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人才培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3 15:14:5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人才培育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人才培育论文

篇(1)

1、充分认识人才的重要性随着现代林业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林业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日趋增加。所以,一定要以“人才为本”的理念为指导思想,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充分认识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人才队伍建设是林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2、加大资金投入要了解林业专业技术工作者的实际状况,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改善其生活与工作条件,实现留住人才的目的,并能够充分利用人才,使其在林业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在此基础上,要不断加大人才培训投入力度。通过聘请林业专家以及优秀的林业工作者进行讲座,或投入资金鼓励林业人才进行继续教育的方式,让林业人才及时更新专业技术知识。同时,一定要严格管理专业技术培训市场,使培训计划与任务能够高质量的完成。

3、提高林业技术人才综合素质一是努力提高其专业技术能力。经常对林业专业技术工作者进行业务素质培训,将其安排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使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二是努力提高其协调能力。按照具体的项目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小组成员的配合协作,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三是切实加强其作风建设。与创先争优活动有效结合,通过集中培训、党校培训以及自学等形式,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政治教育、业务素质教育等活动,真正提高林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政治思想和业务技术综合素质。

4、形成培养人才的良好氛围首先,要创造行业条件。努力争取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支持,加大林业建设开发力度,推动技术创新。其次,要进一步将各种林业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再次,要切实强化林业工作部门建设,进一步完善岗位设置,严格进行管理,使林业技术人才队伍能够稳定发展。

篇(2)

综合性大学艺术院系在创办之初普遍承袭了各重点专业艺术院校的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课程体系等框架,对自身生源情况及社会需求情况缺乏准确分析,人才定位模糊不清。尽管多年来一直努力思考,摸索,提出了关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倡导大众化教育,但在具体操作上,人才定位还是瞻前顾后,既陶醉于精英教育,留恋曾经的象牙塔,又想关照市场所需的实用型人才,使这种复合型人才培养出现“两层皮”现象。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式等仍个性不足,缺乏科学规划及创新点。教学中传统的重专业课,轻通识课,重技能课,轻理论课的倾向依然严重。

办学软硬件不足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综合性大学艺术院系的历史不过20年,其中表演、编导、动漫设计、数字技术、播音主持等专业是新增专业,办学历史不足10年,且在师资和教学设备上几乎都是零起点。虽然经过几年的积累摸索,专业建设的软硬件有很大改观,但缺口仍很大,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在校生需求。尤其是在师资上,初期由两三个在职教师加上七八个外聘教师撑起一个专业的现象不在少数。随着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稳定的专业教师队伍已基本确立,来源构成主要是专业艺术团体一二级演职员、升格后的老中专教师以及刚走出校门不久的本科或硕士毕业生三大群体。他们的职称与学历水平呈现高职称低学历,低职称高学历的状态。高职称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强,而学术研究弱,难以发挥真正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人才出口(就业)的尴尬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学生先天不足又后天失调,专业单一、知识结构偏窄,加之艺术人才在就业上存在的注重专业对口,以及文艺体制改革和用人制度改革等因素,造成综合性大学艺术类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学生就业与入学相比形成“冰火两重天”的尴尬局面。

新形势孕育出新机遇———化解尴尬

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日趋扩大,大众期盼接受艺术教育,提升自身艺术素养的愿望更强烈,这成为当前综合性大学艺术教育发展迅速的主要动因。然而,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人们开始怀疑社会、市场对艺术人才的真实需求,担心艺术人才市场可能会出现泡沫化。

主席在全国第九届文代会、第八届作代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清时代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坚持为人民服务,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奋力开创文艺发展的新局面的总动员令。认真学习研究《决议》和《讲话》精神不难看到,所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让人民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扩大文化消费,增加文化消费总量,培养文化消费新的增长点;关于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等指示精神,及时化解上述的担忧,扩大艺术人才的就业空间,为综合性大学艺术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更为其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综合性大学的艺术教育应该以此为契机,站在《决议》描绘的我国文化繁荣的新蓝图的高度,重新思考自身的艺术人才培养问题,解决好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人才定位,以什么样的理念对待人才培养,以什么样的思路抓好专业建设的问题,切实担负起推动高等艺术教育繁荣发展的历史使命。这也是高等艺术教育能否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体现。

全新视野下的观念转变

1.新视角下的人才定位

《决议》中提出关于建设宏大人才队伍,包括:一要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二要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的战略目标。据此,应结合自身生源和办学条件等实际情况,正视自己与一类专业院校的差距,发扬综合性大学的整体优势,将人才定位在本科层次教育应以大众化为主,侧重为基层文化建设培养能从事各种文化服务的实用型人才;研究生层次教育应以培养创作型,研究型、管理型的精英人才为主,为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服务。

2.新理念下的人才培养

《决议》中提出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指示精神,以及主席的《讲话》中对全国文艺工作者提出的“四个希望”,即希望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正确方向,自觉主动地承担起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自觉主动地承担起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放歌的历史责任;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锐意创新,自觉主动地承担起推进文化创造的历史责任;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德艺双馨,自觉主动地承担起弘扬文明道德风尚的历史责任。从中皆传达了出这样一个信息,即新时期我党已从宏观到微观为我们提供了重新界定高素质艺术人才的质量标准,为重新思考高等艺术教育的人才观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考其德行,察其道艺”这个传统的择才标准在当下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因此,综合性大学艺术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德艺双馨、和谐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艺术人才。同时,要求教育观要放在关注学生和谐发展、全面成长这个重心上。协调好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人文情怀的培养和综合文化素养的提升;协调好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关系,坚持普遍培养重点提高,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协调好技能教育与理论教育的关系,重视引导学生研究、质疑、探索、创新的学术精神的养成;协调好专业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的关系,践行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职业操守;协调好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关系,坚持三贴近原则,通过参与艺术惠民等实践活动,锻炼艺术才干。

篇(3)

教师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中等教育师资人才的主要基地。12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高科技、信息化时代,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前途与命运,作为教育事业基础部分的基础教育与中等专业教育以及职业技术教育等必然要顺应时代的要求,这对我国传统的师范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然而,在我国教师教育改革过程中仍面临不少问题,笔者结合湖南科技大学的实际情况,就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作进一步分析。

一、我校教师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观念逐渐淡化。湖南科技大学是由湘潭师范学院和湘潭工学院两所本科院校合并而成,有几十年教师培养和培训的历史,它凝集子几代人在教师教育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在社会上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两校合并后虽然保留了原有的师范专业,但学校基于提升学科水平、提高师范毕业生考研和到非教育领域就业的竞争能力等方面的考虑,将工作的重心转向了追求专业的学术性和综合性,教学内容向综合性大学靠拢,直接导致了师范专业的教师教育特色的削弱。比如我校从2(0刃年到205年,师范类的招生人数依次是1841、1955、1553、1772、1589、1492,在校师范类学生人数呈下降趋势。

(二)教师教育的现状与未来的需要存在较大差距。我校目前尚缺乏教师教育的整体观念,对教师行业的师资培养缺乏整体性的制度安排,师资培养并没有把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师资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从而导致教师培养和培训一体化程度不高,与各级各类学校的师资衔接不够。高等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缺乏衔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辐射与职业教育师资的养成缺乏衔接,教师的双专业特征没有能够体现,不利于教师资源的整合。

(三)教育类课程设置不合理。在传统的“学科本位”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提高学生的学科水平,因此,学生的本体性知识掌握良好,而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太小,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较差。近些年来,实习单位和社会用人单位对我校师范生的普遍评价是教育教学能力不强,我们的学生不是自己“不会”,而是老师不知道怎么教学生“会”。目前,在我校的师范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教育类的课程一般是“老三门”,即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论,再加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测量与评价。以我校2(0)4级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类课程为例,教育心理学犯学时(2学分)、现代教育学犯学时(2学分)、现代教育技术犯学时(2学分)、教育测量与评价犯学时(2学分)、语文教学论70学时(4学分)。教育类课程总学时为18时(共12学分),仅占总学时数的8.2%。而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类课程普遍在20一30%之间。如美国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为73%(教育实习占21%),法国占巧%,德国占03%,新加坡占60%。

(四)教学实践环节薄弱。教育实习时间短,模式单一,成为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我校师范生基本上采用四年级利用6周的时间集中到中小学进行实习的模式。在此期间,实习生除了进行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工作实习外,还要进行课外活动指导、教学实验、社会实践、教育教学调研等。由于实习时间短,上述许多内容只是走过场,很多实习生刚刚进人角色,实习就已结束,加之实习期间经常受到就业和考研的干扰,使得教育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另外,目前的实习只是一次性的,不重视“模拟实习”和“见习”的作用,实习生缺乏对中小学的感性认识,更不了解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规律。这样的实习,难以使师范生迅速积累个人实践知识,形成教育教学能力。

二加强我校教师教育的若干举措

(一)建立组织机构,加强教师教育研究和管理

1.成立教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任顾问,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组长,另一名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师教育工作相关的职能处室和教学院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教师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艺术三个研究小组,分别由教务处处长和人文学院、教育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和研究小组组长。

2加强教师教育理论研究,在学校教研经费中拨专款积极支持教育类课题的立项与申报工作,使教师教育研究常规化并提高针对性,以课题研究带动和提升教师教育整体水平。

3.每年从教学经费中安排专项经费,逐步建设好教师教育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训练的物质平台。

4教师职业技能课程实行归口管理。教师基本技能归口人文学院,班主任工作技能、多媒体教学设计与操作、CIA课件制作等归口教育学院,艺术类课程归口艺术学院。提高教师授课的专门性,提高教学的质量,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二)创新培养模式,适应不同人才的发展需要

根据教师的双专业性质和学生的不同需求,积极探索师范类专业培养方案的“3l+”模式及部分非师范类专业培养方案模块化,努力提高教师质量规格和专养成,后一年进行专门的教师技能训练,享受师范生的待遇。培养方案模块化即非师范类专业在第四年都安排一个教师培养模块和专业深化模块供学生选择,以发挥非定向型师范的学科优势,并培养各种类型的师资(尤其是职业教育方面的师资)。

(三)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

1.优化课程结构,加大教育类课程比重,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教育类课程主要由教育理论课和教育技能课两部分组成。教育理论课开设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和职业道德与教师专业发展等。教育技能课开设教师教学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学科教材教法、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教师基本技能训练等。通过调整,逐渐使教育类课程达到总学时的02%左右。

2精选课程内容,提高教学内容对不同专业的适应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大师范类专业的师德教育;公共基础课的内容要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进行合理的取舍和选择,做到有用和够用;选修课程要合理规划,必须有利于满足专业加深、专业转换或职业适应等需要而系统开设,以利于促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

3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互通共享,提高利用率。协调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推进教师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加强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发挥CIA课件和网络等媒体资源的作用,实现多种媒体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

(四)加强教育实习,增强实践教学实效

1.教育实习是教师职前教育中强化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基本途径。为了切实增强实习的实效,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强化教育实习:一是创造条件保证低年级学生每年都有一定的时间到中小学见习,增加师范生对未来职业的感性认识和归属感;二是增加试教、模拟实习的机会,充分利用观摩教学录像、“微格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丰富和充实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真实情景感受;三是延长实习时间,逐渐探索周乃至一个学期的实习模式,让教育实习真正成为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重要一环。

2要建立一支稳定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提高师资培养的质量。采用“校内教师+校外导师”相结合的模式,聘任校外有丰富基础教育经验的教师担任专业发展导师,充分利用校外导师所具备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开展专业拓展活动。

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要建立所比较稳定的实习学校,每年投入一定建设资金,使其成为教师教育的实训基地和改革阵地。

(五)改善育人环境,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篇(4)

“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是大多数院校都认可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对教学过程的实施者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除了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之外,还应当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教师应当大量承担各类研究课题,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应用至教学之中,促进产业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从高职院校现状来看,该模式值得众多高职院校借鉴。随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深入,2012年初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1.5+0.5+0.5+0.5理论教学与实际顶岗实习交错安排的培养模式。该模式的最大特点是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这种培养模式忽略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对学生职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影响。从前人的研究结果来看,尽管各旅游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均为创新人才,不过所采取方法各异,分析认为这可能与不同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关。笔者结合大庆市旅游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大庆职业学院的特点,2012年8月提出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采取课程建设与市场需求联动的培养方式,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复合型的创新人才。该模式对于实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适应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的研究

课程体系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此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成为了众多研究者的研究内容。由于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应用性的人才,课程建设必须遵循“实用性、实践性、前瞻性”的原则。刘锦云研究认为,课程建设的基础为通识教育,这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其次应当进行学科体系教育,为学生学习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再次学习专业课,为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奠定基础,最后学习模块课程,主要是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从课时比例安排上,专业课和模块课程总课时一般不超过45%。何红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研究认为课程设置应当遵循2个原则,第一,市场需求原则,其次为企业需要原则,在这两个原则的基础上,每年加以更新教学内容,运用实践教学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王俊红认为课程设置应当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联系,但是高职院校毕竟不是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学校,大量课时安排在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上是否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两大部分,在前述研究中,很少有研究者提到实践教学的设置与改革方法。钟先丽对此提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建设方式。课程总体设置上,需要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知识体系除了考虑市场需求之外,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在理论课程的学习上,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终身发展与终身学习的需要,并且实践课程应当达到45%以上。在攀枝花学院创新教育实践中,课程设置在“厚基础”的基础上扩宽口径,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需求性,增加专业方向,以提高学生的可选择性和学习兴趣,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张耘研究认为,创新人才培养中,对于专业课程设置上应当把握宽口径的基本方向,专业方向设置应当柔性化,突出培养学生的对变化环境以及职业的适应能力。在高职旅游专业课程设置上,张吉立研究结果与张芸较为相近,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应当遵循宽口径的培养方法。在课程建设上应当从职业岗位需求出发,结合岗位要求分析课程设置内容,最后课时比例按照通识课程20%,专业基础课15%,模块核心课程占55%,动态课程占10%的建设思路,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见解。

三、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研究现状

关于实践教学体方式的开展,不同研究者给出了不同的方式。张耘研究认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所依托的是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要有师资保障,其次学校要提供完善的实验实习环境,再次,变革创新的实验和实习方式,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经验,第四,增加特色实践教学项目。董鸿安研究认为,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应当与旅游企业联合建设,这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教学的开设方式应当遵循轮岗实习的办法,对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具有较好的效果。卢海霞研究认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建设应当以承担课题研究类型的旅游实验室建设为基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作用。实践教材建设对实践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影响,这是因为教材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知识载体,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教材建设对创新人才培养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职院校教材建设应当与岗位需求实现零差距。俞继凤研究认为,旅游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当构建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即实现实践教学中各项教学内容的连续和贯穿。

篇(5)

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娄底市,在全省的经济排名中靠后,娄底的农业更是急需转换升级,快速发展。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源的作用要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源质量的改进是经济增长的一个源泉。促进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最紧缺、最重要的是人才。能否培养一支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数量充足、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直接关系到娄底农业的升级、娄底农业科技含量的提高和娄底农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2.创新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育路径是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娄底,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不平衡、不全面,差距主要在农村。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村经济社会的文明和谐与经济的科学、合理发展必须培育数量适当的新型职业农民,使之肩负起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责任。农民的专业技能水平、科技文化水平、思想道德修养等综合素养如何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的提出,非常直接地对农业战线上的科技人员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这就迫切要求因地制宜地培育农业科技人员,改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使农业科技更直接、更有效地服务于农业生产、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

3.能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着力解决农业技术

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发挥农业科技人才在转化适用技术、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方面的优势和作用,能有效促进区域社会的文明进步。以湖南省为例,目前湖南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水平较高,但农业科学技术普及应用率较低,湖南省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52%,湖南农产品的加工率还不到30%,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率只有0.88:1,低于全国1.2:1和山东等发达省份2:1的水平。湖南农业生产资源利用率也比较低。农业科技人才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力,是提高全民素质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载体,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成果的实践者、接受者、携带者和传播者,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力,是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的主要载体和贡献主体;数量适当的农业科技人才能为娄底现代农业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为湖南国家农业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省建设和湖南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当前农业科技人才培育的现状分析

目前娄底市农业科技人才的数量少,知识结构不合理,且专业技能不能很好地适应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较严重地制约了娄底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科技人才培育方面出了问题。在人才培育基础教育阶段,人们的教育理念还比较落后,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教师,还是家长和学生,都没有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等相关课程的教育价值及其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们把升学当作基础教育的唯一目标和出路。综合素质教育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缺少关注,重视不够。在基础教育方面的奠基不牢是造成农业科技人才缺失的首要原因。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包括职业准备、在职提高和转换职业所需的教育。职业培训是职业教育实现其功能的重要形式。职业教育是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素质的重要推动力。当前,担负着娄底市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机构主要是2所高等职业院校和40多所中等职业学校。娄底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受财政紧张等条件的影响,不重视职业培训与进修学习,不注重更新知识,其实人力资源在使用中会出现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劳动者自身的衰老就是有形磨损,而知识技能的老化就是无形磨损。广大职业农民、农业科技人才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通过继续教育等方式掌握适应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技术与技能,培养创业、创新能力,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

三、培育农业科技人才的策略

1.建立正确的人才评价机制,营造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环境

社会各界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切实认识到培养适应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科技人才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行政部门要着力构建教育系统内部的行政性评价和教育系统外部由家长、毕业生、行业企业、用人单位等多方参与的社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估体系,从基础教育起就要重视科学技术、生产技能、人格素养等方面的教育,并将相关的课程纳入教学目标管理中进行考核,指导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引导社会各界切实重视教育的社会效益,正确认识教育的社会价值。

2.完善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

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就是要根据不同激励方式的特点,结合当时的实际,把不同激励方式进行有机组合,以实现对人才的有效激励和约束。以娄底市为例,该地区的畜牧业、粮食、油菜、药材等是传统产业,但大部分规模不大、技术含量不高,结构不优。政府应制定实施相关激励制度引导农民学习实践相关科技知识,相关职能部门要定期给农业科技人才评定技术职称等级并发放技术资格证书。具有技术职称的农业科技人才在立项审批、技术承包、信贷资金、承但省支持的产业化畜牧业发展项目、畜牧科技推广普及项目、扶贫资金等方面,各有关部门要给予优惠和支持。

篇(6)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兼有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特点的外向型和增值型的服务行业,综合性强、操作性强,其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现代物流业的竞争已从低端的价格竞争转向高端物流和信息流的能力竞争。因此,开展国内外综合物流业务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必须拥有一大批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精通物流业务,懂得物流运作规律的管理人才。现代物流人才的匮乏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物流发展的瓶颈,物流教育也严重滞后于物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培养物流人才,解决我国物流人才短缺的问题。

发展物流业需要复合型物流人才

物流人才类别

宏观管理层次的人才。包括教学、科研、人才培训、政府机构制定物流政策、规划等方面人才。

各类企业的物流管理人才。企业的包含面很广,尤其是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对物流人才有大量的需求。

物流企业的管理人才。

物流作业的一线操作人员:

仓库主管人员既具备物流作业各环节管理的基本素质,又熟悉车辆保养维修、物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懂得如何最合理地调度企业的车辆和人员、如何最为合理地规划进出货、如何选择最优化的行车路径、如何最大限度地为承运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配送中心主管人员具备各方面的综合知识与技能,如物流基础知识、财务知识、营销知识与IT技能等,了解运作流程并不断加以改进,利用信息共享及分析,对配送中心进行更有效的管理,提高库存周转率,开展各项增值服务,实现为供应商联合管理库存。

客户服务代表既熟悉客户的各项要求和服务承诺,具备货物信息处理、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的能力,也了解仓库管理、运输作业、结算、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销售支持人员。

网络维护员IT技术是其具备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要了解物流具体业务操作的流程,对物流信息系统出现的问题作出准确的诊断。

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

物流人才既要懂得物流技术,又要懂得物流经济,不仅要熟悉物流管理技术,成为储存保管、运输装卸的专家,更应掌握企业供应链流程,熟悉软件程序和信息技术系统,掌握电子商务技术,国际贸易和通关知识、仓储运输专业知识、财务成本管理知识、外语知识、安全管理知识、法律知识。随着物流人才数量的增加,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则从数量型向素质型转变,不单纯追求人才的数量,更注重那种政治思想好、实践能力强、能够很快为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的、在其专业技术应用领域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有事业心、责任心、适应力强的物流人才。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还从专业型向复合型转变,除了要求掌握物流专业知识和技术外,还要求其精通一门以上外语,熟练运用计算机,有较宽知识面等。现在最为抢手的物流人才是那些掌握现代经济贸易、运输与物流理论和技能,且具有扎实英语能力的国际贸易运输及物流经营型人才。

物流人才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除了掌握物流专业知识和技术外,物流人才还需要具有前瞻性,即不受现有的机构、制度和一些做法的约束。物流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能够创造合理化的物流条件,组织员工为物流合理化而工作的魄力。应具备开拓未知领域的先驱者的气概,具有挑战精神,具有系统思考问题的能力,有从战略高度考虑问题的素养,具备构筑信息系统的能力。要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组织管理的才能。具备严谨周密的思维方式、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异常事故和应急作业的处理能力、物流质量的持续改进能力。一个优秀的物流人才,需要用至少二至三年的时间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去实习,了解各个部门的业务特点、物流需求。

我国物流人才的现状

我国物流人才数量严重短缺,现有的物流人才专业水平较低,而整个物流教育滞后于物流业发展。

物流人才数量严重缺乏

物流人才是稀缺资源,更是战略资源。物流人才是全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我国有200多万个与物流相关的企业需要物流人才,如果到2010年给每10个企业输送1个物流大专以上人才就是20万,每5个企业输送1个就是40万,如果给2个企业的物流在职人员培训1人,就是100万,给每个企业各培训1人,就是200万人。到2010年大专以上物流人才的需求量约为30-40万人,在职人员培训量约为100-200万人。而专业人才年培养规模约5000人,在职人员年培训规模约5万人,与需求数量相差甚远,这种物流人才的培养教育状况很难实现社会需求。

物流从业人员专业水平较低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缺乏一批有理论、会经营、懂管理的拥有现代物流理念的物流管理人才,物流规划咨询人才、物流管理人才、物流科研、物流师资等在业内最缺乏,能够进行整套物流方案的策划与设计的综合性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今后一段时间,除储存、运输、配送、货运等领域的物流人才紧缺外,相关的系统化管理人才,懂得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掌握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国际性物流高级人才将更吃香。物流教育滞后于物流业发展

我国物流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但物流教育滞后,物流人才培养尚未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为核心的物流教育目标体系。高等院校目前培养出来的人员知识面较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弱,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对物流人才的要求。

培养我国物流人才的建议

创造物流发展的“软环境”,形成对物流的正确认识

我国现代物流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是装备、技术、资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知识上的差距。我国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忽视流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流通方式和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应重视对物流的宣传引导,认识现代物流,接受现代物流理念。

通过学历教育培养物流人才

首先要抓好物流学科建设。现代物流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正处在不断研究和完善的过程中,作为一个交叉学科,与管理学、工学、经济学、交通运输工程等息息相关,但又不同于这些学科,要开展对物流学科的研究。物流专业目前虽是目录外专业,但要当作正规专业来办,争取在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时进入,还要争取进入一级学科,重点培养造就优秀的物流学科带头人。

第二要抓好师资与教材两个环节。物流师资建设,要组织单课程或多课程的师资培训,提高理论水平。而教材已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但并没有完全解决高质量的问题,缺高水平的精品教材。要确定不同层次物流专业的核心教材,组织高水平老师编写,并争取进入教育部教材规划。

第三要推动物流的产学研结合。物流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产业,作为理论性极强的学科,离不开产学研的结合。物流研究中心与物流研究所要与教学结合起来,把研究成果用于企业。学校在教学中要重视物流实验室建设,重视实习这一环节。特别是中专与高职的学历教育,更要重视动手能力,重视案例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

第四要培养多层次物流人才。物流研究生教育要重理论研究与方法,面向科研人员、高等学校教师和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目的是培养其较强的研究能力、使其能够驾驭物流日常业务的经营和决策,具备解决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及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科教育要重素质、重基础、重知识面的协调发展,面向企业,培养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适应性,具有物流经营与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能力,以及具有相关学科基础理论和物流专业知识技能的高、中级物流经营管理人才,使其能够直接管理和操作物流作业的全过程。专科和高职教育是基础性的物流教育,要重操作、技能和实践,主要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从事物流过程管理的实际操作人员。

通过职业培训培养物流人才

要提高整个物流人员的素质,除了不断输入新的素质较高的人员以外,还必须重视在职人员的职业教育,加强现有物流人员的培训。职业培训的起点要高,培训对象应以项目经理为主,要形式多样化,可以采用讲授、研讨,也可以是座谈、交流,并有不同的层次,以适应不同人员的需要。短期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应更强,在短时间内发挥实际功能和作用,解决具体问题。长期培训要有长远考虑,不能只顾眼前,片面地强调实用。

我国物流在职人员的培训,要把物流管理人员的培训作为重点,培养造就优秀物流企业家,围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加快培养一批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物流企业家。以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大力提高物流企业家素质。还要培训物流专业管理人员,如交通运输、仓储、包装、港口、海关、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分拨中心、物流信息平台等不同的专业管理人才与专业物流工程人才。

强化资格认证提高物流人才水平

为了与专业人才上岗需要通过权威机构的测评、考核,获得资格认证的国际惯例接轨,国内物流相关行业协会和教育机构借鉴国际经验,适时引进国际先进的物流培训体系,对该体系的培训内容中与中国国情不符合的方面做适当的修改,推出了中国物流行业及国际通用的资格认证培训,同时承担资格认证或职称的评判与审定。

通过出国进修扩大物流人才培养渠道

篇(7)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必将充满各种竞争,无论是政治、军事的竞争,还是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特别是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人才,是普通高等学校肩负的重要使命。目前各高校都在深入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探索具有现代观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对高等院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为应用型测绘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一、现代测绘的内涵

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看,测绘学是一门关于地球空间信息的学科。传统的测绘受地面测量技术、时空尺度和精度水平以及投入的局限,其产品主要是单一的地形图和在地形图基础上编绘的专用地图;它不能及时反映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特别是大范围或全球变化;其产品制作周期长,已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多种需要。信息技术加快了人类社会的运行速度。测绘学是提供人类生存空间、自然环境及其变化信息的学科,它的学科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界定测绘学的含义,已是世界各国测绘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将测绘学(SurveyingandMapping)更改为一个新词,以准确反映学科实质,Geomatics一词由此应运而生。随后,有关Geomatics的提法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是地学界成为热门话题,由于对其含义理解不同,其中文译名将它译成。地球空间信息学。,已基本得到认同。不管人们对Geomatics的含义如何理解,根据ISO的标准定义和国际测绘联合会(IUSM)对。测绘学。的定义,两者的含义是基本类同的,只不过Geomatics所涉及的地球空间信息的范围更宽一些。Geomatics更准确地描述了测绘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应了现代社会对地球空间信息的大量需求的特点,因而发展和提高了测绘学的研究和工作领域,符合现代测绘学发展的实际。现代测绘工程的核心技术是空间技术,包括GPS、卫星遥感和航测,测绘的范围从地面扩展到整个近地空间,加之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使地球空间信息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比传统的测绘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更新,由此,Geomatics适合于纳入数字地球的理论和技术框架。随着数字地球构想的实施,测绘学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新机遇,传统的或现代测绘学将以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新面目立于地球科学分支学科之林,以更强的活力向前发展。

二、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

当前测绘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及目标定位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在课程内容整体设置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重视研究社会的需求,因人设庙、因人保庙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课程结构安排上表现出重技术课程、轻管理课程,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适应能力较差,尤其是到建筑施工、路桥施工一线的毕业生。没有很好地紧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与测绘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反应相对迟缓的矛盾仍然存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大量面向市场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技术应用型、复合型测绘人才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和目前专业框架、格局相对单一的矛盾。在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测绘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一项先行性、基础性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技术性。面向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北京申办2008奥运成功、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数字省区、数码城市的建立、中国成功加入WTO、注册测量师制度的逐步建立和测绘主体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改革完善等都对测绘市场及测绘教育带来了空前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具体来说,现代社会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上,正从过去的技术型向市场技术应用管理型转变。主要表现为:三个高技术的综合运用(GPS、GIS、RS),三大能力的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关能力、职业迁移的能力)、三大意识的形成(市场经济主体意识、工程质量管理意识、国际竞争合作意识)。因此重视和加强对测绘工程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提高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更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三、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1.测绘学科研究的方向

测绘学科是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研究空间对象的定位、描述和表达,动态变化与监测,并将所获得的各种空间信息进行加工、存储与处理,使之综合应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中所形成的一门学科。测绘科学既是地球学科的重要分支,又是一门工程应用学科,她服务于各种工程建设,包括地面、空中、地下、水下各种民用工程、矿山工程、海洋工程、军事工程、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等领域。

随着空间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学科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革命,并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产业。面向二十一世纪,测绘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智能化;测量数据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广泛化。GPS技术、GIS技术、RS技术及其集成是测绘学科的前沿领域,也是未来数字地球的基础。

2.注重课程设置

现代测绘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空间信息,而以空间信息理论为核心的测绘学科,与地学、生态、环境、城建土地管理等相关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现代测绘高新技术,往往是多种专业技术的综合系统,只有将各类知识融汇贯通,构成有机的知识网络,才能适应现代科技相互交叉、渗透、移植的特点。而传统的测绘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性过强,学科领域单一,知识结构面太窄,特别缺乏相邻的专业知识,这种知识结构显然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要求。因此为了培养应用型测绘专业人才,我们认为课程设置应根据目前的国情、市场经济的要求,既要考虑测绘知识的系统性,又要兼顾学科的综合发展趋势具体应设置的主要课程如下:基础及公共课:包括数学、物理、政治、外语、大学语文、文献检索、计算机基础、计算机高级语言、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法律基础、体育等。测绘专业课:包括测量学、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大地测量学基础测量平差基础、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测量原理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等。相关专业课:包括城镇规划、自然地理学、采矿学工程与工业摄影测量、土建概论、数据通讯与模式识别。

3.注重工程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与精英化高等教育或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具有以下4个主要的特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实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以大工程为背景,在能力培养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更高的要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加强调与一线生产实际的结合,更加重视生产实习这个教学环节,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中在理论上给予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则更重视与工程实践地结合,或者用综合实践代替。应用型人才要注重工程意识(求真务实、严谨规范拼搏进取)和工程文化(求善求美、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地培养,建立科学的发展观,能够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活动是认识世界地活动,工程活动是改造世界地活动,在工程活动中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尤为重要。要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精神、增强其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愿望、提高其创新能力,以便他们更好地与各自的专业相结合而创造地学习,即在学习中进行创造,在创造中深入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富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测绘工程专业同其它专业相比尤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构建科学合理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必须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能力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受实验学时的限制,很多实验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充分的时间亲自动手,因此,应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让每个大学生都能经过多个这种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这不仅能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很有好处。第二,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第三,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实践环节应尽量与测绘单位的生产实际相接合。测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生产服务,因此,实践环节必须要面向实际的生产应用,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教育部门与生产单位共同努力去创建一个良好的互动机制。

总之,探索对于测绘人才的一种合理的培养模式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测绘专业教育者应该从多个角度探索测绘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的测绘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8)

1必然趋势

广东省俯瞰南中国海,而南海又是中国最广的海疆,约占中国海域的2/3,资源约占中国的70%。2011年2月19日,国家正式批复确定广东为全国三大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之一,推动构建粤港澳、粤闽、粤桂琼三大海洋经济合作圈,力争在“十二五”末期建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海洋经济区。作为海洋大省,广东的海洋科技和教育却与山东、上海等城市有一定的差距,尚未建立一个合理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广东海洋大学是南海唯一的一所海洋大学,海洋科学是广东省唯一的海洋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授权、博士点建设学科,加强海洋科学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满足广东省对海洋科技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加快推进国家海洋经济试验区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前提条件

广东海洋大学学籍管理规定本科的基本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分制,提前修满规定学分,可提前毕业。但由于没有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或机制,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按部就班4年毕业。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则成为弹性学分制的良好实践,可以充分发挥出类拔萃学生的优势。

3环境条件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广东海洋大学在分析本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行“双百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案,即在每年的新生中根据条件遴选出200名优秀学生,进行分类别、个性化培养,实现在本行业领域中培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行政管理能力的杰出人才的目标。广东海洋大学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目前学院学生的素质基础、各专业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因素,开展了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

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

1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学院各专业的“象牙塔尖”,目标是培养少而精的“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人才,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强的科研及择业竞争能力,适应广东乃至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需求。结合学校“双百工程”的人才培养改革,采用3+1的人才培养模式。“3”是3个阶段安排4个学年的教学活动,即第1阶段(一年级)夯实基础阶段,强化英语、数理和计算机基础,第2阶段(二、三年级)专业培养阶段,进行系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学习阶段,实践训练贯穿其中。第3阶段(四年级)实践应用、专业深造、交流强化阶段。要求3年兼修完4年的理论课程。第3阶段(四年级)的全方位实践锻炼阶段成为关键的一年。没有实践,就提不出问题,更谈不上创新。实践对各个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都有重要的意义[2]。各导师将根据学生3年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训练,开展全方位的锻炼。一是业务训练:利用学院目前与广东省内各气象局、海洋局建立的实习基地、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用2~3个月的时间安排学生到各基地业务训练。二是专业深造。学生用2~3个月的时间到相关海洋科研机构、国内高校进修。三是辅导考研。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科学硕士点将进行“本硕连读”培养模式,海洋科学、海洋技术专业的学生可提前保送读研,由低向高进行的提前跨阶段培养过程中会使优秀人才及早脱颖而出。无硕士点的专业与相关的院校联系合作培养,报考名校的研究生。四是继续导师的项目研究、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会议等。充分发挥好第四年的特色培养阶段的作用,否则,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将是一个4年培养计划的3年浓缩版。“1”是指学生参加完学校第一阶段的集中、统一授课回到各专业班后,学院针对不同专业学生量身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进行1对1的培养,即1个专业1套个性化方案,1名学生1名优秀导师,全程给予指导,政治教育、人文教育、科研训练全部集中开展。

2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核心。教学内容上,结合目前国家对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人才的需求,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交叉,把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反映在教学内容中,满足地区性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量身制订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课程体系的设置上,紧密结合近几次在广东省以及省外的调研,针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构建了通识、专业和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加强了数理基础课程训练以及人文素质、科研创新等方面的课程,部分课程选用了英文版教材。加大了个性化课程比例,把以专业选修课学习提高到课程总学分的28%~30%,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个性化导师团队的培养

通过学院目前正在实行的全面导师制,加强对学生的个性指导。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导师后,导师根据学生个人的能力、特点,指导他们制订个人学习计划,从选入拔尖创新型人才开始到毕业进行全程指导和负责。导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指导学生开展前沿学科的研究及新项目的研究,指导学生就研究项目发表科技论文;安排学生参加各种大学生科技竞赛,以团队形式开展大学生创新实验科研训练。纵观我国创新型实验班,名师指导是精英班人才培养的一大亮点。如北大实验班实行导师制,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得到由来自文、理科各院系资深教授组成的学生学习指导委员会的全程指导。清华的“数理基础科学班”邀请全校的两院院士和知名教授作为本科阶段的导师。因此,在个性化导师团队建设中,广东海洋大学聘请一些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教授来上课,聘请两院院士、知名学者开设讲座,使学生及时汲取新的学科知识,了解各学科的发展现状。导师团队的成员不仅学历学位要求高,还要教育理念先进、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勇于教学改革创新,特别要重视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

4个性化发展环境的构建

1)公平的竞争环境

明确了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淘汰补充、激励制度。通过选拔中的笔试、面试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个人特长、心理素质、专业发展潜质等综合素质;通过淘汰补充制度增强学生的竞争及主动学习的意识。

2)创新的管理机制

由于进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学生相对较少,如2010级海洋科学专业有7名学生入选,教学管理将从统一走向多样,这是对学校常规教学管理模式的一个挑战。因此,要在选课、学籍档案管理等方面建立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对进入拔尖创新人才体系的学生优先提供参加科学研究训练的机会,优先开放实验室,以及保送研究生和各种国内外深造机会。针对2010级创新体系的学生,学院已开放电脑室以供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源,弥补学校海洋方面文献的不足,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3)科学的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有激励机制的考评体系,一是侧重对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核,改革传统的考试测评方法;二是要充分发挥社会、单位、学校的不同作用,从不同角度衡量人才的培养质量,及时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整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利的方面。

制约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

1一流拔尖学生人数略显不足

广东海洋大学虽为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并且在2007年的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近几年招生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二批本科的招生条件是造成学生生源较差的客观实际,各专业优秀拔尖学生相对较少,尤其是一流拔尖学生的数量更少。因此,每年进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人数不多。

2顶级专业学术大师仍欠缺

篇(9)

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现有的会计人才教育体系不完善等,我国高层次会计人才的职业能力、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以及综合素质都与以上形势下对于会计人员的需求有较大的差距,这造成我国高层次会计人才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需求。供给与需求的失衡使得我国会计的可持续性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完善高层次会计人才的培养体系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此笔者给出以下建议:

(一)改革高层次会计人才继续教育体系。鉴于会计职业的重要性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新要求,我国应当进一步完善和改革会计继续教育体系,按照新形势下对高级会计人才的特殊职业能力要求,来设计和实施专门针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继续教育体系和方法,争取能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级会计人才,以让他们更好地发挥在经济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构建继续教育框架体系。我国应当结合高层次会计人才的特点来设置相应的课程、更新教学内容、注重教学方法,使他们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加强业务素质;第二,因材施教。在教学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不能“一刀切”,应当按照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提高每个人自己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第三,财政部和相关监管机构应当监督和跟进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及时发现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完善继续教育体系。

篇(10)

浙江工业大学化材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基本建成数个高水平的学科平台和化工、材料类国家、省级特色专业。学院设有化学工程等7个学科,其中工业催化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3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1个浙江省重点学科。学院建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还有11个硕士学位点。学院建有绿色化学合成技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学院建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等2个国家特色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省重点专业等4个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学校设立的第一批本科专业之一。该专业所依托的学科水平高,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已形成了包括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在内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建有浙江省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浙江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浙江省化学工程研究生实验室。《基础化学实验》国家级精品课程,《物理化学》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基础化学实验》、《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工艺学》和《化学反应工程》等6门省级精品课程。学院经过多年的专项建设,在化工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科研教学良好互动方面拥有较为优越的条件。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共同研发,由邱均平等编著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的排名如下:2008年在所有201所建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高校中排名在第16;2009年在所有201所学校中排名第18;2010年在所有224所学校中排名第18。

化工类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目标

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应基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素质特征定位、教育培养体系特征和工程实践与工程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等开展研究、实践和反思,明确以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三要素理论为指导的化工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优化的改革实践总目标。高素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具备三个要素:意识、机会与能力。首先是意识,即学生要有成为创新人才的意识和动力,它包括远大的理想抱负、宽广的视野及对科学的热爱;其次机会指为创新人才成长提供必要的平台和载体;最后是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内涵在于提升大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工程的实践、集成与创新的特征,以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将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细化为知识能力大纲,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知识能力大纲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设的目标必须符合过程工业科技创新及化工学科发展规律、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趋势、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而这也是新形势下化工专业的工程教育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特色建设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素质特征和质量保障体系等三方面,也是工程教育培养体系改革与专业建设的最终目标追求。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创新的理念,不断拓展专业内涵,形成宽口径办学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多模块模式。通过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实验技能、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能够成为面向和引领未来的卓越工程师;通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的讲授、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安排、毕业设计综合训练、各种人文素质及科技讲座、各种竞赛等环节,构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现代工程教育培养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应该是在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即:学生能够掌握更扎实的技术基础知识,领导新产品、过程和系统的建造与运行,理解研究和技术发展对社会的重要性和战略影响。因此,在培养计划制订、教学方法改革等过程中必须始终强调实现基础知识厚、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浓和适应能力佳等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的养成。

化工类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实践

采用理论研究———实践———总结———再实践———再理论研究的思路,推进化工类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实践。把工程教育内涵提升的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相结合,建立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和创新特征的教育培养体系;把“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体系优势转化为基于工程实践与创新的化工类专业培养优势,通过国家特色专业平台建设更加有效地提高化工高级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等化工类专业特色凝聚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等化工类专业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复合的专业培养模式: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创新的理念,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不断拓展专业内涵,形成宽口径办学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模式。形成多模块、复合化和卓工班相融合的专业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二是卓越的人才素质特征:立足浙江、面向全国,通过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实验技能、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综合素质高、工程能力强、能够成为面向和引领未来的卓越工程师。三是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的讲授、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安排、毕业设计综合训练、各种人文素质及科技讲座、各种竞赛等环节,构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质量保障体系,保证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的实现。由此确立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立足浙江、面向全国,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国际化视野,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创新、创业能力;“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上得来”的具有成长为高级化工科技和管理人才、企业家和知名学者的潜力。

(二)专业特色模块和课程体系构建

篇(11)

(一)动画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各大院校在形式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匆匆上马,在多种条件缺乏的情况下进行办学,没有具体的理论指导,无明确的市场定位。人才培养同质化,定位的不明确,造就了一大批中低素质动画专业人才。毕业生无法直接为企业所用,大多数院校在现有的一些专业中,加入有关动画的课程,并冠以动画之名,“动画专业”由此建立而成。建专业之初并未考虑周全,也没有实际深入的市场调研,以为会用电脑,让卡通图形动起来就是动画,缺乏对动画制作各环节的全局认识。动画制作是一个流程,可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前期偏重于策划创意,中后期偏重于技术制作,学校到底需培养何种特色人才,是创意型人才还是技术型人才,这是一个急需给予明确定位的问题,要求在办学时,结合市场需求,并结合学校本身优势和特色制定正确的培养目标。

(二)生源无针对性

众所周知,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就是所谓的高考美术生,其普遍特点就是文化功底差,或有一定美术功底,或在高考前花二三个月临时学习,进行应试。所谓的美术功底也就是画些传统意义上的素描、色彩,并未对动画有针对性的练习。而动画专业有其特殊性,光会画些素描、色彩远远不够,需要相应的基础技能训练及一定的创意思维能力,专业素质太差,光靠大学四年的学习是很难有所突破和成就的。另外,生源缺乏对动画的正确认识和对动画制作的热情,很多学生都说非常喜欢动画,其实是非常喜欢看动画片,这和制做动画完全是两回事,看动画是一种享受,而做动画是个苦差事,如没有对制作动画的浓厚兴趣,也很难在动画行业坚持到底。

(三)师资不足

由于动画专业建立的匆忙,随之带来的又一问题,是师资的缺乏。很多院校的动画教师或是动画本科毕业生,资历尚浅,或是设计专业类教师通过一些动画培训,缺乏实践,或是动画公司进入的实践者,对如何教学及动画理论认识不足,会做不会教。以上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培养出的动画人才实际能力存在缺陷。

(四)课程设置不合理

一些在原有的美术类课程、设计类课程中加入动画理论、动画软件等课程,院校间课程的设置,相互借用,生搬硬套,不成体系。学生很多时间都浪费在学习跟动画制作规律、特点毫不相干的课程上,占用了大量原本就不多的宝贵时间,所学内容跟不上时代需求,动手能力差,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脱离实践

动画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大多是理论教学,没有接触到产业化制作,没有融入到实际生产过程中,虽然也有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但仅仅流于表面,并未真正落实,其原因不能完全归咎于学校,学生在社会进行学习,一般动画公司或制片厂会拒绝,一方面学生什么都不会,无法帮助企业获利,另一方面也就是所谓的商业机密,企业也不希望学生来实践,甚至是参观。因此,应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使企业能够提供实践机会,配合学校共同承担对自己所需的动画人才的培养,以避免供需失衡的恶性循环。

动画人才分层培养模式构建

动画人才分层培养模式符合动画发展自身规律,也是动画专业教育的必然趋势。动画产业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动画人才结构,根据动画片制作流程与人员构成,把人才分为动画创意人才和动画应用人才。在课程体系的安排上,一、二年级不分具体专业方向,动画的基础课及专业课均需掌握,在这两年中,让学生认识动画、深入感知动画,并根据个人自身特长及兴趣,选择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进行钻研。通过学生不同的选择,在后两年的动画教育中采用分层培养方式,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侧重点,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通过分层培养模式,组织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艺术素养和技术水平,从而适应市场对人才的不同需求。

(一)动画专业创意型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