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药理学教学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选择2013年~2014年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阶段。其中2014年药剂学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方法,2013年采用常规教学方法。随机抽取两阶段各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学生入选标准:完成药剂学学习,缺课时间在4课时以下,既往没有接受过药剂学学习。对照阶段100名,男54名,女46名,年龄平均为21.01±0.55岁;实验阶段100名,男57名,女43名,年龄平均为21.64±0.86岁;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阶段使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实验阶段使用积极的案例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包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解实际的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分析。例如在讲解阿司匹林时,可以将阿司匹林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对比,使学生能够了解两种药物的区别,并有更深刻的认识;再比如讲解不同剂型时,可以着重分析抗生素静脉滴注、抗生素肌肉注射与抗生素口服几种药物的特点,并比较其优势,如口服药物患者的依从性更高等。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利用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满分为100分,最低分为0分。
1.4数据处理
所有实验数据在实验结束后均准确地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当p<0.05时,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教学效果为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比方法为t检验。
2结果
案例教学组学生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
2多媒体课件制作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课件在现代教学中至关重要,但不要以课件为核心,忽略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在上述的基础上,进行PPT的完善和灵活运用,对于青年教师来讲,具有一定的优势。随着现在网络的发达,信息量的不断更新,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辅助教学,使抽象的、复杂的、难懂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简单易懂化,且节约时间,提高效率。那么青年教师如何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水平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制作多媒体课件。一方面,多媒体课件针对的对象是学生,所以制作应该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明确重点和难点。如可以给字体添加不同的颜色以突出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可以增加字符以明确层次以及改变字体大小以突出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针对药理学教学而言,其作用机制对于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可在多媒体课件中添加相应的图片、流程图、动画等形象事物以助于学生理解记忆。最后一方面,课件中适当增加双语内容和近年相关章节进展情况,以提高学生专业外语的能力,同时有助于对药理学感兴趣的学生们对其深入查询和探讨。
3新生力量
目前,青年教师大多数是硕士、博士,其学历高、知识渊博、视野宽阔、适应能力快,沟通能力强。青年教师应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让学生因欣赏老师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激发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因此,青年教师应该取长补短,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弥补教学经验的缺乏,如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见识的新知识、新事物结合课本,融汇灌输给学生,减少药理学课堂的枯燥乏味。并且树立学生的学习榜样。现在是网络信息的时代,青年教师应该将自己运用自如的电脑技窍和查找网络学习资源的方法充分利用在药理授课中,既增加了课堂中色彩,又让学生学习网络查找学习资料的方法。青年教师利用自己和学生之间产生的代沟距离比老教师的短的优势,不仅仅从教学上传授学生药理学知识,而且从身心上关怀学生,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健全的人才。
药理学教学中的“点”和“线”贯穿在整个的药理学教学中。在教学中要明示,以使学生首先能抓住药理学教材的主旋律。如整本药理学教材紧紧围绕药效学和药动学两条线展开。在总论一章中,药效学和药动学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如药物剂量与效应、不良反应、首关消除、半衰期、生物利用度等)就是主要的讲授点。大多数的药物是与受体结合后才起作用的,根据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与内在活性的不同,药物又分为激动药、部分激动药、拮抗药(阻断药或阻滞药)三类,药理学教材中的的大多数药物主要属于激动药和拮抗药范畴,属部分激动药的药物是很少的。因此受体、激动药和拮抗药又是总论中的讲授点。在传出神经系统总论及相关的药物教学中,要紧紧围绕:胆碱能神经-乙酰胆碱-胆碱受体-胆碱受体激动药和拮抗药(阻断药或阻滞药)、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受体-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和拮抗药(阻断药或阻滞药)两条线展开。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中大多数是中枢抑制药,如:镇静催眠药、抗癫痫和抗惊厥药、抗精神失常药、镇痛药等都是中枢抑制药,因此中枢抑制药的概念及不同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为讲授点。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庞大而复杂,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常常张冠李戴,容易混淆。其中又以β受体阻断药和钙拮抗药的药理作用最相似,β受体阻断药是通过阻断β受体起作用的,而钙拮抗药是通过阻滞钙通道起作用,因此在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中β受体阻断药和钙拮抗药的作用机制是主要的讲授点。在抗菌药物一章中涉及多种病原微生物,学生学习时感到很吃力。实际上抗菌药物针对的主要是两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四体(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因此哪些抗菌药物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哪些药物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哪些药物可用于四体感染是这一章的讲授重点。等等。
2药理学教学中“温故而知新”法
2赏识教育在高职高专药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2.1培训我们采取邀请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现场指导、自学相关书籍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开展赏识教育。要求教师能够学会用心去“赏识”,学会宽容、关爱、激励、赞扬学生。同时,将赏识教育寓于挫折教育之中,使挫折教育与赏识教育相辅相成。通过培训,教师要转变观念,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依据学生差异对其学习或行为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让其确定适宜的奋斗目标,对其进步给予客观评价。
2.2实施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在2009级五年制护理专业选1个班(共60人)作为实验班,在药理学教学中开展赏识教育实践,时间为两学期。选取另一个班(共61人)作为对照班,在药理学教学中采用传统教育模式。
2.2.1实施方法教师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以赏识为先导,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其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赏识教育贯穿始终、随时关注的核心。
(1)理论课堂上:营造轻松、和谐、活跃的气氛,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工具,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自己从案例中寻找与本次课相关的内容;采用歌诀学习,使枯燥难记、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有趣易记、易于理解,使学习变得轻松;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教师及时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并适当启发,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学中采用图片、实物、录音、录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上课效果非常好。
(2)实操课堂上:步步引导,让学生体验成就感。高职生一般比较喜欢上实验课,动手能力相对较强。我们抓住这一特点,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将一些复杂的实操内容简单化,对总体目标进行分解。使学生在简单项目上获得成就感,不断提升其自信心,激发创新思维。只要学生能完成其中的一小步,我们就认可其作出的努力;不对学生进行横向比较,而是纵向、长时间观察学生,看到其进步的地方。
(3)批改作业时:单独交流,进行鼓励性的批评。批改作业是教师和学生单独交流的机会,可利用此机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赏识教育绝非不要批评,而是在需要批评的时候,用符合学生心理的、学生能接受的科学方法,进行更有效的批评。当学生在课堂上犯错误时,我们先给其一个警示的眼神。然后在其作业本上用鼓励的话语写明其错误所在,这样既起到批评教育的作用,同时也给学生留了面子。
(4)日常生活中:尊重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日常生活中平等对待学生,做学生的好朋友。课下,放下架子,和学生打成一片;同时关心时下最流行的人物、音乐、游戏等,以便与学生有共同语言。
2.2.2评价体系对赏识教育的评价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从以下3方面开展综合性评价:
(1)进行上课效果的对比,学生听课状态对比(听课、睡觉、玩手机、忙其他)、作业完成情况对比(上交率、优秀率)。
(2)采用教研室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实验班进行问卷调查,于期末考试结束后集中发放,当场匿名填写并收回。
(3)收集两班学生药理学成绩,并分为60分以下、60~79分、80~89分、90~100分几个分数段,做统计学分析。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药理学赏识教育教学的评价,学生对授课教师的评价,学生对药理学赏识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等。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各专业平均成绩两两比较用SNK法;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进行四格表的χ2检验,所有数据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
2.3研究结果
2.3.1课堂教学效果比较分别对两班第一周和第九周的一堂课的上课效果进行记录并比较。第一周两班专心听课人数基本一样。两个多月后,实验班听课人数明显增加(P<0.05)。这说明经过不断赏识、鼓励学生,发现、表扬其优点和长处,能够将原来不爱学习的学生拉回课堂,同时,经过学生间的互相影响,整个班级的学风有了很大的改观。
2.3.2作业完成情况比较,第一次作业两班完成情况基本一致,两个多月之后,实验班作业上交率和优秀率较快增长,其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班。这表明,赏识教育不但能将所谓的差生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同时,也会使好学生更优秀
2.3.3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班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为药理学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能够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改善学习能力,多数学生赞同将赏识教育贯穿于医学专业课教学中,认为赏识教育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益。
2.3.4考试成绩及分析两班考试成绩见表3。结果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各分数段人数及平均成绩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在我校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中开展赏识教育是可行的。
1. 充分了解留学生特点
我校留学生主要来自印度,该国以英语为官方语言,因此印度留学生英语程度普遍较高。但是,他们的英语口语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与我们平时接触到的标准英式或美式英语存在较大差异,给师生间的语言交流带来不小的障碍,这也对授课教师的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国内高校学生相比,留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更为活跃自由,喜欢互动讨论式教学,遇到不懂的问题会随时提问,也会积极主动回答问题。在这方面授课教师应当鼓励与引导。同时,与中国学生普遍良好的纪律性相比,相当一部分留学生表现为自律性较差,课堂纪律散漫,经常迟到旷课,因此需要加强管理。
2. 选择合适教材
教材是知识和方法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向导,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为此我们查阅分析了多种英文原版专著,最终选择了以Rang HP等主编的Rang and Dale’s Pharmacology为主体教材,以Mycek MJ等主编的图解药理学(Lippincott’s Illustrated Reviews: Pharmacology)和Katzung BG等主编的Basic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为辅助教材。图解药理学调理框架清晰,基础概念明确,图表形象生动,是美国著名医学院校教材,非常适合初学者使用。Rang and Dale’s Pharmacology内容更加广泛,讨论更为细致,适合于作为药理学的主体教材使用。而Basic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在讲解基础药理学的基础上加入了临床药理的内容,内容更为丰富,适合于能力较强的学生用于专业拓展和提高。我们选择英文原版教材是基于以下考虑:首先,印度留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好,可以直接阅读医学英文教材;其次,全英语教学模式应该向教学的纵深延伸,使留学生的知识起点与世界先进水平靠近,使培养的人才符合国际市场对知识结构的要求[2]。当然,原版教材的使用也给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编排结构方面,原版教材和中文教材有很大不同。以抗微生物药物章节为例,原版教材以药物的作用机制分章节,而中文教材按照药物的化学结构分章节。这就需要授课教师从新安排讲解的思路。
3. 改进教学方法
印度留学生受国外教学模式影响,课堂思想活跃,不喜欢“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针对这一特点,我们认为,对他们的教学要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弥补传统“讲授法”教学单调、呆板的学习局面,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在实际授课中,我们主要联合采用了病案式(CBL)和多媒体辅助教学(MAI)方式。
3.1 CBL 是指从病例入手,结合临床和实际应用以启示性教学为方法的一种教学模式[3].基础阶段的CBL教学有其独特性,不完全等同于临床的病例讨论,但又需要结合药物的实际应用。CBL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通过临床病例来引导学生分析药物的选择和应用。病例的素材我们以两本书为主,一是我们之前提到的教材Basic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这本教材在每个章节前都有Case Study,在章节的结束部分有相应的Case Study Answer;另外一本是密歇根大学Shalafer M主编的Pretest。这本书是备考美国医师执照考试(USMLE)药理学部分的复习和自测参考书,里面的选择题接近考试真题,并且对选择题答案都有详细深入的解释,适合教师参考并引导学生讨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以鼓励和开放的心态引导留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关注于讨论的知识点本身,而不要对学生答案正确与否做太多评论,以免打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毕竟如果大部分学生只是旁观而不参与,就失去了案例教学的意义。
3.2 MAI 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的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MAI可将文字、图片、影像、声音及动画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具有信息量大,表现形式多样,具有开放性等优点[4]。MAI的使用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另外一方面有助于减轻教师英文授课是的压力。比如,讲到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物时,通过动画形象直观地将细菌蛋白质合成从起始,延伸到终止的全过程展示出来,使本来抽象的内容变成生动直观起来,可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加深记忆。
4. 及时归纳总结,阶段性测验,引导学生有效复习
药理学由于其学科特点,专业知识点较多,对所学内容的及时梳理和系统化非常重要,否则就会出现处处是重点,点点需记忆的不利情况[5]。而归纳、比较与总结则是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一个较高效的方法。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各章节结束时对重点内容进行梳理,以思考题的方式给出相关的习题,围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及时掌握和记忆各种药物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采用了阶段性测验的方法,对各部分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复习;另外一方面可以帮助授课教师及时的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做出调整和改进。
将我校2013级三年制中专护理专业学生,按随机原则分为讲练结合教学班(1、8班,共179人)和传统教学班(6、7班,共191人)。两班学生来源、入学成绩、年龄和性别等方面无明显差异。讲练结合教学班和传统教学班授课时数(64学时)、任课教师等方面均相同。
1.2教学方法
1.2.1讲练结合教学班
围绕要讲授的内容,设置相关的疾病案例及目标检测题。如讲解热镇痛抗炎药时,设置疾病案例:刘某,女性,5岁,两周前与水痘患儿有密切接触。现体温39℃,胸前区出现红色斑、丘疹,护士不能采用的降温措施是:A.阿司匹林口服;B.适量对乙酰氨基酚口服;C.冰枕;D.布洛芬口服;E.冰袋。为什么?应用时应注意什么?在章节内容学习结束后,对相关案例及目标检测题进行分析、讨论。1.2.2传统教学班用传统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
1.3教学效果评价
为检验讲练结合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对讲练结合教学班和传统教学班学生进行药物学基础理论考试。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行t检验;学习结束时进行问卷调查,请两班学生对本班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
2结果
2.1药物学基础考试成绩
对讲练结合教学班和传统教学班进行药物学基础闭卷考试(相同试卷)。题型有选择题、名词解释、填空题、分析思考题及问答题。选择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40小题),名词解释(5小题)是对一些常见概念的考查,填空题(15空)为对常用药物的作用、用途、注意事项的考查,分析思考题及问答题(3小题)为对临床病例有关问题和有关药物作用与应用的思考分析。讲练结合教学班成绩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班,差异显著(P<0.01)。
2.2问卷调查结果
笔者对讲练结合教学班和传统教学班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370份,收回370份,均为有效问卷。从学生反馈的信息看,在激发学生学习药物学基础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对讲授内容的理解与记忆、提高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等方面,讲练结合教学班与传统教学班持赞同意见的学生比例经检验差异显著(P<0.01)。
临床药理学是一门药理学和临床医学紧密结合,研究药物与人体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新兴学科。它以人为对象,以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并吸收利用其他邻近学科的知识,内容涉及临床用药实践与研究的各个领域[1],是药学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一门必修课。临床药理学发展历史不长,其教学内容和形式仍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实验课,目前没有正式出版和统一的实验教材,各个学校根据本校教学条件各自编写教材,教学形式也基本是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在传统的教材、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继承性教学方法下,学生易产生畏难甚至厌学心理。如何开展临床药理学的实验教学,注意理论与临床用药实践的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药学专业学生成为合格的未来临床药师是现今临床药理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这几年,我校药理教研室根据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和本学科的特点,在临床药理学实验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性改革,现介绍如下。
1根据培养目标,精心编写、修改实验教学内容鉴于目前没有统一出版的临床药理学实验教材,在我校药理教研室以往开设的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参考了国内兄弟院校开设的相关实验内容,自编了新的实验教材。根据我校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医药复合型人才及药学专业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大都是做临床药师,要求他们必须熟悉药物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能够指导医生、护士和患者的合理安全用药,并能开展临床药物科研工作,为此我们精心挑选了临床病例用药讨论、药物不良反应(ADR)相关知识讨论、药物人体生物利用度实验、药物临床双盲双模拟实验设计4个内容,每个内容6学时。重点培养学生对临床药物合理、安全应用的能力,提高其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与药物临床研究的能力。
我校以往的临床药理学课程开设的实验内容主要是临床病例用药讨论。根据现在药师的工作职责范围,这些内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对未来药师的培养。药师的职责已由简单的配方发药扩展到走向临床,直接参与临床用药与科研。且理论课学时有限,主要是教师讲授为主,涉及的知识面有限,同时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受到限制。如在学习新药的临床研究设计要求章节时,共4学时,学生对于一个完整的药物临床实验方案的具体设计、注意事项、流程等认识不足,有必要开设这方面的实验来弥补。且我校的附属医院是新增的国家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基地,有开展实验的很好条件,故我校药理教研室开设了药物人体生物利用度实验、药物临床双盲双模拟实验设计。ADR危害日益成为社会的焦点,提高对ADR的认识也是我们医药工作者工作的重要部分。我们挑选了2个关于ADR的专题节目视频录像作为教学材料,引发学生的讨论,进一步提高学生对ADR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到临床上挑选一些与理论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病例作为临床用药分析讨论的病例,让学生根据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计划制订药物治疗方案。这种病例既真实又具体,培养了学生对药物合理、安全运用的能力。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实验内容设置满意度达到了100%。[论/文/网LunWenNet/Com]
2选择适宜的开课时间,挑选合适的教学人员各院校药学专业的临床药理学,一般都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开设。我校药理教研室选择在大四学生下临床实习之前开设临床药理学。因为此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基础药理学和临床医学概论,具备了一定的药物和临床医学知识,能够把药物知识与医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运用,更好地学习、理解药物在临床的合理、安全使用,更重要的是对即将到来的实习起到一个很好的过渡作用。如通过对临床病例用药的讨论,学生提前熟悉了医嘱的书写和临床上常用药物的商品名,进入临床实习后能够很快适应实习工作。我校临床药理学共72学时,理论占42学时,实验占30学时,实验课的比重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掌握。学生对此表示很满意。
临床药理学是一门边缘应用型学科,要求教师必须要有非常扎实的医学和药物学知识,还要熟悉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很多学校的临床药理学教师就是基础药理学教师,对临床上使用的药物不熟悉,存在着临床与教相学脱节现象。鉴于这种情况,我校药理教研室这几年引进了一些获得药理学硕士学位的临床医生组成临床药理学教学组,这些教师本科学的是临床医学,并从事过临床医疗工作,有着扎实的临床医学知识和一定的临床用药经验;通过三年的药理学硕士课程学习,其掌握了丰富的药物知识,能够很好地把医学与药物知识以及临床用药经验灵活地结合运用,并在教学中充分地发挥此特长。
3以学生为主,开展研讨式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既往的临床药理学教学大体上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它以在“封闭式”的课堂教学中获得间接经验为特点,课堂基本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处于消极接受的地位,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重视不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为此,我们在实验教学中积极推行研讨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来获取知识、强化能力与提高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它通过教师指导选题、学生独立探索、小组交流、班内讲评、总结提高5个环节,学生自主学习、共同讨论、各抒己见、互相激励,从而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而教师的指导则表现为示范性讲授,平时启发思维、答疑解难等。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述能力、研究与创新能力等[2]。下面以病例用药讨论为例,讲述我们如何在临床药理实验教学中开展研讨式教学。
我们把每个实验分为两次课,每次课3学时,学生6人一组。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病例,根据病例中提供的诊断和治疗计划原则,每组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共同探讨、制订一套药物治疗方案。要求收集好治疗方案中所用药物的类别,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用药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资料。上第一次课时,每组派代表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汇报本组的治疗方案及用药选择依据,全班学生讨论该组的用药方案是否合理,应如何改善该组治疗方案,教师在其中起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学生通过药物治疗方案的制订,加强了对理论课中所学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药物合用方面知识的理解、掌握,并大大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短时间内接受了较多的信息,了解了新药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商品名,尽快适应了当前临床用药,跨越了教科书上所讲述的药物与临床实际用药间的“鸿沟”,提高了尽快适应日新月异的临床用药变化的能力。治疗方案讨论后,教师再把临床医生的药物治疗方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查阅临床医生所用药物的信息,评价临床医生的治疗方案和用药有无合理性。上第二次课时,同样每组派代表发言,就临床医生的治疗方案做出评价。通过对临床医生治疗方案和医嘱的学习、评价,学生提前熟悉了医嘱的书写,对以后作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患者治疗方案的制订、指导医务人员及患者合理用药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用药问题的能力。
研讨式教学模式,强调了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密切了师生间、学生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人际交流和合作共事的能力;也突出了实用性很强临床药理学的特色。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本课程采用研讨式教学的满意度达到了100%。[论-文-网]
1介绍药物发现史
在药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可作为药理教学的生动素材,以此入课,学生感兴趣,又能从中得到启迪,增长见识。比如,讲解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从其发现史讲起。18世纪欧洲人发现柳树皮可治疗发热,后证明柳树皮的有效成分为水杨酸苷,1838年从水杨酸苷中得到水杨酸,1860年人工合成水杨酸,1897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合成了乙酰水杨酸,1899年发表了乙酰水杨酸的药理学详细报告,德国拜耳公司以“Aspirin”的药名注册。从此阿司匹林传遍全球,100多年来阿司匹林成了世界上妇孺皆知的一种药物。再如,抗心绞痛药一章,可从硝酸甘油的发现史入课。早在1846年,意大利化学家阿斯卡尼欧·索巴里欧合成了硝酸甘油,但极不稳定,易引起爆炸。到了1867年,青年科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发明了在建筑工程中安全使用硝酸甘油的方法,解决了炸药的安全储存和运输的问题,使得炸药工业迅速发展起来。但这时人们还不知道硝酸甘油会在心绞痛的治疗中起到什么作用,直到英国医生布伦顿发现了一种名为亚硝酸异戊酯的物质,它可以缓解心绞痛,但不能长时间保存,为了寻找更持续稳定的治疗药物,科学家们筛选出了硝酸甘油。100多年过去了,硝酸甘油目前仍是治疗心绞痛最常用的药物。
2设置悬念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置悬念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因想到果,由此及彼,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以介绍吗啡为例,入课时可以这样开始:吗啡大家都不陌生,有的同学可能会感到奇怪,这不是吗,怎么会是药物?的确,在名目繁多的中,吗啡就是其中一员,然而临床上对于某些痛不欲生的患者来讲,吗啡却又是一剂不可多得的良药,甚至有些时候还是金标准用药。为什么?再如,糖皮质激素一章,可以这样入课:2003年暴发了非典,元凶是冠状病毒。在对于这种病毒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其临床治疗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时、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这种激素何以有如此威力呢?随着课程的展开,能使学生眼前一亮,豁然开朗。悬念的出现,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避免了教师单向的“填鸭”式灌输,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3讲故事的方式
讲故事的方式是最容易被接受的入课式。对于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学习可以从以下这个故事开始。100多年前的德国有一位年轻人,名叫费利克斯·霍夫曼,在他29岁时来到拜耳公司工作,此时的他怀着一个强烈的心愿:找到一种新药,使每天必须忍受关节炎疼痛的父亲免于煎熬。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他终于成功了,老霍夫曼成为儿子研制的新药的第一个试验者,结果表明效果非常令人满意。这一天是1897年8月10日。1899年3月6日,霍夫曼所在的拜耳公司向柏林皇家机构申报了这一发明专利。3年之后,这种新药的第一片片剂在世界上诞生了,随后迅速推向了全球市场。霍夫曼和当时的拜耳公司肯定没有料到,100年来,多少种新药曾风靡一时,来了又走,而这种药物不但没有被时光的长河所淘汰,反而越发焕发了青春,人们又发现了它的许多新用途,这种情况在用药史上是不多见的,它就是阿司匹林。今天就向大家介绍阿司匹林所代表的一类药物——解热镇痛抗炎药。
4临床典型病例法
以病例入课,可让学生及早接触临床、理论联系实际,同时避免纸上谈兵,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介绍β受体阻断剂时,首先举出以下病例:患者,女,22岁,1型糖尿病,经过治疗,血糖控制比较理想。最近一段时间因心动过速,服用普萘洛尔,翌日上午,患者突然昏迷,诊断为低血糖,静滴葡萄糖后清醒,患者自感奇怪,以前也发生过低血糖,但发生低血糖时一般都有明显心慌、心悸等症状,立即喝一点糖水或吃一点饼干就可缓解,但这一次只是觉得有点头晕,没有出现心慌症状,却发生了低血糖昏迷,这是怎么回事呢?普萘洛尔为什么能掩盖低血糖的种种临床表现呢?通过病例描述可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为展开β受体阻断剂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案例教学法应用
如何将案例教学法行之有效的应用于教学中,应该说,不同专业和课程,彼此之间是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定向的。在《应用中药学》的教学中,就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我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2.1案例准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案例教学法中,教师手中的案例,可以说是教学课堂上“法宝”。案例是案例教学的重要材料,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案例教学法效果的好坏。所以在《应用中药学》的教学中,我们将案例的准备和选择放在案例教学法的首要和重要置位。案例选得好,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在教学准备阶段,精心做好案例的选择。一是案例的来源要紧贴《应用中药学》教学内容,并围绕内容而开展。例如,在讲解“中药的应用”这一章节时,我们通过借鉴《中药的故事》《中药的合理应用》等等课外书籍,攫取最适合教学内容的案例。二是案例要有代表性和典型的临床实用性。选取的案例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与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联系,案例要注意真实的细节,采用形象、直观、生动的事例。在《应用中药学》各论里各个章节具体每一个药物的临床应用上,其功效应用的讲述,引用案例必须紧贴临床,注重真实。例如,在讲解祛风湿药物时,我们就紧密结合南方气候多湿,风湿患者较多的特点,选择身边的临床案例,结合祛风湿药药的功效应用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应用临床。这样的案例教学法,既有代表性,有又临床实用性。三是案例要有科学性、经典性和可操作性。中药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疾病的药物。对中药的认识和应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基于我们药学专业的学生没有系统化的学习过《中医基础学》这门课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加强对药物的认识和临床应用的理解,我们注重引用《中医基础学》的病情病证案例,以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里的案例以及治疗经方作为强有力的教学案例支撑。结合课程内容加以剖析,从而加深学生对该课堂理论的认识与掌握。
2.2案例导入
案例导入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将案例与课程知识内容进行有机融合,以便有效地组织好整个课堂教学。既不能牵强附会的插入案例,更不能整节课都是在说案例,在案例的引入和讲授中,既要打得开又要收得拢。所以,这对于一名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也是一个考验和提升。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光要具备基本的理论能力,调动课堂气氛、驾驭教学进程和引导学生思维的能力也是并重的。《应用中药学》这门课程,理论和概念性的内容占据了课程的85%,在教学过程中,以书本讲书本,就比较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就不是很高。同时,这门课程紧贴《中医基础学》相关中医理论,学生还必须在了解一定的中医理论基础上,才能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所以,根据课程特点,在案例导入上,我们打破先讲解理论知识,再进行实践的教学模式,而是先呈现案例,采用PPT、实物展示、情景呈现、黑板板书、口头讲述等形式向学生讲述或展示案例。例如在讲解泻下药时,大黄和火麻仁,皆能治疗大便不通症状,但是在临床上,大便不通又有寒热虚实之分,理论上大黄是用于实热大便不通,火麻仁用于津血亏虚便秘。因此在临床用药上,需要辨证施治,辨证用药。但是,学生在学了理论后,依然一脸的茫然。这时,我们先导入案例,呈现工作过程中的情景,急诊室来了两患者,一中年男性患者,腹胀腹痛拒按并兼有口干发热症状,究其根源是一直喜食辛辣刺激食物,一周大便不通;一产后哺乳期患者,身体虚弱,腹痛便秘达半月之久。在此案例导入上,可以选取学生来表演患者或是用PPT动画展示工作情景。课堂案例的导入上,我们力争紧贴课堂教学内容,力求精而不滥。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们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应用中药学》课程知识以及对接以后的工作岗位,很好的指导临床用药。
2.3案例分析
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中,如果说前面两个环节教师是主角,那么案例分析的主角就是学生了。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必须从讲解者的角色转换成参与者、协助者的角色,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来,学生由原来单纯听讲、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转化为积极参与、发现、探究的主体地位。在案例导入后,老师针对案例进行设问,让学生们针对一个个的案例,自己翻阅教材,查询资料,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式的、开放式的分析和讨论,初步掌握理论知识。具体做法是,将班级学生按座位分布每8个人一组,结合教学内容,进行3~5min的自由分析和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共同探讨,自己整理归纳。最后,每一小组派一名学生代表到讲台上来,就本组的讨论意见向大家公布。最后,教师在总结同学们所有的讨论结果后,进行讲解,在对案例的讲解中,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我们发现,学生自己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的过程,既学习了专业知识,又掌握了实践技能。而且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加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宋煜 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根据教学需要,可以将实验内容分为基础技能型实验、专业应用型实验以及综合创新型实验3个不同类型和层次,摸索适当的比例组合以及相应的教学方式。基础技能型实验针对经典的基础技能型实验,引导学生认真地预习准备,深入掌握基本测试和操作技能,并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和动手操作,理解规范操作程序设定的意义和原因,而不是仅仅机械地记忆操作流程。在这部分实验内容中,着重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操作技术和良好的实验室习惯,让他们可以熟练运用实践技能,为其他实验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基础技能型实验课程的考评体系,应着重考察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良好规范的操作习惯[1],教师应全程跟踪学生实验过程,而不是仅仅简单地根据事后的书面实验报告进行打分。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是科研工作的生命线,正确规范的操作过程演化出的结果才是可信的。同时应鼓励学生对教材提出质疑并及时予以引导讨论和解答,让学生真正理解操作规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而自主地用规范要求自己的操作。
专业应用型实验“学以致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设计适当的专业应用型实验课程十分重要。教师应结合制药企业一线生产实际,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就业需要,选取适当的药剂制备和检验项目作为实验内容,并指导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完整流程:从查阅分析相关资料、选择教材中合适的实验方法、讨论遇到的相关问题,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验证,在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基础上,尝试回答问题,从而达到巩固实验基础技能和理论知识,熟悉今后工作实际环境,培养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科教学的大部分对象今后都将走向实际工作岗位,课程设计中充分照顾他们的心理需要,能促使他们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片剂常见的片型有普通片与缓释片,采用辅料与质检项目有所不同,因而在实验中让学生用茶碱为模型药物选用合适的辅料制这两种片剂,并依据所学知识制订常规质检项目,学生在比较中对普通片与缓释片的相关知识及异同点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与思考。对于专业应用型实验课程的考评规则,除了考查学生规范操作的实验室基本技能要求外,应着重考察实验全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查阅运用资料和教材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较好地掌握前两类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科研方向或专业热门方向,精心选取有充分扩展性和应用前景的课题,作为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式实验教学课程。教师在选择课题的时候应尽量选择自己正在深入研究或者曾经深入思考过的方向,用自己身体力行的创新思考和学生共同砥砺,开展头脑风暴,充分调动和运用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团队的合作和比较激励机制,鼓励学生根据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自主选择课题路线和实验方案,在实际制备和检测过程中自行验证设计思路并做相应调整;鼓励学生使用前沿新技术、新剂型和新的制备工艺,在全开放式的环境下允许失败,灵活地运用理论知识作多方尝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扮演平等的讨论者,以及关键之处的推手,引导而不包办,让学生激活创新意识,完整地体验整个研究流程。综合创新型实验的考评体系,对最终实验报告不作过高要求,重在考核整个研究过程运用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每个阶段的讨论小结及方案设计,分析判断,调整进程,均应留下完整的书面记录,教师根据全过程的完整记录考察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从鼓励学生创新的角度出发,对于有合理思考、实验和判断的试错过程也应打高分,而不是仅仅看是否得到完美的所需结果。通过以上改革,整合了学生的知识框架,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与创新能力,为实现培养现代化的药剂学创新型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首先,在课前,让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充分的预习,让学生达到熟练朗读,程度较好的要求背诵。同时,让学生结合有关注释,对这首词基本大意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其次,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在邓丽君优美动听的《但愿人长久》歌曲声中导入了本课的学习。这首由梁士宏作曲、歌词就是《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原词的歌曲,旋律回环婉转,还是首流行歌曲,学生一下子就被感染了,许多跟着轻声地哼唱起来。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在此基础上,我又出示了第二组课件,关于对作者苏轼的介绍和写词时的背景(重点处我用光笔着重指出)。
这样一来,不仅节省了很多时间,培养了学生视读能力。还让学生对作者写这首词时的遭遇、心境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拉近了时空,产生了思想上的初步共鸣。
第三,我打开了第三组音频加动画的朗诵课件。学生在丰富的视觉享受和听觉享受上,对朗诵的技巧有了清楚的了解,他们默默的跟着朗读起来。并且进一步加深了对词的意境的感悟。学生看完后,我不失时机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都领悟到了几幅画面,然后进行提问,让学生有层次的叙述,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为学生对整首词的赏析奠定了基础。
第四,出示第四组课件。这张课件我采用配乐朗读的形式对词作了简单的赏析。对主要方面作了突出强调。
这首词运用行的描述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旷高远的境界氛围,反衬出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了浓厚的哲学意味,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上片写“望月”。尤其注意“我欲乘风归去”一句。为何归去呢?从作者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影响很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所以常有出世等仙的想法。之所以如此,还有一层原因,那就是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人世间有太多的不称心、不如意之事了,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接下来“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几句,词人感情忽转急下。写出了词人矛盾的心理。此矛盾足能说明作者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豪迈的作风,也正合他豪放派词人代表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