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社会控制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2)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从组织构架上保证业务经办的安全畅通,在部门、岗位之间形成即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体系。
(3)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要强化经办机构组织文化建设,有计划地开展遵纪守法、职业素质等品德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二)社会保险经办业务运行风险是未按照政策或未按照业务规程办理业务带来的风险,就要在业务操作流程上做到规范化、制度化。
(1)社会保险经办业务要严格实行授权制度,只有取得授权的工作人员方可办理社会保险业务,未经授权不得办理,同时要实行授权备案制度。
(2)要建立业务复核制度,对于缴费基数核定、人员参保信息录入、修改以及待遇计算等社会保险业务,如果只有经办,没有复核,很容易造成工作失误、错办甚至故意违规的现象,譬如,授权一个业务经办环节(岗位)办理参保登记审核、信息录入和变更信息维护、待遇审核、待遇计算等业务,虽然对单位和个人提供了方便,但由于缺乏对岗位权利的制约,极易产生弊端;另外,对于外部人员采取欺骗手段冒领社会保险待遇的情况,如果实行单岗,在经办人员未能及时发现问题的情况下,就会将外部风险转化为内部风险。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风险,需要建立业务复核制度。
(三)对于财务管理风险,要加强会计核算,严格财务管理,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1)对于未按规定将基金缴入财政专户、各险种未实行分户管理,相互拆借资金的现象,要建立明确的会计操作规程,分险种设账,单独核算,避免相互挤占、挪用基金的现象发生。
(2)建立分工明确的岗位责任制,财务会计部门应设立会计负责人、记账、复核、出纳和财务网管等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范围,财务收支审批实行分级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越岗代办,出纳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录工作,财务印鉴、票据、空白凭证实行专人管理并有登记,会计人员轮岗或调离时,必须严格履行交接手续。
(3)完善账务核对制度,对不同账务应定期核对,做到账证、账账、账表、账实相符。
(4)为及时发现经办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问题,要建立内部审计监督体制,经常性地开展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对于信息系统存在的风险,通过制度控制手段,在数据传递过程中,减少人为干预,实现信息的事前、事中控制。社会保险费征收数据、待遇支付数据交换,尽量通过与社会保险费代征(代收)、机构专线连接,采取数据不落地处理;基金财务数据尽量由业务系统产生,通过开发内控监督系统和软件,实现监督方式信息化,有效增强事后控制的效率。
二、“内控”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目前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单位负责人要高度重视,亲自抓制度建设,随时了解内控制度的执行和各环节履行职责情况。
(2)各级社保经办机构要经常性组织参保企业开展业务培训,让广大社保业务经办人员都树立起安全意识,提高工作责任感和防控风险能力,通过法制宣传,起到警示作用。
(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队伍建设,采取授课以及座谈等形式进行专业培训,经常开展讨论和交流,提高内控监督人员的业务能力。
(4)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逐级、逐层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发挥各级社保经办机构的作用,实现内控监督体系科学化、程序化、制度化。
(一)基础控制
基础控制是保证企业实现内部会计控制的首要基础,是通过会计活动与会计程序记录一切符合法律的相关经济业务,确保会计业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发现错误时及时采取方法解决并加以记录。
(二)纪律控制
纪律控制包括内部稽核和内部牵制两个方面。其中内部稽核是指由企业内部专门设定的审计部门,对会计主管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内部审查和核实的工作。内部牵制是通过对企业人员进行职责化的工作分工,在工作中能够起到相互监督和制约作用的工作安排。
(三)实物控制
实物控制是针对保护企业内部物资财产的完整与安全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在实施中包括检查入库、出库手续等,只有建立科学的保管检查制度,才能使得企业物资得到有效的保护。
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
企业内部会计基础环节薄弱,在管理过程中混乱,造成会计信息不完整或缺失的现象发生,都将不利于企业的稳健发展,这些都是由于没有健全的会计控制规范制度造成的。
(一)重视程度不够
在市场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情况下,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已经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在经营中的管理理念和规章制定已经难以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人员对于会计控制制度的认识还很薄弱,仍旧用传统陈旧的方式对会计业务进行记账和算账。很多企业没有对会计控制制度进行实践运用,在很多会计业务的往来中,还是照章办事,导致控制制度失去监管性和严肃性。有些管理人员甚至会为了一己私利,对记录的会计业务弄虚作假,造成会计处理出现无章可循的现象。
(二)控制制度不健全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滞后,不能对相关的会计业务进行规范和监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很多企业根本没有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往往是依靠企业家自身对经济市场的掌握能力和经验积累,做出会计业务指导和规划,这些企业家通常不熟悉会计业务,更没有树立实行会计控制的意识。第二,很多企业将内部财务制度与会计控制制度相混淆,这就容易造成会计核算监督行为的不准确性和随意性,将不能更有效的反应企业经济状况。第三,当今社会是电子商务的时代,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中,要想取得市场竞争的有利地位,就要实行会计电算化手段,建立会计控制制度,才能对企业所产生的经济业务更好的顺应时展。
(三)监督管理力度不足
企业内部监督管理是会计内控制度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将会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帮助企业进行自我经营管理。但是我国目前企业的内部监督管理工作实施的力度不足,并没有发挥和履行真正的职能。内部监督管理部门如同虚设,多数状态下名存实亡,影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意义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发展和规范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企业稳健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就要大力完善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创新。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更为复杂,承受的竞争压力更为激烈。
(一)会计控制是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于调整的阶段,但是经济发展的平均速度却远高于其它国家,进入国贸组织后承受着国内与国外双重竞争压力,致使企业处于劣势的发展态势,发展受阻,举步维艰。企业要想在复杂的环境中成功的生存下来,就必须从企业内部开始转变,要调整企业发展的方向,建设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而财务管理是支撑企业正常运转的重中之重,所以企业要加快开机控制制度的建设,争取让企业早日实现规范化运行。
(二)会计控制是社会经济环境提出的要求规范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为了顺应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完整的会计控制制度可以保证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可以避免与其它企业之间产生恶劣竞争,造成不良影响。会计控制制度可以保护在发生经济活动时的供应商、客户、债券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有助于企业树立威信和形象,实现诚信社会的发展。
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目标
我国财政部在2001年的文件中明确规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规范建设目标,第一是为了帮助企业规范会计行为,确保会计信息和资料的真实和完整。第二是为了消除风险隐患,及时发现和制止舞弊行为带来的不良影响。第三是为了贯彻和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标准和要求,遵循严格的法律制度。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处在利害关系群体中的是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这两类群体的会计控制建设目标有所不同。企业所有者的目标,是为了规范经济业务发生过程的行为,是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的完整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是为了总体提升会计业务的质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决策机制,使得决策方案具有科学性,保证企业经营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得以实现,要利用规范的会计控制制度规避风险,树立风险意识,保证企业资金及财产的安全性,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有效性,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信用等级。
五、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措施
(一)改善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企业内部的管理机构是建立规范会计控制制度的基础,要通过改善内部的治理机构来改变企业会计控制不科学、不合理的现状。明确企业管理人员的职责,平衡管理者和执行者的关系,成立监督管理部门,都是为了会计控制制度建立奠定的基础。
(二)制定实施性高的会计控制制度在制定会计控制制度时,应当全面的考虑企业的实际状况,不能脱离实际,制度的建立一定要适合企业的发展和运营。在制度之前,还要了解和熟悉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要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规范化建立,要结合各种经济业务的发展规律,和内部岗位的责任划分,要有针对性的对企业关键的经济业务进行更为严格的控制。
(三)控制会计控制制度建设的成本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会有一部分影响力小的业务发生,对于这类经济业务的控制成本要降到最低,不用花费过多的人力和物力,只需要适当的进行严格的监督控制即可。一些经济业务的发生相当繁琐,会影响整体经营管理的运行效率,在实际情况中就要针对这种情况适当的做出权衡和选择,制定特别的制度对其进行监管。
目前,关于矿难、劣质产品危害消费者身心健康、伪劣药品夺人性命、重大环境污染等由经济活动引起的社会悲剧时常发生。那么,这些损失由谁来承担?是政府?还是由企业的股东、经营者承担无限责任?如果是政府承担,那就等于由全体纳税人承担,那么这种非自然原因的、由个别企业的经济行为所导致的人为灾难为什么要由全体纳税人承担后果?而股东、经营者是自然人,能承担的经济责任的能力是有限的。让黑心的矿主、企业经营者以及腐败的政府官员承担刑事责任,也无法对无辜的受害者进行经济补偿,或对污染的环境进行事后治理。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环境不确定性等原因,仅靠政府的直接管制还是不能完全阻止社会损害的发生。本文具体探讨了如何通过采用金融手段保障社会损害得到赔偿,进而有效控制社会损害的发生。
社会损害及其控制
社会损害是指企业的产品或其生产经营活动给社会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包括对环境的损害、对人生命健康的危害以及对财产的损害,这些损害可能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导致的,也可能是产品导致的。这些后果本应由对社会造成损害的企业承担,但由于有限责任制,在损害发生后,往往企业破产,无力对这些损害进行赔偿,最终这些本应该是企业的内部成本就间接转变成了外部成本。
避免社会损害发生的办法有两种:第一,依靠政府采用各种政策、规章、措施进行管制,一般的做法是由各相关部门(如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环保局、安监局等)对企业进行管制;第二,依靠道德教育,提高经营者的道德修养。但是,事实证明,仅靠这些还远远不够。所以,要更有效地解决社会损害问题,事后的惩罚与事前的管制同样重要,有时可能效果更好。事后的惩罚也有两种:一种是法律严惩,由造成社会损害的当事人承担法律责任。另一种是经济严惩,由造成损害的当事人承担经济赔偿责任,也就是说,谁污染,谁治理;谁生产的药品、食品致人死亡,谁赔偿,谁的煤矿发生矿难,谁负责赔偿死难家属。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事后严惩不仅能够惩罚社会损害者、补偿受害者,而且能够警示潜在的社会损害者,促使企业事前采取措施防止社会损害的发生。
采用金融手段的必要性
由造成社会损害的企业承担事后赔偿责任,是一种社会成本的内部化原则。社会成本内部化是指由成本的制造者自己承担成本,不把成本留给社会。这种成本内化原则无论从经济学的角度,还是从法律的角度来说,都是勿庸置疑的。内部化社会成本不仅体现了公平的原则,而且还起到威慑作用,警示潜在社会损害者小心防范以避免损害发生。但是,即使是最不容置疑的责任在实际操作中也可能会因为企业破产或公司解体而无人承担。
通常情况下,造成社会损害后的补偿成本都是巨大的,企业无法承担,往往会申请破产。破产后,造成社会损害的企业就不需要承担全部责任,受损者也就无法得到全部补偿。更复杂的情况是,企业预期到只需承担有限责任,事前就会采取措施,例如增加负债、剥离资产、尽可能多的分配利润以减少利润盈余、避免一体化政策以保持小规模、把资产转移到海外,以此来增加破产的可能性,避免事后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从而外部化社会损害成本。
企业对社会造成的损害往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损害才会被公众发现。在被要求承担损害责任之前,企业有足够多的时间创造利润(这些利润没有扣除潜在的社会损害成本),并在损害被暴露之前,逐步剥离资产,或者完全解体,清算其资产。
由于破产等原因,企业自身不能承担全部损害成本。如果把这些成本留给社会,显然不公平,也有损于资源配置的效率。更严重的是,如果企业预期到不需为社会损害承担责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就不会对社会责任给予足够的关注,反而会肆意的掠夺资源,牟取私利。因此,采用金融手段保障社会损害得到赔偿至关重要,不仅能够弥补受害者,而且能够控制社会损害的发生。
控制社会损害的金融手段
社会损害一旦发生,后果非常严重,造成损害的企业往往会破产,逃避责任。如何解决损害得不到赔偿的问题?事实上,经济的快速发展或多或少都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发达国家解决社会损害问题的一些做法值得我国借鉴。政府可以制定法规与政策,间接引导企业采用金融手段保障损害的赔偿,而不是直接处理这一问题。社会损害发生后,可以采用第三方连带赔偿责任、财务担保等金融手段来保障社会损害得到赔偿,并促使企业事前采取充分的措施控制损害的发生。
(一)第三方连带赔偿责任
如果企业没有能力承担社会损害的赔偿责任,谁最应该承担该责任呢?那些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得到利益的相关者应该承担责任,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经营者、投资者、产品代言人、产品经销商、原料供应者、控股公司等。这些利益相关者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直接受益者,在企业存续期间获得了相应的报酬,而这些报酬中隐含了对社会的损害成本。所以,由这些利益相关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有一定的合理性。法律通常也要求这些企业的合作伙伴承担连带责任。而且这些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不以其过错为前提,也不以其行为是否引起了损害为前提,当然其承担责任的大小与其过错程度也不成比例。利益相关者为了避免事后被牵连,事前就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可能涉及的社会损害进行监管,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损害的发生。
虽然由这些利益相关第三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可以保障受害人的利益,并对损害的发生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但是这一办法还是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这些利益相关者具体应该包括哪些?虽然这些利益相关者事先得到了一定的报酬,但是这些报酬是其投入要素所得,让他们承担多大的责任才是公平的?股东、管理者等个人承担责任的能力是有限的,合作伙伴虽然责任的能力强,但是因为一个企业的行为拖垮了另一个企业,这显然也是不合适的。其次,这种连带责任会增加契约各方之间的交易成本,包括事前的契约订立成本与事后解决责任分担的成本。最后,连带责任会影响企业的投资、融资等决策。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二)财务担保
财务担保指要求可能会对社会造成重大损害的企业事先提供证明,保证其有足够的资金来源,能够承担潜在的社会损害责任。在财务担保的要求下,经营者只有事先提供了财务证明,企业才能取得合法资格。财务担保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可以采用保险的形式,也可以采用付款保证书的形式;可以自己提供担保证明,也可以通过购买取得;可以是私人提供,也可以是政府部门提供。财务担保的具体形式有以下几种:
1.保险单。保险单是企业从银行购买的保险合同,企业支付保险费,保险公司承诺按照合同条款约定,赔付社会损害。当潜在的损害不确定时,通常采用保险单的形式。如果采用保险单的形式,那么不管企业是否有能力承担赔偿责任,保险公司都负责损害赔偿。
2.履约保证书。履约保证书是一种付款保证书,通常也从保险公司购买。如果购买的是履约保证书,只有在损害企业没有能力承担责任时,保险公司才负责赔付损害。通常在损害结果是确定的情况下采用履约保证书的形式。
3.信用证。信用证是银行依照企业的申请开立的、有条件的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银行一般在开立信用证之前,会根据申请企业的财务状况要求企业提供不同程度的抵押或存款保证金。损害发生后,只要符合信用证条款的规定,银行就要承担付款责任。银行赔付后,再由企业付款给银行。当企业无力偿还时,银行则承担损失。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6-0247-01
从建筑设计诞生的时刻起,徒手绘制图纸便成为了所有空间设计相关专业重要的(甚或曾经是唯一的)表现手段,它以表达设计意图为根本目的,通过传统绘图媒介,如纸、水彩、水粉等工具,绘制逼真的效果图,以期趋近于真实的表现设计师的设计构想,具体包括了空间场景中的色调,相关构成元素的材料与质地,科学的空间透视关系,以及符合真实世界的尺度比例关系等等,最终,满足空间功能使用者对完整空间设计的视觉观看。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与影视动画技术成为了当今时代空间设计表达的新兴工具与媒介,如本世纪初,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设备的不断更新,计算机空间设计表现进入了井喷式的阶段,硬件日新月异的升级,3dmax,Photoshop vray,SU,liumion等制图软件的逐次换代,致使更加真实、快速与易于修改的计算机制图在空间表现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有取代手绘制图的趋势。面对着如此现状,手绘在专业体系中应处于何种位置成为了亟需考虑与解决的问题。现阶段的手绘课程较多的停留在传统审美范畴,仍以如画性表达为其根本目的,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景观“表达出一幅美的场景”都是难以改变的宗旨,虽有快速表现或是新兴材料与技法的引入,表达如画性方向从没有改变,正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环境美学所对如画性提出的质疑,二维画面的如画性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对三维空间本质属性的整体理解与认识,过度的色、形、质的表达掩盖了对空间与功能获得真实与更为贴切的感受与体验,从而使空间设计过程陷入恶性循环。
此外,手绘是设计师进行灵感表达与设计思考时的方案推敲工具,体现了设计师个人的思想轨迹与设计能力,手绘亦是设计师与甲方、同行、助手和制图人员之间沟通的工具,这些功能都反映了手绘与人的精神领域活动的紧密关系,可以说,手绘乃是思想与灵感的外化与物化。针对这一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是急功近利的想法成为了主导手绘学习的重要障碍,在以研究生考试或“简化型”设计(泛指不以使用功能的特殊性、个性研究为目的的设计类型,此种设计多为一案多用式或借鉴式)表现为功利性目的的驱使下,为了立竿见影的得到效果,一种快餐式的“手绘模式”已经在广大空间设计类学生中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并形成了经济化的商业运作链条,从绘制形式、用笔工具、线条造型、透视技法、构图位置等全方位的以订制和模式化的手段灌输给了近6、7届的学生,此种大面积、广泛的教育模式的扩张,虽能在较短时间内显现出效果,但从长远来看仍然孕育着恶性循环的结果,放眼看去,成千上万的学生绘制着同样的树形、人物、配景,同样的笔触,同样的着色体系,同样的空间形态与构成元素……不仅抹杀了个体的创造性力,长时间的积累之后,势必使学生无意识的接收了错误的、非艺术的学习、思维模式,这对于中国设计行业整体的创新和转化能力将是一场灭顶之灾。对快餐式手绘教育另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是此种负面力量已经渗透进了空间设计教育体系,某些教师甚或是已经成为了此种模式的牺牲品,在其从业历程中,所有工作以能够快速见效为重心,日常生活中不注重个人审美能力与艺术修养水平及绘画表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快餐式的世界观决定了其生活、工作过程、目的的方方面面,因此,势必在讲授手绘表现课程中选择了“快速见效”的表现方式,无形中本应该成为高质量、精英化的教育的重地,反倒成为了推动快餐文化的另一股重要力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003-02
当前的高等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实际期望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众说纷纭的另一面是缺乏有效的实际解决措施。站在控制论的角度,我们可以将高等教育视为一个交互的过程;教师、学生、教育管理者等关键角色分别从自身的需求和利益出发,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依照合乎规则和生活实际的理性选择,共同造就高等教育的质量效果表现。
目前,教育研究中大量讨论的质量标准、教育目标、教育方法、高校的绩效评价等内容,实际上更多的是主要体现为这个互动过程之中的具体控制、操作或者状态测量方法。一些研究者提出了采用控制论方法进行教学质量控制,但这些研究无一例外都倾向于简单地将控制论的基本原理推向教育活动这样一个社会性集体心理活动,并不能利用控制论原理给出明确的数学模型,达成良好的控制效果,因而只能停留在简单引入反馈控制的管理流程,实现形式“规范化”的层面。在此思想基础上,教育管理工作者们特别偏好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服务业中应用的解决思路开展教育管理工作,表现出僵化运用量化指标建立考核体系等。最典型的表现体现在各大院校中普遍开展的大学教学评估、专业评估、年度教学考核、年度科研考核与聘期考核,社会上广为流行的大学排名、专业排名、SCI/EI检索结果的数量拼比等,但其实际应用效果与负面效应有目共睹。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利用控制论分析高等教育过程,并找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控制方法。
一 控制论的本质
控制论在本质上是研究动力学问题的一种方法,既研究在力的作用下,对象系统的状态变化规律,以达到或跟上期望的控制指令要求,如图1所示。显然,倘若不能明确界定高等教育活动中“力”的来源,则无法明确控制产生作用的根源或机制;倘若对象系统的状态无法明确地以定量描述或者无法测量,则无从感知对象系统的当前状态,无法保证控制过程的稳定性与可预见性,甚至无法保证控制的结果是否是预期内的结果,因而对象系统将无法或无从及时、正确地施加“力”的作用调整自身的状态,去达成期望的控制目的。
比如多数单位奖励SCI/EI检索的初衷是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进而以高水平的科研来提升高校教学内容的层次与质量,但政策的实际效果却有可能发展为培养单纯的SCI/EI数据刷新者,与科研或教学毫无关系。某单位甚至曾有一年65篇SCI收录论文的罕见记录诞生,类似现象在其他单位也并不罕见。在对高等教育活动运作规律认识不清的条件下,简单套用控制论原理采用某个或者某些指标开展“反馈控制”,很可能出现事与愿违的现象,无法提升高校教学质量。
二 控制论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过程
1.高等教育的参与主体与动力来源
事实上,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活动,具有明显需求导向的特点。参与高等教育的主体可以按角色与地位,简单区分为三大类:教师、学生、教育管理者。他们都有各自显著不同的诉求,例如,除开教学工作任务本身外,教师还存在论文等级、科研项目与奖励级别、科研经费额度等方面的显著需求;学生则面临就业方向、业务能力、业务以外活动等各种现实需求;教育管理者则面临着投入产出比、毕业生就业率、学校排名与经费划拨等方面的评测管理需求等。不同的需求指向会引起不同的行为选择,进而决定
――――――――――――――――――――――――――
* 武汉纺织大学2014教研项目“纺织机械特色专业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学与创新开发能力培养”、武汉纺织大学2014课程建设项目“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探究式课程)
教育活动的过程与结果。在多数人的经济利益或现实工作考虑外,还存在满足单纯科学兴趣与纯粹教书育人愿望的需求;部分学生求知、求真、探索的需求;部分教育管理工作者为高等教育事业真诚服务的需求等高尚需求。与之对应的更还有满足人天生而俱的懈怠工作的惰性需求,尽量少承担责任与担当的官僚习气需求等负面需求等。所有这些需求,是我们能在工作生活实际中切实感受到“积极性”的根本。
真实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应当就是高等教育参与主体各种不同的实际需求,而不是为满足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而采取的各种管理措施,这些措施更应当被当作具体的实现手段,或者说“力”的表达形式或“状态”的调整控制方法。从控制论的视角看,单纯研究采用怎样的标准、方法、绩效评估等手段,无法在原理上解决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水平的问题。
2.高等教育需要达成的质量目标或结果
高等教育需要达成的目标或结果,有个体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等学说。本文中为方便分析高等教育质量滑坡现象的形成机制,不妨取其狭义理解,将其定义为经过特定时间段教育后,学生表现出的相应知识基础与解决对应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即便是狭义的定义也很难被准确有效地进行定量描述,或者说“参数化”,因而各种所谓的指标体系或考核方式虽层出不穷,但又都难尽如人意,结果都定格为数据化一切的僵硬形式,最终由于形式的僵化反作用于高等教育目标本身。教育界对僵化的指标考核诟病颇多,但又无法提出更好的替代方案,只能被动地适应当前的高等教育考核体系。事实上,高等教育承担的职责除了传播知识外,还包括提出新见解,创造新知识,并不断结合时代特点与受众实际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加强教学效果,那么试图将高等教育的质量目标“形式化”或者“参数化”的努力必然是徒劳的,因为被创造出来的对象或创造的过程本身原本就不存在。
为了解决这一困境,目前主流的做法是以貌似“客观”的文献检索工具作为创新知识等内容方面的描述,即脱离对象的内涵与外延而仅考虑其在专业领域内的“口碑”或“重要性”,而“口碑”或“重要性”与传播时间和传播范围的关系更强,与对象本身的关联程度反而有限。例如,国内一些专业的顶级期刊未必会被SCI/EI收录,但国外很多科普杂志或类似新闻报道的通讯却在SCI/EI之列等。对于教育过程的创新,目前尚没有公认的“客观”的“标准”方法进行考察,因而相对显得更加薄弱。
3.控制论视角下高等教育过程中的比较与执行环节
控制系统可分为两大类型:无静差系统与有静差系统。对于无静差系统而言,在正常稳定工作状态下,对于给定控制目标,比较环节应当观察不到任何偏差的存在,既偏差恒等于零。对于有静差系统而言,在比较环节中出现的偏差将会被系统放大,最终的输出结果依赖于对这种偏差的放大,对于给定控制目标,输出结果永远无法稳定在控制目标之上,但处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控制论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过程应当被视作有静差系统,即对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各种测量、考核或者评估结果的解读,将总会“有改进和提高余地”的。教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需要根据对测量结果的解读来决定,如何施加“力”的作用,执行“纠偏”的措施,实现ISO9000基本原则中所要求的“持续改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力”如何进行“纠偏”,或者说控制论视角下的反馈通道。事实上,就任何控制系统而言,反馈决定了这个系统执行结果的性质好坏。
三 控制论视角下高等教育质量的控制方法
第一,加强对教师的科研违规监管,加大惩罚力度。基于以上分析,从控制论的视角来观察高等教育质量控制问题,关键要害应是针对教师科研违规的监管,而非当今层出不穷的若干具体教学与科研指标体系。这能很好地解释本文前面提到的一年65篇SCI论文。这些怪象制造者中的大多数,应当都能成为优秀的教师,但在不合理制度的作用下,大家依靠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实践或积极思考,发现了当前制度下的合理利益最大化方法且收益最高。
第二,建立良好的科研与教学行为标准,保障良好的高等教育环境氛围。纯粹从控制论基本原理看,选择怎样的传感器或监测参数,最终获得的也就是该传感器所对应的监测参数。高等教育目标不能参数化的特点决定了简单运用控制论思想直接运用技术指标体系开展高等教育的质量调控,结果必然也只能是收获技术指标体系所给定刚性的“客观”数据。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直接针对“违规”行为运用控制理论方法,结合理论与实践中发现的各种科研违规与教学违规现象,展开教育监管,既压抑教师的科研违规利益冲动,同时使教师缺乏放弃“备课、批阅作业”等质量保障所必需的资源和时间的利益冲动。在实践中具体的操作是动态的,并因专业、学生素养等不同而不同,但学术规范与规章制度是明确的。这就从原理上保障了我们能有效地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成功运用控制论,其流程如图2所示:
参考文献
[1]袁振国、苏红.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及其制定[J].教育研究,2013(6):4~16
[2]蒋亦华.大学本科教育目标的审视与建构[J].教育研究,2013(3):66~73
[3]刘春荣.用控制论的方法探索高等教育教学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5)
[4]程杉.运用控制论原理 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2):114~116
[5]杜娟、曾冬梅.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闭环系统初探[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1):54~59
[1]乐艳芬等.成本会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王燕.价值链下的作业成本控制[J].财会通讯,2007,(8).
[3]罗绍德.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研究[J],财会月刊,2007,(1)
[4]万寿义.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235-250
[5]韩址清,王洪漠.基于现代价值链理论的成本控制[J].中国农业会计,2005,(2):20-22
参考文献:
[1]蔡晓蓉.战略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探讨[J].商业研究,2004(5)
[2]刘玉凤.战略成本管理及其实际应用分析[J].现代会计,2005年(3)
[3]刘松颖,贾志芳.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J].企业天地,2006(9)
[4]杨玉英.谈战略成本管理[J].包钢科技,2007(6)
[5]李帅红.浅析企业应用战略成本管理方法[J].管理纵横,2010(3)
参考文献
[1]韩新民、靳庆鲁.作业成本计算、作业管理及其在我国应用的现实性[J].会计研究.1999,4(8):55-58
[2]王平心.作业成本计算理论与应用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丁志斌.当前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建筑经济.2002,2(6):71-73
[4]刘学海.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及效应[J].水利发电.2001,2(5):47-49
参考文献:
[1]何大川.三大系统支撑精品项目——结合市政工程特点谈项目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施工企业管理,2006(4):63-65.
[2]王永坤,仲维清,黑瑞卿.基于挣值理论的工程质量、成本、进度集成控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6):639-641.
[3]祝雪锋.项目成本管理及挣值法成本监控研究[D].重庆大学,2005.
期刊根据级别不同,类别不同,价格会有不同。比如普通的省级,国家级期刊,一般2000多字符的文章价格在800元-1000元左右,篇幅长一点的价格高些,而同样是省级期刊的医学期刊,价格则可能一千多元甚至更多。而核心期刊则价格更贵,从几千元到上万元,期刊由于级别的不同,发表的版面费也不同,核心级期刊的版面费比较高,通常在千元以上,国家级和省级期刊的投稿版面费参差不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很多期刊杂志都有合作的机构,这样就导致了相差很多,有的机构打着正规期刊的名义行骗,这个您就要注意了,太低太高的价格都要小心。
那么期刊论文要注意什么?
1、尽量提前 2-3 个月投稿。 一般的学术刊物,从接收稿件到样刊出来,需要 2-3 个月。 如果是核心刊物,则需要半年,或许更长时间。虽然最近几年,有很多刊物变成了月刊、半月刊,甚至旬刊,但还是提前准备为好。
毕业论文是本科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的最后一门课程,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高校非常重视该课程的教学,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了管理。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高校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存在不少问题,质量下滑也是不争的事实,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也影响了学生就业,因此有必要认真剖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学生重视不够
现在有很多学生没有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在思想上不够重视,表现在行动上就是态度不端正,时间不投入,麻痹应付,敷衍了事,东拼西凑,简单抄袭,段落不明,语句不通,格式也很不规范。不少学生不能按时间和要求完成相关任务,再加之,学校管理和要求不够严格,导致学生普遍重视程度不够、完成质量不高。
2.就业冲击较大
大学生就业压力也是影响毕业论文完成的原因。每年的十月份各种人才招聘市场就开始了,一直到学生毕业前。而这个时间也正是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时间段,许多学生流连于这样那样的人才市场,为找工作在全力奔波,那顾得上毕业论文的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五一收假才回到学校,已经接近论文答辩了,只能突击拼凑,无暇顾及质量。还有一些学生签约就业协议比较早,用人单位要求他们在毕业这学期必须到单位实习,学生只得服从,这样学生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完成毕业论文。
3.前期训练不够
有很多学校在毕业论文之前没有安排基本的训练,而对毕业论文有较高的要求,学生刚开始不知该如何下手,不知道如何选题,不知道引言该怎么写、正文应包括哪些部分,不知道如何查阅和引用参考文献。在摸索一段时间后感觉有点门道了,但是没有足够时间用到毕业论文的写作上。
4.教师指导不够
有一些教师教学科研任务重,对学生指导不够,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不多,主动联系学生较少;责任心不强,对学生要求不严,认真细致地指导学生的精力投入不足,做得不够。还有一些学校,由于毕业学生多,讲师职称以下的教师也参与指导,而这些年轻教师往往家庭负担重,自身科研能力有限,指导的学生论文质量不高也在所难免。
5.答辩要求不严
最终的论文答辩把关不严是影响论文质量的重要原因。很多学校在论文答辩的时候,考虑到学生要毕业要就业,对学生论文过程执行得如何、论文水平怎样不能严格要求,基本上都可以过关。这样一届一届地往下传递,学生们就认为毕业论文不论好坏都能过关,在过程的执行上就会大打折扣,给出的论文质量就高不了了。
二、解决的对策
1.设置综合课程设计
为了使学生在毕业论文之前有一定的基础,增设综合课程设计是有效方法。在基础课程学完,关联性较强的几门专业课学习之后,安排一个对前面所学课程进行综合运用的小课题,类似小论文,即“学年论文”。学年论文一般安排在大学三年级,从课题选取到参考文献的引用,要指定专门的老师指导。通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小课题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完成一个具体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查阅资料及书写报告上得到很好的提高,为完成最后的毕业论文打一个较好的基础。根据有些学校的实践调研表明,学生的学年论文完成稿往往是毕业论文的初稿,不仅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来保障学生的写作质量,也大大缓解了毕业生大四时考研和就业的压力,如此“笨鸟先飞”的论文写作安排是值得推广与提倡的。
2.加强写作过程管理
加强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是确保毕业论文质量的保证。为此应设置一个论文写作过程成绩,在最后的总成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甚至较大的比例。从选题开始一直到论文答辩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严格的时间表和具体任务,必须按要求完成。从初稿到最终定稿在规定的时间里至少要提交4个初稿,每一稿的交稿时间要有合理的间隔,将打印稿或手写稿交给指导老师后,指导教师要认真检查,认真批阅,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思路办法,并给出一定的分数,而且要保存底稿,以备查看。4次初稿的得分形成最后的写作过程成绩,凡写作过程成绩达不到要求的(比如60分)不能参加答辩。
3.强化指导教师管理
强化对指导教师的管理是确保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除了对学生严格要求之外,对指导教师也要有相应要求和考核办法。首先要保证指导时间,从选题表任务书的填写、资料的查阅、初稿的撰写,一直到最后定稿和答辩,指导教师至少要集体指导4―5次,要有指导时间、地点、内容等具体详细的指导记录,对个别学生也要及时地跟踪指导。其次,院系教学单位要设置几个检查时间点,要求上交指导记录和批阅过的学生论文初稿,对指导不够认真的教师要及时指出,必要的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处理。另外,也要有一定的奖惩办法,对指导的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好、优秀率高的教师要进行表彰奖励,对指导的学生论文质量较差、达到一定比例不能过关的指导教师要提出批评,直至停止或者取消指导教师资格。
4.严格控制论文答辩
从严控制毕业论文的答辩是确保毕业论文质量的根本。为了对论文答辩以及最终成绩从严把关,答辩应分三次进行,对写作过程、提交的论文等环节都符合条件的先进行第一次答辩,不具备第一次答辩和一次答辩不过关的在一次答辩一周之后进行第二次答辩,第二次答辩不过关的在毕业前夕安排第三次答辩,第三次答辩不过关的不能颁发学位证书。优秀毕业论文只能在参加第一次答辩的论文中产生。
为了控制论文完成过程,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即写作过程成绩、写作书面成绩和最终答辩成绩。
首先对能否参加第一次论文答辩的学生要从严控制,凡写作过程成绩达不到要求的(比如60分)不能参加第一次答辩,并限期整改。在论文答辩的一周前,学生要提交最终定稿的毕业论文,院系组织教师对其书写格式的规范性、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等进行审核,几个教师的平均分值为学生的书面写作成绩。论文答辩应采取指导与答辩分离的办法,也就是指导教师不参加被指导学生的答辩。答辩分为学生陈述和回答问题两个环节,教师应对学生论文的创新点和关键问题进行提问,考察学生论文写作的真实情况和对关键核心问题的掌握处理情况。
尽管目前大学毕业论文有不少问题,但是只要我们采取针对性强的有效措施,学校和院系下决心抓,导师和学生齐心配合,就一定会解决问题,把毕业论文工作做好,使学生的论文有较高水平,为社会用人单位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行 郝大鹏 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3,31,(6),66―69。
[2]邱冰冰 提高本科论文(设计)质量的途径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7),120―121。
[3]柴文妍 王皖贞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实践与探讨[J].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1,21(3):60―62.
【关键词】控制论;内部控制;COSO报告
一、控制论角度的内部控制理论
(一)关于控制论
控制论是关于动态系统控制调节的机理和一般规律的科学,其基本观点是:一切控制系统所共有的基本特性是信息的交换和反馈过程,利用这些特征可以达到对系统的认识、分析和控制的目的。
(二)内部控制理论
从控制论角度,企业内控制度可以描述为,股东作为最终控制主体,董事会、经理层、各职能部门和企业全体员工作为不同层级的控制主体与受控对象,通过股东、董事会、经理层、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之间的信息耦合,使系统朝着企业整体目标运行的各种规范的总和。
按照控制理论,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表现为两个层次,即公司治理结构层次和公司管理制度层次。首先,企业内控制度的产生与公司治理是与生俱来的。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表现为一个契约控制权的授权过程,即股东作为所有者只保留了选举董事、企业兼并与发行新股的少数权利,而将大部分权利授予了董事会;董事会也只保留了聘用与解聘总经理、重大投资等战略性决策的控制权,而将日常生产、销售、人事等管理权授予公司经理层。由于职业管理者取代业主控制企业经营产生的成本问题以及人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而产生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使得公司治理机制表现为股东、董事会、总经理之间的责、权、利安排和相互制衡机制,这是企业内控制度的第一层次。企业管理当局为实现董事会赋予的目标而建立起一系列政策、规则和组织程序,形成了企业内控制度的第二层次。其主要目标就是使企业达到合规与提高效益性,从而实现所有者的资本保值增值的目标。
在企业内控制度的不同层次中,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总目标的分解,企业内控制度形成了一个分层次、复杂的大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整个系统有个总目标,每层次的每个子系统有从总目标分解而来的分目标,并按此目标实现各自的最优控制;整个大系统的控制通过协调子系统的办法实现。其运行方式为:每个层次都只控制下一级的活动,而不越级去直接控制更下一级的活动,只有最下一级的控制子系统才直接控制系统的运行,上级层次的系统只起到协调器的作用。
二、会计和审计角度的内部控制理论
(一)内部控制与会计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
从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进程看,早期的内部控制思想是以账簿之间的核对、账簿记录与财产的一致性以及会计报表数据的可靠性为其核心内容。“会计系统建立在内部控制程序基础之上从而保证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内部控制程序利用会计数据保证资产的安全、监督各部分的业务。”内部控制制度被运用于审计也是出于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之目的。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企业结构的复杂迫使注册会计师寻找既能保证审计质量又能降低审计成本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注册会计师认识到了抽样审计可以与内部控制制度结合起来,从而使审计方式逐渐演进成以评审内部控制制度为切入点,审计也从传统的审计阶段进入到现代审计阶段。在美国,“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作出报告尽管并不是强制性的,但是,上市公司的管理部门有时也对此作出报告。这样作的目的在于增强其企业报告(特别是财务报告)的可信度,并且公开解释会计责任的履行情况。”内部控制管理报告到目前虽无统一的格式和内容,但以下内容是必须包括其中的:内部控制机制的构成;内部审计、独立审计以及审计委员会的角色;独特的内部控制程序。
(二)内部控制理论
在这一领域内,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内部控制理论大致可以划分为内部牵制思想、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几个不同的阶段。内部牵制思想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这在早期被认为是确保所有账目正确无误的一种理想控制方法。内部控制制度思想认为内部控制应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个部分,前者在于保护企业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后者在于提高经营效率、促使有关人员遵守既定的管理方针。西方学术界在对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进行研究时,逐步发现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并且明确了内部控制结构的内容为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三个方面。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思想,随后又提出风险管理框架的概念,并逐步将各界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在一定范围内统一起来。
三、结论——企业内部控制是两种理论的耦合
可以说,以上两种角度对于内部控制的理解都有其合理性,在内部控制实务操作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要从两者耦合的方面进行实施。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2008年“推进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研讨会”上指出,现代内部审计是部门、单位企事业组织的“免疫系统”,是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内部管理的各个方面,必须以“强管理、防风险、促发展”为己任财务论文,积极探索以“事前审计为基础、事中审计为重点、事后审计为保障”的审计方式,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推动内部控制建设、强化风险管理的重要职责。这给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定下了基调。高校审计部门作为现代内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高校依法行政、依法监督的重要职责。目前,各高校审计部门所从事的业务工作大都是“事后审计”、“秋后算账”,没有体现出审计监督所应有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格式。高校内审工作需要切实转变传统的审计观念,改变以往“要我审”的模式,将审计工作“关口前移”,树立“防范胜于纠正”的理念,提升高校内审工作的前瞻性,提出多角度全方位的建设性意见,为决策层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财务论文,为学校发展提供更优质的监督和服务。
一、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的内涵体系
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是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更加注重预防”要求在审计工作的具体运用,是把事后审计变为事前、事中审计,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理解高校内部审计“关口前移”内涵,本文认为可以结合科学有效的方法加以剖析。
(一)从系统论角度丰富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内涵。
一个系统是由各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个体集合形成的整体。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是一项具有复杂性、前瞻性的系统工程。其一、从系统所处的环境出发,一个动态的系统必定与它所处的系统环境有着结构性的联系。刘家义审计长2008年3月提出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观点之后,全面审计系统积极响应,许多审计创新理念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这种审计转型大趋势环境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是践行审计“免疫系统”理念,推动审计工作转型必要途径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其二、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审计人员必须从审计项目的各个侧面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进行系统化动态化研究分析财务论文,包括:审计的战略目标、影响审计项目的内外部关系、被审计部门内控制度的相互作用等。
(二)从控制论角度强化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监督。
控制论是信息交换过程中原因与结果不断相互作用以完成共同目标的过程控制,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必须包括三个要素:导向器、检测器以及矫正器。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相当于导向器和检测器,侧重于事前、事中控制,发挥着审计“免疫系统”的预防功能和揭示功能。在高校内部审计过程中,当控制主体(审计人员)将获取的控制信息(审计证据)传达给被控制对象(被审计项目或被审计部门)时,其实也就是起到了一个行为修正的作用,即相当于控制系统中的矫正器,同时也发挥着审计“免疫系统”的抵御功能。
(三)从信息论角度畅通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渠道。
为了全面清晰认识高校教育系统经济收支、专项资金管理、教育资产安全完整等情况,必须加大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在改进审计手段和提升审计效能的基础上,畅通高校内部审计“关口前移”所必需的信息渠道财务论文,充分运用0A审计办公系统和AO审计现场实施系统对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联动审查,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强的信息传输、信息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处理、信息储存的动态高校内审路径。
二、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关口前移”的主要制约因素
审计“关口前移”是审计方式创新的结果和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延伸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从工作实践上看,高校内部审计“关口前移”取得了卓著的工作成效和良好的社会评价。但是,近年来,很多高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新建项目、维修改造项目明显增多,物资设备采购规模不断扩大等等,现有的审计理念、审计独立性、审计方法、审计手段以及审计范围已经无法完全适应高校快速发展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计“关口前移”的认识不足
高校内审人员树立“关口前移”审计意识淡薄,仅仅着眼于问题的解决办法财务论文,没有立足于促进机制建设,通过与其他部门协作共同管理学校。并且高校内审工作侧重于行政监督,“事后纠弊”或“事后问责”,没有真正担负起为高校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的职责。目前,高校内部控制机制的不完善和高校治理权力过分集中,客观上阻碍了高校内审工作“关口前移”的运用。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是:审计立项主观性较强,审计风险管理及质量控制不力,业务工作流程存在一定随意性,缺乏各个环节规范的文本等等。
(二)内部审计范围比较狭窄
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起步较晚,发展较慢财务论文,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内容大都停留在财务收支审计、基建(修缮)工程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方面,内部控制审计、管理审计、专项资金审计、效益审计基本上没有开展,影响了我国高校内部审计职能的有效发展。
(三)内部审计工作手段落后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经济活动记录已面向电子化、数字化和无纸化的方向发展,会计技术为了跟随市场经济的知识化、信息化的步伐,很多企事业单位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然而,在会计电算化信息开发时代,我国的审计电算化却相对滞后,许多审计人员还停留在纸质账本审计阶段,对计算机审计技术掌握不够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我国高校内部审计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尤为突出。
(四)内部审计人员质量不足
随着高校信息化快速发展,信息资源快速建设和不断引进财务论文,许多高校已经实现了校园网络一体化和,那么这就需要相配套的先进科学管理技术方法和高素质信息化管理人才。但从目前看,有很多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不能从传统的审计手段中解放出来,信息技术知识缺乏、跟不上高校信息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三、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做法
高校实行内部审计“关口前移”,就是要实现四个转变:在指导思想和工作定位上,实现由注重结果到注重过程、由注重监督到注重监督与服务并重的转变;在审计内容上,实现由单纯财务领域的差错防弊到注重改善经营管理的转变;在审计方式上,由单纯基建(修缮)工程结算审计到全过程跟踪审计、由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到任前或任中审计的转变;在审计手段上,实现由手工操作向计算机审计、网络实时审计的转变。
(一)加快审计理念转变速度
在审计中,既注意对结果的审计,更注重对过程的审计财务论文,实现由注重治标向重在治本的转变、由查错纠弊向风险型审计转变;以加强控制、防范风险为目标,重点关注内部控制能力及其有效性的审计和评价,查找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在促进高校内部管理中的建设性作用。
(二)拓宽内部审计覆盖领域
除了开展基建(修缮)工程审计、财务收支和预决算审计,以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外,每年可以按照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内部控制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和效益审计。同时,要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原则,将高校经济活动全部纳入审计范围,特别要注意从未审计或长期未审计的单位,做到不留死角。
(三)实施审计方式创新工作
由事后审计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并重转变财务论文,建立以“事前审计为基础、事中审计为重点、事后审计为保障”的审计方式,实现对审计项目的动态管理和监督,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在防范和控制风险中的积极作用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比如,基建(修缮)工程领域推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实现工程项目全程审计与建设工程同步,对工程建设的立项、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竣工结算等全过程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服务和监督;针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建立起“以任前、任中审计为主,兼顾离任审计”的审计模式,坚持有离必有审,先审后离,先审后任财务论文,把审计评价作为任免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加强审计手段创新能力
在审计手段上,广泛运用现代审计技术,多形式、全方位地发挥监督和服务作用。第一,实现由传统手工操作向信息化、科学化的审计手段转变,构建起集联网审计、实时审计、在线审计为一体的现代化审计平台,实现对重点项目资金实时的、动态的监控,全面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第二,探索建立“两书、两报告”制度(“两书”即《管理建议书》和《审计建议书》,“两报告”即《审计专项调查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年度或半年度)》),充分发挥其在促进管理、服务领导决策方面的作用。第三,充分发挥审计专项调查作用财务论文,针对热点、重点问题积极开展审计调查,如开展教育收费专项审计调查、“小金库”清理、工程领域专项治理等工作,摸清家底,化解矛盾。
【关键词】免疫系统功能实现路径高校内审
审计“免疫系统论”是审计理论的最新成果,对推动审计实践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在教育审计环境变迁的背景下,以“免疫系统论”指导教育审计工作的开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1审计“免疫系统论”的历史溯源
审计是对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评价与鉴证。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又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1]。迄今,公共受托责任的核心内容历经受托财务责任、受托管理责任与受托社会责任三种形态,与之相应,学界对审计本质的认识亦由“经济监督论”转为“经济控制论”直至时下的“免疫系统论”。
“经济监督论”产生于民主制度尚不发达的阶段,此时受托方承担的是受托财务责任,其职责是确保财政、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符合法律法规与财务制度的规定。委托方较多关注的是受托财务责任的履行状况,审计重点验证受托方在财务信息处理中,是否遵循了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
20世纪7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新运动强调结果至上,更加关注管理绩效。随之,公共受托责任由偏重受托财务责任发展到受托财务责任、受托管理责任并重,且以受托管理责任为主,委托方更多地强调对管理绩效的评价,审计也随之从以经济监督为主转向以经济控制为主,“经济控制论”由此诞生,审计目标更新为对3E的追求,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以往单纯强调经济的发展,一些曾经被忽视的环保问题、社会问题日益严重,作为委托方的社会公众希望政府能够及时发现、解决、防范这些问题及其带来的危害,该建议的推行将公共受托责任由受托管理责任拓展至受托社会责任,在这种背景下,以3E为重点的“经济控制论”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公众强化社会管理的需求,新的审计理论呼之欲出。2007年12月26日,刘家义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首次将审计定位为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运用医学领域免疫学的概念,将人体免疫系统的发现病毒、风险预警、产生抗体直至最后产生免疫功能的作用机理巧妙地引入审计工作,形象生动地阐述了现代审计应当具备预警、清除、修补功能[2],审计“免疫系统论”应运而生。
2以高校为代表的教育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现实背景分析
高校内部审计是我国内部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高校内部审计是对学校各部门各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的事后内部监督活动,审计特征显然主要符合“经济监督论”的目标约束,辅以“经济控制论”的目标约束。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步伐加快,高校办学自不断扩大,学生扩招、基建修缮工程量大增、学校融资投资活动日益频繁,这些都给高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压力和管理压力,这些压力引发的各式危机不断显现,例如因巨额贷款导致的破产风险已成诸多高校面临的共性难题,因基建寻租引起的违纪违规案件时有发生。此时若仍施行惯例的事后监督审计模式,对一些即成损失往往无计挽回。要扭转局势,高校内审就必须以主动性来扩大发现问题的视野、以预防性来提前感受风险、以整体性来看待问题对全局的影响、以宏观性来进行分析和判断、以公开性来促进整改与规范[3],这既是高校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也是审计“免疫系统论”的总体思路。
3高校内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路径选择
高校内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审计的预警性不足,未将学校资产资金经营等的安全性目标列为一级审计目标,安全只是隐身于各审计项目之中;审计的层次较低,长期以低标准的“摸清家底、核实盈亏”为审计目的[4],审计领域狭窄,如内控制度审计、问责制落实开展不力;审计建议仅仅针对发现的具体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鲜见对问题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如体制制度、法律法规、环境建设进行剖析并从整体上促进学校管理科学化、效益化。
高校内审克服缺陷、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实现路径,主要在四个层面展开:体制层面,应当赋予内审机构相当的独立性;制度层面,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机制层面,需要建立和完善各部门的协调机制;技术层面,要逐步形成以信息化技术为主要手段的计算机审计作业方式。
3.1树立科学审计理念,以安全性为一级审计目标
提高审计层次,加强学校资产资金经营的安全意识。拓展审计领域,强化关键领域重点环节的审计,包括专项资金(重大对外投资、合作办学、教育收费、科研经费)审计、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基建修缮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做好审计调查,围绕学校中心任务,及时发现和反映经济活动中出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更好地为学校宏观决策服务。
3.2提高内部审计地位,保障内审机构实质独立
据调查,2008年江苏省高校的内审独立性不太理想,总体上看,相对于教学、科研等部门而言,高校内审部门所受重视不够,高校独立设置内审机构的比例仅占28%,其余多为与纪检监察合署办公,对外保留或不保留审计牌子。内审独立性与权威性相辅相成,树立权威的前提是保障独立。增强内审独立性,赋予内审机构形式独立,特别是保障其实质独立,是未来改革的方向。
3.3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推行审计问责制
实施审计结果公告,目的在于扩大审计监督主体,功效在于通过审计透明化提高审计质量。当前在审计透明化进程中,众多高校采取的跟踪审计方式将审计关口前移,实现了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的统一,有利于审计预警功能的发挥。而审计问责制的推行也是大势所趋,不仅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的要求,也有利于促进所发现问题的消除和管理漏洞的修补,遏制屡查屡犯情况的发生。
3.4建立规范的内审工作机制,加强各部门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