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艺术评论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7 16:40:1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艺术评论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艺术评论论文

篇(1)

批评和艺术,是两个很难让人联系到一起的词。前者指对文学理论的探讨和对作家作品及相关文学现象的阐释评价,它容易引起读者深奥,甚至艰涩的感觉,是偏于理性的词语;而艺术则往往为欣赏者带来形象感,相较于批评,是一个带有感性色彩的词。不过,在读了由明天出版社出版的《方卫平儿童文学理论文集》(以下简称《文集》)后,我不由得将这两个词联系到了一起,原来,批评也可以很艺术。

其实,方卫平教授对批评方式的艺术化的倾心可以从他对“艺术”一词的钟爱中见出,在《文集》中,艺术一词所用的频率非常高,诸如艺术状态…、艺术内容、艺术思维、艺术对象、艺术敏感、艺术召唤、艺术踪迹、艺术秩序、艺术偏态、艺术回归等词语俯拾皆是。作者如此频繁地使用了艺术一词,不管他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在我看来,《文集》所达到的儿童文学批评的艺术化效果却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方卫平儿童文学理论文集》共四卷,是作者在儿童文学理论探索中所取得的成果的一次汇集。《文集》的第一卷和第四卷收的分别是作者的专著《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以下简称《批评史》)和《法国儿童文学导论》(以下简称《导论》),卷二是作者的单篇评论性文章和专著《儿童文学接受之维》的合集,卷三主要是作者对中外儿童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进行的阐述,也是单篇评论性文章的结集。概括而言,《文集》包括了史、论、评三部分,我以为,作者的批评的艺术化这一风格在这三部分都得到了充分的显现。

批评的艺术化,通常是指批评主体批评思维的艺术化和批评呈现形式(批评文本)的艺术化。于《文集》,作者无论是对文学理论批评史和文学发展史的探究,对文学现象的思考,还是对作家作品的体味和阐发,总是能以自己的学术激情和智慧对当时的文化语境进行独到的研读和体悟,进而以自己个性化的学术语言,为我们提供了既具理论深度又不失批评活力的学术文本。

文学史的书写,易流于史料的堆砌,因此,如何对史料进行艺术化处理显得极为重要,这就需要书写者对历史的独特悟性和对历史尺度的准确把握,这种悟性和把握主要见诸书写者以个人的史观对史料进行筛选,并以此为基础,完成文学史的文本叙事形态。

阅读《文集》第一卷《批评史》和第四卷《导论》,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首先是作者客观而辨证的史观。作为文学史的书写者,作者往往能对具体的文学批评作出客观的评价,不管是肯定还是指出不足,他都不会以现今的标准去苛责前人。如在谈到前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对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影响时,作者不是一味的否定,而是如是说,“虽然前苏联的理论模式在今天看来带有许多消极因素和历史局限,但它曾经对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理论的建设起到过促进的作用,这一历史事实是不能否定的”,从中,作者对历史把握的态度可窥一斑。此外,“历史从来就不是简单的因果决定论所能决定得了的”、“理论的自信与理论的宽容同样重要”、“当然,现代早期儿童文学研究中存在这些不足是难免的,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等评述在书中也时而出现。不仅是文学史,《文集》的其它卷中也渗透着作者的这一史观,如“历史的发展充满了辩证法”,“历史提供了可能性是一回事情,把握这种潜在的可能性并将其转化为一种客观现实,这又是一回事情”(卷三)等。

文学史观决定着文学史书写者亲近历史的方式,方卫平先生以自己对文学史持有的激情体悟着文学史。“作者一反传统的史论述著中多见的述著者冷静的、局外人的‘中性’立场,以及隐蔽的‘幕后论理者’的角色惯例,频频在史论阐述的前台‘亮相”,这既是作者对文学史怀有激情的一个注脚,也是作者亲近文学史的具体方法——述评,它是作者的治史方式。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激情是贯穿于治史方式中的,《批评史》和《导论》都是对历史的描述和对史实的理论阐发的结合,历史描述显得客观而冷静,理论阐发则透出作者的激情。两者的结合可以为文本带来活力和跳动感,而不见了文学史叙事中易于出现的沉闷之感。

文学史观还决定着书写者对史料进行收集、筛选和布局的方式。翔实、准确是《批评史》和《导论》在史料方面的一大特色,这无疑得益于作者严谨的治史态度。作者在《批评史》的“后记”中提到,“由于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更由于这一研究领域(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研究——引者注)的荒芜,人们常常在有意无意之中忽视了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存在过的那些理论批评现实”,可见,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料的收集需要作者更多的努力,如作者在后记中提到,为确定中国现代第一部《儿童文学概论》的作者之一究竟是“周侯予”还是“周侯于”,而翻阅了大量资料。正是作者治学的严谨,为读者带来了阅读上的放心。虽然,史料的收集需要诸般努力,但,作者并没有为此将自己收集的史料进行全盘罗列,而是以自己敏锐的眼光对史料进行解读、筛选,这是《批评史》和《导论》在史料方面的另一特色。《导论》的工作即是“宏观描述与微观分析、总体把握和个案研究”的相互体认。《导论》主要是依照法国儿童文学历史发展的脉络展开叙述的,这即是“宏观描述”、“总体把握”的一侧。具体而言,作者在引言部分对法国儿童文学进行了整体的把握,阐述了法国儿童文学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不仅如此,作者在其后十一章的主体论述部分述评了作为一个整体的法国儿童文学发展的历史沿革。就“微观分析”和“个案研究”而言,作者以时间为纬对法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分期,且他对每一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作了恰切的把握,如17世纪被概括为“法国的自觉”,18世纪被概括为“卢梭的世纪”,19世纪被概括为“黄金时代”,作者将法国儿童文学发展中的这一时期特征阐明为世纪特征,对此,他在前言中做了这样的阐述:“法国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节奏与世纪更迭的自然时序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也许只是一种巧合,但它确实构成了一个独特而有趣的历史发展事实——对于本书来说,它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历史叙述线索和逻辑框架”;不仅仅限于“世纪特征”,“微观分析”和“个案研究”还体现在作者对各个历史时期内部的重要作家和作品的准确把握上,如19世纪的塞居尔夫人、乔治·桑、儒勒·凡尔纳、埃克托·马洛等,20世纪的圣·埃克苏佩利、保尔·阿扎尔、马塞尔·埃梅等,都是可以代表当时一个时代的法国儿童文学发展水平的作家。史料与理论支撑的紧密融合,是《批评史》和《导论》在史料方面的第三层次特色。人类学、文化学、阐释学等中外文艺理论在作者的论评说时有涌现,但作者并不是为了搬用理论而用理论,他通常在这些理论的挪移中,与文学史料贴切结合,从而为自己的理论建构而用。

如果说史观和亲近文学史的方式是作者主观上的努力方向的话,那么对史料进行收藏、筛选和布局的方式则是读者所见到的文本呈现方式,也是读者借以对作者艺术化书写文学史的风格进行感知最直接的中介。需要指出的是,作者主观上的内蕴同时也决定着他亲近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的方式,那么,他在论评中呈现出来的又是怎样的艺术化方式呢?

理论探求是对思想深度展开的一次有意味的漫步。《文集》第二的书名《思想的边界》极富哲理性,但相信读者读后的强烈感觉是思想无边界。“边界”和“无边界”看似矛盾,其实正是作者艺术化批评处理的结果。边界是文本触角延伸的限域,无边界则是思想打破文本的格局,达到的空旷遨游状态。在有边界的文本格局里,飞翔着的思想却没有边界。从有边界的文本而言,卷二的理论格局为“理论探索”、“批评纵横”和《儿童文学接受之维》三个版块。虽然,三个版块各有侧重点,“理论探索”是对儿童文学中一个个具体理论点的探究,“批评纵横”主要是对儿童文学现象的考察,包括对一些理论批评者和批评著作的考察,《儿童文学接受之维》是对儿童文学中的“接受”课题进行的阐发,但是,不同的丰富性正突现着作者的批评个性,他总是选取能触动他的理论感动的批评点,这些批评点或者是在当时的儿童文学理论中尚且处于模糊状态、有待探讨的,或者是虽引起了诸多的理论关注,但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的话题,如“理论探索”中的“儿童文学理论逻辑起点”话题、“儿童本体观”话题、“经典”话题、“儿童文学的民族性与现代性”话题、“儿童文学的深度”话题和“少年读者”话题等。作者以自己深厚的理论储备,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对这些话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如将童年作为儿童文学理论的逻辑起点等观点都给予了当时的探讨以推动作用。“批评纵横”中“对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理论体系建设”的考察、对“浙江儿童文学研究”的考察、对“近代儿童文学研究”的考察、对重要评论者的评论等。在诸般考察下,作者以自己敏锐的理论眼光,通过对当时复杂的现实的透视,发出了自己的批评声音;《儿童文学接受之维》选取的是儿童文学理论中受到普遍关注、并被加以诸多探讨的“接受”问题展开的思考。作者在对中外文艺理论,如接受美学、解释学、新批评等理论的信手拈来中,在对相邻学科,如心理学、教育学甚至生物遗传等学科知识的熟稔运用中,在将“接受”与现实儿童文学发展的联系拷问中,将“接受”这一问题的研究推向了更深的层次。在作者营造的思想空间中,读者体验到的是思想上没有边界的展开和漫游。

作为一位儿童文学理论工作者,方卫平教授既亲身投入这一领域中出现的许多重大探索,也为其中某些固守的观念而焦虑;既有对探索精神的积极肯定,也有对探索中尚且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的思考;既主动地融人新的探索,提出自己的见解,也乐意甚或期盼听到其他批评者不同的理论声音。

对文本的阐释集中体现了阐释者以自身的理论功底对文本进行感悟的能力。卷三《文本与阐释》,一则日文本,一则日阐释,此卷正是对文本进行的阐释,包括了“创作寻踪”、“年度论评”、“作品解读”、“域外偶拾”和“梦寻小记”五个模块。文本在这里获得了广义上的涵义,它既是指记载了儿童文学创作者创作足迹的具体作品,如《灰颜色白影子》、《彭懿童话文集》、《六年级大逃亡》和《狼蝙蝠》等,也指反映了儿童文学整体创作轨迹的文学记事,如1990年少年小说的发展,90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和1992、1993、1994年浙江儿童文学的发展等。进入作者理论批评视野的往往是当时儿童文学领域中的焦点文本,这显示了他的学术敏感性,如“创作寻踪”中对《中国少年文学书系》、对少年文学、对新的艺术常态及对《儿童文学选刊》等进行的思考,“作品解读”中对常新港、梅子涵、张之路、班马、秦文君等作家作品的关注,“域外偶拾”中对拉丁美洲的儿童小说、日本的“晴天下猪”等现象给予的注视。

篇(2)

2动画艺术与平面设计艺术的相同点

2.1动画艺术与平面设计艺术都是一种主观创造性很强的艺术形式

动画艺术与平面设计艺术不仅强调主观创造性,更强调客观的、基本的合理性,但又不失所要表达的幽默感和夸张性,巧妙而抽象的形象及丰富的联想空间。德国招贴设计大师岗特·兰堡用视觉形象语言说话,追求画面的韵律感、层次感,用最简单的视觉形象表达最深刻的内涵;他的作品追求平面之外的视觉效果,给视觉世界带来了新的力量和生机。他更加强调自我意识和对生活的领悟,在视觉效果上追求视觉冲击力,强调平面效果的突破。《和图》中书上的手有只笔,这只笔将书的一维空间向整幅画面的三维空间转化,自然而有力。笔在背景上写出出版社的名字,宣传意味油然而生,这种视觉的空间转换自然地引导观赏者的视线开始流动最终定格在下面的字母上。这种视觉引导式的宣传方法让人过目难忘。并且将光线巧妙地运用在书籍的投影上,似乎书籍由内向外透着一股亮光。书上的窗户是将书从平面转换到空间的一个过渡,这些过渡让人们更想探寻亮光后面的另一个空,图中的书被手握住,这只手由平面转向立体,书似乎悬浮在空中并投下阴影,营造出一种失重的空间感。它传达了把握住了知识就拥有了力量的设计理念,是日本的视觉大师福田繁雄的作品简洁、幽默、巧妙并深刻,常以简练的线和面构成,具有强烈的视觉张力,他把所想表现的事物通过异质同构、视错觉等理念,以视觉符号的形式重现在其海报作品上,并将这些原理以客观和风趣的形式呈现,使简洁的图形成为信息传递的媒介,由此其设计作品兼具了艺术性与精神性的内涵。一部好的动画或者一幅好的平面设计作品都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描述,通过画面已完全可以表达出所要传达的信息。在动画制作中,表现人物面部表情的夸张和变形,又符合基本常理的客观规律,是塑造出人物性格和人物精神面貌及情感的关键。表情就是情感的形象,经过艺术加工,提炼,概括,抽象化后,使所塑造的形象更具代表性,这和平面设计的主动创造性非常相象,并且也是动画最吸引人的特点之一。,图中的表情,当人生气愤怒训斥别人的时候,两只眼睛瞪大,直立,两个眼球会向两个内眼角拉近,两只耳朵上耸,鼻翼变大向上收拢,嘴部张大并被拉长,上牙齿外露,这样更能感觉到这个人愤怒到极点,粗声大气的说话.整个人的面部表情肌肉都被绷紧,并且多采用正面.当人很幸福,很满足的时候,整个面部表情很放松,脸形呈圆形,嘴也呈一个圆弧形,嘴角上翘,两只眼睛很平缓的看向一旁,下颌上收,头部略倾斜;或刻画人高傲时,人的头上昂,只看到鼻子往下的部分,鼻孔朝人,两嘴角下拉,嘴是向下弯曲的圆弧,在夸大后的人物表情及造型使他们更具有特定的气质。这使我想到了蒂姆·伯顿导演的动画片《僵尸新娘》,每一个人物的夸张造型准确传达出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维克多未来的妻子,维多利亚的母亲是一个没落的贵族阶级,还以女儿的婚姻获得资产,但仍保持自己的高傲、冷漠的样子,走起路来昂首挺胸,两个眼珠向上看,嘴角下耷,发髻梳的很高,和头的比例差不多,这种夸张再好不过。而且动画里的主角人物整个身体被拉长,四肢细长,人的下颌细尖,人物的眼睛变大。蒂姆·伯顿的《圣诞夜惊魂》也采用身体被拉长,四肢细长,人的下颌细尖,人物的眼睛变大,还有场景设计也是经过加工,提升,处理的房子及树木都有一种高耸的感觉,和动画的整体设计感觉和谐一致。通过以上可以看出,平面设计艺术和动画艺术的共同特点就是对事物的重新再创造,经过抽象变形重新提取重要的元素表达最具特征的效果。这种特征直接可以从平面设计中体会到,在动画中虽然体现的不是很直接,主要是因为人们感觉动画里的人物就应该是那个样子,至于为什么是那个样子,他们没有想过,而人们经常会说那一部动画片“有意思”,其实“有意思”足以说明动画片有它独特的创造性,只不过人们很少关心罢了,但从动画的定义中可以明显看出,动画是作者主观意图想象创造的动态形象,而他的主观想象,创造即是与设计一样的重新组合再创造。

2.2平面设计艺术与动画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平面设计艺术与动画艺术都可以运用各种材料表现达到所想要的效果,在平面中可以手绘,印刷,拼贴,电脑制作,甚至是三维。在动画中可以是传统形式的,黏土形式的,布袋式的,提线式的,水墨形式的,或者是电脑制作的等等。虽然它们的形式变化多样,但仍不失去自己的艺术形式特有的特征,相反,更丰富了它们的创造性,并且也融合了其他的艺术形式,使所表现的空间更广泛。波兰招贴艺术家特拉伯可夫斯基的作品运用了图形的正负形相结合的手法,使画面产生强烈的对比。英国黏土形式的动画片《小鸡快跑》,运用了拟人和夸张手法,使小鸡们的形象鲜活、生动。布袋形象的动画片《阿凡提》,其人物造型恰到好处。阿凡提的造型带有浓郁的西域人物风格特点,他的衣着打扮,他的头饰,及人物的面部造型,留着一绺山羊须。

篇(3)

二、传统工艺美术与平面设计的融合

经过多年的发展,平面设计涉及的领域、行业越来越多,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为传统工艺美术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具体的体现方式。以前的版画内容,一方面是靠创作者的想象获得的,一方面是靠复制、模仿获得的。想象是创新、创意的体现,现代的计算机制图软件可以令一个人想象力更加丰富和具有创意,并且让制图更加省时省力。在用计算机制图软件完成制图后,可以把图案复印在版画的材料上,方便雕刻。而对于固有的风景、人物进行版画创作,也只需要先使用照相机等数码设备进行拍照,然后把照片传入计算机,最后再复印在木板上,这样版画的内容就可以更加形象和生动,版画效果可以真实,也可以夸张,改变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形象。通过平面设计,运用夸张的方法,还可以让中国传统版画的内容更加丰富和独特,更具有吸引人眼球的效果。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各种计算机游戏(单机与联网)更是层出不穷,而智能手机的出现,让手机游戏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传统工艺美术可与手机游戏相结合。我国民间美术种类的多样性,为民间美术与游戏的结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以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剪纸和皮影为素材的手机游戏已经出现并流行开来。所以,与游戏、动漫相关的平面设计应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资源。如,在设计人物或角色形象时,可以加入中国传统工艺元素,包括不同质感的中国神话动物。目前,一些商品包装或宣传海报、传单所表现的视觉效果给人以模仿西方设计的感觉。而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品包装平面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更加符合该商品的特色,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的注意。如,茶、白酒类的饮品包装设计中可加入茶壶、酒坛、酒壶或各种酒樽等;水饺类的食品包装和宣传页设计中则可加入让人联想到春节的传统工艺美术元素;糖果类包装则可根据糖果形状和本身代表的含义,选择相应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元素加入平面设计。

篇(4)

二平面设计中插画的艺术表达形式

1插画在文学插图上的应用

以及艺术性插画在文学插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文学作品中,如果载入人类心灵和情感的活动,文学既有现实的插图,也有装饰插图。那么,里面插图文学为主要特征,是孤傲的文学在千变万化,开放的艺术表现形式的重要成员组成的文学作品。插画在平面设计中应具有写实性手法和装饰性手法。作为一个例证,显示了很多的内容,一些插图,甚至具有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连接到一个插画,如此逼真的插图,一般喜欢使用蒙太奇的表现。现实主义文学插图艺术,在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道路上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甚至时间和空间的形式,和现实生活中是不一样的电影的时间和空间。

2插画在商业插图上的应用

以及艺术性伴随着商业市场的不断成熟,插画市场涌入了大量的视觉文化信息,商务信息,尤其是在强调商业插画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按照不同的媒体商业插图,插画平面设计,插图,版式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海报设计,电脑游戏和网络媒体中的插图,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市场,引导和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群体,为商业插画的经济繁荣发展,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现代艺术对商业插画,其影响是在快速发展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前提下,一方面,战后经济的逐步复苏期间,每个国家都经历了重大的变化,对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的前景,价值观,审美趣味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一方面,大众媒体,和流行文化的快速发展,也促使国内文化消费水平一天一天的提高。现代插画艺术的演变,从抽象的艺术,超现实主义,波普艺术,达达主义和其他形式的艺术,在艺术市场为商业插画带来了新鲜的设计灵感。

3商业插画的表现风格及应用

商业插画设计的性能特点,往往是在不同文化行业之间的合作。一种流行的插图,不仅成为了大量的印刷杂志发行宠儿,而且也可能被改编成动画片和电影电视节目。这个时代真正的态度是一个充满生机和短暂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商业插画,也是值得玩味的。商业插画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泛,它在自然背景的图案符号,从书本上插入一直延伸到各种布局,户外海报,包装,以及尖端的时尚,今天的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商业插画的明天。产品的包装设计是更广泛的插图。产品包装设计,包括标志,图形,文字三个要素。它具有双重的使命:一是介绍产品,二是树立品牌形象。最突出的特点是,它是在平面和立体设计之间。

篇(5)

1.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小学生进行科学评价,就需要注意客观、公正性,要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不宜过于苛刻、高标准,不能动不动就给学生定性,判定其为好学生或坏学生,也不能“爱屋及乌”,不能以自己对学生的好恶而对学生作出不实的评价。简单说来,教师所作出的评价要有理可依,有据可凭,评价标准要一致,对评价主体要一视同仁,不能区别对待。

2.看到学生的闪光点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不管是好学生,还是我们所谓的“学困生”“后进生”,每个学生都会有令我们惊喜的时候。因此,我们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要注意多关注学生的闪光点,多看到学生的进步,多鼓励学生继续保持优势,不断进步。我们小学的班级上大多数都有小红花、小红旗,当学生有进步或者表现好的时候,我们会为学生加上一枚小红花、小红旗,而这种进步或者表现好并不只是局限于学习成绩、还可以是德育、体育、美育、劳育。当学生拾金不昧的时候,当学生运动会上拿奖的时候,当学生积极值日的时候,我们都可以为他们记上一分,以示鼓励。这种鼓励是教师对他们的一种肯定,也是他们对自己的一种肯定。这样的鼓励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更加自信,更加喜欢学习的过程。

(二)教师给学生正向的评价学生是非常敏感的,他们能读出教师非言语行为中包含的评价意味,这种读出来的评价对学生心理的影响要比言语评价更为微妙、深刻、持久。教师比较熟悉的期望效应,其原理之一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正向评价通过其言行传递给学生,并内化为学生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预期,从而产生巨大的效果。所以,教师应该尽量给予小学生正向的评价,这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

(三)为学生找一个恰当的比较对象产生自我评价的途径之一是把自己与他人作比。找到一个恰当的比较对象对小学生是很重要的。一些学生在进行比较时没能选择恰当的比较对象,是导致其低自我评价的重要原因。这并不是鼓励学生与他人之弱相比,只是想说明选择恰当的比较对象的重要性。很多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和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作比,以为这样可以激励学生上进。结果,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在这种比较中,越比越没信心,越比越自卑。本来这些学生就不在一条起跑线上,现在让他们在同一条跑道上比赛,显然有失公允。比赛结果可能是跑得快的潜力没发挥出来,跑得慢的不利于因材施教。一般来说,应引导各方面比较接近的学生互相比较,这样才有可比性。此外,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比较,人最难战胜的敌人就是自己,和自己比较、竞争,才是最公平的,也是最合理的。

(四)实施发展性评价每一个学生都在不断的发展,他们什么都是不确定的,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的,所以我们的评价也应该是与学生的发展相符的,应该是发展性的评价,是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的评价,切不可只凭借一次两次的考试成绩对学生做出最终的评价。为此,我们可以采用成长记录袋的形式,多关注学生每一次的进步,记录学生的每次进步,并每个学期对成长记录袋做出总结,总结学生的发展趋势,给出针对性的、建设性的意见,促进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性评价遵循了小学生评价原则中的发展性评价原则和科学性原则的,是科学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篇(6)

21世纪的学生大多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其生活的环境致使其自尊心较强,在学校尤其重视自身形象。因此,教师在进行对学生的批评教育时,批评语要尽量减少和杜绝语言暴力。在大庭广众下进行批评的行为,不仅会伤害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产生怨恨情绪,也有损教师的形象。因此,新时期的批评教育,教师应该选择人少的场所和课间、午休的时间以聊天的方式和学生推心置腹,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发挥批评语言的教育实效性,从而达到以德服人的效果。

2.教师批评要公正合理

学生犯错,教师以批评的方式引导学生是一种科学的教育途径。然而,在实际批评教育中,有些教师易受个人感情因素的影响,将工作与生活中的不快发泄在学生身上;有的教师还在批评学生时,依据个人对学生的固有印象进行判断,把对其错误的批评转变为对学生个人性格的责难,造成了不合理的批评行为,丧失了批评教育的公平合理性。因此,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将客观事实与主观因素理清,公平合理地批评学生,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改正错误。

二、提高教师批评的语言艺术的建议

1.保持沉默,进行“冷处理”

学生在犯错的时候,教师使用批评用语的方式提醒并引导学生改错是最为常用的教育方法。然而,部分教师却未使用亲和开导式的语言,而依靠责备的语言镇住学生,并强调其改正错误。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学生一旦受到教师严厉的批评时,容易产生怨恨心理,而不会去反省自己。相反,教师如果发现学生犯了错误时,保持沉默,只需一个眼神也能足以让学生感到紧张与不安,并体会到教师的关爱,保持沉默的“冷处理”方式反而会让学生反省自己的错误。这就要求素质教育实施的大背景下,各教育阶段的教师都应该尽量合理避免正面的批评教育,积极采取“冷处理”的方式教育学生。

2.注重批评场合,维护学生自尊心

学生在犯错的时候,教师的批评教育非常重要,然而批评的场合选择对于批评教育的成效则更加重要。教师在进行批评教育时要讲究场合,对于较为固执、不能及时认识错误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在办公室进行批评教育;对于自尊心强的学生,则应该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下,例如校园花坛、操场等,以聊天的形式使其认识到错误。以学生上课迟到为例,当学生迟到较长时间,教师可以在下课后找该学生亲切地问一句:“是家里出了事呢?还是身体不舒服?导致你上课迟到。”当学生否认这些原因后,教师可以说“那你就是路上贪玩啦?”以设问诱导的语言,缓解了学生紧张害怕的情绪,既能问清迟到的原因,也能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促进学生积极改正。

3.注重含蓄幽默,触动学生心灵

教师在批评学生时,注重批评的语言艺术,较多时候都能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这里的语言艺术尤其要注重语言的含蓄与幽默,达到触动学生心灵深处的目的。含蓄的批评语言能让学生在接受批评时保持自尊,幽默的批评语言则能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接受教育。教师应该将幽默的语言巧妙的运用在批评教育中,以此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缓解尴尬的气氛。例如,教师在检查某教室的清洁卫生工作时,当用手摸到地球仪上,发现了较多的灰尘,教师说了句“为何这里落满灰尘?原来我摸的地方正好是撒哈拉沙漠。”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以此也间接批评了当日的值日生清洁工作未落实到位。从此教室窗明几净,整洁有序。可见,批评的语言艺术是一门大学问,更是教师应该广泛学习和培养的艺术。

4.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自我觉悟

教育家陶行知针对顽皮学生王友进行批评的“四块糖果”故事告诉我们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育人。当学生犯错的时候,教师应能够心平气和地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自我觉悟,这样比严厉地批评,督促其改正错误的效果更明显,最强之处还在于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所以,教师要学习多样的批评教育方法,有的放矢地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必要时需要以表扬替代批评,让学生自我觉悟。例如,课间有故意使坏的学生在黑板上将教师板书的内容添加或删减文字,造成句子句意混乱,教师发现后,可以不露声色的对该学生说,“是不是以为老师弄错了,漏掉了或添加了字,所以就帮助老师完成了。”这样的话语,能让学生立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并自觉进行改正。

篇(7)

一、主要的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简介与评述

1.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不发达经济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刺激力量并存,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

2.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说明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不发达经济的痼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3.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此论在发展中国家较有市场,原因在于它的三个“不可分性”的理论基础即社会分摊资本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以及外部经济效果具有更能说服人的证据。

4.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诱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但贫困恶性循环并非一成不变,平衡增长可以摆脱恶性循环,是扩大市场容量和造成投资诱力的一种必须的方法。

上述理论应用在区域经济中就形成了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它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理论的缺陷之一在于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对于一般区域特别是不发达区域来说,不可能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在经济发展初期很难做到均衡发展。缺陷之二,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似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就能决定劳动和资本的流动,就能决定工资报酬率和资本收益率的高低。但事实上,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趋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发达区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虽然也有发达区域向周围区域的扩展效应,但在完全市场中,极化效应往往超过扩展效应,使区际差异加大。另外,技术条件不同也会使资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时的资本要素流动会造成不发达区域资本要素更加稀缺,经济发展更加困难。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显然是从理性观念出发,采用静态分析方法,把问题过分简单化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现实距离太大,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无法为区域发展问题找到出路。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非均衡发展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合理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主要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简介与评述

按发展阶段的适用性,非均衡发展理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时间变量的,主要包括循环累积因果论、不平衡增长论与产业关联论、增长极理论,中心—论、梯度推移理论等;另一类是有时间变量的,主要以倒“U”型理论为代表。

1.冈纳·缨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则由于既得优势,这些区域就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是回流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二是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即发达区域更发达,落后区域更落后。基于此,缪尔达尔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要防止累积循环因果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经济差异。

2.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该理论认为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每一处,经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将使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出发点集中,增长极的出现必然意味着增长在区域间的不平等是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伴生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他提出了与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相对应的“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因此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但从长期看,涓滴效应将缩小区域差异。

3.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首次提出的增长极概念的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是以部门分工所决定的产业联系为主要内容,所关心的是各种经济单元之间的联系。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各部门,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显然,他主要强调规模大、创新能力高、增长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进其他部门发展的推进型单元即主导产业部门,着重强调产业间的关联推动效应。布代维尔从理论上将增长极概念的经济空间推广到地理空间,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或地域结构关系。因此,增长极概念有两种含义:一是在经济意义上特指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二是地理意义上特指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应指出的是,点—轴开发理论可看作是增长极和生长轴理论的延伸,它不仅强调“点”(城市或优区位地区)的开发,而且强调“轴”(点与点之间的交通干线)的开发,以点带轴,点轴贯通,形成点轴系统。

4.弗里德曼的中心—论。在考虑区际不平衡较长期的演变趋势基础上,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因此,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在经济发展初始阶段,二元结构十分明显,最初表现为一种单核结构,随着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单核结构逐渐为多核结构替代,当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随着政府政策干预,中心和界限会逐渐消失,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一体化,各区域优势充分发挥,经济获得全面发展。该理论对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具有指导意义,但其关于二元区域结构随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而消失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5.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基础是美国的跨国企业问题专家弗农等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认为工业各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在发展中必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将由兴旺部门转为停滞部门,最后成为衰退部门。区域经济学者把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创造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根据该理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税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威尔伯等人形象地称之为“工业区位向下渗透”现象。

无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学派虽然正确指出了不同区域间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但不能因此而断定区际差异必然会不可逆转地不断扩大。因为各种非均衡增长模型片面地强调了累积性优势的作用,忽视了空间距离、社会行为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意义。缪尔达尔和赫希曼的理论动摇了市场机制能自动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传统观念,并引起一场关于经济发展趋同或趋异的大论战。但是在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提出之前,论战缺乏实证基础。他的研究使讨论向实证化方向迈出了有力的一步,倒“U”型理论也成为有时间变量的非均衡发展理论的代表。

6.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威廉姆逊把库兹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无论是截面分析还是时间序列分析,结果都表明,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如图1所示)。这一理论将时序问题引入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由此可见,倒“U”型理论的特征在于均衡与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依时间的推移而呈非线性变化。

篇(8)

书法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联系

(一)书法艺术与平面设计都需要遵循形式美的原则

点、线是构成书法艺术的基本元素,书法艺术通过点线组合能够形成千变万化的艺术形象。书法中,书法家主要通过对点、线之间的组织、结构和布局来表现书法的形式法则,它讲究均衡和韵律的美学法则。平面设计是一门以点、线、面为基本元素的艺术,它要求以简洁的形式语言来表达丰富的内涵、传达信息,它注重对称和平衡。此外,无论是在书法艺术构成形态上,还是在平面设计的构成形态上都讲究空间和动态感。

(二)书法艺术与平面设计都体现着设计意识

书法作品是以点、线为基本元素来表现各种对比关系和篇章布局的,所有的书法作品都体现了书法家的设计意识。平面设计本身就是设计意识的体现。由此可见,二者在某种意义上都体现出一定的设计意识。此外,书法作品的装裱也是一种设计,体现着设计意识。对书法作品进行装裱既有利于保护作品不受损害,也能够有效地美化作品,书法装裱的这种功能与现代商品包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书法艺术与平面设计都离不开传统文化

书法艺术之所以被称为艺术,不仅是由于它能够传达汉字符号的基本意思,更在于它能够将单纯的汉字符号提升到艺术的境界,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信息。如古代的甲骨文是由尖锐之物凿刻而成的,因而,字体笨拙,充满了诡秘之感;帛文是以竹片作为承载字体的工具,因而,字体游走自如;金文是以模铸为书写形式,因而笔画粗壮而朴茂;汉隶以笔墨作为书写工具,因而端庄秀丽。平面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此外它还借助于一些图形、色彩来增强设计的艺术感染力、表达情感,这一点与书法艺术具有相通之处。[3]平面设计中体现着深厚的文化韵味,尤其是现代平面设计中电脑技术的应用,使得设计更方便、更美观、更规范,但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相比还缺少艺术性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因而,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以书法艺术代替一般的汉字书写,既能够增添设计作品的艺术性,又能够美化设计作品,增强作品的审美性。

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实践运用

(一)书法艺术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汉字既是人们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媒介,也是现代平面设计中的重要元素。现代许多平面设计公司都将书法艺术作为设计的主要元素,在此基础上创造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印章和篆书作为会徽设计的主要元素。篆书具有端庄、凝重、匀称、丰满的特点,既能够彰显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能够凸显奥运会的运动主题,表达出一种热烈的气氛,其中毛笔书写的汉字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的完美结合。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的会徽,设计时将“世”字以书法艺术的形式进行构图,形成了三人相拥的图形,很好地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主旨。[4]书法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既体现了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也有效地表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书法艺术在商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商品包装上运用传统书法艺术既能够使包装带有浓重的民族气息,又能够增添包装的民族文化气息,书法艺术的这种独特功能是其他艺术形式和其他汉字形式都不具备的。书法艺术在现代商品包装中的作用是以汉字符号的艺术形式来传达信息。如在茶叶外包装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以书法艺术书写着的一个飘逸洒脱的“茶”字,旁边还会再配上一幅雅致的图画,书法艺术在这里既与商品的内容完全吻合,也起到了良好的装饰美化作用。书法艺术在书籍封面包装上的应用更是多姿多彩,如在一些文化意味较为浓重的书籍封面上,常常会出现著名书法家的题字,以体现典雅的风格和丰富的内涵;在一些学术意味较重的、严肃的、权威性的书籍封面,如字典、词典、学术性专著等,一般多采用沉着稳重、端庄严肃、中规中矩的楷书来书写,以体现书籍规范庄重的特征。此外,根据商品的定位、使用对象的不同也需要选择不同的书写形式,如在一些小朋友使用的物品包装上多使用自如洒脱的草书,以传递活泼、快乐之感;在中老年使用的物品包装上则多使用楷书或隶书,以传达稳重之意。在电子商品的包装上多运用醒目的字体,以体现商品的时代性与技术性;在烟、酒等商品包装上则使用豪放的字体,以追求奔放的气势;在女士用品包装上则多使用具有含蓄、阴柔的字体,以体现女性的温柔与婉约。现代社会中,将书法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相结合,既能够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商品的文化档次,又能够使消费者有效地将该商品与其他商品进行区分,拓宽商品的市场销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书法艺术在现代商品包装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篇(9)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艺术创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一直被人们广泛使用,它是一个拥有多元涵义的统一体。尽管在不同的学科有不尽相同的蕴意,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必须呈现为“象”。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即物象。物象是意象的基础,但意象却不是物象的客观的机械模仿。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化的艺术形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意”是无形的、抽象的,如同融入水中的盐,无形而有味。“意”必须借助语言或图形符号的“形象”才能表达出来。意象即“表意之象”、“意中之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交融和统一,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在一个意象中。人们看得见的是“象”,而品味出来的是“意”。

“意象”一词最初萌芽于《周易》。《周易》又称《易经》,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著作,儒家把它冠为“六经”之首。其中的系辞是对《周易》的整体概述,阐释了《周易》的哲学意义。使《周易》逐渐升华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一切学术思想的源泉。它最早阐述了“意”和“象”的关系以及“象”的特殊表意功能《周易·系辞》这样表述: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WwW.133229.CoM”

“立象以尽意”不仅阐明了“象”与“意”的关系,也明确了“立象”的目的是为了“尽意”。“象”以“尽意”为存在根据。这里的“象”不是自然的物象,而是卦象,即“寓意之象”、“意中之象”的符号。“象”具有极大的表意功能:“尽意”、“尽情”、“尽言”、“尽神”。

中国古代早期的意象都是作为一种抽象至理的载体被使用的,那时的“意”是一种表象之意,运用的是象征的手法,它的指涉基本上只是停留在哲学领域之内,只能算是一般意义上的观念意象。刘勰是在我国文艺理论领域中第一个提出意象概念的人。他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也,谋篇之大端。”他强调了内心意象在艺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把它提高到“驭文之首也,谋篇之大端”的高度。刘勰的意象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人多在此基础上使用意象概念。司空图在《诗品·缜密》中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指的也是“内心意象”。宋代以后,以及明清学者往往把意象当作艺术形象来看待,意象的古意渐渐隐去,意象的意义开始泛化。

意象是人类心灵中自由衍生与驰骋的大千气象,它是一种自然美妙而无羁绊的真情洋溢。当代的艺术创作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但无论用哪一种形式表现,“意象”都仍是现代设计语言中的潜语言成分,都与“意”密切相关,都渗透了设计者的理念、意念、情感等诸多“意”的因素。

传统的意象观与现代设计理论相结合,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设计意象。作为艺术创造活动的设计意象,是把以感受形式出现的表象当作创作的前提条件,然后再对这种看似纷繁复杂的表象进行解析、综合。但这并不是简单的理性逻辑层面上的观照。也不是简单的对事物感性形态进行概括出抽象的普遍内容,而是根据设计的需要在表象中寻找与主体情感、直觉、认知和人生体验相对应的同构元素,并借以构筑设计意象。

平面设计中的各种图形符号常作为意象的载体出现在画面中,传达内在的一些含义,引发观者的一定联想。除去植物意象、动物意象、景物意象等一些常见的意象表现形式外,还有一类特殊的意象表现形式,即空白意象。

空白即“虚”,反之为“实”。虚即虚无,实指实有。在平面设计中,可将空间分为实空间和虚空间。其中实空间是组成画面空间的实体部分,虚空间则是指除此之外的其余部分。虚空间并不是背景,更不是设计中多余的部分,它也是画面形象的重要组成之一。平面设计中的空白是设计作品的“以白当黑”,“言外之意”。这种空白,看似无形之境,实乃设计者的匠心独运,笔虽未到。而意已至。所以,空白即意象。正如清代笪重光《画鉴》昕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景。”

中国传统艺术并不像西方美学那样讲究理性的认知和推理。而更多的是以感性的方式来领悟自然,体味人生。在中国画论中,墨色、彩墨属于色,白色画纸本身的白也属于色。所以,画家极其重视“留白”,以虚实相生的处理手法形成一种特殊的意境形式。山水画中的天、云、水等等。往往不着墨色,只留纸面,以虚当实,寥寥数笔,意尽形全。但观者却能在画面中“实”的反衬下,获得对这种“虚”的感受,从而达到以有限寓无限和空白处即画的效果。

如南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整幅画面中只画了一叶扁舟漂浮于水面,一位老翁坐在船头,独自垂钓。四周除了几笔波纹,画面大面积为空白,但确有力地表现了江面的空旷及寒意。萧条的气氛,更加集中地衬托出渔翁凝神贯注于一线的神气。也给观赏者提供了驰骋想象的余地。这幅画面中的空白不是白纸,而是画中之白。虚中有实。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图形符号。正如清张式在《画潭》中所云:“空白,非空纸。空白即画也。”在画家眼中,画中的空白可以是天,是地,是云。是水……

中国画对于虚实、空白的处理手法,在现代平面设计版式编排中得到了很好地发挥。在《清流》的编排设计中,借鉴了中国画空白的艺术元素符号,并将其与现代设计语言相融合,以大面积的空白充斥版面,结合画面中心几条正在畅游的金鱼,将其余的空白部分巧妙地转化成水面。带给观者和谐宁静之感,更拓展了画面“清流”的意境。这里的“白”表现的是没有具象的虚空,它们能和画面外部的空间连成一片,具有视觉和心理上的双重延伸性。

篇(10)

为了达到这种艺术理想,奥尔巴赫孜孜不倦地面对少有的几个形象进行表现研究,甚至固执地对同一形象进行锲而不舍地反复描绘,这样做并非玩弄笔墨和花样翻新,而是用笔触不断地“触摸”对象,捕捉对象身上那既非性格、亦非肖像,确凿无疑而又可能稍纵即逝的某种痕迹、某种灵性、某种形意交融的状态。在无数次地将形象涂抹重构中,使线条、形块、调子甚至是涂擦破损后的补丁,都表达着更为深远的倾诉,依附着某种精神的重托,弥散出一股朴实、淳厚中透着清新的艺术品位。这使我们不仅联想到苏丁笔下被反复描绘的家禽与野鸡、贾科梅蒂笔下一律单调枯槁的瘦形人物以及莫兰迪笔下永远的坛坛罐罐。艺术家苦心孤诣的痕迹都具有自己明确的精神指向,奥尔巴赫将自己的艺术连通古今,从而使传统艺术精神与现代艺术语言形成了有机融合。

自在而富有个性的线条语言

如果说“团块中的精神”的造型理念使奥尔巴赫的作品获得厚实凝重的体量感,那么其自在而极具个性的线条表现语言,就像经脉和血液一样,使其作品充满了灵性、活力和意韵,各种长短不一、自由而略带几分紊乱的或平直或旋勾的折弯线条与形块、调子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其独特的语言风格。艺术史上以线造型的大师有很多,但奥尔巴赫的线条充满着自己的情韵,形成了自己线性语言的编排“密码”。确切地讲,奥尔巴赫的线就像密码中的乱码,看似紊乱无序,实则明确地勾画出奥尔巴赫穷极各种表现可能性的挣扎面貌,奥尔巴赫的线已经融入了强烈的精神因素。比较而言,奥尔巴赫的线没有德•库宁的线抽拉般的恣意和洒脱,却多了几分风骨和凌厉;没有贾科梅蒂线的别致有序和舒展,却更具韵致和张力;没有马蒂斯线的华丽、安乐以及梵高线的笔触感,却更具朴质和力度。奥尔巴赫将线与形体交织在一起,又不完全从属于形体,线条似乎随着形体的幻影在空间交织与扭动,不断地改变着形象,使形象弥漫出无限的意蕴,充满着神秘和未知。

奥尔巴赫作品中线条往往给人聚散离合不定之感,这与他不懈地追求事物的内在真实有关,他不断在形象中寻觅那种囊刮了“真实”的各个侧面的形、结构密度、重量,以及对象被消化的难易度,因而,使线的运动轨迹充满着不确定性。从其作品《桑德拉肖像》的艺术表现中,我们能够清楚地感受这种面貌的形成过程,此画结构的每次重来,用线从轻画揉擦,几乎浑然与边界相融,到如鹰爪般凌厉的折线又回到几乎空茫,如此反复过后,形象有着不同的生长,而每一次生长痕迹又孕育了下一次的无限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线条似逐渐被赋予了更多的意涵和灵性,直至与作品的精神结合在一起。奥尔巴赫曾说过:“在一幅好画里,每一处都是画外更伟大的构想所决定的,但有时这构想直到最后才对艺术家显现……。问题在于怎样分辨它,然后明确它。这常常令画呼之欲出。”奥尔巴赫追求的是一种能使画味更浓厚的用线技法,线条已经不仅仅是线条,而是作品情绪所在、精神所在,他让线条做到了形意并举、形神相通,而又显得自在和理性,达到了超凡脱俗的表现境界。

混沌意象的图式空间

造型艺术的目的在于表现视觉形式,并将视觉形式作为特定的感觉对象呈现给观众,艺术家创建视觉形式会运用各种表现语言和手段,并使这种形式富有一定的意义和意味。西方现代绘画史可以说就是形式语言探索与发展的历史,奥尔巴赫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形式美感,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画面图式空间的独特建构。苏珊•朗格对空间有过精彩的论述:“绘画的空间仅仅是一个可见物,对于触觉、听觉和肌肉活动是不存在的。而对于眼睛它总是充满了各种形状的深不可测的空间,这是一种纯粹的视觉幻象空间,是一种被创造出来的空间。而这一切离开了形状的组织,它简直就不存在。”

事实上,正如苏珊•朗格所说,奥尔巴赫作品的空间就是一种纯粹的视觉幻象空间,而且是一个混沌意象的图式空间。那么,这种混沌意象的图式空间又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呢?我们知道现代艺术家既依据有意识的思索进行作品创作,同时也依靠想象和意象,艺术家已经从他的知觉和社会的禁锢中解脱了出来,表现为更多的依据某种潜在意识来获取创造的灵感。作为表现主义艺术家,奥尔巴赫不为具体形象外在因素所束缚,将线条、形块、调子等表现语言按照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图式建构,从其作品的形象塑造上看,奥尔巴赫放弃了对人物外在表现的刻画,弱化了人物特征对视觉的干扰,以意象的表现手法对形象加以处理,当形象的诸多外在特征被抽离以后,形象的内在性却得到了丰富和展现。

在混沌意象的图式空间中,空间已经没有特定的场所意义和时空性质,更没有现实中的景深尺度,画中的所谓空间不过是用柔性的线条涂抹揉擦而交织成的色层和痕迹,是一种具有形式意义的存在方式,而这种存在方式是为承载特定图式物象所设定的,它的存在方式与价值取决于置身其中物象的存在方式。在奥尔巴赫的作品中往往作为背景的线条和色层、形象同构在一起,有时根本找不到边界,形象似乎很难从空间中分离出来,形象本身就是这种图式空间的有机体。整个画面因此而呈现出特有的气息。我们知道作品内在气息一般是较难体现的,艺术家在表现过程中必须努力使构成画面的各元素都浸在某种气息之中,使之成为既是这种气息的形成因子,又是这种气息的展现部分。

篇(11)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72-1当代艺术是怎样界定的呢?当代艺术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从时间概念,类型或风格概念,评价概念上来界定。首先,西方通常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艺术统称为当代艺术;从艺术风格上来看,某个时代的艺术风格发生了变化,人们会考虑到它有别于以往的艺术,因此,给予新的命名。当代的艺术,如:表现主义,大地艺术,极少主义等,以及装置艺术,行为为艺术,数字数码艺术,影响媒体艺术等。从评价概念上说“当代艺术”就意味着是最前沿,最接近当下的艺术,是紧跟时代步伐的。结合课上老师讲解我对当代艺术的理解是:当代艺术主要是用心想把它抽象的表达出来。它具有多元化、观念性、情感、文化、心理的特点。在看过今天所谓的装置设计,行为艺术,数字图像艺术,影像艺术,它们没有古典主义绘画创作中讲究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主题与题材的统一等。

今天是什么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呢?从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是科学技术速发展,摄影、电视、电影等艺术门类的介入再次使得艺术创造的主体概念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人们可以用多种辅助工具来完成自己的创作,打破了绘画与雕塑,绘画实物艺术的界限。如:劳申伯提出“用真实的世界创作从而创作真实的世界”的理论。他用一个破旧的轮胎套在安哥拉羊的身上,以实物的拼贴直接构成了作品。布莱希特强调对工艺的运用通过对灯光投影、电影片段等来突破 传统“美学”的表现手法,他认为运用技术改变审美效果的做法会影响到艺术观众的体验,即艺术生产关系中的消费者,从而加强艺术的社会功能。在本雅明看来,技术决定艺术生产力的水平,同时,他也很重视艺术生产力的技术部分,指出现代技术对艺术的影响不仅改变艺术的表现形式而且改变艺术观念。2011北京新媒体艺术年展――“虚实同源”中“天狗电子宠物 网络下载游戏”主人先去“狗饲养场”领养不同品种的狗进行喂养或共同喂养,领养后可长期护理:可取名、遛狗(散步)、玩耍、参加比赛、抚慰。经心喂养便会长大,与真狗的品性极似,若不抚养会导致宠物死亡。未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越来越淡漠,情感不真实与信誉缺失形成的人与人不确定关系,使后人类精神虚空而物化加剧,琴、棋、书、画在90后新新人类都开始陌生,很多人将时间打发在网络、时尚、娱乐等虚拟物质追求上,不关心政治,不关心大事件,对于娱乐游戏倍加喜欢,人类对于传统喂养花鸟虫鱼开始淡化,在网络上寻求另一种领养和喂养方式,把电脑当成一个生物园区,喂养虚拟生物而达到精神补给,未来儿童成人化、网络人群陌生化、丁客家族和单生贵族时尚化都会增剧这种喂养方式。我们更大胆的设想未来陌生的“儿童”之间或单身贵族之间,丁客家族之间,同性之间,近亲之间、地在网络上并领养、喂养一个或几个虚拟的“孩子”,组建第二虚拟家庭寻求虚拟情感,将又是一个怎样的构想?这就是电脑技术模拟的虚幻的艺术化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服务。

本雅明指出现代技术对艺术的影响不仅改变艺术的表现形式而且改变艺术观念。比如迈克・克雷格・马不《一棵橡树》它不是在以事物具象或抽象的形式,它是在不改变一杯水的非本质属性的前提下,将这杯水变成了一棵繁茂的橡树。当时我不明白是它在这个过程中它发生了改变,当完成之后它还是一个杯水,没有任何的变化,人们怎么去理解呢,甚至开始我觉得很荒诞。迈克・克雷格・马不《一棵橡树》它不是在以事物具象或抽象的形式,它是在不改变一杯水的非本质属性的前提下,将这杯水变成了一棵繁茂的橡树。当时我不明白是它在这个过程中它发生了改变,当完成之后它还是一个杯水,没有任何的变化,人们怎么去理解呢,甚至开始我觉得很荒诞。后来在查阅书籍之后我对观念艺术上有了转变,观念艺术注重为艺术而艺术的这种纯粹的思想。因此,生产力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对审美的观念,那种能够适应几十代人的审美模式,渐渐地让位于多变异的审美样式。

纵观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国当代艺术在形成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艺术家一味的模仿追随西方,缺乏“根植于传统文化和信仰”。中国当代艺术不能一直沿着西方的文化走向世界,我们需要创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文化形态与价值观。郎绍君在关于中国画的解析中提到国画的当代艺术时,有的人会说中国画是传统艺术,抛弃了民族文化传统,还能谈得上现代性与当代性吗?国画的发展正在走向多元化的道路,同时,国画的发展要考虑时代与传统之间的融合,全球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国际性与民族之间的关系。继而创造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艺术语言,从而立足于世界之林。

参考文献:

[1]顾丞峰,贺万里.装置艺术[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7.

[2]栗宪庭.重要的是不是艺术[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

[3]张晓凌.观念艺术[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

[4]郎绍君.现代中国画论集[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1995.

[5]陈池瑜.艺术的大众性与当代性[J].湖北社会科学,19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