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技术科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2)信息储存。在进行信息储存的时候,主要采用的是DVD、CD等方式,其主要采用的技术就是利用光储存信号来进行储存的,而储存的容量大小则需要由写入的光源来进行决定,光盘储存量则和光斑之间具有反比的关系。从刚开始的时候,对于光电子激光器来说,主要采取的是气体激光器,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半导体激光器。此时,当写入的光源产生的光斑则会与激光波的平方产生反比例的关系,使VCD、CD的储存量得到有效扩大。
(3)通信技术。在通信技术领域中,应用光电子技术具有保密性高、信号容量大、结构轻便、通信距离远等优点,主要是利用激光技术,将信息都加载于激光束之上,利用激光束快速传播的方式来进行通信,与无线电技术相比,激光通信多了光电和光电转换过程,经由信号的转变其,将已有的影像、声音等进行转换,使其转成为电信号之后,将信号利用调制器进行调制成为一束激光,由于此调制成的激光参数会受到信号控制的影响,从而使信号在激光上得到加载。此时将激光利用发射端进行发射,在接收端进行接收,利用光检测器对电信号检测,最终使用调节器对信号进行还原。
2光电子技术科学应用于军事领域
(1)激光测距仪。在飞机、坦克、火炮和舰艇中,激光测距仪是这些武器装备的重要组成技术装备,使各战术武器装备在系统上具有更强的攻击力,并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通常情况下,能够使其首发的命中率高于80%,使各武器装备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2)热摄像仪。在目前的热摄像仪中,GaAlAs/GaAaQWIRFPA是热摄像仪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而非制冷IRFPA的热摄像技术,不仅使在极度低温冷却的工作问题得到解决,而且还使热像仪在密度和成本上更具优势。在目前,非制冷热像仪主要应用在低中挡的传感器中,其所采用的阵列主要分为640×480、320×240,其可以进行探测的温差为0.05K。
(3)预警和干扰设备。利用飞机对目标进行一系列的侦测,其主要利用的是加载在飞机上的光电子预警设备,其可以对空间坐标、技术参数等进行确定和侦测,经过相关判断之后,对存在的危险目标进行预警。其主要是利用在不同的物质上、背景上所产生的光电子电磁波存在不一致的反射,将四周反射出来的电磁波与目标进行差异性的比较,以此来得以识别和发现目标之后对其进行跟踪、预警。目前在火箭、导弹中的红外预警器得到应用。
关键词:
信息技术;科学教学;农村学校;西部
就西部广大农村小学而言,科学教学一直是一个难题(如把科学课当作文化课来上是普遍现象)。在这样的教学状况之下,学生除了学一点科学理论外,别无收获。对此,如果教师在科学教学中能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则科学教学的质量将大为提高[1]。
1信息技术能拓宽分享与交流的范围
众所周知,微博、微信和QQ已经成为现代人最时尚的交流平台。作为科学教学,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借助因特网建立交流与分享的平台,使科学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分享与交流是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就感和培养学习兴趣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在传统教学中,不但交流和分享的范围极其有限,而且分享者与评价者也不可能有双边的交流机会。当采用因特网方式后,学生只要把学习成果上传因特网,很快就能得到点赞与评价,即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就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从而生发出学习的动力。2013年,笔者所教班的徐露同学在毕节市第一届创新大赛中获得科幻画比赛的二等奖。为了分享喜悦,笔者把她的作品“火星上的零食树”发到了自己的QQ空间和朋友圈里,并建议大家转发。没想到第二天就有了50多个点赞,还有了10多条评论。徐露更是关注网友们的反应———每多一个赞,她就多了一份自豪;每多一条评论,她就多了一份收获。在分享喜悦的同时,她对自己的作品也有了客观的认识,自信心更足了。此外,其他学生在关注的同时,也从心底里产生了认同感,提高了学习兴趣。
2在交流与分享的过程中,学生得到不断成长
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异校、异地合作学习成为可能,并有助于实现区域资源的互补和师生的共同进步。2013年,笔者组织的一次教学活动很好地印证了这一观点。当时的情况是:为了参与全国青少年科技体验活动,笔者决定组织学生开展主题为“粒粒皆辛苦”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其目标是“体验粮食的来之不易,培养节约意识”。可现实是,笔者所在学校并未提供“营养餐”。于是,笔者就利用个人关系联系到了提供营养餐的班级———炉山镇炉山小学五(1)班,准备两个班共同开展此次活动。该班主要负责“营养餐中的浪费现象”,笔者所教班主要负责“早餐中的浪费现象”和“酒席中的浪费现象”,即两个班共同完成“一日三餐中的浪费现象”的调查。在活动后期,两个班的学生代表共同上街开展了一次“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签名活动。在活动期间,两个班的学生用短信、QQ等进行自主交流,并对对方的成果进行评价,使双方师生受益匪浅。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还扩大了学生的交往圈,增进了双方的感情,培养了合作意识。
3信息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随时记录生活的习惯,易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灵感和兴趣
培养学生拥有学习和探究科学的兴趣是科学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为此,笔者利用智能手机记录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用于教学,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在笔者的影响下,许多学生都有了拍照片、发微信的习惯。一天,一个学生兴致勃勃地跑到笔者面前,要笔者看她站在学校附近凤山顶上拍摄的一组雾景照片,内容为记录雾气包围威宁县城到飘散的过程。她一边向笔者展示一边兴奋地讲述拍摄时的情景。当翻到一张照片时,她突然停了下来。只见照片上的云雾如同一床大棉被,把整个县城盖得严严实实,只有东南角廉租房小区最上面的两层房屋飘在云雾之上,就像传说中的“海市蜃楼”。她不解地问:“田老师,县城里比它高的楼群还有好多呢!可为什么只有这个小区的房顶能够被看到呢?”笔者顺势说道:“要不,你找几个有兴趣的同学组成一个研究小组,研究一下这种现象是怎么形成的吧!”她欣然接受了笔者的意见。第二天,一个主题为“廉租房怎么变成‘海市蜃楼’了?”的课题就诞生了。上述例证说明,只要让学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就很容易激活他们探究科学的灵感和兴趣。
4信息技术促进了优质资源的共享,有利于提高农村学校科学教学的质量
信息技术走进教室,使得教室与大千世界连为一体。如学生坐在教室就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可以通过因特网随时查阅想要的资料,可以轻松解决心中的困惑。同时,信息技术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都是最佳的选择工具。总之,利用好网络,对于解决农村学校科学教学的难题和提高教学质量均大有裨益。作为农村的科学教师,虽然无力改变教学所面临的困境,但若顺应时代潮流,合理地利用好信息技术,那农村科学教学水平必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二、工程技术自身拥有系统与演化特性。
一个具体的工程活动或技术项目自身就是一个系统,具有系统自身的结构形式与功能特性。对工程系统或技术系统的认识过程就是解决矛盾的过程。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在具体的工程系统或技术系统中,系统的结构就是事物的内因,是事物内部矛盾和事物发展的内动力。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系统的环境是事物的外因,是系统之间或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是事物发展的外部动力。工程系统在演化过程中,系统结构(内动力)、系统环境(外动力)单独、联合或耦合作用,这些矛盾的各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演化过程就会产生相应的功能、特性、现象。
三、工程与技术中涌现的因果关系。
工程系统或技术系统中涌现出的各种现象、功能、特性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自然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因果顺序等。如果工程系统或技术系统中结构(内因)与环境(外因)均已知,最终结构(内因)与环境(外因)相互作用产生的功能、特性、现象、结果等等按照演化过程的自然顺序或分布形态,由因推果,可利用已经获得或积累的科学知识认识该类问题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属于正问题;但工程系统或技术系统中往往表现出众多复杂现象,而科研工作者研究的任务是要根据工程系统或技术系统中可观测的复杂现象,反过来由现象来探求事物的内部规律或所受的外部影响,即去寻求产生这些复杂现象所涉及的内因、外因和相互作用原理,由表及里,索隐探秘,倒果求因,属于反(逆)问题。工程系统或技术系统中的反(逆)问题面临着复杂性、存在性、多解性和稳定性等不可避免的适定性问题,即工程或技术系统往往存在一因多果或同因异果,一果多因或同果异因。因此,科技工作者不仅要认识、寻求某些因素(因)和一个或一些现象(果)之间的因果对应关系;更重要的是依据已知的工程技术现象(果),寻找导致这些现象的本质原因(因)与相互对应关系,由果寻因。同时如果工程系统或技术系统中出现一因多果、或多因多果,往往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注重与自身学科相关现象-本质关系的研究,形成不同学科研究领域。由于工程系统或技术系统别是反(逆)问题的现象-本质对应关系的不适定性,实际研究中往往要在工程系统或技术系统中的结构分析中提出结构假说、环境分析中提出环境作用假说、在系统的演化过程中提出相互作用假说等等,验证和检验假说的过程就是科学研究建立科学理论的过程。因此可以看出,正、反两类问题或多角度研究都是工程系统或技术系统中科学研究常见而重要的研究内容。
四、注重工程与技术中涌现问题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工程系统或技术系统中的矛盾,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即工程系统或技术系统在相互作用和演化过程中,结构内部、环境内部、结构与环境之间等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而不同的事物中又有不同矛盾的特点,事事矛盾不同。工程系统或技术系统演化中,经历了孕育、潜伏、发生、爆发、持续、衰减直至终止等不同演化阶段,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演化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时时矛盾不同。无论结构内部、环境内部、结构与环境之间的矛盾皆有双方,而矛盾双方也各有特点。
五、寻求工程技术问题的演化规律。
从工程与技术中的基本现象寻求发展规律,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方面是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占有大量的、可靠的工程与技术中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是对工程与技术中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升华。通过系统科学、哲学、逻辑等等思维方法和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这个过程就是创造、创新的过程,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完成工程与技术认识的根本任务。为此对于工程与技术领域,研究者要在确定工程与技术中问题学术背景的基础上,凝练该问题所对应的科学、社会或思维问题的实质及学术问题,同时了解该学术问题研究现状和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者拟解决的学术问题,特别是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或关键技术问题,最终解决具体学术问题的实质。
引言
水利工程属于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项目,也是基础的设施工程。水利工程建设目的是给水资源起到节约的效果,更好地科学利用水资源。为此,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防渗技术,确保施工的质量同时提升水利工程的防渗技术。
1水利工程防渗技术应用重要性
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不仅要水利工程的稳定性能,同时要重点关注防渗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时常被施工单位忽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如果尚未做好防渗的防护作业,就极易造成各种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也会给人身安全带来威胁。①工程结构上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施工单位进行建设过程中,尚未做好基础的处理,造成了地基的强度不足,发生了漏水等情况。②进行其他施工中,如果混凝土浇筑和模板不稳固行为,也会发生渗水等问题。造成渗水的情况不仅有人为的因素,同时也有很多客观因素。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如果遭遇到恶劣天气,出现了水位上升或者是渗水等情况。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防水作业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灌浆技术和防渗墙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防渗作业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为此,施工单位就要对于防渗作业的措施需要加强。开展水利工程建设中,首先要制定出工程中的各项防渗指标,才能解决水渗漏问题。与此同时,渗水的现象发生需要有预案,如果出现渗水就能及时地处理。另外,需要加以重视的是,水利工程出现渗水,不但会给四周的居民带来安全隐患,导致严重的后果,同时也会给建设单位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水利工程渗漏的原因和现状
2.1水利工程渗漏的原因
水利工程出现渗漏,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进行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项目的规模庞大,施工都是采用分包等方式,这种施工方式就导致了施工质量控制中有很多问题存在,例如,技术交底工作不到位等,施工的质量无法得到确保。与此同时,水利工程施工中因为技术上有很大差异,同时施工的工序在衔接上不一致,也会造成严重的渗漏。另外,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尚未严格地按照施工规范采取施工,就导致了水利工程防渗性能受到了影响,在管理上存在缺失。水利工程出现渗漏,还有一个原因主要就是外界的因素。进行施工中遭遇恶劣天气,例如,雨季的到来,就会给工程的地面造成雨水侵蚀和堆积,雨水无法有效地排出,就会出现大量的积压,出现了渗漏的质量问题;另外,水利工程建设时间比较久远,使用过程中有老化等情况,就会导致裂缝的发生,影响其水利工程的质量。
2.2水利工程防渗技术现状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作为一项最基础的施工就是防渗技术。但是在实际的防渗技术应用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存在。例如,缺乏一套完善的防水标准和措施,同时防渗漏在操作技术上有差异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防渗技术应用。与此同时,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前期的防渗技术没有加以关注,前期基础建设中没有应用防渗漏技术,导致了水利工程使用之后出现了老化,频繁发生渗漏问题,水利工程的正常使用受到了影响。就会时常出现渗漏,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日常使用。除此之外,作为水利建设单位,没有构建水利工程防渗体系,现行的体系存在漏洞,影响施工的开展和施工质量,进行建设过程中,水利工程尚未结合实际现状,也会影响到防渗技术的实际应用。
3水利工程施工防渗技术应用方法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要想防止渗漏,更好地应用防渗技术,就要结合施工的现状,从多个角度入手和综合分析,才能将防渗技术科学、合理地应用,加强基础的层面建设,确保防渗技术的质量,以下是几个具体的防渗技术:
3.1灌浆防渗技术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灌浆技术是应用较多的一项施工技术,尤其是防渗处理和坝基加固应用较为广泛。通常情况下,很多的水库和大坝进行完地基处理后,才能符合防渗的要求和各项标准。目前,随着我国水利建设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地扩大,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灌浆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灌浆技术在施工工序上较为复杂,其中会涉及很多施工材料。为此,进行防渗作业施工,要按照水利施工的实际情况开展作业。在现代灌浆技术中,水泥和黏土属于一项主体的材料,防渗施工中会应用到大量的水泥灌浆,不仅可以降低施工成本,还能提高水泥的硬性,确保防渗技术的质量。
3.2防渗墙技术
在水利工程防渗施工建设中,防渗墙技术的实际应用是一项基础的技术。防渗墙技术,主要是利用多层搅拌防渗墙技术,提升了整个防渗的性能。防渗墙技术是将水泥泥浆全部喷射到土体中,进行搅拌,让土体和水泥泥浆实现有效地融合,就会生成坚硬的水泥柱。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多头深层搅拌防渗墙技术,防渗效果非常显著。这项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在黏土等防渗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可以大大提升防渗的质量。
3.3高压喷射灌浆技术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不但有很强的防渗作用,还能有良好的安全保护作用。开展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灌浆技术中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水泥浆液的可塑性,同时降低水泥对水利工程的冲击力,土层避免出现破坏,确保水利土层的稳定性,还能让水利坝体的排水水平大大提升,提高防渗的质量。另外,进行水利工程防渗建设中,需要前期掌握地质情况才能选择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确保这项技术能够符合水利工程的规定和要求。
3.4严控灌浆防渗技术
在水利工程防渗技术应用中,灌浆技术的应用也就是防渗加固的实际应用。进行实际应用过程中,要重点结合不同的地质条件开展施工。施工中,要科学、合理地控制材料的实际用量,水泥浆的物理性质得以改善,同时提高了坑冲击能力,大大提升了防渗的效果,确保防渗的整体质量。
3.5混凝土的防渗施工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课堂教学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当前人类社会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时代进入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信息化时代,人们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课改下,教育也面临着信息化时代。《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科学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以跟上科技迅猛发展的步伐。因此,作为中学教师,要尽量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教学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应用已成为信息技术和中学课堂教学的结合点,多媒体课件提供的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图文并茂的情境代替课本上的静止画面,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利用多媒体软件的友好交互界面和多媒体的超文本结构,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采用不同的观察方式,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了新型教学模式的优越性。这种新型模式的实施离不开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至少有四种好处:其一,简洁性。其二,生动性。其三,趣闻性。其四,高效性。实践表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对于学科教学的深化改革确实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二、教师角色定位
信息时代,人们很容易从网络等媒介中获取信息和知识,教师已经不再是只是的拥有者,学生可能通过各种信息途径获取比教师更多、更精确的知识。因此教师的职责已经不可能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教师的任务更多地体现在“导”上,帮助学生决定适合个体需要和个体实际的学习目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动机,培养健康的兴趣,发展学生认知、判断、选择各种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塑造高尚的道德、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信息技术课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加强学习与实践。适应教育技术的进步。教师需要成为一名积极地终身学习者。并以这种态度来影响所教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关注所教学科方面的知识,还要注意获取一些其他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动态,具备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能力。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课信息量大,信息传播快等特点,是其他教学设备所补课比拟的。他不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接触大量的信息资源,改变了以往单纯从教师和课本获取信息的教单一局面,更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利用网络知识的能力。例如在《流动的空气》一课中,让学生登陆《风》科学专题学习网站,让学生根据需要与喜好有选择地了解关于风的类型、危害及利用等相关知识并加以汇报,大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风在生活中的各种利用后,激励学生们大胆想象、勇于创新,以“如果你是个小发明家,你想利用风为人累做些什么”,拉开奇思妙想环节,这时,你不得不惊叹于孩子们的奇妙的幻想世界,有的说我想发明一台风能计算机,这样到野外也能用电脑了,有的说,我想发明一种抗病毒风扇,只要一按开关,消毒液就会散布在空中,把甲型H1N1病毒灭光。通过这些事例可以大胆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信息技术与创境应用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思维是后天培养和训练的经过,人们的思维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才会积极起来。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现实情境,启发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谓“事半功倍”。如教学《摩擦力》一课是,教师用课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辆汽车在泥泞的道路上行驶,突然车轮陷在了泥坑里,汽车加大油门,马达轰鸣,车轮仍然上不来。怎么办?学生思维被情境激活,纷纷出谋划策,有的说车厢里站上人,用增加重量的办法增大摩擦力;有的说车轮下垫上碳渣、石头或把车轮下的稀泥挖出来,使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粗糙来增大摩擦力等。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应该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使科学课堂达到最好的效果。
自然课堂教学中,交互性很好的课件、快捷的通信网络,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设了条件,使得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也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不管一种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只有当它在课堂中确确实实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突破教学难点时,它才真正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恰如其分地在科学课中运用好信息技术,以实现它们的优化整合。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为适应快节奏的城市建设进度,建筑企业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现场的管理体系被以新的标准要求。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的管理效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作为建筑企业施工的基础,直接影响建筑施工的质量以及市场竞争力。建筑企业为在施工现场实现科学化管理模式,需要克服外界环境干扰因素,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进行实时跟踪,减少相关问题以及矛盾的出现次数,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能够顺利展开。
1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的概述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保障工程施工质量能够达到标准,需要在建筑施工阶段执行项目管理措施,保证施工单位的工作效率。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应根据实际的施工环境建立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通过系统全面化的对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制定管理制度,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达到预期的目标,进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阶段,应遵循特定的管理原则。例如,遵守现场管理制度原则、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施工技术设备引进原则、建筑企业人才引用原则等。基于以上原则,加强建筑企业的运营成本的控制力度,实现建筑企业工程施工的风险评估,提高建筑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科学管理的内容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科学管理制度需要包含建筑施工的方方面面。
2.1施工材料的管理
为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从工程施工的源头上实现质量控制,即加强工程施工原材料的控制力度。建筑企业施工原材料采购时,需要对原材料的数量、类型、质量、产地等方面进行严格筛选,保证原材料采购渠道的正规性。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对于原材料的使用情况应进行详细记录。
2.2技术安全的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安全问题是工程是否能够开展的基础。在施工准备阶段,建筑企业应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工作意识以及施工现场防火措施的管理力度。建筑施工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现象巡视,降低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产生的频率,确保建筑企业工作人员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工程作业。
2.3施工进度的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直接影响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建筑工程的施工没有在计划周期内完成,则需要建筑企业对工程进行索赔。因此,为保证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可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跟踪,加强各个施工单位之间的配合与联系,提高其沟通效率,保证建筑工程能够按期完成。
2.4施工质量的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原材料以及施工技术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建筑企业可在工程施工阶段,根据实际的工程施工现场环境,设置工程质量管理部门。针对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实现细节化管理。将每个施工环节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对于工程中质量不达标的工序,需要及时向管理部门报告,并进行问题的处理解决。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科学管理途径
3.1制定合理的管理体系
建筑施工现场如果想要系统化进行工程项目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体系。为使管理体系能够涉及到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需要建筑企业设计人员,在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根据实际的施工环境,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图纸,制定合理的管理条例。建筑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可以实现监督管理,不仅加强了部门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提高部门之间的竞争性,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3.2提升使用人员的素质
我国建筑行业中,建筑企业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还有不少欠缺,易于在工程施工阶段产生安全问题,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为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需要建筑企业加强施工人员专业素质的关注度。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需要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实现调度作业。针对存在部分施工人员的素质较低,不服从管理人员的安排,影响工程的施工。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阶段,建筑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定期对企业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素质的培训以及安全教育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例如,教育施工人员安全问题时,可以为施工人员播放安全事故的相关视频,让施工人员明白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以及对个人生命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施工人员遵循施工现场的制度管理。施工阶段为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效率,可以对表现优秀的施工人员进行升职,让其成为施工团队中的小组长,展现施工人员的领导能力,同时将工程的施工质量落实到个人。建筑企业应定期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考核,对于不能达标的施工人员建筑企业应为其培训,保证是专业素质不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
3.3完善奖罚责任的制度
大部分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时,觉得与自身没有太大的联系而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不加重视。施工人员仅仅关心自己的工作内容是否达到合格的标准,而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不关心。当施工人员发现问题并且向建筑企业反馈后,仅得到口头表扬而没有任何奖励措施,致使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不利于保证施工人员的工作质量。为解决这一现象,建筑企业可以建立一套合理的奖罚制度。将建筑工程中的各个环节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对于遵守企业管理制度以及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者,建筑企业应给予其适当的奖励。奖励的内容不能仅仅包括精神奖励,同时也要包含物质奖励。如果施工人员对工程施工提出来有效的建议,可使施工人员得到职位的提升。而如果施工人员不遵从管理部门的调度任意施工,则应对其进行严格教育并且予以惩罚。通过奖罚制度的实施,充分调动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的科学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合格的基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各个环节,需要建筑企业在工程施工阶段不断的探索以及完善。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提高建筑企业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完善的工程施工现场奖罚机制,将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责任落实到人,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马海涛 单位:新疆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
科学教育活动(竞赛); 信息技术应用 ;创新发展 ;辅助作用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信息技术的概念没有精确的定论,但公认的最为简洁的定义为扩展人类信息功能的技术。维基百科中阐释的信息技术包括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其与科学教育领域融合,可以归纳为教育教学信息的产生、收集,教学方式和内容的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与提取,教学策略和手段的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于校内科学教育领域后,推动教学手段发生变革,从最初的多媒体教学向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开放式教学转变。同时,教学模式也发生质的飞跃,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演示性、探究性、研究性学习模式转变。在多项市区级校外科学教育活动与竞赛的策划、组织与实施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涉及方方面面,对于活动与竞赛的辅助作用日益凸显,包括活动设计阶段创新模式的融入,方案完善阶段的通知方式、报名途径、活动预览与介绍、竞赛实时画面与成绩公布,宣传推广阶段的后期制作、云存储、新闻手段、大数据处理运算及评估等内容均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信息技术应用本身的革新与发展为科学教育活动与竞赛的创新提供了参考依据。以下将从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信息技术应用对中小学校外科学教育活动与竞赛创新发展的助推作用。
一、信息技术应用引领科学教育活动(竞赛)在策划与设计阶段的创新
1.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够成就一项完整的科学教育活动
信息技术应用的革命总在指引各领域的发展方向。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十几年间,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创新,中小学生计算机比赛也成为当时最受热捧和欢迎的科学教育竞赛项目,并持续了较长时间。尽管当前计算机比赛正在逐步退出科学教育活动和竞赛的大舞台,但是信息技术应用对于一项完整的科学教育活动的主导作用依然存在,由计算机比赛衍生出的机器人比赛、编程比赛等项目,吸引了不同年龄层次的中小学生参与其中。创客运动的兴起成为近几年的热门话题。创客泛指通过努力将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中小学生也可以作为创客参与活动。2015年是创客项目成为独立运作的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一年,全国很多城市、地区都在探索自身的创客教育模式。纵观创客活动迅猛发展的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区均有针对中小学生单独设立的创客比赛,且绝大部分都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作为骨架支撑。除了搭建活动与竞赛的平台,许多城市还通过成立创客工作坊推动创客运动的发展。虽然现阶段创客活动和竞赛屈指可数,但是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创新与引领势必带动其迅速发展,并使其作为一项完整的科学教育竞赛与其他活动争抢生源。
2.信息技术应用为科学教育活动注入新的生命元素
在中小学生科学教育活动(竞赛)的设计与策划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困扰组织者的莫过于传统活动的创新发展。在北京很多区级活动仅仅延续两三年就由于缺乏创新而被淘汰。比如朝阳区组织的科学教育动手类项目“中小学生拆装技术大赛”共举办了3届,前2届是拆装自行车,目的是提升学生生活中的科学技能。活动举行到第2届时,学生们对自行车的拆装便非常熟练,评价的阶梯性标准已经不再明显,活动亟待进行变革。经过与专家多次商讨,将第3届活动改为拆装闹钟比赛,以此衡量学生对于小零件的动手操作能力。比赛中首次引入3D元素,通过创设任务情境,学生分工完成指定任务,包括利用3D设计软件设计并制作创意闹钟,以及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闹钟的拆装。同学们设计的3D作品经过3D打印机呈现在科技节大会等重要科学教育活动现场,起到了很好的引领效果。除此之外,传统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方式也可以为科学教育活动增添新的活力。比如我们举办的区级科普剧表演大赛,因背景道具设计困难、造价超出学校预算等问题,成为很多学生参与该活动的障碍。而多媒体大屏幕背景的应用不仅有效解决了很多学校的资金与设计瓶颈问题,也促进了学生创新性科普剧表演模式的发展,如多媒体屏幕背景动态切换的探索、幕布皮影剧的发展等,这些进步使科普剧由“中看不中用”重道具轻内容,向“简约而实际”的风格过渡,使学生更加重视创作好的剧本、表演更好的剧目。
二、信息技术应用加速科学教育活动宣传与推广模式的发展创新
中小学生科学教育活动宣传推广途径很多,常见的以教委信息平台通知、新闻与结果公示、媒体预告及新闻、宣传海报与展板推介等形式为主。在信息化社会,好的教育活动为了让更多学校、师生和家长所知晓,电子媒介成为众多单位的一致选择,其作用日益凸显。但是上述信息形式仅能让参与者了解部分或局部信息,将活动的实时状态推送至信息接收者成为诸多科学教育活动宣传推广的重要目标。其中,新兴的微信业务势如破竹地进入大家的生活,微信公众平台则转化为新时期强有力的宣传辅助工具。在北京市第15届金鹏科技论坛的活动筹备过程中,我们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最初设立平台的目的是借助它实时学生参与论坛活动的状态,包括照片、活动感言等内容。在实际操作中,此平台发挥了更多的作用,受到很多非活动参与者的关注。首先,在活动通知下发环节,平台展示了历届论坛缩影、本届论坛探究活动流程,以及需要参与者准备的物品等基本信息,帮助参与活动的教师、学生甚至家长都能提前了解活动宗旨、活动目的、活动大体内容;在活动进行中,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性信息、图文资料等;活动结束,系统梳理活动过程、意义,每天一次跟踪报道,附加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参与学生自行拍摄的照片等内容。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分享交流功能,使活动的价值为更多人解读,教育意义得到最大限度阐释。近年来,除了微信平台,还有公共邮箱、活动专用网站、云端存储等信息化平台,它们承载活动文档、视频等电子资料,服务科学教育活动,发挥了不同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应用辅助科学教育活动运行多维评估模式的创新发展
1.信息技术应用推动科技辅导教师评估方式的革新
在科学教育活动(竞赛)中,学生认知活动的最终教育目标并发挥最好水平,与辅导教师对活动本身的理解与技能的掌握息息相关。微课,又称翻转课堂,是近几年教育界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一项重要产物,将重难点等分割性的知识以视频的形式展现,能够很好地体现教师对该知识的熟练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因其不必“兴师动众”、集中教师现场评比的便捷性,受到很多教师的推崇。市区级科学教育活动(竞赛)离不开科技教师的支持,微课成为有效衔接校内外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在朝阳区中学生生物模型设计与制作比赛中,我们设计增添了生物教师微课评比环节,请教师利用自制生物模型讲解并录制某个知识点的课程视频,突出强调生物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微课评比作为一项针对教师模型制作及使用能力的检测手段,一方面为校内生物教师搭建了展示交流平台,另一方面引导教师独立或合作研究自制生物模型,从而更好地辅导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提高设计制作生物模型的能力,加深巩固知识,最终带动校内更多的学生参与科学教育活动与竞赛。
2.信息技术应用为学生参与科学教育活动(竞赛)提供新的有效评估方式
在中小学生天文辩论赛活动中,参赛学生尤其关注最佳辩论团体和优秀辩手究竟花落谁家。几届比赛后,主办方决定利用信息技术的传统应用功能,借助数据处理的方式向师生公布较为细致的评价标准,通过对学生的逻辑思维、科学性、艺术性、语言、团队协作和综合素质进行加权分析,使师生对竞赛的权重一目了然。参赛学校能全面对比分析多届比赛中辩手的相关情况,结合学生辩论特长,积极有效地着手备赛。另外,在极限学习教育的探索中,游戏模式备受推崇,学生扮演角色,利用互联网完成相应任务。而组织者对其评价则通过实时“财富”数字来衡量价值所得。参与学生能够在滚动大屏幕中随时获得有效评价信息并进行战略调整。学中玩、玩中学,情景式活动与信息技术的充分融合能够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效率。
四、不可回避的负面问题——过分放大信息技术应用的作用势必引来“祸水”
信息技术对于科学教育活动领域的作用,包括信息技术本身的价值和利用信息技术产生的附加价值两种途径。任何科学教育活动与竞赛都不能完全脱离信息技术应用,但不代表信息技术应用在教育活动中起决定作用。首先,在信息技术独撑一面发展为完整科学教育活动(竞赛)的作用中,将信息技术理解为实施教育内容的唯一途径是有局限性的,同样是错误的。比如创客运动在国内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风起云涌,似乎只有电子技术能诠释创客的内涵,但是创客的宗旨是实现头脑中的创意,不是只有电子助推的产品才能称之为创意。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我们更希望低龄段的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感受设计与创造的过程,而不是过度强调作品的功效;高龄段的学生实现自己的设想,创作出满意的产品,绝不仅仅是现在风靡的基于电子技术的科技套材。其次,科学教育活动(竞赛)的宣传与推广创新离不开多种渠道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但是纸质宣传页、背景舞美等项内容绝对不能忽略。另外,电子数据丢失或损毁的现象在活动组织中也时常发生,保存好学生的原始纸质版过程性资料、活动档案等也是活动组织者的重要职责,过分依赖信息技术产品有时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同时,缺少了面对面的商讨与更正环节,对于多种新型信息传播途径如微信公众平台者的要求则更高,适合的言论、客观的叙述与公正的评价是指向组织者的利剑,是组织者急需对运行平台进行综合考量的重要指标。第三,信息技术应用对于师生创新性评估方式的助推作用固然重要,但是过于强调大数据时代的效果会令学生产生选择性困难。因为电子数据是客观的,当多种评价元素混合进入评价量表,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很大,学生兼顾的内容过于繁杂,可能产生顾此失彼、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比如在某项市级竞赛活动中,组委会提供了全面的评价表单,其中文明礼仪一项所占权重很大,尤其是以场地垃圾的上交量作为文明礼仪的直观计分,这种引导使很多学生专门自带垃圾进场上交以获得相应分数,真正的教育意义何在?
综上所述,传统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中小学生科学教育活动(竞赛)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这些辅助作用涵盖了活动前期准备、活动过程和活动后期效果评价等方方面面,与此同时,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应用也会产生多重不良影响。因此,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应用的积极作用,规避其负面效应是每个活动组织者的必修课。在每项科学教育活动(竞赛)的设计策划、实施、宣传推广的各个环节中,我们要针对信息技术要不要用、如何用的问题进行多次推敲与论证,确保其真正有利于科学教育活动发展,切实服务学校与师生,实现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最大化。
作者:王芳 单位: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参考文献
[1]刘红.浅析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数字化用户,2013
[2]祝智庭,孙妍妍.创客教育: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中国电化教育,2015[3]刘震霞,柳延玲.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应用.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
[4]王胜,汪杰锋.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微课资源设计与初步应用.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7-0027-05
应用技术大学具有独特的人才培养类型特点和优势,是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知识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共同选择和普遍趋势。在发达国家,80%左右的高校属于这种类型。相对基础性、学术性高等院校而言,应用技术大学强调产业行业的专门性、针对性、实践性、与经济社会发展适配性,能比较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产生的多样化需求。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工作的龙头,是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平台。应用技术大学要通过建设特色学科,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优势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
一、发展技术学科:应用技术大学学科建设的目标选择
技术学科,是一个在逻辑上相对完整和自成体系、目标指向技术活动领域(自然技术活动领域和社会技术活动领域)、涵盖范围大小不等、主要由基础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应的技术规则及经验所集成的技术知识体系和组织方式。在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主导力量的今天,发展技术学科是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应用技术大学特色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我国技术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需要。
(一)发展技术学科是技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近几年来,我国在基础研究和工程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与我国重视基础研究和工程研究密切相关。但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仅需要基础研究和工程研究,更需要技术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GDP年均增长率超过9%,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接近15%。在工业制成品中,我国已有超过130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世界上约30%的日用工业品为“中国制造”,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近几年更有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走出国门,在境外设厂或收购外国企业,中国制造开始利用外国的土地和人力资源。但是,虽然我国制造的商品出口量非常大,但在世界市场上并没有相应的销售网络,品牌很少,定价话语权甚微。生产靠订单、销售靠外商、技术靠引进,我国总的对外技术依赖率超过70%,真正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为数不多。当前中国制造业在虚假繁荣的背后体现的是核心技术缺失、综合竞争力低下。“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13-2014年)》(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3-2014)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技术储备上的差距十分明显,总排名为148个国家和地区的85位,而且呈下降趋势,比2010~2011年的78位下降了7位。而可用的最新技术更是在14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105位,比2010~2011年的94位下降了15位[1]。这些信息反映出我国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中国目前还只能算是“世界加工厂”,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科技约束”始终是“瓶颈”。原创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缺乏与我国技术科学的学科地位没有确立相关。因此,推动我国成为一个技术创新型国家,提升国家在技术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必须确立技术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应有的地位,并通过发展技术学科为技术科学的发展和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服务。
(二)发展技术学科是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自然科学领域,我国现有学位体系中除了理工两大门类之外,没有相当于技术科学学科的独立门类,尽管当前也存在一些有关以“技术”作为学科名称的学科,但这些学科有的既可以列入工程学科领域,也可以列入理学学科领域。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使得一些新兴技术学科不能名正言顺地发展,并进一步影响技术型人才培养。对此,北京大学王义遒就曾建议性地指出: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几十年来一直理工分野较清,专业划分过细,而不像西方著名大学往往按技术科学的要求来培养技术型人才,因此,建议在我国的学科专业目录上把技术科学学科单列为独立门类,这不但有利于技术科学的发展,也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更对综合性大学的发展颇为有利[2]。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现代高新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广泛运用,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发展应用技术大学,建立独立的技术学科体系,已经成为技术型人才培养迫在眉睫的需要。
(三)发展技术学科是应用技术大学特色发展的需要
由于一直以来,在我国的学科体系中始终找不到技术学科的位置,造成了我国高校的学科建设出现趋同现象,学科同质化导致高等教育办学的同质化。
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需要具有技术教育特色的学科支撑。目前,我国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设置主要集中在技术领域,并在专业建设中逐步形成了具有技术科学性质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学科。但这些院校在真正的学科建设中如果参照现有的学科分类标准,往往难以找到对应的学科类型。最主要的是,现代技术发展周期越来越短,新兴技术不断产生,并不断充实技术科学的内容,使得技术科学的分类更频繁,不断产生新的技术学科,而现有学科分类标准不但没有技术学科的门类,而且始终处于不变的状态,不能完全适应高等技术院校学科建设的具体要求。因此,对应用技术大学来说,不但学科建设的方向不明,而且即使移植传统大学的学科建设模式也难以达到学科建设的目标。其实,对综合性大学和工程性大学来说也是如此,基础学科和工程学科的发展一方面要通过技术学科的建设实现研究成果的转化;另一方面,工程学科的发展在很多场合必须借助技术学科的研究成果,只有明确技术学科的地位和作用,才能确保各类学校的个性化发展之路。
二、应用技术大学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
对应用技术大学而言,学科建设不能盲从于传统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模式,而是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定位及服务面向,确立体现应用技术大学特色的学科建设之路。“面向行业、立足应用、服务地方”是应用技术大学学科建设应当遵循的基本思路。
(一)行业性
应用技术大学学科建设的行业性特征,首先,体现为要面向行业企业生产实际,以开展技术应用研究为重点,在研究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实际存在的技术难题的时候,更要关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产生的新知识,进一步拓展新的学科生长点。其次,体现为要以产学研深度合作为基本路径,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深入探索产学研合作机制,采取与企业共建、共设发展研究院等产学研联合体的方式,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技术进步和技术知识的转化。
(二)应用性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发展,技术中的科学含量不断增加,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从而对应用技术大学的应用科学研究以及应用学科发展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制定R&D统计标准时,把科学研究划分为三类,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研究[3]。其中,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研究又统称为技术研究。应用研究是基础研究在实践中的运用,是针对具体实际目的或目标进行的独创性研究,要求紧密结合社会现实需要,并为社会现实服务;试验开发研究主要是利用应用研究的成果,创造可供复制推广的技术手段或工艺服务等,主要表现为知识物化的过程,也就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基于此,应用技术大学学科建设的应用性,就是要主动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强化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研究,扎实开展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或技术服务,重视并努力促进应用研究成果的转化,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三)区域性
学科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养和创新知识,但其最终目的还是要服务于社会。应用技术大学作为地方性高校,其学科建设既要着眼于国家宏观经济建设的长远需要,更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为地方经济建设直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应用技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是应用技术大学学科建设的立足点和归宿,这进一步决定了应用技术大学学科建设的区域性特征。
三、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技术学科的基本路径――案例剖析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后建什么学科以及如何建设学科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以上海某高校为例进行剖析,期望能对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科建设提供借鉴。
上海某高校是2004年升本的地方本科高校。升本后,该校对办学定位作了专题研究,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自身办学传统,提出了“本科层次技术教育”的办学定位和“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方略,并把学科建设始终作为突出特色、提升实力的基础,确立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提升学校科研能力”的发展方向,研究制定了学校学科专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强化学科建设。
(一)立足区域发展和行业需求,凝练学科方向
鉴于新建本科院校资源的有限性、学科基础的薄弱性,该校在制定学科发展策略时,实施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错位竞争战略,聚焦重点,力争在某个领域上创立品牌。该校在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和本校发展优势的基础上,聚焦上海先进制造业及相关服务业发展要求,特别关注制造业的改造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将学科建设聚焦在能源装备制造技术领域,重点聚焦火电、核电、风电等能源装备关键技术,突出技术应用研究。经过几年建设,该校初步形成了以能源装备制造技术学科群为重点,生产服务学科群和技术文化学科群联动发展的技术学科体系。
在投入方面,该校聚焦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在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重点投入。2012年,该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因长期聚焦我国风电技术研究,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试点项目”,成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致力于培养国家急需的风电工程硕士人才。
(二)校企合作构筑学科平台,积极开展技术应用研究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该校认识到“校企合作,搭建产学研平台是应用技术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桥梁”,因此,该校充分利用行业背景优势,积极借助企业集团的丰富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推进学科建设与产学研协同创新。
首先,校企合作搭建科研平台。近年来,该校与上海3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结成产学研合作联盟,其中,作为校企合作最为密切的上海某装备制造集团(国内最大的装备制造业集团之一),更是将该校纳入了集团核心科技创新体系。并在该校设立“XX集团中央研究院分院”,通过“分院”,校企合作建立了上海市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专业服务平台数控技术服务中心、风力发电技术研究中心、大锻件制造技术应用研究所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产学研合作平台。该校还与上海某重型机器厂联合建立了大锻件制造技术应用研究所,通过校企互动,使该校在大锻件制造技术研究领域有了较大进展,已获得国家重大专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2012年,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产学研合作中心”在该校成立,由上海市教委和上海某重型机器厂共同投入约1亿元,着力打造全新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为上海装备制造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其次,校地合作致力服务地方。作为地方本科院校,该校把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并根据长三角经济发展需要,建立“主动出击、服务企业”的科技工作站。目前,该校分别与江苏靖江、浙江临安、安徽芜湖共建有3个科技工作站,并分别派出了科技特派员。通过设立科技工作站,促进了学校科技服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找到了学校发展与行业企业发展对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此外,该校还探索和实践了产学研全方位、深层次、制度化合作的有效路径,不仅在学校和企业集团层面建立了战略联盟合作伙伴关系,还实施 “校企合作共建二级学院”具体措施,通过校企双方在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实习基地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来促进学校的学科建设。
(三)强化教师实践背景,打造技术特色鲜明的学科队伍
学科建设离不开人才支撑,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是学科建设的关键。为此,该校在《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队伍强校战略”,立足技术本科办学定位,发挥行业办学优势,通过“引智”与“培养”相结合的一系列举措来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技术应用型科研团队。
在人才引进方面,该校立足重点学科,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强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力度,重点引进符合新技术发展需要的技术专家以及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及团队。并根据学科发展重点,扶持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学术团队,致力于培养和造就杰出的中青年学术群体。与此同时,该校还十分注重校内教师培养,采用各种措施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具体包括:配备具有较高教学科研水平的教师担任导师,建立青年教师带教制度;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生产单位调研学习,帮助他们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和技术要求;选送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为期1~2年的挂职锻炼,为他们加盟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创造条件;选拔骨干教师到国(境)内外学习深造,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学术水平等。
自2007年开始,为提升青年教师企业实践能力,该校开始每年送出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到企业、科研院所挂职践习,并制定《青年教师校外挂职锻炼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青年教师选派、项目落实、检查考核、待遇奖励等都有明确规定,每年召开青年教师企业挂职锻炼总结会暨青年教师产学研能力培养签约工作会,总结表彰一批在产学研专业实践能力方面表现突出的青年教师。另外,该校还派遣数位学科带头人或学术研究骨干深入企业一线,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科研团队,直接开展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问题研究,由于得到企业欢迎,他们被企业兼聘为副总工程师、技术主管、科技项目带头人。
(四)健全学科管理制度,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该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重视学科建设工作,学科组织管理制度日趋完善。
首先,加强对学科建设的经费支持。随着学科建设规模的扩大,学科建设经费也在提升,以2011年为例,该校总投入1297.65万元,较2010年增长18.3%。
其次,完善学科建设的制度管理。近年来,该校在已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修订了“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及“校级重点学科评价验收方案”,实现了重点学科评价的“三个转变”,即从年度评价转变为建设期评价、从定性评价转变为定性定量相结合、从只注重科学研究成果产出转变为从学科特色与优势、学科队伍建设、学科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学科管理等七个方面对学科进行综合绩效评价。同时,该校还制订了“二级学院(部)学科基础建设与管理办法”,发挥二级学院在学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某高校学科建设的案例剖析可以看出,我国应用技术大学主要以地方本科院校为主,其区域性特点决定了学科建设路径的差异性。但是,如下三方面是技术学科建设应着重关注的。
(一)建方向――以应用技术研究为根本
应用技术大学主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但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区之间产业结构和能级存在着巨大差异。各地区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都存在着严重的不协调问题。一方面,技术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过剩;另一方面,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又大量依靠进口。因此,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提升产业能级,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应用技术大学学科建设的主要方向。
(二)建队伍――以学术能力与实践背景相结合为关键
应用技术大学的区域性特点以及学科建设方向的确定,决定了其队伍建设必须通过“引智”与“培养”相结合的一系列举措,才能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技术应用型科研团队。因此,应用技术大学在队伍建设过程中,除了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一批了解行业企业技术发展走向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之外,还应突破制度障碍,大力引进企业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引领应用技术大学直接开展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问题研究,真正实现科学研究为行业企业服务。
(三)建基地――以行业共建实现双赢为目标
企业和应用技术大学作为不同的创新主体,具有各自实施创新的动力和内在运行机制。尽管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从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和技术创新现状看,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创新才是推动我国技术进步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选择。
应用技术大学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创新,是行为目标不同的两类组织之间寻求优势互补的理性选择。通过校企共建合作基地,一方面可以将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高校自身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办学和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更好地开展教育与科研工作,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型创新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可从高校获得技术创新所需要的技术和人力资源支持,通过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还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校企共建基地,可以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效配置,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World Economic Forum.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R].2010-2011,2013-2014.
[2]王义遒.关于技术科学的人才培养[J].复旦教育,1993(1):6-8.
[3]刘道玉.论重点大学科学研究的使命[J].高教探索,2006(2):4-8.
On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Route of 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y
――Taking One College in Shanghai as the Case
LIN Wei-tian, LIU Xiao-bao
一、问题提出
会计学科应该回归设计型科学属性!
解释型科学范式日趋成为当前经济学、管理学和会计学科的主流范式。20世纪60年代以有效市场假说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经验性检验为契机,现代经济学推崇的解释型科学范式很快被会计理论工作者接纳并统治了绝大部分重要学术刊物。会计家们也越来越喜欢采用大样本数据和概率统计分析,通过逻辑严密的数量模型来解释和预测一些会计现象和变量间的关系。不过,西方另一种批判的声音也开始越来越强烈,会计遵循的是未来目标的设计逻辑而非历史数据的解释逻辑,过于强调解释型科学范式的负面效应已经显现,会计理论似乎走入迷局:一是形式上严密,但实践指导性不强;二是理论脱离实践,理论观点落后于实际;三是注重历史数据检验解释而忽略目标要求与路径设计。那么,解释型科学范式为什么会造成如此致命的缺陷呢?2006年哈夫、特兰斯菲尔德和范阿肯等世界知名管理学家①在《管理探究杂志》撰文批评世界著名商学院研究管理学问题过分追求自然科学和经济学的“解释型科学范式”。他们指出工商管理问题采用“解释型科学范式”外表看起来“学术性”很强而严重脱离实践,致使商学院理论成果越来越被工商实务界轻视。作者赞同三位教授观点,本文试图论证会计学科具有设计型科学的特征,并提出会计理论需要回归“人工科学”本质,建议多采用设计型研究范式。
二、科学的类型及其特点
会计学属于哪一种科学类型呢?目前科学分类比较普遍的方法是将科学分为形式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五大类(李醒民,2008)。但是,这样的划分似乎存在内在的矛盾性:形式科学是从思维形态角度界定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是从研究对象进行区分的;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是从科学认识过程来划分的;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之分则出于研究方法的差异。为此,国外有学者别开生面从科学的使命角度提出一种新的三元分类法(范阿肯,2004)②:形式科学、解释科学和设计科学。不同科学类型的使命和特征:
(一)形式科学(Formal Sciences)
形式科学几乎不依赖于经验,其使命是建立命题系统,而对该命题的验证主要是其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形式科学包括逻辑和数学:它们不涉及实在的事物,但是无论科学抑或技术都需要应用数学与逻辑学,例如在技术制品(人工自然)中,必须有建模、试验、估算等逻辑分析与数学计算,才能使我们处理经验的公式确凿有效(黄顺基,2009)。
(二)解释科学(Explanatory Sciences)
解释科学的使命是拓展知识以加深对自然与社会的了解,具体地说,就是描述、解释和尽可能的预知该领域内可观察到的现象,解释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经济学等部分社会科学。
(三)设计科学(Design Sciences)
设计科学的使命是为设计和实现产品(人工物)而开发出相应的知识,主要解决结构问题或者是改善性问题。如:建筑师和土木工程师主要是处理结构性的问题,而医生主要是处理改善问题。设计科学以拓展知识、应用知识为目标,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设计科学包括工程学、医学、管理学、现代心理疗法等等。
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提出的“设计科学”概念是这种新的三元分类法的基础。西蒙在《人工科学》(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一书中,划分了自然物和人工物。所谓“人工”或“人为”(The Artificial),即通过人的作用力综合而成,一般具有功能、目的和适应性,而且可以模拟自然事物的某些表象,而在某一方面或若干方面缺乏后者的真实性。西蒙强调的是与“自然”物相对立的“人工”物,即强调“物”的人工性。人造之物之所以区别于自然之物,并不在于物理的结构和化学的成份,而在于投射出人的观念和目的性,凝聚了人的力量、劳动、制作与创造。
与设计科学直接并列的解释科学,二者的主要差异有四点(仇向洋,2008):
1.解释型科学的使命是描述、解释与预测,而设计科学的使命是发展有效的知识,以产生出对现场问题的解决方案。
2.解释型科学的典型工具是因果模型,设计科学的典型工具是技术规则,这些规则告诉人们,要想达到某个目标或获得某些结果,就要采取什么样的路径。
3.解释型科学往往是后见之明的研究,注重对已发生的事件做出解释,设计科学则专注于前瞻逻辑。
4.解释型科学重在描述(Description),设计科学重在施策(Prescription)。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307-3612(2006)11-1453-04
1 体育科学学科属性及分类研究沿革
20世纪90年代尽管国家已将体育科学归属于社会科学,但体育科学领域许多专家,还有科学学科研究的有些专家对于体育科学学科属性及分类问题都提出了异议,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研究成果。
田雨普认为体育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综合科学,其学科体系由基础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专业技术3个学科体系组成(图1)。
熊斗寅认为体育科!学隶属于科学体系中的“技术科学”。学科体系分为体育自然科学类、体育管理科学类和体育社会科学类(图2)。
胡晓风认为体育科学学科体系由体育社会学学科、基础学科、运动学学科3大类学科群组成(图3)。
1982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中,体育科学分支学科共有12个,即体育学、运动学、运动形态学、运动解剖学、运动人体测量学、运动局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医学、运动训练。对上述学科划分为3个层次和3大类(图4):第1层次是体育学,第1层次向第2层次过渡的学科是体育哲学和体育情报学,第2层次是体育基础学科、运动技术学科和体育社会学科3大类,第3层次是下属各门学科。
徐忠、屈世琼认为,体育科学是属于一门综合性科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管理科学、交叉科学综合融合而构成了体育科学学科群。从而提出体育科学体系结构为6个学科群:哲学方法学科群、人文社会学科群、自然生物学科群、运动科学学科群、管理信息学科群、交叉边缘学科群(图5)。
王续琨、刘永振认为:“体育科学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包含众多分支学科、边缘学科,介于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对体育科学分类提出了自己的构想,将体育科学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区分为5个群组(图6)。
邵伟德、马楚红在“体育学科分类体系的科学性探讨”一文中认为体育科学简单地归为社会科学不够合理,并指出了在体育学科分类时需注意的4个原则: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用、可行、方便性原则,统一性原则,由此而提出体育学科分类体系的构想图(图7)。
罗加冰对体育新学科进行了分类:体育自然科学类新学科,体育社会科学类新学科,体育管理科学类新学科,体育人文科学类新学科,体育综合科学类新学科(图8)。尽管是新学科分类,实际是他对体育科学学科的分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与意义。 上述关于体育科学学科属性及分类研究后继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科学学科分类研究
科学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和知识体系,是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和反映。科学结构与它所反映的客体结构即整个客观世界的结构是一致的。我国对科学学科体系的探索,有二元论、三元论和多元论之争。二元论即认为科学学科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元论认为科学学科分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多元论认为科学学科分为许多学科体系。恩格斯早在1874年提出对科学分类的观点:“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互相关联和互相转化的运动形式的。因此,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并将科学分为数学、力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地理学6类。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根据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为整个客观世界从自然界发展到人类,同时出现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由此而提出科学大厦由自然科学、人体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6大部分组成。陈文化等学者依据“自然一人一社会”的演化次序与科学本身的“固有发展次序”有内在的联系,认为科学学科分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门,并构建了现代科学体系――以人文科学为主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两翼的立体结构。由于当代跨学科的广泛研究,出现了许多交叉性学科,如运筹学、环境学、人才学、管理学、信息学等,许多新学科的学科属性属于综合性,难以隶属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这3大科学,更难以涵盖如雨后春笋日益冒出的大量复杂性、综合性的新学科,因此,必须有一门科学学科可以涵盖不隶属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外的一门学科――综合学科。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学科已发展成约有5550门学科,其中非交叉学科约有2 969门,而交叉学科总量已达2581门,占全部学科总数的46.58%。交叉学科仅在100年左右增加的学科数量就占总学科数量的一半,并继续呈迅猛增长势头。有的学者将管理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并列,并将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归属至管理科学内,这是不妥的。追究管理科学,实际它介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是一门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性学科,理应隶属于综合科学。特别现有许多交叉新学科根本没有管理的属性,按科学逻辑性无论如何也不能隶属于管理科学,只有将管理科学和许多交叉新学科隶属于综合科学才比较合理,而不能将交叉性综合学科归属于管理科学。这一隶属关系不能颠倒。本人认为,现代科学学科应分为4大类学科相对比较正确,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综合科学(图9、图10)。
3 体育科学学科属性及其分类研究
对于体育科学学科属性,刘仲林在《现代交叉科学》一书中指出,体育科学是一门由生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力学等20多门学科的渗透融合,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声像技术、遥控技术等现代技术的一门综合学科。国外专家研究认为,一个运动员成绩的提高是素质、体质、机能、心理、战术、技术、智力等150多个因素综合效应的结果。社会中的体育现象和运动中人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决定了体育科学的跨学科性和综合性。但体育科学的综合性又不是各个学科研究结论的简单相加,而是运用各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取得各种参数进行综合运算,以得出比较全面的结论。随着体育科学的迅猛发展,其综合性属性越来越凸显。俄罗斯体育科研的综合试验台,可对人的运动能力进行学科问的综合性基础研究。遗传学家、教育家、生物力学家、生理学家、生物化学家、心理学家、计算机专家可在统一的试验对象身上进行分子的、亚细胞的、细胞的、各器官的、各系统的以及整个有机体的试验研
究。在综合监督训练过程中可运用近300种检测演技的方法,检测出3000多种训练水平参数,在总训练时间中约25%的时间用于进行各种检测。因此,有人称之体育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窗口。体育的许多方面研究,都走到了科学的研究前沿,如检测运动员兴奋剂方面研究,运动生物力学方面研究,运动免疫学方面研究,运动康复研究等等,都与相关学科或母系学科的前沿科学研究并驾齐驱。可以说,在体育方面通过一系列实证,证实属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综合性科学方面的许多具体学科内容。体育科学学科有十足的理由分为4大类:体育自然科学、体育社会科学、体育人文科学和体育综合科学。隶属于体育自然科学类学科有:运动解剖学、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隶属于体育社会科学类学科有:体育社会学、体育产业学、社会体育学、体育经济学、体育法学、体育人口学、体育传播学、体育教育学等;隶属于体育人文科学类学科有:体育史、体育心理学、体育哲学、体育美学、体育科学学等;隶属于体育综合科学类学科有:体育控制论、体育信息论、体育系统论、体育决策学、体育运筹学、体育环境学、体育人才学等。因此.体育科学隶属于科学学科体系中的综合科学是非常正确的学科归属。
而国家将体育科学归属于社会科学,是否符合科学逻辑?首先要了解分析社会科学是一门什么学科?社会科学是一门以社会为研究的知识体系。我国的《辞海》中说:“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的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由此可见,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社会,社会科学的性质与其研究对象本身的规定性是直接同一性的。社会科学的任务是揭示并阐明各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从学科研究理论可以准确地告诉我们,科学的内在的直接同一性和逻辑辩证关系是学科分类的依据与方法:体育社会科学的母学科是社会科学,体育自然科学的母学科是自然科学,体育人文科学的母学科是人文科学,体育综合科学的母学科是综合科学。国家将体育科学归属于社会科学,依据科学学科的内在逻辑,体育科学是难以分化出体育自然科学、体育人文科学、体育社会科学和体育综合科学的,而现实的体育科学恰恰能科学地梳理出体育自然科学、体育人文科学、体育社会科学和体育综合科学,这些难道社会科学能包容得了吗?即使硬包容着体育自然科学、体育人文科学等学科,这本身就违背了科学的内在逻辑性及其分类原则,产生了严重的自相矛盾和错位现象。因此,硬将体育科学归属于社会科学是“牵强附会”的,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更是扭曲了体育科学的本质。随着近几年科学理论专家对科学学科分类研究的深入及其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积极影响着体育科学学科研究的深化,逐步取得明朗化的研究进展。
我们研究认为,体育科学学科属性是综合性科学,是隶属于科学学科体系中的综合科学;体育科学学科分类类似于科学学科分类,是“大科学”学科体系的“缩影”,同样分为4大类:体育自然科学、体育社会科学、体育人文科学和体育综合科学(图11)。从图12可清楚地看出4个方面的学科群,而且在不断地发展和庞大。仔细研究体育科学下属4大学科,各学科发展“势均力敌”。本研究为什么将田径运动(学)、球类运动(学)、体操运动(学)等运动技术学科隶属于体育自然科学类,这是因为体育自然科学是涵盖着体育的“自然世界”。这些运动技术学科的本质都是具有自然科学属性。从田径的跑、跳、投到刘翔奥运会得金牌的神速跨栏动作;从篮球、排球、足球的跑、跳、投到姚明的扣篮等以及俄罗斯名将涅莫夫单杠上6个空翻抓杠动作等等运动技术,无不显示出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营养学、运动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知识特征,显示出运动技术科学的前沿科学知识,都是显示出自然科学知识的属性,应该隶属于体育自然科学中的分支学科。这些学科还够不上资格与体育自然科学、体育社会科学、体育人文科学和体育综合科学相提并论的一门学科。田径运动(学)、球类运动(学)、体操运动(学)等运动技术学科,这些成熟学科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应该规范学科名称,在后面加上“(学)”。
目前,国家颁发的许多文件和权威性杂志里都认为体育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在2004年10月20日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体育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指出,“体育科学是综合性科学,实施科教兴体战略包括繁荣发展体育自然科学和体育社会科学两个方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离不开体育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2005年《体育科学》杂志编辑部在第1期版2的序言“开拓创新任重道远”中指出:“《体育科学》杂志记录了这20多年来中国体育科学发展的成长历程。记得在本刊创刊之初,学者们曾就‘体育’的科学属性进行过热烈的讨论。而今,这种争论也是不争自明:因为随着科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体育科学研究的广度、深度和研究的手段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体育既与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基因纳米技术等当今世界的热点科学与技术有着不解之缘,又与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人文地理环境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体育科学,已发展成为一门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应用性的交叉学科。”
一、《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目标定位
技术型人才作为一种人才类型,其工作职能主要是解决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技术性问题,以保证生产、制造和工程项目顺利进行。随着技术理论发展和岗位工作内容调整,技术型人才特征也随之发生变化,总体上呈现出如下特点[1]。
一是知识结构上突出主导性与复合性。技术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主要以技术学科中某一专业领域的技术科学知识体系为主, 除具有本专业的技术科学知识外,还具有形成该技术科学知识所必需的基础科学知识、该专业的工程科学知识以及与工作岗位或工作对象有关的其他学科知识。
二是能力特征上体现出智能性与综合性。技术型人才既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又具备较高的技术应用能力、设计能力与开发能力,其能综合利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技术难题或进行技术及工艺创新,表现出很强的综合与创新能力。
三是情感态度上体现出务实性与伦理性。精益求精的精神是技术人才在技术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实践性品质,而作为技术的发明者、设计者或应用者,如何合理利用技术造福人类,也是技术型人员必备的重要品格,因此较强的务实性品格和高度的技术伦理责任感在技术型人才素质结构中不可或缺。
基于对技术型人才的特征分析,结合土木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确定《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现行的有关施工规范、规程的应用;掌握一般建筑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常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包含的原理;掌握一般建筑工程施工中遇到的必要计算方法;熟悉一般建筑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容易出现的常见质量、安全问题、安全验收规范;熟悉先进建筑工程施工安装顺序及所需配备的设施和设备。
能力目标: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选择和制定常规工程的合理施工方案;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查找资料和完成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编写一般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在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能根据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方法及验收规范进行常规工程的质量检验。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伦理道德、职业道德和主体意识、超越意识、契约意识;使学生养成科学规范的工作模式和务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工作能体现出思想性、建设性和整体性。
在课程总体设计上,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相互融合,尤其是情感目标蕴含于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达成过程中,通过理论探究、项目实施、案例反思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技术伦理精神和务实的工作作风。
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内容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从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土木工程发展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施工技术难度不断提高的趋势。应对这一趋势,各建筑施工单位必将提高施工自动化、信息化和绿色化水平。施工自动化是以精细施工技术替代粗放型技术,以机械化、自动化替代人工操作,同时对从业者技术技能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施工信息化是利用信息化设备和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承包管理效率,采用施工监测、施工控制等手段实现施工管理现代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计算机技术在建筑业的设计领域、施工领域、管理领域得以普遍应用,一些施工单位某些关键技术也都使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施工绿色化是指注重节材、节能、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积极使用可再生的材料资源和控制在施工中抽排地下水资源等。作为涵盖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基本技术知识的核心课程,《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在设计上也必须反映建筑施工技术自动化、信息化、绿色化的理念。
(二)课程内容选择
伴随模板、脚手架、预应力施工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装饰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创新,建筑施工部门的机械化、预制装配化、专业化施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对建筑施工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作为培养建筑施工技术人员的核心课程,《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既要系统讲授传统施工技术,又要增加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内容一般包括土石方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砌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高层建筑的施工、防水工程、装饰工程等。根据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与企业人员联合开发课程,将最新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施工材料应用引入课程,以讲义或音像形式体现。如在钢筋下料中加入平法识图、构造要求及框架梁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在桩基础中着重讲解PHC管桩静力压桩、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等内容,在虚拟施工技术中加入Revit建模平台与专业仿真优化软件应用方面的内容。
(三)课程内容组织方式
依据施工员岗位职业标准,基于施工员岗位工作过程,以施工员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分析工作过程和阶段产品特点,围绕工学结合、项目导向、全真模拟教学设计,选择课程内容。本课程采用“项目+任务”的内容组织方式。结合各个项目对应的最新规范标准,注重项目设计与任务相匹配。项目与任务的匹配模式常用的有三种[2]:一是循环式。其核心特征是课程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以系列典型产品或服务为主线展开,每个项目都包括该课程全部任务所构成的完整工作过程,且其工作过程基本一致。尽管流程是重复的,但具体内容是不会重复的,因此随着项目的推进,学生的职业能力不断提升。二是层进式。核心特征是,一门课程只选择一个大型的、完整的综合项目,它涵盖了该门课程需要学习的全部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界线,把这个项目划分成若干部分(小项目),学生按照工 作顺序逐步完成各小项目,最终完成整个项目。三是对应式。即项目与工作任务之间是对应的,为学习完成一个工作任务即设计一个项目。从《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实训要求来看,其项目和任务设计比较适合采用第一种和第三种。课程按“建筑工程的施工工序”确定工作任务,以“施工流程”为主线,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按照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设计项目,力图构建学生在校学习情景与实际工作情景的一致性。具体项目和工作任务设计见表1。
三、《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实施
在课程实施中,全面构建“岗课融合贯通,学期分段循环、能力逐级递进”的教学组织模式。将原来的一个学期时段逐步改革为“一长一短一长”3个学段,实现分段循环教学,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分层训练,逐级递进,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岗位技能,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现能力逐级提升。根据课程内容特点,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启发引导、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同时注重工程仿真模拟软件的应用,创建多样化学习方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从事技术活动,本课程更注重技术知识的习得,而技术知识中除了显性知识外,还包括了大量的默会知识。默会知识具有实践性、情境性、层次性、不可言传性、不确定性、非逻辑性等特点[3],建筑施工领域的工作经验、操作技艺等都属于默会知识的范畴,默会知识的掌握一定要由两个关键因子促成:一是“师傅”样本式的“手把手”传递,包括提示、反馈、示范和提醒等;二是“徒弟”不断地清晰表达所学的知识,用心体悟及其身历其境地“历练”。两者缺一不可[4]。为此,本课程强化综合型技术训练项目设计,编写《建筑施工实训任务书》和《建筑施工实训指导书》,并依托学校建立的校外实践基地,由企业施工技术人员当师傅,每4~6名学生为一组,全程跟踪一个建筑施工项目,采取半天上课半天实践的形式,同时结合“建筑材料与检测”、“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等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各种典型建筑结构的施工技术、工艺流程、质量验收要点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法、建筑工程造价编制等。在此过程中,企业师傅和任课教师经常沟通,及时交流学生技术知识和技能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矫正方法。学生每周每组要填写施工周记,记载施工技术要点、工艺流程、学习心得等,学习结束后还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陈述和答辩,答辩通过才能进入顶岗实习环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