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航天工业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7 16:40:2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航天工业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航天工业论文

篇(1)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先后被选为:

    ①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②中国科学技术核心期刊;

    ③黑龙江省优秀期刊;

    ④全国性临床综合医学及特种医学优秀期刊;

    ⑤曾被选送参加在德国莱比西举办的国际书展,并获金奖等。

    被以下国内知名数据库收录:

    ①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②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③万方数据库等。 

重要通知

本刊从2011年1月始更名为《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原名《航空航天医药》请登陆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 

办刊方针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实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紧紧围绕航空航天医药卫生工作的特点,突出航空航天工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与有关的医学科研,组织交流航空航天医药卫生基础理论研究和疾病防治工作中的经验,及科研成果,其主要任务是对航空航天医药的有关范畴,测重于航空航天工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一般临床医学、进行航空航天工业卫生、预防保健、疾病防治等的科研成果报道与学术信息交流 

期刊简介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1990年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二四二医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全国各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4-8,(自2009年7月起已经改为月刊)。广告经营许可证号:2301004070005。 

主要栏目

专题讲座、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研究生园地、卫生事业管理、医学综述、护理园地、经验论坛、调查报告、中医中药与中西医结合、个案报道、医药新动态。重要栏目说明: 

专题讲座:每期将邀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针对性的对某一项医学研究的科学分析与总结。 

论著:以报道医学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国家重点课题的医学进展、医疗新技术和诊疗经验为主要内容。 

基础研究:报道获国家级、省市级医药卫生获奖成果。 

研究生园地:专门刊发学校研究生或在职研究生所撰写的学科论文。 

卫生事业管理:主要刊登科学化医院管理的论述性文章。 

医学综述:主要刊登作者对跟某医学领域一些重点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与进展。 

篇(2)

铝、镁、钛等这些轻金属把航空航天器推上了天,没有这些轻金属就没有现在的航空航天业,轻金属对航空航天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对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提高飞行器的性能,还要减轻自重以节约能源降低费用,铝、镁、钛这些轻金属的合金材料应运而生,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航空航天工业中有色合金较大范围的使用,对合金构件的需求也不段提高,电子束焊接工艺是适用于有色合金的焊接工艺之一。

1 电子束焊的原理

电子束焊的电子束是从电子枪中产生的,电子枪中的阴极受热发射电子,该电子被高压电场加速以及电磁透镜聚焦后,就会形成具有极高能量密度的电子束,电子束撞击到工件表面,电子巨大的动能就会转变为热能,使金属迅速熔化,实现对工件的焊接[1,2]。

2 电子束焊的特点[3,4]

(1)功率密度高,电子束功率可从几十千瓦到一百千瓦以上。电子束束斑的功率密度可达106~108W/cm2,比电弧功率密度约高100~1000倍。

(2)焊接速度快,焊接热影响区小,焊接变形小。

(3)电子束穿透能力强,焊缝深宽比大。

(4)焊接过程中不行引入焊接材料,焊缝的纯洁度高。

3 有色合金的电子束焊接工艺

3.1 钛合金

钛及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抗腐蚀性好、温度适应范围广等一系列突出优点,航空航天科研事业和生产的发展与钛合金的推广应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5]。钛合金在航空航天工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电子束焊接工艺在真空环境下进行,可避免空气对钛合金的污染,降低裂缝等缺陷的几率,是一种非常适合钛合金的焊接技术[6]。

朱少旺[7]对Ti60合金薄板对接件进行了电子束焊接工艺研究。通过电子束焊接性实验,他研究了电子束焊接工艺的参数对焊缝表面成形及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探索了焊后缓冷工艺和焊后热处理对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所起作用。闫伟[8]对Ti-55高温钛合金板材进行了一些电子束焊接试验,为确定Ti-55板材的焊接方法及工艺做了技术储备。

3.2 铝合金

由于铝合金具有耐腐蚀性好,比模量、比强度、疲劳强度高,以及电导性和热导性好等特点,在航空航天、交通工具、机械制造、电工化工等行业中应用广泛。铝及铝合金的电子束焊接工艺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电子束焊接工艺是铝合金焊接的重要方法之一。

王亚荣等[9]研究了焊后热处理对2A14高强铝合金电子束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王常建等[10]对电子束焊接工艺在2219铝合金扩张段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电子束焊接技术能够减少焊接变形,降低焊接缺陷。陈国庆等[11]研究了SiCp/2024与2219铝合金电子束焊接。

3.3 镁合金

镁是最轻的工业金属材料,密度只有铝的三分之二,镁及镁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的优点。航空航天器轻量化的要求使得镁合金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镁合金的应用已经遍及航天航空、汽车、船舶、体育用品、电子等多个领域[12]。由于电子束焊接工艺具有良好的焊接效果,其在镁合金的焊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朱智文等[13]研究了AZ31镁合金电子束焊焊接接头微观组织特征,研究结果显示AZ31镁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成形良好,焊缝组织细小,表明电子束焊是AZ31镁合金的有效焊接方法。叶宏等[14]研究了AZ91D镁合金真空电子束深熔焊接熔池气泡流数值模拟,建立了真空电子束焊接熔池二维气泡流数学模型。

4 结束语

随着航空航天业的发展以及有色合金的广泛应用,对有色合金焊接工艺的研究已成为热点,电子束焊接工艺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应用在很多领域,也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电子束焊接工艺的发展必将推进有色合金在航空航天业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思杰,朱春莉.钛及钛合金先进连接技术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5,44(3):18-21.

[2]马骋,周建桃,屈站,等.镁合金焊接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10(15):113.

[3]王静.铝合金电子束焊接技术[J].电焊机,2011,41(8):112-115.

[4]马卓.先进焊接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122.

[5]张利军,薛祥义,常辉.我国航空航天用钛合金材料[A].第三届空间材料及其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6]付鹏飞,黄锐,刘方军,等.TA12钛合金电子束焊接组织性能及残余应力分析[J].焊接学报,2007,28(2):82-84.

[7]朱少旺.Ti60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8]闫伟.Ti55钛合金板材的CO2激光焊与电子束焊的实验研究[D].东北大学,2006.

[9]王亚荣,黄文荣,雷华东.焊后热处理对2A14高强铝合金电子束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机械工程学报,2011,47(20):141-145.

[10]王常建,胡春海,刘丽莉.电子束焊接工艺在2219铝合金扩张段上的应用[A].陕西省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2-24.

[11]国庆,张秉刚,杨勇,等.SiCp/2024与2219铝合金电子束焊接[J].焊接学报,2015,36(3):27-30.

篇(3)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的背景下,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将学校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以服务地方为己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走以“应用化、特色化、地方化”为特点的发展道路。作为新升格的本科院校,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核心任务,努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建设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汽车服务业已发展成为一个极具发展空间和潜力且要求越来越高的技术服务性行业,但高素质、高层次汽车服务人才的严重缺乏已成为制约国内汽车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出于培养广西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汽车服务人才的目的,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在首批申报的6个本科专业中申请设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经教育部批准,从2012年开始招生,由此成为广西第二所举办该专业的高等院校。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一、明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确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以举办该专业的宗旨及专业特点为出发点,同时也要根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发展趋势、区域经济对人才需求及地方性高校生源构成情况等诸多因素来决定。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主要承担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按照学院“产学融合、异科融合、工学融合”的教学方针,汽车服务工程专业遵循以现代汽车服务技术为主线,坚持实施融汽车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于一体的宽口径、厚基础教育, 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工程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面向汽车服务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其规格为:培养具有扎实的汽车产品知识及技术基础, 掌握必要的工商管理方面的理论、汽车市场营销、汽车维修服务、国际汽车贸易和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具备“懂技术、擅经营、会服务”的综合素质, 能够从事汽车产品设计服务、汽车生产服务、汽车销售服务、汽车技术服务、汽车运输服务等领域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人才。

(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

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所必需的机械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汽车专业理论知识;能熟练阅读外文专业资料,有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具有本专业前沿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方面先进的科学知识。

2.素质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汽车服务职业道德;具备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身体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

3.能力要求

作为应用型人才,学生的能力体现在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三个方面。基本能力是指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沟通能力以及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以及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专业能力是学生应具备汽车市场调查和营销管理能力;具有汽车电气、电子控制技术分析能力;具有汽车技术状况测试与评估,汽车故障检测、诊断及排除等工程技术能力;具有汽车运用管理、汽车服务企业管理能力。综合能力是指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综合性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具备获取新知识、不断开发自身潜能和适应知识经济、技术进步及岗位要求变更的能力。

4.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用人单位普遍注重应聘者的职业能力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因此,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基础通用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 还应接受专业技能的培训,毕业时具备汽车维修工(高级)、二手车鉴定评估师、汽车营销师、汽车碰撞估损师、汽车保险公估师等职业技能素质,我们鼓励学生考取一个或多个与本专业相近的职业资格证书, 以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二、建立“本科教育+职业技能素养,3.5+0.5”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一般是指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一所地方应用型高校能否形成特色,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特色,能否培养出适应地方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人才。笔者所在的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针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提出了“本科教育+职业技能素养,3.5+0.5”的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将4年的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压缩为三年半完成,最后一学期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同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围绕培养汽车服务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坚持专业改革与企业需求相适应,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一致,教学计划与职业生涯相结合,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的原则。以培养和提高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际工作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以全方位能力培养为根本,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工学结合为平台,课程改革为根本,职业考证为入口,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用人要求课程设置专业理论教育实践环节教育师资建设”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逻辑建设主线,重实践建设强师资队伍,促进资源保障条件建设。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根据职业岗位需要的“基本技能”“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在加强专业理论知识教育的基础上,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技能为本位,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通过校内环境下的实习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具体实践,获得最为直接、有效的职业岗位经验,完成从学校到社会、从理论到实践、从模拟岗位到实际工作岗位的对接。

三 构建模块化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动态特征和极大的柔性特征, 能在保证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大学生基本素质培养和专业理论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并加以引导, 提高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根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将课程体系划分为通识教育、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三大模块,本专业毕业要求达到的最低总学分为20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模块的学分数为32学分(必修27学分,选修5学分),占总学分数的16%,包括《基本原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体育》《航天概论》《文学欣赏》等主要课程;理论教育模块的学分数为85学分(必修66学分,选修1分)占总学分数的42.5%,包括《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机械制图与CAD》《机械设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营销与策划》《汽车服务工程》等主要课程;实践教育模块的学分数为83学分(课内实践36学分,集中实践47学分),占总学分数的41.5%,主要包括《金工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汽车拆装实习》《汽车故障检测诊断实训》《汽车营销实训》《驾驶实习》《汽车维修工培训及考证》《汽车营销师培训及考证》《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主要实践教学内容。该课程体系完全突破了高校传统的以学科为本位的学术化课程结构,充分的体现了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所需的“厚基础,多方向,重实践,强能力”的课程结构特点。

四、结语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汽车服务工程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 开拓创新。只有不断推进教学改革,积极探寻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力度,才能保证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市场需求。

篇(4)

[1]董晓莉.浅谈多媒体课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12):98-99.

[2]张海.高中物理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和使用情况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潘顺康,刘战伟,姚青荣,等.大学物理教育中的几个误区及其对策[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102-103.

[4]俄燕,李少林,张春林.对制作大学物理多媒体课件的研究[J].甘肃科技,2004(1):145-146.

[5]李会章.大学物理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开发[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2):61-63.

[6]李明.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探讨[J].大学物理,2005(12):48-50.

参考文献

[1]王晓霞.巧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4(2)

[2]陈荣高.多媒体教学: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7)

[3]黄建华.物理课堂上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的利弊[J].数理化学习,2013(3).

[4]孙杏珍.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物理课堂教学[J].学周刊,2011(11).

[5]张劲柏.新课改理论下初中物理教学实践[J].新课程导学,2014(4)

参考文献:

[1]黄建华.物理课堂上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的利弊[J].数理化学习,2013(3)

[2]顾斌驰.浅析多媒体技术在中专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5)

[3]《积件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电化教育》

篇(5)

硫酸氢氯吡格雷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抗血小板药物, 与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相比, 具有疗效好、费用低、副作用小等优点[1-3]。特别适合于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的患者[4]。本文对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进行制剂工艺研究, 找到最佳配比。

1 仪器材料与试剂

1. 1 主要仪器 主要仪器:DP-30单冲压片机 (北京国药龙立有限公司)、BG-10高效包衣锅 (北京航天工业研究所)、RC-8溶出度检测仪(北京国药龙立有限公司)、CS-1脆碎度检测仪(北京国药龙立有限公司)。

1. 2 材料与试剂 主要材料:硫酸氢氯吡格雷原研药(浙江车头制药厂)、硫酸氢氯吡格雷原料药(杭州赛诺菲民生制药有限公司)。

2 实验方法

2. 1 处方设计 处方设计。

2. 2 脆碎度试验 参照脆碎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G)试验。

2. 3 包衣试验 搅拌器内加入230 g卡洛康薄膜包衣粉, 加入1150 ml水, 搅拌45 min后, 备用。取卡洛康空白片, 投入预热的包衣锅中, 待片芯温度达到40~45℃时, 加入200余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素片。

2. 4 溶出度试验 参照溶出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C第二法)试验。

3 实验结果

3. 1 脆碎度试验结果 不同处方的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脆碎度试验结果, 各处方均无断裂片无龟裂片无粉碎片, 脆碎度分别为0.027、0.030、0.021、0.018、0.015、0.031、0.025、0.020。

3. 2 包衣效果 不同处方的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包衣效果。

3. 3 溶出度试验结果 不同处方的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溶出度结果见。

4 讨论

通过上述试验, 综合比较溶出度与包衣效果, 处方二的溶出度很好, 在100%左右, 说明其在30 min时全部溶解, 达到原研药标准;从包衣效果来看, 处方二没有出现薄膜衣脱落的现象, 且外观光泽, 包衣厚度均一。作者确定处方二为最优处方。由硫酸氢氯吡格雷原料药32.75%、羟丙甲纤维素K4M 1%、微晶纤维素55%、羧甲基淀粉钠7%、十二烷基硫酸钠4%和硬脂酸镁0.25%组成。

参考文献

[1] Sima AV,Stancu CS,Simionescu M,et al.Vascular endothelium in atherosclerosis.Cell Tissue Res, 2009,335(1):191-203.

篇(6)

美宇航公司规划发展可复用运载器

在准备年内晚些时候开始试飞其“山猫”亚轨道航天飞机的同时,美国XCOR宇航公司已完成一种入轨型可复用运载器的初步方案设计。公司首席执行官格里森说,尽管尚需开展更详细的设计,该公司已在过去几个月完成了方案设计。他说,按设计方案,这种运载器将使用一种现有的飞机和两个可重复使用的火箭级。上面级很可能将使用一种液氢发动机,而该公司最近刚开始研究相关技术。因液氢低温燃料的处理很复杂,XCOR宇航公司以往部避免采用这种燃料,而选用了煤油等其他燃料。但格里森说,对于入轨型运载器来说,液氢的性能优势胜过了对其处理复杂性的担忧。他给出的有关该运载器方案或研制时间表的其他细节很少,但称他们打算把每运送一个人的价格定为100万美元,称这样的价位能带来足够的商业兴趣,使该项目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

不过,XCOR公司近期的工作重点仍是“山猫”亚轨道航天飞机。“山猫”的1型原型型号已接近完工。“山猫”一直都被作为公司未来发展入轨型飞行器的垫脚石,在“山猫”项目上取得的经验将有助于入轨型飞行器的研制。(阳光)

法决心2020年前发射电子情报卫星

4月29日,法国政府发表新的《法国国防与国家安全白皮书》。白皮书称,天基通信和惰报、监视与侦察将同中空长航时无人机与战术无人机、飞机空中加油和网络空间攻击防御一道成为最优先的工作。法国国防部称,天基情报对国家必不可少,将成为政府的重点工作,它决定要在2020年前部署一颗电子情报卫星,同一颗新一代光学侦察卫星一道工作,并希望说服一个或多个欧洲国家分担这项投资。但白皮书并未具体表示将部署称为“空间电磁信息能力”(CEREs)的电子情报卫星系统。2008年发表的上一版国防白皮书曾把CERES列入高度优先的工作。在政府开支和债务危机仍在持续的背景下,该项目一直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法国国防部已签发了有关下一代光学侦察系统的合同。白皮书证实,法将建造下一代军事通信卫星系统,以接替老化的“锡拉库斯”3卫星。(江山)

俄一空间站舱段将在年内离轨

4月19日,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有关人士称,俄计划在年内晚些时候让国际空间站上的“码头”对接舱离轨再人,并沉入海中。该舱将在俄一个新舱段对接到站亡之前脱离空间站并离轨。站上的俄罗斯航天员将通过一次太空行走来使“码头”舱脱离空间站。此前,有俄方人士称,俄“多功能实验室舱”(MLM)靛于2013年底发射。俄计划在2020年国际空间站全站离勒之前再向该站发射4个新舱段,即MLM、一个节点舱和两个科学电力舱。现在站上有5个俄只舱段,即“星辰”服务舱、“曙光”货舱、“码头”对接舱、“探索”研究舱和“黎明”研究舱。(江山)

“开普勒”发现三个“超级地球”

近日科学家宣布美航宇局“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发现了3颗可能支持生命存在的系外行星。两篇相关在当日出版的《科学》和《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在《科学》上的论文称,“开普勒”发现了2颗分别名为开普勒62e和开普勒62f的类地行星。分析显示,这两个行星温度适宜,表面均覆盖着不间断的海洋,理论上有存在生命的可能。研究人员称,与迄今发现的所有其他类地行星相比,这两颗行星是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开普勒62行星系统由5颗行星组成,距地球1200光年。开普勒62e和开普勒62f略大于地球,体积分别是地球的1.6倍和1.4倍。由于正好位于“宜居带”,不至于太冷或太热,它们应能维持液态水的存在。发表在《天体物理学》上的论文称,新发现的开普勒69c体积是地球的1.7倍,位于宜居带,同样具有存在生命的可能。其所在的开普勒69行星系统恒星尺寸是太阳的93%,亮度为太阳的80%,距地球约2700光年,是迄今发现的最接近太阳系的行星系统。(江山)

俄拟2014年首射“安加拉”火箭

篇(7)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180-03

“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汽车产业作为广西继食品产业之后第二个千亿元产业,其发展势头迅速,专业人才需求迫切,国家已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才列为国家紧缺性人才之一。广西作为西部地区,办学条件相对薄弱,伴随着高校持续的扩招,面临着更多的问题、矛盾与困难,必须依照现代高职教育规律探索出一套形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由笔者等教师完成的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汽车电气系统与检修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高职高专汽车专业‘双证书’制度推进及职业资格鉴定工作研究与实践”及相关区级教改项目为推力,科学革新,努力实践,历时六年,探索出一套在职业资格框架下的特色鲜明的“一体两翼”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辐射并带动其它院校汽车专业方向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一、教学改革的背景、思路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指引下,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全面发展的能力观以及生命发展的基础观等新职教思潮得到了迅速发展,全国高职高专掀起了一场空前职改革命,许多高职高专乘此良机,在教育部推动的“211”高职示范院校、国家精品课程、国家教学团队、国家教学名师,以及100所骨干职业院校建设等方面收获颇丰,他们改变了观念,壮大自己,赢得了市场与生源。在这场职改竞赛中,其核心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打破原来重知识的学科体系,重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行动体系,实施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工学交替,走教学做一体化之路。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近年来已经建成万人大学,学院各方面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汽车专业由原来的一个专业建成现在由4个专业所组成的专业群,每年招生人数达到300人,但随之而来的是专业人数增长过快带来招生生源质量不高、学生上课听不懂、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用人单位调查等方式,反复论证查找问题:一是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行业需求结合不高,从而导致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能适应行业发展需求;二是教学内容安排过于理论化,与实际工作岗位脱节;三是教学方法与手段不够创新,不能适应教学需求;四是师资建设整体不协调,滞后于课程改革;五是实践环节与职业教育要求相距甚大,职业资格在内涵建设不够。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整套特色鲜明的“一体两翼”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既满足学历教育的要求,又适应职业资格取证的需要。所谓“一体”就是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需求为目标”的三位一体主体方向构建课程体系主体。“两翼”是指大专学历教育的文化知识结构与中高级工的职业资格标准。

二、教学改革实践

(一)在职业资格的框架下按职教规律重构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课程体系。实行“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方案,在职业资格的框架下,按现代高职教育先进理念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要素,革新教学手段与方法。首先,确定以培养高技能应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培养方案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其次,在课程的整合与开发上,将专业主干课程与职业标准相结合,把学历教育的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内容相互融合,把职业资格标准作为学历教育的内涵,引入到教学中来,根据中高级工的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课程开发、教学设计,实现“双证融合”;再次,通过“课题带动、项目拉动、比赛促进、迎评促建”,建设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大力推进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最后,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分步推进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目前我们对汽车电气系统检修、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构造、汽车美容四门课程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理实一体化改革。

(二)强化实践教学,多平台打造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结合区情、校情及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特别是近四年来,学校加大实践环节的投入力度,按汽车4S店的标准,打造“校中厂”,按课程建设需要,构建了“课堂实验实训+多平台整周综合实训+拓展性实践”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强化课堂实践教学。第一,增加课堂实践教学的时数,要求专业基础课程每门都应有课内实验实训课,应用性课程试验实训课不少于25%。第二,既要开设汽车常规保养、内饰拆装、汽车悬架拆检、汽车清洗等技能型的实训课,也要开设汽车油耗检测、汽车排放检测与分析、汽车测滑性能检测等原理性实验课程,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多平台搭建综合实训。我们依据就业方向,在实践环节我们分为五个模块,即为汽车机修方向、汽车电工方向、汽车美容养护、汽车销售与保险理赔,且为每个模块方向都构建了多平台的多维度的实践体系。如汽车电工方向,我们有汽车电气实训室、汽车电控技术实验室、整车故障实训室来满足学生在不同学习层次与过程对实践环节的要求。

(三)解放思想,内培外优,打造双肩挑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师资队伍建设方针,强化内训,通过建立一套合理的专业教师职业核心能力测评体系,要求专业教师既要能讲,还要能做,有较强的课程组织能力,有较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既要做主导,又要做辅助工作,实现角色的转变,突显学生主体的地位。我们的做法是“转变观念,敢于挑战,勇于承担”,即深入掌握职业教育内涵,注重学生全面提升,敢于到企业中磨练自我,提升技能,敢于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转换角色,言传身教,学生受益,自身提高。

同时,我们从校企深度合作的企业一线聘请能言技优的骨干技师来校承担一定量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工作。

(四)校企共建,实施“全过程多维度的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学校统一部署下,以“深圳美鹏订单式”、“中国博士培训”合作为契机,由学校、行业、企业3方联动,全面合作办学、全程合作育人、全员合作就业。基于企业真实工作过程,实施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开发专业课程、校企共同建设专业教学团队、校企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共同实施专业教学、校企共同开展教学评价、校企共同负责学生就业等多维度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达到多方共赢,校企合作发展的目标。

(五)扎实推进人才培养建设,全方位打造机制与制度保障

在纵深推行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改革中,各高职院校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高职院校过于强调课程体系解构与重构,而忽视建构一套与课程改革方案相适应系统化的质量保障体系。为此,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行工学交替、能力递进“332”模式,即在课程安排上我们采用将学生三年分为八个时间段,利用寒暑假,灵活安排学生在生产旺季(下半年)和企业中实践,生产淡季在学校学习。安排见表1所示。

同时,我们针对理一体化课程、校内实验实训课程、顶岗实习的需要,不断的改革探索,成功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机制与制度,见表2所示。

三、教学改革成果

(一)推进了汽车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建设

项目的实施,有效推进了学校汽车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高质量教学平台的建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已建成广西特色专业;建成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电气系统检修、汽车构造等3门区级、校级精品课程;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汽车美容教材被列为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立项建设了汽车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011年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荣获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获得50万元资金资助,汽车电气系统检修及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被认定特色课程。这些平台建设为高素质应用型高素质汽车应用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推进了学校实践环节建设,改革实践教学

经过多年建设,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汽车专业先后获得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实验室项目2项,获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1项,加学校持续投入,总计近五年来投入达到了600万元,实践场地达到6000平方米。实验室正从传统的汽车实验室中过渡到适应社会发展的培养现代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需求。2010年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被评为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三)促进学校汽车应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项目的实施,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校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专业技能训练、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证、社团活动以及社会实践,表现出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与好评。学生组队连续参加了二次广西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10年荣获第四名,2011年在全区16个参赛学校中荣获第三名。

职业技能鉴定方面成果喜人:2007年申请并获得批准成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2007年培训与考证人数为250人,2008年培训与考证人数为310人,2009年培训与考证人数为365人,2010年培训与考证人数达到400人,成为桂林市汽车方面最大的培训与鉴定机构;鉴定站每年被桂林市劳动局评为“职业鉴定先进单位”,培训教师多次荣获“职业鉴定先进个人”称号。

汽车专业毕业生历年来都达到并超额完成就业指标,就业率均达到96%以上,位居广西各高职高专院校的前列,学校每年荣获自治区就业先进单位,并获国家就业先进单位一次。

在2003年的迎评及2012年申本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汽车专业作为学校拳头专业,其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得到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学校首批6个本科专业之一。

(三)研究成果受到关注和好评

课题组成员完成了广西教育厅的相关教改课题2项,通过了相关部门的鉴定和验收,项目成果得到了同行专家的肯定,在研区级教改项目2项,公开出版规划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广西优刊6篇,其学术观点多次被学术界引用;课题组撰写的“产、学、研三结合开发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型人才”获《中国汽车报》主办的首届中国汽车人才论文评比二等奖,获奖论文己收藏于由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的《汽车创新与人才战略》论文集。多年实践与探索而形成的“一体两翼”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受到兄弟院校与企业的高度赞扬,其中广西师范大学(汽车专业大专层面)、桂林市交通学校、桂林市技师学院在汽车人才培养方面也借鉴了该教学成果。

四、成果的创新点

第一,汽车应用人才培养从地方院校办学定位、服务面向社会、服务面向广西的实际出发,较早进行了课程改革实践,充分把握现代职教理念,工学结合,在职业资格框架下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校情及区域发展需要的,特色鲜明的“一体两翼”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篇(8)

我国从1986年开始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以来,专业技术职务管理经过不断改进,逐渐向科学化、规范化发展,但有些规定如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量化考核仍不能满足时代需要。因此,《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完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评价办法。本人将工作中对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量化考核方面的探索提供给大家,以期引起共鸣。

一、要素分解等级计分加权法

由于“数”的概念有区分性、等级性、序列性、可算性和可比性,可更准确地反映人才,这是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量化的缘由。而量化考核首要任务是科学设计量化考核指标体系,不仅需科学地解决指标体系的组成及其权重系数的分配,而且要科学地解决组成该指标体系的每项考核因素的划等标准。即根据考核目的和对象设计考核内容并分解为若干考核因素,确定各考核因素的评分标准,并对各考核因素分配不同的权重,由同行专家对被考核者评价打分,加权计算,求出总分。但总分的计算方式需根据考核因素是否互补来决定,若有互补性,总分采用累加方式,称为“要素分解等级计分加权累加法”,其计算见公式①或②;若不互补则需采取累积方式,称为“要素分解等级计分加权累积法”,其计算见公式③。

二、考核指标体系组成设计

考核指标体系组成设计即是确定考核因素。依据王通讯的“人才考评三态说”,按综合性、针对性和简易性“三性”原则,考核因素可从持有态、发挥态和转化态“三态”方面设计,即根据考评目的和对象不同选择合适的一组人才特征要素作为考核因素。鉴于企业工作性质不同,有将“业务能力、工作成绩、技术水平、工作态度、学历、外语水平、技术工作年限”确定为考核因素的。而我单位经多年实践,将学历、技术工作年限、外语水平作为申请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晋升人员必须满足的条件,围绕持有态、发挥态和转化态对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考核因素做了如下设计:

首先,据“持有态”设计“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两个“考能”指标,为准确考核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实施和指导完成科研项目、产品设计的能力,在“业务能力”方面重点设计了“独立工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调研分析能力”、“创新决策能力”4个考核因素;在“技术水平”方面,为考核专业技术人员具有的专业知识和实际中解决问题经验积累方面情况设计了“实际工作经验”、“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2个考核因素,同时为促进申请晋升的技术人员注重答辩论文的撰写,设计了“答辩论文质量”考核因素。

其次,据“发挥态”设计“考勤”指标,即“工作态度”,反映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工作作风、事业心等,同时为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工作的主动性,做好人才传帮带,让特殊、高端技术得以传承,设计了“事业心”、“工作作风”、“主动性”和“人才培养”4个考核因素。

最后,据“转化态”设计“考绩”指标,即“工作成绩”,反映专业技术人员在科研生产中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率、经济社会效益以及创造出技术成果。结合“学术氛围和工程研制齐头并进”实际需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不仅要在工程研制中有所成绩,而且要追求技术前沿,积极总结经验和开拓创新思维,除了设计“工作完成情况”外还单独设立了同等地位的“专业技术、技术管理成果”和“学术技术论文”考核因素。

三、考核指标体系权重系数分配

考核指标体系组成确定后,各考核因素权重系数可按其不同地位和作用来确定。众所周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是指反映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业绩成果的一种标志,表明专业技术人员具备担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学术技术水平和能力,同时为突出业绩和能力,我单位将“工作成绩”、“业务能力”赋予了30%权重系数,对“技术水平”、“工作态度”赋予了20%权重系数,并对这些考核因素下的二级考核因素分别进行了权重系数设计(见表1)。

四、考核因素打分标准设计

考核因素和权重确定后,为降低考评人员随意性和确保考评结果科学性,建立统一的打分标准至关重要。经多年实践,按“时代性、导向性、现实性、可操作性”原则,我单位对14个二级考核因素建立了等级划分的分数段和每个分数段打分标准具体内涵。

1.二级考核因素分数段设置

根据集团公司“总分76分以上才允许晋升”的要求,本单位对14个二级考核因素均划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其分数段设置原则定为:优(90%~100%)、良(76%~90%)、中(60%~76%)、差(0%~60%)(见表2)。

2.二级考核因素打分标准

按百分制确定14个二级考核因素分值的详细标准。

第一,“专业技术、技术管理成果”和“学术技术论文”由主管部门组织答辩秘书据提供的证明材料按以下规定通过设计的软件计算相应得分:

——结合我单位科技成果管理要求以及推进专利与基金申请、职工经济创新与QC小组活动开展,将这些活动成果奖列入“专业技术、技术管理成果”考核因素进行打分,并根据不同情况细化打分标准,不同项目的获奖成果累计计算,累计超过6分的按6分计算(见表3~表6)。

——考虑到单位保密性质,除了按期刊与会议、核心与非核心、国际级/省部级/集团级/地市(公司)级进行分类外,对单位归档技术报告、技术/管理标准以及成功引进现代化管理方法形成本单位特色管理理论系列文档,或国际/国家/国家军用标准,专业著作均包含其中,并按不同内容细化打分标准(见表7)。

第二,参照有关资料和单位实际确定了其他二级考核因素打分标准(见表8),由考核者直接打分:

经过两年多实践,我单位不仅选拔到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导向作用明显,职工经济创新成果项目连续翻番,专业技术人员更加关注技术创新,及时总结研究成果并撰写文章归档,数量和质量显著增加,有力推进了单位学术氛围营造和知识积累。总之,单位应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量化考核细则。

参考文献:

[1]叶忠海.人才资源优化策略[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2]航干函(1986)146号附件《量化考核方法》.1986,9

篇(9)

近年来由于就业形势、人才需求等诸多因素影响,原本是高职教育中属于热门专业的商务英语,新疆地区高职教育商务英语专业却遭遇了招生缩水的冷遇。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称我院)商务英语专业招生人数从原来90人的班级规模已逐渐缩减到40人。在保证教学资源和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学院正逐步探索民汉合班的教学模式。因此,商务英语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自然要与其他地域生源学生在同一班级接受同等专业英语水平教育。但是,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基础是在高中时期才开始接触,学习英语时间短、底子薄。加上民族母语的沟通障碍,对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的学习、理解和应用带来诸多的影响。从近年教学情况来看,最终的结果就是商务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在毕业时提交的毕业论文存在着十分突出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汉语水平有限导致英汉理解能力、英文写作能力差。我院的少数民族同学多数来自各地州,基础教育模式及成长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对母语依赖程度很高。在进入高职教育阶段,尤其是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母语,汉语,英语常常使得他们在理解方面需要先把英语转换成汉语再转换成母语才能理解其含义,这对于专业学习来说本身就是负担;加上母语的语法规则有异与汉语和英语的语法规则,因此写作成为他们专业英语学习的又一薄弱环节。

2、论文选题基本与专业无关,多以翻译儿童读物,编写小学英语教案为主。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论文选题主要集中在英美文学作品赏析、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商务实务操作、商务信函语言特征、商务交际技巧和礼仪、中西文化差异等五个方面。这些内容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无疑都是极大的挑战。为缓解部分学生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大部分学生在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向、结构形式等方面不做严格的要求。但就论文选题及内容来看,多以翻译儿童读物,编写小学英语教案为主。从论文质量来看,甚至直接抄袭剽窃网上论文,并形成恶性循环。

3、学生就业压力大,以找工作为理由,敷衍论文写作。就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就业情况来说,近七成的学生选择了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学生在毕业之际,少数民族学生既要面对学历上的竞争,又要克服汉语交际带来的影响。这就导致毕业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后,为争取到现在的工作岗位,对撰写论文的态度发生变化,不愿意再花更多精力和时间去完成毕业论文(如他们很少主动与指导教师沟通,对专业知识不进行系统化的积累和实践等等)。最终往往导致论文是临到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匆忙敷衍, 相互抄袭现象严重,同样造成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现象。

4、论文审核较为简单,指导老师放宽要求。指导老师出于对学生就业压力的理解及少数民族学生情况的了解,对其上交的论文,无论从格式规范、内容结构、理论逻辑等方面都适当放宽了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放纵了学生的惰性,学生从而投机地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的机会。

根据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根本指导,结合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并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构成和层次因素,对以上少数民族毕业论存在的问题个人提出解决途径如下。

1、从二年级起开设写作课,为毕业论文写作打好基础。通过写作课的强化锻炼和实践,使少数民族学生在面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时增强信心和能力,不再束手无策。进一步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加大写作训练环节,通过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情景模拟训练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资料,锻炼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综述能力,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彻底改变少数民族学生“写作恐惧”的现象。此外,在第五学期开设论文写作指导课程,系统阐述论文规范,要求毕业论文任务书在本学期完成,并对论文的选题、提纲、开题报告、研究方法等做出明确的要求,增加论文鉴赏环节,使毕业生论文撰写过程中不合规范的现象得以有效改善。

2、选派对民族生有经验的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论文。由于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一般老师和民族生在专业论文沟通上存在较大的障碍。指派专业民族老师对其进行指导,一方面有利于发挥教学优势,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对专业毕业论文各个环节指导和质量监督,往往事半功倍。

3、加强实习单位的配合。学生出了校门进入实习单位,生活角色从单纯学生的角色突然转变成社会成员的角色,心理承受了从轻松的校园生活到忙碌、紧张的社会生活转变的压力。加上语言沟通问题,更是有了“工作忙,没时间”等借口。此时实习单位的配合和支持就尤为重要。单位的领导同事此时完全可以充当了指导教师的角色,结合所学专业、选题范围对学生在案例、思路、方法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指导,从而有效的帮助其完成论文撰写。

4、以其他方式代替毕业论文。在毕业学习能力考核评审机制中,设置少数民族学生更加适合的方式代替毕业论文。比如撰写指定或自选外文书目读书心得或学习笔记,并最终通过答辩形式予以考核。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运用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商务领域的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李诗颖,刘雪春.加强大学英语“实用教学”改革的途径[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

[2]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一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3] 杨萍.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

篇(10)

0 引言

计算机的问世及其普及化可以说是上个世纪人类社会最杰出的科技成果。将计算机及其掌控技术运用至机械制造设施之中,则是20世纪制造业取得的一个实质性的关键进步。数控技术在很多行业领域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数控技术综合应用了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精密检测与新型机械结构等方面的技术成果,数控技术具有高柔性、高精度与高度自动化的特点,它提高了机械制造业的制造水平,解决了机械制造中常规技术难解决甚至无法解决的问题,为社会提供了高质量、高可靠性的机械产品。

1 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现状

数控技术的应用是机械制造业的一次技术革命,使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此同时,我国数控装备的产业化取得了实质性进步。装备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我国数控技术在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后,现在已经基本掌握了现代数控技术,为以后数控技术发展的新方向奠定了基础。在现在经济和技术的基础上,我国虽然在高端数控技术上的研究开发以及产业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产业化方面的技术水平现状与我国的现实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与国外对比,我们不仅在数控技术水平上存在有差距,在方面发展速度也有很大差距。

2 机械制造中数控技术的应用

机械制造行业是最早应用数控技术的行业,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它担负着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先进装备的重任。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业的应用中几乎覆盖了我国经济领域的各个行业,如在制造行业中、信息行业在信息产业中、医疗设备行业在医疗行业中、军事装备现代的许多军事装备等各行业领域中,数控技术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目前它的应用范围还在不断发展扩大,企业开始逐渐认识到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中带来的优势,限于篇幅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具体应用。

2.1 数控技术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

工业生产中,现在很多企业的大中型设备的主体都是由计算机系统控制的,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其机械设备发展趋势也在逐渐走向全面的自动数控控制。在工业生产的实际操作过程当中,我们是如何使用数控技术来完成生产的呢?首先要在计算机数控系统中输入工业中常用的生产程序和产品参数等全部信息数据,之后生产过程就由计算机系统全程控制,计算机数控系统它是依照我们事先输入的数据指令实现数控技术的生产的。在操作中可以完成技术人员难以完成的工作,如精确度的问题。在工业机械生产领域当中应用数控技术之后,职工人员的数量虽然减少了,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员工人身安全,避免了手工代替机器操作中的伤亡事故,同时也改善了劳动环境及车间的生产条件,提高了产品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同时也得到了有效地控制,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收益,最明显的效果是数控技术的应用也推动了我国加工业的进步,为我国向工业大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2 数控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随着汽车工业近几十年的不断发展,汽车对数控技术操作要求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数控技术在现代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数控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加快了汽车的发展趋势,推动了汽车功能的多元化和便捷化。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完全不需要人干预的无人自动化生产线,最典型、应用最广泛的应该是自动化车身前板生产线,完全由机器完成,不需人手持板件冲压,减少了对人体的伤害,而且焊接速度要比人工的更快,焊接更加标准。

2.3 数控技术在机床设备中的应用

数控技术是由机械、电气、液压、气动、微电子和信息等多项技术相结合组成,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数控技术在数控机床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几十年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数控技术在机床设备中的使用实现了机械和电子科技的一体化成果,提高了工业行业的加工质量水平和效率。数控机床具备了许多普通机床难以具备的特点: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大的灵活性,能适应不同零件的自动加工;加工生产效率高;精度高,质量稳定;减轻劳动强度,改善生产条件;能实现复杂零件的加工;有利于生产管理现代化;初始投资大,技术含量高;是实现柔性自动加工的重要设备,是发展生产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基础。

2.4 数控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

我国是一个煤炭大国,煤炭资源在我国的能源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煤矿机械设备的性能数控技术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提高机电设备自身的安全可靠程度和自动化程度是要放在首位的,众所周知,煤矿的开采是非常危险的,它主要面临着两大风险,即投资风险和人身安全风险。而在煤矿的开挖中机械设备实现数控技术最大的受益就是减少用人,也就是开采煤矿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也呈现出逐年的增长趋势,这在客观上要求煤矿企业必须不断提高生产率,因此煤矿机电的数控技术自动化可有力推动企业安全高效、提高采矿的作业效率,又好又快发展当前工业。在许多煤矿企业中,数控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普遍的反应:“煤矿机械运行中采用数控技术后能全面提升采矿机的切割速度,作业效率、及整体质量也会大幅度提升,降低了采矿员的人身危险。”

2.5 数控技术在航天工业中的应用

航天技术作为高端科技,它的发展可以有效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在根本上提高我国的国家科技水平。因此,在宇航和航空的发展过程中,数控技术是占主导地位的。宇航工业有许多零部件要进行特殊加工,如高速切削,在切削的同时产生的热量少,切削力小,零件的变形小,这就要求我们在数控技术上采取切削的要求甚高,这样才能满足宇航业的要求,在航天工业中用数控技术带动它的发展进程。

3 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数控技术正处于发展状态,制造技术相对的较薄弱,对于国家的工业基础而言,机械制造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于企业而言,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及质量、减少人工节约成本,为企业带来更高更广的收益。在当前数控技术竞争的市场上,创新、研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为我国数控产业、装备制造业乃至整个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只有我国工业进步了,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带动工业的发展。由上可见将数控技术带到机械制造业中使用,研究和发展数制造控技术都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陈光明.基于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原则及方法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05.

篇(11)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6-0078-02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杂志是中国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技术协会主办的刊物,于1993年创刊,1995年转为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为季刊,2000年改为双月刊,2002年改为月刊。其始终围绕着“报道前沿技术,引领测控领域发展,突出前瞻性、导向性和实用性”的办刊方针,学术水平、期刊质量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期刊市场经营意识不断提高。创刊至今已走过18年历程,正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由行政拨款办刊过渡到自收自支、自办发行,以刊养刊的办刊道路,这对办刊人来说,意味着丢下拐杖和铁饭碗,到市场经济的大海中去游泳,要想生存和发展,编辑部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期刊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和读者的认可,逐步创造一种自我生存、自我发展、具有竞争力的氛围。

一、找准期刊的定位,打造自己的品牌

期刊要生存、要发展,只有依靠清晰的定位、准确的目标读者,以及符合读者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是报道自动化测试和控制技术科技的刊物,它是集计算机技术、先进的总线技术、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软件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在航天和国防的各类武器系统、卫星系统、载人航天和绕月工程及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计算机测量与控制》以“报道前沿技术、引领测控领域发展,突出前瞻性、导向性和实用性”为宗旨,面向国防工业和民用工业的自动化测控领域。主要定位在自动测试、试验验证和控制技术领域,报道国内外测试技术的理论、成果和先进的总线技术标准,突出应用技术,促进测控领域新技术应用和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既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又兼顾提高与普及并举。利用本刊的学科优势,重点加强“自动化测试”、“试验验证”、“控制技术”、“军事测控技术”、“设计与应用”等特色栏目,形成自己的优势,突出个性。同时,不断研究国内外测试和控制领域的难点、热点、焦点,根据该学科领域的发展变化,及时修改报道内容,不断满足读者对新技术的需求,争取更多的读者群。

二、树立前沿意识,提高期刊学术水平

计算机测试和测控技术发展迅猛,应用领域广泛,基于总线标准的测试技术不断出现,作为主编必须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发展和变化,培养善于捕捉、把握、跟踪、剖析新信息的能力,在选题工作中注意瞄准前沿、跟踪新技术发展的方向,时刻关注报道本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选择具有学术价值的稿件,避免稿件的重复性、低层次性和抄剩饭,更好的为本学科领域的读者服务,为武器装备测试手段的现代化服务。

在选题组稿中,我刊注重发挥学科带头人、专家和读者的作用。一是向学科带头人征集选题计划,提出阶段性的报道内容,撰写综述与评论的文章,为读者导向;二是发挥编委会的作用,要求编委随时提出对报道内容的评价意见,对栏目的设置,论文的创新性建言献策;三是利用中国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技术协会每年举办全国性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研讨会和国防科技工业试验与测试技术发展战略高层论坛的平台,了解专业领域的发展方向,选择相关的报道题材;四是由同行专家和读者评价论文的创新性、科学性和显示度,并融入年度报道规划中;五是向优秀期刊学习,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把大视角、全方位收集的意见综合起来,对改进编辑部的工作、提高学术期刊的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报道具有前瞻性的论文和选题计划,除提供给读者知识的享受外,还应达到三个导向作用,一是高学术水平的导向,通过刊发高质量、高水平论文,引导读者向虚拟试验技术与综合试验验证,先进总线技术、人工智能故障诊断技术、通用测试与故障诊断、控制技术等专业领域研究的深度方面发展;二是开展学术课题研究方向的导向,引导科技工作在技术研究领域不断创新;三是学术服务的导向,使学术期刊成为科研工作的智囊,起到了开阔视野、了解动态、启迪思路的作用,坚持科技期刊与学科的同步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服务。

由于期刊的学术水平和编辑质量的不断提升,《计算机测量与控制》先后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500种精品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英国《科学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等国内外著名检索机构。在2005年荣获国家“第三届国家期刊奖100种重点期刊”、“读者喜爱的优秀学术期刊”、首都广告业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清化大学执行规范优秀奖等荣誉。2010年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评价指标中,《计算机测量与控制》在航空、航天工业科学技术类期刊中总被引频次学科排名第3位,影响因子排名第7位。英国《科学文摘》从2003年至2009年,收录我刊文章3125篇。

三、扩大宣传力度,强化经营意识

期刊成败的基础在于编辑,成败的关键在于市场,期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靠市场来实现的,期刊的市场化是大势所趋,是期刊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1][3]在期刊进入市场过程中,必然要遇到各种困难,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办刊理念,按市场化规律运作,就会找到适合本刊的发展之路。

第一,在办刊理念上,要跳出计划经济时代的圈子,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树立策划意识,策划是前进的导向标,树立广告意识,广告是提高期刊经济效益的来源之一;树立品牌意识,打出品牌,就奠定了发展基础;树立发展意识,才能做到不断创新;树立经营意识,才能不断提高期刊的管理和经营水平。

第二,期刊是传播知识,技术的园地,但又是一种特殊商品。既要注重传播新技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又要讲投入产出,经营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最大挑战,也是反映我们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所以,期刊像产品一样,要进入市场就得加大宣传力度、传播力度,使更多的读者、厂商了解、钟爱自己的刊物,我们主要做法是:

1.以学术交流会为平台,扩大赠阅量。我刊是中国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技术协会主办的刊物,每年要主办全国性学术研讨会1~2次,同时参加全国工业展览会10多次,充分利用这些宣传平台,为会议代表和观众赠阅杂志,只有让更多的专业读者阅读刊物,才能扩大期刊的传播因子和影响力。

2.在内容上扩大信息量,新产品信息。设立“新产品信息”栏目,把国内外开发、经营与本刊专业密切相关厂、所、公司的新成果、新产品即时出来,为从事设计、开发的读者提品信息服务,在读者、商家、编辑之间搭起一座互通信息的桥梁,为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提供渠道。

3.开展广告业务,实现双赢。利用《计算机测量与控制》传播力度大,专业读者集中的优势,发展广告业务,争取我协会的会员单位、从事计算机测控行业的制造商做广告,实现杂志社与产品经营的厂商互赢。开展广告业务,提高期刊的质量和发行量是前提,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基础。

4.利用网络,宣传期刊和厂商的产品。我们在创办的“中华测控网”上,把期刊文章上网供读者阅读,把广告厂商的产品上网供设计师选购,既提高了期刊的信息传播,又宣传了广告客户的企业形象和成果推广。因此,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和经营意识,讲诚信服务,才能实现杂志和商家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双赢目的。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杂志社坚持履行社会责任,在广告业务经营中,做到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定期公益广告,几年来从未过违法广告,2005年被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北京市工商局评为“首都广告行业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四、执行国家保密法,杜绝泄密文章发表

我刊是背靠航天,面向军工和民用领域,部分文章涉及到武器装备的敏感题材,必须杜绝文章的发表。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我们制定了编辑部保密的规章制度。对一些涉及到军事、武器装备的敏感题材严格进行保密审查,由作者单位提供保密审查证明后才能发表,文章不涉及具体型号、参数和保密的敏感技术,十多年来,我刊常抓不懈,崩紧保密这根神经,没有发表过事件,不断提高保密管理与技术防范水平。

五、成立杂志社,促进期刊可持续发展

期刊要持续、健康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体制和机制,体制和机制已成为制约该行业发展的根本性因素。[2]很多期刊挂靠在厂、所,办刊经费由上级拨款,工资、福利由主办单位支付,很多编辑部主任、总编都是上级派来的机关领导干部,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责任,较少考虑期刊的经营和发展,不利于发挥期刊编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期刊作为新闻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期刊推进编辑部的转企改制。因此,2008年,我们编辑部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经北京市工商局注册,将《计算机测量与控制》编辑部注册为杂志社,改制成为企业法人单位,实行企业化经营,成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明确了经营方针、积极开拓市场,加强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理顺和激活内部管理机制,包括有效的激励机制、灵活的市场机制和高效的用人机制来激发和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做到有章可循,职责明确,使杂志社各项工作走上正规化、规范化的道路。

杂志社成立后,在体制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更有利于期刊的经营和发展,有利于按市场规律独立运作,赋予我们更大的责任和压力,从管理方式上、经营方法上带来新的挑战,既要注重杂志社的效益,又要处理好期刊的质量。通过杂志社运行几年来看,产值比以前提升20%,载文量比以前增加100多篇,保持了期刊的学术评价指标相对稳定。管理水平和市场化经营能力在不断改进和提高,为促进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坚持市场化道路,促进了期刊的改革与发展,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和传播力不断提升,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但与国内优秀期刊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将进一步创新管理模式,找准期刊的发展定位和市场定位,学习优秀期刊的办刊经验,积极进取,开拓创新,顺势而为,把握机遇,为推进我国的测控技术的创新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