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校数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高等数学应当作为文科类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通识课程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使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离不开数学,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也已发展到不懂数学的人望尘莫及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新时代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也应当掌握一些高等数学知识。
据了解有些高校至今连文科高等数学选修课也没有开,究其原因,有些是对开设高等数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够;有些是感到现有的教学总课时已经很多,不好再增加一门课;有些是数学教师人手不足,也有些数学老师不愿意给文科学生讲课,认为不好教,或者认为内容浅没意思;还有些则是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原因。其实,上述问题只要足够重视,认真研究,并不难找到解决办法。
二、文科高等数学应当将传授数学知识和揭示数学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文科类大学生开设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是什么?究竟应当介绍哪些内容?对此尚有不同的看法。目前也没有比较认可的、通用的教学大纲,合用的教材也不多。前些年出版的文科高等数学教材大致有三类:一类是介绍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一元微积分、概率统计初步和线性代数初步,并在每章最后附了一个历史注记,但这些注记的内容比较专业,初学高等数学的学生很难看懂,更难理解;另一类按作者所说,是近现代数学的“导游”,分专题介绍了数论、解析几何、微积分、组合数学、线性代数、线性规划、概率统计、图论、数理逻辑、模糊数学的知识,有的还介绍了数学模型、数学结构、复杂科学、数学实验技术等。这些教材涉及了很多数学分支,面太宽,每个专题的介绍也只能一带而过,教师难教,学生也难学;还有一类是侧重于介绍数学文化,虽然内容相当精彩,但对数学知识的介绍比较零散,对于没有学过高等数学的文科大学生来说,不能达到比较系统地学一点高等数学基础知识的要求,也很难真正理解数学文化的丰富内涵。
作为面向全体文科类大学生开设的一门通识课程的高等数学,既要介绍高等数学最基础的知识,又要开阔学生的眼界,尽可能使学生对近现代数学的概貌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并着力揭示数学科学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这样才可能使学生终生受益。传授知识和揭示实质二者不可偏废。
因此,所介绍的应当是最基础、应用最广泛的高等数学知识,首先应当介绍研究确定性现象的一元微积分和研究随机现象的概率统计初步。在此基础上,再比较简要、系统地介绍一点数学发展史,介绍一些经典数学问题、传统数学分支和当代数学科学的发展,通过史实与例证来揭示数学科学的精神实质、思想方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等。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使学生们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既学到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又了解到数学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和精神实质;既受到形式逻辑和抽象思维的训练,又受到辩证思维和人文精神的熏陶,使得学生在今后的一生中,即使把许多具体的数学定理和公式忘掉了,但数学科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和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仍然在帮助他,指导他工作、学习和生活。
三、对文科学生讲授数学必须更加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
数学老师习惯于严格、严密的论证,推导,而对直观、直觉往往重视不够,有些老师甚至认为不严格证明就不算数学课。其实,“数学课”与“数学”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数学课应当把数学成果的科学形态转化为数学知识的教育形态,因此,数学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和不同的教学目的,采取不同的、恰当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文科学生讲高等数学,更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扬其形象思维之长,补其逻辑思维之短;扬其阅读能力之长,补其运算能力之短。
对一般的文科大学生来说,应当尽可能地降低严格论证的要求,而侧重于介绍已有的数学知识,让他们学会运用。所谓“尽可能地降低”,并不是“取消”,而是:一要保证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例如微分中值定理、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的严格证明可以代之以直观的说明);二是对一些特别重要、并不显然、而又不难证明的命题,应当给出严格的证明(如微积分学基本定理,正态分布的概率计算公式等),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三是有些内容只需要学生知道是这么回事,并不要求他们完全掌握并能运用(如极限的定义、定义;大数定理和中心极限定理等)。
针对文科学生的特点,教师的教学语言更要注意生动形象,举例时注意结合他们的专业,适时地插入一点文学、语言学、经济学、美术学、音乐学、影视艺术等方面的例子,插入一点数学家的故事,插入一些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与数学有关的事例,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可启发他们如何去学习数学、学好数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更要特别注意向学生揭示高等数学中变与不变、有限与无限、部分与整体、确定与随机之间的矛盾,以及矛盾转化的条件和途径。
必要的课外作业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学得不好的同学大都平时不能认真地做作业。教师批改作业是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和检查自己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最好办法,也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交流。因此,学生作业我都是亲自批改,并把作业中的问题记录下来,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在课堂上讲评,对个别错误多或态度差的同学则当面谈。
四、加强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搞好文科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
文科《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既能及时反映高等数学领域的最新成果,又能贴近日常生活;要能够自然地引入数学基本概念,展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要能够保持特有的数学特征列举出与文科专业相关的、有价值的实例;要注重突出数学的思想方法及其形成过程,通过对数学内容的辩证分析、典型数学史料的穿插融会,介绍数学与逻辑、哲学、教育、文化、数学家品质与业绩,渗透数学的人文精神。教学内容除微积分外,还可以有数学史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微分方程、空间解析几何、线性规划、数学方法论、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等与生活生产联系密切的基础课内容。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善于使用网络、多媒体进行教学与管理,善于应用网络课件、授课录像,做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和改革。
在大学文科教学改革中,高等数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如何开好这门课,是一个需要更多教育工作者给予关注的课题。我们希望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和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给予关心和帮助。也希望高校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把文科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广泛地开展起来。
参考文献:
[1]陆跃.采用美国教材进行文科数学教学初探[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8,(4).
[2]黄秦安,邹慧超.数学的人文精神及其数学教育价值[J].数学教育学报,2006,(4).
[3]李玉琪.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关键词】
数学文化;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数学文化在教学资源中非常重要,因为我们通过数学文化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比较完善的数学思维,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科的重要价值,比如应用价值、科学价值、美学价值以及人文价值.除此之外,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和文化素养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所以,数学文化在教育事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一、将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的过程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教育功能.因为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弘扬数学学科的科学本质,还要向学生展示数学的人文精神.通过人文精神和数学知识的结合,才能够将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一)对学生进行数学文明史的渗透教育
教师向学生进行数学文明史的渗透教育有很多种途径,比如教师可以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数学家,除了向学生介绍他们的学科贡献外,也可以适当讲解他们的生平事迹和学科精神.魏晋时期,我国的数学家刘徽已经创造了“割圆法”,进行了数学极限的研究;数学家莱布尼兹、韦达等在引进和构建数学符号体系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这些事例,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学习先辈勇于探索的精神,还让学生对学科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
(二)对学生进行世界观的渗透教育
数学是一门具有辩证唯物主义色彩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辩证唯物主义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客观世界才是数学的源泉,将辩证唯物主义和教学内容进行结合对于学生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有非常大的作用.
(三)利用课堂情境的创设进行数学文化渗透教育
合理高效的课堂导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情商,并且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教师在进行新课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导入课堂情境,以此来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过程中,达到一种高效的学习状态.除此之外,合理高效的课堂导入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并且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学习思维.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情感,让学生的学习行为向自信、有效和有趣转化.在数学教学中引入相应的趣味故事,这是一种十分常用的创设课堂情境的办法.
二、将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的对策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数学教育的对策有很多,比如,提高教师的数学文化素养,教师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数学教学的课堂内容,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适量引入数学史的内容,改变教学的评价方式等.本文主要介绍了其中的三种对策.
(一)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数学文化素养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想要将数学文化渗透在课堂中,首先教师自身的数学文化素养应该进行提高,其次教师的教育理念要不断进行更新.一直以来,传统的数学教学都是只重视数学的实用价值,而不会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相关教育.但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很多的弊端,需要进行改革.教师应该在实际的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融入数学文化的相关内容.教师只有自身具有过硬的数学专业知识和更加广阔的知识面,才能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知识和观念,才有能力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教育.将数学文化渗透到高校数学教学的工作中,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在课堂教学刚开始的时候,应该尽量使自己的讲述精要和简明,这样才能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学生的情绪也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安定下来,并且起到锻炼学生数学文化思维的作用.高校数学教师应该重视数学内容的本身,并且将数学文化融入其中,从而优化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向学生介绍数学的发展史,除了使学生更加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也能够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并且会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之情.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4-0290-054
高等数学是高校理工专业的基础学科,科学的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采用分层教学法,教师可以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对班级学生进行重组,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制定教学方案,进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一、高校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的意义
高校数学的学习内容难度较大,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而足,如果随机分班,将数学基础不同的学生集中在一个班级,实施同一个教学计划,会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也会限制学生的发展,不仅仅会降低基础好的学生的学习进度,也会使基础不好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从而降低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在这个背景下,高等院校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措施,其中效果显著的便是分层教学。高校数学课堂中的分层教学因地制宜,根据学生理解力、接受能力的不同,提出对水平大致相同的学生进行集中教学,再根据不同等级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实施教学计划。
二、如何完善高校数学分层教学
(一)分层教学与专业相结合
高等院校的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数学学习是为专业学业服务,如果数学分层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不仅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也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学校应该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共基础课程的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好基础课程。此外,还应开设专业数学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提升数学成绩,在数学学习的基础上升华专业素养。
(二)分层教学与学生自选相结合
分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新生入学时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数学能力测试,然后根据他们的成绩进行班级的分划,这是一种相对合理的方法。但是仅根据一次的考试成绩来划分学生层次并不是最科学的方法。学校还应该在考试前,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数学基础,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和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三)注重对各等级班级的正确引导
分层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容易造成学生的不平衡心理,如层次较好的班级,学生容易产生骄傲心理,不利于他们的数学学习。而层次较低的班级,学生容易产生“自己是差生”的心理暗示,甚至有的学生会破罐子破摔。针对这两种现象,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出认知误区,并告诫他们胜不骄败不馁。
(四)各层次定期的变更
分层教学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不平衡,可能造成优秀学生更优秀,而基础较差的学生成绩下滑严重的现象,这不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学校应每学期变更一次班级,让学习成绩有提升的学生进入较高层次的班级,而学习成绩降低的学生进入相对基础较差的班级,这种变更方式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三、高校数学教学的分层教学的优点及不足
高校数学教学的分层教学既有其独到的优点,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方面要积极发扬,对于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面要逐步改进,只有这样,才会使分层教学发挥最大的作用。
(一)高校数学教学分层教学的优点
高校数学分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体现出了它的优越性。第一,它降低了大学生数学水平的落差。分层教育并不是一种歧视教育,它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实现追、帮、赶、超,从而缩小学生数学成绩的差异。第二,它使每位学生都能达到教学要求,使他们有充分的信心来学习数学。分层教学针对基础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使他们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鼓励方式,是提升学生自信心的有效方法,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素质教育。
(二)高校数学教学分层教学的缺点
分层教学也有其不足和缺点,对于学校来说,由于学生的数目较多,在进行入学测试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每学期的班级变更也会使教师有很大的工作量,增加了他们的负担。对于教师来说,同一时间的教学让他们之间少了交流教学经验的机会,不利于教学方法的交换。总之,在高校数学分层教学中,教师应逐步克服弊端,不断完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提升。
四、总结
在高校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是一种科学的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制定符合学生的教学计划,不仅激发了他们的数学学习热情,还提高了高等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连实.高校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的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12).
[2] 赵欣.浅谈高校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开展[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5(7).
[3] 魏淑春.深化分层次教学提高民族高校经济数学教学质量[J]. 科技经济市场,2010(8).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部分高校在文科开设了高等数学课程,到现在全国绝大部分高等院校文科专业都相继开设了大学文科数学课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和文化素质。教育部十分重视高校文科开设高等数学课程,还特别指出,对于文科大学生,高校数学教育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发挥作用:第一,掌握必要的数学工具。用来处理和解决人文科学中普遍存在的数量化问题与逻辑推理问题;第二,了解数学文化,提高数学素质;第三,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如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等;第四,培养全面的审美情操,培养要对数学的美感;第五,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作好准备。资料显示:尽管高等院校文科专业类别各种各样,所开设数学课程的目的、范围、要求程度有所不同,但普遍都存在着课程内容陈旧、脱离相应专业需要。学生所学难以致用等诸多现象。笔者就大学文科数学教学现状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高校文科开设数学课程的作用
数学的功能,是社会、科学、认识、教育和文化功能。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使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离不开数学,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也已发展到与数学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地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新时代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也应当掌握一些高等数学知识,并且能够运用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来指导、帮助自己的工作。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数学化的趋势使大学文科专业所设置的课程越来越需要数学的支撑,一些与数学关系密切的学科分支与方向如:数理语言学、计量史学、教育信息处理学等研究热点的蓬勃兴起也无疑有力地说明了数学工具与思想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生机和活力。高校文科生掌握必备的数学工具并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意识,无疑会对他们今后的良好发展铺垫更好的基础。数学知识的运用,可以为高校文科学生提供量化的知识和技能,弥补直观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不足,训练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可以提供模型化方法、公理化方法、数学试验仿真方法等有效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文科学生智能素质和文化素质,使之形成严谨、细腻、坚毅、务实、追求真理等优秀品格。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整个数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相辅相成的过程和结果。从学生的个人发展来看,数学能够培养人的正确思维;绝大部分高校文科专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都将面临大量的处理公务、制定计划、研究方案、组织实施等任务,需要思维的清晰性、条理性和全面性、辩证性,同时又由于时代的发展。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人才全面成长的各种需求,创新精神的培养,都对他们的逻辑能力、思维能力等数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高校文科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虽然高校文科数学课程改革也有了一定的成效,但还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注重结论而不注重过程。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过于偏重演绎论证的逻辑过程,而不是发明定理或发现定理证法的过程,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至于高校对课程的开设首先、甚至于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这种误解导致部分高校数学教育将数学知识的传授作为高校数学教学的目的:不少教师由于习惯了照搬传统教学方法。使得他们固守课堂中心、教师中心、课本中心,教学中仅仅局限于传播数学知识,而不涉及人文教育,无视文科专业学生的特殊需要,无视文科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特殊认知规律和特殊的认知结构。另外,由于从事文科大学数学教学的人员,基本上就是从事理科高等数学教学的教师,从而否定在文科开设高等数学课程:导致大多数高校文科数学课程基本上是理工类高等数学课程的压缩和简化。这使他们难以区分文科与理科的区别。因此常常不能结合文科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不能采取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导致无法充分调动文科生学学数学的积极性,大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这样就导致高校文科数学教学中出现一方面试图把大量的基础的高等数学知识介绍给学生,另一方面又由于受课时较少的限制必须精简内容的现象。所以大多数高校文科数学教学普遍采取了只重结论不重过程、只重计算不重推理、只重知识不重思想的讲授方法。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也常以类型题的方法去学习,以老师上课的笔记作为主要学习资料去复习:虽然较好的学生也能掌握不少高等数学知识,但是在数学素质的提高上收效甚微,而数学基础较差的文科学生,也只能是勉强应付考试,谈不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更谈不到数学素质的提高。
2、数学教学过程中缺乏德育教育的渗透。传统的文科数学课堂中,课堂上讲授的知识都是成熟的、系统的、完美的,大多数教师只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很少介绍数学家获得真理的思维过程,教学过程中普遍缺乏对学生的启发性,忽视对学生科学探讨精神的帮助与鼓励,缺乏对数学家获得真理的过程及其艰辛程度的描述。感受不到数学家们顽强追求真理的执着与勇气,看不到数学的本质与思想:其次割断了数学与哲学等自然科学的联系。
3、考试形式单一化,效果检验不合理。文科学生习惯于背诵一些内容,特别是结论性的知识;有的学生每学期期末,只要将主要内容看一看,重点内容背一背就有把握参加考试了。这种学习方法对数学不适应。当然,数学中的某些内容,如公式,法则也需要记忆,但是只记住这些结论还不行,还应该了解结论的来龙去脉,并作一定数量的练习和习题。数学学习需要理解,这一点比文科课程要突出。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就难学好数学。对于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学生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始终找不到学习数学的方法,久而久之就会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
三、大学文科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解决策略
参考许多从事高校数学教育工作者、数学学者、数学专家等对高校文科数学教育的不同见解,并结合个人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高校文科数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这些问题。
1、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的重要作用。社会与科技的进步已经充分验证了数学在各个领域里边的指导地位,文科数学教学中应当充分结合理论与实践,加大数学学习的宣传力度:在引导的前提下,让他们主动去查阅资料,主动去体会数学的价值,使得学生自然地、充分地认识数学在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文化交流、人自身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让他们从内心接受数学,从而主动学习数学。促进高等数学教育的开展。
2、融入数学史。无论数学家、数学教育家、还是数学教师、数学爱好者都从自己学习数学的切身感受中体会到。数学的发展历史对学习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一定的作用,究其原因在于它可以使人们获得思想启迪,得到教育。对于文科生眼中枯燥无味、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理论,针对文科学生自身学习中的特点。进一步融入数学史教学。可想而知如果对于相关的数学概念和理论,学生知道它的来龙去脉,更好地了解数学家坚持不懈的精神,数学发展过程中的趣事等,就会对其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加强数学史料和教学内容的恰当结合,能使数学课变得生动有趣,既可以无形中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数学教学质量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与价值。
3、合理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不但重视教学的结果。更加重视教学的过程。针对文科学生比较擅长形象思维、不大擅长逻辑思维的特点。教师如果能够合理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往往会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的相辅相成方面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在“导数的应用”中,“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是一个重点,我们在介绍“极值”的定义后,利用高中数学文科学生学过的有关导数的简单知识,启发学生结合“导数的几何意义是函数曲线在该点切线的斜率”,观察几个特殊函数图像极值点附近切线的情况,然后让学生自己猜测“极值点的必要条件”,并与高中数学中的导数“极值”的相关知识进一步联系,然后用多媒体形象地用一般函数曲线的切线“随点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画演示,再一次发现并检验该结论。
目前在高校的学习中,数学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学习到真正东西的学科,并且对数学的融会贯通有助于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理解,但是在现实的高校数学教育中,学生们对数学是避之不及的,课堂表现差强人意,令人担忧.也正是因为这样,如何在数学文化观视域下研究高等数学的教学,是重中之重.
一、数学文化观的形成
1.概念.数学文化形成于数学自身的发展过程,具体指的是,在数学的教学或者科研过程中,把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并且用文化的观点来看待数学,着重强调数学的文化价值.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数学文化包括数学的思想、方法、语言、精神、观点,以及这些方面的形成和发展;而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数学文化不仅包含上述内涵,还包括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以及数学教育,还有数学在自身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等等内容.因此,高校在开展数学教育的时候,除了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定理、公式之外,还需要不断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特点.数学文化和其他文化是有着一致性的,比如,数学文化具有统一性,部分地域和民族,数学文化有着自己的语言和符号,是人类共同的智慧结晶.数学文化还具有可塑造性,数学文化可以在课堂上传播,可以在数学活动中传播,在交流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自己,改进教学的方式,促进数学文化的传播和普及.
二、基于数学文化观视域下的高校数学教学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高等院校的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在一定意义上,承担着传播数学文化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不可像传统教学一样只给予书本知识的讲解,还要求更深层次的教学,向学生传播数学文化.2.教学方式要形式丰富.高校数学不再是简单的书本内容介绍,更多的是来源于生活,因此,高校数学要以生活实际为基础,只有从实际生活出发,才能将复杂变为简单,将晦涩难懂变成信手拈来,将生活中具体的实际案例与数学相结合也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可以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环境,在学生身边作为同行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真真正正地让学生融入数学文化中.3.对数学课题进行想象化处理.对于学生来说,不愿意接触数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读不懂数学课题,因为数学是一门抽象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题目中没有一个字或一个字母是废话,都是解题之关键,有的十分复杂,学生甚至不明白题目的要求,就更不愿去学习数学了.目前,电子媒体技术十分发达,随着高校的改革,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深入每一个校园,多多利用,可将数学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4.数学教师要多多和其他学科教师进行交流.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和其他学科息息相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学生在学习中总会遇到多个学科交叉的问题,不仅要学好数学还要学好其他科目,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和物理、化学以及数学和历史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进行引导,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也为学生学好其他学科进行了良好的引导.
三、基于数学文化观视域下的高校数学教育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大家眼里,数学学科是一个比较难懂的学科,如果教师不采用一些合理的办法就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因此,很多高校的数学教师都在授课时通过一些小故事来带动课堂氛围,从而令数学的公式和内容不显得那么枯燥.总之,引用数学文化的知识能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高等数学的教育质量.2.有利于培养学生关于美的概念.数学文化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时,应该不断挖掘数学文化,给学生展现出数学的美,让学生都能够充分认识到高等数学的重要性,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3.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从以往传统的高等数学教育来看,在高等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很多数学教师都只是重视学生的知识成分,重点培养了学生的高等数学分析能力,但是,忽视了数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越来越多的高校注重数学文化的教育,给数学课堂教育带来了很多的生机和活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也会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四、总结
总之,高等数学教育从整体上来说就是数学文化的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难点.高校应当积极引入数学文化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要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改变教育方法,多多利用新媒体技术,将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崔一民.数学文化观视角下的高校数学教育[J].求知导刊,2015(08):143.
二、财经类高校开设数学建模课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国内财经类高校开设数学建模课的很少,并且对公共数学基础课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普遍存在着课程设置单一、压缩课时量、教学用数学教材陈旧等问题,影响学生数学思维的锻炼。另外,一个最主要的客观因素是财经类高校的生源多以文科占主体,理科为辅的格局,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普遍不高。
三、财经类高校开展数学建模课程建设的途径
高等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财经类高校多数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如何能在这些课程中,突出数学建模的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显得很重要。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大学一年级最先接触到的大学数学类课程,在它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体现数学建模思想,是财经类高校开展数学建模课程建设的基础。在高等数学的课程内容中,很多地方体现了数学建模的思想,课程中涉及到的一些概念等一般都是经过研究实际问题得来的,体现了数学建模的思想。例如,在引入定积分定义时,我们是通过如何求曲边梯形面积的思想而引出的。在具体的求解过程中,我们对这一问题作了一定的假设,并用极限思想给出了曲边梯形的面积。事实上,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一个简单的建模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引入新概念、新定理等内容时,教师应努力选取一些实际例子,让学生去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增强学生对数学建模的认识。另外,开展数学建模课程建设,除以上在数学基础课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外,高校还应开设数学建模的选修与必修课,方便学生深入了解数学建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97-02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需要深化高校的教学改革。而高校数学教学是当前高校教学中最为基本的公共基础课程,所以其改革和发展对人才培养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是当前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
一、高校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学在工程建筑、科学研究、以及人文学科和经济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可以说,数学已经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德国一个著名的科学家曾经说过:“数学是技术的关键”。而且数学作为高校的教育中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为学生专业课程学习提供重要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还为学生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提供基础的技能和数学方法。所以,通过高校数学教学,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其它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和应用,从而培养了学生必备的专业数学素养。
二、目前高校数学教学的现状
1.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的问题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校数学教学方法存在严重的不足。比如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对学生的启发,缺乏创新意识,失去了教学最为本质上的意义,过于追求教学知识形式上的完美,大做文章,却忽略了对学生的精神鼓励,而且也没有科学性。因此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也更加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另外在教学内容上一成不变。为了追求实用性,特意删除理论描述,形成了只注重结论而不注重过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渐渐失去,,从而造成学生的思维惰性。长此以往,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根据有关调查显示,一些高校的数学教师仍旧照搬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缺乏德育教育和传统文化的渗透,无视学生的心理需求,无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得教学效果大大降低。
2.缺乏优秀的师资力量,教师结构配置不合理
高校在构建教学队伍方面投入不足,导致一些教师在数学教学上的精力投入不够,缺乏对数学教学的积极性,因引,整个教学团队也无法得到组建和优化。另外,教师的结构配置也缺乏合理性,教学经验丰富、造诣深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不注重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从而影响到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3.考试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学习方法缺乏合理性,教学效果不明显
目前,高校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方法就只是对学生成绩的试卷考试结果。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习惯于对一些知识的背诵,尤其是一些结论性的知识。特别是每学期期末考试的时候,学生只是将主要内容背诵一下,然后就可以有把握地参加考试了。所谓知识,注重的是平时的积累,同样,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是在于平时的积累和理解,否则的话,只会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这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不仅花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其效果也不理想。当然,数学中的定理、公式确实需要记忆,可是学生不能单纯地只是记住这些结论,而应理解这些结论,否则,长此以往,只会使学生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而且从当前教育的改革发展来看,这种学习方法与社会对人才的发展需求也不适应。
三、高校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相关措施
针对以上对当前高校数学教学中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以下有效的措施,来加强高校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1.加强教学内容和方法与现代教学的融合,与时俱进,注重创新
高校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现代的数学观念和方法,加强现代数学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提供相关的内容展示和发展延伸。教师还要注重学生专业中常用的数学思维和方法的教学,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学数学知识的能力。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现代教学技术在高校数学教学上的应用,比如,当前的多媒体教学,它不仅能够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生动的数学场景,而且还很大程度地增加学习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例如在讲到积分和极限的知识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动态演示,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应用现代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和功能,引起学生的关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2.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因材施教,进行分层式教学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促进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并在与学生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兴趣爱好,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学习。另外,不同的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专业水平是不同的,因此,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因材施教,在这里我们讲到是分层式教学法的应用。所谓分层式教学法就是要面向全体的学生,正视学生的差异,教师要按照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分为几个层次,有效地结合个别差异与集体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而且这种方法也非常有利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一般情况下,通过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优、中、差,对于优等学生要注重其能力的发展;对于中等的学生,在其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增大其知识的接受量;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要注重其基础知识的加强和掌握。这种分层式的教学法一方面可以保持中差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强化精英教育,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在实施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加强对分层式教学法的研究,完善其程序和步骤,提高高校数学教学效率。
3.优化教师组合结构,构建精锐师资队伍
高校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合理规划,加强教学队伍的建设,因此,各校院系可以制订建设教师队伍的方案规划,做到切实可行,从而建立一支精锐的教学队伍。与此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教学团队合作机制,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
总结:
总而言之,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随着社会的快迅发展,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高校必须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这也是时代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045-02
各大中专院校几乎将数学作为培养个专业人才的必修基础公共课,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按照不同的学科要求,各门课程的教学程度也有所不同。数学不仅为其他专业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同时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严谨的态度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一批具有良好数学底蕴的高等人才。事实上,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以课本为主进行教学,学生主要掌握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与数学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分析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甚至没有体会到数学的思想。因而高校数学教学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应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想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高校数学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数学思想的培养
学生普遍认为作为基础公共课的高校数学与自身所学专业联系很小,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以通过考试为目的,只学会了如何解决数学问题,没有达到高校开设数学课的真实意图。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以教材为主,单一地讲授数学理论基础知识,而应更多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底蕴。在讲解内容的同时应结合实际案例,循序渐进,最后点出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例如,在讲授定积分的概念时,应以计算曲边梯形面积与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为背景,通过多媒体动画来演示“大化小、常代变、近似和与无限逼近”这一思想。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定积分概念,更利于学生对后续的重积分及曲线与曲面积分概念的学习。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教师不应立即给出解题方法,而应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讨论来锻炼学生思维。在讨论过程中,逐步引导出解题方法。例如关于四条腿的椅子能否在不平的地面上放稳这一问题,通常椅子只有三条腿着地而不稳,而只需稍微挪动几次,便可使四条腿同时着地而放稳了,这是实践可以做到的。这一很简单的生活现象背后却隐含着数学的理论知识,首先容易想到的是四条腿长度相同,另外地面高度要连续的变化(即无像台阶样的情况),在这些前提下可以提出数学表示,最终得到结论。学生在得知证实这一问题的数学工具为微积分中的零点定理时,定会对数学产生更大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应舍弃教材中计算烦琐的例子,适当增加实际生活中与数学联系紧密的经典例子。这不仅体现了数学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见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美妙。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准确快捷的计算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还培养了学生用数学工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充分利用数学软件和多媒体设备
在高科技,特别是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数学软件的应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合理地利用多媒体和数学软件可以给学生展示比较抽象的数学现象,有助于学生更深地体会数学的抽象思维,提高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常用的软件有MATLAB软件、SPSS与SAS。例如,运用MATLAB软件可以做出一些二次曲面的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柱面与旋转柱面的形成,使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应用软件可以避免复杂的计算过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寻找某企业1~10月产量与生产费用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运用统计软件SPSS,不仅可以看到产量与生产费用的散点图,还可以得到方程的参数的估计值以及拟合优度。对学生进行一些软件基本操作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在高教数学教学改革中,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教师要不断学习,深化适用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准备上课内容,增强责任心,同时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不断推动教学改革。学校有关部门应开展利于教师自身素质提升的活动,并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方案,加大考核力度,以学生和听课专家共同反馈为主,不断改进教师的授课技能。教师的博学多才会吸引学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增设部分选修课及开展专题讲座
高校只开设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三门必修基础课,这并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事实上从每年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试题上看,其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高校要培养各类专业人才,而数学是研究各学科的有力工具,因而应加大基础数学的教育力度,适当地开设数学建模、数学软件、运筹学、多元统计分析和网络优化等公选课,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课考核应采用课题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互相讨论,上交论文,任课教师就论文内容提问,主要以论文的创新性和问题回答情况给出考核结果。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可以适当地举行与高校所学数学课程相关的问题的专题讲座,增加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将数学知识与所学专业知识相联系,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要引导学生发挥创新精神,进行逻辑推理,运用量化分析的能力,善于从实际问题原形中抓住数学本质,来建立新颖的数学模型,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总之,为培养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在高校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充分利用数学软件与多媒体设备,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直观化,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本质的能力。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素质,紧跟时代步伐,推动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姜启源,叶俊,谢金星.数学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倪中华.高校数学教学改革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0,(16).
[3]谢树默.建模思想在高校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探讨[J].教育教学,2009,2(上).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关注高校数学教育质量,已经成为高校数学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话题。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可以着眼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心设计注重节奏
知识爆炸的年代需要高效的课堂,而高效的实施在于节奏,我们可以通过创建一个课堂活动,用以突出的课堂教学内容的发挥,课堂上的师生间协调的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乐趣,不知不觉中提高效率。
何为节奏,如何把握?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者也”,在教学中注意思维的张弛有度即为节奏,而节奏的把握来自于对知识的凝练与精心的设计。
教学思维,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指导性意见,帮助学生形成体验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乐于学习。教师的工作在于调动起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力,而且要善于发现学生创意的火花。这样一来,学生的数学学习就变得有趣了,并且大大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要善于制造话题。教师有意识地根据课程内容,通过制造话来引起争议,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活跃课堂教学教学气氛,让辩论将课堂引入。有时,教师在教学过程只需有意识地露出一个破绽,就可以引发争议,形成教学。
过后要及时归纳总结与拓展。考虑到知识学习与认知的特点,当数度的节奏将课程推向后,要及时给学生拓展的机会或问题,留给学生的悬念和联想空间。对知识及时总结与拓展,收到了画龙点睛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正确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有助于培养学生求知欲,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自我探索意识,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及时总结,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样的课堂信息交流是充分的,课堂气氛也是活跃的、高效的。
二、充分发挥教师关爱的力量
数学教师的关爱,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关爱和对数学的热忱。教育实践证明,数学教师的情绪有直接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爱和期望是不竭动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的积极情绪,也将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优化数学课堂气氛,促使学生正确面对学习中的失败和挫折,顺利达成学习目标。心理学家发现,如果教师合理的表达对学生的关爱,会赢得学生们信任,促使他们努力学习。其实关爱也是一种力量,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护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学习兴趣。
三、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门道儿
会学习的人,才能更好地生存。传统的教育无法培育出满足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而终身学习和自我可持续发展将是学生适应社会的必备条件。教给学生学习策略,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学习方法的传授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内容。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在微观技巧讲解的同时注意数学思维的培养。同时帮助学生及时总结内容与梳理知识体系能够提高学生创造性的解题能力和学习效率。
总之,数学素养的提高是数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数学素质与学习方法的传授,才会使数学课堂才能生动和高效。
民办高校的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民办高校的学生也没有很强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高等数学的教育工作者很难把握学生具体应该学习什么内容,学习什么样的程度,这就给老师进行因材施教带来了难度,民办高校的高等数学教师一般来说都是数学专业毕业的,对学生的专业课不太了解,这就导致了民办高校的老师在讲授高数课的时候不知道应该怎样凸显高数在学生专业课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得学生学到的高等数学知识不能很好的运用到相应的专业课当中去。还有一点就是目前的民办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大部分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大部分还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特别是不利于数学基础不好的同学进行数学的学习,这样一来就加剧了学生们对于高等数学课程的恐惧感,部分学生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
二、针对民办高校高数分层教学的实践
民办高校的学生具有基础起点比较低、层次比较多、学生之间的差距比较大等特点,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下面的分层教学方案进行高等数学的教学工作:
在新生入学的时候,我们可以对学院里面的所有学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初步掌握学生的数学基础,或者参考新生入学时候的高考成绩,这样做可以为以后的分层教学做好准备。一个学院的学生,我们要保证他们所修课程的学分一致,在问卷调查和入学成绩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能力以及态度,将学生按照一定的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然后在根据分层的情况进行高等数学的分层教学。
1.A层次的学生数学基础比较差,缺乏良好的数学思,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也不够强,A层次的学生对于学过的知识往往不能很好的掌握,所以他们的成绩一般来说不会太理想,因此,A层次的学生对于高数课的标准就仅仅限于及格就可以了,民办高校高等数学的任课教师在进行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把课本中的基础知识作为重点内容,让学生们能够很好的完成基础题,加强学生对于高等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班级里的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模仿例题解答高等数学课程当中最基本的问题。
2.B层次的学生数学思想和基础以及学习态度都比较好,能够很好的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也具备良好的学习方法,但是这个层次的学生往往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深入探究的兴趣!因此,对于B类学生来说,高等数学的授课教师在进行高等数学教学工作的时候,应该多多注意教学方法的创新,让课堂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
3.C 层次的学生数学思想和基础以及态度都非常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强烈的学习积极性,这个层次的学生大部分都希望自己能够考上研究生到更好的院校进行学习,因此这类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量非常大。对于这个层次的学生,民办高校的高等数学授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的采用启发式教学,除此之外还应该更多的联系考研内容。
在学完一定的章节之后,我们要让学生进行一定的练习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民办高校的高等数学教育工作者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就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分层次布置作业,比如:给A层次的学生更多的布置基础题,这样能够很好的避免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B 层次学生在做练习的时候应该把基础题作为主要的练习内容,在此基础上稍微的加入一点点提高的练习内容,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教学效果,C 层次则应该把提高的题目作为主要的练习内容,积极地在作业中融入考研题型,为这个层次的学生将来的考研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结语
大连市社科联(社科院)与大连市高校工委2013—2014年度联合立项课题“大连市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2013dlskybgx45)
【摘要】高校向社会输送人才的质量直接取决于高校数学教育体系的教学效果影响.传统的高效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高校对于人才素质教育的需要,对高校数学课程进行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学校数学课程改革的实际状况,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探析,依照高校平培养人才的标准,致力探寻出一套可行的数学教学模式,力求把高校数学课程改革向着专业化、目标化方向发展, 进而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旨在构建一套合理化高校数学课程结构与内容,便于高校教师能够更加有效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进而实现培养出具有全方位素质能力的学生的根本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校数学;改革;教学模式
近年来,我国不断大力开展高校教育推广工程,即“质量工程”,各项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内容已经全面启动,在高校的教育体系当中,高等数学课程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各种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开展.要想进行行之有效的高效数学课程改革就需要对广大高校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现状和工作成果进行研究,理论结合实践,在不断的探索中寻找差距,利用反馈的信息更好地为高校数学课程改革进行服务.
一、高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体系问题
高校数学教师在院系设置上一般归属于基础系(部).数学教师不能够针对各类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和应用进行因材施教.数学教师的课程构思、课堂建设、教研活动都在某个特定范围进行,较少与各系间进行教学沟通,高校教育的 “ 必须、 够用” 原则在这种体系的构建中很难被行之有效的贯彻落实,无法达到高校数学应用教学的根本目的.
2.教师问题
高校的数学教师大多数都是“科班”出身,毕业于数学专业,他们能够从容的实施数学理论教学,却无法对数学应用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灵活运用,知之甚少,无法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采取适当的与专业相关的数学例题进行授课,对学生专业的不了解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发生.而学生专业课教师却又无法将专业知识与实际数学教学案例联系在一起.因此形成了我国高校数学教育的独特体系,各种专业都采取相同的数学教学内容.
3.教材问题
我国数学教材体系讲求抽象性、系统性、严密性, 对专业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重理论分析而轻实用性,重解题技巧训练而忽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对数学模型与数学建模方面的重视,仅仅只局限于几何、 物理等其他科目方面的应用,在数学方面的应用少之又少.这种单一的教学内容无法在思维逻辑上打开学生的心智,不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4.教学方式方法问题
呆板是我国当前高校数学教学方式的主要体现,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式仍然是现代高校数学教学方式的主流,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一大批定理、定义和解题技巧被教师灌输到学生的大脑中,学生则利用被灌输的知识技巧去应付考试,“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无法活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根本热情,影响高校数学教学的效率.
二、如何有效的进行高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1.改变高校数学课程设置,活化数学教学形式
我们不能完全孤立的设置高校数学的教学课程,高校数学课程应该融合进新的教育模式体系下,即校企结合的“ 订单式”,将高校数学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培养“ 高素质” 人才为的教学目标,通过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教学来实现为社会输送“ 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目的.例如:将高校数学分为“基础模块”和“限选模块”两个部分,让学生能够按照专业的基本要求进行选择性课程安排.
2.改变高校数学课程内容,丰富学生知识学习体系
在内容的选择上,高校数学应该体现数学教育 “ 一般能力” 、 “ 数学能力” “ 数学创造能力” 的阶梯性能力性目的.在内容上高校数学教学应该依照不同专业对数学应用的根本需求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教师要摒弃以往那种一味地求全的撒网式教学,应该意识到数学教学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并不是高校数学教学的全部.更加不能依照个人“喜好”单方面要求学生 ,只有在内容上改革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3.改变高校数学教学方式,完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再适合当前素质人才教学的需求,只有推陈出新,丰富高校数学教学方式,真正的将学生作为数学教学的主体,以培养学生兴趣,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为高校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从教师的心理上转变教学态度,才能够完善高校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释放学生的正能量,从根本上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