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无意识设计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2创意设计活动的类型与组织形式
生物科学实验设计创意活动组织形式为笔试(闭卷和开卷的书面表达),这样操作方便简便,不受实验设备、材料等条件的限制。关键是注重看是否设计出新意来,设计出效果来。
2.1闭卷比赛部分
通过设计的比赛试卷,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设计。通过批改以后,数量多、质量高者胜出。如在60min内,若能正确设计出20个以上的实验,还可以获“实验设计能手”的称号。该类型重点考查和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发散思维能力。
2.2开卷比赛部分
通过布置实验设计活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设计。要求根据教材实验、借助书刊和网络等工具,对教材或某一实验的材料、方法过程进行创新改进;甚至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验设计,该类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实验设计时尽可能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3设计创意活动的实施
3.1活动方案设计和要求
为节省时间,要求学生用图表(简图或简笔画)的形式科学合理地表达,有针对性地训练图表、文字表达能力。当然最好能先给予一个范例,让学生先模仿,这样更具可操作性。
3.2活动方案具体设计
分三个层次,根据不同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层次设计,可通过初、复赛逐步推进。
3.2.1自由式实验设计
仅出现表达形式,自由设计,合理、科学即可,但不能相似。或半命题设计,如探究生物(自选)对环境(自选)的影响,探究环境(自选)对生物(自选)的影响。
3.2.2某主题实验设计
指定某一主题或某一实验材料,如基于蚯蚓的科学实验设计;或基于“某一实验方法”的科学实验设计,如模拟实验法,要设计出20个模拟实验,难度也是较大的。
3.2.3创新实验的设计
闭卷自由选题设计,学生有较开放的设计空间,但因时间限制,往往较难出高质量的设计。或者根据某一问题或某一材料,进行综合实验设计,要求实验过程或方法有具体的创新。通常采用开卷形式,给予一定的时间完成。
3.3活动实施的年级
一般借助每年一届的校园科技节,通过比赛推动,这样就较有执行力。学生要选择初二年级以上的,才有一定生物科学实验设计基础和能力积累;且一般以小组为单位,2人一组,体现合作学习,这样可较易实现预期目标。
3.4活动实施的组织
根据预期需要,可以组织全级或每班推荐若干代表,集中于一个阶梯课室进行限时纸笔测试,组织简单易行,有效且高效。
3.5活动评价和表彰
活动实施最难的环节是评价。如何评定实验设计的质量等级,需要提前准备一个评价量规,主要从科学性、严谨性、表达力、创新性来评定。创新性视要求而定,如初赛时为帮助学生梳理实验,对原创性无要求;复赛时已规定回避教材实验,要求对材料、方法或过程创新,进行严格把关。此外,注意类似实验的把关,如原理相似,第一个实验科学合理给5分;第二个至第N个均只给1分,其他类似得分类推。
二、对青年教师培养缺乏计划性
青年教师的发展和培养决定着一个学校未来的发展,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可以说青年教师是一把“双刃剑”,他们善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具有积极进取可塑性强的优点的,却又缺乏教学实践经验。教学实践经验的丰富主要靠自身积累,但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难以解决眼前的需要。因此,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应该结合自身需求和特色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青年教师展开培训,有意识地快速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经验。特别是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却又与很多青年教师毕业的高等院校有很大的区别,导致很多青年教师刚入职时“水土不服”。在没有明确授课对象的特点,而是仿模普通高校的授课,过分强调理论深度和知识的前沿性,以致理论过深而学生听不懂、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由于院校没有成套的培养方案,青年教师往往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成为合格的“一体化”教师。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策建议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院校的最宝贵财富,师资队伍建设则是决定着院校未来发展和高素质“一体化”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根本因素[4]。针对上述的几个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走出去,请进来
职业技术师范类院校是为高职院校培养“一体化”职教师资的摇篮。“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了对职业师范教育有充分的定位和认识,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定期安排教师走访中高职院校,实地考察,了解中高职院校对人才需求的目标和方向,实现培养人才和需求单位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定期聘请中高职院校的专家来学校做报告和座谈,让更多的院校师生受益,在学习和探讨的过程中认识职业师范教育的意义,明确“一体化”职教理念的内涵,找到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平衡点。
(二)明确需求,立体化引进人才
引进人才,要充分考虑职教师资人才培养中的“能力本位”的特点,明确需求,放宽眼界,分层次立体化引进。根据人才的能力特长,引进人才可以分为:实验教师、实践教师、理论教师、专家四个层次。对于理论教师引进人才对象为研究生以上高学历、对口专业优秀应届毕业生,紧缺专业人才可以给予政策导向。面向企业、相关行业引进具有相关专业中级或高级以上职称的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型人才作为实验教师或实践教师。对于急需或者重点发展的专业方向可以引进相关领域专家。各层次人才相辅相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可以相互学习,互为培训。
(三)“千锤百炼”,增强教师自身造血机能
(1)以培训和比赛的形式,激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教学和实践方面的能力培养。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制系为例,从2007年起,学校每个假期组织理论教师集中训练,以解决大多数“校门-校门”的博士毕业教师的缺乏实践经验的实际问题;40岁以下全体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0%)参加学校组织的理论教师“双师杯”技能大赛,组织了“加工中心”、“数控车”、“普铣”、“普车”、“热加工”等各种训练,考试合格可以获得相应等级证书。每年组织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进行讲课比赛、教案比赛、说课比赛,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主讲点评指导。(2)设立专项经费资助,鼓励教师走出校门,参加各种相关专业的特色培训、国际会议、学术交流等,聘请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作报告、培训,了解行业需求,把握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提升教师综合素质。(3)建立“沉浸式”教师培养模式。新引进的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均安排在第一学期全程给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助课(包括听课,写作业,批改作业,上习题课各环节),第二学期讲授该门课程,并且助课期间,每节课都要求撰写标准格式教案,包括本节课的重难点,主要讲解内容,每个知识点讲述的时间,知识点讲课技巧,课程的导入,互动,板书,PPT,作业,预习等,让新教师真正的沉下来、浸进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来,为上讲台做好充分的准备,最后要经院系考核合格才可以登上讲台。(4)校企合作,加强学校和企业间的结合,企业的工程师与学校的教师之间的交流,可以设立轮岗制度,鼓励理论教师走进企业,服务企业,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管理、新设备、新技术,第一时间了解社会需求,为培养复合型“一体化”教师提供平台。(5)为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制定详细的培养培训方案,如下表一所示,为机械专业教师五年内的培训方案示例。通过座谈会,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青年教师的需求和想法,及时给予解决和沟通,帮助青年教师教师快速融入新的环境,逐渐成长为优秀的教师。
此前15年,斯利弗在美国天文学协会的一次会议上,公布的观察结果是:“一些明亮星云(后来被证实是星系),既有蓝移的,也有红移的”;更远的弱光星云,“全都展示红移”(1-P111)。没有做出任何解释。哈勃有效地以“宇宙梯”法解决了确定星系距离的问题之后,通过对自己测定的24个河外星系距离的分析,发现红移量大致同星系距离成正比,即(λ1-λ0)/(λ2-λ0)=D1/D2。当时普遍认为,这个结果“唯一可能的物理学解释便是河外星系都在以正比于它们距离的速度退离我们而去”〔3-P140〕,由此得出的H=V/D,被称为哈勃定律。其中H为哈勃常数,D为星系距离,V为星系退离速度。D和V“都不是可测量的量”(8-P403)。
哈勃定律作为膨胀宇宙论的基础原典、现代宇宙学的观测依据,存在如下纰漏:1、该定律中既没有可观测的物理量,何以能成为“观测依据”?又缺乏作为必要条件的观测数据,如何判定其正确?
2、设星系在t内退离距离D=Vt=HDt;依据哈勃关系式λ/λ=D/D,λ应随时间线性增加,即该定律成立的必要条件是红移谱线持续移动而不是红移。
3.取H=3×10-2m/s光年,代入λ/λ=D/D=Ht=3×10-2m/s光年·t=10-10/年·t可知,任一星系的λ/λ都将以每年10-10持续增加。60年代观测精度(λ/λ~2.5×10-15)已达这个数据的4×104倍,要证明哈勃定律成立,就必须提供对同一星系λ/λ随时间线性增加的观测证据。
近40年来,新理论与新技术的结合,相继发现了一些不调和的红移现象。海尔天文台的阿普80年代末就宣称:“我们已知有38个不调和红移天体与24个星系相关联。这个数字之大,不允许我们将它一笔勾销”(1-P151)。依据这些佐证,至少在某些情况下,关于红移跟膨胀关联的传统解释是错的。
红移跟运动的关联确实并不具有唯一性。依据狭义相对论,运动物体发出的光被静止者观测时将发生频移,和声波频移机理相同,用多普勒效应解释没有错。依据广义相对论,具有强引力场的静止物体发出的光,在引力势较高处观测也要红移。即光的频移有两种机制,声波频移却仅有一种,用多普勒频移解释光现象就必然会丢失引力频移机制。通常的解释是:“引力不能定量解释星系的普遍红移,引力效应至少不占主导地位”(4-P509),可以忽略不计;霍金的说法是:“星系的引力场没有足够强到对它有明显的效应”(5-P47)。
哈勃宣布宇宙在膨胀时,全世界能够理解广义相对论的人寥若晨星,“据记载,本世纪20年代初有一位记者告诉爱丁顿,说他听说世界上只有三个人能理解广义相对论,爱丁顿停了下,然后回答:我正在想这第三个人是谁”(5-P83);50年代之前,“广义相对论大体上是数学的一个分支”,60年代之后才“从考察数学结构到开始按照物理来思考”(6-P72);尤为重要的是,这个时期利用穆斯堡尔效应在高度差H=22.5m的条件下,“极其精密地测得57Fe的一条γ谱线的紫移,波长相对变化仅有λ/λ≌gH/C2~2.5×10-15,与理论预告值在误差范围内符合”(7-P94)。引力频移被精确地测量出来后,就不得不承认“引力是一种极其巨大的力量”(6-P66)。即此不难算出,在地球引力场中γ光子通过22.5m,需时t1=h/C=22.5m/3×108ms-1=7.5×10-8s。
由哈勃关系λ/λ=D/D=Ht=10-10/年·t;当λ/λ~2.5×10-15时,t2=2.5×10-15×3.15×107s/10-10=7.88×102s。
依据平直而各向同性的宇宙学原理,当λ/λ~2.5×10-15时,引力效应/哈勃效应=7.88×102s/7.5×10-8s=1.5×1010。很显然忽略引力效应肯定是个重大失误。
大爆炸——膨胀宇宙论被称为标准宇宙模型,存在3个问题:其一、不考虑引力效应就不符合现代宇宙学的定义;其二、40年前就测出的引力频移比膨胀效应大1010数量级,早已粉碎了“唯一的物理学解释”神话;其三、“广义相对论用时空结构的几何性质来表示引力场”(8-P328),哈勃当时并不理解,用多普勒效应解释红移属于以偏概全;时至今日如果仍不考虑引力效应,宇宙常数偏小、退离速度偏大的错谬,将永远不可能得到纠正。
为了确定引力跟红移的定量关系,特作如下讨论:
一、改变高度差重做穆斯堡尔实验,依据两次测得的数据,可以确定:
1、红移相对变化量跟距离还是距离平方相关;
2、导出相关公式,为比较引力贡献和哈勃贡献提供依据。
二、有人认为,光在漫长的星际旅途中会受到无数恒星的影响,其左弯右折必然使红移量产生较大改变,无法予以判定。其实并非如此,可依据右图阐明如下:图中A为发光恒星,M、N为两个恒星,P为太阳;光线AB受它们影响的实际传播线路为AB、BC、CD、DE、EF;F为地球,FA为依据经验认定的光传播线路。实际上BC是光在M附近沿能级相同的测地线通过的轨迹,能够影响红移的仅为B′C′。即此可得如下推论:
推论1、光无论受多少恒星影响发生左弯右折,决定红移或紫移的只有直线距离。
推论2、A使光红移,F使光紫移,由于M地《M恒,地球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推论3、由实验得出的公式,可以用于定量解释星系的普遍红移,同时将成为确证哈勃定律正确与否的判据。
参考书目
1、(美)巴里·派克著爱因斯坦的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2、薛晓舟等著现代物理学的哲学问题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
3、袁正光主编领导干部科普知识全书改革出版社2000年
4、大百科全书编委会大百科全书·物理卷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5、(英)霍金著许明贤等译时间简史湖南科技出版社1995年
6、(英)霍金著胡小明等译时间简史续篇湖南科技出版社1995年
7、倪光炯等著近代物理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年
8、董光璧等著世界物理学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
二、光速不变与波粒二象性
在讨论这两个问题之前,首先需要廊清物理学理论中的3种观念。
1、物理学不研究“物质”,正如没有人能够讲出“水果”是什么滋味一样,因为二者都是抽象的类概念。实际上物理学只研究质量、电量、能量跟时空的关系,“物质”属于误用的哲学概念。
2、从牛顿那个时代开始,物理学就分牛顿范式和非牛顿范式,前者研究孤立质点运动的规律,后者探讨热、光、电、磁的本质;现在已经非常清楚,热、光、电、磁现象的本质都是电磁波,统称为能量。
3、现代物理学理论可以分为以质量计量、用时空描述,以能量计量、用位形描述两大体系,物理客体理应分为质量系统和能量系统两大类。同理粒子物理学就应该分清质量子(即费米子)和能量子(即玻色子),本质差异在于有没有静质量。
据此,先讨论光速不变问题。
所谓的光速不变是一种简称,实际所指是光速与光源运动的速度无关,或曰:光总是各向同性的。依据“质量是惯性的量度”,光子没有静质量,自然就应该与光源的惯性无关。人们通常表现出的“不理解”,根源在于误认为任何“物质”都具有惯性,忘记了惯性只与质量相关,属于牛顿范式独霸天下产生的常识性错误,不清楚物理客体应该分为质量系统和能量系统两大类。
讨论光的各向同性,首先必须依据两系统结构论确立如下观念:所谓的宇宙是质量体(包括电子、质子、原子、分子到其大无比的天球)悬浮在能量海洋(即连续辐射)中的巨系统。只有当能量(子)从质量体中放出(或被吸收)时,才表现出一份一份的粒子属性,被称为光子;而这种能量(团)在连续辐射的海洋中传播时,则总表现为波。只需要以石块掷入水中后,水波总是各向同性传播为类比,就很容易理解光波总是各向同性的道理。
得布罗意提出波粒二象性,至今已有七十余年,开始时说微观“物质”既是粒子又是波,后来改为既不是粒子又不是波;由于实际测量的结果是:用干涉仪得到衍射图象,用计数器记下的是粒子数,就将微观粒子的实在性跟意识联系起来,认为究竟是粒子还是波,由测量者的意识所决定,关键在于选用什么样的仪器。直到今天波粒二象性依旧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谜。
实际上只需要摈弃掉“物质”这个误用的哲学概念,并承认物理客体分质量、能量两个系统,问题即可以迎刃而解。光子的波粒二象性已如前述,只需要将在能量海洋中传播和由质量体吸收(或放出)分开考虑,答案就已经非常明确:波属于能量系统的属性,而粒子性总跟质量系统相关。
光子属于能量子,现在讨论质量子的问题。依据量子运动的特点,粒子永远不会停止运动。按En=n2h2/8mL2被关在L=4A箱内的电子(m=me=9.1×10-31kg),最低能量状态(基态)也还有2.3eV能量,通常称它为电子的动能,又是一种植根于“物质”这个误用概念的常识性错误。量子场论承认微观存在分粒子和场,每一种粒子都对应着一种场,却讲不清二者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只需要将电子放到质能两系统结构论的框架去考察,就不难发现所谓的电子动能并非属于电子,而是网络态的能量海洋作用于电子的结果。任何粒子实际上都处在“树欲静而风不止”的被动状态,传统将这种能量理解为电子“自能”,是基于质、能不分产生的常识性错误。试想:空中悬浮的气球不能静止的原因在于空中能量分布不均衡,水中木屑的动能亦来自于水,都不属于气球和木屑自身所有;即此为类比就不难理解粒子性和波之间的相互关系。
结论:所谓的波粒二象性,是使用分别适用于能量或质量系统的仪器,检测由质量子和能量子构成的复合态产生的不同效应。
验证实验:同时使用干涉仪和计数器对质量子进行观测,当光栅的隙缝小于粒子的直径时,放在光栅背后的计数器就不会记下粒子数。理由是通过光栅的只能是能量海洋中传递的一列波,具有静质量的粒子将被“滤”掉。
三、绝对时间和相对相间
牛顿将时间分为“自身在那里流”的绝对时间和“可感知的及外界的度量”的相对时间。狭义相对论预言“动钟变慢”;广义相对论预言“一个钟所处的引力势越低(深),它走得越慢”。通常都说相对论的预言被证实,说明牛顿的时间观念是错的;实际上恰恰相反,即此正好证明了时间确实有绝对和相对之分。
牛顿之前,惠更斯已导出单摆周期公式T=2π(L/g)1/2,据此发明的摆钟至今仍在使用,其走时快慢与g直接相关:g越大,T越小,走时读数即变大;反之即被称为变慢。这个结果为什么正好跟广义相对论的预言相反呢?因为物理学研究的客体分两个系统:一是由牛顿范式沿袭而来的,用质量计量、用时间和空间描述运动的质量系统;一是由非牛顿范式沿袭而来的,用能量计量、用位形描述运动的能量系统。摆钟的读数属于质量系统计量的相对时间,可以通过调节摆长L使所有的钟走时一致,其作用直接源于发条的弹性势。刚旋紧发条时走时慢些,发条松弛时走时即变快。
用原子钟实测的结果正好跟广义相对论预言一致,这又是为什么呢?由于原子释放能量子跟它所处环境的能级直接相关,而能量子的T即代表该能级的内禀时间,由能密梯度g′决定,是无法人为改变的,故而称之为绝对时间。
如图所示,行星R从远日点N向近日点M运行时,动能(正能)逐渐增大,g亦随之增大;由M向N运行时,势能(负能)逐渐增大,g′亦随之增大。沿NM方向,正能密梯度g递增,负能密梯度g′递减。原子钟走时由g′决定,显示的是绝对时间;摆钟走时由g决定,显示的则是相对时间。
小结:绝对时间是弯曲时空(负能密梯度决定其曲率)的内禀时间,传统使用的摆钟“度量”的属于相对时间。当使用人为规定的时间标准去度量负能量海的内禀时间时,就必然会出现时间变快或变慢的实测结果。
验证实验:将在同一地点校准的摆钟和原子钟各一枚,用气球带上高空,依据电台播放的校钟讯号去校钟时,原子钟的读数要大些(变快),摆钟则变慢。
意义:该实验可以确证:
近年国内上市公司造假事件中,中介机构沦为“造假帮凶”屡见不鲜。从造假四大天王——琼民源、郑百文、银广夏、蓝田股份开始,直至如今的绿大地、万福生科等,其业绩“变脸”均被签字会计师放行并出具了虚假审计报告。于是业内人士疾呼,会计业正遭遇几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诚信危机。
中国证监会多次表示将进一步强化会计师事务所IPO审计责任追究、提高IPO审计执业质量。
现实中监管机构对会计师事务所监管的日益增强和其诚信缺失案例的频频发生,就形成了当前会计师事务所诚信文化建设中的特殊“困境”。会计师事务所是市场经济下会计业诚信文化建设中关键环节,它们接受企业委托人通过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过程,也承担着对委托人和社会公众的诚信、忠实义务。而它们若缺失诚信,将会影响市场经济正常运作有效性,造成资本市场上的“逆向选择”。
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缺失的原因涉及方方面面,笔者仅从环境因素和内在动因两个层面,分析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缺失的环境因素
(一)经济利益驱动和同业竞争压力
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财报的审计目的是为股东确保业绩真实性。目前行业惯例是会计师签字收入与上市规模直接相关,于是企业竞相选择宽松的审计机构,相当于是变相鼓励浮夸造假。业内人士指出,审计市场竞争激烈也是假账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事务所为争夺客户,竞相为企业上市隐瞒错误。证券审计业务出现低价竞争,一些中小上市公司也热衷借换事务所以“改善”业绩。
(二)造假违法成本和收益失衡
目前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参与财务造假被发现的概率很低,发现后所受的处罚也并不严厉。在国外,审计机构参与造假将面临极高的法律风险和信用风险。国内违法的成本和所得不成比例,也促使一些事务所铤而走险。
二、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缺失博弈论分析
(一)企业和监管者之间的博弈
假设p为企业诚信缺失造假的概率,q为监管者对企业进行检查的概率,X为企业诚信缺失获取的收益,Y为企业诚信缺失付出处罚成本,Z为监管者对企业检查成本。
企业期望收益=p*[(X-Y)*q+(X-Y)*(1-q)]+(1-p)*[0*q+0*(1-q)]
=p*(X-Y)
这样,企业期望收益取决于造假概率p、诚信缺失收益X和处罚成本Y。如果企业造假的收益是企业管理层个人得到,而相应惩罚却由企业来买单,那么企业发生会计诚信缺失可能性就很高,甚至不可避免。所以,部分企业内部潜在的造假动机,对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缺失是一种直接的、关键的推动因素。
(二)会计师事务所和监管者之间博弈
其中:假设p为事务所诚信缺失,协同企业造假的概率,q为监管部门对企业进行检查的概率,A为会计师事务所协同造假的收益,B为事务所正常审计收益,C为事务所诚信缺失付出处罚成本,Z为监管者对企业检查成本。
事务所期望收益=p*[(A+B-C)*q+(A+B)*(1-q)]+(1-p)*[B*q+B*(1-q)]
=p*(A-C*q)+B
这样,会计事务所期望收益取决于配合造假的概率p、诚信缺失收益A和处罚成本C,以及审计正常的收益B。如果协同企业造假的收益有足够大,监管者对会计师事务所监管失效或者对惩罚成本较小,那么事务所协同企业造假形成会计诚信缺失的风险可能性就极为高了。
三、会计师事务所诚信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开展会计师从业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诚信观念
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中提出了客观、公正和诚信原则,都是会计师从业道德的具体体现。相关部门应强化对会计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强化诚信道德教育,形成“守信者荣,造假者耻”的氛围。
(二)强化对事务所监督,倡导有序竞争
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是有偿审计服务,它们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需要政府监管、行业主管部门创造有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相关部门要指导事务所科学评估自身优势、选准服务群体、拓展服务市场,最终形成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加大造假惩罚力度
硬性要求上市公司实施审计委员会制度,由审计委员会行使委托和批准解聘审计机构、审查审计工作的职权,减少上市公司对会计师事务所施加压力,切实增强会计师事务所保持独立的可能性。监管机构应从立法上明确对造假者及责任人的处罚,让造假者付出代价远远大于其得到收益。
参考文献:
[1]谢识予.纳什均衡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无意识设计”(Without Thought)又称“直觉设计”,即:“将无意识的行动转化为可见之物”。如人的阅读通常是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又如人们通常打开房门后会把钥匙放在进门的鞋柜上,这种无意识的行为就被称为无意识行为,这种行为时常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行为习惯,进而转化成为生活经验。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他将人的精神意识分为意识、潜意识、无意识三层。无意识成份是指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根本不会进入意识层面的东西,如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情感、秘密的想法和恐惧等。所以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主动地对人的性格和行为施加压力和影响。如果设计出的产品能变成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或方式,在使用过程中无需特定意识就能够操作和使用,这便是无意识设计所追求的目标了。同样,在图形化用户界面设计中,也可以通过无意识设计理论的运用,关注影响用户行为和习惯的各种因素的设计,从而赋予它情感。
1、图形化用户界面
界面设计(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即人机交互图形化用户界面设计。简单来说,图形化用户界面设计就是屏幕产品的视觉体验和互动操作,是用户与应用软件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施加影响的区域,在此区域,两者发生各种信息交流和控制活动。图形化用户界面设计是计算机科学、认知心理学与设计学相结合的产物,也涉及语言学、人工智能和社会学等学科。图形化用户界面设计不是单纯的美术绘画,它需要定位使用者、使用环境、使用方式并为用户设计,是纯粹的科学性艺术设计。检验界面设计的标准不是项目开发组领导的意见,也不是项目成员投票的结果,而是用户的感受,所以图形化用户界面设计要与用户研究紧密结合,是一个不断为用户设计满意视觉效果的过程。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即是网站界面的图形化界面设计。
二、无意识设计在图形化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图形化用户界面的基本构成主要有五项:窗口(windows),图标(icon),菜单(menus),声音(voice),动画(animation),窗口又细分为图形、图像和文字两部分。下面将基于腾讯QQ的用户使用界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1、窗口
通常窗口是屏幕中的独立区域。由于微软操作系统的普及,人们大都习惯了一种固定的窗口模式,如窗口上部是各操作选项,右上角是关闭、缩小,窗口右边是滚动条。这种布局方式已形成一种思维模式,形成了用户操作的习惯,所以界面设计中,就要将已形成的动作和习惯考虑在内,而在QQ界面设计中设计师把整体界面分为三部分,上部是个人的基本信息也是QQ界面的主功能图标区。中间是主显示区域,是主功能区,体现QQ软件最基本的功能――供人们进行交流沟通,它既是操作中心也是视觉中心。下部是程序管理和次功能图标区。腾讯QQ界面不仅保留了人们操作界面的习惯,也体现了无意识设计在界面中的具体运用。
(1)图形、图像
图形、图像有别于文字、语言等传播形式,它具有信息传播直观形象,视觉效果丰富等特点。它的传播范围更广,表现方式更自由。
(2)文字
文字是信息传达的主要部分,它是界面的重要载体。字体的种类与排版设计也会影响到界面的视觉效果和实际运行。
2、图标
图标是特殊的语义符号,有多种形式,可以是写实或是抽象的,或是任意符号,但以用户能理解识别为前提。其功能性在于建立起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一种隐喻或映射关系,用户需要透过这种隐喻去理解图标背后的意义,依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对图标做出相应的理解。例如QQ界面右上角有三个图标,使用者可以很直观地从图标看出它的作用,如更改外观的图标是日常生活中衣服的简略样式。最小化是一个横条,给人感觉就是东西被压缩、压扁。关闭则是生活中常见的“X”图形。这些图标都能直观地将自身功能作用表达出来,用户无需阅读任何使用手册便可理解其涵义,这都是无意识设计在图标中的具体应用。
3、色彩
人从外界接受信息的90%是由视觉传入大脑的,视觉的第一印象就是色彩,色彩影响着人的感觉、情绪和选择,产生美的同时,也产生功能。色彩的视觉效果会引发和激励用户的感觉并引起情感共鸣。QQ界面中最明显的具体应用就是好友在线提示,在线好友头像是彩色的,不在线时则变成灰色。这是很直观的感受:人在的时候是有色彩的,不在的时候则变成灰色。这符合我们日常生活中对色彩的情感印象,无需言语解释也能明白色彩的无意识设计意义。
4、声音
听觉是仅次于视觉的重要感官。声音可以使界面变得更生动、更富于情感。声音的其中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对用户的操作行为给予反馈。QQ里好友上线开门的声音,来信息时“滴滴”的提示音,这些声音已经在人潜意识里形成相对应的符号,这是QQ与用户之间的一种无意识交流的体现。
5、动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2-0051-02
研究生的研究能力体现在多方面,论文质量可以说是一个明显的衡量标准。多年来,从日本文学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撰写及答辩来看,日本文学研究方向的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存在空泛肤浅的问题。正如很多教师指出的那样,只是一些参考资料的罗列,缺乏较深入的有价值的内涵等,感觉像是本科生的毕业论文。
研究生的论文,是研究生学习研究的归纳总结。研究生论文的质量,直接反映出研究生的研究能力,甚至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面对硕士研究生的日本文学论文质量欠佳、研究能力相对薄弱的现状,作为一名从事日本文学研究的教师深感责任之重大。如何提高研究生的论文质量?如何提高研究生的研究能力?促使我思考、探索、研究。
长年从教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密切关注文学研究学术前沿的研究动向。经过长期研究发现,现如今,文学研究已进入到一个崭新阶段。运用当今世界前沿的文学理论研究法,从文学理论的视角高度来分析、研究文学显现出其重要性。
一、把文学理论研究法的内容引入到硕士研究生日本文学教学
引导研究生从文学理论的视角来分析、研究文学,是提高研究生日本文学研究能力的关键。研究生只有掌握了必要的文学理论知识,才能提高其自身的文学修养,拓展视野,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对所研究领域的内容进行更深入的挖掘,提高研究生的研究能力,从而提高论文质量。
20世纪,文学评论与研究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除了具有历史悠久的传记研究法与社会历史研究法之外,还出现了精神分析研究法、原型理论研究法,新批评的研究法、形式主义研究法、结构主义研究法以及解释学研究法等。这些评论与研究都为文学实质的探究拓展了更广阔的视野。教师在研究生日本文学教学中,可以把这方面的内容适当地添加进去。
下面就以芥川龙之介的文学为例,探索在教学中运用原型理论研究法和形式主义文本研究法,引导研究生从文学理论的视角分析作家的文学创作心理动机和创作方法,以期提高研究生的日本文学研究能力。
二、引导研究生运用原型理论研究法,从文学理论的视角分析芥川龙之介的文学创作心理
把原型理论研究法应用于日本文学研究时,芥川龙之介的文学创作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素材。
原型理论研究法起源于弗洛伊德(1856―1939)的精神分析学。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1875―1961)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无意识理论进行了修改和发展[1]。荣格指出,无意识分为个人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个人无意识只是个人和私人的领域;而集体无意识则是人类早期的社会生活遗迹,是重复了亿万次的典型经验的积淀和浓缩。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主要是“原型”或称为“原始意象”[2]。荣格提出的集体无意识构成了原型理论的核心。在荣格看来,集体无意识通过艺术家的创作之笔自发地喷涌出来,造成了伟大的艺术作品。用原型理论分析文学,其实质是对作家的文学创作心理动机的分析。
(一)《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文学的“原型”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是日本著名的近代作家,芥川的文学作品短小精悍,寓意深刻。
在研究芥川龙之介的文学时,其处女作《罗生门》(1915)具有典型意义。处女作具有奠定一个作家以后文学创作基调的功效。《罗生门》故事的场景设计、环境气氛、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及故事的情节发展都笼罩在不安及忧虑的氛围中。《罗生门》中出现的主题和意象等,在其后的《鼻》(1916)、《芋粥》(1916)、《地狱变》(1918)等多部作品中反复出现。因为原型理论总要涉及人类社会长期的心理经验的积累及不断反复出现的意象等内容,所以,《罗生门》中出现的种种意象、人物造型、故事结构等,可以理解为是积淀在芥川龙之介无意识深层的原始意象即“原型”。
不安是芥川龙之介文学反复出现的意象,贯穿了芥川文学,并且贯穿了芥川的一生。芥川晚年的作品多取材于他自身的生活,反映了芥川内心淤积的不安与苦闷。加之疾病的烦扰,35岁的芥川终于无法摆脱对于前途的“茫然的不安”,自杀了。可以看出,芥川的创作生涯不只是在写故事,也是在写他本人的心境。
(二)原型理论为研究芥川龙之介的文学创作心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芥川龙之介的文学为什么会充满不安与忧虑?荣格认为,人类生活的经验,由于不断重复而被深深地镂刻在人们心理结构之中。因此,人的心理是与个人的童年、生活环境及种族的往昔息息相关。
芥川龙之介出生后9个月,母亲精神失常,由舅父收养。芥川一生都因为母亲的发狂和养子身份而苦恼和不安。担心不知何时会像母亲那样发狂。芥川从事文学活动的20世纪20年代前后,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日本抢米风潮相继发生,社会环境处于激烈变动状态。深深地积淀在芥川心灵深处的这些不安的事实,激活了潜在的集体无意识,通过芥川的文学创作之笔自发地喷涌出来,外化为芥川龙之介的文学形象。
三、引导研究生运用形式主义研究法,从文本理论的视角分析芥川龙之介的文学创作方法
芥川龙之介文学以文章短小精悍,取材奇异,创作技巧独特而著称。在运用形式主义研究法研究日本文学作品时,芥川龙之介的文学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一)形式主义研究法的“陌生化”理论与《蜘蛛丝》
形式主义研究法是西方现代形式主义研究法的源头,是文本研究的方法之一。“陌生化”是其重要的文学主张。“陌生化”理论是指,在文学活动中,重要的不是目的而是感知的过程,只有在过程中,文学主体才能感受和体验;为了延长感受的过程,就必须增大感受的难度;增大感受难度的最佳途径是使事物变得反常、陌生,也就是对人们早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物加以陌生化的处理[3]。包括意象、声音等在内的文学构成要素,均具有“陌生化”的效果。
《蜘蛛丝》(1918)这篇芥川龙之介的简短的寓言故事中,地狱底的血池就是一种“陌生化”的处理方式。《蜘蛛丝》中的主人公犍陀多是个恶人。却也做过一次善事。因此,释迦牟尼想从地狱深渊中救出他,放下了一缕蜘蛛丝。犍陀多顺着蜘蛛丝从地狱底的血池向上爬去。中途他发现在自己身后有众多人也在跟着向上爬,便喝令那些人下去。恶念产生时,蜘蛛丝立刻折断了。犍陀多又重新深陷于暗黑的血池之中。这是一个简短的寓言故事。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事物经过“陌生化”的处理,使故事增强了神秘色彩,具有更吸引读者的功效。
(二)运用形式主义研究法中的语言理论分析《舞会》的语言特色
对语言的独特运用也是形式主义研究法的重要主张。文学语言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使日常语言“变形”。芥川龙之介的《舞会》(1920)中有多处对管弦乐声的描述。这管弦乐声是整篇文章的联系纽带。随着舞会进程的酣畅、激烈,芥川捕捉着这声响的相应变化。开始时是“明朗的管弦乐声,像幸福的气息一样传递出来”,继而是“在法国管弦乐旋律之风的鼓动之下,舞动的人群叫人眩晕般地一刻不停地旋转着”。舞会之际,只见“调子高扬的管弦乐的疾风像无情的鞭子不停地驱赶着那舞动不止的人群”[4]。
这管弦乐声时而如气息、时而为有鼓动力量的风,时而又变得如狂暴的疾风。这是一场在鹿鸣馆举行的舞会。鹿鸣馆是明治初期为推行欧化政策由官方设立的社交场所,出入这里的是外国贵宾、上流社会人士。所以这舞会是豪华的、跳舞的人群是尊贵的,当然,舞步则是矫健而欢快的。从这里,人们可能已经感悟到这管弦乐之风的比喻,正与当时的欧化之风相重叠了。芥川就是用这种方法,形象地描绘出当时的风尚。独特的语言艺术,是文学家重要的创作技巧之一。作家笔下所要表现的不只是事物的样态,更要在所勾画出的景物中充塞进作家的感情。
在研究生日本文学教学中,加入当今世界前沿的文学理论,可以引领研究生从文学理论的视角高度走进作品和作家的内心世界,更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日本文学,淋漓尽致地剖析作家的创作方法和创作源泉。让研究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利于开发其潜在能力。同时,也使日本文学研究与世界文学理论有机地结合,以期使研究生能够掌握当今世界文学理论的新动向,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文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现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1997:166.
[2][瑞士]荣格;冯川,苏克译.心理学与文学[M].上海:三
联书店,1987:50-56.
[3][俄]什克洛夫斯基;方珊等译.作为手法的艺术[C]//
在里贝特之前,自由意志问题被作为一个纯粹的哲学问题,尤其是一个形而上学问题。然而,里贝特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实验的发现和检验上,而不是思辨的论证。《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一书将脑神经实验的设计和描述与心-脑理论的提出巧妙编排,并针对自由意志问题给出了独特的回答,其结论基于可重复的实验结果,说服力强,发人深思。
作者指出,他撰写该书的目的是将他们的实验发现呈献给广大读者。这一发现给予人们的深刻体会就是,心-脑问题和意识体验的大脑基础可以通过实验来研究。作者采取了一种实验描述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撰写方式,全书分为六章,从时控理论的提出,到自由意志的相关实验研究和现象学分析,再到心智场理论的构思,里贝特全面地阐述了用实验方法研究无意识与意识的时控机制、自由意志以及心-脑问题的历程。
在第一章中,作者首先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脑活动与心智功能是如何关联的。我们知道,物理的脑对于我们有意识的主观体验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密切地参与了这些体验的呈现。作者承认存在关于心-脑问题的科学进路。原则上说,可以对脑活动如何与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心智功能相关联这个重要问题进行描述的和实验的研究。研究脑与有意识的主观体验之间的关系的实验方法必须遵守两项认识论原则:一是内省报告作为实验的操作标准,即把主体对体验的内省作为标准;二是不存在任何心脑关系的先验法则。
对错误记忆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单词和对事件的错误记忆研究,但近期,众多研究者将研究的关注于一个新的错误记忆的研究领域――想象膨胀。与DRM范式相比,想象膨胀有更高的生态学效度。
一、对单词的错误记忆研究范式
(一)联想研究范式
集中联想范式也称DRM范式,该范式的经典实验过程包括学习阶段和测验阶段,学习阶段让被试学习某些具有关联性的词,这些词称为学习词,它们与一个关联词(也称关键诱饵)相关联。关键诱饵在学习阶段不出现,在测验阶段让被试进行自由回忆,结果被试表现出对关键诱饵的错误回忆或错误再认。此项研究将学习―自由回忆扩展为学习―回忆―再认,并最终形成DRM研究范式。在DRM范式中存在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人类的记忆是有关联的,如果两个事件有语义相关 ,那么加工一个事件的同时就会激活另一个事件。
Hintzman(1988)向被试呈现一个包含熟悉名词的多种类别的词表,每个类别中含有1个、3个或5个范例,在学习中随机呈现。在随后的再认测验中发现 ,被试对于学过范例的再认要高于对未学过的相关范例的错误再认,但正确和错误再认均随着学习过程中同一类别范例数量的增加而增加。Seamon等(2000)在其研究中将同一类别中的各个范例按照从高频到低频排列,同时考察了对图片和单词的错误记忆,结果发现被试对高频范例的错误再认要高于低频范例。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形式的学习当,被试在学习过程中看到一个类别的多个范例后,都可以错误地再认出未呈现过的类别范例。
(二)无意识知觉研究范式
Jacoby和 Whitehouse (1989)使用特定的实验程序观察到了在无意识知觉影响下发生的错误再认现象。在实验中先向被试呈现由一系列单词组成的学习词表,并告之随后将进行再认测验让其判断每个测验词是否先前在词表中呈现过。在词表再认测验阶段,每个测验词呈现之前先以短暂的时间闪现一个背景词,并在视觉上对它进行掩蔽以防止被试看到,还区分了两种呈现时间条件:有意知觉和无意识知觉条件。结果发现,背景词对测验词的影响依赖于背景词的呈现时间长短,当背景词的呈现时间较短时,一个没学过的测验词在匹配背景下比在不匹配背景下更有可能被给出“旧的”反应;而当背景词呈现时间较长时,则出现相反的效应。
二、对事件的错误记忆研究范式
(一)误导信息干扰范式
Loftus向我们提供了在实验室中对另一种类型的错误记忆(即人们对事件的错误记忆)进行研究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后来被称为误导信息干扰范式。该范式的一般程序为:先让被试观看关于某事件的录像或幻灯片,然后向其提供含有误导信息的关于该事件的其他描述或问题,在一段时间间隔后:要求被试根据记忆回答一些问题,最后对被试回答的准确性和自信水平进行分析。
(二) Kassin - Kiechel研究范式
Kassin 和 Kiechel (1996)提出了KK范式,主要研究人们对于自己行为的记忆是否会受到外在信息的干扰。该研究中有三个重要的方面:社会依从对于人们是否承认其做过某事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被试对细节的虚构表明他们的记忆被改变了,在错误记忆的形成中,社会压力具有一定作用(这是在前几种范式中过没有考察过的机制) 。
三、想象膨胀的研究范式
Garry,Manning,Loftus 和 Sherman 最早提出了想象膨胀这一概念。想象膨胀是源自于生活的一种错误记忆现象,它是指个体通过对童年生活事件的想象,会增加这些事件确实发生过的信心。想象膨胀范式为错误记忆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随后许多研究者都运用此范式对自传体记忆、近期记忆以及简单行为记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想象膨胀的研究范式是典型的实验前后设计,其经典范式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提供给被试一份列有多项童年事件的生活事件清单,要求被试判断在特定的年龄阶段每件事发生过的可能性(采用等级量表来评分)。至少间隔两周后,被试进行第二阶段实验――想象清单中的某些事件。第三阶段:要求被试再次填写生活事件清单,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但并不特别指明是否要完全按照第一次填写。实验主要根据想象事件发生过的可能性评分值的前后变化,来分析想象膨胀。
目前关于想象膨胀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两种,源检测框架理论和熟悉感归因理论,二者对想象膨胀产生机制的解释有明显不同的侧重点:前者注重细节记忆特征的错误归因,后者侧重整体熟悉感的错误归因。
研究者多次复制想象膨胀,并引发了相当多的附加研究,包括对想象膨胀影响因素和特征的探讨。通过采用想象膨胀范式的多种变式和控制各种不同的实验变量考察了多种影响因素,发现被试的个体差异、想象次数和程度以及想象事件的熟悉程度和难易程度等都会对想象膨胀产生重要的影响。
自从 Garry(1996)等提出的想象膨胀范式以来,许多的研究者都运用此范式对自传体记忆、近期记忆以及简单行为记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国外对想象膨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采用自传体记忆来复制与验证想象膨胀效应;第二,对简单行为的想象膨胀研究;第三,想象膨胀的影响因素;第四,想象膨胀的特征及其内在机制。
想象膨胀是错误记忆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关于想象膨胀效应的研究目前还刚刚起步,还有许多探讨的问题,特别是想象膨胀的影响因素,存在的内部机制,理论的完善等等方面,均存在疑问,均值得我们探讨。想象膨胀是基于日常生活的记忆研究,摆脱了实验室研究脱离实际的尴尬,真正步入人们的真实生活,极大地推动了日益高涨的日常生活错误记忆研究。由于研究取向、方法以及研究材料都比较贴近现实生活,因而所解释的记忆现象和记忆规律不仅能更好地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记忆,而且在商业、法律、教育等诸多领域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资料】
[1]杜建政,杨治良. 当前记忆错觉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 心理学动态,1998(3):19-22.
[2]杨治良,郭力平,王沛,陈宁. 记忆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91.
[3]郭秀艳,周楚,周梅花. 错误记忆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应用心理学,2004,10(1):3-8.
[4]周楚,杨治良. 错误记忆研究范式评介. 心理科学,2004,27(4):909-912.
[5]李林,郭晓蓉,杨靖. 错误记忆中的新领域――想象膨胀. 心理科学,2005,28(1):138-142.
[6]杨淑云. 想象膨胀中熟悉度与感知积累作用的实验研究.硕士论文. 河南大学,2006.
[7]钱帛. 想象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硕士论文.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一、 道德人格的含义与特点
(一) 道德人格的含义
在我国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中,人格主要是一个伦理道德范畴。有道德即有人格,缺德就没有人格,德高望重则人格高尚。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格即道德人格。这种文化心态是儒学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的折射和积淀。因此说,伦理学上的人格概念也就是道德人格的同义语。
(二) 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特点
大学生道德人格是大学生这一特定社会角色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他们在受教育过程不断呈现出来的不断追求成熟、超越自我、提高素质的精神动力。大学生道德人格有其自身特点:
1、发展性
道德的发展一般要经过他律到自律的过程。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心理机制相互作用、反复作用下而发生的。经过小学、中学的基础道德教育,大学生能够借助己有的道德判断、情感等因素自觉地认识道德价值与规范、进行道德行为。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他们对道德人格有了更高境界的追求,憧憬着更美好、更高尚的道德人生,并在不断的道德实践中发展着自身的道德人格。因此,重视对大学生人格教育,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意志力的培养为例,现代社会是以改革为动力推动前进的。要改革就离不开创造与竞争,创造性与竞争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这一社会性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有知识、有能力,而且应具备较高的人格素养。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就很难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难以经受困难与挫折的考验,未来社会的发展就难以保证。因此,重视大学生人格教育,正是现代学校面向未来社会所作出的必然选择。
2、可塑性
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先天素质、环境、教育诸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统一过程中实现的,其中教育因素起着主导作用。本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①同时,“教育是一个评述用词。说某人是受过教育的人,就是称赞他、说他具有某些可贵的品质。一个教育过程一定要成为使人产生这些可贵品质的过程” ②教育意味着价值引导,它以培养“可贵品质”为职责。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提到:“教育的一个特定目的就是要培养感情方面的品质,特别是在人和人的关系中的感情品质。”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其思想意识、人格素养、情感素质正处于形成过程中,他们思维敏捷,好奇好胜好探索,这些特点为他人进行人格的塑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学校良好的环境中,可以按照学校的培养目标,学校德育的具体要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自觉接受教育,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以形成良好的道德人格。但由于大学生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身上也存在着情绪易于被动、意志较为脆弱,认知易于扭曲,内心常存冲突,思想易于消沉等人格弱点,如果不针对性地进行道德人格教育,这些人格弱点就会逐步放大,甚至导致错误的人生定向。
二、 校园文化的含义与特征
(一)校园文化的含义
校园文化是学校这个群体全部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反映着学校的校园风貌、办学内容、办学特色,表现于物质精神、内容形式、课内课外、组织制度、师生员工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遵循的独特的价值标准、社会心理、基本信念、审美情趣、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以及与其相关的优良的校风、学风、教风,是学校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个方面的总和。” ③
校园文化涵盖了学校的各个方面。它不仅涵盖了教学系统,而且也涵盖了行政和后勤系统;不仅涵盖了教师和学校领导,而且也涵盖了学生;不仅涵盖了课外活动,而且也涵盖了师生的日常生活;不仅涵盖了以学校建筑为主体的整个学校的宏观、微观的物质环境,而且也涵盖了整个学校的课堂、学生寝室的精神氛围;不仅涵盖了学校制度文化的养成,而且也涵盖了学校传统的办学特色。
(二) 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
1、校园文化是封闭性和开放性的统一
校园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质区别于社会的其他文化而成一体:从空间上讲,校园文化是以学校成员为其群体基础,以“校园”为其空间范围的:从时间层面上讲,校园文化自产生之日起所形成的文化特质以及每所学校自建校时所独特的文化精髓就被世世代代稳固的传承下来:从心理层面上讲,校园文化“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具有强烈的群体性和排他性。”④因此,校园文化具有相对的封闭性的特征。
2、校园文化既有批判性、创新性,又有保守性
高校校园文化与其他亚文化相比,功利性的干扰最少,而且拥有较多的对人类社会与命运的关怀。在校园文化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方面,校园文化的根本使命是批判与创新。在大学校园里,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最容易产生,旧的观念更容易在批判中更新。在这种文化的产生与更新之中,校园文化的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得到充分展现。校园文化的保守性具体表现为对其他文化的排斥。校园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为了保持其先进,维护校园的纯洁,校园人在努力抵制批判各种腐朽、没落的劣性文化的同时,也对社会上的一些陋习、庸俗文化采取漠视的态度,筑起心灵的围墙,将校园与外界明显的隔开。
3、校园文化具有高雅性
大学校园是人才汇聚的场所,校园人为了表现自己的文化修养,一般都寻求一种积极的价值取向,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氛围。由于创造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具有较高文化层次、较好人文修养的教师和作为青年才俊的大学生,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文化修养决定了在价值取向等精神领域的追求上要比普通大众的品位高。而且大学校园是知识汇集的场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丰富知识的校园人能够运用知识,以理性的头脑、更灵活的思考问题,能够更准确地在校园文化取舍、鉴别、等方面做出决断,而不是如大众文化一般盲目追随:丰富的知识也使校园人能够积极主动的在现有的基础上对校园文化进行改造和更新,因此相对于一般社会而言,校园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格调会更高雅。
4、校园文化具有多元性
当今社会进入了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信息、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拉近了国家和民族间的距离,文化上的交流和融合已经成为时代的重要特点。高校校园成了外来文化最主要的集散地。国外的许多新思想、新理论、新科技,大多首先传到学校,再通过学校的辐射和人才的流动注入社会。这主要是由于高校具有接收外来文化的条件和转化、融合外来文化的能力。日益频繁的学术交流和相对宽松的环境也是校园文化多元性的成因。
三、 校园文化对道德人格形成的作用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发生作用具有其自在的特征,主要有界域涵盖的广泛性、情景辐射的渗透性、行为互动的暗示性和实施过程的隐蔽性。⑤
1、界域涵盖的广泛性
校园文化界域涵盖的广泛性,深刻的影响到校园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影响广泛性。不仅体现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从生活、学习和交流的各个场所,而且体现到校园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在各个层面的影响。校园文化界域涵盖的广泛性,说明其影响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全方位和多层次的渗透,我们要广泛、精心加以控制和设计。
2、情景辐射的渗透性
实践证明,环境育人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可以将各种文化要素渗透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以各种具有鲜明的形象、感人的氛围、真切的心灵交融的形式辐射并作用于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的。教育情境包含着有意识创设的情境和即时情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具有把学校的育人要求渗透于校园内部各种环境因素而形成有意识创设的情境,它使学生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逐渐感受到和领悟到这种情境的教育影响,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它、认同它、进而形成一种内在的认知要求和行为品质。例如,校容校貌、校训标语、集体规范、校风班风等无不熔铸教育者的心血和教育要求,无不体现着社会和学校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意志,学生置身于这种情境中,就会自然而然感受到渗透在周围环境中的各种教育因素的辐射。再如,学校的升国旗仪式、学校的颁奖大会等,这些情境构成了主题鲜明、情感浓厚的氛围,契合了不同的教育意义,最容易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而这些情感的流露又会加速度辐射到其它同学身上,从而又创设出更具有感染力的情境,铸就教育情境场的良胜循环。最为生动有趣、最富有感染力和最具有精神教育力的情境是学校生活中随时或随地可能出现的各种教育即时情景,这种情景的出现具有突发性、瞬时性、影响辐射的时效性极强,影响触发的表现性很明显。
3、行为互动的暗示性
心理上,暗示是个体所固有的一种普遍心理现象,是从动物刺激反应的条件反射中引申而来的心理规律,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未意识到的刺激影响作用。只要是刺激物,就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或效应,在校园文化各种要素中,教师的语言、校园设计,教室颜色与布置,班级的氛围都会产生暗示作用,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互动中无意识产生某种观念,进而把这种观念实现于动作和行为之中。在学校实际教育中,师生之间行为互动本身传递着信息的导向和榜样的模仿,在学生无意识或潜意识中牵引着一种暗示的教育意义,“无意识心理倾向的机制显然是暗示现象的基础,”也就是说在师生行为互动中,学生是在无意识中接受到教师所要传导的意义,教师是通过无意识强化的情感共鸣影响学生的心理、观念和行为,避免学生心理抵制情绪,保证育人目标的实现。校园文化所要求的师生行为互动是一种以平等心态交流的交往,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不采用强制的教育方式易为学生所接受,并且是在愉快而又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具有同心感染的倾向在不知不觉中激活学生的潜能,唤起学生主体感化和模拟的积极作用,主动合乎需要进行自我认知和品德内化,实现行为互动的正面意义。校园文化的各种文化要素都包容着暗示性,特别是行为互动中的教师期望效应暗示、语言暗示以及在教育过程中的奖励与惩罚暗示等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贴近学生心理,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我们在关注各种因素暗示作用时,要有意识、主动地利用暗示的积极优势,充分发挥暗示的积极作用,防止和克服消极的暗示,抑制消极暗示的影响力,真正开发文化环境育人的新途径,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4、实施过程的隐蔽性
校园文化发挥作用的优势在于它是通过学生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如情感、兴趣、期望、态度、需要等而影响学生的,因而它能绕开意识的障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种教育痕迹不外露,学生对教师的教和自己的学大都没有明确地意识到,缺乏自觉性和明确目的性,教育过程习氛围隐含其教育目的和教育要求,通过教师文化、班级文化等互动,以内隐的、间接的形式传递给学生,给学生以有形或无形的内在启迪和鼓舞,使学生在有意无意间受到潜隐的教育,从而产生一种“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应。这种隐蔽、间接的教育影响,避免了学生对教育说教的“抗药性”,学生以被尊重的主体角色进行交往,体验着参与者的价值感和自尊感,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与发展产生深刻的激励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会使学生毕生难忘,而且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因此,在文化育人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并设计好隐蔽性的影响通道,通过无意识、间接的教育活动,来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品德内化的能力。
注释:
① 鞠献利.高校德育应立足于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吕潍师专学报.1998,12.
② 吴冰试.论大学生道德人格建构的基本思路.思想文化道德研究.2001,7.
③ 马宪平.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教育研究.,1996,4.
④ 王铁生、杨景文.对现有校园文化理论的再认识.江苏高教,1997,5.
⑤ 黄文结.论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潜在课程.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8.
参考文献:
[1]赵成文.道德人格及其社会功能初探.社会科学.1999,7.
[2] 鞠献利.高校德育应立足于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吕潍师专学报.1998,12.
[3]吴冰试.论大学生道德人格建构的基本思路.思想文化道德研究.2001,7.
[4]马宪平.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教育研究.,1996,4.
[5]王铁生、杨景文.对现有校园文化理论的再认识.江苏高教,1997,5.
[6]唐敏.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机制.江苏社会科学.1999,7.
[7]黄文结.论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潜在课程.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8.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内隐学习与运动技能习得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以内隐学习特征、在其他学科应用和与外显学习的关系作为研究背景。对国内外运动技能、体育项目中运用内隐学习的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以期完善内隐学习与技能习得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内隐学习 运动技能 技能习得 外显学习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9—0065—04
基金项目:盐城师范学院教务处项目,编号:14YCTCJY053。
作者简介:任静(1987~),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内隐学习”一词最早由A.S.Reber于1967年在其硕士论文《人工语法的内隐学习》中提出的。在这篇文章里Reber 创造性地设计发明了人工语法,后来大家公认这种语法为Reber 语法。一般而言,当环境刺激以某种结构出现时,人们会试图了解和掌握这种结构, 并有意识地利用这种结构对环境刺激作出适当反应[1]。但是,Reber 的研究结果表明当环境刺激以某种结构出现时,人们在没有意识到环境刺激潜在结构的情况下,也能了解并利用这种结构做出适当反应。在人工语法范式的帮助下,心理学界诞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内隐学习。
内隐学习的发现不仅为心理学研究开拓出一片新领域,而且是学习领域的一次革命。内隐学习不仅对教育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其研究成果还直接渗透到教育的第一线,为具体学科的教学提供了参考,指引了方向。
1 内隐学习的理论分析
1.1 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相互关系
外显认知研究的发展与内隐认知研究存在内在联系。恰恰因为在对外显认知的研究过程中出现了常规认知理论不能解释的现象,人们便开始跨入内隐认知领域的研究。大约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在心理学领域,行为主义思想逐渐失去主导地位,人们对意识研究的兴趣被重新掀起,仅仅靠去推测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功能关系已经无法使心理学家满足, 他们还想竭尽全力找出在理解刺激和反应间起到中间作用的内部心理结构与机制。研究者们很快发现与人类行为有关的一些心理结构和机制存在意识之外, 是无法通过自主控制和内省的方法进行研究。伴随着研究的深一步开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在人类外显认知系统之外,内隐认知是另一种广泛存在的认知机制,它是人们认知体系中最初级和最基本的行为调节器, 而且对外显认知机制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郭秀艳(2004)表明内隐学习是与常规外显学习不同的不自觉的学习过程, 它是通过有机体与环境相接触,没有目的、自动地获取事件或者客体之间结构关系的一个过程。张卫(2001)在内隐学习过程中指出,人们根本没有意识到或者表述影响控制他们行为的那些规则是什么, 但是却逐渐学会了这种规则。在上世纪80 年代中期后,认知心理领域内最受关注的和最热门的课题就是内隐学习, 此课题也对认知心理学发展形成了深远影响的极其重要课题中的一个。
现在人们已逐渐意识到, 内隐和外显学习应该位于学习这条连续坐标轴上,无论是从经验上还是理论上,我们没有理由相信你可以从该坐标轴上找出明确的界线, 以割断两者的内部关系。内隐认知系统与外显认知系统应当视为相互补充、相互合作的功能系统。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外显的元素多一些,例如,当任务的完成需要努力、制定计划、验证假设时;而在其他条件下,内隐的元素多一些,例如,儿童早期的语言形成与社会化等典型的现象。但在任何类型的复杂的认知过程中,都应由内隐与外显组成, 不应该用简单的意识与无意识的二分法来鉴外显和内隐学习。事实上,内隐和外显学习不仅难以完全分离,而且在功能上二者也不是完全分离的, 它们存在复杂的关系。Mathews(1989)最早用实验证明了内隐与外显学习之间的协同关系。后经多位专家实验也暗示了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混杂一起的,各种学习任务可能都处在内隐、外显学习连续体的某一点上,如图1。
连续体图表示:大部分学习任务既包含外显学习,也包含内隐学习, 趋近两端用虚线表示没有完全的内隐学习和完全的外显学习[3]。Reber&Lewis 的字谜研究首先证实了这一观点,研究发现,随着参与者的外显报告所用规则能力的改善,他们还内隐式地习得了更丰富的规则性知识。Berry&Dienes(1993)也指出,内隐知识在复杂知识的习得过程中总是领航于外显知识。国内学者杨治良等(1998)用钢筋混凝土模型形象地解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郭秀艳和崔光成(2002)对内隐学习本质特征的研究表明, 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体现在内隐学习的本质性特征理解性上, 他们还推测, 两者在一段时间练习后,会在加工过程的某一点上交融,从而导致内隐知识的可意识性;并且,在两者交融之前,内隐与外显学习是并行上升的,只不过外显知识始终落后于内隐知识而已。郭秀艳和杨治良近期的进一步研究表明, 在复杂的任务学习中内隐和外显学习的相互作用真是的存在着,而且,这种作用是比较复杂的,通常表现为四种情况:从贡献上可分为大、小;从作用上可分为冲突与协同。具体表现为在学习过程中,两者时而相互协同,时而相互冲突,有时外显贡献大,有时内隐贡献大,它们各自贡献的大小决定于学习材料。
1.2 内隐学习的特征
1.2.1 自动性
内隐学习的自动性是一个最令人感兴趣的方面, 即内隐学习会自动产生,无需有意识的去发现任务操作中的外显规则。而且正是由于这种自动性, 才揭示了它不同于外显学习的独特本质。而内隐学习通常的产物———缄默知识的特点,则可以深化我们对自动性这一特征的理解。缄默知识的首要特征是这种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的说明。内隐学习一般会自动发生无需个体有意识的去发现环境中的复杂规则。
1.2.2 抽象性
抽象性这一特点体现在内隐学习可以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所获得的知识不依赖于刺激的表面物理形式。内隐学习的迁移现象很好的证明了其抽象特征。
1.2.3 理解性
内隐学习具有理解性, 即内隐学习的产物———缄默知识在部分程度上可以被意识到。例如Reber 等(1994)对人工语法的词语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随着被试外显报告所用规则能力的提高,他们也内隐地发展了更为丰富和复杂的规则知识。这就证明了内隐学习具有理解性。
1.2.4 抗干扰性
内隐学习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具体表现为:强健性(不易受到机能障碍和机能失调的影响)、年龄和IQ 独立性(不受年龄和IQ 的影响)、平均性(个体差异小、群体差异小)、过程的普遍性(内隐学习的内部机制具有跨物种的普遍性)。
1.2.5 三高特征
高选择力、高潜力、高效性。内隐学习的高选择力体现在内隐被试表现出更大且更显著的底层规则的迁移, 具有较高的迁移异化能力。而高潜力特征的发现这来源于内隐学习仅使用显著特征分类, 却达到了外显学习运用显著和非显著特征的学习效果,这说明内隐学习具有很大的潜力,许多具有高选择力的资源尚待开发。最后有研究者还运用信息论的方法证明了缄默知识传递具有高效性[6]。
2 内隐学习理论在其他学科应用的研究现状
内隐学习理论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有了四十多年的历史。起初,Reber、Allen、Mathews 等人连年发表了这一课题的论文和报告,是人们对内隐学习有利初步的了解。此后,国内外研究者紧随其后从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对内隐学习的定义、本质、特征、影响因素、应用等方面都进行过详细深入的研究,使内隐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查阅的文献中了解,国内外研究者对内隐学习在语文、数学、外语、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应用都做过相关研究。
3 运动技能的内隐学习研究现状
3.1 国外运动技能的内隐学习研究现状
内隐学习在运动技能方面的研究最初是在研究健忘症病人时发现的。Milner和Corkin(1968)的研究指出,病人的记忆力明显受损,不能够想起刚发生的事,可是在动作技能上与正常人的学习和保持水平相当。Tranel 等(1994)也证明运动技能是内隐式的学习。在对中央颜叶受损的健忘症患者的研究中发现:即便是患者在外在表现上不尽人意, 可是他们在学习追踪旋转任务的表现上是正常的。尤其是有位颜叶中部、后部都受损的男性患者,在对其进行两年的追踪研究证明,他的感觉运动技能和正常人没有明显区别。
国外上许多专家学者从教育学和心理学上对内隐学习的理论性依据进行了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进行有意识地学习的同时,期间还会无意识地习得有关情感、信念、态度、兴趣、理想以及技能等方面的知识, 但这些知识的获得是无意的、自发的,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和作用要比有意识的学习更广泛和深远。
洛扎诺夫通过教育实验研究创建了无意识的暗示教学模式,进一步促进了内隐学习理论的发展。他认为:人的理性和感性、有意识和无意识是不可分的,一切理智活动的开展都是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影响下,想要提高人的心理行为活动效率,就必须充分利用、开发人的无意识。之前的填鸭式教学,以灌输为主,强调了教学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而忽略了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在学习中的作用,从而限制了学生技能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他创建了新意的非理性主义教学模式———暗示教学。内隐学习理论的核心就是无意识,或者称为潜意识,即人的心理不仅仅存在有意识,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开发的潜意识领域,他构成了心理中“最大、最有力的部分”,虽然我们不知道它的存在,但它对人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Nilsson(1992)等人对正常人运动技能的内隐学习进行了研究。他以可能出现与不可能出现的物体图像为基础,组织实施了被称作“动作决定任务”的实验来评价动态信息的内隐加工。实验结果表明:人类动作中自然动作的启动是有可能的,而不自然的、歪曲的动作并没有显示出启动现象。这就说明了被试者的运动判断中存在有内隐加工[7]。
美国棒球运动的学者Baumeister(1985)研究发现:那些事前通知手的移动过程以及步骤的完成需要集中精力的学生与没有给予任何事前指导的学生相比,前者效果不如后者。通过给予学生奖金等激励措施的对成绩带了负面的影响, 因为这样使得学生主要精力放在了执行任务的步骤,自我意识被提高,行为的自动属性被损害,导致作业不稳定。Master(1992)比较了人们内隐学习或者外显学习或高尔夫投球的技能。比较结果表明,当高度紧张状态下,成绩没有降低的是内隐学习组。所以在高度紧张状态下,在内隐学会的技能上可能发生自动瓦解较少,但有损害的却是对外显学会的规则知识。
Mcleod 和Dimes(1993)证实:物理技能里面的跑步抓板球这类活动可以保持一个确定三角法函数。一些儿童学习此规则仅可以通过板球而不是外显形成的这个规则的假设。Mcleod.Altman 和Goode(1995)研究还表明,“一个展示内隐及外显加工力量的对比的醒目的例子就是从科学努力来讲就要花数十年的心血的儿童轻松发现的规则”。
国外研究者立根与内隐学习研究范式的基础, 以正常人和健忘症患者为被试对象进行运动技能内隐学习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运动技能的内隐学习确实存在, 并且在特定条件下内隐学习比外显学习表现出更好的学习效果。
3.2 我国运动技能的内隐学习研究现状随着内隐学习在运动技能领域的深入研究, 体育心理学研究者开始关注内隐学习在体育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如国内学者任杰(2000)、范文杰(2001)以及丁俊武(2002)等纷纷提出,将内隐学习的思想关注到体育教学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中。具体来说,内隐学习对体育教育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发挥内隐学习作用,提供多种练习环境。范文杰(2001)提出,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应该在儿童早期进行多项或单项的体育运动项目训练,因为这对促进学生对以后体育项目的喜爱,和提高单项技能有很大好处。另外,对学生或运动员的训练应该让练习者在多种不同的环境中进行练习, 采取任何可能的方式将学生置身于大量的体育情景学习中。任杰和章建成(2000)也提出,如果学习者能够内隐的获得环境规则知识, 我们就没必要在他们练习时去问他们究竟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想学习者提供一些简单明了的语言线索,指明环境中重要信息“在哪里”,而不是“是什么”,让学习者在多种不同的环境下练习。运动技能的掌握离不开丰富的练习环境以及大量的实战环境。只有突破时间、形式上的障碍,在各方面营造内隐学习的条件、氛围,才有利于运动技能的内隐学习[8]。另一方面,改善传统教学方法,激发教与学的积极性。体育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内隐学习的研究表明,人们完全有能力去把握运动技能中暗含的动作要领及规则,于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对学生的启发、引导、指导、释疑等方面(范文杰,2001)。丁俊武、周志俊和任杰(2002)也认为广大体育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采用更为宽松自然的方法。
就如何在教育中运用内隐学习的问题, 众多专家学者还进行了这样的讨论与分析。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教育指导。学习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如何有效获得知识,首先要保证相关指导对与学习的有效刺激,激发学生的内隐学习。如在游泳教学时,使用生活化的指导用语———找浮起来的感觉, 比控制身体肌肉更能刺激学生的无意识内隐学习, 进而掌握无意识的控制身体肌肉的规律。其次,外显训练阶段的恰当结合。再次,要让活动贯穿在学习的始终。当前教育提倡的“做中学”是以活动贯穿学习始终从而有效利用内隐学习的最好例证。最后, 内隐学习的适度迁移。目前的研究表明,学习成果的迁移是适度且有限的,教师在对于无意识知识的迁移要有耐心、有准备。
4 体育项目中内隐学习应用的研究现状
从内隐学习被发现至今, 已经有众多学者对其在运动技能领域进行研究, 也用相关实验证明了内隐学习对运动技能的形成有影响。乒乓球教学过程中内隐学习的应用:郭宇刚(2007)等学者证明了在《乒乓球项目中内隐学习效果的探讨》中内隐学习的存在, 研究表明了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不同的学习方法对掌握规则知识的影响。证实了此不同学习方法都能够提高被试的成绩,内隐学习效率基本上接近外显学习。研究还证明了在重复概率但规则不同下两组被测试学习的效果, 结果表明两组的被测试者都已经会利用规则知识。但是如果是模糊的规则条件下,外隐学习的效果要差于内隐学习[9]。
田径教学中内隐学习的应用:刘永东等研究者(2007)的《内隐学习机制在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表明,把内隐学习机制辅助教学应用在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中, 可以防止错误动作的产生,而且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运动成绩和技术水平。利用内隐学习方法获得的运动技能会保持相对更长时间, 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持久力。这种无意识的内隐学习的认识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与外显学习同步存在,因此我们不能将外显学习与内隐学习割裂开来, 而是应该了解其内在联系性和技能的连续性[10]。
武术教学过程中内隐学习的应用:陈庆合(2008)等研究者在《内隐学习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中表明,中国武术博大精深,要想真正练习到“出神入化”、“形神兼备”的境界,必须在教学中尽可能的使用各种可能的教学手段,创设许多不同的练习环境,通过多种暗示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内隐学习机制,充分利用学生练习过程中无意识心理倾向,来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挖掘其闲置的潜力,提高想象力、记忆力和创造力等各种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没有学习负担和充满乐趣的良好意识状态,进而迅速掌握海量的武术知识与技能, 使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结合恰到好处,进而加速学习进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1]。
篮球教学中内隐学习的应用:武松朋(2010)等研究者在《内隐学习在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一文中表明,采用内隐学习和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外显学习为辅的教学方式,都是利用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共同作用来获取篮球的规则知识。但是通过内隐学习为主要手段, 外显学习为辅助手段的教学模式, 利用媒体动、静态图示引导、暗示教学法和表象练习法等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内隐学习提供更多内隐学习的环境, 从而在学习篮球技术的过程中能进行更多无意识的内隐学习[12]。丁焕香、马爱国(2010)在《内隐与外显学习对篮球战术决策影响的初步研究》中指出,在获得篮球战术决策过程中, 无论在高复杂性情境下还是在低复杂性情境下, 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以及混合学习中均表现出显著的绩效;还发现外显和内隐学习与情景复杂性有相互作用,当处于低复杂性情境下,外显学习不如内隐学习效果好;在高复杂性的情境下,内隐学习不如外显学习效果好;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表现为协同效应[13]。
健美操教学中内隐学习的应用:李亮(2010)等研究者在《内隐学习机制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中表明,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利用内隐学习法其教学效果要好于传统式的教学。图示教学法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一致, 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其养成主动求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学生健美操的考核成绩和其得到的实际锻炼大大提高。内隐学习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内隐学习的机制,其对开发学生个体的心理潜能,特别是无意识潜能具有很好作用,使得学生能够在放松的身心状态中发展思维,学习知识,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感知力、创造力,学习效率加速提高。内隐学习对于调动学生内驱力,激发内在学习动机和培养学生体育素养、体育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14]。
在排球教学中内隐学习也有相应的应用:李焕斌(2010)在《内隐学习理论在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指出,运用外显学习与内隐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对排球技能的掌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但是如何才能将内隐学习的理论有效地融合到实际课堂教学中, 其中相关论述的较为抽象[15]。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研究的逻辑起点不是探讨内隐学习与外显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辩证地诠释基于内隐学习的突出外显教学效果的机理, 而是要么只注重与强调内隐学习功能而忽视了外显练习作用;要么把内隐学习与外显教学的“内外在”联系割裂开来,将二者等量齐观来比较,从而归纳出内隐学习施教效果优于外显教学方法的荒谬结论。很显然,上述研究尚未能把握运动表象与技能习得的内在微观深层联系, 进而揭示形成清晰正确的动作表象对技能习得质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郭秀艳.内隐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42.
[2]张卫.内隐学习及其特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56-763.
[3]郭秀艳.内隐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52-253.
[4]7D.7C.7Berry,&Z.7Dimes(1993).implicit7Learning:"Theoretical7and7L,mpiri-cal7Issues[J].Hillsdale,NJ:L,rlbaurn.71993:1-36.
[5]杨治良.记忆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90-314.
[6]郭秀艳.内隐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7-117.
[7]M.7J.7Nissen,&7P.7Bullemer(1987).Attentional7Requirements7of7Learning:L,videncebfromb1´erfonnancebMeasure [J].CognitivebPsychology,1987(1).
[8]任杰.运动技能的内隐学习与分心练习———对应激的抵御[J].体育科学(运动心理学),2001(3):71-b74.
[9]郭宇刚.乒乓球项目中内隐学习效果的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2007(3):59-62.
[10]刘永东.内隐学习机制在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6):108-110.
[11]陈庆合.内隐学习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学刊,2008b(8):72-75.
[12]武松朋.内隐学习在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10.
超现实主义发源于20世纪初期,由达达主义衍生而出,20至30年代盛行于欧洲。在理论上,超现实主义艺术运动的发起者是两位法国作家,布列顿和阿波利奈尔。超现实一词是诗人阿波利奈尔首用的。原是哲学上的术语,最初称为“超自然主义”,后来才用于绘画上。1900年奥地利精神病理家弗洛伊德发表著名的论著《梦的解析》,拓展了人类思维意识领域。受弗洛伊德理论影响,众多文学家艺术家开始探讨无意识绘画,创作神秘诗歌,展现梦中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法国兴起了在文艺及其他文化领域里对资本主义传统文化思想的反叛运动,1917年阿波利奈儿发表了自传体小说《断头诗人》,1924年布列东在巴黎两次发表了《超现实主义宣言》,其影响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的不同领域,至此超现实主义运动全面展开。
超现实主义理论
超现实主义是基于现实主义而产生的。在文学艺术范畴,现实主义是对生活的表现和反映,其特征是真实、客观的再现。而超现实主义则与此相反,其基础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下意识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的学说认为;人们的真正思想和真正面目是隐藏在潜意识及梦里的,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就必须先了解他的梦。超现实主义核心是脱离现实世界,回到原始状态,强调人类的下意识或无意识活动,以感性替性思维。它反对一切既定的艺术主张和观念,通过放弃以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以错位、矛盾、荒诞的意象来表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真实世界,并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实现“梦与现实的统一”(布列顿语)。
精神分析注重对梦境、幻想和幻觉的分析,并把白日梦作为一种可能的艺术创作方法加以诱导。这种对下意识的梦幻世界的研究与自然主义相对立,并不受理性的支配,完全凭本能与想象描绘超现实的题材,表现比现实世界更真实、更具重大意义的想象领域中的梦幻世界。
超现实主义绘画
达达派之后,法国产生了一个近代艺术史上影响力最大的画派――超现实派,此派的画家们包括米罗、达利、马格里特、夏卡尔、马松、克尔诺、坦基等。他们任意表现梦与想象,很多奇异的变形与线条令人无法了解,他们的创作活动自由自在地安排在一种时空交错的世界中,毫不受空间与时间的束缚。
超现实主义的绘画创作在当时分为两种风格,一种是以达利、马格利特、德尔沃为代表的风格,强调艺术家应将潜意识形象应精确的描绘,以具象地手法再现或复制由潜意识思维所到来的幻觉,通过可以识别的经过变形的形象和场面,来营造一种梦境画面。它的来源是卢梭、夏加尔、思索尔、基里柯及19世纪的浪漫主义艺术,企图运用弗洛伊德所下的定义,创造一种不受意识和理性控制的形象。但是其作画的过程实际上与写实画法没什么区别的理性过程,因此这种风格又被称为自然主义的超现实主义和古典的超现实主义。另一种是以米罗、马宋等人为代表,他们追求作画过程的无意识、无知觉状态,以致在画面上出现纯粹受心理作用支配的意象,最终结果是充满了心灵感应的抽象画面,并呈现出儿童般的天真,让人置身于一个非逻辑思维产生的幻想世界。因此,它又被称为有机的超现实主义或绝对的超现实主义,这一倾向与达达主义者和某些未来主义者所从事的偶然机遇和无意识行为的试验有关联。
超现实主义风格时装设计师艾尔萨 夏帕埃里(Elea schlaparelli)
夏帕埃里是服装界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创始人,她创造了一个服装设计的全新领域,为后来的设计师提供了经典的范本。出生于意大利贵族家庭的夏帕埃里从小就对艺术有浓厚兴趣,特别对于意大利的未来主义艺术的极端性、探索性更加关注和喜爱。她选择学习哲学。同时也酷爱文学和艺术,和艺术家朋友们时常泡在沙龙里谈论音乐,绘画,诗歌,她的朋友名单中就包括超现实主义太师萨尔瓦多・达利、立体主义大师毕加索、超现实主义先驱让・科克托(JeanCocteau)、后现代艺术之父马歇尔・杜尚(Marcel Ducham Dj等,所有这些对她设计的服装有很大的影响。
夏帕埃里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认知模式,也打破了艺术与时装的隔墙,她的设计之路也向整个时尚届证明了设计师和艺术家之间的距离其实并不遥远。夏帕埃里标榜的是一种艺术化的时装设计理念,她以一位艺术家敏锐的眼光和独到的商业构想,以身体为基型,服装为媒介,跨越了艺术的高雅与通俗,抹杀了服装原有的规范,改变了身体的廓型与象征意义。夏帕埃里在设计中融入了许多生活中的经历和艺术家们带来的灵感,如年轻时看到的罗马的牧师和修女穿的戏剧化外套,还有父亲工作的图书馆中华丽的中世纪手稿以及古希腊神话,这些都被合理地激发出来,成为丰富而奇幻的珠饰以及绣花。她用一种游戏哲学演绎着自己超现实主义梦想,她从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那里借鉴了不少东西,在她的设计中可以找到野兽派的色彩、立体派的结构、表现派的风格和超现实主义装饰。她曾设计的夹克上衣,衣服前片绣有一双手,似乎抱住了穿着者的身体:为达利设计了一大堆夸张的帽子,包括那只倒扣在头上的高跟鞋;一件粉红色丝织外套上铺满了华丽的图案,还点缀着如艺术品般精致的纽扣。她以面料当画布,任意挥洒她的想象力,一件灰色西装式外套上绣着一张女人的脸,长长金发顺着袖子流泻下来,如随笔画作一样自然。此外她还设计像外带金色指甲装饰的丝绒手套、用昆虫做的项链、香水瓶身被做成女人身体的摸样、装有办公桌抽屉式口袋的外套等。
超现实主义风格时装解析
超现实主义时装如同超现实主义绘画一样,在风格上体现出新奇、俏皮甚至怪诞,富有联想性和强烈的游戏意味,设计不循规蹈矩,常出乎意料之外,令人惊奇,表现在夸张的图案、丰富的色彩所带来梦幻的、童真、幽默、夸张的视觉效果。
超现实主义风格努力追求无意识的结构。摆脱理性束缚,无特定的标志性廓形,因此服装呈现出丰富的结构和廓形。设计师根据总体构想,结合所运用的图形或饰件,放置不同的部位,既有如张扬的宽肩V字造型,也有简洁的直身H字造型。
超现实主义风格女装款式设计简洁,注重装饰,强调细节,设计师经常在一些装饰细节上体现超现实主义理念情节,领部、袖子或口袋都会成为设计的重点。超现实主义风格设计有两种手法,一种是运用错位原理,颠倒和改变事物常规的功能和形式,将两者原本不相关的事物组合在一起,达到不同寻常的视觉效果,如倒挂的高跟鞋帽、蛋糕型的帽
子、女性的红唇造型的口袋、心形眼镜、电话形状的手提袋、阿司匹林药丸项链、塑料甲虫蜜蜂首饰、蜻蜓形围巾、鱼骨挂件等。夏帕埃里认为传统纽扣最沉闷,因此把一些有趣的小昆虫、小动物、人物和其他物品作为模型,制作纽扣,比如蟋蟀、马戏团小马、小丑、糖果等等。[3]另一种是将绘画、诗歌作品移用到服装设计中,这种特殊的视觉效果与服装结合能给人以一种新颖视觉美感和体验,夏帕埃里为此聘请一批艺术家、诗人为她设计,达利就为夏帕埃里设计了一只似电话造型的手袋,上有以刺绣形式装饰的电话键盘。夏帕埃里也曾把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著名的“泪滴”图案用在她设计的裙装上。在色彩表现上,超现实主义风格强调设计师的直觉感受,表现出视觉的强大冲击力。用色高纯度的色彩运用较多,带强烈的装饰效果,如08年因超现实主义流行而带来的罂粟红、紫罗兰、猩红、明黄等色彩,视觉效果明亮而活泼。
超现实主义设计师趋向于幻想主义,试图通过对眼睛的巧妙蒙骗寻求奇迹和梦境,将体现视幻技巧并且带有喻示性和幻觉色彩的图案贯穿到设计中。图案运用是超现实主义风格时装特色之一,其运用体现出设计师的思想,服装不仅仅是一个穿着物,更成为设计师心境的载体。图案取材彻底抛弃常规的传统花卉,代之以与服装不相干的元素,如艺术画作、诗歌、昆虫,甚至报纸,以取得惊世骇俗效果,这些素材在夏帕埃里作品中曾广泛运用。
超现实主义风格流行演变
夏帕埃里于30年代具超现实风格时装一直影响着时装界,启发了设计师和穿着者的思维。经历了40年代的战乱、50年代的恢复和60年代的动荡后,70年代的朋克在服装上也流露出超现实主义的痕迹,各类原本不相干的材质、物件和图像被用于服装和装饰,如安全针、骷髅、狗项圈、鸡冠头等,令人惊讶的同时不得不佩服朋克们的奇思妙想。
在80年代中,起现实主义风格再度成为服装设计中的潮流,灵感取自传统和绘画,作品更多体现出夸张的造型。法国设计师圣・洛朗(YSL)在礼服设计中灵感来自毕加索的画作,将两只和平鸽以立体的方式装饰在领部和腰部,风格独特:日本设计师三宅一生则娴熟地运用“超现实主义”手法,于1982年的一套“先锋派”作品,整体都用了密密细裥的黑漆布做成,护胸甲则以细竹编成,涂以黑漆,夸张的大斗笠帽和折扇,均完美无憾地表现了日本新女性形象,将日本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精神融于一体。
到了90年代,超现实主义构思方法多样化,运用趋于广泛。充满想象力的意大利设计师莫斯基诺作品颇具代表性,如树熊玩偶帽子、垃圾袋制成的晚装、用领带缝制的迷你裙、充斥着各类令人震惊的语句或图案的服装等。1999年,约翰・加利安诺(John Galll8no)在迪奥(Dior)春夏高级女装会上,重新回顾、演绎了一系列的超现实主义设计,包括正反面颠倒的外套,“泪滴”形的腰带装饰,故意混淆于服装上的手形图案、模特的手与帽子上的手,奇思妙想令人叫绝。新世纪开始,超现实主义风格继续受宠。让・保罗・戈蒂埃(JP Gaultier)在他的06秋冬高级定制上展示了一条惊世骇俗的骨架裙,背部的设计以人的脊椎骨架作为亮点;维克多和罗夫(Victor&Rolf)的2005年秋冬时装会上的“枕头”秀完全就是一幅幅超现实的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