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四年级科学教学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信息技术 信息交流多元化 基本能力和信息素养 整合的思想、理念、观念
信息技术进入数学教学是国际发展趋势,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时,对传统教学手段来说是一场革命,由于其自身具有的巨大功能,使得它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具有很多优势。这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英国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提供适当机会来发展应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形象的接受更多的知识。法国提出:信息技术要真正整合到数学中去,并声明这种整合是必要的;德国提到用计算机表示曲线族,用计算机模拟概率,建立程序考察序列等,并开设“信息学”的必修课程。
在我国的教学提纲和目标中也明确提出,信息技术作为科学的发展产物。我们必须尽快的加大利用其功能,有效的提高我们的教学手段。而对于传统教学手段来说,无论是物质形态的手段,还是智能形态的手段,之所以可以延续至今,是因为有它巨大的教育功能。信息技术不可能简单地、完全地取代传统教学手段。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我们注意两者不是简单的混合,而是充分的融合。把两者融合在 一起,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思想和理念。有了正确的思想理念和观念作为前提。它的整合才能发生真正的效率。否则变成了华而不实的产物。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整合的思想.
现代 信息时代是课程教学深化改革的需要 ,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它以其本身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的特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极高的价值。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能使学生通过电脑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了积极性、主动性,能更好、更快、更有效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通过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课件等来丰富初中数学教学的内容;改革的传统教学形式,构建高度交互的课堂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媒体,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与和谐的教学环境下获取知识,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利用网络和信息资源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与教学中的实践,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基本要求。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整合的思想存在这几点。1、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于中学数学教学过程是时代的要求和必然趋势,它将使数学教学手段更加丰富、生动、多样化;使数学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 2、使数学教学过程的信息交流多元化,认知方式多元化;为实现数学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的最优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3、如何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它包括基本思想、目标、原则、策略、方式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模式、数学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模式。4.如何科学、合理、高效、充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之中,实现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和信息素养的综合教育目标,也是我国基础教育研究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整合的理念。
加强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整合,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这就是“课程整合”的核心。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开放性、交互性、平等性等的特点,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能满足个体的需要,使学习具有个性化 ;学习方式要以问题为中心的,以任务来驱动 ;学习过程要有充分的讨论交流,协商合作的机会 ;学习是具有创造性和生产性的.学生主动探寻,发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为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充分突出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和学习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施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数学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同时信息技术教育应当培养学生开放的性格、与人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把握未来变化的能力等,要把学生的学习与其今后谋生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在教学结构中,现代信息技术是完成教学目标的手段,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应注意现代技术手段对落实教学目的要求所起到的作用.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合.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何数学的“教”与“学”,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好的情境对于学生产生良好的情绪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富有激情的讲解,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可以使学生激情焕发,这是数学课件所不能代替的。既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的是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等,它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环境和广阔的空间,改变学生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的认知程序,从根本上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整合的观念。
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又是教学行为改变的前提。一些教师对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学习领会不够,对于这项改革缺乏积极性,有的教师虽然使用的是新教材、新技术,但是旧的教育思想没变,“穿新鞋,走老路”,很难真正地做到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整合。一些虽然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但是由于高考、中考指挥棒的约束,给教学改革带上了枷锁,使这项教学改革缺乏内动力。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具有信息资源开放、跨越时空限制、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传播媒介可多向交流等特点。这就决定了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过程的开放性、全球性、可交流性,学习者对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等。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系统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数学教学真正达到了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目的,学生是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学习和提高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的,这种学习使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自己主动建构知识及意义的能力,这正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同时教学设计具有超链接功能,可以使学生用多种方式探索同一专题,有利于实现认知的灵活性。同时给予了学生较大的自由度,学习者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学习,可以任意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各种工具,最大程度地支持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实现了真正的个别化学习。
接受知识的方式跟以往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育的内涵和功能都要做相对应的转变,教育要从原来的“传道、授业、解惑”向“知识的继承、传播、使用与创新等”的转变;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与灌输。教师的角色主要是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学习促进者,教师从前台走到了后台。教师的地位受到了挑战,但是教师在教学当中不可能被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所取代,相反教师在这种模式下的重要性更大了,计算机只是一种信息加工和呈现的工具,教师惟一选择是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扩大知识面,教学组织者需要跨学科的知识结构,需要教师的群体协作,网络化的教学设计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是如何制作教学课件、如何把它们组织成为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资源形式。
2、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仍将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科学教师的培训。以各种形式,灵活、有效、充分发挥科学课程改革进程中的亮点与精华,向全镇科学教师展示一些精品课例、精典案例等。
3、加强与溧阳市教研室的联系,积极争取各种培训的机会。
二、加强学习与研究,提升教师科学素养。
1、精心组织各种学习活动,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
本学期拟围绕以下专题开展学习活动:
(1)继续组织科学教师认真学习和钻研《科学课程标准》、《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两本最基本的导向性书,把握科学教学的基本方向与目标。
(2)组织学习《科学课》等专业性杂志,加强平时的总结与反思。
(3)学习和钻研有关“做中学”教学案例专著,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要求科学教师在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教学反思”,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参加“教海探航”论文评比活动。
3、“上网学习”是现代教师应具备的一种的能力,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加强网上学习实践活动。
三、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依托远程教学资源,带动学校科学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1、调动教师参与科学教学课程改革的积极性,挖掘广大教师的研究意识,组织教师学习远程教育资源,通过不断学习,汲取营养,共同协商、互动交流,指导教师自主开展教研活动。
2、积极探索“看中学”的形式、内容,依托远程教育资源,自主开发一批适合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教学资源。
3、注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丰富德育教学的内涵。
4.根据学科特点,开展四年级科学兴趣小组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活动,有记录,培养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5、实验室工作人员做好实验仪器的保管使用及实验登记工作。
6、继续做好小小气象台的指导工作。
四、具体工作:
九月份:
1、制订课题组计划。
2、制订各年级教学计划
十月份:
1、中学《科学》新教材分析与培训活动。
2、组建科学兴趣小组并开展活动。
十一月份:
1、积极参加“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组实验教师研讨活动。
2、科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十二月份:
1、“优秀课”评比活动;
2、科学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农村小学四项规范达标”为抓手,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以强化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为突破口,推进区域学科联片教研,促进全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效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重点:
(一)、做好校本教研文章,重在教研组建设
1、加强教研组建设和管理,开展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的教学研究活动。设立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综合等教研组,周二下午(语文)、周四下午(数学)、周三下午(英语)、周三上午(英语)为半日教研活动时间。根据各教研组、教师取得成绩参加片、区先进教研组和教研组长以及课改先进教师的评选。
2、组织利用教学开放周或开放日,上好常态课、研究课、示范课,促进教研活动百科齐放、百师争鸣,让每个教师都有展示的舞台。
3、继续开展作文和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升教师作文教学水平和应用题教学能力。
4、进一步加强指导综合学科教研活动。教研重点要进一步转移到研究课堂、研究学生上,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充分地发展。
5、举办1至2期较大规模,上档次的学科教学研究活动,扩大我校在湖岭片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做好“各项评比”文章,重在提高师生素养
1、继续组织教师参与瑞安市2009年优秀教学论文评比活动,提倡诚信教研,严防并杜绝论文抄袭现象,不断增强实效意识和精品意识。
2、认真做好市二、四年级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比赛、小学生英文书写比赛、小学毕业班学生科学实验技能操作设计比赛,促进学生书写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不断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3、举办校级各类竞赛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1)、中高年级作文竞赛比赛;
(2)、四年级学生英文书写比赛;
(3)、温州市小学二、四年级书写竞赛;
(4)、一、二年级口算竞赛;
(5)、小学六年级学生实验操作、实验设计比赛;
(三)、做好新课程实施文章,重在“三课”建设
1、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市级第十二次新课程学科语文、数学备课会,不断增强培训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围绕“三课”(课程、课堂、课外),加强课程建设,聚焦课堂教学,活跃课外生活,加强教材研读和学生研究,强化课型创新,力求体现“扎实、有效、简洁、灵动”的特色。
3、针对新课程学科教学研究的重点、热点问题,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专题教学研讨和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4、积极抓好必修课“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工作。结合实际用好省编通用地方课程和《话说温州》地方专题课程,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5、加强、深化联片校本教研工作。以改变联片教研活动过程的监督和指导为突破口,改变教研活动的形式,强化教师的参与意识,进一步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四)、做好“四项教学规范达标”文章,重在教学常规管理
1、90%以上的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质量评测、参加规范活动等方面达到评估标准,学会撰写教学案例、论文、叙事和反思,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2、进行两次教学常规检查,评估表套用《温州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规范达标”评估表》,并予以具体化、数字化。
3、学校在课程管理、教学管理和研修管理等方面要规范,开足开齐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2009年上学期要通过市级达标验收。
4、建立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教师的过程评价和教学质量的监控,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每位教师要编拟试卷一份,会做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5、加强新教师和中老年教师的培养培训,造就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6、加强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书香工程”,创设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7、大力推进教师“教育博客”建设,创建个人工作室。
(五)、做好师资提升文章,重在“素质年”培训
1、读书活动。全校教师进行阅读教育名著活动,每位教师每年阅读不低于3本名著,每本理论书籍名著要有1000字以上的读书评论或读后感。
2、博客开设。学校鼓励教师建立个人博客网页,积极撰写教学日志,将自己的生活感悟、教学手记、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读书心得等写进教育博客,教师每月平均发表日志不少于6篇。
3、校本培训。组织校本培训,每位教师培训时间不少于20学时(暑期师德6学分,教学观摩4学分,主题培训12-14学分)。
4、校本教研。学校教研组备课组至少每两周开展一次定时间、定地点、定专题、定人员的教研活动。教研组组长要及时记录教研活动情况。 共2页,当前第1页1
5、新教师基本功训练。对任教1-3年的新教师教学基本功达标进行分年度培训,本学年新教师通过“三字”、“三课”、“三项”考核。
6、中老年教师基本功升级。我们要对中老年教师基本功进行培训,注重过程的真实性和实效性,6月份进行了考核,考核内容为公开课、课件制作、评课。
一、加强学习与研究,提升教师科学素养。
1、精心组织各种学习活动,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
本学期拟围绕以下专题开展学习活动:
(1) 继续组织科学教师认真学习和钻研《科学课程标准》、《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两本最基本的导向性书,把握科学教学的基本方向与目标。
(2) 组织学习《科学课》等专业性杂志,加强平时的总结与反思。
(3) 学习和钻研有关“做中学”教学案例专著,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要求科学教师在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教学反思”,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参加“教海探航”论文评比活动。
3、“上网学习”是现代教师应具备的一种的能力,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加强网上学习实践活动。
二、继续深化科学课程改革,提高科学
教育教学质量。
1、本学期要抓好实验教材的研究工作,利用好“江苏教育网”中的教材教法培训资料,对教师进行教材教法培训。
2、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仍将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科学教师的培训。以各种形式,灵活、有效、充分发挥科学课程改革进程中的亮点与精华,向全镇科学教师展示一些精品课例、精典案例等。
3、加强与溧阳市教研室的联系,积极争取各种培训的机会。
三、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依托远程教学资源,带动学校科学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1、调动教师参与科学教学课程改革的积极性,挖掘广大教师的研究意识,组织教师学习远程教育资源,通过不断学习,汲取营养,共同协商、互动交流,指导教师自主开展教研活动。
2、积极探索“看中学”的形式、内容,依托远程教育资源,自主开发一批适合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教学资源。
3、注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丰富德育教学的内涵。
4.根据学科特点,开展四年级科学兴趣小组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活动,有记录,培养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5、实验室工作人员做好实验仪器的保管使用及实验登记工作。
6、继续做好小
小气象台的指导工作。
四、具体工作:
九月份:
1、制订课题组计划。
2、制订各年级教学计划
十月份:
1、 中学《科学》新教材分析与培训活动。
2、组建科学兴趣小组并开展活动。
十一月份:
1、积极参加 “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组实验教师研讨活动。
2、科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十二月份:
1、“优秀课”评比活动;
2、科学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元月份:
1、做好科学的的期终考核工作。
2、归纳收集资料,检验实验效果。
一、加强学习与研究,提升教师科学素养。
1、精心组织各种学习活动,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
本学期拟围绕以下专题开展学习活动:
继续组织科学教师认真学习和钻研《科学课程标准》、《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两本最基本的导向性书,把握科学教学的基本方向与目标。
组织学习《科学课》等专业性杂志,加强平时的总结与反思。
学习和钻研有关“做中学”教学案例专著,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要求科学教师在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教学反思”,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参加“教海探航”论文评比活动。
3、“上网学习”是现代教师应具备的一种的能力,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加强网上学习实践活动。
二、继续深化科学课程改革,提高科学教育教学质量。
1、本学期要抓好实验教材的研究工作,利用好“江苏教育网”中的教材教法培训资料,对教师进行教材教法培训。
2、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仍将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科学教师的培训。以各种形式,灵活、有效、充分发挥科学课程改革进程中的亮点与精华,向全镇科学教师展示一些精品课例、精典案例等。
3、加强与溧阳市教研室的联系,积极争取各种培训的机会。
三、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依托远程教学资源,带动学校科学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1、调动教师参与科学教学课程改革的积极性,挖掘广大教师的研究意识,组织教师学习远程教育资源,通过不断学习,汲取营养,共同协商、互动交流,指导教师自主开展教研活动。
2、积极探索“看中学”的形式、内容,依托远程教育资源,自主开发一批适合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教学资源。
3、注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丰富德育教学的内涵。
4.根据学科特点,开展四年级科学兴趣小组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活动,有记录,培养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5、实验室工作人员做好实验仪器的保管使用及实验登记工作。
6、继续做好小小气象台的指导工作。
四、具体工作:
九月份:
1、制订课题组计划。
2、制订各年级教学计划
十月份:
1、 中学《科学》新教材分析与培训活动。
2、组建科学兴趣小组并开展活动。
十一月份:
1、积极参加 “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组实验教师研讨活动。
2、科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十二月份:
1、“优秀课”评比活动;
2、科学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女,1980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自2001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2013年被评为房山区区级语文骨干。曾多次在市、区、校青年教师评教中获奖,《打开课外阅读这扇窗》在2010年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中获三等奖;《利用多媒体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在2011年房山区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论文评比活动中获二等奖;《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识字效率》获北京市2011—2012学年度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三等奖;《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在2012年度房山区教育学会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尚美教育之我见》获全国和谐德育课题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房顶上的大蘑菇》获房山区2012年现场评优二等奖。2012年12月做区级示范课《奇妙的歌手》,2012年4月被评为2011年度房山区教育学会工作先进个人,2012年4月在小学语文现场评优课中获最佳潜质奖。
自从2001年参加工作以后,先在琉璃河李庄中学任教,然后转到北洛中学05年到平各庄小学,2008年被调动到琉璃河水泥厂学校。几年周转,都积极接受上级安排,并无任何怨言和不满,相反每到一个学校她都积极研究教学方法。在琉璃河水泥厂学校领导的帮助下,形成了“在课堂中以情感人,在生活中以身为教”的教学理念,并且她对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的尊重,不会因学生成绩的好坏而产生歧视,这些理念以及心态使得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找到了乐趣,提升了在学生中的形象。
本着“爱学生”的思想,一直关注着每一个所带领的学生。2006年,在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工作的那一年,班里一向踏实认真的一个孩子突然发生了转变,上课走神,脾气暴躁,家庭作业玩不成。看到这种现象,并没急于批评孩子,而是放学后把他找来谈心。起先孩子不愿意说,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孩子爸爸妈妈要离婚,孩子呢,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不愿意爸妈分开。知道情况后,进行了家访。因为以前和这个孩子的爸爸妈妈有联系,知道孩子爸妈都是比较老实本分的人,所以交流起来比较容易。当时家访的时候,孩子爸爸没在家,和妈妈深谈了一次,原以为事情会很顺利,谁知道没几天孩子就不来上学了,打电话也没人接。去过两次家里也没人。后来班上学生说,孩子在奶奶家。直接找到了孩子的奶奶家。原来爸爸妈妈又吵架了,这一次吵得很凶,妈妈一气之下离开了家。爸爸忙于上班,孩子就这样没人管了。白天,孩子就骗奶奶说上学了,其实是逃学了。到放学点,他再回家。弄清请况后,把孩子接到了自己的家里。每天让孩子和一起上学。没过几天,联系到了孩子的父母,也把孩子的父母请到家里,通过交流,父母的态度有了缓和,觉得这就是希望。因为当时上下班都要路过孩子家租的房,所以每次都会去光顾一下。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孩子有个温暖的家。如愿以偿,又一次看到了孩子的笑脸。当时的感觉也是甜甜的。后来这个孩子就把这个故事写到了作文里,获得了北京市“眼中的好老师”征文二等奖。
以情感人,以身为教对而言并非空话,她本着“爱学生”的思想,尊重每个学生,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中找到快乐,在课堂中以“情感人”,在三次讲台上为教育事业奉献着,用自己的方式做好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导者。
1、严格执行文件精神,全面落实课程计划。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按省颁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课程,积极创造条件落实课程计划,围绕“有效教学”这个核心,突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两大重点。
2、深化教育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抓好常态教研活动。按照学区统一时间,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各个学科的教研组活动30期次:语文13次,数学11次,综合6次;其中蔡修伟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参与学区教研活动,并获得好评。进一步深化集体备课,为提高课堂效率、教学质量添砖加瓦。
3、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我校提倡关注教学常规的六个环节:计划、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及批改、质量测评、参加规范活动。在开学初制定了《湖岭镇第二小学教育教学常规考核评估细则(试行)》,本学期进行四次检查,目的是强化措施,落实管理,每次检查后都以三大科组为单位对检查情况及时反馈,使教与学协调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4、继续做好新教师培养培训。
5、继续深化2011年校本培训。
开展了二期教师阅读教育教学名著活动;举行二期校本培训活动:《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师德与师爱》;举办二期教学技能培训活动:《小学作业批改》、《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师开设博客率达40%。
6、教科研成果有目共睹。
(1)、组织王芳、薛庚、叶品千、陈培培等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参与学区、市级评比,共计推荐9篇论文。其中市级二等奖3篇、三等奖3篇,学区三等奖3篇。
(2)、组织谢银雪、薛庚等老师参加瑞安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教育装备论文评比活动,其中谢银雪、薛庚获市三等奖。
(3)、组织谢银雪、薛庚、王育棉老师参加市协作命题比赛活动,获市三等奖。
(4)、组织谢银雪、薛庚、郑青青老师参加学区青年教师技能大赛,其中谢银雪老师获三等奖。
(5)、组织李飞琴、卓继义等老师参加湖岭教育学区中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批改评语比赛活动,其中蔡修伟获二等奖,卓继义、李飞琴、谢银雪获三等奖。
(6)、王芳老师参加学区音乐教学设计评比活动,获一等奖。
(7)、组织蔡修伟、郑青青、潘光翠等教师参加瑞安市第十三届教师制作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活动。
7、学生竞赛活动有声有色。
(1)、吴华华同学参加学区小学生英语口语比赛,获二等奖。
(2)、组织学生参加学区《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弟子规》知识竞赛,获三等奖。
(3)、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中小学作文大赛。
(4)、组织二、四年级学生参加温州市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竞赛。
本学期我们虽然开展了一些活动,采取了一些重要举措,但是与上级的要求相比,我们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为学校服务、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的意识,继续深化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扎实指导学校开展校本研训活动,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有效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工作要点:
(一)深化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继续以贯彻执行以备课、上课、作业等环节为重点,督促和指导各小学语文教师深化、细化教学常规管理,促进语文教师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精细化,指导、督促语文教师进一步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二)强化教学质量监测,提升教学质量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小学教学质量监测工作,促进学风、教风的进一步好转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新的一年,要求各小学继续加强监测工作管理力度,强化对全校教学质量的监控管理。在评价中,坚持运用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后进生平均分等要素,引导教学工作面向全体、促进学科教学水平均衡发展。
(三)稳步推进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坚持以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宗旨,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为目的,把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严防形式化、走过场,切实发挥综合素质评价应有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功能。
(四)扎实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提升专业素质
继续开展和督促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开展教学技能评比和优质课评选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成长和展示的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开展教学论文和教学设计、案例评选活动,促进教师不断反思;重视经验的交流和传承,不断丰富教师的理论素养,进而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五)树立科研兴教意识,有效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规范教育科研工作,加强对课题立项的指导,使语文研究组能选择切合本校实际并对改进学校教育教学或管理工作有实际意义的研究课题;加强对立项课题的管理,力求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规范化,并且做到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过程,是学校相应工作改进的过程,发挥教育科研兴校、强师的实际效用。
(六) 利用龙头学校的辐射作用,带动全区教科研工作
以岩坦镇中心小学为依托,发挥样本校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开展帮扶和开放教学活动,带动全区校本教研工作迈向新的台阶。时常参加培训活动,将所学的知识,以点扩面辐射开来。
(七)组织开展各种竞赛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1、教研组活动:定时、定点、定主题内容,定中心发言。正确把握三维目标,同时确立一个专题研究目标,以提高研究的实效性。此外,老师要根据通知准时高质量参与活动。
2、备课:做到“三备”,即备三维目标,备教材,备学生。加强集体备课意识,注重资源共同分享,做到备课要“深”。
3 、上课: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做到:求实、求真、求活、求新,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媒体,利用网上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时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师生对话应讲普通话,老师板书写规范字,课后写好教学反思。教师上好课及时上传教案及反思。
4、作业:作业设计要“精”,体现“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思想,批改要“细”,要规范、及时,注重纠错及情况反馈。
5、辅导:做好自己对学生补缺补差的工作。要因材施教,经常分析学生,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热情鼓励,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做好分层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
(二)深化教学研究,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学实效。
1、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师生发展。积极组织教研活动,学习领会有关教育教学理念,大家共同收益,共同提高。内容包括: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宽松、有趣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人文的关怀,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吸取知识。
(2)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培养学生语文运用、实践能力的同时,重视人文因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淡化繁琐的讲解分析,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主动实践过程中积累、感悟。
(4)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将教学过程看成是老师、学生、文本间平等对话的过程。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习内外的联系,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渠道,增加语文实践机会,提高学习效率。
(6)讲求训练手段的多样性,提高练习有效性,尝试课外作业阶梯式,让不同学生学有所获,具有作业批改的现念,包括建立学生的错题记录。
2、听课:组内公开课必听,边听边思,及时评注,提倡同年级组老师相互之间多学习,多交流。 每学期期每位教师听课不得少于10节,教研组长不得少于15节。
3、公开课:鼓励教师上公开课或研讨课。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开一节课。做到专家引领和同组老师的努力相结合;上课、说课、听课、评课做到全员参加。并收齐研究课的全部资料存档。
4、利用学习型教师、名教师的优势,以点带面,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5、开展师生共读及共写随笔活动,加强小学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
6、提高校本课程和结对子学校的课程教学质量。
(三)搞好学科活动,拓宽学生学习领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原则:尽量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参与中运用、在参与中体验。一年级配套课外阅读,激发阅读的兴趣。二年级童话创作,培养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三年级体验阅读,掌握初步的阅读方法。四年级编报,掌握组织材料,编排版面的方法,培养综合能力。五、六年级阅读感悟,培养初步的文学修养,做好读书笔记。
2、常规性活动:全校阅读考级活动、师生共读活动及各年级语文自行的竞赛活动。
3、做好学科整合。如:语文与信息科技的整合,利用信息课查找资料及写话练笔。语文与德育整合,结合活动写小练笔等等。
4、继续开展古诗词及名家名篇诵读活动。
四、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教研工作计划;
2、学校开学工作督导;
3、检查教师教学计划;
4、集体备课;
5、学区小学教学常规达标专项评比。
十月
1、县小学教学常规达标专项评比;
2、优质课评比;
3、特色培训(一)书写培训;
4、语文教研活动,研讨“课堂有效教学”;
5、集体备课。
十一月
1、教师备课、作业、批改作业等常规检查;
2、期中复习;
3、语文教研活动,研讨“课堂训练的有效性”;
4、特色培训(二)书写培训。
十二月
1、集体备课,语文教研活动;
2、县主题活动:第二学段语文有效教学观摩展示;
3、教师备课、听课记录、作业批改等常规检查;
4、特色培训(三)书写培训。
一月
古人云:“字如其人,立品为先。”意谓人与字,字与人,如鱼水相融,见字如见人。有着一百多年办学历史的韬奋小学结合已有德育资源以及师资实际情况,把“写字教育”作为学校创特升格的首选项目。
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学校组建了“点点”硬笔书法社团,定期“招募”对书法有兴趣的学生,真正实现以点带面,以面促点。在他们的带动下,校级书法社团常年保持生态梯队,一、二年级为基础班,三、四年级为提高班,五、六年级为创作班。创作班的学生大部分具备一定的创作能力,有的学生多次在各级比赛中获奖。
名师领衔,提高师能 为了提高学校教师的书法专业技能,学校聘请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陈学光作为学校的专职书法教师。同时,学校派遣教师到徐州、盱眙、无锡、南京等地学习,请区书法家协会名家来校讲学,和本镇书法爱好者展开互动活动,在强化教师基本功的同时,也增强了教师对艺术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科研引路,实践创新 学校建立健全了书法教育研究机制,加强课题管理,有专人负责各阶段小结,资料收集整理,为课题落实奠定基础。20多篇关于书法教学和书法特长生的经验总结、教研论文先后见诸报端,书法(写字)教学论文多篇获市级以上奖励。学校圆满结题的南通市“十五”规划课题”书法特长生的培养与研究” “十二五”规划课题《书法教育中儿童个性塑造和特长培养的研究”有力推动了学校对书法教育研究的纵深开展。
诠释书法特色教育的恒等式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韬小人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以人为本,育人为先,将书法教育融入课堂、融入教学、融入生活之中,并借此影响到所有学科,才是完整的书法教育。因此,“合格+特长=做人的教育”,就成了韬奋小学书法特色教育模式的恒等式。
蕴含了学校平时书法教育的一般途径 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视觉艺术,最终要“胸有成竹”地写在纸面上,这就要通过练习来实现。学生在书法学习时间里,通过多次练习,从笔法到结构,一环紧扣一环,循序渐进。先让学生通篇临写,再进行单字训练,最后又回到通篇临写这个环节。书法的学习、讲解、示范要面向全体,面向多数学生,而辅导则可以充分做到因材施教。特别是小学生初学书法,在姿势和技巧上,都处于初成和巩固阶段。教师对学生出现的种种情况要采用课间辅导加以纠正,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正确的要领,获得熟练的技能。
蕴含了书法特色教育的独特育人机制 书法教育特色课程的实施,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传承了民族优秀文化,培育了高雅艺术素养,培养了学生体验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报效国家的宏伟志向,同时还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勤于实践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们从中获得了成功。
多年来,韬奋小学师生参加省市区各级现场书法比赛均获得骄人成绩;学校在省市区相关活动中提供书法教育现场得到领导、专家及同行的广泛好评。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写字教学先进工作单位”“中国书法(写字)特色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百佳实验学校”“南通市首批规范汉字书写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陈学光老师荣获“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优秀个人”的称号。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学校通过书法特色教育,带动了相关学科“做人的教育”更上一层楼,形成“一主多辅”的多元育人格局,努力夯实儿童幸福人生的素质根基。
阳光体育红红火火 学校全员参与的“跑操”(区比赛特等奖)、“大课间”呼啦圈与毽球活动、田径校级社团等,以“自信、团队、坚韧、向上”为关键词,着力影响儿童的体育生活方式,塑造良好的身心品质。
信息技术接轨时代 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同样秉持育人为先的原则,校级信息技术社团练就了一大批有“细心、耐心、恒心”的小学生。学校多次承办区青少年纵横码输入比赛,数次获得区第一名,在南通市比赛也小有成绩。
科学教育领先一步 学校坚持把科学活动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举办科学知识讲座、打造迷人科学课堂、开展各种科学竞赛活动为切入口,帮助学生培养“严谨、仔细、勤奋”的科学态度,掌握认识客观事物的科学方法,让学校成为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技能的殿堂。学校于2016年荣获“南通市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称号,并连续多年被评为区科普工作先进学校。
在所有的语言技能中,阅读能力是最容易保持的。学生一旦掌握了阅读的能力,他们不用老师的帮助就能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进步,就能进行自主学习,达到授人以渔的成效。柯鲁克先生也一再主张,中国的英语教学应采用大量阅读为主要教学手段。英语阅读教学在复习巩固旧词、学习新词、扩大词汇量、激发学习兴趣、锻炼思维方式,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等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研究的认识及实施原则
1.对小学英语阅读的认识
我们的研究目标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分层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即让学生爱动脑筋、会动脑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让学生通过思考,在学习过程中起主动作用,积极投入到学校活动中去,进行探究与发现,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且发展寻求新知识的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分层次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巩固和扩大学生的阅读词汇量,增强语意,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逐渐形成英语阅读习惯和能力;帮助他们了解异国文化,拓展实践空间,不断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小学阶段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既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应符合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以年段划分,分别开展拼读、认读、朗读和初步的阅读理解方面的训练。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根据阅读材料的形式和内容,采用分层次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明白什么叫阅读学习策略,在阅读中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学习策略,怎样才能掌握、内化这些策略。在小学阶段,进行英语分层次阅读教学学习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实施原则
(1)主体性原则。在研究的过程中,与教学过程是同样的道理,要充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阅读活动中,教师要调动肯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允许学生有个体差异,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还应当努力做好教学中的引导、启发和辅导等工作,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归纳和总结,获取新的知识,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2)趣味性原则。阅读课的形式、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定,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切合实际。学生在阅读时,老师也要同步阅读,让学生感到老师与他们在一起,在合作学习,在共同进步。
(3)实践性原则。阅读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滚雪球似的增加输入量,为学生创设大量语言实践的机会。拓展实践空间, “以读带说”、“以读促写”,听说读写多方结合。
(4)整体性原则。阅读时注意将课堂教材与课外阅读材料的有机结合,实现课内外连接,拓宽学习道路,尽可能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和技术,发挥教学的整体效益。
三、研究的实施情况
1.三年级“阳光英语天天唱”
三年级学生是学习英语的起始之年,首要目标是培养其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其阅读打下基础。根据“课标”一级要求,让学生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课题组教师结合我校学生特点精心创编了校本教材三年级“阳光英语天天唱”。通过实践,运用于日常教学之中,大多数同学对英语这门语言兴趣比较浓。但是要让每一个同学的兴趣能坚持下去,还得探究和挖掘语言魅力,吸引孩子们的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其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以后提升语言的综合能力打下基础,当然包括阅读能力的提高。学习和掌握一门语言,就阅读层面而言,首先要求孩子们能把握一些语言的基本要素,如音,形,意等词汇的积累,同时,要求同学们要大量投资时间在实践中运用,因为受语言环境的影响,还得要求我们多营造语言环境。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摆在首位。具体做法:
(1)在学生能读、会唱,了解一些基本生活及学习用语,词的前提下,寻找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阅读材料。
(2)建立班或是班级里成立英语阅读兴趣小组。定期举行小组之间的交流。分享所学成果。
(3)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如课内外活动,具体体现在小学生年龄特点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因此在活动过程中采用形式多变的活动,如:让学生收集材料;模仿影视片段;学唱英语歌曲。
我们还将继续努力,把所有的现行PEP课本以及外研社新标准英语教材词汇重组汇编成和同学们学习与生活有关的可行的读本,创新而实事求是去寻求践行生活与学习之中。结合我校特色教学而形成特色阅读氛围,自主研发校本读物,挖掘具有新思想而积极健康的读物(如:外研社《丽声分级读物》),为孩子最终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四年级“阳光英语天天念”
作为语言学习的主要输入方式,阅读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到小学毕业能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节目,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20-25分钟),掌握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新课标》在语言技能目标描述和基本学习策略描述中,都对小学生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课题英语阅读教学对在现英语新单词,复现巩固旧词,学习新词,扩大词汇量,激发学习兴趣,获取信息,锻炼思维方式,提高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等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针对四年级学生特点,有计划地把阅读资源引入课堂,结合教学需要及学生的现有水平,开展阅读资料与常规相结合的教学活动。课题组教师合理汇编了四年级“阳光英语天天念”,结合课堂教学合理使用校本汇编教材,同时把课堂的阅读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按各自的阅读计划进行学习。
两年来通过对四年级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学生的词汇量得到了巩固和扩大,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并形成了一定的英语阅读习惯和能力。学生善于学习并且英语的兴趣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最主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3.五年级“阳光英语天天读”
课程标准二级目标对小学阶段的阅读要求是: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因此,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中高年级,开展阅读教学更加成为小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课题组结合我校特点进行了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究,并结合PEP教材汇编了五年级“阳光英语天天读”校本教材,在日常教学中遵循教材与校本教材相结合,尝试绘本阅读教学的原则,通过阅读技能的培养,阅读策略的应用,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了,语感增强了,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了,训练发展了英语思维能力,探究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4.六年级“阳光英语天天讲”
(1)学生的词汇量得到了迅速的巩固与扩大。
(2)学生对绘本故事、报刊内容更感兴趣。教师在课堂上把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现场评比,鼓励了优生,激励了后进学生。学生们在课余时间也养成了自我学习的习惯。
(3)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由于在阅读活动中学生词汇量的增加及思路的拓宽,在应试中提高了答题的正确率,获得更好的成绩。英文阅读活动带动更多的学生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教师对阅读教学的效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为提高我校的英语教学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学生利用各种英语学习资源,提高了对单词的记忆能力,提高了对短语、短文的认知理解能力,有效地提高了阅读速度和语言感受能力。学生不但阅读速度有大幅提高,阅读能力也大有提高。
四、开展校本研究从而改变教师行为:
1.改变研究方式,形成研究制度
英语阅读教学虽然是学科实验,但是实验的推进却要求人人是行动者,是研究者。这就迫切的需要实验教师改变以往的研究方式,形成研究制度。实验教师课前课后一起研讨,随时对话,一起反思。共同分享成果,共同感受困惑问题。教师个体的研究能力提高了,团队精神也增强了。
在校级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片区教研活动。我校实验教师与我区小学英语学会成员教师共同质疑、释疑,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定期开展研讨课,让老师们再一次根据直观的案例进行研讨。这种方式主要解决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怎样通过课堂教学这个载体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教材、教师、学生产生良性互动,为平等对话提供示范,使教师先模仿经验,再创造经验。
2.教师合作对话,形成群研氛围
实验教师互相听课,作案例分析,集体反思教学过程。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运用典型经验,为课题开展更好服务。
课程标准二级目标对小学阶段的阅读要求是: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基于此,在分层阅读教学策略实验中,实验教师更注重阅读策略的探究,鼓励学生通过主动探知、合作讨论,并结合游戏、情景表演等形式丰富儿童的语言感知世界。学生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从而彻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各实验教师,力争从各方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寻找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及实际运用能力。开展了“英语书法比赛及展示”、“英语手抄报”、“英语诗词朗诵会”、“英语短剧”等比赛,通过参与活动孩子们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和学习英语的快乐,从而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我们还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英语竞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其中获得全国小学英语竞赛一等奖的学生代表阚秀佶同学参加了在吉林举办的全国小学生英语夏令营。这些活动既从一个侧面评价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深入学习,再创佳绩的愿望,为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有效的学习策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交流互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实验教师通过钻研课标和教材,紧紧围绕研究主题展开阅读教学学习策略的集体备课,通过个体备课-集体备课-上公开课-说课-评课-反思等一系列教研活动,展现出各具特色的课例。此外,我校黄劲松、张娟、瞿媛媛、官兴燕老师还有幸成为贵州省樊厚义名师工作室学员,多次参加送课和同课异构活动。另外,我校实验还与汇川区北关小学、绥阳县城南小学的老师们进行同课异构活动。课题组韦丽老师多次在遵义师院对全市骨干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及课例分析培训;对凤冈县小学英语教师进行暑期培训;对我区小学英语教师进行新教材培训。谭少娟老师、黄劲松老师、瞿媛媛老师、黄梅老师也对全区小学英语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专题讲座及培训。我们在和老师们分享我们课题成果的同时,我们课题组的教师也得到提高和成长。
五、实验研究取得的成效
三年来,就实验教学的客观效果来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调控实验教学的健康发展,在组织领导、理论探索、教学研究方面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在各年级英语阅读教学学习策略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实验教学的开展开辟了我校小学英语教学的新局面
这项实验的开辟,为建设适合我校小学英语教学特点的特色教育创造了条件,促进了教师接受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提供了先进经验。
2.形成了我校阅读教学策略
低、中年级段:师生互动阅读策略
师生共同参与,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中、高年级段:自主阅读策略
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或者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的读本,学生自主阅读、小组交流讨论,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高年级段:课外开放性阅读策略
以课外读物为主,教师为学生推荐一些切合学生实际水平、兴趣爱好的读物进行课外阅读,这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延伸。
3.形成了我校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模式:“听―说―读―讲―演―写”开心阅读六步曲
a.听录音、看文本,大体了解文本内容。
b.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讲解文本,解决文本中的生词和短语,进一步理解认识文本。
c.分小组、分角色朗诵文本。
d.复述、表演故事。
e.高年级学生在阅读后续写或改写文本。
4.优化了我校英语课程教学模式
5.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年来,实验教师通过大量的理论学习,不断优化自身教学实践,撰写了20多篇教学论文和教学设计,分别在国家、省市级等刊物上发表并获奖,一方面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形成了较为浓郁的研讨氛围,也增强了教师们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实验教师集集体智慧编写了贵州本土教辅《名校学案》(四年级上册),公开出版发行。
阅读教学学习策略的研究带来了丰硕的成果。我校共有8名专职英语教师,有4名英语教师成长为市级骨干教师,6名为区级骨干教师。其中韦丽老师成为我市首批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黄劲松老师参加了全国优秀英语教师出国留学活动,被授予首届全国名师称号;实验教师分别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区及教学大赛和教学研讨会上做交流,并取得好成绩。有100余名学生在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剑桥少儿英语口语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实验老师们,不仅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得有声有色,并积极为学生搭建平台,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立足课堂教学的同时,借助研究平台和英语校级社团活动的开展,辅导学生编排活泼有趣,形式多样的英语小品、课本剧,并成功开展了英语书法竞赛、英语手抄报比赛、英语故事赛、英语朗诵及英语课本剧演出等活动,深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几何学习最重要的目标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所生存的世界,形成空间观念,并对传统的几何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除保留原来的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位置外,第一学段就开始强调图形的变换——渗透变换几何的初步认识。这样就使学生可以认识到几何的多样性,加强学生的空间感,认识事物与图形的位置与变换。
一、存在的困惑
关于“空间与图形”在教学中既有优势之处,又有劣势之处。优势之处:这部分内容大多数以几何图形为基础,教学时能通过图形找到生活中实物进行替换、比较并得出结论,学生不是简单地感知,凭空地想象。劣势之处:受小学生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的制约,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在平时的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及困惑。
困惑1: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
教学平行线概念时对“同一平面内”的理解,四年级学生空间观念和想象力不是很强。要理解不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学生很难想象,而教师如果选择放弃这一教学环节,显然会对学生理解平行线起到阻碍作用。
困惑2: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
题目中给出一个挺复杂的图形,问这个图形是由哪个图形旋转得到的。有的图形可以说它是由二分之一图形旋转得到的,可以说是四分之一图形旋转得到的,也可以说是八分之一个图形旋转得到的。到底这样的题目评价时有没有一定的标准,是不是要找出最小图形呢?还是以上答案都对?
困惑3:二年级上册《对称图形》
在学对称时,学生学起来挺轻松,也很感兴趣,但是练习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很难判断的题目。比如,判断下列字母或汉字是否是轴对称图形:B、K、业、田……对于这样的图形,初看,是轴对称图形,但是,仔细分辨又有点问题。又如,判断一个奖杯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本来应该是轴对称图形,但在图片上奖杯的一侧画了点反光,学生就产生了意见分歧,教师也很难给学生下结论。
二、解决的策略
“碰撞是产生思维的火花”。有困惑是努力思考、研究的结果,在教学中这些困惑难免存在,关键是面对问题和困惑,不能采取堵——即躲避的方式,而是要导——让困惑在不断学习、研究中迎刃而解。我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在“空间与图形”这一部分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几点策略。
1.“空间与图形”教学应重视多媒体教学。
“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需要一定的空间观念。由于小学生能力有限,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几何图形的结构,及时有效地对几何形体的知识进行分解、组合、分析,也可以把枯燥的文字表达形式变成图、文、声并存的方式,从而活跃课堂氛围,增强教学效果。
案例1:六年级上册《认识圆》
在学习完圆的认识,掌握了圆的特征以后,教师提出问题: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而不是做成三角形或正方形?学生回答时凭自己的想象找出答案后,这时教师利用三维动画演示三角形车轮、正方形车轮、圆形车轮行进的情况。
学生得出:三角形转动最不稳定,正方形转动稳定程度有所改善,圆形车轮平稳而圆滑。
多媒体教学突出了示范演示,使学生的想象变为具象,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理解,还需要在实际中演示和验证,多媒体课件由于它动画特点优化了教学手段,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解释了所学的知识符合实际情况的原因,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空间与图形”教学应重视各种公式的推导,研究过程。
传统教学活动中,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轻视了学生主导学习、自主探究、全体交流的学习方式,往往会造成学生会用所学知识(如各类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求面积、周长等),但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确不清楚这种现象。而新课程非常重视这点,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求知欲望,设计了内容丰富多彩的动手活动,引导组织学生交流、对照反思、发现规律,并总结提炼。可以说用这种学习方式学到的知识,学生不仅会用,还知道推导过程。不是单纯地靠死记硬背,更加体现了数学学科严密的逻辑性、科学性。
案例2: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
师:猜一猜长方形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长、宽、周长……)
师:用6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个长方形,面积是多少?
师:面积相同,图形不一样,为什么?
学生猜测:长方形面积=长×宽
验证:每组用小正方形摆自己喜欢的长方形,然后验证面积是否等于长×宽?
出示6个不同长方形,小组任意选一个量出长与宽,根据长×宽求出面积,再用小正方形量出面积,比一比,相不相等?
师:根据刚才验证,你得出什么结论:长方形面积=长×宽。
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活动中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学习过程,而且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处理得非常细腻,展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其中设计的活动层层推进,并给学生交流互动的机会,尽量展现出学生不同的思维状态,使学生对自己发现和总结出的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有深刻理解。
3.“空间与图形”教学应重视学具的实用性、科学性。
数学学具的操作运用能使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兴趣、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且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由于内容比较抽象,的确需要大量学具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思考,促进学生更轻松、愉快地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但并不是用学具就能起到推波逐流作用,更要注意学具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准备学具过程中,多联系生活实际,充分体现科学性,反之效果会适得其反。
案例3:《探索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老师要求学生拿出学具,三根长短不一宽1厘米的纸条,用它们来表示三角形三条边,拼一拼能否围成三角形。
小组全体交流。
学生汇报:2厘米,3厘米,5厘米能围成三角形。
师:能围成吗?你上来在实物投影仪上摆一摆。
结果由于纸条比较宽,确实能围成三角形,当时上课老师神情尴尬,面红耳赤,不知该怎么办才好,而且听课教师也一片哗然,议论纷纷。
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情况,是因为学具的选择有错误。教师为了使学生能看清楚三边的关系,在纸条上写上了具体的长度,所以就设计了宽1厘米的纸条。但三角形三条边是三条线段,纸条是平面图形,概念完全不同。其次,纸条都有宽度,拼起来会发生3厘米,2厘米,5厘米这3根纸条也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的现象。学具是教师准备的,上台来摆的学生也是教师让他摆的,也摆出三角形了,那接下去教师该怎么解释呢?所以,学具的选择尤为重要,是一节课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4.“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应灵活运用教学过程中的错误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说错话,做错事是正常的。但是,往往很多教师对“错误”唯恐避之不及,喜欢追求“对答如流”,“滴水不漏”的教学过程,稍有闪失,便自责不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或板演,有些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使之不出一点差错。
“空间与图形”教学中,不像计算类内容出现错误概率比较低,学生对几何图形由于基础差且比较生疏,经常会犯各种错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及时引导,点拨。学生通过再深入研究来发现错误,从而学到正确的知识,而不能否定错误的说法,简单告诉他们正确的答案,要有效地运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
案例4:《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特级教师潘小明)
出示两根铁丝,一根24厘米,一根20厘米,同时围成一个长方形,哪个面积大?
生:周长长的面积大。
学生验证周长长的面积大这句话。(学生在纸上画长方形,并计算面积)
生1:一个长是8厘米,另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面积第一个大,刚才那句话是对的。
生2:一个长是11厘米,宽4厘米;另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面积第二个大,刚才那句话是错的。
师:这句话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半对半错。(全班同学都同意半对半错)
师:我来举个例子,请这排同学起立(2个女同学,3个男同学),站起来的都是女同学。
生:不是。
师:那么按照你们的说法,就是半对半错。
生:不行。
师:那想一想,原来那句话我们应该怎样说?
生:周长长的面积不一定大。
教师设计这么一个活动,通过层层引导得出周长长的面积不一定大这个结论,中间学生出现了错误结论,教师现场举了一个生动而幽默的例子,让学生自己把自己从错误中重新拉了出来,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充分体现了特级教师现场应变能力及教学智慧。
总之,我们要解除教学中的困惑,就应该多花心思。“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伸伸手,我们就能摘下那个属于我们的“苹果”。
参考文献:
[1]周玉仁主编.小学数学教学论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