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8 15:00:1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

篇(1)

医院建筑领域的研究涵盖方方面面,如规模、功能、构成、布局,空间组合、环境设计,医疗设备及医院信息化,人员分流与交通组织,医疗设施,等等。这些方面既复杂又相互关联,我们在研究时需要注意区分从基础到应用等不同的层次。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医院建筑的基本原理并总结一般性规律,应体现基础性与学术性。通常,各国医院建筑领域的基础研究都从具体国情出发,并力求反映时代特色。考虑到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研究水平较低的事实,现阶段我们在研究内容与方法上仍应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为主。

基础研究中日本的经验

《日本建筑学会计画系论文集》曾发表过1952年至2011年间日本医院建筑领域的全部论文的统计资料,旨在探讨其研究内容的变迁,见图1。

资料表明,在上世纪50年代,日本在战后医疗资源不足的背景下,导入了美国的医院管理制度。因迫切需要解决新型管理制度下医技部的集中化、后勤供应部的效率化以及住院部与门诊部的适宜规模等问题,医院建筑领域的主要工作是探讨住院部等医院各部门的空间有效组织方式。此外,为合理配置新城(New Town)与农村地区的医疗设施,医疗设施规划方面的研究也开始受到重视。伴随经济的高速成长,此后的20年是日本医院建设的高峰期。这时,医院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医技部的适宜规模、手术部布局优化、住院部构成的合理化、医院各部门面积比例以及医院内部的垂直交通与物流优化等方面。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通过医疗设施规划的方式控制医院的规模并解决医疗设施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在上世纪的最后10年,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开始渗透到医疗建筑领域,研究重点是改善患者的医疗环境,研究方法着重于调查患者行为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另外,随着医疗流程的细分,康复、急救、临终关怀等专业性设施的研究逐渐增多。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少子高龄现象日益加剧以及高科技医疗设备的普遍应用,日本医疗政策的核心调整为遏制医疗费用的增长,因此医疗设施的功能分化与连携合作是研究的重心。此外由于地震等灾害频发,医院建筑的防震减灾也日益受到重视。

日本学者对医院建筑研究的特点

一是,医院建筑设计与国家的医疗政策以及医院管理模式密切相关,医院建筑设计是贯彻医疗政策以及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二是,虽然日本医院建筑领域内分支越来越多,但住院部与医疗设施规划一直是研究重点;

三是,在战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侧重医院功能与效率的研究方法仍在广泛运用,环境心理学等新领域的研究方法预计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基础研究的方法与深度

按照研究深度的不同,基础研究可大致分为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两类。描述性研究侧重通过调查收集详实可靠的第一手数据;解释性研究则侧重通过统计、比较、建模等手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目前,国内达到描述性层次的研究工作尚不多,而国外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几乎都是解释性的。

下面以“医院各部门的面积分配”的研究为例加以说明。建筑师在设计医院时,通常首先用总建筑面积乘以各部门的面积比例,得到各部门的面积后再进行形体组合。为得到合理的面积分配指标,从上世纪60年代起,日本学者就一直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考虑到医院各部门的面积比例始终在变动,为此日本学者每隔10年就对约20所有代表性的新建综合医院进行面积测量与统计(图2),分析其变化趋势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反观我国,由于缺乏有深度的研究做支撑,《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8年修订版报批稿)给出的指标显得缺乏依据(图3)。为改变这一状况,我们近年来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现已取得大量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应用研究的两个方面

基础研究旨在得出一般规律,要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落实到具体的工程实践中,尚要做许多应用研究工作。由于实际情况千变万化,应用研究包含的范围也非常广泛,在此仅介绍流程及空间优化和细部设计这两个方面。

流程及空间优化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现以江苏省苏州市锦溪人民医院的检验科为例加以说明。通过现场调研,我们发现原检验科的设置存在下列问题:常规检验室与HIV实验室分设两处,使用不便(图4);流线交叉,洁污分区不明,办公室位于污洗室对面,办公入口与污物出口相同(图5);办公室过小,且工作人员与患者共用卫生间;缺乏存放住院部检验标本的场所;患者在卫生间取得排泄物样本后,只能通过医院主走廊才能送抵检验科,既不卫生也不雅观;患者等待区过小;UPS及检验用冷柜均放置在检验区内不合理,因为UPS会散发大量热量。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在设计时对检验科进行了如下优化:办公区独立设置,内设更衣室、卫生间、值班室、办公室、UPS机房;三项常规检验、生化检验及免疫检验集中设置在一个大房间内,冷库、血库、标本接收、细菌培养实验室及HIV实验室均设置为独立房间,并与大房间直连,血库靠近采血区;卫生间与尿检便检区相邻,样本可通过传递窗送检;设置临时存放污物的污洗间,并就近设置污物出口。

我们据此绘制了功能模式图(图6),并最终设计出新医院的检验科平面(图7),流程及空间都得到了有效优化。

篇(2)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urban development, the healthy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village-in-c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development. Futian village-in-city of Shenzhen as an example for the author, Based on field surveys, interviews and other methods, analyze th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living situation of the village-in-city. Of the village-in-city crowded the space environment of high-density deep-seated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crowded living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 in public space is proposed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villages measures to reduc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congestion, and create a new village-in-city community.

Keywords:village-in-city;crowded space; high-density;living behavior

中图分类号:TU-0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6-0038-03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用地急剧扩张,很多原有的郊区村落进入到城区范围。政府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减少城市化压力,城市干道往往绕行村落,原农村居住用地、村民集体关系和文化氛围等就地保留,没有纳入新的城市体制和管理机制,村民以土地及土地附着物为主要生活来源,形成城乡土地二元结构的地域实体。

深圳特区内除盐田区外,共有以行政村为单位的城中村72个,其中罗湖区25个,福田区15个,南山区有32个,而以自然村落为单位的城中村和旧村则更多。在地域上广泛的被包围在城市高楼大厦的内部,罗湖、福田、南山三区的一些城中村更是处于城市的核心地带,如福田区的福田村、田面村;南山区的南光村、南园村。在村落面积上,除皇岗村、上沙村、下沙村等少数几个占地面积较大的片区外,其他“城中村”大都呈现出不规则的碎片状补丁形态,与城市已经连为一体,成为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笔者以福田区的福田村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调研分析,搜集研究数据资料。福田村,行政隶属于福田区福田街道办事处,位于深圳中心区华强商业中心东南面,主要分布在深南大道以南,滨河大道以北,福田路以东,华强路以西区域内(图1)。

2福田村人口特征

2.1年龄构成

城中村中的村民在市场需求的诱导下,通过仅有的土地资源,提供出租房屋,扮演城市廉价生活区的角色。由于房源供应充足,房租相对低廉,区位交通便捷,成为城市千千万万的新移民或暂住者的首选之地。福田村人口的年龄构成呈现出年轻化的现象,年龄层集中在20~35岁之间的青年人群,约占总数的65%以上,老人和小孩的人口数量较少。家庭结构中以单身和两人居住为主,家庭居住群体较少。

2.2文化程度与职业构成

从外来人口的文化程度来看,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差不多占一半,高中文化程度和初中文化程度均占四分之一不到。而且近几年,城中村的人口文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反映出来深的务工者技能和教育水平正在向高层次发展。从职业类型看,可分为职员群体、店主群、和为了找工作暂时在此居住的群体。他们一部分是附近餐厅、服装店、商店的职员。在城中村居住的,已经绝不仅仅是传统的“蓝领”打工族。在深圳这么高的房价和房租面前,城中村内的“白领”租房者越来越多,包括IT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人员、公司文员等等,还包括很多自由职业者(摄影师、画家等),如南山区深圳电子网络公司云集的白石洲村和罗湖区布吉镇的大芬油画村。此外,还有不少小业主和自主创业者选择在城中村度过最初的“孵化期”。

3拥挤的城中村空间

由于村民对土地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大量的外来人口聚集在有限的用地面积和建筑空间中,带来了城中村高密度的拥挤特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1人口高密度

相对于城市小区的高房租,较低的租住门槛吸引了众多的外来人口。福田村总人口为4万余人,其中村民2000多人,外来人口为3.8万人。原住民大都移居香港和国外,外来人口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地居民,所有权房屋大都委托亲戚和雇佣,外来人口比例达94.2%。规划用地面积为69.81hm2,本村用地面积26.02 hm2。每公顷人口密度高达1590人。

3.2建筑高密度

福田村的私宅建筑面积69.5万m2,建筑层数平均在7、8层,高的达到15层以上,建筑密度达到40%以上,容积率达3.12。建筑见缝插针,楼与楼之间的间隔,宽的约4m,窄的约两尺,人称“握手楼”、“贴面楼”,走道光线阴暗,犹如傍晚。这些楼房之间房窗靠窗,终日难见阳光,在炎热潮湿的南方天气中通风极差(图2)。

3.3居住空间高密度

由于村民是以房租收益作为生活来源,最大的经济利益驱使他们尽量把居住生活空间面积压缩到最小,增加出租房间套数。据调查,最小的出租单间只有3~4 m2,仅能容下一张床,共用卫生洗浴设施。单间带卫的面积一般在10~15 m2,缺乏专门的厨房和供晾晒衣物的阳台。即使每层建筑平面是按照几室几厅的户型设计,也会被房东分租给不同租户使用。

3.4空间行为高密度

多元化人口的大量聚居导致了城中村内空间与行为种类的多样化聚集,城中村内的麻将店、生鲜店、水果摊、临街叫卖等等,构成了五彩缤纷的空间生活(图3),城中村中行为种类的高密度也是城中村中一种重要的密集方式,丰富多样的空间行为种类让城中村更加有活力和多样性,而这种差异性的密集让城中村的空间行为关系更加复杂,外显在地域空间上就表现出混乱、拥挤的视觉现象。

4拥挤空间下的居住特征

4.1拥挤机制

高密度的拥挤环境被环境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对人的情绪产生消极的影响,它影响了人的情感反应和生理唤醒水平,肾上腺素浓度升高,压力增大;同时证明,高密度环境容易引发相关疾病,有利于病菌的传播。拥挤使人际之间的吸引力降低,产生退缩行为,回避社会交往,破坏人际关系网络,工作效率下降;影响人的亲社会行为,降低人们帮助别人的概率;并引起攻击行为的增加。居民强烈的拥挤感,让他们的居住控制感很弱,安全和私密性受到了威胁,迫切的需要公共空间的情感释放。

4.2拥挤引发私密缺失

私密性可以定义为一种控制意识或是对个人接近度的有选择自由。私密性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心理需求,《华沙宣言》中说:“人类居住建筑的设计应提供这样一个生活环境,既能保持个人、家庭、社会的特点,有足够的手段保持互相不受干扰,又能进行面对面的交往……”。城中村的高密度居住使居民时刻感受到外来的私密干扰,如相距不过数米的窗户视线干扰,强烈的邻居噪声干扰和有味气体干扰(图4)。人们面对私密性缺失,寻求各种办法规避。笔者在村中发现了一户原住民黄先生,他感觉一楼的居住空间时刻受到周围过往的人流视线干扰,采用了房屋四周摆放花木的方式,阻碍人流接近房屋和阻挡视线(图5)。

4.3拥挤与社会交往

在拥挤的电梯空间,即使是很熟的人也很少谈话而保持安静,在拥挤的居住空间也是如此,居民为了减弱环境信息的超负荷,不自觉减少与邻里的交往。笔者在访谈了20位对象发现,其中有16位不知道同层邻居姓名,更不要说职业和参与其中的社会关系;有2位甚至不知道同层有没有居住者(这可能相互的时间关系没有交集)。被访问到有困难是否会向邻居求助,被访者大都表示不会,少部分表示有这个想法,但和邻居并不认识,只好作罢。这种冷漠的邻里关系没有了守望相助,城中村的安全感不断丧失,治安问题严重。

4.4拥挤与公共环境的漠视

拥挤的空间环境导致居民紧紧地抱守自己的专属空间,对周围的人和事物采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漠视态度,缺乏公共责任感,村中的脏乱情况久而久之习以为常(图6)。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城中村处处可见垃圾,特别是空间行为聚集的场所,比如临街,临路的公共空间,白色垃圾丢弃,建筑材料随意堆放(图7);有不少居民还将旧沙发、纸皮箱、破木板等废旧物品丢弃在街角,成为废物存放地,成为城中村卫生死角,而居民往往掩鼻而过。

5公共空间的需求

高密度的居住模式现状不易改变,其中有原住民的利益和外来人口的需求,拆除重建困难重重,而有效的整治改造较为容易,对城中村外部公共空间环境的营造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从物质空间上可以提升景观环境与居住质量,从社会形态上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持并激发城市生活的活力与多样性。如福田村环庆股份公司拿出村内的黄金宝地,投巨资兴建的大型多功能文化广场――福田环庆文化广扬,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的好去处。(图8)

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通过绿化和铺装使空间形成一定的场所,激发起居民的归属感,有助于密切邻里关系,同时也有助于居住环境的安全防卫(图9)。以街道改善为例,城中村的街道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营类街道,街边店铺摊位林立,为改善购物环境提高导向性,可以选择变换街道铺装使之具有标识性;另一种是生活类街道,承载休闲交流生活,可以通过增加街道家具的手法促进街道活动。改善现状公共空间可以用最少的投入和拆迁量,减少高密度拥挤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维持社区的整体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徐磊青,杨公侠. 环境心理学.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林玉莲,胡正凡. 环境心理学.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深圳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深圳城中村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一).《南方论丛》,2004年9月第3期.

篇(3)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儿童在城市居住区人口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对于居住区内的儿童来讲,居住区活动场地是他们认知社会、学习与交流的重要场所。与大小相同的儿童进行户外交流活动,有助于增强集体认同感,对于儿童性格的发展倾向也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虽然在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也有针对儿童活动场地的研究,但设计缺乏全面性,忽视了“儿童”这一活动主体的生理、心理特征、活动倾向和年龄区别等设计因素。

城市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对儿童活动场地的细节性考虑

通过调研分析,发现城市居住区内针对老年人的环境场地设计较多,儿童活动场地的设置并不多见且活动方式较为单一,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城市居住区内居住者的全面需求。这样的居住区,共享的活动空间没有针对性,没有专门符合儿童生理、心理尺度的活动空间。对于儿童来讲,成人活动范围和设施尺度较大,加之儿童还没有形成自我保护意识,给儿童活动的安全性带来一种潜在的威胁。

1.2 体验性儿童活动场地设置的欠缺

虽然在有些居住区内也有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但只单纯地规划出儿童活动场地范围,进行一些儿童基本游戏活动设施的摆设,功能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创造性。儿童活动方式只是单一的重复,并不能达到集体游玩、启发思维的目的。

儿童行为特点和活动环境分析

2.1 儿童心理特点

依据调研分析, 城市居住区内儿童活动场地的服务对象主要是3—12岁的儿童,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儿童对于活动场地的使用方式、活动时间也有所不同。随着时间的增长,儿童的各种感知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以儿童五岁前后划分,五岁之前,儿童的感知的目的性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五岁之后,儿童能有目的性地观察和分析事物,能有意识地感知和观察问题。

2.2 儿童行为特点

儿童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而且喜欢与同龄儿童交往。2—4岁时,儿童具备了基本的活动能力,处于相对活跃的阶段,比较喜欢一些模仿性的活动和攀爬活动;5岁之后,他们能记住一些特殊的标识,开始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活动设施也倾向于一些简单的制作和跑、跳、攀爬之类的工具;6-12岁,儿童活动基本有了性别上的区分,男孩们喜欢踢球、玩牌等活动,女孩则喜欢跳皮筋、捉迷藏等活动。此外,儿童活动具有自我性,即以具体的活动为线索,以自己为中心观察和思考一些问题。

城市居住区儿童体验性活动场地设计方法

3.1 依据城市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设计规范

在城市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的过程中不能过分地追求形式美感,必须依据儿童活动场地设计规范,在人体工程学、儿童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等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对儿童游憩设施规范化、科学化。

3.2 城市居住区儿童体验性活动场地的选择

在城市居住区儿童体验性活动场地出入口的选择上,应避免交通流量较大的区域,保障儿童活动的安全性。活动的场地宜为开敞式设计且可达性较好,确保儿童在游玩过程中始终都处于大人的视野范围内。

3.3 城市居住区儿童体验性活动场地设计

儿童活动量大、耐久性差。在对儿童心理、行为特点和体验过程的演变规律分析的基础上,以体验性设计理念为指导,对活动内容、活动器械选择及场地做细致的考虑,为活动场地设置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尽量避免单纯活动器械的摆放。此外,丰富的活动形式不单是指单一地增加儿童活动器械,例如,沙坑、水等。许多设计人员感觉只是简单的设计元素,并不能体现设计方案的个性,但对于儿童来讲,这简单的设计元素却具有多种活动方法,相对活动器械的摆放来说具有更高的利用价值。

儿童游戏设施的设计应具有特色且功能多样,注意颜色的选择与搭配,使儿童的视觉、触觉、运动觉、平衡觉等在受环境的强烈刺激后,其最基本的认知能力得以发展,满足儿童不同品味的需求,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

儿童活动场地在材料的选择和设施布局上应保障儿童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并符合儿童视觉观赏角度及人体工程学要求。儿童活动器械宜选用自然材质制作的游憩设施,要牢固耐用,表面光滑并进行防腐处理,游戏器械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不必要的伤害事故。在公共设施的设计方面,要符合有关安全标准。尤其是针对残疾儿童的无障碍设计更应成为考虑的重点,设置游玩区域和专用坡道,保障残疾儿童与正常儿童活动的公平性。

在场地的绿化设计时,注意选用无毒无刺激性的多种观花乔木或灌木,用植物为儿童营造一个可观、可感的体验性景观环境,并可利用植物创造丰富的互动空间,促进儿童之间的交流,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

在活动场地的铺装设计时,宜采用草坪这种软质景观。不仅自身的观赏价值,对于儿童来讲既卫生又安全。硬质铺装材料多采用水泥砖、软质材料等安全系数较高的材料,在铺装局部可点缀儿童形式的图案,营造儿童活动空间欢快的氛围。

此外,城市居住区儿童游戏场地中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在满足景观功能性要求的同时紧密把握地域性文化特色,使儿童在游玩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文化氛围的体验之中。

结论

城市居住区儿童体验性活动场地的设计应在全面衡量活动场地合理布置的前提下,强调“儿童”这一活动主体,并依据儿童行为特点、行为方式等,对活动场地的形式、设施的选择布局、尺度、色彩和材质上等进行细致地设计分析,对体验性理念提取并渗入到设计中去,营造丰富的儿童活动空间,让儿童能够在此体验一种新的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引导儿童认知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童俊华. 幼儿园户外绿地[J]. 中国园林,2004.03

[2] 胡洁.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儿童乐园规划设计[J]. 风景园林.2006.03

[3] (美)克莱尔·库柏·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著;俞孔坚译.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 余洋. 景观体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10

篇(4)

这个环境不是纯客观的环境,也不是科夫卡所说的行为环境,因为行为环境实际上是意识中的环境。勒温的所谓环境叫做心理环境,是仅仅对行为有所影响的环境,他称之为准环境。

准环境被区分为三种,即准实在的环境、准社会的环境和准概念的环境。仅举一例说明准实在的环境,其他两种环境的意义就可以类推而知。他说:“比如一个儿童知道他的母亲在家或不在家,他在花园中的游戏的行为便可随之而不同,可是我们不能假定这个母亲是否在家的事实存在于儿童的意识之内。”这就说明勒温的心理环境有别于科夫卡的行为环境。

勒温将人和环境描绘为生活空间。这个生活空间不包括人生的一切事实,而仅包括指定的人及其行为在某一时间内的有关事实。

必须指出,勒温的研究超出了格式塔心理学原有的知觉研究范围。他要致力于人的行为动力、动机或需要和人格的研究,为格式塔心理学开辟了新的园地。他以为环境的事物对于人不是无关痛痒的。有些事物吸引人,具有引值(正的原子值),是人所愿意接近和取得的,有些事物排拒人,具有拒值(负的原子值),是人所不愿意接受或拒绝的。这个一引一拒是与人的需要有关的。

勒温把需要区分为基本需要和准需要。饥思食、渴思饮,这种生理需要属于前者;写好了信要投邮筒,毕业临近要写论文,这种需要属于后者,是勒温研究需要时的主要对象。

根据勒温的学说,一个人有所需要,便产生了一种心理的紧张系统,心思不定,坐立不安,必待达到目的,占有目的物,满足了需要,然后紧张系统才可解除,心理的均衡才可恢复。

为了证明这种紧张系统的存在,勒温的弟子蔡戈尼克进行了一个著名的实验,来比较对已完成的工作和不许完成的工作的回忆。预测完成了的工作,由于其相应的紧张系统已经解除,就不易回忆起来了;反之,不许完成的工作,由于其紧张系统未曾解除,必定是念念不忘的。实验结果证明其预测的正确,所谓蔡戈尼克效应就是指这个结果。

奥夫西安克娜进一步研究代替满足。她也采用阻止实验,命令儿童做某一工作,中途予以阻止,然后叫他做另一工作,完成以后,儿童是否还想试做前一工作呢?实验证明,凡是性质相似,难易相等的工作,完成其一以后,就不再试做被阻止的其他工作了。

关于代替满足的研究还有助于了解正常儿和低能儿的人格差异。正常儿对两种类似工作所引起的两种紧张系统,可以互相沟通,因此有可以互相代替的满足。8、9岁的低能儿在同样的条件之下,很难有代替满足。

据克普克的实验,代替的工作和原被阻止的工作几乎完全相同,也仍不能产生代替满足,还想试作的百分比为86~100。但同时,低能儿又往往容易得到代替满足。他若觉得自己不能踢球到远距离去,便满足于作踢远球的姿势。

勒温根据这种研究提出了人格的动力说,低能儿的人格系统比同年龄的正常儿较欠分化,但其僵化的程度较高。譬如就正常儿而言,a和b两个系统虽有界线,但可相通;但就同年龄的低能儿而言,这两个系统或可很为一体,代替满足为100%,或可互相隔离,代替满足为零。

儿童和成人的人格差异因此也可有新的解释了。勒温说:“儿童和成人有一最重要的动力的差异,就是儿童的人格较欠分化,同时,成人的人格却较为僵化。”譬如新生儿的身体的某一部分若受刺激,可能全体发生了反应。成人则因局部刺激而有局部反应。另一方面,成人的兴趣和欲望是多方面的,其分化的程度远非儿童所可及。

勒温的心理紧张系统说使他的拓扑心理学有必要包括向量心理学和动力场的概念。

运动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从事体育运动时的心理特点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也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与体育学、体育社会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理论和方法,以及其他各项运动的理论和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

运动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们在参加体育运动时的心理过程,如感觉、知觉、表象、思维、记忆、情感、意志的特点,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和意义;研究人们参加各种运动项目时,在性格、能力和气质方面的特点及体育运动对个性特征的影响;研究体育运动教学训练过程和运动竞赛中有关人员的心理特点,如运动技能形成的心理特点。赛前心理状态、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等。

运动心理学这个术语首先出现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人顾拜旦的文章中。在他的倡议下,国际奥委会于1913年在洛桑召开运动心理学专门会议,它标志这个学科进入科学的行列。1920~1940年,苏联、德国美国等国都对运动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运动心理学受到广泛重视,大多数国家都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成立运动心理学会并召开专门会议,有关的文章和书籍也大量问世,使这门科学得到迅速发展。

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如技能学习、竞赛心理、运动对人的意义、从事运动的动机,以及运动员之间、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运动员和观众之间的相互关系,心理训练和运动心理治疗方法等等。20世纪初期,研究的问题多集中在技能学习上,包括学习的分配、保持和迁移等,而后深入到运动行为的理论方面。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通过研究逐渐形成运动行为的信息程序论,层次控制论、行为系统模式论等理论学说。随着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以及健康心理学的发展,运动行为的研究更深入到运动心理学联系着技能学习与控制和技能发展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也从实验室的对单个动作的研究,发展到联系运动实践、提高运动效能的研究。随着运动实践的发展更进一步扩大了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发展到有关认识,解释和主动影响运动行为的研究,也就是提高运动效能的理论性研究。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多是优秀运动员,也有青少年运动员;它也研究群众体育中的心理学问题。各国体育界近年来对运动员心理训练和运动员的心理选拔越来越重视。因为在运动水平越来越接近的竞赛中,心理因素对竞赛的胜败往往起决定性作用,致使心理测量和心理诊断学被广泛运用,各种心理训练方法不断出现。

由于运动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理论体系还不完善,例如是否应将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分开还存在着不同看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结合运动实践的需要,在各体育院校、系科开设了运动心理学课程,开展了一些运动心理训练及心理选拔的研究,但对运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不多。

音乐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汲取生理学、物理学、遗传学、人类学、美学等有关理论,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和解释人由原始(初生)到高级的音乐经验和音乐行为的心理学分支。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如声音的物理特征在人听觉上的反映,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才能,以及音乐技能的训练和音乐表演的心理状态等。由于它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各种理论重视科学实验的根据,从而逐渐修正了音乐上的纯理论推测和凭主观印象产生的理论,并且与音乐美学的理论联系起来,构成音乐学中的一个部分。

开拓音乐心理学研究的是德国科学家赫尔姆霍茨,1863年,他发表了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作为音乐理论的生理学基础的声觉学说》。这部著作是以“欧姆定律”音响学理论,和缪勒的神经特殊能量学说理论为基础的。

1883年,施通普夫发表了《音乐心理学》,把心理学的观点渗透进赫尔姆霍茨的物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中,成为第一个把音乐心理这门学科系统化的人。他着重研究人对协和音与不协和音的感觉。在他之后,雷维斯由研究听觉病理障碍而进入音乐心理,尤其重视音乐天才方面的研究,并且提出了“音高的双重成分理论”。

二十世纪初,西肖尔与他的学生发展了许多测验视、听和运动知觉的仪器,可以把演唱和演奏中的音高、音色以及颤音等的波谱印录下来,对其中的任何特定因素抽出来进行单独分析。他特别注重颤音的分析,提出了音高辨认中存在的“正常错觉”现象。苏联心理学家捷普洛夫对音乐心理学的研究也颇有贡献,他认为在音乐才能中,调性感、节奏感、音乐听觉的观念等是音乐才能的核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心理学上的新概念给音乐心理学很大的影响。精神分析论者把情绪与认识和记忆联系起来,随后又发展起来“音乐治疗”。“自控”的观点把人看成一个自我调节的生理系统,通过知觉同活动循坏的反馈作用使机体得到平衡。

当代音乐心理学的实验成果多在音乐知觉方面。趋向是试图将立响心理与音乐学习的心理过程联系起来,以探索从原始到复杂的音乐行为的发展过程;研究从幼儿甚至从婴儿的音乐行为到高度专业技艺的发展,以求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人的音乐心理状态的种种问题。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较多地侧重于人对声音的知觉、音乐记忆和音乐想象以及音乐感等。

人对声音的知觉包括四个要素:音高、强弱、音色和时值。这些要素是根据人对声音的频率、振幅、波形和时程等物理特征的感受而形成的。不同的知觉各与相关的物理特征相对应。但决定某种知觉的物理特征并不是单一的,它同时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强弱的感觉虽主要来自振幅,但同时也受频率、时程、波形的影响。

听觉器官接受音波所得的听觉印象是一个整体,不是音波的各个物理特征,由此形成人的音乐经验和行为。人对声音四个要素的感知能力并不平衡,这些能力的发展也互不相依。有些人某种能力发展有所偏长而成为某种类型。如音调型对音高的辨别力强,对旋律与和声感觉敏锐;力度型对强弱及重音敏感;时值型对速度、节奏、时程敏感;音色型对音质、音凋泛音的构成感觉敏锐。不同类型的人在他们欣赏、表演、创作中都会表现出他们的特长。

音乐记忆既包括一般记忆,如知觉的、认识的、情绪的和运动的各种经验;也包括音乐有的问题,如单音记忆、旋律记忆、和声记忆、乐汇掌握及理论知识与记忆的关系、几个无联系的单音先后出现的记忆,以及记忆的音域与语言的关系等问题。

音乐记忆是音乐想象的基础,丰富的音乐想象能力是音乐家的重要心理特征。阿格纽在《大音乐家的听觉影像》中收集了舒曼、莫扎特、柏辽兹、瓦格纳等大音乐家听觉影像的记载。音乐家想象中的音乐世界,比现实世界里的音乐丰富很多。

音乐感是表现音乐才能的主要因素。心理学家对音乐感的看法不同。雷维斯认为它是统一不变的素质,西肖尔认为它是一系列单个能力的组合;施通普夫认为它表现在对和弦的分辨;捷普洛夫、科瓦列夫以及米亚西谢夫把音乐感看成是特殊的能力、爱好和个性的一种独特性质的结合。

音乐感在个体中的表现有早有迟,表现出来的深度和广度基于个体的音乐经验及经验对他的影响。对于音乐感是天生的还是从学习中获得的问题,各家主张不一。雷维斯、西肖尔倾向于来自先天的看法,但训练可以揭示出这种先天的潜在能力。

音乐感与音乐技能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音乐理解及表现的深度不受乐曲所需的技术程度的限制,一首很浅易的乐曲可以表现得很深刻。但是一位音乐家,尤其是音乐表演艺术家,必须具备发挥某种音乐技能的优越的生理条件,并且进行严格刻苦的正规锻炼后,才能具有较高的水平。

心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的学科,它涉及人类个体如何掌握和运用语言系统,如何在实际交往中使语言系统发挥作用,以及为了掌握和运用这个系统应具有什么知识和能力。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心理语言学是研究个体言语交往中的编码和译码过程。由于研究对象的特点,它与许多学科有密切关系,除心理学和语言学外,还有信息论、人类学等。在方法上,它主要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

心理语言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50年代初,美国举行了几次关于心理学和语言学的跨学科讨论会,促使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相互熟悉对方的理论、概念和方法。1954年奥斯古德和西比奥克合编了《心理语言学—理论和研究问题概述》,一般认为这是心理语言学的开端。此后,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蓬勃发展,吸引了许多学者的注意,心理语言学这一术语也被广泛使用。

心理语言学有两个主要的研究方向:行为主义的研究方向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在50年代,心理语言学主要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描写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当时的心理语言学家用行为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心理语言现象。他们认为言语行为和人的其他一切行为一样,也是对刺激的反应,是联想的形成、实现和改变,是借强化而获得的。这样,心理语言学的理论基本上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言语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这个研究方向的代表人物是奥斯古德。他虽然不象斯金纳那样把意义排斥在语言现象之外,引用了中介过程来说明语言的意义,但他仍坚持认为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可以解释言语行为。

心理语言学受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在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语法产生和盛行之后,心理学界对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理论的抨击增多,认为行为主义不能解释言语活动中的许多现象。

以米勒为代表的心理学家把生成转换语法运用到心理语言的研究中,认为人们掌握的不是语言的个别成分,如音素、词和句子,而是一套规则系统,因此,言语活动不是对刺激的反应,而是由规则产生和控制的行为,它具有创造性。他们还认为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不是人类各种语言的不同结构,而是存在于各种语言底层的普遍规则,研究这些普遍规则如何转化为某一种特殊的语言。

这种研究方向在20世纪60年代后已成为心理语言学研究中的主要倾向。近年来,心理学家还用一些新的语言模式来研究心理语言问题,不过它们仍属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向。

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问题包括言语的知觉和理解,言语的产生,语言的获得,言语的神经生理机制,各种言语缺陷,言语和思维以及言语和情绪、个性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学习理论、思维理论、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研究都会起很大的作用。它对工程心理、语言教学、言语缺陷的诊断和治疗、电子计算机的语言识别等人工智能的研究也都有应用价值。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在美国开展得比较广泛。苏联、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也都有心理学家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其特点是力图把心理语言学的研究与本国的心理学传统结合起来。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工作在中国也已经开展,目前主要是在儿童的语言获得方面。由于汉语和其他各种语言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更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宗教心理学是研究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是介于心理学、宗教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人类很早就开始探索灵魂问题,宗教心理研究的历史渊源也往往可以追溯到西方的古希腊时期,和中国古代儒家及释家的灵魂观。在科学心理学建立之前,宗教心理学通常是作为哲学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德国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从哲学心理学角度,对的心理根源作过详细的分析研究。而德国宗教神学家施莱尔马赫则从宗教神学角度对宗教感情作了论述。

到19世纪末,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开创了独立于哲学的心理学,并通过他的《民族心理学》系统地研究了原始人宗教、民族宗教、多神宗教和世界宗教,提出了宗教演化四阶段的假说:由原始人崇拜魔力阶段发展到崇拜图腾动物阶段,然后进入崇拜英雄和多神崇拜阶段,最后发展到人道宗教阶段。冯特本人被誉为西方宗教心理学的奠基者。他的《民族心理学》成为宗教社会心理学创建的标志。

在美国,冯特的第一个美国学生霍尔从个体宗教意识的发生,系统研究了青年的宗教意识,从多学科的角度对宗教和教育等问题作了广泛的研究。随后,霍尔的学生斯塔巴克探讨了宗教与道德问题,并着重对教徒的皈依经验,特别是青年皈依作了系统的研究。

霍尔和斯塔巴克不仅最早使用“宗教心理学”一词,还创立了最早的宗教心理学杂志。1900年斯塔巴克的《宗教心理学》一书出版,标志美国宗教心理学的形成。继詹姆斯的《宗教经验之种种》之后,弗洛伊德发表了《强迫动作与宗教实践》,对宗教心理的研究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西方学者把宗教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创建发展时期:这一时期除以霍尔为代表的克拉克派之外,还有艾姆斯,勒巴和普拉特等人的一批研究成果问世。如勒巴的《对宗教的心理学研究》、普拉特的《宗教意识》,还有神学家奥托的《论神圣》等。这一时期通常被称为宗教心理学发展的古典时期,影响最大的是詹姆斯的《宗教经验之种种》。

向深层潜意识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研究,一方面受行为主义的影响较深,一度除皮亚杰从儿童心理学角度研究儿童宗教意识外,其他宗教意识方面的研究进展不大;另一方面,自1909年弗洛伊德和荣格访问美国后,宗教心理学研究又深受精神分析和分析心理学的影响,开始向无意识领域发展。这期间,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一种幻想的未来》、《摩西与一神教》等著作,集中反映了精神分析对宗教、上帝、宗教戒律、宗教仪式和神话等的分析解释。荣格的《宗教心理学》和弗罗姆的《基督教义的心理分析》,则分别代表了分析心理学和新精神分析对传统精神分析宗教理论的修正,以及潜意识研究方面的成果。

战后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在这一时期,个体宗教意识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化。奥尔波特倾向于从人格心理学角度探讨个体宗教心理,他的《个体及其宗教》是这方面研究的重要成果。

此外,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对人格同一性,特别是宗教同一性问题作了深入研究。他的《青年路德》一书对宗教人格的研究颇具深意。宗教同一性研究与宗教意识经验的研究密切相关。其中,神人合一的宗教神秘经验已成为当代宗教经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宗教同一性和宗教经验的实质这两个问题已成为当代国际宗教心理学界共同关心的课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宗教神学家对宗教心理的关注和探索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动向。德籍美国基督教新神学家蒂利希和德国宗教哲学家布伯等人,都关心社会和心理学的关系。布伯在他的《我和你》一书中,主张神是人的永恒对话者,强调通过祈祷来与神结合。蒂利希则试图以现代神学、精神分析和存在主义来综合清理传统的基督教。他的著作《信仰的动力》着重于人性和动机的研究,强调心理学的社会意义。

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较少。20世纪初,个别大学和神学院曾有外籍教师作过有关宗教心理学的讲座。早期的心理学家陈大齐曾撰写《迷信与心理》一书。此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几乎无人涉足宗教心理学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

宗教心理学的内容包括宗教思想、宗教意识的内容和结构,宗教情感的特点以及宗教在个人和社会精神生活中的心理功能,特定社会条件下的各种不同教派的信徒参与宗教活动和宗教生活所感受的宗教经验和宗教感情,以及信徒的融汇宗教体验、宗教感情和宗教意志的心理状态等方面。

宗教心理学研究宗教意识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专职神职人员及教会宗教团体颁布的宗教思想体系。它是一种既同宗教神学有密切关联,又不等同于一般宗教神学的具体宗教心理学。例如,宗教神学中的佛教心理学或基督教心理学等。它们以心理学的原则来阐明基督教或佛教的教理、教义、持戒等。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博依森、日本的铃木大拙等。弗莱克和卡特1981年认为,这种宗教心理学尚处于它们的“婴儿期”。

另一种是广大信众具有的心理。它是直接对普通信众的宗教意识和宗教心理作深入的研究和科学的说明。其研究对象是:信仰群体或个人在参与宗教活动时内在和外显的一切独特的心理现象,各种社会性和非社会性因素对各种独特心理现象的制约性,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互相制约关系。这种研究不同于宗教社会学对宗教的研究。

宗教社会学侧重于宗教与社会,宗教与社会政治、经济形态、文化心理等的关系的综合研究,而宗教心理学则着重研究宗教与心理的制约关系。它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等,侧重研究特定的信仰群体例如,氏族、民族、阶层或宗教小群体和个体的、宗教修习、宗教体验、宗教行为和态度、信仰动机和意志以及宗教活动和交往等。

一般说来,宗教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多数集中在宗教意识的结构和功能、宗教经验的实质和潜意识的关系、宗教神秘经验的心理一生理基础等方面。其中,从认知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宗教经验的直觉思维模式已成为一个突破口,有的学者从功能上强调研究宗教经验的重要性有的学者在研究宗教经验思维进程中,开始引进计算机程序模拟。由宗教社会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的选题,多数集中于宗教活动中的宗教崇拜行为、宗教态度、宗教交往以及非言语交流的宗教情绪感染等方面。

涉及宗教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大致有投射理论、惧怕死亡理论和认知需要理论等。精神分析的投射理论是宗教心理学关于宗教起源的传统理论之一。认为信仰的上帝(或神)是一种祖先表象的投射。

阿盖尔1975年的研究表明,对上帝和对双亲的态度非常酷似。宗教所关心的众多认知问题,诸如苦难、生与死等,每每都是人生旅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当前宗教心理学研究中,死亡恐惧理论成为普遍受到东西方学者强有力支持的理论。学者们分析,这可能反映教会教育的影响,同“太平世界”的传播有关。

法律心理学是研究与法律有关的各种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也称法制心理学。它是介于法学和心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法律心理学的思想源远流长,它最初是以研究人的违法犯罪心理为起点的。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一些哲学家和思想家在他们的著述中涉及到犯罪的心理原因、犯罪者的个性特点、犯罪者的行为表现等与法律心理学有关的思想。中国殷商和周朝的文献中也有不少地方提到犯罪的心理原因、犯罪动机、刑罚的社会心理效力等问题。

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人们开始从社会、生理、精神、遗传、司法医学等方面探讨犯罪问题。当时的代表作有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普里查德的《论精神错乱和影响心理的其他障碍》、吕卡的《自然遗传论》等。

到了19世纪下半叶,法律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犯罪心理学首先开始成熟起来。德国的精神病学家克拉夫特·埃宾于1872年第一次以犯罪心理学为名出版了专著,接着格罗斯,武尔芬、科瓦列夫斯基、佐默尔等人也相继出版了犯罪心理学专著。

与此同时,证人证言的心理研究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库里舍尔的《供词和心理学与司法审判》、波尔杜加洛夫的《论供词》等著作,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哈钦斯和斯莱辛杰于1929年出版了最早的《法律心理学》专著。

正因为法律心理学作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形成得比较晚,所以至今对它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还存在许多不同看法。托奇认为,法律心理学是研究审判过程和参与这一过程的人的意图、动机、思维和情感的科学。塔普则指出,心理学家在法律问题上开展的研究“过分犯罪化”了,也就是说,侧重于犯罪审判的过程和方面,却大大忽视了民事法庭、法律社会化和法律协商等方面的心理学研究,因而给法律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局限性。

苏联的耶尼克也夫提出,法律心理学的组成应包括法律心理学的方法学基础、法律心理、司法心理和改造心理等四个部分。萨薪里马尼雅恩则认为,法律心理学体系应由法律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司法心理学和改造心理学四个分支组成。中国在80年代以前对法律心理学研究不多。近年来有关研究大多数偏重在犯罪心理方面,特别是青少年犯罪心理方面。

综合西方和苏联法律心理学界的观点,结合中国的实际,可以对法律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作如下的概括:它包括立法心理、普法教育心理、司法心理、劳动改造心理和民事诉讼心理等部分。

在司法心理中,如果按司法程序来分,还可以细分为侦查心理预审心理、审判心理等;如果按照诉讼参与人来分,则可细分为犯罪人心理、受害人心理、证人心理、辩护人心理、警官心理、检察官心理、法官心理等。

立法心理是研究在立法活动中各有关人员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为立法提供心理学依据。如立法的社会心理前提,法的解释、修改或废除的社会心理效果,立法者的知识、能力、性格对立法的影响等。

普法教育心理是研究在普及法律知识和培养法律意识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如法律宣传的原则、途径和方法,法律意识的内化机制和形成过程等。

司法心理是研究在整个司法过程中,各种诉讼参与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如在侦查过程中犯罪人、被害人、证人和警官的心理;在预审过程中犯罪人、警官和其他参与人的心理;在审判过程中犯罪人、被害人、证人、辩护人、检察官和法官的心理等。

劳动改造心理是研究罪犯在劳动改造期间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如影响和制约劳改罪犯心理活动的一般因素;不同类型罪犯在劳改中的心理特点;劳改罪犯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心理活动规律等。

民事诉讼心理是研究在各类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司法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心理活动规律等等。

法律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追踪研究法、民意测验法、数理统计法等。除了这些一般研究方法外,研究者们还根据自己的具体研究课题选择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环境心理学是从工程心理学或工效学发展而来的。工程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工作、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把这种关系推而广之,即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是因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虽然有关环境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

噪音是许多学科所研究的课题,也是环境心理学的主要课题,主要研究噪音与心理和行为的关系问题。从心理学观点看,噪音是使人感到不愉快的声音。对噪音的体验往往因人而异,有些声音被某些人体验为音乐,却被另外一些人体验为噪音。研究表明,与强噪音有关的生理唤起会干扰工作,但是人们也能很快适应不致引起身体损害的噪音,一旦适应了,噪音就不再干扰工作。

噪音是否可控,是噪音影响的一个因素,如果人们认为噪音是他们所能控制的,那么噪音对其工作的破坏性影响就较小;反之,就较大。

人们习惯于噪音工作条件,并不意味着噪音对他们不起作用了。适应于噪音的儿童可能会丧失某些辨别声音的能力,从而导致阅读能力受损。适应于噪音环境也可能使人的注意力狭窄,对他人需要不敏感。噪音被消除后的较长时间内仍对认识功能发生不良影响,尤其是不可控制的噪音,影响更明显。

从心理学角度看,拥挤与密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拥挤是主观体验,密度则是指一定空间内的客观人数。密度大并非总是不愉快的,而拥挤却总是令人不快的。

社会心理学家对拥挤提出各种解释。感觉超负荷理论认为,人们处于过多刺激下会体验到感觉超负荷,人的感觉负荷量有个别差异;密度-强化理论认为,高密度可强化社会行为,不管行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如观众观看幽默电影,在高密度下比在低密度下鼓掌的人数多;失控理论认为,高密度使人感到对其行为失去控制,从而引起拥挤感。

处于同样密度条件下的人,如果使他感到他能对环境加以控制,则他的拥挤感会下降。一般说来,拥挤不一定造成消极结果,这与一系列其他条件有关。社会心理学家还研究诸如城市人口密度以及家庭、学校、监狱等种种拥挤带来的影响和社会问题。

建筑结构和布局不仅影响生活和工作在其中的人,也影响外来访问的人。不同的住房设计引起不同的交往和友谊模式。高层公寓式建筑和四合院布局产生了不同的人际关系,这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国外关于居住距离对于友谊模式的影响已有过不少的研究。通常居住近的人交往频率高,容易建立友谊。

房间内部的安排和布置也影响人们的知觉和行为。颜色可使人产生冷暖的感觉,家具安排可使人产生开阔或挤压的感觉。家具的安排也影响人际交往。社会心理学家把家具安排区分为两类:一类称为亲社会空间,一类称为远社会空间。在前者的情况下,家具成行排列,如车站,因为在那里人们不希望进行亲密交往;在后者的情况下,家具成组安排,如家庭,因为在那里人们都希望进行亲密交往。

篇(5)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本文从微气候景观的舒适性方面入手。针对人与动植物的生境需求,通过对寒地气候环境的分析,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与实地观测调研的方法相结合,对住区景观环境进行微气候评价,并研究具体的景观改善途径。主要对住区的日照环境、风环境进行分析研究。通过与人的行为模型的动态叠加、权衡后得出冬季室外场地舒适性综合分布图,并根据区域特点提出场地布局建议,研究住区布局、风向、日照、采光、朝向、绿化种植形式等等要素在微气候景观环境中的综合组织。

1.日照环境模拟与景观设计

日照对于室外活动场布局具有很强的影响。日照不仅仅为活动场所提供了光线,同时也是室外场地热量的源泉。景观设计如果忽视自然条件的限制,单纯从图案和构成的角度出发,或者一厢情愿的将各种功能强加于场地,必然会造成种种问题。观察我们身边住宅小区室外活动场的设置,会发现很多活动场地被闲置,长期处于阴影之下,成为住区中的消极空间,无人问津。这是因为项目在设计之初就没有充分考虑室外活动场地日照的问题,想当然的去布置场地。因此,在进行室外活动场所布局前,应先进行日照模拟,将室外场地日照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将最终分析后的结果作为活动场地布局的依据。

1.1 寒地日照环境与居民活动分析

通过对北方寒地几个典型住区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居民对活动场所日照的需求迫切性依次为儿童游戏场地大于老年人活动场地大于青年人运动场地大于住区广场大于住区花园大于住区商业内街。设计中首先应该保证儿童游戏场地与老年人活动场地在一年中的日照时间至少为日均4小时以上,如果是客观条件和规划条件都不许可,也应该至少保证在日均2小时以上。严寒地区冬季室外比较寒冷,若没有充足的日照,很难吸引居民进行室外活动。所以在场地布局时,参考冬季的日照分布,尽可能将活动场地布置在拥有充足日照的场地。活动场的选择在大寒日的日照时间不应低于2小时,并将冬季拥有最好日照的场地留给老年人和儿童活动使用。对住区活动场地的设计时应该考虑活动内容与日照分布的匹配性。

1.2日照环境数字化分析技术

各日照模拟软件拥有不同的技术特点,根据不同项目的需要可选择使用。如Autodesk Ecotect Analysis,不仅可以分析具体某一天的日照及太阳辐射情况,还可以对具体地区的任何时间段进行日照积累和平均分析,可以通观全局。缺点是只能生成一个趋势变化的图,不能生成具体的等时线,不利于设计范围的画定。清华斯维尔日照和天正日照分析软件,则可以对具体地区的某一天日照平均情况分析,可以生成等时线,显示每一块场地日照具体分析情况,缺点是不能按照年和季度进行分析。因此,要把日照分析出的结果应用到设计就需要两个软件配合进行。用Autodesk Ecotect Analysis分析出全年和冬季、夏季的日照平均分布,从全局进行把控,用清华斯维尔日照计算出的大寒日和大暑日的日照平均分布等时图来指导设计,再用Autodesk Ecotect Analysis的模拟图将其局限性进行有效的修正补充。

参照日照分析软件得出的日照等时线图,并根据住区活动场地所需的日照条件,在总图上绘制出不同日照水平的场地范围。综合分析居民对场地的需求,进行场地布局控制,为景观设计提供最为直观便利的依据。

1.3某北方住宅组团日照环境分析实例

通过Autodesk Ecotect Analysis对北方某住宅组团全年平均日照分布图(见图1-1)的分析,可以看出日照在场地上的整体分布情况。日照由深蓝到中黄变化,颜色越蓝代表日照时间越少,越黄则反之。由此可知组团中心部分的全年日照平均在6-7小时/日,属于日照较好区域。住宅北侧深蓝区域的日照相对较少,均在2小时/日之内,最北侧与商业相邻的楼间日照最差,多数时间内处于阴影里。通过对全年日照的分析,可以基本了解场地内的日照情况。但要确定具体的场地还需要进一步细化研究,具体考虑冬季不同的日照条件和场地需求下进行场地布局的权衡。

图1-2与图1-3分别是利用Autodesk Ecotect Analysis与天正日照模拟软件分析出的冬季(11月―3月)与大寒日的日照平均分布情况。将大寒日的日照分布小时数转换成室外舒适性图。综合考虑两图的日照分布,将“大寒日”没有日照的区域作为舒适性最差区域,这是冬季日照最差的最外边界。此外的区域舒适性在冬季依次提升。在“大寒日”拥有3小时以上的区域作为室外舒适的区域,可以推测在冬季的其它时间里,这一区域日照均在3小时以上。可将此范围作为室外场地选择布置的备选区域(图1-4)。

2.风环境模拟与景观设计

风对住区景观环境舒适性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对于严寒地区,冬季应该避免在风速过大的区域布置活动场地,风会加剧室外的寒冷,同时也会给参与活动的居民带来一定的危险。对于已确定了规划方案的小区,同样可以进行风环境模拟验证,利用模拟出的结果在景观层面对方案进行修正完善。

2.1 寒地风环境与居民活动分析

严寒地区,冬季风环境直接影响着环境舒适度。但在不同季节的风向、风速不同,因此要将一块场地的风环境作为景观设计的依据,应该挑选典型季节的主导风向进行模拟对比,以此获得不同季节的模拟结果。在冬季时对活动场地的布置,应该选择风模拟图中风速较低的区域。实验表明,风速在3.3米/秒以下时给人感觉较为舒适。冬季选择平均风速在1.5 米/秒以下或无风的区域为佳;夏季则选择平均风速在 1.63.0 米/秒之间为佳。在最后权衡活动场地的位置时,尽量选取冬季处于最佳风速的区域,对于冬季无法布置在避风区域的场地则需要配置密植林或布置风屏障来阻挡寒风。

2.2风环境数字化分析技术

篇(6)

关键词:地铁车站 艺术陈设设计人性化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TU972+.2文献标识码:A

城市化现象正逐步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城市建设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地下轨道交通系统以其快速、便捷、高效和低污染等优势正日益成为一座城市拥有现代化交通体系的显著标志。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拥有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大都依靠修建地铁来缓解和改善交通状况。地铁不仅是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展现,而且是目前解决大都市交通紧张状况最理想有力方式。

就我国而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发达地区转移,大城市的交通拥挤状况将更加明显。从新世纪开始,我国首次将“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列入国民经济计划发展纲要,并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动力。地铁作为一个城市的门户,对城市形象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意义。而成功的地铁车站设计必定是具有美观的视觉感受,甚至能成为一座城市的重要标识。

一.提升我国地铁车站内部空间设计艺术化的必要性

城市轨道交通对改善现代城市交通困扰局面、调整和优化城市区域布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己是不容置疑的客观现实。对此,我国的大、中城市决策层己普遍有所共识。观念的转变,带来了实际行动的飞跃,从而使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发展,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至今,己有30多年的历史,最初只有北京地铁40多km的运营线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继又有天津地铁7. 4km、上海地铁65km和广州地铁18. 5km投入商业运营。进入21世纪,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截至2005年,全国己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长春、大连、重庆、武汉、深圳、南京10城市20条线路,运营线路总长444公里。而且,从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看来,这些城市的地铁规模与世界先进国家相当。因此,研究地铁内部空间环境的设计是非常有实际意义和价值的。

虽然地铁的发展已经有140余年的历史了,但是作为一种特定的建筑类型和城市空间类型而言,同其它诸如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公共建筑等建筑类型和广场等城市公共空间相比较,它的发展历史还是较为短暂的,它的建筑空间特征还没有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形式。理论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土建与设备系统的发展上,对空间设计的研究相对较少。

过去,地铁车站的内部空间环境设计更多地关注装饰材料的选用,照明设计,颜色的配置等室内设计的手法运用。当今的地铁车站作为都市要素而存在,不仅仅是交通功能的载体,更是融合文化信息科技的多元综合体,是交通换乘、商业、娱乐休憩等城市功能集于一身的地铁车站综合体。地铁空间设计应更加注重满足人的行为需求,消除人在地下空间中的不良生理心理反应,注重安全与防灾设施的设计,注重满足社会特殊人群的需求。

在城市地铁交通的建设中,简捷、健康、安全、环保应该是构思的基本要求。地铁建筑室内设计的造型风格综合而言,也应该定位于交通建筑简洁、大器、具有时代气息的“性格”,并适度地考虑地域文化和与地面建筑环境的呼应。地铁建筑的结构构成和空间形态,则是地铁室内设计的前提因素。

二.武汉地铁二号线车站内部空间环境设计实地调研

图一(笔者拍摄)

武汉地铁2号线,是武汉市首条开工建设的地铁线路,也是全国第一条跨越长江的地铁。武汉地铁2号线共设21个车站,其中15个将进行标准装修,6个进行特色装修。

其中采取了很多人性化设计,比如设立女性候车区(见图一)、安装防踏空安全条等。 据介绍,设置女性候车区的目的在于,早晚搭乘地铁人数较少的时段可以保障女性安全。女性候车区将辅以监视设备,女性乘客进入某个特定车厢乘车,从而可以彼此照应,保障人身安全。

此外,2号线汉口火车站、洪山广场等部分车站设置有专门的母婴室,室内设施标识及颜色温馨宜人,母亲们若有需要可在这些车站下车,进母婴室给宝宝们哺乳、换尿片。2号线一期工程每个车站均安装了一台自助借书机(见图一),只须轻触荧屏,便可自助借书、还书。

图二(宝通寺站,光谷广场站)

6个特色装修站各有主题,令人赏心悦目。汉口火车站站以“黄鹤归来”为主题。站厅层上方设有天井,引入自然光照明,腾飞的黄鹤雕塑象征武汉以开放姿态迎接八方来客。中山公园站以“幸福武汉”为主题。墙壁上设置了棵棵苹果树造型,树上的苹果为立体造型,中间开口,里面镶嵌着武汉地铁集团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征集的关于地铁的画作,色彩绚丽,想像丰富。洪山广场站的特色装修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以书页造型为视觉焦点,喻意“书山有路”;另一部分为楚文化墙,将栩栩如生的楚文化刻入墙面,展现楚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宝通寺站(见图二)设置了菩提树雕塑墙,意在让人们在忙碌之余偶尔停下脚步,让心灵沉静。光谷广场站(见图二)以“未来城市”为主题。闪烁的灯柱营造出独特的光影视觉效果,意在让人从具有艺术感的抽象画面畅想未来科技之城的美好景象。

三.国内外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设计案例

2.1斯德哥尔摩的“地下艺术长廊”

图三(斯德哥尔摩地铁)

斯德哥尔摩地铁(见图三)是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地铁系统,很多地铁线路大打文化牌,但迄今为止,没有哪条地铁能像斯德哥尔摩地铁这样别具一格――它是世界上最特别的地下艺术长廊。

斯德哥尔摩的地铁修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当时人们构思着如何去装饰每个地铁站,后来决定让一百多位艺术家分别用自己的风格和艺术构思来装点一个站台。于是一个世界最长的地铁网变成了一个世界最长的艺术长廊,在一百多个地铁站内人们可以欣赏到各式风格的绘画,壁画,雕塑以及各式各样的艺术表现手法,真是妙不可言。

为了让旅客忘掉他们是在地下旅行,地铁站通常设计得干净而具有现代感,但瑞典斯德哥尔摩地铁却不是这样,致力于提高生活品质的瑞典人,把地下铁建造成一条艺术长廊,总长108公里,每一站都是精心设计的艺术品。斯德哥尔摩的地铁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长的艺术博物馆,这个全长为108公里的地铁网是世界最长的地铁网,在一百多个地铁站内人们都能欣赏到不同艺术家的作品。

斯德哥尔摩市的地铁每个站看上去都像是地下的岩洞,墙壁被装修成石灰岩的样子,凹凸不平。每站的岩洞都是不同的颜色,Akalla站颜色比较朴素,而T-Centralen则是鲜艳的深蓝色,洞顶则涂抹着各种延展开来的图形,像是植被又像是骨架,所有的这些跟地铁蓝色的门,黄色的车内扶手相互映衬,让眼前呈现一片色彩的盛宴。斯德哥尔摩地铁的几个站是在岩石中凿开出来的,留有洞穴状的“天花板”。它是古代和未来的结合。洞穴绘画是其点睛之笔。在其100个地铁车站中,有一半以上装饰着不同的艺术品,它们表现着不同的主题,给斯德哥尔摩地铁增添了生机勃勃的活力和憧憬。最美的T-Central站(见图三),月台和铁道都从自然岩石中凿开,蓝白色的墙壁上画满蓝色的巨型树叶,加上特殊的照明效果,恍若置身原始洞穴之中。

经过多年的建设,斯德哥尔摩的“地下艺术长廊”,开始赢得世界性的声誉。虽然该市地处海湾岩礁地带,水域穿插迂回,岛屿众多且高低起伏,但依凭着长期艰巨的劳动、高超的技术和智慧,它不但构筑了现代化的地铁系统,还成就了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艺术陈列长廊。该艺术长廊巧妙结合开掘的自然地貌,表达主题宽泛,技术手段丰富,布局方式多变,艺术特征各异且识别性强,己较充分地勾勒出该地区社会的历史传统、文化艺术、社会生活、科学进程等不同侧面,并成为全方位展示斯德哥尔摩风貌的一个时尚而重要的窗口。

2.2 香港地铁“迪士尼”线――主题车站设计典范

图四(迪士尼线)

“迪士尼”线(见图四)是地铁系统的一条支线,连接东涌线和兴建中的大屿山竹篙湾香港迪士尼主题公园,工程范围包括兴建3. 4km长的新轨道和两个新车站。现有的东涌线将在阴澳加建一个新车站,连接位于竹篙湾香港迪士尼乐园的新车站。两个车站的设计与附近环境融为一体,列车的设计也别具特色。

车站和列车的设计将以缤纷欢乐、刺激惊险为主题,让旅客踏进车厢,在3. 5min的车程中即开始体验旅程的欢乐。多处运用迪士尼元素,形象鲜明,标识性很强。

四.“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的不断改善,现代社会物质的丰富以及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使人们对地铁内部空间环境的各层面需求不断提高。以设计者的价值观和对环境、生活的理解来“创造一种生活”的设计观念发生了转变。更多的关注空间环境和人的行为需求的研究,也就是“人性化”的研究。关注设计中的主体“人”―具体社会文化脉络中的使用者的价值观和生理、心理、文化等方面的真实需求。地铁建设的研究重点转移到提高地下空间质量,从建筑和环境的本质出发,“以人为本”。因此,应当以新的视角理解地铁内部空间环境的设计定位,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

“人性化”不是一个具体的设计方法,它是一种设计理念。它告诉我们:在地铁内部空间环境设计中,如何体现人文精神。地铁内部空间环境设计对特殊人群的关注,加强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注重通用设计,使地铁这一公共交通设施能为更多的社会人群服务。通过对地铁内部空间环境标识系统设计的完善,使人感到亲切温馨,让人消除地下交通空间中的方向迷失感。完善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防灾系统设计,充分保障人的生命安全,体现设计对人的关怀。当然,地铁车站室内陈设设计体现人文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陈设设计不仅仅要满足人们的视觉享受,更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所以,“人性化”设计理念具有时代性的指导意义。

伴随着都市生活美学观念的革新和城市艺术形象展示空间的开辟,地铁系统(尤其是站点)的艺术陈设已越来越多地成为美术家、雕塑家、陶艺师、手工艺者、建筑师、工程师等合作参与、大显身手的新天地,设计师们应更注重营造健康心理和生理环境,倡导“人性化”设计。

参考文献

1.陈立道著,《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同济出版社,1997年;

2. 王文卿著,《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同济出版社,1997年;

篇(7)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如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生态学等等,都对建筑学专业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建筑学专业教育如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建筑学专业教育改革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事业突飞猛进、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确保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是建筑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围绕这一课题,我院建筑学专业在专业目标教学体系化改革的基础上,强化教学质量,进一步探索在成功素质理论指导下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等建筑教育为与国际接轨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在评估的标准要求下, 培养计划逐步规范,产学研结合较紧密。但总体而言,全国近80 所建筑院校普遍存在着重技能培训的倾向,教学体系中主干课与相关课的关系呈纵向线型模式,基本知识的传授较扎实。但是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的现状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重书本轻调研, 重表象轻能力 

从教与学两方面来看, 大多重视和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学生多依赖于书面资料获取知识, 重视对优秀作品的表象学习, 轻视调查研究, 缺乏对深入、细致、艰苦的实地考察环节重要性的认识。而我们的设计课教学由于受课时的制约, 学生调研“走马观花”, 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也不够深入, 势必影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重成果轻过程 

建筑设计作为主干课程, 我们一贯以“最终图面成果”为评判依据, 图面的表现技能则直接影响了其好坏的评价。而对设计过程中学生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思考及提出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或少作评判依据。在此无形的导向之下, 学生往往只注重手上功夫的技能训练, 计算机制图等手段的运用, 而淡化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 因而涉及问题面窄,研究问题肤浅。 

(三)重仿学轻创新, 重专业轻综合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信息量大、速度快, 查阅资料十分便捷, 加之我国建筑知识的普及性低, 人们对建筑好坏的评价常取决于表象、取决于 “新奇”。 出现了在建筑设计中拼凑“名作”、“复制杂志”的“仿学”现象。这样一来无形中抑制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造成在特色与创新方面能力的匮乏。 

(四)重分值轻素质 

建筑学专业具有艺术与技术的双重特征。在我国目前的招生制度下, 大多数院校建筑学专业招生按分数线自高而低进行录取, 几乎无法考察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建筑学专业的基本素质。招生中这种重分值轻素质的现象, 常常导致大学学习阶段“高分低能”的局面。 

二、成功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建筑学 

专业教学改革措施成功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建筑学专业教学特点是专业间相关课程的开放和专业的开放。如何发挥优势, 学习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 探求自身培育特色, 形成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开放性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 值得广泛、持续和深入地研究。专业间相关课程的开放,目前的教学计划中安排了12个学分的跨学科选修课,体现了专业间的开放性。根据建筑学专业教育的特点,我们开设了建筑经济、建筑环境心理学、西方哲学专题、现代企业管理概论、建筑文化与评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建筑摄影等选修课,这样,既可与社会对建筑学专业人才的多元化需求相接轨, 也可以使学生在建筑设计中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深度得以升华, 进而起到促进其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专业的开放, 则应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 发挥教师来源广泛和年轻富有活力的优势, 加大系内选修课的开课量。城市建设学院有建筑学、土木工程两个专业属相关学科,专业间选修课甚至专业课和学科基础课亦可以有一定量的开放性, 如土木工程的“房屋结构、地下结构、大跨度结构、特种结构、道路立交设计”及建筑学专业的“美术、设计基础、公共建筑设计(一)、建筑构造、阴影透视”等课程, 若以开放的观点来看待这样的选修课环境, 相信定会对学生的培养创造富有特色的良好发展空间。主要措施如下: 

1.贯彻整体优化的原则,修订教学计划,使之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并严格执行,以保证教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2.改革设计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变类型教学为目标教学,重新修订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3.在一至三年级实行教学年级责任人和骨干教师制度,而在四至五年级则实行教学专门化制度,强调教学的环节控制,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感; 

4.聘任教师实行公开评图制度,加强学生参与意识与竞争意识; 

5.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对教学各环节的规范化要求,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教学保障体系,以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正常进行; 

6.抓紧重点课程建设,以专业主干课(含试验课) 、专业基础课和主要基础课为课程建设重点,对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教学内容、师资力量配备、教材及参考资料等均进行了认真研究,制订出改革措施。从而带动了各相关课程的整体发展; 

7.发挥教学督导小组的作用。组成由系主管副主任任组长的督导小组,对教学计划、上课情况、设计任务书的制定、各个教学环节的检查等作出评定工作; 

8.完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实习中的教学环节,规范实习要求和内容,全面提高实习质量; 

9.构建专职兼职结合的教学评价机制;建立开放的教师教学业务能力资质认证制度,扩大学生在教师评定过程中的发言权。 

三、在成功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 

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为了避免技术基础课与设计主干课脱节的现象,要求按职业资格考试和专业评估要求培养学生。根据成功素质理论在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的要求,在每个设计课程中,注重配合环境设计、建筑物理、技术、设备、防灾等方面的知识要求;注重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按教学要求将技术基础课的知识贯穿到各个设计主干课教学环节中。该系列课程包括建筑技术、建筑物理、建筑设备、建筑力学及结构等,它的建设主要是解决与设计主干课程的配合、交融问题,使其真正起到为设计服务的作用。采取的主要措施为: 

1.三年级上期的设计课中,结合住宅设计将建筑构造的知识运用,让学生完成从环境设计、建筑单体方案设计、建筑构造设计等系列设计。 

2.在三年级下期的设计课中,结合科技设计将工业设计、智能设计等构造知识相融合。结合博览、美术建筑将建筑物理中的光学、热工等知识相运用。 

3.在四年级的高层设计中,要求运用建筑设备、建筑防灾知识。 

4.五年级的厅堂设计中,要求结合建筑物理的声学知识。 

5.毕业设计则是综合运用各类知识。 

四、几点思考 

城市建设学院建筑学专业从起步到稳步发展,虽然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形成了一些特色,但仍然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拼搏。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如何解放思想,树立“可持续性”的学科发展观念,完善成功素质教育理论的建筑学教学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本着总结过去面向未来的宗旨,我们初步设想:首先,强化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教育模式,使建筑学专业在成功素质理论教学体系中求发展,以加强教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密切结合,为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立足“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改思路,要积极培养、引进高、精、尖人才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要研究探索学生乐于接受、行之有效和适合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新方法。此外,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强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建设与应用。只要我们勤于思索,勇于创新,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成功素质教育理论的建筑学教学体系一定会显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首届全国建筑学专业学位研讨会、专业教育评估研讨会资料汇编. 国务院学位办编印,1992. 

[2]林涛.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 2004(1). 

篇(8)

二、国内外发展动态

我国的办公空间理论研究发展比较晚,几乎从起步,就是沿着国外的路子走,无法摆脱国外设计的影子。现代的开放式办公空间在70年代末才由外资公司带到国内,就连我们在办公间设计中使用的人体比例尺寸都是国外的。此后,我国的室内设计和家具设计工作者们不断引入国外办公空间相关的发展技术和模式,对于现代办公空间、现代办公家具、智能办公建筑的研究都在慢慢深入,为我国的办公空间设计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国内很多办公场所仍然流行单元式办公室,并且不太注重室内环境与办公气氛,很多人性化的因素都没有加以考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基础在办公空间环境上的反映。其次也是现有办公空间的建筑形式决定的,另外设计师也没有切实地从使用者角度进行设计,或者单纯追求形式的表现,造成了大量冷漠、雷同的办公空间。随着信息经济的发展,我国办公建筑的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出现了数量众多的5A级智能办公建筑,其内部空间也越来越人性化、智能化,但是对办公空间的系统化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只注重办公空间环境的优化,而忽视了办公空间应有的对信息化社会、新型组织结构的潜在回应。在理论研究的文献资料方面,虽然国外办公建筑的作品与理论推陈出新,但我国关于办公建筑的文献资料要么偏重于办公建筑相关设备系统,要么偏重于纯纯粹实例图片信息,还有就是偏重对办公建筑外部造型探讨,研究其内部空间理论的资料还是相对缺乏的。

办公空间作为与人们日常息息相关的建筑空间类型,历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外有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办公空间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并获得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成果。国外的办公空间研究发展较早,欧美及北美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工作环境的优劣,美国企业家成功的经验是:必须有一流的办公室,这是一项重要的企业投资。国外的建筑师们更是不断探索新型的办公空间,不断对可能出现的办公方式以及未来办公空间环境做出预测。北欧和日本的研究也都有自己的风格。例如日本学者主要致力于办公系统自动化的研究,预测信息的迅速发展对办公空间带来的影响等等。当工业社会逐渐进入信息社会后,智能化办公建筑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重心,英国办公建筑专家弗兰克·代菲在“智能化办公建筑的出现”(The emergence of theintelligence officebuilding)一文中对智能化办公建筑的特点做出了这样的描述:智能化办公建筑的特点

主要应体现在四个方面:办公室自动化、先进的通讯设备、.建筑自动化、对未来发展的第一章绪论手法。大多数研究者均将办公空间的设计

作为有机的整体来看待。同时,办公空间的设计不仅受到功能需要与技术可能性的转化的影响,而且更多的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反映。

三、办公空间发展趋势

办公空间相应的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一个根本性的办公空间设计变革即将来临。2000年以后,这种新型的办公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将变成一个网络的系统,包括高度灵活的交流空间和工作方式,它不再是传统的金字塔式的办公模式,单纯的程序性工作场所将转变为一个信息交流的场所。目前,办公建筑的建设规模和数量都在日益扩大,扮演着社会生活中越来越不可或缺的角色。对新型办公空间的研究在发达国家逐渐成为一门学科,各种专门的学术会议、期刊、研究论文不断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深入分析研究新型企业组织结构、办公模式和相应的办公空间之间的关系,重新对现代办公空间的性质和特征做出科学的判断,并用于指导新型办公空间的设计工作,这对于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创造科学的人性办公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四、现代办公空间的设计特点

4。1人性化

自从Internet出现以来在短短的数年内,网络就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通过网络看新闻、购物、学习、娱乐、工作,甚至与人交流。网络也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办公方式,只需要在显示器前点击鼠标、敲击键盘就可以进行工作从世界各地了解自己所需要的相关信息通过网络下达和通知任务,甚至进行网络会议接治客户。在此强大的技术之下孕育出两种新型的办公方式。一种是以新的管理模式和高科技的办公设备为代表的现代企业,一种是为家庭办公者和自由职业者提供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式的办公。如此便利和高效的办公方式是否让我们充满了创造力和工作热情?答案是否定的。高科技的应用并没有使我们工作精神状态得到极大的改善,我们常常过多地依赖于电脑千变万化的网络信息与不断更新换代的操作软件把我们搞得头昏目眩。而大部分SOHO人士们常常是长时间独处变得不善于和别人交往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据调查表明在我国新型办公模式下的工作人员40%左右的人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现在的办公空间设计更多地强调科按发展给工作带来的高效而往往忽略了人文关怀,解决这些问题,创造出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和人性化的办公空间是我们设计师要考虑的问题。

4。2生态化

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加剧,人类越来越体会到需要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在设计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建筑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这在室内设计领域也不例外,在室内设计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正成为广大室内设计师的共识。办公空间的绿色化涉及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人体健康的关注。从对自然的尊重而言,涉及尽量引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尽量在办公空间内实现节能设计,通过一切技术手段减少办公空间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对自然的伤害,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等内容。当然,办公空间的绿色化也表现为尽量在内部空间引入自然元素,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室内自然景观可以满足人类向往自然的天性,具有缓解工作压力和获得理想视觉景观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尽量通过运用植物、山石和水体营造富有自然气息的人工环境,为广大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从关注人体健康而言,在办公空间的室内设计中,应该注重使用绿色材料。科学研究证明:以往的不少装饰材料中存在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因此从保障员工的健康和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出发,必须采用绿色材料,改善办公空间的室内空气质量,这在当前发达国家的室内设计中已经成为共识。

4。3智能化

其次从智能化方面分析一下:便携式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办公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国际著名的策划公司DEGW统计,目前大约有20%~30%的白领人士处于流动状态,这些白领在全市、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奔走,因此如何为这些白领人士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就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了应对这一趋势不少设计师都进行了尝试。例如:美国海沃氏家具公司和上海瑞安集团就试图通过公共区域、半公共区域和私密区域的划分来应对办公智能化的趋势。在海沃氏家具公司新天地企业大厦的亚太区办公总部内,办公区分成三部分,即:公共区域、半公共区域和私密区域。公共区域向所有办公人士开放,在这一区域内设有工作式休闲椅和因特网接口,办公人员可以随时通过网络与客户联系,同时办公环境也设计得相当休闲,既可以俯瞰新天地的人工湖,又可以免费享受欧式咖啡,使人感到舒适放松;半公共区域主要为企业大厦的租户和海沃氏家具公司的客户服务,该空间可以容纳80人左右,适合进行展览、会议、小型培训等活动,并能提供餐饮服务;私密区域则通过灵活隔断与半公共区域分开,仅为海沃氏家具公司的工作人员服务。海沃氏家具公司就试图通过公共区域和半公共区域为流动的白领人士提供舒适的办公环境,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激发员工的灵感,展示未来办公空间智能化设计的新理念。

五、现代办公空间的设计

办公空间的各项功能设计

办公空间包括了办公工作场地和相关的配套空间。其首要任务是:

1、使办公工作达到最高效率;

2、其次是塑造和宣传企业的形象;

3、再者要突出使用者的身份和个性得到体现,同时还必须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如放火、防盗、防震等安全性能。

办公空间的室内设计程序

一、设计前期的调研工作

1、施工现场的研究

应注意的事项:

A、应记录各窗户的外部环境,以便使某些办公室有较好的朝向和景观。

B、应仔细考察建筑的结构,考虑将来装修结构的固定和连接方式。

C、应检查楼板和天花是否有裂缝或漏水,窗户的结合处是否紧密等。

D、应在现场对一些较特殊的位置和结构进行装饰处理的构思。

2、与用户沟通

考察现场之后,应充分听取用户意见,其内容如下:

A、充分了解用户的工作性质

B、了解用户的审美倾向

C、了解用户的预计投资

D、对某些特殊处理要与用户达成共识。

二、办公的平面布局与天花设计

篇(9)

一、课程的前沿阵地――心理辅导课

1.心理辅导课的内容

学校对所有预初新生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保证心理健康知识100%的普及率,及时帮助新生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此课程的教材不是最到位,所以着手自编了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心理校本教材。

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需求,选取不同的内容,预初年级的主题为适应,包括环境适应、与新的老师、同学之间的人际适应,学习上的适应,包括学习方法、学习计划的制定等,初一年级的主题为交往,包括同性、异性、网络陌生人的交往等,使学生增强交往和合作能力。初二年级正是青春期变动最大的时期,往往情绪波动也剧烈,非常有必要让学生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学会掌控情绪的一些技巧。初三年级的主题为迎接中考、职业选择与减压训练。

2.心理辅导课程的基本结构

心理辅导课程的基本结构划分为:热身游戏、学海畅游、探索训练、学以致用四个环节。以游戏、活动开始每一节课,用尽可能活跃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后是游戏后的心理理论支持,即心海畅游,让学生了解人们的心理活动都是有理可据的,然后再是给与一定的心理训练,最后学以致用,将本节课所学到的应用于生活、学习实践。

二、课程的拓展创新――整合教育力量,整体推进心理健康课程的进程

1.发挥学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适时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正确的理念指导。我们提炼了两句话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建设理念对全体老师的要求:一句是“每位教师都是心理辅导员,每个教室都是心理咨询室”,第二句是“阳光,健康,从自己做起”。前一句话是从教育者的角度讲,倡导全员参与、全过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靠一两位心理咨询师孤军奋战的心理教育是很难取得实效的;每门学科无不贯穿着心理素质教育的精髓,我们的教师都努力探究教材中有许多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结合学生的特点,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后一句话要求教师自身做到调适心态,乐观向上,心理健康。为此,心理辅导室每年颁发一本心理书籍给全体老师自学,并为老师做心理方面讲座,组织老师放松身心的外出休假活动,只有阳光的老师才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才能给学生多一点人文关怀,由此给学生的心理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如初三的社会课上,老师利用诙谐的视频资料,有趣的吹气球游戏,加上她深情的自我袒露,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了解:有适当压力不可怕及如何解压的正确途径;体育课上倡导“顽强拼搏,战胜自我”的精神,所有的学生最后都能在老师的鼓励下顺利完成高难度技巧动作和枯燥艰苦的体能训练。老师们都在教后感中用心写下自己其中的心得与体会、乐趣与无奈。

2.发挥班主任主体作用,组织团体辅导

班主任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最容易仿效的人,所以这支队伍也是心理辅导的主力军。我校历来非常重视班主任工作,对班主任的培训也相当严格,教师自身心理辅导、学生心理健康常识、师生沟通之道等内容是班主任培训中的重头戏。每批班主任由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和外面专家定期辅导。心理老师则需要定期与各班班主任联系,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辅导。每周设一节的主题班会课,学生人人参与,大家集体讨论,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春风化雨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课外学生心理自助活动的指导与开展

(1)学校各种社团的成立。学校社团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它不仅可以培养社团社员的创新能力、交往能力、竞争和协作能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成功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素质的良好的课堂。对塑造健康的学生心理有着重要意义。

我校的心理社团称为“心语社”,由心理漫画社、心理小报社和心理剧社组成。各组在老师的辅导下进一步学习心理知识,负责组织和开展各类大型活动,如全校性的演讲比赛,大型调研,板报评比等。校园内、楼道里宣传栏心理知识内容的不断更新。除了心语社,学校的其他社团活动也十分活跃。我校大大小小的社团十几个,每天放学后,体育馆、活动室、操场边、体操房,到处都有学生自行组织的社团活动,新老团体的课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体验到了集体生活的乐趣、集体的力量以及集体荣誉感,也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团结协作的能力。

(2)每班设有心理联络员一名。心理联络员起到同伴心理援助和观察的作用。心理联络员都是精心挑选的学生,由专职心理老师指导,每两周活动一次,活动内容包括团体训练与交流、心理辅导技巧、个别心理问题处理、每月岗位任务的布置和评估等。我校心理辅导室接待的部分学生即由心理联络员建议而来。比如上学期初一位女生,家庭关系比较复杂,和同学因误会闹矛盾,情绪非常激动,出现自杀意念和行为,心理老师从这位女生所在班级心理联络员处得知此情况,及时进行认知、行为等方面的心理干预,并得到心理联络员的大力配合,这位女生的情绪很快稳定了下来,恢复到了健康适应的常态。

(3)心理自助还包括校园内各个渠道的心理知识宣传。学校的宣传橱窗《心灵之窗》,每月一期,是宣传心理的重要窗口;《心灵驿站》是校红领巾广播台每周一次的心理宣传阵地;校园网上也开辟了学生和家长喜闻乐见的心理专栏内容,特别是心理小剧深受欢迎,欲罢不能。心理辅导中心还要结合时事及时开展相关心理宣传,比如每年的“5.25心理健康日”开展大型宣传活动,可以出专刊宣传最新的心理健康知识,征集心理小论文,观看心理电影,出心理健康黑板报等。

4.个案咨询的持续进行与团体专题辅导的开展

学校心理咨询室坚持每天开放,有专职老师接待,始终贯彻以真诚、理解、关怀、保密的原则对待每一位来访者,使我校部分心理异常或有一般心理问题的个案得到了妥善处理,成功案例包括抑郁症、新生适应综合症、上网成瘾、厌学、情绪异常等各类心理问题。如7年级的周易同学班主任发现异常情况,老是莫名失声痛哭,经心理辅导老师诊断抑郁症建议转介专门心理门诊,诊断结果是中度抑郁,经心理辅导加上药物治疗现在重返校园融入集体,脸上又有了灿烂的笑容。学校还请校外有关专家进行团体专题辅导,比如邀请教师讲师团的老师针对校园特殊事件为女生作“挑战身心,健康成长”专场报告,请区心理专家为发生家庭凶杀案的班级作特殊心理辅导等。

5.家长参与,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心理辅导单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本身就来源于家庭。家庭成员的心理素质和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我们提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注重与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各种活动与宣传,打破家长那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得好的旧观念、旧框框,帮助家长建立现代的、科学的人才观,获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同,鼓励家长参与,创设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为了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学生的家庭,我们把它作为家长学校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让广大家长了解学生的心理,指导他们如何在家庭中科学地教育子女,及时发现和处理孩子的心理问题。每学期,我们都举办家长学校学习日活动,精心安排活动内容,既丰富多彩又富于针对性,有家长进入课室随堂听课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有收听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提高理论水平,有现场咨询专家与任课教师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状况,还有亲子娱乐活动等等,增进了家长孩子之间的了解,加深了心灵的沟通,有效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家长开始关注并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来校个别咨询的家长近年来也越来越多,咨询的内容从学习延伸到了性格、亲子沟通等。

6.结合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到全方位渗透

研究与实践证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门说教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巩固。为此,我们倡导注重实践,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去实践、体验所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通过这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再一次真正落在实处。

比如在“六一”文艺汇演中,在一年一度的艺术节中,让队员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能,找回自信与自尊,每班自编自导自演的心理小剧更是把学生之间的一些成长问题展现得淋漓尽致;开展各种体育游戏活动,释放了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也让队员在集体中正确认识自己的同时也去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相处、交往、合作;新空间封闭式训练更是增长了学生自救意识和技能,锻炼了胆识,提高了耐挫能力。每年的新生军训喊响了“流血流汗不流泪”的口号;7年级的学农周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了大自然,体验劳动者的辛苦与自豪;社区公益活动使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参观禁毒馆和逃生演练使学生更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和深层次体验生命的可贵与价值。参观博物馆、书画展、观看音乐会、戏剧、电影等提升了学生健康阳光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7.创造有利于心理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篇(10)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16-0070-05

英语学科教学以其独有的工具性、情境性等特点,对传统课堂教学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如何在实践中探索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服务于英语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外语学习能力,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深层次整合已经成为教学教研活动关注的重点,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美国学者丹尼尔・平克提出的全新思维是指在左脑思维的基础上,发展右脑思维,掌握高概念和高感性的能力,即“六感”(the Six Senses):设计感、故事感、交响能力、共情能力、娱乐感、探寻意义。其主要含义是:不仅要有焦点,还要懂整合;不仅重功能,还要懂设计;不仅有论点,还要会讲故事;不仅有逻辑,还要会共情;不仅要严肃,还要懂幽默;不仅重积累,还要追求意义。[1]

本文主要关注PPT教学课件这一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广泛的多媒体工具,结合在大连庄河地区实际调查中所发现的诸多问题,结合英语课堂实际情况,力求探讨全新思维视角下如何设计与使用PPT教学课件,以求为教学教研工作者提供一些资料和建议。

一、研究方案制定

1.研究对象

本调查主要是针对大连庄河市内2所中学和3所小学。笔者在调查时,选择了两所小学,分别是庄河市向阳小学和庄河市新华路小学,在庄河市向阳小学分别从二年级和四年级随机选择一个班级进行调查,在庄河市新华路小学分别从二年级和五年级随机选择一个班级进行调查。同时选择了两所中学,分别是庄河市第三十一初级中学和庄河市第二十八初级中学,在这两所中学都分别从初一年级和初二年级随机选择了一个班级进行调查。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对英语教师进行调查时,还在这四所学校外另调研了一所小学,是庄河市第二实验小学,但由于某些原因并没有在这所学校对学生进行调查。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兼有访谈法和文献调查法的研究手段来了解大连庄河地区中小学英语课堂中PPT教学课件的使用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并试图探究出一种有关PPT教学课件的创新设计思维。

问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教师问卷,主要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进行调查,调查中小学英语教师对PPT设计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整体性的有效把握。另一部分是学生问卷,主要是调查学生对课堂上PPT教学课件使用的看法和意见,同时也调查了学生比较关注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样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为了确保问卷的有效性,笔者在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中都设置了两道相似问题,答案不同者,则判定为不能真实反映接受调查者的态度,即为无效的问卷。本次问卷共发放问卷的具体情况是:教师问卷51份,学生问卷500份,共回收问卷551份,其中有效问卷是497份。详细情况见表1。

二、调查结果分析

1.中小学英语教师PPT教学课件应用情况

关于教师日常上课使用PPT教学课件频率的调查如图1所示。

由图1上数据可知,目前虽然大部分英语教师都能够使用PPT教学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但是PPT课件并没有真正走入英语课堂,甚至一些富有教学经验的英语教师依旧拒绝PPT教学课件进入课堂。

在使用PPT课件教学的英语教师中,自己设计制作的教师有35.2%,同事之间交流共享的有37.3%,而网上下载并修改的占到了27.5%,虽然网上的PPT教学课件资源很多,但是精华很少,英语教师在网上下载的课件不一定能够很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对于重难点的突出也不一定能很好的把握。如今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每个英语教师都应该学会自己去制作教学课件,就相当于亲自去感受课堂设计,对于把握课堂教学过程有很大的帮助,这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发展不失为一条良策。

在调查教师认为PPT教学课件的设计水平是否影响教学效果时,有82.4%的教师认为是,而有15.7%的教师认为不是,从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英语教师认同PPT课件的良好设计在教学中应用的积极影响,但从与一些教师的交谈中也了解到,他们对于PPT课件的认识程度不够,设计方面更是缺乏相应的指导。PPT教学课件对于英语课堂的意义远不止其被普遍认可的优势,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学生创造情景,提供模仿对象,在促进学生会话练习的同时,还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英语交际能力的训练。[2]所以提高英语教师对PPT教学课件的认识和PPT教学课件设计的水平是重中之重。

2.中小学学生对英语课堂PPT课件的基本评价

学生作为英语学习的主体,其对PPT教学课件的使用意见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根据调查,有61.4%的学生对英语教师上课时所使用的PPT教学课件非常满意,而仅有1.8%的学生对教师用的PPT课件非常不满意,两个极端选项不排除个别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和抵触心理,但是就总体情况而言,学生对教师的PPT教学课件还算比较满意。

当问到PPT教学对学习的影响时,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减轻了教师板书负担,加快了讲课的进度,学生对PPT教学课件的认可更能体现出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完全依照PPT课件进行教学也是不可行的。在问及针对PPT课件教学和“黑板+粉笔”的教学哪种教学格局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时,有81.2%的学生认为应该两者结合,这说明英语课堂不仅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其基本的拼写和写作能力也尤其不能忽视,结合传统的板书式教学的优点,为其巩固基础知识的学习。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喜欢在PPT课件中加入音效, 认为音效对于他们的学习有促进作用,同时,音效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与教师讲授形成双重记忆,更有利于加深印象。但是加入效果音或者装饰性动画有可能会分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力,所以笔者针对此项调查了学生的看法,仅有6.8%的学生认为经常会,40.3%的学生认为偶尔会,而有52.9%的学生认为从不影响。对于PPT教学课件中音效最好在哪些地方使用的调查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学生对PPT教学课件的使用整体上表现出支持的状态,可以说,对于学生来说,PPT教学课件就像英语课堂中的一种调剂品,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所在。

3.英语课堂PPT教学课件的设计分析

针对PPT教学课件的设计,分别从教师和学生进行多方面调查。

(1) PPT课件整体设计分析

PPT课件整体设计包括整体布局、背景使用等,在对学生的调查中,有97.8%的学生认为教师的PPT课件页面整体布局简洁明了,仅有小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的整体布局眼花缭乱,呆板生硬。并且有62.8%的学生认为教师通常使用的PPT课件背景很简洁,也有11.2%的学生说教师使用的是空白背景,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综合使用这些背景,合理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情境的内容,做到激励、启发、协调、反馈等教学功能的合理运用。

(2) PPT课件设计的内容分析

在内容设计方面,68.4%的学生认为教师的PPT课件内容组织层次化,主题内容突出,46.6%的学生认为教师是在照搬课本内容。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不仅应该注重内容的层次化,还要注意与书本内容的合理结合,如果完全照搬照抄的话,那么PPT课件教学的意义就不存在了,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并且能够符合课本要求的内容,比如与单词相关的猜词游戏等。

(3) PPT课件设计的艺术性分析

高质量的PPT课件应该是优质的内容与艺术的形式的统一。高质量的PPT课件让人赏心悦目,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色彩总体协调,图象清晰,动画、音乐等多媒体元素与情境变迁、教学进程相一致,使学生和教师间产生情感互动,创造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果。[3]在幻灯片的呈现中,文字篇幅的设计体现一定的艺术性,篇幅的大小有时会决定学生学习的效果。对于每页幻灯片中的文字篇幅调查,师生的反映情况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幻灯片的篇幅不易过长或者过短。PPT课件中幻灯片篇幅过长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视觉压力,而张数过多则会引起视觉疲劳。根据问卷调查显示,有95.1%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使用的PPT课件里面的幻灯片张数正合适,并且易于理解;而在教师的调查中,有60.7%的教师说自己设计的PPT课件一般在10张左右,有27.5%的教师一般在20张,剩下的教师选择的是30张或者30张以上。从教学效果来看,数目在10-20张左右的幻灯片在英语教学中易于使学生理解接受,当然,由于具体的教学目标不同,这个数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还应该结合具体教学情境而定。

艺术性的另一种表现在于色彩的设计,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4]色彩隐性作用在于它可以不知不觉地影响人的心理和情绪。为了不让人眼花缭乱,一页幻灯片的标准色彩不应该超过3种,在PPT教学课件设计中,每张幻灯片也可以使用超过3种颜色,但多出的颜色只能作为点缀和衬托,绝不能喧宾夺主,尤其要注意以图片为主的课件的颜色选择。[5]根据笔者问卷调查显示,教师同一页面上文字颜色种类超过3种的有19.6%,3种的有27.5%,2种的有43.1%,1种的有9.8%。在色彩设计方面,有50%的学生认为主辅色不能合理搭配,重难点内容不突出;有32.7%的学生认为色彩选择上随心所欲,没有针对性;有28.5%的学生认为色彩整体风格与教学内容不相符;有11.7%的学生认为色彩杂乱花哨,无统一基调;还有16.1%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具体数据如图4和图5所示。

由图4和图5可以看出,英语教师的PPT教学课件在色彩设计方面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在PPT课件中文字是最常见的,而文字的特效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师问卷调查中,有相当比例的教师选择了课件中大部分文字有特效和少部分文字有特效,分别为33.3%和49.0%,说明目前教师在文字特效的使用上是比较均衡的。但是文字具体该加什么特效,还是由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而定。而根据对学生的调查,教师使用最多的文字特效就是使用不同的颜色,归根结底还是在色彩的搭配使用上出现了问题。

很多英语教师没有充分使用视音频,访谈中了解到他们觉得视音频的过多加入会影响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并且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说,这一教学手段并不被教师广泛认同。很多英语教师喜欢在PPT课件中加入背景音乐,他们认为背景音乐可以起到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功效,而学生也确实是认同这种效果的,因为有84.8%的学生认为背景音乐搭配合理,有助于课件内容的呈现,但还是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背景音乐对课件内容不起任何作用甚至是干扰了课件内容的呈现。

(4) PPT课件的互动性设计分析

教学时交流的艺术,不能总是以教师为中心,而要更加关注以学习者为中心,不仅要在PPT课件设计中吸引学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要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件设计中加入与学生互动的环节,比如一些猜词游戏等。在调查中显示,有26.0%的学生表示英语教师课堂经常展开互动,有17.0%的学生表示教师从不开展互动活动,而有57.0%的学生反映英语教师只是偶尔开展课堂互动活动。

而在对教师的调查中,有52.0%的教师表示自己的PPT课件中偶尔有设计趣味性互动游戏,而选择通常和每次的分别为27.5%和3.9%,这说明教师的PPT课件设计中学生的自主性体现的不是很好,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在课件中加入过多的游戏等互动性活动会让学生分心,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精力不够集中。在调查教师课件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时,72.5%的教师表明是演示法,仅次于它的是情境教学法,有68.6%的教师选择,而任务驱动法有43.1%的教师选择。这说明,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的PPT教学法是演示法,这种教法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却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即易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而情境教学法则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发散思维,激感,学生在情境中产生的情感对认知有增力效果,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最终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6]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结合几种教学方法,不仅要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和启迪,还要用到任务驱动法这种能够给予学生大量实践,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并进行分析的教学方法,同时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

三、结束语

1.PPT教学课件创新思维设计探究

既然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在PPT课件教学过程中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那么教师在PPT设计时就要慎重考虑每一步。用创新思维去辅助设计恰到好处的满足了学生的要求,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领会大纲,做到适“材”而定。然后需要认真分析学生的特点,界定学生的层次水平,做到因“人”而异。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所以对于英语的学习属于有意识的学习,而有意识的学习又必须置于自然环境中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所以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创设出真实的交际情景。而且英语教学的内容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已经远不止基础语言的学习,还融入了文化,所以英语的学习是包罗万象的,这就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大胆使用创新手段和创新思维,这样才能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也进行了真正意义的英语教学。笔者根据调查的结果总结以下几点设计原则。

(1)可读性设计

即在幻灯片中突出教师想要强调的部分,准确定位视觉元素,注意信息条理性,给学生提供清晰的结构。

(2)简单就是美

使每张幻灯片的表现形式和展示内容简洁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并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索。

(3)多模态演绎

过多的信息和数据是枯燥无味的,而且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英语学科的学习应该充满趣味性,而不是死记硬背。因为对于学生的左脑思维来说,已经足够认知教师在PPT中所给出的信息和数据,而为了开发学生的右脑思维,就需要使PPT多模态演绎,将信息、情感、视觉效果三者合一,构成学生喜欢的生动有趣的课堂。

(4)交际式情境

要在PPT教学课件设计中融合交际教学法,就是要在课件设计中有意识地展开课件与英语听说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并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创设交际式情境。

2. 具体改进分析

英语教师在PPT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精心设计,利用丹尼尔・平克提出的全新思维作为PPT设计的引导,[1]注重交响感、设计感、故事感、共情感、娱乐感和意义感,使PPT设计更具有价值和意义,最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全新思维。

PPT教学课件不仅仅是用来展示学习内容的工具,它更重要的角色在于“融情于景”,使学生体会到语言的乐趣,从而提高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笔者根据分析总结了几点设计理论:①精心设计,注重实效。②强调学生主体性,增加课堂互动设计。③创设英语听说环境,提高英语表达能力。④加强教师PPT设计培训,优化教师信息素养。

目前大连庄河地区英语教师在PPT课堂教学上是比较用心设计的,学生的满意度也比较高,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件的互动性设计,听说能力培养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加以探索,加以运用,它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能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熟练运用PPT课件教学应该成为教师的基本职业能力,所以教师在PPT课件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将多种教学方法融合,互相补充,让它在英语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丹尼尔・平克(著),林娜(译).全新思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洪慧玲.英语多媒体PPT课件设计和使用的误区及策略[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513-514.

[3]周旋.基于PPT的课件设计原则初探[J].科技传播,201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