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思想教育研究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8 15:00:3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思想教育研究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思想教育研究论文

篇(1)

有相当多的人认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够理想,尤其与改革开放前的情况相比,地位作用明显降低。这种认识有其合理的一面,因为改革开放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确曾经在人们工作生活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但是这种认识潜在地把过去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当作理想状态,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现在,忽略了时代变化对现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影响,这是非常值得反思的。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决定于社会基础和历史时代条件.而且这种决定具有根本性、宏观性的意义。因此.无论是评价还是改进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都必须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变化进行深入思考、基本把握,如此,才能认清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

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维度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以社会结构特点看,即是由国家全面统制、存在个人人身依附关系的时代,进入到自主意识彰显、个性得到宽容的时代。这个变迁可以说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变迁,因为这是社会结构中经济关系与经济基础的根本改变。与此决定性的改变相适应,社会意识也必然发生根本变化。计划经济时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表现为国家统制型或政府主导型。在国家与个人的相互关系中.国家的地位至高无上.政治权力与职能覆盖了所有社会生产与生活领域,个人受制于单位、身份、血缘,自主独立性十分有限,个人的利益诉求只能通过为集体服务来实现;而且由于商品匮乏,人民普遍贫穷,人们的身体与心理等基本需求都遭到束缚,存在较强的人身依附关系。这个时候的思想政治教育,为配合政治权力达成极强的集体控制。被赋予超出其应有职能范围的能量和地位,充当了政治全面控制社会意识的抓手:由于这个时代里社会上没有直接为个人利益考虑的选择,现在很多人容易产生错觉,认为过去人们思想道德所呈现出的“纯真的”的高水平,都是当时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较强的缘故。

改革开放后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国家基本退出竞争性领域,社会发展机会不断增加,个人从高度集体化的约束下走出来.身份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人转变为自由人或社会人,成为独立自主的利益主体,自担风险,自负赢亏,人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个人利益只有在利他(为他人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实现(获得利润回报)。同时,伴随经济水平从普遍贫穷到基本小康的发展变化,人们在基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还获得了更广阔的精神空间,精神需求更加活跃复杂。在此境况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个自由多元、繁荣复杂的局面.其参与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骤减.对社会的控制能力明显下降.思想政治教育仅成为政治统治、经济服务与人格塑造中的一个非强制性手段,与其他社会治理手段一起,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发挥根本保证作用。看到这一点,就不会沿袭旧观念.简单地把思想道德所呈现出的真实“经济人”状态,说成是思想道德的倒退滑坡,并把这滑坡归因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所致。

二、从非信息化到信息化的维度

从非信息化到信息化,以社会发展阶段看,即是由受教育者掌握较少信息资源、被动接受灌输的时代,进入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信息资源占有方面差别不大、身份平等的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信息化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状态。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信息化阶段,作为生产关系的政治上层建筑自然会发生变化。在非信息化时代,由于信息的传递基本上靠人口相传与书信来往.受教育者接触信息的广度较窄、渠道很少,一般而言,在进行教育之前,教育者较被教育者掌握的信息量要大,主客体信息明显不对称,教育者优势显著,一定程度上教育成为社会思想、知识传播的重要渠道:而且对于教育者教育的内容.受教育者由于较少受相反观念影响,逆反心理较轻,在这种相对单纯的信息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施难度较小,成效也比较明显。

改革开放进入信息化时代后,人们视野变得开阔,信息总量呈几何级增长的同时,信息传播渠道急剧增多,各种信息顷刻间即可传遍世界的各个角落。海量的信息和强大的传播文化环境.时时刻刻对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包括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施加巨大影响。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网络已日渐成为每个人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不可或缺的帮手。不管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只要愿意和具备相应能力.就可以获得足够多的资料信息。这种情况下。尽管互联网的即时性、开放性、参与性、隐匿性、自由性等特点,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但也导致教育者在信息接触面及接触量上丧失了相对于受教育者的优势,很多情况下教育者的信息掌握甚至都不如被教育者。这个时候,也许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方式却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对自主能力提高的受教育者.单独的课堂讲授教育作用下降,教育者不得不在思想深度、教育风格以及其他教育载体上下功夫。

三、从传统社会到法治社会的维度

从传统社会到法治社会,以社会治理理念看,即是由乡土色彩严重、权力倾覆一切的时代,进入到民主意识凸显、法眼审视天下的时代。具体而言,这个变迁包含着两个重要转型:一个是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的转型。传统中国是一个熟人的社会,社会关系主要由亲缘关系和地缘关系构成,亲属和老乡成为一个人一生交往的主要对象,礼尚往来是连接这些关系的基本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较为紧密,犯错者所承受的羞耻感和社会压力很大。而现代法治社会是陌生人社会。人们只是机械地、原子式地聚合在一起,不管在形式上怎样结合,但总会保留较大的私人空间,相互之间情感约束较小。现代社会之所以呈现所谓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道德危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道德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教育对象——人的道德素质的变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即便再怎么有效.也不可能抵消掉外在道德环境的影响,使教育者达到过去熟人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只能针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变化,调整思路,在重新定位教育目标与方式上,提升教育效果。

篇(2)

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其在治国中的重要。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就须处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关系,这也是借鉴《论语》意义所在。随着经济发展,利己主义倾向抬头,社会主流价值观倾向于经济中心论,物质意识被强化,经济发展与经济收入成为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全部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继承和发扬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宝贵遗产。重视和借鉴《论语》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一、“仁学”思想重在在于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仁”是《论语》思想的核心。“仁者,人也。”“仁”是做人的根本,只有确立“仁”这个做人的最高准则,才能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交往的秩序:与人为善、与人为爱。

(一)什么是“仁”?

《论语》开篇就阐明“仁”的根本立足点。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①孝悌是“仁”的根本立足点,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血缘纽带,指向个人品质、家庭伦理和治国平天下的有机统一,这个意义上仁的“孝”“悌”是整个儒家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石。

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这是对自己行为的约束,也确立了个人行为准则: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子贡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为仁之方也矣。”③这是对他人行为的要求,也是实行仁的方法:推己及人,这里“以人为本”超越了个体自身,波及到整个社会关系之中。“仁”要求个体在行动时要从自身与别人两方面约束自己,也就是实行“忠恕”之道。这是《论语》思想的基本原则,树立了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④就个人性格来说,必须刚强、坚毅、执着;在行动上,必须语言谨慎、质朴、正直。从反面来看,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在这里“说”和“实际行动”脱离,内心缺乏正直、诚信。只有具备这些心理品质,才有可能孝悌、实行忠恕之道,也才能实现真正的“仁”。

(二)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论语》“仁”思想,贯穿“人本理念”:人与人之间非工具而是目的,是人的内在价值体现。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上是以仁的态度来对待所有人。这一思想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借鉴意义。

“忠恕之道”启示就是人与人之间首先要克制自己,做人做事以诚信为本;对别人要团结友爱、宽容大度,个人要具备与人为善、团结他人、宽容他人的品格,并且将两者有机结合。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的为人处事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都有借鉴意义。

《论语》对个体价值取向将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的存在状况作为出发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须能了解大学生当前生存状态:包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心理层面。更主要的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肩负的使命,在思考自己的同时将思考他人、集体、社会有机的结合起来。具体教育中,须重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积极沟通、交流,努力把引导人、教育人、改造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有机结合起来。

二、“为政以德”的政治观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论语》通过对“仁”的深刻挖掘,在政治思想上就是“为政以德”,即以“仁”为核心的“德政”主张。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⑤就是说,国君用品德教化治理国家,他就会像北极星那样,泰然处在自己的位置上,使众多的星辰环绕着他。国君只有具备“仁”基础上的道德,实施德政,才能够成为众星共之的核心。

那么,有德之君如何实现被“众星共之”呢?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提拔举用正直的人,(把他们)安置到邪曲小人的上面,老百姓就服从了;反之,老百姓就不服了。在这里,孔子仍强调个人须具备优秀的品质、正直的品格。但这是不够的。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⑥将德政扩展到和个人优秀品质、孝顺父母、慈爱百姓结合起来,这样,德政就扩展到社会中的每个人,德政是每个人的政治。

大学生是即将走向社会的不同类型的人才,教育体制的原因使其缺少深刻的文化内涵,往往以工具化的眼光处事,缺少长远性的战略眼光,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有所欠缺。所以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须重视以下问题:

必须重视“孝悌”思想,这是为人的基础。《论语》“孝悌”思想是超越时代、超越时空的。当前利益多元化导致人们价值取向多元化。在追求利益同时,能否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需每个人思考。大学生在与人相处、参加社会实践中,难免出现价值取向冲突。当前大学生诚信问题给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巨大挑战,而《论语》“仁爱”“忠恕”思想提供了方法论上启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积极挖掘《论语》有益思想,重视和理解“孝悌”思想的指导意义。

大学生须培养“正直”、“诚信”、“责任感”、“理想信念”意识。当前由于文化的多元化,各种亚文化侵入,瓦解了部分大学生的做人原则。价值取向也出现不良现象,这都是在具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论语》中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培养及不懈追求给我们的启示

《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⑦“学”指什么呢?如仅理解为学知识是不妥的,也不是孔子思想所在。联系《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一词古代两种含义:一是"博学";二是相对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所以,孔子这里所谓“学”,是指“明明德”的“大学”。人的道德品质不是先天就有,是后天习得的,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学习知识不是目的,在于对光明正大的品德弘扬和追求,努力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从而“止于至善”。

由“学”到“仁”,道德品质由抽象转为具体:家庭伦理、个人道德行为及个人道德追求。在《论语》中,主张对个人道德品质追求须有一个学习体知过程。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⑧可见最重要是树立对“仁”的态度,回归到对自己的要求、规约。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致力于如何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将其视为不懈追求的过程。孔子赞赏颜回“一簞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⑨的精神。归结起来,在个人道德修养上追求自强不息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正是当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发挥积极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在困境中锤炼道德品质,发展自己。

总之,《论语》蕴含深刻的为人、修身、治国思想。充分挖掘其有益思想,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有借鉴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中,继承《论语》精髓,在创新基础上将其应用于人的道德品质、文化素质以及完善人格培养,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意蕴的基础上健康前进。

注释

①⑦《论语·学而》.

②《论语·颜洲》.

③⑨《论语·雍也》.

篇(3)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大的变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学生已成为心理问题较多的群体。当今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充满热情,他们往往对思想政治教育持有某种偏激看法,甚至表现出排斥、反感、厌恶和抵触情绪。为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我们认为有必要将心理咨询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通过加强心理疏导和行为引导,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进而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以适应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要求。

一、心理咨询的概述

(一)心里咨询的内涵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使咨询对象的认识、情感和态度有所变化,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疾病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的过程。

高校心理咨询主要是指高校的心理咨询人员针对在校学生的学习、适应、发展、择业等方面的问题提供直接或间接的知道或帮助,其目的可概括为优化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疾病,促进人格成熟及全面发展。

(二)心理咨询的原则

1、保密原则,无论您说什么,咨询师都会为您保密,绝不会有第二人知道。所以您可以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2、信赖原则,咨询师应是信任与接纳的化身,要以满腔的热情、真诚的态度,积极审视求助者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咨询师必须对人的本质有积极的信念,重视每一个体的人性尊严与价值,相信人的可塑性。

3、助人自助的原则,咨询师的咨询过程不是替您出主意、想办法的过程,而是帮助您自己想清楚问题的所在,并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咨询过程中,您自己的心理能够得到成长。因此,咨询是“授人与渔”,不是“授人与鱼”。

4、无条件关注原则,无论您说什么,咨询师都不会以道德的观念去评判事情的对错,你所做的一切都有您做的理由。

5、中立原则,咨询师在心理咨询中应始终保持冷静、清晰的头脑与中立立场,确保咨询的客观与公正,不得把自己的私人情感与利益掺杂进去;咨询过程中不可轻易批评或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求助者。

二、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两者之间的联系

两者在现实工作中的联系。首先,在中国高校,心理咨询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心理咨询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保证心理咨询有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全面性、准确性、和感染力。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缓解紧张的心理矛盾,可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率。

(二)两者之间的区别

1、两者内容的异同。心理咨询的内容包括心理障碍、心理适应、心理发展咨询三大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个性心理健康教育。一个人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形成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联系密切。一方面,心理健康的人更易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能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一些错误思想、不良品德往往是在不健康的心态下形成或表现出来的,其中有些违法乱纪的行为本身就是心理障碍的结果。

2、两者原则的异同。两者都是与活生生的人打交道,对工作对象要热情、尊重、诚恳、耐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重视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更重视社会利益,而心理咨询则更强调来访者的利益。思想政治教育除采用个别谈心的方式外,还常采用听报告和参加社会实践等方式,而心理咨询除以言语作为工具外,还可适当采用具有医疗色彩的方法;心理咨询在形式上多为等待来访者求询,在很大程度上以来访者自愿接受咨询为基础,而思想政治教育常采用主动方式,即使教育对象没有主动接受教育的愿望,教育者仍将根据工作需要努力促进教育对象转变。

3、两者方法的不同。心理咨询主要采用个体咨询或治疗、集体咨询或治疗、测量、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一般是等待来访自愿接受咨询,来访者与咨询之间是平等信任的关系,以来访者为中心,咨询者重在聆听、疏导。思想政治教育以党的基本路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理想道德、民主法制和形势与政策教育等为内容,主要采用个别谈话、集体座谈、大会报告、德育课程等方式,积极主动根据工作需要来实施教育,重在传统、灌输,以努力促使教育对象思想觉悟认识能力的提高。

三、心理咨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

通过对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关系的分析,笔者认为,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的、深层次的关联性,二者应内在地、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心理咨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如下: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能动反映。思想也有着相同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头脑中,经过思维加工而产生的,思想与心理的形成过程具有统一性,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不论是健康人格的形成还是高尚思想的养成,都是人的知、情、意、需要、动机、性格等诸种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绝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因素,只有从心理入手,才能掌握学生思想意识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思想对心理起决定作用,支配心理活动的方向;心理对思想有反作用,思想的发展变化受心理因素影响和制约。因此,一方面,心理咨询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进行提供必要的心理基础: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又具有心理优化的功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观,而这些观念反过来又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2、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成熟,心理、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引起焦虑、不安的心理,有时甚至表现出激烈或异常的行为。借助于心理咨询等理学理论和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应用,能促使人们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重新认识,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者从多种学科、多种角度研究思想状况,将思想问题同心理问题区分开来,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正因为心理咨询是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在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方面有独到作用,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3、思想政治教育应贴近学生思想和心理实际。心理咨询工作只有深入了解来访者的心理实际,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咨询才更有针对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也要重视对学生思想和心理实际的了解。一要充分掌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对外向型学生可严厉一些,这样易使他们受到震动,而对内向型学生则要更多的鼓励和肯定,如果过于严厉,就会使他们丧失信心。二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教育者在灌输新的思想观念之前,首先要了解在学生头脑中已经在起作用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帮助他们从内心接受正确的思想。可借鉴心理咨询的做法,综合运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深入了解学生思想状况,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4、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应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心理咨询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建立起了平等信任的关系。平等信任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利于来访者按咨询者的要求平静地思考、真实地回答和积极地改变。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是外在的社会要求的倡导者,往往处于居高I临下的主导地位,受教育者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次要地位,这样不平等不信任的关系很容易使受教育者产生抵触反感情绪,教育的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因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信任关系的建立,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应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篇(4)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社会民主风气的发展,在创新性的大潮流之下,以前的一套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思政政治教育的目标,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的可行性、科学性、效果性等一系列问题。

通俗来说,方法就是工具,手段。黑格尔在《逻辑学》中说“方法也就是工具,是在主体方面的某个手段,主体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客体发生关系。”[1]

一、关于“灌输”的思政教育工作的方法

我们中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教育者本位的“灌输”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向受教育者单向地传播先进的意识形态,而受教育者则一味地接受,其到底能不能消化、吸收则不是这种理论考虑的范围。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不能进行平等的对话,并不能把自己的意见传输给教育者。

在我国,不管是学界还是实践中,大部分人都是对“灌输”持否定态度,认为其把受教育者当作完全被动的对象,完全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对教育活动的作用,这种方法并不能满足对受教育者进行创造性素质塑造的现代社会的要求,无法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效果。

简而言之,灌输的特征就是单向传输。现实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无处不在,那么这样的灌输方法,呈现什么样的方式呢?首先,常常会导致教育者忠诚于自己的工作,却背离了受体,忽视了受体的思维和情感;其次,这种独白式的教育往往不可避免地有些表演的味道;再次,由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地位的明确,双方并不平等,体现了教育者的权力而忽视了民主;最后,在操作的时候,通常把这项工作当成一个任务去完成,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的意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转型——走向对话

既然灌输和说教有着不可避免的不足,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的反思,从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就显得尤为必要,笔者觉得由独白走向对话,采用寓教于乐的、启发式的互动型的教育方式则是必然趋势。

(一)对话

对话不仅仅指说话,而是一种思想交流活动,是建立在对话主体双方平等的基础上的。其中“我—你”关系既不是“人—物”的关系,也不是“人—人”的单向度关系,而应当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平等和相互开放的关系,即伽达默尔的“效果意识”。[2]所谓效果意识,是指在主客体的交互关系中产生了新的意义,这种意义既不完全属于主体,也不完全属于客体,而是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对人的研究中并不存在着主客体,只有二者的相互作用,即相互理解,强调在“参与”或交互作用中去获得真理或意义。

(二)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

那么对话理论如何用在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呢,“对话”可谓是个新词汇,民众和政府对话,弱国和强国对话都是当今世界比较敏感的话题。通过“对话”式教育,使教育中的人愿意对话、渴望对话而且能够对话。对话贯穿于各种关系中,对话意味着什么呢?

1.“对话”是让受教育者介入。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身就是一种“关系”的存在,要求受教育者不局限于接受,而主动参与。如果没有一种参与、介入的心态,或者说连教育意向性都不存在的话,那教育活动根本无法维系。其实对话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态度的培养,更是一种存在方式的形成。

2.“对话”体现了一种平等的关系。对话关系如何形成呢?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一你”关系的确立。“我一你”关系就是一种“我们”的存在,是平等的,是对权力的一种消解。教育中的对话是对民主精神的一种宣扬,是对民主能力的一种培养。

3.“对话”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独白”式教育亦是一种生活方式,但这种教育中的生活,是“生活世界的殖民化”[3],而“对话”式教育是在培养一种生活意识与生活态度,使他们有一种“这就是生活”的意识,使人明白当下的生活对于人生的意义,并能选择或决定如何生活。

三、如何进行对话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对话”式教育因其拉近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距离,改变了以往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为了达到其理想的效果,但是如果把握不好,则会适得其反。因此,在“对话式”教育中,应当把握好技巧。参考了有关学者的观点,笔者归纳如下:

(一)做好准备,抓住重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如此,教育者只有在正式教育之前,进行周密细致的准备,在教育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有的放矢。

1.了解受教育者心中的问题,选准教育的主题。对话式的思政教育则更多从受教育者需要的角度出发,从而选择教育的主题和方式,相应地去准备材料。对于教育者本人,则要求其具有某一方面的广泛的知识储备并且不断更新,(下转第232页)(上接第226页)从而方便和受教育者的交流。

2.认真选择受教育者,对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提问或发言。教育者可以就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与受教育者进行事先探讨,把其中思维敏捷、思想丰富的受教育者挑选出来,动员他们积极发言,把握思政教育过程中的对话方向,从而可以带动广大受教育者参与到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中来。

(二)善于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

要使对话式的思政教育进行得很好,则需要受教育者的广泛参与。由于受传统的受教育者只是充当“接收器”思想的影响,受教育者本能上一般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所以这就需要教育者摆正心态,多做工作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

1.善于打开话题。如何把话题抛给对话者,使他们愿意说,有话可说,打开话题很重要。一般情况下,教育者一般“抛砖引玉”,自己带头发言,启发受教育者的思路,选择好一个很好的开头,创造对话的氛围,这是教育者要认真去做的。

2.善于提问和点评。在思政教育中,对于受教育者的对话教育者和其他受教育者都应当进行及时的反馈。在对话过程中,教育者应当适时进行提问,从而活跃大家的思维。同时,要组织好一场对话,还需要善于挖掘对话者的闪光点和明显的不足,从而进行点评并进行鼓励。

当一场对话结束之后,笔者认为,还需要进行总结和归纳,在这场思政教育中,得到了什么启发,有什么样的优势和不足。当然这种总结,可以由教育者进行也可以由受教育者进行。

(三)控制全局,防止偏离主题

笔者认为,对话式的思政教育虽然强调双方都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进来,但是大方向还是由教育者进行把握,并且主持对话。由于发言的人多,每个人的思维的角度都不一样,所以很容易出现偏题、跑题的现象。这就需要教育者及时引导、把握全局、善于总结。

最后,笔者认为,对话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得去摸索、完善和前进。首先我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要有参与的理念和意识;其次,每个人都要正确定位自己,把自己作为主体存在,积极参与到其中去;再次,受教育者的责任重大。总之,对话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需要不断地去做,在操作的时候发现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修正、补充。

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今最广泛也最重要的教育之一,其方法也显得尤其重要。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与时俱进,来满足现实的需要。其方法必须得到新的转型,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也是创新的尝试。

【参考文献】

篇(5)

首先,从国家司法考试的整体结果来看,这一制度将动摇法学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优势地位。与一般的应用技能型专业相比,法学教育在世界各国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精英化特点。由于法律专业毕业生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职业的可能性较大,他们或者能获得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或者拥有令人羡慕的经济收入,在任何社会里,这两个优势对众多的学子来说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从而使得法学专业备受推宠,历年高考持续升温,大部分高校的法学专业分数线都居高不下,因而法学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始终占有较高地位。但是国家司法考试制度的出台,大大增加了从事法律职业的难度。几年来,国家司法考试以其极低的通过率被称为“中国第一考”,2002年全国平均通过率为6.68%,2003年为8.75%,2004年为11.22%,2005年稍有提高为14.39%,整体上通过率低得惊人。这就意味着莘莘学子千辛万苦通过高考、学完大学课程后,还要通过更为残酷的司法考试竞争才能从事法律职业。而每年司法考试的通过率极低,过关人数十分有限,必然会导致相当高比例的法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不能从事法律职业,先期投入的学业成本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这一现象是任何法律专业学生都不愿面对的。因此,国家司法考试这一法律职业就业的高难度附加条件,确实令人望而生畏,一定程度上会动摇学子们报考法律专业的信念,势必导致选择法律专业的人数逐渐减少,法律专业也将由过去的“热门专业”变为“冷门专业”。这将不可避免地从整体上对法学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和冲击,显然是不利于法学教育的发展的。其次,国家司法考试将影响法学教育的教学内容。在我国法学教育中,各高校教学的内容有所不同,有的高校还有看家的特色课程和见长课程,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学侧重点也各有特色,这种“百花齐放”的局面对我国的法学教育来说是一件幸事。然而,由于国家司法考试即将变成法学教育的“试金石”,司法考试通过率过低,很难说一个高校的法学教育是成功的,学生理论水平再高也无济于事。从目前司法考试的考查内容来看,其重点仍是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等常设课程,所占分值比例较大,而其他课程所占分值较少,有的只占一两分。以成败论英雄的实际现状迫使各高校减少、放弃特色课程,转而围绕司法考试的考点来安排教学内容,甚至把司法考试教材作为法学本科教科书,如此缺乏特色的教学内容将会使法学教育沦为平庸的“工匠式”的培训。再次,国家司法考试将影响法学教育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司法考试的一个特点是考查的范围广、内容细、难度相对不大,考点为法学基础知识,不能反映考生的理论功底。在过去的法学教育中,一些高校擅长于进行理论研究,关注于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丰富学生的法学思想,夯实学生的理论功底。这种教学模式对提升法学教育的层次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它却不能适应司法考试的需要,不少法学本科生经过系统的四年专业学习仍不能通过司法考试,而一些非法律专业的考生凭借几本司法考试教材,经过几个月短暂的冲刺却能通过考试,这对法学教育来说真是莫大的讽刺。司法考试的现状促使相当一部分高校的法学院系在司法考试的“指挥棒”下把精力集中于如何使学生通过考试关,教师的授课重点也转移到司法考试内容,教学方法逐渐向题海战术转移,放弃理论素养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是机械型、记忆型的,而非学术型、思想型的,这是一种非常令人担忧的不良趋势。总之,国家司法考试的作用日益类似于高考对中学教育的“指挥棒”作用,整个法学教育体系越来越以司法考试为中心来进行运转。长此以往,积重难返,高校法学教育将会变成第二个应试教育侵占的领地。这一局面的出现,无疑是我国法学教育的误区。超级秘书网

二、司法考试制度的改进

虽然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对高校法学教育的负面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但是也不能因噎废食,废除这一制度,因此只有改进国家司法考试。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消极影响进行矫治与纠正。第一,应该大幅度地提高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使得半数或者多数法学专业的毕业生能够过关,取得从事法律职业的资格。在当今世界,采用统一司法资格考试的国家,其通过率都比较高。例如美国的律师考试通过率就相当高,各州的通过率相差不大。以科罗拉多州为例,该州法律考试由州最高法院组织,每年举行两次,一次考试的通过率在75%左右。我国的司法考试也应当大幅度地提高通过率,一方面能够鼓励更多的优秀考生报考法学专业;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司法考试的事实,会激励法学专业的学生加强自身法学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是将关注点局限于司法考试,从而消解司法考试的“指挥棒”作用。第二,应当限制参加国家司法考试的报考资格,原则上只有法学专业文凭的获得者才能参加司法考试。在美国,如果要参加律师资格考试和当律师,必须是法学院的毕业生,而法学院毕业生全部为本科后教育,即至少是取得相当于我国的法学研究生学历的人。在我国,具有本科以上的学历的人,无论其所学的专业是什么,都可以参加司法考试。因此很多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可以没有经过任何法学教育,这样的人也许能够通过考试,但其法律意识,更重要的是,在法律考试中难以体现的民主、自由、独立、人权意识就难以具备。司法是一种非常灵活、变化无穷的活动,“徒法不足以自行”,靠背书取得法律执业资格的人,难有很好的法律素养。因此,规定只有法学院校的毕业生才能参加司法考试是有必要的。目前,我国共有423所高校有法律院系,占全国1700多所高校的1/4。在校法科学生36万多人,占所有高校在校生人数的5%。在这样规模已经较大的法律教育背景之下,规定只有取得法律文凭的人才能具有参加司法考试的资格,已经完全具备了条件。第三,改革和完善司法考试的试题内容及方式。从世界各国司法考试的内容来看,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客观题考试内容(MBE),二是法律写作考试(CEE),三是法律实务考试(MPT),其中主观题和开卷考试占了主要的比重。我国司法考试是典型的应试型考试,考试方式是书面、闭卷、一次性的,采用的题型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四张试卷中,前三张均采用客观题,占总分的75%,最后一卷采用主观题,占总分的25%。总的来说统一司法考试还是以客观题为主的应试型的考试。在我国每年司法考试试题中,出现要求考生熟记几千个法条等死记硬背的内容,并且以偏题、怪题作为拉出差距的手段,诱导考生钻研答题技巧,而真正的法学素养却根本无法在考试中得到检验和反映。出题的方式常常使受过正常法学教育的人反而难以通过考试,违背了考试应当选拔具有法律素养的人的初衷。司法考试应当反映司法工作应当具备的能力,所以应当将主观题的内容至少增加到50%左右,同时对主观题的考查本方式采用可以参考法规的开卷考试。第四,承担法学教育重任的高校法学院系必须明确办学宗旨,防止法学教育目标、教育计划、教育方式等围着司法考试打转,避免降低法学教育的层次和品格。法学教育应该是相对意义上的精英教育,重在培养从业者的法律思维理性,形成法律职业者特有的公正、公开、公平的法律意识以及良好的法律技能技巧。这种教育使命决不是应试教育能够完成的。国家司法考试作为一种资格考试,只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基本条件之一,绝不应当成为法学教育的中心和指挥棒。所以,高等学校的法学院系应当认识到法学教育的特殊使命,着重培养学生的法学素养,提升整个民族的法学理论水平和法律意识。在日常教学和考核中,应当尽量避免以司法考试为标准,降低其对高校法学教育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贺卫方编.中国法律教育之路[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2]霍宪丹.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与转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篇(6)

(一)社会发展目标

社会发展目标是社会期望在课程目标中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社会发展目标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党政工作管理干部和学生工作管理干部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此,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本专业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运用的立场、观点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还要在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讲授与传播方面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较强的社会实践基础,成为能够在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学科知识目标

学科知识目标是课程目标实现的载体。学科知识目标会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要求上,具体表现为:要求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有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能够基本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历史经验,比较系统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研究方法,充分认识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认识。

(三)心理发展目标

心理发展目标是课程目标的核心。具体表现为:在认知发展领域,能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方法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在情感领域,能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形成较高水平的专业态度和专业价值观;在行为领域,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思考

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载体,课程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质量。以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常常难以处理好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的差异,过于关注课程内容的知识完整性与学科基础性,导致研究生课程成为本科生课程的简单延续,在注重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弱化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探索与科研训练的功能;与此相反,有些学校则忽视研究生课程建设,以和科研立项代替课程学习,或以协助导师完成课题研究、翻译外文资料等作为课程内容,忽视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理论深化的作用。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建构,一要充分反映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特别是国内外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二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的原则。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在确定具体课程内容时,要有针对性地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课程内容既要突出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又要遵循学科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突出学科特色;最后,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精神。

篇(7)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孩子天天在成长。要让孩子思想美,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面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考验。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理想观、爱情观、财富观、消费观、文化观、信仰观、亲情观等道德观入手,细心培养,潜心引导,恒心塑造。家长也要重新学习,不断更新理念,同时再带好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成熟。要高度重视思想素质教育。只有父母才最能细腻地接触和影响孩子。

孩子常常会有稚嫩的表现,做事、说话常常可能有失礼数、有失周到,也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孩子的错误不是一次就犯的,也不是犯一次就定型的,是家长一次又一次的姑息迁就后,一而再、再而三才形成的。家长一定要及时发现孩子的错误,哪怕一点点错误也不要迁就,要抓住当时进行批评、教育和引导。

篇(8)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14-0217-02

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而精神信仰和人文关怀相对缺乏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当前的青少年,据有关统计表明,目前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的独生子女数量都已经达到了95%以上。中国的城市儿童中,独生子女占到90%以上。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所从来没有过的现象。他们严重缺乏集体意识和包容精神。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以及感恩之心。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的大学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孝文化价值并进行正确引导。

一、孝文化教育是解决社会诸多问题的必然选择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市场经济一日千里,但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大力弘扬中国孝文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然需要。要充分认识孝文化之于整个社会的重要意义,才能使大学教育更好的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主题。

(一)独生子女社会化需要孝文化教育

我国政府自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政策实施已经32年,最早的一批独生子女经历了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已经近入了社会化阶段。8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从小享受着上两代人的百般呵护与娇宠,养尊处优,经不起风雨,甚者存在人伦倒悬之势,似乎父母千方百计满足子女天经地义,而子女该怎样关心、孝敬父母则几乎不在考虑之列。著名教授钱文忠说过:"孝"是对父母的尊敬、感恩、回报、基于血缘的爱,这是最真实的东西。中国的家庭结构、社会形态已经完全改变了,中国出现了人文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独生子女家庭,在这样的情况下推进孝文化建设就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重拾孝道迫在眉睫

《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109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3%,比上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15989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比上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报告说,我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而且这一趋势还将越来越严重。客观上,家庭结构小型化,一个或两个孩子要负担两个父母和四个祖父母,甚至会出现一对小两口负担八个或更多老人的情况,子女的养老负担十分沉重。我国社会没有作好社会老龄化的准备,因此,家庭养老已成为社会难题。如何使年轻人重拾爱老敬老传统美德,营造行孝尽孝的社会氛围,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都离不开孝文化教育的重构。

(三)进行孝文化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也是对包括孝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升华。孝文化主张对生命及生命本源的尊重,其最初含意是"善事双亲","敬养父母",对父母在物质上、精神上尽孝心。"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并且将孝由此推开及至社会,形成"博爱"与"广敬"。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即不仅关爱父母、家人,还关爱他人,兼爱大众。孝文化中的孝,讲以人为本,实际上不独主张以人为本,还有"天人合一",表现在敬畏天地,热爱自然,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非独人为至灵。孝文化中的以人为本,从孝敬父母,悌兄睦友到兼爱众人,尊重生命,敬重自然与其他生命,有利于自身、人类和自然的发展,因而对其阐发、弘扬,是一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

(四)孝文化教育是坚守中华文化个性,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式

捍卫我国文化主权已经成为时下一个非常严峻而现实的问题。全球化时代文化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是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的出现。这种文化霸权在所有弱势文化的国家里都随处可见,而且在青年一代身上特别突出。如在我国,五颜六色的染发,半土半洋的口语交流,圣诞夜的倾城狂欢,情人节的风靡,麦当劳、肯德基连锁店的遍地开花,等等,都显示着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生活方式已经不知不觉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就意味着这个民族的消亡,如何保存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必然选择。孝文化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核部分,对于中国国民性发生了根源性、本质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当继承弘扬传统孝文化,并对其进行必要重构,使其更加现代化而非西方化。

二、大力弘扬中国孝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养成教育的基础作用

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道德都源于对他人的关怀和爱。子女最先从父母那里得到了爱,这种爱可以培养并生发出对父母、兄弟、姐妹的爱、进而发展成对他人的爱。爱人民、爱祖国的教育要从爱父母、爱家庭、爱学校的教育开始。

(二)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养成的启迪作用

无论是港澳同胞,还是海外侨胞,只要他们回到祖国大陆,都要寻根问祖,不管宗教信仰如何,政治观点怎样,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很多人还要亲自到黄陵虔诚祭扫,这就是一种发源于孝的爱国精神。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的同时,必须大力强调这一点,今后不管走到哪里,境遇如何,最起码都不能忘记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更不能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进一步就是要为父母争光,为炎黄子孙争光。

(三)对学生诚信品格养成的促进作用

事亲之孝德,是人性最自然的流露,无丝毫虚伪存乎其间,所以孝之爱、敬必包含着真诚。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轨,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正是说做一个人却不讲信誉,我不知道这怎么可以,就像斗车没有轨,马车没有軏,这车怎么走得了呢?另一方面,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要将对父兄孝悌推广到他人,当然也包括将对父兄爱敬之真诚,推广到与一般人的交往中,从而达到不伪不欺,实现诚信。现在的市场经济更是讲究诚信,诚信是商业社会中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之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有效地运用孝道所包含的另一要义:对父母兄弟姐妹的真诚——"信",以促进学生诚信素质的养成。

(四)对培养生生、师生之间的情感,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推动作用

孝是形成古代和谐人际关系的精神力量,也是形成当今和睦社会风尚和安定社会秩序的重要精神力量。中国的孝文化始于爱父母,推及于兄弟之爱,夫妻之爱,亲戚之爱,宗族之爱,邻里之爱,师友之爱,国家之爱,人类之爱。荀子曾经说过:只要孝的教育功能能够得以推广,家庭便可以和睦,人可得以长寿,社会可得以安宁。所以说孝是增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基础。必须先让学生真诚地爱自己的父母,其次爱老师,爱同学,爱所有的人。如果每个人都能像爱自己父母那样爱同学、爱老师、爱人民、爱国家,多尽责任,多作贡献,整个社会人际关系和谐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三、中国孝文化的价值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实现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实现途径。

首先,党和政府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需要继续鼓励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并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我们可以先在部分条件较好的师范类高校试点,形成一定模式后再加以推广。在这个过程中,党和政府应该给予这些高校以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其次,各级各类高校要自觉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落实相关教育政策。进行自身的教育体制改革,给中国孝文化经典课的试行提供相应的课程空间。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一部分,重点通过德育课的学习来提高师范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底蕴。也有部分院校在不同专业课中,穿插了一些相关的古典名著。

再次,顺应时展要求,灵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尤其是网络手段。网络作为最先进的传播媒体,以其快捷性、方便性、开放性、生动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网络文化作为现代文明的结晶,正以强大的触角,伸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先进性,它打破文化垄断,实行文化民主;突破社会分工限制,拓展人际交往,发展人的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我们要努力使当代孝文化在网络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建设孝文化网站,开发孝文化论坛,发展网络孝文化,使广大网民受到孝的熏陶和教育。在与网络文化携手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抵制和批判腐朽落后的孝文化,努力提供正面、健康的孝文化信息。发展网络孝文化,还必须注意形式的多姿多彩、生动活泼,增强孝文化的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和在网络中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

最后,作为高校教师应该更清醒地认识到孝文化的价值,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真正传承、弘扬化之。这就是所谓"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对儿童教养院的老师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时才是教育,他们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连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是在教育儿童……"这段强调的就是"行为"和"榜样"在教育中的作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的模范。教育学生不能依靠灌输、说教,而应当靠教师身教、潜移默化。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健康个性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孟子[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篇(9)

一、引言

玛格丽特・杜拉斯与戴・赫・劳伦斯两位二十世纪杰出的文学家对中国读者来说并不陌生。中国的很多读者对杜拉斯可以说是很偏爱的,特别是她的《广岛之恋》与《情人》。杜拉斯早年创作的诸多作品被人们看来是难以理解,唯有知音才能看得懂的东西,特别是在《情人》出版前,她的读者群很少,抨击她的人很多。在《情人》之后,人们才逐渐意识到她的作品的魅力,争相阅读。她自己也确立了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早她几十年的劳伦斯生前却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他的诸多著作都因为作家的勇敢尝试在他生前被列为禁书,幸免的寥寥无几,1928年写成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在1960年才得以解禁。随着人们对劳伦斯认识的加深,他的作品取得了比以前更广泛的关注。把杜拉斯和劳伦斯放在一起来研究不仅是因为两人都经历了从遭受冷落到逐渐引起注意的过程,还因为两人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相似性,而这样的相似性也恰如他们的人生一样富有传奇。

二、对自传成分的运用

杜拉斯早期创作的作品《厚颜的人》和《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已经体现了大量的自传色彩,而这样的自传色彩在《情人》和《北方的中国情人》中无疑体现得更为完美。杜拉斯的一生中,倔强好强的母亲给了她很大的影响,而这在修筑抵挡太平洋的堤坝的苏珊的母亲身上得到了较大的反映。杜拉斯早年一直在法属的殖民地生活,自己的母亲也如苏珊的母亲那样为了在土地上取得更大的成功而修筑堤坝,不幸的是堤坝被太平洋的潮水连年地冲毁,倔强的母亲却不断地修筑。同样,修筑堤坝的情节中在《情人》、《北方的中国情人》里姑娘的母亲身上也有近似的展示。

杜拉斯本人有两个哥哥,而母亲对大哥皮埃尔的偏爱、对二哥保尔的冷落无疑成为了她作品中不断透漏出来的一个主题。杜拉斯对保尔依赖、亲密,于是朦朦胧胧发生了一些难以理解的事情。她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方式爱着保尔。她讨厌的大哥皮埃尔离开越南殖民地后,保尔是杜拉斯生活中唯一的男人。她爱他像爱未婚夫,爱孩子,她称保尔为“亲爱的小哥哥”。《厚颜的人》中,雅克是以杜拉斯自己的哥哥为原型的。他是那样一个不求上进的人:他偷家里的钱并挥霍一空,逛妓院,花钱如流水,他连家人也都欺骗,而母亲却对已经四十岁而一事无成的他那么喜欢,女儿莫德也异常的无奈。在两部《情人》里,哥哥的无赖行为是那么的让人难以忍受,他吸食鸦片,连自己的妹妹的生活都不顾,敲诈她的情人,在女孩钟爱的小哥哥和她之间永远是一种威胁。杜拉斯把自己大哥的形象成功地运用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魅力是显然易见的,同时她也把自己和小哥哥的那种特殊的情感描绘得淋漓尽致。

她的作品中最重要的一段自传情节的部分要属在两部《情人》中所展现出来的她与李公泰的故事。杜拉斯在十六岁于殖民地认识了当时大她很多的李公泰,并为他的风度翩翩而吸引,迅速成为了他的情人。杜拉斯在作品中把这段可能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情感写在了她的作品之中。在得知她的中国情人去世的消息后更是以她的《情人》为原型创作了《北方的中国情人》。但是在两部作品中她都只是用姑娘的称呼叙述着故事,她情人的名字也未有提及。用她自己的话便是:我想告诉人们我的秘密,而这些秘密又都属于我自己。

劳伦斯的作品中无疑也占有着大量的自传色彩。劳伦斯母亲和他自己的一些教书经历都可以在《虹》与《恋爱的女人》中找到依据。厄苏拉的教书成分毫无疑问渗透着作家自己当年的因素。同样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康妮的妹妹也是这样一位教师。当所有的这些都与劳伦斯自己的经历相似时,我们的断言并不是没有根据的。

他的作品中的自传情节在《儿子与情人》中可以找到更强有力的支撑。劳伦斯的父亲是一位矿工;母亲是当地的一位教师,出身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在一次宴会跳舞中认识,两人迅速恋爱并结婚。但是婚后,母亲很看不惯父亲的一些陋习,她怕劳伦斯成为和父亲一样的矿工而奋力把持着劳伦斯。小说中,莫太太对保罗的占据,不让他被任何人夺走的情形几乎和劳伦斯自己的经历相吻合。保罗对莫太太的爱也如劳伦斯对自己母亲的爱一样。这样的爱给保罗带来痛苦,他也一直无法摆脱,直到莫太太去世。这样的俄狄浦斯情结在劳伦斯和他的作品中都得到了较为细致的体现。除此之外,劳伦斯还以他被迫害不得不流离海外的经历创作了其他的作品,如《羽蛇》和《白孔雀》。

可以说,杜拉斯和劳伦斯对自传情节的把握让读者认识到对作家创作影响甚大的人生经历。同时,将作品与他们的人生经历结合起来来看也对我们更好理解他们的作品和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帮助。

三、两人对非“常态”爱的描绘

在非常态爱的方面,首先应该看到的就是在自传性中已经探讨到的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爱。无论是杜拉斯还是劳伦斯,这种爱有时是超乎了正常的范式或范围的。《厚颜的人》里母亲对大儿子雅克的放纵就是第一个例子。母亲对他的爱是自己都无法控制的。正像《情人》和《北方的中国情人》中所揭示的那样。正是因为大儿子的一事无成,母亲对他的爱才更为无法自拔。而对小儿子和女孩来说,尽管女孩哭在母亲的怀里,他们俩对母亲来说永远都是她的另两个孩子,都不能够和她的大儿子相提并论。然而,他们两个也深爱着母亲。女孩体会着母亲对他们俩的不公,甚至在母亲抱着哭着的她的时候告诉母亲要把她杀掉,爱还是无法自拔的。

在劳伦斯身上,《儿子与情人》中莫太太对保罗的霸占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保罗的爱情。他渴望在别的女人身上得到不一样的爱情,却被母亲严格控制着,他与克拉拉和儿时青梅竹马的伙伴间总是不和谐的,而母亲对他的占据已经使他无力处理这一切,只好与她们一个一个地分手。

两位作家也都涉及了同性恋的问题。杜拉斯的两本《情人》中,姑娘不仅爱着她的中国情人和她的小哥哥,同时还与她的一个女同学有着一场亲密的关系。她是女孩在寄宿学校的同学,经常在女孩外出晚上不在的时候在宿舍路边的凳子上等她回来等到很晚。女孩会亲她、抚摸她、和她一起睡觉,甚至还想着和她一起来分享她的中国情人。对这样的描述,杜拉斯是直言无讳的。她的作品中对同性恋的思考包括《乌发碧眼》。小说很大篇幅都在讲述相爱的一对男女。她爱着他,他也爱着她。然而,尽管两个人总是在一起睡,男子对她却没有一点的,仅仅是让她脱得走到灯光的下面给他看。女子却很想占有他,然而没到身体接触的时候他就会哭泣不停。有时两个人一起哭,无法摆脱这样的处境。她对他讲述了她所喜欢的那个蓝眼睛、黑头发、穿白衣的外国小伙,告诉在和他约会。而男子也对那个外国小伙很不平常地关注,甚至在他离开港口的时候两个人还去送他。《乌发碧眼》是一种不一样的独特视角,体现了一种完美的杜拉斯类型。

在劳伦斯的作品《虹》中,劳伦斯给予了厄苏拉同样的同性恋经历与尝试。厄苏拉与她的一位女性老师发生了一段短暂的感情。劳伦斯的这一段同性恋描写显而易见。然而在《恋爱中的女人》中的一段两个男性间的暧昧经历却并不是那么明显,甚少会有评论人士注意。柏金和吉拉尔德的那种超脱两个男性正常友谊的关系写得很隐含。柏金说需要一个吉拉尔德那样的男性去理解他,交流心声,他所讲述的就是一种似同性恋的非常态的爱,尽管劳伦斯没有很直接讲出来。同性恋情节也是为什么《虹》与《恋爱中的女人》在出版后便迅速遭禁很长时间,劳伦斯自己也受到压抑的主要原因。

四、对性的思考

可以说作品中永远都不脱离性的主题也是两个作家的共同点之一。杜拉斯的作品无疑是对虚实不定的现实的莫名焦虑,她的作品总是揭示出现代人对性的感悟和反思。无论是《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对性放荡,和镇上几乎所有女人都睡过觉的约瑟夫,《乌发碧眼》中那对青年男女对性的迷惑,两部《情人》中姑娘对自己的中国情人、小哥哥和自己女同学的性,还是《广岛之恋》中法国女演员和日本男人的短暂的爱,尽管女演员和日本男人知道那许多的不可能,但还是疯狂相爱,不忍放弃。杜拉斯似乎在告诉人们,性永远是我们所无法回避、必须面对的东西。多数描绘都是违反传统、不合常理的感情,有的甚至是病态的,就像《乌发碧眼》中那对男女那样,但杜拉斯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她可以将这些东西运用得娴熟自如,这样的感情描绘也衬托出她的才气。同样,过去我们对她作品枯燥的理解也必将因这些对性的情感、力量和激情而感叹。她的作品中爱是可以超越道德的,而性无疑是最好的表述工具。女孩与小哥哥的,与女同学的同性恋关系,还有家庭和幸福生活的法国女演员与日本男人的短暂故事无一不投射出她这样的观点:爱可以超越这一切,超越家庭血统,超越性别,超越道德。杜拉斯这样的思考是与她自己的人生经历所分不开的,这样的创作也是她源自对自己过去经历的感悟。

劳伦斯认为人都有两个自我:一个是肉体、欲望和激情,另一个是我们的精神,关乎人的意识。显然,在这两个自我中,他更为崇尚的是前者。他的“血性意识”理论也认为对血与肉体的崇拜比理性会更富智慧。劳伦斯的作品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他作为文论家的观点。20世纪初期,英国成为完成工业革命最早的国家,而工业革命所带了的诸多问题都被劳伦斯迅速注意到。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大大忽视,机械化破坏了人的自然属性,导致两性关系扭曲。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克利夫特的性无能、保罗的迷惑、厄苏拉的同性恋经历。劳伦斯呼吁性,在他的作品中也可以找到他对这种欲望的要求。他崇尚性本能,弘扬生命现象,并认为性是解决工业社会中所出现的这些问题的途径,这也是为什么康妮和麦勒斯能够走到一起的原因。性是使所有的不和谐取得最终融合的驱动力。

五、对传统的反叛和对自由的追求

杜拉斯的早期文学创作还有很大的传统因素。《厚颜的人》、《抵挡太平洋的堤坝》等一系列她早期的作品都有着传统小说的印记,情节比较丰富。这一时期她也运用了一些自传成分。可以说这一时期作品还是比较好读懂的。而在她创作的第二个时期,杜拉斯一改创作风格,在创作中基本上忽略了情节,转而去通过许多间断的故事去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由于缺乏完整的故事情节,她这一时期的作品显得比那些传统风格的小说晦涩难懂,这也是她为什么会遭到人们批判的主要原因。这一时期她的作品有《广岛之恋》等。这期间,杜拉斯的小说无疑是新小说的形式,而她也在这时候积极活跃在电影领域中并创造了很多电影,可以说她这一时期的小说显示出明显的电影特征,电影中又引进了小说元素;加上对情节的淡化和人物内心的探究,她被很多人所批判。有人认为她总在搞那些别人完全看不懂的东西。可以说这个阶段她完全脱离了传统小说的束缚。而在她创作的第三个时期,随着《情人》的出版,她继续了她第一时期的自传风格,同时又与她第二个时期的创作思想相结合,写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品。依《情人》为据写的《北方的中国情人》也出自这个时期。除了这些反故事因素外,在叙事视角方面她也在进行着尝试。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频繁更改在她的许多作品中都有所展示,故事的叙述便成了这些不断改变的人称的意念。可以说,这样的变化使人眼花缭乱,却也又自成风格,写作挥洒自如。尽管杜拉斯曾经遭到许多质疑、批评和反对,她始终都没有放弃这些尝试,最终她没有被传统风格所羁绊,写出了自己的天地,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阅读和喜欢,而不再是一个只有知音才能读懂的作家了。

和杜拉斯比起来,劳伦斯生前理解他的人太少了,所有作品基本上都难逃遭禁的命运,加上长期流亡,他过早地去世了。劳伦斯现在却被人们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因为他把心理分析的写作方法在他的作品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生活的时期,正恰恰是现实主义比较作家最为高产,所写出的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最丰富的时候。以《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为例,劳伦斯对人物的心理刻画细致入微。劳伦斯的作品尽管从一开始就遭到禁止,但他还是不断坚持自己的传统。他的作品中对的描绘许多作家根本不敢尝试,而他自己身上,也因深爱着爱人最终与她私奔,过着漂泊的生活。可以说,无论是他自己的人生,还是在他的作品中,他都在追求自由。曾经写过《性的人》、《我们的时代》等以性为主题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曾经指出:二十世纪留给作家开垦的领域很少了,所留下的只有性。如果大江健三郎的论断是正确的,我们可以看到劳伦斯的创作和思想无疑是超越时代的。文学家的嗅觉是灵敏的,劳伦斯对性的感悟可以说是像史蒂芬・克莱恩对战争的预见一样。而在那样一个年代能产生这样先进的思想,劳伦斯是一个注定要孤独的英雄。只有许多年过后,我们才认识到他这些作品的意义。

六、结语

尽管对玛格丽特・杜拉斯和戴・赫・劳伦斯的对比研究比较少,但并不意味着把两位伟大作家放在一起研究不得当。相反,通过分析,我们看到两个人在以上诸多方面都存在着相似,只是在每个相似处又各有其特色和不同。无论是杜拉斯还是劳伦斯,他们两个都是勇敢的,敢于在众人怀疑的时候继续尝试自己的创作思想并坚信自己的文艺理念。我们对他们的对比分析无疑是对他们研究的新尝试。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他们二人作品掌握的加深,我们也必将对他们的对比研究有更好的把握。

参考文献:

[1]Lawrence,D.H.Lady Chatterley’s Lover[M].England:Penguin Press,1997.

[2]Lawrence, D. H. Sons and Lovers[M]. Hertfordshire:Wordsworth,1993.

[3]Lawrence,D. H. The Rainbow[M]. Hertfordshire:Wordsworth,1995.

[4]Lawrence,D.H.Women in Love[M]. Hertfordshire:Wordsworth,1992.

[5]杜拉斯著.胡小跃译.北方的中国情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2.

[6]杜拉斯著.张容译.抵挡太平洋的堤坝[M].沈阳:春风文艺传版社,2000.

[7]杜拉斯著.边芹,郑若麟译.广岛之恋[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

[8]杜拉斯著.王士元译.厚颜的人[M].沈阳:春风文艺传版社,2000.

篇(10)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恢复重建30年来迅猛发展,成绩令人瞩目。截至2007年5月23日,我国现在已有事务所6458家,个人会员13万人,执业注册会计师近65000人,会计师事务所从业人员(简称从业人员)近30万人,行业收入从1996年的32亿元猛增到221亿元。会计师事务所按其自身特点与规律发展的同时,体制改革和内部管理变革力度不断加大,与国际接轨进一步加快,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师事务所管理模式和方法仍将大量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审计理念、技术、方法。本文借鉴国外研究职业人群心理及行为专家的观点,仅就长期处于变革之中的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从业人员,面临变革的典型心理状态来分析从业人员对变革的焦虑心理,探求可能采取的积极的、有效的措施,以减少焦虑心理的影响,积极推进行业健康发展。

一、从业人员职业焦虑的类型

按照范登伯格的定义,焦虑是那种或多或少由于情绪低落而引发对新情况、新变化明显的怀疑和可能的抵制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焦虑从类型上看主要包括三种形式。第一种是自我焦虑,即每个人遇到变化时首先想到的是他自己,并经常会本能地作出反应。第二种是任务焦虑,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并与工作的程序和要求有关的担忧、疑问。第三种焦虑是作用焦虑,它包括对必须要与其共合作的同事的注意以及对处于变革之中的行业公众关系的注意。研究显示,在行业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到人们焦虑的不同形式,就一定会阻碍行业发展的进程。

2000年,范德韦格特等人进—步对职业人群焦虑的状况和原因进行了研究,并把职业人群焦虑细分为五种。第一种是身份——结果焦虑,就是对处理组织成员和自己专业身份之间关系的焦虑。例如,当实行一种变革使人们更难以确定他们自己在组织内的位置时,这样的焦虑就会产生,它也属于上面提到的自我焦虑范畴。第二种类型的焦虑是投入或努力焦虑,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下列问题:“我能用某种方式施展自己的能力吗”,“我工作和努力所要得到的结果是什么”;第三种焦虑即专业能力焦虑,这种焦虑很明显与第二种焦虑有关。新措施的实施必然要得到上级的认可,要求人们要用新方法和具有新的不同的个人专业能力,第二种和第三种焦虑都属于上面提到的任务焦虑,因为这些焦虑都与掌握新的方法所需要的努力和能力有关。第四种和第五种焦虑是影响焦虑和公平焦虑,它们都属于上面提到的作用焦虑。

二、从业人员焦虑的来源

研究表明,焦虑的产生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变革自身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是导致职业人群产生焦虑的客观因素;另一方面,主要取决不同个体对组织体系变革和竞争的认识。

1.变革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变革的实施是一个没有确定结果的艰难历程,充满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由于变革不断突破原先的制度框架、组织结构、资源组合方式以及利益分配的格局,造成某一局部环境的动荡。这种动荡的环境不能向职业人群提供与权利、义务、任务和责任有关的清楚连续的信息,使从业人员在许多方面始终处于信息缺失状态,使原来的工作目标变得模糊不清,导致其对自己在某个时段的行动结果无法预测和把握。

2.从业人员对变革的认识

从变革的动力源上划分,变革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内源型的,即变革的动力主要源于行业内部特别是职业群体;一种是外生型的,即变革的动力主要源于政府或其他社会力量。国外的相关研究表明,外生型的变革因推进的主体不是职业人员,而有可能低估现行模式下的来自于职业人群的阻力,新的规定将不可避免地对职业人群的价值标准和选择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形下一些职业人群从一开始就对变革者提出变革方案的合理性提出质疑,甚至因此产生消极情绪。随着变革的持续推进,工作范围、过程和手段、完成目标、评价标准都发生变化,这种情况决定了职业人群不可能固守原来的传统,冲突由此产生。

另外,由于个体经验的不同,对于同样的变革事件,不同从业人员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他们对一项变革的目标和任务的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势必会导致一些从业人员的焦虑感加重。正因为此,在很多场合下职业人群往往对履行的具体任务、按照新的方式执行能否达到目的、怎样与同伴合作、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博得领导的认可、付出的努力能否得到合理的回报、自己在变革中究竟属于哪一类、原来积累的经验、从业人员个体的情感如何在新的改革中得到体现,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有一种无所适从的焦虑感。

三、从业人员焦虑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这种焦虑对行业发展也是一种激励因素,但过多焦虑的存在以及长期不能消除的压力,则必然会对从业人员队伍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1.降低从业人员的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人能够根据得到预期结果的需要而做出的某些行为。从业人员的自我效能水平是成功变革的最为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他们必须相信自己有应付挑战和克服困难的能力,有较高自我效能水平的从业人员一般会设置现实的目标,并采用合适的策略来达到这些目标。从业人员效能的缺乏,与对变革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焦虑联系在一起,这种焦虑,使从业人员对自己处理变化的能力以及通过某些行为能否得到预期结果产生怀疑,换句话说,就是对作为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失去信心。

2.导致从业人员产生职业倦怠,从而对专业发展表现出消极和抵制心理

从业人员对工作任务变化的焦虑、对时间投入和回报的焦虑、对自己工作影响作用的焦虑等等焦虑的长期存在,使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感到精疲力竭,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他们对能否解决其遇到的问题心存疑惑,或者采取回避和抵制的被动消极行为,这导致工作效率的严重降低,甚至出现离职、另谋职业等现象产生。

四、降低焦虑程度的对策建议

1.明确变革的任务和目标,减少不确定性

当前行业所依存的外部环境,最突出的问题是对会计师事务所行业整体问题。会计师事务所行业整体的高速超常规发展,将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竞争压力转移到每一位从业人员身上,新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出台,带来的处理工作生活和学习、更新知识的冲突及注册会计师等的合法权益长期得不到维护,加之较为频繁的机构变更、内部职能部门的撤销、合并、分立,使从业人员在复杂的工作情境中,产生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以至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因此,要减少行业面临的不确定性,降低从业人员的焦虑程度,行业内必须行动起来,通过法律、宣传等途径,推动全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责和发展目标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界定,对于行业内部变革的程序、步骤、利益分配等应逐步建立详细的规定,使从业人员在变革中对自己要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以及采取某种行为有什么样的结果,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减少从业人员的任务焦虑和作用焦虑。

2.为从业人员顺应和推动变革提供支持性条件

从业人员在变革中的焦虑与变革条件的缺乏是密切相关的。变革不仅需要其掌握—些最新的工作观念、理论以及最新的方法和手段。更重要的是为从业人员在工作中运用这些新的理论和方法创造条件.

(1)更新办公设备,增加新技术手段在工作中的应用。一方面,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进而提高其工作的自我效能,减少从业人员因怀疑自我工作能力发挥而产生的作用焦虑。另一方面,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也可以减少从业人员的工作量,有助于从业人员任务焦虑的降低。

(2)在从业人员队伍发展中应通过建立各种学习型组织、兴趣性组织,加强从业人员个体与同事之间、与领导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协作,共同讨论和解决变革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在管理中要更加体现民主氛围和人本化的需求,让从业人员多参与有关组织发展和改革中的部分决策。营造强烈的集体意识,培养团队精神,降低从业人员员在变革中因身份和归属问题而产生的焦虑。

(3)从业人员队伍发展中必须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从业人员自身发展的态度很大程度取决于他们对专业发展给自己所带来的损失和利益的权衡。如同文章开始对从业人员焦虑进行分类时所论述的那样,因利益的分配而产生的焦虑(如:投入或努力焦虑和公平焦虑),在从业人员焦虑的内容中占去了相当大的比重。从业人员职业发展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为了避免其产生投入小于收益的损失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努力和公平焦虑,应该在从业人员制度设计建设中,通过从业人员参与制定职业生涯计划,明确可以获得一定物质奖励作为利益回报,如:设立从业人员退休养老金培训基金和责任保险等制度,积极引导从业人员制定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推动从业人员职业化、专业化进程,进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篇(11)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影响

大学生在高校中思想的进步、对政治教育的认知、良好的品格的养成离不开高校的环境氛围熏陶。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高校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高校环境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长期生活的地方,学生往往会因为环境中带来的氛围,渗透着其所带来的人文文化,从而得到感情上的感染,认知得到影响。人类的思想觉悟,品格是否高尚是离不开环境的影响的,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是诠释了环境对人所带来的影响。

思想政治的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的,从根本上去使学生认知,理论很难体现出思想政治的精髓。思想政治的教育往往与环境所带来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优化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大学生在文化素质的学习上有着积极的意义,在高校中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优化资源优化育人环境的层面上落实。

1.1文化素质的形成

大学生在高校生活中文化素质的学习需要在特定环境下形成。文化素质实质上是在学习中形成的一种习惯,一种思想。文化素质是学生在知识学习,自我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素质学习中慢慢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基本品质体系。文化素质的学习不单单是指在学校中书面文化知识的学习,而更多的是在学习的环境中受到的对思想方面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行为意识。

1.2人文环境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影响

人文环境往往对教育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人类对社会进行建设,不断完善改进,就是在改善环境。人文环境的形成是通过教育的态度,教育观念的贯彻,学习的风气,所信仰的教学理念等关键性因素所组成的,是一种无形的环境,是潜移默化教育的关键。

人文环境与教育之间是一种相互而生密不可分的关系,人文环境的形成影响着教育的氛围,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同时教育的观念、教育的效果,又在影响着整个人文环境。

1.3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环境带来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注重学习思想政治的创新性,强调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贯彻学生对学习的创新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一种古板无用的理论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目的是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思想行为上使学生改善不足,规范言行,从思想上使学生取得思想上的进步。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认知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涵盖了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的整个过程,形成了一种无形的作用力,推动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学习,贯彻先进的思想。这种有着影响力的环境成为大学生在高校对思想政治成长中的一种重要的因素。

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应用的对策研究

2.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应用在大学生心理认知上

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发展离不开其心理的认知,心理认知是自身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断发展所逐渐形成的对兴趣、爱好、需求的一种心理导向。心理认知是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思想上的觉悟和对学习的追求等。外部环境是影响心理认知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环境条件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环境给予了学习者一个氛围熏染的过程。思想政治的教育对受教育者来说是一种在思想上和实践上都具有很大积极意义的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赋予的环境条件,可以使教育上需要理解的观念,学习上本身的意义等得到贯彻,对受教育者得到一种渗透性的灌输,同时使受教育者在学习中思想不断进步,与外界环境产生共鸣,完善心理上的认知。

2.2贯彻思想政治教育,优化人文环境

要缔造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从氛围中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造成积极的影响,必须要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入手。思想政治的教育无非就是提高学生思想的觉悟,调动起学生的一切积极因素,从而去使学生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

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创新意识,在积极的教育引导下,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的探究兴趣,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环境。思想政治环境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高校应该着力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从整体上优化高校的人文环境,贯彻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使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觉悟,这才是有效提高大生文化整体素质的手段,有利于学生在高校中更好地向全面发展。

3 结语

思想政治的教育潜移默化,优化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大学生在文化素质的学习上有着积极的意义,在高校中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缔造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中,从氛围上感染学生,使学生思想从根本上得到觉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