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秋高气爽的九月份快要过去了,但是中秋节才刚刚来到我们身边!每次中秋节到来之时,那预示着团圆的氛围,温馨的家庭温暖瞬间就能俘获人们的心灵,有什么比家更能够让人向往的吗,中秋节我们庆祝的不是节日,而是那浓浓的团圆亲情。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①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②熟背全诗。
(2)过程与方法
①在诵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②在讨论中把握诗歌内容、掌握诗歌的写作特色。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遭遇和苦闷,体会诗人的深沉的寂寞之情和坚持正直品质的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①理解诗歌中寄托的诗人的思想感情;②乐景写悲情的艺术效果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课前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
前面两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深切感受了李白的豪放飘逸的风格。《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我欲固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的梦境是从迷人的月景开始的。酒与月是李白一生须臾不曾离开的最忠实的伴侣,无论他走到哪里,身在何方,总会留下有关酒与月的淋漓之作。看下面的诗句
[投影]“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客中作》)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
通过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李白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既不乏浪漫又略带有悲凉的境界,而把这种酒月情绪发挥到极致的是――《月下独酌》。
2 (播放录音)听课文朗诵,注意把握诗歌节奏
[投影]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 初读课文,明确诗意
小组讨论:
3.1 这首诗写了什么。(点拨:本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亲人想陪的冷落情景。)
3.2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四、再读课文,寻找美点。
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诗中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谈谈理由,或值得与别人分享的自己阅读心得。(让同学们分小组充分讨论、交流)
提示:可以围绕下列问题思考
①本诗表达的主体情感是什么?又是怎样表现的?(如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等)
②诗中哪些词用得特别好或哪些句子很精彩?
重点突破问题预设:(学生已解决的问题不必再提)
3.2.1 本诗的“诗眼”是什么?(独)
3.2.2 诗人是如何表现这个“独”字的?(先让学生思考讨论,在分步引导)
①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感到“独”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真的不“独”吗?(热闹是虚的,孤独是真的)
[强调]手法:以乐景写哀愁
②“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我们应如何看待其中的“热闹”?
(以闹写寂)
③“醒时同交欢,醉後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我们应如何理解作者与月相期?
(以物为友,以群写独)
[归纳小结]全诗运用了反衬手法
*最后让学生再来回答问题“诗人是如何表现这个”独“字的?”
[反复训练,以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的能力]
(参考答案:这首诗歌突出写一个“独”字。诗人运用丰富的想像,展现了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的情感历程。寓“独”于不独之中。第一二句点出“独”字,自斟自饮,没有相亲相近之人。从第三句至第八句表面上都是写不独的。举杯邀月,对影三人,打破了独酌无亲的尴尬;但新的尴尬又来了,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于不独之中显其孤独。诗人到底体谅月和影不解酒趣的缺憾,暂且和他们做伴行乐,享受着这美好的春光,人、月、影便进入了同乐交欢的境界,我歌舞、月徘徊、影零乱,我们仍然于诗人的不独之中,看到了他的无限孤寂。醒时交欢,醉后分散,这还是“独”。最后诗人发誓,要和明月、影子结拜为永远忘情的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上游乐,这是旷达,但是这种把人生的大孤独升华为与天地为友的大欢喜,更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苦闷。)
[探究]诗人为什么这样“独”?
从而引出背景:
这首诗大约写于天宝三年春,即李林甫、杨国忠权倾朝野之时,李白备受排挤,有志难伸,其孤独与冷落是可想而知的。
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放不羁的性格。
3.3 三读课文,准备背诵。
3.4 迁移训练:[投影]行秋(徐玑)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
思考: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参考答案:《行秋》则运用动静映衬(或反衬)的写法。
3.5 课内拓展:我们来欣赏诗人神奇之笔如何来写“月”的(学生先齐读一遍诗句,然后再思考是如何写月的,最后教者根据学生的回答作简要点拨)
3.5.1 望月:《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点拨]:这是一首宫怨诗,以女子望月的行动传达出“幽怨”的信息,不经意间已经将意境含蓄地表现出来,感人至深。诗中不见人物姿态与心理状态,作者好象也无动于衷。只是描写人物行动,为读者保留了想象余地,使诗情无限辽远和幽深。
3.5.2 问月:《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如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点拨]:月亮的出没多变而有规律,隐含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宇宙奥秘,好像与人的精神世界有一种微妙的默契和联系。他阐述哲理,寓托人生失意感慨。诗人塑造了永恒、美好神秘的月亮形象,也塑造了一个高洁出尘然而失意的诗人自我。
3.5.3 揽月:《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点拨]:他在苍凉愤慨的诗歌中,用揽月述说他豪兴未尽,也述说他惟明月是知友。我们从揽月的意象中看到他崇高炽热心灵对庸俗社会的抗议。
3.5.4 寄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大家好!
在这秋高气爽的金秋九月,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喧嚣的都市车水马龙,奔波的人们已很难使自己停下来,但是每到八月十五中秋节到来之时,一轮皓月高挂天空,传统佳节的温馨便俘虏了忙碌着的人们的心灵。我们互相传递的礼物,不止是礼物,还是问候,是祝福,是浓浓的民俗文化。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自然界中的花鸟虫鱼、山水草木,皆可构成意象。月亮由于其美丽、高洁、深杳为人喜爱,更被诗人寄托了朦胧深邃的情感,成为古典诗歌的一个经典意象。“月”意象的构成可以从两方面分析:
一、因“象”以立“意”
意象由意(主观情感)与象(客观物象)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其中象是基础,即诗人的情感必须要借助于某个客观物象来表达。在古诗的传统里,人们总对某种事物寄托某种特殊的情感,比如望月思乡、折柳惜别、鸿雁思归等,这与事物本身具备的特质有关。
比如月亮引发相思,李白的《静夜思》写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自然而然,并不因诗人与读者时代和生活经历的差异产生隔膜。这与月亮的特质有关。首先,宁静的月夜,离乡背井的人容易感受到孤单,想及家乡、亲人、爱人朋友并渴望团聚。夜的静谧比之白昼更易让人陷入沉思,产生缠绵邈远的情思。其次,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自然勾起人们关于分离和团聚的联想。宋代吕本中的《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月亮不分南北东西与人相随,爱人与他却分隔异乡不能相聚;月亮圆了又缺,缺了还会圆,但人却是一经分散,难得团圆。人生的聚散与月亮的圆缺就建立了关联。再次,由于月亮的唯一性,天南地北的人共一轮明月,因此月亮便被作为传情的媒介,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为一种共通的情感体验,月亮承载了天下所有人的相思,“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张九龄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古》)更是道出,望月思乡是一种普遍的情感模式,自然界的月亮脱胎成经典的艺术形象。
二、“象”的丰富“意”蕴
意,不只是“情”,而是包括了思想、感情、志趣、个性等许多因素。虽然人们习惯把一种情感投递于一种物象之上,但在这个基础上,也会由不同的个体生发出其他的联想,产生不同的意蕴和情感。
(一)人格境界决定的月亮的气质
曹植的《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这首诗是曹植代思妇抒情,借明月抒发对久游在外的丈夫的思念。月光照耀引忧樗迹高高在上的月亮代表只可仰望不可倚靠的夫君。丈夫在外仕途发展、情感变化一无把握,自己在家独守、被动等待、充满忧虑、终至无奈。她将夫君比喻为路中的清尘,将自己比喻为污浊的水泥,两人就像是没有交集的平行线,愈行愈远。诗人写出了古代不独立的女性生命依附于人的卑微和无奈。这里月亮引起的情思委婉深致、悲戚惶惶,具有强烈的女性气质。
再看一首杜甫诗,《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天地一沙鸥。”历尽沧桑、垂垂暮年的杜甫在成都草堂度过了难得的宁静岁月,由于好友严武去世失去生活依靠,被迫离蜀东下。他放眼望去,只见星星低垂,水天相接处一片旷野开阔伸展,俯身看一轮明月映照水中,随着江水波澜起伏动荡。好一番豪壮静谧的景致!月亮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涌动不息的,它蕴含着不折的生命力。作者是“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的杜甫,是“致君尧舜上,能使风俗淳”的杜甫,虽然一生坎凛,但志气未消,这里的月就有了一种阔大悲壮之感,具有阳刚之气。
(一)刚才我们背诵的文章体裁是“词”,那么,请同学们看题目,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说说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
生:赋。
师补充:“赋”这种文体古人解释为“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板书:赋,体物写志)“体”的意思是“借”,“体物写志”也就是“借物抒情”。请同学们思考:本文主要借助什么景物来写志抒情的。
生:赤壁。师提示:怀古的地点。
生:江水、清风。师提示:这是俯视。生:还有仰视“月”。师:文中出现的这些景物,哪一个是最主要的呢?生:是“月”。(板书:月)
(投影)一、自读第一段,说说作者是如何借“月”写赤壁之景的。(板书:写景)
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师提示:这是月出前的景色,此时作者做些什么呢?
生: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师提示:《诗》三百篇,作者为何单呤诵《月出》这一章呢?
生:想月亮早点出来。
师提示:月亮听到作者的呼唤了吗?
生:听到了。
师:哪几句能证明?
生齐读: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师:这里,作者用“徘徊”来形容月亮动作,“徘徊”是什么意思?
生:来回走动。师提示:月升起后,又怎么会来回走动呢?生:苏轼酒喝多了醉眼朦胧,所以看到的月亮是来回走动的。(生笑)生:因为作者在江中的小船上,清风徐来,江水流动,小船飘荡,观察点在不断的变化,所以看到的月亮是来回走动的。师提示:请从下文中找一个字来证明这个分析。生:“纵一苇之所如”中的“纵”。师提示:大家试试从修辞的角度来分析。生:拟人。师提示:修辞的效果呢?生:用“徘徊”一词赋与月亮楚楚动人的情态,显得它很多情。生:月亮不会对作者多情,而是作者对月亮多情,作者对月亮情有独钟,不愿离她而去,却倒过来说月亮流连忘返,可见月亮与作者心心相印。师提示:心“月”相印,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分析得很好。
师:作者千呼万唤,月亮终于出来了,此时景色怎样?
生: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师提示:此时“秋水共明月一色”,那么人的活动呢?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师提示:作者此时的感觉怎样?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师:这天是阴历既望日,为何选择这日?生: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作者就是想去欣赏明月。
师小结:作者借助月亮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画:清风明月交织,露珠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油然而生“欲乘风归去”“羽化登仙”之感,本段无一“乐”字,但……(停顿)生答:字字显“乐”情。师:(板书:乐)请大家齐读一遍,要读出这种乐的感情来。生:齐读。
师:作者陶醉在这样的良辰“月”景下,作者由月还想到了什么呢?
(投影)二、作者由“月”想到了什么?
生:与“月”有关的诗歌。
师:诗言志,作者先吟咏诗经中的作品《月出》唤月亮出来,现在,随口吟出自己的作品,大家齐读作者自己的作品。生齐读“桂棹兮兰桨,……望美人兮天一方”。
师:作者饮酒唱歌,由“月”想到在天一方的美人。你是怎么理解“美人”的?
生:不就是美女吗?(生笑)师提示:你的理由呢?
生:上文中的《月出》诗,不就是描写一位男子在月下思念自己的心上人吗?(生笑)……此时有酒有美景,不就缺一位美人吗?(学生鼓掌)
师提示:大家都认为你的分析不错,能从书中找到根据,言之有理。大家有不同理解的吗?
生:我认为是指自己的理想。理由是苏轼此时被贬黄州,离自己济世报国的理想越来越渺茫,这个理想此时就像远在天涯的“美人”。
师提示:能知人论世,有道理。还有其它的分析吗?
生:我认为是指君主。理由是苏轼此时被贬黄州,远离了皇帝,用“美人”喻皇帝,用“望”来表达自己对君王的忠贞之情。(学生鼓掌)
师:大家的分析都有理有据,我认为这里的“美人”就是作者的自喻。屈原《离骚》中的“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其中的“美人”就可以理解成自喻;从创作背景及后文对音乐的描写来看,苏轼心有报国济世之志,却被贬到黄州,这不正是幽壑中的潜蛟吗?对君主忠心耿耿,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不正象孤舟中的嫠妇吗?另外,作者引用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诗句,此诗句后面还有两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就是形容人才没有归宿时茫然无措的样子,不也正是此时苏轼的自我写照吗?所以我认为“美人”就是作者的自喻。当然同学们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都可以。
师小结:由“美人”一词,我们可以窥见作者壮志未酬的忧伤,作者借月抒发了自己的悲情。(板书:抒情悲)可见被贬黄州,这对胸有“鸿鹄之志”的苏轼打击很大,赤壁的美景只能暂时抚慰一下他失落的灵魂,但还不足以抚平他心中的创伤。看来要想彻底摆脱忧伤苦闷,还得靠自己从思想上精神上去解脱。
师补充:“赋”这种文体通常采用“主客对答,抑客扬主”的形式。
师:(板书:“主客对答”)苏轼此时,就借“赋”的“主客对答”的形式,请出一位“客人”来与自己辩论,其实“客”也是作者自己。通过“抑客扬主”的手法来展现了自己的解脱过程。
(投影)三、自读三、四段,思考主客是如何议论的?
生:客借“月”表达了“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
师提示:为何有此梦想?
生:因为客感到“吾生渺小而天地无穷,吾生须臾而宇宙永恒”。
师提示:为何有此感叹?
生:因为看到了既有文治又有武功的一世之雄——曹操,他与山川明月之永恒相较,也不复存在了;更何况我们这些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等闲之辈了。(学生鼓掌)
师:回答得很精彩,这是用了什么手法?
生:对比。
师小结:客借月道出人生最大的理想——永生不朽。同时也点出了人生最大的悲剧——人生苦短、“人生如梦”“人生如寄耳”。客人的言论正是苏轼被贬黄州的内心写照。
师问:那么“主”又是怎样超越解脱的呢?
生:“主”指出,从“变”的角度看,水逝者如斯,月盈虚之变。从不变的角度看,而水未尝往,月卒莫消长。故不应羡乎。师:原来客只知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却不知“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客“知不可乎骤得”是只知皮毛,而并不是真知灼见;那么客的理想“抱明月而长终”能否会实现呢?
生:不能。
师:为何?用下文中的原句来回答。生齐读:“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师:那么我们可以拥有些什么呢?
生齐读:“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师:如何将清风明月这些无主之物,变成为我所有的有主之物呢?
生:用耳去“得”,用目去“遇”。
师:苏轼说过“江山风月,闲者便是主人”,从此文中,你看如何才能做到“闲者”呢?
生:伸长耳朵,张大眼睛,卸下心中的包袱,用心去拥抱自然,做到随遇而安,随缘自适。
师:也只有胸无尘渣的“闲者”才能享受到明月山水之乐。这场主客之间的辩论,谁取得胜利了啊?
生:是“主”。
师:何以见得?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客人终又破涕为笑、解愁为乐了,于是“洗盏更酌”,重新开怀畅饮起来。三杯下肚,管它周郎曹瞒,管它人间悲欢,放枕便睡,睡即入梦,竟至一觉醒来,“不知东方之既白”矣,月亮此时消失了吗?
生:没有,月亮已与作者融为一体了。
师:不错,苏轼借助“月亮”,通过辩论,从精神上“解放”了自己。至此被贬黄州的苦闷、忧伤已经彻底战胜。(板书:“议论喜”)请同学们再齐读四、五段,读出“喜悦”的感情。
师小结:总观全文,可见词人对月情有独钟,前人评《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这的确有道理。本文中,“月”确是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但是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投影)四、作者借月抒情,但感情既有喜又有悲;以月为论据,但主客结论却迥然不同。这如何理解呢?
生:黑夜中的月亮显得格外皎洁,这与作者品质的高洁相似,所以月下赤壁的美景,引起了作者的共鸣,作者引月为知己,抒发了喜悦之情。
生:同时,夜晚中的月亮,它又是凄清的,这与作者被贬到黄州的悲寂心境类似,所以作者对月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情。
生:月亮的盈虚变化,同人命运的变幻无常相似,作者借月表达了人生的无奈。
生:月亮的永恒长存,这又反衬出人生命的短暂,作者借月抒发了人生如戏的感慨。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看看专家的评论:(投影)请大家齐读一遍。
“苏轼借月与月夜这一意象,寄托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与理想。他从月之盈亏感悟宇宙的无常,从月之永恒追问生命的价值,进而从动态中把握人生奥秘,表达旷达的思想;他又从月之孤冷慨叹生存的挫折,从月之美好坚定人生的信仰,进而从静态中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反弹出达观的心态。总之,月这一‘天地自然之象’当它与苏轼的主观心态相统一时,便产生了苏轼月夜这一‘人心营构之象’。”〔丁美霞〕①
生齐读。
师小结:原来自然中的“月亮”本身就变化万千丰富多彩,而多情的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带着不同的感情去望月寄情,借月抒怀。所以创作的有关“月”的诗文,既首首优美动人,又情感各异。同学们现在对这种借月抒情的手法有点感觉或感悟了吗?下面从补充的诗歌中,任选你最有感觉的一首来谈谈你对这种手法的理解。
附:《赤壁赋》拓展阅读材料
虞美人
持杯遥劝天边月,愿月圆无缺。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长在、莫离披[注]。
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注]①离披:枝叶散落。
中秋月①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②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①熙宁十年(1077)在徐州作,为《阳关词》三首之一。《苏轼文集·书〈彭城观月诗〉》:“余十八年前中秋夜,与子由(弟苏辙字)观月彭城(徐州州治),作此诗,以《阳关》歌之。今复此夜宿于赣上,方迁岭表,独歌此曲,以识一时之事,殊未觉有今夕之悲,悬知有他日之喜也。”此跋当书于绍圣元年(1094)作者被贬至岭南途中。②银汉:银河。玉盘:指圆月。
西江月①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②。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③,把盏凄然北望。
[注]①一本有标题为“黄州中秋”。《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说本词作于元丰三年(1080)。宋杨湜《古今词话》谓其末句“北望”为表现作者“怀君之心”。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则谓词末两句为抒发“兄弟之情”,“疑是在钱塘(杭州)作”。②夜来二句:谓秋风落叶引起眉上愁,鬓上霜(白发)。③孤光:远照之月光。《文选》沈约《咏源中雁》诗:“单汎逐孤光。”注:“铣曰:孤犹远也。”
生:我说说《虞美人》。我觉得作者由月亮的圆缺,感受到人的悲欢离合,作者借酒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感情,貌似超脱,其实内心充满了苦楚与无奈。
(一)刚才我们背诵的文章体裁是“词”,那么,请同学们看题目,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说说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
生:赋。
师补充:“赋”这种文体古人解释为“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板书:赋,体物写志)“体”的意思是“借”,“体物写志”也就是“借物抒情”。请同学们思考:本文主要借助什么景物来写志抒情的。
生:赤壁。师提示:怀古的地点。
生:江水、清风。师提示:这是俯视。生:还有仰视“月”。师:文中出现的这些景物,哪一个是最主要的呢?生:是“月”。(板书:月)
(投影)一、自读第一段,说说作者是如何借“月”写赤壁之景的。(板书:写景)
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师提示:这是月出前的景色,此时作者做些什么呢?
生: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师提示:《诗》三百篇,作者为何单呤诵《月出》这一章呢?
生:想月亮早点出来。
师提示:月亮听到作者的呼唤了吗?
生:听到了。
师:哪几句能证明?
生齐读: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师:这里,作者用“徘徊”来形容月亮动作,“徘徊”是什么意思?
生:来回走动。师提示:月升起后,又怎么会来回走动呢?生:苏轼酒喝多了醉眼朦胧,所以看到的月亮是来回走动的。(生笑)生:因为作者在江中的小船上,清风徐来,江水流动,小船飘荡,观察点在不断的变化,所以看到的月亮是来回走动的。师提示:请从下文中找一个字来证明这个分析。生:“纵一苇之所如”中的“纵”。师提示:大家试试从修辞的角度来分析。生:拟人。师提示:修辞的效果呢?生:用“徘徊”一词赋与月亮楚楚动人的情态,显得它很多情。生:月亮不会对作者多情,而是作者对月亮多情,作者对月亮情有独钟,不愿离她而去,却倒过来说月亮流连忘返,可见月亮与作者心心相印。师提示:心“月”相印,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分析得很好。
师:作者千呼万唤,月亮终于出来了,此时景色怎样?
生: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师提示:此时“秋水共明月一色”,那么人的活动呢?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师提示:作者此时的感觉怎样?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师:这天是阴历既望日,为何选择这日?生: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作者就是想去欣赏明月。
师小结:作者借助月亮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画:清风明月交织,露珠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油然而生“欲乘风归去”“羽化登仙”之感,本段无一“乐”字,但……(停顿)生答:字字显“乐”情。师:(板书:乐)请大家齐读一遍,要读出这种乐的感情来。生:齐读。
师:作者陶醉在这样的良辰“月”景下,作者由月还想到了什么呢?
(投影)二、作者由“月”想到了什么?
生:与“月”有关的诗歌。
师:诗言志,作者先吟咏诗经中的作品《月出》唤月亮出来,现在,随口吟出自己的作品,大家齐读作者自己的作品。生齐读“桂棹兮兰桨,……望美人兮天一方”。
师:作者饮酒唱歌,由“月”想到在天一方的美人。你是怎么理解“美人”的?
生:不就是美女吗?(生笑)师提示:你的理由呢?
生:上文中的《月出》诗,不就是描写一位男子在月下思念自己的心上人吗?(生笑)……此时有酒有美景,不就缺一位美人吗?(学生鼓掌)
师提示:大家都认为你的分析不错,能从书中找到根据,言之有理。大家有不同理解的吗?
生:我认为是指自己的理想。理由是苏轼此时被贬黄州,离自己济世报国的理想越来越渺茫,这个理想此时就像远在天涯的“美人”。
师提示:能知人论世,有道理。还有其它的分析吗?
生:我认为是指君主。理由是苏轼此时被贬黄州,远离了皇帝,用“美人”喻皇帝,用“望”来表达自己对君王的忠贞之情。(学生鼓掌)
师:大家的分析都有理有据,我认为这里的“美人”就是作者的自喻。屈原《离骚》中的“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其中的“美人”就可以理解成自喻;从创作背景及后文对音乐的描写来看,苏轼心有报国济世之志,却被贬到黄州,这不正是幽壑中的潜蛟吗?对君主忠心耿耿,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不正象孤舟中的嫠妇吗?另外,作者引用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诗句,此诗句后面还有两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就是形容人才没有归宿时茫然无措的样子,不也正是此时苏轼的自我写照吗?所以我认为“美人”就是作者的自喻。当然同学们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都可以。
师小结:由“美人”一词,我们可以窥见作者壮志未酬的忧伤,作者借月抒发了自己的悲情。(板书:抒情悲)可见被贬黄州,这对胸有“鸿鹄之志”的苏轼打击很大,赤壁的美景只能暂时抚慰一下他失落的灵魂,但还不足以抚平他心中的创伤。看来要想彻底摆脱忧伤苦闷,还得靠自己从思想上精神上去解脱。
师补充:“赋”这种文体通常采用“主客对答,抑客扬主”的形式。
师:(板书:“主客对答”)苏轼此时,就借“赋”的“主客对答”的形式,请出一位“客人”来与自己辩论,其实“客”也是作者自己。通过“抑客扬主”的手法来展现了自己的解脱过程。
(投影)三、自读三、四段,思考主客是如何议论的?
生:客借“月”表达了“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
师提示:为何有此梦想?
生:因为客感到“吾生渺小而天地无穷,吾生须臾而宇宙永恒”。
师提示:为何有此感叹?
生:因为看到了既有文治又有武功的一世之雄——曹操,他与山川明月之永恒相较,也不复存在了;更何况我们这些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等闲之辈了。(学生鼓掌)
师:回答得很精彩,这是用了什么手法?
生:对比。
师小结:客借月道出人生最大的理想——永生不朽。同时也点出了人生最大的悲剧——人生苦短、“人生如梦”“人生如寄耳”。客人的言论正是苏轼被贬黄州的内心写照。
师问:那么“主”又是怎样超越解脱的呢?
生:“主”指出,从“变”的角度看,水逝者如斯,月盈虚之变。从不变的角度看,而水未尝往,月卒莫消长。故不应羡乎。师:原来客只知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却不知“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客“知不可乎骤得”是只知皮毛,而并不是真知灼见;那么客的理想“抱明月而长终”能否会实现呢?
生:不能。
师:为何?用下文中的原句来回答。生齐读:“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师:那么我们可以拥有些什么呢?
生齐读:“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师:如何将清风明月这些无主之物,变成为我所有的有主之物呢?
生:用耳去“得”,用目去“遇”。
师:苏轼说过“江山风月,闲者便是主人”,从此文中,你看如何才能做到“闲者”呢?
生:伸长耳朵,张大眼睛,卸下心中的包袱,用心去拥抱自然,做到随遇而安,随缘自适。
师:也只有胸无尘渣的“闲者”才能享受到明月山水之乐。这场主客之间的辩论,谁取得胜利了啊?
生:是“主”。
师:何以见得?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客人终又破涕为笑、解愁为乐了,于是“洗盏更酌”,重新开怀畅饮起来。三杯下肚,管它周郎曹瞒,管它人间悲欢,放枕便睡,睡即入梦,竟至一觉醒来,“不知东方之既白”矣,月亮此时消失了吗?
生:没有,月亮已与作者融为一体了。
师:不错,苏轼借助“月亮”,通过辩论,从精神上“解放”了自己。至此被贬黄州的苦闷、忧伤已经彻底战胜。(板书:“议论喜”)请同学们再齐读四、五段,读出“喜悦”的感情。
师小结:总观全文,可见词人对月情有独钟,前人评《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这的确有道理。本文中,“月”确是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但是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投影)四、作者借月抒情,但感情既有喜又有悲;以月为论据,但主客结论却迥然不同。这如何理解呢?
生:黑夜中的月亮显得格外皎洁,这与作者品质的高洁相似,所以月下赤壁的美景,引起了作者的共鸣,作者引月为知己,抒发了喜悦之情。
生:同时,夜晚中的月亮,它又是凄清的,这与作者被贬到黄州的悲寂心境类似,所以作者对月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情。
生:月亮的盈虚变化,同人命运的变幻无常相似,作者借月表达了人生的无奈。
生:月亮的永恒长存,这又反衬出人生命的短暂,作者借月抒发了人生如戏的感慨。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看看专家的评论:(投影)请大家齐读一遍。
“苏轼借月与月夜这一意象,寄托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与理想。他从月之盈亏感悟宇宙的无常,从月之永恒追问生命的价值,进而从动态中把握人生奥秘,表达旷达的思想;他又从月之孤冷慨叹生存的挫折,从月之美好坚定人生的信仰,进而从静态中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反弹出达观的心态。总之,月这一‘天地自然之象’当它与苏轼的主观心态相统一时,便产生了苏轼月夜这一‘人心营构之象’。”〔丁美霞〕①
生齐读。
师小结:原来自然中的“月亮”本身就变化万千丰富多彩,而多情的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带着不同的感情去望月寄情,借月抒怀。所以创作的有关“月”的诗文,既首首优美动人,又情感各异。同学们现在对这种借月抒情的手法有点感觉或感悟了吗?下面从补充的诗歌中,任选你最有感觉的一首来谈谈你对这种手法的理解。
附:《赤壁赋》拓展阅读材料
虞美人
持杯遥劝天边月,愿月圆无缺。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长在、莫离披[注]。
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注]①离披:枝叶散落。
中秋月①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②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①熙宁十年(1077)在徐州作,为《阳关词》三首之一。《苏轼文集·书〈彭城观月诗〉》:“余十八年前中秋夜,与子由(弟苏辙字)观月彭城(徐州州治),作此诗,以《阳关》歌之。今复此夜宿于赣上,方迁岭表,独歌此曲,以识一时之事,殊未觉有今夕之悲,悬知有他日之喜也。”此跋当书于绍圣元年(1094)作者被贬至岭南途中。②银汉:银河。玉盘:指圆月。
西江月①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②。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③,把盏凄然北望。
[注]①一本有标题为“黄州中秋”。《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说本词作于元丰三年(1080)。宋杨湜《古今词话》谓其末句“北望”为表现作者“怀君之心”。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则谓词末两句为抒发“兄弟之情”,“疑是在钱塘(杭州)作”。②夜来二句:谓秋风落叶引起眉上愁,鬓上霜(白发)。③孤光:远照之月光。《文选》沈约《咏源中雁》诗:“单汎逐孤光。”注:“铣曰:孤犹远也。”
生:我说说《虞美人》。我觉得作者由月亮的圆缺,感受到人的悲欢离合,作者借酒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感情,貌似超脱,其实内心充满了苦楚与无奈。
中秋佳节国旗下讲话稿精选(一)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秋情思
在中国,中秋节是一个特殊的节日,她寄托着我们无限柔美的情思,承载着我们无比浪漫的情怀,传承着我们无比高雅的文化精神!中秋!风清月明,柔情四溢。中秋!小河与大海相思,旷野与天空互唤,草木与阳光相依,星星与月亮相悦。中秋!更是把父母与儿女,爱人与亲人,游子与故乡的心紧密相连。
中国人是重情谊的,中秋节是个多情的节日!“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人们毡席地坐,登高赏月,遥寄远方,倍思亲人。无论何时何地,云卷云舒、星月轮回,改变不了的是人们心中深远悠长的思乡之情,挥之不去的是我们对爱人、亲人、友人最缠绵最真挚的不了情。这些深情浓浓的汇成了中秋节圆圆的明月,汇成了人们心中深挚的期盼:让天宫月娥免去凡间灾难,送去我们对亲人朋友最真诚的祝福,愿我们的海外游子、台湾同胞早日回归祖国怀抱!
中国人是浪漫的,中秋节是个诗情画意的节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当我们吟诵这耳熟能详的诗句时我们脑海中是多么浪漫的画面,我们心中洋溢着多么神圣的情感,我们为古老的中华民族而自豪,为我们崇高不朽的中华文化而骄傲!
中国人是富有想象力的,中秋节更是一个浪漫的节日。月球,是离我们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是人类未来希望的 “第洲”, 早在远古时代,中国就有了嫦娥奔月的传说,中国人的想象就已经超出了地球的引力,在月色清朗,灯火阑珊的中秋,明月寄托的,是中国古代人民对月亮的美好想象与神往,寄托的是中国人富有创造性的飞天梦想。如今,飞天已不再是梦想,2021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 “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壮美升空。 火箭腾空的那一刻,西沉的夕阳和火箭喷出的烈焰在天幕上组成了一幅奇妙的画卷。从此,中国的航天事业走进了一个新的里程,中华民族的振兴又开启了新的篇章!
今天,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兴旺和平的时代里,在这个祥和美好的节日来临之际,我更想对大家说:请珍惜家人和师长对我们的爱,珍惜我们的同学情,珍惜我们拥有的幸福生活吧!让我们为亲人更加幸福,祖国更加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力拼搏吧!
最后,祝我们的亲人、友人健康平安,祝我们的老师和同学合家欢乐,幸福美满!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中秋佳节国旗下讲话稿精选(二)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话明月?迎中秋》。
秋浓了,月圆了,又一个中秋节即将来到了!今年的9月19日,是农历的八月十五,就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它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又被认为是我们中国人的团圆节。每到这一天,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都会纷纷赶回家中,与父母亲友欢聚一堂,把酒言欢。现在,我想问问大家:你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吗?
“中秋”一词最早在周朝就已出现,而中秋节的盛行开始于宋朝。为什么叫“中秋” 呢?因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还有许多称呼:“八月节”、“八月半”、“月节”、“月夕”等。中秋节原来是丰收的节日。过去,人们在丰收的季节里,总要大事庆祝一番,庆祝一年的好收成,享受丰收的喜悦。中秋时节云稀雾淡,月光皎洁,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此外,中秋节还有许多美好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等。这些无不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中秋的月最圆,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虽然中秋佳节是团圆的日子,但还有好多人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与家人朋友相聚,于是他们就把自己的种种情思寄托在明月中,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句。现在,我就想考考大家,看看大家知道多少。我说前半句,你们来接后半句,好吗?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5、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8、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看来大家的学识还真丰富!最后,我衷心地祝愿我们每一位同学、每一位老师:中秋快乐,一切圆满!
中秋佳节国旗下讲话稿精选(三)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这秋高气爽的金秋九月,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喧嚣的都市车水马龙,奔波的人们已很难使自己停下来,但是每到八月十五中秋节到来之时,一轮皓月高挂天空,传统佳节的温馨便俘虏了忙碌着的人们的心灵。我们互相传递的礼物,不止是礼物,还是问候,是祝福,是浓浓的民俗文化。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这个中秋,我们又将欣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当我们仰望天空那一轮明月时,脑海中会浮现那些优美的诗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古往今来,寄托着多少中华儿女的乡愁与离情。每逢佳节倍思亲,同根同宗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将在这一节日里重温民俗再叙乡情。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因此,教学《望月》,要在了解事件梗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月夜江景之美,回忆描写月色的古诗,体会小外甥的独特比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不过,要让五年级的学生细细体会人们喜爱月亮,追求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也非容易的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对文本材料进行了多角度的拓展,综合音乐、图画等多种手段,在欣赏、朗读、想象、吟诵等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学生与月色融为一体,沐浴在月光的清辉里,体验散文视角下美好的月夜意境,创生出自己对月亮的独特感受。
教学目标:
1?郾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第2自然段。
2?郾学会本课3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郾感受望月的乐趣及小外甥的聪明好学、想象力丰富。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描写月亮的诗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借助诗韵,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1?郾师: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歌?请大家诵一诵,一人一句。
2?郾揭题,板书课题,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领会词义
1?郾明确自学要求。
(1)完成“三读”目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理解生字词语,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字词典弄懂关键词语。
2?郾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词语读音,理解部分词义:
清辉(qīnɡ huī):多指月亮发出的淡雅清纯的光辉。
剪影(jiǎn yǐnɡ):本义是把纸剪成人头、人体的轮廓形象,也比喻描写出的轮廓。
凝望(nínɡ wànɡ):注目远望。
清幽旷远(qīnɡ yōu kuànɡ yuǎn):四个字表达清亮、僻静、宽阔、久远四层意思,十分凝练,概括地写出诗句所表现的气氛。
不假思索(bù jiǎ sī suǒ):不花时间考虑或思索,马上作出反应,形容说话做事敏捷。
绘声绘色(huì shēnɡ huì sè):绘,指描绘。形容叙述和描写生动逼真。
云絮(yún xù):一条一条的云朵,像絮片一样。形容云很轻、很淡,像轻轻的面纱。
封锁(fēnɡ suǒ):(用强制力量)使跟外界联系断绝。
3?郾存疑,随堂待解。
三、再读课文,划分段落,理清脉络
1?郾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是不是仅仅写了月亮?除了写月亮外,还写了什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郾我们应怎样分段,概括段意?
全文21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个逻辑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写“我”在江轮甲板上见到的月亮美景。
第二段(第3~20自然段)写“我”和小外甥共同赏月时的愉快交谈。
第三段(第21自然段)写“我”凝视月亮消失的地方,展开了幻想,留下美好的回味。
(其中第2逻辑段又可进一步划分为第3~13自然段与第14~20自然段两个部分,这样全文也可以分为4个逻辑段。)
四、描字、临字、抄词
镀 喻 舱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二、走进“江中月”
1?郾在“我”的眼中,月夜的江上是什么样子的?(板书“江中月”)
2?郾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月夜江上美景,在乐声中,范读第1段。
3?郾指名朗读。
4?郾领会第2自然段四句话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
(月亮出来——江面和江两岸的景色——概括)
5?郾再次读文,联系下列词语在脑海中想象一幅画面:
(1)月亮 吐洒 清浑
(2)月亮 洒落 长江
(江面 晶莹闪烁 光斑跳动)
(两岸 黑色剪影 伸展起伏)
(3)月光 镀 银色花边
6?郾再次读文,按照上述顺序,练习口头描述月夜江上景色并听写。
三、吟诵“诗中月”
过渡:正当“我”欣赏着月夜江上美景的时候,小外甥也来赏月了。仔细阅读课文第2段,想一想,“我”和小外甥在共同赏月的过程中谈了些什么?
1?郾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写“我”和小外甥比赛背诗?哪几个自然段写小外甥对月亮的想象?
2?郾分一分,他们“我一句你一句”对背了几次?同桌分角色朗读。
3?郾想一想,从“我”和小外甥对背古诗的情景中,你们体会到小外甥有什么特点?(机灵、聪明,平日里好学才会有积累。)
4?郾多媒体投示情境,师生合作对背。
5?郾引导:是呀,每一句诗词里都镶嵌着一轮明月,这就是诗中月。只有这些诗词里有月亮吗?省略号表示的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板书“诗中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加深理解,扩大阅读积累。)
6?郾学生交流课前的诗词准备,分组对背。
过渡:小外甥不仅向“我”挑战背诵(关于月亮的)古诗,还问“我”月亮像什么。
7?郾在小外甥的眼里,月亮像什么?为什么?请画出相关语句并细细地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小外甥爱幻想,想象力丰富。)
8?郾有感情地朗读第2段。(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四、畅想“心中月”
过渡:在你的眼里,月亮像什么?让我们也插上幻想的翅膀,一起去看看心中的月亮(板书“心中月”。欣赏投示配乐月色图,激起美好回忆。)
1?郾你可以静静地想一想,也可以动笔写一写,画一画。
2?郾学生交流。
3?郾小外甥爱幻想的特点深深地影响了“我”,此时“我”站在甲板上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3段(最后一个自然段)。
4?郾“我”在甲板上会展开怎样的幻想呢?
五、激情总结
意象是诗歌的要素之一,诗的解读是从意象开始的。意象派诗人庞德(Ezra Pound)甚至这样强调意象的重要性,“一个人与其写万卷书,还不如一生只呈现一种意象”(It is better to present one Image in a lifetime than to produce voluminous works)[1] 。然而,诗歌和隐喻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巴克拉德指出,诗人的大脑完全是一套隐喻的句法[2]。简单说来,隐喻就是利用一种概念来表达另外一种概念[3]。隐喻是诗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诗歌语言意象性的一个重要手段。隐喻在语言和认知之间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从我们知道和懂得的概念及其语言表达形式去认识和描写我们以前未知的事物,其心理基础是抽象的意象图式。“意象图式是认知语言学文献中概念结构的一种重要形式”[4] 。“人们把有关联的经验组织成意象图式,然后再将意象图式投射到其他的经验,从而阐释隐喻的含义。意象图式是一种动态的感知抽象,人们通过这种抽象,将空间和身体体验方面的结构映射到概念结构”[5]。
一、中英诗歌中的意象隐喻
(一)中英诗歌中的意象
诗歌作为一种精炼而感人的文学形式,十分讲求形象思维,常用简洁的语言来描摹景物,抒感。在诗歌的创作和鉴赏中,意象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意象是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筛选,再融入诗人的思想感情,以语言为媒介的主观情感和客观景物的有机结合。中英诗歌中皆运用大量的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梧桐就是唐诗宋词中备受亲睐的意象。梧桐入诗最多的要数宋词,而最著名的莫过于南唐李煜深院中的“寂寞梧桐”和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它的出现总是伴随着孤寂,冷清,落寞,哀愁等情绪。在英语爱情诗歌中,仅仅表达爱情的意象就有很多种。比如:在此英诗中,
O my love’s like a red,red rose, 呵,我的爱人像一朵红红的玫瑰,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蓓蕾初放正值花季;
O my love’s like the melodie, 呵,我的爱人像一首甜甜的乐曲,
That’s sweetly play’d in tune. 融融奏响在我的心底。
“红红的玫瑰”,“蓓蕾”和“甜甜的乐曲”都是表达爱情的意象,都是诗人为了抒发对爱人那种质朴,深挚,火热的爱而做的隐喻。
(二)意象隐喻在中英诗歌中的应用
意象隐喻在中国的诗歌中早就开始普遍使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首篇中就使用了意象隐喻: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雎鸠和君子,本来是毫无关联的两种意象,但诗人把他们相提并论。雎鸠求鱼是自然界中的现象,男子追求女子,是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诗人把雎鸠求鱼这种熟悉的经验组合成意象图式,将“追求”这种意象图式投射到现实生活中与其关联的男子追求女子的场景中。再如在余光中的诗歌《乡愁》中,作者用意象隐喻的方式把乡愁写的是淋漓尽致。乡愁本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一种无形之物,是一种感情,但作者却把无形化为有形,把抽象之物化成具体之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是较为直观的意象,也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形象,作者把它们作为隐喻的本体,代表着诗人不同阶段的乡愁。
英诗中同样不乏使用意象隐喻的例子,《未选择的路》( The Road Not Taken) 是弗罗斯特最著名的诗篇之一。诗歌的内容很简单: 诗人在林中散步,他来到一个三岔路口,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一条路,最后决定选择一条前人未曾走过的道路,但事后他又感慨万千。诗中的道路是意象,却可以有很多的理解,可以是人生不同阶段不同的选择,比如,事业,婚姻。
二、中英诗歌中“月亮”和“moon”的意象隐喻
在中英诗歌中所呈现的意象中,“月亮”和“moon”分别是中英诗歌中比较常见的意象,一样的意象月亮,却隐含着诗人们不同的情感。
(一)唐诗中“月亮”的意象隐喻
月作为一种意蕴而想象的视觉、感觉的自然景物,能够为意象的塑造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从而阐释、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也正因为月具有这鲜明丰富的语言形象,所以月在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的地位十分显赫。月的意象是生命的时间飞逝,是美的烟波,是人生悲欢离合的演绎,是情爱的寄寓和沐浴。唐诗中“月亮”的意象隐喻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月亮”的边塞意象隐喻。在唐诗中,戍守边疆的征夫、苦待闺中的思妇,月是他们的一种寄托和幻念,千里相共,愿随孤月,流照亲人。“边塞”“明月”和“关”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性质的制约,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因而边塞诗的创作往往离不开“明月”与“关”的塑造。比如,唐代诗人王昌龄《出塞》中的著名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就体现的是月亮这一意象所隐含的人们对出征战士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他们的美好祝愿。除此之外,还有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塞上听吹笛》)的开朗壮阔,有王昌龄“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从军行七首》)的雄心忧患。月亮这一意象,作为一种语言形象,把环境点缀成了苍茫悲壮的边塞风情,也把边塞这个地理上的物理空间转化成了艺术上的心理空间,从具体月亮的描写到抽象情感的表达。第二,“月亮”的离别相思意象。唐诗中不乏“离别相思月”,著名诗人李白的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中的月亮就寄托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月亮这一具体意象表达了诗人抽象的思乡情感。唐诗中最常见的是睹“月”思人,见“月”伤心,对“月”感怀。首推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此诗写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而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她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与此旨意大抵相同的,还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多情之月,明月楼上的思妇也是因撩人情思的月光所搅扰,不能入眠,而“愿逐月华流照君”,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
(二)英诗中“moon”的意象隐喻
唐诗中的“月亮”意象往往隐含着诗人愁绪,伤感思乡的情感,而相对于中国人的望月抒怀,西方人似乎更倾向于将月亮看作独立行动的个体,看作人类亲密无间的伙伴,因此英语诗歌中的月亮意象要轻松、活泼、亲切得多。“鲍勃・图克(Bob Tucker)在《月亮,我的朋友》(My Friend, The Moon)中写道:‘我看见圆圆的月亮,今夜又来找人玩耍。它在地面寻找伙伴,因为天上无人将它陪伴。它从树梢悄悄溜下,月光似乎照亮了微风,月色随风翩翩而舞,仿佛是它用清辉涂鸦.’(I see the moon with its round light / Is here again for fun tonight. / It seeks its playmates on the ground / For in the sky no one's around. / It sneaks its light down through the trees. / It's moonbeams seem to light the breeze. / And colors dance as cool winds blow. / As it paints for us its famous glow.)”在这首英诗中,“moon”这一意象隐喻出轻松活泼的气氛,并不同于唐诗中伤感、多情的月亮,它所呈现的是一种可爱而淘气的月亮意象,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唐诗中的明月一般都以清冷、超脱的意象出现,而英诗中的月亮却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美国著名诗人卡尔・桑德堡在《天空》诗集(Sky Poetry)中写过许多与月亮有关的诗,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月的意象。有时,它像婴儿床边温柔的母亲,用柔和的光芒亲吻熟睡的宝贝(White Moon comes in on a baby face. / The shafts across her bed are flimmering.);有时,它是恋人眼中的银纽扣,铜硬币,青铜片,金徽章等,是他们共同拥有共同生活的见证(They looked long at the moon and called it. / A silver button, a copper coin, a bronze wafer, / A plaque of gold, a vanished diadem, / A brass hat dripping from deep waters.)。”英诗中的“moon”这一意象往往是贴近生活的事物,而唐诗中的“月亮”往往是忧国忧民,离别情思等抽象概念的表达。
三、结论
总的来说,意象是诗歌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是诗歌的灵魂和要素。意象隐喻是诗人通过诗歌表达情感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加诗歌美感的有效途径。诗人运用意象使诗句产生艺术魅力。在意象传达的过程中,给读者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而引起更加深刻和强烈的思想和情感的共鸣。
【参考文献】
[1]Ezra. Pound. A Retrospect.1913.
[2]束定芳.论隐喻的诗歌功能[J].外国语学院院报,2000(12).
有个成语叫“爱屋及乌”,我们不妨让学生喜欢这个人,由此及彼,再喜欢他的诗。《李清照》篇目不长,六年级的学生三五天即可读完,读了这本书,既可以对李清照的人生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为理解她的古诗词打下厚实的基础,又可以从阅读其生平事迹方面吸取文化营养,丰盈人生底色,可谓一举多得。以此类推,在学习其他古诗词时有计划地安排阅读作者传记。走进作者,走进文本;和作者对话,和文本对话,全面深入地理解古诗词,领会意境。
二、由表及里,品味古诗词意象
b古读古诗词是一种直觉艺术,创作初就是供人吟唱的。通过诵读课感受古诗词的节奏美、韵律美,更何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反对机械地读,有口无心地读,通过声音表情达意,分享作者的喜怒哀乐。
叩击词眼。文有文眼,词有词眼。《如梦令・常忆溪亭日暮》中“醉”是词眼,既表明词人看到的景色怡人,心情愉快,边赏边饮,边饮边赏,不知不觉而醉。又因“醉”而“误”惊起鸥鹭。反复诵读,勾勒出画面:傍晚河面一女子划船,微醉的神色,盛开的荷花,飞起的水鸟,定格在作者和读者的心中。叩击词眼,能让我们一锤定音,从而事半功倍。
呈现画面。课本上根据《如梦令》的已经配上了一幅经典的画面,让人遐想联翩,但毕竟只有一幅画面,我们刻根据词意丰富和勾勒画面,用文字描绘画面,表现自己读词后新的意境。还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媒体搜索别人理解的创作画面,通过别人呈现的画面和自己想象的对照相映,加深对词的意境的把握。
三、由点到面,拓展诗教的广度
李清照的《如梦令》教学实践,取得超出预料的教学效果。在那段时间,学生阅读了《李清照》这本书后,谈的全是李清照。谈她的人,她的事,她的古诗词,津津乐道于她的种种轶闻趣事,阅读兴趣大增。李清照写的词有的学生一口气能背七八首,说起词境、典故也如数家珍。如法炮制,让学生阅读苏轼传记,领略这位千古一遇的天才人生。让学生重温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并精选苏轼的另一首经典之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两首词虽然表达的是相近的主题,一首思念兄弟,一首思念亡妻,但风格迥异:一个豪放,一个婉约;一个积极向上,豁达开朗,一个痴情如水,哀婉感人。拓展阅读苏轼的传记,拉近与这位才子丰富细腻的情感。通过这样的阅读,我们认识了能呼吸、有温度、多姿多彩的苏轼,我们的人生因为这样的学习而显得饱满。
这样的阅读形式还可以拓展到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柳宗元的《江雪》、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同样写钓鱼,但作者的情怀不一样,表现的意境不同,展示的画面有别。
四、由“受”到“授”,提高学习诗教能力
(一)激发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确立自己课程的吸引力,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每一节课的内容,学生都怀着好奇和期待的心理,如果教师能从学生好奇处入手精心设计导入课题,一下子就能吸引住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学习《静夜思》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圆的月亮,边画边要求学生回忆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和诗句,然后再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思考古代诗人常常借月亮表达怎样的情感,《静夜思》这首诗又会借月亮表达怎样的情感。如此激趣,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趣盎然。
一、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理解主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使学生能够通透理解文章的基本架构和思想情感。小学生正处于7-13岁的成长阶段,世界观、价值观等发展还不成熟,认知水平也有限。在平时的文章阅读中,学生常以自己稚嫩的眼光阅读文章、理解文意,这样容易对文章理解发生偏差、误解。我以为,在阅读教学中,小学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思想,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寻找到师生的“契合点”,以学生能够清晰理解的语言表达,创建贴近学生实际的场景,引导学生读懂文章、理解主旨,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比如,在教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老师,您好!》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更透彻地理解人民教师工作的伟大,感悟教师的至高恩情,我们可以利用九月十号这个特殊的日子,鼓励学生或回忆曾与教师发生过的故事,或直接采访教师,或收集教师的生平事迹,或开展有关“教师节”的黑板报或征文评比等,让学生在收集各种信息中,尽情感悟教师职业的伟大,体验教师的恩情,加深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有学生提出,教师为了能更好地教导学生,不仅在课上花费了很多心血,更在课下牺牲了大量自己的时间,教师的工作是无私的。但也有学生认为,教师的工作与其他工作一样,都是为了获得酬劳。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后,我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首先肯定了学生的多样认识及正确评价,又及时对部分学生的认识缺失加以引导修正。这样,学生能从自己固有的认知出发,不断修正、巩固认知水平,对课文中热爱教师的主旨也有了深刻的理解。
二、针对学生的赏析水平,引导学生品鉴文段
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台上一味地讲解,缺乏对学生鉴赏水平不齐、接受能力不一的考虑,让能力不同的学生接受相同的指导,教学效果不言而喻。我以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结合学生的个体特点,针对学生不同的鉴赏水平,因材施教,从而使不同鉴赏水平的学生都能与文章产生共鸣。
例如,在教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望洞庭》一课时,我进行了如下引导。
师:自主阅读后,同学们对“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有什么理解?
生1:从“秋月”一词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师:“秋月”一词点明了作者写作的时间。其他同学还有什么理解?
生2:“湖光秋月两相和”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师:同学们对这一诗句做了很好的解释,体会到了水月相溶的和谐美景。有没有同学发现“潭面无风镜未磨”这一诗句的特殊之处?
生3:诗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师:诗人将什么比作什么?
生4:诗人将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镜子,凸显了湖面的平静。
在师生互动交流中,我针对学生不同的赏析水平,带领学生一步步深入诗句。水平较低的学生在听取了其他学生的意见后对诗句有了更深的理解,水平较高的学生也能在教师的进一步指点下得到更高层次的领悟。
三、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借鉴学习
不同的文章虽言辞表达大不相同,但在表达技巧、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有许多共通之处。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学习吸收能力,注重对文章共通之处的分析讲解,引导学生借鉴学习,鼓励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多归纳、多总结、多比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学生快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