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环境设计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2低碳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2.1节能环保与整体性原则
当下,国内居住环境设计普遍存在环境污染大、材料资源浪费等问题。节能环保,就是要摈弃高排放、高消费的居住环境设计思想,以低能耗、环保节约的基本理念指导设计工作的展开。建筑空间包括室内、室外和过渡空间,其中室内空间是建筑价值的主要体现,但这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室外空间与过渡空间的设计同等重要。居住环境设计是对已有建筑环境的深化与再造,通过对各空间的统一组织协调,能够实现室内外空间的有机互渗、达到与城市大环境融合协调的目的。在居住环境设计中,不能单纯追求视觉协调,还应尽量避免生活垃圾,如污水、噪声、油烟等对外部环境的干扰破坏。
2.2以人为本原则
住房是人类生存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其安居乐业的前提和基础。在居住环境设计过程中,应在节能环保、爱护自然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为居住者提供便利与关怀,满足居住者在生理、心理方面的独特需求。值得注意的是,“以人为本”不代表人的需求凌驾一切,人类的追求舒适生活的同时必须与自然环境中的人事物平等共处,为追逐物质享受而牺牲环境、破坏整体和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2.3动态发展与科学创新原则
空间是一种非固定的开放系统,它始终处于动态变化和不断完善调整的过程中。受时代和地域的影响,空间环境会不断新旧更替、持续发展。动态发展原则就是要在设计中保留充分的发展更新空间,以顺应社会活动、时代审美理念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并在设计中延续多层次多风格的多样化理念。同时,要在居住环境设计中采用科学的表现手法,突出设计和环境本身的科技含量,系统、合理地展开整体设计,明确空间的分割与利用。科学创新原则在现代社会尤为重要,它是设计本身时代感的来源,同时能有效提升设计效率,在突出空间感染力的同时彰显设计的文化内涵,带来人视觉与精神的双重享受。
3低碳居住环境设计的具体措施
3.1合理展开空间布局和植物配置
合理展开空间布局,让室内外空间在位置、形状、流通等问题上构成一个丰富统一的整体。结合住区的风向、日照,以及住宅本身的噪声源、污染源及空间分布,科学开展采光、通风、隔热等设计。借助植物、结构设施等构建自然风道,扩大住宅绿化率,降低室内外热辐射,改善居住环境。尊重住宅所在地的地域环境特征,优化植物配置,减少对场地自然环境的干扰。顺应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科学构筑室内外动植物、水资源微生态格局。合理搭配植物和景观元素,以室内植物、盆景等方式美化环境,提升室内植物汇碳系统的整体汇碳能力。
3.2采用先进技术,倡导能源的开发、优化和循环利用
选用安全、环保、低能耗的家居材料和家具,结合人体工学设计空间的使用功能,减少厨房、浴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倡导节约、理性、低排放的消费风尚,摈弃高消费、高能耗的生活方式。倡导能源的循环使用,尽可能使用再生资源、复合材料,减少资源浪费。充分利用二手配件、设备、家具等“旧元素”,将“旧元素”巧妙融合到新的环境空间中。尽可能在住宅区内实现能源集中供给,结合住宅区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和自然环境,借助先进的节能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新能源的普及率。尽量不使用碳基能源,逐步降低碳基能源在总能耗中的使用比重。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大水资源循环利用;深化太阳能光电光热技术的运用;逐步实现风力提水、致热;建立社区污水循环利用系统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2.积极探索校外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的模式。由学生申请,并提供校外研究生指导教师、科研人员、拟就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毕业设计题目、设计任务、实施计划以及所具备的设计条件,学院组织相关专家论证审批后,可由校外科研人员、高层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担任学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学院指定校内相关教师协助指导,并具体负责与学生的定期沟通与联系。这样既可利用校外优质教学资源,又避免了学生在外实习,校内指导教师鞭长莫及的无奈局面。
3.提前毕业设计的开题时间。将毕业设计开始时间提前至第六学期开学初,让学生充分利用第六学期和第三学年暑假,完成毕业设计前期准备工作(确定指导教师、确定题目、确定实施计划、查阅资料、确定设计思路和理念),部分有能力的学生甚至可以完成毕业设计的主体部分,为毕业设计扩充有效的开展时间。
二、坚持毕业设计“seminar”,强化过程管理
1.坚持两周一次的学生毕业设计“seminar”一个指导教师单独组织或几个指导教师联合组织,组织自己所指导的所有学生每两周召开一次学生毕业设计“seminar”,每位学生汇报自己毕业设计的进展、取得的阶段性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指点,相互借鉴。对于在校外实习的学生,可通过网络参加“seminar”;对所指导的学生在校外较多指导教师,也可组织网上“seminar”。指导教师对学生参加“seminar”的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毕业设计成绩。这样既对学生可进行有效地督促,强化过程管理,又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学生前期不做,后期突击应付的问题。
2.坚持每月一次的指导教师“seminar”以教研室为单位,每月召开一次指导教师“seminar”,通报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阶段性成果以及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发现的知识上的、态度上的、技术上的、心理上的、生活上的问题和不良倾向,共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关键,共同研讨解决办法与对策。
3.严格毕业设计中期检查制度以制度的形式明确毕业设计中期检查专家组成员的构成及人数、检查时间、检查的主要内容、检查的形式、检查的组织管理以及检查不合格的处理意见,并明确中期检成绩在毕业设计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检查时所有学生必须以PPT的形式汇报参考资料查阅情况、论文(设计)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遇到的主要问题及下阶段进度安排。检查结果在网上公布并在毕业论文(设计)总成绩中占一定比例。
三、细化毕业设计撰写规范,改革毕业设计答辩形式
1.细化毕业设计撰写与打印规范在毕业设计开展的中、后期,请相关专家以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培训,详细讲解毕业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设计说明的撰写要求与规范,使学生在撰写毕业设计说明时胸有成竹,心中有数。另外,针对环境设计专业单独制定详细的毕业设计说明撰写与打印规范,按照设明撰写的先后顺序,将总体框架与要求、具体的结构安排、每一部分具体的撰写内容、字数要求,打印规范等以表格或视图的形式详细列出,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具体的要求和规范,避免往届设计说明中所出现的结构混乱、条理不强、文字表述词不达意、打印格式不规范等问题。
2.改革毕业设计的答辩形式改革以学生答辩汇报表现确定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考核形式,将毕业设计答辩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次答辩和第二次答辩,第一次答辩在毕业设计展览的现场进行,由相关教师组成毕业设计答辩小组(指导教师不参与所指导学生的答辩),让学生在毕业设计作品展览现场对毕业设计情况进行汇报,回答教师与其它学生的提问,答辩小组现场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评定。第一次毕业设计答辩规定20%~30%的学生不合格,命其限期整改参加第二次答辩。第二次在教室进行,答辩委员由学院指定,学生以PPT的形式汇报毕业设计相关情况,答辩委员会对其毕业设计成绩进行重新评定,答辩通过则毕业设计成绩合格,不通过者则毕业设计成绩不合格,参加第二次答辩的学生不具备优秀毕业设计的评选资格。这样既解决了有限的时间内同时进行毕业设计展览和毕业设计答辩时间上的紧张,又有利于对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的公开、公平与公正。
3.聘请校外企事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担任答辩评委聘请校外企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担任答辩评委并进行打分,以促进学生毕业设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符合社会发展、企事业单位生产与发展需要,防止毕业设计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与主观臆想,使学生的毕业设计的考核更加客观公正,使毕业设计更有参考和应用价值,激发学生认真开展毕业设计的兴趣。
四、为毕业设计成果提供亮才现艺平台,激发学生兴趣
1.举办毕业设计作品展,提供展示成果的机会每年在毕业设计答辩前举办由学校牵头,学院承办,并邀请兄弟院校和相关企事业参加的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展,并对已参加国内其它竞赛获奖的或获得专利的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奖励,促进学生相互监督、交流、学习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与成果的机会和平台,激发学生认真开展毕业设计的热情和积极性。
与规范在工程实际中的重要性相比,当前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教学活动较为重视对学生感性认知的培养,而对规范知识的学习则重视不足.因此,学生在进行专业课程设计时,乃至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不了解专业设计规范,设计缺乏严谨性,甚至会出现设计错误.本科教学中对规范知识的教学缺失造成了教学与实际脱节,导致学生难以适应工作需要.尤其是在本科学习中若形成了不严谨甚至错误的认知,则需要在工作中进行艰难的改正,这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质量,难以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1.2针对设计规范的教学方法滞后
就目前国内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教学而言,有些高校单独开设设计规范课程,从专业课程设置上看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但是规范本身内容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未开设设计规范课程的学校,规范知识的传授仅依靠专业课教师的自主行为,教与学形式松散,规范知识教学难以形成完备的教学体系,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2设计规范融入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
设计规范融入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应本着符合教学规律,提高学生接受度的原则,尽量在不提高学生课业负担的基础上,变专职讲授为在日常教学中渗透规范知识.按照课程特点不同,选择合适的知识结合点,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理解和掌握规范知识.
2.1在专业基础课教学阶段融入规范知识
本科教学活动中的专业课程分为设计与理论两类,按照授课程度的不同,将低年级课程称为基础课程.按照专业基础课程设置,该系列课程安排在本科低年级开设.从本科生教学计划来看,低年级尚处于专业学习的初级阶段,在此阶段加入规范知识讲授,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初期就建立起良好的规范意识,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应当在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中融入相关设计规范知识,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形成正确的认知,养成遵守规范进行设计的良好习惯.
2.2以专业基础理论课作为规范讲授的主要载体
设计规范内容相对枯燥,信息量大,需要记忆的内容多,若单独设置课程,既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易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增加了教学难度,不利于获得稳定、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将设计规范结合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进行讲授,则具有很大优势.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起着系统讲授专业理论知识的作用,讲授时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章节设定具有合理性、条理性、系统性,若将规范与这类课程相结合,则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较为全面地覆盖规范内容,有利于学生全面学习知识,并形成稳定、系统的教学体系.
2.3规范讲授应以专业基础理论课为核心,与专业设计课相互配合
首先,理论与设计课程相互配合,可以使规范知识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更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实践.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讲授的规范知识,需要在设计课程中运用,巩固对规范的理解.其次,理论与设计课程相互配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规范内容,掌握其在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和设计要领,增强记忆.设计课程强调学生的独立思维与创造性构想,在教学中既应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又要让学生习惯在规范的框架下进行思考,增强设计的合理性.设计课程可以对理论讲授起到很好的强化作用,促进理论知识的活学、活用.
3设计规范融入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措施
3.1明晰相关规范,建立资料信息库
环境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因此与之相关的规范条文亦较多,除专为环境规划设计所制定的《公园设计规范》、《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等专业规范外,还包括《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建筑、规划规范中的相关条文.在教学活动准备阶段需将与环境设计相关的规范条文逐一摘录,明晰内容,分类归纳,形成完整的设计规范资料库.
3.2寻找设计规范与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结合点
以现有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托,根据授课内容引入相关规范条文.现有课程大纲是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制定、完善而形成的,具有良好的逻辑性、系统性与全面性.相关专业设计规范内容可按照教学大纲,分类汇总,合理地融入各教学章节,借助现有教学大纲平台系统讲授.
3.3精心组织讲授
设计规范条文表述精炼,信息量大,学生理解、掌握具有一定难度.照本宣科的讲解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授课方法需要加以改进.对于规范知识的讲授应按照教学规律,形成学习—理解—巩固三步系统的教学流程.首先,课程讲授中应结合具体章节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而引出相关规范条文、回答相关问题;其次,对规范条文包含的内容要点进行解释,同时应进一步讲授制定该规范的原因及标准的设定依据,从而在学生的认知中建立起设计实践与规范的紧密联系,使学生牢记规范的内容;最后,引导学生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思考,加强对规范的理解,以达到促进和巩固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4教学案例
以“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课程讲授为例.“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在低年级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内容为环境设计中的基本要素及其设计原理,不同要素均有与其相关的规范限制.如在水体要素章节中,涉及的规范内容包括《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第4章第3节“水体外缘”,讲授中应融入有关条文.
1)专业理论知识讲授
首先讲解水景在景观塑造中的作用,包括水的形态、水对周围事物的映射、水声构成的特有景观特性等.
2)提出问题
针对人的近水心理提出问题:过深的池水会对游人的安全产生威胁,尤其是自身防护意识不足而天性又喜欢戏水的儿童.如何保证游人安全?
3)引入相关规范条文
《公园设计规范(CJJ48-99)》第4.3.2条规定,“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2.0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m,达不到此要求的应设护栏.”
4)讲解规范条文要求
此条文要求设计者,如果为了视觉景观的需要,在池边不设计护栏,则离岸2m范围内水的深度就应控制在0.7m的范围内,否则必须设置防护栏.
5)讲解规范设立依据
为加深学生对此项条文的认识与记忆,应对规范设立背景进一步讲解.条文中0.7m的数据是基于人体工程学得出的:7岁以下孩子常有监护人陪伴游戏,而7岁以上孩子自主、结伴游戏的可能性大,因此以7岁作为规范设定依据;7岁小孩平均肩高0.90m,其落水后,只要站立均可使胸部以上露出水面,得以保证安全.通过规范设立依据的讲解,使学生明白规范设立的科学性、合理性及违背规范的危害,从而使规范条文从枯燥的文字变成形象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记忆.
6)引导学生按规范要求思考
在满足规范要求下,引导学生尝试采用其他方法增加水景效果,比如池底和池壁使用深色调材料,同样可使水景看起来深邃,有助形成清晰倒影.使学生意识到规范的设立是保证环境品质的重要手段,而不是设计的壁垒,从而自觉地学习、应用规范.
2设计的基本思路
2.1传承文化,力求推新
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它的历史文化沉淀。在景观设计中,学校要做到将历史文化的承接与现代化新校园相结合。科学的做法应当是老校区在改建和扩建时,要在保持传统校园特色的基础上注入新的元素;新校区则应该结合现代人的审美理念和现代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创新性设计。
2.2注重生态,关怀人文
校园既是文化空间也是使用空间,学校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要做到人与自然的有机和谐,有效营造出能够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和关怀人的绿色生态校园。
2.3科学划分景观功能区
学校在进行校园景观规划时,要按照学校教育教学功能科学合理地划分教学区、图书馆、足球场场、篮球场以及多功能活动区等。
3主要文化景观节点设计的构思与探讨
为了有效贯彻教育部关于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原则,学校应当在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努力反映时代特点,促进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要合理使用校园空地兴建综合建筑,要将学科文化建设与校园景观建设相结合,切实满足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多方需求。
3.1以雕塑小品烘托深厚文化底蕴
雕塑小品是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雕塑无论是在教育上还是在人文上都可作为一个标志性的景观。它们对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理想情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学校可以根据校园学习氛围和学生思想特点设计“梦想之翼”系列校园雕塑,以帮助学生树立和坚持心中的梦想,明确他们前进的目标,增强他们奋斗的力量。
3.2以园林小品增添校园文化情趣
学校在进行校园景观设计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园林小品来增添校园文化情趣。例如,亭子不仅可供人休息之用,而且可以给校园带来古代建筑的文化气息;秋千可帮助学生在课余时间快乐地玩耍,放松心情;喷泉既给校园增添生命流动之感,又能成为校园靓丽的风景线。
3.3以植物造景展示生态文化
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校园景观建设,可以突出育人环境,将学科、专业特点融于校园绿化中。例如,淮北地区的学校在校园规划设计中可以将乡土树种作为绿化的主要树种,多选用玉兰科、樟科、乔木类等植物,以反映所处的气候特征。还可以在校园内多栽种不同季节的花卉,让校园更丰富多彩,让师生感受每个季节的气息,欣赏到每个季节独有的特色风景。
设计艺术在处理好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同时,更偏重解决好物与人之间的关系,格外重视所设计的产品对人的心理与生理所产生的作用。艺术设计学是一门边缘交叉的新兴学科,是集汇艺术、科学、经济三门学科研究的主要所研究的内容,它的内涵和外延在当前作用下不断地充实和发展,目前它的学科体系尚在构建和完善中。在潘鲁生主编的《设计艺术原理》一书中,给设计艺术下的定义:是指以设计艺术的纵向历史发展和横向的理论研究为对象,针对设计发展和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以及经过不断验证提炼的艺术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和凝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前瞻性和规律性的理论指导,是对设计艺术活动的理性思考。设计艺术几乎包括了设计艺术学中的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和内容
人类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创造理想生存环境的历史;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也是人类改造自身生存环境的历史。环境艺术设计是时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环境艺术是以科学美为前提,进而表现出功能美;以功能美为基础来达到完善科学美的目的。在人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事物的的原则驱动下,人类对环境的艺术化处理,即环境艺术设计,是改良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人们生计质量、创造出理想生活的一种有用手段,环境艺术起码包含城市规划、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公共艺术、城市雕刻、壁画、和供人们生活、工作、休息的内部空间,即室内空间。
(三)设计艺术学科中有关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设计艺术学科是一个具有归纳、多元交织、权变的特别学科。由于其学科的本性决定了,它与新的材料,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社会观念、新的艺术形式、新的创造发明等等,它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对其产生影响,甚至会因为某个因素让其发生变革。因此,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设计主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可以这样理解:设计系统的主体是由许多其他学科的学科体系和相关学科的系统连接。设计艺术学科便是一个完全通达的学科体系,它必定要不断汲取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方式、新方法,以此在多元、交叉学科中不断发展壮大,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及社会的需求。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包含在设计艺术学科中,它自然而然受其影响,也要不断地吸收-发展-壮大,以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范围及其理论研究的内容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范围
环境艺术设计是为社会大众创造出更加适宜的生存、生活以及发展的理想环境,是为社会大众营造出舒适、理想的生存环境空间的设计行为和设计方法。它与人类生活所涉及的多方面因素休戚相关,同时它与人类多方面的联系不仅对维持现代人类生活起着直接作用,也体现出了浓郁的时代文化特征。环境艺术设计的范围,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美学等,系属跨领域跨多种学科,范畴极其宽泛。它是集多种艺术、学科组成的综合性的有机整体。在其与空间、时段、目标的广泛性上,凸显出了它与其他艺术门类不相同的特征。它是以自然环境为出发点,通过人为的空间分割、规划、设计和景观营造建设手法,采用各种艺术、技术的手段,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基础上,协调人、社会、自然环境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此营建出优质的生活、生存环境。“它包括建筑设计,室外环境设计,室内环境设计,景观设计,绘画,雕塑,广场设计,围绕主体建筑相关的外部等路桥和辅助设备,城市规划设计也属于这一范围”。
(二)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的内容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覆盖面很广的跨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因为它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艺术,其决定了和建筑学、环境心理学、美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学科的有机结合。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见识的不段增长,人类生活面的不断扩宽,环境艺术设计自身的知识面也要不断的拓展。其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三、环境艺术设计在整个设计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环境艺术设计是多学科的综合
1.设计学中对设计类型的划分
在设计学中,对于设计类型的划分,不同的设计家和设计理论家由于自身所处的设计范围和他们本身所从事的行业的对设计的观点不同,进行过不同的归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发展,设计的领域也在不断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日常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扩展,过去的设计类型的划分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设计活动,复杂的设计现象。在这样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设计家和设计理论家绝对倾向于按设计目标的不同,把设计大抵划分为:“为了传达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为了使用的设计——产品设计;为了居住的设计——环境设计三大类型,这种划分方法的原理,是将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自然——人——社会,作为设计类型划分的目标点”。
2.环境艺术设计是多类型的设计
环境分自然因素环境和人造因素环境,自然环境经由人工的设计、划分、营建、艺术化处理而成为人造环境。人工环境按照空间形式可划分为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按功能划分,可分为居住环境、商业环境、工作环境等。设计界和设计理论界由于对环境艺术类型的区分并无统一的准则和方式,所以多半是根据空间形式来进行分为建筑环境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室内环境设计、室外环境设计和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等。
3.环境艺术设计综合多学科
环境艺术是一门综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美学等的艺术,是一种人为的艺术和自然环境表现形式的艺术。环境艺术设计即满足了人们生活的需求,又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推动了环境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诗意地栖居大地”,“适合于人、适合于空间、适合于时间”,即环境艺术设计的“三个适合”,它与环境艺术设计的“三个原则”其作用越来越被人类重视。比如,在多元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推进下的我国城市环境艺术,其发展模式也愈加的现代化,多样化,专业化。其文明发展,也融汇科学性、艺术性、公共性、趣味性于一体,经过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活化处理,从而促使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推动环境艺术与城市环境设计的和谐、绿色、可持续性的良性循环发展。
(二)环境艺术设计对当下建立设计艺术学科有了新的认识
进入21世纪后,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人们创造理想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对建立设计艺术学科的主题的确立一个新的认识。当今环境艺术设计,把经济、意识形态、技术、社会特质加以重视;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诸多要素中,将技术、科学、人文、美学等和其他商业因素加以融合,成为一体,大大扩展了设计艺术学的深度和广度。资源问题、生态问题、设计形态问题是21世纪我国设计艺术发展的三大主题。环境设计对未来社会文明的思考,不能简单地理解与市场结合即可,而是要有长远发展战略的眼光,如何进一步解决未来新的社会问题和进一步更新现有的设计语言?因此,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研究更应以“知识整体”的观点为立足点,不断的在整个系统中吸取新的理论、方法、方式,促使设计艺术学逐渐的完善和成熟。
(三)环境艺术设计在设计学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设计实践、设计现象、设计规律是设计学研究的一门专业学问。恩格斯曾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我国设计界长期以来都只是重实践轻理论,或重技艺轻研究,造成了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的失调。忽略理论和实际的钻研,便是忽略能给将来带来成长的强大优势,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和来源,而理论反过来又能指导设计实践,让实践得以提升,如此循环反复,并不断的推动设计实践和设计理论得以全面深化和发展。环境艺术设计是理论和实践的综合体,其设计理念、设计手法、设计思维、设计表达等都离不开实践对理论的检验,同时其设计理论通过设计实践得以全面深华。环境艺术设计如果没有具体的设计事例来说明就会显得空洞;具体的环艺设计实例没有抽象理论的作依托就难以达到解决问题的实际。以设计的形式美法则为例,人们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可运用形式美的规律进行构思、设计并把它实施、营建出来。就是利用重复和交替、韵律和节奏的形式美法则作为构图手段与设计实施,这是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力回答。
(四)环境艺术设计体现设计的文化特征设计文化是人类艺术创作的文化
设计作为造物文化,它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现。“文化是人的产物,人也是文化的产物,人创造文化,同样文化也造就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设计文化的体现,反映的是文化的创造力和主动性。“文化是一种经过时间的洗礼而形成的生活印记的沉淀,是不可复制的”。雷蒙.威廉斯曾说: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方式描述。由于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不同以及历史发展不均匀性,形成了各国、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特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其文化博大精深,拥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并且经过千百年的继承和发扬,构成了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文化特征。文化在其向前发展过程中,出现一种特定现象即文化回归、文化复旧和文化反弹的迹象,环境艺术设计是文化的一部分,必然同其他文化一样出现此迹象,也就是常说的本土化现象,环境艺术设计的本土化,也正迎合了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方向。我国当下环境艺术设计中对传统文化要有新的理解,而不是照搬照抄,应该在继承中求发展。如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设计,就是我国传统环境设计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扬的综合体现。向前发展过程中,出现一种特定现象即文化回归、文化复旧和文化反弹的迹象,环境艺术设计是文化的一部分,必然同其他文化一样出现此迹象,也就是常说的本土化现象,环境艺术设计的本土化,也正迎合了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方向。我国当下环境艺术设计中对传统文化要有新的理解,而不是照搬照抄,应该在继承中求发展。如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设计,就是我国传统环境设计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扬的综合体现。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是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继承是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源泉,创新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灵魂。人类环境要持续发展,必须要把人类文化和历史加以保护和利用,并借用科技的力量不断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
二、改革的具体内容
1.教学理念
打破简单照搬其他高校的教学模式,根据学院二类本科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特色鲜明的教学理念。将树立信心、培养兴趣、开阔视野、如实表达这一思路作为低年级专业课的整体理念,强调立足于扎实基本功的创新能力培养。
2.课程设置的微调与改革
合理的课程搭配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具有良好的理论支撑。低年级的设计类课程应该从设计规模出发,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如家具设计、家居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等。同时,辅助类课程如设计方法、设计表现类课程等,也应该配比合理。
3.教学环节的改革
传统教学多设置了课题讲授、调研、设计、绘图等环节,大同小异,如出一辙。针对课程的实际情况设置环节、方式、内容、学时,更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4.教学环节与内容的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正是针对性解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基本功问题背景下提出的。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借鉴可以打开眼界,有审美能力、懂欣赏是今后开展设计工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在作业设置环节需要跟上发展的步伐,引导学生开阔眼界,总结前人先进的经验并为我所用,以解决学习中的设计前沿性问题。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中,环节内容和比重的改革尤为重要,具体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设置。在设计课程的初始阶段,可以增加经典设计案例讲析、临摹环节的学时;调研环节可在课程之初和中间阶段分别设置,便于合理调整设计方案。教学内容的设置应该不断更新课题,紧跟时展的需要,设置新颖且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力的课题。如,在公共设施设计课程中可以将信息时代的设施设计作为设计课题,引发学生深刻的设计思考。同时,教学内容中可以加强观念和方法的传授,强调设计从灵感、构思到概念化、细化的连贯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强调设计创新的重要性。
5.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
简单的作业评定方式只重结果而忽略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评价中设置阶段性环节,将讲评、表现、构思、模型作为各环节的重点评价对象,使课程以循序渐进的模式展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积极性,并按步骤、有计划地完成作业。
2文物布展陈列的一般照明和特殊照明的关系
文物陈列的一般照明和特殊照明是按文物的类属来区分的,对光照不敏感的文物采用一般照明,如非彩绘石器文物、非彩绘陶器文物、金属文物、文物复制品等;对光照敏感的文物必须采用特殊照明,如丝织文物、纸质文物、漆器文物、彩绘文物等。一般照明的照度尽可能满足文物展示的要求,对光源、色温和显色性诸方面可以追求达到最佳效果;而特殊照明基于文物保护的照明原则和限制条件,照度值应控制在国家文物局规定的范围内,如丝织文物、纸质文物、漆器文物、彩绘文物等的照度值为50—80LX,色温在2700—2900K之间。由于红外线、紫外线以及接近紫外线的可见光短波(1≤400mm)区域对文物展品影响较大,为了避免它们对文物展品的损害,照明灯具应加装光源滤红滤紫镜片,尽可能地过滤掉这些有害射线,将对文物展品的损害到降低。还应该做好照明控制,尽量减少文物的光照时间,国家文物局《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中规定:应减少灯光和天然光的紫外线辐射,使光源的紫外线相对含量小于75μW/lm。同时对展厅特殊照明的全部光照及总曝光量进行控制,对光特别敏感的展品总曝光量控制在小于120000lx.h/年,对光敏感的展品控制在总曝光量小于360000lx.h/年。若在展线上同一柜内既有光敏感文物又有光不敏感文物,一定优先满足光敏感文物的照明设计要求,处理好两者之间关系是优秀照明设计的评价尺度。
3文物陈列的专用灯具和展厅光环境塑造
文物展品是博物馆一切行为的中心,策划、装修、布展、照明、开展、撤展……所有过程都围绕珍贵的展品而设置。因此,在整个行为过程中如何安全保护独一无二的珍稀文物成为博物馆展览的首要课题,博物馆照明设计必须优先处理好安全保护展品和更好展示展品之间的矛盾。照明安全有三个注意事项:其一,机械安全。灯具从安装到拆卸应方便、快捷、稳固,不得有跌落等危险。其二,电气安全。灯具为带电载体,电气需符合电工安全规范,无触电、起火等隐患。其三,灯光安全。灯光安全最容易被忽略,光辐射、照度水平、曝光量等都是损害展品的无形之物。灯具的设计和选择对文物展品的安全至关重要。博物馆专用灯具首先应具有加装紫外线和红外线滤镜的功能,具有精确调光装置,完美地解决博物馆照明场景中不同展品应用不同照度水平的问题,配合DALI智能照明系统,让灯光管理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使场景的切换变得灵活。在博物馆灯光设计中,对辨色性要求一般的文物展示环境,可采用显色指数不低于80的光源作照明灯具。对于辨色性要求较高的绘画作品、着色织物、彩色陶瓷等文物,多采用显色指数(Ra)大于90的光源作照明灯具。光源的显色性直接影响展品色彩的色调和饱和度的展现,专业博物馆照明LED芯片的使用,可以提供显色指数高达90以上的光环境。随着LED技术的发展,相比金卤灯和卤素灯等传统光源,LED有着能更好控制色差的优势,让灯光更加纯正、柔和、自然。博物馆照明设计中通常采用一般照明与局部重点照明相结合的手法。比如对于立体的展品,通过定向照明和漫射照明的结合来勾勒细节;对于一些大型三维展品,用定向照明和反光照明从两侧投射,造成不同程度的阴影,突出立体感。展陈照明应通过不同的亮度对比,明暗搭配,光影组合,折射出文物富有立体感的艺术效果,利用灯光赋予文物生命活力,逼真呈现。然而,因照射的人造灯光还原质量不同,可能会导致映入观众眼睛的文物外观及色彩偏色、含混、黯淡等,与原本相比可能会大大失真。灯光是博物馆场景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做好光环境设计工作,以真实还原展品的色彩、细节、层次、对比和锐度等,再现历史文化的综合信息。
亚氏认为,真实的环境世界本身是复杂和多样化的,但复杂混沌背后的空间组织方式又是有章可循的,局部环境之所以能够恰如其分地存在于特定的时空中,与其所在的整体环境的组织关系密切。虽然环境由众多层级和不同尺度的要素构成,但当我们提炼出要素“原子”和“分子”的组织经验时,曾经发生在不同尺度中的美好环境才有可能再度出现。历经多年,在基于大量环境行为的调查研究后,亚力山大在《一种模式语言》一书中提出了从城镇、社区、邻里、建筑直至细部构造的253条模式,这些模式一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伴,代表着有活力的、自下而上的、适度合理的环境单元,并用通俗易通的图解和文字加以表达。同时,每一模式也可看作构成环境语言系统中的语汇,语汇之间可以依据设计条件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每一模式在尺度上都有助于完善它前面的“较大的”模式,同时也为后面“较小的”模式所补充,从而有助于设计者利用这些模式及其组织关系,在模式语言的语构网络中重构美好环境,实现建筑的“永恒之道”。不过,相比亚历山大早期的《形式综合论》和《环境结构的原子》等偏重数理分析的论著而言,模式语言理论除了延续结构主义思想外,也重视从现象学的真实体验中把握环境的意义,以达到“结构—人文”合一的理想研究范式。
(二)重视临场体验、回归质朴本真
作为模式语言思想的基础,《建筑的永恒之道》不但在源头上奠定了《一种模式语言》及其后来学术论著的思想基础,更重要地是指出了人们认知和践行“精神家园”的思考方式,那就是重拾曾经淡忘的现场感受、地方建造过程以及根植于场地和内心的历史情怀。在亚历山大看来,工业文明之前的城市环境似乎具有更多的“精神特质”,人们自发地、循序渐进地、相互协作地建造着他们的家园,为物质环境注入归属感和亲和力。而现代主义则倡导设计分工、图纸替代现场、技术精英主宰设计,导致设计者与使用者、环境与用户、物质环境与精神家园割裂。亚氏也在其所著《住宅制造》一书中揭示了现代主义生产体系下产生这些隔阂的必然性,并认为,只有对现行生产方式进行根本变革,才能重归自古以来便存在的设计“永恒之道”。之后,亚历山大强调设计应始终立足于现场感悟,分析及日常建造经验的积累,摈弃学院派的抽象说教和功能主义的金科玉律。虽说这些理念在当下看似乌托邦,但其间蕴含的人性关怀,对环境存在本真意义的追求都是难能可贵的。
(三)“彻底”的公众参与
从制度上改良现行生产方式的有效途径便是引入公众参与,《俄勒冈实验》和《林滋小吃店》等成果试图从实践上论证公众参与对塑造有活力环境的重要性,影响了“社区建筑学”和“社区设计”理念的推广,形成了“使用优先”的设计方法和以建立设计导则为目标的“任务书设计”模式。而亚历山大提出的253种模式正是以其通俗易懂的图解语言,以设计导则的方式帮助民众参与设计和建造。因此,以用户和使用优先为准则的参与机制不只停留在调研、分析和设计阶段,更在于实地的建造阶段,公众参与的彻底性也并非排斥设计师的指导,而是强调公众参与建造的全程性。唯有此,才有可能协调政府、开发商、设计单位和用户的多方利益,才有可能保证模式语言思想付诸实施。
(四)具有应变性的模式
模式语言不是一些学者所理解的那样,是僵化封闭的。253种模式在亚历山大看来只是迈向“永恒之道”的开始,人们只是在开始时以设计导则的方式套用该模式,然后在实践中逐渐体会并内化为结构关联、临场经验和公众参与等思想,模式语言指导下的“永恒之道”才能真正实现。此外,使用模式的系统就像使用语言一样,有些语言根生于民间,即使是一般的公众也可以运用自如,能否创造良好的环境并不仅仅在于人们掌握现有语言的多少和熟练程度,更在于是否能因地制宜地根据既有模式进行完善和变通。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人们讲出来可以千变万化,这样每个人运用这些模式都不一样,可以产生无数不同的形式,就如同人类语言可以用来创造无穷无尽的句子一样。一旦人们从初学语法的限制中走出来,根植于现实建造经验的既有模式便赋予了新的意义,如此随反复,模式语言的适应性得到了延续。
二、模式语言的教学启示
(一)结构主义思想促进教学内容整合
面对环境设计的理性与感性、结构与人文、宏观与微观的专业特点,除了从上述某个侧面建构各个院校的环境设计教育特色外,整体的、基础性的、具有普适性的教学内容仍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然而,整体性的过程是要将上述分立的专业特性统一在一定的结构框架内,以形成相应的教学体系。另外,学生习得的知识经验最终还要用于实践,而企业(公司)的设计项目一般均具有整体性,各类知识被统一到一个完整的项目下运作。这样,与学校按课程分解传授知识的运作方式截然不同,造成了企业项目运作的整体性与学校课程知识分解性的博弈,对以项目制合作为基础的校企合作影响较大。而在《一种模式语言》中,结构化的设计思想使作者十分看重规划、建筑(含室内)、园林乃至细部构造等不同空间层次的整合问题,并借由结构化的理论模型融合了感性与理性的对立。从学科专业的发展现实来看,环境艺术设计多年来的跨界与融合已催生出专业发展的包容性,如果将模式语言的设计方法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教学内容将有自然获得模式语言结构化“基因”的可能。概括起来,在学期项目制实践教学中,教学内容的整合可分为课程之间的整合和课程内部知识模块的整合。以居住区环境设计为例,授课内容的编排可与模式语言的空间组织层级相对应,课程从小区详细规划开始,经由园林设计、建筑及室内设计,再到细部构造设计,我们称这种一般框架为教学的“基本模型”,是描述和指导学期项目教学的基本结构。然而,基本模型结构并不意味着设计及教学过程时序的固化,相反,由于项目设计的整体性,不同空间层级的设计内容是相互渗透和彼此制约的,完全分段式的教学安排显然不能胜任。例如,设计流程末端的细部构造设计会影响甚至原有的方案设计,园林设计未能与住宅内部需要优质景观的房间相对应,均会导致上下游设计过程中出现负反馈的情况,而且,现实项目的运作过程可能比教学时的情况更为复杂、多变。因此,除遵循常规教学管理的“自上而下”的“基本模型”外,仍需补充“自下而上”的“修正模型”予以完善,修正模型的意义在于其自由度和灵活性,将来自各个课程的不同知识模块(模式语言)进行跨时段组合,以灵活介入的方式适时“插入”基本模型之中,由学期项目教学总负责人组织调配,这对以往按部就班的教学管理方式提出了新挑战。
(二)从模式借用到自主创造
设计创新更多是立足于既有成果的继承、重组和模仿,并在长期的借鉴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的思考方式和知识技能。模式语言为初学者提供了便于模仿的环境单元,这与大多数初学者经由模仿再到创造的学习过程相似。因此,依照模式语言思想,教学的第一阶段可强调借鉴和模仿,学生只需借用既有模式语言或对其稍加改动,便有可能设计出具有活力的环境场所;第二阶段应突出学生思辨和重组各类模式语言的能力,以模式语言的评析和反思为主导,逐步替代第一阶段的模仿,为创造性地改良既有模式奠定基础;第三阶段是形成设计思想的认识论阶段,除了帮助学生运用模式语言理论组织环境系统外,形成模式语言的观察和思考方式应比掌握既有的模式语言本身更为重要,这种观察和思考方式就是重视临场体验,从真实的自然条件、社会文脉和行为事件中检验和创新原有模式语言。因此,经过由模仿上升到设计方法论的过程,不仅是模式语言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与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相吻合,理论研习与教学实践的联姻可藉此形成。
(三)重拾临场体验的设计研究方法
设计研究方法除了基于实证主义、人文社会科学的调查、统计分析方法外,个人主观经验的积累和体验也是不可或缺的。在模式语言理论看来,基于个体经验和理解的现象学方法在强调身体作为环境感知中介的同时,也强调了身体作为设计和建造中介的重要性,而这一点恰恰是当前环境设计教育所日渐缺失的内容。设计中介(工具)在适应现代生产方式的同时,也在简化或弱化我们观察、设计及建造的本能,完全借助图纸或其它新媒介,设计和建造成了纯粹的“人—图”关系或“人—机”对话,潜藏于土地、空气、山林、雨露和世俗生活的场所情态正被时髦的“设计理论”和工具所替代,最终可能导致作品远离现实生活,仅存留其作为躯壳的外表形式。因此,从模式语言思想感悟设计教学的真谛在于重拾临场体验的设计方法,在适当借用现代设计中介(工具)的同时,在身体与场地、身体与材料、身体与现实建构的过程中回归环境设计的“永恒之道”。
Abstract:Thispaperontheenvironmentandhumanpsychologyofspaceconceptssuchasthedemandforananalysisoftheenvironmentalpsychologyexpoundedontheterritoryoftherelevanttheoriesofarchitectureandenvironmentaldesigninanumberofapplications.AndHunanUniversityasanexample,thetheoreticalanalysisandcasestudies,thecombinationoftheterritoryoftherelevanttheoryinarchitectureandenvironmentaldesignoftheembodimentofthedesignanddrawtheattentionofthecorrespondingprinciples.
Keywords:space;environmentpsychology;territory;architecture;environmentdesign
1环境心理学与建筑及环境设计之间的学科渗透
1.1人的行为心理及其对于空间的需求
在人类的生活当中,空间可以被称为场所,时间则可以被称为场合。人们通过一些行为去创造空间(如建筑设计及环境设计),当其处于不同场所和场合则会有不同的体会。人们通过对外界的不断感知,追求适宜的空间。而人类感知外界的方式主要有四种:本能、认知、意动和技能,当他们身处空间中时就需要该空间有刺激性、需要有安全感,需要有识别性。由于人的心理是先天本能和后天学习的行为的综合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也会对人类的行为及其对外界的意象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对空间的感知。
1.2环境心理学
人类可以创造和改造空间环境,同时空间环境也反过来会影响人类,它们可以组织人们的生活,行为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特别是人的行为心理。而研究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的学科就是环境心理学,其研究范围涉及到了社会行为和人的心理,它属于一门交叉学科。
建筑和环境是承载人行为的场所,在设计时对人的行为和心理因素的考虑是必不可少的。由于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知觉心理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所以其研究成果目前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建筑与环境设计当中来,例如通常在步行街的设计中结合人的心理因素设计流线、景观及空间形态;凯文·林奇通过认知地图作为其调查研究的手段提出了城市的五要素……而环境心理学中有关领地性的理论目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下面就以环境心理学中的领地性这方面的理论为例探讨其在建筑与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2人类的领地性及其功能
领地性主要是指个体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要求占有和控制特定空间范围的一套行为习性。人们通过一些细致的行为或简单直接的方式,如放置一些标志,划分一些区域等,使领地个人化。当前的理论将人类领地性的种类分为三种:(表1)
而领地性对于人类的功能有很多,主要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2.1私密性的需求
人们都是希望能生活在有一定私密性的地方,以此让自己获得安全感。拥有一个可以自己调节私密性和自由控制支配的地方,对人们维持身心健康和正常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人们发现自己没有能力维护自己的私密性,可能自身会产生压力和其他严重的心理问题。而领地正是人类对于私密性追求的体现,比如有了家,人们就感觉有了坚实的后盾,生活中有了安定;有了公司人们就不会顾及其他因素对其工作的影响等等;
2.2组织功能:组织功能主要表现在组织日常生活,提供稳定的社会组织,维持和发展社会组织,比如学校、医院、工厂、火车站、机场等等,将人类各种不同的生活组织起来;
2.3优先居住效应: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在体育比赛上所体现出来的。比如在自己的运动场或国家进行比赛,要比在其他地方比赛发挥更好,即通常所说的主场优势。
3领地性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从领地性的功能来看,其有保护私密性和社会组织作用,体现建筑设计上就是通过空间开放性和封闭性的组织及对空间尺度的把握,形成通常所说的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空间的变化体现了空间的趣味性(刺激性);领域性则形成了一种心理的安全感,使空间成为一个场所,产生归属感(安全性);而空间的变化同时使各个部分产生不同的特征,体现可识别性。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在当前的居住区设计当中,像“社区”,“组团”等流行的概念,都体现了领域性的特点。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说到:“建立起一种社会结构以及相应的,有不同层次空间的物质结构,形成了从小组团和小空间到较大组团与空间,从较私密的空间到逐渐具有更强公共性空间的过渡,从而能在私有住宅之外形成一种更强的安全感和更强的从属于这一区域的意识。”①在设计中通过把住宅区划分为更小的单元(私密),更明确的单元(识别性),并用综合性的分级系统联系起来,通过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空间的过渡,在住宅周围形成一些亲密熟悉的空间,使居民能更快地相互了解,这样就加强了归属感。如果空间的规模过大或是边界不够清晰,人们会对此产生陌生感,自然无法在那里呆下去。此外还有一些其他例子:如医院中病人能够拥有一个可自由支配的空间,有利于其身体的康复;在别墅设计通常设计了会客的客厅和供家庭内部人员使用的起居室,不希望外人进入私人领域,而且两者的装饰风格通常会不一样,客厅相对正式一些,而起居室则相对随意一些;在开敞式办公空间中,座位成组成团的布置,写字台的隔板等都体现了领地性的特点……
在湖南大学复邻舍交往空间的设计当中就可以体现出某些关于领地性的理论。在复邻舍的交往空间中都设置了供人休息的坐椅,但是不同地方的上座率却是不一样的。位于边庭的座椅(图1)虽然比较醒目,但是真正愿意在那坐的人却不多,而位于东南角休息空间(图2)的座位虽然位置隐蔽,但是不少同学都喜欢在那里坐。究其原因是由于位于边庭座椅的区域形成的领域感很弱,虽然通过矮墙划分空间,但是整体比较通透,座椅虽靠矮墙布置,坐在上面背部未受到充分保护,由于处于交通核心区,背后总是感到有人走来走去,难以使人产生安全感,人在那里会显得比较局促。东南角处的休息空间则好一些,只有一个入口,领域划分明确,虽然没有坐椅,但是呆在那里受到的干扰要少得多,所以不时会有人在那里聊天、看书,人气较边庭处旺。而位于半地下室的展厅(图3)则由于基面下沉,四周围合形成了领域,再加上组织了一定的功能,所以经常会有人停留,所以对于公共交往空间的设计在保证其开放的前提下,仍要明确领域的范围,增强人在空间中的安全感。
4领地性在室外环境设计中的体现
就室外环境而言,领地有两个重要的特征,即边界和核心地带。志水英树在其所著的《建筑外部空间》一书中,将外部空间的构成元素分为边界、场所、出入口、通道、标志、周边六项。②室外环境除了应有以上的六项元素之外,更应该有人的参与,应该得到人们的认可,使其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被称为好的环境。而通过对各种要素的形态进行改变,空间所产生的领地性的强弱感觉也会不一样,从而影响人对其所处空间环境的感知。
例如对边界要素进行改变。用墙来划分领域的北京的紫禁城、用列柱来划分的圣彼得广场、通过高差来划分的北京天坛、通过记号来分隔的毛利家族墓地的灯笼群等等。在这几种类型中无疑以紫禁城的领域性最强,私密性最强,给人感觉是封闭、压抑,而天坛则是相对领域性较弱,给人的感觉则是开敞、通透;再例如对场所要素进行改变。如平地型的圣马可广场与凹型的法国协和广场、凸型的卡比多罗马市政广场、坡型的罗马西班牙广场,无疑圣马可广场与周边空间的接触更容易,也更容易进入,领域感则更弱一些。
领地性除了在空间形态的变化中体现之外,在其他一些小的细节方面也有体现。例如在公共空间中对于座位的选择,人们喜欢坐在边上,而不是被人夹着坐;人们在行走时喜欢靠着旁边有防护物的地方走;比如人们通常喜欢呆在比较隐蔽的地方观察别人而不是被人看……
如果观察湖南大学中北楼之间的开放空间(图4),会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现象。北楼、中楼、复邻舍和工业设计系四栋建筑围合而成一个宽敞的院子,加上廊、乔灌木等要素对空间进行再次分隔,其尺度与场所感是好的。院子中央是一块抬高的平台,平台的东面和南面(图5)有一圈依靠灌木布置的休息椅,上面经常有学生在聊天、休息等等。东南面的平台下面由于有平台高差和灌木的围合,比较私密,这是看书学习的地方;而中央平台的空地则是供学生平时举行活动的,比如“英语角”。通过边界、场所等要素的改变,不同环境要素形成了不同领域,也适合不同心理状态的学生身处其中,各得其所。不过中央平台过大,人站在中心缺乏凝聚力,或许通过雕塑或标志再分隔一下可能好一些。平台北面的几个跌落平台(图6)由于高差比较大导致人的可达性太差,容易使人产生畏惧感,难以形成领域,导致无人问津。所以在室外环境设计中要切实考虑各要素的改变对人的行为心理所产生的影响,以人为本,切实地考虑各种问题和矛盾,营造宜人的空间场所,舍弃以往的环境设计中只重美学重“图案”的作法。
5结束语
透过领域性在建筑和环境设计当中的应用,可以认识到在建筑和环境设计当中归根到底还是设计人的行为心理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类创造环境、改变环境过程当中应时时考虑到人的心理和行为,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和矛盾,塑造舒适宜人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布莱恩·劳森著,杨青娟,韩效,卢芳,李翔译.空间的语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2]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3]志水英树著,张丽丽译,慕春暖校.建筑外部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二、新零售的特征及影响
新零售的概念是阿里巴巴的马云在2016年10月召开的云栖大会上第一次提出的,他认为:“未来的10年、20年,没有电子商务一说,只有新零售。”这里所说的没有电子商务,是指没有纯粹的电子商务,线上电子商务平台、线下实体店以与物流一起高度融合,实现无差异的购物体验和交付服务。交易平台、交易入口、流量、交易点等与现在相比大大分散,个体零售商和机构零售商围绕着消费者会员、支付、仓储、物流、服务等信息数据全面打通和共享,公平地比拼价值创造和消费体验。
(一)新零售时代的零售和消费的特征
1.精准消费是新零售时代的核心消费特征
消费的最终理想是每一次消费都是完全符合心意的,而对这种期望的满足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充分的可选项;二是最低的选择成本。消费目标可选项不足或选择所需付出的代价超出心理预期,都会迫使消费者降低心中预期,选择次优选择。而在新零售时代,市场上所有供给触手可及,消费者能够以很小的成本获取到最称心如意的目标。也就是说,消费者每一次消费选择都会遵从内心,而外界的引导作用会越来越小。对于商家而言,需要进行精准定位和精准营销。
2.平台分散化
无论是传统零售还是电子商务,都体现出走向分散的规律。传统零售业从批发、品牌店、商场到专卖。电子商务从淘宝上的批发,然后到天猫、京东这样的综合平台。综合平台垄断下,不断出现专业定位的库存运营的唯品会、专做化妆品的聚美优品。而越来越多的大品牌开始自建官网电商平台,市场细分会持续深化,最终会形成泛在平台的局面。
3.产业链与消费者的对话,从纵队转变为横队
传统零售模式中,消费者面对的是渠道商,一切的消费体验都取决于渠道商的能力。并且消费者想跳过渠道商看到后面的品牌商、加工厂、技术和资本方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在新零售模式下,资本运作、技术比拼、加工工艺、营销推广技巧、渠道能力都成为影响消费者体验和决策的因素,并且都透明及主动地展现在消费者面前。因此,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大问题,否则就会被消费者看作隐患,被竞争对手抓住进攻的突破口。
(二)新零售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
新零售是对“人、货、场”等商业要素进行重构,包括重构消费者与商家的关系、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生产与零售的关系、体验与购买的关系等。对每个企业而言,不仅仅是营销模式的转变,而是从资本运作、研发、生产、物流、营销等所有的经营环节与外部关系重构的过程。所有企业都会成为信息和数据合一,实现消费者的可识别、可定位、可服务、可洞悉。而对消费者而言,消费可能会成为一种被动的行为,商家在很多时候比消费者“更懂”自己。消费体验不仅仅是后去商品或服务,而是能够从商家获得包括文化、生活规划、消费理念引导等更高层次的价值收获。而这种一切围绕消费者价值创造为中心的零售和消费,线上销售可以利用网络实现信息相关的服务,继续带来更加便捷和精准的信号传递。但是加载在产品实体上更多消费体验必须在特定的空间下,由消费者亲身体验后才能获得。而这些附加的价值消费的来源主要是线下实体店,那么线下实体店如何正确定位和转型,以迎合新零售时代全新的零售和销售模式,关乎实体店的生死存亡。
三、新零售时代实体店的转型发展
新零售时代实体店的转型,必须对战略定位、经营理念、管理方法、经营工具进行变革,从而将自身与消费者、供应商、物流仓储、其他渠道之间的关系和协作模式调整到符合新零售时代零售和消费规律的状态。战略定位转变是指实体店必须改变传统的“柜台”定位,走“自营综合消费服务商”的道路。以往线下渠道为王的时代,实体店与“供应商”“消费者”都处于“对立”关系,一边拼命推销不降价,一边不断压低供应商供货价,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电子商务出现后,供应商和消费者都纷纷转向线上进行透明化直接交易,实体店终于“人去楼空”。而在新零售时代,实体店必须与供应商建立共生共赢的关系,并为消费者提供线上线下无差异的消费体验。因此,实体店应建立自身的“品牌”,与线上零售营销协作,主打消费体验和增值服务,最终发展成为以价值消费为主题的综合消费服务空间。经营理念转变就是要改变卖方为中心和纯货物买卖的经营观念。在零售业进入电子商务时代以后,就变成了买方市场,消费者在交易中的主动权大大提升。从几个电商平台的评价体系和售后服务可看出,消费者的满意度和评价反馈,可以直接决定其经营效益甚至是在平台上的生存空间。目前,仍然有很多体验者对电商无法体验、质量无法保证等缺陷进行攻击,还对自身优势过于自信。随着主流品牌线上旗舰店的开展,以及产品品质和服务的线下线上打通,实体店的这些优势将会进一步被削弱。因此,实体店应转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特别是大店应积极提升服务质量,拥抱新零售。此外,纯货物买卖已不是竞争消费者体验的关键,当货物差异化越来越小,消费体验就体现在服务流程、消费环境感知、增值消费项目、个性化服务等。因此,实体店不能局限于货物的买卖交易,而是应以综合消费服务商的姿态,在环境设计、功能部署、消费项目设计、服务流程、品质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重构。在实体店寻求转型突破时,纯互联网企业已开始通过多种途径走到线下,它们对互联网模式有深入骨髓的理解,将在新零售时挥更大的作用。例如,小米公司在新零售领域就走在了其他企业的前面,依托小米生态和小米品牌,已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
四、新零售时代实体店环境设计———以小米之家为例
小米之家是小米公司成立的直营客户服务中心,为广大消费者和“米粉”提供手机及其配件的自提、技术支持、售后服务,更是“米粉”们的交流互动场所。小米之家不参与任何经济交易挂钩的业务,即用户所有下单、付款、退款等都通过小米官网完成,门店只提供自提服务。若消费者在自提时发现产品有质量问题,可以当场按照退换货政策进行处理,其他订单用户也可以预约到小米之家服务站进行退换货。按照小米的规划,未来3—4年,小米之家将开设1000家。自2016年起,小米之家由服务型店转型为集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直营店,并且将小米生态产品全部部署到店中。小米之家的环境设计秉承了小米产品和品牌的一贯风格———简约、清新。无论从外部装饰、LOGO布置、室内装修、柜面、产品展示等,都保持了统一风格,与苹果旗舰店颇为类似。从产品展示本身,新奇多样的智能化单品,任由消费者自由体验,使得实体店具备了娱乐体验的功能。店内几乎没有明显的营销的痕迹,如大量的价格或优惠宣传,也没有营业员尽力的推销。消费者在店内纯粹自由地玩乐和体验,不会受到打扰。小米之家将生态产品进行了品类划分,并且设计了实景体验区,消费者能够真切感受到产品买回以后的实际效果。小米之家内布置了很多休息的沙发和消费者可以坐下来“玩”的座椅,这样有利于延长消费者体验的时间。从小米之家的实践看,小米公司自身具备产品研发和品牌打造的实力,其线上的营销以及生态建设已十分完善,并且具备超强的把控力。小米科技已在消费者心目中成为“新国货”的代名词,加上其产品让人难以置信的价格,吸引了大量陌生消费者接触小米、选择小米。与纯互联网公司一样,在普通消费者心目中至今还不是十分接地气,没有线下实体的深厚积累,难以打破消费者信任的防线。而小米之家依托先进的产品生态和线上运用模式,将体验和服务功能做到线下自营,从而自然而然地在一个同样公司流程和标准下完成线上线下的融合和互动。借鉴小米之家的经验,传统实体店在环境设计方面可进行的尝试包括信息交互科技化、消费流程智能化、消费空间开放化、风格显性化。信息交互科技化是指在新零售时代,消费购物过程中都体现出信息的交互,而传统的实体店中除了实物展示和店员的推介,没有任何与互联网相关的信息交互,如电子订单、网络会员、支付入口、售后信息等。因此,新零售时代的实体店中的信息元素必须与互联网信息交互融合,让消费者进入实体店后不会出现信息交互的倒退或阻碍。消费流程智能化是指实体店的营销和购物过程中,减少传统的人为干预,让消费者通过店内的各种智能化的体验流程,顺利、自主地完成消费过程。消费流程的智能化也体现在实体店消费信息和操作与线上的融合,消费者在店里可能会产生消费联想,要求实体店能够通过边界的展示渠道如PAD、电视大屏幕等为消费者提供搜索和选购其他更多丰富产品。实体店在空间设计上需要更加开放,将传统密集的产品展销方式转变为更加宽敞、透亮,兼具消费、休息、交流功能于一体,让消费者放慢脚步甚至长时间停留,那么实体店的环境营造也就算基本成功了。实体店在附加除了商品买卖之外的更多消费功能后,还应突出自身风格特点,从空间装饰、产品展示、标注信息等都进行统一化,从而改变“店”的形象,真正将实体店自身的品牌形象和产品形象融入环境设计中,最终印在消费者的心目中。
1.1公共场域设计
现代图书馆的内部公共场域是图书馆的公众进行活动的区域,通常由图书馆正厅、读书区、茶室或咖啡室等休闲区组成,有的图书馆还包括新增设的信息展示区域,因此常被比喻为“信息集市”。在图书馆的公共场域设计理念上,要力求突出彰显其知识与信息交互共享特质,以及公众活动的流动性特质,使来此的公众能够产生宁静舒适和脱离俗务羁绊之感。因此,现代图书馆在设计时,设计师不能单纯依凭刻板僵化的建筑体积与面积的简单叠加,必须赋予该场域以动态感。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尽可能使该场域具备张力,并能够借助不同空间的错落,实现空间的延续性,使身处其中者能够产生散点透视感,并同时能在该场域感受到氛围的浸染。由此,川流不息的公众、延展的场域以及顺畅的通行情况便拼接起了公共场域多样化的表象。
如“普里茨克建筑奖”获得者诺曼•福斯特主持设计的柏林自由大学哲学系图书馆。该图书馆馆内有650个座位,楼板边缘采用波浪形曲线设计,从而扩大室内空间,便于阅览桌摆放。每层楼板的二分之一长度处是波浪曲线弧度的分界点,分为内弯曲和外弯曲,这样走廊高度就可以达到两层甚至三层。阅览桌沿中庭摆放,可以清楚看到室内中间位置。读者可以选择靠近自己研究目标的单独空间进行查阅浏览。从整体上看,图书馆内部没有划分出特殊、私密房间,各个空间都是自由开放的,给人一种轻松、舒适的感觉。而在图书馆顶层放有一些躺椅,主要是为了供读者一边休息一边看书,十分人性化。在图书馆内部正中是能够便捷进入馆内其他区域的综合性空间,自一层往上,逐层延展,并且在该结构中,公共场域不再是单纯的活动区域,而是演变成为集行为同感官于一体的中转性节点。现代社会的生活频率大幅提升,忙碌的都市人群更希望能在闲暇时间调适心境,因此,在图书馆的休闲区域,有必要配置使人能够放松身心的景观要素,使来此的人们情绪得以舒缓。此外,在进行公共场域设计时可以将展示空间一并在馆中设置,因为具有创意性和阶段性的各类展示不仅可以使公众能够保持长时期的新鲜感,同时还可以通过兴办多样化的展示活动,有力地推动不同文化的融合。
1.2信息场域设计
信息场域即书籍借阅之处,能够为来此的公众提供静谧的研读空间。就利用诉求而言,公众在获取知识时,既寄希望于图书馆能为其提供相对私密的独处空间,同时也希望借助空间实现与外部环境的沟通,因此,前述缘由即是设计师在设计信息场域时所要秉承的理念,而其中的关键之处在于对空间布局的合理规划和把握。现今,多数图书馆并未充分了解来馆读者的内在心理诉求,只是提供一个开放式空间的公共图书阅览室供其使用,而较好的空间设计方式应是借助书架、书桌等的设计和摆放,为读者营造出相对私密的独处空间,满足其内在心理诉求。许多优秀的设计师在进行图书馆空间设计时,会基于人性化的考虑,设计别具一格的图书馆陈设。如,埃克赛特学院图书馆的设计者,美国现代建筑师路易斯•康在设计该建筑时就别具匠心。埃克赛特学院图书馆的独立阅览室由玻璃、墙体共同围成,里面设有单独书桌和椅子,形成一个半私密的私人空间。
独立阅览室并不紧挨藏书室和其他阅览室,较少受到外界干扰,而其内部空间的分割方式也较为独特,主要采用隔墙来进行区域设置。在阅览室的座位陈设中,中庭的座位可以看到别的读者,四周围的座位比较注重私密性。四周围座位都是半封闭设计的单独座位,均安置在窗体下方,阅览桌和窗台构成90度直角,读者在阅读的同时可以欣赏窗外风景,还可以通过手动调整遮阳板来改变太阳的照射光线强度。阅览室用隔墙划分出不同单元空间,一个单元空间内设有两个同向座位。阅览桌上放有一些风格独特的画作,这样不仅给阅览室内增添许多艺术氛围,同时也让人感觉十分安静、祥和。埃克赛特学院图书馆阅览室的设计,让身处其中的每个人,既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同时还能与外界有效沟通,这种精巧的馆内陈设设计,使来馆的读者获得了独特的私密性体验,取得了更好的阅读效果。在信息场域的设计过程中,如何把握内部合理布局同样不容忽视,如果要构建以人为中心点的空间,就需要构建和配置不同的满足人们需求的各类因素。如,在馆内的通道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通道对其连带性空间的影响,在实现通道功能性的同时免除对他人的不利影响;每一层的专供读者阅览的区域至该层的边缘有必要保持合理的距离,使处于上层的人不会因观望下层注意力分散,也让处于下层人不会产生被人窥探之感等。
1.3辅助场域设计
通常而言,馆内的辅助场域多由书库、档案室等组成,此类场域的功能集中在保管与管理方面,同时也是保障图书馆顺畅营运的关键。在设计时,要使馆内员工的工作空间与来馆公众的空间不发生冲突,同时要构建快捷的通道,以便效能化的实现馆内综合管理。此外,辅助场域的保管特性决定了在设计时要保障其通风和采光的需要。保管空间的配置与设计必须要保持相对的超前意识,必须考虑到馆藏的动态变化以及未来学科的变化,因此要保持保管空间设计的灵活性以适应未来的走势。如韩国设计师李恩永设计的德国斯图加特市新图书馆,该图书馆建筑借鉴了布雷的牛顿纪念碑设计形式,建筑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即内核、外壳、体量,外部形态好似一个魔方,内部结构却如一个漏斗。
整个空间由外挂式楼梯连接,建筑缝隙之间设有过渡区域,入口是统一的,采用几何形状设计,来馆公众可以从四方进入到图书馆内部,并且在上下楼的同时可以观赏到整个图书馆的空间设计。图书馆的内核设计虽然采用的是古代万神庙建筑风格,但对其进行了新的诠释。图书馆最大亮点在于漏斗形设计的图书室,这个利用第二立面构成的空间共分为五层,中厅上面挂有顶灯,阅览室大厅楼梯采用螺旋式结构,每层楼梯的设置成相对性,形成一个流动走廊。而这样的走廊在图书室内交错排列,开口都朝向玻璃屋顶,像漏斗一样。而玻璃屋顶的设计,保证了室内采光充足。屋顶玻璃内层被格栅吊顶封闭,以此保持屋内整洁、宽敞。另外,屋顶玻璃外层也是封闭的。该建筑用百叶窗来遮挡阳光,整个建筑呈立方体形态。在这样充满现代设计感的图书室里,人们充分体验到的不仅是阅读的乐趣,还有现代艺术的感受。
2图书馆空间的光环境设计
图书馆的光环境设计属于图书馆空间视觉元素设计的重要部分,在图书馆主要进行的是必须依赖于光源的阅读活动,因此,在图书馆设计时,对采光的重视是其重心。在14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彼时的图书馆通常以窗体为基准,把书桌置于与其形成90度角的位置,以便能够得到不直射眼睛的光源。在图书馆的建筑体量持续增大的过程中,来自屋顶的光线取代日光成为新的光源,在此基础上,馆内的内顶升级为设计的要点,借助对顶光的合理设计,营造出宜于阅读的空间。国际儿童图书馆的设计者———来自大阪的安藤忠雄设计了半透明的幕布,使进入馆内的光线被其柔化处理。此外,在色彩搭配和照明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将色彩对读者的心理影响也考虑其中。国际儿童图书馆阅览室正上方的顶棚,设计师采用了纯度和明度较高的浅色系,并配以浅蓝色的大面积冷光顶灯,给人以安静、冷静、理智的感觉。墙体的色调同样采用的是高明度的浅色系色彩,与顶棚的冷色调相呼应。天花板和地板的色调采用的是中性色,与顶棚和墙体的色调形成冷暖对比,借厚重的色彩凸显雅致简捷之感。除顶棚的大面积蓝色冷光灯以外,图书馆所有的小顶灯,以及墙体上方和楼梯口道的射灯,均采用暖光灯,与天花板和地板的中性色调相呼应。并且通过冷光灯与暖光灯的叠加使用,在光环境上缓解读者的视觉疲劳,大大提高读者的研读效率。
3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空间与视觉设计的发展和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