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图书馆职称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促进围书馆事业的发展
图书馆的任何改革都要以最终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为目的。图书馆的职称改革也要符合这一原则要求。
目前,图书馆执行的职称任职资格评审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弊端:职称与崩位职责脱节。与物质待遇挂钩。职称能上不能下,待遇能高不能低;职工岗位责任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淡薄。员工懒散消极。图书馆缺少必要的生机;缺乏科学的优胜劣汰的公平竞争机制,不利于图书馆职工素质的提高和人才队伍结构的优化。这一切都与市场经济社会的根本要求相抵触。与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规律相矛盾,与数宇图书馆、电子图书馆的内在要求相违背,严重影响了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削弱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应起的作用。
“聘任制”替代“资格评审制”除了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发展的内在规律外。还要迎合图书馆界广大职工的呼声,充分听取他们切实可行的建议。要经过有效的实践、论证,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教训。要符合大多数职工的利益,最大限度地调动图书馆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和能动性。
2.科学设计、周密论证
图书馆的职称改革是件大事,改革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图书馆工作的开展,所以事先要进行科学的设计。周密的论证。
科学的设计要具体到每个细节,既要有章可循。又要容易操作;既要内容完备,叉要重点突出;既要褒奖先进,又要勉励后者;既要任人唯贤、唯才是用,又要让人心服口服。
图书馆职称“聘任制”所执行的标准要充分体现出职工的思想表现、工作能力、业务成绩、学识水平、科研戚果等。以前的职称评聘虽也注重这些方面,但始终不能令人满意,原因是:职工的思想表现、工作能力、业务成绩没能科学、准确、实事求是地得到认可和体现,干得好的与干得差的没有什么太的区别,差的得不到惩罚,好的得不到表彰,受人情因素的制约,有时差的也能顺利晋升职称,这与旧的职称评审制度不无关系。常讲的学识水平,主要指学术上的知识、修养和成果,学术上的知识和修养有时很难得到全面的公认,学术水平的具体体现是以科研成果为标准的,科研成果多,一般认为其科研能力强,科研成果少则反之。殊不知。现在有些报刊和出版社见钱眼开或注重人情关系。人为降低稿件的质量,不讲学术道德的人,“不学无术、各种能力差、科研功底差”的人靠大肆剽窃别人现成的学术成果,靠一些搬、抄伎俩也能“出产”成果。你能说他科研能力强吗?体能说他学识水平高吗?图书馆的职称“聘任制”要有效避免这些弊端。图书馆是个社会公益性单位,它的任务就是为广大民众服务。其工作应以能满足大众的需要为目的,所以职工的思想政治及职业道德表现、工作业绩最为重要,职称聘任应能充分体现出这一点。工作业绩和思想表现所占的分值在所有的项中应是最高的。一个没有高的思想觉悟、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没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工作的目的只能是为追求名利和享受。做的也只能是如何抬高自己、打击别人,如何拉关系、走门子。这种人绝对不能得到高职聘任。关于科研成果,是应该积极提倡和鼓励的,但仅偏重于数量而忽视质量是错误的,重视科研成果的质量至关重要。科研成果的计分。不同的职称等级。要有区别,高职称要高些,达不到数量或质量要求的(如省部级期刊至少几篇或国家级期刊至少几篇,每项成果的字数至少要达到多少字,成果是著、编著、编还是译,成果是属本学科范围的。还是大学科范围的,分数上要有明显的区别。)不准申报。中级职称要求低些或不要求。搞科研应不以影响工作为前提。科研再好,工作做不好也是不行的。另外,科研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工作量小或占用工作时间搞研究都是能多出成果的。这应引起图书馆行政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加强管理,避免类似的事情影响大多数职工的工作情绪。
3.搞好试点
图书馆职称“聘任制”是场历史性的革命,它对旧的职称资格评审制度是个大的冲击和改革,对图书馆工作的作用是深远的。对广大图书馆工作者切身利益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职称“聘任制”工作的开展和实施要慎之又慎、稳中求进。在工作全面展开之前一定要搞好试点。
搞试点工作,选取合适的试点单位至关重要。试点单位的选择要遵循几个原则:一是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区域广大、发展不平衡,要多找几个试点单位。二是要注意区域性,几个试点单位可分散在国家的东、西。南、北、中部不同地区,或经济发达、经济欠发达、经济不发达地区,或不同民族地区。三是要选择有一定规模的、管理水平比较商、创新和改革意识比较强的单位,这有利于试点工作的尽快开展。四是要选择不同性质的单位。如公共图书馆、高技图书馆、科研图书馆、社科院图书馆等。这有利于试点工作结果的准确。选好试点单位后。国家主管部门要给他们责、权、利和任务,向他们传达国家有关职秫改革的精神和政策,在国家宏观谓控下改,或是在主管部门领导的主持下改。或是在不违反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自主改革。不管哪种方式的改革。不管哪个单位担负起试点的重任,一定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一定要符合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一定要有利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一定要符合图书馆大多数职工的利益。试点单位要随时向国家主管部门汇报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随时总结经验教训,随时改正出现的问题,几个试点单位还要随时相互间交流各自工作开展的情况。相互学习,扬长补短。
4.按需设岗
长期以来,图书馆的职称资格评审多与工作年限、工作资历挂钩。职称与物质待遇和工资待遇挂钩,与岗位责任脱节。
许多关键的业务岗位由青年有为但职称相对低的人在承担,而有些职称高但能力有限的人却只能在一般的岗位上工作。
图书馆的职称与岗位缺乏必要的联系,待遇与岗位业绩缺乏必要的联系。
按需设岗就是科学设岗,要求职称与岗位挂钩,待遇与岗位挂钩。改革思路是对职工的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头衔的评审向岗位职务的聘任转变,由攀比机制向竞争激励机制转变。由指标控制向结构比例制约转变。
图书馆各类岗位的设置要讲究科学,讲究实事求是。讲究接需设岗。为此,图书馆要组织一个“岗位设置委员会”,由单位内外的资深专家和学者组成,在对图书馆工作进行细致的科学分析基础上初步提出各业务岗位的设置情况,分出关键岗、重点岗、一般岗或高级岗、中级岗、初级岗,一般岗,然后公示,接受广大群众的评议,由图书馆全体职工大会通过,最终提交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备案。
5.公开招聘
图书馆要把最终确定下来的各类岗位面向社会公布,实行公开招聘。最初的招聘要先实行本单位优先的原则。优先安置本单位的优秀人才,同等条件下优先安置本单位职工,这样有利于社会和本单位的稳定,当然有些关键或重点的业务岗位可面向全社会,以便能注入新鲜的“血液”,利于事业的发展。经过一段时期的运作。利于全面改革的内外环境出现以后,图书馆的各类岗位可全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图书馆各类业务岗位的物质待遇要拉开档次,全面体现职位高待遇高、低职位待遇低的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
6.公平竞争
图书馆各业务岗的公开招聘要坚持公平竞争的原则。图书馆职称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彻底改变人浮于事、任人难亲、按资排辈、不利于人才发展的现状,打破这种现状的惟一举措就是实行完全意义上的公平竞争。
竞争要讲究公平,讲究合理,严禁人情关系,严禁暗箱操作。严禁双重标准。岗位聘任委员会要把所有参加竞争上岗的人员名单公布,把他们的个人材料公布,把他们的竞争答辩会公开。把竞争的结果公开,全面接受群众的监督。
设立公正、无私、求实、务真的图书馆职称“聘任”评议委员会对职工的公平竞争是十分关键的。“聘任”评议委员会的结果要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聘任与否击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聘任委员会决定,“聘任”评议委员会可对聘任结果进行监督。另外,委员会要接受广大群众的舆论监督。在职工申诉时还要经得起司法仲裁机构的论证。
7.择优录用
在岗位聘任过程中的择优录用原则是至关重要的。公开招聘、公平竞争实施后,要把最优秀的人才选拔到最关键的岗位上来。靠得是择优录用。
岗位聘任评议委员会要对参加上岗的每位人员进行多项的考核。每项考按要当场打出准确的分数,然后对各项成绩进行累加,最终得出每位人员的总分。当然,得分最高的人并不一定百分之百竞上所报的岗位-评委要根据各业务岗位的性质和业务上的特殊要求、每位参评人员的相关表现确定人选,入围人员名单最终要公示,接受群众评议。
8.科学分流
图书馆在实施职称“聘任制”的同时进行人员的科学分流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改革的初期,为保证单位的稳定,涉及面不宜太大。在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完全确立后,落聘人员的去留成为个人行为而非单位的任务时,图书馆才可实行完全意义上的聘任制。
图书馆对授课能力强、科研能力强的职工要动员他们参加教师或科研岗位的竞争;对馆内职称高、年龄偏大而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又弱的职工可动员他们参加一些次关键岗或重点岗(如古籍室,阅览室、样本室)的竞争;对学历偏低而工作能力强的人员要安排他们进修学习;对业务能力差而年轻的职工要动员他们参加图书馆所属公司岗位的竞争,高校馆的类似职工可参加学校工勤岗的竞争;对弱、病、残还不到退体年龄的老职工可动员他们内退;对图书馆内工作态度不好,而又有一定业务能力的人令他们限期改正,否则勒令退岗。
9.稳定大局
现在是我们国家最需要社会稳定的时期,初襄再好的改革也要服从于稳定的大局,图书馆的职称改革也不例外。
正是因为目前实行的图书馆职称评审制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我们要改革,但改革肯定要触及到很多职工的切身利益。会引起一些职工的不满和抵触,我们一定要十分注意这一点。为此,我们的职称聘任制要以满足大多数职工的要求为出发点。要顾及他们利益的再分配,满足他们要求按劳取酬、能者多劳,优胜劣汰、能上能下、打破铁饭碗、废除论资排辈的最好愿望。我想,只要改革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民众的根本利益,改革过程中又能排除营私舞弊。坚决实行公开、公平、公正、接受监督的十字方针。改革一定会得到人民的拥护,改革也一定能成功。
但改革的初期阶段必须注意稳定大局的原则,要接部就班、循序渐进、随时进行总结、充分发扬民主。
10.分阶段实施
完全意义上的职称聘任制是有条件的,是需要逐步实施,不可能一蹴而就的。现在,我们实施真正的聘任制还不具备必要的条件,如社会完善的养老、失业、医疗保障系统还没有完全独立于单位之外,许多职工一旦下岗则很可能收人丈域、家庭负担加重,这是社会不稳定的最犬隐患,所以改革要分阶段实施。
改革首先要营造必要的氛围。要让职工有个适应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使他们通过现实和社会舆论懂得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人的生存质量在于自己不断地上进和追求,社会的竞争是残酷无情的,多劳多得和能者多劳是天经地义的。
但这个过程不宜太长,几年足矣。与此同时。还要进行持久的改革。但改革初期落聘的人员应以单位内消化为主,过渡时期采用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在改革进行一个阶段以后,改革要进一步深入,要有大的动作和举措。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消除工作和管理中的一切弊端,最大限度地宴现少内耗、步矛盾、少摩擦的工作状态。
一、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整合的作用
(一)资源共享,节约成本
众所周知,无论是建立图书馆,或是建立档案馆,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均比较多,再加上建成后运营期间的维护工作,属于一项非常大的“工程”,不仅会占用大量的资源,而且成本也比较高。不过,图书档案协同管理后,通过共享数据库的建立,不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升相关资源的共享程度,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便利读者,既能满足其借阅图书的需求,也能够满足其查询档案的需求[1]。此外,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整合后,可以避免单一管理中的重复工作,有效的节约成本。
(二)全面满足读者信息需求
在不断深化信息技术发展程度的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也逐渐提升,人们获取信息时,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网络,此种背景下,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整合之后,通过相应平台的建立,读者可以依赖于网络技术及网络平台,按照自身的需求去查询图书或档案信息,而且可以随时随地的查询,促使读者需求被充分满足,而且与读者的多样化要求也相适应。
二、新形式下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整合的方法
(一)建设完善的管理制度
开展一体化整合工作过程中,完善管理制度的构建为首要工作,以全局立场作为出发点,对信息时代中图书馆与档案馆的发展方向准确掌握,建立顺应其发展的管理制度,整合各部门间的资源,并对资源做出合理的配置。同时,管理层应充分的重视管理制度的建设工作,正确的、科学的做出各项决策,并保证决策的可实施性,为一体化整合工作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管理制度建设时,应将实践结合理论的理念贯穿始终。结合图书馆与档案馆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设计开发出合理的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开发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为通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该平台建立之后,能够有效的中图书档案管理资源,提升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及效率,为逐步的实现一体化管理创造充分的物质条件[2]。
(二)制定图书档案管理统一的标准
对于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我国已经形成充分的认识,并在逐步的实现,但由于统一行业标准并未形成,导致实现步伐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与真正的一体化管理也存在差距,基于此,我国应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范,以能充分的共享图书档案管理资源,并真正的做到统一调节管理图书管理的相关部门资源,达到在互联网基础上管理图书档案共享资源,切实的统一开展图书档案管理工作[2]。统一标准制定后,以其为中心,依托于相关的部门,建立健全的信息集成系统,规范化管理各个相关的部门,提升图书档案管理的工作效果。此外,还应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一体化整合中,在此种技术的作用下,实现检索方式的智能化,以对图书档案资源信息做出丰富,促进一体化整合的早日实现,促进该项事业更为繁荣的发展。
(三)构建共享数据库
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建设过程中,重要内容之一即为构建共享数据库,属于根本性的措施。共享数据库构建时,可以购买、引进商业化的数据库,同时充分利用各种相关的途径扩充、丰富信息数据库资源。建设图书馆数据时,可以高校图书馆作为参照,建设具有学科特点的数据库,并具备专题性,如职称论文数据库、外国文学数据库等,并尽力建立各种文献资料的全文数据库,便于读者的使用,而建设档案数据库时,因其客户群基本相同于图书馆,因此建设过程中应避免信息资源的重复,选择具有互补性的信息资源放置在数据库中,提升数据库中信息资源的全面性,以能充分的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真正的实现图书档案的一体化管理工作[3]。
(四)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1.1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管理现状目前各高校图书馆对于随书光盘的管理存在不同的方式:
(1)流通方式。主要是将光盘与书同时进行分类、编目,采用与书一致的索书号,在典藏时光盘与书分开存放、分开借还。这种方式虽有利于光盘的保存,但读者借阅不方便,光盘容易磨损,电脑不易读取。
(2)不流通方式。即将光盘存放在电子阅览室,供读者查检使用。电子阅览室应配备专门的设备,如CDH盒、CD包、CD架等,分类存放,建立目录。这种做法的优点是管理有序,利用方便,减少人为损坏又不易散失,缺点是增加了读者的跑动查检时间,不便于读者随需随用。
(3)网络共享方式。也存在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光盘塔方式,将热门光盘放于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光盘塔中,供读者连网检索。这种方式所需硬件要求较高,前期资金投入相当大。
另一种是web检索方式,工作人员把随书光盘资源镜像到磁盘阵列中,开发主页提供给读者检索,读者可在校园上通过web主页浏览、下载光盘资源的内容进行阅读使用。这种管理方式能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既保护了光盘,又方便了读者。据调查,国内外图书馆多采用随书光盘资源网络化管理模式。而当前我馆随书光盘实行的还是第(1)种传统管理模式,我们急需改变这种落后的管理模式。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自主研发、建立一个个性化的基于Web的数据库检索系统,并与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OPAC有机链接双向融合,同时提供图书及其配套光盘的双重信息。光盘的记录标引可以从编目系统批量转入,只需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新书光盘的建设也不会造成编目人员的重复劳动。系统建成之后,减少了光盘多次外借和使用时造成的损坏、丢失情况,减少光盘因外借造成的时滞,提高了光盘的利用率;使读者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使用,实现了随书光盘内容信息的共享。不仅拓展了图书馆网上信息服务的内容,改善了信息服务的质量,体现了图书馆适应现代网络环境,不断追求技术进步,满足读者丑益增长的多样化信息需求。
2、随书光盘web检索系统的设计
2.1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由学校工作人员的许多读者和需求管理的深入调查和分析归纳出随书光盘系统主要应包括如下功能:
(1)前台服务功能。为在校读者提供服务,主要有资源检索、资源下载及在线运行、资源开放申请及读者留言等。系统为读者提供多种方式进行检索,另外,由于馆藏的非书资源多达几千种,读者对其关注程度不一,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资源同时上网,而是由工作人员定期或按需选择读者访问频率最高的部分资源即可,对于未开放的资源,读者可提出申请。
(2)后台管理功能。为图书馆工作人员管理、随书光盘等非书资源提供便利的途径。主要包括非书资源的与更新(如光盘镜像文件上传等)、定期的新书数据导入、读者请求及读者留言处理以及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本系统最大的特色之一是与原有的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OPAC有机链接,所有的书目及光盘目录数据都是从OPAC系统转入。本系统的新书数据导入功能则为此而设,避免了工作人员对相同数据的重复录入,而在本系统中光盘镜像制作与上传是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如图1为该系统的概要模型。
2.2数据库设计根据系统的功能要求,要管理的系统数据库中的信息包括:书目数据,光盘数据,CD - ROM阅读器CD的发行,以及访问的应用程序等。数据库使用的数据库设计原则衍生的主要部分。由此转换的关系主要包括:bookinfo(附盘图书信息),cdinfo(随书资源信息),uploadcdinfo(已资源信息),bookclass(中图分类对照),cd—req(资源申请)等。系统以bookinfo关系表为入口为读者检索到图书及其光盘的基本信息,并可以书的isbn进一步检索到光盘的目录数据,对于已上网的光盘,还可以通过uploadcdinfo关系表进行网上运行或下载。 2.3基于MVC的系统模型的建立
2.3.1 MVC概述MVC英文Model一View—Controller,MVC结构是为那些需要为同样的数据提供多个视图的应用程序而设计的,它很好的实现了数据层与表示层的分离。MVC把应用程序分为三种对象类型:
①模型:维护数据并提供数据访问方法。封装了应用程序的业务处理逻辑,是应用的核心部分。
②视图:定制模型的部分数据或所有数据的可视图。
③控制器:处理事件。可以理解为从用户视图接收请求,将模型与视图匹配在一起,共同完成用户的请求。MVC模式被广泛应用于web应用开发,它能带来很好的软件结构和代码重用,且易于开发、维护和扩充。
2.3.2系统的MVC模型把确定的随书光盘系统的功能按照MVC模式进行分层,得到系统的MVC模型。
①将直接与用户(读者或工作人员)交互的模块分离到视图层(Viewer),如资源检索入口及检索结果显示页面则属于这一层。
②把数据库以及对数据库的逻辑处理分离到数据模型层(Mode1),则数据库的连接处理、数据检索(包括图书的中图分类检索、简单检索、高级检索)逻辑以及数据更新(包括新书资源导人、资源镜像上传j删除、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等)逻辑都被归属到Model层。
③ 对于用户各种请求的接受处理并转化为对相应业务逻辑的调用,将业务逻辑的处理结果返回给相应的页面显示,这样一些控制流程则交由控制层(Controller)完成。
3、 随书光盘web系统的实现
3.1实现技术的选择JSP + Servlet的+ JavaBeans的是在JS模型的MVC模式的有机结合,在应用程序开发,可以实现良好的MVC系统的功能模型。
(1)系统的Model数据层:全部封装于JavaBean组件(java类)中。
(2)View表示层:由JSP负责处理页面表,下。
(3)Controller控制层:Servlets接受用户在页面的输入以及提交动作,并根据动作指示,调用相应的JavaBean组件,然后根据处理结果交给相应的的JSP页面程序,由它们负责表示。
3.2基于MVC的系统模型的实现上述图3的模型中清晰勾勒出随书光盘系统的功能结构,而JSP、Servlets、JavaBeans与MVC模式之间又具有如此良好的映射关系,至此要实现随书光盘系统功能已经是非常简单的工作。
教育装备队伍由教育装备管理人员组成。本文所述的教育装备管理人员是指教育装备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和图书管理人员。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教育装备管理队伍不被教育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重视,形成当前的被动局面:
1.被边缘化的人群,缺乏归属感
教育装备管理人员属于哪支队伍?归谁管理?全国、各省及各市、州情况各不相同。教育部没有条件装备司,由基础教育二司管理,也没有教育装备所(仅有教学仪器研究所),从1999年至今,国家也没有出台一个教育装备工作方面的指导性文件,基层教育装备管理人员接收不到来自国家高层管理机关指挥的文件和声音。由于没有统一的指挥,各省及直辖市的情况也不相同,有的设立教育装备处,有的设立教育装备中心,有的与后勤产业处合并,有的与电教馆合并,其名称有的带有“装备”二字,有的不带“装备”二字。在四川省,虽然省内设有教育装备处指导装备业务工作,但各市、州大多与电教馆合并,只有少数几个市的教育装备机构没有与电教馆合并。在同一个地市内,同样的装备机构,其职能职责也不相同。在学校,有的管理人员由教务部门管理,有的由后勤部门管理。正是由于管理的混乱,造成装备队伍和管理职责的混乱,从客观上造成了基层教育装备管理人员找不到自己组织的问题,从而缺乏归属感。
2.来去自由的人群,缺乏专业感
由于现在的教育装备管理机构大多是由过去的教学仪器设备供应机构翻牌而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其职能是教学仪器设备的收发运转,不需要太多的专业技术,工作责任也相对较小,工作任务也较轻松,并且由于掌握着物资大权,因此其便成了解决领导干部夫妻两地分居、子女就业和安置照顾对象的场所,没有从业资格要求,所进人员大多没有正规院校的学历文凭,也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和进行上岗资格考核。相反,一些个人素质较好的人员,则常常被调出或安排去从事其他工作。因此教育装备管理人员极不稳定,且整体素质较差,缺乏专业技术知识。
3.没有任职条件的人群,缺乏职业责任感
在四川省的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文件中,没有教育装备管理序列,教育装备管理人员只能评聘实验师系列职称(尽管他们中许多人并没有从事实验教学工作),但即使是参加评聘实验师职称,也没有专门的实验师的任职条件。在评聘实验师职称系列的实践过程中,对实验人员的要求极低,从而造成职称评聘也不能对教育装备管理人员的业务进修提高起任何促进作用,给人们的感觉是评实验师系列职称任职条件低,评不上教师职称的人员才评实验师职称,进而给人以实验师系列人员低人一等的感觉。
4.待遇低下的人群,缺乏荣誉感
在《教师法》第九章四十条中明确指出“其他教育机构,是指少年宫以及地方教研室、电化教育机构等”,教研、电教等被明确为教育机构,而教育技术装备机构则没有被明确为教育机构,在其他文件中,也都找不到教育装备机构属教育机构的文字。在重庆等个别省市有关于教育装备管理人员享受教师待遇的补充文件,但在四川等省市享受教师待遇的补充文件中,只有青少年宫、勤工俭学机构人员享受教师待遇的补充文件,从而造成装备管理机构人员虽然评的是实验师职称,但至今还有一些地方的装备管理人员不能享受教师的待遇。在大多数学校,装备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装备管理人员地位低下,在评先评优、奖金发放等方面往往被遗忘,不能被同等对待或享受同等待遇,从而造成许多人不愿评实验师职称,不愿从事装备管理工作。
二、建设高素质教育装备管理队伍的几点建议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装备管理队伍,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严入口关和把紧出口关,让有一定文化和专业知识技能的人进入到装备队伍来,使进入到装备队伍的人爱岗敬业。为此,要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教育装备管理机构的建设,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切实发挥教育装备管理机构的“规划、规范、协调、指导、供配、服务和监督”的职能
教育部应设立中央教育装备管理所或装备管理司,省教育装备处要突出管理职能,市、县都应设立独立的装备管理所或站,学校应设立专门的装备管理处。通过理顺管理机构,明确装备管理机构的职责,加强装备队伍的建设。
2.明确教育装备管理人员的任职条件,逐步实行资格证书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
首先对教育装备管理人员进行资格认定,在认定的基础上给予任职资格证书,同时对从事某项管理工作的人员实行全省统一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发给上岗证。不具备上岗证的人员不得从事装备管理工作,不得评聘实验师等专业技术职称。对评聘装备管理的专业技术职称,要制定明确具体的任职标准或条件,坚决制止把体弱多病或并无专业技术的人员照顾进装备队伍。也可对教育装备管理人员实行计划单列,人事部门按专业技术岗位编制单独调配。对不适合从事教育装备管理工作的人员要调离装备工作岗位;学校要把懂技术、精应用的年轻人充实到装备队伍中来,促进教育装备队伍的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
3.建立职称评聘立交桥,享受平等的教师待遇
由于教育装备管理的复杂性,应允许装备管理人员评聘多种技术职称。如物理实验管理员可评实验师序列的职称,也可评物理教师的初中高级教师职称,图书管理人员可评图书馆序列的专业技术职称,也可评有关的教师职称,关键是把他们的管理工作与教学工作同等对待。在管理人员评了实验师等职称后,还可允许其在达到条件的基础上评聘相应的教师职称,消除一些条件较好人员担心从事装备管理工作后在评职上的顾虑,让其安心从事装备管理工作,保持队伍的稳定。
4.建立平等的管理机制,将教育装备研究成果纳入相应的职称评审认定范围
四川省教育厅印发的《关于四川省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中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成果)认定范围的试行意见》的通知(川教〔2007〕81号) ,列出了作为四川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论文成果评审参考范围的主要类型,其中在“省教科所、市(州)教科所、省电教馆、市(州)电教馆举办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和教学论文(课件)评选中获奖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课件(成果)和在县(区)教育行政、教研部门和电教部门举办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和教学论文(课件)评选中获奖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课件(成果)”均列其中,但却没有包括教育装备部门组织的自制教具、装备论文等评选的成果,从而影响了教育装备部门的形象,打击了广大教师和装备管理人员从事实验教学研究和自制教具等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教育装备工作的开展。建议省教育厅有关部门将教育装备部门开展的有关活动成果列入教师及相关人员职称评审认定范围。
5.享受同等的教师待遇
目前,教育装备管理人员与任课教师相比,其地位和待遇偏低,职称评定到中级后大多不能再评高级职称,其评先评优、外出培训、参观考察等机会也较少,导致装备管理人员不稳定,甚至产生埋怨情绪,一有机会便想方设法跳出装备管理岗位,难以提高一些能力较强且愿长期从事装备工作的同志的素质。要建设高素质的教育装备管理队伍,必须将高素质的人才吸引进和留在装备管理队伍,且让其享受与任课教师同等的待遇。所谓享受任课教师同等的待遇,就是在评聘职称、晋级、进修、评先及福利待遇等各方面要与其他教师一视同仁,机会均等。首先,要确定其教师名誉。只有承认其是教师,才能名正言顺享受教师待遇。其次,要制定一个完整的教育装备管理队伍工作的评价体系,定期对装备队伍的工作成绩、科研成果进行评估检查和认定,对成绩突出者及时给予表彰宣传,晋升提级,促进装备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第三,学校在评聘职称、晋级、进修、评先等方面要兼顾甚至照顾装备管理人员,使其机会均等。第四,要根据学校规模、当地教育规模和装备工作的需要,配备足够数量的教育装备管理人员,减轻其过重的工作量。第五,切实关心和改善教育装备管理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除了落实兑现现行的劳保待遇外,还应修订或制定更加科学和适应现时环境条件的劳保待遇,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6.提供培训机会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6-0012-05
The Lack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s’ Discourse Right
Liang Xiaojian
(School of Literature,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Abstract] Compar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leading academic journals,Chinese academic journals have great distance in public trust,journal quality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y.It is the basic reason for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s lack of discourse right. The basic method of enhance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s’ discourse right is improving quality.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s should improving peer reviewing system, improving public trust. Management department should improving publication system and evaluation system, selecting and cultivating world first - class academic journals.Management department should creating public welfare database of academic journals,enhancing internet communication ability.
[Key words] Peer reviewing Journal evaluation Database Public welfare
对学术研究来说,学术话语权与学术成果的评价和学术资源的分配密切相关。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平台,是学术话语权发挥作用的重要场域之一。学术期刊通过对学术成果的评价、选择和推荐,对学术研究发展的方向起到引导作用,包括对研究课题、研究方法、研究范式等的设定,这体现了学术期刊在学术研究中的话语权。话语权是学术研究发挥影响力的基础,也是学术期刊的核心资源。在全球化的文化开放和学术交流频繁的格局中,缺乏国际话语权是我国学术期刊的主要问题。这既与我国的经济政治大国地位极不相称,与我国丰富的学术期刊出版资源也不相称。我国学术期刊总体可分为科技期刊和人文社科期刊两大类群,两者的编辑出版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因人文社科领域期刊在期刊评价方面特殊性强,问题更为突出,本文论述从学术期刊总体着眼,但把论述重点放在人文社科期刊。
1 我国学术期刊缺乏国际话语权的原因
我国学术期刊缺乏国际话语权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客观方面的原因如国际学术期刊评价机构的垄断和偏见,这是造成我国学术期刊缺乏国际话语权的直接原因。主观方面的原因是我国学术期刊在功能发挥上与国际领先学术期刊相比有很大差距。学术期刊的公信力、期刊质量和功能等方面与国际名刊相比,尚有差距,这是我国学术期刊缺乏国际话语权的根本原因。
1.1 公信力有待增强
学术评价是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活动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学术期刊的神圣权利。学术期刊学术评价功能和地位的获得,是在与学术研究和学术共同体的长期互动历史中形成的。1665年,世界上第一份以“期刊”为名称的出版物《学者期刊》,是以报道法国和国外出版的图书目录为宗旨的,并不承担学术评价任务。法国《学者期刊》与英国皇家学会同年出版的会刊《哲学汇刊》(后改名为《皇家学会哲学汇刊》)一起,被认为世界学术期刊的鼻祖。19世纪,由于学术研究的繁荣,许多国家成立了由学者组成的专业学会,出版了一大批各个学科的学术期刊,以刊登学术论文和书评为主,在交流信息之外,学术期刊被赋予学术评价的功能。随着学术研究的繁荣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现代学术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体系复杂、规模庞大的社会建制,学术传播与学术评价已经发展为学术研究社会建制带动起来的相关服务业,学术期刊因其学术共同体公共空间属性和与学术研究、学术共同体长期互动的实际表现,成为学术传播的主渠道和各方面都能接受的学术成果评价者。
组织和代表学术共同体对学术成果进行公正评价,优选刊登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是学术期刊公信力的来源,这种公信力一旦丧失,学术期刊就会失去学术共同体代言人地位,随之失去话语权。衡量学术评价是否公正应包括评价制度和评价结果两个方面,即从制度上看学术期刊是否建立了公正合理的评价机制,从结果上看学术期刊是否对学术成果进行了准确的评价。同行审稿制度是学术期刊行使学术评价权利的合法性依据,因此被西方学术期刊普遍采用。事实证明,同行审稿能够将学术成果提交国内甚至国际学术共同体评价,使学术期刊达到本学科研究的较高水准[1]。同时,同行审稿还可以避免由编辑部审稿带来的误判或版面寻租,体现学术期刊学术共同体代言人地位的合法性。尽管审稿制度也存在成本高昂、时效性差、评价质量可控性较差等难题,但基本上利大于弊,因此成为西方学术期刊制度建设中的关键环节。
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审稿制度的主流还是“三审制”。“三审制”是一种与我国出版管理体制结合的审稿制度。我国出版管理体制的核心主要是审批制、主管主办制度和属地管理制度,这套体制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出版主体准入机制和有效的事后追惩机制保障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确保这一目标实现的基本手段就是事前“三审制”和事后审读制度。“三审制”的弊端也很明显,即僭越学术共同体行使学术评价功能,使学术期刊的学术评价被行政权力或商业利益绑架,失去公信力和合法性。一些学术期刊把学术评价作为期刊编辑部的权利,进而把版面作为权利寻租的工具,极大地损害了学术期刊的公信力。公信力不佳的学术期刊,学术共同体代言人的地位尚且难保,何谈取得国际话语权。
1.2 现有主流期刊评价体系难以催生人文社科名刊
国际学术话语权由国际学术名刊掌握。国际学术名刊是按照国际标准和规范编辑出版,有世界影响,能提供独创性和原创性,属国际一流信息源,文摘率、引文率及利用率高,代表世界科学研究现有水平和发展方向的学术期刊[2]。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遴选世界上权威性强、影响力大的学术期刊编制国际权威检索数据库,其中SCI数据库收录期刊反映基础科学研究状况,SSCI数据库收录期刊反映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状况。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统计分析,2012年,SCI收录中国期刊135种,约占收录期刊总数2.25%。2012年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19.01万篇,排名世界第2,占论文总数11.9%。SSCI收录中国期刊1种,约占收录期刊总数的0.02%(该数据库共收录期刊4648种)。2012年SSCI收录中国论文8012篇,约占收录论文总数的3.1%[3]。SSCI收录的中国社会科学论文绝大多数发表在外国期刊上。这反映中国社会科学期刊在国际学术传播中的话语权缺失。应该指出的是,SSCI数据库基本不收录中国期刊的直接原因是评价机构的偏见,也不能仅仅以是否入选SSCI数据库判断一本学术期刊的水平。这一事实主要反映我国学术期刊评价话语权的缺乏,也反映了在现有评价体系之下,我国学术名刊的匮乏。
现有社科学术期刊评价体系难以催生高质量人文社科学术名刊。目前各界普遍认同的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方法,是借用图书馆期刊采购部门使用的学术期刊遴选机制,即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遴选机制。该机制承认引文评价的合理性,并将期刊的被引量化统计数据作为评价学术期刊质量的唯一标准,这也是SSCI等的基本评价标准。某本学术期刊内容在规定时间段内被引次数越多,说明其学术水平越高;被引次数越少,说明其学术质量越低。期刊针对目标读者的特定需求定向传播内容的性质,决定了期刊编辑出版活动除了具有共性之外,还存在差别,类群分析是研究期刊的基本方法之一。学术期刊因其学术共同体代言人的性质不同于市场化大众期刊,对学术期刊的评价也不能一刀切,只要承认学科的分化和综合是科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只要承认学科发展阶段的差异,就应该承认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形式的学科差别。引文评价方式注意到了学科的分化,对不同学科的学术期刊实行分类评估,但引文评价方法主要适用于科技期刊。科技论文的引文来源与发表来源基本重合,使该方法具有一定的自足性。引文评价法没有注意到,学术期刊只是人文学科论文引文的来源之一,而且不是最主要的来源。人文学科论文的引文,多数来自文史典籍或学术专著。学术期刊作为一种学术资源,只为人文学者提供部分资料。期刊数据库引文量化评价方法,因缺少对数据库之外学术资料来源的判断,难以对人文学科学术期刊及其论文水平进行令人信服的准确评价。期刊数据库引文评价带来的错误导向是部分学科论文的引文来源趋于单一化,作者只依靠期刊数据库材料快速生产论文的行为得到默许甚至鼓励,这是产生学术泡沫的因素之一。
引文评价方法有造成优质学术期刊出版资源分散和诱发学术成果评价标准滑落的趋势。学术论文的主要生产者是职业化的学术研究人员。他们的学术论文一般发表在高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主办的学术刊物上,这些是最重要的学术期刊。一些学术资源不足的期刊为了提高引用率,频繁向知名学者组稿,造成上知名学者从重要期刊到次要期刊的迁移和学术期刊出版资源的分散,难以集中优质资源出版知名期刊。长期以来,我国大量主要从事实际工作的论文作者和毕业后不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学生出于评定职称、职务晋升或取得学位的需要,在期刊上发表研究文章。这造成我国出版界对学术期刊缺乏明确的界定。在我国的近万种期刊中,除了部分市场化大众期刊、教辅期刊、小众期刊之外,超过一半的期刊刊登学术成果,大量工作指导类期刊、行业期刊成为学术的重要渠道。学术研究的泛化对学术生态和学术期刊出版生态都产生了影响。非学者身份的论文作者人数众多,论文以实务研究为主,围绕简单主题的论文数以千万计。跟风研究导致论文引用率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增加,成为高被引论文和学术期刊追逐的对象。相反,一些发表在学报上的大块文章因为研究主题的高深和表述的综合性,不能方便引用者寻章摘句,成为低被引论文。这种反差有诱导学术成果评价标准滑落的趋势。
1.3 信息服务意识和传播能力有待增强
学术期刊有两个基本功能,即信息服务和学术评价。信息服务能力是衡量学术期刊话语权的另一指标。国际学术名刊的最大特征是学术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具有很强的信息服务能力。期刊信息服务能力越强,就越受读者的欢迎。我国的学术期刊在信息服务方面与国际学术名刊差距极大。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研究者个人琢磨如何能够的参照工具,而不再成为研究者个人进行学术研究的实质性知识参照[4]。正因为它在满足国内外读者需求方面“不解渴”,所以才缺乏影响力,出现不了国际名刊。没有为读者服务的意识,期刊内容与读者需要脱节、停留在自说自话层次,满足不了国内外读者的学术信息需求,何谈掌握国际话语权?
我国高校、社科院主办的学术期刊,内容绝大多数是综合性的,印刷版的学术期刊出版传播方式是对单篇论文进行统一打包销售,适合科研院所、图书馆等机构订阅提供阅览服务,供多学科科研人员按需阅读。限于科研领域,科研人员个人极少订阅综合性学报。在网络传播时代,学术传播渠道增多、研究人员和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使用期刊数据库中海量的论文资源。网络数据库能够满足读者对学术论文的大数据搜索阅读需求,在对搜索命令的响应中,综合性学术期刊中的单篇论文与专业性期刊单篇论文具有相同的显示概率。数据库增强了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传播能力。目前,学术数据库被商业机构垄断,学术期刊从数据库运营商得到的稿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相当于免费提供网络传播,但读者并没有获得免费的服务。学术期刊的数据库传播能力亟待增强。
2 学术期刊增强国际话语权的应对
增强学术期刊公信力、提高出版质量是我国学术期刊增强国际话语权的治本之道。完善学术期刊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学术名刊是我国学术期刊增强国际话语权的路径选择。建设学术期刊公益出版数据库,增强互联网传播能力,是互联网时代学术传播的必然趋势。
2.1 完善审稿制度,增强学术期刊公信力,提高作者服务水平
审稿是媒体体现编辑宗旨、落实编辑方针、保障内容质量和控制传播效果的一种普遍编辑活动。如果不能对传播的内容进行控制,那么充其量只是一个信息服务提供者,而不是一家媒体机构。在大众传播时代,大众传播媒体一般是专业化的媒介机构,依靠自身编辑记者队伍或采用通讯社稿件进行有组织的内容生产、,审稿不仅是媒体编辑部体现编辑宗旨、保障内容质量的必要环节,而且是传播机构组织管理的重要手段。大众传播媒体的编辑记者为媒体提供的信息产品属于职务作品,其编辑部门对编辑记者的稿件有生杀予夺的权力。我国大部分学术期刊目前实行的“三审制”,是与大众传媒机构一致的审稿制度。这种审稿制度能简化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的组织管理,增强内容的可控性,确保编辑部意图的实现,但忽视了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活动的特殊性,使我国学术期刊的公信力受到质疑。
学术期刊是依附于学术研究和学术共同体的传播媒介,与大众传播机构的内容生产方式有很大差异。学术期刊编辑部门一般没有作者队伍,而是从服务的学术共同体中优选作者和稿件,通过稿酬或约定方式获得投稿者投稿论文的传播权,进行出版传播活动。学术共同体的信任是学术期刊编辑部门从事学术评价活动的合法性来源。学术期刊编辑部只有依托学术共同体进行学术评价活动,才具有公信力,才能提高学术期刊质量。其实现形式必然是同行评审制度。同行评审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完善的制度建设,以保证学术期刊通过组织同行评审为学术共同体服务,真正起到对学术成果进行准确评价和服务作者功能。
同行评审功能的发挥,有赖于完善的制度建设。同行评审制度一般有两种实现形式,即审稿专家和作者背靠背的“双盲”匿名评审和审稿专家公开、作者匿名的评审。“双盲”匿名评审的“利”在于评审专家在匿名状态下(在编辑部是实名的)可以抛开干扰因素,使同行内部评审看起来更像是外部评审,显得更为客观公正;“弊”则是由于评审专家的不透明,损伤了同行评审的公信力。我国实行同行审稿的部分期刊,由于承担着主管主办单位官方学术刊物的功能,同行评审有时沦为小圈子的游戏,成为一种形式主义;一些评审专家出于在匿名状态下评审的免责心理,不认真行使评审职责,使对同一学术成果的评价出现很大分歧,损害评审结果的公信力。相比之下,审稿专家公开、作者匿名的评审更具有公信力,也更具有建设性。这种制度设计也能够增强评审专家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使他们的评审行为更具有建设性,也能破除同行评审的神秘感,促进学术共同体优良学风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定期公布外审专家名单的做法值得提倡。这些外审专家形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外审专家库,使学术共同体能够看到外审专家在学术共同体的广泛代表性,能够增强杂志学术评价的公信力。
同行评审制度不但是学术期刊对学术成果进行评价的合法方法,而且是学术期刊提高内容质量和服务学术共同体水平的基本方式之一。从理论上来说,学术期刊出版资源是无限的,可以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优选作者和作品,以保证其刊登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我国学术期刊提高出版质量的前提是为作者提供最好的出版服务。只有为作者提供了最好的出版服务,才能调动优质出版资源,吸引优秀作者投稿,为读者提供高质量学术成果。
2.2 完善学术期刊出版和评价体系,遴选和培育国家学术名刊
社科学术期刊数量众多、层次不一,办刊宗旨有很大差异,办刊主体多样,还存在综合性期刊和专业期刊同台竞争的面貌,构成复杂的出版体系。使用引文量化数据对这些期刊进行一刀切的评价,不仅抹杀了上述复杂性,无法反映学术期刊体系的真实情况,也难以承担遴选和培育国家学术名刊的功能。不解决我国学术期刊体系的现实问题,采用另立炉灶方式建设国家学术名刊,对提高学术期刊整体水平没有太大意义。要使国家学术名刊具有坚实的基础,应该改革我国学术期刊评价和学术期刊体制中的不适应之处,构建和完善开放、有序的学术期刊出版体系和与之对应的层次分明的评价体系。
学术期刊出版体系应该是开放的,这样更塑造学术期刊的公信力。我国有数十万社会科学工作者,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社科院、党校等教学科研机构,这些机构都办有各类学术期刊。在教育部名刊工程社科学报的作者中,本校占比平均值为41.2%。《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作者的本校占比达到77%。《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作者的本校占比为18.8%,为名刊工程学报中最低。整体而言,社科学报载文的学缘结构较为单一。社科院期刊因与高等院校保有适当距离,被认为在学术评价上能够摒弃高等院校的门户之见,对学术成果实现公正评价,成为高校社科学者发表高质量学术成果的平台。一般认为,社科院系统期刊质量高于高校社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是我国最权威的综合性社科期刊,《历史研究》等分别是史学等一级学科的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权威专业期刊70%的稿源来自高等院校[5],这与社科院系统研究队伍人数较少、高等院校社科学报容量较少有直接关系,但根本原因是社科院期刊的开放度赋予其公信力和话语权。
学术期刊出版体系和评价体系应该是有序、分层次的,这样才能发挥引导作用,有利于遴选和培育名刊。分层评价指的是从学术期刊刊登论文的研究层次不同这一实际出发,把定性评价与引文评价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地评价期刊的学术水平。在横向上,不同学科的学术期刊应分类评价。对那些发表主要不以学术期刊为引文来源论文的期刊,应以学术共同体和学术期刊同行评阅的定性评价为主,参考转载、评论、翻译、文摘、引文等定量评价指标。对那些既主要以学术期刊为引文来源,又主要以学术期刊为主要发表平台的学科的学术期刊,可以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并重。在纵向上,同一学科的学术期刊应进行分层评价。那些主要刊发职业学者论文的高校学报、社科院期刊、学会协会期刊,位于学术期刊金字塔的顶端。同行定性评价应主要以成果原创性和创新性为标准,考察其学术规范性和思想启迪性。辅之以评论、转载、翻译、文摘、引文等定量指标进行评价。那些主要刊发职称论文、学生论文的期刊,行业期刊,专业期刊构成学术期刊金字塔的基础。定性评价应主要以知识性和规范性为标准。可主要由相关职业领域的行业协会以及中国期刊协会行使质量评估职责。
学术期刊既是科研工作的龙尾,又是科研工作的龙头。增强中国学术期刊国际话语权,培育学术名刊,不仅需要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出版体制改革的配合,更需要学术研究管理部门的支持指导。在对学术期刊进行分层评价的基础上,科技部、教育部、等专项科研基金提供者可对高校、科研院所、学会等机构主办的学术期刊予以重点扶持。根据现有学科需求以及科研机构协同创新的需要,择优培育或新创重点学术期刊,在期刊评价、审稿制度建设、办刊经费等方面予以支持和资助,推动国家社科名刊建设。
2.3 建设学术期刊公益出版数据库,增强互联网传播能力
增强互联网传播能力是我国学术期刊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必然选择。在满足网络时代读者对大数据学术资源的需求过程中,目前世界学术数据库商业出版模式已经非常成熟。学术期刊形成了借助数据库的“小发行、大传播”的 出版传播模式。编辑部以较小的发行量满足管理者、作者、科研院所、图书馆等单位的收藏需要,借助网络数据库出版满足读者在线搜索阅读的需要。世界最大的爱思唯尔数据库独步全球,价格昂贵。我国中国知网、维普数据、万方论文等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读秀电子书全文数据库等占据中文学术资源数据库出版的垄断地位。这些商业数据库出版机构,利用全世界或全国学者的学术成果生产数据库产品,再作为最重要的学术资源之一,卖给学者所在研究机构,并且通过技术手段对学术资源的下载进行限制,仅允许购买者在特定的计算机上下载数据库内容。这限制了学术资源的公平开发和利用。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很多学术期刊自建渠道,在官方网站即时更新内容供公众免费下载,通过微博、微信、云存储等网络应用宣传推广期刊内容,但目前学术期刊的自建网络传播渠道非常零散,信息量小,内容不全,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免费信息服务水平和传播能力有待提高。
国家应加大对学术传播领域的资助力度,仅仅为学术期刊和学术著作提供部分办刊经费,使其能够组织出版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是不够的,还要让这些宝贵的学术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在网络数据库出版环境中,为了让公共资助对学术期刊和学术著作出版的资助惠及学术界,进而服务社会,成本最低、效果也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术期刊和学术著作的数据库公益出版。学术期刊数据库公益出版,是指在网络数据库出版环境中,作者或出版机构将研究成果提交给公益性的学术资源数据库,供国内外研究者和公众免费下载和阅读。无论从互联网逻辑,还是从学术期刊“小发行、大传播”理念和实践来看,我国学术期刊免费传播趋势已经比较明朗,但在功能发挥、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上还远未成熟。从功能上来看,目前学术期刊的自建网络传播渠道非常零散,信息量小,内容不全,其检索功能与传播力与商业学术期刊数据库相比不成气候。从发展模式看,我国的学术期刊免费传播主体大多是零散的学术期刊出版者,近年开始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资助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等上线运营,这是与商业学术数据库以及开放存取数据库不同的新模式,有待进一步检验和完善。目前的学术期刊公益数据库遴选期刊的标准不明确、数据库存量较小、版权问题被悬置、数据库功能简单,无法与商业学术期刊数据库比肩。学术资源数据库公益出版和传播的来源遴选机制、质量控制机制、版权管理机制、绩效评估机制等,都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发展学术资源的数据库公益性出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总之,我国学术期刊缺乏国际话语权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学术期刊在公信力、期刊质量和传播能力等方面与国际领先期刊相比,尚有差距。提高出版质量是我国学术期刊增强国际话语权的治本之道。要完善审稿制度,增强学术期刊公信力;完善学术期刊出版和评价体系,建设学术名刊;建设学术期刊公益出版数据库,增强互联网传播能力。
注 释
[1]尹玉吉.中西方学术期刊审稿制度比较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42(4):201-216
[2]朱栋梁.我国学术期刊创办国际学术名刊探讨[J].湖南社会科学,2007 (1):203-205
[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 2012 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27-34
为促使隐性知识转移,各行各业采取各种激励措施或体制上的改变来构建良好的知识转移体系,并导入新科技、组织资讯、知识的分类进行知识管理,建立知识分享的文化。情境作为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对知识和知识管理的重要性逐渐得到认识和重视。本文尝试从情境知识的观点为切入点,发现影响知识转移的关键点在于知识转变过程中忽视了情境。
1知识转移的技术观和社会观
当前,关于知识转移的研究都在探讨如何通过现代技术促进知识转移,并在实践中利用技术提高知识的传递,强化知识管理。如科技接受理论强调改进科技的功能,增加使用者愿意应用科技的程度。Storey强调知识管理需要一些条件,如科技的架构、专案管理的技能及组织高阶层管理者的支持,以增加使用的意愿。Davenport主张在导入知识管理系统前,须先建立良好的知识分享文化。也有研究者从社会的观点说明知识转移导入的组织问题,Brown把对知识管理系统拒抗的原因归咎于组织忽略与科技整合过程的沟通、合作的社会程序。Hohham指出知识转移是一种沟通的过程,知识不像商品可以自由传递,学习知识的时候,即知识转移时,必须有重建的行为,而且要具备应有知识,才能完成转移职称论文。
Prusak认为知识转移包括知识传递和知识应用两个过程。知识转移有知识发送方和接收方两个主体,客体是知识,客观条件是传输的途径,目标是能够利用知识来指导行为。接收知识意味着对信息的充分理解,并能够据此采取行动。
最近一些研究逐渐地在知识管理中应用情境,如文献[6]设计的KnowledgeScope知识管理系统,把以过程为中心的情境信息保存在知识库中;文献[7]研究了以设计情境为中心的设计知识管理方法;文献[8]研究了虚拟协同工作下的知识情境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开发了基于Web的协同系统。
上述研究虽然涉及了情境知识研究领域,但研究局限于技术方面。笔者不否认从科技、组织及社会观点下对知识管理系统的贡献,但这些观点不足以完全合理解释隐性知识为何不能有效转移。本文探讨的是一种非结构化知识,是需要跨领域相互交叉的知识,这种知识必须与当时的情境互动,才能启发突现的知识,这就是情景知识。研究认为只有从情境知识观点才能合理解释隐性知识突现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力求深入探索情境知识的性质以及显性知识号情境知识在本质上的差异,从而证明情境能够促进隐性知识转移,达到知识的创造、储存、转移及应用的目的和作用。
2情境知识的特质
隐性知识与个人的经验及当时的情境有关。根据情境知识的复杂及难以描述的特性,对情境知识处理得宜,确实可以促进情境知识转移,缺乏互动情境就会妨碍情境知识突现。隐性知识的隐蔽性和唯一性,属于意识范畴,具有不完全客观性的特征。研究发现情境知识同样也不是完全客观的,它是与个人或集体根据过去的经验对当时情境的认知,经个别或共同思考认定的结果,它与当时的情境具有密切的互动关系。因此,情境知识不仅具有隐性知识的特质,而且还具有半衰期非常短的特质。由于情境重现的机率很低,隐性知识必须与情境结合才有显性的机会。由于不同情境所造成的结果不同,而且出现时间非常短暂,因而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做的不是期盼某一种情景出现来诱发隐性知识的突现,重要的是让组织成员持续地经历各种不同的情境,才能不断累积这些情境知识,只有人、社会、实体情境不断的互动,从情境中体会,才能实现情境知识触发隐性知识进而解决问题。
3情境知识观点下的知识转移及其重要性
首先要辨识出知识转移过程的媒介(情境),才能促进知识转变的模式。显性和隐性知识的转变,是一个互动及其复杂的过程。Mdumolu指出,隐性知识会依赖当时实际情境所产生,而立即反应出适当的行动。因此,我们认识到情境知识埋藏在个人或群体间,具有历史背景的脉络渊源的事实。研究发现,实现隐性知识转移必须满足一个前提两个条件才能达到隐性知识的转移目的。前提是有合适的情境;条件一是分享和继承,条件二是奉献。隐性知识隐蔽性很强或是绝密的知识,不会公开传播,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文化在逐渐消失甚至失传。继承就是为了分享,完成隐性一显性一隐性的传递过程,更好地发挥知识的作用。奉献对隐性知识持有者而言,奉献的结果意味着个人献出了最有价值的资产。因此,隐性知识的转移方法,不仅仅是要有吸引人的奖酬机制,最重要的是要在组织成员的信任下,才能顺利地推展知识管理。这样就引入了情境知识概念,如果失去情境知识这个前提,探讨隐性知识转移是非常困难的。
知识转移要考虑知识、知识转移主体及其相关情境、转移的方式。知识可以通过文件或人际互动来转移知识,通常使用结构化的格式确实对知识的转移及知识累积非常有用,实际上仅有少数情境才能被清楚地描述。比如一个预期外的复杂方案的确定,由于是从未发生类似的情况,既没有现存的案例也没有先前的经验,而且大家知道这个预期外问题若不即刻解决,则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这就需要大家在一起讨论并配合当时的情境相互启发,商定解决方案,这是特殊情境下激发式的转移隐性知识。事实说明,当时的情境确实会引起隐性知识的转移。研究发现,虽然可以用文件方式记录问题解决方案以及当时的情境及实体现象,但是无法记录隐性知识互动的过程,因为在这样的情境下激发出的隐性知识是极为短暂的。这样的例子很多,在每个人的身上或有发生,比如你遇到一个多年未见的同学,怎么都想不起来,可是提到多年前的某一情境,马上就会清楚地想起。这个简单的例子说明,相关情境可以调动人的思维,激活隐藏在记忆深处的知识。如果缺少情境,那么隐性知识或将埋没甚至消失,可见情境对知识转移的重要性。
4知识与情境的关联度
按照知识和情境结合的程度可分为两类:第一类知识与情境的关联度不高,也就是说,既使没有类似的情境,也可很容易被理解并转移,例如操作手册;第二类知识与情境具有高度的关联,这种知识就是情境知识。这种知识必须提供类似的情境,隐性知识才可以被完全理解并转移,否则就可能产生隐藏或误解。
研究资料显示,当隐性知识被迫分类、编码成为显性知识时不可避免出现情境上的差异,被迫转移的隐性知识实际是失去知识的价值,即使存储到知识管理系统,也不能有效地转移知识。如果采取强制获取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这样一种情境会产生隐性知识人为设计化和一般化的结果。转移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掺杂太多情境,因而形成不易转变为显性知识的事实。目前在多种数据库里,都可以检索到大量的论文,研究这些论文的价值,结论是隐性知识并不是来自数据库而是来自于经验。
现在认识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本质上的不同:①情境知识是可独立于复杂情境的知识,可以有效重复使用;②情境知识是与情境高度相关的知识,如果缺少或不同于当时的动态情境,除非使用者有经验或具有共享的知识背景,否则很难掌握抓到隐性知识的诀窍。以情境知识的观点,如果情境被简化、省略,情境知识就丧失了真实性和价值性。
5基于情境的知识转移运作机制
在知识转移社会化情境分析运行步骤中生成情境,创设情境知识的基本要求是能引进对知识的认知冲突,形成持久的知识、知识转移动机,提示新旧知识的联系,开发信息要素,以利自主建构情境知识认知的路径。
5.1知识转移情境体系运行机制的框架设计
根据系统学观点,机制是保证系统运动有序的程序和力量的总和。运行机制是指系统内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式及其运动原理和内在的、本质的工作方式。
知识转移情境运行机制将其各种驱动力作用于配套协作结构要素后,促进知识转移和配套情境体系的各种效应产生,并最终转化为知识转移体系显性竞争优势。情境知识运行机制在知识转移中将起着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在理想状态下,有了良好的情境运行机制,甚至可以使知识转移接近于一个自适应系统,在外部条件发生不确定变化时,决策者能自动地迅速作出反应,调整原定的策略和措施,实现优化目标。
情境知识运行机制通过情境与知识相互作用的方式,把国内外社会化目的“新结合”引入情境知识运行机制体系,对知识转移的多元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作为在多种实现知识转移目标的可行方案中进行分析和决断的一种快速反应体系,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情境知识运行机制为知识转移发展指明了方向。简言之,情境知识运行机制就是以情境为中介,结合目前知识管理领域进行情境描述,引导未来可能发生的场面或途径,以知识社会化、国际化目的为大情境,以政府调控为导向,以区域间协调发展进行知识转移为最终目标,协助决策者作出适当的选择。随着知识国际化要求,自动翻译语音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应用于语言翻译,同时也呈现语音背景所具有的文化、习惯或社会规范等信息,情境促进国际之间的知识交流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构建知识转移可能发生的情境,满足情境知识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是当前研究知识转移的一项关键课题。情境知识运行机制描述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情境化就是知识、知识转移过程等与情境匹配的过程。在知识主体从事知识产生创造等活动时,将其所处的情境与其所产生创造的知识通过关键技术整合为一体,通过情境形成情境知识。知识的组织存储把集成情境在内的知识进行建模描述,并存储于情境的知识库中,在知识主体从事知识共享应用等知识活动时,将其所处的情境匹配到相关的知识中,通过情境增强知识转移条件,形成情境的知识库,拟定知识转移未来情境中的愿景,通过反复的理论和实践,形成较完整的情境技术,建立并模拟未来知识转移的可能情境模型,通过情境获取知识,达到知识转移在社会中的新定位。
5.2情境知识运行机制模块分析
情境知识运行机制主要是指以情境知识为核心,通过政策协作、制度协作和技术协作、文献资源协同和大学与科研院(所)进行配套知识转移,对知识社会化的总需求的变化做出反应,以使情境知识体系的综合知识竞争能力达到最大化。围绕政策协作、文献资源、技术协作和制度协作进行扩展与反馈,构建出知识转移情境运行机制匹配模式,如图2所示:
情境知识运行机制强调了系统中社会需求之间的相互协作,这种协作将使系统产生出某一个子系统各要素不具有的功能和结构。要求系统中的要素在完成其自身功能时要以体系整体发展、提升体系的综合竞争能力为目标,进行整体决策。
5.2.1政策协作政策协作主要是指将针对配套情境体系相关政策的需要进行有效协作,并采取措施提高知识转移。政策不是简单组合,而是政府以推动知识转移发展为目的构建的配套、协调的政策情境体系。
5.2.2文献资源协作文献资源协作是针对情境配套的图书馆文献资源进行有效的协作服务。图书馆利用先进技术和手段走协同建设、资源共享、联合服务之路,形成合力,建立特色数据库扩大传输功能,拓宽服务范围和领域,全面提升文献信息保障水平。建立科学的、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虚拟参考咨询系统。
5.2.3技术协作技术协作是指在利用技术创新实现知识增长的过程中,从技术的开发到最终通过创新知识实现知识转移的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技术对知识转移适应能力和设计配套情境潜力做出判定,从而决定其选择的技术创新能否使知识转移产生和发展,这将直接决定关键技术被采用的方式,也将影响知识转移的方向、速度和规模。
5.2.4制度协作制度协作是指在知识转移实现的过程中,知识转移必将打破原有制度的框架,重新确定新的制度体系对现有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配置以及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的过程,制度是知识转移成功推进的保障。
5.3情境知识运行机制的完善措施
5.3.1完善运行机制的基础在知识转移中配套情境中的各个主体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对于已有相关产业之间的情境知识体系的建立,要努力形成知识和情境紧密配合、专业分工完善的个人知识定位情境体系,改善目前知识转移配套情境能力弱的现状。
5.3.2完善知识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机制的完善,离不开信息服务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信息与管理服务的核心功能是为推进配套情境的知识转移的发展提供信息和管理服务平台,促进技术和知识信息的交流。
5.3.3加强主体间的沟通与交流有意识加强相互的学习、交流与合作。情境知识运行机制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体系,如何把情境与知识转移结合起来,将关系到其在未来的竞争能力。因此应加强与外部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以加速自身知识、技术的更新与循环,包括与国际、国内同行和相关组织之间的合作,绝不能受地域的限制。提供这样的情境,对提高知识转移质量和效率是一个重要途径。
情境知识运行机制成功运作的关键因素是——情境与知识转移相吻合。知识转移是否顺利不仅受到知识本体特征的影响,也受到知识所处的情境约束,并随着情境差异而表现出或强或弱的转移难度,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知识转移的成败。由于知识情境范围不同,即文化、战略、组织结构等差异,有的知识或许根本就无法在源单元和接受单元之间实现主体变更,如果由于目标不明确或受外界因素影响而进行知识转移,则势必或无法顺利转移,或转移后知识、知识转移社会的新定位与情境不匹配而运行不畅。因此,知识转移情境机制对知识转移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StoreyJ,BarnettE.Knowledgemanagementinitiatives:Learningfrom
failure.JournalofKnowledgeManagewant,2000,4(2):145-156
[2]DavenportTH,KalahrP.Managingcustomersupportknowledge.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1998,40(3):195-208
[3]BrownJS,anizingknowledge.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1998,40(3):90-111
[4]CliveG,NigelC.Developingmanageriallearningstylesinthecon-textofthestrategicapplicationofinformationandcommmticationstechnologies.InternationalJournalofTraining&Development,2001,5(1):22-34
[5]常荔,邹珊刚,知识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科研管理,2000,21(2):13-19
[6]KwanMM,BalasubramanianP.KnowledgeSeope:Managingknowl-edgeincontext.DecisionSupportSystenrs,2003,35(4):467-486
[7]杨涛,肖田元,张林鳢,以上下文为中心的设计知识管理方法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4,10(12):1541-1545
[8]KakabadseNK,KaKabadseA,KouzminA.Reviewingtheknowl-edgemanagementliterature:towardsataxonomy.JournalofKnowl-edgeManagement,2003,17(4):75-91
[9]NidumoluSR,SubramaniM,AldrichA.Situatedlearningandthesituatedknowledgeweb:Exploringthegroundbeneathknowledgemanagement.Journalof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2001,18(1):115-150
一、 社会资本理论概述
社会资本概念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于1980年提出,“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体,他们与或多或少制度化了的相互认识与认知的持续关系网络联系在一起……通过集体拥有的资本的支持提供给他的每一个成员”他关注的是个人通过参与群体活动不断增加的收益以及为了创造这种资源而对社会能力的精心建构。
普特南则将社会资本与民主自治结合起来研究,他认为社会资本主要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他强调信任、规范、网络对组织的重要性。林南则认为社会资本是“镶嵌在社会网络中可达到(accessible)的资源”
做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笔者更关注的社会资本如何对学生产生影响,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此研究不足,更多的学者仅仅停留在社会资本对毕业生就业有影响的层面,至于我们该怎么办,则研究不够。而如何从大学生培养的角度来思考的则更少,很少有学者将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分层结合起来去研究。目前国内对社会资本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本文重在探析社会资本包括哪些要素及大学生分层培养模式的构建。社会资本一方面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网络,不同人社会网络差别很大,这又对其行动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是指在社会网络中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有的能够与其他人良性沟通、合作共事、确立信任,而有的则孤僻封闭、难得相处、缺乏信任,不管一个人专业技能有多高,如果这方面存在问题,也必然影响其人生价值的实现。
二、 大学生社会资本分层现象
从社会资本视角出发去思考当代大学生培养问题,我们便会发现社会资本的不同使大学生产生了明显了“层化”现象,一部分学生沟通能力强,社会网大,能够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而有的则交往险隘,封闭孤独,疑心重,难得与人相处,甚至出现了严重的人格障碍。 同时,社会资本对就业有很大的影响。根据笔者学生管理的实践,也发现社会资本丰富的学生在专业选择,竞聘学生干部,社会兼职,实习单位的选择以及就业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主要体现在这些学生有着较大的社会网络,信息渠道多,社会动员能力强。相反一些学生则因为家庭、性格、专业等原因导致他们社会资本贫乏,表现为封闭,交往圈子狭小;信息封闭,缺乏发展机会;社会动员能力差,就业渠道狭窄;自卑胆怯,缺乏闯劲等。而就业单位更乐意聘用社会资本丰富的学生,他们更能为岗位创造价值。
三、 社会资本视角下大学生分层培养路径的思考
(一) 把握大学生分层现状,实施分层培养机制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即便是同一个专业的学生,他们的人生理想和就业趋向也是极为不同的,往往是一个专业的学生兴趣多样,人生规划千差万别。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差别,试图用刚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去教育所有的学生,结果导致很多学生厌学情绪严重。以湖北民族学院社会学专业为例,该专业自2004年招生以来,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由于学生对专业了解不深,第一志愿报社会学专业的很少,多数是学校调剂的。这导致学生出现严重分化现象,每届学生中大概有约20%的对社会学专业较感兴趣,可能选择继续攻读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约60%左右的学生想报考公务员;约20%的学生会选择到企业工作。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那些想报考公务员和到企业工作的学生普遍对社会学理论类的课程不感兴趣,对其他课程兴趣也一般,特别是到了大三、大四,一些学生上课往往带着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的训练资料看,甚至逃课去图书馆看这些书。 (二) 积极搭建学生素质拓展平台,搭建社会网络,积累社会资本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培养学生应该“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那些热爱参加社会实践,沟通能力强,做事能力强的学生成长得快。通过实习,他们不仅提高了实际做事能力,而且积累的社会资本也往往对于他们的就业产生了直接促进作用。通过这些实践,相当一批学生扩大了社会网路,积累了社会资本,扩大了信息来源,其中多人因为有社区实习工作经验,在恩施招聘基层干部考试中以优异成绩胜出。这也证实了一些学者的观点,“从求职者的角度看,运用社会网络获得职业信息,是一个理性行为。”
(三)完善实践教学制度,构建多层次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实践证明,实践教学对于学生能力培养十分重要,各个专业都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见习和实习工作。近年来我们学校通过完善《湖北民族学院实习工作管理办法》《湖北民族学院师范教育实习管理细则》等制度,构建多层次实习基地,完善实习方案,严格执行实习计划,加大实习督导,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水平。特别值得指出是学校的师范专业和医学专业的实习工作扎实严谨,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了就业率和就业层次。笔者认为,对于那些不想从事学术研究,学校应该更加注重他们动手能力培养,这必须通过实践教学来解决。在调查研究中,我们也发现很多学生因为在实习单位表现突出,毕业时候顺利留到实习单位工作,特别是师范专业和医学专业学生居多。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这其实是学生在实习中建立起来的社会网络产生了作用,能够留下来的往往是与实习单位的领导和同事建立起了信任关系,积极进取,作风过硬的学生。
(四)注重学生情商培养,促使学生积累社会资本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发现那些性格好,人格健全的学生往往积极向上,他们善于接受新事物,敢于迎接挑战,能够很好地与人相处,这些学生参加工作后往往发展得很顺利。因此,笔者觉得情商不同会导致社会资本的差异,表现在一些学生虽然会读书,但是人际交往知识贫乏,沟通能力低下,社会圈子狭窄,信息封闭,这必然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当今信息社会,其实不同群体之间形成了巨大的信息鸿沟。大学生群体也不例外,有的大学生信息富有,有的则相当贫乏。那些情商高,社会网络大,信息渠道广的大学生往往借助镶嵌在网络中的资源得到了更好发展和良性就业。那么怎么才能培养情商呢?笔者认为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适应性能力,鼓励学生审慎地冒险;不断尝试新鲜事物,培养包容性品质;养成良好的性格,能够与人融洽相处;培养自我控制能力,能够有坚强的意志;李开复在《做最好的自己》也指出,“真正成功的人士并不是仅仅靠知识、创意等外在素质赢得成功的,他们成功的关键在于,他们具备了某些最为根本、最有价值的素质或品格”,他进而提出了“成功同心圆”,即“首先拥有正确的价值观”;“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包括积极、同理性、自信、自省、勇气、胸怀等”;在笔者看来,李开复博士其实也是讲的情商的重要性,情商对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学校应该采取措施重视学生情商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主动积累社会资本。
结 语
总之,大学不能回避大学生中实际存在的分化现象,应该引导学生做好人生规划,并在此基础上设施分类培养机制,有针对性地做好不同类别学生的成长指导。基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成长和就业的影响,要切实采取措施注重学生社会资本的积累,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培养学生主动积累社会资本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红云.社会资本:布迪厄、科尔曼和帕特南的比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4)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2
我是一名基层电视节目主持人,一名县级台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套用时下较流行的一个词叫“非著名”节目主持人。但基层不等于低层,让更多的人听到看到认可我的声音、形象,成为著名的主持人是我的理想,“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也许我的理想不一定能够实现,到了退休的年龄就从主持人岗位退下来,但是我一定能做一个想当将军的好兵,坚守自己的阵地直到最后一刻。也就是说,当一名合格的基层电视节目主持人,是我一直努力而且一定会实现的理想。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呢?刚参加工作不久就有写点理论性文章发表的想法,但我一直没写,是因为不敢写也不会写,刚从事主持人岗位没几年,哪来的经验和体会去写理论性的文章啊!如被前辈专家们看到,还不气歪鼻子笑掉门牙。如今我从事基层电视节目主持人工作也有十七个年头了,虽然没有取得什么值得炫耀的成绩,但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借着这次写职称论文的机会,谈一谈如何做好一名基层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经验体会吧。
许多从事基层新闻宣传岗位的人都知道,在县级台由于受编制体制、岗位设置等原因影响,许多节目主持人都是身兼多职,要出外景采访,主持各类专栏节目和不同主题的活动仪式、晚会现场等,辛苦固然辛苦,但这也恰恰为主持人提供了很好的炼锻提高机会,我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做的。我要谈的也是我这十几年从事电视节目主持工作过程中,如何从适应到干好这一岗位的。
一、以生活为源泉,了解生活,把节目主持得生动精彩
电视作为当今大众最多接触和接受的媒体形式,已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视节目主持人自然而然成了观众天天见的朋友,既然是朋友就要为观众所接受,现在节目主持人的表现还不能都让观众满意,这种“不满”起因于我们有些主持人缺乏应有的文化底蕴,不常读书、看报,在主持一些娱乐类栏目时,凭借几分小聪明,讲个笑话,调侃几句,以博得观众几声廉价的笑声,而真要主持专业性强的节目时,就力不从心了。多年的工作实践,我深深体会到,一个节目主持人仅仅具备应有基本素质,良好的外在形象是不够的,要想真正为广大观众所接受,必须时刻努力,不断学习,培养高尚的情操,良好的修养,丰富的学识,正直的品格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才会创造和形成自己的主持风格,才能使一个节目主持人有他独有的魅力。做到这一点不易。我在做节目电视主持人的开始几年,也是拿着编导写好的稿子,照本宣科,充当“傀儡”角色,往往在主持节目中显得极不自然。因为一边主持节目一边要在脑子里想背好的主持词,常常出错,要重新录制,弄得自己和录制人员都累。后来虽熟练一些,但也未摆脱不够流畅自然的感觉,观众反响平平。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渐渐尝试着走出录播间,跟随编导记者深入采访一线,同编创人员一同去了解生活,直到后来我可以参与节目创作构思、编写,贯穿整个栏目的采、编、制、播过程。
专题节目《渔家生活》是我主持工作中一档跨度较大的片子,15分钟的节目容纳了较多内容,时间、空间跨越性大,每次深入渔家采风过程中,我都仔细观察渔民的生活,在心里模拟主持人出现的形式。美丽的海岛天远海阔,水碧山清,风光无限,千里海上牧场上渔家汉子耕海牧渔,驾船荡舟,渔歌唱晚,满载而归。这些渔民的生活画卷使我灵感如泉,有时我以采访者的身份出现,时而我把自己设计成渔家儿女中的一分子,以一个从事海上劳作的渔人身份出现,一边动手干,一边凭借自己现场感觉去生动自如地解说蓝天、大海、白云,去解说搏击大潮的渔家好汉,带领群众致富的养殖能手,勤劳善良的渔家大嫂,将不同类型的节目内容用亲切朴实的语言叙述成一个个完整、真实的故事。节目播出后逐渐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认同、赞许的声音不绝于耳,节目收视率也逐步提升。在上级台组织的优秀节目评选中多次获奖,通过这样的尝试我深深体会到做为一名合格的节目主持人,应把自己完全深入群众中去,溶入生活海洋的深处,吸取生活中取之不尽的营养,丰富自己,提高自己,才能欣赏到生活中真正的美丽景致。
二、充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用真情打动观众,做品德高尚的主持人
主持人要有新闻敏感性,善于发现自己身边有新闻价值,能够产生良好社会效益的故事。
二OO三年夏季,我们采访了一对常年参与爱心捐助,从事个体经营的夫妇,并将这对夫妇的事迹及时向社会进行了宣传,采访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这对夫妇前不久曾资助过一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贫困女童,小姑娘的名字叫文静,才10岁,正是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的年龄,然而病痛让这位小姑娘无法象同龄孩子那样尽情的奔跑欢闹,由于家庭特殊原因,小文静和母亲两人相依为命,她的母亲靠打零工的微薄收入和政府救济金生活,根本无法负担给孩子治病的高昂费用。如果错过治疗最佳时机,小文静的病将难以治愈,幼小的生命将有可能随时终结,几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把小文静面临的困境做成一期专题节目进行报道,呼唤社会各界都来伸出援手,帮助小文静彻底治好疾病的想法在脑海中形成,我迅速和同事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与大家达成共识,很快我们就打听到了文静家的住址,当我们采编人员一行提着小礼物来到她家里时,恰逢文静刚放学回家,书包还背在肩上,正在逗一只小狗玩。当镜头对准她的时候,小姑娘怯生生的躲到母亲身后,但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一直注视着我们,眼神中除了羞涩,分明还透露着渴望得到帮助的眼神,当时我的心情难以平静,病魔摧残着无辜的女孩,我们能为她做些什么?以最快的速度把专题节目完成,向社会求助,尽快的治好小女孩的病痛的愿望更加强烈,我要用手中的话筒去挽救小文静即将早逝的生命!回到台里,我在录播间坐在话筒前,几乎是一气呵成将这部名为《救救小文静》的专题片录制完成并播出,片尾,在人们熟悉的《爱的奉献》的旋律声中,我饱含激情,希望大家都伸出友爱之手,让爱的阳光播洒到每一个角落,用爱心去拯救这个花季女童走出困境。节目播出后,一时间电视台和当地红十字会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饱含温情的款物从四方涌来,有的观众直接来到电视台一边擦着眼泪一边捐出爱心款,感谢我们为小文静做了一件好事。很快,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小文静和另外两位需要救治的贫困儿童用这笔善款成功进行了手术,如今小文静已是一位健康漂亮的中学生了。
通过这次采访我深有感触,一个主持人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对社会和观众倾注极大的关切和真情,才能把节目办精办活,办到观众的心坎儿里,如此以来节目主持人才会使自己的性格魅力和自身形象丰润饱满,充满生命力。在08年我县为支持汶川震区同胞而组织的《五万海岛人同献报国心》赈灾募捐晚会上我再一次用自己的真情成功主持了整场晚会,用实际行动为遥远灾区同胞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一个合格的主持人应时刻注意学习和积累,做学习型人才
古人曾经说过:“书为心画,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类思想最直接的表达,主持人的艺术其实就是一门语言艺术,主持人如何把握语言艺术,使自己的语言艺术富有魅力,这就要求主持人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时刻注意汲取书本上,社会中一切可以获得的营养,博闻强记,融汇贯通,无论天文地理、政治历史、诗词歌赋,还是风俗人情、方言俚语都要涉猎。人的精力有限,要想做所有学科的专家是不现实的,但学科力求广泛,学识力求广博,做一个大家常说的“杂家”,是一个专业主持人艺术人生中应不断探索和追求的。我还没做到一个“杂家”,但我一直在向这个目标努力,读书看报是我从小就有的爱好,尤其是做了主持人以后,爱好加上工作需要的促动,使我形成了对身边书籍和一切印成铅字的东西都有爱翻翻看看的习惯,这无形中也增进和丰富了自己的学识和语言,尤其是在主持专业性较强的节目之前,翻阅和了解相关专业书籍是必做的事。由于多数节目是录播的形式,所以我能够较轻松的把握栏目所要表述的内容,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参与主持的由我县承办的二OO七年“两岸情・妈祖缘”大型“妈祖文化交流活动”,由于是现场主持,活动时间长,空间跨度大,对主持人的专业素养要求很高,活动期间又邀请了众多全国各地、海内外宗教界知名人士,妈祖信众,演艺界名人,规模空前,压力也很大。我县是妈祖文化交流中心,又有北方影响最大,香缘最早的妈祖宫庙,因此,我对妈祖的传说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主持此等规模的主题活动,仅靠这点积累是远远不够的,怎么办?时间紧、任务重,我一头扎进图书馆,尽可能多的了解和搜集相关资料,又去请教妈祖文化专家,同时还收集了不少充满情趣的民间故事、奇闻轶事,并做了资料卡片,熟记于胸,然后根据活动程序安排,对每一个主持环节,都进行了仔细推敲,将了解到的妈祖文化宗教知识合理的穿插其中,丰富了主持内容,正是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活动举办过程中,我顺利的完成了现场主持任务,没有给观
众有断档、空白、冷场的感觉,得到了组委会的肯定。虽然较好的完成了这次任务,但在专业知识的准备过程中,让我有“临时抱佛脚”,“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对知识需要日积月累的重要性感触颇深。
国内研究主要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信息差距及其社会影响。而新近的调查发现,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差距超过信息差距的总水平,同一城市中的不同群体间存在显著的互联网信息差距,而且还呈现出加剧的倾向。需要从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需求与认知能力出发,结合我国的互联网发展模式与特征,探讨治理差距的对策职称论文。
本文首先区分互联网信息差距的不同层次。在此基础上,具体阐述我国城市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状况与成因,以促进就业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明确治理差距的政策思路,基于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的具体情境,提出分阶段的治理措施。
2 互联网信息差距的三个层次
虽然已有文献尚未明确划分其过程的层次性,但可以从中发现,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涉及接入、使用、获益能力差距三个层次。
2.1 第一层次接入差距
以欧盟的互联网调查和美国商务部的系列调查为代表,许多研究根据创新传播理论分析了互联网接入的发展过程。研究发现一国的不同社会群体开始接入互联网的时刻、饱和率水平都有显著差异,可以用图1所示的分层模型来表述:
群体A属于信息富有者,是一国最先接入互联网的群体,该群体中的个体接入比例最高;群体C是信息贫弱群体,开始接入互联网的起始时刻最晚、群体中仅有较低比例接入互联网之后就不再有新增的采用者。
2.2 第二层次使用能力差距
不同群体的互联网使用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使用能力包括基础性技能、结构性技能两个层面。基础性技能即对网上文献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英文水平,主要是通过基础教育取得的;结构性技能是使用互联网收集信息、加工数据等方面的能力,包括使用超文本以及各类软件等工具的能力,建立在基础性技能之上,主要通过信息技术培训与学习取得。参与网络游戏、浏览网页与设计图文、开展网上交易之间的技能差别是显著的。基础性技能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结构性技能持续变化。
2.3 第三层次获益能力差距
互联网使用能力在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的辅助下,形成获益能力,即运用互联网支持工作、改善个人生活等方面的能力,是在信息社会中生存的一种战略性能力。综合已有研究,本文认为互联网使用能力、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和获益能力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获益能力差距最难以缩减。由于掌握的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差异,即便在使用能力等同的条件下,图1中的群体C从互联网使用中获得的收益也低于群体A和B:
3 我国城市互联网领域的信息差距现状
3.1 我国互联网发展模式与信息传播特征
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建立在政府推进和外来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政府一信息服务组织一用户自上而下的信息服务体系。自2005年后,我国互联网快速普及,正处在快速扩张初期,开始向农村渗透。2009年普及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截至2009年12月已有网民3.84亿,成为人口最多的网民国家。区别于发达国家的一个关键性变化,是产生了多样化的互联网应用方式创新。除电脑之外,手机、游戏机、电视机等,都已具备网络接人能力,手机和电脑共为互联网信息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互联网随身化、便携化趋势日益明显。持续更新的互联网媒介,推动了我国信息传播向分众化、个人化方向发展。
3.2 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
我国城市信息贫弱群体主要包括城市户籍的无业与失业人员、在业低收入人员等以及农民工两类。
3.2.1 城市互联网接入差距
根据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2008~2010三年中,我国总体互联网接入率在持续增加,网民城乡结构对比基本没有变化;而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接入率远低于平均普及率,其中农民工的接入率明显低于城市户籍信息贫弱群体的接入水平,几乎没有提高,如表1所示:
3.2.2 城市互联网使用差距在以上海、广州和北京为代表的大城市及其周边城市中,同一城市中的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互联网使用差距。以互联网发展全国领先的北京市为例,包括流动人口、郊区农民在内的各群体的信息化水平可分为高端、中端、低端三个层次,所占人口比例分别是9%、37.6%、53.4%。各群体之间在收入水平、电脑拥有率、互联网接入、上网时间长度、网络应用方式等方面差距较大。高端群体网络接人率近100%,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广泛使用电脑和网络,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超过30小时,网络应用水平高;中端群体电脑拥有率超过五成,网络接入率近50%,平均每周上网时间13小时;低端群体电脑拥有率低,几乎不能上网、没有邮箱。占人口半数以上的低端群体包括城郊农民、下岗与无业人员、残疾人、家庭妇女以及农民工,传统媒体仍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虽然缺乏国家层面的量化数据,北京市的互联网应用结构作为一个参考,部分反映了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数量以及该群体与其他群体间的互联网使用差距。
3.2.3 城市互联网获益差距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网络应用产生的价值很有限。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制度环境缺乏稳定性、组织机构快速变迁、个体流动性大幅提升,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服务需求主要涉及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生活服务等方面,而利用互联网提供上述服务,在我国仍处于初始阶段。第24次CNNIC互联网调查指出,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因回避社会现实而上网的倾向,超出主动的互联网应用,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企业管理人员等则与之相反;农民工与办公室职员在网上教育、网络银行、电子商务等应用的普及率上有巨大差距。第25次CNNIC互联网调查发现,与我国整体网民相比,手机网民中农民工和城市无业、失业人员所占比例更高;而手机上网中使用率最高的应用是聊天,达到71.5%,信息贫弱群体从互联网应用中获得的利益十分有限。
4 我国城市互联网差距成因与治理
4.1 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成因
在个体层面,低教育程度、职业状况、收入水平以及对互联网的有限认知是我国城市互联网接人与使用差距的四个主要成因,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对产生互联网获益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CNNIC历次调查发现,个人不上网的两个主要原因依次为:缺乏上网所需的技能、不具备上网条件。国家统计局的《2009年农民工监察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外出农民工中初中文化程度比重占64.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3.5%,以从事低收入的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几乎没有在岗位上获得信息技术培训,制约着该群体对互联网的使用。我国市场化定价的互联网接入费用每户平均77元/月,网吧上网费用平均44.8元/月(第22次CNNIC互联网调查),网络接入价格占收入水平较高。城市户籍的信息贫弱群体的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略高于农民工,但是也难以支付市场化的信息技术培训和网络接入费用。信息贫弱者获取信息的途径以先赋性社会关系为主,链合关系短缺,导致其社会支持系统薄弱,难以通过使用网络获得利益。
在社会层面,农村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城市公共信息设施的难以获得性,是造成农民工、城郊农民这两个细分群体低接入率的两大外部主因。信息资源供给存在制度性缺失,是城市信息贫弱群体获益少的主要原因。信息贫弱群体对信息服务的类型和定价决策以及信息内容和传播形式没有实质性影响,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对符合信息贫弱群体需求的信息资源整合不足,未能支持这一群体的就业、学习、生活事务。4.2 治理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政策视角
城市信息化的本质是建立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良性互动,改善城市交通、教育、安全与公共卫生、社区服务等,促进城市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公众的深度参与。我国城市信息贫弱群体数量庞大,与其他群体间存在较大的互联网信息差距,城市信息化进程缺少坚实的社会基础。在缺乏外部干预的情况下,现存差距将会加速扩大,互联网差距会与既有的多种社会分化相互渗透,导致信息贫弱群体难以参与信息技术手段支持的社会活动,加剧这一群体在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劣势。
已有研究发现,仅采用技术性思路,例如改善互联网基础设施、降低互联网接入费用、提供网络技能培训等技术性措施,不足以缩小群体间的互联网信息差距。自2000年以后,相关政策设计开始转向社会性视角,在采用技术性政策措施的同时,从信息贫弱群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发展障碍出发,通过社会政策,向这一群体赋权,使之形成自我发展能力。治理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涉及教育、就业政策与信息化政策等多个领域,需要提高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使用能力和职业技能,增加其社会资本,完善公共服务,使这一群体获得更多利益。一个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公私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共同治理互联网信息差距。
5 治理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思路
需要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建立一个社会矫正机制,缩小我国城市群体间的互联网信息差距,改善信息贫弱群体的就业与生活状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5.1 治理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战略目标
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社会基础还较为薄弱。本文认为,我国治理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目标应具有阶段性,以提高接入率为基础,设定近期和长期目标,见表2。
5.2 治理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对策
5.2.1 近期的治理措施
改善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可获得性。应加强城市公共网络端口建设,将学校、图书馆、社区学习中心等接入互联网,使信息贫弱群体能够接触网络。建议以民政部门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各地区的社区学习中心为依托,通过社区、居委会统一管理,借助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向各类信息贫弱者提供廉租或捐献电脑、免费或低收费网络服务;各地区应探索将城市公共网络资源向农民工开放的模式,改善他们对网络的获得。应融合网络与传统媒体,整合从中央到地方的已有信息资源和服务,向信息贫弱群体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渠道。
提高互联网使用技能与收益。目前面向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化培训存在多方投入、多头管理、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应鼓励信息技术培训机构、用工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以及开展就业支持计划(例如国务院扶贫办的雨露计划)的政府部门进行合作,结合就业需求(无论是正式或者非正式就业)设计教学内容,使信息贫弱群体通过培训提高信息使用能力,增强这一群体在就业市场上的灵活性。
5.2.2 长期的治理措施
强化信息化的社会基础。应推进竞争政策和普遍服务政策,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互联网接入费用;根据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把握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趋势,为本土产业技术创新形成包容性空间,继续推进信息无障碍标准,增强缩减信息差距的技术基础;借鉴国外经验,重视全民信息技术教育,避免信息差距的代际传递。
提高信息服务质量。采取措施促使各类信息服务主体承担社会责任,要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中文网络等媒体对信息内容加强自律管理,创建符合信息贫弱群体需要与认知能力的信息内容。重点是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公共信息服务的用户导向性,使城市信息贫弱群体能够获得关键性的公共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