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工业旅游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8 15:00:2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工业旅游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工业旅游论文

篇(1)

随着近几年生活水平与消费层次的提高,人们的旅游消费正日益向多元化、多层次方向发展,集休闲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工业旅游成为热点。由此,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专项旅游方式,以其内容的新颖性、项目的易行性日益赢得了众多企业和旅游开发商的青睐。例如,北京首钢、上海宝钢、浙江秦山核电站、青岛海尔、吉林中国一汽等知名企业纷纷加盟旅游行业,浙江温岭还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工业旅游促进会。

从全国来看,虽然工业旅游项目经营成功的企业不少,但是也有一些企业的工业旅游项目只能勉强维持下去。由此看来,要使工业旅游从一开始就得到规范健康的发展,不走或少走弯路,首先就要对工业旅游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

工业旅游的内涵

工业旅游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生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它以工业企业的厂区、生产线、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产品等为主要吸引物,活动范围一般限于工业企业之内。这是旅游行业的一个新领域,是对旅游资源深层次的开发。

目前工业旅游在我国主要是在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名牌企业中开展,旅游内容集中于:参观企业标志性建筑、企业特有的人文景观以及厂区美化绿化建设;了解企业生产制造过程,增长知识,拓宽旅游者视野;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感受企业文化;认识该企业或该行业的发展历史,纵观企业或行业发展全貌。由此可见,工业旅游作为伴随工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发展,是城市品牌的衍生物,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工业旅游资源作为城市的稀缺资源,具有依附性、知识性、多效益型和重游率低等特点。

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工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完整的旅游概念尚未形成旅游是一个大概念,包括吃、住、行、游、购、娱。企业要发展好工业旅游,就不能将眼光仅仅放在参观游览上,要注意对旅游产品的有机组合。目前工业旅游在旅游产品开发上多表现为自然的、现实的,而少有特色和创意,对游客缺乏吸引力。而企业所在的工业区大都建筑风格单一、环境的绿化水平较低,没有像样的宾馆饭店、商业设施和休闲活动场所。这与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传统观光旅游景点相比,是一个明显的缺憾。

宣传促销工作不到位由于工业旅游在目标顾客的定位上仍比较侧重于企业间的参观与交流,多属于商务旅游的性质。面对大众旅游尚开发不足的现象,因而在营销上缺乏策划和宣传推销,只是等客上门。

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总体来说,由于多数开展工业旅游的单位都集中在第二产业,在旅游专业化服务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管理上不规范,需要尽快引入质量管理体系;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改善,其专业知识和文化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旅游行业的要求等等。这些都是制约工业旅游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缺乏富有竞争力的工业旅游品牌一般而言,工业旅游拥有品位较高的旅游资源,且旅游资源本身拥有较高的知名度,但与之相对应的旅游项目却没有做出自己的特色,一般仅限于对既有资源的陈列与宣传,缺乏对游客有持久吸引力的旅游产品。青岛市是名牌企业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也是工业旅游开展最早也是最为成功的城市之一。但发展至今,各企业各自为政、独立作战,缺乏系统运作和整体品牌打造。因此并没有形成真正富有竞争力的旅游品牌,使得工业旅游资源的利用率尚未达到最佳状态。

推进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对策

选择合适的工业旅游目的地工业旅游是以工业企业作为参观游览的对象,所以企业的选择对于工业旅游活动的成败至关重要。选择开发工业旅游的企业时,可考虑以下因素:资源的独特性,如果工业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那么开发为旅游产品后将有更强的竞争力;品牌知名度,消费者能够记忆的工业产品品牌数量有限,所以名牌企业开发工业旅游的优势十分明显;吸引力程度,一般来说,消费者对于和自己日常生活相关的产品关注程度高,对于平时接触不到的产品或领域也有强烈的好奇感,例如前者如家电生产企业,后者如卫星发射基地,而对于中间产品则兴趣不大;资源向旅游产品转换成本,在工业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强调利用原有资源创造增量效益,如果将工业资源开发为旅游产品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就违背了工业旅游发展的本意;区位条件,交通便利对于所有旅游产品的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工业旅游应选择位于市区或近郊区的日用品生产企业(如家电企业)、高科技企业(如汽车企业)、军工企业(如卫星发射基地)和传统手工业企业(如首饰制作)。

开拓广阔的市场目前我国工业旅游的市场以学生、教师为主,一般为开展活动集体组团而来。开展工业旅游应首先抓住这一市场,并采取措施稳定和巩固。当然对于工业旅游来说,仅有学生市场是不够的。当条件较成熟时,可考虑开发以下几个市场:首先是中老年市场。中年人对工业旅游有较强的需求,并且是影响青少年参与工业旅游的重要因素;而且老年人闲暇时间多,旅游愿望强烈,对陌生的现代工业有浓厚的兴趣,市场潜力大。其次是家庭市场。在国外,工业旅游对家庭有很大的吸引力。比如,在法国,很多家庭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参观核电站、啤酒厂、制糖厂或矿山。然而在国内这一市场仍没有被开发。再次是农村市场。在我国,受经济条件的影响,旅游的农村市场开发一直未受重视。现在,富裕起来的农民旅游需求强烈,游览与他们所处的农村截然不同的现代化城市是很多人的愿望,而工业旅游对他们来说更新奇,参与的积极性更高。最后是外地市场。目前工业旅游的客源主要是本地居民,对外地市场开发不足。工业旅游市场开发面向外地游客,不仅可以扩大客源,更可增强当地的旅游吸引力。

丰富旅游产品结构首先,活动安排注意参与性。不少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一般把旅游活动限定在旅游通道内。游客只是走走看看,参与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不利于其发展。如何引入参与性的内容是当前工业旅游开发重点突破之处。国内外的一些企业在这方面已做出了有益尝试。比如德国斯图加特奔驰汽车公司,游客可以参观公司的总装线、穿上工作服拧几颗螺丝钉,到工人食堂吃午饭,体验“奔驰人”的生活。在香港的香水厂,游客可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自己配制香水。可以借鉴这些成功经验,根据不同的工业企业特点,采取措施加大游客的参与程度。其次,增设文化、娱乐设施,使整个环境更具吸引力,延长游客逗留和消费时间。

重视工业旅游购物可以把本单位的一些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并准备一些纪念品和宣传材料。例如,青啤公司就有销售专柜,牙签筒、手电筒、指甲钳、打火机、照相机、书签、腰表、玻璃杯等20多种宣传品,每件都打上“青岛啤酒”印记,购物与广告一举两得。但同时要把握产品的商业性宣传分寸,避免引起游客的反感。

把工业旅游纳入企业品牌发展战略要把工业旅游视为企业品牌战略的一种创新和延伸。工业旅游是工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建立在企业品牌的基础上。反过来,工业旅游搞得好又可以强化、优化企业品牌,使企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不断提高。因为工业旅游是展示企业形象,传播企业文,提升品牌价值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此外,在实际工作中还要注意游客的安全、生产技术的保密、参观部门的选择、导游人员的培训等等。

开发天津滨海新区工业旅游项目的思路

天津滨海新区是在一片盐碱荒滩上发展起来的外向型经济区域。其总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5万人,已形成七大产业基地,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天津全市的40%。天津滨海新区经过近17年的开发建设,投资环境逐步完善,经济实力迅猛发展,已形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工业新城区,成为天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是2003年滨海新区又投资120亿元,实施轨道交通、道路、桥梁、港口、市政公用设施及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工程共75项,使新区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为工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滨海新区发展工业旅游的优势

滨海新区不仅是我国近代北方工业的发祥地和重要的化工、制盐、海洋石油开采和造船基地,还集中了一大批现代国际一流的外资企业,为工业旅游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载体。截至2000年底,天津开发区累计批准来自64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3000多家。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500强企业中,共有来自境外7个国家的30家跨国公司在天津开发区投资,投资企业达51家。一大批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如美国摩托罗拉、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朗讯科技、艾默生电气、霍尼韦尔、日本雅马哈、瑞士雀巢、韩国三星等已经成为滨海新区的投资主体。

跨国企业在滨海新区形成的聚集效应,构成了其优越的工业旅游资源。此外,为满足和适应旅游者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滨海新区旅游环境及服务配套设施日趋完善。目前,塘沽有涉外宾馆约20家,星级宾馆约10家;旅行社约15家;海上旅游船50多艘。另外,大港区还被确立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旅游业的深度开发创造了条件。

滨海新区未来工业旅游发展趋势

笔者认为,对于已有的工业参观基础景点应增加配套项目,丰富旅游内容,由此延长游客在景区、景点滞留的时间。

要突出开发区工业旅游品牌,形成具有轰动效应的旅游“拳头”产品。一是在开发区休闲娱乐区旅游项目的建设中体现高科技特色;二是变分散为集中,建设开发区工业旅游展示中心,模拟设计区内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企业产品的流水生产线,或以先进的生产工艺模式为基础开发旅游项目,或将企业淘汰的生产模式开发为“古董式”旅游项目,鼓励游客亲身参与,促使工业旅游从传统的观赏型向参与型改变,既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又避免了周末、节假日等旅游高峰期与企业安排休息相冲突的矛盾,从而将特定产品的生产过程转化为稳定的旅游资源。

工业和旅游相结合,开发工业旅游新品。按照工业企业不同的类型、性质和游客多样的旅游需求,开发参观型、访问型、参与型、自助型等多种系列,形成一批旅游名牌产品和精品线路,改变旅游项目单一的现状,增强发展后劲。

形成多空间、开放式旅游产品组合。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应注意其互补性,使游客在观光的同时,可满足其一定的求知欲。旅游部门在开发工业旅游新产品时,可将性质、类型不同的企业进行组合,使旅游产品满足多种消费需求。

天津滨海新区的工业旅游项目从起步以来,城区旅游载体功能日益改善。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里,天津滨海新区的旅游业必将呈现无限生机与活力,工业旅游也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应月芳.论工业产业旅游.北方经贸[J],2002(2)

篇(2)

Web2.0体现为互联网作为跨设备的平台,其应用程序充分发挥平台的内在优势,软件以不断更新的服务方式进行传递,个人用户通过组成群体贡献自己的数据和服务,同时允许他人聚合,以达到用户越多、服务越好的目的。通过这种“参与架构”创造出超越传统网络页面技术内涵,引发出具有丰富用户体验的网络效应[1]。Web1.0的特点在于用户只能获取信息,Web2.0则更注重与用户的交互,用户既是信息的消费者(浏览者),也是信息的制造者[2][3][4]。

一、Web2.0对旅游行业的影响

旅游2.0(Travel2.0)就是将Web2.0的思想运用到与旅游相关的电子商务及网站上,将来源分散的信息聚合以实现与游客更好的交互体验,是一种对以往旅游信息化过程的再思考和改进[5]。Travel2.0是旅游服务市场的发展方向。Web2.0的基础“长尾理论”认为,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就可以和那些数量不多的热卖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这一理论有效的前提是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可以通过互联网将渠道成本降为零或者趋于零[6]。旅游行业自身的特点正好满足这个前提,天然具有发挥互联网营销能力的优势。同时,旅游业对于信息的依赖性又不同于其它行业,Web1.0时代集中式的信息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用户的要求。伴随Web2.0诞生的大量新兴网络商业模式给传统旅游业带来了冲击,同时也带来了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二、旅游业参与角色功能范围的重新划分

Web2.0时代则关注用户体验,关注服务质量,这种业务模式的转变必然导致旅游业各参与角色功能范围的变化。

1.游客。旅游产业必须占有和依托大量的信息,属于信息密集型产业,对信息的支持和更新要求很高。Web2.0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的角色功能。

首先,从“读者”到“编辑”的转换。Web2.0服务强调协作,网络信息的生成不再完全由专业编辑控制,而是向所有用户开放。大量游客的直接参与不仅改变了以往信息的单方向流动,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以往无法及时采集或者更新的旅游信息。比如国外著名的TripAdvisor网站可供游客对酒店、景点等任何旅游相关的服务进行评价,这些信息可以防止服务商虚假信息,也可以提供服务商没有公布的信息,是潜在游客重要的参考资料。其次,从“遍地撒网”到“集中攻克”。Web2.0服务注重个人体验,强调信息的个性化。游客可以通过书签订阅感兴趣的资料或者加入合适的兴趣小组就可以直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服务提供商也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推送”相关资料。“信息的消费者和创造者”合二为一的游客新角色是应用的需要,也是用户意志的体现。这种主体意识必将在全新网络文化的滋养下愈发强劲。

2.政府。政府在旅游行业的组织管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了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外,还负责一些公益性的、需要巨大投入的项目建设。Web2.0时代实现了“网聚人的力量”,任何组织和个人以往无法完成或者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才可能完成的工程,现在只需要很小的投入便能成功。维基旅游(WikiTravel)的成功正是源自于无数网络用户一点一滴的贡献。单就个人来说,这种贡献压力小,可以做到精准。而对于网站来说,积沙成堆的效果就很明显。这种个人力量的汇集最终又将惠及所有人,是知识和经验传播的有效途径。政府应该变换思路,放弃传统旅游信息组织的方式,主动利用Web2.0的特性来组织构建新一代旅游信息平台。采用类似维基旅游的方法,这样政府就可以从大量繁重的信息采集和整理工作中解脱出来,而集中有限的人力资源来审核信息。

3.景区。景区作为旅游信息化最终的落实对象,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以提升自我服务质量为第一要务。经济社会使得行业分工越来越细,景区是旅游活动最重要的参与对象,但不是唯一的。良好的旅游服务应该使游客对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都满意。景区开发不可能涵盖所有的要素,即使勉强提供了所有业务,那么与这些要素配套的服务会成为景区不可避免的负担和累赘。例如仅是酒店预订、机票车票预订就可以形成一个巨大的行业(国内多数旅游网站都依此为主要经济来源,如携程,e龙等),景区如果不做到专业化如何能与独立旅游网站竞争?所以,景区的发展之路就是专注与景区的管理和开发,而相关的服务通过与第三方旅游网站的联合而实现双赢。

Web2.0还为景区的开发管理以及信息化带来了很多便利之处,例如景区地图。以往的景区地图需要请专业机构制作,更新频率低,而且地图与相关介绍分离。Web2.0提供的免费电子地图(如GoogleMaps,BaiduDitu,Go2map等)不仅更新快,分辨率高,而且具有很好的扩展性,便于二次开发。景区可以方便的将景点信息(图片,文字等)潜入电子地图,给用户更真实的体验。

4.专业旅游网站。在Web2.0时代,旅游网站的功能和职责没有明显变化,但其经营方式却需要转变思路。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驾驭“长尾”的力量。旅游网站一直以来作为个性化散客的信息平台,却未能从这些“服务对象”身上直接谋取丰厚回报。“长尾”经济现象启示人们,个性化旅游市场目前虽然松散但总量可观。在旅游Web2.0网站,基于以上两种力量,相似偏好的用户将形成虚拟社区,并引发新的出游模式,实现出游的“化零为整”。这就要求网站突出Web2.0的特点,以用户为中心,跟踪用户的需求和习惯,加强互动性。

其次,旅游产业具有关联度高的特性,产业涵盖了食、住、行、游、购、娱等多种要素,产业依托性较强,产业链涉及部门广泛,单纯依靠传统交易模式来提供服务产品效率低下,准确性欠佳。旅游产业的复杂性决定了服务于旅游信息沟通和交易的旅游电子商务体系的多元复杂性,游客对于一站式旅游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景区不可能提供这样的服务,旅行社在个性化旅游时代的作用会被削减。因此,旅游网站就不可避免地成为衔接六要素相关行业的中枢,实现各类服务的无缝集成,给用户提供一站式旅游服务。这种模式在Web2.0时代必将大行其道,其原因就是行业分工更明确,行业协作更自由。Web2.0初期旅游网站之间必然会出现大量的收购合并事件,直至市场分配相对平衡。

5.旅行社。Web1.0时代追求一切业务都上网,旅行社也不例外。实际上除了少数几个大型旅行社依据雄厚的实力通过网络获益外(如中青旅遨游网、春秋旅游网),很多中小型旅行社的网站只是一个摆设。Web2.0时代旅游行业的专业分工将更加细致,同时经济收入的提高促进了个性化旅游的发展,中小型旅行社单薄的网络营销依然难与大型旅行社竞争。其出路在于与独立旅游网站合作,借助专业网站平台的用户群和营销模式来争取客户。可以预见Web2.0时代,旅行社独立建设的网站数量将大大减少,多数旅行社的业务将寄托在专业旅游网站上。由此可见,旅游网站将成为旅游2.0的核心,其商业价值巨大。

三、结论

在Web2.0时代,游客、政府,景区,专业旅游网站和旅行社的角色功能都要重新定位,新的网络应用模式和商业盈利模式促使旅游行业分工更加细致,行业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这种洗牌过程有利于提高部门效率,提高部门专业化程度,提高游客的旅游质量。

参考文献:

[1]TimO′Reilly.What’sWeb2.0?DesignPatternsandBusinessModelsfortheNextGenerationofSoftware[EB/OL]

[2]周敏,周仁军.Web2.0:企业信息化新趋势[J].上海信息化,2006(10):76-78.

[3]莫凡.Web2.0的常见形态及传播特点[J].开封大学学报,2006,20(2):77-78.

篇(3)

旅游饭店业员工招聘是把优秀、合格的人员招进饭店并安排在饭店合适岗位上工作的过程,是旅游饭店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饭店人力资源部能否招聘、甄选与录用到高质量的合格员工,是关系整个饭店员工队伍素质高低的关键。其中员工招聘的途径和方法将直接影响到所招收员工的素质与饭店的经营效益。

一、饭店内部招聘

当饭店某一岗位或职位发生空缺时,首先应考虑从现有员工中调剂解决,或是在饭店内按照有关标准考核提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提供激励因素和培养员工的忠诚度,同时,通过内部招聘,饭店比较容易对员工进行全面了解,所需要的培训较之外部人员少,能节约部分培训费用,省时、省力、省资金。并且,被提升的员工熟悉工作环境,可以迅速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实现人与事的更好结合,有利于饭店和员工自身的发展。但其缺点是不利于引入新思想,同时,大量从饭店内部提升管理人员还会导致人际关系复杂,人际矛盾加剧,经营思想保守、墨守成规等不利后果,并由此产生不公正现象和庇护关系。

饭店内部招聘主要包括饭店内部员工的提升和内部职位的调动两种方式。

1.饭店内部员工的提升

提升内部员工是填补饭店内部空缺的最好办法,提升不仅可以将有管理才能的员工放在更合适的位置上,更重要的是对饭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能产生激励作用。有效地内部提升有赖于饭店企业的内部技术规划和内部提升政策,有赖于通过对员工提供教育和培训来帮助管理者确认并开发内部员工的晋升潜力。所以,饭店人力资源管理者应掌握好饭店内部员工提升的方法,克服主观片面性,真正做到任人唯贤。要使内部提升计划取得成功,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考察员工是否具有提升的资格,确定提升候选人。确定提升候选人是搞好提升工作的基础。考察一个员工是否具有提升资格,必须严格按照“才、职相称的原则”。通常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个人才能。考察提升候选人首先要考察他的知识面。作为一个未来的饭店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必须的工作知识,而且还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其次要考察候选人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质是潜在发展能力的反映。因为一般对员工的评价往往是建立在考核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的,而以往的工作成绩只能表明员工已经具备了哪些技能。但是,能够熟练运用已经掌握的技能并不能说明他具有潜在能力和发展能力。一旦提升候选人任更高层次或更重要的工作,他能否胜任新的管理工作,除了对他进行新职位的培训之外,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他是否具有潜在能力和发展能力。最后,还要考察提升候选人的管理能力。管理能力是管理人员团结他人,与人共事,并通过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能力。很显然,一名优先的服务员的标准是把自己的服务工作做好,而优秀的管理人员的标准则是如何管理他人把服务工作做好。

②个人品德。即考察提升候选人是否达到德才兼备的标准。因为管理人员在其管理范围内起着模范带头作用,其行为举止,道德风范都时刻收到员工的注意和仿效。

③个人的工作表现。考察提升候选人的工作表现是对提升候选人原担任的职位、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价。考察工作表现特别要注意候选人工作的努力程度。

④个人的工作年限。工作年限是指提升候选人在饭店原职位上的工作时间即工作资历。资历之所以是考虑的条件,是因为任何工作经验的积累都需要一定的工作年限作保障。工作年限太短又频繁提升,不利于员工自身的成长。再则,提升候选人的资历太浅,容易使其他员工不满,这将增加其在提升后的工作难度,从而影响工作效果。工作资历一般是提升员工是要考虑的因素,但并不意味着提升必须论资排辈。如果员工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工作表现出色,又廉洁自爱,则可以突破资历和工作年限的限制,破格录取,避免出现过分论资排辈的现象,以免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测试提升候选人。在饭店内部招聘员工时,必须对候选人进行一些测试,以考察他的管理能力,即测定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等,以便于确定他是否真正具备晋升的潜力。提升候选人在个人才能、品德、工作表现和工作年限等方面各有优点,在测试中反映出不同的能力,为了避免片面性,必须使每一位提升候选人都具有综合可比性。

(3)确定提升人选。确定提升人选是在测试的基础上,利用测试得来的分数,将非量化的事实转化为可定量比较的事实,做到各尽所能,人尽其用。

2.饭店内部职位的调动

内部职位的调动是指饭店将员工从原来的岗位调往同一层次的空缺岗位去工作。饭店内部职位的调动通常由以下原因引起:

(1)饭店组织结构调整的需要。由于经营环境的变化,饭店需要对原先设置的部门进行调整与重新组合或设立新的部门,这种变化必然会涉及到职位的调动问题。

(2)对员工培养的需要。为了增强员工的适应能力,饭店通常会使用流动培训的方式来训练他们。另外,将要提升至管理层的人选,也会被安排在各部门间轮流实习,以便对饭店各部门的运作有更清晰的认识,使其更胜任领导岗位的工作。

(3)员工对现任岗位不适应。某些员工通过培训入职后,其所掌握的技能仍与岗位工作要求不相适应,或是掌握的技能和知识远远超过其岗位要求,这时,管理者则应对其进行职位调动,为其选择一个合适的工作岗位,使“人在其位,位得其人”。

(4)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某些员工经过长期的同一岗位的工作,对原工作岗位失去兴趣,为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需要重新安排该员工到他感兴趣的工作岗位上去。

(5)人际关系问题。如果员工在原工作部门产生了较严重的人际关系问题,不利于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则应对这些员工进行调动,为其创造新的工作环境。

饭店内部员工职位提升可以使得所有员工都有一个平等竞争机会,这对于挖掘饭店员工的潜力,不断激发他们的工作兴趣和积极性,增强饭店凝聚力,节约饭店劳动力,促进饭店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反,如果饭店一味地从外部招聘员工,久而久之就会使原来德员工感到升迁和发展德机会渺茫,从而有可能引发因不被信任、重视而产生的失落感,或是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或在工作中利用各种机会来发泄不满,使服务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因此,在进行员工招聘工作时应适当兼顾饭店内外平衡,把饭店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这两条途径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饭店外部招聘

饭店外部招聘是管理者通过对饭店人事资料的检索,查明和确认在职员工中确实无人能胜任和填补职位空缺时,而从社会中招聘和选择员工。

1.饭店外部招聘的途径

饭店外部招聘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进行:

(1)职业介绍机构与人才交流市场。饭店通过职业介绍机构和人才交流市场招聘员工,其优点是:应聘者面广,中间环节少,人员选用耗时较短;并且可以避免裙带关系的形成。缺点是:在招聘过程中,应聘人员的素质高低不齐;招聘时间短,对他们的情况了解不够全面;有些职介机构鱼龙混杂。因此,运用这种招聘方式时,要选择信誉较高的机构,并尽可能多地了解应聘者的情况。

(2)猎头公司。猎头公司是指一些专门为企业招聘高级人才或特殊人才的职业招聘机构。当企业需要雇用对基层有重大影响的高的专业人员或当企业需要多样化经营、开拓新的市场或与其他企业合资经营时,就会委托猎头公司代为其选择人才。猎头公司以其专业优势准确把握关键的职位所需要的工作能力、关键品质,科学评价应聘的人选,从而快捷、有效地完成招聘,而且被聘用的人员不需进一步的培训就可以马上上岗并发挥重大作用,为企业管理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种招聘方式所需费用较高。(3)校园招聘。大中专院校和职业学校是饭店招聘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通过三年或四年的系统学习,基本掌握了饭店经营管理的基础知识,并初步具备了饭店服务与管理的技能,具有专业知识较强、接受新事物能力快、个人素质较高等特点,并且学生在校期间也接受了一定时间的专业训练和专业实习,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饭店只需进行短时间的培训,就可以上岗工作,并能够很快适应工作需要。应届毕业生年轻、求知欲旺、成才快,录用他们是保证饭店员工队伍稳定和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4)公开招聘。公开招聘是指饭店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因特网和海报张贴等多种途径向社会公开宣布招聘计划,为社会人员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从而择优录取合格人员的招聘方式。通过公开招聘所吸引的应聘者层次不齐,筛选工作量大,所以不适合急于填补某一关键岗位人员的招聘需要。

2.饭店外部招聘的程序

饭店外部招聘的程序通常分为准备筹划、宣传报名、全面考核和择优录取四个阶段。

(1)准备筹划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饭店需要确定招收计划;根据招收量和重要程度确定招收组织;拟定招收方案;确定区域、范围、标准和报名时间等;按规定向劳动管理部门报批并办理有关手续。

(2)宣传报名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有两项工作,一是招收信息,使求职者获得饭店招收的信息,并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二是受理报名,通过求职者填写有关求职登记表,了解求职者的基本情况,并通过目测、交谈,判断其是否符合本饭店员工的报名资格,为接下来的全面考核奠定基础。

(3)全面考核阶段。这一阶段是员工招收工作的关键。全面考核,就是根据饭店的招收标准,对求职者进行现实表现考核和职业适应性考察。现实表现考核主要是了解求职者过去的工作表现。职业适应性考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报名时的初试。即通过简单文化、目测、验证、填表和测量等方面的初试,考核求职者的身体素质、文化程度、工作经历及其他基本情况,挑出基本符合饭店要求的人员,淘汰明显不符合招收条件的人员。二是笔试。主要测试求职者的文化水平、外语水平、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三是面试。通过管理者与求职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观察求职者的面部表情、动作姿态、谈话态度、语言表达、回答速度等方面,了解其个性、思维、动机、需要等心理素质和能力,以评价求职者的发展潜力。同时,向求职者介绍饭店招聘职位的详细情况、工作条件和待遇等有关信息。四是体检,即对员工身体素质的考核。通过体检不仅可以了解求职者是否具有胜任工作的健康体质,还可以防止身患疾病者进入饭店工作。饭店是服务性行业,为了宾客的安全,对员工的健康标准有着严格的要求。

(4)择优录用阶段。择优录用就是把多种考核和测验结果结合起来,综合评定,严格挑选出符合饭店岗位要求的人员,确定录用名单。最后办理录用手续,洽谈工资、福利待遇等问题,签订劳动合同,使饭店与员工之间的劳务关系协议具有法律效应。

饭店在招聘员工时,招聘者应认识到,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既是招聘企业挑选应聘者,也是应聘者挑选招聘企业的过程。这种双向选择的权力对招聘与应聘双方都应该是平等的。而有些管理者忽视了应聘者的权力,不愿将饭店的弱点与不足告诉应聘者,导致新招收的员工缺乏对饭店工作环境足够了解和思想准备,上岗后容易出现无法适应的现象。新员工觉得实际工作与招聘者的介绍相差大,从而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甚至有些员工会在短期内离职,使饭店的正常经营活动收到影响。因此,在招收外部员工时,应如实向求职者介绍饭店的实际情况,以招收到真正乐于在本饭店工作的员工。同时,应把招聘员工过程看成是树立饭店形象的公关过程。招聘者的态度要和蔼、真诚,要营造出轻松和谐的气氛,给应聘者留下亲切友好的感觉。这样,无论应聘者是否被录用,都会对饭店留下良好的印象。

参考文献:

[1]廖钦仁: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实务[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

篇(4)

一、进一步迅速提高百色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百色旅游形象的重要性

“红色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新兴旅游产业,广西百色市被纳入全国规划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后,百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然而,国内有“红色旅游”资源的地区很多,如韶山、西柏坡、延安、井岗山、遵义等地,其“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成熟度明显高于起步较晚的百色,比如四川省有红色旅游资源120处,大都位于风景优美、民族风情浓厚的地区,二万五千里,在四川丈量了一万五千里。目前纳入3个国家重点红色旅游区的川北、川西南、川东等地红色旅游开发正如火如荼,广安市在短短3年的发展中成为与韶山、井冈山、延安、西柏坡齐名的著名红色旅游目的地,去年接待游客达544万人次。面对如此众多的强有力的旅游行业的“竞争对手”,交通条件等硬件设施还相对落后且起步较晚的百色并非高枕无忧!百色作为全国红色旅游基地之一,如何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机遇,进一步迅速提高百色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把百色的“红色旅游”及相关旅游产品培育成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旅游知名品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了进一步迅速提高百色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我们必须树立形象意识和观念,因为中国旅游业经过短短20多年的历程,已在国际上形成了亚洲旅游大国的鲜明形象,在国内确立了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产业地位,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在此大好的形势下,旅游业内的竞争也空前激烈,旅游景区要在市场竟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良好的旅游景区形象,对各旅游景区而言,良好的旅游景区形象,是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它关系着旅游景区的生存与发展。良好的旅游景区形象能使旅游景区得到公众的肯定和支持,使公众对旅游景区产生好感和信任感;良好的旅游景区形象可以使旅游景区获得更多更好的投资条件和其他支持;良好的旅游景区形象能够增加员工的向心力和归属感,增强旅游景区对人才的吸引力;良好的旅游景区形象能使其获得社区的好感、理解和支持。

总之,如果旅游景区有良好的形象,就能得到公众的信任和支持,提高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从而兴旺发达。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职能就是树立和维护组织的良好形象,为组织赢得良好的生存环境,使组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那么百色旅游如何运用公共关系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良好形象呢?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二、运用公共关系进一步提高百色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百色旅游形象的途径

1.利用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树立百色旅游形象

节庆活动是现代企业或组织公关策划中重要的工作方式之一。它是提高组织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的活动,现代经营者都想方设法地、合情合理地利用它。旅游景区通过举办节庆活动,是迅速提高其知名度、美誉度,树立形象的有效途径。现在许多旅游景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节庆活动。

以节庆活动促旅游发展不失为良策,旅游景区应做好这些节庆活动的旅游文章,大力宣传、扩大其影响,多组织旅游客源,不因每年一度而流于形式。内容丰富,创意独特,形式新颖是此类活动取得预期效果的根本所在。

广西百色也曾开展节庆活动,如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国家地质公园揭牌开园仪式、乐业县五台山高原映山红赏花节等隆重而热烈,无疑对提高百色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大有裨益的,然而,美中不足之处是邀请的媒介代表也许是由于或这或那的原因,其所代表的媒体的覆盖域并没有很好地达到我们的目标受众的区域,大多数的媒体是百色的本地媒体,这样势必导致了传播范围的不尽人意。

2.运用展览展销活动展示百色旅游,以直接获取定单,扩大销售

展览展销活动是传播信息,展示产品与服务,提高组织知名度可信度的一个极好的平台。这是因为:展览展销活动是一种有主题、有影响的大型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它往往有一定的新闻价值,能吸引媒介的注意力,成为媒介追踪报道的对象,因此,参展组织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来制造新闻,传播组织信息,甚至还可以利用这一机会与新闻界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同时组织通过参展或举办展览可以直接促进销售,并与公众进行良好的沟通,建立联络。这就是越来越多的组织热衷于参加展览展销活动的原因。对于旅游景区而言,也应该好好利用好这一平台来为树立形象服务。

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每年举办一次。从2001年起,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将每年分别在上海和昆明交替举办。作为亚洲地区最大的专业旅游交易会,它已得到世界各地旅游业界人士的关注。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也一年一度,得到了众多旅游企业的参与。在全国各省市也有相关行业的展览展销活动。百色旅游组织应该积极参加此类活动,通过参加活动直接获取定单,扩大销售。

3.通过新闻会,将百色旅游信息最广泛地传播出去,以进一步扩大影响

新闻会是现代组织从事信息传播的一种十分正规和隆重的活动。在众多的传播手段中,新闻会被认为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信息传播手段。

新闻会具有庄重、直接、广泛和经济等众多的优点。它很容易引起广大公众的注意。新闻会上,信息者同公众直接见面,可以直接回答他们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因此,公众会对所的信息有一个多方面的整体印象。此外,参加新闻会的都是各方面的有关重要人员,尤以各新闻单位的记者居多,所以新闻会得以迅速通过各种宣传渠道传播信息,这是其他传播方式无法比拟的。另外,新闻会经济合算,举办新闻会的费用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作广告相比,相差非常之多。

在信息传播工具日益现代化的今天,百色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新闻媒介进行传播活动,借此提高旅游景区的知名度,以达到“名声在外,客来四方”的效果。

4.通过制造新闻,争取被报道的机会,以提高百色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制造新闻是指社会组织在真实的、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有计划地策划、组织、举办具有新闻价值的活动、事件,吸引新闻界和公众的注意和兴趣,争取被报道的机会,并使本组织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角,以达到提高组织社会知名度的目的。

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制造的新闻具有这样的特点:第一,不是自发的、偶然产生的,而是经过公关人员精心策划安排的。第二,制造的新闻比一般新闻更富有戏剧性,更能迎合新闻界及公众的兴趣。第三,能明显提高组织的社会知名度。旅游景区应很好地利用这种“不花钱的广告”,如在桂林的龙胜县的龙脊梯田七星伴月景区利用中秋节这一传统的节日来制造新闻和当地的“陈氏大家庭饼家”一起,制作了一个够几百人吃的精美的大月饼,供当天赏月的游客免费品尝,吸引了媒体的眼球,得到了当地媒体的报道,利用这一新闻事件很好地传播了景区的信息,当年的中秋节的游客量比往年高出了1.8倍。

如百色乐业曾成功地制造一起新闻事件:由广西电视台、乐业县人民政府、百色市旅游局、国营雅长林场主办的世界著名的成功创造了3项吉尼斯世界纪录“高空王子”阿迪力挑战世界第一天坑群活动,乐业县的目的在于借“乐业天坑+阿迪力”组合刮起更为强势的旅游旋风,将乐业发展成为广西续桂林、北海之后的又一强势旅游资源。应该说这是一起借助名人而制造的大手笔的新闻事件,它广泛地吸引了媒体的注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乐业的知名度。阿迪力走钢丝的活动为天坑地缝带来数量众多的客源。多家电视台直播了阿迪力挑战世界纪录的盛况。

5.通过举办赞助活动,赢得政府、社区及相关公众的支持,创造百色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赞助活动是商务公共关系专题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企业所认识并加以重视,是一种超越一般广告宣传的系统化公共关系活动,它能达到少花钱而达到比广告更多的效应的“悄悄的广告”。赞助活动能为组织赢得政府、社区及相关公众的支持,创造组织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百色应围绕目标顾客群,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与目标顾客群的联系,有所针对地在目标顾客群中进行赞助活动。比如百色红色旅游在国内市场的目标顾客群可定为:大中小学校学生、退休人员、部队、政府机关干部等。

大中小学校学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他们既是现在的消费群体,又是潜在的消费群体。他们能把信息带到祖国的四面八方,并影响到他们的家长。如可以利用六一儿童节与广西区教委联合,在全区范围内赞助举办评选“红色好儿童”的活动。在五四青年节的时候在各大专院校与当地政府联合举办“大学生形象设计大赛”等活动,或者赞助相关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赞助大学的学术活动等等。如果说制造阿迪力挑战世界第一天坑群活动需要花费的费用在200万的话,那么这些赞助活动有20万就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了,它能直接面对目标顾客群,在目标顾客群中造成较大的影响。超级秘书网

6.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争取被报道的一切机会

新闻界公众包括两部分:一是指新闻机构,如电台、电视台、报社、杂志社等;二是指新闻从业人员,如编辑、记者、专栏作家、节目主持人等。新闻界公众是公关对象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公众。搞好与新闻界公众的关系,是组织最主要的外部公关工作之一。建立维护和新闻界良好的关系,不但有利于影响并引导社会舆论向有利于组织经营管理方向转变,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且,还有利于组织同消费者、社区、政府,以及其他社会公众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新闻界公众是组织一类特殊的公众,其特殊性表现在:新闻界公众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新闻界公众是社会组织与各类公众沟通的最主要渠道;另一方面,它又是社会组织特别争取甚至努力追求的公众对象。对象与手段合一的双重性,赋予新闻界公众特别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见,任何组织要得到社会舆论的支持,要维持良好的社会声誉,都必须和新闻界搞好关系。

在西方,政治家们经常邀请记者共进午餐,以加深了解,有利宣传。许多企业也常邀请记者随团出国考察或举办产品展览会。比如在桂林就曾经成功地举办过“中国百家媒体聚焦桂林”的活动,对提高旧城改造基本完成后的新桂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结束语

总之,在旅游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百色旅游如果善于利用公共关系来树立自身形象,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熊越强:公共关系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06年

篇(5)

近年来,贵州省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在国家专业学位教育教学改革及本省“大数据”“工业强省计划”等相关有利政策背景下,得以快速发展。贵州省经济社会工业化、信息化的迅速推进,迫切需要大量工业设计工程类相关专业的卓越人才以满足工业化社会发展的需求。但由于地域及历史原因,贵州本地工业设计相对东南沿海省份仍比较薄弱,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机制仍不够完善,导致工业设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难以适应和满足区域经济社会的需求,工业设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贵州师范大学作为本省唯一的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在及时把握国家、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及本省推进工业化、信息化进程的有利契机下,结合本省民族民间特色工艺文化资源,对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以培养更具特色、更加符合区域人才需求的高层次卓越人才。

一、根据区域经济社会情况,准确定位工

业设计工程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工业设计工程是研究产品美学设计、造型设计、功能性设计、结构设计、可靠性设计、生产工艺设计、生产系统集成设计等工程技术领域的实用性专业,是设计艺术类专业与工程相关专业相结合的新型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根据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及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等文件精神,在把握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的特点、瞄准学科前沿的同时,密切关注本省信息化、工业化导向政策,及时分析我省工业设计工程研究生教育教学现状,并总结前几届培养经验,结合贵州本地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文化资源,对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卓越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合理定位,制订出切合本专业领域的特色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总体定位为既具备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底蕴和艺术设计创新能力,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操能力和坚实的工程技术的研究生卓越人才。培养具备民族民间工艺美学、材料工艺学、设计美学、现代工业设计知识理念及工程学科领域的宽阔视野和学科前沿知识;具备民族民间工艺挖掘与设计重组传承、适应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创业的能力;具备民族民间工艺再设计能力,胜任民族旅游产品设计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外观、功能与结构、外形与工艺、产品与环境、人机关系等方面的协同设计工作,可在全省乃至全国专业设计部门、科研院所从事旅游产品设计、工业产品创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民族生态环境艺术设计以及工业设计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卓越专业人才。

二、采取“三段式”模块化教学模式,加大实践课程比重

一是采取“三段式”模块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三段式”模块化教学模式即“设计基础”“专业设计”“专题设计实践”等三部分模块为主的教学方式。三部分知识深度逐层递进,紧密承接。“三段式”模块教学课程设置既与本科学位课程紧密衔接,又围绕工业设计领域前沿展开,使工业设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层级性建设得以有效加强。在“设计基础”模块课程教学的基础上,采用导师工作室制、专题设计实践形式进行“专业设计”模块教学,并在原有培养方案基础上增设“旅游商品设计”专业课程及“贵州少数民族艺术理论与设计实践”“工业产品设计理论与旅游工艺产品设计实践”等设计实践专题,加强专业课程的研究深度,发掘研究生设计创新的潜能,使研究生将艺术与技术、人文与科技、民族工艺与传承创新等内容有效融合,夯实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增强研究生的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二是加大实践教学课程比重,充分利用本校硬件设施、本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西南工艺旅游商品资源,进行民族特色工业产品设计实践教学。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课程在融入贵州本地少数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知识的同时,注重专业技法、设计软件等实践技能的实训教学。卓越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时,加大实践教学课程的比重,专业必修、选修课程设置中,实践类课程与理论类课程比例为10∶1。实践类课程教学依托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蜡染•陶艺工坊综合美术实训中心、民族民间图像采集设计实验室、贵州民俗美术图像数据中心等各部门联合进行,充分注重民族民间工艺传承与设计创新;实行“工作室”制进行课程实践教学,突出在工作室中进行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为工业设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先后设立了设计工程专业实践工作室、设计专业教学工作室、技能实训工作室,为开展卓越研究生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硬件条件;并以设计公司提供的实践案例与国内外工业设计大赛项目为专题教学内容进行实践教学,积极鼓励研究生利用学校有利硬件资源及西南少数民族艺术资源,参加各类文创产品设计实践。

三、强化行业实习实践,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一是创新教学培养模式,开展校企(科研院所)联动培养卓越人才。根据工业设计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在培养模式上,从课程学习、实践训练、教师指导等方面构建“0.5+0.5+1.0”校企(科研院所)联动培养模式。第一学年采取0.5+0.5的模式进行教学,其中第一学期主要在校内学习相关“设计基础”“专业设计”等模块课程,使本硕知识的学习有效衔接,为卓越人才培养夯实专业基础;第二学期进行“专题设计实践”学习,研究生每周4天在校内进行“专题设计实践”学习,1天去实践基地,参与联合培养单位及其导师的项目设计实践学习,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指导设计实训,强化研究生的学科知识和科研训练,逐步掌握实践项目的申报、建设等相关内涵和流程。第二学年全部进入实践基地进行设计实践实训、毕业设计及学位论文撰写,针对市场调研方案设计、民族工艺产品研发、现代产品设计及工艺加工方法进行实践学习,并在实践中后期提交相关调研报告初稿、产品设计稿件、产品设计说明等材料,为学位论文积累信息与数据,并在校内外导师的联合指导下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二是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为卓越人才培养提供有利条件。为促进研究生的专业与职业有机结合,更加有效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通过与贵州省工艺美术研究所、贵州省旅游产品研发中心密切合作,在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进行合作科研的基础上,两个单位集中优势师资与硬软件资源,共同建立贵州省工业设计工程卓越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卓越人才。双方从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制订、导师指导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并根据行业企业的职业分类和岗位特点,在把握工业设计工程专业与职业岗位关系的同时,不断完善卓越人才培养相关制度,促进研究生专业与职业有机结合,培养了一批具有民族工艺意识的产品创新设计高级专门人才,为西南地区民族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创新提供了有利人才资源。此外,为进一步加大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研究生卓越人才培养力度,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还先后与贵州博睿广告设计公司等设计单位开展合作计划,为工业设计工程研究生卓越人才培养提供有利实习实践平台,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四、注重学位论文应用价值,“双导师”指导学位论文

根据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实践性特点,要求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需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行业应用价值。学位授予与毕业要求由学位论文和毕业设计两部分构成。充分发挥“双导师制”联合培养的优势,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与毕业设计,对学位论文、毕业设计选题、开题、前期调研、资料查阅、设计制图、论文撰写、论文评阅及答辩等过程进行全方位指导。校内外导师重视毕业设计的指导,要求毕业设计选题、定位与构思、设计施工制图、设计作品等各内容与学位论文密切关联,并要求研究生将调研报告、研究报告、毕业设计方案说明、项目设计图等多种内容充实到学位论文之中,使学位论文更具应用价值。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及毕业设计过程中定期向校内外导师汇报目前实践设计成果、毕业设计进展情况,汇报内容作为学位论文、毕业设计等级评定的重要参考。结语贵州省工业设计工程研究生卓越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效果良好,通过一系列改革,工业设计工程学科定位更加清晰,研究生自身专业职业素养明显增强,不仅为贵州本地工业社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支持,也为贵州省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改革提供了新的模式。一是使工业设计工程专业领域定位更加清晰、学科特色更加明显。确立了以民族民间美术基础理论研究为依托,以工业设计实践研究为重点,以区域少数民族旅游产品设计研发为主攻方向,具浓郁西南区域民族特色的实用型特色学科。为培养民族民间工艺设计理论丰富、专业技能扎实、具有旅游产品研发设计实践经验的卓越设计人才提供稳固的学科基础。二是学生自身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明显提高。通过一系列课程与校企(科研院所)联动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工业设计工程研究生20余人。研究生自身专业素质得到很大提升,研究生科研意识、创新意识、实践技能明显增强,设计调研与定位、设计构思与表达、设计生产与推广等能力显著提高。研究生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提取、整合、设计、研发,利用设计美学、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现代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产品模数化处理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民族民间工艺与现代工业设计创新实践教学成果显著,研究生参加各类设计实践20余项,产生现代产品设计作品20余套,取得各类奖项及申报设计专利10余项,联合培养研究生就业率达100%。三是为贵州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模式。通过“卓越人才计划”的实施与改革,打破了单一式、封闭式的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卓越人才的新机制、新模式,使工业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与行业实际有效结合;人才培养紧贴西南区域社会现实和贵州实际,培养过程中以现代工业设计与本地工艺文化传承融合创新为基本目标,“现代设计理念—地域民族工艺文化—再设计”为基本教学理念,培养了一批具有民族文化感、民族工艺与现代工业设计融合创新的新型卓越设计人才,为贵州工业强省、信息化社会建设、后发赶超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朱红林.构建专业与职业有机对接的环境艺术设计特色专业.科技资讯,2011.6

2.刘燕.基于产学研平台“高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模式与研究.学术论文联合比对库,2012.5

3.王福丽.基于小户型住宅的模块化组合家具设计研究:以多功能桌凳为例.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3

4.韩瑞娜.以苗族传统艺术元素为题材的餐具设计研究.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5

5.孙振利.基于材料对比的产品设计:以灯具设计为例.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5

6.王波.现代简约风格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以系列座椅为例.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4

篇(6)

本文对中国城市旅游的研究动态进行了回顾与反思后认为,中国城市旅游研究虽然成果数量多并呈现稳定递增态势,但同时存在着动态研究不足、系统性缺失、研究深度不够以及方法落后等问题。本文从发展目的、形态、生产模式和空间结构四方面对城市旅游进行了重新认识,并探讨了对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以及与城市其他产业的融合和嵌入发展等问题。

关键词:

城市旅游; 融合; 嵌入

1 引言

以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1976)为代表的学者提出,当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时,社会开始步入以信息化、知识化为主要特征的后工业化时期,经济结构从以制造业为主转向以服务业为主。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是服务的社会,因此,在后工业化时代,城市的发展模式不再依据传统的零售服务供给、制造业等活动,而是依据城市在全球化信息经济中的地位,来促进服务业系统性发展(Daniel Bell,1976)。由于服务业涵盖生产、生活、公共服务等众多方面,因此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城市的综合性特征日益彰显。不断完善的基础和配套设施,日渐优化的环境和多样化的服务功能,使城市不仅成为区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成为旅游活动的中心。城市旅游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具有相当规模并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比较而言,中国城市旅游起步较晚。自1995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带来了城市旅游的迅速和持续繁荣。根据国家旅游局2010年5月公布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录》,截至2010年,全国先后有339个城市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占城市总数的51%①。实践表明,城市旅游推动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奠定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已成为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在整个旅游产业中地位突出。

产业的发展与繁荣必然引起研究的关注。在国外,自Stansfield(1964)阐述了城市旅游的概念后,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城市旅游的重要性,到20世纪80、90年代,西方城市旅游研究迅速发展,基本形成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局面,其研究领域涉及城市旅游的需求与供给、城市旅游的影响、城市旅游的开发规划与管理等方面。随着城市旅游的兴起,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城市旅游研究,并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由于城市是由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形成的多层次多主体的复杂系统,造就了城市旅游研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了尽可能全面地评价国内城市旅游的研究成果和现状,本文以中国知网为检索源,对检索到的相关文献做了简要分析,发现,国内的城市旅游无论是在实践层面还是在学术研究层面都面临着转型问题,急需重新认识,廓清本质。

2 中国城市旅游研究的回顾

2.1 研究的兴起

城市旅游研究在西方国家发轫较早。Stansfield(1964)在其著作《美国旅游研究中的城乡不平衡》(An note on the urban-nonurban imbalance in American recreational research)中首次提出了旅游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城市旅游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世界范围内,旅游学都忽视基础理论研究,未能形成普遍认同的旅游研究的概念、理论乃至范式,导致研究陷于分散、凌乱的局面,城市旅游研究也不例外(古诗韵,保继刚,1999)。因此,尽管当时西方学者已经认识到城市旅游研究的重要性,但绝大部分研究只是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上;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城市旅游研究才真正开展起来,Ashworth(1989,1992)、Ashworth and Tunbridge(1990)等都做了开创性研究。

与国外相比,我国城市旅游研究起步较晚,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了极少量的城市旅游方面的文献(以“城市旅游”或者“都市旅游”为关键词,选取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检索源进行标准检索,截至1994年底,共检索到19篇文献),并且基本停留在简单介绍、描述层面。直到1995年后,随着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和全面发展,理论研究才得以兴起并不断跟进,陈传康(1996)、李蕾蕾(1995,1998)、宋家增(1996)等学者分别对城市旅游开发与规划、城市旅游形象以及都市旅游的发展进行了相关探讨,为城市旅游的后续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之后,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空间和范围的日益拓展,旅游形式和内容的日益更新,旅游活动和现象的日益复杂,城市旅游研究变得异常活跃,研究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研究成果也日渐增多(秦学,2001)。

2.2 研究成果的统计与分析

1995年以后,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城市旅游的研究中。在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中选取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关键词 “城市旅游”或者“都市旅游”为检索式进行高级检索,截至2011年底,我国有关城市旅游研究的相关文献共2139篇,除2011年外,研究成果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见表1)。从文献的年度分布来看,与旅游学科中的其他研究相比,城市旅游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稳定性,这也与城市旅游在旅游业中的稳定地位相吻合。

篇(7)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消费群体也在不断的扩大中。传统的旅游项目是针对一些城市白领以及有一定经济基础的退休人员。这群人的特点是有工作或者生活压力,他们需要一种方式来释放自己,而且他们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支付旅游费用。传统的旅游模式是由旅行社组团出游,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改变,类似于自助游等旅游新模式逐渐出现。针对不同的旅游消费群体,制定不同的消费计划,已经成为各个旅行社提高业绩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这一类群体在未来的十年内存在一个很大的旅游消费市场。他们所需要的旅游模式是打破传统模式的。研究大学生旅游消费营销策略是进一步发展我国旅游业的重要方面,也是旅行社存在与发展的关键。相对比上班族来说,大学生的空余时间要多出很多。也就是说大学生存在旅游时间的可能性。传统的旅游消费群体又的仅是在假期或者是黄金周出游,除去这一周期,很多旅行社和景点都处在不饱和的状态,而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恰好来填补这一不足。避开旅游高峰出游已经慢慢的成为大学生旅游新观念。所以,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制定大学生旅游营销策略,不仅可以给旅游产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增加新的盈利模式,而且也能缓解目前旅游业出现的假期爆满,平时无人的现状。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篇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针对大学生这一旅游消费群体,制定符合他们自身特点的旅游消费模式。对这一模式的推广和运用制定一个营销策略。基本内容分为以下几点:

(1)从我国旅游事业和旅游政策入手,分析传统模式的旅游消费模式成功的因素和不适应时展的原因;

(2)分析我们旅行社的营销模式,寻找新的盈利模式;

(3)研究当代大学生特点,作为一个新的消费群体存在的商机和挑战;

(4)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提出一个以大学生为旅游消费群体的新的营销策略。

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针对大学生这一旅游消费群体制定的营销策略。通过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打开大学生旅游消费这一道大门,促进我国旅游事业的全面发展。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1)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研究,了解大学生旅游存在的问题和优势;

(2)通过对旅行社的调查分析,结合国家旅游政策,深入探究旅行社生存环境;

(3)通过调查研究,制定大学生旅游消费营销策略。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问卷调查法。针对大学生,作出一份调查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问卷调查,主要在在杭高校中做一次普遍的调查,了解大学生消费心理,可以给研究提供一份可靠的数据。

(2)文献分析法。收集相关研究文献、期刊、报纸,对文献进行分类分析。

(3)案例分析法。寻找营销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来证明研究的可行性和不可行性。作出正确的且具有创新性的营销策略。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和进度:

总时间:本届毕业论文从2009年10月--2010年6月.

第一阶段:确定选题阶段

第二阶段:毕业论文实施(2009年11月—2010年5月)

1.2009年11月20日(第12周周五)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设计工作要求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

2.2009年12月8日(第14周周二)前根据学院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完成任务书、开题报告撰写等工作。

3.2009年12月8日(第14周周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答辩。

4.2009年12月22日(第16周周二)根据开题论证小组修改意见,将完善后的任务书、开题报告修改后交指导教师。

5.2010年1月中旬,上交经指导老师审核的论文提纲,提纲详细至三级目录。

6.2010年3月初(第二学期),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初稿;

7.2010年5月初(第二学期),完成毕业论文,将毕业论文提交指导老师。

第三阶段:毕业论文答辩(2010年5月—2010年6月)

五、主要参考文献:

[1]柴松,王洪武.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指南[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31.

[2]王婉飞.浙江乡村旅游发展与创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6.

[3]刘丹平.旅游凝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87.

[4]张文.旅游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56.

[5]陶虎.旅游广告——远离与创新[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68.

[6]罗明义.旅游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21.

[7](澳)赖辛格(Reisinger,Y.),托纳(Torner,L.W.).旅游跨文化行为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65.

[8]耿步健.当代大学生心理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12.

[9]李浪.心理学从书-旅游心理学[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67.

[10]高舜礼.中国旅游业对外开放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25.

[11](英)摩根(Morgan,N.),安妮特•普里查德(Pritchard,A.).旅游休闲业的广告创意与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43

[12]张小红,陈全.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4,9

篇(8)

姓 名: 年 级: 班 级: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指导老师:

一、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 2、 3、 4、 5、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1、2、3、4、

四、实施的步骤

1、2、3、4、5、6、7、

表1—1 开题报告(表格形式)

主题: 课题题目:

导师: 课题组成员:

组长: 班组:

简要背景说明(课题是如何提出来的):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活动计划:

1)任务分工:

实地调查:

上网:

查书面资料:

总结论文:

发倡议:

2)阶段步骤: 分阶段实施

阶段 时间(周)主要任务 阶段目标

一 周 二 周 三 周

3)计划访问的专家:校内 老师等

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综述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具体如下:

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姓 名 班级xxxx班 学号

题 目品牌核心力营销策略探究——以青岛海尔公司为例

一、研究背景、概况及意义

1.背景及概况:

市场营销是指在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企业所进行的有关产品生产、流通和售后服务等与市场有关的一系列经营活动。市场营销作为一种计划及执行活动,其过程包括对一个产品,一项服务、或一种思想的开发制作、定价、促销和流通等活动,其目的是经由交换及交易的过程达到满足组织或个人的需求目标。.市场营销是一种企业活动,是企业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满足和引导消费者的需求是市场营销活动的出发点和中心。 企业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作出正确的反应,以适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仅包括现在的需求,还包括未来潜在的需求。现在的需求表现为对已有产品的购买倾向,潜在需求则表现为对尚未问世产品的某种功能的愿望。企业应通过开发产品并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刺激和引导消费者产生新的需求。

随着政府监管趋严,市场逐步规范,竞争压力与日俱增,依靠不规范营销保持生存,将会越来越难。海尔家电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品牌战略,现在,海尔集团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也根据自己的特点建立了适合企业发展的销售渠道。但随着营销环境的变化,尤其是连锁商业的迅速扩张和电子商务是迅速发展,传统的营销渠道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因此营销渠道创新势在必行。而与其他家电企业的博弈中,海尔集团只有创新营销观念,进行渠道创新,才能在竞争中争取主动,实现自身的进一步的发展。

2 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在目前现有的文献资料中,大部分营销模式是比较传统的营销方式,适应不了日新月异的时代和社会,在现阶段,营销理念和标准有4c营销理论,营销的策略和手段有4p即研究适合网络时代下的广告传播模式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早已过去,在这个竞争白热化的市场条件下,营销方式的是企业品牌传播的重要手段。但如果继续借用传统的营销模式来会导致产品销售的不善,严重的会使企业的资金链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必须研究适合新时代的合理营销的模式,提升品牌在受众心目中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并且能综合开发利用广告信息资源,为企业产品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主要内容

1.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1) 通过文献阅读与资料查找,明确 “营销”概念,知道营销的相关理论,比如“传播的策略”,“营销的分类”及前人关于“营销模式”做了哪些研究;(2) 明确“核心力”概念,知道核心力营销的相关理论。(3)结合青岛海尔公司个案,提出核心力营销的运用。

2.具体结构如下

一、绪论

二、相关理论概述:

(一)营销学理论概述

1 营销的概念和特征

2 营销要素

3 营销的分类

4 营销模式发展概述

(二)核心力营销理论的概述

1 核心力营销的定义

2 核心力营销的功能

3 核心力营销成要素分析

4 核心力营销基本流程

5核心力营销理论发展概述

三、青岛海尔公司现行营销策略及核心力营销的可行性

(一)上海回力鞋业有限公司介绍

(二)上海回力鞋业营销策略分析

(三)上海回力鞋业核心力营销的可行性分析

四、核心力营销在青岛海尔公司的模拟运用

(一)青岛海尔公司核心力营销运作图

(二)青岛海尔公司整合核心力营销实施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理论逻辑分析、实证分析三种方法。

1. 文献研究:先对己有的营销学理论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学习和阅读。归纳整理营销学的相关理论,重点整理前人关于“营销模式”与“核心力营销模式”的研究。

2. 理论逻辑分析:通过对传统的营销模式的详细解读,提出每一个模式的进步与不足之处。循环广结合时展的新特点,提出了适合新时代模式。

3 实证分析:

(1) 分析青岛海尔公司背景及营销策略

(2) 分析青岛海尔公司目前营销模式的特点及可以借鉴之处。

(3)提出青岛海尔公司对该模式的假想运用。

四、研究进度计划

1.XX年10月16日,师生面谈,探索选题方向及思路;

2.XX年10月16日至XX年11月10日,收集资料,阅读文献,在不断修正中形成较为具体的研究方法,形成开题报告初稿;

3.XX年11月10日至XX年11月20日,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材料收集和整理,修改开题报告初稿,最终形成开题报告;

4.XX年11月20日至XX年5月13日,收集资料形成写作思路,撰写初稿;

5. XX年5月14日至5月26日,初稿修改并撰写论文第二稿

6. XX年5月27日至6月2日,第二稿修改并撰写第三稿。

7. XX年6月3日,最后定稿,完成论文。

五、参考文献

1、托尼,普罗克特(英).营销调研精要.机械工业出版社.XX,(8)

2、西顿,班尼特(美).旅游产品营销.高等教育出版社.XX,(10)

3、john quelch(美).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XX,(2)

4、卢子,佩而顿.营销渠道_一种关系管理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XX,(7)

5、詹姆斯.伯克,巴里.雷斯尼克.旅游商品的营销与推销.电子工业出版社.XX,(1)

6、郭英之,张丽.旅游市场营销.湖南大学出版社.XX,(8)

7、韦明体,杨晨晖.旅行社市场营销.旅游教育出版社.XX,(5)

8、陈锋仪,王莉霞,库瑞.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案例分析.南开大学出版社.XX,(7)

9、历新建,张辉.旅游经济学的理论与发展.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XX,(12)

10、李国振,胡巍.旅游营销管理.山东人民出版社.XX,(5)

学生签名: 徐晓   20 年 月 日

篇(9)

一、引言

毕业设计是高职学生接受高职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高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更是学生必须完成的最后一项学习任务。毕业设计是教育管理部门考查高职院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指标。毕业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提高,最终目的是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是否扎实。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学生理论知识不扎实、实践能力薄弱、无法满足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的问题,其原因是很多高职院校在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充分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本文针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思考,以期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第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主要是撰写理论性论文,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悖。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输出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不是理论研究型人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教学是确保学生实践操作的基础,并不需要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否则便脱离了高职教育本身的办学宗旨。第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缺乏针对性和应用性。因此,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应该结合实际岗位情况,贴近旅游管理工作。但是,大多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中很难深入企业了解实际工作情况,或者参与企业实习的时间过短,学生不能准确把握关键问题,导致毕业设计论文与实践应用联系不密切。第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脱离其他教学环节。由于高职院校教师容易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对毕业设计考核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与其他教学环节在时间、内容、形式等方面脱节,进一步降低了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效果。第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不能有效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品质和诚实守信的态度。由于高职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不能熟练掌握论文撰写技巧,有时毕业论文的要求超越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范围,造成了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大量抄袭其他学术论文,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这些问题都有悖于毕业论文撰写的初衷,长此以往形成了不良的学习风气。

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若干建议

(一)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岗位要求布置毕业设计任务

教师在组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就业的实际岗位布置毕业设计任务,包括旅行社导游岗位、酒店管理岗位等。例如,教师可以将“XX旅行社云南7日游综合服务设计”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任务书中要包含旅客出发的不同地点、旅客人员构成、旅行途中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和法律依据,学生以实际工作人员的身份,设计云南7日旅游线路,针对联络、景点、导游等具体工作事宜制定详细服务方案,按照旅游管理部门的规范和要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处理旅行途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安排旅客入住酒店服务工作中,同样要求学生以工作人员的身份设计服务方案,预先模拟旅客入住酒店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由于以上毕业设计的学习任务明确,贴近就业实际,要求具体到位,使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感受真实的工作气氛,提高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实践操作技能。

(二)有效解决毕业设计与旅游管理工作脱节的问题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实际是学生实践工作能力提高的过程。因此,毕业设计要以仿真模式开展,除了服务对象是虚拟存在的,其他环节的学习任务必须以真实工作情境进行。例如,在以提供旅游服务的毕业设计中,关于旅客搭乘航班班次、酒店名称、房型价格、景点消费、游览时间、餐饮服务、旅游车辆保障、出发及到达时间等,都要求真实具体。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每个环节,都要查询真实有效的资料作为依据和支撑,结合实际工作制定旅游合同、线路安排、接待计划、费用开支等相关文档和表格,使学生能够自主独立地完成一次旅游带团工作。由此,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能够综合运用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完成实践操作的能力,防止毕业设计与旅游管理工作脱节等问题的出现。

(三)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使毕业设计与实习一体化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设计作为高职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内容,应该加强与学生顶岗实习的结合。为了确保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高职院校应该积极与当地旅行社、酒店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在校内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任务后,可以投入到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进行顶岗实习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选择具有国际标准的企业,侧重于对学生的国际化意识培养,聘请企业高级专业人才作为实习讲师,指导学生的实训工作。由此,学生可以接受理念先进的实际工作指导,以及科学严谨的职业工作训练,进一步提高高职旅游管理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毕业就业奠定良好基础。为了能够使毕业设计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高职院校要积极与学生实习企业共同制定毕业设计方案,确定毕业设计题目,以保证毕业设计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应用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完成资料收集、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和论文撰写,能够有效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四)积极实行校企合作的“双指导”教师制度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也是职业技能训练,更是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有效方式,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提高。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只将其作为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部分,而是要坚持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出发,明确毕业设计的功能,采取校企合作的“双指导”教师制度,使每个学生同时拥有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校内导师的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丰富,具有较多的毕业设计指导经验;校外导师的旅游管理相关工作经验较多,校内外导师可以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

(五)改革毕业设计答辩方式,构建科学考核评价制度

高职院校应该采取毕业答辩和实践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考核,聘请实习基地的校外导师作为答辩评委。毕业答辩不但是对学生能力考查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进行毕业答辩,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开放性。高职院校要将学生的毕业答辩作为学生展示自身能力水平的平台,学生可以尽情阐述自己设计的旅游服务内容,回答评委们提出的与实际岗位工作相关的各种问题,按照校外评委的要求完成现场实践操作。评委们在考核学生实践能力、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过程中,要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问题,深入拓展知识层面。由于校外评为具有丰富的旅游工作经验,能够为学生创建真实的实践操作情境,帮助学生树立了良好的职业精神,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路径提出若干思考建议,包括毕业设计选题要贴近实际工作、内容设计真实合理、创建校外实习基地、实行“双指导”教师制度、改革毕业答辩方式等,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的创新意识。同时,毕业设计的改革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顺应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赵丽新,王建华.关于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8).

[2]刘丽娜,高荣林.谈高职高专教育毕业设计之改革[J].继续教育研究,2009(03).

[3]张学忱,高柏.大学生毕业设计教学中的创新设计[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09).

[4]韩丽萍.毕业设计的变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3(11).

篇(1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涉及计算机图形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人工智能、传感技术等领域的虚拟现实技术在近阶段同样高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计算机模拟出一个三维的虚拟世界,为用户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令用户如同身临其境。由于虚拟现实技术所具有的突出特性,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广泛应用在军事、医疗、教育、文化、航天、水利、城市规划等方面,无形中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方式,因此也成为学者们当前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工业旅游是伴随城市化和工业化高速发展而产生的,是融合知识、观光、休闲的一种旅游项目。工业旅游在满足大众好奇心的同时,也可以宣传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随着工业旅游的深入发展,将来也可以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工业旅游最早出现在西方,人们把倒闭、废弃的工矿企业重新进行改造,转变成为工业博物馆、景观公园、艺术表演场地、设计公司的办公场所等现代实用场所,逐渐发展成为工业遗产旅游。随着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旅游开始进入生产经营中的工业企业,从而形成现在完整的工业旅游概念。我国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工业高速发展后,工业企业逐步成熟,对于工业旅游的认识不断深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开始加入到工业旅游中,并呈现出一种快速增长的趋势。

一、虚拟现实技术涉及了多种学科的技术,综合利用了多种先进技术装备,具有如下三个主要的特点

1. 沉浸性。指用户感觉完全置身于虚拟世界中,被虚拟世界所包围。由于虚拟现实技术提供的多感知性,用户不仅具有常见的视觉、听觉感知,还具有触觉感知、嗅觉感知、运动感知等。通过多感知性,使用户沉浸于虚拟世界中,由被动的观察者成为主动的参与者,参与虚拟世界的活动。

2. 交互性。在虚拟现实系统中,交互性的实现相比以往的人机交互方式有了巨大的改变,不再像以往那样完全依赖于键盘、鼠标,借助于虚拟现实系统殊的硬件设备,人与虚拟现实世界可以通过自然的方式进行交互,例如人的走动、头的转动、手的移动等等。

3. 想象性。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虚拟构建真实存在的环境,还可以构建人们的想象空间,从而去体现设计者的思想,实现一定的目标。虚拟现实技术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和手段,为人类去探索和研究已知以及未知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及思路。

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所具有的鲜明特点,在工业旅游中发挥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从而完善、促进工业旅游。

二、增强工业旅游中知识的传播与普及

在工业旅游过程中,工业企业或多或少都会对工业企业的制造流程、制造工艺进行一定的介绍,但是由于制造流程、制造工艺涉及的知识专业性、理论性较强,有些很难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完全说明,并且很多机器设备内部结构也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因此目前的讲解方式还不能十分有效的进行知识传播。但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就可以完全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对厂房、机器设备的虚拟构建,在计算机的虚拟平台上就可以构建任何我们需要的部件,不仅可以渲染动画进行工作原理、工作流程的介绍,还可以提供计算机终端设备供参观者模拟操作,从而极大提高知识的普及和传播。

三、增强工业旅游中的冲击力、感染力

由于虚拟现实技术是以计算机平台为基础的,因此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生成的虚拟环境、虚拟模型都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图形技术进行画面的优化,从而为参观者呈现出精美绚丽的画面。在拥有了优质画面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声觉、触觉等设备营造出完整地虚拟现实环境将给予参观者多感官的刺激,带给参观者强劲的冲击力、感染力。

四、增强工业旅游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工业企业中,总是有些区域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在参观过程中,由于人员数量多,人员的组成结构复杂,增加了工业企业管理上的难度。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在实地参观中避开潜在危险区,通过在虚拟厂区系统中模拟游览来替代实地参观,从而彻底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增强工业旅游的安全性。

五、增强工业旅游企业的宣传方式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完成了虚拟厂区的整个系统之后,可以利用系统在多种途径进行知识传播和企业宣传。例如:在多媒体放映厅进行大屏幕播放、装载在单机上供使用者单机操作、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使普通民众在网络上进行浏览操作、通过系统导出数据刻录在光盘等媒介后,用户可以在个人电脑上进行浏览。总而言之,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极大丰富工业企业现有的宣传方式。

六、增强工业旅游企业的规划管理能力

通过扩展系统功能,可以为工业企业提供一个全三维可视化的规划管理系统平台,在管理系统中工业企业可以对厂区的改建、扩建规划方案进行可视化的评估论证,为规划方案的修改完善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对于厂区中的地下管线等隐蔽设备,通过系统可以进行可视化的管理,从而极大提高地下管线等隐蔽设备的管理、维护水平。

本文从虚拟现实技术入手,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工业旅游方面的应用进行了阐述,结合虚拟现实的技术特点对它在工业旅游应用中的优势进行了初步的介绍,对于虚拟现实技术在工业旅游中更深入的应用,有待于以后的研究。随着工业旅游的不断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的进步,虚拟现实技术与工业旅游的结合必将更加紧密,推动工业旅游更加蓬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 洁 李同升: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西北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6月,第37卷第3期.

[2] 莫毅华:基于VRML的可视化技术在科普展教中的应用[D]:(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6.

[3] 黄心渊: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4] 方 丽:虚拟校园的研究与实现[M].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

篇(11)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c)-0097-01

自从19世纪40年代托马斯・库克成立首家旅行社以来,旅游业的发展规模日益壮大,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占据了一定地位。旅游在世界各个地区获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二战以来,世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各国都将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提升本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因子。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始于我们的改革开放初期,在20世纪末我国旅游的发展也进入到全盛时期。起先人们都片面的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无污染工业”。事实上,旅游同人类许多其它活动一样也会产生环境污染。我们在开发景区、使用景区造成景区资源环境污染;旅游者进入景区旅游一些无意行为、有意行为对景区环境破坏。该篇文章我们仅讨论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影响成因及建议对策。

1 旅游者破坏旅游环境行为原因分析

对于2013年“丁锦昊到此一游”事件的报到相信很多人都记忆犹新,丁锦昊小朋友跟随其父母到文明古国埃及旅游,在参观金字塔时就在某一处留下了到此一游的笔迹。在我国各个景区几乎都能见到这样的行为,旅游者随意在名贵古树木、古城墙、古石刻上刻某某到此一游;旅游者随意践踏花草、随地丢垃圾等等比比皆是。就其原因笔者经过探究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

1.1 我国历史影响

众所周知我国是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我国古人给我们遗留下了为数众多的文学作品。我国古代文人就有到处游历的习惯,上从孔子开始延至今日。他们在所到之处都会留下应景之作。从而给我们留下久远的、具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坡的《赤壁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等都是传世经典佳作。我们有统计数据显示古人遗留作品60%是与风景有关。所以有相当旅游者受这样历史因素影响模仿名人,希望自己名字长留景区,被后人敬仰,从而采取在景区树杆、石头、护栏等处刻字留名,破坏风景区良好环境。

1.2 旅游特性影响

旅游具有异地性、暂时性特点。旅游者在到了旅游目的地之后离开其日常生活的环境以及日常所承担的角色导致道德感约束力的下滑,出现另一情景下道德判断标准。谢彦君教授曾经说过,旅游所具有的异地性、暂时性特征加上旅游在本质上对愉悦的追求往往诱发旅游者行为表现出明显的异乎寻常的倾向性。国外知名学者Malcom crick曾经写过,旅游世界是由许多倒逆现象构成的,从工作到玩耍;从节俭到挥霍;从约束到自由;从有责任感到自我放纵,对某些人而言旅游是从相识生活中枷锁的一种挣脱,它可以不承担义务,可以随心所欲,可以不受限制。在这种不受限制、道德感约束的旅游目的地,旅游者就会出现严重的道德滑坡现象,随意刻画、随地乱扔垃圾、随意踩踏花草等等。

1.3 从众效应影响

从众究其字面含义即合群、随大流。由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真实的或是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人的行为观点的变化,也就是说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和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即服从于群众意见。有这样一个例子,在美国有所地质公园拥有大量的硅化木(又称石树,由于火山喷发和地层突然断裂,植物被埋于地下,在隔氧高温的环境下,经过漫长的石化作用,木材中的有机质被地下水中的硅质矿所代替,又经过地层抬升等地壳运动,将这些木化石推出地面,于是形成了硅化木。)数量众多的硅化木造就了公园的奇特景观,但是公园管理者发现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硅化木被偷窃。公园管理者想了很多办法,但都不能制止这种现象的发生,于是找到心理学家要求给予帮忙。心理学家在硅化木较多的三处分别树立了不同的牌子,第一块牌子写着“您继承的遗产每天都在减少,每年有14吨硅化木失窃,尽管一次只拿一小点”;第二块牌子写着“很多游客偷拿了硅化木,破坏了公园内的自然景观”;第三块牌子写着“为保护本公园的自然景观,请不要带走硅化木”。心理学家发现第三块牌子所起到的效果最好。前两块牌子会给人另一种意思的暗示就是每年有那么多人偷拿硅化木,如果我不拿我就吃亏了。有这样从众心理的作用,收到的效果很差。在有些地方的导游词介绍中总会有这样的段子“该城墙的砖历史悠久,具有镇宅辟邪的作用,所以每年城墙的砖都会失窃很多”。很多旅游者在听了这样的导游词后觉得城墙的砖如此神奇,如果我不拿一块回家,那我岂不是亏了。我们的传播媒体每年在节假日期间都会集中大量报到旅游景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引发旅游环境的破坏。运用从众理论不难分析这种报道带来的负面效应可能比正面效应更多。游客会误解这种不文明、破坏环境行为是常态,既然别人能做,那我也能做,且不会有羞耻感。

2 旅游者破坏旅游环境行为建议对策

2.1 加强旅游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制定、实施

我们制定切实有效的法规政策,从制度层面保障对旅游者的约束,给旅游者强有力的震慑作用。现有这方面的法规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等。其中2013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就是一部很好的法律,我们还期望更多这样的法律出台。

2.2 加强景区日常管理工作

景区日常管理工作要跟得上。我们设置合理的垃圾桶数量,方便旅游者丢弃垃圾;我们设置合理的旅游者步行路径,方便旅游者在景区的行走;我们配备数量适宜的景区检查工作人员,在景区开放时间不间断、有规律的对景区进行巡查,做到及时发现并处理旅游者在景区的不文明、破坏环境行为。

2.3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有效宣传(电视、报纸、宣传标语、宣传画册、书本),使旅游者树立旅游环境保护意识。我们大众媒体应多从正面进行宣传报道;我们导游也应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给旅游者营造出良好氛围,从而减少旅游者不文明、破坏旅游环境行为。

2.4 加强旅游者道德感教育

都说我们国家现在是一个道德感滑坡的时代,那么这样就更有必要让我们加强旅游者道德教育,提高其道德素养,从道德层面对其提出要求达到减少旅游者不文明、破坏旅游环境行为。

参考文献

[1] 何佳梅.旅游环境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2]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3版.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

[3] 刘贵勤,冯兴东.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4] 杨英.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分析及对策[J].现代交际,2013(11):194.

[5] 王晓华.旅游者伦理悖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