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测绘学概论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与课程体系
1.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传统的教学计划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体,以课程设置为主线。在构建2013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时,基于信息化测绘的特色,跳出了传统教学计划的框框,以素质教育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重塑了测绘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测绘工程专业2013本科培养方案的制订遵循了以下5个原则:1)强化通识课程体系,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实施研究型测绘工程专业教育。2)打破学科壁垒,构建测绘工程专业和相关学科专业的共同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优化课程体系和结构,培养复合型宽口径高素质人才。3)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改进实践教学方法,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注重因材施教,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创造条件,提供多样选择和路径,大胆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5)加强专业和课程创新探索与国际化建设,加大国外优质教学资源的引进力度,培养学生领导能力与国际视野。2.构建创新型、复合型课程体系2013测绘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结构总体分为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三大部分。通识课程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形势与政策、国情教育与社会实践”以及“英语、体育”课外,还包括交流与写作类、数学与推理类、人文与社会类、自然与工程类、艺术与欣赏类、中国与全球类、研究与领导类等七大领域,要求学生在每个领域选修一定的学分。交流与写作类课程有“表达与沟通”“科技写作”“PracticalEnglishWriting”等,主要是培养大学生交流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数学与推理类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语言程序设计”等,主要是培养大学生数学素养、统计归纳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人文与社会类课程有“道德、法律和公民意识“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四书》导读”等,主要是培养大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人文价值判断能力,提高对自身和社会深入思考能力等;自然与工程类课程有“地球科学概论”“大学物理”等,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用自然科学和工程的方法分析和探索世界的能力等;艺术与欣赏类课程有“音乐欣赏”,主要是培养大学生艺术素养与欣赏能力等;中国与全球类课程有“中国文化概论”“西方哲学史”“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主要是培养大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开阔世界眼界、国际化思维、战略思维等;研究与领导类课程有“组织行为学”“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网络信息检索”等,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研究能力等。专业课程有分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实验和实践性课程3大系列。学科基础(平台)课程有:测绘学概论、GNSS原理及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原理与应用、数字地形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地图学基础、大地测量学基础,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UNIX/LINUX操作系统。专业主干课程:摄影测量学、物理大地测量学、大地形变测量学、空间大地测量学、工程测量学、变形监测数据处理、工业测量、航空与航天成像技术、数字摄影测量学、数字图像处理、GIS工程设计与实践、空间数据库原理。实验和实践课程:数字测图实习、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设计、大地测量课程设计与实习、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与实习、GNSS测量与数据处理实习、遥感实习、数字摄影测量实习、物理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与实习、大地形变测量学课程设计与实习、GIS课程设计与实习、空间数据库实习、毕业设计。10门学科基础(平台)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所有专业方向的必修课,其中“测绘学概论”等8门课是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定的测绘工程专业的必修课,而“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UNIX/LINUX操作系统”这两门课主要是针对信息化测绘要求加强计算机编程能力而增设的。专业主干课程、实验和实践课程则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所有专业方向必修的课程,另一部分则按专业方向分模块设计,具体情况见表1。在专业主干课程、实验和实践性课程中我们加大研究型课程的力度,每个模块的专业主干课程都配有课程设计或实习或者两者兼之,老师在主讲此类课程时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加入,同时采用启发式教学,留问题让学生思考,一些问题的答案往往可以通过课程设计或者实习得到解决,这种主干课程配课程设计或者实习的模式实际上就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更有利于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为加强专业的国际化建设,我们加大了国外优质教学资源的引进力度,在专业课程系列中,开设部分全英文或者双语课程,这些课程的教材大部分应用国外先进的原版教材,主讲这些课程的主要由学院聘请的外籍教授或有留学背景的教授、副教授。目前开设的课程有“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er-rortheoryandleastsquareadjustment)”“GNSS原理及其应用(GNSS:principlesandapplications)”“大地测量学基础(fundamentalofgeodesy)”“工程测量学(engineeringgeodesy)”“物理大地测量学(physi-calgeodesy)”等。测绘工程专业学生毕业需要的学分是150学分,其中通识课程学分是66.5,占总学分(150学分)的44.3%,专业课程学分80.5,占总学分的53.7%。在专业教育中,其中必修课程学分39.5,占专业教育学分的49.1%;选修课程27学分,占专业教育学分的33.5%;集中实践教学8学分,占专业教育学分9.9%;毕业论文或设计6学分,占专业教育学分的7.5%;各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总学分(含毕业设计、课间实践教学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情况是:大地测量学与卫星导航方向27.1学分,占总学分的18%;工程与工业测量方向29.8学分,占总学分的19.9%;航空航天测绘方向29.5学分,占总学分的19.7%;地理信息工程方向28.5学分,占总学分的19%,具体见表1。任意选修课程是作为专业补充或个人兴趣爱好而由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学院鼓励学生跨院(系)、跨专业选修课程,学院对学生的选课给予必要的指导,培养方案中有3学分的任意选修课程,占总学分的2%。此外,我们注重因材施教,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创造条件,提供多样选择和路径,将创新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规定本科生在学习期间获得的创新学分可以作为任意选修学分。
三、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特色
武汉大学测绘工程专业2012年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以“面向工程、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以测绘工程专业认证标准为培养依据,以测绘行业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需求为导向,与测绘企业密切结合,整合已有的专业课程,强调宽口径、厚基础,不细分专业方向;以卓越测绘工程师和注册测绘师后备人才为培养目标,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扎实的测绘工程理论基础,具备较强的数学、物理、计算机等相关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全面的测绘技术,熟悉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具备卓越的解决测绘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拥有测绘产品社会化服务的专业技能;加强工程实践环节,采用“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有一年时间在企业学习、实践,实行校企“双导师”制,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创新意识、测绘专业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成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复合型、创新型人才。2013版培养方案,对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也进行了修订,其中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与测绘工程专业相同,而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物理大地测量学、工程测量学、摄影测量学、数字图像处理、GIS工程设计与实践和空间数据库原理)则涵盖测绘工程专业的4个专业方向。实验和实践课程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共分3个模块。一是工程基础实习模块,有“数字测图实习”“大地测量实习”“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设计”和“地图编制实习”;二是工程专业实习模块,有“GNSS测量与数据处理实习”“物理大地测量学实习”“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与实习”“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和“地理信息系统实习”;三是工程综合实习模块,有“管理与市场开发实习”“测绘专题”“专业实习”。第三模块的工程综合实习以及本科毕业设计都将在企业完成。实践教学总学分(含课间、集中实践及毕业设计环节)是37.3学分,占总学分的24.9%,明显高于其他4个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代表了工科教育的发展方向,它也与世界先进的工科教育理念相接轨,其最大的特色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必将充满各种竞争,无论是政治、军事的竞争,还是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特别是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人才,是普通高等学校肩负的重要使命。目前各高校都在深入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探索具有现代观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对高等院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为应用型测绘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一、现代测绘的内涵
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看,测绘学是一门关于地球空间信息的学科。传统的测绘受地面测量技术、时空尺度和精度水平以及投入的局限,其产品主要是单一的地形图和在地形图基础上编绘的专用地图;它不能及时反映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特别是大范围或全球变化;其产品制作周期长,已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多种需要。信息技术加快了人类社会的运行速度。测绘学是提供人类生存空间、自然环境及其变化信息的学科,它的学科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界定测绘学的含义,已是世界各国测绘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将测绘学(SurveyingandMapping)更改为一个新词,以准确反映学科实质,Geomatics一词由此应运而生。随后,有关Geomatics的提法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是地学界成为热门话题,由于对其含义理解不同,其中文译名将它译成。地球空间信息学。,已基本得到认同。不管人们对Geomatics的含义如何理解,根据ISO的标准定义和国际测绘联合会(IUSM)对。测绘学。的定义,两者的含义是基本类同的,只不过Geomatics所涉及的地球空间信息的范围更宽一些。Geomatics更准确地描述了测绘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应了现代社会对地球空间信息的大量需求的特点,因而发展和提高了测绘学的研究和工作领域,符合现代测绘学发展的实际。现代测绘工程的核心技术是空间技术,包括GPS、卫星遥感和航测,测绘的范围从地面扩展到整个近地空间,加之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使地球空间信息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比传统的测绘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更新,由此,Geomatics适合于纳入数字地球的理论和技术框架。随着数字地球构想的实施,测绘学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新机遇,传统的或现代测绘学将以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新面目立于地球科学分支学科之林,以更强的活力向前发展。
二、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
当前测绘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及目标定位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在课程内容整体设置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重视研究社会的需求,因人设庙、因人保庙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课程结构安排上表现出重技术课程、轻管理课程,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适应能力较差,尤其是到建筑施工、路桥施工一线的毕业生。没有很好地紧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与测绘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反应相对迟缓的矛盾仍然存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大量面向市场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技术应用型、复合型测绘人才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和目前专业框架、格局相对单一的矛盾。在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测绘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一项先行性、基础性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技术性。面向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北京申办2008奥运成功、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数字省区、数码城市的建立、中国成功加入WTO、注册测量师制度的逐步建立和测绘主体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改革完善等都对测绘市场及测绘教育带来了空前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具体来说,现代社会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上,正从过去的技术型向市场技术应用管理型转变。主要表现为:三个高技术的综合运用(GPS、GIS、RS),三大能力的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关能力、职业迁移的能力)、三大意识的形成(市场经济主体意识、工程质量管理意识、国际竞争合作意识)。因此重视和加强对测绘工程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提高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更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三、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措施在线
1.测绘学科研究的方向
测绘学科是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研究空间对象的定位、描述和表达,动态变化与监测,并将所获得的各种空间信息进行加工、存储与处理,使之综合应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中所形成的一门学科。测绘科学既是地球学科的重要分支,又是一门工程应用学科,她服务于各种工程建设,包括地面、空中、地下、水下各种民用工程、矿山工程、海洋工程、军事工程、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等领域。
随着空间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学科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革命,并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产业。面向二十一世纪,测绘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智能化;测量数据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广泛化。GPS技术、GIS技术、RS技术及其集成是测绘学科的前沿领域,也是未来数字地球的基础。
2.注重课程设置
现代测绘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空间信息,而以空间信息理论为核心的测绘学科,与地学、生态、环境、城建土地管理等相关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现代测绘高新技术,往往是多种专业技术的综合系统,只有将各类知识融汇贯通,构成有机的知识网络,才能适应现代科技相互交叉、渗透、移植的特点。而传统的测绘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性过强,学科领域单一,知识结构面太窄,特别缺乏相邻的专业知识,这种知识结构显然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要求。因此为了培养应用型测绘专业人才,我们认为课程设置应根据目前的国情、市场经济的要求,既要考虑测绘知识的系统性,又要兼顾学科的综合发展趋势具体应设置的主要课程如下:基础及公共课:包括数学、物理、政治、外语、大学语文、文献检索、计算机基础、计算机高级语言、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法律基础、体育等。测绘专业课:包括测量学、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大地测量学基础测量平差基础、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测量原理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等。相关专业课:包括城镇规划、自然地理学、采矿学工程与工业摄影测量、土建概论、数据通讯与模式识别。
3.注重工程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与精英化高等教育或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具有以下4个主要的特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实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以大工程为背景,在能力培养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更高的要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加强调与一线生产实际的结合,更加重视生产实习这个教学环节,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中在理论上给予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则更重视与工程实践地结合,或者用综合实践代替。应用型人才要注重工程意识(求真务实、严谨规范拼搏进取)和工程文化(求善求美、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地培养,建立科学的发展观,能够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活动是认识世界地活动,工程活动是改造世界地活动,在工程活动中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尤为重要。要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精神、增强其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愿望、提高其创新能力,以便他们更好地与各自的专业相结合而创造地学习,即在学习中进行创造,在创造中深入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富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测绘工程专业同其它专业相比尤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构建科学合理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必须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能力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受实验学时的限制,很多实验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充分的时间亲自动手,因此,应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让每个大学生都能经过多个这种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这不仅能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很有好处。第二,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第三,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实践环节应尽量与测绘单位的生产实际相接合。测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生产服务,因此,实践环节必须要面向实际的生产应用,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教育部门与生产单位共同努力去创建一个良好的互动机制。
总之,探索对于测绘人才的一种合理的培养模式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测绘专业教育者应该从多个角度探索测绘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的测绘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新洲对21世纪测绘教育的初步思考[J]测绘通报,1999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必将充满各种竞争,无论是政治、军事的竞争,还是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特别是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人才,是普通高等学校肩负的重要使命。目前各高校都在深入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探索具有现代观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对高等院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为应用型测绘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一、现代测绘的内涵
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看,测绘学是一门关于地球空间信息的学科。传统的测绘受地面测量技术、时空尺度和精度水平以及投入的局限,其产品主要是单一的地形图和在地形图基础上编绘的专用地图;它不能及时反映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特别是大范围或全球变化;其产品制作周期长,已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多种需要。信息技术加快了人类社会的运行速度。测绘学是提供人类生存空间、自然环境及其变化信息的学科,它的学科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界定测绘学的含义,已是世界各国测绘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将测绘学(SurveyingandMapping)更改为一个新词,以准确反映学科实质,Geomatics一词由此应运而生。随后,有关Geomatics的提法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是地学界成为热门话题,由于对其含义理解不同,其中文译名将它译成。地球空间信息学。,已基本得到认同。不管人们对Geomatics的含义如何理解,根据ISO的标准定义和国际测绘联合会(IUSM)对。测绘学。的定义,两者的含义是基本类同的,只不过Geomatics所涉及的地球空间信息的范围更宽一些。Geomatics更准确地描述了测绘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应了现代社会对地球空间信息的大量需求的特点,因而发展和提高了测绘学的研究和工作领域,符合现代测绘学发展的实际。现代测绘工程的核心技术是空间技术,包括GPS、卫星遥感和航测,测绘的范围从地面扩展到整个近地空间,加之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使地球空间信息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比传统的测绘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更新,由此,Geomatics适合于纳入数字地球的理论和技术框架。随着数字地球构想的实施,测绘学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新机遇,传统的或现代测绘学将以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新面目立于地球科学分支学科之林,以更强的活力向前发展。
二、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
当前测绘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及目标定位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在课程内容整体设置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重视研究社会的需求,因人设庙、因人保庙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课程结构安排上表现出重技术课程、轻管理课程,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适应能力较差,尤其是到建筑施工、路桥施工一线的毕业生。没有很好地紧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与测绘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反应相对迟缓的矛盾仍然存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大量面向市场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技术应用型、复合型测绘人才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和目前专业框架、格局相对单一的矛盾。在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测绘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一项先行性、基础性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技术性。面向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北京申办2008奥运成功、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数字省区、数码城市的建立、中国成功加入WTO、注册测量师制度的逐步建立和测绘主体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改革完善等都对测绘市场及测绘教育带来了空前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具体来说,现代社会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上,正从过去的技术型向市场技术应用管理型转变。主要表现为:三个高技术的综合运用(GPS、GIS、RS),三大能力的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关能力、职业迁移的能力)、三大意识的形成(市场经济主体意识、工程质量管理意识、国际竞争合作意识)。因此重视和加强对测绘工程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提高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更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三、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1.测绘学科研究的方向
测绘学科是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研究空间对象的定位、描述和表达,动态变化与监测,并将所获得的各种空间信息进行加工、存储与处理,使之综合应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中所形成的一门学科。测绘科学既是地球学科的重要分支,又是一门工程应用学科,她服务于各种工程建设,包括地面、空中、地下、水下各种民用工程、矿山工程、海洋工程、军事工程、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等领域。
随着空间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学科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革命,并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产业。面向二十一世纪,测绘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智能化;测量数据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广泛化。GPS技术、GIS技术、RS技术及其集成是测绘学科的前沿领域,也是未来数字地球的基础。
2.注重课程设置
现代测绘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空间信息,而以空间信息理论为核心的测绘学科,与地学、生态、环境、城建土地管理等相关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现代测绘高新技术,往往是多种专业技术的综合系统,只有将各类知识融汇贯通,构成有机的知识网络,才能适应现代科技相互交叉、渗透、移植的特点。而传统的测绘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性过强,学科领域单一,知识结构面太窄,特别缺乏相邻的专业知识,这种知识结构显然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要求。因此为了培养应用型测绘专业人才,我们认为课程设置应根据目前的国情、市场经济的要求,既要考虑测绘知识的系统性,又要兼顾学科的综合发展趋势具体应设置的主要课程如下:基础及公共课:包括数学、物理、政治、外语、大学语文、文献检索、计算机基础、计算机高级语言、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法律基础、体育等。测绘专业课:包括测量学、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大地测量学基础测量平差基础、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测量原理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等。相关专业课:包括城镇规划、自然地理学、采矿学工程与工业摄影测量、土建概论、数据通讯与模式识别。
3.注重工程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与精英化高等教育或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具有以下4个主要的特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实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以大工程为背景,在能力培养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更高的要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加强调与一线生产实际的结合,更加重视生产实习这个教学环节,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中在理论上给予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则更重视与工程实践地结合,或者用综合实践代替。应用型人才要注重工程意识(求真务实、严谨规范拼搏进取)和工程文化(求善求美、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地培养,建立科学的发展观,能够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活动是认识世界地活动,工程活动是改造世界地活动,在工程活动中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尤为重要。要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精神、增强其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愿望、提高其创新能力,以便他们更好地与各自的专业相结合而创造地学习,即在学习中进行创造,在创造中深入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富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测绘工程专业同其它专业相比尤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构建科学合理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必须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能力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受实验学时的限制,很多实验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充分的时间亲自动手,因此,应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让每个大学生都能经过多个这种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这不仅能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很有好处。第二,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第三,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实践环节应尽量与测绘单位的生产实际相接合。测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生产服务,因此,实践环节必须要面向实际的生产应用,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教育部门与生产单位共同努力去创建一个良好的互动机制。
总之,探索对于测绘人才的一种合理的培养模式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测绘专业教育者应该从多个角度探索测绘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的测绘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引言
韩礼德把主位定义为:一、主位是指小句谈论的内容 ,二、主位指小句(信息) 的起点。他把主位分为“单项主位”和“复项主位”;“无标记主位”和“有标记主位”。每一个句子都有自己的主位和述位,当句子与句子组成语篇的时候,主位与述位之间就会按照某种规律不断向前推进,从而形成语篇的组织结构,这种规律性的推进被称为主位推进模式。国内外许多语言学家对这一理论做过研究,其中,国外学者如Danes,Fries,Van Dijk,Halliday,国内学者如徐盛恒( 1982)、黄衍( 1985 )、黄国文(1988)、胡壮麟( 1994) 等。其中,黄国文(1988)提出了六种主位推进模式:主位同一型、述位同一型、延续型、派生型、交叉型和并列型。本文主要以黄国文的这六种主位推进模式为基础,对所选取的语料进行了研究,但是,由于在具体的分析中,我们没有发现并列型这一模式,因此,我们只采用他的前五种模式,以及辐辏型主位推进模式。
2.汉语科技论文摘要中的主位推进模式
2.1语料库的建立
本文以之前建立的百万词语料库为基础,这一语料库中的语料均选自国家科技文献中心提供的科技类核心期刊,保证了其语料在学术领域的权威性和代表性,我们从中选取了6个不同的汉语理科类学科(测绘学、大气科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和化学),每个学科随机选取5篇,共30篇汉语论文摘要,这些汉语论文摘要均由汉语本族语使用者撰写,字数在150~300之间。
2.2汉语摘要中主位推进模式抽样分析
我们对所选取的30篇汉语科技期刊论文中的摘要进行了分析,划分了其主述位,研究了其主位推进模式。
1)主位同一型:主位相同,述位不同。例如:
最大同震位移量(T1)是活动构造研究、断层活动特性判定和地震危险性分析的一个重要参数,它(T2)关系到地震危险区最大震级、地震复发间隔的确定等定量评估。
T1R1 T2(=T1)R2
2)述位同一型:主位不同,述位相同。例如:
国内(T1)主要研究城市圈层结构方面,都还没有涉及到以提高城市(社会)生活质量的商娱场所“引力(区)圈”的研究。文章(T2)借鉴国外“兴趣引力区”与“存在主义”场所等概念,首次揭示中国大城市(西安)的“项链状”现代商娱场所引力圈的结构。
T1R1 T2R2(=R1)
3)延续型:前一句的述位或述位的一部分成为后一句的主位。例如:
以偏振片选择光线的方向性理论为基础,(T1)提出整体匹配方法。该方法(T2)利用二值化影像,对重叠区域影像逐像素作逻辑运算,寻找极值位置,确定最佳匹配结果。
T1R1 T2(=R1)R2
4)派生型:第一句的主述位出现后,以后各句的主句从第一句的述位的某部分派生出来。例如:
谐波分析的位相(T1)表明降水量和降水频率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具有选择性,高原中部降水量最大值(T2)多集中在傍晚前后,高原以东的四川盆地(T3)通常在夜晚,尤其是在后半夜达到最大值。
T1R1:T2R2,T3R3
5)交叉型:前一句的主位是后一句的述位。例如: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T1)被认为是一项非常有潜力的CO2减排技术。其中对CO2地质储存能力的评估(T2)可作为某一国家、某一区域或某一具体储层是否适合CO2地质封存开展的判断依据之一。
T1R1 T2R2(=T1)
6)辐辏型:下一个小句的主位总结上一个小句或几个小句的内容。例如:
影像相邻像素之间(T1)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利用其相关性获取最佳影像匹配结果,(T2)是提高匹配可靠性、增强匹配成功率的重要途径。
T1R1 T2(=T1+R2)R2
2.3汉语摘要中主位数量、类型等使用情况统计
我们以主位理论对这30篇汉语科技论文摘要进行了分析,统计出229个主位,并对这些主位进行了分析:
有标记主位无标记主位单项主位复项主位零主位
671381663924
29.26%60.26%73.13%17.03%10.4%
其中,复项主位包括了语篇主位、人际主位和主题主位:
复项主位
语篇主位人际主位主题主位
39019
从这两个表中,我们可以看出:(1)汉语科技期刊论文摘要中的主位类型主要有:有标记主位、无标记主位、单项主位、复项主位和零主位;(2)在科技论文摘要中,大量地使用了无标记主位(60.26%),而较少地使用有标记主位(29.26%)。这是因为,科技语篇重视事实的报道,要尽量避免主观臆断,而选用无标记主位,可以开门见山地报道客观事实,实现客观论证。(3)单项主位(73.13%)的使用率远远大于复项主位(17.03%),这也符合科技期刊论文直接切入主题的要求。(4)在复项主位中,主要使用了语篇主位,而人际主位则没有,主题主位也比较少。运用语篇主位,可以起到使上下文更加连贯的作用;而人际主位的不用则可以尽量避免作者的主观臆断,重在客观、公正地陈述事实。
2.4汉语科技文摘要中主位推进模式使用情况统计
在划分主述位的基础上,我们对汉语科技期刊论文摘要中的主位推进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了我们上文所述的六种主位推进模式的使用情况。
主位同一型述位同一型延续型派生型交叉型辐辏型
33502920116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在科技期刊论文摘要中,最常用的模式是述位同一型、主位同一型和延续型,最不常用的是辐辏型、交叉型。这符合科技论文要求简洁、明确地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的要求。述位同一型体现了作者对信息的归纳,可以使信息在形式与语义上具有归一性,这就使得文章在组织上具有更强的连贯性,加强了作者的阐述力度;主位同一型对某一问题或观点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论述,这种模式的运用使得上下文能够紧紧围绕某一中心来展开,不至于出现脱节的情况;延续型主位推进模式使上一句的未知信息成为了下一句的已知信息,如此往复,这充分体现了科技文的要求:从未知信息到已知信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前后句子紧密相联,从而实现语篇上的连贯,这更有利于阐明问题。
3.结语
主位推进模式对语篇在连贯上的构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把理清语篇在信息传递上的脉络,从而准确地把握语篇内容。本文只是对汉语科技论文摘要做了初浅的探讨,要更好地了解科技语篇的组织结构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Edward Arnold,1994.
[2] 胡壮麟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近年来,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一些城市已经开始或正在启动各自的数字城市建设计划。一个以“数字城市”为旗帜的城市信息化运动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这一变革中,测绘工作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数字城市”建设的意义及其构成
1.1“数字城市”建设的意义它是一种数字革命,包括城市资源、社会资源、基础设施、人文、经济等城市的各个方面和坐标、时间、事物属性等多维空间,以数字的形式进行获取、存储、管理和再现,并为提高城市管理效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人们对数字城市及其概念的认识尽管尚不一致,但对于数字城市建设意义的认识则是相同的:即数字城市建设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城市信息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进而从全局上促进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构建“数字城市”的组成要素它的构建要素由电子地图,专业信息以及相关信息等构成:① 电子地图:作为“数字城市”所需要的一般是1:200~1:2000等比例尺专业使用的各种地图以及其它地图;②专业信息:各行各业的专业信息和数据库,主要包括图片、文档、数据库、多媒体信息等;③相关信息:数字城市建设中的相关信息是指与各专业信息共用的信息,包括遥感图像、人口数据、城市面积、行政区划、其他共用的信息系统等。
2测绘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地球上几乎70%以上的信息都与地球的空间位置有关,可见空间信息好比是数字城市的血液,没有它数字城市就只能是一个干枯的空壳,而空间位置的确定和空间信息的获取都离不开测绘科学。而建设数字城市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城市GIS 地理空间框架基础平台,是其它各种专题信息系统的基础前提和有效载体。建立城市GIS 基础平台离不开多尺度和多分辨率、各种不同比例尺的数字线划矢量图(DLG)、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高程模型(DEM),这些图像和资料的获取又都离不开测绘工作。
2.1测绘提高了数字线划矢量图的生成效率数字线划矢量图(DLG)是数字城市基本图件的最主要形式,是建立各种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信息,也是进行规划、设计、管理等工作的基础。城市建设与管理所使用的基本地形图比例尺主要有1:500、1:1000、1:2000、1:5000 和1:10 000 等5 种,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可以测绘各种相应比例尺的数字线划图。利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提供的自动空中三角测量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影像匹配技术以及多种高效实用的测图模式,可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小范围和局部的地图测绘与更新可以采用数字化测图技术,以保持城市图形资料的现势性和实时性。
2.2测绘可实现数字高程模型的大规模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建立数字城市的基础信息之一,是赖以构建城市三维景观和进行各种工程设计的基础信息。目前我国仅有约1/8的城市建立了一定范围的DEM,使用的格网尺寸为5m~25m,格网点高程精度为0.25m~1.20m。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具有自动大规模生产DEM、自动生成等高线等功能,可提高生成等高线的效率。
2.3测绘便于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是根据数字高程模型对中心投影的航空摄影像片进行纠正处理、消除了投影差的垂直投影影像地图。由于它包含地表的各种原始信息,而且通过纠正处理,比例尺和相关位置是准确的,可用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调查、灾害防治以及军事等多种领域。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城市数字正射影像图对于线划图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均少得多,覆盖范围也很有限。所用片种包括黑白、彩红外和真彩色三种,主要用途是城市规划、土地调查、资源管理和更新地形图。目前,数字正射影像图在世界范围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特别是随着1m 分辨率卫星影像投入使用,以及影像识别和单像特征提取技术的进展,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可以进行正射影像纠正、镶嵌、影像修补和任意影像的无缝镶嵌,此外将数字正射影像图与数字高程模型叠加,可生成城市的三维景观图。
2.4测绘在城市真实三维景观模型的组建和专题地图生成中的作用城市真实三维景观模型是根据建筑物的实际三维地理坐标,构建真实的城市三维景观模型。城市真实三维景观模型可根据大比例尺航空摄影像片通过数字摄影测量方法,精确测得地物的空间三维坐标,由计算机软件自动生成建筑物的结构模型并贴上相应的纹理建成。数字城市建设所需的各种专题地图,例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管理图;电力、通讯、煤气、给排水等管网图;道路交通旅游线路图;水资源、环境监测图等资料的获取都离不开测绘工作。
3测绘行业在“数字城市”建设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1“数字城市”为测绘行业带来的机遇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数据在数字城市的建设中占有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测绘作为空间基础数据获取与更新的最主要来源显然将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大有作为。
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已将数字城市建设列为城市信息化建设甚至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大项目,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项目的规划、实施和运行,这无疑给测绘行业带来了极其难得的发展机遇。根据有关方面所做的调查和分析:由于信息内容丰富、空间分辨率要求高、地物变化速度快,城市空间基础数据生产与更新的费用高、周期长,我国许多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息严重老化、现实性差的问题,不能满足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对空间信息的需求,当然也不能满足数字城市建设的需求。因此测绘行业在当今的数字时代充满机遇。
3.2测绘行业在“数字城市”建设中面临的挑战
3.2.1测绘行业在“数字城市”建设中面临技术发展的挑战。测绘是一门古老的科学技术。最近几十年,测绘的技术手段经历了多次巨大变革。传统的技术手段不断被新的技术和设备所取代,测绘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生命力不断增强。可以说,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大大促进了测绘业的发展,测绘的命运与技术进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技术发展使测绘行业的面貌焕然一新。与此同时,技术的发展也给测绘行业带来了挑战,增加了风险。目前测绘设备和技术的发展与IT关系十分紧密。IT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导致了测绘技术和设备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测绘部门不仅需要在新技术开发、引进和消化吸收、新硬、软件购置、人员知识和作业习惯更新等方面进行持续不断的投入,而且还必须面对诸如技术欠成熟、标准规范不适应、投入与产出不匹配以及人员流动等带来的问题。
3.2.2测绘行业在“数字城市”建设中面临信息需求的挑战。来自信息需求的挑战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内容,二是信息的质量及信息获取和使用的代价。
就信息的内容而言,数字城市建设需要各种信息资源,尽管地理空间信息工作者常说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信息70%与空间位置有关,但公众经常使用和感兴趣的信息却主要是关于社会经济统计方面的“非空间信息”,实际上大部分非空间信息与位置均直接或间接有关。同时,空间信息也包罗万象,地形信息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因此,虽然空间基础信息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但往往不为人们所注意。
信息的质量主要包括信息的可靠性、现势性和完整性,而获取和使用信息的代价与信息的质量密切相关。城市空间信息获取和使用的基本准则,即:快、准、 全、廉。所谓“快”指的是数据获取的周期要短,信息的现势性要高;“准”表示适应应用需求的数据的空间特征和属性特征应准确可靠;“全”反映的是为满足应用需求所获取和提供使用的数据在内容上应全面、完整,在时空表现上要真实;“廉”则是指经济性,就是说空间数据的获取特别是使用的经济代价应尽可能小。目前城市测绘离这些准则尚有差距。
总之,测绘在“数字城市”的建设中起着基础性和先行性的作用。要加快“数字城市”的建设,必须要保证测绘工作提前落实,否则离开了测绘去构建“数字城市”无异于“空中楼阁”。作为测绘行业,必须要看清形势、明确任务,为“数字城市”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宁津生、陈俊勇等:测绘学概论[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 孙福海、禄丰年:3S测绘技术与数字地球[M].黑龙江: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2.
[3] 赖明:数字城市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 陈军:构建多维动态地理空间框架数据[A].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 张辉峰:“十五”期间“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及应用的规划设想[A].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6] :数字城市空间数据获取与应用服务的几个问题[A].数字城市的理论与实践[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指收集、管理、操作、分析和显示空间数据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我国GIS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即20世纪70年代的起步阶段、80年代的准备阶段、90年代的发展与产业化阶段。目前,GIS已经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农作物调查与估产、交通、能源、通讯、地图测绘、林业、房地产开发、自然灾害的监测与评估、金融、保险、石油与天然气、军事、犯罪分析、运输与导航,110报警系统、公共汽车调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一大批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被开发成功,如GeoSTAR. CityStar. MapGIS. Supermap等。
伴随着GIS技术的发展,GIS教育也蓬勃开展起来。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150多所高校开设了GIS专业。在GIS教育中,林业GIS教育是发展比较慢的领域;而且由于地域经济条件、师资力量等原因,林业GIS教育的发展并不平衡,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发展快,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发展快。
一、我国林业GIS教育的发展历史
随着GIS技术的发展,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于是我国的GIS高等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起步,并迅速发展起来。1988年,第1个专门培养GIS人才的本科专业在武汉开始招生;1989年,大陆第1本GIS教材《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黄杏元教授编著)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3年,第1个GIS硕士专业在武汉开始招生;1994年,中国“GIS协会”成立,同时成立了“教育与科普专业委员会”;1997年,我国正式在地理学和测绘学2个一级学科下分别设立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二级学科,并开始相关博士点和硕士点的申报和招生;1998年,教育部对高校的本科专业进行调整,把原来的504个专业调整为249个,但仍在原地理类专业中增设了地理信息系统理学本科专业。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能够培养本科生、硕士、博士、博士后及留学生的完整的GIS高等教育体系。
林业行业是应用GIS比较早且比较广泛的领域。林业科技工作者从事林业GIS工作,既要掌握GIS知识,又要掌握林业专业知识;否则,将不能有效地把GIS技术与林业科研和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也不可能使GIS技术在林业生产、科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求林业GIS教育承担起培养林业GIS开发、应用和技术推广专门人才的任务。林业GIS教育是随着理工类GIS教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目前,虽然全国几所高等农林院校开展林业GIS教育的方式不同,但是GIS相关课程的地位已经在林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显现出来。例如,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于2004年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叫;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也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而且“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南京林业大学开设了“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和“遥感与GIS”课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在林学专业开设了“GIS与 GPS导论”课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这都充分证明了林业GIS教育在现代林业教育中有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二、我国林业GIS教育的发展特点
(一)GIS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林业GIS教育的发展
GIS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GIS在林业森林资源管理、病虫害防治、造林规划设计、城市林业等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林业行业对GIS专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林业教育部门必须紧跟GIS的发展趋势,培养大量不同层次的复合型人才。此外,“数字地球”“数字中国”和“数字林业”等观点的提出,也势必推动林业GIS教育的发展。
(二)理工科院校GIS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林业GIS教育的发展
迅速发展起来的理工类院校GIS教育,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GIS专门人才;其中一些GIS专门人才通过对林业专业的接触和学习,又逐渐成为林业GIS教育的骨干力量,有些甚至成为林业行业培养林业GIS技术人才的教育专家。同时,高等林业院校或相关研究所也派出具有相关GIS基础知识(计算机、地理学、测绘学等知识)和林业专业知识的人才,到理工科院校的GIS专业学习和深造,从而培养了一批从事林业GIS教育工作的实践者,加快了林业GIS教育的发展步伐。
(三)层次化、规模化的林业GIS教育逐步形成
目前,我国的高等林业GIS教育已形成了层次化、规模化的发展格局。高等林业GIS专门人才的培养单位涉及农业大学、林业大学和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及相关的林业研究所;依托的专业有林学、地理学、测绘学、计算机科学等,同时也依托于相关的林业科研项目。高等林业GIS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主要是林学学科与理工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层次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以及各级GIS技术人才培训。
三、我国林业GIS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GIS人才培养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各类林业GIS人才培养单位的教学水平、教学条件不同,所以林业GIS人才培养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单位培养的林业GIS人才不尽如人意、名不符实。从毕业生就业需求的角度看,林业人才市场上出现了对林业GIS方向毕业生的需求增加而毕业生的相应能力偏低的矛盾现象。这给人才培养单位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林业GIS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
在高等林业GIS教育方面,虽然我国大多数高等林业院校都开设了GIS专业或GIS相关课程,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林业GIS技术应用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林业GIS教育的普及程度远远比不上发达国家。1994年,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专门成立了教育与科普专业委员会,旨在推动我国的GIS教育(包括林业GIS教育)、培训、科普工作以及与国际GIS业界的交流。但是,目前高等林业院校对GIS教育的认识不到位,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从而影响了林业GIS教育的快速发展,甚至错过了发展的最佳时机。
(三)GIS相关课程的设置不尽合理
1.课程的先后顺序不合理
GIS所处理和表达的数据对象是地理空间数据,而地理空间数据具有几何图形和属性特征。其中,图形数据一般采用专用格式进行表达和存储,而属性数据大多采用商品化RDMS (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管理。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GIS课程之前,必须首先学习和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包括多种空间数据的采集手段(如普通测量学、GPS、林业遥感等)、制图方法(如地图学、计算机制图等)、软件知识(如软件设计基础、程序设计语言等)、数据库和数据结构等基础知识。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些特点,合理安排GIS相关课程的先后顺序,否则很难保证GIS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
2.课程的教学时数不合理
有的高等林业院校将GIS相关课程的教学时数设置为30学时,而且理论学时多、实验学时少,这种情况远远不能满足林业生产单位对林业GIS人才的要求。GIS课程作为“数字林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支撑课程,其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时数的设置应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应保证有足够的教学时数。
(四)教学条件较差,教学方法比较落后
目前,有些高等农林院校还没有专门的林业GIS课程实验室,经常将其与一般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室混为一谈。这就造成GIS相关课程与其他计算机课程竞争教学资源,从而导致GIS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减少、教学管理不方便、教学成果难以持久保存。这进而使林业GIS教育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此外,林业GIS相关课程的实践性特点非常强。但是,由于林业GIS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大多数课程仍然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没有开设足够的实践课程,所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四、改进和加强林业GIS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保证林业GIS教育的质量
为了提高林业GIS教育教学水平,一是应该加强高等院校中GIS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切实培养一批业务精通、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尤其是对非GIS专业毕业的教师,还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其对GIS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二是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政策,规范GIS教育市场,对有条件开展GIS教育的单位和部门颁发资格证,对无条件开展GIS教育的单位应取消其办学资格。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业界对林业GIS教育的重视程度
充分利用林业行业的宣传媒体,如报纸、杂志、网络等,宣传林业GIS教育在推动林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业界对林业GIS教育的认识水平。同时,充分发挥中国林学会林业计算机信息分会等GIS应用分会的作用,在每年召开林业计算机信息分会年会之际,加大林业GIS教育的宣传力度,多展示GIS应用于林业的先进技术和产品,从而推动林业GIS教育的发展。
(三)结合专业特点,合理设置GIS相关课程
高等林业院校是开展林业GIS教育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培养林业GIS技术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因此,高等林业院校要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和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认真研究教学计划,确定GIS相关课程的开设目录和相应的教学时数以及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等;要制定科学合理的GIS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使学生以充分掌握GIS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标。特别是没有GIS专业的教学单位,如果要开设GIS相关课程,尤要慎重,应充分考虑开设GIS相关课程所需要的师资条件和教学硬件条件,不能盲目开设。
(四)改善教学条件,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学条件包括师资力量、实验条件、教学手段等。林业GIS课程教学对实验条件的要求不仅是一般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室,还要求有专门的实验室,即GIS实验室;同时,还要求配备性能比较高的计算机、空间数据输人输出设备(如扫描仪、绘图仪等)和优质的GIS操作平台。因此,高等林业院校要发展林业GIS教育,在具有合格的师资队伍的前提下,还要加大投资力度,建立专门的、开放的林业GIS教学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