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音乐基础理论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9 09:20:4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音乐基础理论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音乐基础理论论文

篇(1)

现代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多为单学科式的、成熟的数字化教学,有音乐史、音乐欣赏及视唱练耳等学科,还有一些如和声、作曲等学科还处在探索及研究阶段。单学科的数字化教学是各具特色的。将音乐基础理论课程各学科的数字化教学进行整合,在其共性的基础上发挥个性,并统一到一个教学平台,从而实现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的平台化管理,从而使音乐基础理论学科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要想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其一,音乐基础理论课程单一学科教学的系统化问题;其二,音乐基础理论课程单一学科数字化教学问题;其三,多学科数字化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平台的建设问题。

一、完善音乐基础理论课程单一学科传统化教学是数字化教学必备的条件

传统的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是成熟的、成体系的,那么就要完善各音乐基础理论学科。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材、题库等全部完善,并形成数字化文稿,因为这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形式及教学内容不断地进行更新,将这些数字化文稿形成教学文件,提供到教学平台,将会大大方便教学,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为教师的教学进度计划设计提供帮助。

二、音乐基础理论课程单一学科数字化教学技术解决的思路

音乐基础理论单一学科的数字化教学问题,一直是数字化教学的热门话题,很多专家、学者都做过这方面的探讨和研究,而最有效的办法,笔者认为要根据各音乐基础理论学科的特点进行设计,要找出相同音乐基础理论学科数字化教学的共性设计,如音乐史、音乐欣赏、艺术概论这些史类课程教学完全可以借鉴其他门类的数字化教学模式。由课件平台结合声音、图像插入等方式解决教学技术问题。而动态音乐基础理论学科,如和声、作曲等,要实现数字化教学,一定要以课件平台为依托结合相关音乐软件来实现,这也是目前最现实有效的、比较科学的解决方法。单学科的数字化教学为平台建设的依托、单学科数字化教学技术的解决会为其他相关学科数字化教学扫平道路,因为各学科之间存在着共性的数字化教学问题。

三、多学科数字化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平台建设的思路

1.单一学科数字化教学管理为平台做支撑

作为单一音乐理论学科,都有自己的教学文件、课件、题库、数字化教材等文件,这些文件都需要归档、管理,而相对于其他音乐理论学科,这几方面又是共性的,这样就为数字化平台建设提供了统筹管理的依据。各学科的科研、教学团队等方面的管理,甚至包括学术交流、师生艺术实践等方面都可以纳入到教学平台进行管理。另外,平台还可以提供师资等方面的情况,做到全方位的管理。

2.数字化平台为教师创新教学做支撑

平台的管理是综合的、灵活的,具有统筹性的。有了多学科的数字化教学作为支撑,必然会在增进学科教学及管理上有质的飞跃。平台的综合性与条理性使音乐理论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会更加全面系统化,从教材到讲义,从课件到习题,会更加科学、人性化。各音乐理论学科教师之间通过平台可以相互沟通、探讨、交流,从专业到教学,可以全面涉及。这样,教师之间必然会相互促进。这种教学相长模式同时也会激发任课理论教师的教学热情,创造性地授课。教师的创新性教学会不断将新内容、新知识、新思想带进课堂,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参与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方式,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数字化平台是音乐基础理论学科课程多学科的平台,也是各科任课理论教师进行学科间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的平台。由于理论学科都带有专业性质,任课教师一般只担任其中一到两门音乐基础理论课程,平时想要学习相关音乐理论学科以提高自身专业业务能力不太容易,现在可以以平台为中心,通过登录平台就可以对其他音乐基础理论学科进行学习,这对音乐理论教师师资的培养、专业理论教师教学团队的培养等非常有利,可见平台的优越性、重要性,建立数字化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平台,意义深远。

3.数字化平台为学生的创新学习做支撑

平台化管理是交互性的、师生共同拥有的平台,教师与学生都可以登录平台进行交流、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平台将大部分讨论与答疑安排在课外,延伸课堂教学的互动交流环节。

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建立组群管理,针对不同学生的组群管理因材施教、量身定做,对课程进度直观掌控。教师还可以将管理权与学生共享,群组之间可以进行讨论交流,这样能够共同进步,一起提高,重点的问题引起注意,不足的相互弥补。任课理论教师可以直接参与讨论进行答疑解惑。另外,每组之间的讨论平台都会自动生成记录,有的讨论是带有一定的课题性的,为学生的学结,甚至撰写毕业论文等方面提供思路和帮助,同时也为老师今后的授课及教学科研提供依据。学生可以直接登录平台,对各音乐基础理论相关学科进行学习,因为平台提供的教学服务是全面的,从课件到视频教学、从教材到题库练习,应有尽有,以获取所学课程之外的音乐理论各类教学资源,拓宽知识面,使学生所学受益达到最大化。

此外,学生还可以随时登录平台和教师直接交流,解决教学中产生或遗留下来的问题,包括学生的一些大胆想法等。这种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提供了帮助,这种教学服务的优越性是直接与间接并行的,也是无法复制的。

篇(2)

一、近年音乐论文写作教材的出版回望

笔者通过资料检索发现,市场上现有音乐类论文写作教材十余本,教材出版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在2002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审议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决定》、2004年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颁布《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背景下,音乐类论文写作教材出版拉开序幕。从数量上看,论文写作教材的出版在音乐类教材中远远少于其他课程教材。从事音乐类论文写作的人群主要涵盖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层次,以及在校学生和音乐科研需求者两大群体。三个层次的在校生对音乐论文的篇幅、深度、创新性要求存在较大差异。两大群体的论文写作定位、要求各有不同。既为教材出版,首先要清楚读者对象。表1所列教材的读者对象主要为在校音乐类本科生,部分教材兼顾硕士研究生论文写作和音乐科研需求者的论文写作,尚未发现有专门针对音乐类博士论文写作的教材出版。

二、音乐论文写作教材的内容剖析

依据分析可以得出,现有音乐类论文写作教材呈现两个块面的内容:学术性论文写作、常规音乐论文写作。1.学术性论文写作学术性论文写作作为高校音乐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对论文的专业性、学术性有较高要求。居其宏先生将音乐学专业的学术性文体写作与其他文体写作的结合,高效适应了当下社会音乐文化发展的需求。他的两本教材(见表1)在特别强调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的基础上,首次在公开出版物中提出“三个第一性”“论题相关性”原则和“逻辑关系论”,具有鲜明的创新性,代表了作者对音乐学文论写作的独到见解。作者以深厚的写作功底、缜密的逻辑思维将论文写作的实践过程细化、分解为11个环节,环环相扣,细致入微地对每个环节的操作步骤和写作技巧进行深入、翔实的分析,并配以正反文论实例的解析、点评,构建了极具特色的音乐学文论写作理论体系。韩锺恩先生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论文写作指导一对一的教学传统积淀和个人持续多年的教学积累为基础,“用音乐学写作概念替换原来课程命名音乐论文写作概念”,以专业音乐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为目的,跳出原有教材的“普适性内容”,力求对音乐学写作中的诸多问题进行深入、系统、专门的论述。如教材《音乐学写作与范文导读》中,关于音乐学写作的选题:作者另辟蹊径,从音乐学写作的学术积累和问题意识出发,系统论述了学术积累、问题意识对音乐学写作的意义所在;提出从理论知识、资料文献、技能方法三个方面建立音乐学写作的学术积累;强调问题的产生是在问题意识的牵引下,在实践现实与认识期望的矛盾中发现已有研究中的不足,提出问题,最终顺利找到合适的研究课题。又如范文导读,作者分篇幅、难度精选22篇范文,用导读的形式对范文写作思路深入剖析,犹如显微镜下的解剖,呈现音乐学写作的全过程。范文和导读的结合,清晰呈现了音乐学写作基础理论中的诸多问题,实现了“以实践的方法巩固学生所接受的理论知识,对其写作实践进行具体的指导”。在此基础上,《音乐学写作》呈现了作者站在学科体系建立的高度上对音乐学写作的学术性和专业特点的深刻思考。居其宏、韩锺恩两位学者以坚实的学术功底、严谨的学术规范、持续的教学积累推动了音乐学专业论文写作教材朝着规范化、专业化、学术化的方向不断推进。2.常规音乐论文写作无论何种专业的论文写作,作为知识传授所需要的概论性内容和实践操作步骤均包括选题、搜集资料、确立选题、论文写作与指导、论文修改与定稿。此外,学位论文写作中还涉及文献综述、撰写开题报告、开题、论文答辩环节。本文所选择的12本音乐类论文写作教材中,7本教材以常规音乐论文写作为主体内容。依据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操作环节进行统计,7本教材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如表2所示,横向对比:7本教材中有6本教材未涉及文献综述,5本教材未涉及确立选题,7本教材未涉及开题;纵向对比:没有一本教材内容涵盖学士学位论文写作的所有操作环节。除此之外,教材的主体内容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在所有专业论文写作通用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模式下,音乐类专业论文写作的特殊性和各专业论文写作的差异性并未突出呈现,读者对象的专业指向性较弱,教材虽名为“音乐论文写作”,却有一般论文写作之嫌。

三、音乐论文写作教材出版中存在的问题

音乐类论文写作教材的出版,在音乐论文写作课程开设从无到有,音乐论文写作从无序到逐步规范的特定阶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当下音乐学科发展和专业课程建设的现实情况出发,理性看待音乐类论文写作教材,笔者认为,以常规音乐论文写作为主体内容的7本教材存在以下问题。1.读者对象不明确通过仔细阅读教材,笔者发现,以常规音乐论文写作为主体内容的7本教材,读者对象表述较为模糊,如“各音乐专业大学生”“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学专业学生”“音乐院校的学生(除音乐学或有关理论专业外)”,作者并未对读者对象的专业做细致、明确的限定,读者对象的专业指向性普遍较弱。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艺术学”门类“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类中的音乐专业有“音乐表演”“音乐教育”“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读者对象的不明确,导致三个专业论文写作操作过程的差异性在教材中未能鲜明呈现,进而带来教材内容与读者对象的不适应。在看似涵盖了所有音乐专业这个庞大的读者对象的假象下,失去了教材对象的指向性和教材与读者对象的适应性。2.缺乏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流程的完整性表2的信息统计清晰呈现教材中普遍未涉及文献综述、确立选题、开题三个环节。文献综述是学生阅读了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整理、分析、评价而形成的一种文体,其目的是在全面介绍和评价某一研究主题的已有成果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预测研究趋势。确立选题是学士学位论文构思过程中历经发现问题、查阅资料、反复思考,多次提炼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写作意图。开题是在开放式的师生交流和逻辑推理中进一步查漏补缺,确定选题的可行性。它们是学士学位论文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和质量保障。上述三个环节在教材中的普遍缺失,导致教材内容客观上存在对学士学位论文操作流程陈述的不完整,也侧面反映了在教材编写观念上,对论文写作操作流程重视不足。3.范例与读者对象专业的不一致性受到教材作者专业方向、研究领域的影响,加之音乐学专业领域已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以常规音乐论文写作为主体的7本教材所用范例多为音乐学专业领域中具有影响力、创新性的学术性论文。音乐学专业领域的学术论文作为范例引入音乐论文写作教材,对于高校音乐学专业学生而言具有较强适应性,但对其他音乐专业,尤其是地方高校专业音乐教育的主力军——音乐教育专业和音乐表演专业而言,具有相当程度的不适应性。范例与读者对象专业的不一致性背离了教材围绕读者、需为读者服务的宗旨。

四、对未来音乐论文写作教材出版的思考

笔者认为,要解决音乐论文写作教材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确定教材的读者对象和读者对象的现实需求,以此为准则,整体布局,合理规划,才能解决教材出版中存在的问题。1.正视读者对象专业的多样性音乐表演、音乐教育、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本科学生是音乐论文教材的重要读者对象,其现实需求是完成规范的学士学位论文写作。在学士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他们既需要相同的理论知识,又需要面对各自专业论文写作操作过程的特殊性,直观掌握学士学位论文写作的操作过程。因此,音乐论文写作教材主体内容应包含理论知识和操作过程,且理论知识为操作过程服务,操作过程如何呈现是教材的重中之重。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所需的理论知识在现有教材中已经有较为系统的陈述,但体现专业特殊性的操作过程却较少完整呈现。要实现教材内容与读者对象的适应性,必须尊重和重视读者对象专业的多样性,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呈现音乐不同专业论文写作的操作过程。2.完整呈现学士学位论文操作流程完整的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操作流程包括:选题—搜集资料—文献综述—确立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开题—论文写作与指导—论文答辩—论文修改与定稿。从读者需求角度分析,操作流程存在的现实意义是引导读者通过环环相扣的实际操作,明确论文写作的规范要求,知晓操作流程的前后关联,在写作意图的梳理中进一步明确论文构思,建立合理的逻辑关系,完成论文写作。基于此,音乐论文教材编写者应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教材体例与论文操作流程的合理构建,为读者和课程教学提供最大便捷。笔者认为,音乐论文写作教材编写中对操作流程的重视,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第一,补齐上述教材中被普遍忽视的文献综述、确立选题、开题三个环节的知识内容,明确论文写作操作流程的连续性,建立论文写作操作流程的完整理论体系;第二,陈述每一步操作流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三,突出问题意识、师生合作意识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引导读者大胆地将构思付诸实践;第四,充分考虑和突出“第三人”在论文写作操作流程实施中的重要作用。3.范例的选择应多元化范例在音乐论文写作教材中的存在意义是引导、示范作用,其目的是在正反实例的呈现中引导读者清晰、准确理解论文写作每一步操作流程的要求和应达到的规范。音乐论文写作教材中范例选择的多元化表现在:第一,范例涵盖专业的多元化,改变上述教材中范例选择单一的现象,大幅度增加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论文写作的范例,实现教材与读者对象专业的适应性。尤其是充分考虑适应当下社会现实需求的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的发展趋势,社会音乐生活与研究中的热点,并切实考虑范例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契合,努力实现范例对学生论文写作过程的借鉴作用。第二,范例对应论文写作操作流程的多元化。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操作流程所包含的九个环节缺一不可,哪些操作步骤的阶段性成果适合用文字形式、图表形式的范例进行呈现,哪些操作环节需要教材编写者为师生提供具有专业包容性的其他形式的范例展示,进而引导师生高效完成课程教学,是实现范例选择多元化的重要因素。第三,范例选择的多元化还表现在重视反例的作用。应对学生写作经验的缺乏,发挥反面实例的警示作用,引导学生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在正反实例的结合中,在一管到底的完整范例中为读者清晰展现学士学位论文写作的操作流程,切实发挥范例在音乐学士学位论文写作过程的导向作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世纪的中国音乐事业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音乐专业学生的写作功底,音乐论文写作教材和教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邱国明.试论音乐学论文写作——读韩锺恩《音乐学写作与范文导读》心得[J].艺术教育,2015(10).

篇(3)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05年―2014年吉林省高师音乐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批准号:GH14374。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211-01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05年-2014年吉林省高师音乐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申报于2014年5月,于2014年7月18日,经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批准立项。课题的研究背景建立国家教育部在2004年12年下达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以及2006年11月下达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这两个重要的教学改革指导文件基础之上。自上述两个文件下达之后,吉林省高校音乐学专业积极响应改革,并根据自身办学基础与办学条件,调整课程体系。在近十年间,各所高校通过不断的调整课程体系,实现了各具特色的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课题的研究正是基于国家宏观教学改革方案,对近十年来在国家“方案”下达后,吉林省地方高师音乐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前期的文献梳理: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关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论文层出不穷。仅从知网中获取相关论文,包括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以及硕士与博士毕业论文有就243篇(从2005年-2014年)。这些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提出不同的建议。对此类论文进行筛除,最后精选了其中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述评。

1.从宏观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研究。

这一类的文章直接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通过较为详细的数据支撑其结论。代表性的文章如王丽燕的硕士论文《我国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等。

2.以某一专业方向作为切入点,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研究。

这一类文章通常以“声乐”、“器乐”、“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基础理论”等专业方向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在高师音乐教育课程的整体中取其研究的部分进行专门研究。代表性的文章如龚迅的文章《浅谈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乐理课程教学框架与教学流程》[J].(《音乐探索》,2012,04:124-126.)等。

3.以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为中心,对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研究。

这一类文章从高师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之间的统一性出发,以基础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向作为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调整的依据,对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提出合理化建议。代表性文章如张海彬的硕士论文《基础课程改革视野中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等。

4.以社会人才需求为中心,对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研究。

这一类文章从社会人才需求、各类技能大赛中反映出的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对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建设展开研究。代表性的文章如李艳红,刘雪松的论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校音乐课程设置与改革策略》[J].(《大舞台》,2013,10:178-179.)等。

综上,近十年里,有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以服务于吉林省音乐教育事业为研究目的,将吉林省省属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对长春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白城师范学院的音乐教育专业近十年来的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综合性研究成果目前还处于空白状态。

在过去的一年多的调查与研究工作中,我们先后走访了长春师范大学、吉林艺术学院、吉林师范大学、北华大学音乐学院、通化师范学院、白城师范学院等六家高校的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在各兄弟院校音乐学院教学院长与教学秘书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搜集到了各校近十年来人才培养方案共计11个版本。这些人才培养方案对于本课题的研究起到了关键性的支撑作用。

另外,在走访过程中,我们还对于课程的实际开设情况作出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交流各校教学改革思路,这些工作中,课题组成员无论是从教学研究的视角与视野,还是从教学改革的构思与课题调研实践,各方面均有所收获。

本篇文章所综述的内容仅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的研究目前仍在进行,课题的下一步工作将把重点放在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结构与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对比研究之中,通过上述内容的比较研究得出结论,为吉林省乃至全国的高师音乐学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丽燕.我国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

[2]龚迅.浅谈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乐理课程教学框架与教学流程[J].音乐探索,2012,04:124-126.

[3]张海彬.基础课程改革视野中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篇(4)

本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是成为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基础。不可否认的是,与专业艺术院校的生源不同,师范大学、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一些研究生在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较为薄弱。从目前情况来看,此类研究生绝大多数来源于同类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他们不像专业音乐院校的本科毕业生那样,从附小到附中再到大学,接受过较为系统的音乐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技巧教育,长期在音乐艺术环境中熏染、陶冶,具有较为扎实的基本功,掌握了较为全面的专业知识;另外,由于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较为薄弱,许多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都是从大学期间才开始较为系统地学习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其中大部人具有“重技轻艺”、“重技能轻理论”的倾向,从而影响了专业知识理论基础的夯实。因此,对于师范大学、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来说,在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方面不仅是加深、加宽、加厚的问题,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补课,补其不足之课,补其欠缺之课,补足其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技巧之课。基于这一客观现实,笔者认为,在音乐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教育中,应当开设“音乐学概论”、“音乐形态学研究”和“音乐学术资料的调查与分析”等课程。通过“音乐学概论”的学习,理解音乐学及其分支学科在学科体系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了解学科发展历史、学科前沿,并以开阔的胸襟、触类旁通的方法和思路来进行学术研究;开设“音乐形态学研究”课程,使学生以扎实的态度重温和补充加深“乐理”、“和声学”、“复调音乐”、“曲式学”、“配器法”等五门课程的西方、中国、现当代的专业知识,为其进一步攀登高峰而夯实基础;“音乐学术资料的调查与分析”则从音乐学术资料的类别、调查途径、调查原则、调查方法、调查提纲、记录方式、分析与使用等方面,引导学生重视音乐学术资料的调查与分析,掌握其方法,为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对于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来说,多学科综合性知识的教学是一个有利的条件,因为校园里众多的院系、专业为此提供了诸多方便,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选修课是帮助学生摆渡到知识彼岸的方舟,多种多样的讲座是传播知识的畅通渠道。可是,千万不能让学生因此迷失方向,毫无目的地漂泊在这漫无边际的知识海洋。而应当提倡综合性知识学习的目的性、针对性、广泛性和深刻性。目的性,就是根据研究生所学专业,围绕着学科发展的需要来选课、读书,读经典名著、名篇,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有一个学术品质优良、学术水平高的榜样和追求。针对性,是要按因材施教的要求,针对学生的优势、短项,引导他们选课、听课、阅读,以求扬长补短。在做学问的路途上切记不能扬长避短,因为对于自己的薄弱点,如果不及时补足的话,任其发展下去,这个“点”就有可能扩展成“面”,这个面还可能变成“窟窿”,甚至于是“悬崖”。所以,有针对性地“扬长补短”应当成为每一位青年学者的警醒之行。广泛性,是从学生应当具备较为宽厚的基础着眼来扩大知识面,为攀登学术高峰构筑宽广坚实的塔基。深刻性,就是应当鼓励学生选准研究方向的某一点作深入钻研,掌握打钻井的方法,积蓄深挖细掘的知识能量,使自己能有所发明有所发现,做出独特的贡献。

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音乐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中的重中之重。现在,许多音乐教育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已经进入到中小学基础教育师资队伍中,备课、上课、表演示范、教材教法设计、组织音乐活动等教学实践能力是一个合格音乐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因为所有教育成效的高低均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音乐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中要加强音乐教育教学实践,尤其一些国际著名的音乐教学法,学生不仅要熟悉其理论基础,更需要进行实践操练,而根据音乐本体特点设计教法、进入课堂的教学实践实习课将是所有音乐教育研究生必不可缺的专业学习内容。

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是所有专业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研究生来说,除了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外,更重要的是具有问题意识,尤其是善于洞察并发现“真”问题,不仅关注那些关系到音乐教育价值与发展的理论性研究议题,还要发现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他们还需要掌握学术研究的方法,进行研究方法的训练和运用,既要有一般方法论的讲授,又要有具体方法的传授,还要有实地调查和对所得资料的分析、综合、使用能力的培养以及论文写作方法的娴熟掌握。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追求观念创新、方法创新、成果创新,使研究生通过论文写作实践锻炼学术研究能力,提高学术研究水平。

二、提倡课程结构的“三边合力论”,做到学位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互相补充。

师范大学、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的课程结构模式和其他音乐专业研究生教育的课程结构基本相同,一般包括学位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等。我们应当认识这三类课程之间的辩证关系,合理安排,充分重视,提倡三者之间的互相补充。

公共学位课程中,外语课是一门值得重视的课程,必须抓得更紧、更实些,要重点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使研究生不仅达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的能力,还具备撰写专业学术论文以及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听说能力。但是,从目前情况看,有些学校放松了对外语课程的要求,取消了原来要求研究生达到六级水平的规定。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倒退行为,我们应当把加强外语教学、提高研究生外语水平,作为培养国际学术视野、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提高学术研究层次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要克服那种把外语当成“敲门砖”、“租邮票”的学习倾向,虽然每个学段都有外语考试,充其量只能算是花5分钱去租邮票,考试结束后就不再继续学习,把租来的邮票还给了老师。结果是,许多学者虽然经历了大学、硕士、博士、副教授、教授等各阶段的外语学习与考试,等于花了5个5分钱,共25分钱,最终却只买到一张邮票。与其那样,倒不如每次都下苦功夫真学,学完后不要放弃,利用外语做学问,在大学、硕士、博士三个阶段各花8分钱,总共花24分钱就将初级、中级、高级邮票都买到手,将外语用到专业学术研究中,使听、说、读、写、译达到自如、自觉和自由。

专业学位课是在二级学科或若干个相关的二级学科基础上开设的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都必须修读的课程。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来说,可以是音乐教育基础理论课或有关音乐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课程,也可以是关于音乐教育学科发展前沿内容的系列讲座或音乐教育经典文献选读,以便使学生了解学科性质、特点、理论框架、历史、发展新动向,成为掌握学科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的主要途径。因此,应当切实保证这些课程的教学质量。

专业必修课应根据音乐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注意课程的体系化、课程内容的合理性与整体功能,体现学科的基础性、理论性和学科前沿性特色,适应音乐教育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高、精、深要求。

选修课,既包括音乐专业方向选修课,也包括艺术类其他专业方向的选修课,以及非艺术类的其他学科的选修课。这是充分满足学生兴趣,发展他们的专长和特点的课程,应当鼓励研究生在本系、本院、本校以及其他系、其他学院、其他学校选修他们喜欢的有兴趣的或对他们未来专业发展有益的课程,以充实和扩展其知识领域。并且应当根据各校师资的专长和地域特点、优势开设学校、地方的特色课程,如:各地的区域音乐史、乐种史、地方音乐、少数民族音乐以及以各校学有所长的专家的优秀研究成果为基础的音乐专业课程等,使各校、各地方的研究生教育能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培养方式的“三边合力论”,提倡校内、校外和国际之间的互相促进。

当今时代,虽然局部地区时有动荡,但是和平、发展、交流、合作业已成为国际关系的主题。同样,在音乐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教育中,也应当充分抓住这一有利于学术发展的良好机遇,提倡校内打好基础,校外广泛吸收,开拓国际学术视野,开展中外学术交流。

首先,是校内打好基础。这是根本。因为只有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教和学的主动性、积极性,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技巧,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才能谈得上对外交流。千万不能好高骛远,近庙欺神,因为我们的各个学位点都是经过一定程序审批,达到一定水平才准予设置的,一经设立就必须尽自己的职责去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

第二,是校外广泛吸收。“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就我们国家的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各学校、各学位点来说,确有水平的参差,特色、优势不同。一般说来,部属重点高校、“211”高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的高校,水平要高出一筹。因此,同这些学校进行横向交流,向其学习,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另外,一些其他大学和学术研究单位也都藏龙卧虎,或者是有某方面学术优势的专家,或者有某些领先的学术领域、某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十分值得学习和交流。我们在音乐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教育中,应当提倡资源共享,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广泛吸收兄弟院校和其他学位点的优秀学术研究成果和特色课程,用于充实自己。多年来,教育部有关部门所组织建设的“资源共享课程”值得参考、学习,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在音乐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教育中,应当充分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学术水平。

第三,是开拓国际视野,开展中外学术交流。采取聘请相关学科的国际知名专家来校长期、短期讲学,开设专题讲座,派遣研究生到国外考察研究、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方式,使研究生能及时了解国际上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动态、研究成果和发展新趋向,参与国际学术活动,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同时,鼓励师生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通过互联网查阅国外相关学科的学术资料,关注相关学科的国际学术动态和学术研究成果,使自己的学术研究能与国际相关领域保持密切的联系,取其精华,不断前进。

篇(5)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09)5-0078-01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后,遍及全球的旨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教师专业化运动,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教师专业化也逐渐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教师发展的重要目标,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基础课程教育改革。作为未来的基础教育教师,音乐专业师范生应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成为专业化教师,高师院校又如何为专业化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创设条件和奠定基础,这些都值得我们每个教育者深思的问题。

1 现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弊端

课程体系是指包含课程结构比例、相互关系及课序流程的一个整体,体现着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结构决定了所培养出来的音乐教师的水平和质量。传统的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着学科分化过细、学科之间及其内在联系不够紧密以及专业面过于狭窄等弊端,反映在教学实践上就是重理论传授,轻实践锻炼;重教学实践,轻理论研究。具体来说,表现在:

1.1课程体系的指向性模糊,师范性、教育性特点不够凸显

当前我国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与艺术专业院校所开设的课程除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外基本上是一致的,没有完全形成有师范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如缺乏教师教育发展的研究型和教学能力培养型课程;教学理论相关专业课开设偏少(仅仅局限于教学法);偏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等,体现不出明确的“音乐教育”专业定位及“中小学音乐教师”培养目标。

1.2课程设置比例失调

技能课程比例偏大,教学理论课程偏少。在课程设置上,学生的弹唱演奏等技能得到了重视,而音乐教学理论课程开设得大少,大部分就只有“教学法”课程,结果造成学生难以建立起系统的音乐教学理论体系框架,必定导致实际教学中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低下。

缺乏教师技能课程,教师专业化、职业化不突出。教师专业化、职业化是我国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音乐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除了具备任何一个普通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艺术教师所应特有的专门素质,即职业技能。但当前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呈现出单一学科纵深发展的态势,缺乏教师专业技能教育和科研方法训练的内容,教师教育课程的专业特征不明显,无法培养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

1.3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脱节

由于与中小学沟通联系不多,对基础教育关注力度不大,因此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脱离了基础音乐教育教学的实际和中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学生通过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所形成的个体知识结构和能力对其以后从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够明显,效果不够良好。

2 教师专业化视野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构想

教师专业化的课程结构和体系应体现学科教育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素养,专业技能及专业精神。因此,笔者认为: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

2.1完善课程结构

师范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就是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使学生在音乐专业学科水平和教育专业水平上达到一定社会经济文化所需求的程度。因此应将基础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职业方向教育和跨学科教育即普通文化课程音乐专业课程教育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实习等有机地组合。而且,这其中课程的比重合理与否就直接决定了课程体系的优劣和所培养的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故应根据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优化组合并合理配置普通文化课程、音乐专业课程、一般教育学科课程、音乐教育学课程、教育实习和实践课程等。

2.2加强教育学科课程建设

教师专业化客观上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而教师教育课程又是决定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核心因素。在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中,教育学科课程应属于专业性课程,它是把 “学术形态”的音乐知识转换为“教育形态”的知识,再把“教育形态”的音乐知识转换为学生的专业知识并发展其能力的重要平台。所以必须大力加强教育学科课程建设,除设置普通的教育学、心理学、音乐教学法课程外,还应开设音乐学科教育学、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思想方法、课堂管理、教育测量与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

2.3增设教育科研基础理论课程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断深入,“科研兴校”、“研究型教师”、“教育创新”受到空前关注。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成为引领教育与时俱进的灵魂,成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诉求。未来所需要的不仅是实践型教师,更是研究型教师。高师院校应增设教育科研基础理论课程并通过优化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加强教学理论及论文写作指导等途径来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同时通过构建理论平台、引导实践研究、创设学术氛围、完善管理机制等方面来培养音乐专业师范生的初步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威.教师教育专业化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2(1).64-67.

[2]邓志伟.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教育素质的提高与教育课程改革[J].外国教育资料,1998,(4).

篇(6)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飞速发展,舞蹈艺术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从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到各省市艺术院校、综合院校都开设不同规模的舞蹈学本科。而且办学方式逐渐走向市场化运作,招生人数有增无减。在此过程中,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凸显出重要意义,关系到教学怎样达标、人才能否合格的问题。

一、高师舞蹈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的总体内涵 论文 lwkoo.cn  毕业论文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立志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艰苦奋斗、团结协作、遵纪守法、敬业乐道、勇于开拓创新。

    2、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现代教育观和艺术观,掌握完整的舞蹈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有所了解,有较宽的知识面,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达到“一专多能”。

    3、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规定的等级要求。

    4、接受必要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掌握健体强身的科学方法,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

二、课程设置和评价机制是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的重要内容

1、课程设置

    对于本科教学而言,学士学位课程是第一位的,它在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方面起到瓶颈的作用。通过系统的学位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舞蹈学的基本原理、舞蹈教育理论,获得从事学校舞蹈教育所必备的演示能力以及初步的舞蹈研究能力。以下粗列几门学士学位课程。

    芭蕾基本功训练课主要进行地面练习、扶把练习、中间练习、跳跃练习、旋转练习、技术技巧练习,主要为学生学好民间、身韵、排练等专业课服务,适合全程开设。学生将从中获得扎实的舞蹈基本功,具备从事舞蹈教学和舞蹈演出的基本能力。

中国民族民间舞课以藏族舞、傣族舞、蒙族、彝族舞、朝鲜族舞、维族舞、秧歌、花鼓灯、云南花灯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为主要授课内容。旨在掌握各类民族民间舞的表演风格和特点,毫不混淆地表演出各类民间舞的律动,获得较强的辨析能力、示范能力和舞蹈表现力。这门课程也应该全程开设。

    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以元素训练(提、沉、冲、靠、拧、倾、曲、圆)、步伐训练、技巧训练、短句训练、表演性组合训练为主。目的是掌握中国古典舞特有的手、眼、身、法、步、形、神、动、静、刚、柔、气息协调一致的运动审美规律,了解中国古典舞蹈的神韵所在,增强身体进一步的开放和表现能力。二年级开设这门课程,既可以服务于其它专业课程,也为学生以后从事教学工作培养下完整的示范和表演能力。

    剧目排练课选取单、双、三人舞、群舞等优秀舞蹈剧目为教学内容,于二、三年级全年开设。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具有一定难度和不同角色的舞蹈艺术形象,增强舞蹈表现意识,提高艺术修养和舞蹈语汇的表达能力。

    舞蹈编导课主要是理论与实践交叉,于三年级全年开设。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编导理论知识,能大胆的进行创新,使其具有一定的编创能力,能胜任中、小学等舞蹈教学演出和一些群众辅导和编排工作。

    中外舞蹈史纲以中外古代舞蹈史、近现代舞蹈史为基本内容。在二年级全年开设,加强对中外各少数民族舞和文化的介绍,简介外国舞蹈的文化历史脉络,使学生了解中外舞蹈史,深刻理解舞蹈艺术的真谛,树立起正确的舞蹈历史观,并能学以致用。

    艺术概论是一门概要地、系统地阐述艺术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课程。学习这门课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实践和理论积累,适宜在三年级开设。其宗旨是全面掌握舞蹈的基础理论,能够从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学会从文化的角度去认识舞蹈和感受舞蹈、研究舞蹈;了解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各种不同风格的舞种、流派及舞蹈的基本创作原理;学以致用,分析和解决  舞蹈艺术实践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使学生艺术欣赏能力、表演创作能力进人更高的层次。

 基础乐理与视唱练耳课是一门系统发展音乐听觉的课程。 懂得基础乐理,才便于深入学习音乐。视唱训练学生的读谱能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音准和音乐感。练耳发展音乐听觉及记忆力,使学生能辨别音的高低、长短、音色、节拍、节奏和调式、调性。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达到一个中等学校音乐教师所必备的视谱、听音能力。

    除此之外,还应该开设中国民族舞蹈文化、舞蹈解剖学、舞台化妆艺术、自娱性舞蹈、地方特色代表性舞蹈组合等课程。各校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既要体现办学特色,又要与教育部颁发的有关文件精神保持一致。至于师范性问题,在当代有着更深刻的内涵,可以不断探讨。但是,至少要在第六个学期安排两周左右的教育见习,第七学期安排六周左右的教育实习,并且与艺术实践(采风或者舞台表演)相互交叉进行。

2、专业素质评价机制

    从微观上,每一门必修、选修、限修等课程,无论期中、学期末考核,都必须制定完善科学的评价标准。比如

科目 评分标准(总分:100分) 备注

芭蕾基本功训练

一、基本完成动作元素,30分 。

二、准确把握节奏、规范地完成动作元素,30分。 三、在标准一、二的基础上,肢体具有较强的表现力,40分。 技能

篇(7)

声乐课程是国内各普通高等学校基础音乐教育 (音乐学)专业的核心内容,其内容是依据培育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需要而设置的,涉及非常广泛,包含声学、音响学、美学、声乐理论、舞台表演等学科范围,是一门非常具有实践性的课程。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基础教育对音乐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声乐技能实践课程在培养基础音乐教育人才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同时,扎实的声乐实践能力已成为评价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学生声乐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声乐实践课程来实现的,因此,声乐教学实践,已成为声乐专业建设和基础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

一、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开设现状

1、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设置不合理。在国内高校的基础音乐教育专业中,对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设置不够细化,较为随意,不够系统,缺乏完整的音乐学科体系,缺乏整体观念,可供学生选择的范围非常小。此专业的大部分音乐实践老师使用师范类的教材进行教学,针对普通高校学生的统编音乐实践教材较少,而且多数这类音乐教材的编排不够严谨,往往随意选取曲目,缺乏较为科学的审美性。许多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几乎没有机会接触真正的声乐艺术,对纷杂繁多的音乐形式与种类难以识别,对不同格调的声乐作品难以把握。

2、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不均衡。不仅仅在音乐基础教育领域,基础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经济相对发达,社会更加开放的区域,普通高校的基础音乐教育也较为深入,生源质量与学生的音乐素养普遍较好;但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高校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有待进一步地加强,生源很不稳定,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不够合理,甚至有些学校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规模逐年减小,形势非常不容乐观。此外,很大一部分学生将音乐看作高考的捷径,为了进入自己心仪的高校,他们往往只把音乐作为跳板,这种现象导致了很多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论是基础素质还是音乐素养方面都不具备优势。

二、声乐技能实践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声乐技能实践课程教学是培养基础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声乐实践能力的主要渠道。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声乐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掌握声乐基础理论以及正确的发声方法基础上,为以后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而储备的能力。具体包括了歌曲演唱、乐器弹奏、课外声乐活动指导以及声乐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推行,传统的声乐实践教学的设计已不符合新的教学需要。过去的声乐技能实践教学以内容灌输为基础,教学模式比较枯燥,不能满足现代化发展对声乐教育的新要求,很难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多元化的声乐技能实践教学的设计符合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教学要求,因材施教,进一步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基础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多元化声乐技能实践教学设计是时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学生的基础水平是不一样的,在声乐教育中,可以设置不同的基础课程,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进行时间、课程的选择,学习适合自己的曲目,提高声乐技巧。

三、强化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方法

1、丰富声乐实践教学的内容。高校音乐教师在声乐教学实践中,重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可以在声乐技能实践课程中,对学生进行细化的分组,将音乐素养相似、存在相同问题的学生划到同一个声乐技能实践训练小组中,进行小组形式的实践教学,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纠正声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升教学质量。此外,高校音乐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排练歌剧片段的形式开展声乐技能实践训练。

2、改善声乐实践教学的方法。在高校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上,很多学校曾走过弯路,具体表现为:完完全全地模仿专业音乐学院的办学模式,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既不像专业演员,也不具备从事基础音乐教育所需的综合素质。与声乐专业不同,在对基础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要注重学生作为音乐教师的角色。要求高校音乐教师在声乐实践课程教学中,注意对声乐教学方法的优化,及时改变那些传统的不合时宜的教学方法,避免单纯的声乐训练模式。高校声乐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形式的实践教学,比如,在日常的声乐技能实践课程中,除了单纯的声乐技能练习,可以增添学生之间或者与声乐教师之间相互评价的环节,由此可以加深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声乐实践的深刻认识,也可以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轮流做老师,向学生授课,互换角色,之后大家相互评价,取长补短,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提前进入教师这个角色,熟悉音乐课堂的授课环节、授课语言,为将来参加工作奠定基础,又有利于学生以中小学生的角度审视和评价声乐讲解的效果,以最直观的形式提高授课效率。

声乐教师要在声乐技能实践课程中多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声乐教学设备,引进专业的评价机制,增加学生对声乐技能实践的认识,进而拉近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与未来声乐工作的距离。

3、重视声乐理论课程与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联系。理论知识是声乐学习的基础,过去的教学设计有局限性,基础知识与实践经常割裂开来,影响了学生的表演积极性。教师可以先整理声乐教学中的基础理论知识,做一个分类。然后分析学生的特点,这是对基础理论知识科学教学的重点,了解学生的特质,按照学生的特点传递相应的声乐理论知识,区别划分,区别教学。在教学中要及时观察和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纠正不合适的教学设计,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使学生的实践和理论学习能够结合在一起。另外要拓展声乐曲目的范围,声乐曲目不能过于单一,也不能太过简单或者复杂,更不能只是简单地增加数量,要注重多角度全方位地拓展曲目。可以将民歌、戏剧、通俗歌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可以添加外文曲目,通过丰富的曲目题材,提高学生综合声乐技能,使学生在不同的种类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在表演上,重唱、合唱以及独唱都要有所涉及,综合培养学生的声乐技巧,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

结语

普通高校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技能实践课程教学应该从充实课程的内容、创新声乐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添设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边沿课程,只有做出这样的改变,才能使得声乐技能实践课程在高校基础音乐教育专业中发挥作用,从而体现出在高校基础音乐教育专业开设声乐实践课程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龚永红.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改革思辨――践性音乐教育哲学之维[J].中国音乐, 2014 (03):153-155+178.

[2]聂国红.构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A].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邵阳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2008[C]. 2008:3.

篇(8)

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乐教显然迥异于古代中国的传统乐教。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形式上,更体现在内容上。在乐教形式上,最为显著的不同在于,古代乐教是依附于各类文教之中,作为六艺之一杂附其中,而现代乐教则经历上百年的近现代化历程和欧风西雨的冲刷,发展成一个业已独立、日趋完善的学科教育体系,尤以高师乐教的发展为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全国高师音乐系科积极创造条件扩大招生规模,并实施多层次、多形式办学,历经数十年改革与努力,为我国基础乐教输送了大批术业有专攻、且有较强教学能力的音乐师资,缓解了我国乐教师资长期以来的缺乏窘况。嗣后,随着高师乐教的普及与发展,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的基础上,更将培养目标由长期以来单一的培养基教乐师的模式转变为多元化的培养方向,并对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提出了熟练掌握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基础乐教基本技能、游刃有余地适应当前社会需求变化的新要求。时至今日,高师乐教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学历、职称上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师资教学水平也有了大幅提升。今天的乐教已被教育界视为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乐教改革业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中重要的、极具创新意义的内容。由于乐教的实施效果和乐教改革的成效大小均系于乐教师资在思想观念、角色定位、素质水平、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素养高下,为此,专为培育乐教师资的高师乐教质量的高低就成为决定我国乐教改革成败和乐教推行效果的至关重要的一环,高师乐教课程体系改革问题也随之成为关键问题。

二、当代高师乐教课程体系之窘况

我国高师乐教现行课程的基本框架源自前苏联以繁琐哲学和过细分工为特色的专才教育模式。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在这一乐教模式和课程体系下培育出的乐教师资普遍存在着专业口径狭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不强、对乐教工作兴趣单调、缺乏科学理解、音乐教学缺乏个性、难以适应社会变革新形势下的新需求等突出问题。导致这种窘况的原因固然是多元的,但高师乐教课程体系不合理、内容陈旧、脱离实际显然是难辞其咎的罪魁。

详览当代高师乐教课程体系则不难发现,其弊主要集中于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五大方面。首弊当推高师乐教课程体系设置的专业音乐学院化趋向,即照抄照搬专业音乐学院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科课的“三层楼”式总体框架和课程体系。这一框架和体系设置追求学科专业的系统性、完整性,极力强化专业纵深发展的窄、专、深,忽视师资教育的独特属性和专业学科的横向联系,极具专业排他性,导致课程越来越细越教越深、学生知识面奇窄和社会适应性奇弱的尴尬局面。二弊则是课程设置同构同质化与比例失调倾向。据统计,我国高师乐教课程涵括公共文化课、音乐学科专业课和教育专业课三块,其中,公共文化课课时仅占总课时的 21%,远低于美、日、德 33%―40%的占比,且音乐专业生源文化素质亦远低于普通高校生源,严重影响着未来各层次乐教师资人才质量;音乐学科专业课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配比严重失调,专业课课时远大于专业基础课,单一的培养模式、过细的专业分科导致专业基础薄弱、综合化程度低下,所育乐教师资专业知识面过窄、适应能力较差、学术水平较低,难以适应当前乐教形势需求;最能体现师范性、解决如何教问题的教育专业课课时仅占 7%,远低于美、德、英的 20%、 33%、35%的占比,难以凸显乐教师资教育的师范职业性和教育学术性。三弊体现在课程观念、内容及教材的陈旧脱节。现有的高师乐教课程内容设置往往一仍其旧,不能及时反映乐教最新成果和学术热点,主干课程内容不突出,专业基础课内容缺乏综合性,专业选修课开设盲目、结构失调、缺乏针对性、缺乏实践性,脱离基础乐教实际、脱离高师乐教特点、脱离培养目标,尤其缺乏与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相关内容的跨学科内容。四弊体现在教学方式的模式单一、新创不足。现有的高师乐教中,乐理讲授过分突出系统而严谨的理论性,技能讲授过分强调纠偏改错的随意性而忽视普遍性教学实操问题的理论指导。五弊体现在课程评价五重五轻的错误导向上。评价内容重学科知识轻综合实践,评价标准重共性和一般趋势,轻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发展,评价方法重笔试量化,轻质性思想含量,评价模式重被动消极被评的单一模式,轻多元参与交互作用的新型模式,评价重心重评价结果,轻形成性评价。

三、未来高师乐教课程鼎革之新途

针对前述我国高师乐教蓬勃发展过程中现存的亟待解决的五大突出问题,我国教育主管部门、高师院校和广大乐教工作者们展开了长期的积极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例如,杨海云《高等音乐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研究》、孙华、王永芳《高师音乐教育中学生“从教”能力的培养》等探讨了高师音乐专业整体教学思路;熊小明《高等师范音乐专业钢琴教学论略》、邓婕《关于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定位的思考》则重点研讨了钢琴教学思想的转变;闫春雷《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与专业音乐院校的声乐教学之比较》、周曙《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等则重点探讨了声乐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变革。这一系列成果均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和路径探索,更为本课题研究的广泛展开和深度掘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总的来看,目前探讨高师乐教中乐理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研究仍属相对薄弱应我国高师乐教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前贤研究成果基础之上,从高师乐教的实际出发,深入探讨高师乐教中的乐理教学问题,探索建立具有师范性和实用性的高师乐教中的乐理教学课程体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求,就成为当前我国高师乐教鼎革首当其冲的重要课题。

要根本解决当代高师乐教课程鼎革问题,至少须从两大方面入手:第一,突出高师乐教师资教育的师范性,构建新的师范音乐理论课程体系。要有效凸显师资教育的师范性,就必须变革当前割裂课程间横向联系的分科教学模式,打通壁垒、融通门类、互渗互补、强化实效;必须在总体框架上对现有高师乐理课程设置展开分门别类、合并优化、精简重组、扩容增量的变革,以期强化课程间横向联系,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具体方略有四。其一,对音乐基础理论课,宜将乐理课与视唱练耳课合并教学。其二,对作曲基础理论课与师范性理论课,应改变以往将和声课、曲式课、复调课、配器课等分期割裂教学的现状,宜将和声课作为连接点,开设多声部音乐写作与分析课,并将其分为四部和声写作教学、多声部音乐分析教学和多声部音乐写作教学三部分进行教学,使音乐基础理论课和师范性理论课有效衔接,实现和声与即兴伴奏、歌曲创作与合唱指挥“两个结合”。其三,对音乐学基础理论课,宜将其与音乐鉴赏课合并教学。其四,对专业选修课,宜针对不同需求适时适当开设,如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加大知识的难度、

的环节,相关成果还较为有限。为此,顺深度,开设和声、曲式、中西音乐史等选修

课,以适应考研要求;也可针对喜爱流行音乐的学生开设通俗音乐史与音乐鉴赏、摇滚乐鉴赏等选修课,指导学生正确欣赏流行音乐与流行文化等。

第二,突出高师乐教师资教育的职业性,改良教材、改革考试形式。教材编订和考试形式是一切学科教育的风向标和指挥棒。要有效突出高师乐教师资教育的职业性,首当其冲的就是,紧紧围绕乐教师资培育目的,改良现有高师乐教的乐理教材,剔除既往所沿用的传统音乐院校教材中难度过大、专业面过窄、专业程度过深的弊病,适当添加近现代音乐、民族音乐尤其是中小学音乐课本中经常接触的内容,形成“一纲多本”的多样形式,凸显时代性、应用性、实用性、适度性、师范性的特质。在考试形式方面,也应明确考试目的,尽量减少应试教育中死记硬背的题目,增加检验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大胆探索和创新能力测试的分量。如多声部音乐写作与分析课的考核宜加入键盘和声的考核;音乐学基础理论课的考核应以客观题与主观欣赏题相结合;而歌曲创作则宜以舞台考查取试,即以原创音乐会形式进行考核,既检验学生的创作能力、配器能力,也检验其相关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演唱演奏能力,甚至合唱指挥能力。总之,当代高师乐教课程鼎革既应在培养基础乐教师资“唱、奏、跳、讲、编、写、演”等专业素养的“一专多能”上下功夫,强调师范类乐教知识技能的广博性;也要在考试内容与形式的改革中更加注重实效,更加强调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的考核。

期待当代乐教早日回归音乐之本,期待乐教师资人才辈出的局面早日到来。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2013年度课题“关于高师音乐理论课程整合的研究”(项目编号:SQ132042)。

篇(9)

中图分类号:J60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4-0177-01

一、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

减少课堂理论讲授学时,用于加大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的音乐课件制作、说课。更新教学内容,压缩或删去滞后、过时的理论,吸纳新理论,开设了音乐学科教学论以及音乐学科中学教材分析。加强学生音乐审美教育,开设音乐鉴赏、中外民族音乐等课程。形成了以系统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深化了教学内容,拓展了课程内涵,培养了实践能力,提高了学习效果,深受学生欢迎。

二、加强对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把实践教学活动纳入课程课外学习计划,加强实践指导,制定考核标准,改进考核办法,给予学分(学时)实施实践演出教师负责制,指定主讲教师辅导实践演出班级,指导班级开展演出活动,解决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既给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平台又可以让他们接受到相关专业技能的实践训练,所产生的效果良好,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由于改革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水平。

三、优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根据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原有课程体系按照“有用、有效、先进”的原则,进行撤并、精选、重组和充实,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满足社会需求关联度大的课程进行精选、精讲,关联度小的课程进行压缩,清除无用课程和课程中的无用内容,重点建设了如合唱、合唱指挥、视唱与乐理等一批核心课程。

四、授课形式创新

讲座式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力量配备、教学目标的完成是面向全校学生设计的,课程形式可设置为选修课考试以论文的形式完成。可以利用本校师资也可以聘任校外本领域内的专家、学者进行授课。此类课程主要侧重于民族音乐的讲解需要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产生、发展有一个概况的了解。教学内容应使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相融。

五、主干课程设置合理优化

(一)基本乐理

本课程是一门系统讲授音乐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课程。它是整个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主要掌握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五线谱、简谱的规范书写与读谱;音程与和弦;大小调体系;民族五声调式;转调与离调等基础理论知识。基本乐理课程不仅为学习基础和声、作曲、曲式分析等音乐理论课程打下知识基础,也是学生学习专业的入门课程。

(二)视唱练耳

本课程是一门音乐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课程涉及读谱视唱与听音练耳两方面实践,其中读谱视唱包括五线谱和简谱两方面;听音练耳包括听辨单音、音组、音程、和弦、节奏、旋律等等。视唱练耳课程旨在学生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训练学生唱与听两方面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专业综合能力。

(三)音乐欣赏

本课程根据乐曲的不同体裁,贯穿音乐发展的历史,系统讲述各具特性的器乐曲,舞曲和进行曲,单乐章交响音乐套曲形式的大型器乐作品,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爵士乐、摇滚乐,歌剧和音乐剧,舞剧等内容。通过对音乐艺术不同领域中的杰出的音乐家及经典作品的介绍、分析,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涉及、了解外国丰富灿烂的音乐文化,并为学生最大限度地拓展文化艺术的视野,走进音乐殿堂建构桥梁。

(四)声乐训练

声乐训练课是音乐表演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多为教师一对一,或一对二教学。学生通过三年的声乐基本功训练,基本掌握了歌唱的发声原理、站姿、呼吸、共鸣、咬字、演唱表情及对作品的理解和处理。声乐训练课多以实训课为主,学生通过专业、科学、系统的训练,为进一步学习歌唱艺术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五)中、西方音乐史比较

本课程是通过中国音乐历史与西方国家音乐历史比较,使学生能充分认识与了解中国的音乐发展历程,了解中国音乐所具有的美学特征,从而了解我国音乐中的表现手段;此外通过对已有音乐作品的鉴赏以及分析,使学生熟悉我国音乐的发展的过程,以及在每个时期中音乐文化所具有的文化背景、艺术成就;熟悉我国音乐的重要流派以及其代表作品。这门课程既开阔与丰富学生的专业视野,也提高了学生鉴赏与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

[1]白香芝.对高校音乐表演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M].

篇(10)

《音乐教育与教学法》一书自1991年10月第一版发行至今15年了,这15个年头是我国音乐教育迅猛发展的时期,对于学校音乐教育而言,其实践的探索和理论的深化是此前我国音乐教育的任何时期都无可比拟的。为此,此书的修订版于2006年10月应运而出,并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音乐学院前院长李西安教授认为,“该教材的初版,就已经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敢于针对音乐教育改革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的品格和水平。这不仅是该教材在16年的使用中,受到各地音乐院校及师范院校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也为它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该教材在修订过程中,着重吸收和补充了最近一、二十年国内外特别是国际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使其成为当前我国音乐教育学领域中的一部具有学科体系完整性、学科理论创新性和学科教学实用性的优秀教材”。(李西安,2006)

那么修订版教材有哪些突出的特色呢?本文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一、构建音乐教育研究框架

修订版教材在总体建构上有了很大扩展,由旧版的八章扩展为十三章。根据笔者阅读比较,除了“国外音乐教学法”一章内容变动不大外,其他各个章节均由于音乐教育的快速发展而补充了新的内容,与旧版教材相比已经“面目全非”,这实质上也表明此新版教材由表及里都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该教材站在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前沿,构建了音乐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全书可分为基础理论、教学技能、教育实践三个部分,它们分别起到明确音乐教育的目标结构、阐明音乐教育的理论与方法、优化音乐教育的实践行为目标的作用。基础理论部分在原有的绪论、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简史的基础上,增加了“音乐教育哲学”、“音乐美学与音乐教育”、“音乐人类学与音乐教育”三章,实践部分则在原有的音乐教学原则、教学法及音乐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拓展为全新的“音乐教育课程”、“音乐教学领域”、“国外音乐教学法简介”、“其他类型的音乐教育”、“音乐教学评价”、“音乐教师教育”、“音乐教育实习”、“音乐教育研究方法”结构。

二、系统地梳理音乐教育基础理论

该教材系统地梳理、介绍了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如在“音乐教育哲学”一章中对几种不同音乐教育哲学观的引介,在“音乐心理学与音乐教育”中对有影响的西方音乐心理学流派的概述,在“音乐人类学与音乐教育”中对人类学成长的追溯,在“音乐教育简史”中补充了“当代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动向”这一音乐教育的当代史等等。在音乐教育基础理论的介绍方面也避免了以往理论书籍艰涩难懂的文风而选择了化繁为简的普及性话语,如教材从讨论“什么是音乐教育”、“什么是美育”入手,让学生建立音乐教育的基本概念。在音乐教育的概念方面,既强调了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又进一步指出音乐教育包括社会音乐教育等广阔的空间;在美育的概念方面,既强调审美活动在音乐教育中的不可或缺,又强调“育人”为美育的根本目的。因此说,这是一本视野开阔、深入浅出的好教材,对音乐教育专业研究生来说,这亦是步入音乐教育研究门槛的一本很好的导引书目。

三、理论与教学实践和政策相结合

音乐教育各类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优化音乐教育的实践,该教材充分体现了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色,如果说音乐教育哲学、音乐美学方面的学习,是为了深化学生对音乐教育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探索,那么音乐心理学、音乐人类学以及音乐教育简史,则是拓展学生音乐教学理论知识、音乐文化历史视野所不可或缺的;而实践部分则以课程理论为引导,结合世纪之交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尤其是新课程标准制定与实施的实践,从音乐课程、教学领域、教学法、教育类型到音乐教育评价、教师教育、教育实习以及研究方法逐一讲解,力求培养学生掌握较为全面的实际教学能力。

四、结合国内外最新音乐教育研究成果

修订版教材吸取了近年来国内外最新的音乐教育学术研究成果,但本教材不是这些成果的简单堆砌,而是紧扣“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学习体验为出发点,以学生将来的实际工作实践为根本目的为主线来组织教材的内容的,充分考虑到一个未来的音乐教师脑子里可能出现的问题。力求在学科入门的基础知识与最新的研究成果之间,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五、具有丰富的配套音响资料及课件

假如说口传心授和文字印刷分别处于第一、第二传媒时代的话,修订版教材的出版时间则处于“第三传媒时代”(谢嘉幸,200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其充分发挥了作为音乐教育教材的特色:该书配有全套的多媒体课件,每一章节都配上了丰富的音乐音响、教学影像以及具有丰富内涵和教育意义的影片资料,使该教材的理论教学更为生动,实践操作更为具体。

六、新颖的体例格式:导读与引申

篇(11)

[作者简介]刘红侠(1972- ),女,河南西峡人,信阳师范学院音乐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音乐艺术。(河南 信阳 46400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069-02

随着音乐教育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需要,以及为高师院校输送较好音乐基础的生源,突显出音乐教师的能力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既而显现出高师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音乐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单一,综合知识贫乏,综合能力薄弱等问题。上述问题,既有认识层面的问题,也有培养策略层面的问题;既有教育机制的问题,也有教育体制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有助于转变培养观念,丰富培养内容,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评价机制,保证培养质量。

一、音乐教师职业化综合素质培养现状

近三十年来的中国教育,在取得相当成功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已经是触目惊心,旷古未闻,原因既在教育背后的大环境,更有教育内部的小环境影响。

(一)教育理念僵化落后

传统的教育模式,僵化的应试体制,落后的师资配备,封闭的教学管理,固守的教育体系,不平衡的经济状况和地区差异的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导致各高师院校在培养音乐专业学生时,教学计划制订、设备配套建设、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法的运用、各专业之间联系、教师的配合、教师职责和业绩的评价等延续传统的僵化的理念。上至院系领导,下至各科教师,都习惯于原来的方式和方法,顺延固有的管理和教育教学模式,上行下效,相互默认,心照不宣。而这些僵化落后的教育教学理念,严重制约着音乐教师职业化综合素质培养的发展。

(二)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器材匮乏

1.音乐教育师资匮乏。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使得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中小学之间的音乐教师匮乏,高师院校毕业的学生,宁愿去城市不去农村,宁愿去东部沿海不去西部内地,宁愿去中学不去小学。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只能靠有音乐爱好的教师兼职,偶有音乐专业的教师,无论是学声乐的还是学器乐、舞蹈的,全校无论有多少学生和班级,仅此一人,一夫当关,统揽全校。可想而知,这在备课、教课、布置作业、辅导和互动等教学教育的各个步骤,各个环节,即使有三头六臂,也难以完成和胜任如此多的工作,难以实施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更难保证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音乐教育器材匮乏。中西部地区街道、乡镇中小学基本上没有钢琴,最多有几台脚踏风琴、手风琴,或者教师自有或自制的口琴、笛子、二胡,甚至许多学校连这样简单的音乐器材也没有,更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及录音、录像、多媒体设备。所谓的音乐课教师就是没受过师范专业音乐教育的文化课教师,不会识谱,或略知简谱,不会乐器或略懂口琴、笛子、二胡,用五音不全的嗓音给渴盼音乐课的学生教唱两首随意挑来的歌曲而已,所谓的音乐课就是唱歌课,就是紧张文化课学习中用以调节的放松课。可想而知,有志于去高师艺术系深造的高中毕业生,他们的音乐基础素质有多低。

(三)应试教育指挥棒导向偏颇

高考指挥棒作用显而易见,每年为国家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但也因此导致中小学重主课而轻副课,为了文化课的成绩,为了升学的指标和愿望,老师和家长也甘愿挤占音乐课时间,为迎战中招和高考,一切为了文化课争分夺秒。在老师和家长的心里,音乐属于外三门,有艺术天赋和爱好的青少年,和数以千万计、亿万计的青少年,他们的主要才华、智慧、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消耗在知识的接收和继承上去了,消耗在那重复重复再重复的考试上去了,到了终于考上大学时,人生最可宝贵的青春锐气锋芒也消磨得所剩无几了。教师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发现天才的学生或发现某些学生身上的天才素质,应该信奉的观念是:每一个学生都是天才——创造性天才和艺术天才,没能发现和发掘将是我们最大的耻辱。教师要传道、授业和解惑,不是只做知识的传递员;要甘做铺路石,而不是站在山顶上摇旗呐喊;要帮助学生在无奈的指挥棒下挤向大学的洪流,也要引导有艺术天分的学生走向更适宜自身成长的道路。

(四)高师院校音乐师资不完善

全国现有的一百多所开设音乐系科的高师院校或大学中,教师队伍及其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综合素养参差不齐。为了开设相应的音乐系科,招揽生源,达到音乐系科升格的水平,招聘不符合某专业或与专业教学能力、教学水平不符的教师进入音乐教师队伍。教师的基础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综合素养之低,如何培养高素质的高师学生?在大学音乐系科或者高师音乐系科毕业的学生,再到资历稍低的高师音乐系科,摇身一变就是音乐教师,他们把自己学到的一瓶不满半瓶咣当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又教给了他们的学生,这些学生又成了他们的复制品,将来到中师或中学去复制他们的学生,就这样形成一个怪圈式的教育模式。

(五)高师音乐系科课程设置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