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美术多媒体教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7 16:40:1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美术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美术多媒体教学论文

篇(1)

由于多媒体的信息容量和展现方式,部分老师却将多媒体运用到一个极端的位置。多媒体作为教学的工具和课堂内容的补充,却被本末倒置,灌输太多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图片和视频的狂轰乱炸,反而导致学生应接不暇,对课堂和作品内容不深刻,压榨学生的思考空间,将整堂课变为一节“欣赏课”。

1.2课件花哨,背离初衷

初中美术老师都是具有深刻美术创作和鉴赏能力的艺术指导者。而部分艺术指导者因追求多媒体课件的艺术感、呈现的多样性,反而忽视了课件内容的主体和教学板书的设计,导致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多媒体的呈现方式而非多媒体的教学内容,以至于教学目的未达到。

1.3引导变讲解,学生麻木化

古云“尽信书不如无书”,笔者认为“尽用多媒体不如无多媒体”。部分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忘记自己作为教师的“引导”作用,而变成了一个“解说员”,反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从书本的生硬变成了多媒体的无趣,可能引起学生多多媒体的麻木,使得新教学方法适得其反。

2采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教学的原则

2.1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切勿狂轰乱炸

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切记不要堆砌过多的视频、图片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狂轰乱炸。不要因为新课标提倡的新式教学方法而滥用多媒体。教师需在课堂知识补充之余,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多媒体教学内容需要有重点性、针对性,一方面重视多媒体带来的教学容量的提升,另一方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艺术之美。时刻记住,多媒体只是教学方法的一种方法而已,而不是教学的全部。

2.2立足教学主题,合理运用多媒体

初中美术教学的主题是“教学”二字,在多媒体的运用过程中应紧贴“教学”而不是为了展示老师的艺术才能将多媒体课件的花哨发挥到极致。在课件设计中,应该松弛有度,紧抓当期教学主题,运用老师自身的艺术素养向学生展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着重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和感知能力。

2.3正视待教师主体地位,带动课堂效应

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人物,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而部分教师自从运用多媒体,将自身退化为“解说员”。这好比导游带团,本来是让游客感受景物的人文与美,却变成了导游一个人在“背课文”。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将引导学生的重任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依赖多媒体,以为有了多媒体学生就会提高自身积极性。“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拉”,教师作为火车头,更是要拉着学生向前跑,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带动课堂气氛,多与学生互动,将多媒体内容和教师的引导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新式教学跟好的达到教学目的。传统的照书念的教学模式并不理想,多媒体教学打破时间、空间、容量、单一的方式,扩充教学手段,将初中美术课堂变得生动,将学生带入更广阔的艺术空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原本抽象的、生硬的美术知识,通过多媒体这个载体变得具体,生动和充满趣味性,初中学生将更能够接触这些浅显直观的知识,这为初中美术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多媒体在初中教学不同教学方面的应用

3.1多媒体教学在素描、色彩课上的应用

素描和水彩是初中美术课教学的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构图、造型能力和对色彩的敏感和把握程度,提升学生的基础美术素养。但是从小学到初中,并没有对素描和色彩课程的专业教学和引导,形成了该类课程的断层。教师在讲到“构图”、“透视”等专业名词的时候,需要学生由具像到形象的分析,抛开物体的固有邢台,分析整个画面的内部结构,从宏观着眼。而说到这些,学生往往一头雾水,而且在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很难看出其中的妙处,素描课和色彩课最终只是一个表面形式的课程。利用多媒体教学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利用多媒体3D完美的展示物体的透视效果,使抽象事物具体化,使学生在观察物体透视的角度和方向时更加容易,真正帮助学生提高了对素描的理解。在色彩教学中,教师可以立足于课本,多样展示教材之外的相关内容,很大程度上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进步空间。在欣赏之余,更是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思考美术作品的构图以及对色彩的应用,极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3.2多媒体教学在手工制作课上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应用到手工制作课的效果并不如美术欣赏课的直观和明显,但是利用多媒体可以为学生的手工制作提供更多奇思妙想和实际操作技能。传统美术课的手工制作,老师需要亲自为学生做教学示范,而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并未达到一个高效率的教学示范效果。而多媒体教学的提倡和使用很好的解决了初中美术教学的这个难题。通过网络,教师可以搜集或者录制手工教学视频,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观看清晰的多样化教学视频,学生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结合多种操作方式进行手工制作,而不是一味照搬老师的方法。课余时间,学生也可以自己寻找或者录制手工制作视频,在课堂上为其他学生播放,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增加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也极大鼓励学生自己的创新、创作。

3.3多媒体教学在美术鉴赏课上的应用

美术世界广阔而渊博,就成年人而言都不敢妄下对美术作品的评论之言,更何况要让初中的孩子去品味、鉴赏美术作品。而这又恰恰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初中的孩子才敢直言不讳的说出美术作品给自己的带来的感受。所以,为了发挥孩子的创造性,我们打破美术课本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给孩子们一个自由的、丰富的美术天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初中美术老师可以找到很多相关的作品,让学生对其进行鉴赏。如在色彩鉴赏方面,老师可以搜集大量梵高的作品,让学生对其作品的早中晚期进行感受和点评,而后再对学生进行梵高的生活背景介绍,让他们体会作者带入自己绘画的感情,此后,再让学生对梵高的作品进行点评。透过这个案例举一反三,学生可以在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下一步一步深入美术世界,在课本的有限内容下通过多媒体扩展到广阔的技术空间,培养学生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

篇(2)

例如我在教学第六册《年、月、日》时,考虑到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全面,我先让学生将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讲给大家听,然后,让学生从软件中了解基本的天文知识,看到用媒体的演示出:茫茫的宇宙中有无数的星座和天体在运行,地球在围绕太阳旋转同时自身也在转,再配上解说学生便明白地球围绕太阳转的同时自身也在转,因此产生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于是就有了平年和润年之分,也就有了一个特殊的二月份。媒体的形、声、色、光结合,生动形象,使学生通过媒体看到自己从没看过的天文现象,产生了许多联想。对于年月日的知识十分感兴趣都主动学习,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学中,用多种媒体来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例如我在教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时,其中有一内容是教学生估测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考虑到这一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我先提出问题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猫是怎样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吗?此时学生都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特别想知道小猫是如何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的。于是我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片:一只小猫在追一只老鼠,忽然这只老鼠窜到了小洞里,于是小猫就用自己的胡子在洞口量一量,如果小猫的胡子的宽度与洞口一样宽,说明小猫的身子能进入洞口,才有希望抓住老鼠。学生看到小猫就是靠用胡子来估测洞口大小,才能进入洞里抓住老鼠。接着我揭示本堂课的主旨: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如何估测物体的长度。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尺子,学生们在刚才情境的熏陶下,对这一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好奇,纷纷寻找身边的“尺子”,有的说自己的一柞宽就是10厘米;有的说自己的食指宽就是1厘米;还有的说自己的课桌是80厘米等,只要把要测量的物体与这些生活中的“尺子”比划,就能估测长短,最后得出结论:用这些“尺子”同样可以估测出物体的长短。可见,媒体恰当的演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好奇心,激起了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并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用的最多就是PowerPoint制作课件,PowerPoint能制作出形象、色彩鲜明、声色结合的背景,并且教师在制作时有较大的随意性,可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制作一些有针对性的课件。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学生往往对运算顺序这一重点掌握不好,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就可以突破这一重点。先出示混合运算试题让学生判断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学生说的先算部分用红色闪烁的线条标出来且配以声音,再现知识点,以此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再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有这样一题:许多正方体有序的叠在一起,要求学生数出共有多少个。这样的题也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来演示每一层正方体重叠的情况,让学生通过演示一层层的数出总个数,清楚明了且效果良好。

四、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现代教育要求教育者要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计算机不仅可以用来演示形象生动的画面,突出教学的重点,利用计算计辅助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我在教学《四位数的读、写法》一课时,在计算机上出示0、1、2、3、4、5、6、7、8、9这几个可以在屏幕上可以随意移动的数,然后,我报出一个数让学生利用鼠标移动这些数,使它们组成老师刚才报的数。以前上课总是老师在操纵电脑,这回轮到他们操作,学生们感到十分新鲜,所以都跃跃欲试。这堂课不仅使学生在愉快、师生共同协作下完成教学任务,且融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得到了充分培养。

篇(3)

(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因人施教幼儿由于遗传原因和家庭环境的不同,幼儿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可能在相同的教学活动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违背了教学最优化原则,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教师有效控制教学进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帮助幼儿更好的学习。无论是美术教学中的巩固练习或新知识的传授,教师都可以随时随地的根据幼儿不同情况进行技术修改,满足幼儿的不同的教学需求。

(三)创造和谐优美的美术教学氛围,实施艺术美感教育与幼儿情感教育我们采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幼儿创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培养幼儿主动接触大自然、懂得欣赏艺术作品,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艺术的美感。如幼儿大班美术教学欣赏活动中,如“天安门”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使幼儿能够身临其境的了解和感受天安门多么雄伟与壮丽。通过幼儿观看到天安门的升旗仪式的过程中,有些幼儿能够情不自禁的唱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还有部分幼儿通过感染离开自己的座位站起来行注目礼。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真正感受到天安门如此庄严雄伟,增强了幼儿心中的民族自豪感。

二、多媒体技术辅助幼儿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要克服重教育轻学习的情况,采用教育引导幼儿学习的方式,突出幼儿的主体性,从而激发和促进幼儿自主的学习。同时,我们要保证教师的主导教学作用,做到人与多媒体相互交融的教学方式交,教师要把自己的教学策略与多媒体课件合理融合做到有效运用,从而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

篇(4)

2运用多媒体辅助美术课堂教学,可以扩展美

术教学空间在美术课堂教学当中,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课堂内容的容量是非常小的,也许仅仅是美术教师在黑板上操作性画一幅画,辅助以适当的讲解,课堂时间就已经结束了。学生所能够学到的仅仅是些微的绘画技巧,而无法上升到审美境界。引进多媒体辅助教学之后,为教学展开了新的篇章。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开始创设了新的教学风格,相应地,美术教学在信息互联网络的支持下无限扩展,并使教学风格更为灵活多样起来。在美术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多媒体技术辅助美术教学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在制作课件的时候,要充分地考虑到课件运用恰到好处。对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要适可而止,并把握住画面以及背景音乐的演示节奏,以使其能够很好地配合教师的美术讲解。因为艺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其主要所反应的是创作者的精神境界,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当出现教学的难点、需要展开教学的内容或者是过于抽象的内容的时候,就要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进行处理,以使相关的美术思想表达更为形象、逼真而且具有可操作性。要对一个美术作品进行解读,仅仅通过语言或者是绘画是无法表达的,还需要对于创作者的背景有所了解,这其中还涉及到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艺术底蕴等等。这就需要美术教学之前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取向以及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做好教学计划之后,可以将教学提纲提前公布给学生,让学生多方面搜集资料,以对于美术课堂教学内容加深了解。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在网络空间中建立的美术教学平台上与学生直接沟通,并针对与美术相关的多方面问题展开讨论,不但可以促进美术教学对于学生的了解,而且还能够在教学和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从培养感情做起,经过了沟通、讨论以及对于有关问题的探索之后,就会发现学生对于美术教学内容的理解已经有所了解,为进入课堂教学做好了课前准备,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美术教学空间在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下被扩展开来,提高了美术课堂教学效益的同时,还对于学生以有效的艺术教育。

3运用多媒体辅助美术课堂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

多媒体技术的优点在于其可以呈现出动态的画面,并图文并茂地电子的画面展示出来。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美术教学环节当中,其作用不仅仅是美术教学的工具,而是作为美术教学当中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将多媒体技术与美术教学相结合,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更为适合培养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并提高学生对于美术的鉴赏力和判断力,从而促进了学生对于美术艺术作品的评价能力。美术作品不仅仅是绘画本身,而且还包括雕塑等等实物艺术作品。在日常生活中,一些雕塑作品已经成为了城市建筑群中的组成部分,与城市建筑相得益彰,给人以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因此,美术虽然属于艺术领域,但是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将各种与美术课堂教学内容相符合的各种美术作品以图片的形式或者是动态多媒体画面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美术课堂“走”到外面的世界,不但扩展了美术欣赏的视野,而且还饱览了世界经典美术作品,以使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4运用多媒体辅助美术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型

如果被动地学习,必然不会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即便是对于课堂教学知识有所理解,也仅仅是流于表层,而没有深层地的掌握,更不会将其运用到美术创作领域当中。美术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其更多强调的是对于艺术理解的情感,其中所渗透的更多的是感性,但是在进行美术创作的时候,则是对于艺术的理性表达。通过所掌握的一些美术创作技巧,在现代化工具的运用下,以使美术创作更为完善而丰满。所以,要获得良好的美术教学效果,首先要激发起学生的对于美术课堂教学的情感。作为美术教师,首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倾向。学生对于美术总是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偏好,如果在充分地掌握了学生对于美术认知,在制作课堂教学技术的时候,将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展示,首先从学生对于相关的知识基础为基点展开教学,就可以将学生对于美术教学内容的兴趣激发起来。多媒体课件可以渲染美术课堂氛围,让美术的教学内容那种静态的美以动态的方式表达出来,并无限地延伸。让学生明白,艺术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其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当美术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将学生的精神情感调动起来之后,就会将学生美术创作的欲望激发起来。

篇(5)

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美术作品的展示手段,对从本质上依赖视觉听觉直观材料的美术欣赏教学而言,多媒体的应用在作品展示上是一项重大改革。传统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由于美术作品信息获取、处理、展示的手段匮乏,学生只能够欣赏到教材中已有的图片和介绍,教学中授课的内容多局限在教师讲解的知识本身,深入和扩充不足,学生难以对美术作品全面了解。多媒体技术以计算机为基础,把图像处理功能、语音处理功能、视听操作技术集成在一起,而且把直观的语音、图像等信号转变成统一的数字信号,方便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编辑、变换和存储,使得作品在展示时更加具体化、可视化和丰富多彩。因此,多媒体技术在进入美术教学中后就得到快速发展,使得美术欣赏教学手段得到快速改变。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条件。采用集多媒体技术的图像、动画、音乐、讲解等于一体的教学方式具有鲜明的视觉效果和多彩的展现效果,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多媒体对美术作品进行形象直观的演示,可以引导学生自由思索和想象事物的本质及内涵,加强了美术作品信息的欣赏广度和深度,使凝固在美术作品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有效激发他们的审美主体因素和心理功能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吸引效应,进而提高其对美术欣赏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美术欣赏教学可以巧妙地运用现代技术创造活跃真实的氛围,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学生带入美术作品欣赏的独有意境中,使学生切身体会作品的美妙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良好的美术欣赏学习状态。例如,服饰广告作品欣赏中,动态立体的场景可以促使学生感觉身在其中,从自身角度对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学习兴趣和激情容易得到激发,从而喜欢上美术欣赏。

3.提高美术欣赏教学效率

提高美术欣赏教学效率即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教师只需要在课前做好备课,将课堂上需要欣赏和讲解的知识用高质量的图像、简洁的文字、美妙的音乐和吸引人的影像等进行多媒体播放,就可以节省教学中大量的讲解、作品的变换展示、问题的解释等所需的时间;其次,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让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和讲解大量的信息,可以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例如,在欣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三杰”的美术作品时,由于他们的代表作较多,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就可以弥补传统实体化作品尺寸小、清晰度低、切换慢的缺点,在一节课中可以完美展示几十幅作品,还可以对不同作品、不同角度欣赏画面进行对比分析和演示,可以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能够较多地、系统地、连续地欣赏他们的代表作品,根据欣赏进行思考和点评,达到学习的目的。又如,欣赏世界奇迹“兵马俑”,由于学生已在教材上看到过许多类似的图片和讲解,对其熟悉的同时又缺乏深层次的感受,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兵马俑”高清视频、图片、背景音乐、时代背景和风格讲解等于一体的课件,以明确的逻辑思维向学生展示大量的信息,可以减少教师的讲解,促进学生的探索和想象。

4.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

多媒体技术可以为美术欣赏教学提供图像、声音等视觉和听觉的交互界面以及交互操作功能,便于创造出各种不同的丰富情景和意境氛围,能够对学生美术欣赏产生多种感官上的综合刺激,使学生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方便灵活地操作学习状态和内容,以自我主动欣赏代替被动欣赏,提高学习效果。多媒体技术把电视电影播放机所具备的视听功能和计算机快捷方便的交互功能相结合,产生一种新的图像、声音、语言、操作于一体的人机交互系统,可以实时控制和立即反馈。在这种美术欣赏教学的环境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思维模式选择所要欣赏的内容和方式,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这种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交互式新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促使其在美术作品欣赏中提升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学习质量。

5.提高学生素质和理解作品内容美的能力

美术欣赏教学的最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当前美术欣赏教学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多媒体技术可以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和素质培养的内容。在美术欣赏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和呈现纯洁、高尚的作品和氛围意境,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感召和熏陶,自然而然地接受审美教育。如人物作品徐悲鸿《愚公移山》的欣赏,配上艰辛苦难的背景和辛酸的音乐,可以让现代学生体会生活的来之不易,由此产生动人的艺术力量。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美术欣赏教学,可以有效展现出美术作品的内容美,内容美是指作者通过美术作品塑造形象,进而再现作品代表的现实生活。美术作品内容广泛,内涵深奥,令人难以理解,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作品的内容美。如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时,可以提前进行编辑,对关键部位和内容进行剪辑,逐步播放和欣赏,可以促进学生自我理解作品表现的内涵和背景等,提高其对事物内容美的理解能力。

二、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1.美术欣赏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要先进

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与传统美术欣赏教学手段相比更是体现了巨大的优势,体现在创设情境、美术信息资料详尽、欣赏效果直观、教学方便快捷等方面,这些优势也明显表现在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欣赏教学的应用中。多媒体美术欣赏教学手段技术先进、方法新颖,它由教师在课前做好电子课件和备课工作,课堂上可以直接与学生进入作品所展示的社会情景中进行互动,教师的知识得到顺畅教授和传输,学生的欣赏和学习自主、自觉。这种教学手段不但可以提高美术欣赏教学效率效果,还可以引导学生情感抒发,综合素质得到培养。

2.美术欣赏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软件要精选

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除了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强大功能外,更主要的在于多媒体软件多功能性,多媒体软件的精选主要包括计算机教学软件选择和美术欣赏教学课件制作。

(1)计算机教学软件的选择。

计算机教学软件主要是在提高美术欣赏教学效率、效果中起到辅助工具的作用,从教学软件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可将软件分为三类:第一类软件属于教学辅助工具。这类软件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如Word、PowerPoint、Photoshop等,这些简单常用软件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应用较多,其中Photoshop应用十分广泛。由于美术欣赏需要大量相关的图片,同时需要在欣赏中展示出图像各种不同的效果,就需要通过Photoshop软件对其进行颜色编辑、特殊效果添加等处理,使得美术作品展现出更加抽象、逼真,具有观赏性的效果。第二类是教学功能软件的设计,一般包括教学和练习两个部分。教学部分是指由教师将需要教学的内容按类进行设计,分为不同单元模块,对各个模块嵌入美术作品的相关信息、需要传输的知识、提出的问题等;练习模块设计是指教师提供软件或端口,里面设计好美术欣赏后的题目,学生进入作答。这类软件主要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操作能力。第三类软件是教学仿真系统,这种仿真教学主要是创造强烈的幻觉和真实的环境,使学生感觉自身处于美术作品作者所需要表现的思想环境下,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下对作品中的人物角色进行欣赏。虽然这种软件技术目前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尚不成熟,应用较少,但是其效果和应用前景毋庸置疑。

(2)美术教学课件的制作。

教学课件的制作是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最主要的应用。教师可以在课件备课时,运用感性的认识理念以轻松灵活的教学方法将美术欣赏的内容展现给学生,给人带来新的感受、新的观念和思想等。然而,受到市场经济、现代科技和教师素质的影响,现在教学中绝大多数只是应用PPT做出简单的课件,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原本提高教学质量的多媒体技术却成了教师偷懒、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达不到良好的欣赏效果。因此,教师要合理设计和制作课件,使其在质量和效果上满足美术欣赏的需要,这样的课件才能真正体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在制作课件中展现其强大的功能,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制作不同格式、不同风格、不同模式的课件,如顺序讲解的PPT演示型、互动教学的交互型、激发兴趣和吸引性的视频播放型等,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根据自身能力对应教学需求选择和设计不同的课件,确保美术欣赏的良好表现力和感染力。

3.美术欣赏教学中应用网络多媒体教学要灵活

网络多媒体教学成为E-Learning,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因特网相结合手段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它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实现的新型教学方法模式。网络多媒体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实现美术欣赏在庞大的信息、多维的空间、创新思维等方面的突破。网络多媒体教学在美术欣赏中的应用是美术欣赏教学的飞跃,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应用优势:一是美术欣赏过程中可使用的教学信息资源更为充分。它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使用世界范围内的所有美术作品相关信息资源;二是学生自主控制美术欣赏作品信息资源的倍增。网络多媒体更加注重人机交互操作,学生在老师的教学传输知识外,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和知识水平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资源,对喜欢的美术作品进行探索和欣赏;三是学生在美术欣赏时进行多向交流的机会增多。在自我选择美术资源进行欣赏时,可以在聊天室、论坛上发表和讨论自己的欣赏体会和观点;四是美术欣赏学习方式得到彻底改变,教学更具有开放性。网络信息的应用使得美术欣赏教学以自主学习为主,学生欣赏美术作品也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老师可以私下组建美术欣赏学习网络小组、虚拟空间室等平台,师生可以在不同地点进行实时视频语音交流,这种开放性教学平台可以使学生各抒己见而不受影响,学生的不同意见都会得到体现和参考,也可以弥补老师教学信息的不足。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

美术是造型艺术,美术欣赏教学的根本离不开大量的直观教学,多媒体技术提供了丰富的美术欣赏信息和教学内容,获得了美术教师和学生的喜爱,但是,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也由于其本身的特征和社会现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容轻视。

1.局限性

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虽然带来了方便和丰富性,但是其局限性十分明显:一是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不彻底,设施完善后得不到全面发挥,许多学校教师教学时只重视硬件忽视软件,造成了多媒体技术的浪费;二是地区间经济差距导致贫困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学校难以配备多媒体设施,学生在美术欣赏时享受不到多媒体技术教学的乐趣和优势;三是师资力量普遍薄弱,难以掌握多媒体技术对应的图形编辑、软件编制、软件运用等,难以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深入应用多媒体技术。

2.存在的问题

一是多媒体教学从多样化逐步向单一化转变,损害了学生的美术欣赏兴趣。多媒体教学虽然带来了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但是绝大多数教师都是以“打开电脑多媒体→导入美术作品的课件→播放及欣赏”模式进行教学,缺乏互动教学和主动教导学习,降低了学生的兴趣;二是形式花俏、内容杂乱,学生欣赏时看得眼花缭乱,造成视觉疲劳,干扰了美术欣赏的真正内涵,影响了欣赏效果;三是网络多媒体资源信息量太多太杂,学生难以把握美术欣赏的主线和关键信息,容易接受错误的观点,不但降低了美术欣赏的艺术性,而且自身理解能力和新颖观点也受到被动影响。

篇(6)

二、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

1、丰富素材,培养学生审美观念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教学过程中进行应用,使美术素材的获得变得更为便捷,通过互联网,教师可进行大量美术素材的挑选和下载,并将之以生动、直观的画面直接呈现给学生,极大的丰富了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使美术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教材。具体应用:其一,丰富美术教学素材。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具有很强的欣赏性,其内容涵盖广泛,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都可作为教学内容,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可搜集相应的美术作品等资料,将之制作成课件或视频,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就能欣赏到众多的优秀美术作品,领略美术这门艺术的美,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其二,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美术作为一门艺术,还具有直观审美性,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将静态美术教材通过图片、声音、动画等形式直接转化为动态美术展,课堂教学更为灵活生动,感染力十足,能够促进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感悟,最终实现美术教学学科特色的充分展现。高中美术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可实现对学生感官的有效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使之更好的融入到美术课堂的学习中,最终实现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双提升,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力和艺术审美能力。

2、创设情境,提升学生美术兴趣

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而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处于这种模式下的师生,更易培养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各种教学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多媒体组织教学,为学生创设出多样的学习情境,可以有效的将学生引导到美术课堂的学习中,并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目标。通过多媒体,教师在扩充素材内容的同时也可通过各种素材的有效组织将教材内容以动态化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会给学生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使之在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中尽情发挥想象并进行创造。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不仅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还可以对学生的潜能进行深入挖掘。而学生在此过程中,也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美术的学习中,并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双向的促进,可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发现美术蕴含的意境和真谛,并产生共鸣,使之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并不断提升学生对美术学习及美术的兴趣。

3、教学互动,激发学生创作活力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打破了高中美术课堂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并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负担都有所减轻。在美术多媒体教学的模式下,学生更为放松、主动,多数时候都需要进行自主思考,并会产生疑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就学生产生的疑问展开探讨,并给予指导,站在平等位置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激发学生的创作活力。

三、合理选择多媒体教学方式,切实提升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合理科学的进行多媒体教学方式的选择和应用,才能真正发挥其效用。教师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多媒体技术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其应用并不能取代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二,要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而不能盲目的在高中美术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三,注意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方式和运用时机的选择,避免出现形式化或格式化的多媒体美术教学。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对多媒体技术进行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选择,以切实提升教学效果。

篇(7)

小学美术课由于其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形式,灵活的教学方法,特独的个性化教学而受到学生的喜爱。近年来大部分小学美术教师为了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也对人类发展的本质进行了很大钻研,把人的培养放到教学的第一位,让儿童在美术教学中能够更多好地发展他们的个性,同时在锻炼他们的创造能力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要上好一节美术课,都会去做一个充分的课前准备,这不光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而用现在的教学要求来衡量一节课的优劣,教师在备课时更注重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注重选用不同的教学媒体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给他们提供更多的直观形象的审美对象,帮助儿童更快捷地掌握学习方法,让他们寻找到正确的学习途径。备课的方法和形式也从传统意义上的“备课”中走了出来。它更注意改变备课本身的方式,注意从改革课堂教学的目的出发改变备课的方式。备多媒体课就是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而进行备课改革的一种。

所谓备多媒体课,就是教师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设备,以传统的备课形式为基点,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将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包括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根据一定的教学过程设计、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有序地整合在多媒体计算机中,以便于利用以计算机为主要设备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一种备课方法。

我们很清楚,多媒体备课并不是在备课时将多种媒体简单地相加在一起,而是要通过多种媒体的优化组合,集成利用,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把各种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小学美术课中运用多媒体备课,与传统的备课相比较,有其自身较明显的特点:

(一)、多媒体备课的内容大大拓展,而且更注重多种形式教学资料的集成化。

多年来,“口耳相传”,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我们美术教学的每一环节,教师们在备课中较注重向学生说些什么,让学生思考些什么,回答些什么,做些什么练习等内容,也就是说,我们的备课内容是以语言文字为主。这种方式决定了不少教师的备课是通过手写为主完成,所我们也备课为“写教案”,教师们的教学目标制定、教材分析、教学过程设计等大多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出来,教学检查中我们也较注重文字教案。而备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的课从内容到方式都超越了传统意义上备课的范围,它要求教师在备课之前先有基本的教学分析及教学设计,同时根据教学的要求收集各种有助于教学的资料,这些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图片材料、实物材料、音像材料等;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把备课前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通过不同的手段把不同的材料“整合”起来,使之能更好地用于教学,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二)、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需要多种媒体的配合协调使用。

我们所准备的教学材料既要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又要符合课堂教学形式的需要,同时还要保证在教学过程中使教师较方便地协同使用,所以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对多种形式的教学材料进行合理地“整合”,使之符合教学的各种需要,这种整合的手段就需要用到多种现代化媒体。比如,巨大的实物无法进入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照片扫描(或直接用数码相机)成图片、录像等形式来转换,微小的实物可以通过视频展示台或摄像机进行放大展示,用计算机处理可以使各种图片变得更美观和符合需要,通过剪辑可以把不同时段的内容编辑在同一段录像内等,从这中我们可能看到,现在更多地把多种教学媒体资料整合在计算机中,制作成“课件”再用于教学。

(三)、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更适合儿童的美术兴趣。

小学美术课中需要运用大量直观的形象进行辅助教学,而由于教学设施尤其是教学资料的严重缺乏,使美术课曾不得不象上语文数学那样以教师讲、学生听,也就是以语言文字为主来进行备课和教学。这种现象曾较大地阻碍了小学美术课的教学改革,因为美术课仅仅以文字表述是大大不够的,它要求教师“写好教案”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有些什么样的教学环节,这些教学环节能给学生提供哪些审美对象,如何更好地进行启发和引导等。多媒体备课正好满足了这一需要,小学美术课由于其审美性的特点,要求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各种欣赏与审美资料,教师的演示过程又要让学生看得清楚明了,有些风景与现场环境还要求能给学生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学生的作品能较全面地展示在每个学生的面前,这些要求是传统的备课方法几乎无法完成的,而多媒体备课能较好地完成这一项项特殊任务。这些量大、涉及面广的教学材料能通过计算机技术很好地集成在一起,通过多种视、听为主的设备让学生体验线条、色彩、形体、音乐等外在形式的美,也能让学生从中体验情感、体验创造,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但我们也不能一味地依靠媒体,只有在适当的时候用好媒体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媒体辅助小学美术教学的备课形式

备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在媒体的运用上是对传统美术备课进行改革的一种尝试,寻求合适的备课方式是提高备课效率,保证备课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上好课的必备条件。在美术课的备课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备课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和尝试性实践。下面试从不同的角度把小学美备课作一个简单归类。

(一)、从教案服务对象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纯粹的“备课”(亦可称之为“教案”),这是和传统的方法相似的一种方法,备课做的是“幕后文章”,这种备课方式更多地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的教学设计只体现在教案之中,不直接运用在课堂教学中。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备课方法,它有助于教师很好地钻研教材,进行教材分析,设计教学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活动的设计等,这种备课的方法主要是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而服务的,换句话说,它更多地为教师服务。另一类是把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甚至把教师的部分或全部教案直接展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教案更多地成为学生的“学案”。这种备课的方法既强调为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服务,更强调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服务。这两种方式虽然备课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而且可能教学效果也会不一样,但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当然,从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来看,教师在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中多备学生的“学案”,可能会更多更好地促进自己的教学。

(二)、根据小学美术课教材的特点,又可以把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备课分成以下几种形式:

1、以文字资料为主要内容的备课。

这种备课的形式较多地继承了传统的备课方法,它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较多地研究分析教材,钻研教材内在的关系,再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在多媒体备课中,以文字为主的备课主要体现为通过计算机处理文字进行备课。小学美术课以需要文字为备课主要内容的教材很多,比如各册教材中都有许多教学内容直接相关的美术知识与背景知识,这就需要用大量的文字来进行说明。

在进行以文字为主要内容的多媒体备课时,可以根据需要和教师的备课习惯,在计算机备课中建立一些相关的“超文本链接”,这是一种超越传统文字备课的计算机技术,它有助于教师在备课时准备更多的相关教学资料而又不使备课的篇幅过于冗长,可以帮助教师在备课完成后的一段时间里,尤其是在教学前查阅较多的相关资料,也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给教师提供“非线性”的教学习惯和思维模式,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流程不固定在“一条线(固定的思维模式)”上。比如在有的画家介绍中需要对画家的生平进行比较详细地介绍,我们可以在备课中安排一些画家的生平小故事,以超文本链接的方式来展现。

另外,在美术课教学过程的设计上,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进行分解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的分析式备课。也可以用列表备课的形式展示,比如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们可以围绕一个分解目标,横向地用下列表格来展示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需要达成的目标——教师活动安排(时间)——学生活动安排(时间)——学生可能产生的结果与问题——使用教具(学具)及方式说明教学总目标的分解目标——教师具体的教学行为与占用时间——学生活动与占用时间——学生学习的结果与问题——分析媒体与方法。

2、以图片等资料为主要内容的备课。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又是视觉艺术,美术课的教材中有大量的教学内容需要通过直观的图片资料来进行,小学美术课由于教学对象的年龄特点更是如此。教师在备课中以图片为主要内容进行多媒体备课是一种适合多种课型的备课方式,也是一种比较可行的备课形式。它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教材确定的教学目标和安排的教学内容,寻找较多的图片资料进行筛选,选择有助教学任务完成的图片整理到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备课中整理的这些图片内容可以直接展示给学生。

以图片为主的多媒体备课形式当然也需要插入必要的文字内容,但文字内容在整个备课内容中所占的比例不大。教师在备课中所使用的文字也只是对必要的教学过程以及图片的内容进行说明和阐述,或设计一些必要的问题等。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地精心选择图片内容,使学生在各类图片的欣赏和使用中完成学习任务。比如我们在安排欣赏课时,就需要通过大量的图片展示进行,教师的备课就可以图片为主。这种备课的形式在传统的习惯上不被人所接受,主要是因为以往的图片只作为简单的“教具”来理解,而教师在备课时也只把图片当作教具来使用,导致图片只是图片,其功能还未全部发挥,而且由于教学需要的图片既要符合一定的大小(太小学生看不清,太大更是不容易使用),又要有一定数量,而美术课所需要的教学图片又几乎少得可怜。通过计算机技术,我们可以把图片、文字甚至声音整合到一起,以图片为主要内容来完成备课,完成教学,这是完全可以的。

图片式多媒体备课的重点应放在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图片的选择和运用上,即怎样尽量合理地使用每一幅教学图片,教学环节中如何处理以图片为媒介,进行教学活动的安排等。它要求教师有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尤其是语言表述的能力和课堂随机应变的能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配套设备及相关软件的普及,美术课教学用的图片来源越来越多,比如通过扫描仪可以把较小的图片和照片输入计算机,通过数码照相机可以把一些美丽的风景、人物的动态场面、大幅及立体的美术作品变成数字格式输入计算机,通过素材库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教学图片资料,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制图软件自己制作一些必要的图片等。教师在有了这些教学图片以后,还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必要的筛选,而且要通过一些图片处理软件对图片进行必要的处理,这样才能使已有的图片更加符合教学的需要。

3、以多种形式资料集成为内容的备课

这里所指的“多种形式资料”除包括上述的文字、图片资料以外,还包括声音、动画、录像等资料。“集成”即“整合”,也就是有机地组合。这种多媒体备课的形式也可以称之为“综合式多媒体备课”。小学美术课教学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趣味性、直观性等特点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及相关教学资料,许多美术教师在备课时运用一定的软件制作一个或几个教学课件,这个课件就是一种集成的备课形式。这种备课形式由于其集成的功能强大、直观性强、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等特点,目前已越来越多地被广大美术教师所采用。

集成式的多媒体备课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展现较多的内容,其重点在于根据教学设计“选择媒体”和设计媒体所展现的内容。比如为了能让学生看到一些绘画或制作过程而现场操作又需要占用较多的教学时间,我们可以设计在备课时将绘画或制作过程用录像拍下来,通过剪辑,整理在录像机或计算机中供教学使用;一些微小的操作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得清楚,我们可以通过视频展示台或摄像机放大其局部;为了让情节性的内容更有趣,给画面配上一些声音、音乐等等。

集成式多媒体备课一般的过程为:

选择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教学设计选择与收集教学资料选择与运用媒体集成制作教学资料教学实践(试用—修改—使用)

集成的多媒体备课也有一些自身的缺点,最主要的缺点在于教师备课工作量大大增加,占用时间多,而且对美术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要求也较高。随着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小学美术教师较好地掌握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并且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备课之中。

(三)、再从备课内容的展现形式来看,我们还可以把美术多媒体备课分为:

1、演示型备课。

在备课的过程中设计的教学内容(或某一环节的教学内容)所借助的媒体展现形式是以教师演示为主,也就是教师操作,学生观看。这种备课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形象,还可以帮助教师较好地掌握课堂的主动性,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2、交互型备课。

这种备课形式需要一些基本条件,比如教师需要制作一些交互式的教学课件,如果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操作,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计算机设备,学生也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的操作技术等。但这种备课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让学生较多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还可以让学生抛开原有工具,尝试新的创作工具。比如在教学“图案设计”这一教学内容(这一教学内容在许多不同年级中都有不的安排)时,在学生有一定操作基础的前提下,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来完成设计作业,这些设计作业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就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设计成交互型(也可以安排一些自由创造型的内容)的练习,让学生在人机对话与主动学习中既学到一些基本知识,又能通过计算机完成一定的设计创作练习。

3、流程图型的备课。

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备课形式,它几乎适用于小学的所有学科,兼有演示型与交互型两种备课的特点。它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先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全部大环节,把每个教(或学)的环节以任务的形式展现出来,然后在每个环节中设计一些相关的任务,安排一定的教学活动,教学实践中可以按不同的课堂发展趋势通过不同的路径完成教学任务。流程图式的备课多考虑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体现,给教师尤其是给学生有一定的发挥空间,又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种备课的方式在样式上更多地运用超文本链接方式。

4、探索式的备课。

这是除上述几种多媒体备课形式以外的一些备课方式,这就需要广大的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寻求和探索一些新的有助于教学的备课方式。比如运用一定的软件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去等等。

三、小学美术多媒体备课的要求。

1、多媒体备课需要一些必备的设施设备,比如计算机及相关的辅助设备及配件(要有能运行相应软件的配置),一些必要的操作平台软件等。

2、选择适合的备课形式。小学美术多媒体备课的形式很多,教师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选择自己多媒体备课的方式:

一是自己备课的习惯。每个人的备课习惯不同,体现在多媒体备课上自然也有较大的差别,运用多媒体备课要建立在传统的备课基础之上,并不是抛弃原有的一切方式去另创一种全新的备课方式。比如在选择应用程序上,每个教师的习惯可能就不同。

二是不同的课型要求。美术课的课型较多,教学形式也较丰富。始业课要向学生明确学期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要求,新授课要让学生学习许多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练习课要向学生明确练习过程和要求,欣赏课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欣赏对象,等等。根据这些课的类型,一般有不同的备课要求。

三是教学环节的需要。要根据美术课教学环节的需要来设计使用适当的教学媒体,有些环节可能只需要教师用语言表述就可以了,那就没有必要用复杂的多媒体技术,而有助于教学任务完成和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环节,可能使用了现代教育媒体效果会更好。

四是学生实际的需要。每个班的学生实际不同,相同的教材、备课方式和授课方式可能在不同的学生面前会有不同的效果。多媒体备课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

四、多媒体备课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是抛弃传统的教学媒体,而是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机地结合,相互补充,使传统的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都能得到更好地发挥。“媒体本身并没有先进与落后”,而媒体使用者的教学观念和使用是否恰当合理和到位显得更为重要。

篇(8)

二、让学生正确认识数学,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是今后数学学习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学固然重要,但是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多媒体教学可以使用动画效果,将一些语言教授中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深刻的了解知识的内涵。比如小学数学课本中有一课是“长方形周长公式”,其中有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够用几根4厘米和6厘米的小棍,能拼出一个长方形?请同学动手动脑,拼一下。”先让学生拿小棍拼一下试试,然后思考周长的计算方式,然后再利用多媒体演示计算过程:4+6+4+6=20(厘米),4*2+6*2=20(厘米),(4+6)*2=20(厘米)。这样分解的过程展示给学生,学生也跟着动手动脑思考,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更加深刻,提高学习效率。

三、设置故事情节,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喜欢听故事和新鲜事物,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教学。比如在学习“9加几”时,用计算机作出幻灯片,小猫和小狗进行数学竞赛,小狗说什么数学题都难不倒他,小猫不相信,马上出题考考他:一共有9个苹果,放在篮子里,小猴带来了4个苹果,问共有几个苹果?怎么列式?这个问题确实难不倒小狗,但是森林里的其他小动物却不知道了,这个时候老师可以问,那么我们的同学知道么?从而引出一节课的主要内容“9的加法”。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和教师的指导,不但可以将知识更加直接的反映给学生,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扩充知识领域,还能培养学生对于空间的认识。可以说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形成,这些更为重要。

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标要求对学生进行“减负”,这就意味着要减少学生学习的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利用课余的时间。所以,老师要保证课堂的教学效率,在45分钟里是否充分的利用了时间,让学生有效的进行学习和吸收新的知识,那么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就是提升课堂效率的重要表现。多媒体教学的重要作用就是使得课堂更加生动、轻松、吸引人,做到这些的前提是老师了解学生们的喜好,比如喜欢什么样动画,什么样的音乐等。了解到了这些,教师在教学中就针对学生的兴趣对症下药,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小学生,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好动的时候,对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不时的在课堂上安排一部分潮流的东西,引起学生的共鸣,然后引导出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使课堂的氛围在轻松愉快中度过。此外,也可以设置一些游戏,“数学知识谁最懂”总结现阶段所学的知识,看谁回答对的多,胜利的给一朵小红花,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篇(9)

在小学数学中有许多研究数量关系和图形的知识点,从小学就开始进行数学教学,主要是为了使学生能够从小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能够用理性的思维模式进行问题思考和解决。在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中大多数知识点是有关点、线、面等一些抽象的图形以及一些公式、数学特征、定理等相关知识,非常考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在刚接触到数学时,觉得这些知识非常难以理解,这个时候老师用“填鸭式”的讲解方式进行知识讲解,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尤其是大量的数学试题练习使学生感到十分枯燥,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容易形成逃避心理,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小学生会比较排斥数学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转换为具体的文字、动画或者图形,这样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理解,并能够增强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进而能够发挥各自的想象力,认真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这样就能够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在数学课堂上整合多媒体技术,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参与实践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整合多媒体技术,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参与和实践能力。众所周知,学习数学不仅是为了学习数学知识,同时是为了将这些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数学知识转化为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东西,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同时还能够在课堂上主动进行问题思索,并能够和周围的同学进行合作交流,这样就能够提高数学的实用性。在课堂上,老师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数学教学中,能够根据数学教学内容,组织实践,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参与实践能力。

篇(10)

一、多媒体对数学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

运用多媒体对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能够展示事实、创设情境、呈现过程,及时处理大量数据和图象,展现传统教学无法展现的连续变化的过程,形成鲜明、逼真的动态效果,调动学生学生的兴趣,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1、能够增加课堂教学密度、加大课堂教学容量

只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感知规律,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就可以在课堂上减少教师的一些工作量,节约教学时间,在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前提下,教学内容可以比传统教学的密度大、容量多。

2、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数学教学内容的抽象性,使得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感性材料而产生理解困难,导致教学参与的弱化、教学活动的不平衡,形成教师课堂讲授的一言堂。

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一方面,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注意学生的学生的学生反馈,引导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教学材料,为学生创设出特定的问题情境,辅助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式的学习和对知识的内在认知,从而使学生情绪高涨、思路开阔,豁然醒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例如:《几何画板》软件是一个平面几何工具软件。该软件功能强大,可以动态地呈现几何关系。教师利用它既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编制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又可以让学生利用这一工具在计算机上探索,制作各种几何图形、进行各种变换,从而可以发现和研究图形的内在关系,为学生提供一个十分理想的“做数学”的环境,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几何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这些都是传统的数学教学无法做到的。

3、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的抽象性。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在具体对象与抽象之间架设一座桥梁,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

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以形象思维为突破口,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直观的图象或图示,使过去只有“特殊才能”的数学家才能观察和想象到的数学知识,通过图形语言形象化地展现出来,使学生易于感知、想象和联想,能够促使学生左、右脑的协调和不同思维形式的整合,这不仅能促使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能为向逻辑思维过渡奠定基础。

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描绘静态或动态的图形与图像,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而又具体,可以将抽象、难以用语言描述、难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的知识为学生形象、直观、简洁地接受,为学生呈现其它教学手段所不能提供的经验背景,有助于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发现规律,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掌握重点。

4、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是人的头脑运用形象(表象)进行的思维,而表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充分运用多媒体对数学事实的展现,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感觉和知觉发挥作用,能够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用具体形象的媒体向学生进行展示,能使其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在观察中感知,在感知中加深理解和认识,使学生的认识在抽象形象抽象的过程中达到对数学内容的深刻理解。

5、可以使数学走向生活,更加情绪化

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数学问题,可以创设逼真的数学问题情境,比用文本形式呈现的数学问题更具有直观性、可视性和活动性。以录象、影碟以及计算机软件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了丰富、虚拟、逼真的数学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解决真实而复杂的问题来学习数学,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进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的误区及建议

1、盲目追求媒体表现形式

生动形象的直观材料是为了掌握知识才运用的,如果这两者之间没有联系,纯粹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的话,那么这种直观材料则对教学毫无帮助,是无益的,甚至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产生干扰作用。在目前的多媒体数学教学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学生的数学知识往往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的,但并不排除有些数学知识能够让学生直接动手,亲自体验。因此不必动用计算机进行图形演示。比如:我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时,先和同学们一起做圆柱和圆锥的模型,再充分运用模型调动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直接认识到圆柱和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形状以及与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效果很好,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所以,多媒体数学教学中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材料的合适性,取决于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知识。

2、过分注重直观形象,忽视或轻视言语直观,忽视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的层次性

有些数学教学过分注重看图说话式的直观教学,不注意学生意会形象思维的培养,阻碍了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的高层次发展。其实,在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其符号语言鲜明的表达所建立的数学内部与外部联系的类比,虽然没有使用直观教具,也都是数学直观。

3、过分追求“短、平、快”,忽视展现思考过程

在多媒体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利用计算机大容量存储、快速呈现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全由计算机呈现。结果是计算机不是帮助学生思考,而是代替学生思考,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

数学学习必须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思维活动的成果来发展数学思维。因此,数学教学中必须为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恰如其分的板书是沟通师生思维的桥梁,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展示图形教学时,全部图形也不宜一次出现。因为,这样做虽然节省了课堂画图的时间,但是学生看不到图形、图像的成图过程。不了解思考的过程,学生就不能独立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实践证明,凡是需要展示思考过程的内容,要在教学中体现“思考过程”的基本阶段。

4、过分追求教学材料的直观形象,忽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情况,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恰当的直观材料,帮助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是必要的。但是,教师的教学处理如果过于直观,不恰当、过分地依赖多媒体的演示功能,则会降低学生思维水平,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

应该充分认识到,运用多媒体直观形象地进行数学教学,使思维活动积极化,形成感性形象,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要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和谐发展的高度,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把认识提高到理性阶段。如果过分依赖直观形象材料,则不利于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势必会延缓这个过渡,阻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篇(11)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玩,不能很好地控制好自己的注意力,如果教学过程太枯燥无趣,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下降。在计算课中,单纯的讲答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枯燥,学生注意力会慢慢分散,继而导致练习效果不佳。传统教学的处理方式是通过高压政策,或是通过教师的语言组织和有限的活动素材使学生保持注意力,这对教师的工作强度和教育资源的创造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且教学效果一般。如果借助多媒体技术加入或制作简单的PPT小游戏,则可以在降低教师工作强度的同时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顺利完成趣味计算课程教学。以一年级“6的乘法口诀”一课为例,教师设计了3个小游戏。如图1所示,学生回答正确就可以让飞机击落飞碟;如图2所示,学生回答正确就能给火箭补充水晶能量,使火箭起飞;如图3所示,学生回答正确可以让蓝色的小球击倒保龄球,小球会沿右侧轨道滚动,还可培养学生“靠右走”的行为习惯。小游戏有趣又直观,可重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

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抽象想象能力也不够全面,对于知识点往往理解不透彻或无法弄清结论形成的过程,这就会导致出现死记硬背的低效率学习。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演示功能将知识点展现出来,让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就为学生的思考铺了一个台阶,帮助他们顺利地理解结论形成过程,从而牢固地记忆结论。例如,当学生学习了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后,在计算半圆周长时常把圆周长的一半误为半圆周长。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受圆周长计算方法和“半”(1/2)字的影响;二是在思维转折处出现了障碍,不能考虑圆周长的一半与半圆周长二者的区别。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半圆图(弧长和直径可以分离的复合片),通过抽拉演示并提出“半圆周长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提问,学生就会立刻明白错在哪里,且印象深刻。

3.让学生观察和教师示范操作更准确、更清晰

小学生生活经验有限,生理发育不完全,理解能力和想象力也不强,很难凭借一句话准确地再现所描述的对象,无论是实物对象还是抽象对象。这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难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知识架构,展示更多的生活经验,在可观察、可操作的教学情境中突破难点,强化重点。也就是说,要多感观地学习,在语言讲解的基础上加入视觉上的观察和触觉上的操作。各种感观学习强度的配给要全面、均衡,不能只重讲而忽视观察和操作。因为实物大小和距离的限制,传统的实物展示、动作示范观察效果不佳。使用投影仪展示图像,则能让所有学生可以在大屏幕上观察,形象直观,步骤清晰。在进行教学习题反馈时也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投影展示,让全体学生都可以观察到习题内容,防止学生“开小差”而遗漏重要反馈信息。

4.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有效的培养

在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教师的重要任务。因此,课堂教学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机会,从而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教师可以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促进其思维发散。小学数学教学巧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向学生展开情境教学,提供丰富的感知对象,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为例,为使学生牢固掌握圆的特征,教师先提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问题。在学生回答后,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自行车、摩托车等模型,再提出问题:如果将圆形的车轮换成椭圆形会出现什么情况?随着Flas的演示,学生很快就可以从观察的信息中得出结论: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车轮在行使过程中无法保持稳定甚至无法转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自己制作会动的模型进行展示,这不仅会占用教师很多时间,增加教师工作负担,且教学效率不高。而借助多媒体动画综合展示,将各种图形与圆形进行鲜明、生动的对比,让学生对圆的特征留下深刻的表象认识。

5.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丰富和扩展

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培养。一个人情感的产生,首先来自视觉、触觉、听觉信息的输入,再佐以教师的语言导向。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也可以实现,但其视觉刺激效果是有限的,不能让学生准确、清晰、全面地感知,更无法要求学生加工这些信息从而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和共鸣。而借助多媒体技术在PPT展示中加入丰富的图像和视频资源,则能很好地突破限制。以二年级“平移和旋转”一课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天安门升旗、神舟飞船发射、奥运链球夺冠等视频,不仅从知识层面告诉学生平移和旋转现象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且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师备课数学教学

备课是教师了解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的过程。所有教师都应先于教学过程设计准确地了解这几点。具有多媒体技术应用经验的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轻松突破教学难点,提升备课效率。数学学科对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必须精心地备课,综合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这些能力。教师在备课时需全面考虑教学中的所有知识点,逻辑严密,确保课堂流程顺畅,还要设计恰当、清晰的操作示范,帮助学生将信息内化为抽象的知识,提升学习的层次。信息的获得需要多感观结合,而传统课堂的讲解模式使得整个学习过程枯燥无味,学生注意力就会分散,学习效率变低。在没有技术支持的情况下,传统备课方式所产生的教学设计让学生需要较长的时间去理解,也会消耗教师很多精力和心思。长此以往,易造成备课倦怠,不利于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完善和提高。除此以外,有些教师还会应用卡片展示教学内容,而卡片的表述不够全面,也难以与课堂教学情况完全契合,因此对备课的思路限制较大。在备课过程中,以精心的教学设计为核心,恰当地加入多媒体技术可使教师的设计意图得到有效体现。

1.辅助教师设计并展示更生动的教学导入

教学导入的传统方式是谈话和教材主题卡片等,对学生的感知刺激单一,视觉上的低可观度使学生不能有效接受这些信息。而依托多媒体技术进行有趣、生动的投影展示,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全面感知到导入信息,从而有效地进入新课程的学习。例如,在进行“平移和旋转”的教学时,传统做法是利用学生都十分感兴趣的赛车在教室内实际运动引入“平移”这一概念,用电动小风扇介绍“旋转”。这样的做法虽然看上去不错,但从小学生的行为和心理特点分析很容易导致学生行为无法控制,出现“下座位”、大喊大叫等混乱场面,后排的学生也可能因为距离讲台较远无法感知导入信息。这样的导入是流于形式且效率较低的。而借助多媒体技术在PPT课件中插入赛车和风扇视频,则可以在控制好课堂纪律的前提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借助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中的素材进行展示,使教学导入更生动、更有趣。

2.有效突破重难点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感知过程,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调动,突出重点,分化难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加深其对重难点的理解,可以实现其他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例如,在讲授“相遇”类问题时,借助多媒体设备可以让学生正确理解相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分析解题思路。先公布题目条件:张华家距李诚家390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张华每分钟走60米,李诚每分钟走70米。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一系列操作。第一步,创设动态情境,帮助学生准确理解题意。用两个不断闪烁的太阳表示张华和李诚,两人在响声后同时从两家出发,相对而行;经过3分钟相遇,计算机再发出响声,张华走的路程用蓝色表示,李诚走的路程用红色表示,屏幕底色为浅黄色,色彩区分明显。这时教师再提出问题:有几个人在运动?两人的出发时间如何?从哪里出发?出发后方向如何?结果怎样?这样一来,就可以抓住“相遇”类问题的关键,加深学生对“两地”“同时”“相遇”等关键词的领会程度,形象深刻地提示事物的发展、变化与结果,使学生准确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可以为后面的例题教学清除障碍。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质疑,并得出结论。利用多媒体设备逐步演示两人走的时间与路程变化情况,同时提问:(1)出发3分钟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多少?(2)两人所走的路程和与两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从而使学生准确理解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之和就是两家的距离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适时启发学生,引导他们思维“上路”,为后面的例题提供丰富的信息与表象。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数学教学原则

1.多媒体技术是教学理念的体现

多媒体技术凭借其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正因为其在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印象更深刻,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把握不准确,教学过程设计不合理,忽视了教学的本质与原则,就极易产生错误的教学效果,后期纠正也会耗费大量时间,反而降低了教学效率。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准确把握课堂教学核心,再利用多媒体技术完成教学设计。最根本的教学目标、教学理念还要由教师依靠自身经验和能力准确把握,而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理念的体现,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支撑。

2.创新应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教师需掌握的技能,教师如没接受良好的培训,只能利用多媒体进行简单的教学设计,效果往往不够明显。为提升效果,需对教师进行强化培训,帮助教师巧妙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以PPT课件制作为例,教师在讲授“数的认识”相关知识时,会进行书写演示,学生独立书写时通常无法准确记住示范动作。而利用多媒体设备,在PPT课件中插入数字图片,利用“动作路径”功能便能在屏幕上循环演示正确的书写顺序(如图4所示)。借助Flas演示效果更佳。

3.不能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多媒体技术是为教学设计服务的,先有有效的教学设计才能寻求适当的技术支持,而后可根据技术支持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设计。不能因为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高难度“动作”,就颠倒教学顺序,使技术凌驾于理念和设计之上,使原本简单的动作变得十分复杂,更不利于教学展开。

4.避免多媒体技术“满堂灌”

多媒体电教技术是结合了所有能传递信息的感知刺激,而不是所有教学步骤都由此传达。全部由多媒体技术组织课堂会增加教师的工作强度,也会使课堂逐渐丧失灵动性,变成没有组织的“死板课堂”。

5.提高教师教学修养以更好地驾驭多媒体技术

虽然多媒体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但仍有不少应用了多媒体技术的课堂教学效果欠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有限,没有钻研透彻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点,只是让多媒体技术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