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组织监管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8 14:59:4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组织监管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组织监管论文

篇(1)

关键词:社会关系网络;道德行为;监管;声誉

一、前言

组织行为的研究领域中,有关组织成员的道德行为的研究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话题。为了解释组织成员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的产生原因及开发出相应的管理方法,研究者们提出了组织成员道德/不道德行为的诸多影响因素,如个体特征、组织因素及道德事件的强度特性等。近些年来,社会网络学派理论的发展为解释组织成员的道德/非道德行为又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路径。Brass,Butterfield&Skaggs(1998)认为,以前有关员工道德行为的研究尽管得出一系列的用于解释道德/不道德行为的因素,但还是忽略了一个重要方面:行为者之间的关系,很少有道德决策模型的研究者关注诸如人际关系的类型和结构等主题。

在商业伦理学者对道德困境和道德行为等的大多数定义中可以发现,道德包含了一种对“他人”的考虑。例如,学者们把道德情境定义为个人决策对他人的利益、福利和期望的影响;不道德行为被定义为对他人产生有害的后果的并且是“违法的、或在道德上不被社会所接受的”(Jones,1991)。因此,从本质上来看,道德行为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包含了一种行为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内生于其他社会关系结构之中的。从这一角度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来探索组织中个体的关系如何对组织中的道德行为产生影响就十分必要。在中国文化情境中,由于人们具有“社会导向”、“他人导向”和“关系导向”的文化特性(杨国枢,1981),社会关系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力尤其显著,因此以社会关系网络为分析框架的研究具有更显著的意义。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试图解释组织中的社会关系网络如何对组织成员的道德/不道德行为产生影响,也就是试图运用社会网络学派的一些概念和理论来剖析社会关系对于员工道德/不道德行为的影响的作用机制。

二、组织中社会关系网络对于其成员道德/不道德行为的影响

从网络学派的角度去看,一个人为什么会这样或那样地行为,其原因在于人们所处的独特社会关系网络以及他们在关系网络中的位置。社会网络理论假设组织行为者必然存在于一个关系社会网络中,而社会网络,则是一组行为人和行为人之间所具有的一些关系或所缺乏的一些关系联结,这些既存的社会关系为行为者提供了约束和机会,从而对行为者的行动产生强有力的影响。

1.道德/不道德行为的指向对象。徐木兰,余坤东,沈介文(1997)的研究表明,因为中国人大多具有“差序格局”的民族性,其对人事物的要求,常随着他人与自己的关系的远近而有所不同,在道德判断中表现出极强的相对主义倾向。因此,个体倾向于根据彼此在关系网中的关系强度来选择性地作出道德或不道德行为。

关系的强度是指关系的经常性、互惠性、情感联系强度和亲密性(Granovetter,1973)。不经常相互交往和交往结果是无关紧要的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被定义为弱联系。具有弱联系的两个人可能只会相遇一次,交往时间十分短暂,之后就有可能不再相见。如果在两个个体之间存在着一个非常弱的、一次性的私人交换关系,则不太可能诱发产生道德行为。比如说,在一次私人交换关系中,对一个陌生人撒谎可能不会产生不利的后果。从事不道德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在弱关系中的损失——是很小的。

在组织中,组织成员会预期将来有进一步的交往。因此,我们发现在组织成员之间存在着最低限度的相互信任,这是两个街上相遇的陌生人所不会具有的。在强关系中,双方发展出合作、信任、亲密性和同情心,通过经常性的交往,每一方都从信任关系中互惠并从他人那里获得积极的回应。从事不道德行为的成本——强关系的丧失——也远远大于弱关系。

当Jones(1991)进行有关道德事件的强度特性的研究时,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他认为亲近程度——一种考察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和身体的距离的方法——是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与陌生人相比,当行为者的行为关系到与自己亲近的人的时候,他们会更容易意识到事件的道德本质,更不容易做出不道德行为。所有的研究可以导致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强关系培育了同情心和心理亲近感,从而降低了不道德行为的可能性。

2.榜样的作用。Falkerberg&Herremans(1995)研究了正式系统和非正式系统对组织道德的作用,其研究发现,非正式系统对道德行为的影响更大,行为榜样是决定行为道德水平的重要因素,经理和主管往往被视作行为的榜样。

(1)差别关系理论。差别关系的简单解释就是一个人倾向于采纳与他交往的人的行为或观念,采纳多少根据接触次数的多少。根据Zey—Ferrell&Ferrell(1982)的研究,对来自广告公司的被调查者来说,同级的行为是推测被调查者本人道德行为的主要依据,而如果被调查者是来自公司内部广告部门的经理,最高管理层的观念是推测被调查者行为的主要依据。这一研究发现使他们建议用差别关系理论对道德行为做部分的解释。像广告公司经理这样的决策者与同级接触较密切,所以倾向于采纳同级的行为,而像公司内部广告部门的经理那样的决策者与上级接触较密切,因而更容易采纳上级的道德标准。

(2)角色构造理论。此外,Zey—Ferrell&Ferrell(1982)还提到了另一种对道德行为进行解释的方法,即角色理论。他们分析了角色理论中相对距离与组织权威两个方面,发现有证据证明,决策者与某个人的组织距离(即决策者和这个人之间存在的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的明显界限的数量)越大,这个人对决策者的影响就越小。

在商业环境中,相对权威观点认为最高管理层比同级对决策者行为的影响大。Baumhart(1961)的调查发现,决策者认为上级会做的行为是影响决策者做出不符合伦理的决策的重要因素。Hunt,Chonko&Wuilcox(1984)的研究表明,最高管理层鼓励道德行为的行动是推测被调查者对道德问题看法的最好的单一依据,最高管理层鼓励道德的行为,劝阻不道德行为的举动会对员工的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此,总的来说,处于特定组织中的个体做或不做道德行为是深受其组织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他人的影响的,同级和最高管理层都对行为者道德方面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最高管理层的影响最大。

3.监管和声誉。不道德行为被察觉及由此所带来的惩罚和丧失声誉的可能性是组织成员进行道德决策时所要考虑的很关键因素。在这里就引发了两个相关但没有获得充分研究的概念:监督和声誉。这两个概念都和“与他人的关系”相关。监督——行为被组织中的其他人发现的可能性降低了行为主体从事不道德行为的倾向。McCabe&Trevino(1993)发现个体的道德行为受其对行为被发现的可能性的感知的影响。其他的研究者也认为监查体系的存在、行为者对监查的感知对于行为者的道德决策和行为能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总而言之,这些研究发现人们意识到其他的组织成员可能会关注他们的行为,这种监督能够约束不道德行为。

其他组织成员的存在也使行为个体更多地考虑做出不道德行为对声誉有可能产生的影响。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及其相关研究表明,大多数成年人处于以“传统层次”进行道德思考这一道德阶段,这一阶段的人们意识到并遵从自己的角色规范和他人的期望。在这一道德发展阶段,人际关系和社会赞许是进行道德决策思考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朋友之间或熟人之间从事不道德行为而被发现的可能性是一种极大的威慑,如果A对B做出不道德行为,那他就冒着在C或组织中的其他人那里丧失声誉的危险。如果他的不道德行为被C所察觉,那他就有可能失去和C的关系。4.从事不道德行为的机会获取。1992年Burt提出“结构洞”这一概念用来指称两个行为者之间的联系的缺乏。如果两个行为者没有直接联系,必须通过第三方才能发生联系,则这个第三方就占据了“结构洞”的有利网络地位。在组织中与组织外部关系打交道的职位特别容易利用不联系的两方来控制交易。例如组织的采购人员和销售人员就容易成为组织与客户之间或组织与供应商之间的结构洞。这些跨组织边界的行为者就可以利用这一便利来欺骗双方为自己谋取利益。

由结构洞三角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网络中的某些位置可以预言不道德行为的产生的可能性。例如,在网络中的个体的位置可以由它的中心性来说明。个体的中心程度尤其与监控和声誉相关。中心性是指一个个体经由最少数量的直接和非直接联系与网络中的每个人进行接触的程度(直接联系比非直接联系更为“亲密”)。那些与很多人有直接联系的员工被认为更具有中心性。个体与他人的直接联系能增加其行为被监控的程度,而与他人的不直接联系则决定了有可能听说其不道德行为的人数,这就意味着声誉的损失有可能发生的程度。如果个体做出不道德行为,其所具有的高度中心性意味着高度的监控和广泛的声誉损失(以及处于高度中心性地位的权力和声誉)。

研究者也探讨了组织层级体系中的位置所带来的影响。一项有关高层、中层和低层员工的研究(Frink&Klimoski,1998)表明了关系结构如何影响个体的道德决策。低层员工通常在组织中没有形成大的社会关系网络——他们主要与自己的同事和直接上司打交道。因而,对于他们来说,来自于社会网络的监管是很少的,同时丧失声誉的风险也是很低的。这些员工倾向于服从他们的上司的期望,觉得没有义务去监视和举报上级。中层管理者们联系着彼此不直接发生联系的下属和上级,所以在这一网络结构中他占据着结构洞,因而为他们从事不道德行为提供了良好的机会。然而,中层管理者的位置通常是具有高度中心性的,(直接和不直接的与许多人发生联系),他们的行为被下属、同级的管理者以及上司所观察和监控。因此,对于中层管理者而言,由处于结构洞所带来的从事不道德行为的机会被中心性所限制。对于声誉的强烈追求动机驱使他们以符合组织道德期望的方式行事。组织中的高层管理者经常处于一个联系所有者、董事会或其他外部利益相关者和其他组织成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并且控制着组织的重要资源,因而,这些处于高级管理职位的人有更多的机会去从事不道德的行为并能从不道德行为中获得更多的回报。他们一般无须对他人说明自己的行为因而较少受到组织内外的监管。尽管组织中的高层管理者经常被寄予道德期望(要求其具有更高的道德标准),然而就像其工作角色本身的这种模糊性一样,来检测其道德行为的标准也是模糊和可变的。这种分层次研究法表明,如果组织不能建立一个体系来鼓励各层次员工的道德行为,那么长期来看,组织的有效性就会面临重大问题。

三、对管理实践的一些启示

1.组织高层管理者的影响。组织中的高层管理者对于其下属成员的道德/不道德行为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一些针对企业经理的调查发现他们经常感受到来自上级的压力去做出违反自己道德原则的行为,为了能够在组织中获得成功,他们不得不顺从上级的要求,这种来自于上层的直接压力是导致员工不道德行为的重大因素。其次,高层管理者本身也是其下属的模仿对象,高层管理者的不道德行为为其下属的行为发出了强烈的信号,可以招致下属的模仿。因此、高层管理者对待道德问题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设定了一个组织的道德氛围的基调。然而,由于高层管理者在组织中的独特的地位,他们从事不道德行为的机会更多,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监管也更不容易,因此更要求组织的高层管理者的道德自律性,通过有意识的行动来提高整个组织的道德水平。

2.鼓励组织成员间的相互监管。由于员工不道德行为的隐秘性,在组织中对员工不道德行为的控制是极端困难的,并要为此付出巨大的成本。如果无法监管员工的行为,员工就会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以牺牲组织利益为代价追求为自己带来利益的行为。因此有必要在正式的监管体制之外寻求替代和补充方案。如果组织成员愿意监管并向组织举报自己同事的不道德行为,那么这将为组织提供一种极佳的、更低成本的控制员工不道德行为的方法。因为同事之间的交往更为密切,更易于觉察彼此的不道德行为。

然而,在组织中鼓励这些行为是有极大困难的。因为同事间的监管和举报行为会遭受群体内压力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的压力。在一个工作群体中的社会机制会产生压力使得同事间的监管和举报行为变成是受排斥的和冒风险的,这一类行为被看成是对群体不忠诚的,因而群体可能会发展出许多对这类行为的制裁措施,如被放逐或排斥于群体之外。同样,这种行为也会引发关系压力,因为同事不会喜欢“告密者”,这种行为会招致被报复的风险。

篇(2)

二、组织管理层应对会计监督的复杂态度

面对作用双重的内外会计监督,组织管理层虽然有法定的配合职责,但在实际情况中的应对态度复杂多样,主要有如下四种。

1.配合。

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各单位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接受有关监督检查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鉴于这样的规定,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及企业组织的负责人在不同程度上均做到了配合支持。

2.压制。

基于组织管理层在掌握资源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对会计监督尤其是内部监督主体进行压制;在微观的资金支付方面,强行压制内部财会人员执行自己的意志,对基于会计监督职责而拒绝办理者进行职位打压或岗位调整;在会计行为实际上存在严重违规的情况下,强力指令内部财会人员虚造假账,产生并披露有利于管理层的会计信息。

3.应付。

应付的表征实际上也是一种配合,只是消极成分较多,实际上是敷衍,这方面的主要表现有三,一是在会计岗位及会计部门资金供应方面安排潦草,严重形式化,致使组织内部会计基础实质薄弱,制约了内部会计监督,也影响了外部会计监督;二是指令内部财会人员制造假账,将虚假的会计信息提供给财政部门,消极应对外部会计监督的推进;三是在内外会计监督工作推进的过程中,带领属下员工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拖延、隐瞒甚至拒绝。

篇(3)

一、建设现代图书馆组织文化的必要性 图书馆组织文化是指在一个图书馆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图书馆成员认可并自觉遵守的历史传统、人际交往和行为方式、规章制度、价值目标、外部形象及组织特征等的总和。它以图书馆内部的制度、习俗、传统、价值标准等方式存在,并贯穿于图书馆的方方面面。

传统的图书馆组织文化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首先,在与读者的关系上,不是重视读者需求的满足,而是重视自己。“读者至上、读者第一”的口号喊了多少年,但无论是图书馆内部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图书的采购、服务项目的开展等,大都是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要出发,往往忽视服务对象的需求。图书馆员把自己看为是图书馆的主人,面对读者高高在上,提到重视读者,好像只是改善服务态度就行了。

其次,在图书馆内部上下级关系上,忠实的不是员工而是领导;在图书馆各部门的关系上,更多关心的是本部门的利益而不是部门之间的合作。领导方式多是命令式的,无法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小团体本位思想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

其三,在工作中,重视数字指标的完成,不注重工作实绩和工作质量,不是重视个人的能力,而是重视工作年限。工作作风拖拉,工作效率低,只关注于自己一小部分的工作内容,合作的意识差。

其四,安于现状,缺乏变革的勇气和决心。很多图书馆改革只是兴起于一时,过后又回到老路上去,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迟缓,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社会形象差,没有吸引力。

因此,改变传统的、落后的图书馆文化,建立新的、适应社会变革的图书馆文化,是目前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建立先进的图书馆组织文化、对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1)导向作用。图书馆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将会引导图书馆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向着奋斗目标行进,更好地实现社会职能,发挥社会作用。先进的图书馆文化,会极大地影响图书馆的长期战略、服务方针、发展方向。只有建立起健康向上的组织文化,图书馆才能在现代社会中立足。

(2)激励作用。良好的组织文化,可以改善图书馆的人文环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员工之间的合作,会对图书馆员产生更大的激励作用。

(3)协调作用。良好的组织文化,可以使上下级之间、员工之间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行为评价标准、共同的行为方式以及自觉遵准则,增强相互之间的默契与理解,减少冲突及矛盾。

(4)效益作用。健康向上的组织文化是良好的组织形象的保证。图书馆建立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有利于改变社会对图书馆传统形象的认识,建立更好的外部形象。同时,也能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更大程度地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投入,为图书馆争取更大的发展前景。

二、现代图书馆组织文化的特点及实践

(1)现代图书馆组织文化的内容。

①共同的价值观。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现代图书馆价值观应该强调现代图书馆在社会中的存在价值,强调图书馆的生存基础是建立在对用户文献信息需求充分满足的基础之上的。图书馆必须树立读者第一的原则,为适应不同类别的读者重组组织结构,为给读者提供更快的服务重组业务流程,为响应现代读者不同的文献信息需求拓展服务空间,为适应读者的习惯加工信息等。现代图书馆还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重视工作人员的作用,要认识到人力资源是现代图书馆的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要关心员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人文环境,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②行为规范。规范是指人们的行为应当遵守的规则。它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前者是指由组织正式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后者是指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人们共同认可的行为规则。图书馆领导就要注意开发与培育图书馆的文化,按照所期望的方式影响工作人员的行为。

③信息传播网络。组织文化的信息传播网络是指一个组织用来传播组织文化信息的渠道,它可以是正式的,如通知、会议等,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如口头传播、小道消息等。现代图书馆要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必须重视各种传播渠道的作用。现代图书馆应使信息在馆中得到有效传播,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④形象与形象活动。形象是指可以表达某种含义的媒介物的客体或事件。文化形象是表达有关基本文化与智力的含义。在图书馆中,可被采取的形象与形象性活动主要有: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树立业务标兵;开展礼仪、形象设计活动。如举行各种典礼、宣誓等仪式,设计图书馆的形象性标志,如馆徽、馆旗等。

(2)现代图书馆组织文化的建立。现代图书馆组织文化的建立不是一次性的活动,它是一个长期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树立正确的组织价值观。根据图书馆的战略目标确定图书馆组织文化的核心理念,树立正确的组织价值观。复合图书馆是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图书馆组织文化的设计要围绕它来进行。未来图书馆要为信息社会的到来作出贡献,要促进社会信息的交流和利用,保证人人平等获取信息的权利,保证社会公民终身教育的开展。因此,现代图书馆的组织价值观应把用户放在第一位,把为广大公众提供信息保障作为自己的责任。

②设计行为准则和奖惩制度。管理者对人们的行为作出什么样的反应,这是组织成员十分关注的。通过设立业绩、行为评价制度,可表达组织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引导组织成员的行为。现代图书馆的行为准则和奖惩标准,应是对高绩效的行为给予奖励,而不是像传统的做法,基于工作年限来进行奖励。

③加强沟通。主要是图书馆领导与员工之间的沟通。通过沟通,可以把主流的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传递给他们,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在图书馆内部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图书馆文化。同时,图书馆的高层管理者还必须时刻关注每一位工作人员的需求,才能根据组织特点,建立符合本馆需要的组织文化,也只有这种富有特色的组织文化,才能对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起到良性作用。

④广泛开展培训教育。教育培训是组织文化渗透的最积极主动的途径。图书馆要对新老员工开展培训,将图书馆的组织文化贯彻给员工,如图书馆的发展史、成就、创始人和英雄人物的事迹、馆训、组织理念、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乃至衣着礼仪、接物待客、言谈举止等。

⑤广泛开展活动。图书馆开展领导和员工共同参加的各种活动,是渗透组织文化的又一途径。领导者可以通过共同活动,言传身教,传播组织文化;也可以通过开展各种集体活动,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增强彼此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感情,使大家协调一致,接受共同的价值观。

⑥树立榜样。树立榜样是建设组织文化的重要方法。组织文化是抽象的,模范、榜样是具体的、生动形象的。通过模范、榜样,可以使组织文化具体化、形象化,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模范人物的品质、言行、经历及卓越贡献在组织内外广泛传播,会成为人们效法的榜样,从而使组织文化渗透到人们的大脑和行动中去。

参考文献

篇(4)

一、 图书馆组织文化概述

图书馆组织文化是组织文化理论在图书馆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它是指存在于图书馆这个社会组织中,所有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总和,它们存在于图书馆中,并影响组织成员的外在行为。具体表现为图书馆在管理、服务活动和人际关系中产生的行为观念,包括图书馆目标、道德准则、图书馆制度、人际关系、图书馆传统和习惯等。

二、 县级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

图书馆的组织文化建设的方式有多种,但对于县级图书馆来说每个馆员身兼数职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加之资金有限科技化水平较为低下,“人”在图书馆的运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建设成为县级图书馆的首选,同时也是最适合的模式。其次树立符合馆情的核心价值观、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也很重要。

(1)以“人”为核心建设县级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是当代各种组织乃至社会建设的根本原则,它确认“人力资源”是第一生产资源这个事实。现代组织管理理论是建立在科学人性假设基础上,组织成员在长期的共处、工作、共同学习以及讨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形成共同的思维定势和价值观念,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掘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县级图书馆员就是图书馆的“人力资源”,是组织开发与管理的主体对象,是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其核心地位无可取代。

(2)推崇服务和智慧的核心价值观

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组织就有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所以塑造适合图书馆特点的核心价值观是组织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首先,图书馆作为为群众提供信息的社会组织,“服务”是它的基本职能,在县级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过程中,要告诫馆员:不能因为资金不宽裕就长期不更换书籍,不能因为读者数量少就怠慢工作,不能因为技术落后就放弃学习,每个图书馆工作人员都应该做到爱岗敬业、精诚服务、默默奉献。当然,服务只凭热情是不够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智慧的力量日益显现。仔细调研读者的需求、不断学习先进的图书管理技术,将智慧融入到服务中去,智慧能让服务更高效、更人性化。

(3)倡导建立学习型文化氛围建设

学习型文化氛围首先表现为学习和分享,馆员们不定期的坐到一起分享彼此近期所学的知识,并且将其运用到工作中去;其次是知识创造,即开发和建立起创造、获取以及分享知识系统,建立批判性的思考,鼓励馆员用新的方法思考问题、看待关系和反馈回路以及对假设进行检验;再次就是要更新管理方式,废除论资排辈的管理方式,那种森严等级结构不利于个人成长和终生学习,追寻一条能学到更多东西、非线性的成长道路是更好的选择。

(4)以“激励”推动制度文化建设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狭义的制度。广义的讲制度建设就是通过决策制度设计、选人用人制度设计、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设计、薪酬福利制度设计,引导和塑造馆员及全体员工的价值观念。图书馆的制度建设反映和彰显组织的价值观和文化精神。

县级图书馆的决策制度制度应体现科学、规范和民主三个特点,专制的决策只会让原本就会有潜在怠慢思想的馆员更加士气低落,只有整个图书馆崇尚民主科学的文化精神才会焕发生机活力。

国家图书馆在《国家图书馆业务监督工作监督考核办法》中规定:“在业务工作中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用,在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中取得明显成绩者,除给予表彰外,同时给予二百到两千元不等的奖励”。这样的奖励制度无疑会激发馆员创新的潜力,非常值得县级图书馆借鉴学习。要让每个馆员个人利益与图书馆整体利益联系紧密,从而加强馆员间的一体感、团队意识和全局观念,这样县图书馆队伍才能更加稳定,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5)加强物质文化假设

物质文化建设作为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偏废的,县级图书馆要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广开思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图书馆就像一本书是一个区域文化的象征。图书馆物质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外观设计、自然环境、内部软硬件配置等彰显出来。如西北政法大学图书馆通过形象设计和定位,将图书馆主体建成天平的形状,寓意公平正义,不仅体现了图书馆本身的内涵也给这所大学校园带来了凌然的正气。县级图书馆应根据本地区的文化特点和经济状况,选择适合自身的配套物质设施,值得注意的是,图书馆的内外建设不可偏废其一,如果只注重外部形象忽略了书籍的质量就偏离了图书馆运营的目标。

三、结束语

总之,县级图书馆组织文化的推行,都离不开所有馆员对组织文化的认同,所以图书馆馆员始终是组织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图书馆应明确核心价值观并以此为指导加强相应的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最终,希望县级图书馆通过组织文化建设和改革,更好的发挥职能,服务社会,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建业.构建图书馆工作创新机制的若干思考[J].新世纪图书馆, 2012, (2): 19-21.

篇(5)

制定一好的方案是计划实施好的开始,语文实践活动在组织管理上与课堂教学有所区别,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更多的是在听,是在老师的一个接一个问题中,逐步完成知识的接受过程。而实践活动与学生生活更加接近,学生更乐于参加,主动性更强,因此在活动中每个人都会显得很活跃,但因为其开放程度比较高,学生的吸引力、注意力很容易发生转移,研究重点发生偏差,因此每次活动认真制订方案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是要确定目标。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作为组织者教师来说要做到心中有数,还要让学生明白,这样才能保证活动的效果。活动目标的确定,最好是由师生共同讨论完成,这样学生感觉到目标是自己订出来的,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去。比如《说名道姓》(苏教版五语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我先给学生发了一本《百家姓》书,让学生自己读书,然后问学生:读了书以后,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吗?经过师生讨论,归纳为以下几个探究目标:(1)名字的由来,(2)姓氏的比例,(3)姓名的民族差异。还要和学生围绕主题,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确定活动的步骤,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差异,组建活动小组,再引导学生讨论研究方法,以及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制定计划,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需求,又在小组内做到优势互补,活动过程做到有条不紊,提高研究实效。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小组合作,主要内容是自主探究,在这里,真正地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例如在学习《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文后,我安排了“走近大自然”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提出:既然是“课本”,那么这本“书”里就有很多的知识,那么有哪些知识呢?我让学生课后分组去探究,制订研究计划,并且指导了探究途经:可以在书中获取,可以在网上看看,可以问别人,当然最好是自已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答案。学生的热情很高,积极参与,在这里,没有“差生”,全是优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新知识,又不断地产生新的疑问,在他们的脑袋中又有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像一块块小磁铁,深深地吸引住了学生,引着他们走向科学的深处。在这里,学生的探究面非常广,有研究鸟的,有研究海洋的,有研究鱼类的,还有研究植物的……有的根据花儿开放的特点,编出了四季花谱,根据花儿每天开放的时间特点,绘出了鲜花时钟,根据花的药用价值,写出了花茶经……在活动过程中,组织小组相互交流,对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补充,进行加工,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分辨能力和反思能力,教师给予适当的协调和指导。

篇(6)

对于人才的使用和评价,绩效考核是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引入竞争机制的重要方式。目前,不少高校考核内容比较含糊、笼统,没有针对性。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考核中存在着“吃大锅饭”的问题。考核主管者往往碍于人情,应付了事,考核变成了填表签字工作,不能真正考评出绩效高低,在评奖、评优方面存在轮流坐庄现象。在考核中,往往过于关注短期成果,忽视了长期或过程的绩效,容易诱导急功近利的思想。

构建和谐高校必须改革高校人事管理

1.高校管理者的素质有待提高

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管理者的知识水平还比较低,管理者的文化素质有待提高。有的高校对管理者也存在某种误解,认为高校文化素质主要是高校教师的事,因此不重视提高管理层的整体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当前高校高层管理者的素质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高校管理者对于高校人事管理缺乏充分的研究和深入的思考,对学校传统的操作方法非常熟悉,但却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不了解世界高校的管理水平的新发展和新模式,墨守成规,看不到高校人事管理中的落后与不足,缺乏调整和优化人事管理的决心和有效措施,这是造成当前高校管理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

2.用人制度僵化,缺乏竞争激励机制

受到国家人事体制改革的影响和制约,目前高校的人事管理体制改革依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专业技术职务和事业单位职工身份的“终身制”,职称评定上的论资排辈、干部能上不能下等现象在大部分高校依然存在。由于缺乏国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大背景的支持,各地高校的内部人事管理体制改革,普遍具有制度上的不彻底性。这些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教职工尤其是青年教师和优秀人才积极性的发挥。同时,由于缺乏竞争的压力和动力,使得许多人没有危机感,形成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懒惰思想,抑制了教职工的开拓创新精神,严重影响了教职工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从而影响了高校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整体质量。

高等学校人事管理工作的基本对策

1.牢固树立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理念

从“人事部(处)”到“人力资源部”,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调换。高校要积极顺应管理理念的变革和发展趋势,树立“人才是第一位”的观念,变过程管理为目标管理,变以事为中心为以人为中心,变“被动反应型”的操作型管理为“主动开发型”的策略式管理,变孤立的静态管理为全过程的动态管理。高校人事管理者要牢固树立起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理念,把单纯的“人事”管理转变成“人才资源管理”,以“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才开发的观念从事人事管理工作,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人是第一生产力的主体、人是第一资源的管理理念。

2.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首先要保持学校内部骨干教师相对稳定,切实改善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和后备人才的教学、科研条件、住房和生活待遇等,使之赶上或接近同级同类学校水平,并激励更多的教师爱岗敬业,进入骨干教师队伍。其次是从社会其他部门引进急需的教学、科研骨干充实师资队伍。当然,引进人才一定要把好进口关,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原则,选择学历层次较高的人员,这样可缩短适应周期,尽快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独当一面,挑起大梁,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再者是注重培养。对人才既要使用,也要让他们有更多学习、进修的机会,使他们知识不断更新和积累,跟上时代潮流,跟上科研前沿,甚至在某些领域处于前沿领地,成为领头雁。

3.努力提高高校人事管理者的自身素质

篇(7)

一、指导思想

围绕“平安余杭”建设战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指导原则,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安全生产工作部署,深入分析我区安全生产工作中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形势新任务、新矛盾新课题,通过开展深入调研,理性思考,把握特点,探索规律,建立安全监管监察长效机制,促进全区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

二、调研和论文选题的参考范围

1、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如何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通过什么方法和途径,才能保持高压态势,并使安全生产工作常抓常新。

2、落实“两个主体责任”。目前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如何进一步巩固全区安全生产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如何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贯彻落实《余杭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

3、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面对我区企业量大面广的实际,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指导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4、建立长效机制。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从哪些环节着手建立长效机制。

5、深入持久抓好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排查治理是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途径,也是加强安全监管的有效措施。如何使这项工作如何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并在基层特别是在企业得到落实,取得实效。

6、加强监管监察队伍建设。如何建立健全与安全监管监察繁重任务相适应的安监队伍,采取哪些得力措施,提高区和镇乡两级安全监管监察人员的业务素质。

7、完善执法手段和途径。现阶段安全监管监察执法有哪些手段和途径,如何用好这些手段和途径。

8、加强和改进联合执法。采取哪些办法,才能充分调动相关部门的积极性,提高联合执法的效率效能。

9、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我区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应急救援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应着力抓好哪些环节的工作。

10、营造有利于加强安全生产的舆论环境。怎样形成强大的舆论环境,凝聚全社会共识,为加强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三、论文的基本要求

1、以上所列10个论文选题为参考范围,可在此范围内根据研讨需要自定题目,但要紧紧围绕所列研讨方向。

2、论文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既要体现一定的思想深度和理论水平,又要理论联系实际,回答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增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论文要紧扣主题,观点正确,思路和逻辑关系比较清晰,语言比较精炼,力求数据准确,列举事例具体,分析问题深入,善于抓住本质,把握规律性。

四、论文的组织与评选

论文征集活动结束后,区安全监管局将对推荐稿进行评选,并予以一定的奖励。

五、工作要求

篇(8)

2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与机制体系

2.1健全完善管理规章制度与管理规范

我们编制了《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手册》,手册中明确了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导师互选办法和程序,开题、评审和答辩,以及各阶段提交资料时间安排与规定等,明确了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要求和这种资料格式规范等。该手册对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起到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的指导性作用。

2.2强化实践教学课堂内外兼修,提升学生科研水平

我们为了提高体育类学生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能力,在教育部关于本科课程设置要求下,最大限度地开设科研能力培养方向课程,如《科研与方法》、《统计学》、《评价》、《办公自动化》等,还开设了课外实践课程《信息存储与检索》、《方案设计》等,这课程将毕业(设计)论文选题、集料收集整理、方案设计、撰写等毕业(设计)论文诸多环节贯穿于其中。

2.3完善机制,论文实施教评分离制度

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审和答辩采取教(指导)与评价分离制度,做到在评审和答辩过程中导师完全回避制度。在评审阶段,我们采取统一盲评。答辩也采取导师回避制度,同时在答辩时不能让答辩委员知晓导师信息,答辩没有通过的学生,则须修改后进入第二次补答辩。

3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管与防范体系

3.1论文质量的前期监管与防范

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前期监控、管理与防范是指监控和防范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之前的一些工作开展情况。根据我院专业培养方案规定,前期工作都是在大学生四年级上学期进行。主要有导师遴选、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确定、任务书和开题报告撰写以及开题等工作。为了确保导师质量,我们规定只有高级职称和具有硕士及其以上学历的讲师才有资格申请担任指导老师,再由论文工作领导组对导师资格、科研能力、责任心等方面遴选合格导师。遴选合格的导师与学生进行导师互选。每年11月份由导师指导学生选题,确定题目报评议委员小组评审,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报论文工作组、学院督导和学校督导审查备案。题目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更改,如需修改者,须提出申请报批方可。导师按照要求下达任务书,并指导学生完成开题报告撰写,每年12月份由4个评议委员组成小组进行开题报告会,开题通过者备案,未通过将进行再次补开题。

3.2论文质量的中期监管与防范

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中期监管与防范是指开题之后到提交盲审论文之前,这阶段对论文题目更换、导师更换、撰写过程等情况的监控、管理与预防性防范。很多高校开题之后,学生离开学校疏于管理,造成论文无法按期保质完成。我院在次年3~5月份要求学生必须回校,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论文,除了指导记录外,还实行每天学生指纹签到打卡制,杜绝代签虚报到校情况。按规定时间提交论文第一、二稿和定稿到工作小组处,每阶段稿件由评议小组审核,符合要求方可进行下一阶段撰写工作。对出现签到缺席4次(8学时)和未按时提交论文稿件者,只能参加补盲评和补答辩。在整个过程中做到环环相扣与监控。

3.3论文质量的后期监管与防范

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后期监管与防范是指论文的盲评和答辩等情况的监控、管理与预防性防范。校督导和院督导全程监督个环节是否符合规范和要求,学院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完成本阶段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盲评和答辩工作安排,评议委员负责具体盲评和答辩的评审以及评优。盲评和答辩均采取集中评审、导师回避制度。在盲评和答辩过程中控制委员间分值差<10分。除了答辩不通过外,其余每组末位2位论文采取末位集中评议淘汰制,实现组别间答辩标准尺度把握差距的最小化。

4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风险防范与监管的评价体系

4.1建立四阶段论文评价体系

建立完善的、层层把关的、由导师、盲评、答辩评审、评议委员(终评)等四阶段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价体系,每个阶段评价标准不一样,考查学生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角度不一样。在某一个阶段评价不合格,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组将反馈评价意见给学生和导师,学生根据意见,结合自己论文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再次提交评审,如果第二次评审仍不合格,不再进行后面阶段评审,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将不予以合格。在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每个阶段分值比例为导师占20%、盲评40%和答辩评审40%。评议委员(终评)不占具体分值,但是评议委员(终评)为最终审议,也有评议分值和修改分值的权利。

篇(9)

摘 要:本科毕业设计是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毕业设计的质量是衡量专业办学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文章以黑龙江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为例,阐述其提升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毕业设计;软件工程;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6-0076-02

软件工程专业以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理论为基础,培养具有软件开发、测试、运维、评审和软件项目管理能力的高级人才,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具备较强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对学生进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着力培养学生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工程实践能力。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也是教育部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观测点,国家教指委编写的《软件工程专业规范》中明确指出: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不低于16周,选题应来自软件开发实践或科学研究,须具有明确的应用背景或者能体现科学前沿性,有合适的工作量和一定的技术难度[1]。同时,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范围中也将毕业设计(论文)的落实及效果作为审核要点。因为毕业设计(论文)不仅是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体现,也反映了一个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以及专业教师的执教能力、专业水平和行业知识。另外,毕业设计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就业状况,很多用人单位把考察毕业设计作品的水平作为是否录用毕业生的依据之一。因此,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是,现阶段我国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还存在许多问题[2]:立题方面,毕业设计题目不能很好地结合企业技术需求,而且有大量重复题目;师生沟通方面,指导教师与学生沟通不够,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指导教师设定的题目,导致不能较好地完成设计内容;监管方面,过程管理不够完善,许多学生在整个毕业设计周期的前三分之二的时间基本不做设计,只在答辩之前的一个月才动手做设计,导致效果不佳,还有些学生基本上自己不动手,在网上或企业找一些“”来替自己做毕业设计;文档规范方面,没有完善的文档的规范化管理,导致毕业设计的各阶段文档书写不规范,数据不准确,形式不统一等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自身现状,黑龙江大学软件工程专业通过采取整合校企资源,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监控和管理,制定激励机制,完善毕业设计管理体系等措施,使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和互动,提高了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同时提升了学生就业率。

一、利用多方资源做好毕业设计选题与立题工作

恰当的选题是做好毕业设计的必要条件和前提。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国家对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需求十分旺盛,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同时各个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招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从目前全国319所设有软件工程专业的学校看,2013年该专业平均招生300人左右。专业招生人数的增多给毕业设计选题带来了带来巨大挑战[3]:一方面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要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创新性,同时还要与行业需求相吻合;另一方面要保证选题的唯一性,不仅要避免学生之间的题目重复,还要避免与之前毕业生的题目重复,因为重复的选题会使学生产生投机的心理,导致“打酱油”现象。针对上述问题,黑龙江大学软件学院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1.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对一部分在企业实习的学生采取“三位一体”的双导师指导模式。即企业项目为载体,学生为主体的模式,校内和校外导师为主导。这部分学生一般是在大三下学期暑假就已经进入企业实习,而我们每年毕业设计选题工作是在十一月末,也就是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三到四个月的时间,学生经过企业阶段的培训,对企业的生产过程、企业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学院组织校内外导师和学生共同协商,以企业项目或子项目为学生确定毕业设计选题。2.充分发挥导师的资源优势,学院大部分教师都有自己的科研课题,这些科研课题有些是直接来源于企业的横向课题,还有一些是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研究课题,我们鼓励教师从这些课题中提取出一些子项目让学生实践,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3.充分挖掘学生的专业技术特长和兴趣点并结合学生的择业倾向,确定最能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的选题。毕业设计的选题不仅要与实际需求相结合,更重要的是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兴趣。只有学生对选题有兴趣,他们才能尽早地进入状态,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和积极主动意识。所以,选题阶段导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沟通导师可以了解学生的能力、兴趣和择业倾向,学生也可以对选题,有进一步的认识,对于不感兴趣的选题学生也可以通过与导师进一步的探讨进行题目的修订。

二、注重环节审查,加强过程监管

虽然“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是如果缺乏中间环节的监管,仍然不能保证好的效果[4]。因此,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我们制定了明确的质量标准、管理条例,并由院长、学术委员会、系主任和教务办主任组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委员会,负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评定和监管,同时保证管理条例的严格落实及各个环节工作的正常进行。为健全毕业设计(论文)的监管机制,学院先后规范和完善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开题报告》《开题评分标准》《中期报告》《中期检查标准》《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及模版》《毕业设计(论文)盲审表》《答辩程序和评分标准》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和文档标准,使毕业设计工作在制度和规范下能顺利有效地进行。每年毕业设计工作之初,我们都要给学生开一个动员会,在会上阐明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以及毕业设计对他们未来工作的影响,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系主任还要向学生介绍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各阶段的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以及各环节检查的内容、需要提交的文档,使学生在毕业设计开始时能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我们也要求指导教师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坚持每周开例会,检查学生的工作完成情况,并提出一些有技术含量和理论深度的问题启发他们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与学生一起确定后续任务。此外我们组织开题检查、中期检查,对开题检查成绩后30%的学生,不但检查中期报告,还要现场检查程序。对于中期检查不合格的学生,要求限期整改,如果仍然不合格则取消答辩资格。在答辩之前,我们还要对论文进行盲审,盲审不合格的学生不允许答辩,对有异议的论文要提交学术委员会做最后论证。虽然学院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在各个环节上的审查都非常严格,但我们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研讨交流,博采众长,相互提高,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抓出多少不合格的学生,而是想通过大学阶段最后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沟通交流等综合素质。

三、严把答辩关,保证毕业设计质量

答辩是毕业设计(论文)考核阶段的最后环节,这个环节既是学院对学生毕业设计的验收和鉴定,同时也是学生对自己工作的总结和汇报。通过答辩,学生不仅展示了毕业设计工作的效果,更展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作为教师,每年都要指导多个毕业设计(论文),而学生一生只能经历一次本科毕业设计,而且毕业设计答辩能否顺利通过,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的认定。因此对学生来讲,毕业答辩至关重要。这有点像外科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医生每年要做很多手术,对他们而言手术已是司空见惯,但对于患者本人,可能一辈子才上一次手术台,而且生命攸关。所以,我们要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同时在毕业答辩中严格把关,保证质量,更要秉承“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我们的毕业设计(论文)答辩采用小组面试形式,每组由四位副高职以上教师组成,答辩流程如图1所示。答辩当天向学生公布成绩,毕业设计(论文)总成绩由开题成绩(10%)、中期成绩(10%)、指导教师成绩(10%)、答辩成绩(70%)构成。对于优秀的和不及格的学生,我们还会重新组建答辩组进行二次答辩。这是考虑到答辩组之间认同度的差异而导致评分标准出现偏差,可能有些答辩组打分会偏低,有的组打分会偏高,即各个答辩组评分信度不能达到一致。二次答辩可以有效地消减组间评分差异,从而使申报校优秀论文人选和未通过人选的确定做到公正、公平和有效。

图1毕业答辩流程图

针对软件行业特点,我们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合理利用多方资源拓宽毕业设计(论文)选题途径、健全和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监管机制等手段,确保了毕业论文质量的稳步提高。几年来,黑龙江大学软件学院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受到校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获校优秀论文比率一直位于学校前列。实践证明,加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监管,不但提高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独立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进而也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规范[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4.

篇(10)

一、加强工程硕士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环节考核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自1997年起,我国开始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主要面向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培养掌握某一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独立担负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在工程硕士培养中,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两个环节尤其重要。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培养单位要对研究生实践实行全过程的评价考核,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学位论文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必要环节之一,是评价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主要指标,通过解决专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培养工程硕士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工程硕士职业素养的目标。

因此,加强对工程硕士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环节的考核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更好地促进工程硕士重视专业实践和论文写作,促进工程硕士能力得到更全面的锻炼和提高,促进工程硕士工程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提高。

二、构建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环节考核体系

专业实践贯穿课程教学和学位论文两项工作,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核心环节。因此,加强对实践环节的考核,才能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真正将理论与实践、学术与工程结合起来,实现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然而,目前工程硕士实行校内课程学习和企业专业实践分段式培养,受限于企业导师的责任心、重视度等因素,学生专业实践存在指导不力、监管不足、考核缺失等问题。特别是专业实践考核,形式化现象较突出,一般是由学生在实践结束时撰写一份实践报告,校内外导师根据报告给定成绩。这种方式的考核并不能真正衡量工程硕士的工程经验和实践能力。因此,亟须构建科学有效的专业实践考核体系。

1.严格专业实践考核,凸显专业实践重要性。

对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考核以提升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将工程理论运用情况、工程技能掌握情况、实践计划完成情况等作为主要考核内容,重点考核学生通过实践是否掌握了从事实际工作所必需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是否提高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专业工作的能力等。对专业实践的成绩评定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成绩合格及合格以上者,取得相应学分,成绩不合格者,必须重新参加实践学习。研究生实践成绩记入研究生个人成绩档案。凡实践成绩不合格者,不允许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2.明确校内外导师考核职责,加强实践监管。

专业实践环节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成立联合指导小组,共同研究和解决专业实践环节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校内导师在理论知识、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和企业导师在工程实践经验方面的优势,使工程硕士在学术水平和实践水平上得到全面提高。在专业实践过程中,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之间应建立常态沟通渠道,保证信息共享、交通畅通,形成有效的实践环节指导和监管机制。研究生根据企业实践情况,按时填写实践周志,总结实习经验和心得,并按月提交给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评阅;两位导师根据实践周志对学生进行考评,全面了解实践过程,及时调整实践内容及进度,共同完成高质量的实践教学任务。

3.过程考核与终期考核相结合,提高考核全面性。

对专业实践的考核应由过程考核和终期考核综合评定。过程考核主要以研究生实践工作量、出勤情况、实习周志、工作表现及态度等为考核依据;终期考核主要以实践报告、企业导师考核鉴定材料、实践单位意见等为考核依据,校内组织实践学习成果汇报会,校内外导师及同行专家参照研究生详细记录的实践内容、实践过程、实践体会、实践成果等情况进行最终的考核。通过对工程硕士实践环节的过程考核和终期考核相结合,既可以加强对研究生的监管,强化实践效果,又可以充分保证专业实践考核的全面性、科学性、合理性。

三、构建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环节考核体系

学位论文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主要环节。作为一种检验手段,学位论文评价既是对工程硕士学习成果和创新能力的综合衡量,又是对其实践能力、工程经验及职业素养的全面测评。因此为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应加强质量把关。

1.加强论文工作监督,实行全程考核。

由于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分企业专业实践和返校集中撰写两个阶段,为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必须加强论文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对论文选题、中期检查、论文评审、论文答辩等环节进行全程考核。

高校应通过组织开题报告论证会,成立由校内外导师、同行专家组成的审核小组,对工程硕士论文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案等进行论证并提出修改意见,开题报告通过者方可进入论文撰写阶段。其后,高校应组织考核专家针对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开展中期检查,针对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指导意见,从而保证论文工作顺利开展。在工程硕士参加答辩前,高校应组织同行业专家进行论文评审,根据对研究生综合运用理论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及论文成果实际效益的评价,做出是否同意答辩的结论。论文答辩环节,高校应邀请其他高校、企业具有深厚理论和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成立论文答辩委员会,专家根据研究生实际答辩情况,对论文学术水平进行鉴定,并给出是否通过答辩的结论。

2.制订论文评价指标,明确考核标准。

制订科学、合理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有利于规范学位论文考核标准,从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评价,应重点突出对论文选题的工程背景和实用价值的考核,对论文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先进性进行评价,对研究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进行鉴定。

表一 学位论文评价指标及权重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可采取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不同形式,因此针对不同论文形式其评价的主要观测点应各有侧重。

表二 不同学位论文形式的评价观测点

3.明确考核职责,确保考核力度。

在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考核中,应明确学校、培养学院、导师的考核职责。学校、培养学院负责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进度和形式进行督促和检查,校内外指导教师负责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进行检查指导和评审。通过建立起学校、培养学院、校内外导师三级考核评价机制,加大论文考核力度,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和水平,进而促进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教研[2009]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

[2]盛伟,申爱兵,等.国家“特需项目”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的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

[3]俞继仙,苏玉亮,等.基于网络系统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考核与激励体系的构建[C].2012.

篇(11)

(一)高校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不够

1.高校缺乏完善的毕业论文教学体系

首先,从毕业论文课程设置上看,大多数高校更加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教育,开设的基本理论课远远多于论文写作实践课。其次,缺乏针对性强、适用性高的毕业论文教材,本科生在完成毕业论文是缺少基本指导。另外,一般的毕业论文指导课往往是理论技巧灌输,加之该类课程一般开设在大学三年级,此时的本科生并没有太多事论文写作经历,大部分本科生不能带着问题进课堂,听课的积极性不高,效果不佳;而真正等到完成毕业论文时,这些缺乏实践的理论却所剩无几。

2.高校缺乏完整的毕业论文监管体系

虽然说高校理念上十分重视毕业论文的质量,但当面对大量的毕业生毕业与就业问题时,高校对毕业论文质量的监管自然就被放到了次要位置。加之毕业论文质量的监管需要多个部门形成合力,而高校自身教育教学机构庞大,各个部门各有分工,在没有规范的制度体系作保障很难形成一个严密的监管体系。

3.高校的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毕业论文的完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前期基本写作能力的训练,基本写作规范的养成,研究思维的形成都是需要在实践中培养的。但由于经费投入的不足,研究设备的匮乏,项目基金申报困难等,使得本科生很难有机会参与科学研究实践。

(二)论文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不足

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使得高校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有的指导教师所指导了毕业论文数量远远超出了其经历范围,这导致用以指导本科生的时间偏少,精力投入不足。有的教师在对本科生的教育教学中缺乏对本科生科学研究实践能力培养的意识,也有部分教师因责任心不强缺少对本科生的有效指导,导致本科生在毕业论文质量不高。另外,有的论文指导教师由于自身知识结构、层次方面的问题,对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存在局限。

(三)本科生自身的原因

有的本科生由于缺乏基本的科研素养,选题不当,导致在毕业论文完成过程中困难重重。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就极易丧失信心,对论文的写作与修改敷衍了事。另外本科生论文写作自主练习的积极性不高,使毕业论文写作所需的各种技能欠缺。加之本科生所面对的严峻就业形势,当毕业论文与就业有冲突时,毕业论文的完成自然被排斥开来。来自外在的不良学术氛围,本科生缺乏坚决的抵制意识,对待毕业论文也就采取消极的态度。

二、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一)高校应高度重视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相关工作

1.改进毕业论文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为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夯实基础

首先,在课程的设置上,要“构建完整的研究类课程体系”,各类课程安排应结合本科生实际情况设计。其次,组织教师编写适合本校本专业学生的论文写作教材,为本科生论文写作提供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教材。第三,在教学活动中,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提高本科生的科学素养,课程论文的形式训练其的科学思维、写作技能。

2.加强毕业论文监管工作,为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提供制度保障

要对毕业论文实行全过程监管。在毕业论文准备阶段“是建立毕业论文的教育制度,包括制定完备的管理制度”,把毕业论文的开题纳入毕业论文最终考核指标中。在毕业论文创作阶段,建立不定期的研究进展抽查小组,督促其论文计划安排的任务。做到“全程监控;客观评价,严格答辩;开展成果交流,加强学风建设”。

3.鼓励本科生参与各种科研项目,为本科生科研水平的提高创设条件

高校要鼓励本科生以个人或研究小组的形式申报个级别项目课题,并为其提供资金支持。鼓励教师在完成项目课题中为本科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其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在参与科学研究的实践中锻炼科学思维,训练科研技能,养成正确的科学研究精神和学术道德。

(二)论文指导教师应自觉肩负起论文指导的重任

首先,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应根据自身工作任务情况,一方面,要把指导毕业论文数量控制在精力所及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要对本科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其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完善知识结构;要以身示范,严守学术道德。再次,指导教师应当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指导和督促学生制定和实施论文的研究进度。

(三)本科生自身对毕业论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即使高校和论文指导老师对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高度重视,但若本科生自自己不提高认识,不端正态度也难以提高大学生的论文质量。首先,要端正学术态度,践行科学研究基本精神,恪守学术道德。其次,本科生要认真学习论文写作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重视毕业论文,把毕业论文当作锻炼思维,提升能力的有效方式。第三,在日常学习中本科生应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科学研究的素养,多读多写多思考。第四,进行高效的时间管理,协调好考研、就业与论文写作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玉花.谈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J\].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2009,(02):61-62.

\[2\]肖宝华.论开放教育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保障\[J\].继续教育研究,2011,(7):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