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影视产业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关于“超大模式”的特征分析
“超大模式”的核心是实现“公司基地一体化,农民工人化”。其具体做法是:公司基地建设所需土地,由地方政府作为中介向农民租赁,租赁期一般与农民承包期相一致。通过土地有偿租赁的形式把农民的耕地经营权租赁给公司,这样基地相当于一个车间,农民相当于这个车间的工人。农民除了定期向“超大”收取租金外,还当起了超大产业的“产业工人”,不仅有效解决了结构调整中缺资金、缺技术、缺信息的困难,还避免了自然灾害风险、自主经营的市场风险及生产上的技术风险。
二、“超大模式”的效率评价
“超大模式”的实质是资金或技术所有者依赖土地经营权来实现三种要素的组合,它改变了土地经营主体,并且使土地的集中程度提高,具有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特征。从实践的结果来看,这种模式对改变农业的经营方式,迅速提高农业经营效益有明显的作用,但是更进一步从微观和宏观层面上来分析,我们不难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微观层面:企业内部存在过高的成本
“超大模式”实际上就是雇佣劳动的组织形式,而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雇佣劳动组织形式内部存在过高的成本。在农业生产中,劳动监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劳动者具有自身利益最大化倾向、机会主义和偷懒的动机,因此农业产业中的劳动与其他经济活动中的劳动一样,劳动本身并不是一个有效的投入,劳动的实际供给才是一个有效的投入。而在劳动者的劳动与劳动的最终成果缺乏之间联系的情况下,劳动的实际供给显然取决于劳动监督的有效性。然而,农业经营的分散性增加了劳动监督的困难。与集中的工业生产不同,农业生产散布于广阔的空间。因此农业生产受时空的影响,劳动监督极为不便。土地经营规模越大,所使用的劳动力越多,经营者与直接劳动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就越远,有效地组织劳动者并激励其努力劳动的难度也就越大。因此,随着企业投入精力的增多,劳动监督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二)宏观层面:
1.农民的利益难以得到真正有效的保障。据了解,很多农户与超大集团都没有签定过正式的书面合同,有关基本工资与效益工资的确定、劳动时间与劳动强度的安排都是口头承诺的。农户们的真正意愿没有得到反映,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公司于农户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二是公司与农户存在力量不对等的问题。正由于这两方面的客观差异存在,使得农户在与公司的谈判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公司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公司可以凭借自身的强势地位不与农户发生契约关系。由此农户便无法参与企业运作模式各方面的商讨中,使得自身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2.缺乏有效的劳动计量,降低农业生产效率。对任何经济活动来说,劳动者之所以有工作的积极性,是因为其每一份边际努力都能得到一份边际报酬。如果缺乏有效的劳动计量,就无法真正实现按劳付酬,劳动激励的作用势必大大减弱。在家庭经营模式中,由于每一个农户在自己经营的土地上的收入基本是该农户投入劳动的成果。劳动越多,劳动质量越高,农户所得就越多。农户的每一份边际努力都得到了一份边际报酬,并且闲暇与偷懒的社会成本内部化为劳动者的私人成本,从而产生最大的刺激激励。而“超大模式”的扩散有可能肢解许多家庭经营的农户。当这些农户作为农村社会经济的细胞,不再发挥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功能时,农业的生产效率将受到重大影响。
3.存在逐渐瓦解家庭经营制度的隐忧。土地集中规模经营虽然显露出一些优势,但公司凭借资本、信息和技术优势抢占农村土地。公司进入农村经营土地,虽然在名义上他们获得的仍然是土地的使用权,但由于价格低、面积大、期限长,他们事实上成为了这片土地的真正主宰。原土地上的主人变成了新土地主(公司)的雇工或“佃农”,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冲击了家庭经营制度的基础。事实上在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国家对公司进入农村经营土地都有较严格的限制,如美国很多州都制定了限制公司从事农业活动的立法。“超大模式”动摇了家庭经营制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所谓的农业产业经营,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龙头企业或各种中介组织的带动与连接,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等诸多环节连接为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多种形式的一体化经营,形成系统内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利益机制,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
在中央发出的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中就有如下表述:“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当是公司带动农户,而不是公司替代农户。为稳定农业、稳定农村,中央不提倡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和经营农户的承包地。地方也不要动员和组织城镇居民到农村租赁农户承包地。”因此,“超大模式”从根本上来说不利于“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不宜大力推广借鉴。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理想选择
农业产业化应始终坚持家庭经营为基础。家庭经营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为我国农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后随着农业劳动者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家庭经营规模会逐步扩大。但家庭经营制度不会改变,是长期存在的基本制度。同时,当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工农业生产率增长不平衡必定开始缩小。由于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制约,所以农业产业越进步,影响农业生产率增长的“自然界限就越退缩”,而社会因素的作用就越大。如今我国工业化已进入中期发展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正是产业进步的产物,急需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产业化的理想经营模式应是土地家庭经营+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随着农业过剩劳动力的转移,家庭经营仍然是农地经营主体,并通过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而兼容大规模经营的优势。这种方式的规模经营,其重点不是用行政手段集中农民的土地而是强化农户作为独立的商品者的地位,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一,规范和完善农户面临的不完全竞争的,不均衡的市场经营环境。
农户作为独立运作的农业企业,与其他行业的企业一样,都是根据市场给出的信息来经营。因此,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一定要把市场放在首位,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内在的,真正的龙头来看待。只有在完全竞争、均衡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参与者才能拥有交易的全部信息,才能将交易成本降到最低。在这种市场交换中,供求双方就会在均衡的买卖价格中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合理经营关系,农户与其他方面的最优化的经营关系通过市场买卖就能直接实现,农户不但能得到整个产业化流程甚至全社会的平均利润,而且在一定风险的压力下有竞争力的动力和约束。这时市场机制会调节社会的农产品需求,优化配置各种资源,从而改变农户的经营内容范围。
第二,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福建省安溪县产茶历史悠久,是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乌龙茶之乡”。改革开放以来,安溪县各级政府立足得见独厚的资源优势,围绕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目标,制定了茶业产业化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极富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为此,福建师范大学经济法律学院99级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李建建和何荣天两位老师的带领下于2000年7月3日至7月10日前往安溪县进行了实地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同学们听取了安溪县茶果局局长蔡健明,祥华、长坑、大坪、西坪等乡镇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报告和情况介绍,走访了12位当地茶农、茶商,5家当地较有规模的茶叶生产企业,召开数次小型座谈会,较为深入地了解了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的做法与成效,掌握了安溪茶业发展状况的第一手材料。本文是对这次调查情况和我们的思考做的初步总结。
一、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的做法和经验
安溪县地处闽中戴云山脉东南延伸部分,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多数为粉砂性的红壤、黄壤,土层深厚酸性强,属于亚热性气候带,太阳辐射强,热量充足。山高雾多,泉甘土赤,得天独厚的茶叶生产条件加之悠久的种茶历史,精湛的制茶工艺,优良的茶叶品种,孕育了茶业王国的“天之骄子“,使安溪成为“中国乌龙茶之乡”。
改革开放以后,在泉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安溪县委县政府贯彻中央、省、市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大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加强对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宏观调控,努力实现茶业产业化经营,主要做法与经验有4个方面:
1.以市场为导向采用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
农业产业化必须依托一定的载体——生产经营组织形式。适宜的组织形式是农业产业化顺利发展的基本保证。安溪县逐步打破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形成了多元化的组织形式:
①科技型企业十基地十农户型:大坪绿色食品工程有限公司是福建省首家集研究、生产、加工、销售高山绿色食品富硒乌龙茶为一体的股份合作有限公司。公司与所在地安溪大坪乡政府协作,与当地茶农合作,在千米海拔高山上建立了万亩绿色食品茶园基地,既是公司原料基地又是国家教育部食品工程研究中心的一个原料生产基地。
②同业工会十农户型:同业工会在政府部门的协助下,联合农户建设10万亩成片的铁观音基地和6万亩乌龙茶“绿色食品”基地,并指导茶农统一管理茶园,举办各种形式的茶叶促销宣传活动。
③收购站十农户型。安溪县和各乡镇都设有茶叶收购站或农贸市场,每逢“墟日“或茶季,茶农都会将毛茶运往收购站,直接与茶商进行买卖交易。随着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990年西坪镇已建成全省最大的乌龙茶交易市场——茶叶中心市场,长坑乡正在积极建设长坑茶叶市场,中国乌龙茶都——安溪全国茶叶批发市场也已竣工。收购站十农户型正在向专业市场十农户型转变。
2.围绕茶业产业化,培育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经营所依托的组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在其组织体内,必须建立起一个核心部门——龙头企业,以发挥其对生产、流通的组织管理与利益协调作用。龙头企业一头联系农户、生产,一头联系市场,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能否发挥龙头企业的组织协调功能,能否保证龙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是理顺产业化组织体内经济利益关系,推动农业产业化的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关键所在。安溪县现有茶叶精制加工企业400多家,国有、集体、三资、个体等经济成分并存,其中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上的已达50~60家。国有企业安溪茶厂在全县设立22个茶叶收购站,年收购毛茶5000多吨,加工销售带动农户2万多户。①众多不同规模的茶厂有效地调动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增效,茶农增收。
3.通过科技兴茶,促进了茶叶产业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育成熟,产品的竞争最终取决于它的科技含量,加大产品的科技含量,用先进的科技来培壮扶持主导产业,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安溪县提出“科技兴茶“的战略口号,各乡镇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科技培训班。如西坪镇邀请农科院和农学院以及县茶果局有关专家、教授、农艺师授课45场次,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88期,参加听课人数达到12350人次。安溪茶厂针对原有设备老化,不能适应新的生产要求的情况,投入大量资金,分期分批进行技术改造,引进高科技含量的设备、技术。如引进国内最先进的拣梗设备——电脑茶叶拣梗机来拣剔茶梗;斥资30多万元建立茶叶农残检验室和理化审评室;与厦门大学联手开发“乌龙茶水分自控系统”等。县政府与科研单位联合建立三大基地:与国家教育部食品工程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合作的国家产学研工程高技术产业化项目——高山无公害优质茶园;与省市县各级科研机构合作的可持续发展高优茶业系统调控应用技术及良种示范基地;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的富硒茶研究生产示范基地。
4.宏扬茶文化,健全市场流通服务体系。
占领市场是产业经营的命脉,农产品顺畅及时地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并实现其价值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之一。安溪县做足茶文章,宏扬茶文化,大力提高安溪茶的知名度并积极拓宽销售渠道。由茶叶行业工会协调,组织全县茶叶企业到国内外大中城市举办“茶王赛”,茶艺表演和茶叶产品展销会,开办茶艺馆,建立连锁店,并以举办“中国茶都(安溪)茶文化旅游节首届安溪铁观音”等活动形式来扩大品牌影响和市场。
二、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的成效与不足
安溪县茶业产业化经营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安溪县已连续三年被评为福建经济“十佳”县市。1999年,该县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值、财政收入分别比1990年增长6.63倍,7.3倍和6.34倍,年均递增率25.34%,26.51%和24.73%。②全县农业基础得到加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00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6.6亿元,比上年增长6.1%。③
从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来看,实施茶业产业化经营是巩固与发展茶业的可靠措施,也是提高茶业比较利益,实现茶业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有效途径。它实现了茶业生产市场化,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加快了全县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跃上了新台阶。
1.解决了市场与农户的衔接问题
农业产业化通过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可把分散的小农户有效有机地组织到主导产业、基地建设的整体系统之中。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使企业与农户,生产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提高了农户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而且使农民产前计划有指导,产中服务有保障,产后销售有渠道。通过一体化经营,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比较利益,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增强了抵灾抗险的能力。
2.立足地方优势,促进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形成地方特色产业
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全县农业经济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具体表现为:①立足本地优势,形成了以茶业为主导产业的农业经济结构。安溪茶业发展规模居于全省首位并在全国产茶县中居于前列,被省政府定为全省三个外贸茶叶出口基地县之一。现已有茶园25万亩,年产量1.35万吨,产值3亿元,加工、销售附加值6亿元,从事与茶相关行业人员60万左右,占全县人口的60%,④②主导产业带动型的产业化模式使农村经济格局逐步形成区域性产业群体。安溪从特色产业茶业入手带动了印刷业、交通运输业、加工业、机械工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产业群、产业链。③拓宽了农业的原有结构。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得农业超出了初级生产范围,拓展了其与非农产业的纵向和横向联系。横向上,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不同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新型伙伴和联盟关系,将商业与农业结合起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纵向上,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将农业与工业结合起来,可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农业效益。
3.建立了农产品销售网络,拓展了农产品市场
农业产业化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促进了农产品销售的专业化,起到了农户与市场的衔接作用,对于农产品市场的开拓有显著功效。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使得其茶业销售网络在90年代初步形成并日益扩大。安溪茶叶主要内销往本省的漳州、厦门、泉州地区,广东的潮汕地区,以及台湾、香港地区。外销集中在东南亚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和东亚的日本,每年为国家创汇2000多万美元。目前,正在进一步开拓美国、欧洲、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市场。
农业产业化是在农业专业化高度发展,农业实现高度分工协作的基础上产生的。而当前我国农业专业化总体水平不高,市场体制和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各种经济成份和社会组织形式的利益关系还不协调,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农业产业经经营形式还较为少见。安溪茶业是1985年茶叶经营体制改革后才真正迅速发展起来的,产业化的提出更是才短短几年时间,所以几年来虽取得很好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如龙头企业实力不够强,名牌战略实施不力等不少困难与问题。仍需当地政府、农户、企业团结协作不断努力。
三、安溪茶业产业化实践的启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各项政策、制度及环境的巨大变革,加上信息科学技术的普及,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无疑会加快。安溪县以其特色产业——茶业为主导产业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形成自己的特色经济。此次的安溪之行,引起了同学们对于如何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也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1.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
在当前我国农村基础上,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通过合适的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吸引分散的农户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流通等部门结合起来,形成农业产供销、产加销的一体化经营利益共同体。根据农业各产业特点,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因产业制宜,选择恰当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可以采取相对松散型的联结方式,如“公司十农户”、“工厂十农户”型,这种模式比较适应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在这种形式中,公司与农户之间仅是一种简单的契约性商品买卖关系。可采用紧密型联结方式,这种方式往往带有专业合作性质,通过利润纽带或产权纽带(如股份制)等形式把企业和农户,把产供销、农工贸联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企业是生产经营的决策者、实施者,负责生产经营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并向农户提供农用生产资料和负责产品的加工销售,农户则按企业的要求生产,成为产业化中的“原料车间”,参与企业的最后利润分配。在发达地区,及有较大规模的龙头企业的地方往往采用这种形式。这样做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也可采用半松散半紧密型的联结方式,由企业与农户共同建立生产基地,企业负责提供种苗、技术、销售等服务,农民负责基地的生产管理,双方一般签有协议成合同,企业按保护价收购,使农户利润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这种形式比较适合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水平,畜牧业、水产养殖业、部分经济作物种植业都可采用此形式。
2.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十分重视对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龙头企业是关键环节。那些大(规模大、带动面大)、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多(多种所有制、多种形式),基础雄厚、辐射面广、劳动生产率高的农产品加工、销售和科技开发等企业,往往能带动一种或几种农产品的综合开发。龙头企业的强弱和牵动能力大小,直接影响产业化经营的规模与成效。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必须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形成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政策金融,互相配合、分工合作的新型农村金融体制,增强农村金融机构为农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服务的功能。要切实采取措施鼓励农村金融机构为龙头企业提供贷款,建立农业产业化贷款担保基金,为龙头企业的贷款提供担保;可以利用证券市场融资功能,将现有的一批已形成一定规模,效益良好、具有发展前景的农业企业推向股票市场,利用股票上市所募集的巨额资金,进行多种样式的农业产业化开发。政府应当在税收、土地使用、市场准入、财政贴息贷款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3.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当重视品牌战略,积极扩大出口
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日益临近,中国农产品将面临国际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同时也面临着一次难得的机遇。要把握好机遇,迎接挑战,必须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十分重视品牌战略的实施。当今世界商品消费已进入品牌消费阶段,品牌是致胜之本。培育品牌,实施名牌战略是农业产业化的迫切任务。实施名牌战略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有特色、杜绝以次充好,树立良好的质量形象,它既是保证产品质量,建立企业信誉的一种措施,又是拓展市场,推动企业发展的一种手段,也是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办法。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只有树立具有特色的名牌,加强宣传,扩大经营规模,才能成为左右国内市场和占领国际市场的巨头。
4.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当重视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进步,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提高农产品品质,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其次,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结构的不断升级换代,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再次,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生产能力和加工水平,提高劳动生产力、扩大加工规模,带动农业生产上规模、上档次;最后,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不断改良农业产品品种,调整农产品结构,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提高农业比较利益,提高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实现农业的科学技术进步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①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开发工作,鼓励上规模的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协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②加强现代农业良种开发推广工作,与农科院所、农业院校建立协作关系,引进名优特水果、蔬菜和粮食品种,建设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养殖、水产养殖、花卉栽培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推动农业技术进步。③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要通过农业技术人员的“有偿承包”等形式,调动农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使农业技术推广落到实处。④加强农业适用技术开发推广工作,适应市场细分化的需要,加强农产品新品种和加工业的适用技术开发推广,着重发展市场潜力大、加工增值多的产品、运用技术,并向方便化、工程化、功能化、专用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5.农业产业化经营要重视发挥政府作用
政府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同时,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也是政府职能转化的过程。政府应当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制定完善相关的扶持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做好产业发展规划,维持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以保证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其次,政府要站在大市场、大流通的高度,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组建起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市场信息网络,及时捕捉复杂多变的市场信息,为分散的农民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服务保障。再次,地方政府要做好农业产业化的招商引资、产品展销、技术引进等服务工作,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还要正确处理政府行为与农户(企业)自主经营的关系。农业产业化要真正面向市场,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要求安排生产,保持生产与市场的动态一致性,就必须避免政府代替农民(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避免政府干预过多,包揽过多。此外,规范政府行为,切实制止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等“三乱”行为,真正减轻农民(企业)负担,也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条件。
注释:
①④安溪县茶果局:《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福建省安溪县安溪乌龙茶简介》。
②《2000年福建年鉴》第340页。
③《2000年福建年鉴》第177页。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征、李建平、郭铁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纲领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2.杜梅萍:“九五”留给“十五”的最大课题——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前线》2000.4。
3.谭静:农业产业化研究进展综述,《中国农业经济》1996.10。
4.董雅珍: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我国农业现代化,《江淮论坛》1996.6。
5.张开华:试论农业产业化的一般规律及政策导向,《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7.6。
6.王书芳:农业产业化:又一次经营制度的创新,《探索与争鸣》1997.11。
7.陈昭峰: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制约因素研究,《调研世界》1998.2。
8.李刚、赵华安、李新香、阎方台:加快培育高素质经营型农民的若干问题,《农业经济问题》2000.7。
9.沈筱敏:我国传统农业的分化与现代农业的成长,《农业经济问题》2000.4。
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的关键,以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为基础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制的有效途径[1-2]。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牧业生产经营体制不断创新,出现了从最初的“养殖户+经销商”到“养殖户+企业”“养殖户+合作社”等产业化经营模式,但这些经营模式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弊端。最终出现了“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以合作社为依托,联合农业生产类型相同或相近的家庭农场组成利益共同体,开展农业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和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是现行分散家庭经营制度和传统经营模式基础上的制度创新。
1“家庭农场+合作社”经营模式产生的背景分析
畜牧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养殖水平低,规模小,主要采用现金采购饲养和自行销售的模式。这种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养殖模式特点是市场风险小,养殖风险小,但销售难度大,养殖水平低,养殖成本较高。到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经销商,他们开拓市场,垫付资金,形成了“经销商+养殖户”的经营模式,该模式市场风险大,养殖户利润没保证,不利于养殖业发展。21世纪初,龙头企业、合作社开始出现,并且出现了“企业+养殖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公司保价回收,降低了养殖户的市场风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养殖户进入市场的交易费用,维护了养殖户的部分利益,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壮大了养殖队伍。但养殖户始终处于产业化链条的“产中”位置,实力和地位无法与处于产前和产后公司相抗衡,难以形成平等的利益共同体。互助合作、改变弱势地位的内在要求驱使养殖户联合起来建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并且通过“合作社+养殖户”模式将养殖户与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内化为与合作社的交易,由合作社组织养殖户进行有序养殖、畜牧业投入品的购买和畜产品的加工销售,增强了养殖户的话语权,合作社成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最佳载体。养殖业虽已进入稳定发展期,但仍然受到资金、技术、销售渠道、管理经验等各个方面的制约,当遭遇价格波动和疫病流行等重大因素影响时,散养户便成为风险的最大承担者。如何降低养殖风险,也就是如何提高生产力、降低养殖成本[3],已经是摆在养殖业面前的最大困难。这就需要从改善养殖条件、提高养殖水平、提高机械化水平、改进品种、完善服务体系、增加个体养殖量等方面入手。最终导致养殖业进入变革期,产生了“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在该经营模式中,合作社帮助一部分优秀社员进行“标准化、机械化、规模化、信息化”一系列改造,通过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等手段,提高农户收入,增强规避风险的能力[4]。
2“合作社+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概念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商品化程度高,更注重实现标准化、机械化、规模化、信息化,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社是劳动群众自愿联合起来进行合作生产、合作经营所建立的一种合作组织形式。“家庭农场+合作社”是一种以合作社为依托,农业生产类型相同或类似的家庭农场在自愿基础上组成利益共同体的制度安排,通过市场信息资源共享,农技农机统一安排使用,在农产品的产、加、销各个阶段为社员提供包括资金、技术、生产资料、销售渠道等社会化服务[5-6]。
3“家庭农场+合作社”的4种模式
3.1“家庭农场+合作社+公司”模式
公司根据市场需求与合作社签订契约,合作社按照契约规定的品种、数量、质量组织家庭农场生产。畜产品由合作社初验、收购,而后由公司进行加工和销售。家庭农场以合作社为依托,与公司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增强了家庭农场与公司的谈判地位,有效约束公司的机会主义行为,确保畜产品的价格和销路。
3.2“家庭农场+合作社+超市”模式
合作社与超市建立供求关系,保证超市的货源供应,由合作社统一品牌和标准化生产服务,建立畜产品可追溯机制,家庭农场根据订单由合作社组织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产生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7]。
3.3“家庭农场+合作社+直销”模式
合作社与学校、企业食堂、餐饮等企业签订供货合同,通过该方式将畜产品直接销到消费者手中,缩短了由“养殖场”到“餐桌”的距离,节约了成本。
3.4“家庭农场+合作社+合作社自办加工企业”模式
这是4种经营模式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模式,以合作社为产业化经营的主导力量,对农业产业链各环节进行统一经营管理,合作社对社员生产的畜产品自行加工销售,组织稳定性和合作性增强,内部成员利益高度一致。
4“家庭农场+合作社”经营模式的机遇
“家庭农场+合作社”经营模式必然通过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技术,使传统养殖过程发生转型升级,扩大养殖规模,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养殖效率,实现社员收入倍增。一是以互联网信息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力不可估量,它能够改造传统畜牧业,使畜牧业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生产,在节省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员流动带来疫病传播的风险,提高畜产品质量。通过互联网不但可以建立养殖服务平台,为养殖户提供技术、销售等各方面的服务,还可以建立金融体系,为养殖户提供资金支持[8]。二是以现代生物科技实现农户养殖技术创新。通过开发引进新品种、加强免疫接种、完善技术服务体系、研究完善的饲料配方、研究和推广新的养殖技术等手段提高生产效率。
5畜牧业“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的社会效益分析
5.1经济效益在“家庭农场+合作社”的经营模式中,家庭农场从事专业化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负责提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有利于生产要素在更广阔的空间内实现优化组合。1个家庭农场一次性投资100万元,建设4000m2养殖场,年出栏30万羽肉鸡,年产值500万元,年利润60万元,2年就可收回投资。有利于一部分社员在当地找到投资方向,实现自我价值。5.2节约养殖资源、保障粮食安全肉鸡养殖是目前粮食转换食用蛋白比例最高的畜禽养殖品种,大力推进肉鸡养殖,是增加人均蛋白提供、节约粮食资源、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生产效率高,可以有效降低料肉比,提高粮食利用率,从而减少粮食浪费,节约资源,保障粮食安全。5.3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养殖技术水平较高,能严格执行肉鸡防疫、休药期等制度,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强,降低了肉鸡疾病发生的可能,减少了兽药的使用,降低了畜产品的兽药残留,最终保障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5.4生态效益“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对培育主导农业产业,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地区养殖业全面走向规模化、高效化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养殖业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
关键词:影视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链;发展对策
一、影视文化创意产业链
影视文化创意产业链主要包括内容创意`设计制作和营销服务三大部分,影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型创意的产业,包含文化创新和技术创新两大板块,成熟的影视文化产业链条不仅能为社会创造可观的物质财富也会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财富,因此完善的影视文化创意产业是当今文化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支。
(一)影视创意内容产业
1、增强文化原创力。改善我国目前影视文化创意产业链的状况需要激活产业的上游——影视创意内容产业,创意内容是影视产业中的主导产业,只有创意性内容能够吸引住观众才有可能实现中下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增强文化原创力是创意内容重要的来源。弗罗里达指出创意现在成为竞争优势的决定性来源。1990年25岁的英国姑娘罗琳在等待火车的过程中她那活跃的文学创意却波涛起伏,酝酿许久的一个个灵感像闪电般划破脑海。哈利波特,一个带着眼镜的小巫师,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等一个个奇妙的创意像奔涌的河流在她的脑海中翻腾。2005年,罗琳变成了英国的富婆,其个人财富早已超过2亿富多英镑,哈利波特也从一个顽皮的文学人物变成了让全世界风靡的艺术偶像,根据罗琳作品改编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已上映7部,而且均进入全球票房排行榜的20强,哈利波特的魅力跨越国际年龄甚至语言的障碍且牢牢抓住世界各地哈迷的心,激发他们无限的想象力。哈利波特系列作为一种文化创意产品其最宝贵的价值就是罗琳的文化原创力,她巧妙的开发巫师与魔法的文化资源而且罗琳还是在千百年来人类巫师和魔法传统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做到独特的创意。《哈利波特》能够成为强大的产业链带动系列产业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利益就是基于罗琳的文化原创力。
2、加强自主产权的保护与利用。当前我国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尚未能够把文化创意理念与我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打造出自己的文化品牌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本土化。比如:美国迪士尼公司于中国的花木兰故事问题材而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这部影片在全球循环上映总收入达3亿美元,成为迪士尼利润最高的影片,,《花木兰》仍然保留着中国传奇的基本故事情节,因此我国应该注重本国文化资源的利用,加强自主产权的保护与利用。另外美国拍摄的动画片《功夫熊猫》,功夫和熊猫都是中国独有的,而且影片中的建筑食物等都代表着中国文化却被美国拿来利用,并为美国赚取了巨大利润,因此在发展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要注重本土化保护,并将其打造成文化品牌。
3、注重我国文化资源的利用。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以及现实生活题材都可以是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内容的来源。例如:《画皮》就是根据中国民间故事被搬上荧幕的,《雍正王朝》等根据中国历史所拍的电视节目让历史重现在观众的面前,《南京南京》把日本侵略的历史搬上荧幕,提醒观众勿忘国耻。
(二) 影视设计制作产业
1、影视设计制作阶段以影视内容创意为依据,它包括具体拍摄后期制作以及版本的最终定型的整个过程,在电影发展史上影视产业不仅需要文化的创新也离不开技术的创新。例如:像《玩具总动员》是一部拥有全电脑化的动感画面。
2、在后期制作及版本定型过程中不仅有影视作品的创新,衍生产品的制作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它来源于创意内容并以游戏、小说、玩具、图书、会展、旅游等不同形式呈现出来,提供更多的财富,满足大众需求。
二、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策
1、创造新颖优越的创作环境,挖掘文化创意资源发挥原创能力。内容创新是影视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这决定了影视产业能否衍生发展,创意资源的获得需要培养引进创意人才,提高整体的创意水平
2、促进高新技术的积极研发和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多媒体数字电影是影视产业发展的趋势,数字电影的发展与影视技术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影视技术的研发和引进现在尤为重要。
3、整合区域空间布局形成影视产业集群,能够集合影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使得技术研发、产品提供不与市场需求脱轨。
4、提供完善合理的社会营销服务环境。人性化的服务环境不仅仅能够赚取额外的利润,而且能够扩大品牌的影响力。(作者单位:临沂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债务融资风险防范
债务融资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之一。通过债务融资,不仅可以解决企业经营资金的问题,而且可以使企业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但债务融资是一把双刃剑,在满足企业对资金需求,带来财务效益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风险,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财务危机,面临破产。因此,如何正确认识企业债务融资,并建立风险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债务融资的涵义
企业债务融资风险产生于企业的债务融资行为。企业债务融资是指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商业信用等方式筹集企业所需资金的行为。
债务融资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企业来说有利有弊。债务融资给企业带来的好处主要包括:(1)有效降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主要体现在债务融资率的资金成本低于权益资本筹资的资金成本,以及企业通过债务融资可以使实际负担的债务利息低于其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2)给投资者带来“财务杠杆效应”。即当企业资产总收益率大于债务融资利率时,债务融资可以提高投资者的收益率。(3)可以迅速筹集资金,弥补企业内部资金不足。债务融资相对于其它融资方式来说,手续较为简单,资金到位也比较快,可以迅速解决企业资金困难。(4)有利于企业控制权的保持。债务融资不具有股权稀释的作用,通常债务人无权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对企业经营活动不具有表决权,也无对企业利润和留存收益的享有权,有利于保持现有股东控制企业的能力。
债务融资的缺点主要包括:(1)增加企业的支付风险。企业进行债务融资必须保证投资收益高于资金成本,否则,将出现收不抵支甚至会发生亏损。(2)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影响资金的周转。表现在企业债务融资的利息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同时,如果债务融资还款期限比较集中的话,短期内企业必须筹集巨额资金还债,这会影响当期企业资金的周转和使用。(3)过度负债会降低企业的再筹资能力,甚至会危及到企业的生存能力。企业一旦债务过度,会使筹资风险急剧增大,任何一个企业经营上的问题,都会导致企业进行债务清偿,甚至破产倒闭。(4)长期债务融资一般具有使用和时间上的限制。在长期借款的筹资方式下,银行为保证贷款的安全性,对借款的使用附加了很多约束性条款,这些条款在一定意义上限制了企业自主调配与运用资金的功能。
二、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的成因分析
债务融资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以及企业在日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偿付风险。债务融资风险产生于企业债务融资行为,其成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者对债务融资风险认识不充分。债务融资风险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融资过程中所造成的风险;二是日后的偿付风险。从目前来看,企业管理层十分注重融资过程中所造成的风险,关注能否筹集到资金、筹集到多少资金、筹集资金的条件是什么,但对于筹集到的债务资金如何利用、日后如何偿还、怎样偿还缺乏较为详细和成熟的考虑。投资项目一开始和中途变更的情况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经常出现,投资决策失误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2.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投资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如果决策失误项目失败或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很快建成并形成生产能力,无法尽快地收回资金来偿还本息,就会使企业承受巨大的财务危机。但是,由于决策失误而导致财务危机的案例却经常发生。“秦池”、“飞龙”等企业失败几乎都由于“投资失败”。
3.市场利率和汇率的变动。企业在筹措资金时,可能面临利率或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利率和汇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资金成本的大小。近几年,由于国家实行“双紧”政策,即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货币的供给量萎缩,贷款的利息率不断提高,这也使得企业所负担的经营成本提高。同样,国际货币市场汇率的变动也给企业带来了外币的收付风险。
4.银行对企业的债务监督不充分。我国企业的高负债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这种高负债并没有发挥债权的治理作用,它不但没有能有效地激励和约束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反而扭曲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我国对银企关系的制度设计以防范金融风险为主,由此导致了认识的偏差,认为银行对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督只能以外部监督为主,银行参与公司内部会引起更大的金融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仅仅是一种消极的心态参与公司治理。所以说我国银行债务对企业的约束是软性的。
5.制度不健全。由于我国现行的融资制度仍然没有完全的市场化,大部分银行和上市公司都是国家控股,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一些银行受国家的干预,其贷款决策具有一定的行政性,由于国家参与了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融资契约关系的建立,导致国有企业具有内在的高负债动机。同时,对于经营管理者来说,由于经营成功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好处,经营失败,自己却不会损失许多,因此,在企业经营时,往往喜欢冒巨大的风险。
三、防范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的策略
1.树立正确的债务融资风险意识。企业树立正确的债务融资风险意识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要树立企业独立承担风险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将越加分明,再依靠政府支持和帮助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小,因此,企业首先要有独立承当风险意识。另一方面,对于债务融资不仅要考虑融资过程中所造成的风险,更要考虑日后的偿付风险。事实上,日后的偿付风险才是企业债务风险考虑的重点。
2.优化企业的债务融资行为。企业应确定适度的负债比率、保持合理的负债结构和债务期限结构。企业适度负债经营是指企业的负债比例要与企业的具体情况相适应,实现风险与报酬的最优组合。对于不同规模和不同性质的企业来说,选择债务融资的比例不一样,对一些生产经营好,产品适销对路,资金周转快的企业,负债比例可以适当高些,负债比例就可以高些;相反,对于经营情况不是很理想的企业其比例就要低些,否则就会使企业在原来商业风险的基础上,又增加筹资风险。我国企业目前的负债比例高,为了缓解外界的压力,应该降低资产负债比例。同样,企业还应对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和债务偿还期限进行合理的安排,防止企业日后经营过程中的本金和利息的偿付风险。
3.充分考虑市场利率、汇率走势,做出相应的筹资安排。针对由于利率变动带来的筹资风险,企业必须深入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时期及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正确把握未来利率走向。当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或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应尽量少筹资,对必须筹措的资金,应尽量采取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当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但应避免筹资过度。当筹资不利时,应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措经营急需的短期资金。当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根据资金需求量筹措长期资金,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来保持较低的资金成本。同样,对于筹资外币资金带来的风险,应着重预测和分析汇价变动的趋势,制定外汇风险管理策略,通过其内在规律掌握汇率变动发展的趋势,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筹资风险。如筹集美元之类的外汇资金要尽量减少,因为相对于人民币而言其贬值日益明显,否则将产生更多的外汇损失。
4.考虑银行参与制度。要使银行对企业的监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可以考虑建立银行参与制度,将银行纳入企业的管理层,从而提高银行对公司的治理。同样,站在银行角度也要加强对贷款资金的适时监控制度,把制度重点放在加强主办银行对借款企业的外部监控上。例如对负债比例较高的公司,主动要求自己作为主要的债权人列席公司的重要会议,使其尽可能充分地获取关于企业经营和投资决策的信息,实现较好的风险控制,以防止不良债权的产生。
四、总结
债务融资既是一项财务策略,更是一种筹资战略。企业在考虑债务融资时,不仅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考虑融资规模、融资方式和还款期限等,更要认识和考虑债务融资所带来的风险。企业只有在正确认识债务融资风险的基础上,及时制定和严格执行有效的债务融资风险防范对策,使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充分发挥债务融资的最佳作用,并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鄂秀丽,季小杰.财务风险的控制方法.财务与会计,2005(7)
2.郭燕枝.试比较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3(1)
3.胡玉明.中国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制度性分析.经济评论,200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近期所协调的某电力公司财产损失涉外保险索赔的案例中发现,该公司在财产索赔过程中,缺乏相关保险法律事务应对机制,从程序上和具体应对措施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理赔时间延误,财产损失金额增加,难以获得及时和应有的赔偿,并影响正常的电力生产经营。以下就该电力公司涉外保险索赔案例进行实证分析。
一、该案背景概述
2006年8月中旬某日夜间,我国东部沿海某电力公司一根运行中的位于海底130米深处的35kV海底电缆,因某外国国籍的一艘17万吨货轮走锚而被拖拽断裂,导致由该海底电缆输送电力的区域供电中断,对该区域的正常生产经营和居民生活产生严重影响。该电力公司当日即向当地海事管理部门报案,海事管理部门依法临时扣留了肇事船舶,后经该船舶投保的国外保险公司驻我国机构的赔偿担保后解除扣压。
8月下旬,该电力公司向国外保险公司驻我国的机构提出具体的索赔要求:电缆断裂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金额约人民币500万元,并提供了初步的更换电缆方案。9月中旬,被损电缆残余部分打捞出水,施工人员对断头部位作简单封头后,存放于打捞工程船上。
该保险公司的国内机构对索赔的项目和金额进行了审核,但尚未作出最终理赔回复之前,该电力公司基于地方政府对供电中断区域恢复供电的要求,于2006年9月底,自行修复连接了被损电缆,经简单测试后放入海底。10月1日通电后立即断路。次日,电力公司又将断路的电缆打捞出水,重新修复连接,经测试后再次放入海底,以仅达正常供电负荷30%的能力维持供电。
两次打捞、修复连接电缆和敷设电缆发生的费用约人民币400万元。据此,该电力公司向保险机构追加索赔项目,合计索赔金额增加至约900万元。
二、该案索赔程序和应对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1.更换费用报价不实。按正常的海底电缆更换修复和敷设施工工序:
海底电缆更换修复总费用=电缆直接材料费+施工工程费+施工间接费+税金-原被损电缆回收的残余价值
其中施工工程费中包含一次对被损电缆的打捞费用和一次新电缆的敷设费用,电缆直接材料费占此次更换修复总费用的绝大部分比率。
该电力公司提出的索赔方案中,电缆直接材料费的价格没有以准确的现行市价为依据,长度上也明显超过实际所需;施工工程费存在明显的重复计算项目;对被损电缆的残余价值亦未作计算和扣除;索赔方案中对电缆供电中断的电量损失计算,在价格和时间上均缺乏合理的依据。
2.海底电缆修复连接违规,损失扩大。对保险事故后发生的施救或修复费用,其合理的前提是使保险事故造成的损失不致于扩大,且施救费用不能超过减少损失的金额。
电力公司在第一时间提出的索赔方案中,已明确表示被损海底电缆无法修复而必须更换,其合理的费用计算应如上节公式所列。但在9月底,电力公司未预先通知该保险公司的机构的情况下,两次修复连接被损电缆,致使多项费用重复发生和不必要发生。且该电力公司既缺乏海底电缆修复连接必需的专用设备,也不具备修复连接海底电缆的专门技术,电缆连接后又未按相应的技术标准进行测试。这样导致第一次修复连接后通电断路;第二次也只能以正常负荷30%的低负荷临时运行的后果;更为严重的是,因未能事先告知该保险公司的机构,进行修复连接的必要性难以获得其支持;由此而产生的约400万元费用,也难以获得赔偿。
3.索赔证据不充分且相互矛盾。保险理赔和索赔事项中,事件所发生的损失及为减少损失所发生的必要费用,均应有确切的原始凭证或支持证据,才可能获得保险公司的认可。该电力公司对相关的损失和发生的必要费用所提供的证据并不充分。对占修复成本主要部分的更换材料——电缆的报价依据不足,并互相矛盾。在第一个索赔方案中,该电力公司提出:价格应以电缆生产商的投标价为依据;但事发后半年多,该电力公司仍未能给出生产商的确切投标价。在此后提出的追加索赔方案中,对修复连接电缆时所采用的部分同规格电缆,又提供了开具增值税发票的市场价格,意味着该电缆可以直接从市场上采购。这显然与第一个索赔方案提出的按投标价定价矛盾,使保险公司方对该电缆的真实价格产生疑问。
对未预先通知保险公司境内机构的情况下,两次修复连接被损电缆的动因,该电力公司表示系迫于地方政府相关方面要求恢复供电的压力而为,但不能提供相关政府管理机构的正式文件支持这一说法。
对通电后电缆以低负荷运行的情况,电力公司最初也没有提供该电缆正常运行时,以往年度同时段的实际负荷资料以供对比,未能形成有说服力的证据链。因此,该索赔案如果协调不成而进入司法程序后,证据不足和互相矛盾,会对提出索赔证据的电力公司方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
4.索赔工作人员配备不当且言行不够慎重。协调索赔的过程中发现,尽管该电力公司在索赔工作中配备了较多的人员,但对保险索赔的法律规定、相关的程序和电缆修复施工的技术显得生疏,无法准确回答简单的程序和技术方面的问题,应对乏力。个别人员的不当言行,反而为索赔提供了反面证词。如一位电缆敷设施工的现场负责人随口说,这种电缆寿命大概是10年(该电缆已投入使用4年多时间),此话恰好被境外保险公司国内机构的工作人员在现场听到,提出按10年寿命计算,该电缆的折旧已提取了40%,即其价值在事故发生前已回收了40%。按此说法,被损电缆难以获得足额的赔偿。(同类规格和技术标准的海底电缆,国外的寿命是30年~40年,该公司的会计记录中按20年计提折旧。)
该电力公司委托的律师,对电力生产和运行业务并不了解,并极力主张走司法程序,通过诉讼解决该案。在协调的过程中,未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5.未能与国内保险公司协调一致。该公司被损海底电缆,是向国内保险公司投了一定保险额的。当海损事故发生后,理应首先向国内保险公司索赔,再由其根据赔偿金额和责任向肇事方投保的国外保险公司索赔;如果从国内保险公司处所获赔偿不足,可同时向肇事方投保公司索赔。但在本案例中,电力公司从一开始就直接向肇事方投保的国外保险公司索赔,使其所投保的国内保险公司置身于事外。尽管在多次协调过程中,该国内保险公司也派员参与,但其始终处于旁观地位,未能以其专业能力为电力公司索赔提供合理且有力的支持。
三、建设企业财产损失索赔应对机制的思考
为了满足市场经济环境下财产被损时的索赔需要,企业有必要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应对机制,防范和降低经营风险。以便在财产遭受损失时,提高保险索赔效率,获得足额的经济补偿,并加快索赔进程,避免和减少间接损失。
1.建立财产损失索赔的应对组织。该电力公司应以自身的法律事务人员为主,结合与所发生的损失事项相关的内部技术人员,组成财产索赔的工作机构,必要时聘请外部专业机构和技术人员参与。财产损失事项发生后,始终能按合法、合理的正确方向和进程开展索赔工作。
应及时与保险公司及其机构联络沟通,对电力行业承担的社会职能作出充分详细的解释,取得对方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电力公司在事项发生后,应积极与政府管理部门、电力大用户及公众媒体进行沟通,及时通报相关信息,取得谅解和支持,减轻和消除不必要的压力,避免由此而产生的盲目施救行为,以减少额外的损失和过高的费用支付。
工作机构的人员对外的观点和信息披露应事先形成一致,尽可能由指定的专人对外公司的正式态度和意见,避免发表互相矛盾的表态和言论。
在专业技术方面,如果本公司人员不足以胜任时,应从专业机构、科研院所和设备制造方聘请相关人员,充实索赔机构,提高应对能力。
2.积极搜集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财产损失事项发生后,从向保险公司报案的第一时间起,直至索赔工作完成的整个过程中,注意搜集和提供客观、真实和充分的证据。提供的证据要相互印证,相互支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体现充分的证明力。
具体的证据包括:财产损失的直接证据:如被损实物的照片、录像;直接目击证人及其证言或录音;损失事项报案时的官方记录和肇事方的陈述记录等。财产损失的间接证据:如媒体的报道;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文件;对电力用户的损失赔偿证据等。被损财产的价值记录:包括财产的购置、建造时的合同和原始凭证;会计帐务处理记录,如原值、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和累计折旧额;被损财产正常运行和使用时的技术参数资料及被损坏后的技术参数资料,以供分析对比。被损财产施救证据:如施救工作的必要性证据;施救过程发生的人员、设备和物料消耗价值证据。(注意:施救费用总和不能大于财产实际价值)被损财产重置成本资料:包括设备招投标合同价格;主要的原材料市场价格;施工工程量预算资料和税收资料;特殊施工设备租赁合同和价格资料等。对被损财产价值索赔标的,要依据所掌握的资料客观、正确地计算。必要时,可以委托独立的社会中介机构估价,借助社会中介机构的专业能力,客观公正地确定实际损失额。
3.严格遵循财产保险理赔的程序。财产损失事项发生后,电力企业应在第一时间向政府管理部门报案和立案,及时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要求。立案和索赔均以书面形式提出,并取得书面的确认文件。
除了涉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抢救措施之外,为减少损失或避免损失的进一步扩大而采取必要的施救措施时,必须严密设计施救方案,严格论证其可行性,控制其成本费用,并且必须事先取得保险公司及其机构的书面确认。施救方案完成后,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本案例中,如果不是仓促进行被损电缆的连接修复,而是敷设一条小容量电缆作为应急,以满足急需部分的供电负荷,其代价要比修复小得多,可靠性却要高得多,其理由和发生的费用也较易被保险公司接受。而且当被损电缆索赔完成并完全修复后,该小容量电缆还可作为今后检修停电时或用电负荷临时增大时的备用线路。如果被损财产已向国内保险公司投保,则应首先向国内保险公司索赔,借助保险公司的理赔力量,向造成直接损坏的肇事侵权方提出赔偿,这样比电力公司单独直接向肇事侵权方索赔有利得多。
4.以协商方式解决为主加快索赔进程。财产损失事项发生后,要本着合法、有利、有理、有节,通过协商快速解决的原则进行索赔工作。协商过程中,对财产损失证据的严密性要求相对较低,有些事项的细节,通过有效沟通和解释能取得谅解,迅速达成一致意见。一旦进入司法程序,则对证据的严密性要求要强得多,提出证据的工作量会相应增加,时间会拖延。而且,进入司法程序之后,法院一般也是先进行调解,调解协商不成,才进行司法审理,司法程序比单一调解协商要冗长得多。
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当事人的过失或不当行为对另一方造成财产损失的事项可能会经常发生。其索赔和理赔的过程应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这样企业可以避免在这一过程中投入过多的甚至是不必要的精力,缩短索赔进程,提高索赔效率。电力公司在财产损失索赔过程中要积极应对,提供充分、完整的证据,提出合理的索赔标的,并避免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要求,使其财产损失部分顺利得到补偿,能够迅速恢复正常营运,从而保障社会经济运行的电力能源供应。
参考文献:
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结构作为群内经济社会主体关系的外在表征,是影响集群网络特征以及群内主体产出水平的重要因素,与集群的生命力息息相关;集群风险的产生既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更受集群内企业网络组织结构的制约,不同的集群网络组织结构决定了集群的不同抗风险能力。因此,基于集群网络组织结构的视角,研究产业集群的风险问题,已经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
1网络组织理论
网络组织理论认为市场和企业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从而导致了企业间复杂多变的网络结构和丰富多样的制度安排。拉森(1992)研究了组织间的关系,提出用市场、组织间协调和企业等级的三级制度框架替代传统的市场与企业等级两级制度框架,他形象地把网络组织看作是看不见的市场和看得见的企业之间的握手。学者们分别从网络组织的内涵、形成与演化、内部结构形态几方面不断丰富和发展了网络组织理论。
1.1网络组织的内涵
格拉多里(1987)认为控股或合资、特许经营、转包、卡特尔联合体、董事互派、族系和社会关系是存在于独立法人之间的网络组织形态,而且由前向后的顺序表现了网络组织形态向纯市场交易形式演变的趋势。马耶等人(1991)从经济维度、历史维度、认知维度和规范维度等多维角度对网络概念进行了解释。1997年美国学者CadenceJones把社会关系引入网络组织治理中,认为社会网络的嵌入对交易的协调与维护至关重要。在网络组织生产活动中,自动调节、强制调节和社会调节相互交织在一起。
1.2网络组织的形成与演化
哈堪森(1995)等学者对网络组织的形成与演化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网络模式。该模式通过分析影响网络组织结构的基本变量和网络组织的构成关系来解释网络组织的形成与演化。王忠耀(2002)认为根据网络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地位,网络组织可以分为有盟主的网络组织和无盟主的网络组织。企业集团、分包制、虚拟企业等网络组织属于有盟主的网络组织;而在战略联盟、企业集群等网络组织属于无盟主网络组织。
1.3网络组织内部结构形态
传统网络理论认为网络连接是随机设置的,大部分节点的连接数目会大致相同,即节点的分布方式会遵循泊松分布,有一个特征性的“平均数”。1999年,Albert和Barabasi在强大的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万维网等复杂系统的网络结构,发现了“无标度”特性,突破了随机网络模型的束缚,使我们认识到各种复杂系统的网络结构都遵从某些基本的法则。车宏安(2004)等人介绍了这种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一些网络中占少数的集散节点拥有大量的连接,而大部分的节点连接数目非常有限,“平均数”不见了,这种网络被称之为“无标度网络”。
2产业集群网络结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集群的研究逐步从集群的静态优势过渡到集群的动态能力,从集群的形成机制转向集群的动力机制,从集群的生产系统深入到集群的知识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网络系统的企业集群,其网络结构具有生产力功能,决定着集群的行为,影响集群知识系统配置和运行效率。众多学者从组织管理学、经济地理学、产业组织学、技术经济学、博弈论出发。进行了多角度、多学科的有益探索。
2.1集群网络结构内涵
学者们从网络组织的角度刻画了集群网络结构的内涵,认为网络中主体间关系表现为网络的结构形态,它与产业集群风险有密切的关系。集群网络结构反映了集群网络各节点的链接方式,决定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和相互关系,它决定着集群资源的分布状况和整合深度,规定集群中各主体的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着集群整体的行为取向。从静态看,它决定着集群静态竞争优势;从动态讲,它构成了集群的动态能力。(蔡宁,2002;倪沪平,2005等)
2.2集群网络结构构成维度
学者们认为集群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网络系统,是大量相关企业、辅助机构在细化分工的基础上进行地理集中的生产协作系统,具有经济属性特征,同时集群又嵌入本地经济行动者构成的关系网络以及区域规范、习惯之中,具有社会属性,企业集群本身也是一个知识和信息网络。产业集群生产网络层的链接关系大致归纳为三类常见模式:以纵向产业链为主导的链条模式、以竞争合作互动为主导的齿轮模式和以公共性投入和生产要素共享为主导的沙滩模式;社会网络层的经济联系概括为两种模式:官、产、学、研合作主导型的菱形协同模式与孵化器主导型的孵化器模式。产业集群网络是生产分工网络、社会关系网络和知识信息网络的耦合网络。在集群网络系统内部存在着生产模块、价值模块和知识模块的3个不同层次的耦合现象。(青木昌彦,1995;李凯、李世杰,2O07等)
2.3集群网络结构与竞争优势研究
学者们指出集群网络结构与集群竞争优势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集群网络的分工结构、社会结构和知识结构等一系列结构安排,决定着集群的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不同的集群网络结构影响集群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组织内部存在着模块化竞争机制,并以生产模块化竞争、价值模块化竞争和知识模块化竞争3层模块化内耦合结构表现出来,专业化分工是集群组织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组织模块化是集群竞争优势的充分条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选择和完善集群网络结构,增强集群竞争优势的建议。(王发明,2006;张杰,2006;李凯、李世杰,2OO7等)
2.4集群网络结构的风险与危机
学者认为集群网络成员联系在一起时。会导致额外成本,不完全契约、道德风险、机会主义和偷懒都会引起网络成本提高,从而削弱网络的优势。无论是静态概念的“锁定效应”,动态的“路径依赖”,还是“结构性风险”,都使我们不得不去寻求集群网络结构的“适应性”,即通过集群的动态演进去适应集群内外部环境的要求。蔡宁(2oo6、2008)等认为集群网络的结构属性给集群风险带来3个方面的影响:小世界属性可能导致网络的锁定效应无标度特征使得集群网络的抗风险能力同时具有鲁棒性和脆弱性双重特征,增强集群网络的抗风险能力,需要增强其鲁棒性,降低脆弱性;产业集群区别于其他网络组织呈现特有的网络失灵现象,与分包制、战略联盟等网络组织相比,产业集群具有网络模糊、既非共同也非互补目标、非正式契约、非结构化网络、进出壁垒低,主体多样特征等。
3产业集群风险
一般学者将产业集群风险分为两大类:①内生性风险。内因是集群产生、发展、成熟过程中衍生的,是集群走向衰退的根本性因素,主要包括结构性风险、网络型风险、生态性风险、产品生命周期风险等。②外生性风险。外因对事物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是集群走向衰退的诱发性因素,包括周期性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等。
3.1产业集群内生性风险研究
3.1.1结构性风险
最早可以追溯到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随后,德国学者格拉伯赫(1993)在对德国鲁尔工业区产业集群研究后发现,整个集群应对市场环境变化能能力弱化,即产生所谓的锁定效应和路径依赖。奥地利区域经济学家Tichy·G在弗农“产品生命周期”基础上,提出了区域产品周期理论。他据此论述所谓的“结构性风险”,是指企业集群老化或衰亡对区域经济的危害,当集群走向成熟甚至衰亡的时期,企业集群由于其资源高度集中于一个产业或者一个单一产品,可能拖垮整个区域经济,变成难以复苏的“老工业区”。丹麦学者BentDahun等(2002)在波特的基础上,以北欧无线电通信工具集群为例,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3.1.2网络性风险
利用社会经济网络分析作为一种新理论研究产业集群风险的范式,其代表是瑞典的哈堪森和斯涅何塔,提出了影响网络组织结构基本变量和网络构成关系,在这一模式中,网络元素——行为主体、资源和活动彼此依存,行为主体间的活动就是企业之间通过网络协作与竞争的行为,而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同时,网络组织中个别企业都不能逃脱网络约束,而网络的形成又是一个自组织过程,其演进带有路径依赖特征,相互依赖的网络最初阶段是力量的源泉,但由于环境动荡可能会成为僵化、惰性的根源。Scott(1989)、Harrison(1994)、Abml煳(1994)等也从不同侧面指出集群网络会成为保护传统方法的力量,从而抑制创新。
我国学者仇保兴等(199r7)对浙江永康保温杯市场存在的过度竞争现象,用信息经济学中“柠檬市场”模型给予解释,将小企业集群发展的陷阱归结为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而造成过度竞争。吴晓波等(2oo3)借鉴植物学术语把产业集群的内生性风险称为“自稔性”风险,“自稔性”是指植物的籽花结实性,集群鉴于产生优势的自身特性,同时也削弱集群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最终导致集群走向衰退的根本性风险。他们把产业集群的网络化特性概括为以下4个:专业化分工、地理性临近、群内互相关联、协同与溢出效应。朱瑞博(2004)在吴晓波等的研究基础上引入模块化理论,分别对产业集群“自稔性”的四大风险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用模块化解决这些问题的机理。
蔡宁、吴结兵(2003)认为一个网络平均路径较大的集群网络对其网络连接方式的改变往往会滞后于外部环境的变化,甚至被环境淘汰。集群网络结构才是影响集群风险的内在根本因素。他们把网络性风险概括为三方面:(1)不同的网络结构的风险不同;(2)网络中存在各种资源如信任、关系等会成为保护传统方法的力量,对创新的抑制;(3)网络主体活动及相互影响的风险。
3.1.3生态性风险
秦婉顺、顾佳峰(2O03)、王发明等(2006)运用组织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从组织变革与结构惰性、选择的限制、生存与竞争三方面对产业集群面临的风险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他们认为:①组织结构的惰性是组织无法跟上环境的变化,造成组织衰退;②天性的自然限制使集群无法采取有效的反应以适应环境的变化;③集群形成时的内外部环境决定这个集群的未来发展轨迹,以及它是否会被变化的环境淘汰或繁荣。
3.2产业集群外生性风险研究
波特早期在《族群和新竞争经济学》中指出,集群产生后就处于动态演化中,可能因为外部威胁(如技术间断、消费者需求变化等)以及内部僵化(由于过度合并、卡特尔、群体思维抑制创新等)而失去竞争力。
Fritz等(1998)在Ti~hy.G研究基础上,分析了经济周期对企业集群的冲击——周期性风险。他们认为,经济周期对产业集群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会使集群走向衰落;而周期风险是一种突发的、不可能人为控制的、由外部经济周期性波动等原因造成的风险,可能会出现在集群生命周期的任何一段时期,将导致集群所在区域的经济不稳定。区域经济增长主要受到国家经济景气的影响,有时甚至会受到国际因素的冲击。他们把产业集群看做区域经济中的一个产业,则区域经济由一个或极少数几个主导集群所支配,将面临更大的经济周期变化产生的风险;而区域政策制定者的目标是基于区域福利功能的,区域收入或就业最大化同时使收入和就业水平波动的风险最小化,区域集群则处于对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引起的风险被动接受的地位。
段鸣(2005)将地区产业集群放在全球价值链的框架下,从外部的网络联系这一视角分析集群形成机制。他从集群在价值链延伸并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整合机制框架下,分析了集群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价值链治理以及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风险形成的关联机制和风险的不同表现后指出,在带来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风险。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房地产企业的一切营销活动必须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以消费者为核心,并非单指在营销活动前期进行消费者研究和目标市场选择,更重要的是在产品设计、价格确定、渠道选择和促销策划活动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此房地产企业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1分析顾客的服务需求
房地产企业应为客户提供更多的物业信息。物业的设计和开发应符合客户使用的要求。重视物业的可靠性和完善性,并为购房者提供各种附加服务,包括向客户提供贷款、质量担保等服务。
1.2顾客渠道偏好调查
最好的顾客渠道偏好调查应涵盖不同细分市场的客户,分析现在已经存在的客户购买方式。加强对企业现有的客户的考察和对竞争对手的客户的考察。客户渠道偏好对渠道选择以及运营结果都能产生本质性的影响
1.3考虑顾客购买准则
在评估新的渠道机会的时候,重要的是用创新的方法接触到顾客,分析顾客真的需要什么,即顾客的购买准则。通常没有一种渠道能满足顾客所有的需求,所以需要几种渠道进行搭配。
1.4监控顾客购买行为的变化
企业需要随时监控顾客购买行为和准则的变化,随着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和了解的提高,客户的购买行为也会慢慢发生改变。错误地估计客户行为和渠道偏好,没有及时调整以降低渠道成本的公司是危险的。
1.5提供灵活的渠道选择
不同的用户,他们的购买准则也不同,所以需要给客户提供相应的选择机会,如果客户觉得自己没有别的方式可以选择,他会觉得自己受到限制,客户满意度也就大打折扣。
2、房地产渠道选择与房地产企业定位
当市场被细分为不同的用户群体后,每一个群体都有一系列的服务产出要求,渠道管理者要为每一个细分市场确定最优的渠道形式,即渠道定位。优化渠道设计被视为由必要渠道流所定义的第一步和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因此必须要执行这一步骤来满足细分市场对服务产出的特殊需求。渠道流就是渠道为终端用户增加价值的所有活动,即,产品的促销、谈判、财务、订购和支付等等。渠道结构的设计包括两个重要的方面。首先,渠道设计者必须决定渠道成员的组成。渠道管理者还必须决定渠道的每一个层面上渠道伙伴的角色定位。一个公司在不同的情况下为其产品进入的市场选择渠道时,关键的决策是选择怎样的分销商将产品销售至市场。这个分销商必须与渠道伙伴在目标市场中有非常好的关系,能够对产品成功进入市场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设计渠道结构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决定在渠道中同一形式的渠道成员应有多少,也就是渠道密度的决策。在一个给定的市场中,消费品的销售是应该利用密集分销,或是利用选择性分销,还是独家分销?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取决于效率和执行等多种因素。大量的密集性分销可以使产品很容易地接近目标市场的终端消费者。设计渠道结构时对渠道成员的形式、地位和密度等的决策都要以渠道流成本最低化为基础。即每一个渠道成员都被分配一定的渠道任务,理想的任务分配应使得在总成本最小化的前提下,所有渠道流得以可靠运行。因此,渠道管理者需要决定以哪些细分市场为目标市场。因为这样可以将渠道重点放在那些可以通过销售取得利润的细分市场上。
当某一特殊细分市场的服务产出要求并没有更具竞争力的提供物来满足时,渠道管理者就应意识到存在着一个尚未被开发的市场机会,并建立新的渠道服务于这些细分市场。在市场上,抢先满足那些未被满足的服务产出需求,是建立一个忠诚的、可带来利益的顾客群的一种强有力的竞争战略。因此,企业必须了解消费者对渠道流的性能和渠道结构的反应。
3、房地产渠道与顾客购买行为
顺利实现房地产销售是渠道管理的终极目的。因此房地产企业有必要研究顾客购买行为及其对渠道选择的影响。
3.1房地产销售点的选择原理
房地产销售点是房地产企业实现自己经营目的的前沿阵地,房地产企业的产品能否最终销售出去以及能否最终实现理想的经济效益,都直接与销售点的选择和经营有关。因此,作为分销管理的第一步就是选择最符合企业产品或服务特色的销售点,然后通过有效的销售渠道管理来实现销售目标。
房地产企业销售点的选择要考虑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和购买行为的变化及其规律性,对销售点的选择主要取决于:①商品最充分展现,让更多人认知的地点要求。②树立商品形象的地点要求等。房地产企业应根据目标市场的特征及竞争状况、自身的经济实力、产品特点、公关环境、市场基础等特点,以及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竞争对手状况、市场购买力水平等因素,经过综合权衡选择出直接面向顾客的分销点。
3.2消费者对房地产销售现场的认知
销售现场上销售人员的衣着、谈吐、工作态度及各种硬件设施的先进程度,开发商所采用的促销手段,以及其他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等都会作用于每一位前来光顾的消费者,当一个消费者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整合之后,就形成了自身对开发商的看法和态度,这一看法和态度又将决定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4、房地产渠道与产品
在现实生活中,识别产品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与渠道的良好适应性,对于企业选择渠道至关重要。
因此,房地产分销渠道的选择必须考虑产品的特性。
4.1产品识别
房地产属于低识别度产品。这类产品没有解释是很难了解的,通常需要专业化的服务,特别是要有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士参与销售过程。这类产品需要直销,或者有附加值的商业伙伴,它们很少通过大规模市场分销渠道销售。
4.2服务要求
产品服务性越强,渠道越短,而服务性差的产品则需要长的渠道。房地产属于服务性强的产品,需要提供专业性的服务,因此适合采用短渠道结构。
4.3客户购买风险
房地产属于高风险产品,需要直接销售队伍、有附加值的伙伴或是小规模的分销商群体,需要一个有知识的经过培训的人介入销售过程解释这种风险,帮助客户明白如何克服风险事件。
4.4产品的生命周期
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房地产渠道选择有本质的影响:在导入期,房地产销售量较小,增长缓慢。产品在引进期需要很高的客户教育,一个直接销售队伍或有附加值的商业伙伴是必需的。在成长阶段,随着市场增长迅速,开发商需要扩大规模,渠道结构也会随之调整,这时分销商进入,并且数量可能会逐渐增加,从独家转为多家制,竞争开始变得激烈,渠道呈网状结构,各种渠道开始相互冲击。在成熟期,利润开始下降,在高成本渠道中的产品支持能力受到了影响。市场竞争很激烈,只有最有效率的、最有规模的分销商才能生存下来,分销商的数量也不会很多。在此阶段的关键措施是精简渠道成员和集中精力支持有能力的伙伴。另一个措施是继续在多样化的渠道中销售产品。在衰退期,利润和销售量都在下降,产品对渠道成员的吸引力日益下降。如果没有得到持续地渠道支持,产品很容易退出市场。
5、渠道与沟通
来自销售渠道的信息,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指南。没有了这些信息,开发商就无法制定正确的渠道战略。开发商应注意收集信息,加强与经销商、消费者及其他相关主体的信息沟通。
5.1收集与销售有关的一切信息
(1)宏观信息。政府的经济管制、优惠政策、法律措施、经济周期性变化、消费特点及趋势、科学技术、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和市场结构。
(2)竞争对手信息。渠道战略、市场开发能力、市场份额、资金、人员、优势、劣势及目标市场定位。
(3)客户信息。销售能力、忠诚度、信用度、渠道贡献、合作诚意和需求等。
(4)公司信息。渠道现状、营销政策、产品知名度、营销资源、市场份额、市场机会和市场威胁等。
5.2房地产企业应掌握信息沟通的方式或途径
(1)内部报告制度。公司产品开发部门、人事管理部门、销售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等都有责任提供本部门运作信息,形成内部报告制度。
(2)客户数据库。客户数据库是近几年在国外大型企业中刚刚出现的客户资料保存形式。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成果建立客户数据库,具有在客户信息存储内容、规模和查询使用等方面的强大功能。
(3)销售代表的例行巡视和拜访。很多开发商都设有销售代表职位,承担区域市场经销商管理、市场助销等项职责。销售代表是公司在区域市场的代言人,负责向客户传达公司营销政策;同时,定期将市场开况、竞争情况报告给公司。
(4)渠道成员会议。会议是房地产公司与客户正式会晤的方式,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会议,公司与客户应进行有效的沟通。
(5)互联网络。房地产企业内部网络的建立可以促进渠道成员之间的快捷沟通,使企业的渠道政策有效地传输给渠道成员,提高渠道整体运作的效率。经销商、商、各网点的销售情报、竞争情报、需求和建议等也可上溯到企业,便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
(6)公司简报。房地产公司简报作为渠道信息管理的得力工具,房地产公司应及时将简报送给公司的经销商及重要客户,并将他们的意见反馈给决策层。
6、利润:渠道选择的经济标准
营销渠道的选择要与渠道的赢利能力相适应。因为房地产企业是追求利润而不是仅仅追求对企业销售渠道的控制性。经济分析可以用许多企业经常遇到的一个决策问题来说明,即企业应使用自己的推销力量还是应使用销售商。判别一个方案好坏的标准,应是该方案能否使企业取得最大利润。
渠道赢利能力通常可以通过费用收益比率(c/R)来考察。在任何一个单个市场中,一个渠道的费用收益比率等于它的平均交易成本除以平均定单金额。较低的费用收益比率支付的销售成本较低,从而每笔交易获得的利润也就较高。
渠道赢利能力分析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1)渠道的每笔交易成本。渠道的每笔交易成本等于全部销售成本除以交易数量。
(2)将每笔交易的成本作为比较渠道赢利能力的基础。一旦得出每种渠道的每笔交易成本后,就可以计算市场上每种渠道的费用收益比率。在选择分销渠道时,不一定是费用收益比率最低的,但必须是企业能够接受的。
(3)营销渠道选择的收益能力。在评估销售渠道时不仅要考虑渠道成本,而且要考虑渠道获取期望收益的能力。看新的渠道是否能够在市场上实现预定的销售目标。忽视渠道达到收益目标的能力会在渠道选择中产生严重的后果。
总之,每一个单个渠道都有自己的成本和投资收益。在可行的渠道范围中,可选择的渠道的经济效果是渠道选择决策的最后裁决者。
参考文献:
[1]贾士军。房地产项目全程策划[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一、会展业是城市产业的组成部分
会展业是伴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发展和分工日趋成熟以及国际经济交往日益频繁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类别。一般说来,会展业既是某一地区产业集聚的必然结果,又是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引擎”。
在美国,很少有笼统地提“会展业”(convention&exhibitionindustry.)和“MICEIndustry”一词的。美国学术界对于“会展”的看法,主要有两派意见,一派是将会展分为不同的相关行业,如展览业、会议业、体育业、旅游业等;另一派则倾向于用“事件产业”(eventsindustry)的概念来涵盖与会展产业相关的一切内容,他们把会议、展览会、体育赛事、旅游节庆等都包括在events这个概念之内。
在我国,对于会展业的内涵,学术界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有的学者认为会展业就是会议、展览的统称,如陈泽炎就认为:“会展,顾名思义是指会议和展览。”有的学者则强调会展的经济特性,认为会展是经济行业的会议、展览和其他信息交流活动。如马勇、王春雷提出“会展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洽谈商务合作和开展市场营销的一种活动形式”。还有的学者认为会展是以会议、展览为主的一系列大型活动的总称。如保健云、徐梅在其所著的《会展经济—一种蕴藏无限商机的新型经济》中认为,会展包括各种类型的会议、展览、博览会、交易会、体育运动会和节庆,这六种类型构成了会展业的大致内容。
笔者认为,若将会展业作为一种产业来理解,那么就不能对其内容作过于狭隘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看,上面提到的前两种定义就稍有偏狭之嫌,因为按照产业分类,会议和展览之外的体育运动会或节庆活动也应视为会展的范畴,至于其他的非经济活动的会议与展览,比如政治性会展,包括一些大型国际会议,无疑也是会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上面提到的第三种定义以及美国学术界所说的“事件产业”更能表达会展的全面内涵。
综上,会展业是指围绕一定主题进行的集体交流活动,通过举办各种类型会议、展览和提供各类服务,来促进商品、物资、人员、资金、信息流动的一种现代服务业。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会展通常是在一个城市举办的,会展与城市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系,在一个城市所举办的会展往往对所在城市及其周边区域的产业发展以及社会文化事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形成明显的作用与反作用以及拉动与放大的互动效应。
二、城市产业发展为会展业提供了基础和动力
会展业对城市以及周边的产业依赖性极强,它必须以相关产业发展为基础,并对产业进行集中的展示。特别是一些专业性会展,完全依赖于相关产业群、产业链和产业体系的支撑,如果没有产业的发展做基础,要运作专业性会展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城市产业的聚集产生了对会展市场的需求
城市会展的市场需求方是大量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城市或周边地区的产业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往往是会展市场发展的首要因素。一般说来,大量生产企业和商业机构聚集于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和商品供应链,为了使商品交易的各方能够交流和共享市场信息资源,降低交易成本,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就必然会在一些产业较为发达的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提出对会展市场的需求,催生会展业的发展并促使其走向繁荣。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和地区市场的日益融合,企业不仅面临国内或本地区的竞争压力,而且还要应对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这就使得市场信息的获取和企业的营销通路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使城市会展市场的需求呈上升的趋势,促进了会展市场的繁荣。
(二)城市产业的分化与专业化丰富了会展的内容
城市经济往往是自成体系的。城市的产业体系涉及到许多行业,其经济容量也比较大。城市产业的进步与竞争会促使各个产业都争相向“高、精、尖”趋势发展,形成对专业化、技术化的高需求,这是现代城市各类专业会展不断涌现并形成特色的重要原因。德国的展览业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举办专业性展览的城市大多是依托城市及其周边产业而发展起来的,如工业重镇汉诺威的工业博览会,杜塞尔多夫的国际印刷、包装展,旅游城市纽伦堡的玩具展等。这些专业性会展不仅极大地带动了城市产业的发展,城市也因这些展会而在国际城市之林中独树一帜,独领。由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展会内容,而且推动了城市产业的换代与升级。
(三)城市产业的国际化提升了会展的国际知名度
会展业是城市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标志。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服务行业,它依赖于城市产业的对外开放程度,而后者则可以决定会展的实际成功度和国际知名度,并使会展的国际化与城市的国际化同步前行,迅速走向国际舞台。这表明,城市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对提升会展的国际知名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反过来,在当前开放的经济体系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通过会展特别是专业化的会展活动,将各国客商汇集一堂,不仅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文化的交流,也有助于打造举办城市的国际化形象,使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会展的国际化程度相得益彰,产生良好的互动效应。
(四)城市服务业的发展为会展提供优良的环境
一个成功的会展除了具备完善的、现代化的硬件设施之外,还需要相应的与之配套的服务设施。优良的会展设施和完善的会展服务体系不仅带来良好的办展环境,提高办展的质量,而且可以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国内外众多知名展会无一不以其优质的会展服务配套而为人所称道。这就说明,城市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吸引大量的客源和可观的直接收益,还是城市营销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会展发达的国家,如德、法等国都有一套完善的市场化、商业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城市会展服务业体系,可以提供展前到展后的系列配套服务,为会展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效应
三、会展业对城市产业发展的巨大拉动
会展业对城市产业发展的拉动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带动效应
会展业具有较高的利润,本身就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国外的一个统计数据表明,会展业的利润通常在25%左右。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服务业,会展业还能带动城市其他相关产业产生良好的商机和效益。据一些专家测算,会展对城市其他产业的拉动效应为1:9。会展业对城市服务产业以及相关行业所产生的牵连效应和后续效应,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在美国,展览业一年虽然只直接创造几百亿美元的经济收益,但其间接拉动相关服务经济却高达一千多亿美元;同时它所创造的大量的就业机会,还直接或间接地拉动了相关行业或产业的经济增长。会展业成为美国第17大产业看来并非戏言。在中国,据上海税务部门预测,上海和会展经济相关的各服务行业中,仅场地出租、货运、广告等几个行业的收入就高达1.5亿元,产生税收在800万元左右;云南昆明举办的“1999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仅当年的1—7月云南省旅游总收入就达115亿元,同比增长44%。
(二)资源配置效应
过去,区域间或国际间的企业缺乏交流与合作,供求双方的交流不畅,导致了市场的稀缺性和产品的互补性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城市通过举办展会,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效应,促进信息交流、实现产业优势互补。首先,会展能够克服市场的稀缺性,为产品的供求双方提供最新、最全的市场信息,逐步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相关资源的优势互补的配置机制;同时也有利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产品交易市场,推动产业市场化的迅速发展。其次,城市产业通过会展可以与国外产业同台竞技,进而产生双重效应,一方面企业向国外充分展示自身的优势行业和领域,积极拓宽国际市场影响力;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利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行业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为我所用。企业通过会展可以了解国外产品的需求现状,并及时地调整和更新产品研发和制造,为产业现代化的实现奠定必要的基础。最后,增加产业的生产能力和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也是会展发挥其市场资源配置效应的一个重要方面。会展为产品的生产和研发等生产环节提供了准确而全面的市场信息,促进了从事产业生产和产品研发、加工、包装、销售等方面专业人才的合理配置,加速了产业经济的增长速度,增加了产业领域的劳动就业机会。
(三)信息传播效应
会展无疑是一种具有独特传播功能的综合性传播媒介,会展不仅可以通过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协助企业了解市场行情、把握市场动态,而且可以通过其放大效应,展现所在城市和区域的优势与形象。因此,会展作为信息传播平台,具有其他传播方式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信息量大而完整、速度快捷且反馈及时、具有显著的放大与整合功能等。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政府与企业之所以积极办展、参展,其原因就在于此。尤其是对企业来说,专业性会展可以在短期内让企业同时面对来自不同地域和领域的合作伙伴、经销商、供销商、消费者和竞争者等,使他们更准确地捕捉到整个产业或行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动态,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产品的研发、产销等各方面的策略。对于会展举办城市来说,举办会展还是其对外宣传和展示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窗口。一个成功的展会,不仅可以多方面迅速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城市形象,进一步拓宽其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力度,还可以增强城市对周边地区或区域产业经济圈中的经济辐射力和影响力。
(四)产业规模化效应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是不可能单独存在的,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随着各产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走高产、高效的专业化道路。因此,必须加强行业合作、区域合作或国际合作,才可能在短期内集中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通过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改造,增强产业经济的总体竞争力。会展作为一个完善的展销市场,可以有效地打通产业内部行业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的链条,为企业交流信息、实现优势互补、达成相互合作创造平台,从而形成以区域龙头企业为轴心,其他中小企业共同分工合作的产业规模化布局,逐步形成产业聚集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模式。
(五)国际化效应
产业的国际化,指的是各国或地区的产业在遵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地域分工和合理配置本国或地区的资源,达到产品、信息和资源国际、国内市场双向流动。会展作为一个非常有效的现代国际交流的互动平台,它促使各国或地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形成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全球产业经济一体化。尤其是国际性会展,不仅可以促进产品和生产要素实现国际交换和交易,还促使国内企业就技术、管理、营销和未来发展战略等问题与国际同行展开国际交流与对话。例如,法兰克福国际消费品展是全球消费品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展览会之一,它引领着当今世界消费品类展览的最新潮流,是企业成功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贸易渠道。2005年,该展览的展出面积就达19万平方米,来自96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家客商参展,接待专业观众15万多人,其中约34%的客商来自国外。显然,参加该展览不仅能结识到全世界最专业的买家,而且可以接触到最新产品潮流。
(六)标准化效应
实行标准化生产可以说是当今企业和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攻方向,而会展在产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宣传和推广方面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比如,在会展期间,产业标准制定组织或人员可以集思广益,即充分听取客户、生产者、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广泛意见,进而确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指标;同时,还可以了解到关于生产环境、生产技术和国内外需求状况的最新动态,及时做好产业标准的修订工作,以保证标准的实用性、持续性和可操作性。此外,会展还是宣传产业标准的快捷而高效的途径,因为参展商和观众大多都是业内人士,是产业标准的主要宣传对象。通过举办高质量、国际化、专业化的会展,与会的参展商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一些成功的标准化做法,这无疑有利于推动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提升行业发展的标准化程度,推动产业的升级和提高产业竞争力。
四、促进会展业与城市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会展业与城市产业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它们是相辅相存、互动发展的关系。城市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升级与城市转型的需求催生了会展并推动了会展的发展;反过来,城市通过举办会展实现了人员、资金、技术、物资的交流,实现对产业资源的整合和重组,并最终实现产业经济整体向前发展的良性循环。这是从一般意义上而言的。但是,会展业与城市产业之间的这种良性循环不是自发的、必然的,而是有赖于一定条件,特别是机制与环境。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城市会展非常火爆而有的城市会展大败亏输的重要原因。显然,对城市政府而言,要实现会展业与城市产业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还是有许多工作要做的;
(一)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营造良好的会展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就会展而言,城市政府有作为的空间无非是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将会展业纳入法制轨道;制定行业规划和发展对策,给会展业必要的政策支持,特别是会展场馆建设投资大,周期长,政府应在土地使用税收征管方面进行扶持;对会展经营秩序和市场进行有关监管,充分发挥工商、税务和公安等政府行政执法部门的作用,对会展的会场秩序进行监管。
(二)加强产业规划。不断提升会展业与城市产业的竞争力
城市的发展需要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会展业的发展更离不开这一点。会展业是一种需要长期市场选择、最终形成稳定市场布局的行业,必须依托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展览,以会展品牌经营带动城市会展产业的长期发展。同其他产业一样,城市会展业也要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确立会展业的品牌发展战略。从场馆的设计、主题的立项、展会的规划、展览的组织与管理等方面来实施会展业品牌化发展,灵活运用各种经营方法和手段,尽力扩大会展品牌在时间、空间上的影响力,实现会展品牌价值的提升,从而促进产业与市场实力的增强,推动当地产业的飞速发展。
(三)以会展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会展业与城市产业的互动
(一)城市体育产业的发展不够平衡
因为我国当前所实行的经济发展政策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差异,而中国的城市体育产业发展亦是如此。东部地区城市与中、西部地区城市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数量、经济效益等均存在显著差别,总的来说是东部优于中、西部,经济发达地区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我国的城市体育产业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和部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城市。
(二)城市体育产业总体规模偏小
尽管近年来我国城市体育产业取得长足的发展,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额超过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速度。但是,我国城市体育产业的总体规模依然偏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相比差距很大。
(三)城市体育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因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带动作用,我国体育产业也得到了发展,但呈现出以体育服务业为中心,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销售业合力支撑的体育产业结构特点,而体育健身休闲、体育中介活动等比例极低,因而影响到了城市体育产业的总体发展。
二、发展我国城市体育产业的对策
(一)注重立法机制建设
因为城市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在这一十分活跃的市场化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比如,体育产品侵权及体育服务欺榨等负面现象,均对我国体育产业市场的良性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有鉴于此,应当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让体育产业在区域建设之中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比如,体育无形资产就需要加以依法规范、开发与保护。目前,我国在城市体育赛事的承办权、冠名权、广告经营权及特许经营权、明星形象权等各类无形资产经营上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与尝试,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尽管我国在城市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中具有了一定的经验,然而,就全国总体形势来说,体育无形资产运作的动作不够规范,无形资产开发尚处在初加工阶段上。所以,必须加快健全完善体育无形资产方面的法律与法规,才能更好地发挥出体育无形资产的巨大价值。
(二)不断加大对体育产业的帮扶力度
鉴于我国城市体育产业的总体规模偏小,且发展不够平衡,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出现了行业垄断以及项目垄断。其表现形式是大量优质体育资源主要集中以政府主管部门和部分大型国有企业的手中,因而资源的利用率十分低下。例如,要举办好一个体育赛事,就需要协调众多的政府职能部门,直接造成了举办赛事的成本居高不高。可见,要想更好地发展城市体育产业,应当不断加大帮扶力度,积极帮助体育产业打破行业垄断以及项目垄断,鼓励更加多的民间中介组织积极参与其中。
(三)积极发展体育健身娱乐业
体育消费是体育健身娱乐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广大市民的意识、行为和消费水平等将直接影响到体育产业之发展。所以,一定要深刻把握当前的市场脉络,大力挖掘发展潜力,运用合适的价格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之需求,从而开发出具有更多特色、更多项目和更多形式的体育健身娱乐市场。
(四)积极培育体育中介组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2.013
0 引言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对于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性。要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除了大胆引进世界优秀成果外,还必须将我国文化产业推向世界。这就需要搭建世界性的文化产业交流平台,实现对我国文化产业的新的文化滋养,提升其国际竞争力。要搭建这一平台就要选择和依靠恰当的语言载体。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门国际语言,再加上其在中国的广泛普及,英语责无旁贷地成为构建中国文化产业国际交流平台的不二之选。用英语实现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表达,将最大限度地增强中国文化产业的世界辐射力和同化力。鉴于此,要切实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类英语人才建设,其意义十分重大,值得学界仔细梳理与探究。
1 文化产业类英语人才界定
文化产业类英语人才指那些既懂文化产业专业知识技能又能用英语进行相关专业和职业交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此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掌握文化产业专业知技能和通晓行业规范与习惯是该类人才的首要职业素养,具备英语语言技能是该职业素养在国际舞台得以充分展现的保证。要培养此类人才,绝不可能通过将文化产业专业知识与英语语言技能机械相加而得;跨专业的甚至是跨学科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要求此类人员主体首先在实现知识整合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创新能力。自发的创新性与强大的整合能力是这类人才最突出的特点。只有兼备文化产业和英语语言两种知识技能又能将两者融会贯通的人员才称得上文化产业类英语人才。
2 切实加强文化产业类英语人才建设的意义
2.1 是适应文化科技化时代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趋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文化产业的引擎。对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推进新兴文化产业发展,都要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能够不断提升文化产品的创作力、感染力和文化的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①党的十强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通过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和服务品质,拓展文化服务空间,增强文化服务效果,推动优秀文化产品数字化、网络化传播。推动更多富有时代气息、民族特色、反映中国文化原创性的文化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从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②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以先进科技手段推进文化内容创新。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是文化科技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时代担当。③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文化科技化时代潮流不可逆转的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适时调整,积极应对。为承担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高职教育必须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科学完整的学科体系。坚持创新培养,要培养出既懂文化,又懂市场、懂英语的外向型、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④为丰富充实文化产业人才的复合性内涵,推进我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文化产业英语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2.2 是提高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综合素养的客观要求
要加快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必须构建专业的人才队伍,提高其综合素养。国内学界关于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综合素养虽有不同的界定,但概括起来无外乎较好的文化素养、传媒知识、创新能力、市场运作能力及管理能力等。⑤其中文化素养无疑支撑是文化产业的精髓和根本,文化产业人才的文化素养高低则直接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语言既是文化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不仅是表达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更是传播文化不可或缺的形式。培养文化产业英语人才,就是要整合人才的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寓文化知识于语言知识学习之中。学习英语语言,在文化层面起码可以达到三个目标。第一,通过展示中英两种文化的异同,使学习者形成文化对比,对英语国家的人们在行为举止、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有所认识,从而达到跨文化理解。第二,通过对英语文化现象的阐释,培养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增强其对英语文化的敏感性。第三,在上述跨文化理解和文化意识形成的基础上,引导学习者凭借文化知识来解决交流问题,使其掌握适合英语语境的正确交际方式,并能够根据英语语言文化来调整语言输出和输入,即最终形成学习者的文化能力。⑥要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人才,这样的文化能力显然是必备的素养之一。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培养文化产业英语人才,是提高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综合素养的内在和客观需要。
2.3 是发展文化产业所需人力资本和能力支持的有力保障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本,劳动者的知识、技术水平、劳动技能的高低不同,决定了人力资本对经济的生产性作用的不同。⑦发展文化产业,形成产业经济,不仅要培养更多的文化产业人才,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质量。相关研究表明,增值人力资本能够大幅度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增长。加强对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再教育,如在岗培训,一方面,可以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另一方面,可以显著提升文化产业的增长。
随着实践的深入,中国与现代世界体系的联系和互动将更加紧密和频繁,中国文化产业市场与世界市场也将进一步融合。这将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不可逆转的步伐。一方面,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要迎接外来文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和借鉴国际文化市场中有利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经验。另一方面,还要推出中国文化,或者在凭借国际经验对中国文化进行改造创新的基础上推出中国文化。迎推之间的这一双向过程都需要合乎国际规范的专业交流。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英语将在大多数场合责无旁贷地充当交流的媒介和工具。就文化产业所需专业人才而言,其所需具备的知识素养将尽可能多地包括国际文化市场的相关内容,如国际惯例、国际法规等,甚至是可供中国文化产业填补的国际缺陷。但是,如果其中缺少相关的英语知识和英语交流的能力,无疑将严重削弱甚至损害职业交流的效果,妨碍我国文化和文化产业走向世界的进程。
因此,加强对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细化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准和其应对国际融合的工作能力,使相关人力资本保值增值,加强培养文化产业英语人才将是有力保障。
2.4 是实施文化产业专门人才战略的有效途径
文化产业具有多学科、跨领域的特性。因此,要实现其快速持续创新发展,根本上要培养出一批高素质、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专才,实施文化产业专门人才战略。当然我们应该看到,在文化产业领域,高技术和高文化日益关联融合,这便对文化产业专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出了要求。其中之一便是要能够抓住机遇,多观察学习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从而使自己走向世界。⑧加强本土培养人才与国外先进文化产业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其国际视野,打造其职业和行业能力的世界级水准。
文化产业英语作为面向职业目的的英语分支,是基础英语与文化产业相关行业结合而成的特色英语。除了基础性,它更多地表现出行业和职业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具有行业用语的功能。通过学习文化产业英语,旨在培养既掌握专业知识,又具有职业英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⑨这样的人才不仅能够快速适应文化产业的职业岗位,更能够以英语为媒介而有效融入国外文化与社会经济环境。在我国文化产业不断走出国门寻求世界认同的必然进程中,文化产业英语人才的对外文化传播能力将成为有效宣传、推广我国文化的有力保障和可靠支撑。鉴于此,培养文化产业英语人才可以丰富文化产业人才的综合素养,切实满足文化产业人才的专门用途,是实施文化产业专门人才战略的有效途径。
3 结语
文化产业类英语人才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持续增长的有力保障,是支撑中国在国际社会和平崛起的重要因素。在我国文化产业经历了“十五”、“十一五”的起步阶段和“十二五”的快速发展阶段之后,终于迎来了“十三五”期间提质升级的攻坚时刻。大数据时代对文化产业的解构、变革与融合要求不断升级的人才支撑与之匹配。培养文化产业类英语专门人才,是顺应中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必然举措,这对于中国文化 “走出去”最终实现铿锵有力的世界交响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市州课题:文化产业英语人才建设与成都市城市软实力发展的研究(项目编号:SC13D006)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王志刚.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加强文化科技创新.经济日报,2011-11-27.
② 伍建国.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涵义的体会.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11.12.16.
③ 闻科.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开创文化科技工作新局面.艺术百家,2011(1).
④ 欧阳友权.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矛盾与对策.第九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上的讲话.
⑤ 李后强,邓子强.发展文化产业应该实施资源转化战略.求是理论网,2011.12.19.
⑥ 李红恩.论英语课程的文化品格.西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