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生态文化建设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纵观人类的文化史可以发现:人类已走过了太古时代的自然文化——迈过了古代社会的人文文化——正在经历工业文明时代的科学文化。
(1)当我们极力推进现代化大业之际,我们不能不注意到一种现象:现代化在东西方均遭遇到了挑战,现代化正经受着审视与批判。为了不断做大“经济馅饼”,满足贪婪的物质消费欲望,人类向自然开战,向自己的同类索取,甚至不怕挖自己的祖坟。人类失去了敬畏自然和尊重生命之心,不断地消灭其它物种和生命,不断地破坏历史文明,正在成为“生命的孤独者”,难以享受到与其它物种和生命共存共娱的欢乐。同时,自大的人类亵渎神灵、失去信仰、放逐崇高,正在成为一个精神无所归依,失去终极关怀的精神流浪者。
(2)于是本世纪70年代前后由若干先驱呼喊出“拯救地球”“敬畏生命”“全球伦理”的口号,揭示了人类文化的最新走向——由科学文化走向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文化,它代表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演进的潮流,它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变革:首先,是人的价值观的革命,即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代替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其次,是世界观的革命,即用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哲学,代替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用关于事物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生态世界观代替机械论、元素论;另外,它还会引发人类思维方式的革命,整体的生态学思维如莱昂波尔德等提倡的“象一座山那样的思考”将代替机械论的分析思维。
(3)这一转变已经在各个领域中表现出来,它是全方位的、深刻的人类文化革命和创新。因此,生态文化早已突破了单纯的环境科学扩展到了人类学、社会学以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它反映了一个事实:全新的生态化社会正在形成,地域文化作为生态文化系统的子系统,必然也存在自身的生态文化。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不是经济活动的直接产物,它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复杂的变量。由于山脉、河流、海洋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同民族的居住地、环境、先前的社会观念、现实生活中流行的新观念,以及社会、社区的特殊发展趋势,等等,都给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特殊的、独一无二的场合和情境。文化生态学主张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用以寻求不同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形貌和模式。如果我们不尊重文化生态学的科学规律,人为地去营造但一的文化形貌和但一的摸式,就破坏了文化的生态。
(4)文化生态是生态文化系统的子系统,同时又依赖于经济、反作用于经济;在考虑经济建设的同时不能不考虑文化生态的建设。从玉贵走廊建设两年多来的实际情况看,在建设经济的过程中,许多文化生态不但得不到保护,反而遭到了破坏。如反映历史文化生态的*汉古墓,1954年文化部门统计有500多个封土堆,到了2004年统计,只剩下了41个封土堆。反映现代文化生态的文化馆站,70年代文化部门统计,全市有100多个,而且都建设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2004年文化部门统计50%以上的文化馆站被逼给经济建设让位,有的被全盘出买,有的被宿小、被变形、被挤到无人问津的地方。这种破坏文化生态的行为,不但没有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反而造成了得不赏失的不良后果。
(5)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处在生态环境下,人们的心灵文化才能够得以正常发展——即人们的思想才得到平衡的发展。反之,就会造至人们的逆反心理,造至人们对单一心灵文化的对抗。近两年来,*市、玉林市两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仰制文化生态的现象。如在“玉贵走廊”(*)建设规划中出现了禁止道公活动的规定;在*道公是道教文化的传播、继承者,如果不问青红皂白,不管道公传承的是什么文化,一慨地抹杀,这是对文化生态的仰制。和十六大报告一如继往地指出:要大力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玉林的道教文化是该地域的民族的特色文化,是文化生态的组成部分。
(6)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的关系。文化生态是生态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和环境生态、农业生态、建筑生态是孽生姐妹,是生态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余秋里说:生态文化是关注人们衣食住行的文化,文化生态也关系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可以想象单一的饮食文化,让人们天天吃肉,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
二、生态文化走廊——“玉贵走廊”的前詹
“玉贵走廊”在原来制定的建设方案中没有提及生态文化一词,可见这两年来,在“玉贵走廊”建设过称中对构建“玉贵走廊”生态文化的慨念不是十分明确,存在把生态文化理解为文化基本建设或理解为生态文化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应该部分。因而,在“玉贵走廊”建设中,对生态文化建设的考虑,特别是对文化生态的看考虑和实施不是十分理想。要进一步加强“玉贵走廊”的建设,就要进一步去理解“玉贵走廊”生态文化,尊重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
一是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纳入全县社会和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编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明确提出生态建设的目标和措施,经县人大审议后颁布实施。同时,为确保规划落到实处,县委、县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加快国家有机食品基地县建设,打造生态XX的工作意见》,并与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状,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二是严格执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重大环境决策听证会制度,向社会公众实事求是地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三是设立举报接待日、举报热线电话、举报信箱、举报网址,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意见和生态建设中的问题,对有关结果通过新闻媒体和相关渠道进行通报、宣传和教育。
二、素质教育与认知文化建设版权所有
今天我们观看了关于国家未来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能源建设,企业事业向一体化、高端化、国际化的发展目标,社会“四有”建设,以及深入推动行政、经济、社会等领域改革创新协调发展的宣传片。其中生态文明建设给我很大的启发,看后了解了许多不为很多人知道的生态文明方面的知识,生态文明一直在我心里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他和其他许多文明一样需要去了解,需要去保护,从自身做起,这样生态才可持续发展。
1.1对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森林建设缓解了资源过渡开采对会自然环境带来的压力。部分地区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很难培育植被,土壤荒废沙漠化,对区域建设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针对破坏严重的地区指定一项长远的造林计划可有效保护原有土壤,并且逐步改善现有的沙漠区域,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活动是离不开自然资源的,建设林业生态文明可将环保理念灌输在城市发展计划中,对群众起到一个教育引导的作用。为改善生态环境政府提出了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林业文化可促进这一观念在基层中的落实程度。
1.2培养生态文化意识。
林业生态文化源于自然,亲和力强,传播效果显著森林孕育了最初的人类文明,人与生俱来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但现代社会人类的这一自然天性或多或少地迷失于繁重巨大的生活压力与脱离自然的生存环境中,造成了其生态感知的缺失和生态意识的淡薄。而立足自然环境、依托自然资源的林业生态文化载体则针对性地弥补了人与自然之间架构的空白,提供了山水林田花草等人类可以亲而近之的绿色空间,也提供了观山看水赏林等人类可以触而感之的自然环境,构建起人类、都市、自然之间的纽带,唤起人类爱自然天性,根植人类保护自然的意识。借助于林业生态文化载体的自然认识与自然教育,其能够通过实物式的示范以最直接的方式增强人对于环境知识的认知,能够通过自然化的氛围以最感官的方式加深人对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能够通过生态性的活动以最亲和的方式形成人对于生态行为范式的共识。
1.3增强生态实践力。
林业生态文化形式多样,贴近生活,公众容易接受林业生态文化建设所具有的以人为本与因地制宜的两个特性可以更好地实现生态文化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以人为本这一特性层面上说,其以受体人的思维为角度,探求实践主体最能接受的载体形式和更好地吸纳其承载文化的途径,规划设计最切合与最合理的方式,实现生态文化向人心的内化过程。从因地制宜这一特性层面上说,其以建设地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结合不同地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壤、气候、水文、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等自然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融合与反映地域特色,规划建设最符合当地背景的林业生态文化载体工程项目,引领社会主体以最佳的实践方式外化生态文化,形成适于当地的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生态实践力。
1.4带动社会发展、形成生态文化。
林业生态文化作用综合,辐射面广,间接效益巨大主要体现在林业生态文化建设所带给建设地社会发展的辅助力与生态决策的时效力两点上。从社会发展的辅助力角度,其能够助推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林业生态文化载体项目的规划建设与实施管理能够提升建设地的综合环境,能够吸纳建设地的部分劳动力,能够扩宽建设地的相关产业发展,从而起到改善建设地民生状况的辅助效果,民生状况的改善,一方面是生态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的体现,生态文明社会是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最优化和良性运行,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态;另一方面,其使社会主体能够更好地接纳与外化生态文化,为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摒除因经济制约力而导致生态实践力滞后的障碍。从生态决策的时效力角度,其能够带动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林业生态文化物质载体项目建设的实施与非物质载体项目建设的展开,为建设地其他相关生态文化建设的决策实施提供了着力点与切入点,使其能够通过林业生态文化载体的规划与实施过程加以融合和落实,为社会主体付诸落实其他相关生态文化决策提供了平台。
高职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服务于生产、建设和管理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这表明了高职院校的社会使命.百所国家示范高职和骨干院校建设项目标志着中国特色高职教育已进入转型提升内涵的关键时期,在政府主导举办的高等教育框架内要充分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等要素.文化建设既是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高职院校特色与品牌的表征.因此,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应当是包含多元主体要素、多样文化生态的一种特定的社会亚文化生态.是在特定的校园环境里,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这一文化核心目标,由学校师生员工长期以来自主共同创造的、体现学校特色的,并为全体师生共同认可、接受、信守和发展的价值观念、校园形态和行为方式.体现了高职院校文化与行业、企业、区域和社会等文化环境互相适应和发展.从构成主体要素来讲,高职文化生态系统以校园为特定时空条件,简单分为内部生态秩序(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等要素)和外部生态秩序(政府、社会、行业、企业等要素).而和谐的高职院校文化生态各要素应当与相关文化生态之间的相互关联制约而形成动态平衡结构状态.多元文化和谐共生、协调发展,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基本诉求,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文化体现.在和谐的文化生态中,高职教育的育人根本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人才能获得充分全面的发展;在和谐的文化生态中,高职教育的职业文化属性才能得到彻底的张扬,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联通现代职教体系;在和谐的文化生态中,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才能充分的发挥,提升教育服务产业的能力;在和谐的文化生态中,高职教育才会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有更大的自觉和担当,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1.2结构
高职教育的高等性与职业性也决定了高职文化生态结构特征,既不是一般意义的高校文化,又不能是企业文化,它应当是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等文化群落相互交融形成的具有高等职业教育属性的文化生态系统.它的动力结构可简单归纳为“双主双核,螺旋发展”.“双主”指高职院校文化生态建设的承载主体,学校师生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主体,学校师生之间的文化传承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双核”指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核心驱动力,高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相互驱动融合,共同塑造了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文化;“螺旋发展”指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与周边其他文化群落的交融中互为环境,在能量、信息和物质交流过程中,通过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等方式建构着文化生态的螺旋上升式的发展平衡.其横向结构(空间结构)主要指高职院校文化生态内部不同类型文化圈层(如从主体来分有教师、行政、服务和学生4个文化圈层,从层次来分有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4个文化圈层等)以及外部不同文化群落之间(如区域、社会、行业、企业以及政府等)的相互关联,纵向结构(时间结构)主要指高职院校文化生态系统的历时性,即时代特征,体现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高职院校文化生态失衡
我国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形式,经过近30年尤其是近10年的涅槃发展,作为新的高等教育文化形态已经得到了实质性的确立.无论是院校所的数量还是在校生的规模,高职教育已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决定性地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实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应用性高技能人才,促进了国民文化素质的提升,也为我国人力资源强国的实现进行了基础的铺垫.据麦可思调查数据推算,2009—2011年,高职教育为全国近850万家庭实现了高等教育学历“零”的突破,让更多青年“在家门口上大学”,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与薪资连续上升,2013年更是“逆袭”最难就业季,就业率仅次于985院校.这些利好的消息从侧面印证了市场对高职教育的刚性文化需要.尤其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深度转型,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时期,对高技能人才的旺盛需求也为新时期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与品牌发展提供了百花齐放、百舸急流的机遇与挑战.高职教育的深圳模式、宁波模式、苏南模式也代表了目前高职教育一些特殊的文化生态的发展.因而,政府、社会、区域以及行业企业等对于高职教育寄托了更多的希望.高职院校文化大观园的春天将会是群芳竞妍,但这个冬天将会更冷,对于高职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对于个体的高职院校的文化生态建设将会有更多的课题等待大家去研究,有些可能是关乎到个体生态的生存.在实际的文化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依然有着很长的路要走.人类所创造的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体,各种文化聚集在一起,形成各种不同的文化群落、文化圈,甚至类似生物链的文化链.正如自然生态通过遗传与变异的途径来维持平衡一样,文化生态亦通过文化的创制与保持来尽力保持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性动态平衡.正如前文所述,高职院校作为近30年尤其是近10余年来形成积聚的一种文化生态群落,其自身价值体现与作用发挥已得到了充分的现实性印证.在表现出强劲的文化张扬力与发展正能量的同时,高职院校文化生态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其与外部其他文化生态群落之间也间或出现了失衡的现象.
2.1外部文化生态环境
外部文化生态环境主要包括政府、社会、区域、行业企业等,高职的良性发展依赖于政府的指导、社会的认同、区域的支持与行业企业的参与.高职教育举办主体是各级地方政府,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省市地方政府,近年来对职业教育在顶层体系与制度设计、资金信息投入、质量评估等诸多方面给予了更多的宏观的政策性指导,激起了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的内在活力.从政策支持角度来说,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是职业学校,主要由教育部门统筹管理,发展过程中有着强烈的政策性诉求.但其中最为重要和迫切的问题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跨界的教育,任何一个部门都无法有效地解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跨部门、跨领域的现实问题,因此,需要从国家层面统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进行顶层设计,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国家主导模式.虽说高职的迅猛发展为社会文化的进步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但是整个社会对高职教育的价值与文化的认同错位.这主要根源于社会对高职教育价值的传统认知偏差、现行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的层次性以及高职教育自我探索发展的曲折.而这种文化认同的失衡在遭遇到适学人口拐点时,便以生源危机的形式在全国渐次地典型性表达出来.立足于区域行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现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基本共识,这也是高职文化生态建设所必须的基本路径.换句话讲,在高职这个文化生产场域内,要使其产品的生产规格与价值要和产品的市场和使用价值无缝对接,这才是高职教育的真正生命力的体现,也是高职教育服务的导向、高职学生就业的宗旨.也只有这样,才能建设成有人气、接地气、合行业气、融企业气的高职院校文化.但在文化建设实践过程中,学校文化的公益性与企业文化的利益性却形成了矛盾.两者虽然合作的政策目标是育人,但是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职业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而企业的政策目标虽然也是育人,但其最重要的则是追求利润.两种文化的融通尚处于简单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的融合,对于制度文化或文化理念的学习交融还未深入.
2.2内部文化生态环境
从内部构成诸要素来分析,也存在一些失衡的现象.就建设主体来讲,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但在当前形势下,这种失衡现象既包含于建设主体内部,同时亦显现于主体之间.如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与工程服务能力的协调问题,即“双证”能力问题;学生类型多样化与学生个性化发展问题;教师队伍的职业化发展与学生职业成长的问题等.就建设内容来说,主要包括物质、行为、制度与精神环境等方面.因为高职院校多数都是新建院校,因而在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积累比较薄弱,但是这又是优势,可以结合自身发展特色充分体现后发优势,精心策划与实施提炼,并经过师生员工的长期行为积淀,形成特色的文化内涵.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往往存在“四化”现象,即内涵简单化,狭隘于校园文化建设;价值功利化,重职业技术轻人文素养;倾向泛职业化,强化职业属性,弱化教育属性;实践零碎化,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实施.
3高职院校文化生态建设路径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生态工程,它既反映了与周边文化生态的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同时也体现了自身历时性的文化历程与积累.因而,高职院校文化应当是动态性与发展性相统一、包容性与独特性相结合的生态,是文化自觉与责任担当的有机统一.高职院校在自身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激活内部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利用外部有效性资源,在保持自身发展优势的同时要创制新的文化生长点,打造新的文化发展点,积极构筑内外和谐、动态平衡的文化生态.
3.1激活内部主体的创造性
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有自觉性,要充分激发学校师生员工的文化自觉意识,适应经济转型与区域发展的需求,促成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构建和谐的内部文化生态秩序,形成文化自信,引领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在教师职业发展上,教师应当具备相当的职业岗位工程经验与较高的专业教学水平的“双师”素质,基于“工学结合”的理念实施课程教育,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研发和社会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与技能.在学生职业成长上,学生要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能力,能够得到个性化的成长辅导,习得良好的职业发展技能与迁移能力,最终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梦想.在文化环境设计上,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建设,都应突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充分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凝炼学校的精神,以办学理念、目标定位等形成师生共同的发展目标与精神激励,这是核心、灵魂;要规范学校的制度,以运行有效的管理机制来激活学校内生力,如结合教师成长的关键点设计辅发展政策,针对生源多样化的特点实施分类管理分层教学等;要引导师生的行为,尊重人格,营造良好的氛围与良好的活动设计,满足于学生的多样化成长需要;要形成良好的物质环境,无论是校园自然环境的摆设,还是教学实训环境的设计,要充分体现情操的培养与职业的熏陶.
3.2利用外部资源的有效性
高职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与资源价值.
1)学校的办学目标要切合于社会经济与区域发展的要求.学校的发展方向应与区域经济、行业发展规划相切合,专业的开发与建设应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和行业发展相适应,人才培养的规格应切合市场与岗位的要求.
2)要开门办学,寻求校企合作的瓶颈突破与互利共赢,最终使学生受益,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社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要更多地寻求政策性支持,充分抓住发展机遇,促进学校的层次发展.
4)国家层面要形成多部门联合支持高职教育发展的局面,而不是由教育部门唱的独角戏;区域政府也应把高职教育纳入到正常视野而做好与地方产业对接,从政策落实等诸多方面支持产业的发展.
5)通过法制与税收政策的完善与制订,引导行业企业深度融入到学校发展中来.
二、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步骤
从规划开展的操作层面上讲,对一个具体地域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大体的实施步骤可以分为资料收集、现状调研、规划制订、后期反馈4个环节[3-5]。
(一)资料收集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需要立足该地区的客观资源与环境情况,需要服从该地区的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需要切合该地区的相关专项规划。资料收集应该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文本、电子、图片等图文资料的收集;二是实地资料的收集。1.图文资料收集图文资料收集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该地区相关发展战略与现有规划,主要包括①发展战略规划(五年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林业发展战略规划等);②土地利用规划;③城市总体规划;④重要的专项规划(如绿地系统规划、旅游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或文物古建保护规划等);⑤相关部委(国土、林业、园林、城建、旅游、水利、交通、环保、气象等)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其相关的政策性文件。同时应包括该地区相关环境条件与现有资源,如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水文、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专项性的基础资料。2.实地资料收集结合收集的书面、电子等图文资料,通过实地调研的形式,对该地区的资源重点分布地点与建设关键地点进行考察与记录,充分掌握该地区各项资源与建设的现状情况。
(二)现状调研
现状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以期充分掌握该地区社会生态文明的现状并分析存在原因,梳理生态文化建设对该地区的作用,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方向性参考。以西安为例,在西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现状调研中,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生态意识作为了解社会生态文化现状的视点,围绕公众对生态状况的态度、对生态危机的看法、对生态行为的选择、对生态影响的认知4个方面设计问卷并展开调研。调研的结果显示,西安公众生态意识的基本感知已经具备,但由于缺乏全面的生态认识、相关的政策、社会的带动及经济的基础4个原因,生态意识的引领作用还不明显[6]。针对这些问题,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方向性亦能明确,即是生态文化建设要提供生态认知的影响力、生态决策的实效力、生态活动的带动力、民生改善的促进力。
(三)规划编制
在充分掌握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具体规划内容的制订。具体的规划内容分为3个大部分:一是结构布局,二是空间布局,三是重点工程。从进行的顺序来说,首先是依据该地区社会需求的结构布局研究,其次是依托资源基础的空间布局研究,最后以此总体布局为契机,依据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实际背景情况规划对应的重点工程。三者在操作时间上相对独立,但内容上交叉叠加,最终形成规划地规划期内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四)后期反馈与评估
在生态文化建设规划通过评审进入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随时依据具体情况与实际碰到的问题对规划进行反馈与调整,使之因地制宜,更加符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更好地发挥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对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作用。同时,结合城市生态文化现状分析,对规划建设成效进行预测评估,说明规划的可行性与实施效果。
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内容
如前所述,规划制订的内容分为3个主体部分:一是依据社会需求的结构布局,二是依托资源基础的空间布局,三是立足社会背景的重点工程规划。3个主体部分的逻辑关系可以类比为庭院建设过程(见图1)。
(一)依据社会需求的结构布局
生态文化建设是以生态文化载体的塑造为切入点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结构布局是指以主导功能为类别体系划分标准,对生态文化载体进行梳理,归并建立生态文化建设内容的框架[7](包括4大体系及其下包含的相关子项目,见图2)。依据社会需求是指根据公众对不同体系的认知度,确立各个体系间建设的大体定性比重,由此分析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对象。同时依据公众的偏好度,确定不同体系下所包含的子项目的具体建设内容和建设形式,由此分析生态文化载体工程的建设方式。依据社会需求确定的结构布局是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重要前提,是空间布局与重点工程规划中需与资源基础及社会背景结合考虑的重要指向性依据。社会需求的了解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网络、电话等调研为辅。以西安为例,在西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对公众生态文化认知的调研[6],主要从公众的理解层面和实际选择层面展开,调查分析公众对不同生态文化载体类别的接受与解读程度,分析公众对不同生态文化载体类别的接触与主动选择程度。调研表明,西安公众能够理解也乐于选择的生态文化载体,主要集中在感知体系和社会活动体系内,故该地区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应该着力考虑二者的建设比重,在空间布局与对应重点工程的确立中,重视森林及重要森林公园、湿地及重要湿地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化社会活动的开展。对公众生态文化偏好的调研[6],主要立足生态文化建设内容元素的框架展开,以市域、建成区、自然林水环境、遗址空间为切入点,进行感知体系下观光、科普、康体、趣味、运动、文艺创作等具体项目喜好度的细分调查;以互动型、公益型、创意型、节庆型、体验型、倡导型、学术型等典型的生态文化社会活动入手,进行活动体系下不同活动类型喜好度的细分调查;以教育途径与教育内容为切入点,对传媒式、课堂式、户外式、展馆式教育等项目进行了细分调查;以目前状况与包括内涵、设计、属性、品牌、推广等在内的发展定位入手,对产品体系下的自然实物类、仿生类、传媒类、文艺类、保健养生类生态文化产品进行了细分调研,以此确定该地区公众对不同生态文化载体体系下所包含的子项目的偏好度,从而为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工程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提供依据。
(二)依托资源基础的空间布局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空间布局是指在综合分析规划地区的地形地貌、资源分布、城镇密度等的前提下,对生态文化载体在该规划地区范围内做出的“落地”的过程,最终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以南京为例,在南京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一是重点分析了市域土地利用布局、城镇体系分布等市域概况;二是重点分析了南京的森林、水系、湿地分布等区域资源分布概况;三是重点分析了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区绿地等在内的市域范围内已建成或规划建设中的绿色公共空间的分布,以及主要历史遗址分布等重点专项元素的分布。在分析完成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将所得每项内容的图件叠加,综合分析得到生态文化建设规划资源基础空间综合叠加图,主要形成4类典型色块区域(如图3所示)。红块,表示城镇建设较为集中的区域。以该区域为中心的范围即应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范围,建成区中心主要将生态文化建设融入城镇居民的日常游憩与郊野休闲,建成区周边郊区主要将生态文化建设与自然的回归与体验相结合。紫块,表示包括历史遗迹、地域文化用地等人文资源较为集中的区域。在该区域需重点筛选出核心人文资源,将生态文化建设独立而有区别地融于历史与地域文化的传承中。南京的人文资源禀赋极高,但就其生态文化建设而言,一方面,较之以历史文化内涵为核心、开发成熟度已极高的秦淮文化、金陵文化、红色文化遗址地,围绕中心城区的明外郭遗址与秦淮新河更具有建设意义和建设潜力;另一方面,南京文脉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花文化,典型代表如平顶山的茉莉花文化、梅花山的梅花文化、灵谷寺的桂花文化、固城湖的荷花文化,其发掘和文化基地的建设更能体现生态文化的本质。绿块,表示包括森林,及其重要的森林公园、城市绿地等绿色空间较为集中的区域。该区域是以森林资源为载体的森林生态科普、生态体验等森林生态文化形式的重点建设地带。蓝块,表示包括河流、湖泊,及其重要的滨水公园的水系区域。该区域是以湿地资源为载体的湿地生态科普、生态体验等湿地生态文化形式的重点建设地带。对于南京,以城镇集中区域为中心,包括紫金山、梅花山等在内的钟山风景区,玄武湖,雨花台等城镇建设用地核心地区,应该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一个极核。老山作为近邻极核的最大自然山体,自然与人居交融。而金牛湖、固城湖等远郊水域,山水自然风光保存完好,其均应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区域。因此,南京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空间布局框架为:以玄武湖与钟山风景区为极核,一方面围绕极核形成一条秦淮新河—明外郭百里生态文化走廊带;另一方面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延伸,分别形成两轴:东西方向以老山—紫金山—雨花台和玄武湖—金牛湖为纽带,贯穿森林文化与湿地文化的都市自然文化轴,南北方向以平顶山—梅花山—中山陵—高淳为纽带贯穿花文化的名花文化轴[8](如图4所示)。
(三)立足社会背景的重点工程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重点工程是指在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空间布局已确定的基础上,立足社会经济、生态建设的关注点,在总体空间布局框架内,对应选取规划期限内对生态文化建设起关键作用的建设点,确立在规划期限内重点建设的生态文化载体。以江西九江为例,在九江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依据九江的资源基础确立了其生态文化建设“两核、两带”的空间布局(见图5)———以贯穿其城市集中区的长江为轴线的城市滨水生态文化带、以鄱阳湖及其支流修河为轴线的鄱阳湖流域生态文化带、以庐山西海为主体的水域湿地生态文化建设极核、以庐山为主体的山体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极核。在此框架上,依据目前九江的城市建设现状和未来城市发展规划与发展走向,对应确立了4个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工程。城市滨水生态文化带,对应打造城市滨水生态文化建设工程。其关键建设点主要选取对九江历史文化与社会经济具有深远影响的长江沿线,以及目前大力投入建设的八里湖两个地区。其中长江沿线主要是以反映洪水的历史生态警惕为主题的已建成的抗洪广场、以九江浔阳地域文化为主题的已建的浔阳楼和再建的琵笆亭为主要建设对象,构建长江生态文化园;对八里湖地区主要从人居角度考虑,集合公众日常游憩、健身、休闲、社交需求,创造城市居民勿需远行便可享受的亲水的自然环境,构建八里湖生态文化园(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鄱阳湖流域生态文化带,对应打造鄱阳湖湿地生态文化工程。其关键建设点主要集中在自然水域气息浓郁的鄱阳湖与修河两个地区,以九江鄱阳湖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原生态湿地、候鸟、环湖的遗址与古镇等历史名迹,以及以修河代表性的河源性湿地为主要对象,构建鄱阳湖水鸟文化园、湿地古迹风情路线、鄱阳湖湿地博物馆、修河湿地文化走廊(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以庐山西海为主体的水域湿地生态文化建设极核,重点选取其休闲、游憩资源,建设自然捕风地、户外游憩地、天然疗养地、滨水运动地,对应打造西海休闲生态文化体验园建设工程(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以庐山为主体的山体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极核,立足庐山景区目前已经具备的知名度,以其生态建设现状与文化建设现状为基础,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范围扩展至大庐山范围,整合其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展开庐山森林浴场、植物教育基地、地质教育基地、森林博物馆建设,对应打造大庐山生态文化综合体建设工程(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
医院建筑是人类的文化,主要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所谓表层结构有符号感,可以从理解为医院的外部属性,比如:医院建筑物外观、建筑技术、建筑设备、建筑艺术等。所谓的深层结构主要指,隐藏背后的,人文性的,比如:建筑知识、建筑态度等。主要指文化层面上的内容,如建筑情感、建筑意识、建筑观念、建筑思想等。
一、中国医院建筑实践反思
我国基础建设较薄弱,但经过不懈努力,解放后医疗卫生事业有了极大的发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后,逐渐缩短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医院综合素质、建筑设计水平。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建筑设计意识不断调整,建筑得以转型。目前的医学观念还较传统、医疗体制还不完善,学科的分类虽有所细化,但仍需调整。近些年,国家在医院建设这个领域中虽有所投入,医院发展迅速,但在各种制约下,同发达国家比较,对医院的总体建设投入低,投资差距相差甚远。另外,我国的社会互助文化氛围不足,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更重视物质、对精神略显不够;对形式重视、忽视内涵。鉴于此种现状,医疗环境内涵受到了直接的影响。
二、医院建筑设计促进生态系文化统整体性、有机性的形成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生态文化建设,是树立于生态价值观的理念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人与环境、尤其是是人同自然之间的关系。同时,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形成有机互相发展的整体。生态文化建设的发展,促进对医院建筑认识走向新的高度。让人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医院建筑是技术、人文、自然结合有机结合的综合体。我们在建设医院建筑时,特别是适合医院发展的建筑,需要使用建筑中的生态文化的“环境观”,在建设医院建筑时,需要首先考虑到以患者的健康为目的,在建筑中包含诊疗、预防、保健、康复、医学研究等多重功能。医院应该是科学技术和人文关怀相互渗透的“健康中心”。在建筑设计中,对设计师的要求愈来愈高,要思考如何利用“移情变气”、“物我融合”等环境心理,建设现代化的生态医院。要求设计师在建筑环境中,深入研究“人•各层次环境”的理念认识,形成有机生态系统。更深入的研究如何拓展医院建筑作为的中介环境的深层内涵。使患者在医院中能切实感受到“三分治、七分养”,进一步使传统医院转变为生态医院,深层次发展,达到的高层次的健康要求。医院建设的初期,由于在工业文明大发展时期,大力发展生产力。在医院的建筑设计上,未能综合考虑各种功能的设计,在内部的空间设计上各自集中、相互分离、不能形成有机整体。现如今经济高速发展,总结了以往各种经验教训,意识到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必须共同进步,医疗建筑在建设时,不仅需要考虑到外在设计、使用用途,更重要的是医院的精神文化,使患者达到“三分治、七分养”的状态,在良好的环境中促进患者更好的治疗与康复。
1、医疗环境是医学模式转变的关键之一
记得有句话曾说过说,环境改变心理,心理可以影响疾病。当医院环境舒适宜人,注重生态文化发展,患者心情舒畅,热爱生命、更快恢复健康。舒适宜人的环境能有效的减少或消除心理压力,促进患者的良性循环状态,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在治疗及康复期间达到最佳的效果;在“人•各层次环境”中达到和谐状态,使患者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由此分析,医院建设的外在和内在环境共同影响病人的康复,如何营造良好医疗环境当之无愧成为现代医院建筑设计重点之一。
2、医疗与生活兼容性环境
近些年,“生物-心理-社会”这样的医学模式已得到认同并广泛推广,这种模式主要强调生物、心理及社会这三因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正是基于这一理论,促使着医院建筑机能的转变发展与进步。一般性的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创造出具有一定功能的环境场所,主要从安全,舒适,满足人们工作,生活环境等需求为根本出发点。然而医院是专业化的医疗保健环境中心,在建筑设计中需要更多思考,需要能够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及康复适应需求。在建设中,注意治疗、保健、康复、医学研究等方面的和谐统一,形成“环境-心理-生理”的医学模式概念。所以,现代医院建筑应是全新的状态、诊疗同生活兼容的空间环境,仍旧以维护人类健康为目的,但更好的满足人的生理及心理的需求,同社会发展、环境建设达到更好的平衡。
三、结语
现代医疗技术装备日趋完善,但在提高医疗器械、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出现在高科技之下的空虚和冷漠。医生诊疗开出各种检查单,治疗中用各种新药,使用高端仪器,这样的冷漠,是危险的,需要更多的反思及调整。医院在建筑设计上努力寻求高技术和高情感的平衡,一方面,科学的角度,属于较复杂的系统科学的内容,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思考在有限的空间内处理技术和情感的需求;另一方面从哲学上观之,医院建筑需要从环境上走出“纯技术”的状态,做到不但能服务于人,又能体现人们“尊重大自然”的追求这一更深的境界。
作者:黄玮雯 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冯珠娣,艾理克,赖立里.文化人类学研究与中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11).
[2]罗运湖.现代医院建筑设计[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在要求
人是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长期以来,受到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主宰,对大自然肆意破坏,对资源环境任意开采,且不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致使当前农村社区环境问题突出,人与自然的矛盾明显。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就是为了改变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化就是一种以和谐为取向的文化,它主张人是自然界的一员,人类作为一种类的存在物,和其他物种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其他物种的生存权益为代价,要承认他们的生存权利,尊重他们的内在价值。生态文化强调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性,重视各物种相互间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人与自然界共同构成一个大生态系统,人类和其他物种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物种都有自己对应的生态位,相互之间存在着平衡与制约的关系,如果人类过多地考虑自身的发展,而忽略了别的物种的生存发展,必然会破坏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加强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农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不断推进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提高社区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使其渗透到人们的价值观念、日常行为之中,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从而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幸福家园。
(二)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
和谐的农村社区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友爱、相互帮助的社会。但在当前,农村在经济市场化、利益多元化的历史大背景下,农民群众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人们已不像以前那么质朴,变得日益冷漠,农村人际关系也日益复杂,农村居民冲突现象更是时常发生,农村社会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和睦与融洽。在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文化建设是基础,是农村社区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需要,农村社会越发达,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农村社区文化发展相对滞后,部分农村封建残余思想沉渣泛起、落后文化乘虚而入,一些群众精神文化匮乏、理想信念缺失,面对当今各种复杂的思想文化潮流,已渐渐迷失了自我。农村社会的和谐,是生态文化的深层次价值追求,推进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化尊重差异、提倡多元、鼓励包容,在加强沟通、增进感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地化解农村矛盾、整合农村社会关系,激发农村社会的活力。通过生态文化建设,倡导团结互助、互利和谐的文化理念,有助于农村社区营造出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良好氛围,有助于农村社区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和精神面貌,更有利于协调好农村社区各主体、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优化配置农村资源及有效整合社会力量,促进农村社会的生态化转型,从而实现农村社区的和谐发展。
(三)实现农民自我和谐的客观需要
自我和谐是实现其他关系和谐的基础,其要求消除人内心的矛盾、冲突和对抗,实现身心的协调与圆融,塑造出一种乐观友善、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随着农村开放程度的增大,农民群众对物质生活的渴求更为强烈,但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却忽略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农民被严重异化,社区群众为贪欲所奴役,从而引发了如盲目攀比、肆意开发、任意开采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生态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人的问题,生态危机归根到底也就是人的危机,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人发展的困境,实现人的自我和谐,那么环境问题就无法从源头上得到根本解决。在生态系统中,虽生命无贵贱,但能力有大小,人处在食物链的顶端,如果被欲望控制,不尊重其他物种的生存权益,必然将引发大的生态问题。生态文化提倡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要求农民群众转变已有的思维方式,尊重种内、种间的不同差异,提升自身的精神层次,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它强调通过自身的不断调整,提高修养,健全人格,做到严于律己,从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农民自身和谐的客观需要,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人之为人的时代诉求。人性本身就是自私的,善恶的评价本无标准,只能靠人性去衡量,只有加强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引导社区群众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自身修养,充实和完善自己,摒除自身对自然环境的私欲,转变已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树立生态的文明理念,实现人自身的和谐,人类才能真正解决生态危机,达到人、社会、自然三者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新境界。
二、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这些年来,党和政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明显加强,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对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及受到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制约、农民素质普遍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民群众生态意识淡薄
生态意识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价值观,对促进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农民群众的生态意识却相对淡薄,严重制约了农村生态文化的发展。由于农村社区群众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同时受到传统思想观念、小农意识和落后生活习惯的影响,农民群众过分重视经济利益的追逐,而对自身的生存环境却关注较少,农民的环保意识匮乏,未能认识到环境恶化给人们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地膜等,而忽视了它们给农村环境带来的副作用。
(二)农村社区生态教育不足
一切文化的兴起、发展与繁荣都离不开教育。教育是推动文化传播、促进文化发展、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引导公民树立生态文明观,逐步养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但当前我们的农村社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却明显滞后,总体暴露出基础教育设施不够健全、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农村师资队伍力量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农村生态教育严重缺位。一直以来,受到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制约,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主要倾向于城市,投入的重点也主要是针对高等教育,农村社区的教育经费短缺,同时,在制定农村教育政策时“一刀切”,没有区别对待不同农村社区的具体实际,致使农村教育的严重滞后,解决农村文化教育问题已成为建设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重大问题。而且,近年来在城镇化进程中,实行“撤点并校”政策,使农村的教育问题更为严峻,更激化了农村教育需求和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此外,“在现代技术文明的社会中,不能不令人感到教育已成了功利的下贱侍女,成了追逐欲望的工具”,当今中国教育现状更是如此,应试倾向严重,知与行、理论与实际脱节。考试(分数、升学率)已是教育的目的,考什么教什么(教育内容、活动严格局限于考试的学科);应试训练,题海战术;人(学生、教师)是考试的机器等。而农村此类现象尤为明显,由于受到升学率的影响,农村社区的文化教育过度重视学生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忽略了生态文化的普及与推广。农村社区教育的功利化,已经使农村的教育工作迷失了教育本身的内涵,造成教育内容、目标、方法、实践的异化,这进一步加剧了生态教育的缺位。
(三)文化建设体制机制缺陷
体制机制问题是制约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性问题,良好的体制机制不仅是把握文化建设规律的内在要求,而且对加强文化建设的领导和管理的作用也相当巨大,但目前我国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体制机制建设尚不够健全,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在生态文化建设的管理上,政府部门的错位、缺位、越位问题突出,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服务功能交叉重叠问题严重,基层政府的文化管理模式陈旧,行政管理职责不清、管理不明,往往政出多门,文化管理的效率低下,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严重浪费。同时,文化管理的行政化严重,管理人员缺乏动力与活力,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其次,在生态文化的运行机制上,基层政府往往只重视文化硬件建设,而忽视了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运行保障机制建设,在现实中常表现出:重文化建设、轻运行管理,重上级考核、轻农民需求等问题,在生态文化的具体建设过程中,严重忽视了农民群众的文化诉求和文化权益,许多建设活动偏离了农村实际,造成文化资源的浪费。再次,在生态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上,投入方式较为单一,投入结构不尽合理,而且也没有刚性的资金投入要求,导致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还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使不少地方文化设施频现“建而不用”“建而少用”的现象。
三、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举措。因此,要针对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系统地解决现实问题,大力推进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建设,促进农民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农村社区生态文化教育
建设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教育是根本。要深入开展农村生态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态意识。生态文化教育首先要确立目标,突出主题,明确重点。要以转变农民群众的生态思维、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生态意识作为生态文化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以生态知识的普及与推广为重点,紧紧围绕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而展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借助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方式,积极宣传生态知识,传播生态文化,帮助农民群众了解生态规律,掌握解决社会发展和自然保护之间相冲突的具体方法,积极以生态科学的眼光审视自然、指导劳动实践。生态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是生态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生态文化教育就是要致力于农民群众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和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的培育,注重农民群众生态责任意识、生态忧患意识的培养,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态觉醒,自觉担当起农村的生态责任,激发他们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热情,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农村社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转型,使农村社会树立起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的理念,实现绿色社区的成功构建。此外,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充分发挥学校课堂的作用,从小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生态情怀,树立起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观,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为生态文化建设打下扎实基础。
(二)加强农村社区人才队伍建设
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要坚持优秀文化人才引进和本土人才资源开发并重的原则,更新人才观念,实行“以才兴文”战略,开创人才辈出、各尽其能、各尽其才的新局面。首先,要鼓励和引导高校优秀毕业生积极投身农村建设,充实农村社区的文化人才队伍,从事文化服务工作;要鼓励和引导国内外优秀文化人才、相关专家到农村基层挂职锻炼,或者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服务咨询等方式为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出谋划策、贡献智慧、提供智力支持;要鼓励和引导离退休教师、老干部、老同志、老党员回归农村,充分利用他们的资源、发挥他们的能力,鼓励他们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其次,实施生态文化人才培训计划。整合教育培训资源,依托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一批人才培训基地,拓宽文化培训的渠道,建立多渠道的文化培训模式,扩大农村生态文化人才的培训规模,扩增文化培训的覆盖面,构筑农村社区生态文化人才多层次、多维度、多领域的培训网络,培训要实现“培训一人,带动一片”的效果。再次,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壮大农村社区志愿者队伍,发展社区生态文化社工,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促进生态知识的普及和生态文化的推广。
(三)充分发挥社区群众的主体作用
人民群众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主体和决定力量,但一直以来,在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中,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主体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主体问题是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是生态文化建设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农民不仅是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受益者,也是生态文化发展的缔造者,在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一方面,要努力使农民群众转变观念,消除对政府的依赖思想,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服务意识,自觉承担起文化建设的主体角色,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人们的智慧和力量,努力打造“活力农民、魅力农村”的美丽景象。另一方面,牢固树立政府是主导、农民为主体的理念,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如日本造村运动中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就是个典型,要坚持自立自主原则,充分尊重民意、体现民意,建设的具体行动由各社区、各村镇自己把握,主要依靠社区群众的自主奋斗,让农民群众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而相关部门主要起组织、引导和供给政策制度等作用,要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保障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又好又快地进行。
我国大多数森林公园都蕴藏着极其丰富自然风景资源,森林覆盖率达37.26%,分布于秦岭、巴山、关山、桥山、黄龙五大林区。由于南北跨度大,气候适宜,地形复杂多样,产生了丰富的森林生态景观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这些众多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自然景观和早期人类文明活动遗留下来的人文景观都是我国宝贵的资源精华,对国家文化实力的提升起着关键作用,具有独特的和重要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科教审美等方面的价值。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生态文化资源并未开发出来,森林公园的发展潜力还颇大。有如此强大的资源基础,直接为森林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2.时代造就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及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人们不再局限于两点一线的生活圈子,开始走向山水间,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尽情感受工作生活中不曾体会过的惬意和悠闲,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精神。这种住山水之间,吃绿色食品,听泉水叮咚和鸟儿蝉鸣的生活方式已经是一种时尚的追求,是时代造就下的新型生活路线,为森林旅游营造了一定的情感基础。另外随着国家加大对各类设施的改造和升级,我国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条件都非常便捷以及私家车的普及,人们出行也变得简单既方便,所有这些都为开展森林旅游,进行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优越的社会经济环境。投资者们已捕捉到了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广阔前景。
二、如何进行森林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
1.以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指导森林的开发建设
从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后,全社会就掀起了可持续发展的健康风气在森林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中也要充分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按照边保护边开发的原则,保护生态多样性,把生态文化建设纳为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建设的重点内容进行科学规划。设定生态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再结合根据森林公园本身的特色,作出下一步规划和开发方案。在建设过程中,如果涉及到引入外来物种的项目,要全面考虑外来物种的影响和潜在危害,森林内设施的建设也要以不破坏公园环境为前提。
2.把生态文化的教育功能纳入建设中
每一类生物资源都有其丰富的生态价值、美学价值和文化教育价值,只有将所有价值都发挥出来,才算物尽其用。森林公园建设过程中也应充分挖掘各类自然文化资源的蕴藏价值,不断扩充生态文化的教育范畴,尽可能利用一些能调动游客兴趣的民俗风情文化的潜力,结和专业人员的力量,设计出有卖点又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化产品。当然除了在产品上下功夫,还可以进一步规范园区指示牌的作用、导游带领能力和讲解能力,全面提高导游的专业技能,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能到各类生态文化的熏陶,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的目的。
3.打开森林生态文化的市场
森林生态文化的建设脱离不了市场这个环境,全面地打开市场才能吸纳力量和资金进行建设。在这个建设中,首先要打响品牌,以与众不同的品牌理念占据市场,并进行全范围推广。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应把各自的特点表现出来,做足宣传推广工作。开发产品和开展活动同时进行,吸引游客和投资商的参与。不过首先得明确市场定位,以生态、绿色、和谐、休闲为导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扩大知名度,打开市场,持续用品牌推广效应,加速森林生态文化的建设。
4.培养一支精备的人才队伍用于森林生态文化建设
所有的生态资源都是硬件系统,而参与建设的人才是软件系统,是能够灵活处理各类复杂问题的主要力量,因此不能忽略人才的重要作用。森林公园要重视生态文化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对原在职员定期进行培训。同样针对每个员工的专业特长进行合理分工和专业训练,不断加强员工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完善管理和聘用机制,打造一支优秀的森林生态文化系统建设的人才队伍,更好地为其服务。
5.做好森林公园硬件设施的建设工作
空有一座空山,不加任何设备,不做任何规划,是没有游客愿意光临的。所以在资源基础上完善一些游客接待室、休息设备、运动设施及各类标志牌等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为人们认识森林生态、休闲娱乐、领略自然风光、保护环境提供良好的场所和条件。
6.领导层的努力把关也是必要条件
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既需要资源基础、人才基础和设施基础,但也离不开带头人的作用,各级主管部门要做好领导指示工作,按照高标准和高要求,抓好建设过程中的每一项任务,每一个细节,不断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往更好地方向发展,同时也要及时总结经验,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对策,在抓出成效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3] 李庆臻,李易.论生态和谐伦理[J].济南大学学报,2003.13(4):5.
[4] 王冀生,王霁.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1).
[5]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12).
[关键词]南阳市; 生态文化建设; 问题与对策;
生态文化是一种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是人类思想观念领域的深刻变革。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新目标。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新观念,必须大力弘扬和建设生态文化。近几年来,生态文化建设已成为众多城市建设发展的重大战略工程,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组织形式。一大批城市纷纷出台生态文明发展规划,以生态文化塑造城市新形象,打造“城市生态文化符号”,这已成为今天城市的发展主题。早在2004年3月,河南省南阳市第三次党代会就提出了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生态大市”三位一体的奋斗目标,生态文化建设被确立为南阳打造“文化名市”的重要内容之一。
南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养生条件独特,渠首战略地位凸显。这一切都为发展生态文化,打造“养生之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当然,南阳生态文化建设也面临着生态文化知识的普及不够,生态文明意识有待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快,发展理念有待明确;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不足等问题。
2011年国务院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南阳作为中原经济区的西南板块,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创建国家生物质能示范区。河南省政府也出台了《关于支持南阳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南阳市建成省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的战略任务。面对着这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南阳市如何密切结合本区域的特点和优势,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生态文化建设综合协调管理机制
生态文化建设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它要求各级政府必须深入研究、加强领导、科学决策,建立健全综合管理协调机制。
一是建立具有权威性的生态文化建设管理协调机制。由南阳市委、市政府组织宣传、文化、林业、环保、人口、教育、城建、商业等相关部门,成立南阳市生态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生态文化建设的研究部署、组织协调、检查督促、考核评议等工作,重点就生态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目标进行协调合作,防止因种种原因而导致生态文化建设的不一致。
二是建立和完善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生态文化建设群众监督举报制度。各有关部门和人员要具体落实设立举报接待日、举报热线、举报信箱等,并对群众举报的具体问题做出明确答复。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大生态文化建设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大力弘扬南阳市生态文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对有悖于生态文明的不良现象予以曝光批评,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建设舆论氛围。
三是建立有效的生态文化建设信息反馈机制。完善公众信息和意见的反馈渠道和机制,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能及时便捷地反馈到有关部门,真正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实现信息双向交流,提高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是制定执行生态保护政策和法规。生态文明建设在措施上,必须实行最严厉的环境保护制度。包括加大环境整治的资金投入,建设完善的法律制度,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培养专业的执法队伍,采取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近几年南阳市先后出台了《南阳市水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南阳市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保护实施方案》、《南阳市生态功能区规划》、《南阳市生态保护规划》、《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源头及汇水区域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规划》、《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源头及汇水区域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实施方案》等规划、措施。当然,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按照指定的标准和规划严格执法,对环境污染和环境评价不达标的工业企业实行零容忍。
二、广泛宣传,构建公民生态意识和生态法制教育体系
生态文化的教育和宣传是生态文化建设受益面最广、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宣传和教育,形成生态伦理观和生态审美观,使其转化为外在的生态行为。
要加强生态知识和法制意识教育。以青少年、工人、农民、党政干部、企业经营者为主要对象,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和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增强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一是社会公益教育体系。政府动用一切社会公共宣传资源,诸如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新闻出版、电台、电视台、公益广告、文艺作品、互联网等广泛开展生态环境知识和意识的宣传,建立起公共宣传网络体系,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视觉和听觉,进而影响他们的思想意识。
二是企业教育体系。企业生态文化教育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个重要领域。在企业中,通过各种渠道,对企业职工进行企业经济活动的环境成本意识的教育;开展创建“绿色企业”的活动,或结合企业的生态化设计和建设的理念,结合企业的清洁生产,或通过采用环保先进技术,降低能耗,提高效益的活动,对企业职工进行环境意识教育;进行企业生态文化的形象设计,在企业建筑外观、办公用品、交通工具、衣着制服、产品包装、广告展示等各方面,进行生态宣传;建立企业生态文化教育和培训制度,培养与确立企业员工的环境伦理与生态意识。
三是生态社区教育体系。在传统社区构建的基础上将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贯彻到社区建设过程中,营建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社区。围绕生态建设广泛组织各类健康有益的社区公益活动,积极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家庭、文明居民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制定居民公约,倡导和树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社区居民要强化自觉保护城市人文环境的伦理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社区组织要把城市社区的生态建设与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增强社区居民环境保护和生态维护的责任感、使命感。
四是生态消费教育体系。倡导生态消费必须从普通市民的消费行为和习惯着手,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太阳能、生物质能及风能等新能源;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新的环保产品;提倡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的二次利用;提倡使用公共交通,自行车和徒步;提倡使用生态的建筑材料,进行适度装修;提倡食用有机绿色食品,杜绝食用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提倡适度消费,不购买和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商品和危险品。
三、彰显特色,全力打造生态文化产业链
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要立足于南阳深厚、独特的文化资源,打造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与时代精神相交融的生态文化产业,提高生态文化产品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树立和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生态文化品牌和产业。不断推进南阳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实现既定的“文化名市”战略目标。
一是以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为载体,积极创建生态型支柱产业。根据南阳的资源条件、区域布局和行业特点,以生态环保、高效利用资源为目标,科学调整工业企业和产业结构布局,通过政策引导、市场配置、体制创新形成生态工业园区经济。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以粮食、林产品加工、中医药生产为一体的“南阳生态工业园区”;以碱化工系列产品深加工和对“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综合利用为一体的“桐柏天然碱生态工业园区”;以热电、建材为一体的“蒲电、鸭电区域循环产业园区”;以中草药种植、加工为一体的“西峡中成药生态工业园区”等。
二是以发展生态农业、扶持农产品深加工为手段,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转化增值。一方面要从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入手,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畜牧、中草药、林果三大产业,集中力量建设优质粮、棉、药、果、菜、水产等产业基地,引导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南阳是河南第一农业大市,2006年粮食产量已突破500万吨,仅仅依靠农村和农民本身对于农业的崛起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积极构建生态化产业链条,推进农产品的多级转化增值。比如以河南天冠集团为龙头的小麦、玉米和脱毒红薯生产酒精、饲料、燃料乙醇等一体化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设计年可转化粮食300万吨,从原粮到经济产品增值达10倍以上。以宛西四县(西峡县,淅川县,内乡县,镇平县)为主的20万亩中草药生产基地,使20万粮农变为药农,为宛西制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地道中药材,宛西制药也因此打响了“药材好、药才好”的品牌。
三是突出南阳特色,发展生态旅游。发展特色旅游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又一个支撑点。要充分发挥南阳市山川秀美、名胜众多的资源优势,以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坚持人文与自然资源开发并重,“开发”与“保护”并重,逐步形成以生态建设带动旅游发展,以旅游发展促进生态建设的局面。同时,加强景点、景区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型旅游推介和促销活动,集中打造“一山(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一水(丹江口水库)一恐龙(西峡恐龙蛋化石群)”三个世界级旅游品牌,建设生态旅游精品线路,使旅游业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高起点发展产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南阳市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无公害”的原则,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并举,从企业、产业和社会三个层面统筹推进,引导企业循环式生产,组织上下游企业之间形成废物利用产业链。
四、强化培养,推进生态文化人才队伍和基地建设
第一,加强以养生为主的生态文化人才队伍。人才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生态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因此,生态文化建设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点,重视人才培养,营造人才环境,提供人才保障。
积极宣传南阳市生态文化建设领军人物,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及其成果和主要业绩,营造尊重生态文化成果、尊重生态文化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南阳在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研究中心,可以在这些文化研究中心基础上设立专门生态文化研究机构。另外,必须建立专门的研究生态文化的基地,综合研究南阳地方生态文化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规律。研究队伍可涉及农、林、理、工、人文等各学科,定期参加学术研究和交流,承担省市重大课题和项目。社科理论工作者要加强生态文化研究,为建设生态大市战略提供可行性论证,为行政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第二,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化基础设施是传播文化知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化基础设施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新闻出版、电台、电视台、互联网、公共信息服务点等,所有这些设施都是传播生态文化的重要载体。增加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农村、基层为重点,统筹推进市级重大文化设施、文化场馆和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健全财政对公益性文化活动的资助政策,丰富文化活动内容,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方式,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南阳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五、创新思路,积极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
生态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突出特色,创新模式,因地制宜,大力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实现公众、企业、决策管理者生态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树立起“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生态观念。
一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不同模式、不同特色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通过文明生态村的创建,促进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的共同进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生产、生活与生态的共赢。
二是开展生态城市的创建活动。要结合城市的地域特点、产业特色等方面,进行周密规划和定位,确定生态城市创建的主基调,大力开展生态城市创建活动,树立强烈保护生态的自我约束意识和生态责任感,突出人文素质培育,构建城市生态文化体系,力求体现生态城市功能的综合要求,遵循生态经济发展规律,塑造新的生态与文化、生态与民生、生态与发展相融合的城市形象、文化形象和精神形象,全方位增强发展竞争力,增强软实力。
三是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是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主体是社区居民,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地域特色或个性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社区要建设基本能满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文化中心,要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发动广大社区居民参与,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要善于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注重文化娱乐与生态知识传授、生态理念灌输、生态意识强化的有机结合,努力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贺健.倾力建设生态大市[N].南阳日报,2008,6,27(1)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N].南阳日报,2011,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