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传统德育思想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8 14:59:3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传统德育思想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传统德育思想论文

篇(1)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包括的门类很多,可供借鉴的地方很多,具体可以在“仁爱”“和谐”“德性”等方面能对个人产生良好的影响。首先是“仁爱”。“仁”字在儒家文化中出现了多次,传统文化认为人生天地间,最重要的道德使命便是要“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不断的提高自己,通过教育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仁”者,要学会“爱人”,关怀别人就是这种理念的最好体现通过自身道德丢杨能够至于“三德”的境界,“若行五道,必须达德,无知不能识其理,无仁不能安其事,无勇不能果其行,故必须三德也。”其次是“和谐”。传统文化的思想便是一种中庸和谐的思想,古人还强调“礼之用,和为贵”,这种思想强调,做事要恰当,合乎原则和规律,认识自然界的一部分,万事万物有着自身的运转规律,人要按照规律从事自己的活动;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在处理长辈和自己的关系的时候要凭借自身的道德,靠自身的修养去帮助别人,影响别人。现代传统道德文化的思想也充分体现了“和谐”的博大、包容精神。再次是“德性”。这主张的是每个人从自身的道德出发来完善自我,在中国文化中,人是因为有道德,德性被作为区分的根本,也是人格尊严的体现,传统文化要求个人从自身思想和行为出发,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精神。传统文化讲究秩序,也能有效地避免过激或对抗行为,减少代际之间摩擦与社会内耗,使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带有浓重的人情味,较为稳固持久,对社会具有良。

(二)传统文化对青少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自古以来,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团结协作、勤劳朴实,这些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能够规范人们行为的社会准则,它通过规范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引导人们明礼知耻,强化个人正确的道德意识。同时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有助于锤炼青少年的个人品德,学善戒恶,涵养良好的德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境界,逐渐成为道德高尚的人,这是儒家提倡的君子操守。其次,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健全的人格。对如今的应试教育模式加上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很多青少年在人格上容易即兴,出现了袁源杀父弑母,马加爵杀人等极端事件,青少年缺乏与人共处、与人合作的意识,这些悲剧说明了部分青少年人格的不健全。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让青少年学会尊敬、关心和体贴自己的周边人和事,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培养责任心、爱心、感恩的心,做一个人文素养、文化品位、道德品质较高的人。最后,有利于维持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对建设现代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弘扬传统,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使整个民族形成民族软实力,能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以此推动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

二、通过传统文化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一)把握学校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实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更多是训斥、批评,学生的接受度比较差。笔者认为通过传统文化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不能继续这样,青少年的不良思想道德更多的要靠他们自己去认识,去思考。比如可以小悦悦无人救的悲惨遭遇,以及古代的司马光砸缸等为例进行对比论辩,让班级小组组成不同的阵营进行论证,在课堂探讨“见死不救”的对不对中形成了热烈的气氛,有力的揭示当今社会道德的缺失,并激发起学生的正义感和同情心,完成德育教学的目标。这样就摆脱了那些声嘶力竭的训斥,摆脱了无聊的灌输,形成了另外一种平实的风格,充分的让大家意识到了不良价值观带来的辛酸。另外很多青少年年龄小,思维活跃,学校教学还可以展开一些相应的角色扮演活动课程,能够充分的调动青少年的参与感和教育的有效性。在具体的实施中可以以董永“卖身救父”等为话题自己编个话剧,把要扮演的情景及其特征加以说明,鼓励组员自愿扮演各个角色,自己自主的决定内容和台词,最好包含矛盾和克服矛盾的剧情冲突。在宽容、安全的气氛下,学生通过投入演出来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深入地了解真实情况和他人的感受,了解对与不对到底在何处。这种模式能让青少年了解传统文化的奥妙,这样都可以更好的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二)掌握社会教育

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相互组织课外活动,增加一些公益性的活动和倡议,如组织“为家长洗一次脚”、“一日打工者”、“一日小老师”“一日交警”等具体的活动,使学生充分理解到各行各业的不易以及自己曾经的不良行为,活动之后可以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慨,这样会在不同学生之间的带动下行动起来。还要加大一些实践文化的宣传力度,注意挖崛正反两方面的典型,然后采取适当的段加以宣传,宣传社会里的好人好事,用典型的力量去影响、感化被教育者人的思想,引导他们从多种多样的思想行为中分辨出哪些是需要弘扬的,是学习的榜样,而哪些是应该抑制、是应该坚决给予取缔的。还可以建设一些书法社、围棋社、象棋社等组织机构,帮助青少年闲暇时间多贴近传统文化,少接触不良信息。只有在实践中,青少年的一些不良的行为和问题都能够得到纠正,自我修养和社会文化价值观显著提升,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三)注重家庭教育

一个人价值观念的萌发和价值观的养成都是和家庭有关的,青少年思想教育中离不开父母的辅助。作为父母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父母也要多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礼貌待人,孝敬孩子的爷爷奶奶,坚守诚信。现代社会流行起了传统价值观,很多传统家训对指导孩子教育非常有用,如司马光一生侍亲至孝,当他的父母相继病病殁后,他“毁瘠如礼,哀不自胜”,既伤痛父母双亡,更深感孝道重要,於是闭门钻研孝经,曾说“:孝经文字虽不多,然立身治国之道,尽在其中矣。”司马光的孝行,深深影响儿子司马康,他生性至孝,遗留给后代子孙就是孝以侍亲、忠以事君、诚以待人、俭以养德的家风,这对调节家庭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促进家庭和睦、和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中也可以吸收这种特色,对日常生活进行统筹安排,家庭成员以身作则,为社会办实事,尊敬长辈,善待老人,邻里互助,团结无纠纷。

篇(2)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1-0170-02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千年的生息繁衍中形成的,具有理论化及非理论化体系,是影响整个社会,呈现出稳定的共同心理状态、精神意志、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等精神成果的总和。而儒家文化的发展及演变更是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线。就内容上而言,儒家倡导的仁政王道,道家因循的清静无为、以退为守,法家主张的循名责实、信赏必罚,这三者共同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三位一体要素,并深深浸透在民族的性格和心理之中。其基本价值体系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干,同时兼容道、法、墨等诸子百家而发展起来的。本文就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作一些探讨。

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联系

随着人们独立意识、自主意识、自我选择意识和竞争意识的逐步增强,面对西方思想的涌入与意识形态的渗透,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迅猛浪潮,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发展进步所带来的种种冲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当代教育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质,突出表现在教育对象在价值观、思想意识、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多元化与复杂化。这无疑给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也给传统文化的反思提供一个平台,促使我们思考传统文化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处的位置,其蕴含的价值借鉴意义何在,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何作用等等。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它并不是白纸作画,也离不开本土化的国情和人情。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对本民族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影响,在相互叠加影响之下形成了本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文化传统,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史。但与此同时,我们不能仅看到传统文化中精华的一面,也应意识到传统文化具有复合性的特点,它也同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一样,精华与糟粕并存,有待我们在继承时进行筛检。文化建设不是切割历史,而是需要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提炼,并在时代的基础上,将其不断发展,推陈出新,不断发扬光大。若欲使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当代价值,必须在建立民族自尊心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借鉴与改造、批判与继承、摒弃与创新的方式,用科学的方法“去粗取精、去旧赋新、去伪存真”。

二、传统文化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第一,将“仁”作为人文价值观的核心。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强烈的人文精神,传统文化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在许多古籍中都有记载。《尚书》中有言:“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传》中也有记载:“夫民,神之主也。”也就是说即使是上天,也必须顺从人民的意愿,只有民心、民意,才是神灵希望君主始终重视的事物,先办好人的事,然后再去致力于神的事,足以见得古时已将人置于中心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中又以“仁”作为最高理想和价值体现,同时也是道德规范的最高准则。儒家思想中的“仁”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要求我们能够尊重人,爱护人,礼待人,重视人。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观念正是以“仁”为中心的文化道德修养,也正是这种“仁”的精神最终塑造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从而造就了一批杰出的仁人志士。

第二,将“和合”作为统一发展观的基准。“和合”强调的三个方面的和谐统一——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仁”和“义”的思想本身就充分体现了人、我、群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上,“礼”也是“仁”的另一表现形式。孔子有言:“克己复礼为仁”,是希望人们都能够正身、自律,以礼待人,这与我们现在的道德、行为标准也是一致的。现代生活中,在精神生活领域,我们仍然以做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推己及人”的程度为人际和谐的标准,“天人合一”则是在处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时所奉行的准则。

第三,强调对人的群体性和求同性的重视,体现出较为浓厚的“价值理性”色彩。传统文化主要强调在社会教化和自我修养的双重影响下,使人成为能够为社会所需要和接纳的人,也成为能够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群体价值的核心价值主要在于对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提倡。“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同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弘扬的是一种个体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0)-16-0177-0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主性,体现现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富资源。”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民族智慧的凝结。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要素是优秀的传统思想,它汇集了儒、道、墨等思想精华,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及转型提供了深厚的土壤,是其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膏内涵

(一)、传统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蕴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立足于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的治国人才而展开。无论是儒家的“内圣外王”还是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的“新民德”都注重道德境界的培养。在《大学》篇中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明明德,”就是将每个人天生具有的道德萌芽发扬光大;所谓亲民,即“爱民”,它是儒家仁者爱人思想的体现。要爱民,就有不仅自己为善,还须帮助别人为善,使民众去其旧习而自新;所谓“止于至善”,就是每个人都要在他所处的地位上恪守其道德义务,并要不断攀登新的道德目标,努力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

(二)、传统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张扬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理想的民族,我们祖祖辈辈在这块土地上进行着生生不息的创造。造就了辉煌的中华文化,使我们这个民族绵延至今而不衰。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论述可谓源远流长,这种教育内容立足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展开,对现代每一位社会成员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从两千多年前的先哲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这种以理想信念为主体的人生观,家国一体的世界观。

(三)、传统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价值的肯定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普遍重视人的价值,关于人的论述已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孔子在我国的历史上第一个创立了完整的伦理学体系,其思想的核心是“仁者爱人”,这里的爱人是爱一切人,爱人的道德意识着眼于人的共性,而不是个别等级的人。这一思想包含着对人的价值的普遍尊重。其继承者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观点,体现着朴素的民本意识。

(四)、传统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践履

每一位受教育者,既具有人的共性,又具有作为个体的独到之处,孔子在两千多年前首创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现在仍有深远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随处可见关于教育方法的论述。“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启蒙式”的教育理念,注重“内省”的教育观。仍深刻地影响着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推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传统文化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中华优秀文化博大精深,它深深根植于我们这片沃土。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华文化是一种以扬善惩恶为核心,以真善美相统一,以文化教化为目的的一种伦理性文化。中华优秀文化值得我们回味,更值得我们借鉴,对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应传承这种优秀文化,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一)弘扬“仁、礼”一致的道德观,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创新。无论是儒家的“内圣外王”还是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的“新民德”,都注重道德境界的培养,可以说,正是这种自孔孟以来的道德传承,才造就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我们这个民族极富涵养的人格特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就了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中“谦和”的形象。

(二)传承理想信念、家国一体的价值观,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理想的民族,我们祖祖辈辈在这块土地上进行着生生不息的创造,造就了辉煌的中华文化,使我们这个民族绵延至今而不衰。对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我们要传承这种精神,进行理想励志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每一位公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三)崇尚“民本”意识,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但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具体的现实的人,他们是有血有肉,具有真情实感的人。从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到严复的“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无不体现着对人的重视,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我们要传承这种思想,在教育过程中充分重视人的作用的发挥,尊重他们的利益诉求,不断实现人的价值的提升。

(四)重视“因材施教”,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孔子在两千多年前首创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对现在仍有深远的影响,“因材施教”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应处于统领地位,这一教育方法要求对不同的教育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在教育过程中,要培养高素质的教育队伍,并体现教育队伍人员来源的多样化,在环境优化、劝说引导、实践锻炼等方面充分体现每个受教育者的不同之处,为每个受教育者制定符合其自身的教育方案,在潜移默化中,推进教育方法的创新。

参考文献:

篇(4)

一、引言

2008年1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止2007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2.1亿。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网民职业构成结构中学生所占比例最大,达到28.8%,而这其中文化程度本科的占16. 1%、大专占18.7%。对于紧跟时代步伐的青年学生而言,网络已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地,以这一群体为重要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必然要将视线投向网络,“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者们在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对策的问题上进行了积极探索,成果颇多。本文试图分析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众多对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思路。

二、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网络是把“双面刃”,它一方面给人们带来大量的信息资源,使得“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它的虚拟性及开放性却也极易对人们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尤其是对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网络在提供一种新的教育载体的同时,更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对此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界争论纷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持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利的一方认为,网络中高容量的信息环境,在时间上、空间上的自由性都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资源;网络中交往主体的平等性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创建了自由对话的平台,从而改变了传统教育中那种单向式的“你讲我听、你打我通”的权威主义教育模式,促进了双方信息与意见的交流,从而有效地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而网络的开放性则有利于教育者在第一时间内进行真实信息的收集,进而能够作出迅速有效的预测和防范。此外,个性化的服务环境、多样化的服务平台满足了不同个体的需求,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深人人心。与此相对应的是,也有不少学者从网络的虚拟性等基本特征出发,强调了它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负面影响。他们认为,网络世界的交往由于缺乏身体在场,从而使得交往主体脱离了现实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极易产生道德冲突、道德价值取向错位、道德相对主义盛行以及社会责任感弱化等不良现象。而目前的网络世界信息鱼龙混杂、多元文化夹杂其中,、迷信信息泛滥,随意的个性环境和缺乏理性的环境极易令青年学生沉酒其中,丧失自我。这些都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面对着积极与消极影响并存的网络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不能削足适履,更不能因噎废食。库尔特·卢因说过“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人渠道或者继续在渠道里流动作出决定”。对此,针对网络的虚拟性、瞬时性、开放性及互动性等特征,研究者们主要从“自律”和“他律”两个方面探究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的途径及方法。

一方面,主张将重点放在“自律”上的学者们,提出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自我提高、自我约束的要求,并推动双方的互动协作和共同建设,从而达到教育的“合力”。他们指出,教育者应由“教会顺从”的训导者转变为“教会选择”的指导者,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主动利用各种有利资源将自身建设成一支专业化、高效化的网上“环保”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同时应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主动培育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增强正面宣传,引领舆论导向;教育者还应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营造健康的精神环境,抓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并完善政治环境,从而保证人民群众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信任。此外,受教育者自身也需要自觉倡导网络“自律”精神和遵守“网络伦理”,抵制不良信息的腐蚀,积极参与营造科学的网络环境。

另一方面,研究者们着重强调要从体制、法律法规的建设及加大人财物的投人、提升网络技术水平等“他律”的角度来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他律”一要靠立法的完善和及时,要加强法律法规对网络的监管,并形成制度机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同时更要加大物质投人,广泛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更新硬件设备、提高网络技术的安全水平,净化网络空间,创造良好环境;此外还可采用实名制,并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督和管理以建设有序的网络环境。而更为根本的则是要从家庭、学校、社区及传媒等大环境人手,营造全社会齐抓共管、群策群力共创良好网络环境的大氛围。闭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优化途径中存在的问题

如上所述,针对网络社会中的多种特点,学者们都能从各自的视角出发,合理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这对于我们深人了解网络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与帮助有着很大的价值和贡献。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这些观点与论争亦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如下:

第一、泛泛而谈,难显实效。或由于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本身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高科技信息技术缺乏较深人的了解,平时接触不多、研究不够;或由于缺乏有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激励机制,使得目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只是作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附属,重视不够。虽然广大研究者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目前的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网民在网络上的行为呈现出多样性及复杂性。然而目前的研究较多停留在对于现象的描述层面上,缺乏对不同群体的心理及行为特征等的深人研究,因而提出的对策也缺乏针对性,很难收到实效。一些泛泛而谈的对策显得空洞且滞后,另一些脱离网络世界关键特质的对策则只是美好的愿望。当然,这些研究也有赖于伦理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共同努力。

第二、观念陈旧,模式落后。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来,不少研究者的思维方式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上,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大多将其视为传统模式的一种延伸或附属。现有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或原则等也大多是由传统工作方法改头换面而来。借鉴已有的经验固然重要,但是如今的互联网世界,已非新生时对现实社会的简单虚构。虚拟社区、虚拟商店、虚拟会社等等新的名词,与现实社会的社区、商店、会社相比,他们不仅仅只是多了个“虚拟”一词,不再只是反映一种对现实社会的模拟,更多的则是揭示出一种“异化”,是对现实社会的延伸和发展,甚至是以虚拟世界的游戏规则和道德准则对现实生活某些方面的反讽与矫正。由此,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及时更新自我的观念和思维方式。

第三、缺乏立场,随网起舞。与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头换面”直接应用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相对的是,一些研究者陷人了“随网起舞”的误区。面对网络这一新生事物,不少人以为“只要是新的就是好的”,于是忽略了本该坚守的立场,随着网络的指挥棒乱转。网络世界虽然表现出虚拟性、匿名性等区别于传统社会的新特征,然而其终究无法脱离物理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网络交往的主体也是实实在在的人。在幻像万千的网络世界中把握其本质和规律,既要以“变”的思维和“变”的目光来审视其发展,也要以“不变应万变”的沉着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只有教育者在思维模式上真正转变了,才能切实有效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新瓶装旧酒”传统思维的超越:问题中解决对策的探寻

据上所述,针对已有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优化途径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用矛盾分析的方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思索解决问题的出路和对策。

首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凭虚人实”,坚守“身体在场”的教育原则。

作为全球化最显形的投影一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网络社会,影响和改变着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要面对的不过是整个人类社会所需要解决的历史问题的一个折射。“立世德为首,立德育为先”,肩负着育人使命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坚守住“身体在场”的教育,不能“随网起舞”。我们应该加强对网络这一新生事物的理解和认识,扬优抑劣,及时矫正青年学生在网络世界中的失范行为。但是须知网络生存毕竟基于现实社会,虚拟身份亦有确切所指。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在遵循虚拟世界的游戏规则,以化名或匿名的身份与受教育者平等、自由、近距离交往的同时,更要凭虚人实,做好“身体在场”的教育。即摒弃“只要是新的就是好的”的思想,在适应时展的同时,自我反省、回归本然。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教会人们怎样与世界相处、与伙伴相处、与自身相处的实践活动。正如高德胜所说:如果学校教育能够回归本然,在教育过程中使每个人建构好自身,学会与自己交往和对话,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网络空间中迷失自我,动辄着火的缺陷。我们承认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的根本不同,也承认在现实生活中所形成的品质不可能完全迁移到网络空间之中,但我们同样不可否认真正的德性所具有的穿透力和持久性。学校教育要由教育引导向教育关怀转变,由读写算的技术性工具性职能向教会学生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自然社会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的物品及关心知识和学问等方向转变。也惟有如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化为“看不见的手”,真正做到“净化网络环境”,当好“环保工人”。

其次,必须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限度,在实际教育中量力而行。

在探索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如何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转变的时候,我们特别需要克服“新瓶装旧酒”的懒惰思想。面对一个新生的事物,借鉴已有的经验固然重要,但是毕竟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区别,因此需要认真研究和掌握网络空间的思维逻辑和客观规律。万维网的发明者伯纳斯·李曾阐述道:从原理上讲,要使网络成为一种普遍的资源,就必须使其毫无限制的发展。而从技术上讲,如果有任何控制中心的存在,它就会立刻成为限制网络发展的瓶颈,这样网络就永远也不会发展壮大。人出于社会关系、劳动及需要的本质而寻求人际交往,互联网最大的长处莫过于满足了人们对于信息资源交流、共享的需求。人们上网是为了消费信息或在娱乐、消解信息中获得愉悦和满足,几乎没有人上网的目的是为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据在大学生中调查,经常浏览网上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或网页者仅占6. 8%,有时浏览者占25. 8%,偶尔浏览者占38.7,从未登陆过的占28.6%48.1%的学生从未听说过学校有关党的知识专题网站,26. 4%的学生听说未访问过,23肠的学生听说过并只在组织活动时才有2.5%的学生访问过。川这组调查数据充分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的效果不佳,也对我们倡导思想政治教育占领网络阵地,引领舆论导向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毕竟网络世界有自己的“意识形态”—信息主义,不能很好地适应网络世界的逻辑规则必然会被网民所冷落。思想政治教育亦有自己的规律和前提,在强大的信息网络面前既不能“随网逐流”更不能包办一切,应该量力而行。举例来说,“实名制是反网络的,与网络的本性不符,也与大多数网络行者的需要相悖,强行推行的结果只能是毁灭网络。就好像都市是一个陌生人的世界,在陌生人的世界里生活的好处是自由,没有熟人社会的处处约束,坏处是孤独和冷漠,人与人之间缺乏关爱。但我们不能因为都市生活的孤独和冷漠而让都市中的每一个人在胸前插上自己的名卡。

篇(5)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内容

优秀传统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当中沉淀下来渗透在民族行为和意识当中具有生命力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道德情操和礼仪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它体现在相关的经典著作、文化用品等客观物体之中,也体现在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性格特点、知识构成、习俗礼仪等主题之中。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提供着丰富的精神资源。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最优秀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历史结晶。它有着丰富的内容,儒家的“仁政”思想、“人性本善”思想,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都证明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学习,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素质和坚定的信念都要求学生必须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永远比教会学生知识更加重要和艰难。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单一枯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里有着众多的学习方法:孔子强调的思考学习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兴趣学习方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善于学习的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受到思维限制。大学生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可以学习到海纳百川的思维和心胸。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有着法道佛儒墨等学派,相互之间和谐联系,共同存在,可以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

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

要想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融入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是第一位。要以课程建设为主体,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需要反复地仔细挑选,开设各种课程,首先需要开设一个基础的文化欣赏和学习课程,之后开设不同的文化课程,满足学生们的不同需要。比如经典文化著作选读,先秦代表著作欣赏等。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不断地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

2.加强校园的文化活动

大学生每天学习和生活都在校园里面,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建设一个人文的校园环境,可以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接受度。因此,除了在课堂上使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在校园之中,可以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比如,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演讲、竞赛、征文;观看一些经典的影视作品,开展文化和传统节日的主题活动,让大学生在每天生活中耳熏目染,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3.加强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资源使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路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的常客,大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接受新的生活方法非常快速。学校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加大网络平台和图书馆的使用。学校图书馆应该加大对学生们的读书兴趣的了解。根据专业的不同,推荐不同的读书目录,指导大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认识到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的作用和意义,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和阅读经典的思想历史名著,并且结合社会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

4.美化校园环境

在校园举办各种活动属于软件设施,还应该加强对于校园硬件设施的美化。校园的图书馆、教室、操场、寝室、篮球场等地方,是大学生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校园应该在设计的时候加入优秀的传统文化因素,让学生在充满人文气息的环境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比如,在操场树立孔子的石像,在教师和寝室悬挂名人事迹、书画作品,张贴文化知识海报等。

四、结束语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中华优秀文化浩瀚众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精彩的文化价值,通过加强学校的文化课程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加强校园的文化活动,加强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等路径,来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当中。

【参考文献】

[1]李建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研究[J].学园,2014(25):38-39.

篇(6)

从远古走来的中华文明历经兴衰荣辱,依然绵延不绝,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培养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繁衍了无数光辉灿烂的文化成果。这些优秀文化成果的诞生、融合和传承,伴随了整个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历史进程,并在华夏子民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整个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的基本精神,最终培育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

一、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内涵

所谓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视为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动力,即指导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其既可以表现在特定社会群体的思想意识、心理态度、生活习惯、精神信仰等抽象领域,又可以表现在建筑风格、文学艺术、器物工具等具象领域。就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而言,则是指导和推动整个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外在表征和精神内核。

简而言之,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则是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其内核实际上是优秀民族文化成果的思想集成。从性质而言,它是一种伟大的卓越的精神;从表现形式而言,它蕴含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之中。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集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本身是文化进步与发展的结果。从华夏文明诞生之日起,随着中华民族的不断融合、发展、壮大,

奠定民族精神的基础的,正是在传统文化长期演化、融合、提炼、萃取的过程中那些不断推进社会进步的文化思想和观念,这些思想和观念在推进传统文化传递衍生的同时,逐步形成了可以代表民族独特气质的精神因子,并最终支撑起整个民族的精神天空。

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其实质就是在民族精神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推进作用的重要社会思想和文化观念的总和,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那些基本思想和观念。其实,这并不是高深玄妙的思想体系,而是早已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深植于民族潜意识之中的共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总的来说,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演进的过程中,选取几个极具代表性的思想因子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进行大体的描述和概括。

1.“天人合一”的自然世界观。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对于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思想认识以“天人合一”的自然世界观为代表。中国古代思想家大多数主张天人协调,而反对把天和人割裂、对立起来,在他们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可以达到统一。而这实际上就是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强调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循环相适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之相区别的,西方文明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对自然世界的不同理解,最终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进过程中,处处体现了“天人合一”这一思想内涵。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子产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这里的“礼”是天经地义,就是自然界的必然法则,人民按照天经地义的“礼”行事,就是天与人可以相通、可以按照同样的法则运作的思想。战国时期,庄子认为,人与天地自然都是由气构成,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天与人是统一的。他极力主张“无以人灭天”,反对人为,追求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更是以天人合一为基础,董仲舒认为天有阴阳,人也有阴阳,提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两宋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思潮,几乎为各种派别的思想家所接受。张载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在张载看来,“世界的本原是太虚之气,人与天地万物都由气构成,气是天人合一的基础”。

2.“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之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长期以来,中国各种传统哲学派别、文化思潮的关注焦点,以及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主题和价值主题,始终围绕着人生价值目标揭示、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实践而展开。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

中国古代思想家,特别是儒家学者,一贯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立场。孔子的弟子问孑L子如何事鬼神,孔子回答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问人死后的情况,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可见,孔子是将现实的人事、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而将侍奉鬼神、人死后的情况等放在无所谓的地步。而这种以儒学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思想,在后来的封建社会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创造性的发展,并最终奠定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主义基础。

3.“刚健有为”的人生价值观。“刚健有为”的人生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华民族的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和民族进取心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

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孔子已经提出了“刚健有为”的思想因子,他说:“刚毅木讷近仁”。这里“刚毅”指坚定性。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便是其生动写照。在孔子心目中,刚毅和有为是不可分割的。有志有德之人,既要刚毅,又要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固就是强调知识分子要有担当、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孔子本身的经历即是积极践行这一理论的生动写照,他饿陈蔡、游列国、倡仁政,作春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从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长卷来看,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促进社会发展、国家强盛和文化繁荣有重要意义。刚健有为的精神,不仅在我们民族兴旺发达时期起过巨大的积极作用,而且在我们民族危难之际,外族人侵、政权易手之时,也总是成为激励人们起来进行反侵略反压迫斗争的强大精神力量。且看“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式的激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式的感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式的雄心,这些无不是民族自尊自信而表现出来的自强精神。所以,才会有文天祥的那句著名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三、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就其根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即是一种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而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则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目标、内容和方向。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在中华民族长期繁衍生息中,经过长期社会实践所总结和概括出来的,是民族精神形成的胚胎,其本身具有无法比拟的积极性、先进性和优越性,而这正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目标相契合,在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方向和规定内容的同时,也必然地成为其最初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点,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篇(7)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了无数中华儿女,更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竭的重要资源。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思想政治素质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情感是一种对祖国充满热爱、忠诚的感情及愿意为祖国奉献一切的情感。中国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要任务,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利于团结青年一代,更会成为鼓励当代大学生参与祖国建设的强大动力,同时,也更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郑成功、戚继光、林则徐等历代爱国英雄身上体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中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新一代的青年中许多人是在父母的宠爱下成长起来的,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动不动便对社会不满,怨老天不公,缺少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启迪人们将为国为民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不但要有强烈的爱国义情感,更要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体现出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二)意志品质的有效提升

1.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高尚的道德情操

当前许多大学生没有道德感,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仁爱之心和感恩之心,骄傲自大、心胸狭隘,屡屡做出违背道德标准,甚至是触犯法律的事情。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文化素质低下,道德水平不够。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积累的文化底蕴对于道德情操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的“百善孝为先”的孝道思想,“言忠信,行笃敬”的诚信品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的宽容品质,“自下者人必高之,自高者人必下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虚谨慎的思想,“容止所思言词安定”、“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彬彬有礼”的礼仪风范都是当代大学生所需要大力提升的优秀品质,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上述思想的阐述和理解精辟而独到,是大学生们值得关注的内容。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力和自强精神

由于特殊的成长背景,当代大学生中的许多人缺少吃苦耐劳的毅力,独立自主性差,甚至出现了家长跟到学校照顾起居的可笑场面,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自立能力是中国大学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的自律精神;“头悬梁、锥刺骨”、“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功夫深,铁柞磨成针”的刻苦钻研精神;“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不强者不达”的自强精神,恰恰是中国大学生身上缺少的品质。

(三)职业素质的重要影响

1.爱岗敬业精神的启示

许多大学生好高鹜远,不肯脚踏实地地面对生活,跳槽现象频现,失信于企业的现象严重。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专注统一、感恩思想,强调“术业有专攻”、“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这有利于引导大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专心于专业岗位建设,培养其爱岗敬业的精神。

2.团结协作意识的提升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协作意识差,人际关系淡漠,而拥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又是企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和谐统一”,这正好与时代要求相符合,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识大体、顾大局的意识

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忽视集体利益,整体观念和大局意识不强。而传统文化中的整体精神,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讲求付出,歌颂奉献,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培养全局意识,淡化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让其思想更加成熟。

4.刻苦钻研、不断创新精神

时代需要文明,时代呼唤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与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分不开,万里长城、都江堰、圆明园、四大发明等都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当代大学生如果能够将这些文明和精神继承,那么在世界未来的发展必将是不可阻挡的。

二、封建腐朽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作用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由于几千年腐朽的封建文化的左右,其中也夹杂了许多不利于大学生学习的内容,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时,我们要注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学会批判继承。

(1)中国传统文化重德轻法,过于宣传“德治”,缺少民主法制思想,专制思想浓厚,不利于大学生们法制意识的培养;(2)过于严格的等级观念,强调天生的地位差别,不利于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同时也让部分大学生过于迷恋“官本位”,权力欲明显,认为当官是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这在目前高烧不退的公务员考试中体现得最为明显;(3)过于强化从众心理,个体永远淹没于群体,让部分人正常的自我意识受到压制,不利于个人心理健康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4)过于强化“无为”思想,如“君子无所争”、“木芳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的思想,让一部分人的竞争意识受到压制,也为一批大学生颓废生活、无所事事提供了借口,而健康的竞争恰恰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这种“无为”的思想不利于大学生在竞争中创新和发展。(5)过于强调“关系和人情”,亲情和友情是一个人丰富情感的表现,但是过于强调各种关系和情谊,往往会造成对事实和公平的歪曲和损害,现实生活中,任人惟亲、家族腐败的现象其实是一种“重情重义”情感的畸形表达。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关系”,却对自己个人能力不作高要求,歪曲了社会的公正性,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三、新时代下积极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一)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我们应该在高校营造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沐浴在文化的气息中,成长在文化的熏陶下。一方面是通过各种学生活动的开展进行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的营造,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可以邀请国学名家到校园内开设传统文化系列讲座,鼓励学生建立相应的学习型社团,进行自主研究,并通过文艺表演、电影节、知识竞赛、写作比赛、演讲比赛、研讨会、读书节等各种活动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

另一方面则是利用目前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信息社会,网络教育不可忽略,如今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用户的一个主力军,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正受到网络的深刻影响。我们要及时转变教育方式,与时俱进,提高教育的效果。目前全国各高校都有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渠道,通过博客空间、QQ群、MSN等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但是网络宣传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太多的负面思想也在同时传播,这就要求我们要谨经营这块阵地,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机遇,达到正面教育效果。

还有就是作为学生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积极学习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才能在每天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及时有效地应用,而且要注重个人言行举止,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一支文化底蕴丰富、礼仪修养高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必然会对整个校园文化育人氛围的营造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重视课程载入的重要性

目前许多高校都重视专业教育水平的提升,将精力放在教学质量和技能水平、就业率的提高上,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多以应付态度对待。除了思想政治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学生也只是应付了事,而更少有学校专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这些年,随着中国文化在全世界的热传,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开始注意到培养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了。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了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选修课,但是我认为,要想加强这方面的教育,还应该进一步加大课程载人力度,开设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必修课,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扩大化,同时丰富校内的图书资源,大量引进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为学生进一步拓宽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空间。

篇(8)

桂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相当恶劣,交通不便,文化发展水平落后,再加上居民大多数是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不利于记录,对该区地域文化的研究只是散见于一些专著的部分章节和一些学术期刊论文之中,根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有关该区的德育资源利用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区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结构性的文化类型,其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德育资源不容忽视,是我们进行道德教育值得参照的宝贵资源。特定的区域本身包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身处其中的人更容易认同和接受这种文化,有效利用这种区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开展德育,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桂西北既是西部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探讨该区域文化的德育资源如何有效利用,对广西及其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将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有利于桂西北地区充分有效利用德育资源开展德育工作,形成区域特色德育,推进区域德育工作的发展。

一、关于桂西北地区地域文化研究

通过文献检索及其走访所掌握的资料,目前对桂西北地域文化的研究成果颇丰,对此,做以下的回顾和评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编的《广西市县概况》对广西各个市县进行了经济、政治、文化等进行梳理,介绍各个市县的概况,但是对具体内容没有进行详细的解说。壮族学者梁庭望在《壮族文化概论》以历史发展的脉络阐述了壮族从原始社会到近现代社会的文化状况,主要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来叙述壮族具体的文化,最后总结了壮族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容小宁主编的《红水河民族文化艺术》生动完整的叙述了壮族《米洛甲》《布洛陀》《密洛陀》神话史诗,反映了壮、瑶族先民顺应、征服自然、创世创业的历史实践随着时代的更换而更换,如道德、团结、爱国主义等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这些神话史诗也包含了一些该区的禁忌文化或是当地习俗信仰,如在讲述佳宴屯文化中当地人认为凡是出门办事或是运行,最忌碰上女人带刀,如遇上了就折回来,另择时辰上路。丘振声的《壮族图腾考》从图腾入手把触角伸向壮族文化内核的探索。

余的《广西民俗文化》分别从人生礼俗、节庆礼俗、信仰礼俗三个层面讲述了广西的民俗文化。过伟主编的《中国民俗大系.广西民俗》则比较细化地,分别从生产民俗、家庭民俗、居住和交通民俗、饮食和医药民俗、服饰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生育婚嫁和交际民俗、祝寿和丧葬民俗、村寨社区组织和民间社团民俗、民间信仰民俗、民间艺术及其民俗比较全面系统的讲述和评述了广西民俗。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在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地域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维系地区居民情感的纽带,是值得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为此,对桂西北地区的传统文化研究从不间断,不断的挖掘发展。

除了以上有专门著作的记载,关于桂西北地区地域文化还散见于一些期刊论文中,如刘武军一系列的文章《壮族传统道德对民族院校德育的价值》《壮族传统道德教育方式对民族院校德育的价值》《壮族优秀传统道德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中涉及桂西北壮族的传统道德文化;黄筱娜的《百色市民族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侧重桂西北地区的百色民族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阐述;黎年茂、刘 一的《广西民俗节庆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互动探析》在讲述广西民俗节庆时涉及桂西北地区的民俗节庆文化;石丽琳的《桂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探微》侧重对河池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探索。

综上所述,对桂西北地区地域文化的相关研究比较丰富,但多散见于地方县志或是从整个广西的角度来叙述,没有系统地整理,明确指出该区地域文化及其蕴涵的德育资源。不易于家庭、学校、社会利用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具有相应的德育资源进行德育工作,造成德育资源的缺失和浪费。

二、关于德育资源的利用研究

篇(9)

在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今天,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要搞好学生德育教育,尤其是民族地区学生德育教育,切实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综合素质.对班主任高质量地开展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学生就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学生正处于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其心理生理发展具有不成熟、可塑性强的特点,他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时,能否全面认识、理性分析问题,不仅是部分人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目前和今后我们在德育工作中要积极探索。 一.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新是解决新问题并切实推进德育工作的灵魂和动力,所以德育工作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第一是德育理念的创新。创新就是要有所突破。这表现为老师首先要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突破传统教育形式给我们德育指导思想上带来的一些条条框框和一成不变的工作思路与方法。第二是德育内容的创新。首先,德育工作应充分关注知识、知识产品、知识价值观等内容并以此作为当前构建德育工作的理论体系,整合德育内涵的取向之一。我们要以科学知识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良好协作品质,提高学生的意志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其次,要把德育教育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结合起来。第三是德育载体的创新。这表现为一要体现德育工作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即德育工作者必须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在方法上坚持多样化和多渠道。因为学生的思想问题多种多样,兴奋点也不相同,所以,我们在方法上也要多样化,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载体和渠道。二是要以活动为载体,置教育于活动之中。因为能够成为学生德育载体的活动,必须融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为学生们所喜闻乐见如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辩论会以及专题讲座等。

二.围绕德育中心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各种德育实践活动,这些活动要可操作性强,具有强烈的感染性,教育性。要充分发挥各学科的德育功能,在使学生形成理性的美、丑、善、恶、礼、义、廉、耻等德育观念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实践体验的机会,使德育理论转变为日常行为习惯;德育实践活动大多需要走出教室、走出学校,亲自到实践中去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感受竞争、判断正误、体验生活;德育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亲身经历活动过程,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在“做”“考察”“实验”“设计”“创作”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能不断迸发创造性的火花。;德育实践活动要能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德育兴趣。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特长和认知方式,其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和具体性。

总之,我们通过对学校德育实际情况的了解和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在课题研究中做了大量有益的实践探索活动,有师生参与的德育实践活动小论文、有德育体验式班会、有德育校本教材、有教师德育论文、有德育新媒体新阵地等。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尽量体现德育创新和实践体验性,体现可操作性和经验总结,体现班主任和一线参与德育活动教师的工作实际。我们力图达为学校德育提供有效参考和积极途径。

(作者单位: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拉卜楞藏民小学)

篇(10)

高职生心理特点

未脱离高考阴影的影响,理想中的自然我与现实生活中的我发生冲突。高中三年的辛勤付出,目的就是上大学,实现自己心中美好的理想。而高考的结果,与他们人生的理想相去甚远,这对于年轻的他们来讲,无疑是人生路上的第一个沉重打击。进入高职院校是他们与父母最无奈的选择,因此,高考失败的阴影在他们进入高职院校后无法迅速挥去,从而导致不能很快调整心态面对现实,在学习上缺乏奋斗的目标和动力,对生活悲观失望。

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因环境变异产生较强的心理压力。自我的不断觉醒,所处社会环境、校园环境、生活环境的变异给每个新生带来学习、生活、交往各方面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易产生茫然、不安、苦闷、失落和孤独等不良情绪。

随着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强烈的独立意识与难以避免的依赖性之间的矛盾心理。一进校门,三年教学计划安排,与自己理想中的专业有一定差距,易产生心理落差,追求自我实现与现实相悖产生心理冲突,不能正确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接纳,对自身的优缺点和实际情况认识不足。一旦出现现实与梦想的落差,易产生偏执、逃避等消极情绪。日益增强的性意识带来的情感困惑和危机。

高职生的生源一般来源于三类校,即中职学校(中专、职高)、技工学校、普通高中。从总体上看,高职生有其整体的长处:有朝气、活泼、聪明、有追求、好思考,在思想上、认识上具备了一定层次(也基本上正确的),特别是自主自立意识特别强;在弱点上,因生源不同存在着差异,但综合的讲,自主自立意识与其应具备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水平不相称,不少高职生往往不切实际地自我估计过高,眼高手低,说起来很行,做起来相差甚远,特别是良好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没养成,整体素质和个人修养使人明显感到不足;好思考,有思想但仍过于理想化地看问题,偏激、固执,世界观、人生观也不成熟。在实际的教育管理中,不少学校发生了这样那样的冲突,令学校领导、老师很头痛。从实际情况来看,普通高校的高职生普遍存在自卑感,自己看不起自己,自觉低人一等,因而有意放任自己;成人高校、中职学校的高职生则又看不起学校,认为“没有大学的感觉”,认为学校各方面都不成,因而在实际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冲突不断,德育工作更是步履唯艰。

从高职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上看,他们的独立性思维已基本接近成熟,自立性强。他们对环境有意识的教育引导,即正面有意识的教育往往不感兴趣,或产生排斥心理,最多被动接受。他们对正常的德育工作往往是感情上的拒绝,在根本没弄清教育的内容之前就断然拒绝了,因而许多传统的德育方式、途径均导致效果不佳。这是在高职生德育工作或说教育管理工作中产生冲突的原因之一。论文大全。

各种途径完成高职教育的育人功能

一、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对学校德育来说,校园文化与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一种密切与辨证的关系。 一 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是无庸置疑的,而且是深刻的具内化力的教育影响。它把德育的教育思想、理念、教育意图变成一种精神化的形式溶于文化氛围中出神入化的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一种高超的德育艺术,其高超之处就在于一切尽在不言中、不留痕迹的教育方式。值得一提的是,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体现决不是盲目的在发挥作用,而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应当形散神不散,必须在整体上予以把握。德育的文化建设功能也是显而易见的。德育本身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在意识塑造、精神培养中发挥着意识更为明确的主动的作用。德育主要发挥着传递道德文化、政治文化的作用,它不但传递知识形态的文化,还传递规范形态的文化,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它不但传递浅层的规范文化如道德规范、纪律规范、法律规范,还传递深层的规范文化,如价值观等;它不但传递各种理性形态的文化,还传递各种非理性的文化,如情感、态度、信仰等;它不但传递意识层面的文化,还传递潜意识层面的文化,如文化心态、社会风尚等。德育在构建文化的整体效应中发挥着重要功能。

二、积极引导学生端正态度、提高人生理想抱负

从入学开始,就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职业教育,不苛求自己,以平和的心态做人与做事。同时,认真分析学生学习专业的动机,培养对专业的兴趣与爱好,从价值观、理想信念的角度激发学习专业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人生价值。全方位了解学生心理需要,不断增强其自信心。遵照“服从——同化——内化”的教育规律,营造健康快乐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另外,学校要结合学生实际和社会用工需求,加强专业思想,端正就业态度的综台教育。

三、实现德育内容现代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需要学校有与之相适应的德育内容。德育内容是根据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德育任务,当前的形势和青少年的品德水平确定的。 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德育内容的现代化:首先,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带来了多种价值观念的碰撞和冲突,迫切需要学校德育内容主动与时代接轨,与当今的时事结合,与我国目前的国情相结合,与国际形势特点结合,进一步充实和改革,使学校的德育内容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紧跟时代脉络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论文大全。学校要在更新德育观念的基础上,拓宽德育内容,加强和充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养成教育,心理品德教育。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自主意识和创造意识,从多层次、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其次,德育过程应该现代化,这关键在于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的资源和优势,把信息网络技术充分运用渗透到每一个传统德育途径和德育环节中去,建立一种学校、家庭、社会、媒体四结合的德育教育模式。论文大全。再次,德育工作者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德育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马林和《高职德育的新途径》,中国教师 ,2004年10月

篇(11)

二、高职院校德育创新的内涵

高职德育创新就是德育观念创新、德育内容创新以及德育教育手段、方法、途径的创新,就是对传统德育教育模式的改革。在德育理论方面遵循德育自身的逻辑规律有所创新,在内容上对高职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在德育方法手段和途径上使德育工作由受教育者被动接受向自主性吸收、主动性参与转化,形成内外力的整合性进步,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内涵,具有进取、奉献、敬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深化传统德育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加强教育研究与创新,把握新形势,树立新观念,找准新突破,探索有高职特色的德育新路子,大力推进高职德育创新。

三、高职院校德育创新的途径

高职德育工作者观念创新,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切实转变传统的德育观念,树立新的德育观和人才观,改变传统封闭式的教育培养方法,加强情感教育模式,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使学生得到全方面发展。在开展高职德育工作的同时兼顾高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弘扬人的主体性,培育高职生的独立自主精神和独创精神。要树立“以德立技,以技促德,德技并重”的科学教育观。目前,高职德育环境的改善首先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来自于自身,应该通过优化自身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实现[1]。要建立一个不同于一般普通高校的有高职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进一步强化“全员育人”观念,把专业教学与教书育人有机地统一起来,重点加强隐形化教育模式和氛围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各种德育资源,弘扬主旋律,在内容、形式上更具广泛性。通过红色之旅、校园文化、环境氛围升华人格、完善自己,加强养成教育,努力培育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营造德育氛围,使高职生们不仅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而且全面提高了自身涵养和人文素质。

高职德育内容的创新分为两部分:“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一方面要为他们开设人文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德育工作者要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德育工作必须走人文教育之路,即教育学生理解人的使命和归宿,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和道德的提升,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培养学生真善美的理念,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并在投身科技活动中,形成一种能用健全而深邃的理性之光去烛照人的终极价值的人生态度。

创新教育,就是在高职德育中对高职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创新精神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以及创新的能力。以学生职业发展为中心确立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在敬业精神教育,勤业精神教育,精业精神教育和创业精神教育这四个方面。[2]要教育学生珍惜和忠实于自己的职业,把职业的发展前景与自己的理想前途结合起来,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在为社会贡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教育学生深刻理解服务的本质和现实需要,培养他们立足岗位、真诚服务、勤于工作、勤于学习、勤于敬业的良好品质。要使学生认清时展需求和职业发展要求,树立向理论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的思想,树立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观念,激励他们精通专业,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勤于研究,勤于创造,勇于创新。最后要针对学生意志力、忍耐性、吃苦耐劳等方面的缺陷,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挫折教育、社会责任和职业理想教育,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艰苦创业的精神。

高职德育途径创新,即在优化德育自身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网络德育。[3]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组建网上德育队伍,借助于互联网的快速、便捷、信息量大等优势,借助于社会各种德育资源,营造德育氛围,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信息的多样化,为高职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高职德育方法创新,就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变德育教育中的注入式为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贯彻疏导方针,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自觉性,尊重学生个性和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还要不断的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德育载体,具有较强的导向性,能引导学生朝健康的方向发展。学院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育学院精神,陶冶学生情操,还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提高德育的效果。

最后,整合高职德育教育资源,建立和完善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大德育体系,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延伸的立体化德育教育模式,使高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有自己特色及优势的学生,使学生自觉以社会导向、职业导向来修正自己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叶雪梅.有高职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02,(3).

[2]周林海.整体构建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本的高职德育创新体系[J].人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