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可持续农业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9 09:20:5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可持续农业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可持续农业论文

篇(1)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通过采用现代化的科技,在农业发生产过程中以不耗尽资源或是破坏生态的农业生产方式,从而确保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同时还要加快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后代人对农产品的需求都能得到有效的满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确保农业生产率的稳步增长,努力提高粮食的产量,确保粮食的安全,在当前农村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可持续发展概念得以进一步延伸,所以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与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自身发展特殊规律和内在要求息息相关。

1.2农业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农业生态环境作为前提和基础,只有具有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才能确保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农业生态环境可以说是农业发展和人类生态的基本条件,其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证。一旦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则会加重农产品的污染,这不仅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制约作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都具有极大的影响,而且影响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所以需要加强对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力度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对于一些重点污染区域,更要加强治理,同时还要加快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完善,从而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我国的农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生态环境的保障。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也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也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而且还要提高粮食生产的产量,这就强调了农业生产与资源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只有农业生态环境得以保护,才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便会更进一步促使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提高,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1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不仅具有生态意义,还具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食品质量、安全、营养的生活意义。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重大意义的认识,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变成一种自觉行为,增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监督性,营造共促、共建、共谋的和谐氛围。

2.2发展生态农业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如何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直接关系着我国未来农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生态农业的建立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和有力的保障。生态农业不仅为农业生态治理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2.3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多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乡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编制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法律目前还是空白。所以,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依然是当建设方面的立法步伐,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增长前的重要任务。

篇(2)

《中国21世纪议程》中指出,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农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农业资源如土地、水资源、劳动力和资金等做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应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农业资源角度来探讨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1农业资源

农业资源是指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中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农业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界存在的,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物质、能量和环境条件的总称。它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物种资源等等。农业社会资源指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因素中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主要有人口、劳动力、科学技术和技术装备、资金、经济体制和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资源已成为评价和衡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节约和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解决农业资源日益尖锐的供需矛盾,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1991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上,国际粮农组织(FAO)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确定为“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农业能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上应用恰当、经济上能维持下去、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中国21世纪议程》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从农业资源角度来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2.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1.1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就意味着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发展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这种需求不仅指数量增加上的满足,更应指农产品质量提高上的满足。

2.1.2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置农业发展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

2.1.3有效控制农村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努力控制农村人口过快的增长速度,以便减轻农业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形成自觉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

2.1.4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农业投入结构。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实现生产经营适度规模化,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农产品品种多样化和品质优良化,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低耗,变原来的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1.5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经济和社会经济全方面的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单纯地是追求数量上的增加,而是要实现农民日益富裕、农业社会全面进步,使农村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2.2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征

2.2.1生态可持续性

要保证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只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保持生态平衡,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2.2经济可持续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业产量稳定持续增长,农产品质量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率稳定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经济效益可持续增长。

2.2.3人口适度性

人口是重要的经济资源,但是作为消费者又给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控制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增加人力资源的资本存量,才能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2.2.4农业增长方式的集约性

科学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农业科技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使农业增长从单纯依靠资源和环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增长的科技含量。

2.2.5目标的多元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提高农业产品的产出率、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而且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社会进步和资源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

3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农业资源危机

3.1人口增长和农村贫困问题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人口过快增长特别是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发展不相适应,加剧了人口数量与质量的矛盾,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和充分就业等问题;现有近5000万的贫困人口分布农村,贫困造成资源环境恶化,资源环境恶化又加剧贫困,最终对农业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造成了人口增多一贫困-资源环境恶化一经济发展减缓的恶性循环。

3.2农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农业自然资源面临短缺危机

首先,近30年来中国耕地总体数量不断减少。据统计资料,耕地由1957年的人均0.173hm2下降至1995年的0.08hm2。到1996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中,已有14个省、市(区)人均耕地在0.067hm2以下,占总数的47%,其中有7个省、市(区)人均耕地不足0.053hm2,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0.053hm2的警戒线,尽管如此,占用、毁坏的耕地情况仍未好转。再加上耕地质量下降和人口增加,造**均耕地减少、土地负担指数上升和耕地失衡等耕地资源危机。

其次,农业用水危机正在加深,主要表现在:(1)农业和城市缺水严重。农业每年缺水达3.0x1010m3,受旱面积约2.0xl07hm2,全国有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300个城市缺水。(2)水涝灾害严重。90年代成灾面积已经相当于50年代的273%,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业的生产和发展。(3)乱开滥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如华北已经形成了1.5-2万km2的地下水位漏斗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m,导致灌溉成本不断上升。

3.3农业资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工业"三废"污染急剧向农村蔓延。环境监测表明:在全国7大水系中,近一半的河段污染严重,流经城市河段82%受到严重污染,25000km的河流污染物超标,受污水、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危害的农田达0.1亿hm2;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大量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农业污染,中国农药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1995年为26.8万t,预计2000年将达30万t,农药和化肥的超量使用使得农药残留超标率和检出率很高,化肥的使用已使粮食增产出现了边际负效应。农药化肥等的滥用不仅使土壤、水体和大量农产品受到污染,导致不少农作物高产地区的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病虫害越治越多,耕地污染、水污染及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

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也对农业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随着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乡镇企业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重已由80年代中期的11%增加到1997年的45%,"三废"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0.1亿hm2,比1983年增加了2.5倍,约有15%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因为污染,粮食减产100亿kg以上,直接损失达125亿元,给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这样不仅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造成资源恶化,制约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对农业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如陡坡毁坡毁草等,形成了"边治理、边破坏"和"局部有所改造、整体继续恶化"的被动局面,使得土壤侵蚀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生态功能降低,土地沙漠化仍在发展。

中国面临的农业资源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再加上一些休耕、免耕等保护农业自然资源、恢复生态环境的措施执行不力,严重影响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下,如果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农业资源保护,就会使目前已经恶化的局势进一步加剧,导致农业生产严重缺少后劲;制约农业发展进而制约中国整个经济发展。

4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4.1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和管理

4.1.1法律法规是资源环境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法律管理应成为强化资源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在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随着对农业资源系统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的需要,应全面审理中国现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提出修订和补充措施,并制定相应的法律实施细则、条例和管理办法,把法律规定的原则具体化,增强其操作性,要注意有关法规的前后一致性和相互之间的协调性。

4.1.2建立并完善农业资源产权制度。建立并完善资源产权制度,调整并划分清各类农业资源的产权关系,从法律上支持、监督产权所有者对农业资源保护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并以法律形式强化农业资源管理的协调机制。

4.1.3制定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在目前现有农业资源的各种基本法规中,一般都是就某种资源论资源,较少涉及一种资源和其他资源作为农业资源整体的关系和综合管理的规定,因此,要树立农业自然资源整体化观念和农业资源立法的前瞻性,强化综合管理意识;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的地位;建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体系,实现对农业资源的综合管理。

4.2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消除贫困

4.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组合进一步扩大生态农业和持续农业的试点,及时推广应用。积极稳妥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形成结构合理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大农业格局,使各业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发展农业产前、产后的延伸产业,形成种养加和农工贸相配套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以提高,确保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4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加强资源的保护利用政策

4.4.1保护耕地。今后中国各项建设都应力求少占地、占坏地;坚持有偿用地,有借有还;尽可能利用各种空闲地,减少占地损失;有计划地开垦边远地区的宜农荒地。

4.4.2改善农业资源环境。防止工业"三废"直接排入农业环境而造成危害;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源;最后要控制农业自身的污染源,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尤其是高残毒农药的使用,防止过量使用氮素化肥,避免农用水体富营养化等等。

4.4.3注意引进、吸收发达国家有关农业资源的节能、资源保护和环境修复的先进技术,重视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替代等。

4.5开展农业自然资源评估和评价工作

长期以来农业资源的无偿使用已经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对农业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非常不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不能及时扭转资源无价和价格扭曲现象,就会加重对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规范农业资源作为一种特殊资产的评估方法,加强农业自然资源的估价和评价工作,推行有偿使用及社会补偿制度,资源开发的申报和审批制度,以便加强对农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农业资源环境。

5结束语

由于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贫乏,尤其是近年来农业资源问题日益尖锐化,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中国农业的未来任重道远。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面临的困难,积极采取解决措施,如开展生态农业、集约化农业,建立健全资源产权制度、农业自然资源的评估方法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等,节约农业资源,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农业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程度,就可以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一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4:77-86.

(2)·FAO·迈向2010年的世界农[C]·第27届国际会议(年会)论文集,1993.11

篇(3)

2发展农业节水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因为现阶段我国的水资源十分匮乏,因此农业节水有其必要性,在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引导下,农业节水更显重要。其重要举措如下:首先,提高人们农业节水的意识,农业节水效果与农户的节水意识息息相关,如果农户没有这种意识,农业节水效果很难显现,甚至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为此,提高农户的节水意识是关键。地方政府可以利用大众媒体进行传播,在传播期间,应该站在农民自身的角度去考虑宣传,让农户感受到,农业节水对自身有着极大的益处,这样农业用户就会潜意识里接受,从而将其付诸实践。另外,农业技术工作人员,可以定期与农户进行交流,指导其学习,利用先进的节水技术等。其次,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发展农业,有些地区水资源并不丰富,却种植的是水田,而有些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种植的却是旱田,针对此种情况,当地农业部门应该要求农业按照实际情况来种植农作物,并且合理的调整灌溉方式等。有些地区比较适合种植树木等,当地政府可以鼓励农户种植果树,并且宣传种植方法以及灌溉方法等。有些地区,水资源十分匮乏,当地政府可以向农户推广抗旱作物,同时引进抗旱栽培技术等,同时这些地区,一定要注重降水的利用程度,帮助农户建立蓄水库等。再次,大力推广使用旱作农业,我国目前已经研发和引进了很多旱作农业技术,但是其真正的利用程度却不高,有些技术因为宣传力度不足,人们对此知之甚少,而在农业节水的号召下,大力推广使用旱作农业技术已成为必然。比如推广使用补水技术或者是微节水工程,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天然降水分配更加合理,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能够进行优化配置,另外,如果是梯田,可以将雨水都聚集在梯田坡面的下面,之后进行农田灌溉;有关部门还需要大力推广使用耐旱性比较强的农作物品种,同时使用高校的栽培技术,按照农作物自身对水的不同需求来选择适应的种植结构,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作物品种,同时还需要新品种的使用。第四,增强生物育种技术的应用不同种类、品种的农作物的抗旱性能具有非常大的差异。我国目前现有的常规育种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发展节水农业的需求,因此对农作物种类、品种的改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努力发展生物技术,培育出具有多抗基因的农作物,使得农作物能够抗旱、抗病虫害、高产等。第五,建立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建立节水农业技术体系,要依据当地的农业发展现状和农业技术的基础,将水利和农艺、工程管理、现代灌溉方式等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样能够改善农田的灌溉方式,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

篇(4)

2农业水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2.1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共存

现行的水资源管理机制,是一种非高效利用水资源的机制,由于造成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共存尴尬局面。众所周知,我国的农业水资源严重短缺,但与此形成明显对照的是水资源浪费极其惊人。我国主要灌区的渠系利用系数只有0.4—0.6,即约有一半的水被浪费。例如,我国北方旱区水资源极其紧张,浪费却相当严重,海河流域渠系利用系数约为0.45,引黄灌区下游输水损失达30-50%,河西走廊一些渠道,水量损失竟高达60-80%。

2.2现行体制和政策难以形成有效的节水机制

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导致管理单位失去节水的积极性,如灌区没有法律地位,缺乏经营管理自。灌区处于两难境地,具有“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说法,实际上,作为事业单位,没有人事部门下达的行政编制,财政部门不安排事业经费;同时又要求它实行企业办法管理,它既没有法律地位,又受多种限制,不能象企业那样追求利润。现行的政策不利于节水。目前的灌区收入主要依靠水费,在固定的价格条件下,水费的多寡取决于供水量的多少。一些灌区为了获得较多的收益,甚至鼓励多用水,有些灌区虽然节约了水,但被无偿地调给其它部门,无利可图,严重地影响了节水积极性,不利于节水机制的形成。

2.3灌溉工程老化,严重威胁21世纪粮食安全

据统计,全国现有220个大型灌区老化失修,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全国现有111座大型水库不同程度地存在险情。仅以渠道工程老化为例,在被调查的373座渠首建筑物中,严重老化损坏的占70%,失效的占16%,报废的占10%,完好的仅占4%。造成老化的原因是多样的,如自然老化、工程质量存在缺陷、规划设计不合理、资金短缺、管理不善等,其中由于管理不善和人为破坏造成老化损坏的占10.9%。如果不对这些老化的工程和设备进行改造和修缮,供水的可持续性受到严重威胁,那么可能难以支撑21世纪我国人口对粮食的需求。

2.4过度超采,生态环境恶化

由于对地下水严重超采,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问题产生,甚至恶化。如在井罐区出现大面积地下漏斗区,全国出现56个漏斗区,总面积达8.2万平方公里,漏斗的出现,引起地面沉降或裂缝,甚至导致海水入侵。例如,全国已发现地面塌陷700点多处,秦皇岛市已经形成32.4平方公里的海水入侵区;黄河流域由于过量不合理使用,多年来不断断流,已经对相关地区产生重大生态环境影响。

2.5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收不低支,举步维艰。

由于水价太低,全国平均水费为运行成本的50%左右,导致经营单位亏损严重,生存处于困境,甚至难以维持生存。

3农业水资源管理机制探讨

为了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21世纪16亿人口高峰对粮食的需求,改革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势在必行。农业水资源管理机制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系统过程,作者认为,目前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面对市场,改革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实施“事企”剥离

目前,大中型灌区的经营管理以行政管理经营为主体,即地方行政(政府)或水行政(水利厅、局)行使水权(闸门关启和水量调度)、财权(水费收支和财务管理),灌区无调水权和财权,水费上缴地方财政后,在通过一定方式划拨,行政过多干预灌区管理权限和正常秩序,导致灌区事企不分,缺乏活力和积极性,既不利于灌区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灌区科学管理和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

正因为如此,供水单位必须进行改革,其最终目标是:在水利行政部门的宏观指导下,灌区拥有基本的经营管理自,即自主行使水量调配的水权,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财权和工程管理权,使之成为按企业化管理的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其具体做法是改革现有的水利工程产权制度,真正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

对于大型的水利工程,由于投资的主体是国家,国家拥有该工程的产权。为了避免政企不分而带来的管理水平低下,效率不高的被动局面,尽量减少国有水利资产的流失,保证国有水利资产的保值增值,国家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经营其水利资产,其中一条重要途径是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改造成为国家控股的公司,用企业化管理方式管理经营水利资产,确保其保值增值,以维护水利再生产正常进行;对于小型的水利节水工程,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要求,通过股份合作制、拍卖、承包和租赁等不同方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以达到明确所有权、搞活经营权、盘活存量资产,调动所有者积极性的目的。

3.2拉动经济杠杆,建立节水灌溉经济激励机制

面对市场经济,无论是供水者还是需水者,都以追求最大利润(效益)为最终目标,充分拉动经济杠杆,对供水、需水及节水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经济杠杆在农业水资源分配过程中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下列不合理的现象发生:供水单位缺乏节水的积极性,需水单位不珍惜宝贵的水资源,节水成为可有可无的累赘,最终导致极其珍贵的水资源浪费,节水成为空中楼阁。所以,建立节水灌溉经济激励机制是十分迫切的。作者认为,建立节水灌溉经济激励机制应包括:

补偿奖励机制。无论水价是否合理,节水对供水单位的收入带来一定冲击,为了鼓励供水单位节水,国家或政府根据节水的实际情况,给予供水单位适当的补偿奖励,补偿奖励的数额足以调动节水的积极性;

惩罚奖励机制。需水单位是节水的主体,国家和政府制订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节水指标,对于完成节水指标的用户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没有完成的用户,给予适当的惩罚,奖励与惩罚相结合;

水权交换机制。水权是水资源管理的中心,研究水权的理论和可操作性的交换机制,通过市场的交换,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分配;特别针对大江大河,水权在科学调配水资源方面更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黄河流域,国务院已经批准了《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及干流调度方案》和《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可以在此基础上,研究水量交易的方法、程序,如果条件允许,可选择部分地区进行试点。

3.3建立用户参与管理决策的民主管理机制

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和实施,离不开用户的参与,一切技术和措施最终通过用户的实践来实现,用户是节水的主体,其行为和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节水的成败。因此,建立用户参与管理决策的民主管理机制是节水环节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可成立由各级地方行政、水行政、节水专管单位负责人和用户组成节水管理委员会,一切重大决策通过该委员会决定,或者成立用户自己选举具有法人地位的自我管理组织—用水协会,有关节水工作由灌区和协会共同协商解决。

目前,一种新型的经济自立灌排区的水管理机制值得关注和探讨。它是世界银行推荐的水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已在我国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和河北等五省进行了试点,效果较好。所谓的经济自立灌排区,是指在水利界限清晰、相对独立的灌排区上建立的旨在逐步减少并最终消除对政府财政依赖、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经济上自负盈亏、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强调民众参与的、非赢利的经济实体,其主要模式是供水公司+用水者协会。江苏试点表明,自流灌区可节水量3000—4500立方米/公顷(无工程投入)或4500—7500立方米/公顷(预计有工程投入),建议全国灌区认真研究该种模式,并结合各自的特点进行机制改革。

3.4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促进地表、地下及降水联调

科学的水价体系是水利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也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调解器。现行的水价政策基本依据是国发[1985]94号文,即《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该办法推动了水利工程水费计收工作的全面展开,使水利工程由无偿服务转向有偿服务,对水利工程正常运转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它是计划市场经济的产物,与目前市场经济难以接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定价原则极不合理,导致水费标准偏低。主要表现在农业按供水成本收费,其成本不包括农民投劳折资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使得现行水费标准不到供水成本的一半,造成水费偏低;

(2)没有将供水列入商品范畴进行定价和管理。长期以来,将水费计收作为有偿服务行为,收入当做事业性收费进行管理,有的地方政府将水费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并按预算外资金进行调控。由此出现了各种不正常现象:收费难,拖欠水费甚至拒交的事时有发生,清理行政事业收费时往往被列为清理和审查对象,导致水费标准难以达到合理水平,且水费难以落实到水管单位使用;

(3)水费标准背离市场价值,市场调节机制失灵。水费标准一旦确立,难以改动,其水费不能反应市场的价值,市场调节机制严重失灵;

(4)水资源本身的价值被抛弃。水资源本身具有价值,此价值的产生是有水资源所有全所确定的,在水价确定时,完全没有考虑其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国家所有权的丧失;

(5)缺乏科学的水价体系,现有的水价体系,没有充分地考虑各地水资源状况,缺乏调控的能力,导致地表水、地下水等价格比例失调,难以刺激地表水、地下水及降水等联调,导致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以水价改革为突破口,建立良好科学的水价体系和管理体制,主要包括:

(1)修改原有《水费办法》,尽早出台且实施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水价办法》,新办法水价制度体现市场经济运作原则,做到成本补偿、合理收益,体现一般商品的价值规律。考虑农业的具体状况,可以对农业粮食作物按完全供水成本核定,经济作物要加一定的利润;

(2)适当考虑供求关系,采取市场调节,允许部分地区,在适当部门监控条件下,按供求关系调整水价,实行动态水价和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

(3)改革现行的水价制度管理体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物价主管部门管理水价的核定、审批和调整,水管单位的收入是经营性收入,严格按照财会制度使用管理;

(4)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确保地表水、地下水及降水联调机制顺利实施。如对于河水灌区,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充分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适当提高地表水资源价格,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比价足以刺激地下水资源开发为限,对于地下水资源溃乏而地表水资源丰富地区,可以适当提高地下水资源价格,确保地表水资源合理利用,保护地下水资源。

致谢:本文得到我所罗其友副研究员的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篇(5)

自上世纪30年代初,化肥、农药的相继出现并应用于农业生产,标志着现代农业时代的到来。在现代农业时代,化肥、农药及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投入、灌溉面积的不断扩大、土壤机械化作业强度的不断提高、作物耐肥品种的推陈出新以及栽培技术的不断创新,共同推动了农产品产量的快速增加(主要是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与此同时,现代农业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1现代农业的负面影响

1.1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

长期以来,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施用导致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一直是农业及环境科学家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化学肥料,尤其是水溶性极强的氮素化肥,不仅可以通过地表径流冲刷到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中,而且可以通过降雨及灌水等淋溶到泉水及深井水中。农业生产活动被认为是硝酸盐污染水环境的最重要原因。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氮素化肥的超量施用,提升了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硝酸盐的含量,从而导致了水环境的富营养化。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在粮田面积减少的同时,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面积迅速扩大。农民在经济作物上的投入远大于粮食作物,由此带来的农业化学污染也更为严重。

1.2作物的抗逆性下降,农产品的品质降低

化肥、农药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施用,可以显著提高植物组织中硝酸盐和氨基酸的含量,并使植物的细胞壁机械强度减弱,从而诱发植物病虫害的发生。不仅如此,农业化学品的超量施用还可以导致植物收获物中维生素C、有机酸及可溶性糖等营养成分的降低,从而导致农产品品质的下降。更为严重的是,植物吸收了杀虫剂、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后,会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

现代农业对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病、虫、草害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为了尽量减少病、虫、草害带来的损失,不断增加用药量和不断使用农药新品种成为农民的普遍选择。杀虫剂的大量施用给害虫的天敌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使依靠化学药剂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努力陷入了一个“农药施用量不断增加,害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的恶性循环。

1.3土壤肥力下降及土壤酸化

现代农业的另一特点是土壤的机械化作业强度不断加大,由此导致的土壤水蚀和风蚀及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生态问题。水土流失的直接后果是农田土壤肥力的下降和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而导致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则是频繁的土壤作业造成的表土疏松及径流加剧等。

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除了容易引起土壤养分失调外,更为重要的是导致土壤酸化、板结、土壤的渗透能力降低等,致使土壤的生产能力下降。

2推广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2.1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

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的核心是少耕、免耕技术及作物残茬覆盖技术。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的数量,提高土壤的渗水性,减少雨季的地表径流,提高土壤抗水蚀及风蚀的能力,增加土壤的蓄水量,提高水分利用率,全方位培肥地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免耕技术是一项高效低耗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它不仅适合于水浇地,更适合于旱地。该技术的推广有利于农业的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不仅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的水土流失问题,而且使土壤不断培肥,土地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至少包含施肥量及施肥时期两方面的内容。按照作物的需肥规律合理进行肥料运筹,不仅可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而且可以减少因施肥不当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许多农民群众为方便起见,将全部或大部分氮肥在播种前或播种时做基肥一次施入,造成肥料的浪费和地下水的污染。这种传统的施肥方式既不利于提高肥效,降低生产成本,也不利于环境保护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2.3.1革新地面灌水技术,改大水漫灌为沟内渗灌传统的大田作物灌溉技术多为大水漫灌。这种灌溉方式不仅浪费水资源,破坏土壤结构,而且也是造成农业化学污染的重要原因。而改大水漫灌为小水沟内渗灌不仅可节水30%以上,而且可以降低田间湿度,提高作物的抗倒伏及抗病能力,从而减少杀菌剂及杀虫剂的使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此外,改大水漫灌为小水沟内渗灌,不仅便于浇水管理,而且使灌溉水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减少了60%,从而减少了水蚀,保护了土壤。

2.3.2推广非充分灌溉技术

植物的根系在受到水分胁迫时会产生化学信号并输送到叶片,叶片在感知根系受到水分胁迫的信号后会降低气孔开度或关闭气孔,从而减少水分消耗。根据这一原理建立起来的非充分灌溉技术是农业节水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

于振文等专家(2001)对高产小麦高效灌溉技术及其生理基础进行研究后认为,在底墒充足的情况下,小麦生育前、中期适度灌溉,在保证适宜亩穗数和幼穗正常发育的前提下,适当抑制营养生长;后期补充灌溉,延缓根系及功能叶片的衰老,保证穗粒数和粒重。这样,就可以将传统的3~5水减少为1~2水,从而使灌水效益显著提高。

篇(6)

二、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途径分析

1.保证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

在我国,现阶段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开展生态农业工作过程中需要对生态学规律,自然规律保持充分的认识,保证生态农业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保证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因此,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原则,因地制宜的开展生态农业的各项工作。对农业生态系统以及机构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管理,促进资源和能力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的循环和流动,并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保证农业生产和环境承载能力之间始终处于一个良好的关系之中,以科学的态度和原理组织安排各项农业经济活动,保证生态农业的发展处于较高的位置之上。

2.大力发展和优化农村地区的环保产业

在农村地区建设和发展环保产业具有很大的优势。通过发展环保产业,可以有效的带动农村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并且在发展环保产业过程中,还能够与外部的生态系统建立起友好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将资源节约同农村的环境保护优惠政策结合起来,只有得到了政策的支持,才能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和经济方面的支持。

3.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

为了促进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使农业经济处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之下,需要我们加强对生态农业相关制度和法规的建设,要尽快出台与农业投资和贷款相关的优惠政策,保护生态农业市场。鼓励生态农产品外销和出口,加快土地的流转,必要时还可以开展规模化经济点,扩大集约型农业的范围,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加快生态农产品的认证和市场的准入制度,建设生态农业的保险机制,对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补助。

篇(7)

在农业技术推广的道路上,存在的问题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能力问题,他们普遍并没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在科技、管理以及技术人员方面的人才都比较欠缺,这就直接导致了农业技术推广中遇到问题却很难解决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

1.2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对农业技术知识接受力低

实施农业推广的主要地区基本都在农村,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比较低,但人口数量反而很多,这就造成了人多资源少的情况。由于农民本身的文化程度和专业知识缺乏,对很多现代化的种植技术不了解,接受的速度缓慢,就导致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困难。

1.3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认识不到位,项目上缺乏必要的支持

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应该贯穿在整个农业生产当中,是一个长期不间断型的工作。对于这样的工作,应该给予项目和工作人员一定的资金支持和补助,物质上的保障才能决定工作的进展情况和效率。但是,在农业技术推广的实际过程当中,资金的支持很难到位。比如农业技术人员的待遇,很多有着20多年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现在的月工资还不足2000元,生活上难以保障,工作的开展就必然会受到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所以,如果重视农业生产,想要让农业更好地发展,更好地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该给予工作人员和技术设备等在资金方面的保障。

2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严重不足,推广的技术手段落后

新的农业技术的推广,要在试验、示范以及推广这3个方面都付诸行动,这些行动的最基本支持就是资金的支持。事实上,推广的经费非常短缺,在科研、教育、推广成果以及技术人员的工资等方面都存在着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

2.2管理体制不健全,方法不灵,机制不活

现有的管理体制是中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以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主导的、从中央到乡镇的5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这种体系使得各部门各自为政、难以协调,各部门都不能够认真负责。在推广方法上依旧采用“技术加行政”的方法,导致了推广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确定性。内部管理制度也不健全,工作人员之间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也缺乏有效地监督。

3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1坚持统筹规划,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的整体效益

农业技术推广既包括了大范围内的整体性,也包括了小范围内的区域性,而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它的整体性。农业技术是一个整体,它包括了农业机械、种植、水利、土壤等多方面的内容,想要使推广工作获得整体的效益,就要把这些零碎的技术统筹起来,共同发挥作用,才能达到农业技术推广的预期效果。

3.2搞好宣传,广造舆论,培养农民的推广主体意识

推广自然离不开宣传,因此,在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加强对新知识的传播,包括新的农业技术、新的农业机械等,要善于运用网络、电视等大众可以经常接触的媒体,把农业推广的相关信息传播给每一个人,从而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可知性,提高其在社会当中的影响。

3.3增加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既然资金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之一,就要在资金上满足其要求,加大推广经费的投入,优化基础设施、提高技术人员的待遇,使得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最基本的保障。

3.4加强培训学习,更新思想观念,提高队伍建设

在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当中,人的作用不能够忽视,因此,应该多引进有专业能力的技术人员,同时要对老技术人员加强培训和学习,让他们适应不断发展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更新他们传统的思想观念,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工作队伍。

篇(8)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主办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海南省儋州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9-2196

国内刊号:46-1038/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篇(9)

1世界有机食品的起源及发展

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发达国家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农业生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严重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趋于枯竭;生态环境质量恶化;为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人们进行了很多探索,其中以生产有机农产品、减缓常规农业方式给资源和环境造成的严重压力为主要目标的替代农业是其中较为有效的方式之一。特别是进人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世界各国响应,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和发展在全球已成为可持续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

从发展的规模和数量上看,国民环保意识较强的北欧、日本、美国等有机食品生产和需求发展较快。1997年美国、德国、日本和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有机农产品的销售总额在100亿美元以上。1999年,美国有机农产品销售额为60亿美元,从1980年到现在年增长速度为20写。在发达国家销售的有机农产品中,大部分依赖进口,德国、荷兰、英国进口占消费总量的6000,60%和70 0 o}`}。日益高涨的有机农产品贸易和消费需求得益于人类对生态环境和自身健康的关注。有机农产品的消费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2我国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的兴起与发展

80年代末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化肥使用量最大的国家,90年代以来我国农药的使用量已高达100万t/a,而吸附在植物体上能被利用的最多仅为3000,进人环境中的化学农药高达7000,甚至80 0 o ^-90写。据统计90年代因环境污染给我国国民经济带来的损失在1 000亿元以上。这只是农业和人体健康的损失,还不包括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损失。估计2000年将达到3 000多亿元的损失[z7。

受国际上发展有机食品潮流的影响和启发,我国根据国内具体情况,在1990年首次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绿色食品”概念。

绿色食品涵盖了有机食品和可持续农业产品的内容。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二个等级,AA级绿色食品吸收了传统农艺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对应的是有机食品;A级标准对应的是限制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合成物的可持续农业产品。

绿色食品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结合世界先进农业发展潮流而形成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农业产品,经过十余年发展,我国的绿色食品产业已初具规模。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统计,到2002年6月底,全国共有1 402家企业开发了2 791个绿色食品产品,其中A级绿色食品2 729个,AA级绿色食品62个。

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也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建立需要有一个3年的有机转换过程。有机食品与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最主要的差别是,前者在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后者则允许有限制地使用这些物质。因此,有机食品的生产要比其他食品难得多,需要建立全新的生产体系,采用相应的替代技术。

我国从1989年就开始了有机食品的开发工作。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简称OFDC)成立于1994年,其前身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它是中国唯一国家级有机认证机构。OFDC委托各省市环保局开展有机食品的环境监测工作,由于行业限制,加之要求严格,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发展较缓慢。截止到2000年底,获得认证的有机生产基地和有机转换基地面积分别为4 000 hmz和4 467 hmz(不含水面和野生),获得认证的产品品种超过100种,其中大部分出口到欧洲、美国和日本市场。1999年我国有机食品出口额约为1 500万美元。最近几年的年出白增长率均在30%以上[}4}

3我省绿色食品发展历史及现状

我省现有林地面积1 467万hmz,森林覆盖率达4200;草原面积435万hmz,是全国少数拥有大草原的省份之一;水域面积233万hmz,居全国第四位,且黑龙江、乌苏里江等江河基本未受到污染;全省半数以上地域仍然处于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中,1 18。万hmz耕地中大多数为黑土,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达3.8000

另一方面,由于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农民习惯于粗放经营,化肥、农药用量很少,甚至不用,亩均化肥用量不足全国的1/30

我省是国内较早开发绿色食品的省份之一。自1997年起,省政府将绿色食品开发纳人工作日程,1999年,省政府制定了《黑龙江省2000 ^- 201。年绿色食品发展规划》,2000年初又制定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并加大了对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基地的投人,调动了农民和企业开发生产绿色食品的积极性。截止2002年6月底,我省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绿色食品已达到47。个,占全国总数的16. 800,居全国各省之首。绿色食品种植面积96. 8万hmz,绿色食品总产量508万t,产值121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大省。2001年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种植面积69万hmz,经国家认证面积20万hmz。预计到2010年,我省绿色食品手.,植面积将达到133万hmz }5} a

2001年6月,我省人大通过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管理条例》并于7月1日起实施,这是全国首部有关绿色食品的地方性法规。这部条例多处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绿色食品产业一定的宽松政策。

4我省发展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的制约因素

由于有机食品在我国发展较晚,加之要求非常严格,我省经认证的有机食品数量远远低于绿色食品数量。

目前绿色食品在国内得到普遍认同,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但不可能在短期内将我省的大部分农产品发展成绿色食品,因为全面发展绿色食品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①产品生产成本大幅升高;②降低农作物产量,影响粮食安全;③生产关键技术难以保障。

最主要的是目前生产关键技术尚未完全解决,导致绿色食品产量低,成本高,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并考虑到广大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在最近一段时期内,绿色食品将以高档产品的形象出现,不会全面普及。注意到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受到的种种限制,为在全社会范围内杜绝滥施化肥、农药的现象,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我国农业健隶可持续发展,最近,农业部又推出了基础性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旨在全面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和使用范围,以保障食品安全。从长期来看,象目前这样绿色食品价格远远高于普通食品,甚至高出2^-3倍的情况不会长久存在,人们难以长期承受高价的绿色农产品,尤其是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和人们日常生活必需的蔬菜。相反,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性、食品品质及营养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普通农产品的质量将会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并逐渐接近绿色食品,绿色食品价格将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只有全面推广无公害食品生产标准,才能切实提高食品安全性,为进一步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提供最基本的生态环境条件保障。

5我省发展绿色食品的策略

多年来我国为解决粮食短缺,片面追求农作物高产,忽视了产品质量和食用安全性,大量过量使用化肥、长效剧毒农药,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危害人民身体健康,阻碍了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如果有关部门能够加强管理,限制直至禁止生产长效、剧毒农药;农民减少化肥用量,多施用有机肥;我们的农产品质量将可以大大提高,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并逐步向绿色食品标准靠拢。

由此看来,绿色食品应该是一种标准,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应该大面积推广无公害食品的生产技术标准,在保障农产品安全性的前提下全面提高质量,使普通农产品质量上档次,而不是全力发展绿色食品,申请大量的绿色食品证书。

我们应该把绿色食品做成黑龙江省的品牌、黑龙江省的形象,但不要把绿色食品做成黑龙江省的主导农产品。黑龙江省的主导农产品应该是质优价廉、安全营养、品质接近绿色食品标准的无公害优质农产品。考虑到生产技术水平和省内实际情况,我省应在三至五年内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达到全省农业总面积的80%以上,绿色食品生产面积达到8写左右,有机食品生产面积达到1%左右。我们要在各个农作物品种上开发几个绿色食品品牌,打出知名度,作为龙江产品的领军龙头,以全面带动同类优质农产品的销售。

6有力的技术支撑是我省发展绿色食品不可或缺的保障

由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构建的三个组织管理系统在各省基本为省绿办、省环保局委托的食品质量监测机构在全国只有12个,多为农业部在各地的食品质检中心,每年采取抽检的方式对绿色食品基地生产的产品进行检验。由于食品质量监测机构较少,难以对绿色食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

篇(10)

如今,绿色农业的概念被提出来。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经验,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倡导农产品标准化为手段,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利用生物、生态和物理机械等治虫技术来防治病虫害,已成为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手段,也是绿色农业生产工作中病虫害防治的必然选择。高效环保的治虫技术是发挥生物种群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而达到自然调控的策略措施之一。既有悠久历史,成功经验,又有新科技新发展新成就,更有建设生态城市的新导向。如能在行业内外被关注,进一步推行,必将取得更大成效。

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的特点是对人畜安全,无污染,不形成抗性。

1.1虫治虫

以虫治虫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称为以虫治虫,其中包括益螨的利用。利用天敌昆虫是生物防治应用最广、最多的方法。按天敌昆虫取食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

⑴捕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种类很多,其中效果较好。常利用的有瓢虫、草蛉、食蚜蝇、食虫虻、以及捕食螨类等,这类天敌一般食虫量大,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吃掉几个、几十个甚至几百个虫体才能完成发育。因此,在自然界控制害虫的猖獗作用十分明显。

⑵寄生性天敌:这类天敌寄生于害虫体内,以其体液和内部器官为食,使害虫死亡,主要包括寄生蜂和寄生蝇。

1.2生物农药防治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以及通过仿生合成具有特异作用的农药制剂,是今后农药产业中的朝阳产业。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农用抗生素、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新型生物农药等几大类。

⑴物农药:指利用具有繁殖能力的活体微生物或活体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制成的真菌制剂、细菌制剂、病毒制剂、昆虫病原线虫、昆虫病原立克次体等。

⑵抗生素:如春雷霉素、农抗120、中生菌素、浏阳霉素、链霉素等,已经广泛应用的产品有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井冈霉素,高效、广谱的杀虫、杀螨剂阿维菌素等。

⑶物源农药:植物性药物源有鱼藤、烟草、除虫菊、鸡血藤、雷公藤、苦树皮、黄杜鹃、百部、艾、穰、蒜、葱、韮、、牡菊、苍耳、芫花、巴豆、苦参、附子、茶叶等。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植物源农药的开发也成了时尚,是绿色生物农药的首选。

⑷物源农药:指动物体的代谢物或其体内所含有的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包括动物毒素如蜘蛛毒素、黄蜂毒素、沙蚕毒素等,以及调节昆虫的各种生理过程的昆虫激素、昆虫信息素如棉铃虫性诱剂、甘蔗条螟性诱剂及天敌动物农药等。

⑸新型生物农药--转基因农药:指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抗病、虫、草转基因作物。

2.生态控制

病害虫的生态控制,是指通过栽培、管理措施,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虫繁殖、蔓延的环境条件,从而达到避免或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⑴适时播种: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都有一定的最适时期和环境条件,在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前提下,适当改变播种期,可避开病虫害侵染和为害的最适时期,从而减轻病虫危害。

⑵合理布局及轮作:合理品种布局可以限制病虫害的蔓延与扩散、推迟或减轻病虫危害。轮作不仅有利于作物的生长,而且可以减少土壤里的病源积累和单食寡食性害虫食源,特别是水旱轮作效果显著。

⑶抑病士利用:对许多病害的研究表明,抑菌土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开发利用抑菌土是病害。

⑷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栽培品种的多样化,能发挥天然防护壁垒的重大作用,不仅节省了土地,而且也牡绝了害虫与传染病的大规模侵袭,使农作物免遭灭顶之灾。

⑸稻鸭共育(共作)技术:稻鸭共育是利用鸭在稻田中不断觅食活动,起到捕虫、吃(踩)草、耕耘且刺激水稻健壮生育等多功能效果。3.物理机械防治

⑴物理机械:常用的是人工用简单机械如竹竿、扫把、网兜等,利用害虫的假死性、群集性等习性来消灭害虫。

⑵套袋栽培:套袋蔬菜无病虫为害、无农药污染,品种优良,产量高,效益好,如果品、黄瓜套袋,可直接阻隔病虫为害,有利于维生素C的形成,保鲜期长,耐储藏,且增产10%以上。

⑶诱杀技术:主要利用害虫的趋性将害虫诱到一处,集中杀灭。

⑷覆盖防虫网、薄膜等直接阻止害虫为害:覆盖塑料薄膜、遮阳网、防虫网,进行避雨、遮荫、防虫隔离栽培,减轻病虫害的发生。蔬菜覆盖防虫网后,基本上能免除菜青虫、小菜蛾、甘蓝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棉铃虫、豆野螟、瓜绢螟、黄曲条跳甲、猿叶虫、二十八星瓢虫、蚜虫、美洲斑潜蝇等多种害虫的为害,控制由于害虫的传播而导致的病毒病的发生,还可保护天敌。

⑸人工防治:人工防治是最古老、沿续至今仍在采用的有效病虫害防治办法,是一种省工、省钱、无污染、切实可行的途径,包括人工捕捉、摘除病虫枝及清扫田园枯枝烂叶等项措施,以压低病虫害发生基数。

4.结束语

发展绿色农业可以保障农业生产能力、保障食物安全、缓解生态恶化、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是当前形势下的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可行之策。随着人们对化学农药弊端和发展可持续农业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使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均有符合人们要求的标准,推广和加强有害生物无污染治虫技术势在必行。"绿色农业",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扩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将赋予新的更加丰富的内涵!

参考文献

[1]王爱军,袁丛英.绿色生物农药研究现状及发展,河北化工,2006.

[2]刚毅.生物农药研究进展,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O3.

[3]世平,产祝龙.诱导抗性在果蔬采后病害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植物病理学报,2004.

篇(11)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高度物质和精神文明阶段后,出现了能源短缺、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不足、环境退化、生态失衡等影响人类社会进步的诸多问题。不少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发现这些问题的产生大都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发展手段和模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于是,他们提出了各种农业发展的模式,生态农业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1970年美国土壤学家阿尔布勒奇第一个提出了“生态农业”一词,1981年英国农学家伍新顿将生态农业明确定义为:“生态上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国外提出的这种生态农业与我国古代的传统农业有些相似,即不使用或少使用化学合成产品,施用有机肥,利用腐殖质保持土壤肥力,利用轮作或间作方式种植。我国的生态农业从根本上有别与西方国家倡导的强调低投入或绝对排斥使用农用化学品的“生态农业”,而是一种典型的可持续农业。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的“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进行生产经营,可获取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现代农业体系。”

2.生态旅游的内涵

1965年,美国学者贺兹特(Hetzer)倡导生态的旅游(EcologicalTourism),呼吁人们对文化、教育和旅游界应该重新思考,提供一种旅游目的地文化和环境最小冲击下,追求最大经济效益和旅游者满意度最高的旅游行为。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ectorCeballos-Lascurain)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原意是指那种在强调某种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到那些相对受到较少干扰和污染的区域进行自然旅行,其初衷在于通过生态方式的旅游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系统的质量做出贡献。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02年被联合国定为“生态旅游年”,此后,生态旅游得以在全世界迅速传播,并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

二、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的特殊旅游方式,它以求新、求知、求乐为心理基础,以欣赏、研究、保护自然和资源为目的。伴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生态农业是响应了可持续发展的呼唤,将农业推向了更高的发展空间,而旅游业早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这种背景下,为促进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发展,资源开发者在开发生态农业时,把目光瞄向了生态农业旅游,以提高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生态农业旅游是以农业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相结合的高效产业,是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是旅游者充分体验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两者的有机结合不但拓展了旅游业和农业的内涵,而且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得到了高效合理的双向利用。这种可行性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旅游这一模式,实际上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二者的优化结合,是生态农业生产、生态旅游活动、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生态型”旅游方式,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克服目前传统农业旅游不足,找出一条生态+农业+旅游的农业旅游形式。它既能平衡农业经济、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和人们的旅游需求,又能维持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环境收益、经济收益、社会收益等综合收益最大化,是一条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结合模式探讨

1.农业资源占优势的特色产业带动模式(观赏+学习+参与型)

对于那些拥有特色农产品的生态农业区来说,可以以农产品为核心,进行围绕某一种或几种特色农产品展开的主题辐射发展模式。也就是指在一个乡或村的范围内,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围绕特色的生态农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一村一业发展壮大来带动乡村综合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专业村镇是这种模式的代表,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具有生产某种特色生态农产品的历史传统和自然条件;有相应的产业带动,市场需求旺盛;需要有带动者通过产业集群形成一定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