关键词:儿童;钢琴学习;良好动机;形成
人的行为总是伴随着人的需要、情感和意志,人的活动总是由某种需要、目的来引发的,选课行为自然也不例外。学生选课或是为休闲运动,或是兴趣所致,或是为提高自身水平、或是为以后就业等等,从根本上讲是满足自我精神的需要。一个学生是否想要学习,为什么学习,喜欢学习什么,以及学习的努力程度、积极性、主动性等等,都能够通过学习动机加以说明。选课动机是有多种心理因素参与其中的,它是集合了人的动机、认知、情感、社会因素在内的高级认知过程,受能力、工作和社会取向等因素的影响。有关大学公选课学生选课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多,现将其综述如下:
一、关于学习动机理论综述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行为最初是由内部或外部的刺激所发动的,然后有机体就根据过去的经验或已形成的习惯确定他所要采取的行为的方向(定向)。也就是说,需要运用强化、惩罚等来加强、保持或削弱某种行为。学习行为也是这样,如果这次作业想得到高分,那么就要做得用心一点。行为主义者强调外部动机作用,例如,强调外部事件或来自外部的奖赏、强化的作用,而不大考虑学习本身的情况。因此在实际应用于教育工作时,强调分数、等级以及对学习的其他外部奖赏等。
认知派对动机作用的看法却正好相反,他们认为行为是人们对事件的理解作出反应,行为是由我们的思维来决定的,并不是简单地由我们能否得到奖赏或惩罚以及生理需要来决定的。由此可见,认知的观点强调的是内部的动机作用。例如,学习的满足或成就。人们有理解周围环境、自我决定、和周围世界达到平衡这样一种需要。在认知结构中,动机作用是以选择、决策、计划、兴趣、目标以及对可能的成败的分析等为基础的,特别是对成败的分析,在动机作用的成就理论和归因理论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人本主义在解释动机作用时强调个人的自由、选择、自我决定以及力求个人的生长或像马斯洛所称的自我实现。这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关于动机作用的观点与许多认知心理学家的研究是趋于一致的,两者都强调内部的动机。
社会学习理论融合了行为派和认知派的观点,它们既考虑行为的结果,又考虑个人信念等的影响。如著名的期望理论强调,动机可被看作是两个主要因素的产物:个体达到目标的期望和目标对于个人的价值。其中缺一个因素,都不能激起有效的个人行为。对动机作用的解释除了上述观点以外,还有本能论、生物需要论等,从有机体组织的需要出发,为保持体内平衡来解释动机。
二、关于参与动机的理论综述
1.能力动机论:Harter(1978)认为:“个体倾向在能力较强的领域表现所长,同时在表现中增进技能。如此一来,成功的表现就会带来自我效能和正面的情感,使得继续参与的动机增强。”因此个体之所以知觉到较强烈的自我效能和表现的控制,乃源于正面的情感和动机。一个高自我效能,且作内在、控制归因的人表现的会比较努力、愿意持续追求成就,而且容易感受较多正面的情绪。
2.成就动机取向理论:根据Maehr&Nicholls(1980)提出成就动机取向理论,认为个体动机主要来自以下三个目标导向:能力、工作和社会支持取向。能力导向的人努力表现以和他人进行比较;而工作导向的人以精熟为目标,以自我比较为评价标准;以社会支持为导向的人则期望从别人那里获得正面回馈。根据这个架构,Nicholls(1984)进一步探讨目标导向、知觉到的能力和工作难度之间的交互关系。Nihcol1s认为以能力为导向,且对于身体能力有高度知觉的人最倾向表现高度的参与和持续动机。
3.社会交换理论:Smith将Thibuat&Kellye提出的社会交换理论重新以认知--情感的模式加以架构。这个理论主张社会行为受到扩大正面经验和缩小负面经验的驱使。只要结果是个体想要的,行为便可能持续。
三、国外有关学习及选课动机的研究综述
英国的古达斯(Goudas&Biddle)通过现场实验,研究了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上课的内部动机的影响。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一种是直接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做出所有决定,所有的学生以同样的难度水平进行练习,教师对全班的学生进行集中指导,而不对学生单独进行指导;另外一种教学方式为区别方式,在这种教学中,学生有很多的自我选择的机会,同时还可以自己的水平选择相应的难度水平进行练习,教师对每个学生进行指导,在课后进行内部动机的测验。结果表明:“在使用区别方式进行教学的课堂上,学生表现出更高的内部动机水平。”
Biggs & Mooes 把学习动机分为四类:(1)外部动机,是指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向“学习结果带来什么”。这种动机是不稳定的。(2)社会动机,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身边的某类重要人物高兴,这种学习动机不是指向物质后果,而是指向一种人际关系的和谐或情感的和谐。(3)成就动机,学生可能是因为期望通过和其他同学的竞争击败对手来提高自我,因此重视学习的价值。 (4)内部动机,学生学习仅仅是对学习任务活动本身感兴趣,而不是因为学习之外的什么东西令人感兴趣。
Houle(1961)在《心灵的探究》(The in quirking Mind)一书中所提出的三个因素类型论,即学习活动可分成三种动机类型:(1)目标取向:以学习作为完成明确目标的方法。(2)活动取向:参与学习是基于学习环境的意义,而与学习活动的目的或内容无关。(3)学习取向:为求知而求知。Sheffield第一个对Houle的动机取向分类研究进行系统而广泛探讨的学者,他根据 Houle 的分类体系参考其他成人教育学者和有关的文献制定了一个量表,以实证的调查数据为基础。他采用因素分析法抽出五个因素,分别是学习取向、活动欲望取向、个人目标取向、社会目标取向、活动需要取向。
心理学家 Bremnnaoibson、MargaretAndesrne、JohnNiehols 等人关于内部动机的研究表明(1994):“个体在全力以赴完成某一学习目标时都会表现出先天的学习动机。”同时表明,当个体不必担心失败,而且意识到自己所学的东西是很有意义的,或者当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教师的支持和尊重时,自然会以很高的热情投入。
四、国内有关学习及选课动机的研究综述
路海东在《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指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一个学生是否想要学习,为什么学习,喜欢学习什么,以及学习的努力程度、积极性、主动性等等,都能够通过学习动机加以说明。”学习动机是由多种心理成分构成的,其中,学习的自觉性和认识兴趣是两种重要的心理成分。
梁丽萍等研究了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和成就行为,认为大学生对追求成功具有较高的期望,而对于失败的种种焦虑和担忧较少,其消极的成就动机较弱。大学男生与女生在追求成功的倾向和逃避失败的倾向两个变量上均无差异。研究还发现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高成就动机者较之低成就动机者在职业观和择业标准上表现出对实现自我价值和理想的更为强烈的重视和关注。
鲁克成、李健荣、夏应春提出大学生学习动机具有如下特点:学习动机的产生受社会环境、教育过程和个体身心发展水平的影响。随着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日臻完善、生活阅历的增加、知识的丰富,他们的学习动机也呈现出多样性。
毛晋平认为大学生学习动机特点如下:“(1)学习动机复杂多元,且极不稳定,学习目标迷惑不明;(2)学习动机、目标多指向近景性、直接性方面;(3)学习动机、内容多功利性和实惠性;(4)学习的成就动机强度呈中等水平”。
五、关于大学生选课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张志梅(2009)在《高校学分制下学生选课心理探析》一文中指出:从选课积极性看,越低年级对选课热情越高;任课老师、课程内容、从众心理、课程的开设时间、学分收费问题、修读年限和双学位问题都会对选课动机产生影响。
郭德侠(2009)在《大学公共选修课的调查分析》一文中指出:高校公选课的内容、结构、管理等方面因素会影响学生选课,大部分学生有着积极的学习动机,通过公选课的学习达到了了解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开阔视野以及培养兴趣、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素质能力与修养的目的。但大学生在选择课程时往往带有实用主义、工具主义倾向,偏好于能为自己带来实用价值的课程。
纪滨、秦锋、马丽(2008)在《大学生的选课行为及心理研究》一文中指出:学生的选课行为和心理受“选课时的感觉”、“所选课程与所学专业密切程度”和“学生自身的学习类型”等方面因素影响,并显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马杰在《高校公共选修课的定位与教学质量控制》一文中指出:要真正提高高校公共选修课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公选课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的途径之一,就要深入挖掘校内老师的潜力,开出能满足学生将来就业和走向社会的需求的课程,不断提高公选课的教学质量。
舒醒(2005)在《大学生自由选课背景下的历史类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探索》一文中指出,大学生选课有两大特点:一是实用性,大学生热衷于选修和自身就业密切相关的实用型课程;二是轻松性,这类学生对公共选修课要么选择一些考试考核不严、教师管理较松的课程,要么选择一些学起来轻松、好玩、比较容易通过的课程。
杨靖、蔡明(2009)在《湖北经济学院公共选修课学习状况调查报告》一文中认为公选课学校要加强课程管理,优化课程结构。
吴自力(2008)在《对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公共选修课制应用研究的几点思考》一文中认为:完善知识结构,拓展思维;发展个性,陶冶性情;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思维水平。这些是大学生选课的重要动机。
参考文献:
(1)栾伟元,《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主项提高课学生的选课动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9
(2)王薇薇,《动机理论在高校两课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6
(3)陈维亚,《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发展》,中国教育学刊,1999年5期
(4)吕陌红,《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5
(5)郝云鹏,《高等师范生成就动机取向特点的研究》,心理科学,2005年3期
(6)张志梅,《高校学分制下学生选课心理探析》,科技信息,2009年33期
(7)郭德侠,《大学公共选修课的调查分析》,大学教育科学,2009年6期
(8)纪滨、秦锋、马丽,《大学生的选课行为及心理研究》,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期
一、引言
在对L2(第二外语,英语)习得研究中,动机被定义为一种决定学习者学习L2的目标或定位的因素,被广泛认为是语言学习中影响学习结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而在许多二语习得理论中占中心地位。
二、动机、外语学习动机概念
(一)一般意义上的动机
动机(motivation)的定义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主要因为动机本身比较复杂而且无法直接观察,所以不同的研究者很难在动机的定义上达成共识,只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表达不同的观点。比如Harmer认为动机是学习者从事某一行动的内在驱动力。Gardner & MacIntyre把动机看作由“达到目标的愿望”、“朝着目标方向的努力”和“对目标任务的满意程度”这三部分组成。D rnyei把动机看成是由诱因引起行动,并且该行动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可持续下去,直至达到预定目标。Ellis认为动机是指学习者出于需要或愿望,在学习外语时所付出的努力。
尽管大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动机做出的解释不同,但有几个组成因素是大多数人认可的,即“学习语言的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这种努力的持久性”。
(二)外语学习动机
不同的研究者对学习动机有不同的观点。Gardner认为,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应包括学习的目标、学习的努力程度、实现目标的愿望以及对学习的热爱程度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学习语言的目标虽然是动机中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动机中的可测量因素,虽然目标能激起动机,但反映个体差异程度在动机中表现的是后三个因素。因为虽然有些学习者对目标语及其文化持否定态度,但他们表现出的学习动机却很强。文秋芳认为英语学习动机可以简单地解释为学习英语的原因和目的。何兆雄和梅德明把语言学习的动机定义为“学习者总的目标和方向”。李伯黍、燕国材提出学习动机就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己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致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张春兴认为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学生维持学习活动,并导致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目标的内在心理历程。
三、动机类型
对动机定义的不统一,对动机的分类自然也不尽相同,本文重点介绍以下几种常见的类型。
(一)工具型动机和融入型动机
Gardner和Lambert经过多年的研究将外语学习动机分为两类:工具型动机和融入型动机。Gardner和Lambert认为,如果一个学习者的学习具有较为实际的目的,如通过考试、获取证书等与自己前途关系密切的动机,或者说外语可以帮助自己在工作中有更大的发展,那这种动机就是工具型动机。很多外语或二语学习者都持有工具型动机,他们常常没有或很少有内在动机,但他们的语言学习也会很成功。而且在某些条件下工具型动机对语言的学习更有效。虽然很多学生都说他们根本不喜欢英语,但是为了升学考试,为了毕业后找到理想的工作,他们愿意全力以赴地去学习英语,结果他们一样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如果学习者学习外语的目的是想了解目的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和异国文化特征等愿望,或想融入该文化团体中成为该团体的一员,这种动机就是融入型动机。持有这种动机的学习者往往对目的语社会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特别感兴趣,他们学习目的语的目标就是为了将来某一天自己能够融入到那种文化氛围中去生活。
其实工具型动机和融入型动机这两种动机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学习中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二)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从学习的自发性和目的性来看,学习动机可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学习者对学习本身感兴趣,学习本身能使学习者获得满足,是对学习者的一种奖励与报酬,而无需外在的刺激。外在动机是当学习者所追求的奖励来自活动的外部,比如父母的奖励、惩罚的威胁和证书的获取等,而不是由于对活动本身感兴趣而产生的动力。一些学者认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的划分对教师更有意义,因为在课堂环境下这两种动机都会受到教师的影响。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这是在所有动机划分中,唯一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而且对教育实践具有相当重要的应用价值。内部动机又称内部动机作用,是由学习者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等内部动机因素,会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外部动机又称外部动机作用,是指学习者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由于学习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因此任何外界的要求、外在的力量都必须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需要,才能成为学习的推动力。在外在学习动机发生作用时,人的学习活动较多地依赖于责任感、义务感或希望得到奖赏和避免受到惩罚的意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外在学习动机的实质仍然是一种学习的内部动力。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强调内部学习动机,但也不忽视外部学习动机的作用。
(三)其它动机类型
在中国研究第二语言学习的学者中,文秋芳将动机划分为表层动机及深层动机两种。表层动机是为了表层的精神或外界物质刺激,学生为了应付检查、考试过关而进行学习的动机,例如为了获得文凭、找到理想的工作、获得高薪水等而学外语的原因为表层动机;深层动机指由内在因素产生,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为了掌握知识而进行学习的动机,是为了深层的非物质刺激,例如因为兴趣、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等而学外语的属于深层动机。学习者持有的是深层还是表层动机主要是看学习者对所学东西有无直接兴趣,一般来说,兴趣是可以改变的,也是可以培养的,所以深层动机与表层动机的划分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也不是绝对的。
基于Gardner的分类模式,高一虹将动机分为工具型动机、文化型动机和情景型动机。工具型动机是学生把目的语视为一种工具,学习那种语言是为了某种目的,如为了个人发展、出国、获取信息等。文化型动机则是学生对目的语语言及文化特别感兴趣,这与融入型动机稍不同,因为文化型动机关注的仅是目的语文化,并非为了融入到这种文化社团中。情景型动机反映了学习者的微观学习环境。
四、结束语
动机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英语学习研究的不断深入,英语学习动机作为最重要的情感因素这一课题的研究将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高一虹、程英、赵媛、周燕,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与动机强度的关系―对大学本科生的定量考察[J], 外语研究(77):60-64, 2003年第1期.
2.李芳, 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有效性实验研究, 湖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