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西文化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1体育文化的发展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国交流的障碍也越来越小,体育文化作为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也受到了世界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随着信息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西方的体育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宽度也在不断的拉长。早期的体育更像是人的一种生活的本能,是人们为了与大自然、与野兽争夺生命权而产生的本能行为,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独一无二的智慧使得人在自然界中的主导地位逐步确立,体育运动也逐步发展成为人与人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的活动,体育运动的方式也逐渐增多,直至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成为人们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重要方式,一代代的流传下来,从而成就了我们今天璀璨的体育文化。
1.2世界性的奥林匹克
现代奥运会是全球影响最大的国际体育盛会,它是人类在体育发展史上的得意作品,它充分发挥了体育运动的各项功能,为人们呈现了现代社会所具有的全方面的体育文化。奥运会就是体育文化的一个饕餮盛宴,它在促进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去追求、去实现、去超越自己的梦想,把体育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奥林匹克文化不仅仅是一项体育文化,更是包含了哲学、政治等文化的综合体,对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平定团结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它是世界人们共同的文化瑰宝。
2.中西文化相互交融下的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是一种较为独立的文化集合体,它是伟大的、玄妙的、独树一帜的,但同时也是封闭的、排外的,与外界文化格格不入的。作为一个不与海洋接壤的、深处大陆内地的省份,湖南打破这种封闭状态的过程是很艰难的,湖湘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很是经历了一番一波三折的过程。自从发生以来,西方文化开始逐渐侵占中国文化市场,但是,却并没有得到湖湘地区人们的回应,湖湘人们对所谓的西方文明根本不为所动,普遍采取抵制、蔑视的态度。直到19世纪的60年代,情况开始发生变化,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体育文化开始大举入侵湖湘地区,湖湘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湖湘体育文化受到了来自西方的压力,但也促进了湖湘体育与西方体育的第一次融合。到了1894年,甲午战败,湘军一败涂地,湖湘人们真正意识到抱残守缺带来的只能是落后和挨打,只有虚怀若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从此之后,在湖南地区先进人物的带动下,湖湘文化开始了向西方文化学习的历程,湖湘体育文化更是通过不断地对比、学习西方体育文化的先进思想,不断为自身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从而迅速实现了与西方体育文化的接壤。可以说,打开了湖湘体育文化的大门,促进了湖湘体育文化的大改革、大进步。但是,这样的融合却并没有持续太久。1898年,保守派开始发难,夜郎自大的痼疾在他们的心中占据了上风,他们依然忘记了自身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巨大差距,而转向了内斗,他们开始大力阻扰湖湘体育文化向西方体育文化学习。但是,希望的种子却并没有泯灭,它隐藏在湖湘人们的心中。所以,1901年,当国家政策略有宽松之时,就出现了一批奔赴西方学习的湖南留学生。特别是爆发,清王朝的腐败统治被后,湖湘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相互融合的趋势愈演愈烈,并在等伟大人物的支持和带领下,最终实现了湖湘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大融合,为湖湘体育文化傲立世界舞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中西体育文化融合的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社会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西方奥林匹克文化以体育运动为媒介,向湖湘地区源源不断的传送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精神,这种以体育形式传播的文化精神对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湖湘地区正是因为融合了西方体育文化的精髓,才保持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骄人成绩。
3.1提升了湖湘地区人们的凝聚力
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是一项世界级的体育运动,更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实力。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展以来,特别是申奥成功以来,湖湘地区的人们进一步意识到了体育文化是关乎整个湖湘地区集体荣誉的一项活动,激发了湖湘地区人们的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使得湖湘人民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了一起。
3.2激发了湖湘地区人们的竞争意识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相对来说是很公平的,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有权利参加,因而,要想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中脱颖而出是很有难度的,这为湖湘地区的体育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推动着湖湘体育文化不断地向前发展,这种意识的培养对湖湘地区政治、经济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3.3提高了湖湘地区人们的个人素养
奥林匹克运动会非常注重个人价值、个人素养,这种对个人的尊重,激发了一个又一个人不断地去追寻自己的梦想,鞭策了无数的人去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拼搏,不断的超越自我。这对于过分重视集体意识、轻视个人素养的湖湘体育文化起到了很好地纠正、推动作用,有利于湖湘文化的长远发展。
3.4拓宽了湖湘地区人们与外界的交流面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展和湖湘体育文化的不断进步,使得湖湘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使得湖湘文化接触到了西方更广阔的文化领域,使得湖湘体育文化有了更多进步的空间,这对湖湘体育文化解除桎梏、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好地机会,促进了湖湘体育文化的多样化、全面化发展。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传统孕育不同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观念。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影响着人们鉴赏和翻译优秀西方文学作品。翻译既是语言的转换,也是文化信息的传递。翻译的表层是语言的转换,翻译的实质是文化信息的传递。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和语言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我国当代翻译理论家中,王佐良先生提倡翻译与文化研究相结合,指出“翻译理论的研究,包含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在翻译中要同时重视语言和文化,认为“真正的对等应该是在各自文化中的含义、作用、范围、感彩、影响等等都是相当的”。将翻译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下研究,翻译最大的困难就是两种文化的差异,不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背景,就不能真正掌握语言。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受文化本身的影响。文学是最高的语言艺术形式,文学作品翻译是对社会历史文化的研究。对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就必须了解西方文化,真正领悟西方文学作品的思想蕴涵。
三、英美文学作品英汉译策略
1、翻译最常用的策略是归化与异化。
归化与异化概念,是一九九五年美国学者率先提出的,他的思想是受德国哲学家和古典语言学家的观点影响“,翻译只有两种方法,不是译者不打扰作者,尽可能让读者靠拢作者,就是译者尽量不打扰读者,让作者靠拢读者”“看一个翻译是归化翻译还是异化翻译,完全取决于文化形态的重构,翻译在这一形态中得到生产和销售;什么是归化或异化只有在考虑到改变译入语文化的价值关系时才能得到界定。”葛校琴指出:“当前在对‘归化’问题的认识上,译界同仁应该区分归化法的两种前提:一是忠实原则下的归化;二是非忠实前提下的归化。前者总体上是规定性的,后者则是描述性的;前者是原语中心论的,后者则是译语和译语文化取向的。”归化和异化不是对立得的,绝对的归化和绝对的异化是不存在的。归化和异化是相对的,无论归化或异化,翻译方法都会出现相互的覆盖,归化和异化只是两种方向,他们的具体程度随着翻译方法不同所占的比重也不同,策略倾向不同。归化的手法是省译、替换、解释等,异化的手法是音译、直译和注释等。归化和异化不是对立的,他们相互补充,为不同的翻译目的服务。例如,张谷若先生对《德伯家的苔丝》的翻译,为了增进译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用直译的方法,又用脚注介绍了英国的风俗习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的历史文化背景。很多学者采用归化异化互补的多元译法,异化与归化在文化翻译过程中要适度。适度的归化增强译文的可读性,适度的异化增加读者对源语文化的了解,加强文化交流,文学翻译的关键是多元互补。
2、译文应当把读者反应放在第—位。
翻译要突出原文与译文在文化上的区别。在异化与归化问题上,区别对待语言和文化的翻译,在句式和语法上,英汉语言存在很大的差异,英文文学作品的翻译,应避免词汇和句式的生硬,而尽可能地向读者介绍英美文化所蕴含的文化因素,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联系,英国翻译家有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文化是一个有机体,而语言是这个有机体的心脏,强调了文化和语言的不可分割,语言内容的翻译要采取归化手段,避免欧化,茅盾先生指出:“好的翻译者一方面阅读外国文字,一方面却以本国语言进行思索和想象;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译文摆脱原文语法和语汇的特殊性的拘束,使译文既是纯粹的祖国语言,而又忠实地传达了原作的内容和风格。”译者“以本国语言思索和想象”来理解原文,翻译遇到障碍时,尽可能摆脱原文结构的束缚,在保持原作内容的前提下,把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成祖国语言。英汉翻译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使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符合汉语习惯。
这些教师必须意识到表达一段话和翻译一段话是不一样的。我们在用英语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有时觉得一种表达不妥当,或者太困难,就可能换一种简单的表达方式,而翻译出一段语言则不同,它要求翻译者要精准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且要让对方能够明了原文的意思。如果初中生尝试翻译一些文字,学生就不能逃避自己知识结构存在的缺陷。
比如以一句学生译一段中文小说为英语例,书中有一段话说“说曹操、曹操到”。学生感觉到这句话特别不容易翻译,因为外国人不能理解什么是曹操。可是用一般的指代名词来表达,又没有这般鲜明的语句表达效果。学生在仔细分辩文本要表达的意思,且认真地思索以后,使用这句话来表达这个成语的意思:“Whenwetalkaboutthedevil,hewillappear.”。学生认为,外国人不知道谁是曹操,但是外国人知道谁是魔鬼。
如果借用外国人人人都能理解且非常介意的魔鬼为指代名词,外国人就会明白这个成语的童思。教师引导学生用翻译的方法使学生正式中西文化的差异,可让学生自己检查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否存在缺陷,当他们发现自己不能灵活地应用已经学过的英语知识的时候,他们就需要自主地去学习相关的知识。
2.使用交流的方法加深中西文化的沟通
1.中西方委婉语中的宗教因素
众所周知,西方国家大部分都是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国家,自然宗教在其文化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西方国家的宗教中上帝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所有人都应当尊重并敬畏他。因此,在西方国家的很多委婉语中都不难发现宗教对此的影响。西方宗教最重要的《圣经》一书中就有明确的提出;“不可妄称耶和华上帝的名字,妄称上帝者,耶和华并以为他有罪。”所以在西方的语言中有很多委婉语来指代上帝的名字,例如人们会将上帝耶和华称呼为“主、全能者、至高者”等。而在英语中也经常有一些表达来委婉的称呼上帝,比如KingofKings,OurFa⁃ther,TheCreator,HolyOne,TheLightoftheWorld等。英语中对于上帝的委婉语数不胜数,甚至有时候还会看到用Dog的拼写方式来代指上帝的情况。但对于上帝的委婉称呼并不是唯一的一种常见的受宗教影响的委婉语。在西方国家中,地狱(hell)、魔鬼(demon)等词语也是只能在特别正式的场合才能够出现的单词,平时是需要使用委婉语来代替的。而西方国家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也大多与宗教挂钩。例如英语中会将“死亡”说为“toanswerthefinalsummons,gotoheaven,seetheangels,tobecalledtoGod”等等。从这些短语的运用中,不难看出西方人认为“死亡”的终点是天堂,是响应上帝的召唤。中国人,与之相对应的,从古至今的信仰都一直在发生着变化,所以没有特别固定的源自于某种信仰的委婉语。但是我们也很容易找到一些汉语中和宗教有关的委婉语。由于道教对于中国的影响,很多表示“死亡”的委婉语都来自于道教的思想,例如“驾鹤西去、羽化登仙、仙逝”等等。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来自于佛教的“圆寂、坐化、转世”等等。他们分别体现了佛教和道教对于“死亡”不同看法,因为在委婉语的使用上也必然不同。
2.中西方委婉语中的价值观体现
除开宗教因素对于委婉语的影响之外,另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就是中西方社会中的不同价值观。这些不同的价值观直接折射在了委婉语的不同表现中。这里谈一谈关于“老”的词汇。在西方社会中,因为其所存在的个人主义,大部分人都以变老为耻。老年人都会尽力展现自己的能力并尽可能的将自己打扮的年轻一些。年轻人也早早的就自立门户,对于赡养老人这一点也并不是很重视。因此,“老”在西方社会中可以说是一个不太好的单词。因此为了避免说出这个单词伤害到他人,在英语中不难见到一些委婉语来表示“老”。例如:seniorcitizen,elderly,mature等等。人们在交际的时候都会尽可能的避免提到“老”这个单词。但是相反的在中国,人们一直将“尊老爱幼”看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整个社会都十分尊重老年人,年轻人也会尽力的担负起赡养老人的义务,而政府也会制定一些相应的福利政策以使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因为在中国人们并不会以“老”为耻,甚至大家都会认为老年人是“财富”。
1.1语言层面
外国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最直接的就是通过语言获取想得到的信息,而在语言中既有书面文字又有口语的文字。
1.1.1一方面对于口语,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直接影响到了口头获取信息的交流。由于语言母系的不同,起源的不一致,导致了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直接明显的差异,这在文化交流中是不可以避免的,常常存在着不理解等诸多问题。这一方面的误会,是要通过文化不断相融,人文素质的提高而得以改善的。
1.1.2而另一方面,对于存在文本上的文字信息,也是语言的一种表现。这些书面的信息直接给予外国旅游者本国的语言文体,给外国旅游者以直接的母语文本提供贴心的服务,其初衷是很好的,具有很好的引导性。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旅游者没有并至如归的感觉?为什么还是无法从这些书面文字中获得他们所需呢?究其根源,在其中却有着诸多的问题。文字层面的信息以标志语及旅游手册中出现的词汇为例加以分析:首先,关于标志语的问题。众所周知,现在在中国的景区,但凡高端一点或是等级高的景区,必定是会有相应的外文标志语。外文标志语的目的是为了为相应的语种旅游者提供较为便利的方式,让他们更好的享受旅游。但是在笔者的研究中,标志语的出现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对于某些景区的标志语,存在着语言翻译不地道的现象,更有甚者,完全曲解了文字原意,误导了旅游者的路线及注意事项,引发了不必要的误会。对于标志语的问题,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调查过程中,笔者有幸遇到一位外国人在拍下各类的英文标志语,加上自身专业背景,联系自身的专业素养,情不自禁的向其询问缘由,得到的结果出人意料。他用标准的英文说到他所拍下的照片都是一些错误的翻译,让他感到很误解。得知这一结果后,笔者研究观察了几个景点的英文标示语,均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而由汉语翻译而来的外文标志语存在的这样的问题,以英文为例,经研究后调查秦皇岛10处景点50处标志语得出20处语用错误如下几个主要原因。一、英汉词汇用语的不规范在很多景区,都存在着英语词汇使用不地道,不规范的行为,这也是由于英语词汇意义多样而导致的。关于英文中的文化,词汇常常意思多变,甚至一词多义,中英互译的话很容易产生原语的误读。比如”有雄心壮志的“这个中文词汇,翻译成英文为“ambitious”,但是“ambitious”这个词在英文中却有两种意思,分别为“有雄心的”和“有野心的”。“雄心”在中文里是褒义词,展示了人物的豪情壮志;而“野心”却是贬义词,展现人物的贪婪。另有“嫉妒的”这个词语,在中文是贬义词,翻译成英文后用“envy”这个词代替,但是若在没有上下文或者上下文不明的情况下,英文中的“envy”很容易被理解成“羡慕的”的意思,而“羡慕”的在汉语中并不存在嫉妒的那样的贬义,不能表现一个人内心的憎恶。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由于英文中形容词多意的现象,一词多义两个意思不同甚至两个意思完全相反,这会使得形容词的使用出现歧义。二、英语中语言较松,而汉语中语言讲究四字格,紧凑而严格中文博大精深,自古到今,中文中常有四字格的对仗句展现中文的古典美,而在这些对仗句翻译成英文时,就需要增添虚词来构成完整语义的句子,因此,这种文化的差异使得书面语言不容易被理解。对于秦皇岛一些极具中国特色的景点诸如老龙头,山海关,这些长城的沿路地区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题于城墙上的诗词或是古句都历史悠久,甚至中国人都有些不太能理解的地方,更不要说是完全不是同一母语体系下长大的不同种族的人,他们则更是无法理解其意思。三、英汉中存在着无法对应的部分在汉语中常有四字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性格,而对于这些四字成语,一方面很多是从古沿用至今的,翻译成英文的话就失去了汉语应有的特点与美感,不过这类词仍能够很好地表达清楚意思;另一方面,在英文中有时候并不能找到相应的词汇来表达汉语词汇的意思。比如在汉语中形容女子举止优雅的词“温文尔雅”,在英文中就几乎没有与其对应的单词,如果想用“elegant”来表示,就只有优雅的意味,却没有文静的一番意境;若用“soft”来代替,仅仅表现了人物的柔,却没有雅的韵味,寻遍英文词汇中都没有类似的单词能够替。这一现象在我们生活中还存在许多,这都体现了中英文化的差异。而对于旅游手册而言,其中存在的大段翻译比标志语中更多,而句子是由词汇组成的,在一句话中更容易出现上述问题,而原因的话也是由以上类似的三个:用词不规范、句式不一致、英汉无法相对应造成的影响。
1.2思维模式深层方向
由于不同国家人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不同地方的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中西两方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就引起了异国旅游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语言的互相无法沟通理解必将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而在其背后,也有随着深层次的问题。首先,中西方人习惯是不一样的,习惯是一个大的宏观概念,包括了饮食习惯,住宿习惯,出行方式,待人接物等等。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经常接触外教,笔者也对外国人的一些习惯颇有了解,比如美国人她们每日爱吃的“fastfood”,都属于西式的餐饮,对于中式的食物,她们一般都不能接受,除了一些在中国呆了很久的外国人。这点也是肯定的,试想,当你出国的时候,是否还是怀念家乡的那一道道炒菜呢?这也是“ChinaTown”出现的原因。而对于住宿方面,他们与我们理解的概念也是不同的,比如对美国人来说“,ranchhouse”我们理解的平房是他们那儿的农场——onthefarmland,对于这些微小的差异,都足以体现了我们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而在出行方式上,我们知道在外国有些地方是没有中国的“摩的”,“黄包车”等事物的,所以对于这些东西,他们也没有进一步的了解。饮食,住宿,外出方式这三个方面,写于本上的纸质文档都会引起外国人的误解,从而在文化方面上的差异直接影响到了对于事物本身的理解,也影响到了整个的旅游过程。而在其他方面,诸如价值观上的差异,对于西方人而言,讲究的是个人主义,他们重视个人的创新创造,重视动手与实际能力,从而更加养成了独立的特性;而中方人却是注重集体主义,看重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联系,讲究团队精神,故更具有团结的特性。这些细小的方面,都会给不明白这些差异的人们困扰,从而影响交流。对于思维模式的不同,外国旅游者对中国人普遍有一种思维定势。他们认为我们在很多方面仍然是思想保守,未经开放的一派。不能向他们一样做到绝对的开放自由。这是一直以来形成的错误的看法。但是这一想法仍然在各个方面指引着他们,或许从这方面来看,他们仍是对中国了解不太详尽,没有完完全全理解中国人的思维及处世态度。
人们所处地域不同,文化也会有差异,每个人都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风俗习惯是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多方面的英汉风俗习惯的差异使得翻译过程中对某些词汇的理解大相径庭。中西方对“狗”(dog)这一词语的理解则最为突出。西方把狗看做是最忠诚的朋友、最忠实的伴侣,有关狗的习语也大都是褒义的。如: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Everydoghasitsday.(人人皆有得意时。)而在汉语中,狗是一种相对来说较为低级的动物。“狗”这一词条往往作为贬义词来用,那些汉语中与狗有关的成语大多表达了贬义。如:“狐朋狗友”、“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走狗”、狼心狗肺、鸡飞狗跳等。另外,中西方在生活习惯方面也大不相同。就餐点而言,西方人喜欢面包加牛奶,而东方人喜欢米饭。在翻译成汉语时,带有“bread”的词组完全失去了“面包”之意。例如:“breadandwater”译为“粗茶淡饭”。再如:“Onecannotmakeanomeletwithoutbreakingeggs”意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在日常翻译工作中,译者要尤为注意此类风俗习惯的差异,否则会产生很多翻译曲解,甚至是错误的译文。
(二)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思维方式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语言表达方式往往也会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实际上就是内在的文化差异。西方人的语言表达比较抽象是因为西方的思维方式重视抽象思维。而汉语则比较具体,这是因为中国人在语言上重意合。例如,在Thereisawhitebirdbetweenthegreenoftheforest中,“green”是典型的抽象词,它是用抽象的表示颜色词语来形容具体的森林的植被样态。所以译为“翠绿的森林中”比较合适。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研究中西方的思维方式,然后用符合各自思维方式的语言将原文作者的意思准确无误的表达出来。
(三)生存环境方面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语言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息息相关。航海业在英国十分发达,一度领先于世界。他们通过航海认识了世界,对大海有着深厚的感情,因而生活中有许多习语源自航海业。如allatsea(不知所措),drunkasasailor(烂醉如泥)。汉族人世世代代生活在亚欧大陆,人们的生活和土地密切相关。用“挥金如土”来比喻花钱大手大脚,英语则是“spendmoneylikewater”。可见,英汉两个不同的民族,由于地理环境不同,他们观察事物,反映客观世界的角度和方式并不一致。所以翻译切忌照词典上的词义逐词逐句对译,不合习惯的词使会使信息出差错或觉得美中不足。(四)宗教方面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民族也都有不同的,翻译时把宗教差异因素考虑进去是很有必要的。西方人信仰基督教者居多,因而有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上帝帮助那些帮助自己的人)的说法。在中国,人们多信仰佛教,这使得在汉语中涉及到宗教的词汇多与佛教有关。比如借花献佛、菩萨、佛祖、玉帝等。所以在翻译含有宗教的句段时就要特别注意,以免引发错译、漏译,而使翻译失去了其文化交流的作用。
二、中西译论的相异性
中国强调人对事物的往往无法“言传”、只能“意会”的领悟;而起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西方思想哲学传统,则强调人的理性思维,强调人对于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应当、同时也能够作出理性的认识,并能予以形式上的解释。
三、中英句法的差异
英语句子常常由好几个从句和复句构成,将不同的主体粘连到一个长句中,即化零为整。但是汉语句子通常不长,邻近的句子之间通过不同的主体分开,也就是化整为零。例如:“Thehuntforthepumabeganinasmallvillagewhereawomanpickingblackberriessaw“alargecat”onlyfiveyardsawayfromher.”(L.G.Alexander,1997)在这句话中有好几个主体,第一层面:“huntforthepuma”beganina“village”,“awoman”saw“alargecat”第二层面:The“woman”livesinthe“village”.通过“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两个层面的句子连在了一起,第二个层面成为修饰语。如果不调整结构直接按照这个复杂结构翻译的话,中文译文是这样的:“对美洲狮的搜寻在一个某采摘黑莓的妇女看见离她五码远的地方有一只‘大猫’的小乡村开始。”不用说,这个版本对中文读者来说很费解,他们更希望看到化整为零的句型,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目标语言对源语言句子的结构进行解构,更合适的译文应该是:“对美洲狮的搜寻从一个小村庄开始。那里的一位妇女在采摘黑莓时看见离她五码远的地方有一只‘大猫’。”
(1)红色(red)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红色作为一种符号象征着喜庆、吉祥的意义。在中国,“红”总是同嫁娶联系在一起,比如喜字都是个红色的。过年时,家家户户贴的福字也是红色的,挂的灯笼以及除夕之夜要放的鞭炮,皆为红色。除此之外,与吉祥、兴旺、热闹等有关的事物,在汉语中都喜欢用“红”来表示,如“红利”、“红火”、“红包”等。表示顺利和成功时,也用“红”表示,如“披红”“、开门红”、“满堂红”等等。
一个符号在不同的环境中可以代表或象征多重意义。在政治领域中,红色(red)是政治色彩最浓的符号。例如,中国的五星红旗是红色的。这时红色的“所指”是革命的象征,更体现的是爱国爱民族的感情,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虽然也是一种醒目、庄严的色彩,但并不具有浓烈的喜庆色彩。英语中的红色多具贬意色彩,象征着“暴力”“、犯罪”“、”“、负债”等。如女性的红衣衫、红嘴唇和染红的指甲往往跟性或联系在一起,并且这个代表颜色的符号还会使人们想到有另一个词scarlet,常含“”之意,如美国作家霍桑代表作《红字》The Scarlet Letter)中的女主人公因通奸犯戒被罚佩带红色A字(adulteress的首写字母),红色“A”就是符号,意味着她有的行为而受到惩罚。
除此之外,在西方文化中,红色(red)可以用来象征浪漫的爱情,比如红玫瑰或红色心状物。人们的颜色观随着不同文化的融合与渗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中国人也会用红色玫瑰表达爱情,许多西方人也接受了东方的颜色观,会在喜庆的日子穿中国传统的大红色唐装。
(2)黑色(black)
在中国古代,黑色是带有褒义的颜色,它象征尊贵、威武、庄重、肃穆的符号。但是颜色的所指意义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或丰富,“黑”的“所指”与表征的事物也更丰富了。“黑具有邪恶的涵义当在六朝时候,佛教色界善业一向名白,白业即善业,而黑业就是恶业,《俱舍论》卷十六云:诸不善业,一向名黑,染污性故。随着佛教影响扩大,黑的邪恶涵义就为人们接受了。”如今,黑色也可以作为恐怖、黑暗、阴险等给人不光彩意义的符号,比如汉语中有“黑手”、“黑幕”、“黑帮”、“黑心”、“黑店”等词语,都是用的黑色来表征的事物。在英语文化中,黑色也带有贬义,象征着死亡与灾难。例如,在葬礼中,人们都身着黑衣以表哀悼。“black Friday”,这是耶稣的受难日,象征着灾难。黑色在西方文化中也表征着倒霉、沮丧之意。如black letter day凶日、倒霉的一天,black words不吉利的话,a black eye丢脸,black dog心情沮丧、不开心。
在中国文化中,由于黑色象征着死亡、恐怖等意义,过去人们都会对黑色产生畏惧甚至避讳。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中西文化的融和,在中国黑色也可以象征庄重、高雅,这一点与西方文化是一致的。比如在庄重的场合,人们会身着黑色的衣服。
(3)白色(white)
在中国文化中,提到白色,人们通常会将其与悲伤、悼念、不吉利、恐怖等含义联系在一起,如“白事”、“”。因此,也可以说白色是死亡之色。白色也会与带有贬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如占人便宜会被称作“吃白食”,把没良心的人称作是“白眼狼”等。与之相反,在英美文化中,白色作为一种符号,则象征着纯洁、正直、善良等意义。例如,在西方新娘所披的婚纱是白色的,婚宴的蛋糕要撒白色的奶油,为亲友准备的礼物要用白色的包装纸,甚至请柬也是银白色的。除此之外,白色也通常会象征很多美好的事物。例如a white soul(纯洁的心灵)、a white day(吉祥的一天)、white lie(善意的谎言)等。但是随着中西文化的交融,在我国的文化中也慢慢地接受了一些西方的文化思想,比如,在结婚的时候,新娘会穿上洁白的婚纱,以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纯洁。在服饰方面,人们也很喜欢白色的服饰,以显示优雅。另外,白色也有一尘不染的含义。比如家里的墙,人们通常粉刷成白色的;中国人也经常将“白云”、“白玉”视为高洁之物,象征纯洁、高尚、清白等意义。
(4)黄色(yellow)
在中西文化中具有符号表征功能的颜色除了红、白、黑以外,还用一种可以作为符号,象征丰富内涵的就是黄色。黄色之所以可以视为符号,是因为它能够象征中国的历史文化。在中国,黄色是帝王之色,象征着神圣、富贵及权势。例如,中国古代皇帝的龙袍是黄色的,他所居住的是金碧辉煌的皇宫。因此,黄色作为一中颜色符号,特别是在中国的文化中,具有崇高、尊严、吉祥等意义。比如中国人习惯表达的“黄道吉日”、“黄金年代”、“黄金周”等。然而,在西方的文化中,黄色也有其所指意义,象征着腐败、堕落、病态等的符号。比如在一些含有低级趣味的报刊杂志通常用yellow journalism表达、低级报刊用yellow press表达等。随着中西文化的交融,如今中国文化中也将黄色赋予了较为接近的意义,也会用黄色来表征一些低级且不健康的事物。
2.颜色符号的分析对跨文化交际的意义
2.中西文化差异对阅读、翻译教学的影响。英语学习者的阅读能力及翻译水平,除取决于其掌握的语言知识,词汇量及阅读技巧,也有赖于语言文化的掌握。当一些英语学习者碰到这样的句子:“I’monmywaytotakemyexaminations.Keepyourfingercrossedforme.”常常会不知所云。其实,“Keepyourfingercrossed”这个短语,出自西方习俗,就是将食指交叉放在中指上,表示希望某人得到好运。此处可译为为我祈祷,祝我好运。同样一个不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英语语言学者在遇到譬如:“youarealuckydog”此类语句时,往往很难得到真实的含义。“狗”在汉语中往往被用于贬义,例如有“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等成语,但在西方英语国家,“dog”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可见,不了解文化差异就很难顺利地进行阅读和翻译,就无法正确地理解语言的真实含义。
二、克服中西文化差异的负面影响,进行文化教学的策略
1.抓住适当时机,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导入相关文化。例如,在讲授“thanksgiving”和“christmas”等词时,教师不能单纯的解释词义,也要注意讲解其文化内涵,介绍这些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等。这样不仅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
2.研究文化差异,引导学习者母语正迁移,消除负迁移。英语与汉语有一些相似性。例如英语中一些单词的发音和汉语基本相似,一些英语词语的表达方式与汉语也基本相同,如:full-timejob,allone’sheart等。英语的语法和句法结构也有相似性,对于这些相似性,语言教授者要引导学生把自己母语的特征迁移到英语学习中去。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者也会产生负迁移,导致语言学习者犯错误,负迁移的产生常常是由于母语与英语文化差异引起的。教师应引导英语学习者消除负迁移。
3.广泛涉猎英美经典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是一定时期社会文化的反映。学习者通过广泛涉猎经典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可以深入了解英美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可以锻炼口语能力。教师引导学习者多接触英美经典文学和影视等原版作品,向学习者推荐一些体现英语国家文化的作品。
二、思维方式差异
思维方式即人们思考和认识外界事物的方式,它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由于欧美和中国所处地区环境不同,因此而形成的风俗习惯、生活条件各不相同,由此而形成了该语言所特有的思维方式。一般说来,西方人比较重视抽象思维。英语在表达思想时,逻辑严谨,由主到次。如英语句子通常先给出主要信息,然后再介绍辅助信息,如时间、地点等等。而汉语言则是散点思维,表达按照多种关系排列,如时间顺序,因果关系等等。同样,英语重视形式逻辑,即形和,在表达时使用各种形式连接词以表示其连接关系;而汉语恰好相反,“汉语句法结构重意合,句中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多依靠语义的的贯通、语境的映衬,而少用连接词语”。②例如,“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翻译过来为“IfIhadknownitwouldcometothis,Iwouldhaveacteddifferently.”。上面的汉语句子是由两个分句构成的而没有连接词,但是从逻辑上是从属关系,因此表达意思简洁明了。而翻译成英语时则使用连接词来表达条件和结果的逻辑关系,这符合英语的形和的特点。
三、宗教与历史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基督教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西方人的普遍信仰是上帝;而中国人则信仰佛教,关于佛教的典故很多。如“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如果从字面意思上去翻译成英语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西方人对于佛教和和尚比较陌生,弄不懂为啥三个和尚就没水吃了。因此可以翻译成“Oneboy’sboy;twoboysarehalfaboy;threeboysarenoboy”,这样就形神兼备了。又如汉语中的成语“一败涂地”翻译成英语就比较困难,而巧妙借用英语中的典故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翻译过来为“meetone’sWaterloo”,知道西方历史的人都会知道法国的拿破仑曾经在滑铁卢战役中一败涂地,从此一蹶不振,因此用这个短语可以形神兼备的表达汉语的意思,也容易被欧美人接受。又如浙江兰溪的一个济公纪念馆的介绍中,中文为:“济公劫富济贫,深受穷苦人民爱戴”,翻译过来为“Jigong,RobinHoodinChina,robbedtherichandhelpedthepoor”。翻译中将济公比作欧美人熟知的劫富济贫的盗侠罗宾汉,这样不需要费力地解释也可以让欧美人对济公有了很深刻的印象,留给西方人以亲切感和熟悉感。
社会习俗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影响人们的言语和行动。对于不同的社会风俗,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将有不同的表达。与人交谈时,对于年龄和薪水等方面的隐私中国人与西方人是有差别的。中国人会问别人的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来表达对对方的关心。西方人通常认为这样的问题会暴露他们自己的隐私,这些问题使西方人感到不舒服。对待时间这个问题,中西方也有不同的观点。西方人比较注重时间观念,他们认为这是对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生活态度。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不守时,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国人大多认为应该给别人做充分准备的时间,可以原谅别人迟到几分钟。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西方人喜欢看别人,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尊重和眼神的交流。然而,作为一个中国女孩,并不习惯长时间看着别人的眼睛,与他人交谈时,当别人盯着自己看时会感到不自在。中国人的热情好客闻名于世。当一个朋友来家里做客,主人做很多好吃的食物,将有助于他们感情的加深。所以当外国人来到中国,如果主人没有意识到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差异,会说“多吃点”。主人甚至给客人盛相对较多的饭,使外国人感觉尴尬。对于西方国家的人来说,当客人来家里吃饭,主人通常会说“Helpyourself”,希望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还要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扫清由于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帮助学生理解深层的文化内涵。
2.不同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对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谦虚在中国是传统美德,即使知道自己是优秀的,但在别人赞扬自己时,也要说:“你过奖了。”当别人赞美西方人时,他们会说“谢谢”。中国人提倡谦虚而西方人更喜欢自信。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确认和尊重他人,而对于中国人而言,他们认为应该保持谦虚。在英语学习中,教师表扬学生并要求同学们为他鼓掌,学生会感到害羞,然后教师希望学生不要骄傲而加倍努力。这体现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思想。但在说英语的国家,学生从来不会隐藏他们的自信和快乐。人们会说“congratulation”来代表他们的祝愿。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而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所以不同的价值观必然影响英语学习观念。西方的独立意识强,每个人的生存方式和平等取决于自己的能力,个人的利益是第一位的,不关心其他人的事务。而中国人推崇集体主义,关注自己的利益,又满足他人的利益。所以在西方国家,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利益,父母和教师不会给学生太多的干扰。在中国,教师要先教学生爱祖国,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最后是自己。中国的孩子总是会说“我爱我的国家,我爱我的父母”。在中国有一句话:团结就是力量。然而很少有讲英语的人有这样的想法。针对这些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外语为工具,对异文化进行探究,以达到对异文化更深的了解。随着外语水平的提高,跨文化教育的深入,人们将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多元性,逐渐对异文化采取平等、开放的态度。在大学里,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学生在课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纸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加强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的途径
1.提高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教学意识和教学质量
教师作为跨文化教育中的主导因素,应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果教师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他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实现跨文化的培养教育目标。由于教师的跨文化教育意识较弱,缺乏一定的跨文化价值观,因此教师除了应当具备专业知识素养外,还应具备跨文化教育的基本文化素养和技能。从事高校跨文化教育的教师应该加强对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地理知识的学习。通过对比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了解其他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了解东方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差异,以帮助教师认识和了解外国文化和多元文化,开阔跨文化视野。在教育和学习过程中,要强调培养文化意识,增强解决文化多样性问题的专业技能,加强跨文化意识和教育心理学研究。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比较等方面的学习也需得到相应的加强。在课堂中,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欣赏文化多样性的能力,并帮助他们建立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教师文化视野的扩大,能帮助学生形成公平的文化意识和世界观。在语言和文化的密切结合中,教师可帮助学生体验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此外,英语教师也应该丰富英语语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大量如教育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他们应善于认识和了解英语学习规则,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思想和观点,选择和使用的教学方法应符合语言学习规律。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知道在外语教学史上的一些关键的教育学学派,适当借鉴前人的一些外语教学经验,了解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以便他们能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在外语教学中达到跨文化教育的要求。
2.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跨文化学习态度
如何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和文化的比较,教师应明智地看待文化差异。一方面,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使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到文化的差异;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或杂志、实践交流,来体验到文化的多样性。根据文化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教师可以研究不同文化并且在跨文化教学中运用相关理论。教师应努力将教学重点从教师“教”转向学生“学”不能只传授知识,要从主题、文化研究的范围和方法等方面引导学生。他们可以定义跨文化交际的类型和范围,帮助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话语和通过话语内容学习文化。教师应鼓励学生培养文化平等和语言平等观念。在文化研究中,教师应克服文化偏见,消除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的限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文化策略和训练文化策略的机会。跨文化教育应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文化内涵的继承来体现,教师要发展各种教法,将跨文化教育贯穿于阅读、口语、语法和词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扩大文化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把整个英语教学看作是一种文化;可以改变一些旧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改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和学生均扩大他们的思维方式。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不应局限于英语国家文化。跨文化意识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它要求人们认识到从全球的角度考虑问题。它包括英语国家的文化以及非英语国家的文化,从而了解整个世界。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在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时有一个开放的心态,鼓励他们把英语作为语言工具来认识世界,形成全球和国际意识。
二、中西文化差异在电影《推手》中的体现以及原因探析
从表面上看《推手》是一个家庭的感情纠纷,实际上是两种不同文化模式的冲突。这种文化冲突主要体现在书写方式、饮食习惯、对孩子的教育等方面的不同。
(1)书写方式差异
在影片开始,镜头出现的画面便是老朱在打太极,儿媳玛莎在工作,打完太极之后,老朱开始用毛笔写字,而玛莎这时仍然在用手指敲打电脑进行自已的小说创作。这是导演故意安排的第一个差异,老朱和玛莎两人首先在书写方式上有了微妙的不同。玛莎作为美国人,所在国科学技术发展较快,要求人们在书写方式上也紧跟时代潮流;而老朱作为中国人,所在国虽然在书写方式上也普遍倾向使用先进的技术,但是仍有部分年纪较大的人保留了用毛笔书写这一书写习惯,旨在保留自己的艺术和文化。
(2)饮食习惯差异
紧接着的一幕是玛莎和老朱因为无法交流,双方各自吃各自的饭。玛莎是典型的西方式饮食习惯,盘子里放着大量蔬菜,左手拿着叉子,右手拿着饼干。而老朱则是中国式的饮食习惯,左手端着碗,右手拿着筷子,碗里有大量的肉,也有各种各样的配菜。这体现了中西方在饮食习惯上的差异。中国的饮食习惯,以老朱的话来说就是“这地球上的东西,五谷杂粮,草木蔬果,属于隐性;另一种东西,牛羊猪鸡是显性,两种东西配合起来才能补先天之不足。”而在西方,一般认为每天不宜吃大量含有高脂肪的肉,尤其是老人,玛莎不明白为什么公公这么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每天不仅吃这么多油腻的肉,还吃这么大碗高热量的饭。可见这是由于两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的文化差异。
(3)对孩子教育的差异
电影中有这样一幕,当孙子不好好吃饭时,老朱发现儿子和儿媳都不管,老朱很不理解。吃饭对小孩子的身体成长是很重要的,大人怎么可以随着孩子的性情呢。还有在给孙子辅导中文时,玛莎和晓生觉得凑合着跟着老师学就不错了。但是老朱却觉得这种学习很枯燥,便利用自己的经验教孩子唱起了娃娃调。老朱和晓生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专门有一番讨论,朱老说“你们在美国对孩子挺客气的,不把孩子当孩子,有学问。”晓生回答说“这里面学问大得很,这就叫民主,民主嘛,就是没大没小。”究其原因,在西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时期关注人权,尊重个人的价值,提倡人人生而平等。现在美国人的思想仍然受其影响,体现在孩子身上就是西方主张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决定自己想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对于学习也是这样,父母只提供物质方面的条件,至于学的好不好,全靠自己。而在中国人的头脑里,儒家思想“长幼有序,父子有亲”的伦理观占据着主导地位。在中国古代,父亲承担着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孩子如果失礼,则理所当然的被认为是父亲没教育好,“苟不教,父之过”也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口因此孩子在没有长大之前都应该完全听父母的,这样可以避免犯很多不必要的错误。学习知识既然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可见不同的文化决定了不同的民族传统和思维方式。
(4)对中医的认识程度的差异
玛莎对中医完全一无所知,当她由于压力太大,导致胃不舒服时,老朱帮她把脉治疗,谁知道玛莎因为太紧张导致胃出血,被送进了医院,从此玛莎对中医完全不信任,甚至有点恐惧中医,当她牙痛时,老朱想给她把个脉,她迅速害怕地躲开。而老朱对中医非常有研究,通过望、闻、问、切就可以推断病因,找出治疗的方法,因此老朱骨子里是非常推崇中医的。两人对中医的态度,也反映出中西方文化在医疗文化上的差异。中医理论是阴阳、五行、经络,主张人与自然相互协调,五运辩证,六气化生,注重筋络纹理,系统看待问题诊治问题。西方的医学则更注重实证论,主要建立在解剖、生理、生化的基础之上。中西方医学的思维方法和原理以及用药的差异实际上就是两种文化体系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