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语音教学法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3 15:14:4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语音教学法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语音教学法论文

篇(1)

1.1充分调研调整预防医学教学内容

改变以前“费力不讨好”的面面俱到的全套内容,进行精简调整。既体现高职高专教学内容的必需够用,又要适应当前岗位需求,还要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更好地适应国家当前公共卫生服务发展的需求,预防医学教育内容则从传统教学内容转向以包括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常见病防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公共卫生防护监管等当前关注热点为主。

1.2分析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效率直接决定教学效率。高职高专医学生普遍基础较差,自学能力不强;加之文理兼收,致使注重逻辑理性思维能力的医学教育对部分文科生来说有了相当的难度。学生基础不同,对相同知识的理解就有差异,容易出现不能理解甚至理解偏差。然而高等医药院校医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动力,合理引导,充分挖掘其潜质,学习效率定会提升。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创设较好的学习情境,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问题”就在学习情境中自然提出,顺势引导,学生则可从中个性化理解。然而“问题”的难易程度则要适合学生能力范围,难易适中,让学生既有能力解决,也要通过适当的知识积累才能得出答案。

1.3“问题”的趣味性及实用性处理

问题可以通过适当的载体提出,体现其实用性及趣味性,以吸引学生兴趣。如通过“模拟岗位情境”、“政策法规”、“公共卫生事件”、“科学研究”、“媒体新闻”等形式提出敏感“问题”,吸引眼球,因势利导,学生就像是身临其境完成了任务,让学生即完成了学习任务,又好像完成了实际发生的一个事件,即可部分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目的,又提升了教学效果。如在社区预防服务与社区健康促进章节,以国家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政策、制度及目前的现状为背景,抓住核心内容,通过处理成“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是什么”、“人人享有怎样的卫生保健”、“如果你是一名社区医生,你怎样让社区居民享有健全的卫生保健”等问题进行教学,让学生既了解相关政策制度,也明确了自己的使命,学习变得主动而积极。

2教学环节的把握

2.1提出问题

“问题引导教学法”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所以,课前首先给学生布置问题情境及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或主动提出问题解决。给学生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自由学习,变传统的被动地接受式学习为积极、主动探究式学习。

2.2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后还必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多步骤充分发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潜能。首先是学生通过自学,收集资料,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初步答案,鼓励学生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解决;其次课堂上教师组织小组讨论,通过小组成员头脑风暴法的讨论、总结,互相补充完善;还有就是向教师及其他专家请教。这样,学生自主式个性化的学习,既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又使其对教学内容也有了初步的认知,提升其认知能力及学习成就感。

2.3归纳概括

通过学生自主的解决问题后,课堂上教师再及时归纳概括,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提炼、归纳,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特别是对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理顺纷乱的头绪,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教师及时归纳概括可以使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逐渐向正确的结果及方向靠近,尤其是容易出现理解偏差的学生。

2.4拓展与创新

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概括归纳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临床问题,使学生不仅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把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使问题进一步升华,在完善认知结构中,进行拓展应用。医学知识博大精深,预防医学联系深远,所以,课后问题则要求学生课外时间围绕相关问题,查阅相关资料,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后续学习、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3教学评价模式的健全

传统的期末考试单一的评价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代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分数不能代表能力。所以,教学评价和考核中应贯彻能力本位的理念。首先,变单向教学评价为多元评价,教学效果不单看分数,而应多因素考核;将静态教学评价变为动态评价,不是分数论英雄,学习重在过程,包括明确的学习目标、良好的学习习惯、严格的纪律要求、勤奋的学习毅力、团结的协作精神等才能在过程中体现出来;变学生被动应对考试为主动参与考核,学习的结果就是要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才能发挥出来;将结果式考核变为分阶段分层次的过程考核,教学过程是分阶段进行的,所以,从过程的考核角度就应该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其次,“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是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因为采用了自主学习策略,除了掌握知识的多少可以通过传统考核评价出来,然而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协作学习的精神等无法得到评价。所以评价体系中应增加个人自我评价,评价的内容,不是掌握知识数量的多少,而是学习动机、自主学习的能力、协作学习的精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样会更客观确切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

篇(2)

音乐教学法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的课程之一,亦是学前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五大领域教学法之一,是培养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高素质、强实践的重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理论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幼儿园音乐教学理论知识、正确的音乐教育观点和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方法;能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选择幼儿园音乐活动的材料,并能够设计幼儿园音乐活动方案和组织音乐活动。在课程安排上应从第二学年上半学期开始实施,将原来的音乐教学法课程分为:基础理论及课堂设计18个课时,教学内容的组织分析与教学方法20个课时,幼儿园见习、实习2周,教案撰写和试讲演练30个课时,做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使课程教育对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产生最优的效能。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发展

1、师德与岗位责任的培养

(1)建设高素质“双师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要求,培养教师首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遵守《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

(2)培养教师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职业教育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发展为本。

(3)培养教师树立优良学风、坚持终身学习。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努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4)培养教师为人师表,加强人格修养,廉洁从教、作风正派、严于律己、乐于奉献。

2、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业务提高在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更要不断提升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克服技能单一的现象。

(1)在教育教学中开展“互帮互学”活动:“以老带青”、“以优带差”,“在学中提高、在做中提高”,不仅专业技能提高,更要在实践中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进而启发引导学生分享音乐,提高音乐鉴赏水平。

(2)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审美能力、审美修养。增强学生的向师性,进而使学生更加喜欢音乐教学法课程,并在学习中发现美、感受美、积淀美,对音乐产生更大的兴趣。

(3)不断提高教师音乐教学的业务能力。要重视以学生为主的音乐教学设计,能根据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特点与课题内容设计课型。防止填鸭式或单纯模仿式教学模式,避免学生的参与、发现、表现、创造欲望受到抑制。

(4)教师还要注重学习,通过网络,搜集有关幼儿音乐教学的各种资料,使成型的音乐资源、信息,能够在合理采纳的过程中予以储存和运用。

(三)音乐教法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教学模式就是为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而采取的一定教学方法和形式。如美国人乔以斯和威尔在《教学模式》中指出:“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为适合所有的学习类型或学习风格而设计的。”音乐教学法就是教音乐和学音乐。教学时倡导体验、摸索、探究、合作,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旨在改变过去单向灌输式的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法的学习与实践中来。

1、发展探究性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音乐教学法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认知目标:对歌唱、韵律活动、舞蹈、音乐欣赏、打击乐等有关知识的掌握和认识能力的发展两方面;情感态度目标:对音乐情感的体验、音乐表达能力的发展和对有关音乐活动的兴趣、爱好的发展;操作技能目标:运用身体动作对音乐认知的能力和运用身体动作进行表达音乐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利于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必须以促进幼儿心理整体协调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音乐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则涉及思想感情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2、创新情景化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是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主要教学手段包括:

(1)创设幼儿园实际教学场景,形象逼真。能获得与实体相似的形象,给学生以真实感。

(2)运用生活显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直观再现情境,角色扮演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方法,把学生引入一定的情境之中,把知、情、意、行融成一个整体。

(3)情境教学模式对“教”与“学”具有双重促进作用。它拓展了教师音乐教学法教学的思路和方法,提高了课堂效率。有利于掌握音乐教学的方法和原则,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实践的能力。

(4)情境创设的多样性、目标性。它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在课余活动中,还可以延伸到学生在幼儿园的实习生活中。情境媒介等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种因素相互作用,采取视听结合的手段,以色彩艳丽、生动形象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栩栩如生,是教师进行情境教学的先进手段。使音乐教学法教学从单一的教学方式向全方面素质教育转换,把教学活动开展得更加丰富多彩、取得实效。

3、开展微型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微型课堂教学模式,创设模拟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微型课堂。通过师生角色的转换,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创设微型课堂,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即“未来的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法课堂实际,在教学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开展微型课堂的教学模式:

(1)讲授类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如幼儿音乐教学作用、任务、总目标、分目标等)。

(2)启发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音乐学习的客观规律,采用形象思维,以发散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讨论类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唱歌、音乐欣赏、舞蹈、节奏活动等教学法的选材、组织教学、设计过程等共同研讨,相互启发。

(4)演示类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把幼儿园音乐活动实际教学实况、教学场景展示给学生看,或通过现代教学手段获得感性知识。

(5)表演类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戏剧化的模仿表演和再现,以达到试讲、演练的目的,可以分为教师的示范表演和学生的自我表演两种。4、借鉴优秀的音乐教学法积极借鉴西方优秀的音乐教学法,整合多种艺术形式。比如: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强调感受和表达,而非知识和技能;柯达依教学法倡导以歌唱为主;达尔克罗兹方法论主要包括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即兴音乐活动及铃木的早期音乐教学法等。让学生在认识到: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歌、舞、乐三位一体,才是符合个体发展处于初始状态的儿童的音乐学习的天性,它为儿童创造了获得全面、丰富、综合的审美体验的机会。因此,在音乐教学法课堂上合理整合各种艺术形式,以发挥它们的综合效应,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儿童观、艺术教育观以及掌握运用这些音乐教育的技能,为将来岗位上更好地开展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必备的职业能力。

(四)积极推进音乐教法课程实践

1、与幼儿园搭建“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合作平台是推进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法课堂可行性、实践性教学的重要途径。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大学生的实践课程。一是要积极构建和不断完善音乐教学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更新实践教学观念;二是要丰富实习内容,拓宽实习功能,分散见习与集中见习相结合,不仅仅是教学观摩、备课、上课、制作教具,更要组织幼儿音乐领域各个活动的实践教学,例如:舞蹈、唱歌、音乐游戏、有组织的音乐活动等,既让学生明确自己将来的工作职责和技能需求,更让学生找到今后加倍努力的方向。

2、通过园本培训使一线教师具备幼儿园音乐教育基本的理论知识,在教学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思考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有助于教师将来既可以由浅入深地对教学实际进行分析,又可以以实战带理论,以实例说道理,挖掘教学的广度、深度,革新教学理念,有利于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

3、开展职前、职后技能培训。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谈自己的就业经验,让学生早准备,实现角色转换。另外聘请专家来校讲学,使学生有初步的认识,以消除实习时的紧张、焦虑情绪,较快进入角色,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学校和幼儿园"无缝链接"。

篇(3)

任何语言首先是以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即语言)作为交流思想的媒介。赵元任有句著名的话,“一失音成千古恨,一开始没学好,一辈子改不过来”,这段话说得很深刻。在英语中,语音既是一门专门的知识,又与单词的拼写、构词法及句子的语法都有密切的联系。语音的缺陷往往会影响到词汇的记忆、日常交际以及英语阅读等英语学习。因此,语音是根本的、首要的。

一、语音是语言的基础

(一)语音的中介作用

对语言来说,声音是第一性的。不管在人类语言发展方面,还是在言语的运用记忆方面,语音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音学习的结果促使了语言动觉能力的发展。这一能力的发展又促进了刺激驱动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涉及言语动觉的语言产生在中介语,提高中介语的主要作用是加强句法学习,检验假设和培养自动化。

Skehan指出,成功学习语言的三个要素是:语言编码能力;语言分析能力;记忆力。他还指出音位编码能力在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可能特别重要,因为把声学输入转变为可认知加工的信息内容是极其重要的。在这方面的失败可能无输入可加工,并且在非正式的场合,意味着语言学习机会的丧失。音位编码能力一般来说对下一阶段能用于认知学习的可理解的输入的获得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学习者接触声学刺激之后所获得的音位编码能力越强,随后可用于分析的材料内容就越丰富。反过来说,聋哑人很难学会语言,就是由于不能获得语音的声音输入的缘故。

在语言学习中,通过视觉或听觉登记而获得的语言输入,是以语音作为中介的,然后经过短时记忆的存储及处理,才与长时记忆产生整合作用,而后发展为内部语言。感觉登记过程中,图象能延续约1/4秒,而声象能延续约数秒。正是由于声象的感觉记忆较长,能达到数秒,困难的或陌生的语音输入认知学习都依赖语音表征来完成。

(二)语音对听说技能的培养有直接关系

言语的听辩过程涉及音位的感知辨识、短时记忆、反馈监控等过程。言语听辩感知是言语理解的前提,没有对言语的感知就谈不上对言语的理解。音素是可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然而语音并没有不变式(invariant)或标准的形式。言语的音素和实施并没有一对一的关系。虽然音素是可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但对音节的认识反应较音素快。在言语活动中,音节却是比音素更易觉察的语音单位。

连续性语言的听辩并非是吸收声学信号的被动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语言输入认知处理过程。由于在真实言语交际中的语音输入往往是伴随着非语音信息。这样,在听辩中就应有所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听者运用听觉记忆,根据大脑皮层中关于语音信息的若干区别性特征而把音位加以识别,也就是将神经冲动所传人的反映声波的频率、强度、持续时间的连续语音信号转变为按一定规律排列组合的语音单位序列。因此,如果某一音位组合在听者的心理词汇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他就无法检索到该词,无法知道该音节组合表示什么意思。

肌动论的观点认为,在言语听辨过程中,言语信号是参照言语的肌肉活动来辨认的。这种理论把语言产生的过程和言语感知的过程联系起来,因为它强调我们是怎样按照我们产生言语来辨认言语的。由于大脑记忆认知的特点具有模糊性、近似性和粗略性。我们认为人类对语言声音的记忆认知是以语音原型(phoneticprototype)为基础,因原型具有概括的作用,能提高辨认的速度。语音原型的来源是语音能力训练发展的结果。

英语是语调语言,其韵律因素,包括语调、重音、节奏等,对言语的听觉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英语的旋律音调模式是句子结构的一部分,而不属于词的结构,人们借助语调来使用语言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传递句中表达的思想。不同的语调要求作出不同的言语反映或以某种活动作出反应,构成不同的交际类型。语调是依靠发音器官来实现的,因此,对语调的听知觉需要有听者发音器官模仿发音的神经活动的参与,从另一角度来说语音能力的发展是口语听辨能力发展的前提。

(三)语音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有促进作用

良好的发音习惯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我们在阅读时所使用的书面符号很快便会在头脑中转换成相应的声音形象。这个转换过程的快慢决定着我们的阅读速度。如果发音困难大,朗读时结结巴巴,不时有停顿和重复,那么阅读速度就会大受影响。

在阅读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词进行识别。人们意识中的字母组合及拼法知识影响着词的感知辨认。字母组合及拼法知识最先通过声音来表征。在词的认知中形码会自动激活音码,而音码也会唤起语义的联想。词或词组作为语言组块,对其感知的单位大小取决于读者认知词的熟练程度、材料的熟悉程度、材料的物理特征及其所引起的语言共鸣等情况。因此,语音能力发展能促进词汇的辨认。

Dearborn(1906)研究了阅读中的正字法和可音读性(1egibility),认为在阅读中注视时间的长短部分决定于字母的序列。如果一个词中的字母的序列是正常的并且是比较普遍的,例如:wrap,wake,teacher等,则联结的过程受到的干扰就比较少,知觉它的时间就会比较短;相反,就会使联结的期待落空,知觉它的时间就会比较长,阅读从而受到影响。

阅读时,言语输入必须经过短时记忆的存储及认知处理,才能与长时记忆产生整合作用。短时记忆的能力决定着语言输入的认知处理情况。短时记忆弱,语言输入就会在未认知处理之前消失,成为无效输入Gough认为在短时记忆中,心理词典(mentallexicon)词条的内容应该包括语音、句法和语义信息。因此,语音能力的训练对短时记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四)有些语法、词汇的确定也和语音有关

语法和词汇都是通过语音得到体现的。只有学好发音,才能把所学的语言材料以正确的形式在脑子里储存下来,以正确的形式使它重现,从而加强对语言的感受,最有效地掌握语法和词汇,提高实际使用的能力。

比如同一个词作名词用时重音在前,作为动词用时重音后移。如present这个单词念成[preznt]是名词或形容词;若念成[prizent]则成为动词。另外初学者感到难以区分动名词和现在分词作定语时,形态上完全相同,但在重音处理上有所区别的。如walkingstick的重音落在前面时,则作“会走路的手杖”讲;如重音落在后面一个词时,则作“会走路的魔杖”解释了。前者为动名词词组,后者为现在分词词组。可见重音的位置对词类的划分和词义的确定具有很密切的关系。这说明某些语法现象与词汇意义需要我们从语音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

二、语音教学的方法

(一)模仿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按学习结果,把学习分为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语言信息、动作技能和态度等五类。又将智慧技能分为若干亚类:辨别;概念;规则;解决问题。认为人的智慧发展过程主要是一些习得的能力的累积过程。语言教学实际上与五类学习都有一定的关系,但如果强调学习发音,则主要是运动技能的学习,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包含智慧技能的学习和言语信息的学习。加涅认为运用技能是协调运动的能力。运动技能实际上有两个成分:一是描述如何进行运动的规则;二是因练习与反馈而逐渐变得精确和连贯的实际肌肉运动。显然,发音和书写都有运动技能,都是习得的能力。

在语言教学中,教师传授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技能基本方法有两种即直接模仿法和分析模仿法。模仿在心理上是一个随着感知进行再现或尝试的过程。这是人类一切学习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对外语学习中的语音教学有着尤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模仿是习得语言最有力的手段。离开模仿几乎可以说不可能掌握任何语言。

直接模仿法主要是指单纯模仿,即在不做任何解释的前提下进行模仿。学生只依靠听觉的感受,模仿教师的发音,直到模仿正确为止。

(二)反复练习

语音练习无疑是语音教学阶段中的重要活动。语言教学不仅要广泛进行练习,而且要讲练随时穿插,即所谓边讲边练。例如一次课要讲授十个音,决不能在讲完全部音的发音方法以后再练,而应该每讲一个音就练一个音。

语音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和培养发音和诵读技巧,培养在视觉、听觉和动觉间迅速建立联系并构成协同表象的能力。特别是学习字母读音,只达到会是不够的,必须在初学阶段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一见到每个字母立即读出,反之,一听到某个音就立即写出字母。

篇(4)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过程中汇集成的一种能够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传统文化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不竭源泉。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具有其独特性与潜在价值,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学校的音乐教育。

一、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

(一)民族音乐文化的定义

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长期的音乐实践过程中,经过不断总结而逐渐积淀下来的各种音乐元素,包括乐律、乐器、乐谱、乐理、调式、节拍以及该民族的习惯、观念、语言、气质、风格等的集中反映。

(二)民族音乐文化的特征

1.民族文化能够体现爱国主义精神。民族音乐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是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与精神食粮。民族音乐是社会思想与艺术高度发展的历史积淀,民族音乐可以使人们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前途联系在一起,能够激发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自尊心等,能够传承和弘扬民族美德。

2.民族音乐文化具有包容性。民族音乐文化所蕴含的文化的情结,其涵盖的情感和精神也是这个民族的灵魂、思想与智慧,民族音乐文化是最优美、最富有人性内涵、最富有生活气息和民个性形象集合体,充分的把民族本质以最完美的音乐形式表现出来。

(三)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方式

1.传统音乐的传播方式划分为无意识传播与有意识传播。其中无意识传播是民族音乐传播的最主要方式,是指民歌、民间歌舞、民间乐曲、戏剧声腔、曲艺音乐等,通过民歌手、民间乐手、民间艺人等民间音乐家的演唱演奏的方式流传下来的。无意识传播主要是传播者出于自娱自乐、谋求生计的目的,是一种无序的、顺其自然的状态,无意识传播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这种方式也是最普遍的。有意识传播主要是指师傅传授徒弟技艺,例如少数俗字谱和工尺谱刊行流传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针对性。

2.现代民族音乐传播更注重有意识的传播,主要是以学校为载体,通过音乐教育的方式向青少年一代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已经成为有意识传播的重要途径。例如运用民间曲调与现代作曲手法相结合编创的学堂歌曲在学校中广为传唱,还有的学校在音乐教育中,把传统音乐及现代作曲家的民族音乐作品编写进音乐教材中,这种有意识的音乐传播方式为现代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也为民族音乐走向世界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的融合

民族文化是国家、民族谋求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国策,民族文化传承有着深远的意义,尤其是在全面推行素质的时代背景下,民族文化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民族音乐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融合了各种文化形式,涵盖了人们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不同的民族音乐能够直接反应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文化、风俗、语言、审美价值、审美观念,民族音乐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学校教育是一个国家、地区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程度的直接体现,学校教育包含多样的社会功能,因此,学校音乐教育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提供了途径,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是时展赋予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使命。学校音乐教育传承民族音乐文化逐渐成为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能够营造民族传统文化氛围,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也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不断发展。

(二)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宝贵资源,民族音乐在学校教育中占主体的地位,既能够为学校音乐教育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又能够为学校音乐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丰富的经验。民族音乐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基础,有益于构建新的学校音乐教育模式,有利于学校培养以开放心态吸纳人类一切优秀的多元音乐文化的高素质人才,其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三)学校的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发展是互为基础的关系,学校音乐教师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队伍,在学校音乐教育过程中应坚持“我为主、外来为辅”的原则,学校教育把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放在首位,树立华本土音乐的主体思想意识,正确看待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学校教育作为传承民族音乐文化重要基地,要对学生进行民族素质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教育,在传承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也要从世界各国音乐中吸取营养,要培养学生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让中国音乐教育立足于自身,更放眼世界。

三、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价值

首先,学校重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能够促进音乐教育的改革,打破传统音乐教育的局限性,能够在教育发展的新时期实现音乐课程的价值与教学目标,能够促进学校的美育和德育。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融入学校音乐教育中,有利于音乐课程资源的整合,拓展和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发展历史的了解,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分析乐曲的不同变化,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的民族音乐中体验和感受民歌的不同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形式,学生在民族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是一种美的体验更是精神的洗礼,同时提高了学生对祖国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又能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和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念。

其次,学校音乐教育中重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时展的必然趋势。21世纪是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日趋频繁。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尊重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才能获得文化在世界上生存的权利,因此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首先要树立起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坚定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基本立场,重视民族音乐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才能创造与时俱进的新民族音乐文化,才能促进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第三,民族音乐文化具有独特价值,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民族音乐传承能够为21世纪学校音乐教育体系构建打下坚实基础。1994年在音乐教育领域对音乐教育改革提出“文化意识、文化传承、文化发展以及文化策略”的改造建议,将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引进到学校音乐教育之中,将“民族音乐传承与学校教育”这一理论指导学校音乐教育实践,构建“音乐理论体系和中国音乐教育体系”以推进民族音乐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四、学校音乐教育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措施

民族音乐教育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对学生民族音乐教育,能够使学生加深对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艺术的理解,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能够提高学生的民族素质,也能提升学校音乐教育的水平,进一步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一)营造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客观环境

1.社会环境

社会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大环境,国家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政府制定的相关文化政策是民族音乐文化生存的精神土壤。因此,我国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制定和完善文化保护政策、法律法规等。例如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无形文化财宝”保护法等,以及加大对非物质文化保护资金投入,如筹资建立“中国无形文化财宝博物馆”等,而且政府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财宝”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营造一个有益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的社会环境。

2.校园环境

学校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学校要加强利于文化传承的校园环境建设,一方面,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要深刻认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树立现代的音乐教育观念,组织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音乐教育活动,以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同时学校要鼓励音乐教师进行音乐教学科研活动,促使教师创新音乐教育的方式,更好的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为民族音乐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完善中国民族音乐理论体系

我国的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创作方法、音乐观念、形态特征和表现形式,在美学、史学、形态学等方面已经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学校的音乐教学要摒弃以往的“中轻西重”、“ 技重论轻”的观念,形成涵盖中国传统的语言、美学、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理论体系,以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加强民族音乐教材的改革与课程结构优化

我国的民族音乐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涵盖的资源也十分丰富。而学校的音乐教材是教育实施的重要载体,教材的系统化、规范化与科学化程度直接决定音乐教育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因此,学校的民族音乐教材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把中国民族音乐理论成果直接转化成学校音乐教材。另一方面,依据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编写民族音乐教材,教材体系要依据“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原则,在教材内容上要体现出“经典性”、“文献性”。 民族音乐教材的改革与创新能够使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能力。学校在设置民族音乐的课程结构时,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民族音乐概论、民族音乐学基础、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乐理课、中国音乐风格课、中国音乐史、中国艺术美学课等课程,以完善中国民族音乐理论体系。

(四)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教师要具有多元文化知识和丰富民族文化知识,才能在音乐的审美和文化传承教育中发挥关键作用,才能增进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与认同。其次,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利用多媒体网络,给学生介绍民族生活地域、风俗习惯、经济形态、文化传统,语言及民歌风格的相关知识,还可以通过播放影音资料,让学生鉴赏民族音乐,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体验和感受,养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第三,教师还可以组织音乐活动,例如民族音乐歌唱、民族音乐舞蹈、民族音乐演奏为主题的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热情,通过组织这些丰富的音乐活动,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意识、民族音乐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五、总结

弘扬民族音乐、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将是学校音乐教育担负的历史使命。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与传承,能够使学生欣赏、学唱民族音乐,吸收民族音乐的精华,更好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也能促进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磊.论学校音乐教育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J].大家,2010,(13)

[2]吴洁.论当代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学科教学・音乐,2008,(6)

[3]范立芝.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4]苗秀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1,(5)

[5]陈培刚.论我国民族音乐传承模式的当代意义――《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随感[J].人民音乐(评论版),2010,(2)

[6]杨静.论中国民族音乐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文化传承[J].煤炭高等教育,2007,(6)

[7]王文韬 .学校教育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J].音乐探索,2007,(1)

篇(5)

精心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应明确:备课应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当然,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备课中占主导地位。但学生在备课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课前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并进行联想和想象进行创造性思维,为课堂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师生互相协商制定教学活动的组织原则,活动方式方法,评价机制等,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和谐的制度基础;同时通过备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尽管新课程理念主张,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教材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首先,教材的系统性、典型性、普及性,是其他资料所不可比拟的。其次,教材是联系教师、学生、生活的桥梁,是学习的引入、扩大、深化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全面正确深刻地把握好教材。创造性,为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备学生:学生是藏语文学习班的主人,只有全面地掌握学生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吃透学生:学生的认知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总是用自己已有的想法、认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去接受教学中的新知识,理解教师的诱导。因此,分析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弄清该结构对学生理解新知识会造成什么样的障碍与影响,对有的放矢的安排教学活动极为重要。 备学生,既要长期对学生进行观察,分析,综合,更要结合具体的课堂进行分析和预测。

1、学生与教材的关系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蓝本,是学生积累、感悟、运用的基本的材料,也是激起学生创新灵感的起点。另外,我们也要高度重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运用的能动作用。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课堂的顺利进行。

首先要考虑的是教材的内容,学生是否熟悉,在学生的阅读经历和生活经历中是否曾经遇到过,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要考虑的是教材的写作手法,谋篇布局等特点学生是否已掌握或熟悉。

最后考虑的是学生对教材的内容掌握程度。参照教师对教材把握的三个层次,学生对教材的掌握也有三个层次:优秀学生可能达到创新层次,而后进生可能只达到基础层次,甚至有些学生基础层次都达不到,只理解个别的片断.当然这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有些优秀生可能对某些基础知识不理解,有些后进生在某些方面也有创新思维,但不管哪个层次我们都必须分析其达到这个层次的原因和发展的可能性以及解决的方法途径。

备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方法:藏语文教学目标应着眼于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既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理解、运用,语文素养的培养,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可分为长期教学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长期教学目标是通过一节节的短期教学目标实现的,而短期教学目标必须体现长期教学目标。

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的根据应该是长期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坚持四个“统一”:社会发展与学生发展相统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统一,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相统一。 教学目标的确定可由教师和学生协商确定,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应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促进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善用引导启发式教学。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知识基础、认知结构等实际出发,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种积极的双向的教学方法。采取启发式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充分调动教学中各种因素发挥积极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过程取得最优化的效果。

“浅入深出”,恰当设计问题,精心设计问题,因势利导地启发。 我们经常用到一个成语――深入浅出,它指的是文章或言论的内容很深刻,措词却浅显易懂。用浅显的文字表达深刻的立意,这是表达上的成功。而在教学中,我认为应该提倡“浅入深出”,它遵循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孔子的“温故而知新”,从已知导入未知,就是“浅入深出”。从浅显而逐渐深奥,需要一个启发的过程。启发的关键就在于“浅入深出”地、恰当地设计问题,利用这些问题因势利导地启发学生。

搞好阅读教学,提高阅读能力,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引导学生的内在动力。中学阅读教学就要注意从最新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情激情,沟通情感,即运用课文中的感情因素,如情境、情趣、情态等作诱发物激起学生的情思,启发学生的生活感受或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感受去自觉主动地探求课文,使课文的情感因素与学生的生活感受相互沟通,撞击出思维的火花。现实生活中,学生或多或少的接受了父母或亲人的爱,虽然学生家庭有贫富差别,家庭亲人给予爱的方式各有不同:或是贵重的服饰珍贵的书具,或是粗淡的饭食简陋的衣物,甚至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安慰的话语,都体现着亲人的爱,只是学生没有感受到或者感受不深刻,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去阅读课文,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藏语版“背影”所体现的父爱。父亲在家境窘迫、四处奔波的情况下执意要送儿子上学还不辞劳苦地为儿子买橘子。事实上,很多课文都可以启发学生的生活感受,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感受去主动探求。

巧用多媒体 启发想象力: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利用电教手段充分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走进多彩的想象世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利用投影观察图画,激发想象情绪然后通过投影,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画面,看看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想想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想象的翅膀一下子就展开了。――利用录音进行示范朗读,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得到延伸常规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听厌了教师范读这种方式,学生在听的时候,注意力普遍不集中。一换用录音范读,伴随着著名播音员的高水平朗读,学生边听边看课文,注意力高度集中,想象力得到延伸。他们兴趣高涨,积极思考,争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篇(6)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告诉我们,健康向上的文化教育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阶梯,也是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源泉。而音乐教育造就了人的审美能力,是文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发展健康和谐的音乐教育,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先进精神文化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而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是建设农村和谐文化的前沿阵地。而目前我国农村音乐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管理、师资建设等各方面都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笔者想针对目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1.1教学思想观念落后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大多数乡村中小学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不少学校仍把各种统考分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而且很多农村基层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教学知之甚少,认为音乐课只是一门辅修课,与升学无直接联系,在学校教育中可有可无。所以,忽视音乐教学,用数学、语文等“主科”抢占音乐课的现象在农村大有市场。另外,一些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与学生升学考试成绩挂钩,音乐课不统考,音乐老师也就没有成绩,就成了教师中的落后分子和下岗的对象,甚至有的音乐教师干脆改行。这不仅破坏了音乐课的整体教学,打击了音乐教师的授课积极性,还造成了音乐教师流失,遏制音乐教学水平发展。

1.2音乐教师素质低在乡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师资力量中大部分是当地的民办教师。他们很少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又缺少接受音乐培训的机会,缺乏必要的音乐素养,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缺憾。教师音乐素质低,是造成目前乡村中小学音乐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重视对音乐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和提高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

1.3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不足,教学条件差,缺少相关设施。由于长期以来农村经济落后,财政收入困难,地方政府在教学上的投入很低,在音乐教育上就更是微乎其微。要发放教师的工资都很困难,更别说升级音乐教学设施,引进优秀的音乐教师了。有的地区由于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即使有音乐教学设备也并未真正用于日常教学中,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评比;有的学校没有独立的音乐教室,教学条件得不到保障;有的学校缺少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多种教学设备和相应的音响、音像资料,甚至连音乐教材的配套磁带都没有。这样对于音乐教学的开展是很不利的。

1.4音乐教材内容偏深现在的有些音乐教材与农村中小学的教学现状不相适应。教师教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费劲。甚至许多教师限于自身音乐水平不高,无法教授五线谱等乐理知识,学生也对此不感兴趣,致使音乐课缺少系统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破坏了音乐教学的整体,晦涩难懂的教材内容也成为提高学生音乐水平的瓶颈。

二、改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对策

2.1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改变当前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状况,首先党政教育主管部门和音乐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把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放在提高我国全民素质的高度,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变革,大力倡导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建立正确的教师评估机制,彻底消除“正课”与“副课”的偏见,把音乐摆到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让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让音乐课成为中小学教学内容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2.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稳定和加强农村学校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农村音乐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保障。它对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工作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是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因此首先要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师资,要充分发挥现有师资的长处,为他们的能力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面对农村音乐教师素质低下的情况,学校应该加大对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的带动作用,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讲等多渠道,提高教师音乐素质修养及课堂实践等艺术,达到音乐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2.3加大音乐教育投入,增加音乐设施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学设施是确保音乐教学正常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力度,对地方财政不足的部分进行补贴,改善办学条件,使我国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得到充分发展。学校应有计划、多渠道筹措音乐教学设备专用资金,逐年添置必备的教学用具,修建专用的音乐教室,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尤其要加大对音乐方面的教辅资料的投入,这样可以让老师了解更多的最新音乐消息,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2.4因地制宜,改革音乐教材教师对教材的运用要从传统型向研究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尊重学生爱好,因势利导;教学内容也要从单纯的唱歌教学转变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同时制定因地制宜的音乐课程标准,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一些拥有生活气息的优秀民间音乐艺术,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另外还应适当舍弃教材中超出农村学生接受能力的内容。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农村音乐教育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历史的重任,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为此提高对农村音乐教育的认识,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积极探索在音乐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为培养21世纪的人才做出不懈的努力。

篇(7)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C-0108-03

人的发音能力是无限的,但仅有20个至50个音素运用于人类的言语交际。语音音素选用是受语言所属文化的导向,由此构建每种语言自己一套独特的发音模式。发音技能是语言能力获得的基础,发音水平关系到语言学习和交际水平。本文从文化适应角度,探讨高校英语专业发音教学技巧,探索学生英语发音适应技能的发展,以优化教学资源和技能,提高教学水平。

一、人生理与发音相互适应性

Murdock认为,文化是“学习和社会的互动在每个群体产生一组由社会传承的适应性的行为”。人天生的生理结构和功能自然地跟语言发音行为彼此适应。正如艾奇逊所言:人类自然地适应可控制的快速发音。

人的发音器官显示出明显的专门功能分工。以功能分类,发音器官有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发音器官、共鸣器官和指挥器官等五个基本类别。各专门器官结构与其功能相互适应,各司其职。肺收张供气,为发音活动提供动力。肺活动特点:快吸慢呼,调节节奏,确保发音充足气流。要进行连贯流利发音,适应各种场合的语言交际,应掌握肺呼吸节奏技巧,调整发音强度,节约用气,保证连续语言交际顺利完成。气管即气通道,主要输导肺气流。喉头里发声音器官双声带随肺气流振动发出各种乐声,双声带

开合可导通肺气流过声门。小舌可升可降,调节气流流向口腔或鼻腔,形成口腔声或鼻音,同时产生口腔或鼻腔的不同共鸣效果。舌肌发达,最灵活,舌各部分的活动决定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因此舌在发音中具有决定的作用。双唇肌肉发达,交错复杂,唇状可呈现圆扁收突,修辞不同音素。唇的运动能带动舌、牙活动,同时具有视觉可见性。牙齿直上,排列整齐,上下对齐,关闭严紧,口相对小,开合轻快。指挥器官大脑功能侧化,分有语言专区,协调语言交际中各发音器官发音运动。各发音器官能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发音行为自然轻快,使人在复杂发音过程中无负荷和不适应感,没有大脑指挥作用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发音既迅速又不紊乱。人发音另外突出特征是人的发音器官不单身专门承担发音功能,同时分担其他生理。即发音器官同时分享消化、呼吸、和思维等生理功能。因此人的发音行为和人的其他行为可以共时,相互渗透,使言语具有独特的渗透特征。

英语专业发音教学目标就是要学生了解人的发音器官结构,功能以及发音原理,训练学生控制各个发音器官协同发音,顺利进行交际。人的发音原理并不复杂:气流从肺呼出,流经发音器官,受到阻碍或调节发出振动产生声音。人的发音等于利用肺气流振动发音器官。学习发音也就是控制肺呼吸、舌、唇和声带的运动。

人类语言发音原理相同,但是发音部位和方式,各具有独特的发音模式。从发音角度看,英语发音比汉语发音复杂。英语元音有长短音之分,前元音比汉语要多,发元音时舌位置变化较细微,讲汉语的英语学生不易掌握发音的舌位。汉语声母发音总带韵母o或e,变成拼音,因此讲汉语的英语学生不注意发英语辅音的位置和呼气的调节,往往发的辅音在音响相似,而发音位置和方法不对,结果影响发音的流利,不适应各种语境的发音变体。英语的单词发音和语句发音差距很大,语境中各个发音相互影响,形成各种交际场合的语音变化,例如同化、异化、失去爆破、省音和弱读等,要求发音器官的协同运动要相互密切配合。因此,了解发音的结构和功能,熟悉发音原理,是正确掌握英语发音的基础。而这一点恰恰是英语发音教学所忽略的。同样,往往人们过于强调英语的语调和发音的响亮,又忽视最基本的音素发音动作训练,加上缺乏英语语境和单一的练习,英语朗读、口语表达有浓厚的唱腔,在实际英语交际中难以表达真实的情感,大家讲的英语几乎是一个腔调,即学生腔。英语语音课给发音练习足够的重视,强调音素发音动作的规范性,要学生体验发音器官的运动,尤其唇、舌和声带的活动。

二、母语发音习得的适应过程

篇(8)

目的论(Skopoe Theory)是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派学者Hans.J.Vermeer所提出的学派奠基理论。它的核心概念就在于利用翻译方法及策略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如果将翻译作为一种转换形式和人类行为,那么我们可以说任何一种行为都是有目的性的,所以翻译也必然是一种目的。在文学中,目的论遵循连贯、忠实和目标3项法则,它体现了译者翻译文章的文学目的和交际目的,这两大目的也是译者能够做好翻译工作的根本。

一、隐喻翻译的目的和常见方法

1.目的。由于目的论认为任何一次翻译行为都是具有一定目的性的,所以译者在翻译不同文学作品时应该考虑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例如在广告文本与文学文本中,隐喻翻译就存在差异。广告文本的翻译目的是使得译文拥有促销产品的功能,所以它的隐喻翻译目的就是为了吸引目的语读者进行消费,其中大多数语言都会保 留源语文化的传统和表达习惯。而对文学文本来说,它更侧重于对深层内涵的表达,例如修辞手段、情感流露等等,所以不同的文本所要表达的目的性也是截然不同的。

2.常见的隐喻翻译方法。就目前来看,目的隐喻的翻译方法众多,但是它们都不具备统一标准,一般来说比较常见的隐喻翻译方法有以下4种。(1)直译。直译隐喻翻译方法可以很好的保留原文的修辞结构、内容与本体喻体形象,它的目的语能够让读者充分了解文本中所要表达的文化特色。特别是对英语文学作品而言,它的隐喻形象在某种层面上与汉语文本类似,所以文化差异较小,此时就可以采用直译方法。直译的优势就在于极大限度的保留了文化元素,如果某些词汇存在直译以外的要素需要加以额外理解,还可以利用直译配合注释的翻译方法来处理。(2)转译。转译即转换喻体形象,同时保留原文文本中的修辞内容及结构。这种转译方式可以通过熟悉喻体形象来让目的语读者理解隐喻内容。考虑到隐喻与原语译语文化是存在较大差异的,所以如果原语喻体和译语喻体所表达的喻义不同,那么就可以采用转译来转换喻体形象,实现最终的翻译目的。(3)暗喻转化。暗喻转化相对于明喻,它通过转换原文的修辞方式来保留本体喻体形象,迎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暗喻与明喻一样,都是通过某一种事物或观念来代替另一种事物或观念。但是暗喻与明喻的区别就在于明喻更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更符合译语的语言表达方式,二者之间可以实现相互转换。(4)意译。意译的优势就在于它能最大限度将文本隐喻翻译中的内容传递给读者。如果无法在原文文本中找到原语隐喻的实际意义、形象或者结构,译者就可以改变隐喻翻译手法而采用意译。这种转换是基于在某种情况下,喻义要确保转译目的而做出的决定。同时它也能保证文学作品的基本交际目的。

二、《英格兰东部游记》中的隐喻翻译

1.《英格兰东部游记》中隐喻的特色分类。在这部作品中的隐喻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隐藏在隐喻背后的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二者思维概念相近,可以用隐喻手法来翻译表达;第二类是隐喻背后的思维概念,在这一点上,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是存在较大隐喻差异的。

2.《英格兰东部游记》的隐喻方法选择。在英语与汉语中,有些隐喻背后的思维概念是几乎相同的,所以我们说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存在概念相同或相近的情况,因此在《英格兰东部游记》中的某些文本片段就可以采用直译的方式将原本的暗喻转为明喻,同时也保留了文本的文化内涵,帮助读者更好的了解英格兰历史。

举例原文文本如下:

Orford was once a good town,but is decayed,and as it stands on the land side of the river the sea daily throws up more land to it,and falls off itself from it, as if it was resolved to disown the place,and that it should be a seaport no longer.

在上述文本片段中,像“stand”、“fall off”都属于典型的动词隐喻用法,而像“stand”就十分常见,这种隐喻分类被称为“死喻”,可以直译为“位于”。“fall off”则比喻将大海冲击海岸的动作来比喻人的动作。在这里,初译就采用了意译的方法,将其翻译为“骤然落下、退回大海”,从隐喻翻译角度来看对原文的改动很大,基本放弃了原文的修辞结构,不能称之为最佳的翻译方法。所以后来的修改稿中则直接采用了直译,翻译为“抛起泥沙、骤然落下”,这一翻译就基本保留了原文文本的修辞方法,同时也能凸显海浪冲击海岸的逼真意境。

总结:从本文的简析也可以看出,隐喻作为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它会随着文化背景的变化而改变思维方式,呈现不同的文化内涵。基于目的论角度的游记文学隐喻翻译为读者呈现了更多的翻译方式,也为译者提供了指向目的的思路,就像本文所提到的《英格兰东部游记》,它的翻译就是以目的作为引导而灵活选择正确的翻译方法的。当隐喻背后的思维方式与原语文化、译语文化相同或相近时,隐喻翻译实现跨文化的难度也会随之减小,这更有利于读者理解异域文学文化,读懂他国文学作品。

篇(9)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10-0035-03

隐性课程的思想早在20世纪初杜威的著作中就已出现。杜威认为学生学习的不只是正规课程,还学到了与正规课程“不同的东西”,即“附带学习”,这种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对未来生活具有根本性的价值。这种思想实际上已经触及了隐性课程的问题,那就是概指学习过程中自发或自然产生的态度、情感、价值等。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的处理往往对文本中的单词、短语、句法、语法等显性的内容关注很多,而课堂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隐藏在文本内容之后的现象,教师却很少去关注。但这些内容对语言习得的最终效果却有着无可估量的影响力,甚至决定着一个人是否学到了真正的语言。教师通过挖掘和渗透文本“背后”的内容,也就是隐性课程内容,增加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和厚度,可以使课堂不再仅仅是语法词汇的集散地,还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的学习平台。

课堂上对教材文本的文化资源开发要在哪些领域进行,要达到什么样的深度,这些必须根据高中生的特点,根据教材提供的平台,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补充,可以最大化地进行英语文化教学资源的开发。

一、培养文化意识,建构文化理解

文化意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于中文和英文之间的。英语课堂上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要让学生了解英汉之间的思维差异。英语中的思维意识有其很特殊的一面,会在许多语言现象上体现出来。例如教师在涉及英语语态时,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比较,在汉语中使用被动语态的情况是很少的,而在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的情形很多。这是因为英语民族注重逻辑、注重客观,而中国人的思维中还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为重。如果平时的教学中不注重类似于此的英语思维意识渗透,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多困惑。如果熟悉、适应了这种文化思维差异,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英文中,时间、地点的表达都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来表达的,和汉语的表达方式迥异。这是因为英语国家的思维方式总是习惯于从局部到整体,而我们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于从整体到局部。理解了这种文化思维差异,英语中介词in和at的使用区别这一难点就不再抽象。比如“在电影院”,英语中表达为at the cinema, 而不习惯表达为in the cinema,正是因为我们习惯将电影院看成是一个整体,而英美国家的人习惯于把这看成是一个点。在整体内部我们用介词in,在某一个局部用介词at。

有了一定的文化意识为基础,更有利于我们进行相关的文化理解。“Dutchtreat”这个表达在英语中较为常用,但从字面上理解却很让人不可思议。“Dutch”意指“荷兰的,荷兰人的”,“treat”的字面意义为“对待、处理、处”,“款待、治疗”等,结合起来可以理解为“荷兰式请客”,但这个解释比较牵强,是不能领会的。原来在英语中,荷兰人比较精明小气,连请客也是精打细算的。所以这个词是指自己付钱的聚餐。可见,只有消除文化意识差异,才能达到文化理解。最近几年,随着国内宠物饲养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国人趋向于将宠物视同家庭成员,和英美国家的文化差异逐渐缩小,文化意识趋于认同,对于“Love me,love my dog.”“You are a lucky dog.”等表达有了更深刻全面的理解。

二、革新教学目标,凸现文化地位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从这一目标来看,新的课程标准已经将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的训练基本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对待教材文本的处理存在着两种极端的观点。一种是“教材无用论”,认为现在的高考重能力,轻知识,高考试题和教材文本内容相关度不大。另一种观点是“唯教材论”,认为教材文本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依据,是学生获得有关知识、技能、学习策略的主要来源,在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会催生两种不同的教学目标,前者脱离了教材文本搭设的平台,课堂教学目标中就不能有效凸显英语文化的地位。后者尽管重视教材,但“唯教材”会忽视语言使用和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的挖掘和传授,而不能对教材文本内容进行全面理解运用,尤其是文本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得不到有效的深化。例如在模块六Unit 3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中,教学目标就不能仅仅定位于语言知识的讲解,而更应该对于文本背后的文化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拓展。结合本课话题,除完成知识传授目标外,如果还要求完成下列任务,就能激发学生的文化思维意识。1.Talk about different cultures, traditions and taboos. 2.Write a letter of apology. 3.Make a reference book about the culture of a country.通过完成这些任务从而实现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综合运用,凸显文化的教学目标。

三、强调课程意识,促进教材开发

袁振国教授说:“所谓课程意识,最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的意识。”显然,以往我们太注重怎么教,而忽视了教什么,或者自以为知道教什么。“用教材教”的前提是对教材思想方向的准确把握,既基于教材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所以,教师在教材的运用处理上要注重自主开发,从语言入手,进行文化渗透,培养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达到语言熟练,文化精通,这是外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如何进行教材的自主开发呢?这其实也并不完全是教师的事。《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校“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牛津英语教材每个unit后面都有project部分,教师应该根据project的要求定期布置一些题目让学生来完成,题目可以涉及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名人轶事、重大科技发明、重要事件等,形式可以是海报、文字介绍、话题讨论、宣传册、新闻角等等,这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能把自己融入英语文化中。完成任务之后的presentation过程就是对文化资源的交流、学习和吸收过程。

当然,任何教材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不足之处。重视课程意识,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有效的二次开发,挖掘出教材后面的精髓,放大、加深、扩展、联系。这样所开发的内容可以作为教材的有益和必要补充,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挖掘潜力,举一反三,获得厚实、立体的语言知识。

四、利用情感策略,达到文化理解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098-02

通过研究湖湘文化,我们不难看出其与民族音乐的密切关系,其特有的文化特征及音乐影响力使其成为湖湘音乐表达的重要内容及载体。地方民族音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是当地人民喜爱并推崇的艺术展现形式,文化与音乐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成为当地高校音乐教学的必然趋势。地方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展示方式,在湖湘文化的形成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当地的高校音乐教学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一、湖湘文学、民族音乐、协同地方高校音乐教学的背景研究

湖湘文学、湖湘音乐作为两种不同的地域艺术呈现方式,在中华文学与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当地高校音乐教学的发展指导,做好民族音乐与湖湘文学的音乐课程教学融入具有现实必要性。我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中,明确指出四类协同创新模式之文化传承创新的要求,具体阐述为:通过将地方民族音乐与当地文化融入到当地高校音乐课程教学中,切实提升当地高校音乐教学的创新力与传承优势,从而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传统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化艺术舞台上的影响力。但是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开展音乐课程教学时忽略了当地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音乐教学影响力,特别是湖南地方高校将高校音乐教学与湖湘文化、民族音乐割裂开来,忽视了其教学指导影响作用。对这一问题的改革,是我国各大地方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主趋势。

二、湖湘文化、民族音乐、协同高校音乐教学的意义分析

1.有利于提升湖南高校音乐教育的精神品质与内涵。湖湘文化中最鲜明的一点就是“湖”与“湘”的解读,“湖”从地理位置上解读为洞庭湖,而“湘”则指湘江,因此从地理位置上,湖湘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的标签印记,是特定历史文化精髓的展现。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使其涵盖丰富的思想价值与深邃的精神内容,这正是高校音乐教学中所要求体现的教学精神品质。只有引导高校学生感受湖湘文化,品位湖湘文化,探寻湖湘文化,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当地的民族音乐内涵,才能在高校音乐课程的学习中做好对当地文化与音乐精髓的把握。湖湘文化不仅承担着教育的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更将地域文化与民族音乐融入到高校音乐教学中,使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更深刻、更积极地参与到高校的音乐教育活动中。在高校的音乐教学研究中鼓励学生研究、传播湖湘文化,积极拓展湖湘文化层面中的音乐内涵与价值,让学生在精神上得到启迪、陶冶,从而树立正确的音乐价值取向,指导后续的音乐专业学习,增强对音乐教育的亲切情感。

2.有效丰富了湖南高校音乐教育的艺术底蕴。湖湘文化作为历史文化的产物,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与深刻的关注研究价值,但是很多湖湘文化却隐匿在民间,等待着我们去发掘、探索。在这些湖湘文化中,我们也可以搜寻到音乐的影子,常见的花鼓戏、巴陵剧都是湖湘文化的内容,也是民族音乐的呈现,而这一切都为当地高校音乐教学指明了努力方向。在方向的指引下,我们不断的去挖掘、搜寻,弘扬传播当地的文化与音乐,做好高校音乐教学的拓展与延伸,不断丰富与完善了湖南高校音乐教学的艺术底蕴。

3.有效推动湖南高校音乐教育理念的创新完善。湖湘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是其传承与创新性,而这也恰好是湖南高校音乐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只有在不断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其“育人”导向的功能发挥,只有做好文化与当地民族音乐向音乐专业教学中的融入才能实现高校音乐教学理念的创新完善。一方面,湖湘文化与民族音乐为高校音乐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源,使高校音乐教学更加系统、丰富。另一方面,音乐教学为湖湘文化的传播与当地民族音乐的弘扬提供了便利,使当地的文化精髓更多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三、湖湘文化、民族音乐、协同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不足剖析

基于目前湖湘文化、民族音乐、协同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现状来说,其不足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湖湘文化教育融入力度的不足。只有不断强化湖湘文化、民族音乐中的音乐教学指导元素,才能真正实现三者的协同融合,建构起更加系统完善的教育融入机制。其二,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对湖湘文化及民族音乐关注意识较低。大部分学生不了解湖湘文化,更不熟悉当地的民族音乐,湖湘地域特色在其专业音乐课程学习中处于缺失阶段,使三者协同性差,学生对湖湘文化、民族音乐缺乏基本的关注研究意识。其三,湖湘文化、民族音乐与高校专业音乐教学存在结合上的错位。高校作为文化交流碰撞的综合体,应该为学生建构起开放性的知识交流平台,湖湘文化与民族音乐作为地域性特征的文化艺术形态,在与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结合时却发生了偏离与错位,多数高校的专业音乐教学忽视地域文化因素的教学指导作用,使其结合存在明显错位。

四、湖湘文化、民族音乐、协同高校音乐教学的策略分析

1.加强对湖湘文化及民族音乐的关注,凸显其高校音乐课程应用作用。从我国湖南各大高校音乐教学现状来看,音乐教学课程设置缺乏地方关注,往往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以西学为主,带有全盘西化的明显印记,使当地的民族音乐与民族文化始终处于劣势,本土音乐教学十分尴尬。要想打破现状必须从转变价值观念入手,在当地文化的关注引导下积极推动湖湘文化、民族音乐的课程融入,打破原有的单一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到多元的课程教学建构中,通过系统化的建构让学生在开展音乐学习时能抓住湖湘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审美意义,在文化与民族音乐的熏陶感染下茁壮健康成长。

2.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实践活动,发挥湖湘文化的音乐教学指导。高校音乐教学的实施推广必须与湖湘文化的传播与民族音乐的发掘结合起来,而湖湘文化的传播推广与民族音乐的资源发掘要求高校必须做好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与推广,在这方面,校园艺术社团是高校教学实践活动组织的主力。目前,我国湖南大多数高校都建立起形式多样的校园艺术社团,其借助文学艺术实践搭建了文化音乐交流的共享平台。艺术社团在校园文化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湖湘文化的熏陶感染下,在民族音乐的素材支持下,逐渐形成了以湖湘文化及民族音乐为主题的艺术类文化社团,使校园社团活动更加丰富多样,实现了文化的传播,也带动了音乐的创新。在艺术社团的不断努力下,完成了当地民族音乐素材的搜集与编写演唱,而这些带有湖湘文化特色并结合当地民族音乐优势的民间歌曲,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了当地文化,感受到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也使其成为当地文化高校音乐艺术展示的有效窗口,对当地的文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积极拓展湖湘文化的教育外延空间,实现湖湘文化与音乐教学同步。除了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实地采风等也是了解当地湖湘文化,丰富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寻求教学灵感与突破的有效手段。这些都为学生了解湖湘文化,参与当地民族音乐表演拓展了外延空间,成为湖湘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地采风使学生在实践考察的基础上,可以做好相关音乐素材的整理与编订,使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课堂生动丰富起来。学生不仅仅能在课堂理论学习中感受音乐魅力,更能借助第二教学课堂实现课外拓展,这对于湖湘文化的传播及民族音乐的创新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湖湘文化教育外延空间的合理拓展,湖湘文化民族音乐协同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得到统一,实现了三者同步。

4.积极举办以湖湘文化为主题的讲座,引导学生参与讲座做好音乐创新。湖湘文化的既定文化优势及民族音乐的独有历史底蕴为主题讲座的开展奠定了前期基础。因此在湖南等地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文化讲座的形式实现湖湘文化、民族音乐及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协同。通过前期的主题选择,讲座的精心策划,讲座的合理安排与布局,讲座的统筹协调,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学生在参与讲座的同时感受到湖湘文化、民族音乐与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密切关联性,从而感同身受,受到启发。通过定期举办该类型的讲座,鼓励音乐专业的学生就讲座主题进行研究讨论,积极探索音乐创新的有效方式与手段,实现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技能提升。

五、结束语

音乐作为常见的艺术展现形式,只有继承文化精髓,不断创新发展,才能实现价值,发挥魅力。伴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浪潮,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也备受关注,在学习西方音乐艺术理论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对地域性及本土、本国文化音乐的关注。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往往与地域文化、民族音乐存在密切关联,本文选取湖南地区的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以湖湘文化、民族音乐、协同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为研究方向,就其协同意义、协同现状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从理念关注、教学外延的拓展、实践活动的开展、艺术讲座的组织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协同方向与协同策略,为三者的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以期在新时期引导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实现新的突破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周玉屏.湖湘音乐融入地方高校声乐课程的可行性分析[J].北方音乐,2014,(04):176+182.

篇(11)

我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学习中感悟作品,感悟生活,其中,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一、以积极的情绪状态去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师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够营造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亲切、热情、平等的态度,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努力创造出一个轻松、民主、舒畅的学习气氛,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

首先教师要先进入角色,努力使教材描写的客观世界成为自己的主观感受,做到“身临其境”。只有教师自己先进入情境,才能在合适的时候把学生带入进去。

另外教师的语言要充满情感,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凭借语言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与教师一起进入充满情感的境界中。语文教师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师,不能单调地把知识传授下去,它需要老师有激情的语言,有精彩的点评和引导,需要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当师生的情感达到共鸣的时候,也是上课最有激情的时候,更是学生乐在其中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的激情作用。

还有就是教师的微笑很重要。课堂上老师的微笑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我们的课堂应该是轻松的,这种轻松不是任何一方的放任自流,而且老师营造的和谐氛围。语文课堂上,教师快乐、饱满的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学生再大,毕竟是孩子,他们会看老师的脸色而决定他们一节课的学习状态。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尽量微笑,这是我们上好这节课的前提。这种情绪是激发学生情感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而且运用起来非常灵活,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随时调整。

二、 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去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感情真挚、文质优美,蕴涵着丰富情感内容的名家名篇,教学中如能充分把握课文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深入理解课文语言文字中所传递的情和意,把作者寄予在文中的情感转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生动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文章中所描绘的景和物、人和事,所倾注的情和意,所阐发的道理,就会叩击学生的心灵,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

语文教材中,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生动有趣的故事,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中的这些情感因素,采用朗读引发、研读体味、情景再现、情境体验、背景穿插、烘托渲染等教学方法,以情导情,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发展情感。

三、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

第一,我们很多的文章都是文质精美的,朗读是最有效的手段,如何让学生读好,读出美来很关键,这时候我们可以作范读,用我们的的热情、积极,去带动学生,让他们也激扬起来,如《安塞腰鼓》一文,学生很难把文章的气势读出来,这时候老师的范读就很重要。这时候,我不但用自己的朗读去感染他们,还要使他们也激动起来,融入这个朗读“盛事”中来,只有这样,才能读出。

也可以借助音乐进行配乐朗诵,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进行美读,这时学生不但兴趣极高,而且能全身心的投入,在情感融入作品,这样对作品的理解会更深刻。

第二,课堂设计注意情境的创设。在《我爱我家》的综合活动中,用《吉祥三宝》的歌曲引入,创设了一个温馨的情境;找来自己小时候已经发黄的照片,引导学生讲述老照片的故事;拿来我录的儿子的歌曲,引导他们去发现自己家庭温馨的故事,平时不太注意的事例到了这里都是那么地感人,有的学生眼圈发红,有的眼含热泪,有的甚至泣不成声;结课时全班齐唱《常回家看看》将整个活动推向了。

第三,广泛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多媒体可以弥补我们语言表达苍白的部分。比如《黄河颂》一课,我们东北农村的学生根本没有看过黄河,对它只有地理课上单调的数字的感知,这时候让学生看黄河的视频,看着滔滔的黄河水,听着澎湃的流水声,感受着磅礴的气势,学生简直被震撼了,在这样的情境中,他们的情感已经融入其中,这是教师的语言所不能取代的。

四、以鼓励积极的评价去激励学生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不回答问题是因为不能确定自己是否能成功,怕出错被同学们笑话。其实,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也是让他们形成对学习的积极情感的一个重要方面。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时时学习的愿望。”因而,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会对学生学习产生巨大的动力。我在课堂上,凭我的观察和学生的表现,我鼓励不太说话的学生认真地读课文,然后表扬他音质好,有朗读潜质,增加他的自信;对比较内向的学生多做个别指导,并加以肯定性的评价,使他们对自己有一种成就感;激励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继续探索,加以赞许的表扬,效果都很明显。因此,积极性评价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了自信心,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

老师都说:现在的学生太缺少感动。其实不是他们不会感动,不是他们缺少情感,而是我们的教学缺少这种机制。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曾经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作为语文老师,要想教好学生,挖掘情感、促进感悟,是一条非常好的途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