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新闻学方向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3 15:15:1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新闻学方向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新闻学方向论文

篇(1)

中学数学论文题目1、用面积思想方法解题

2、向量空间与矩阵

3、向量空间与等价关系

4、代数中美学思想新探

5、谈在数学中数学情景的创设

6、数学创新思维及其培养

7、用函数奇偶性解题

8、用方程思想方法解题

9、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

10、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幽默风趣

11、中学数学教学与女中学生发展

12、论代数中同构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13、论教师的人格魅力

14、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育

15、论师范院校数学教育

16、数学在母校的发展

17、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18、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19、数学新课程教材教学探索

20、利用函数单调性解题

21、数学毕业论文题目汇总

22、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23、变异思维与学生的创新精神

24、试论数学中的美学

25、数学课堂中的提问艺术

26、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27、数列问题研究

28、复数方程的解法

29、函数最值方法研究

30、图象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31、近年来高考命题研究

32、边数最少的自然图的构造

33、向量线性相关性讨论

34、组合数学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35、函数最值研究

36、中学数学符号浅谈

37、论数学交流能力培养(数学语言、图形、符号等)

38、探影响解决数学问题的心理因素

39、数学后进学生的心理分析

40、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1、数学毕业论文题目汇总

42、生活中的数学

43、欧几里得第五公设产生背景及对数学发展影响

44、略谈我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45、论数学史的教育价值

46、课程改革与数学教师

47、数学差生非智力因素的分析及对策

48、高考应用问题研究

49、“数形结合”思想在竞赛中的应用

50、浅谈数学的文化价值

51、浅谈数学中的对称美

52、三阶幻方性质的探究

53、试谈数学竞赛中的对称性

54、学竞赛中的信息型问题探究

55、柯西不等式分析

56、中国剩余定理应用

57、不定方程的研究

58、一些数学思维方法的证明

59、分类讨论思想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60、生活数学文化分析

数学研究生论文题目推荐1、混杂随机时滞微分方程的稳定性与可控性

2、多目标单元构建技术在圆锯片生产企业的应用研究

3、基于区间直觉模糊集的多属性群决策研究

4、排队论在交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5、若干类新形式的预条件迭代法的收敛性研究

6、高职微积分教学引入数学文化的实践研究

7、分数阶微分方程的Hyers-Ulam稳定性

8、三维面板数据模型的序列相关检验

9、半参数近似因子模型中的高维协方差矩阵估计

10、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11、若干模型的分位数变量选择

12、若干变点模型的经验似然推断

13、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的图像处理与应用研究

14、基于ESMD方法的模态统计特征研究

15、基于复杂网络的影响力节点识别算法的研究

16、基于不确定信息一致性及相关问题研究

17、基于奇异值及重组信任矩阵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研究

18、广义时变脉冲系统的时域控制

19、正六边形铺砌上H-三角形边界H-点数的研究

20、外来物种入侵的广义生物经济系统建模与控制

21、具有较少顶点个数的有限群元阶素图

22、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混合时间序列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23、基于Copula函数的某些金融风险的研究

24、基于智能算法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研究

25、基于Copula函数的非寿险多元索赔准备金评估方法的研究

26、具有五个顶点的共轭类类长图

27、刚体系统的优化方法数值模拟

28、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多准则决策问题研究

29、广义切换系统的指数稳定与H_∞控制问题研究

30、基于神经网络的混沌时间序列研究与应用

31、具有较少顶点的共轭类长素图

32、两类共扰食饵-捕食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分析

33、复杂网络社团划分及城市公交网络研究

34、在线核极限学习机的改进与应用研究

35、共振微分方程边值问题正解存在性的研究

36、几类非线性离散系统的自适应控制算法设计

37、数据维数约简及分类算法研究

38、几类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自适应模糊控制研究

39、区间二型TSK模糊逻辑系统的混合学习算法的研究

40、基于节点调用关系的软件执行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41、基于复杂网络的软件网络关键节点挖掘算法研究

42、圈图谱半径问题研究

43、非线性状态约束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

44、多维power-normal分布及其参数估计问题的研究

45、旋流式系统的混沌仿真及其控制与同步研究

46、具有可选服务的M/M/1排队系统驱动的流模型

47、动力系统的混沌反控制与同步研究

48、载流矩形薄板在磁场中的随机分岔

49、广义马尔科夫跳变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鲁棒控制

50、带有非线性功能响应函数的食饵-捕食系统的研究

51、基于观测器的饱和时滞广义系统的鲁棒控制

52、高职数学课程培养学生关键技能的研究

53、基于生存分析和似然理论的数控机床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

54、面向不完全数据的疲劳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

55、带平方根俘获率的可变生物种群模型的稳定性研究

56、一类非线性分数阶动力系统混沌同步控制研究

57、带有不耐烦顾客的M/M/m排队系统的顾客损失率

58、小波方法求解三类变分数阶微积分问题研究

59、乘积空间上拓扑度和不动点指数的计算及其应用

60、浓度对流扩散方程高精度并行格式的构造及其应用

专业微积分数学论文题目1、一元微积分概念教学的设计研究

2、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飞航式导弹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3、分数阶微积分运算数字滤波器设计与电路实现及其应用

4、分数阶微积分在现代信号分析与处理中应用的研究

5、广义分数阶微积分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6、分数阶微积分及其在粘弹性材料和控制理论中的应用

7、Riemann-Liouville分数阶微积分及其性质证明

8、中学微积分的教与学研究

9、高中数学教科书中微积分的变迁研究

10、HPM视域下的高中微积分教学研究

11、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的控制器设计及应用

12、微积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3、高中微积分的教学策略研究

14、高中微积分教学中数学史的渗透

15、关于高中微积分的教学研究

16、微积分与中学数学的关联

17、中学微积分课程的教学研究

18、高中微积分课程内容选择的探索

19、高中微积分教学研究

20、高中微积分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1、微分方程理论中的若干问题

22、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的一些应用:分形重倒向随机微分方程

23、基于偏微分方程图像分割技术的研究

24、状态受限的随机微分方程:倒向随机微分方程、随机变分不等式、分形随机可生存性

25、几类分数阶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研究

26、几类随机延迟微分方程的数值分析

27、微分求积法和微分求积单元法--原理与应用

28、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平滑与分割研究

29、小波与偏微分方程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30、基于粒子群和微分进化的优化算法研究

31、基于变分问题和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处理技术研究

32、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去噪和增强研究

33、分数阶微分方程的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

34、基于偏微分方程的数字图象处理的研究

35、倒向随机微分方程、g-期望及其相关的半线性偏微分方程

36、反射倒向随机微分方程及其在混合零和微分对策

37、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图像降噪和图像恢复研究

38、基于偏微分方程理论的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39、几类分数阶微分方程和随机延迟微分方程数值解的研究

40、非零和随机微分博弈及相关的高维倒向随机微分方程

41、高中微积分教学中数学史的渗透

42、关于高中微积分的教学研究

43、微积分与中学数学的关联

44、中学微积分课程的教学研究

45、大学一年级学生对微积分基本概念的理解

46、中学微积分课程教学研究

47、中美两国高中数学教材中微积分内容的比较研究

48、高中生微积分知识理解现状的调查研究

49、高中微积分教学研究

50、中美高校微积分教材比较研究

51、分数阶微积分方程的一种数值解法

52、HPM视域下的高中微积分教学研究

53、高中微积分课程内容选择的探索

54、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微积分教学设计研究

55、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线控转向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56、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数字图像去噪与增强算法研究

57、高中微积分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58、高三学生微积分认知状况的思维层次研究

篇(2)

方向一:感知觉研究

这类研究多为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从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研究。这类研究可以反映当时前沿学科水平,社会的进步情况等。但近几年在这类研究的人数减少很多。

方向二:思维研究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研究一直是该方向研究的热点,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心理学者用汉字假设测验模型,并对概念形成设计实验研究,问题解决作为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众多心理学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篇(3)

新课改对中学历史教师的角色定位、专业发展等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使得教师在短时间内感到过度的负荷和角色冲突的不适应,而这种冲突和不适应又使教师产生了过高的职业压力,从而进一步加深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情绪。职业倦怠的教师常常会满足于现状。同时,他们会用消极、悲观和漠不关心的态度和行为对待职业和自身发展。这种不思进取常常会造成教学能力低下,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有一种低个人成就感,无意也无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即使是“偶有为之”,积极性也不高。

二、.知识结构状态与历史课程改革要求存在明显的差距。

长期以来,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其中相对固定的“史实”和“结论”过多,与其它学科知识的有机联系欠缺。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知识结构具有一种静态的特质,过于固定化,具有这种知识结构的教师,其历史专业知识的获得和更新大都依赖于比较消极的外部给予。一些历史教师,长期以来就是围绕着一本教科书教学,教科书以外的内容知之甚少,更不必说对相关学科知识的了解。而在新的历史课程实施过程中,历史教师如果简单依靠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教学,就会出现各种困难和矛盾。

三、.应试教育的评价标准使得教师无心实施新课改理念。

新课程理念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要求中学历史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改进原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这些理念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有益处的。但是,在实践中不少教师发现:这些理念仅仅是口号而已。因为在课改后,仍有许多学校评价学生的标准还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同时,学生的成绩也是评价教师是否优秀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应试教育不改变,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标准不改变,又怎么实施呢?

二、课改后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专业化教师就成为当今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历史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必须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机制。这个过程艰巨而复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向和途径努力。

一、.通过自主学习激励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要实现专业发展,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和相应的能力,就如无米之炊,无源之水。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主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在新课改后,历史教师必须努力掌握三方面的知识,即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宽广的其他学科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因为教师具备丰富、广博的知识,不仅能在新课程教学中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历史教师在研究历史教材和历史读物的同时,还要阅读历史理论著作,关注最新的史学研究动态,积极与其他历史教师或历史研究人员进行交流,广博地汲取其他学科的知识,从其他优秀教师的交流中体会与汲取。历史新课标要求教师勤于学习,广泛涉猎,使自己不仅有丰富的学科知识,更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旦把这些学习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教师就会从中感受到乐趣,并得到成功的喜悦。

二、.通过教学反思促进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反思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技能要求,也是提升历史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历史学科中要真正地实施反思性教学,必须养成自觉反思的意识,知晓在教学中反思的内容,并懂得在教学中反思的策略与方法。如:(1)教师采用教学日记的形式,把当日自己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亮点、疑点、难点、盲点、弱点等中的某一点或几点,及时准确地记录下来,深入反思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改善的对策及预期可能生成的结果。(2)在同行会诊中反思。当教师在长期的历史教学实践中,取得一定的成绩,积累一定的教育教学的经验之后,往往会出现教学水平的停滞不前,其中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教师犯经验主义错误、不思进取、教育观念老化,等等。通过同行会诊,教师能找到教学水平下滑的现象的主要症结所在。(3)在学生反馈中反思。通过学生反馈的有效信息,从中获取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的信号;通过反思学生,明确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目标任务是否完成,学生是否能够获得他们期望的意义。反思性教学拓展了历史教师的发展空间,让历史教师成为研究型学者,从而促进其专业化发展。

三、.通过校本研究带动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教研作为一门科学,涵盖的内容极其丰富,其根本目的在于激发教师的教研积极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要让历史教师了解校本教研的价值所在,帮助他们提高校本教研的意识,树立在校本教研中主动发展的自信心,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校本教研的工作氛围。历史教师在教研组中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听课、集体讨论等活动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同伴有效互助,实现经验共享,使每一位教师都在过程中学习,在过程中进步。

校本教研的发展在于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可以把加强校本教研作为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实施多项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而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校本资源,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一重要教育资源,强化校本教研能够带动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通过教育部门、学校支持推动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事物的发展中,内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外因也是不容忽视的。中学历史教师要实现专业的发展,除了具有强烈的自主发展意识外,各教育部门、学校也必须给予实质性的支持。在中学,存在着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即只重视语数外,对于史地等学科关注得很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教育部门相关政策的偏差。一个人的全面发展除了学好语数外,还必须有其他知识的熏陶,其中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素养的一个有力途径。所以作为教育部门,应该努力为中学的历史教学提供各种保障。

篇(4)

英国作家萨克雷曾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我国的老子也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必做于细”。那么,当细节成为一种习惯,又折射出怎样的一番理念?在赵教授的房间,记者就看到很多剪报,整整齐齐,分类清晰。

问():这习惯是您2001年到了学校工作后开始的吗?

答():实际上当年在媒体工作时就有这个习惯,那时会剪辑一些新颁布的政策和一些好的新闻理论文章,对实践工作有很大益处。现在不同,更多的是剪辑一些好的新闻案例和学术论文,收集资料,书籍、报刊,包括网络的都会有。一些有里程碑性质的新闻事件是我们都该铭记的,比如孙志刚事件,比如“非典”,比如汶川地震、比如北京奥运会等等,这些都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有影响的大事。在这个历史进程中,都有新闻工作者的卓越贡献,也是课堂教学的鲜活案例。

:您当年以长江日报评论理论部主任身份调到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使得您做这一决定的最大动力是什么?

:很多人喜欢问这个问题。在媒体工作了那么多年,很想对自己的实践做一个理论梳理。我在媒体工作时获得过全国好新闻一等奖、湖北省一等奖、特别奖,还受到的表扬,有的策划活动还被总结后在全国推广。同时,也写了几本书,如《新闻策划》《应用新闻论》《新闻公关艺术》《与灵魂对话》等,对新闻实践以及一些社会实践进行思考。还出版了一些奖励学的书籍。在媒体工作时,也应邀在大学讲过课,但是这些都不是系统的理论梳理,到高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后会更方便。当然,转行也和当时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发展需要有新闻实践经验的老师有关。这里,我要感谢市委宣传部的支持和新闻学院的抬爱。

:我看到,进入高校后,您不仅出版了两本“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闻报道策划》《现代新闻评论第二版》),还出版了专著《我们说了些什么――一个新闻学教授的历史回眸》《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和多篇有影响的论文。您的新闻评论课还被评为华中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教学质量一等奖,这在一个主要以工科为背景的学校里是很难的。从实践者到一名教育工作者、理论研究者,您觉得这个转变中有障碍吗?如果有,是什么?

:做记者和教书肯定是两种不同的职业,虽然都属于新闻的大类。媒体工作做的大量是采访和报道工作,面对的是受众,遵循的是新闻传播规律。到了高校面对的是学生,要按照教学规律办事。但是理论的思考和积淀,无论你从事实践还是教育、研究都是不能缺少的。刚才说过,当年在长江日报工作时,我就发表了一些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及新闻学的一些论文,1992年还被评为全国心理学科普积极分子,这项奖励湖北省只有两个,另一个是精神病防治院的院长。获得这项奖励不是说我做得有多好,而是湖北省心理学界对我的心理学科普工作的肯定。到了高校工作后,我开始思索新闻教育的问题,写了比较多的关于教学包括新闻评论教学的论文。这些思考都来自教学实践,同时又都为教学服务。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老师,教出些优秀学生,远比发表几篇论文、出几本书、做几个课题更重要。

:当年您在课堂上说的一句话,“新闻学博士生不会写消息”引起了轩然大波,这种质疑和您曾是一个新闻实践工作者有关对吗?您觉得学术界赞同吗?

:当年我的原话是“新闻学博士连最常见、最简单的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我认为是不合格的毕业生,至少我会在论文答辩时提出质疑”。经新华社报道后,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热议。这里面折射的是新闻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矛盾问题,而热议则更好地说明了人们对其的关注程度。时至今日,我仍然认为中国的新闻学教育还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新闻学生,业界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人才,这两者之间还是脱节的。其实,不仅仅是新闻界,其他学科也有同样的问题,计算机博士不会做程序,医学博士不会看病的例子比比皆是。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曾提出过“三不问”原则,即“不要问我从哪里来”、“不要问我研究什么”、“不要问我毕业到哪里去”,即不论你读研或读博以前来自哪个学校和专业,不论你在校期间研究的是哪个方向,也不论你毕业以后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进了新闻学院的门,就要按学院培养新闻人才的要求进行学习和生活。如果以前学的不是新闻学专业,就要利用在校期间补上这一课,打好基础,积累就业资本就更是学生应该思考的问题。

而我们老师,无论你带的是本科生、硕士还是博士,除了开启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外,更多的是要让学生深切地了解新闻是什么、新闻工作该怎么做等最基本的问题。还是那句话:实践促进理论研究,理论更好地为实践服务,在新闻学中这点尤其突出和重要。

这里透露一个信息,最近我们学院准备招聘在新闻业务上(纸媒、广电、广告)可以没有博士学位的优秀实践人才为大学老师。我认为,如何对不同的高校人才采取不同的评价、考核、聘用机制,以利于他们成长,发挥作用,这是当前高校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高校与媒体采取实质性的措施合作办学,将是以后办新闻学院的方向。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我们新闻评论教育的特色

施拉姆当年出任衣阿华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构建学院发展蓝图时曾说过:“我们所要造就的学生是整个大学中最适合于理解和谈论他们所处的那个世界的学生。”而现在华中科技大学的新闻评论特色班的同学们,正在赵教授和他的团队的带领下,谈论着我们身处的世界。

:我去您评论特色班里上过一次课,同学们的思维非常活跃。我想知道,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特色教育的“特色”体现在哪里?

:十年前,之所以想到在华中科技大学开展新闻评论特色教育,与我在媒体多年从事新闻评论写作和研究是分不开的。当时我已经在全国的一些报纸,诸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过一些有影响的评论。我深感新闻评论在媒体报道中的重要性,以及新闻评论对于我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重要性,也感觉到了新闻评论兴起的趋势。而现在业界对新闻评论的重视、时评的复兴正说明这点。凡事要掌握趋势,趋势背后是规律使然,规律的掌握靠智慧,智慧是从知识中来,知识来自于学习,这个学习就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

当时创办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受到了学校党委宣传部和前校长杨叔子院士的大力支持,这点让我们很感动。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们的评论特色教育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先是成立评论团面向全校学生,从中培养特长生;2005年开办新闻评论 方向班,至今已经办了六届;2006年成立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这些都是在全国高校中首屈一指的。

说到我们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课程设置和教师资源配置上都与现行新闻学院不同。我们在大二提前开课,分为两个学期授课,第一学期开始讲《新闻评论概论》40个课时,下学期有80个课时,分别是《新闻评论思想与思维》《广播电视评论》《中外新闻评论比较》《新闻评论名家名作评析》和《社会认识发现专题》(邀请我校学院教授授课),由五位老师分别授课,还有一门《深度报道》课。在两个学期之间我们安排学生进行一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培养学生观察和解读社会的能力。在课堂上安排媒体工作者为学生上课,同时和媒体合作在《中国青年报》《杂文报》《长江日报》等媒体为学生开辟专版或专栏,与电视台合作办节目。二是将新闻评论的理念与媒体的实践相结合。从2007年开始,我们一直和嘉兴日报进行合作,帮助他们组建新闻评论部,在全国招聘新闻评论部人员,实施“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受到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和高校、媒体的关注和好评。为此,嘉兴日报还在我校从2007年至2012年设立“嘉兴日报奖学金”,奖励优秀新闻学子,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也促进了他们的成长。

:十年了,您觉得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特色教育成功吗?成功在哪里?

:这条路我们虽然走了十年,但是还不能说十分成功,这里有现行教育体制的问题,也有我们的能力和努力程度问题。对于一种教育、对于一个学校,它的成功和自豪在哪里?自然是学生。我们很高兴,这么多年培养出了一些优秀的学生,他们目前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出版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嘉兴日报、东莞电视台等媒体工作,中国青年报的曹林和南方日报的周虎城撰写的评论还分别获得过中国新闻奖。另外,我们还为一些高校培养了评论课老师。当然,我们的努力与很多新闻学院的业绩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这也正是我们举办“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特色教育十年会”的一个重要考虑。

:正如你所说,目前我国的媒体越来越受到重视新闻评论,各大媒体不断增加评论版面和评论栏目,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这对我们学校的教育又将产生什么影响?

:进入新世纪以来,包括人民日报不断增加评论版面,中央电视台增加特约评论员,对新闻事件进行现场点评和解读,各个省级媒体、都市报、网站都是如此,中国新闻奖还加大了网络评论的奖项,这些都说明了新闻评论在媒体实践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媒体和高校又大量地缺少优秀评论实践和教学人才。高校应该从社会实践的需要出发,调整和加强我们的学科和专业,使之更好地为他们服务。我们办了这个新闻评论特色班以后,很多媒体和高校向我们要人。这也说明了,学校培养和媒体需要的缺口很大,也无形中增加了我们的责任感和压力。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新闻学院开办新闻评论特色班,以满足这个需求。

最大的愿望就是创办“中国新闻评论学院”

十年,对于人的一生也是一个不短的时间,对于一个付出心血的人来说,则更为珍惜;而对于一个依然展望下一个十年的人来说,又是如何地感慨和懂憬?

:新闻评论特色教育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一直办下去吗?

:我希望它能够坚持下去!新闻评论特色教育是应时代的需要而生的,它也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完善和壮大起来。我想新闻学院的领导和同仁们会有这种境界和举措。

:您做过那么久的媒体工作,一定知道模仿的力量有多大,您认为华中科技大学的新闻评论特色教育如何才能坚持下去?

:十年过去了,我们很庆幸在新闻评论教育上做出了一点成绩,在新闻评论教育和理论上做出了一点的探索。但是,更多的思考正是新闻评论教育特色该如何坚持下去。目前新闻评论教育方面,全国高校只有本科的教材,还没有关于新闻评论方面的研究生教材。今年,我已经完成了《新闻评论研究引论》,交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另外,我指导的博士生从新闻传播、社会发展和人的认识论三个方面做了新闻评论的博士论文,准备在此基础上出版一套“新闻评论学研究博士论丛”。这样,我们就有一套从本科、硕士和博士不同层次的教材和研究资料了。今年准备申请试办新闻评论方向的专业硕士班。

新闻评论人才的培养,仅靠一个学校办一个新闻评论班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的最大愿望就是创办“中国新闻评论学院”,使其成为专门培养评论员(含深度报道记者)和评论老师的“黄埔军校”。这个学院可以有两种培养模式,一种是依照用人单位的要求,实施订单式培养,从新闻单位招聘学生进行转岗式的教学培养。另一种则是哪里来哪里去,对现在媒体和高校从事评论写作和教学的人员进行脱岗培训。我们将请国内最优秀的大学教师和媒体评论员担纲授课,学员到媒体和大学进行评论实践。有了这样高规格、专业化、实践性的强化训练,我想是可以缓解目前中国新闻评论人才奇缺的现状的。我希望与有魅力有实力的媒体合作,共同开创这项新事业。

篇(5)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之一,是现代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新闻学起步较早,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值得我们进行学习、研究与借鉴。

一、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趋势

随着新闻装备、人们思想观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学得以飞速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与特点。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交叉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突出实用性质,淡化理论性。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研究领域,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这就要求必须创新现有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方式,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

(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扩张。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传播业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三)、新闻传播学的内涵不断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中国电视产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二、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渊源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在近现代新闻传媒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闻传播学教育源远流长。

(一)、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起步较早。

英国最早的日报《每日新闻》创办于1702年,是世界上较早采用双面印刷并分栏、较早形成近代日报形式的报纸;1851年出现在伦敦的路透社,是世界上首批诞生的新闻通讯社之一;1922年以民营形式组建的英国广播公司于1927年改组为公立(BBC)以来,已成为西方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1936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的电视台是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英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也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英国人的观念中,掌握实际本领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践,从实际接触中学习其中的技巧,新闻传播教育也不例外。这种理念影响着早期的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奠定了英国新闻传播学的地位。

(二)、传播学发展先于新闻学。英国的传播学出现在新闻学之前。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一些社会科学家便开始对媒体效果研究产生兴趣,传播研究与传媒研究院系应运而生。西方新闻学的研究领域很早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范围更加宽泛,设计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内容,以及广告研究,公共关系研究,媒体经营研究等。在英国传媒教育领域颇具盛名的城市大学新闻系被规划入该校的艺术学院,而另一所著名的维斯敏斯特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却在同一个学院,还有一些院校的传播学被划入英语学院和商学院。

(三)、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起始较晚。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方面,伦敦大学曾率先开设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非学位教育);最早开设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是卡迪夫(Cardiff)大学,于1971年开始进行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伦敦城市大学于1976年开始辨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但本科学位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英国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媒介教育起始较晚,但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和发达的传媒业等基础,在新闻与传播教育/媒介教育与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区别较明显,而且整个学科领域的教育总体上也形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而各校又自有其特色。

(一)、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从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角度来讲,英国新闻学教育领域的学位点,虽然提供宽厚的理论框架,但更加突出的是强化专业新闻实践。无论是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研究生教育中按媒介及其实务细分的专业方向设置,还是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划分较宽的专业方向设置,均要求学生深入某种媒介领域进行大量练习。而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则侧重于传播学、文化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争议点、研究方法等,以便为研究生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奠定宽广的理论基础。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关于整个学科领域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不仅有欧美较为常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型之分,而且还有研究与课程(教学)型,而且对课程学习的数量要求非常高。就“ResearchDegrees”来说,不但该专业的博士学位点在时间分配上以研究为主,并对开题报告、研究项目和博士学位论文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论文达到8~10万,并强调博士论文对于专业的独创性贡献,而且该专业的哲学硕士点(A型)也要求学生聚焦于选定的研究领域并撰写4万词的学位论文。而该专业属于教学型(“TaughtProgrammes”)的硕士学位点,则要求研究生修满4门课,撰写1万词的学位论文。

(三)、社会科学特征明显。英国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研究新闻和传播活动的规律,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从理论课授课内容也可以看出其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比如《新闻理论》,涉及战争与新闻、新闻业市场结构与新闻实践、新闻从业者为谁而工作、新闻与政治、国际新闻流与通讯社等专题。与英国相比,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新闻学教育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学科特点,新闻学更多地“体现出政治与文学杂揉的特点”,“更具人文学科的特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新闻学教育视角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

但是,“当新闻活动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对待新闻学已是一种必然选择。”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可以让新闻学教育更贴近现实操作。

篇(6)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之一,是现代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新闻学起步较早,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值得我们进行学习、研究与借鉴。

一、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趋势

随着新闻装备、人们思想观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学得以飞速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与特点。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交叉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突出实用性质,淡化理论性。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研究领域,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这就要求必须创新现有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方式,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

(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扩张。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传播业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三)、新闻传播学的内涵不断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中国电视产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二、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渊源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在近现代新闻传媒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闻传播学教育源远流长。

(一)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起步较早。

英国最早的日报《每日新闻》创办于1702年,是世界上较早采用双面印刷并分栏、较早形成近代日报形式的报纸;1851年出现在伦敦的路透社,是世界上首批诞生的新闻通讯社之一;1922年以民营形式组建的英国广播公司于1927年改组为公立(BBC)以来,已成为西方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1936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的电视台是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英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也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英国人的观念中,掌握实际本领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践,从实际接触中学习其中的技巧,新闻传播教育也不例外。这种理念影响着早期的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奠定了英国新闻传播学的地位。

(二)传播学发展先于新闻学。英国的传播学出现在新闻学之前。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一些社会科学家便开始对媒体效果研究产生兴趣,传播研究与传媒研究院系应运而生。西方新闻学的研究领域很早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范围更加宽泛,设计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内容,以及广告研究,公共关系研究,媒体经营研究等。在英国传媒教育领域颇具盛名的城市大学新闻系被规划入该校的艺术学院,而另一所著名的维斯敏斯特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却在同一个学院,还有一些院校的传播学被划入英语学院和商学院。

(三)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起始较晚。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方面,伦敦大学曾率先开设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非学位教育);最早开设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是卡迪夫(Cardiff)大学,于1971年开始进行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伦敦城市大学于1976年开始辨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但本科学位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英国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媒介教育起始较晚,但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和发达的传媒业等基础,在新闻与传播教育/媒介教育与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区别较明显,而且整个学科领域的教育总体上也形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而各校又自有其特色。

(一)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从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角度来讲,英国新闻学教育领域的学位点,虽然提供宽厚的理论框架,但更加突出的是强化专业新闻实践。无论是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研究生教育中按媒介及其实务细分的专业方向设置,还是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划分较宽的专业方向设置,均要求学生深入某种媒介领域进行大量练习。而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则侧重于传播学、文化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争议点、研究方法等,以便为研究生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奠定宽广的理论基础。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关于整个学科领域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不仅有欧美较为常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型之分,而且还有研究与课程(教学)型,而且对课程学习的数量要求非常高。就“ResearchDegrees”来说,不但该专业的博士学位点在时间分配上以研究为主,并对开题报告、研究项目和博士学位论文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论文达到8~10万,并强调博士论文对于专业的独创性贡献,而且该专业的哲学硕士点(A型)也要求学生聚焦于选定的研究领域并撰写4万词的学位论文。而该专业属于教学(“TaughtProgrammes”)的硕士学位点,则要求研究生修满4门课,撰写1万词的学位论文。

(三)社会科学特征明显。英国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研究新闻和传播活动的规律,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从理论课授课内容也可以看出其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比如《新闻理论》,涉及战争与新闻、新闻业市场结构与新闻实践、新闻从业者为谁而工作、新闻与政治、国际新闻流与通讯社等专题。与英国相比,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新闻学教育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学科特点,新闻学更多地“体现出政治与文学杂揉的特点”,“更具人文学科的特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新闻学教育视角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但是,“当新闻活动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对待新闻学已是一种必然选择。”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可以让新闻学教育更贴近现实操作。:

篇(7)

孙子兵法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战争如此,教学工作也如此。只有对教学对象的情况有及时、全面、深人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卓有成效的教学活动。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学分制的不断推广,高校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提出了不少新要求。从湖南商学院近几年招生情况看,生源已从本省向外省区扩展。例如,在我校2006级学生中,外省学生比重即已超过了本省学生。由于各地区教育水平、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达程度差别较大,使得学生素质也有较明显差异。同时,由于我校从2006级新生开始,全面推行学分制教学改革,许多课程的学生班级都以临时组合的临班形式出现,与过去的固定班级上课情形已大有不同。这种背景下,教学对象的流动性、差异性、陌生性、临时组合性十分明显,即使是各二级学院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往往在开学初期一段时间内也无法及时全面地掌握学生情况,任课教师就更加如此,而这对教学是很不利的。针对上述情况,笔者从2007-2008-1学期开始,在本校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经济学等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发放教学对象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力图及时了解学生基本情况,为备课和课堂教学提供必要的决策信息。

以2007-2008-1学期为例,该学期笔者执教旅游经济学的教学对象分别是本院临班0512, 0513两个班,均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0512班学生为38人,0513班为42人,合计80人。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70份,回收率为87.5%。其中有效问卷67份,分别占发放问卷数、回收问卷数的83.8%, 95.7%。

一、主要反馈信息统计

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了9大问题,其中有7个封闭式问句,2个开放式问句。从67份有效问卷反馈的主要信息统计如下:

二、对统计结果的简要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收集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为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相关决策信息。从这个角度来看,上述调查收集的信息尽管涉及面比较广泛,对教学工作的帮助作用也有区别,但应该说都是有价值的。同时,这些信息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日常的学生管理也具有积极作用。

(一)“学生个人特征信息”分析

1.从班级分布看,两个班的有效问卷数都占了全班总人数的80%以上,说明此次调查是一次全面调查,基本上反映了本课程教学对象的整体情况,具有全面性、有效性,其调查反馈信息,对于搞好教学工作具有直接而重要的积极作用。

2.从性别分布看,两个班合计的男女生之比为343% : 65.7%,女生人数几乎高出男生一倍,高达近2/3。一方面反映了旅游管理专业招生中长期存在的女生大大高于男生的现象;另一方面,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一般而言,女生比男生纪律性更强、学习更认真、更细心,性格安静,比较保守,但在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及交流讨论的踊跃性方面,逊色于男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更注重活跃气氛,在现场教学和讨论过程中,必须更重视调动女生的积极性。

3.从高考科类分布看,两个班67名有效卷学生中,文科考生与理科考生之比为55.2%: 44.8%,分别为37人和30人,文科考生多于理科考生,但相差并不大,基本是均匀分布。这种格局对于教学工作总体上利大于弊。有利方面主要是:文理科考生各有自己的优势与特长,也各有其弱点,双方能够互相影响、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不利方面则主要表现在,文理科考生在思维方式、知识结构、行为特征上有较明显的差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兼顾二者的特点,这就增加了备课和课堂教学组织上的难度和复杂程度。

4.从地区分布看,67名有效卷学生来自1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湖南本省学生与外省学生之比为44.8%:55.2%,本省学生不到一半,大部分是外省学生。在37名外省学生中,来自东部、中部、西部的分别为13人、8人和16人,分别占外省学生总数的35.1%, 21.6%和43.3%。这些信息对教学工作的影响既广泛又深远。首先,学生来自东、中、西部十四个省区,分布面广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这一特点(例如:举例时应结合这些省区的情况,分组讨论、实地考察时,要把不同地区的同学混合编组,以利他们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等等)。其次,一般而言,东、中、西部的教育水平是有差别的,整体上是东部高于中部,中部又高于西部,因而学生整体素质也会存在同样状况,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到这一差别,并细心观察总结这种差别的表现及其程度。既要照顾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相对差一些的西部学生,又不能让中、东部学生“吃不饱”。此外,教师还可以在交流互动中从不同地区的学生那里得到许多有益的资讯和帮助,更好地实现教学相长。

5.从民族分布看,所统计的67名学生来自5个不同民族,其中,汉族学生,62人,占92.5%;其他还有壮族、土家族、蒙古族和满族,但人数较少,比重很低。这方面的信息虽对教学工作的直接影响不大,但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还是应该给予适当的关注,认真研究他们与汉族学生的差别有哪些,如何针对他们的特点有的放矢地搞好教学。

(二)“学生追求的学习目标”分析

在“您对这门课程设定的学习目标”一问中,有33名学生选择“争取拿高分”,占统计学生数的49.3%,加上选择“认真学习为考研作准备”和“必须拿高分争取奖学金”的学生,合计有67.3%的学生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对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很有意义的积极因素,教师应该从中增强搞好教学的信心,这也是教师采取正面引导为主的教学策略的客观基础,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

选择“不作硬性规定”的学生有巧人,占统计学生人数的22.4%,比重仅次于选择“争取拿高分”的学生。这一信息说明,不想给自己太大压力,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人数不少,这部分人有较大弹性,要么可能往低要求看齐,成为消极因素,要么可能向高标准努力,成为积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尽可能把这部分学生往积极向上的方向拉,千万不能听之任之甚至有意无意地把他们推向消极的方向。

选择“认真学习为考研作准备”的学生7人,占统计学生总数的10.5%,这就意味着1/10的学生已经有了考研的打算,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争取使他们学得更扎实、更深人、更全面。因此,必然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学生已经学过的经济与管理类主要课程”分析

从问卷反馈的信息看,学生已经学过的经济与管理类主要课程分别是:西方经济学(有97%的学生学过)、旅游学概论(有82.1%的学生学过)。这些信息使教师知道旅游经济学的先行课程实际上主要开设了哪些,从而能够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中合理设计和讲授教学内容,使之与先行课程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并尽量避免重复讲授已经学过的知识,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效率。

(四)“学生对旅游经济学课程学习的主要期望”分析

这是反映学生对未来旅游经济学学习过程及结果应该达到的理想状态的一种心理预期。从问卷反馈的信息看,按填写人数多少排列,学生最期望的是“能学以致用,充实自身实力”(26.9%),以下依次为“系统掌握旅游经济学”(14.9%),“能为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13.4%)“能增加旅游实际知识”(10.5%)、“能为就业创造有利条件”(9.0%)、“能提高经济分析能力”(7.5%)等。

上述信息至少可说明两点:

第一,追求学以致用,重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已成为旅管专业学生最关注的学习目标。这是一种积极、正常的心理,符合社会需要和专业培养目标。这对教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对旅游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双师型”(即懂理论又懂实际应用)教师成为教师自我提升的一个重要方向。

第二,许多学生把旅游经济学的学习与专业课学习和增强就业能力密切联系起来了,这也基本上是一种积极、合理的心理。因为旅游经济学不仅是旅管专业课的经济理论基础,而且包含了或涉及到不少旅游专业知识。但也应该看到,有些学生由于对旅游经济学缺乏了解,往往容易把这门课与专业课混淆起来而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教师应该向学生讲清楚,旅游经济学是一门抽象程度比较高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并不是一门实用专业课,它主要反映旅游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更多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与分析能力;它不能代替专业课。

(五)“学生对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分析

综合这些信息统计结果,至少说明以下问题:

第一,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中,反映最多的是要求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气氛要活跃,教学方法要以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为主。其次是要求多开展实践教学、多讲课外知识,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和研究式教学法。这些都与前面反映的学生强调学以致用、重视应用能力培养的信息高度一致,因而也是积极合理的要求。对于教师而言,能否满足学生的上述要求,将成为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第二,上述信息中也透露出目前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消极和矛盾心理。比如,要求“考试范围小,难度低,平时作业少”;又如,有一半以上学生主张采用课堂开卷考试形式,主张课堂闭卷形式的仅有20.9%,不到前者的一半;而愿意采用“个人写课程论文”和“小组写研究报告”的学生合计也只有43.3%。在笔者看来,既想平时少做作业、期末考试能轻松过关,又希望能学以致用,增强实际应用能力的心理,明显是矛盾的。能力和素质只有靠平时艰辛努力才能培养出来,而不是期末临时“突击”出来的。而且,个人写课程论文和小组写研究报告,是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形式,但这一点并未成为多数学生的共识。因此,教师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减少乃至消除上述消极和矛盾心理,这方面有许多工作可做。

三、结论与启示

从上述调查反馈信息及其统计结果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启示:

(一)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招生来源全国化以及高校内部改革深人化的新形势下,过去习惯的一些教学管理方式与方法已经过时,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进行教学管理创新。针对某一课程教学对象进行专题问卷调查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一种教学管理方式创新。

篇(8)

重视媒介融合教育

美国新闻学教育通常采用新闻学和社会、人文学科以及跨学科教学并重的课程模式,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注意拓宽学生的视野,重视媒介融合教育。随着数字技术对信息传播形态的改变,社会从未像现在这样需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受过良好媒介融合训练的新闻专业毕业生。近年来,美国新闻学教育紧跟媒介融合的时代步伐,看准发展趋势,新开了很多媒介融合的专业课程,或者在传统新闻学教育中加入了很多媒介融合教育的课程,增加了很多用于进行媒介融合教学的硬件设备和多媒体教室。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下有10多家各类新闻专业机构,学生有大量机会与在职记者交流。近年来,哥伦比亚大学还开办了数字新闻塔尔中心(Tow Center),并开始授予计算机科学和新闻学的双硕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认为自己一直致力于新闻学教育向多媒体和媒介融合方向的革新与衍变。

美国石溪大学(Stony Brook University)新闻学院开设了很多注重媒介融合教育的课程:电视报道与编辑,电视制作,高级报道/写作/广播、高级编辑与表现/网络、高级数字叙事,音频新闻,数字摄影新闻实验室,在线新闻学等,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传统采写能力以及多媒体运用的融合。为了培养能够适应处于动态中的媒介未来的新闻人,石溪大学新闻学院建设了配备有最新数字技术的“未来编辑部(Newsroom of Future)”多媒体专业教室。所谓“未来编辑部”,包括采集、文字编辑、音频视频剪辑设备等,并使用一套软件连接各个新闻工作者的电脑,使得新闻资料编制传送一体化。石溪大学很多课程都在这个“未来编辑部”里完成。所有石溪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都被要求必修广播、印刷、在线新闻等课程,并学会如何利用多媒体平台和模式进行思考与工作,然后在最后一学年才可专注于其中某一种媒介的学习和应用。

北阿拉巴马大学传播系确立了广播新闻、融合传播、媒介研究、出版与在线新闻、广播电视与互动媒介等专业研究方向,从这些专业设置可以看出其对媒介融合教育的重视。

美国和中国在新闻教育理念上有很多差异,其中之一就体现在对教师背景的要求方面。中国新闻教育大多要求教师具备高学历,美国看重学历的同时,更看重教师的从业经历,在媒介融合时代,后者的要求尤甚。由石溪大学新闻学院网站提供的相关资料可看出,石溪大学新闻学院共有教师28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两人,占所有教师的7%;具备媒介从业经历的教师27人,占比96%;来自传媒行业的兼职教师10人,占比36%。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在这个媒介融合的时代,美国的新闻学院非常看重教师的实践经验,并不过分看重教师的学历和学位,这与中国的新闻学教育有很大不同。中国新闻学教育非常重视学历和学位,将博士学位视为进入各新闻学院工作的通行证,使得中国新闻学教育体系建设出现了种种偏差。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员也全部是来自各个领域的拔尖人才,包括获得各种奖项的记者、专栏记者、作家、杂志编辑、纪录片制片人,以及数字媒介领域的专家。这些教员全部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完全胜任媒介融合的专业教学与支持学生发展的工作。

美国各新闻学院近年来新聘用了很多在新媒体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员,与传统新闻学教员一起,致力于培养新型新闻人才。即便原有的新闻学教员,也在向媒介融合研究领域靠拢。美国太平洋大学传播系在2010年招聘教员时,发现应聘者发来的简历中90%以上都号称自己的研究领域是新媒体。

篇(9)

赵振宇:当年我的原话是 “新闻学博士连最常见、最简单的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我认为是不合格的毕业生,至少我会在论文答辩时提出质疑。”经新华社报道后,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热议,还入选了2006年《中国新闻年鉴》。这里面折射的是新闻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矛盾问题,而热议则说明了人们对其的关注程度。时至今日,我仍然认为中国的新闻学教育还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新闻学生,业界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人才,这两者之间还是脱节的。其实,这个问题,不仅仅涉及新闻界,其他学科也有同样的问题,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计算机博士不会做程序,医学博士不会看病这些例子比比皆是。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曾提出过“三不问”原则,即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不要问我研究什么”、“不要问我毕业到哪里去”,即不论你读研或读博以前来自哪个学校和专业,不论你在校期间研究的是哪个方向,也不论你毕业以后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进了新闻学院的门,就要按学院培养新闻人才的要求进行学习和生活。如果以前学的不是新闻学专业,就要利用在校期间补上这一课,打好基础,积累就业资本就更是学生应该思考的问题。

而我们老师,无论你带的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除了开启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外,更多的是让学生深切地了解新闻是什么、新闻工作该怎么做这些最基本的问题,还是那句话:实践促进理论研究,理论更好地为实践服务,在新闻学中这点尤其突出和重要。

这里透露一个信息,最近我们学院准备招聘在新闻业务上(纸媒、广电、广告)可以没有博士学位的优秀实践人才为大学老师。如何对不同的高校人才采取不同的评价、考核、聘用机制,以利于他们成长,发挥作用,这是当前高校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当然,这样的改革对在校的老师们也是一个挑战和压力。我以为,高校与媒体的实质性合作办学,将是以后的办新闻学院的方向。

记者:我去您评论特色班里上过一次课,同学们的思维异常活跃,我想知道,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特色教育的“特色”体现在哪里?

赵振宇:10年前,之所以想到在华中科技大学开展新闻评论特色教育,与我在媒体多年从事新闻评论写作和研究是分不开的,当时我已经在全国的一些报纸,诸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过一些有影响的评论。我深感新闻评论在媒体报道中的重要性,也感觉到了新闻评论兴起的发展趋势。而现在业界对新闻评论的重视,时评的复兴正说明这点。凡事要掌握趋势,趋势背后是规律使然,规律的掌握靠智慧,智慧是从知识中来,知识来自于学习,这个学习就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

当时创办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受到了学校党委宣传部和前校长杨叔子院士的大力支持,这点让我们很是感动。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们的评论特色教育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先是成立评论团面向全校学生,从中培养特长生;2005年开办新闻评论方向班,至今已经办了6届;2006年成立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这些都是在全国高校中首屈一指的。

说到我们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课程设置和教师资源配置上都与现行新闻学院不同。我们在大二提前开课,分为两个学期授课,第一学期开始讲《新闻评论概论》40个课时,下学期有80个课时,分别是《新闻评论思想与思维》、《广播电视评论》、《中外新闻评论比较》、《新闻评论名家名作评析》和《社会认识发现专题》(邀请我校学院教授授课)由5个老师分别授课,还有一门《深度报道》课。在两个学期之间我们安排学生进行一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培养学生观察和解读社会的能力。在课堂上安排媒体工作者为学生上课,同时和媒体合作在中国青年报、杂文报、长江日报等媒体为学生开辟专版或专栏,与电视台合作办节目。二是将新闻评论的理念与媒体的实践相结合。从2007年开始,我们一直和嘉兴日报进行合作,帮助他们组建新闻评论部,在全国招聘新闻评论部人员,实施“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受到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和高校、媒体的关注和好评。为此,嘉兴日报还在我校自2007年至2012年设立“嘉兴日报奖学金”,奖励优秀新闻学子,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也促进了他们的成长。

记者:10年了,您觉得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特色教育成功吗?成功在哪里?

赵振宇:这条路我们虽然走了10年,但是还不能说十分成功,这里有现行教育体制的问题,也有我们的能力和努力程度问题。对于一种教育、对于一个学校,它的成功和自豪在哪里?自然是学生。我们很高兴,这么多年培养出了一些优秀的学生,他们目前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出版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嘉兴日报、东莞电视台等媒体工作,中国青年报的曹林和南方日报的周虎城撰写的评论还分别获得过中国新闻奖。另外 ,我们还为一些高校培养了评论课老师。当然,我们的努力与很多新闻学院的业绩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这也正是我们举办“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特色教育十年会”的一个重要考虑。

记者:正如你所预料的那样,目前我国的媒体越来越重视新闻评论,各大媒体不断增加评论版面和评论栏目,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这对我们学校的教育又将产生什么影响?

赵振宇:进入新世纪以来,包括人民日报不断增加评论版面,中央电视台增加特约评论员,对新闻事件进行现场点评和解读,各个省级媒体、都市报、网站都是如此,中国新闻奖还加大了网络评论的奖项,这些都说明了新闻评论在媒体实践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媒体和高校又大量地缺少优秀评论实践和教学人才。高校应该从社会实践的需要出发,调整和加强我们的学科和专业,使之更好地为他们服务。我们办了这个新闻评论特色班以后,很多媒体和高校向我们要人,这也说明了,学校培养和媒体需要的缺口很大,也无形中增加了我们的责任感和压力。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新闻学院开办新闻评论特色班,以满足这方面需求。

10年,对于人的一生也是一个不短的时间,对于一个付出心血的人来说,则更为珍惜;而对于一个依然展望下一个10年的人来说,又是如何的感慨和憧憬?

记者:新闻评论特色教育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一直办下去吗?

赵振宇:我希望它能够坚持下去!新闻评论特色教育是应时代的需要而生的,它也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完善和壮大起来。我想新闻学院的领导和同仁们会有这种境界和举措。

记者:您认为华中科技大学的新闻评论特色教育如何才能坚持下去?

赵振宇:10年过去了,我们很庆幸在新闻评论教育上做出了一点成绩,在新闻评论教育和理论上做出了一点探索。但是,更多的思考是新闻评论教育特色该如何坚持下去。目前新闻评论教育方面,全国高校只有本科的教材,还没有关于新闻评论方面的研究生教材。今年,我已经完成了《新闻评论研究引论》,交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另外,我指导的博士生从新闻传播、社会发展和人的认识论3个方面做了新闻评论的博士论文,准备在此基础上出版一套《新闻评论学研究博士论丛》。这样,我们就有一套从本科、硕士和博士不同层次的教材和研究资料了。今年准备申请试办新闻评论方向的专业硕士班。

新闻评论人才的培养,仅靠一个学校办一个新闻评论班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创办“中国新闻评论学院”,使其成为专门培养评论员(含深度报道记者)和评论老师的“黄埔军校”。这个学院有两种培养模式,一种是依照用人单位的要求,实施订单式培养,从新闻单位招聘学生进行转岗式的教学培养。另一种则是对现在媒体和高校从事评论的人员进行脱岗培训。我们将请国内最优秀的大学教师和媒体评论员担纲授课,学员到媒体和大学进行评论实践。有了这样高规格、专业化、实践性的强化训练,我想是可以缓解目前中国新闻评论人才奇缺现状的。我希望与有魅力有实力的媒体合作,共同开创这项新事业。

记者:我们知道您入选了理论建设和研究工程教育部重点教材《新闻评论》的首席专家。今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特色10年会就要召开,这将是一次怎么样的会议?

篇(10)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2010年11月启动,经历了相关文件精神的学习讨论、媒体单位实地调研、校内外专家反复分析论证等过程,于2014年6月完成。与该专业2006版的教学计划相比,2014版的教学计划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突出了应用型专业的特点,适当压缩了理论课学时。专业必修课中新增了电视专题片创作、视听语言训练2门实验课,专业必修课中实验课程合计25学分,占专业必修课程总学分(57学分)的43.8%。任意选修课中新增灯光技术与艺术、录音技术与艺术、影视片头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5门应用性较强的实验课程。其他实践类课程含专业实习8周8学分,毕业论文(设计)8学分(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或毕业设计的创作),社会实践2学分,军训2学分,新增课外创作2学分,合计18学分。实验课程与其他实践类课程合计4分,占该专业总学分(168学分)的29.1%。不仅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有明显增加,而且实践类课程的手段,如实验教学、实习实训、课外创作、毕业设计等也日渐丰富。

(二)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

1.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对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保证该专业实验课程的正常开设,2003年10月,人文学院筹建了器材室,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购置了少量摄像机、功放、组合音响等急需的设备。2006年6月,学院正式成立了广播电视实验室。当年人文学院和学院各出资11万元,购买联想开天计算机31台,筹建了非线性编辑实验室。2007年5月,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前夕,学院采取应急措施,购买专业摄像机10台,约30万元设备。2008年11月,日元贷款项目索贝编辑机等价值66万元的专业设备到位。至此,前期投入该专业实践教学的专业设备总值已经超过120万元。2011年8月,由该专业申报的采编技术实验室成功获批2011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获得中央财政支持下拨的专项资金300万元。2013年12月,项目完成,共新建专业实验室5间。其中,新闻编辑与播控实验室购置了索贝节目编辑工作站、节目上下载及播出控制工作站、节目播出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设备,能够完成新闻采集、素材下载、剪辑制作、节目审核、节目上载、节目播出等一整套的新闻节目制作流程;影视后期制作实验室拥有苹果影视后期工作站、数据采集工作站、服务器等设备,既可以对虚拟演播室后期生成的视音频信号进行录制和编辑,也能够完成电视节目及广告作品的剪辑、特效处理、包装、渲染等;虚拟演播室主要由主控室和演播大厅构成,主要设备由图形渲染工作站、主控工作站、抠像合成色键器、演播室摄像机、蓝箱、存储设备、监视监听设备和灯光系统构成,并有虚拟演播和实景演播两个功能区,能够满足新闻、文艺、专题等各种电视栏目录制实验和电视节目主持实验的需要;配音实验室有两间,主要设备有录音工作站、配音工作站、调音台、高保真录音话筒等设备,它能够满足所有实验室在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录音与配音需要,能够提供兼容性高和数字化的高保真声音文件,也可以用于广播节目的录制实验。可以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使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验平台的建设在硬件和软件上有了质的飞跃,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新闻采编制作专业的办学条件,而且为相关专业进行媒体仿真训练、学生综合素质训练,以及课外创作活动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2.实习基地建设为拓展实践教学的空间,学院加大了实习基地建设的力度。2006年11月至2011年7月,学院分别与伊犁州、伊宁市、兵团四师、塔城、阿勒泰、克拉玛依、兵团七师、奎屯、博乐等地的媒体合作,建立了22家专业实习基地。目前,该专业是学院拥有专业实习基地最多的非师范类专业。通过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不仅为该专业学生见习、实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也为进一步加强该专业与地方媒体的沟通与合作搭建了平台。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作为一所边远的地方高校,尽管该专业的办学历史只有短短的十余年,对于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也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但宏观上主要的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已经相对稳定,并能结合本校实际形成自己的特点。就笔者观察,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即在专业课教学中,将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环节结合起来。对于广播电视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节目策划等课程,该专业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了一定比例的实践课学时,要求教师将课堂上的理论讲授与课上、课下的实践实训操作环节紧密结合起来。理论课堂融入了实践课的内容,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2.实验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即围绕该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以强化学生某项实践操作技能为目标,开设独立的实验课程。如摄影技术与艺术、摄像技术与艺术、播音、主持艺术、非线性编辑、电视节目制作技术、视听语言训练、纪录片创作等。3.专业见习即低年级阶段的短期认知实习,分为校内和校外专业见习。校内专业见习通常是指学生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参与校园广播站、校报、校园新闻网等校内传播媒介的实践活动,对记者、编辑、播音员等工作进行初步的见习。校外专业见习主要指学生利用寒暑假就近在家庭所在地的电台、电视台或其他新闻媒体对媒体工作流程进行观摩、体验和学习。专业见习是专业实习的热身和准备阶段,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决定,学院不作统一安排和硬性要求。4.专业实习即高年级阶段的媒体综合实习。专业实习既是对学生四年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所获得的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也是对学生即将“上岗”就业的一次实战演练。专业实习列入该专业教学计划,安排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时间为8周。在专业实习的准备阶段,一般由院系作实习动员,明确该专业实习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实习单位原则上由学生自己联系,找不到实习单位的学生由院系负责联系安排实习单位。院系按实习生地域分布情况把学生编成若干个实习小组,分别选派教师或委托媒体单位进行具体指导。5.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旨在提高本科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近年来,针对一些学生单纯以毕业和完成学位为功利目的,拼凑、粘贴内容空泛的论文现象,该专业要求集体开题,严把论文选题关。引导学生尽可能结合媒体尤其是新疆传媒业的实际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以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毕业论文环节进行改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或毕业设计的创作,将毕业设计作为改革的主要内容进行大胆地尝试。尽管毕业设计的相关要求、评价标准还存在一些缺陷,尚不成熟,但此项举措无疑将对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6.课外创作即以兴趣为导向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和创作活动。该专业曾经组织学生成立过摄影、摄像兴趣小组,参与学院校庆、运动会、文艺晚会等大型活动的拍摄;也曾经依托学生社团,成立主持艺术协会,举办过多届校园主持人大赛;2008年以来,更是连续6年承办了学院大学生校园DV展;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独立创作的欲望。近年来,先后有6名学生在自治区主办的各类主持人大赛中崭露头角;2011年10月,该专业2007级学生刘毅龙拍摄的纪录片《锡伯文化的传承》荣获第二届全国校园摄影作品展示活动DV赛项大学组二等奖;2014年5月,该专业2011级学生迪力亚尔创作的反映新疆塔城地区哈萨克族游牧民原生态生活的人文纪录片《游牧人家》一举夺得第九届“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国际分组赛西部组纪录片类金奖及“科讯杯”第九届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总决赛“最佳音效大奖”,为学院争得了荣誉。整体观之,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既相互区别,各有侧重,又互为联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前文所述,该专业自办学以来,在教学计划及实践教学方案的调整与修订、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了多方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受相关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进一步深化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也面临着复杂的矛盾和问题。

(一)缺乏真正能够胜任实践教学的专职教师

从2001年开办之初没有1名专任教师,发展到今天拥有8名专职教师,该专业师资紧缺的情况有所好转,且80%的专职教师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和讲师以上职称,专职教师的学历、职称水平也有较大提升。但8名专任教师中,有实际操作能力,能够承担实验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仅有3名。可以说绝大多数专职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老师,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严重缺乏。为避免照本宣科,纯理论背景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采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法加以弥补,但因为其自身缺乏新闻从业经历和实践经验,所以他们对案例的解读与分析往往加上自己想当然的理解,也因此往往与媒体实际并不相符。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内容与媒体实践的脱节也就不可避免。即便是有一定操作能力,能够承担实验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他们所开设的实验课程,也往往是依托实验课教程,一般是由教师先讲,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或实验教材指导书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操作。在这种模式下,虽然也有实验能力的培养,但这种实验能力是被当作技能并以“知识”的形式加以传授的,教师自身缺乏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创造能力,必然导致学生“创造性”应用能力培养的缺失。由此观之,缺乏真正能够胜任实践教学的专职教师,是目前直接影响该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最为关键和最为突出的问题。近年来,该专业也曾经倡导专职教师去媒体观摩、见习或进行专题调研,但因为目前学院教师工作量考核体系只承认学时,即课堂教学工作量或其他能折算成教学工作量的工作(毕业论文指导、专业实习指导等),教师因而缺乏主动参与媒体实践的积极性。

(二)实践教学的主体单一,缺乏与媒体行业的深层次合作

尽管经过十余年的摸索,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但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实践教学的主体比较单一。高校与媒体行业的交流还停留在依托专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层面,缺乏较深层次的合作。与媒体对接、合作办学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尚未展开,人才培养脱离媒体实际的矛盾比较突出。

三、相关对策

(一)培养“双师型”教师

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界的通则和共识是新闻传播教育一定要学用结合。在国外,新闻学专业教师通常要有较长时间的媒体从业经历,很多人甚至认为,新闻从业经验而非博士学位,才是聘任一位新闻学专业教师的先决条件。但在我国,大部分高校新闻院系的教师普遍缺乏新闻从业经历和实践经验,高校专业教师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一般都是硕士、博士。实际上,教师的学历层次越高,实践经验往往也越少。目前,内地高校新闻院系为解决此问题一般要求从事新闻业务课程教学的教师到新闻单位实习或在新闻单位兼职。我院也可以借鉴此类做法,有计划地选派部分专职教师到媒体见习或在本地媒体做一些兼职工作。当然,为调动教师主动参与媒体实践的积极性,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应考虑将教师去企业(含媒体)观摩、见习、兼职工作等与毕业论文指导、专业实习指导一样,折算成一定的教学工作量。总之,采取可行的措施,下大力气培养既熟悉媒体工作,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的“双师型”教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专业教师理论与媒体实践严重脱节的矛盾。

篇(11)

一、本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1.理论上,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一命题的基本问题进行哲学研究和分析,有助于正确处理基本问题与其他问题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构建并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理论构架体系。

2.实践上,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问题及其路径选择问题,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当中的培育和践行,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3.学科建设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宣传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属于理论二级学科范畴,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问题及其路径,有助于丰富理论二级学科建设的内容,从而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

二、国内外关于本问题研究的现状

本课题研究既需要梳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又要梳理国内外关于意识形态建设和意识形态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均能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关于意识形态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研究

国外学者不仅始终关注意识形态问题,而且也十分关注意识形态的教育问题,主要集中于德育课程理论和德育课程实践的研究上。对如何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作了一些研究,并有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如杜威的《教育的道德原理》、查赞・巴里的《当代道德教育理论》等,基本观点认为,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是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在教学方法上,反对灌输,强调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而党的十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二十四个字,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也随之繁荣起来。国内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教育的研究成果十分丰硕。如韩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周中之和石中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索》等等。论文方面数以万计,如陈力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国外学术维度》、周中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韩振峰的《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途径》,等等。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质和内容、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经验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径和方法等。

2、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理论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如周琪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个转向及实现》,刘峥《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等,这些研究主要聚焦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义、方法、对策以及路径方面的研究。

(1)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关系研究

做这方面基本问题研究的成果还比较少,其中钊旭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研究》一文中做了初步的探讨,他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具有相当紧密的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辩证统一的。[1]

(2)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难点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薛明珠、陈树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一文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难点进行了深入地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增加了融入的难度;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层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定位和梳理;教学方法陈旧、形式单一;教学效果评价困难。并提出了具体恶实施途径: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拓展第二课堂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行多元化评价方法。[2]

陈延斌、周 斌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与思考》这篇文章中,分析了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信仰存在一定程度、范围的弱化;实用主义增强与理想信念弱化交织;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性的认识显现出两重性的倾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有待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亟待改进的问题与环节,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对于实现有效融入具有极大的意义。

(3)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施路径研究

胡绿叶、何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探索》一文中提出三条路径选择:以提升教师素质槠鸬悖展开理论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为主线,精选教学内;以大学生认知律为导向,创新教学方法。以校内外教学资液为载体,拓展教学途径。邵 银 、余 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侧重点》分别从四门思政课特点出发,提出了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侧重点问题:“基础”课重在帮助大学生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结构,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资源;“原理”课教学重在帮助大学生理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南;“纲要”课教学侧重于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宽广的历史视野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概论”课教学重在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属性,提高大学生对价值观的鉴别和选择能力。陈宗章在《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一文中设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现路径:规范化路径,即合理规范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计划大纲,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依据,使之成为总体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组织、有秩序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要有制度化的考核评估机制;生活化路径,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体现生活内容,在生活叙事中展开实践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成为大学生生活的新常态;社会化路径,即搭建社会化的教学实践平台,展开广泛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加强大学生面向社会的志愿者活动等。王占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一文中,提出以下几条途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及内容体系,从根本上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感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从手段上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认同;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撑体系,从环境上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接受。

三、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以上国内外关于意识形态基本范畴、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开展本课题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支持。但是已有的研究尚存在不足:

1、鲜有对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及局限进行研究。

2、主要集中于“融入的路径和策略等方法论上”的研究,体现出一种急于求成的倾向,而对一些基本的理论维度和文化维度问题缺乏细致的思考和探索。

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条件研究不足,对融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缺乏足够的重视。

4、技术性路径研究呈现出简单重复的研究状态,缺乏可操作性的创新。

5、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存在误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