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5 10:46:3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创新人才培养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

篇(1)

1.治学态度不够严谨。在“任课教师中有老师常安排课后辅导答疑”的调查中发现:选择“非常符合”的同学仅有6.8%,选择“不太符合”和“极不符合”的同学共有62.15%。另外,调查发现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不太“注重教书育人、言传身教”和不太“关注最新学术动态,重视教学方法改进”。可见,教师治学态度还不够严谨,没有很好发挥教书育人作用。

2.学术水平有待提高。在“教师学术能力”的调查中发现:学生认为教师总体“学术水平高,认真致力学术研究”的占6.82%,而认为“学术水平较高,积极开展学术研究”的占20.55%“,学术水平一般,有一定学术研究”的占27.45%,认为“学术水平较差”和“几乎没有什么学术水平”的加起有45.18%。可见,当前学生心目中教师的学术水平参差不齐,需要进一步提高。

3.授课方式不够创新。在“对教师教学评价”的调查中发现:只有8.01%的同学认为“教师教学生动活泼”,却有44.5%的同学认为“教师上课枯燥无味”。在访谈中,不少学生反映:希望教师能改进授课方式,不要老是背书式的教育,多利用新媒体丰富教学内容,多进行案例分析与模拟操作,多一些走进企业、社会的实践教学。可见,教师授课需要与时俱进进行创新,才能适应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二)学校教育教学急需改革

1.学术氛围不够浓厚。在“参加校内外科技创新活动和竞赛情况”的调查中发现“:直接参加(作为竞赛者或活动参与人)”的同学仅有19.6%,“间接参加(作为活动和竞赛的观众)”的同学有32.74%,“直接和间接均参加过”的有16.88%,而“直接和间接均没有参加过”的同学高达30.78%。另外,参与过创新基金课题申报和发表过专业论文的同学只有25.4%。可见,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和学术活动积极性不高。

2.支持系统有待协同。“对学校开展学风建设活动总体评价”的调查中发现:认为“活动缺乏调研和协调,各个部门都在组织活动,使大家疲于参加过多活动”的同学占44.92%,而这主要是因为各部门没有进行协同,忽视了学生对自我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和社会对财经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

3.教学模式还需改革。在“对学校教学模式的评价”的调查中发现:认为学校教学模式“好”的同学仅有8.27%,认为“一般”的同学有32.05%,而认为“较差”和“很差”的同学加起来59.68%。另外,在访谈中,不少学生反映学校考核方式单一,忽视了学生个性与创新潜能;学分制没有贯彻完全,选修科目范围小;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与企业用人不能很好接轨,因此教学模式需要改革。

二、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财经类院校学风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是先导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是大学的灵魂。财经类院校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来引导学风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为目标。根据财经类院校的特点,就是要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要,立足经济管理领域,树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科创能力、融合多元文化、具备良好人文素养、拥有扎实财经专业知识、熟悉国内外经济市场、了解现代经济运行的财经类创新人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财经类院校还要认真总结自己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对财经类人才的需求,构建多样化的财经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学生成长成才,进一步推进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管理学创新实验班或者创新基地班的建设,积极探索更快更好培养高素质财经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和机制。

(二)落实学校管理运行制度是基础

“从严治学、从严治校是学风建设的基础”。学风建设仅仅依靠师生自觉效果肯定不佳,因此,我们要改革和落实学校管理运行制度。一方面改革教学机制,构建以创新和探索为主的研究性与实践性教学,拓宽选修科目范围,要求名师、名教授多作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作为其科研年度考核的一项指标;另一方面努力探索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的有效管理模式,如以积极创建“学习型寝室”为抓手,在寝室内开展“比、学、赶、帮、超”相关学习促进交流活动,从而形成“室风正,学风好”的氛围,然后“以寝室学风建设为突破口辐射到整个班级和学院”。此外,我们还要落实纪律处分制度和考试管理制度,对课堂出勤情况差和考试违纪的学生除应有的教育和引导外,加大和严历执行处分力度,而且做到公正对待、公平处理、公开通报,以此对其他同学起到警戒作用;对教师出现泄题漏题、学术造假、教学事故等也必须严肃处理。

(三)创新学生评价激励机制是保证

科学完善的评价激励机制是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保证。

(1)创新学生考核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考核不再局限于以往的闭卷、开卷考试,推广教考分离,多采用口试答辩、企业面试、模拟操作、学术论文、个案分析报告等创新考核方式;对学生的评价不再以学业成绩为主要衡量标准,固然学业成绩很重要,但实践证明仅仅成绩好并不受用人单位的喜爱,我们培养的应该是“德商好、智商高、情商强”的财经创新人才,那么评价学生时应该按照这三方面综合起来考虑。

(2)创新学生奖惩激励机制。我们要充分发挥奖助贷勤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将学生学习情况纳入评选或者申请的条件中,改革奖助学金评定方式和表彰方式,做到高度重视、严格把关、程序公正;加大学生科创奖励和资金支持,专门设立资金高额奖励和资助科创活动和学科竞赛。

(四)激发学生积极自我学习是根本

创新人才培养要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充分给予他们学习自由、时间自由、发展空间,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其一,尊重学生兴趣选择,根据专业特色成立各种学习兴趣小组,鼓励学生思考质疑,支持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其二,学生课程选择和学分获得方式多样化、灵活化,压缩学生课堂学习时间,以便学生合理安排自主学习和实践。其三,建立产学研课外基地和国际经济合作项目,提供广泛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及早了解社会实际,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锻炼实干的紧迫感。其四,成立朋辈帮扶团和校友帮扶团,让学生多与高年级优秀学生和优秀校友接触,使学生们有榜样、有楷模,更加积极地开展自我学习。

(五)加强教师师风师能教育是关键

教师的师风师能对学风建设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是学风建设的关键问题。首先,要加强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培养教师良好的学术道德、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提高教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责任意识,大力提倡教师严谨治学、从严治教,加大表彰敬业爱生教师的力度。其次,要加强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相关培训和交流,一方面让教学名师将其深厚的学术造诣、丰富的教学经验用“一带一”的形式传授给青年教师,另一方面支持和鼓励教师多开展教学方法和学术方面的研究与交流,多提供教师外出培训、进修、交流的机会以此开阔视野和提高水平。最后,改革教师遴选考核制度,建立严格科学的准入、流动、退出机制,加大学生和学风督导组对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比重。

(六)建立协同创新引导机制是保障

协同创新是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学风建设的必然选择。一方面,财经院校应该依托学科、人才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积极主动加强与其他财经院校、国外财经学院、财经研究培训机构、财经行业学会的交流与合作,深化与地方政府机构、财税机关、金融企业、商贸企业、理财咨询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的联系与合作。另一方面,校内各部门也应该协同,加强沟通与合作,不要出现“几张皮”现象;同时,各教育教学队伍要注意“实行全员育人,凝聚创新人才培养力量”,如采用“名师引导———教师指导———辅导员参与”的新型梯队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名师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并指导学生学业职业规划,专业教师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指导学生科研,辅导员“全程参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设计、过程培养和日常管理”。

篇(2)

学院专业实验室包括力学、机械原理、金相热处理、模型、CAD、液压、数控加工中心、机电创新综合实验室等30多个,常规开设实验项目200多项,在设备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多分组,尽量增加实验循环次数,确保学生人人动手操作,有力的促进了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增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搭建相应的实验平台

“高等学校的实验教学应该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统一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应该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环节。实验教学的总体目标就是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实验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而且要培养严密的科学方法和作为一个科技人员所必须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面对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人才的需求发生的变化,学院近年在实验教学大纲中增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例如在《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课中增加“碳钢的热处理”综合性实验,了解碳钢热处理方法的原理和对碳钢性能的影响;在《材料力学》课中增加“弯扭组合变形实验”,来测定薄壁圆筒在弯扭组合变形作用下的弯矩和扭矩,学习各种组桥方式测量内力的方法,进一步熟悉电测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在《电子技术》课中增加“电子秒表设计”,学习RS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时钟发生器及计数、译码显示等单元电路的综合运用等。学院还开发出了“传感器设计性实验平台”和“机器人组合开发平台”等,为学生充分开展设计性实验创造了条件,也培养了一批具有较强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1.3积极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及考证工作

学院依托CAD实验室,率先成为“全国CAD应用培训网络南京中心江苏师范大学网点”,通过培训,学生可以获得CAD工程师认证证书、全国CAD高级证书、AutoDesk公司认证证书等。依托“数控加工中心”与徐州劳动局联办,举行数控中高级铣床与磨床等工种的培训与考证工作,通过编程与操作相结合,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既增加了学生的技能,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工科类的支柱学科,机电专业每年向江苏以及全国其它省市输送近200人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学院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特色,近年来坚持狠抓教学质量,尤其基于素质和能力导向,加强实验室管理与建设,开展创新性研究,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性人才。

1.4引导学生参加各级竞赛,鼓励学生科研创新

学院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教学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大赛,鼓励学生积极钻研专业知识,申报国家专利和发表学术论文。截止目前为止,学院组织学生参加了机械电子设计大赛、数控机床操作技能大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以及三维数字建模大赛UGSSolidEdge杯技能类比赛,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影响实验室发挥作用的综合因素分析及解决的途径

2.1实验室队伍建设

实验室队伍建设一直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也是在很多高校都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以学院为例,30多个专业实验室,每年承担1000余人的实验、实践教学任务,6位实验技术人员,每人管理6所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与实验教学任务,比较困难。就职称而言,高级实验师1人,实验师3人,助理实验师1人,实验技术人员1人,与课堂理论教学的师资比较存在严重的不足。在实验教学中,很少有高职称教师参与到实验教学的一线,甚至是中青年教师也不愿自己动手做一下实验,更不要说设计新的实验,轻视实验教学的情况比较严重。众所周知,高校实验室主要是进行教学实验、学术研究、培养学生设计创新以及动手能力的场所,因此实验室建设的水平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乃至院系与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而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是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结构合理、思想稳定、素质优良的实验室队伍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关键。所以,高校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吸引高水平教师从事实验教学工作,重点培养和选拔实验教学骨干,提高实验技术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让专业实验室真正成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2.2实验室建设水平与规模

以我校机电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为例,截止2014年为止,专业实验设备投资已达2000多万元,机械基础省级示范中心继续建设,同时数控加工技术实验中心获得中央与地方共建资助,对学院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将带来大力的推动与提高。作为一所师范大学中的工科专业,实验室的发展规模与学校资金的投入息息相关,学院一台数控加工中心需要的资金和一个甚至几个文科专业实验室的全部资金相当,虽然学院专业实验室的总资产比较大,但还不能真正满足专业实验教学的需要,这就需要学校抛开环境对学科专业发展的影响,走出校门,加大横向比较,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工科实验室的建设与资金投入,使实验室建设水平与规模不断扩大,不断满足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3设备维修与实验耗材的日常投入

机电专业实验室有着自身的特色,大型设备需要定期检修,才能保证机器运行。在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以及常规实验中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耗材,需要不断购买,否则开展一些实验与学术研究就相当困难。学院实验耗材的购买实行实验员申报与主管领导审批制度,然后由设备管理人员安排购买。一般由于经费不足等原因,只能满足一般常规的实验耗材购买与设备维修,如果遇到大型的学科学生竞赛,需要购置器件,比如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时,资金则难以保障,阻碍了学术活动的开展与学生设计、创新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学院充分利用自身条件,挖掘筹集资金,加大实验耗材购置资金的投入,确保学科竞赛活动的顺利进行。

2.4实验室开放与实验教材建设

要培养具有应用性的创新型人才,就需要学生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进行设计实验、开发实验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目前,大多高校院系在理论上研究的多,在实际运行中操作的少,使得学生没有时间去实验室做一些实验尝试,实验室没有真正的实行开放。要实现实验室开放,除了学院要研究一定的开放制度与政策,为学生提供一种全开放式的实验条件以及提供一个能够充分施展才华的平台,把他们的创造潜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之外,还要求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出具有高水平的教学实验,为那些有想法的同学在时间、空间、仪器、实验耗材等方面提供全开放的实验条件,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使学生在开放实验室中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同时编写适应开放性实验教学需求的实验指导书,对不适应开放式实验教学要求的实验指导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修改,使其更具有基础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在学院实验室开放的教学与管理中,由于学生都是有备而来,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指导教师,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开放性实验室的建立对实验教师和实验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起了积极的作用。

篇(3)

(一)小系统(microsystem)

小系统指个体可直接接触,对其有直接影响的系统。如儿童自出生起密切的家庭及之后的学校,同侪关系、朋友的互动等。

(二)中介系统(mesosystem)

中介系统指二个或以上环境间的联系,不只注意个体与其他小系统互动,当两个或数个小系统在价值观念产生冲突时,通常会造成个体适应问题。如在儿童的家庭和学校之间、教师和教师之间的连接[6]。(学校行政人员或辅导人员所发挥的沟通与联系功能就是一种中介系统的作用。)

(三)外系统(exsosystem)

外系统指影响小系统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结构或政策,由个体的体制所构成。如:工作场所、社区组织、家庭亲戚、大众传播媒体等[7]。个体居于其中,虽非扮演主导的角色,但这些外系统对个体都会造成影响,如经济不景气,失业等。校园环境即是一种外系统。

(四)大系统(macrosystem)

大系统指国家、社会或文化脉络等对个体身心健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全面系统。如意识形态、经济、社会文化等。大系统为个体设立了行为标准,大至政策法令之制定,小至日常生活的态度言行,其背后都隐含这些社会或个人的意识形态。

二、从生态系统视角看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思考

(一)全员观念更新是关键途径

90后大学生成长在一个社会迅速变迁、经济发展迅猛、信息高度发达、科技日新月异、价值观念多元、就业压力剧增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绪情感、行为特点有着很深的时代烙印。当代大学生心理具有特殊性,他们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每个学生要开始独立面对人生中的重大抉择,难免会面临环境的适应问题,在这心理发展逐步成熟的关键时期,加之学业的压力、人际的冲突、情感的困扰、生涯的规划与就业的压力,建立个体与环境的最佳适配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全员观念更新无止境这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教育观念要具有现实性与前瞻性,这就要求我们的社会观、人性观、学生观、生涯观、教育观随社会脉动而脉动。

(二)校园文化建设是首要途径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作为三种校园文化形态,缺一不可。校园文化建设重在学生参与,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从生态的角度看校园文化,它具有以下特征:校园文化具有独特性,它是学校的名片;校园文化具有多样性,他可以反映一个学校的包涵程度;校园文化具有生本性,它是以学生为本的文化,它诉说的是学生的心声,是学生创造性的集中体现。因此,要建立全员从生态的角度看校园文化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冒险性、好奇性。

(三)班级文化建设是基本途径

班级对于学生的生命成长意义是重大的,它是一个正式社会组织的基层单位。一个新世纪的创新型人才,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是必备的素质。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应树立学生“团体建设优于个人工作”的团体合作意识。建立接纳、共情、自表的班级互动模式,以及亲和、包容、尊重、支持、温暖、个性的班级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关键,教师扮演的是组织者和调解员,负责组织建立班级的运作机制,以及冲突的解决。

(四)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是主要途径

学科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内容和生存价值的主流,也占据学生校内、校外的主要时间,其当下的生存价值和意义以及在整个生涯发展中的预备性价值和意义绝不能忽视,不涉及学科教学中的课堂和整个教学过程渗透的创新人才培养是苍白无力的。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是原则渗透,而不是内容渗透。备课中要有学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实际为基点。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摆正活动中的师生关系,重视活动性教育,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学生为本而不是以课本为本,以现场为本而不是以教案为本,不演“教案剧”。重视情感目标和学生的体验,不能以厌学、厌教为代价,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重视应对技能的训练,贯彻随机化教育原则,不要片面追求教学环节的完美。重实效,不求表面热闹,走一步比要求走十步但一步未走要好,一个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需要有更高的职业精神和独树一帜的教学智慧。

(五)教师的生命成长是“工具性”途径

教师是学生教育的首要工具。关注教师的生命成长,绝不仅仅是一个对教师个人的人文关怀问题,更不是只关心教师自己过得好,过得舒服、过的安逸,关注教师的生命成长更核心的要义在于,这是一支教会学生成长的“重要育人”队伍。因此,教师的生命成长绝不能脱离对学生的教育责任和教育职业道德和伦理。教师生命成长是一个永恒的议题,但绝不仅仅是一个知识和技能的问题。作为一名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要了解与接纳自己,能较好地管理自己的工作生活压力与情绪,能够懂得耗竭的预防调节。良好的家庭经营也是必不可少的素质。

三、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的课堂创新实践

(一)背景介绍

笔者所教授的课程是《教育学》,所教班级是大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科班,该班级共有学生58名。规定使用的教材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教育学考试大纲》,主要适用于中学教师资格申请者,共十个章节,内容较简单。通过对学生的初步了解,发现这个班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主动性强,语言表达能力较好。根据学生的特点,笔者决定尝试对这门教育学课程进行创新课堂的尝试。

(二)创新课堂的实施与过程

通过与学生进行商讨,决定采用分小组专题研究性学习模式进行创新课堂的尝试。教师制定了教学计划,让学生了解创新课堂设置的目的、主要学习内容和体系,明确了教学时间和任务安排、课堂研究成果展示流程和时间分配、专题研究成果讲评原则、本课程考核办法后,学习委员将学生分为10个小组,每组5至6人,可以自由组合。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章节,进行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各小组抽签决定研究性学习的章节和顺序。创新课堂上,小组成员分别展示专题主要内容结构和要点70分钟(不平均分配),学生和教师讲评总结20分钟。课堂组织形式由小组学生自主确定。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了讲评细则(语言表达、教态、内容构建、整体教学实践的创新性与合作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每堂课上由教师和9名其他组的组员(共十名)担任评委,每人拥有10分的权利,最后由一名记分员统计总分。每个同学都有担任评委的机会,担任评委的同学都要进行当堂课的讲评。期末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平时成绩60%,主要根据学生在创新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打分,期中成绩20%,期末成绩20%。在创新课堂实施之前,教师先进行两周教育学导入课程,让学生对教育学的研究领域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介绍了有利于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打开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进行课堂创新,演示了一些创新课堂的实施视频,让学生大胆想象,勇于突破,并指出我们创新课堂的目标和归宿就是要颠覆传统授受的课堂,这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最终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团队协作奖、最受学生喜爱教师奖等奖项,并颁发奖品。

(三)结果

教学通过将学生分小组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在深入理解教育的本质、规律和教育学相关原理,以及有关教育研究最新焦点内容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思考、研究创新的能力,从而形成相应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体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以及独立探究、创建知识结构体系的过程,从而达到领悟“学会认知、学会学习”的本质内涵,提高了从事教师教学的相关能力。学生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都让笔者眼前一亮,从精彩的小视频导入,到教育影视作品赏析,从教育小品表演,到模仿热播韩剧“都教授讲堂”,从室内到室外的小树林大家围圈席地而坐,大家畅所欲言,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每一个同学都积极参与到创新课堂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在创新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都得到了有力地开发。我想,我们成功地颠覆了传统课堂,学生的创造力也有所提高。

篇(4)

一、加强工程硕士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环节考核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自1997年起,我国开始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主要面向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培养掌握某一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独立担负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在工程硕士培养中,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两个环节尤其重要。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培养单位要对研究生实践实行全过程的评价考核,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学位论文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必要环节之一,是评价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主要指标,通过解决专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培养工程硕士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工程硕士职业素养的目标。

因此,加强对工程硕士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环节的考核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更好地促进工程硕士重视专业实践和论文写作,促进工程硕士能力得到更全面的锻炼和提高,促进工程硕士工程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提高。

二、构建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环节考核体系

专业实践贯穿课程教学和学位论文两项工作,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核心环节。因此,加强对实践环节的考核,才能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真正将理论与实践、学术与工程结合起来,实现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然而,目前工程硕士实行校内课程学习和企业专业实践分段式培养,受限于企业导师的责任心、重视度等因素,学生专业实践存在指导不力、监管不足、考核缺失等问题。特别是专业实践考核,形式化现象较突出,一般是由学生在实践结束时撰写一份实践报告,校内外导师根据报告给定成绩。这种方式的考核并不能真正衡量工程硕士的工程经验和实践能力。因此,亟须构建科学有效的专业实践考核体系。

1.严格专业实践考核,凸显专业实践重要性。

对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考核以提升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将工程理论运用情况、工程技能掌握情况、实践计划完成情况等作为主要考核内容,重点考核学生通过实践是否掌握了从事实际工作所必需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是否提高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专业工作的能力等。对专业实践的成绩评定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成绩合格及合格以上者,取得相应学分,成绩不合格者,必须重新参加实践学习。研究生实践成绩记入研究生个人成绩档案。凡实践成绩不合格者,不允许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2.明确校内外导师考核职责,加强实践监管。

专业实践环节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成立联合指导小组,共同研究和解决专业实践环节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校内导师在理论知识、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和企业导师在工程实践经验方面的优势,使工程硕士在学术水平和实践水平上得到全面提高。在专业实践过程中,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之间应建立常态沟通渠道,保证信息共享、交通畅通,形成有效的实践环节指导和监管机制。研究生根据企业实践情况,按时填写实践周志,总结实习经验和心得,并按月提交给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评阅;两位导师根据实践周志对学生进行考评,全面了解实践过程,及时调整实践内容及进度,共同完成高质量的实践教学任务。

3.过程考核与终期考核相结合,提高考核全面性。

对专业实践的考核应由过程考核和终期考核综合评定。过程考核主要以研究生实践工作量、出勤情况、实习周志、工作表现及态度等为考核依据;终期考核主要以实践报告、企业导师考核鉴定材料、实践单位意见等为考核依据,校内组织实践学习成果汇报会,校内外导师及同行专家参照研究生详细记录的实践内容、实践过程、实践体会、实践成果等情况进行最终的考核。通过对工程硕士实践环节的过程考核和终期考核相结合,既可以加强对研究生的监管,强化实践效果,又可以充分保证专业实践考核的全面性、科学性、合理性。

三、构建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环节考核体系

学位论文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主要环节。作为一种检验手段,学位论文评价既是对工程硕士学习成果和创新能力的综合衡量,又是对其实践能力、工程经验及职业素养的全面测评。因此为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应加强质量把关。

1.加强论文工作监督,实行全程考核。

由于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分企业专业实践和返校集中撰写两个阶段,为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必须加强论文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对论文选题、中期检查、论文评审、论文答辩等环节进行全程考核。

高校应通过组织开题报告论证会,成立由校内外导师、同行专家组成的审核小组,对工程硕士论文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案等进行论证并提出修改意见,开题报告通过者方可进入论文撰写阶段。其后,高校应组织考核专家针对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开展中期检查,针对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指导意见,从而保证论文工作顺利开展。在工程硕士参加答辩前,高校应组织同行业专家进行论文评审,根据对研究生综合运用理论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及论文成果实际效益的评价,做出是否同意答辩的结论。论文答辩环节,高校应邀请其他高校、企业具有深厚理论和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成立论文答辩委员会,专家根据研究生实际答辩情况,对论文学术水平进行鉴定,并给出是否通过答辩的结论。

2.制订论文评价指标,明确考核标准。

制订科学、合理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有利于规范学位论文考核标准,从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评价,应重点突出对论文选题的工程背景和实用价值的考核,对论文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先进性进行评价,对研究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进行鉴定。

表一 学位论文评价指标及权重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可采取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不同形式,因此针对不同论文形式其评价的主要观测点应各有侧重。

表二 不同学位论文形式的评价观测点

3.明确考核职责,确保考核力度。

在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考核中,应明确学校、培养学院、导师的考核职责。学校、培养学院负责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进度和形式进行督促和检查,校内外指导教师负责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进行检查指导和评审。通过建立起学校、培养学院、校内外导师三级考核评价机制,加大论文考核力度,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和水平,进而促进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教研[2009]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

[2]盛伟,申爱兵,等.国家“特需项目”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的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

[3]俞继仙,苏玉亮,等.基于网络系统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考核与激励体系的构建[C].2012.

篇(5)

2“3+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步骤

2.1成立动物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针对动物医学专业“3+1”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2009年成立由龙岩学院领导及下属生命科学学院领导、相关高校和企业的主要领导共同组成的“动物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结合“预防兽医学省级教学团队”的建设,改革原有教学计划,适当压缩理论课时,部分实践教学在企业实习中完成,优化主要课程的标准体系,根据生产企业的需求和用人单位的建议,制定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动物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动物医学专业“3+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论证,并一致认为“3+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特色突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2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注重校外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校外资源的优势,加强与校外教学实践实习基地合作,提升校外合作教育基地的层次和联系紧密度。到目前为止,已有福建龙岩闽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汕头德兴种养实业有限公司和深圳瑞鹏宠物医疗服务连锁机构等20多家企业成为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同时,还与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福建森宝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50多家省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这些企业单位雄厚的实力为我院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深入了解专业实际,加强实践环节的认识和训练提供了有效的教学平台,为“3+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保障。

2.3增设龙岩学院动物医学研究所为校内实践基地考虑到部分学生要考研,为了更好复习功课,增设龙岩学院动物医学研究所为校内实践基地。考研前他们在校内实习,考研结束后再安排到校外实践基地实习。动物医学研究所自2002年成立以来,掌握闽西、闽南及周边省份的最新疫情动态,每年有700多例次的病例,为学生提供了难得的现场教学平台。通过该平台的现场教学,学生可以在学校跟着老师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疫病诊断,从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到实验室诊断的全过程,同时掌握最新疫病防治技术,为学生的实验提供新鲜而又丰富的实验材料,这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巩固和提高有着极大的帮助。

2.4对部分课程进行优化改革动物医学专业实行“3+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学生在校时间的缩短,所以部分课程必须进行改革。比如在家畜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中,突出猪和禽的解剖胚胎,省略大家畜的内容,突出了地域性和特色。还有外科学和产科学,这两门课程有一些内容重叠,合并后,重新修订课程标准,这样可以节省理论课时,增加实践课时,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兽医传染病学,改变原先的教学模式,现以动物医学研究所为平台,部分课程实行案例教学,在学生接触专业理论课后,可以依附动物医学研究所,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典型案例讨论。通过介绍案例的发生,以问题的形式进行讨论分析,循序渐进,从而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和处理临床病例的能力,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另外,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一些先进的疾病诊断开始应用到动物医学临床,课程设置中增加分子生物学、现代兽医诊断技术和动物行为学等新课程。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打通相近专业基础课程,开设了生命科学基础实验课程,达到了资源共享,创新性强。另外,为了更好把握动物医学专业的发展方向,进行“3+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2010年邀请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专家和其它高校相关专业教授、专家作为评委,进行“3+1”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可行性论证。

2.5实习安排及制定实习内容首先对学生根据实习志愿由实习单位负责人进行面试,择优录取后安排实习单位。整个实习分两个阶段进行。前半年以专业实习为主,后半年以专业轮岗实习为主,轮岗的基本原则是:不同实习单位之间相互轮岗,同时学生可以根据将来就业意愿,回原第一阶段实习单位进行就业实习。实习教学内容紧密围绕企业生产开展,主要包括各种养殖场、饲料厂、兽医院(宠物医院)、兽医站、动物医学研究所实习。根据动物医学专业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制定了实纲,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实践内容。如到猪场实习,要熟识养猪的全过程并掌握常见猪病的防治方法;到养禽场实习,要熟识养禽生产的全过程并掌握常见禽病的防治方法;到宠物医院实习,要熟悉兽医院日常工作的内容及常用的临床技术;到检疫局(包括屠宰场)实习,了解肉品卫生检疫的工作流程及相关的方法;在动物医学研究所实习,熟练掌握动物医学专业的实验室常规技术并应用临床诊断工作。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各个实践环节,目的在于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对生产组织、生产管理的感知水平。

2.6召开实习经验交流会为了进一步加强实践基地与学院的联系,强化实践基地对学生实习方案的落实,增加校外实践基地对学院学生实习的认同,讨论和解决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3+1”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在实习第一阶段结束后,我们都要邀请各实践基地负责人和学生代表召开实习经验交流会。各实习基地的代表就基地建设与学生实习开展的情况进行了汇报交流,对实习基地建设的经验进行了分享,同时也对基地建设和学生实习过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剖析。实习基地代表一致认为,建设教学实习基地接纳学生实习意义重大,是互利双赢的,它既是企业人才战略的迫切需要,也是企业与学校一道在共同为社会培养人才。

3“3+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成效

3.1巩固和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在“3+1”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学时数从改革前的一个学期增加到两个学期。以2013级动物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为例,理论课时达1827学时,实验实践课时达1391学时,其中,在企业完成的专业实习课时为720学时(为期1年,以30周计),占总实验实践课时的51.8%。由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加强,增强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积极性,建立了牢固的专业思想,形成了浓厚的专业兴趣,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熟练掌握多项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今后走向社会或继续深造都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3.2提高教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水平,培养“双师型”教师在推行新的“3+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后,教师必须亲自带队到生产实践一线指导学生实习,这就使中青年教师有了接触动物医学临床的机会,极大丰富了实践经验,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既有从事教育工作理论水平能力,又有技师或工程师的实践技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在生产实践中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也是一个发现问题、激发科研灵感的过程,增强了中青年教师的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另外,将收集的大量丰富的养殖场病例用于教学,丰富了教学素材,更形象更生动,提高了教学质量。

3.3大大提高就业率,增强了社会的影响力实施“3+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后,学生实践动手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大大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3年来共培养了198名毕业生,首次就业率保持在94%以上,用人单位反映,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五个方面的特色,一是安心基层、脚踏实地;二是专业实践能力强;三是创业能力强;四是适应能力强;五是综合素质高。动医专业考取研究生20人,考研率达10.1%,录取的院校有华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反映了毕业生适应面广、综合素质好、能力强。一些学生在企业发展迅速,有的仅一年多时间,就成为企业中层管理人才,得到就业单位的认可,为学校创造了良好的口碑,增强了学校在社会的影响力。

篇(6)

目前,学术界对创新型人才的定义还未有统一的共识。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分析和梳理,认为创新性人才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对知识的探索能力,既拥有广博的学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又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深邃的思想和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通过专业知识的积累,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事业中不仅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把握机遇的能力,而且具备逆境中的忍耐力及承受能力。换一句话来说,创新型人才就是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人才培养模式是是高校针对教育目标而设计的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途径以及考核机制等组成的概念,是高校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的基本框架和整体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教育思想、观念和理论作为出发点,以德育、智育、美育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具体表达为培养目标、规格、方式、方法、过程和途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征。通过对基本特征的分析,创新型人才培养既要求学生具有适应新时展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又要求学生拥有全面发展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

二、高师音乐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

从2009年起,高考学生人数呈下降趋势,高师音乐教育自身的特色与艺术教育发展规律之间的矛盾将不断涌现。从今天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很多高师院校增设音乐教育专业追求的目的是什么?各级师范大学(学院)开设的音乐学院(系)在获得社会认可情况下,怎样达成互补而不是相互碰撞,从而和谐均衡发展?这些层次、条件各不相同的高师音乐学院(系)在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中,如何处理好不同类型学生个体的差异,体现多层次的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正确处理高师音乐教育办学质量与就业的矛盾是我们高师院校尚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1、高师音乐教育的特点

师范音乐教育是专门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科研人才目标而设置的。通过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设置和人才培育方案实施情况等其他要素的分析与梳理,笔者发现高师音乐教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高师音乐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和教育科研人才。学生在学习音乐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须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高师音乐教育对未来教育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以顶尖的音乐艺术人才为培养目标的,这也是高师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培养目标上的区别。因此在教师培养上,各级高师音乐教育应以学生学习掌握中小学教师所需要的各项技能服务。既能体现音乐艺术的专业性,也能融合师范教育的特殊要求。(2)高师音乐教育在培养体系中具备的特点。首先,高师教育是属于分层教育、分类培养。此类模式包括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师范教育知识,既满足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的需要,又能适应精湛音乐技能知识和先进教学理念知识的精英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培养体系中,哪些知识是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应该胜任的,哪些技能又是大学教师应具备的,这些内容一直都是高师音乐教育分层培养的研究内容。其次,高师音乐教育教师梯队和教学形式较为“复杂”。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学生的主专业课程由专业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教学。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专业都会配备教学与专业技能娴熟的教师梯队,以保证音乐教育的前瞻性。然而高师教育属于分层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所需的知识面较宽,因此,在课程设置中也安排了大量的公共课和理论课,这些课程需要教师采用上大课的班级教学制。再次,教学内容与方法应符合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和专业拓宽方面,不仅要协调处理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与音乐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而且应将德育和美育融合到专业教学中,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审美能力及文化素养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要围绕音乐教师职责,及时发现学生欠缺也能弥补欠缺解决问题。最后,教学目标以构建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在高师音乐人才培养模式中,课堂教学是基础环节,思想道德教育与教师素养教育应围绕课堂教学展开。因此,课堂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显得非常重要。此外,在学生艺术实践能力培养环节中,构建出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为基础,教师教育、实践教育为核心的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同时积极建立艺术实习基地,鼓励学生以教师的身份顶岗实习,开展义务支教活动等。

2、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高师音乐教育的关系

高师音乐教育不仅要注重分层教育、分类培养,而且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才是高师音乐教育本身的教育优势。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高师音乐教育的关系可以体现为:其一,须立足于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体现高师音乐教育的特点。笔者认为,古今中外音乐艺术教育的每一个阶段中,高等艺术教育既是对受教育者内心情感世界的塑造,又是对其社会责任感、审美理想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但能够满足当代社会对高等艺术教育的需求,而且能最大程度地体现音乐艺术教育在人们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体现音乐艺术教育本身的特点与价值。其二,高师音乐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决定了高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高师音乐教育在分类培养、分层教育中,既满足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的需要,又能适应精湛音乐技能知识和先进教学理念知识的精英人才培养的要求。高师音乐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采用标准,不同层次和规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模式如何区分,如何构建;若构建新的模式,还应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在教师队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是否满足学习者需求和时代社会的需求。这些问题都是为改变当代高师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的分析,也是教育部门和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高等教育应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变革教育教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师音乐教师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鼓励他们充分发挥个性,能够自我思考、不断演绎,努力完成音乐的二度创作。

1、转变教育观念,强调创新意识

理念是转变的先导。学生在传统教育中能够获得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知识,能够运用所学到的专业技能解决某些问题,但同时其思想会受到局限,创新思维会受到禁锢。创新教育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理念,通过系统化的训练与学习,不断加强创新精神和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不断学习中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必须以发展受教育者的潜能为基础,通过系统化的训练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要有前瞻性,应制定出适合时展需要的办学理念。

2、改革教学方式,改善教学内容

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最重要的是受教育者,是接受高等音乐教育的“人”。他们和时展密切相关,这种“需”与“求”的关系不应出现冲突。此外,“一专多能”是目前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但是当前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并未完全体现“一专多能”的特点。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灌输式”教学,实现向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课程设置要重视基础教育和专业知识的结合,扩大公共艺术选修课的范围,合理地设置与调整音乐学科的新发展、新成果,鼓励受教育者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转换教师职能,提高教师素质

高师教学内容、方式上的改革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在对受教育的培养上起着关键作用。因此,顺应时展的音乐教育需要创新型的音乐教师,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提升自身修养和素质,不断强化自身的艺术创新能力。音乐教师不仅要求具备出色的专业技术水准,而且要求利用综合学科知识提高自身艺术修养,能够更新专业知识,引领音乐发展潮流。如何使高师音乐教师达到教师角色的专业化的标准?笔者认为,第一,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应随着培养目标的提升不断提高;第二,在了解音乐教育需求的基础上,应结合受教育者的自身素质,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第三,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专业知识结构。教师一专多能、贴近学生,除了教师角色外,而且充当演员和艺术管理者的角色。

4、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动手能力强、舞台实践能力强是创新型音乐人才的重要特点。因此,在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设计体系中应增强实践教育环节,扩大实践教学占据的比例,积极引导学生组织和参与校内外舞台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申报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促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目前的实施情况中看,实践性教学环节能突破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凭借探索性与实验性的特点,采用户外教学、舞台教学和多媒体情境体验教学等多种形式,既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取得创新成果。

篇(7)

创新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思维指的是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于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下面从几方面谈谈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看法:

一、要恰当地选取教学方法和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这就要求我们要创造性学习当代教育教学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条件。把课堂还给学生不是一句空话,也不能简单地看老师讲课占去了多少时间,主要看老师的讲课是否引起了学生心理上的注意,唤起学生多少积极主动的思考,是否创设了一个讨论、思辩、探究的环境,这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个任重道远的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研究、探索、总结。创设思辩性的历史课堂,以自主活动和问题探究为特征的教学模式,结合每堂课的内容,每一堂课都让学生发挥创造思维的闪光点。教师指导学生正确进行批判性学习和进行反思性学习,敢于怀疑,善于肯定和否定,大胆提出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等新学习方式的共同点就是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

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新教材丰富的直观生动的图片资料,动脑筋和活动与探究开发创造思维的潜能。例如第1课,动脑筋:海蚶是生活在海里的,在山顶洞人的洞穿里发现海蚶壳说明什么?在讨论课本两种观点的基础上,同学们经过讨论又提出了一些设想,有些很有道理,如他们可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那里的人换而来的。

三、开放性教学,以历史为主轴,有机地和比较自然地融合渗透多种学科知识。

培养学生从不同学科角度出发探索和思考问题,拓展其思维广度,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形成。过去,我们的课程强调学科本位,现在,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学科间要加强整合,提高教学效率。如在讲孔子时,孔子的几段言论刚刚在语文课本中学习过,让同学们抑扬顿挫地朗诵其言论,结合语文课上对孔子思想的介绍,配合历史课本上关于孔子的材料,更加全面丰富了孔子的形像,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比如:为什么孔子的学说在当时没有受到各国的重视?在今天有哪些可以借鉴?评价孔子的教育思想时,同学们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如轻视劳动人民,鄙视女子等等。让学生突破定式进行拓宽式指导。通过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挑战性、新颖性、难易适当的问题,实施可行的探究性课题,诱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当学生的思维局限于某一方面或不完整时,教师就要从多角度旁敲侧击,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多样性,让学生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式去思考,培养其独立探究,引导其质疑解惑。只有把学生引入开放思维的天地,才有创新。譬如在讨论战国百家争鸣的原因和对其评价时,学生想到的很多,虽然有些很幼稚,但讨论的很热烈,辩论的不可开交,课堂延续到课外,我让大家写小自己的观点。再如,活动课《寻找历史》,同学们发现了许多从古到今身边的感兴趣的“遗迹”或“遗物”。如讲圆形方孔钱时,同学们找来了许多古钱币,增长了知识,加深了印象。无论价值大小,从中却可以显现出他们无数创造性的闪光点。

篇(8)

Try to talk about the place emphasis on finance and economics innov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problems thinking

TongYuLing zhejiang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finance and public school of management in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310018

Abstract: the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is all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universities, but also promote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development objective need.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talents both has universality, and are of different levels and particularity. Different typ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cultivation of creative personnel shall find different levels and types of positioning, go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 innov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road. Place emphasis on finance and economics, should with practical innov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as the main goal, from a innovative personality, innovative ability promotion and top-notch innovative personnel training on the three levels of actively promote, and at the same time shall actively create conditions, explore the best research innovation talents cultivation path.

The paper keywords: emphasis on finance and economics;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同志曾指出,“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的关键。这一论断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但是,创新人才培养,不单属于尖端大学,作为相对弱势的地方财经类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仍然大有作为。

一、“创新”是否应当成为地方财经类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

创新是一个涵盖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艺术、哲学与社会科学以及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集合,创新有着不同的层次和方式,无论从事任何工作,只要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都是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是包括地方财经类院校在内的所有高校共同的使命。

(一)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使命和应尽的义务

《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毫无疑问,创新人才培养包括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所有类型高校的共同使命,创新更是大学精神的灵魂所在,发现、创造、变革,无论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还是社会服务无不渗透着创新的元素。大学正是通过持续的创新活动,创造、传播和推动社会文明的不断前进。

(二)创新人才培养是财经类院校发展不可或缺的任务

我们不否认技术领域的创造发明是创新的主要形式,但我们更应该看到,人文社科领域的创新在更高的层次上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最先将创新作为一种理论应用的恰恰是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他在1912年,第一次提出了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开拓创新、要素创新、制度和管理体制创新。未来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依赖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科学技术的创新,另一个便是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应当成为财经类高校未来人才培养目标之一。作为地方财经类院校,更应该顺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提供大量优质的人力资本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战略。

(三)创新能力培养是大学生发展的客观需要

创新并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求异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人都有创新的潜意识,比如好奇心、兴趣、直觉、想象力等。在青年期20岁到25岁这个阶段,个体的智力发展达到顶峰,其思维能力尤其是辩证思维能力发展迅速,是开发创新性思维最关键的时期。因此,大学尤其是本科时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的生理和心理时期。事实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高校尤其重视本科生阶段创新能力的培养,视之为创新型国家的“源动力”。

二、地方财经类院校应当培养什么样的创新人才

不同高校因其专业、定位、生源等的不同而各具特点。这种差异性体现在创新上就是创新深度的不同、创新领域的不同、创新社会价值不一。作为地方财经类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优势,培育自己的特色。

(一)创新人才的层次定位

创新根据层次不同可以分为新生事物的创造发明、局部或衍生的改良和改善、学习性创新。学习性创新虽然是最低层次的创新,但它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因为任何创新活动,都有一个学习和经验积累的过程,高层次的创新能力,必须基于较低层次的创新学习。对于地方财经类高校的大多数本科学生而言,仍处在学习性创新的阶段。学校要发挥的作用,就是要不断鼓励学生参与这种学习性创新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创新的方法,为其今后更高层次的创新活动奠定基础。

(二)创新人才的类型定位

根据所擅长领域的不同,创新人才可分为理论型创新人才、应用型创新人才和技艺型创新人才。不同的创新人才,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所不同,发挥的作用不同,彼此不可替代,都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创新资源。对于教育而言,培养什么类型的创新人才是与学校的定位密切相关的。一般来说,综合性重点大学应该以研究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为主,地方性或专科性本科院校应该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主,而技艺型创新人才则是职业院校的主要职责,同时应兼顾其他类,满足高校创新培养向两端延伸的现实和需要。地方财经类院校,从其当前主要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定位出发,应该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主。但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培育一些研究型高端人才的苗子,并且这个比例应随着学校实力的增强而逐步增大。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

1.创新人格的养成。创新人格的养成是创新人才培养中最为基础的环节。创新人格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因此,创新人格的养成就是要培养勤奋、坚韧不拔、不怕失败的创新精神;培养敢于质疑、探究问题的创新意识;培养发散的、联想的、反向的创新思维。这一层次的教育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材的选用上,要特别注意内容的前沿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在考试环节,不应完全依赖于客观题型,要设置一些开放式的题目,答案并非是唯一的。在学生的评价标准方面,要有多样性,降低卷面考试成绩的比重,设置实践性环节的评价等。

2.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格的外在显现状态,是个体在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它的结构中包括创造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学习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等。创新能力的提升是需要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训练来实现的。在高校中,可以通过素质拓展活动、学术性社团、学术性活动等,大力营造校园创新文化;通过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学科竞赛、学生科研课题等途径让学生有更多参与创新活动的机会;在培养方案中增加实验实训类课程和课时,设置创新学分,使学生增强实践动手能力。通过这些能力训练,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摸索创新的方法和规律,锻炼和提升提出问题、设置假设、收集资料、实验检验的基本创新能力,锻炼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最佳的人才群体结构是形态匀称的金字塔型,而目前中国的人才结构中最大的缺陷是“塔尖”人物。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说的就是这个现状。对于地方财经类高校而言,是否要投入精力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育,仍有一些争议和质疑。笔者认为虽然我国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大众化并不意味着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趋同化和低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是因材施教、分层教育理念的体现,也是高校人才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虽然地方财经类院校培养的大部分是本科生,但是本科阶段的创新能力培养在整个人才培养周期中有着非常明显的基础作用。所以地方财经类院校应做好拔尖创新人才苗子的“培育”工作,为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地方财经类院校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周期很长,需要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和特殊的培养机制,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综观国内的各个高校,本科阶段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大概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两段式。此种模式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为代表,以成立荣誉学院的方式,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为基本形式,在大一新生中选拔优秀苗子,先在文、理、工三大类平台上进行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前期培养。后两年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确认主修专业,并进入后期培养。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要求学校的学科门类要广,师资力量雄厚,能为学生提供多学科交融的培养和多样化的选择。在教学和培养中强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强调学生选择与个性兴趣的契合性等。这种模式在综合性大学中应用较多,成效也比较明显。

篇(9)

我国正在处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时期,国家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寄予厚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人文是中国各家各派文化现象中所蕴涵的基本文化精神。中国文化中的“文”以人为本体,“人”以“文”为本性或自性。通过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和人自身心灵的诸多关系合乎中节的协调,以教化天下。人文精神,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性或终级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总和。而儒家精神的核心思想是儒家的“仁人之学”或“君子之学”及与之关联的人格理论和修养理论。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和核心,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文化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儒家人文精神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实际上是文化和人才培养的关系,把握儒家人文精神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就要首先明确文化和人才培养的关系。文化和人才培养存在辩证的统一关系,两者相辅相成,双向互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本身蕴含教育功能

文化不是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的产物,它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人类的进步而进步。在我国,“文化”一词源自《周易》,为“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西方,文化一词原意为“耕作土地”,后来引申为“培养人、教化人”。自古至今,人们对“文化”的概念界定不同,但大体上可规划为两者: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包括:政治、思想、宗教、法律等意识领域。而广义的文化则是指“人化,指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1】由文化概念可以看来,文化本身就具有教育的功能,而具体的教育功能又体现在价值导向、行为约束上。

(1)文化的价值导向作用

一种文化代表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念,它体现了一个民族和国家在价值观念上的一种合力。以天主教文化为例,它传承了一种上帝存在、众生平等的价值观,这与天主教本身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吻合,引领信教人士“全心、全灵、全意、全力爱天主在万有之上”及“爱人如己”。这样以来,天主教的文化价值就对教徒起到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并占据其教徒的信仰地位,完成对上帝、对前世今生、对爱人如己的信服。

(2)文化的行为约束作用

另一方面,文化对人才培养也起到行为习惯的约束作用,“文化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通过知识体系、行为方式等规范人的行为,使人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成为社会的人”【2】。同样以天主教为例,天主教教规虽不同于法律、法规对人的强制作用,但它作为一种“柔性”规则也时刻约束着教徒的行为,比如:饭前祈祷、路不拾遗、不杀生等。

1.人才的培养又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人才培养本身就是一种“人文化成”的过程,简单来说,人才培养就是一种使人“文化”的过程。于是,可以看来:人化是人才培养的母体,人才培养过程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从人才培养的内容看,智力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美学教育登内容都是对文化的借鉴、创新和传承。人才培养对文化的作用表现在:人才培养是对文化的传承、发展,人才培养也是提升文化品质的一种手段。

(1)人才培养对文化的传承、发展

文化的传承需要不断的发展、创新。文化之所以能够同人类历史并行,在于它的可逆性。儒家人文精神作为一种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并能在传承的过程中发扬光大,也在于它的可逆性。儒家人文精神作为教育的内容之一,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此期间,随着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不断变换自己的理论形态:如两汉经学儒学、魏晋玄学儒学、隋唐注疏儒学、宋元明清理学儒学、近代的新儒学等,使儒学显现出绚丽多姿的形态。

(2)人才培养是一种提升文化品质的途径

文化品质是一种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象征着一种文化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文化品质的提示需要诉诸于人才培养方式、理念、内容等方面的优化来实现。首先人才培养的过程本身是一种对文化起到鉴别、分类的作用,哪些文化对特定一种人才培养具有积极作用,这种文化就能够被传承,与此同时这种文化在删选、鉴别的过程中也得到了优化,而那种不利于人才培养的糟粕文化则被去除。

二、儒家人文精神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关系

1.人文精神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根基

在哈佛大学的校园里,有一座铜像,在它的右侧,上面刻着三本书,有两本书是翻开的,而另一本则没有打开。这种设计是有独特寓意的,它象征着在人类知识领域中,有一些真理是不能靠理智获得的,但是这些真理却非常重要。哈佛的校训是“真理”。有些真理是我吗可以把握的,但是有些真理我们却没有办法通过一般科学实证掌握,那就是人文领域的真理。比如:人生的意义在哪?人的终极理想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与自然科学领域的问题相比显得虚无缥缈,但是任何一个对科学研究作出贡献的学者都会进行一番类似的思考。

可能在一些自然科学领域中有关实证研究的课题中不会涉及有关人生意义的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中人生问题没有价值。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对人才的培养培养固然重要,但如果其基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偏颇,那人才的培养也不能算成功,这样的人才培养也是不完整的,甚至可以认为这样的教育史肤浅的。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塑造起到和核心作用。儒学是由以“和合”为追求的人道文化,以“仁义礼”为核心的政治文化和以“内圣外王”为标准的君子文化所构成的理论体系。可以见得,儒学到处充满着人文精神,包含并体现着以下主要方面:仁义至上的道德操守;“当仁不让”的独立思考精神;身任天下的忧患意识;自强不息的力行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等等。儒家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积淀,至今为世人所传承和景仰。正如1988年,诺贝尔得主们在《巴黎宣言》中所道:“人类如果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在重物质轻精神、重科技轻人文的当下,儒家人文精神对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更为鲜明的意义。

2.儒家人文精神促使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全面发展的观的“全面”是指“德、智、体、美”,而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途径则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即要求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劳动从中获得发展。对马克思全面发展观认为“体育”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拥有了良好的体质才能谈其它方面的教育,“德育”和“智育”是教育的两种基本手段,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而“美育”则是对人的教育的高层次阶段,是“德育”和“智育”的升华。

翻阅儒家人文教育理念,儒家对于人的教育内容涉及《诗》、《书》、《礼》、《乐》,其中《孟子题词》中道:“治儒术之道,通《五经》,尤长于《诗》、《书》”;朱熹在《朱子语录》中也强调初学者所读书必是《六经》《语》《孟》,认为《大学》《语》《孟》“最是圣贤为人切要处”。儒家很注重“诗书礼乐”的学习。古人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说法,即学习《诗》能够激发人的学习兴趣,对人有启发作用,然后人通过《礼》的学习端正品行、操守,成为守礼的人,而《乐》则是最后能让人净化心灵,实现优秀品质内化的过程。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由了解――学习――内化的过程。把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的“德智体美”和儒家“诗书礼乐”放在一起谈论,不是为了一定要做到“一一对应”,实现“绝对等同”的目的,而是传达一种“全面”发展的观点。

如果说《诗》、《书》、《礼》、《乐》是儒家对于人的教育内容上的的“全面”,而对于人的自身修养与国家责任的“全面”阐释则是体现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即推理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多指对于理科的学习,也是人在学习的最初始阶段。“诚意、正心”则是要意念诚实,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这是在了解了客观世界的基础上对人自身在修养的要求。“起家、治国、平天下”则是对人要履行的责任的期望。以此看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将人的全面素质和以致要履行的社会责任的一种联系。

3.功利主义驱使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更需要儒家人文精神的支撑

2005年7月30日,钱学森曾向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办学模式能够培养出杰出人才来?上个世纪30年代钱老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这样一种模式。“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钱学森之问”的提出引发了教育界有关“人才培养”的讨论。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要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前沿,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地。”[1]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富集型的大国,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这也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备条件。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的重点,目标是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一经提出,教育界对其概念有各种解释,但对于其基本素质可归纳为:精深的专业造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勇于批判和变革的勇气。

不能否认,当前存在着一种趋势:各国及各领域都在拼命追求国家的利润,国家教育也不例外。照这种趋势下去,世界各国很快就会生产处一代代有用的机器,而不能造就完全的人才――他们能独立思考,能批判传统,能理解他人苦难和成就的意义。[2]避免这种功利主义的恶化,人文精神的注入是不可或缺的选择。作为具有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具有涵盖性的人文精神,它可以为文明对话提供丰富的人文资源。如果说科学技术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的是动力资源,那人文精神则是带动人才培养的机器。儒家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则犹如一部历经沧桑的发动机,擦拭去历史的尘埃,它还是会崭新如故,并蓄意待发随时为人才培养发起动力。

儒家人文精神作为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其人本精神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人文精神方面主要的理论支撑。人本精神,顾名思义,就是指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需求等。作为儒家人文精神根本内容的人本思想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强调人的作用,勿信鬼神。《论语.述而》

记载:季路问孔子:“子不语怪、力、乱、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弟子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也。”可见,在孔子看来人比鬼神更重要,这种思想在祭祀、占卜、鬼神之说盛行的封建社会显得难能可贵。当然,孔子也讲“天命”他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这里的“天命”不是信奉上天给自己安排好命运,而是说自己到了五十岁已经看透了一切规律、法则,可以把各种法则内化为自己的人生定律去生活。《中庸》也讲:“尽人事,知天命”。告知人们在遵循自然法则的基础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事。这对当今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启示便是:不要把希望寄托于外界,自身的内省与内化才是成长、成才的根本。任何规律法则都是对人行为举止一种约束,什么时候这种法则内化到自身的言行举止中,那才是达到了“有法则胜于无法则”。

参考文献:

[1]国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观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论文

[2]【美】玛莎・努斯鲍姆.告别功利[M].新华出版社:2010.11(1)

参考文献:

篇(10)

教育变革已成为世界潮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发展需要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目前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心已从数量发展转向质量提升,教育发展的核心是提升质量,没有质量的教育很难持续发展。质量的核心是什么呢?创新素质的培养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内核”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因此,素质教育的持续深化发展,是提升教育质量,关键就是加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一、我校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与认识过程

1999年,我校在接受教育部“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项目任务时,为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承认差异、发展个性、着眼未来”的指导思想。在八年的实践过程中,我校对“以人为本”的理解与探索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我们将“以人为本”理解为以学生为本,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关心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位学生,学校工作出发点是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一切有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同时将“以生为本”的落脚点放在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我规划。

第二阶段我们将“以人为本”理解为以师生为本,关注的是学校的和谐发展。学校的主体包括学生和教师,学校发展不仅要以学生为本,而且要以教师为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是决定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教师的和谐发展是学生和谐发展的前提与保证,因此既关注学生,又关注教师,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有利于促进整个学校的和谐发展。

第三阶段我们将“以人为本”理解为教育必须回归到它的本源,关注的是人的本质发展。说到底,就是要关注人的各种需要(包括了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人的需要的关注,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永恒追求和归宿。

我们认为,在“以人为本、承认差异、发展个性、着眼未来”的指导思想中,“以人为本”是前提,关注人的本质需要;“承认差异,发展个性”是核心,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承认差异性,尊重学生个性,发掘每个人的潜能;“着眼未来”是目标,从教育功效前瞻后显的规律性特征出发,为未来育人,育未来创新型高素质之人,奠定国家未来人才和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的基础。

二、我校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在不断实践、探索过程中,遵循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形成了三种机制:即学生差异性培养机制、教师研究型发展机制、学校高品位追求机制。

(一)学生差异性培养机制

学生的培养,我们从注重基础、发展能力、提升素质三方面进行。基础、能力、素质三者之间存在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基础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在具备一定基础之后,经过指向明确的实践和体验逐步形成各方面的能力;素质则是基础和能力的内化与外显,是人所具有的一种特质。基础、能力、素质三者处于不同的层面,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就构成了人的整体发展。

1.注重基础

差异性培养,首先必须要打好基础。这里所讲的基础包括品德基础和知识基础。注重品德基础,就是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我们常说人才难得,首先要“成人”,其次才是“成才”,无德即无才。“德”的内涵是什么呢?新的时期,我们不能宽泛的谈“德”,必须将“德”具体化。我们认为“德”的内涵主要指的是以热爱生命、追求自我完善为核心的立身之德;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以责任心为核心的为事之德;以爱国心为核心的为民之德。我们认为,这“四德”是对当今德育内容的一种比较到位的归纳和概括。

我校德育工作坚持以活动为载体,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养成教育为抓手,以“行为文明、处事理性”为目标,从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坚持三个不同层面的结合:即行为习惯养成与健全人格塑造相结合;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文明渗透相结合;公民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创新育人机制,坚持管理育人;改进育人方法,着眼小处育人;盘活育人资源,实现环境育人;坚持家校联系,联合社区育人等方法,培养出人格健全、行为文明、处事理性的人。

2.发展能力

学生的个体是千差万别的,学生的个性品质也各不相同,我们从多元智能理论出发,承认学生个性,以校本课程的建设为突破口,建立特色鲜明的学校课程体系,开发出提高型、兴趣型、实践型和研究型四类校本课程,为学生差异性发展搭建平台。

通过八年实践,学校已开发出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语言文学类、数学类、实践技能类和体育艺术类共六大门类的80多门“兴趣型”课程。其中有不少富有地域特色和创新特色的课程,如《湖湘文化》《构成与造型》《三湘茶艺》等成为品牌课程,深受师生的欢迎和好评。并且学校还编辑了《兴趣型课程指南》,作为学生自选课指导用书。

在积极探索“提高型”课程方面,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创造条件开设了两间语文实验室;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我们聘请外籍教师开设了听力、口语课;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我们开设了数学思想方法课。同时率先在湖南采用学生自主选择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我们通过特色鲜明的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设和管理体制的创新,落实差异性培养,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

3.提升素质

素质是基础和能力的内化与外显,创新素质是综合素质的核心。创新素质的培养,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历史使命。创新型人才,指的是素质全面、个性优良、思维敏锐、勇于实践的人才。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高中教育,需要大力实施创新素质教育,从而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这里所讲的创新素质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这三个方面构成了创新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创新精神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不墨守成规,敢于提出问题和探索新的问题;创新品质是创新素质内在的自然倾向性,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后天养成的对创新的意愿性和习惯性作用,具备了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就使创新活动有了自发、自觉、自主的动力;创新能力是指具有创新的基本能力,它是创新素质的基础支撑方面,包括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包括在大量信息中选择、辨别知识的能力。

民主、自由、和谐、安全的精神环境,是创新素质形成的必备的条件。只有在这种氛围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和舒展,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与激荡,进而才有创新潜能的迸发。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需要努力实现“四个解放”,即解放学生大脑,让他们去想;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去看;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去说;解放学生的手,让他们去做。要允许新奇思想存在,求异、怪才都是与众不同、突破常规,这可能就是创新的基础。不能因为某种新奇的思想与大家不一样,与标准答案不一样就讽刺、打击、嘲笑,而应给以尊重与分析。同时要鼓励学术自由探讨,营造标新立异的氛围与环境,鼓励友好竞赛、公平竞赛。(二)教师研究型发展机制

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高素质的教师。教育改革的最大阻力往往来源于教育自身,如何冲破这种阻力,架设理想与现实的桥梁,我们认为这座桥梁就是教育科研,教育科研能够唤醒沉睡的心灵,能够触动僵化的思想,能够激发创新的热情。

1.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一个学校的发展水平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校长当然重要,是一个学校的决策者,如果没有一个热爱教育事业、洋溢着教育激情而又实事求是的教师群体,教育教学就会流于低俗,学校形象就会显得苍白无力,甚至死气沉沉。在这样恶劣的教育环境下,学生连正常接受知识都难以保证,更谈不上自主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决定学校的兴衰。

2.校本科研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首先,校本科研可以增强教师的教育反思意识和教学反思意识,这是教师由经验型转变为研究型、专家型的必由之路。反思型教师队伍的形成是学校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当下,许多学校虽然也建立了诸多的引导教师从事研究的规章制度,但是外在的制度并没有调动教师内在的研究热情,学校中仍未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研究氛围淡薄,个中原因还是在于教师的反思意识并未形成。

其次,可以促进教师精神生活的搭建。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教师在自身独创性的工作中完全可以感悟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愉悦。然而,由于某些僵化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制约,教师工作往往蜕变为繁琐的事务性工作,难以体悟到由于主动探究、积极创造产生的精神生活的充实感。学校教研制度的建设,有利于使教师摆脱事务型工作的纷扰,有利于引领教师把教育研究作为专业化发展的一种生活方式。

再次,可以提升教师职业声望的认同。学高才能为师,身正才能为范。要改变当前教师声望不高的社会形象,关键是必须规范自身行为。

(三)学校高品位追求机制

学校办学要追求什么样的品位?什么是学校办学的高品位?我校在办学过程中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高品位追求理解为端正办学思想,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作为一所示范性学校,我们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如果一所示范性高中也片面追求升学率,就起不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就降低了办学的品位。

第二阶段是将高品位追求理解为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师生素质。我校科学实施国家课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搭建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平台。课程体系建设中,既立足普识性课程,又开发选择性的课程,尊重个性,差异培养,为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是将高品位追求理解为理性办学,追求内涵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做法包括如下几点。

1.理性办学

所谓理性办学就是要办符合教育自身规律的事,办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事,办符合学校实际的事,尊重规律,实事求是。一所学校要做到理性办学,涉及到的是价值观的问题,要在三个方面把握。

首先是学校领导要理性。学校办学的理性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领导。作为一个参与公共生活管理的人,学校领导必须要具有道德能力和理性能力。道德能力包括正义感和追求善观念的能力。正义感是理解、运用和践行公共生活的正义原则的能力,这是个人公共生活的基础;追求善观念的能力是个人理性地追求自己的合理的利益或生活理想的能力,这是一个人在自由追求个人福祉的同时参与社会合作的关键。除此之外,个人还必须具有理性能力,这就是实践理性所决定的判断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推论的能力。理性能力保证个人在实现公共生活的福祉和个人生活的福祉的过程中能够正确地判断、选择和实践。

其次是办学目标要理性。学校的办学目标要立足于自身实际,不能盲目求新求大。我校的办学目标确定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这其中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适应家庭和高校的要求,学校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让更多的学生、甚至是百分之百的学生都能够进入高一级学校进行深造。同时,办示范性高中,为高等学校培养合格新生、优秀新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另一方面,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要通过培养人,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有思想的教育工作者,不会仅把目光停留在中考、高考成绩的好坏上,而应该在中学阶段为每一位学生铺垫未来发展的能力、素养基础,接受十年、十五年、二十年后社会对我们培养学生的评判。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的中坚或精英,这应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终极目标。另外两个层面分别为办可持续发展的学校与办和谐共进的学校。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高度敬业、热爱学生、博学进取,教师若没有良好的心态、积极进取的态度、高度的责任意识和高超的专业素养,学生发展必将受到影响。学校给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让每一位教师体现自身的价值,大家愉快地工作与生活,校园中干群关系融洽,师生春风满面,和谐共进。

第三是办学行为要理性。为了实现办学目标,要遵循学校教育发展的规律,要遵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要坚持落实校务公开制度。学校要根据国家的要求,开足所有该开的课程,绝不能只开与高考有关的课程;要保证所有课程的课时。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双休日不能加班加点成建制上课;平时不能占用学生体育课、体锻课、音乐课、美术课、劳技课等用于文化课的学习;各科作业量要适当,学生在家作业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等等。

2.内涵发展

篇(11)

新时期,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进一步凸显出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各类文科职业资格考试对文科创新型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各类文科职业资格的总体趋势是不断强化对考生理论分析运用能力的检测,注重对考生基本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察。另一方面,高校文科竞争的日趋激烈对文科创新型人才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每年都有大量的文科毕业生进入社会,如何让自己的学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是每一所大学都必须考虑的问题。在我国高校生源日趋萎缩的大背景下,如何培养出“有特色、高水平”的文科学生是事关每一所大学文科教育生死的重大的问题。可以说,关注文科创新型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文科高等教育的大势所趋。

二、文科创新型人才综合能力培养之现状

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已经开始关注文科生的能力培养问题,也作出了相应的改革。目前的改革主要是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展开的。其中,课程设置的改革措施主要是加大实习的比例;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主要是引入案例教学的方法。

这些做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其效果有限。其原因在于:第一,实习对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效果有限。实习对于暴露学生综合能力的缺陷有好处,却不是一个系统提高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因为在实习中,真实的问题需要学生利用自己的综合能力来加以解决,可是此时学生尚不具备这种能力,谈何提高。如果学校和实习单位疏于管理,实习的效果更会大打折扣。第二,案例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效果也有限。案例教学法能使课程的讲授更为生动和活泼、更有吸引力,学生也有更强的参与性,但是这种方法的根本目的在于教学的生动性,而不是答案的开放性。学生们在经过课堂上的案例分析讨论后,更希望得到的是案例的最终结果和教师的意见。教师们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选择或编撰一些案例,这些案例的事实要么是经过过滤的、要么是刻意编排的,其目的是要告诉答案就是这样的。这种经过编排和过滤的案例教学法对于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效果有限,还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总而言之,文科创新型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依旧是一个处于探索中的艰难命题。

三、文科创新型人才综合能力培养之目标

研究和探索文科创新型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明确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就文科而言,其目标就是培养出“有特色、高水平”的文科人才,特别是“有特色、高水平”的本科文科人才。创新型文科人才是知识和能力的统一体。其中,“有特色”主要体现为学生知识结构的复合性,而“高水平”则主要体现为较强的综合能力。

四、文科创新型人才综合能力培养之方法

文科创新型人才综合能力培养方法的重点是如何通过引入研究性学习,改革本科教学方法,通过激活起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的内驱力,达到全面提高文科本科生综合能力的目标。

推进研究性学习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1.依据性别和能力等各要素,设立灵活多样的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首先要设置合理的学习小组。采用合理编组的方法非常重要。只有以保证小组间水平均衡,使小组具有同等的竞争力。才能起到兵帮兵、兵教兵、兵带兵、兵赶兵的教学局面。

2.依据课程需要,合理设计小组学习的比重。研究性学习的比重必须合理设计。简单的内容没有必要采取小组学习的形式,否则是对课堂内宝贵时间的无谓浪费,可以改用分散的方式,安排学生个体课前准备后上讲台讲解。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这个度。把小组学习的内容定在关键处、重点处、难点处。就课程设置而言,要保证每学期至少有一门课程以研究性学习方法为主导教学方法。这既保证了综合能力培养的连续性,实现教学模式的多元化,也给其他教师的教学施加必要的压力,形成良性的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