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文化课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推进,作为国民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中等职业教育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变化。中职教育领域的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创业教育均有了新的突破,然而,学生对文化课程的学习积极性逐渐降低甚至是丧失,这使得教师的有效教学为学生、家长和社会所质疑。
一、中职学校文化课程的教学现状
受“鄙薄中职”的传统观念影响,在当前中职学校的文化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不足;第二,学生普遍不会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第三,师生互动效率非常低,等等。
这些问题都是制约中职学校文化课程有效教学的瓶颈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许多教师在中职学校的文化课程的教学中将会继续维持消极应对、点到为止甚至是随意讲课的倾向,这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是不相符的,更加难以真正促进学生有效、长远的发展。
二、中职学校文化课程有效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营造求真求实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
文化课程中有许多“真、善、美”的素材,如文秘专业的 《中职语文》教学、幼教专业的《声乐基础》教学、以及作为公共课的《心理健康》教学,等等。对于正处于成长中的中职学生来说,直观并具有教育意义的学习内容对他们的影响较为明显,通过巧妙安排文化素材和教育内容,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气质和性情。
(二)有利于创造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适应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文化课程的有效教学基于对学生潜能的重新认识,坚持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才的本质的看法,有利于创造一种在中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下,文化课程中的宝贵素材能有效地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品德修为,能有效地把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文化课程的价值,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地与“准技工”的模型靠拢,进而适应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三、中职学校文化课程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
(一)促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激发学习动机
首先,让学生在自我认知上明白自信的重要性。大多数学生处于未成年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教师不应经常对学生空喊口号,应从细微之处出发来让学生看到希望,如着装打扮职业化、言行举止孺雅化、思想情感乐观化,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们始终充满信心。
其次,引导学生科学地制定、监控学习计划。由于基础不牢,许多中职生几乎需要老师“扶着走路”,教师要时刻提醒和要求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过程作好计划,每学期、每月、每周、每节课都要有条不紊地执行。
再次,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中职生活泼好动,教师要利用他们善于“打交道”这一优势,鼓励他们在学习上交流与合作,让他们逐步学会对自我进行理性的分析,学会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从而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环境。
(二)强化教师选用制度,优化师资结构
中职教师有着“双师型”教师的潜在规范,对此应强化教师选用制度。一方面国家应加大扶持力度,继续支持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基地的发展:各地教育行政机构要加强对职教基地的管理,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推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另一方面职教师资基地也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改善培养培训条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基地建设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为了优化师资结构,中职学校可以尝试引进具有高学历的教师,如对硕士研究生的引进。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使得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基础和前提,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外语界的相关讨论多集中在外语语言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上,而且,对跨文化意识的内涵鲜有阐释。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外语公选课程及后续课程中文化课程不断增加,探讨外语文化课程中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二、跨文化意识的内涵
什么是跨文化意识?Hanvey将跨文化意识分为四个层次:在第一层次,学习者对于表面或明显的异国文化特征有所了解,其反应通常是新奇但不理解;在第二层次,学习者对于异国文化中与本国文化存在显著差异的细微而有意义的文化特征有所识别,其反应通常是认为不可置信,仍然是不理解;在第三个层次,学习者通过理性的分析,认为与本国文化有着明显差异的异文化特征可以理解;在第四个层次,学习者通过深入体验异国文化,能够做到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感受其文化。Hanvey认为,学习者达到第三层次还不够。尽管要达到第四层次很不容易,但学习者应该努力达到第四层次的部分要求。[1]Hanvey的论述很强调学习者对异国文化的了解,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实际上,在了解异国文化、理解文化差异的过程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知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者对母语文化和异国文化的理解是相互促进的。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外语界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问题讨论的深入,我国学者对跨文化意识的认识更加全面,对跨文化意识内涵的阐释更为丰富。张伊娜认为外语教育中跨文化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但是,跨文化意识绝不单纯指对异文化的敏感性,它至少应该包括文化平等观念、从交际对方的角度来评价和理解其不同于交际者本国文化的文化观念和行为、传播中华文化及文化融合意识。[2]高一虹认为我国的外语教学需要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理念,即以文化意识培养为中心,注重态度和情感层面,不局限于目的语文化。所谓文化意识,指的就是对文化多元性的意识和对差异的宽容态度,对异文化成员的共情能力,以及对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觉察和反省。这种文化意识应能帮助学习者主动地获取、深层次地处理文化知识,并在跨文化交际行为方面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创造性。[3]在全球化大环境下,这种不局限于目的语文化,超越具体文化的全新的文化意识,其意义尤为深远。
三、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外语文化课程具体承担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任务。要想通过系统的文化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努力实现从文化“跨越”到文化“超越”的转变,外语文化教学就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而且要重视其文化平等意识、多元文化意识和主体文化意识的培养。
1.文化差异意识的培养。德国学者Alois Moosmuller将跨文化交际的环境分为国际化语境和多元文化语境。前者主要指跨国公司和机构的人员调配和工作合作及国际学生的交流;后者侧重多元文化社区中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共处。在国际化语境中,由于人们普遍认为自己具有全球视野,文化差异的影响不太重要,故而应增强他们对文化差异的认识;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由于人们对文化差异通常过于敏感,总是刻意地维护自己的文化身份,故而需要敦促人们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存在,和平共处。[4]可见,交际者无论是处于哪一种交际环境,都需要增加对不同文化的了解,以便正确理解和对待不同的文化。
在外语文化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可通过专题讲座、专题讨论、视频观赏、课程论文等途径引导学生探究中西方文化在风俗习惯、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通过对比分析揭示文化差异的根源,使学生更加深刻和透彻地了解不同的文化现象。只有进一步提高文化差异意识,充分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才能更好地尊重和宽容异国文化,减少乃至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冲突,在跨文化交际中才能既不过分坚持自己的文化,又不过分依从对方的文化,以致丧失自己的文化身份。
2.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Lustig和Koester在论述跨文化能力时强调:“作为21世纪的公民,任何人都已无法抉择是否要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起相处或工作,唯一能决定的是自己该怎样与他们相处或共事。”[5]经济全球化决定了文化的多元共存,教育国际化则使多元文化走进了校园。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跨文化交际必然是多元的。外语文化课程应帮助学生接触不同的文化,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高全球意识,增进国际理解。将跨文化教学等同于目的语文化(即英美文化)教学,则不利于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因此,外语文化教学不能局限于特定文化知识的传授,在教学内容上应以英美文化为基点,兼顾其他英语国家的文化,合理取舍和适当延伸,努力提高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
3.文化平等意识的培养。王宗炎在《自我认识与跨文化交际》一文中指出:在对待本国文化和语言及异国文化和语言的问题上,强国或强大的民族倾向于自高自大,这是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弱国或弱小的民族倾向于自卑,这是惧外心理(xenophobia)。[6]民族中心思想强烈的学习者则往往处处以自己的文化为中心,不自觉地以本族文化的观念和标准去理解和衡量异族文化的一切,容易对异族文化产生偏见和敌视。而对本国文化感到自卑的学习者往往会认为异族文化处处比本族文化优越,容易对异族文化盲目崇拜。显然,这两种思想使得学习者无法正确地看待异国文化,都不利于其跨文化学习和跨文化交流。
因此,在外语文化课程开课之初,就要提醒学生注意两种思想的存在,帮助学生认清其危害并树立文化相对论的思想,使学生认识到文化之间只有相同与不同,而无优劣。在课程中,要根据授课内容适时引导,引发学生思考,展开文化讨论,从而使学生在跨文化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文化认识,有意识地减少和消除两种思想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4.主体文化意识的培养。学习者所具有的本国文化知识和所掌握的异国文化知识都是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充分了解母语文化,才能深入进行文化比较,加深文化理解,客观、全面和正确地审视各国文化。因而,学习者必须重视本民族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同时,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双向活动。交际得以实现的三个要素,即交际的场合(setting)、谈话的内容(topic)和交际的参与者(participant)无一不受到母语文化的影响。交际中的双方既有可能因缺乏对对方文化的了解而出现交际失误,又有可能因无法用外语表述本国文化而导致交际中断。因而,学习者还要重视提高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
在外语文化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发挥母语文化在异国文化学习中的促进作用,锻炼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平等交流意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活动中只有既熟悉对方文化,又向对方介绍自己国家的文化,还在学习、借鉴和吸纳异国先进文化的同时能介绍、传播和弘扬本国优秀文化,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和平等的跨文化交流。
四、结语
外语文化课程是实施文化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外语文化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文化平等意识、多元文化意识和主体文化意识,使其具有多重文化意识,有利于将其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当然,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真正获得跨文化意识需要学习者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积累知识,比较、理解和反思不同的文化。
参考文献:
[1]Hu wenzhong.Selected Reading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Hunan:Hunan Education Press,1990:227-243.
[2]张伊娜.外语教育中跨文化教学的重点及其内涵.[J].国外外语教学,2000,(3):28-31.
[3]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和“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27-31.
[4]张红玲.交流跨文化研究学术思想,推动跨文化研究学科发展.[J].外国语,2010,(6):49-53.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015-03
一、引言
数学不以客观世界的某一领域、过程或对象作为研究目的,故数学不能算自然科学;数学显然也不属于人文学科,这种矛盾性体现了数学逻辑性的思维和人文性的统一,数学教育应兼顾两者。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要有助于完善学生的自我全面发展。德国数学家格瑞斯曼说:“数学除了锻炼敏锐的理解力,发现真理之外,还有另一个训练全面考虑,科学系统的头脑的开发功能。”数学文化的出现是顺应数学素质教育的产物,是对数学教育模式的改革。
“数学是一种文化”的观点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怀尔德提出的。“数学文化”一词首次出现在中国是20世纪90年代。2001年南开大学率先开设了针对普通本科生的“数学文化”课,现已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其第三部分单独安排了“数学文化”板块。自此以后,各高校相继开设数学文化课,探讨“数学文化”在新教育改革和促进大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的论文大量出现。关于数学文化的课程建设研讨会已经召开了两届,充分肯定了数学文化在提高大学生数学素质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二、数学文化和数学素养
数学文化有两种解释,狭义的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广义的数学文化除具有狭义的内涵以外,还包含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等。面对本科生所讲的数学文化,一般是指狭义的表述。
如今,“数学是一种文化”的观点已被中国的数学教育界认同,它体现着文理交融。从文化角度分析,“数学是一种文化”包括人类在数学活动中所创造的两种结果。一是静态的,例如数学的概念、知识、方法等,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真、善、美的客观因素;二是动态的,包括数学家的信念品质、价值判断、审美追求、思维过程等深层次的思想创造过程。静态和动态的结果以及它们所包含的各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构成了完整而庞大的数学文化系统。
什么是数学素养?通俗地说就是: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那么剩下的是什么呢?例如,从数学角度看问题的出发点、严密地求证、简洁和准确地表达问题、逻辑推理、合理简化所从事工作的能力等。
三、开设公选课的不足和解决办法
受到大学扩招的影响,理工科院校具有学生多、数学课授课任务量大的特点,大多数理工科院校只能开设数学文化公选课。例如作者在学校开设了《数学文化》公选课,共32学时,每次选修人数约150人。教材选用顾沛教授的《数学文化》,再融入作者感兴趣的一些内容和对数学文化的理解。学生对于《数学文化》课的反响是好的,但由于受到学时和人数的限制,很多精彩的内容没有时间上,很多学生也选不到此课。受到大学基础课总学时的限制,不可能对所有的学生都开设《数学文化》。本校在这方面的不足也是很多兄弟理工科院校的通病。理工科院校通过开设数学文化公选课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人文修养在目前还仅是理论上的可能,对全体学生并无多大的帮助。此外,因为是公选课,多数学生上课本着应付的态度,能认真听讲、思考、解决老师所留问题的是少数,多数学生只想拿到两个学分了事。以上所列因素都使得理工科院校以开设数学文化公选课的形式来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效果打了折扣。
考虑到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理工科院校的三门主干基础课,这三门课一般需要学生三个学期的时间来学习,具有授课时间长、学时多的特点。就课程内容来说,三门课内容多,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丰富。需要特别提到的是《高等数学》,它将现代微积分的内容都融入进去了,其本身包含了极限、逼近、集合论、无穷、归纳等数学思想。如果能在三门课的授课过程中,融入数学文化,让学生了解数学的思想、发展、思维模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等,那么必将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和文化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得,通过开设数学文化公选课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学时、授课内容以及受益人数上有很大的不足。将数学文化融入理工科大学的三门主干基础课,对提高大学生的数学素养来说更具有可行性。
四、加强数学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加强素质教育,实行文理交融的教育模式的必然结果。中国实行的是文理分科教育,从高中时候起,学生就分成了文科和理科,大学的专业设置也按文理科进行设置。理科生在高中接受的文科教育就不多,在大学接受的文科知识也较少。分科教育的结果就是理科生文科知识欠缺。数学是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基础,它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文化。学习数学文化,能促进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促进文理交融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必然要求。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气质、人格、修养。人文素质教育主要通过吸取优秀的文化成果,让学生学会善良、宽容、刚强、不屈不挠和献身等美好的品质。人文素质教育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是教育对学生只重视考试能力,不注重人格培养的修正。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众所周知,数学家的献身、执着以及专注的精神是无与伦比的。数学天才牛顿就因专注于数学,而错过了两次结婚的机会。第一次是牛顿在剑桥大学求学期间,到乡下躲避鼠疫,与自己23岁的表妹心心相印。然而,牛顿生性腼腆,未能及时表达出自己的爱意;又因牛顿回到了剑桥后,钟情于数学,不重视自己的个人生活,很快忘记了自己的表妹。牛顿的表妹在长久的等待中心灰意冷,终于嫁给他人。后一次恋情更有戏剧性,有一次,牛顿轻轻握着自己中意姑娘的手,含情脉脉注视着姑娘,就在将要有什么事情发生的千钧一发之际,牛顿的心却莫名其妙地想到了无穷小量的二项式定理。结果是姑娘离开了牛顿,牛顿也决定终身不娶。三十岁执掌英国数学界牛耳的大师哈代也是一辈子不结婚。他有一个习惯,无论到哪里住宿,都是先用毛巾把旅馆的镜子盖住,他不想因为关注容貌而浪费时间。不同数学学派之间的宽容是有目共睹的,支持欧式几何学的人并没有与支持非欧几何学的人相互争论,反而在一起相互生存,相互发展。阿尔布斯纳特・约翰(Arbuthnot John)说过:“数学能唤起热情而抑制急躁,净化灵魂而使之杜绝偏见与错误。恶习乃是错误、混乱和虚伪的根源,所有的真理都与此抗衡。而数学真理更有益于青年人摒弃恶习。”
第三,数学素质能提高学生的美学欣赏力 。波莱尔说:“数学是一门艺术,因为它主要是思维的创造,靠才智取得进展,很多进展出自脑海深处,只有美学标准才是最后的鉴定者。”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真和善又都导致美。美,具有文化的属性,而数学是美的,数学的美表现数学思想深刻之美。例如黄金分割的再生性、“等于”的思想和逼近的思想都体现着数学的美。数学是人们求真、求善、求美的殿堂,柏拉图言:“几何把我们的灵魂引导到真理面前。”数学是静谧、深奥和典雅的音乐,其书写语言和符号是理性的音符,数学追求美,创造美,数学与艺术的结合更加灿烂绚丽。理解数学的美,必将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美学欣赏力。
关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教育的意义已在多篇论文中阐述,在此不再赘述。
五、数学文化教育的具体策略
第一,重新编写三门基础数学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材,将数学文化融入新教材中。随着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现在的大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水平、学习动机、精力投入等方面与精英教育时代相比,差距很大。中国传统的数学教材来源于前苏联时代,有很强的研究色彩。少数学生通过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会获得超强的计算能力、深厚的数学基础。但是大多数学生会感觉听不懂、学不会。新编的教材应以学生为本,在保留教育部规定的教学内容后,应加强数学内容的思想性、方法性;从文化的角度阐释数学内容,引入数学的应用背景;降低数学抽象所带来的难度,适当融入数学建模的方法,介绍最新的数学软件和编程方法。新教材应体现数学的亲和力,注重对学生个性化能力的培养。
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阐述数学思想,少些复杂的运算过程。大多数数学老师授课方式都是采用先介绍定义,定理,然后给出证明,最后给出一两个例子结束。至于为什么要有这个定义、定理及其包含的数学思想就基本不讲了。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结果就是学生越学越糊涂,以至最后放弃数学。通过阐述数学思想,解释定义、定理出现的原因,能够使得学生明白“为什么”,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在讲授微积分的中值定理时,可按照认知规律从特殊到一般来介绍罗尔定理、拉格朗日定理和柯西定理及其包含的数学思想。
第三,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数学史,讲发展和过程,讲数学体现的文化内涵,包括存在的问题,展望前景,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
数学是一个连续性很强的学科,任意一个知识点必有其源头,必有若干数学家在此方面做出过重要贡献。通过介绍数学史,能让学生明白众多数学家为此付出的努力,让学生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讲数学知识点的发展和过程,能让学生体会数学的逻辑和思考问题的方式,理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会思考和提出问题。
第四,教师应揭示数学与生活、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展示数学的应用价值,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重视数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尽管数学在现代社会有着广泛的应用,但这些应用却鲜为人知。例如,搜索引擎如何在浩瀚的互联网上找到所需要的网页,如何计算炮弹的弹着点,在面临选择时,如何运用概率论的知识增加自己成功的机会等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数学知识。如果在上课的过程中能展示数学的应用价值,必将大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以上这些能够实现,都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教师本身的数学文化素养达到一定的高度,熟悉数学史、了解数学有哪些思想、方法等等。因此,加强授课老师数学文化修养就很重要。这不仅需要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还需要学校为他们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文理交融,打造“数学文化”特色课程[J].数学教育学报,2011,(20).
[2]顾沛.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王淑红.漫谈终身未婚的数学家[J].数学文化,2012,(3).
[4]方延明.数学文化导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顾沛.数学的美,在于数学思想深刻之美[J].数学教育学报,2011,(20).
在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实验课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培养农业生产和科研等合格人才不可缺少的教学基本环节。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有关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及分析问题、解决间题的综合能力。图分析化学实验课考核方法有笔试、操作等。实验操作考试是考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和基本实验技能的一项考试,是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以笔试的方法进行考试无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在检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基本实验技能方面,实验操作考试是其他考试形式不能替代的。为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重视教学实践的同时,不断地改革了分析化学实验课的考核方法。总结考试经验,形成了我们分析化学实验课自己独特的考核方法:即采用实验的有关理论考试与实验技能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口试加操作)。
一、我校分析化学实验课旧的考核方法
(一)2001级学生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试卷内容包括分析化学实验中的实验原理、实验现象、所加试剂的作用以及所用仪器的使用方法等。像文化课统一时间统一科目进行。考前对试题进行了保密。
(二)2002级学生采用实验操作考试。考前操作内容也是保密的。具体是:自己的老师监考,考试时间为每人30分钟,一组02人,所有学生实验操作内容一样,都是通过酸碱滴定计算溶液的浓度?学生操作完成后将数据以及计算结果记录到试卷上,老师根据记录结果打分。上实验的全部学生考了4、5天才能结束。
(三)2003级学生采用实验操作考试。具体是:每个学生考试时间10分钟,学生按班级、学号排序进行考试,一个老师一次监2个学生,10分钟后再进2名学生,依此类推。全部学生实验考试内容都相同,都是完成一次酸碱滴定,老师要对每个学生每一个操作要领和操作要求正确与否打分。5天全部学生考试完毕。
二、旧的考核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分析化学实验课旧的考核方法中存在很多的间题,比如笔试存在抄袭现象,所以不能体现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学习好的学生也不公平。2002级学生虽然采用实验操作考核方法,但也没有检查学生的操作要领,只是通过最后的计算数据是否接近准确值来判分。这两种考核方法都没有关注学生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技术要领掌握与否。2003级学生采用的考核方法虽然检查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但不能检查出学生对实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传下去对以后做实验的学生的影响也不好。以后的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就不会深刻理解理论知识,也不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更不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执照老师给定的步骤完成实验,使用仪器的操作要领和要求也不管规范与否,因为考试时只要打听一下使用那种仪器,突击记忆它的正确使用方法即可过关。这样考核的结果并没有达到开设实验课的目的要求,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并不是非要让学生得出一个即定结果,而是让学生掌握实验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这才是实验的目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间题如下:
(一)分数不成正态分布。实验成绩不成正态分布,一是因为闭卷考试时有些学生在考场上作弊了(有的抄袭学习好的学生的答案,有的抄了书本),二是因为操作时一次考生人数多,有的学生抄袭别人的数据,这样不能体现学生的实际水平。
(二)试题保密。我觉得实验考核试题没有必要保密。因为实验操作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而不是考查理论知识,不能像文化课统一时间统一科目进行闭卷笔试。以笔试的方法进行实验考试无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所以不应该保密的,再说操作考试全部学生要进行4、5天,也保密不了,所以实验考试本身应该开卷考试。
(三)突击训练问题。后面考的有的学生向已考过的学生打听操作所用仪器,然后进行突击训练。操作姿势和要求是靠平时积累和培养的,不是靠突击训练。有的仪器使用方法突击也没用。分钟内不但要完成一个完整的操作,还要考虑仪器使用方法的话时间是比较紧张的。上课使用的每种仪器老师都详细的讲到它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姿势。只要你平时都按照要求使用,考试01分钟是足够的。
三、分析化学实验课新考核方法
为了使学生成绩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对实验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我们采用平时实验报告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办法给出最终成绩:即平时实验报告成绩占50%,其中包括预习报告、实验态度、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实验结果的准确度与精密度。考试成绩占50%,其中包括实验有关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考试成绩。为了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和加强学生对实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们提出新的实验考核方法:即采用实验的有关理论考试与实验技能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口试加操作。具体做法如下,
(一)试题。试题内容为口试加操作。考试试题的难易程度一致,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口试内容为实验有关理论:即所做过的分析化学实验中的实验原理、实验现象、所加试剂的作用以及所用仪器的使用方法等,比如标准溶液的配置方法有几种,Ha、Na0H溶液如何配置,标定二者使用哪种基准物质、采用哪种指示剂辨别终点以及终点颜色如何变化,自来水硬度测定终点颜色如何变化,K2C2r07测FeZ+实验中加H3P4O的作用是什么,甲醛法测N%实验原理,分光光度计的组成部分以及每部分的作用,电子天平的称量方法以及差减称量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对实验有关理论我们摘录出来做成卡片,每一个问题一个卡片,一个卡片一个编号。实验操作内容所有学生一样,并且提前通知学生,都是完成一个完整的滴定分析操作:即将烧杯中溶液准确定容至容量瓶中,移液管准确移取一定量溶液至锥形瓶中,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后记录滴定管数据后报告老师。操作内容及步骤我们做成试题形式。每名监考老师拿一份实验理论卡片以及实验操作要领评分细则,监考老师们考前要统一口试题的正确答案。
(二)考试过程。每个考场4张实验台,每次考试一个考场进4名学生,每个考场2名监考老师,即每个监考老师每次监2名学生。
1、试题的摆放。我们把操作内容及操作步骤试题贴在每个考生的实验台上,所需仪器和药品也整齐地摆放在实验台上。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规划战略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2-6804
国内刊号:11-5184/G
邮发代号:80-18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摘 要:体育课堂文化具有中间性、外显性、情境性、聚合性等特点,构建体育课堂文化要充分利用教学基础设施,注重竞技文化的培养,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关键词:体育课;课堂文化;体育教学 一、体育课堂文化的界定
体育课堂是指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学习形式,以身体健康知识获得、运动技术技能传授、心理健康水平增进为主要学习内容,为增强学生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而进行的师生多边互动的教学活动。鉴于体育课堂本身是具体的微观社会系统,其所蕴含的文化也只是社会文化的一小部分,根据格尔茨主张的文化的定义,应当在具体的研究领域中对文化做狭义、特殊的理解,在理论探讨上更具力度。本文将体育课堂文化定义为“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观念和行为”。 二、体育课堂文化的特征 1.中间性。学校体育是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之间的第三种体育。因此,体育课堂文化也是处于两者之间的第三种文化,原因在于,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一方面由于育人目标及其时空条件的限制,我们反对将运动训练搬进课堂,反对把体育教学过程等同于运动训练过程;另一方面,由于课堂又是一个相对严肃的传递社会文化的专门场所,我们也反对把它等同于学生随意玩耍嬉戏的场所。 2.外显性。从体育课堂文化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表现来看,体育课堂文化具有显而易见的外显性。在体育课堂中,像在文化课堂上那种教师“动口不动手”“学生动脑不动身”的主体行为是不被期望的。因为体育知识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操作性知识,这种知识的获得与展现都必须通过外显的身体动作来完成。尽管失去外显的身体动作,仅依靠内隐的头脑认知也可以“懂”得某种体育动作,但我们可能根本就不“会”该种体育动作。追求对体育知识的“懂”与“会”,是体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主体的目标希求。 3.情境性。体育课堂文化主要发生在教室这个特定的空间和一节课这个特定的时间里,因此,它必然受一定的时空影响。而且,体育教室还有一个与文化课教室明显不同的特征,那就是随着教学内容的不同,体育教室的空间特征也在不停地发生变化,这不仅发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而且发生在一个教学单元、一个学段的时间里。例如:中小学体育课会安排两个以上的内容进行学习,一节课的前半部分时间可能是在田径场,后半部分时间可能是在排球场;从一个学段的时间来看,体育课堂的这种空间变换更是明显。 三、体育课堂文化的类型 1.规范文化与非规范文化。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规范文化是指体育课堂教学中所具有的与社会统治阶层价值取向相吻合的规范、价值、信仰和表意象征符号的复合体。它是社会对体育课堂文化正式要求的体现,表明了体育课堂作为一种传递社会体育文化之场所的严肃性。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非规范文化是指体育课堂文化中那些在社会价值取向期待之外的部分。这种文化既可能含有与社会价值取向并不完全相抵触的成分,也可能含有价值取向的成分。非规范文化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存在,表明了体育课堂虽然是一个严肃的传递社会体育文化的场所,但如果“操作”不当,仍然可能被不良文化“入侵”而变得不那么纯洁。 2.竞技性文化与娱乐性文化。体育离不开竞技,“竞技体育在当今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的模范”。正是由于竞技体育在体育文化系统中的独特地位,使得它不可避免地与和它有着亲缘关系的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发生着种种联系,进而使体育课堂教学在文化特质上显现出较强的竞技性。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娱乐性文化是指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带有明显娱乐性特征(即与娱乐体育文化的观念和行为相吻合)的文化形态。 3.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性别文化。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性别文化是指存在于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关于不同性别群体的体育观念和行为的复合体。体育课堂性别文化主要表现在性别差异和性别偏见。性别差异主要有练习内容的差异、师生互动方式的差异、队列位置的差异等,性别偏见主要是指体育委员的任命对象、体育器材安排的人选、技术示范的人选等主要为男性。 四、体育课堂文化的构建 1.充分利用教学基础设施。体育教育的基础设施是体育文化的物质基础。在体育教育中构建体育文化,应加大对体育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对学校体育教育中基础建筑、场地、器材等的配备的完善,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提供物质上的保障,也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文化的熏陶。 2.注重竞技文化的培养。课堂中有效融入竞技体育元素,突出竞技体育文化,是构建体育课堂文化的有效措施。体育教学中,体育课以学生的学习和锻炼为中心,但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仅要求课堂中教师通过短短的教学时间来实现对体育文化的构建是远远不够的,要培养学生体育行为和竞技意识,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在课外也能从事体育运动,课外体育运动更是体育课堂文化的一种拓展。 3.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以竞技性、趣味性、多元化为基础,以广大学生为对象,多种形式的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是构建体育课堂文化的保证。具体来说,体育课堂中应体现各种多元的体育文化,一线教师可以积极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挖掘体育课堂教材,丰富课堂内容,同时也可以开展多样化体育比赛或体育知识竞赛、体育图片展等活动,以展示体育的魅力。
参考文献:[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2]刘耀明.课堂文化的诠释与重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56-59.
小学科学是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教师必须组织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体的小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激情和兴趣。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一、挖掘生活化活动内容
1.1从教材中挖掘生活化学习活动资料。科学课是由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学习科学,就是去参加、经历一个个的观察、研究、认识活动。在科学学科中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科学内容和材料。例如:观察身体,比较水的多少,米饭的观察等。注重使学生能联系结合已有经验和生活实际,在对问题的探索、尝试、调整和解决的自主性活动中获得积极的创造性的人格发展学得具体、学得积极、学得有用。让学生知道科学源于身边生活,了解科学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形态。
1.2在学生周围实际生活中寻找内容。面对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教材中那“面向生活”的内容就显得十分有限。为了进一步加强科学和生活的联系,我们挖掘学生周围生活的事件、现象、情境等转化为一个个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课堂探究问题。让学生在探究生活问题中亲身感受到科学来自于生活,生活处处是科学。
1.2.1关注校园生活中的科学资源。校园生活是学生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校园生活,要善于发现校园内的科学素材,把校园中的科学问题搬进课堂,使学生感到真实有趣,感到科学就在身边。
1.2.2留心社会生活中的科学资源。社会生活是学习科学的大课堂,学生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等新闻媒体上了解到很多信息,还可以与家长聊天谈话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甚至小伙伴之间的游戏有时也会成为科学学习的第一手资料。
1.2.3了解家庭生活中的科学资源。学生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有着不同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经历。这就是很好的可用课程资源。例如,在做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的实验时,要求学生自备实验材料,同学们带来了几十种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材料,有的甚至把比较昂贵的热带水果也带来了,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换材料进行实验,兴趣盎然。如果是学校统一购买,就只能是几种价钱便宜的普通材料了。在教学中有些观察实验周期长,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观察和实验时间,如果在实验室里做,不利于学生随时随地观察。例如观察种子的萌发、生长、开花、结果,可采取让学生回家与家长共同实验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很少有这样的机会:亲眼看着一颗小小的种子从土壤中悄然萌发,开始了它神奇的生命历程。
1.3加强科学和其它学科的联系。打破传统格局和学科限制,构建一个开放的大课堂,允许在科学课中选择与科学有关的其它学科的现实问题,不人为地设置学科壁垒,让学生在这些问题中找到应用的广阔途径,理解科学的丰富内涵,吸收更为丰富的营养。
二、构建活动生活化模式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科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科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中,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科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科学活动经验。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努力让学生经历“生活——科学——生活”这样一个科学学习过程。课前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凭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做好课前尝试探究,课堂创设生活情景组织开展活动探究。课后延伸探究生活内容,创设大课堂情境。鼓动学生到日常生活中去运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教学基本流程是:课前自行探究准备——课堂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合作学组汇报,相互补充运用科学,解决问题——课后延伸探究。
2.1课前准备生活化的探究材料尝试活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这是实现儿童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条件。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如课本、图册、课外读物、媒体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熟悉的物品、周围的环境、实验仪器、电教媒体材料等等。提供学生科学的实验仪器有的时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实验室的仪器容易使学生产生陌生感,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课后继续进行科学探究。在教学中,教师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如牛奶盒、可乐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在教学《声音的产生》的时候,课前让学生准备生活中一些材料,比如学生的塑料直尺,纸张,小刀,可乐瓶,弹珠等常见的材料,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使直尺,弹珠等物体发出声音来。又如,在教学“热胀冷缩”实验的时候,课前教师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热胀冷缩的现象,看谁知道得多。教学中如果一味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会制约了学生课外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作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了。时间是探究的保证,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前生活探究时间。课前准备探究时间可分为长时探究,短时探究和即时探究。针对一些需经过一定时间发展变化或需要一段时间观察,不能马上知道结果的内容,一般采用长时课前探究(大约需要一、二周)。针对一些学生生活较熟悉,而平时又没有有意观察的编排内容,一般采取短时探究,针对一些课前探究有难度,学生不宜探究的内容,教师可课前创设兴趣性较强的情景,引导学生即时探究。
2.2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科学教学应以探究为核心,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景,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激发思维,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它被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和文化的产物,学习就是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建构新知识的意义和过程。因此,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
2.2.1创设直观性生活情境。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上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创设教学情境,使科学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展开想象。例如:在教学《了解空气》的时候,教师通过创设生活中用漏斗倒酱油倒不进去的情境,让学生说说其中的原因,进而引出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用漏斗倒某种液体时,一下子倒不进去是生活中常有的现象,很多学生都碰到过类似的事情,但学生并没有认真的去思考其中的原因,把它“搬”到课堂上以后,一下子成为了学生关注的焦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2.2.2创设描述性生活情境。所谓描述性情境,主要是指以文字描述、语言表达的方法,为学生描述一段新鲜而熟悉的生活事例,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例如:在《溶解》一课教学中,老师提出:“现在很口渴,想泡一杯果珍来解解渴。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一个好办法,让教师快一点喝到这杯糖水啊?”泡果珍对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一听到能够为老师献计献策更是来劲了,学生马上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给教师献上了计策来:“用筷子不停的搅拌能够使果珍快一点溶解在水里。”“用热水来泡溶解起来也很快的。”“把果珍放进水里,然后再用两个杯子倒来倒去。”……从这样的生活情景出发然后再引入到新课的教学中,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导,并没有感到科学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非常的亲近,对实验设计也就非常的感兴趣了。
2.2.3创设欣赏性生活情境。欣赏性生活情境是指在课堂上通过录像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科学美,从而引发学生用科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科学问题,分析思考科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例如:三上第一单元《植物》,用摄像机录制天天陪伴他学习生活的校园花草树木。让学生欣赏熟悉的花草树木后,说说你知道的,你还想知道什么?
2.2.4创设体验性生活情境。在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变“小课堂”为“大课堂”,通过学生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再变“大课堂”为“小课堂”。例如:《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命周期》等,让学生进行种植养殖,写下观察记录,课堂汇报。学生把自己调查了解到的信息作为课堂教学的资源,学生热情高涨,既学会了知识又增长了才干。:
三、课后延伸生活化探究活动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现象也不能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的天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科学和生活的联系,我们课后还可以利用课堂知识能力将周围生活的事件、现象、情境等转化为一个个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科学问题,让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获得问题解决方法,更可以使每个学生的自我价值在实践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例如,在学习了《物体的热胀冷缩》,知道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设计实验继续去探究生活中的植物油、酱油等是不是同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了前面生活化的实验材料的铺垫,这样的课外探究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
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是科学,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学好科学的用处是那么的广泛,从而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产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获得真正的发展。
2、无所不在的创新意识在笔者参加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伯克利分校的讲座中,教授们十分自豪地告诉我们,美国的历史就是开放、创业、创新,不等待不依赖。的确,在只有200年历史的美国,创新是最为强大的力量,驱动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尤其是在以创意作为基本特征的文化产业领域,无处不在的创新意识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腾飞,影响着世界文化产业的走向。加利福尼亚自然科学博物馆坐落于旧金山的金门公园内,除了其众所周知的天文馆、非洲馆等内部单元之外,还有极负盛名的环保屋顶,展现出文化与科技、建筑等各领域的结合与创新性设计。它是被美国环保建筑委员会认可的白金级环保建筑物,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绿色”的博物馆,从空中俯瞰,其圆形的屋顶就像巨大的绿色冰淇淋凸出地面,确保了整个建筑采光、通风、隔热的优良。
3、无孔不入的技术介入美国拥有着世界一流的技术创新团队,创造了卓越的技术创新成果,且几乎以同步的速度在文化生产领域加以应用和转化。这种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的有机融合,使得美国的文化产业始终处于产业链的最高端,无论是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还是文化消费方式都引领世界潮流。苹果手机是美国文化与科技的产品载体,它改变了传统手机单一联络的功能,运用技术手段加入了诸多创意元素,赋予了手机用户全新的体验,也随之带来了手机动漫、手机游戏等一系列文化新业态的产生。在传统文化产业及服务中,技术的力量也不可小觑,以受众在博物馆的参观体验为例,手机APP软件、互动软件等的运用,丰富了馆藏文物的价值推介手段,提升了观众的观赏兴趣和参与热情。
二、成就影响
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物流技术、新型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全方位地影响着美国和全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激光照排、电脑特效、互联网信息交互等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逐渐普及,美国文化产业在文化内容、生产、形式、消费、服务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显现出丰硕的成果。
1、推动传统文化样态的升级与革新在高新技术的裹挟下,诸如演艺、电影电视、出版、博物馆藏等传统文化样态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度出现萎缩,然而,当它们也学习利用技术手段来更新换代时,这些传统产业逐渐在市场中获得了更好的效应和更高的利润。参访中,我们看到,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方面,盖蒂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伯克利分校东亚图书馆等机构采取数字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图像、渲染、动画等技术手段再现文化遗产原貌,对古籍图书、胶片、录音、艺术图片等进行收集整理,实现数字化保护与展现。在数字影视方面,好莱坞的节目制作由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转变,催生出高清数字电视、数字电影、3D电影等广受欢迎的样态。在百老汇戏剧等传统演艺行业,LED灯光、舞台机械等的广泛应用使文艺演出的场景布置美轮美奂,增强了视觉冲击力,提升了艺术表现力。
2、加速新兴文化业态的兴起与发展在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中,文化内容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对接,派生出网络游戏、网络视听、手机文化、网络出版、数字节目、三维动画等一系列新的业态,为文化艺术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使文化的内容更加引人入胜,文化的传播更加便捷迅速,文化的影响力更加深远辽阔。总部位于硅谷的谷歌公司,以搜索引擎的发展为核心,不断扩展其内容和服务方式,不断取得经济上的极大收益。
3、增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文化与科技的高度融合将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入了一个更高更广的境界,提升了产业核心竞争力,使得美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始终处于引领和创先的地位。我们所参访的洛杉矶环球影城,其前身是环球影业的拍摄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了再现电影主题的游乐公园,诸如史瑞克4D影院、侏罗纪公园、水上世界等,都是依托畅销电影的主题,加以特效的精心营造,为观众带来技术的极大震撼和全新体验,吸引着全世界各地的游客。而与此同时,环球影城所进行的相关电影衍生品的制作与销售,也带动了影视产业链条的全球化营销,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润。
三、启示经验
尽管美国的文化管理政策并非完美无缺,尽管某些领域里过度的技术运用削减了文化本体的艺术感染力,但是,瑕不掩瑜,美国在不遗余力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将会给正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文化科技融合工作带来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1、加强政策指引,健全法律保障文化与科技融合是近年来文化建设的新命题,无论是政府、科研机构,还是企业、市场都处在摸索中前进、探寻中发展的阶段,相关的政策性、规范性文件并不多见。为了解决目前相关管理体制上的流弊,突破文化、科技两张皮的难题,积极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文化科技融合,包括文化部在内的各层级政府部门,应适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在全社会尤其是在文化领域,营造崇尚创新、注重研发、加强高新技术应用的良好环境。此外,还要学习美国在财税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法律保障方面的严密、细致与全面,导流社会资金、人才、技术成果,加大对文化创意产品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提升文化产业的技术含量,形成核心竞争力。
2、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调动企业的自主能动性市场的需求是引导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与美国的创新型企业相比,中国的许多企业依然停留在拷贝、山寨的低端层面,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技术成果的转化吸收再利用的能力不强。文化部门可以通过项目引导、平台对接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企业加强市场灵敏度,捕捉市场需求,创新文化样态,拓展传播途径,提升文化产品质量与品质,使之成为文化技术创新的行为主体。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政府也可以在资金、政策等各方面给予倾斜与帮扶,促其良性发展。
3、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载体建设人才是文化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关键,既懂技术又懂文化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极为缺乏,严重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要加强文化科技载体建设,通过认定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等工作,加快人才培养计划,多措并举培养适应多种产业环境需要的文化技术人才、数字软件开发人才、媒体产业管理人才等。
二、当前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
任何学科都具有双重使命,一方面是形成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另一方面则是培养与本学科定位相一致的人才。文化产业学科从1993年开始设文化艺术管理本科目录,1998年开始设置相关的公共事业管理之后,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山西大学等高校都先后在相关专业招收与文化产业管理有关的文化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等本科专业方向的学生。2004年,教育部又批准了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05年,中央财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山东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等高校和两所独立学院也相继开办了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之后,全国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专科性大学和学院纷纷开设与文化产业、文化管理相关的专业和方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开办与文化产业管理有关的学科专业的高校已超过70所。在文化产业学科中“,文化产业管理”由于应用性强、人才培养需求突出,成为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最多、发展最快的专业方向,相关人才培养几乎涵盖了高等教育的所有层次,有的学校培养专科、本科等应用技能型人才,还有学校培养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综合性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等)、师范类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艺术类院校(如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如北京印刷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都纷纷加入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行列中。目前国内的文化产业相关学术机构和专业方向(包括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产业经济学、艺术管理、传媒管理、制片管理等等)主要分布在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众多不同的一级学科中,甚至也包含在财经院校、外语院校、旅游院校、体育院校的相关更加专业的学科中,成为了高校发展最快的新兴专业群之一。这既是教育专业自身不断整合与分化的结果,也是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产生的回应。目前各个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上大多处在“自选动作”的试验阶段。有关研究考察了17所样本本科院校的教学计划或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各学校的专业建设往往受到所依托学科的影响,课程设置差异很大:中央财经大学着重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的课程,华东政法大学则强调法学类的课程,山东大学的课程重点在如何使文化资源变为文化资本,中央戏剧学院重视剧团和剧院的管理,北京舞蹈学院重点加强国际艺术经营与交流等等。这一方面反映了不同学校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不同特点,同时也反映了文化产业课程体系、建设体系还不够完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高校任课教师的“因人施教”和学科的“娘家”背景。正如该研究报告所说:“专业人才储备严重不足,有些专业教师尽管在学科的大背景上与文化产业管理是相契合的,但也存在一个学科转向的问题;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三大教学体系尚不健全,尤其是实践基地的建设严重滞后于人才培养的需要。”④
三、对我国当前文化产业学学科建设的建议
文化产业作为一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出现的新兴交叉学科的历史相对短暂,学科的交叉性又使学科的边界比较模糊,但是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在社会整体发展中的重要性、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都越来越明显,这都促使要强化学科建设的自觉性和整体性,推动文化产业学学科建设的高水平发展。应该说,这种发展需要一定的学术积累和知识积淀,也需要人才培养的更长时期的探索和总结。而当下最紧迫的是:为学科建设的发展奠定基础,包括学科目录的基础、学术组织和学科平台的基础、人才培养的基础。
(一)设置相应的文化产业学科目录名正才能言顺。学科目录的制订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科定位的基础性工作。文化产业作为交叉学科,它的学科归属一直存在争议——既可以设在经济学或者管理学学科中,也可以设立在文化创意学科群中。目前文化产业学科大多分散置于各传统学科的分类下,文学、艺术学、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之中都分别自设了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方向,比如艺术学科中的艺术管理、企业管理中的文化产业、经济学中的传媒经济学、电影学中的制片管理、戏剧学中的剧院管理等等。艺术管理、影视制片等存在于艺术学,传媒经济、传媒经营与管理、广告学等存在于新闻传播学,体育产业管理等存在于体育学,旅游管理存在于旅游学等等。学科设置的归属比较复杂,难以形成比较统一的学科组织、学科规范和学科共同体。因而,在学科目录设置上,考虑到文化产业学科的这种重叠、交叉的特点,以及学科内部所需要的逻辑性,将文化产业学从所有学科中完全独立出来比较困难,也未必必要——因为文化产业如果脱离了各交叉学科的背景支撑,可能会更加势单力薄。因而,我们可以考虑将文化产业学的相关分支,分别设立在经济学、管理学以及相关的文化创意学科中,各个不同分支相互依存,形成一种交叉性的学科集群。在这样的思路下,可以考虑在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13745-2009)》中,原来的“39630管理学”目录下,新增“文化产业管理”;“48790经济学”目录下,新增“文化产业经济学”;“45760艺术学”目录下,新增“艺术管理”“,54860新闻学与传播学”目录下,新增“传媒管理与经营(”替代原有内涵和外延都相对狭窄的“新闻事业经营与管理”)。具体学科设置如下所示。以上学科,既基本满足了文化产业学科的覆盖要求,又尊重了学科发展的传统和历史,同时也体现了交叉性的特点。而在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这一高校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目录中,建议可以在经济学门类中,将“文化产业经济学”设置为“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在管理学门类中,将“文化产业管理”列为一级学科;在艺术学门类中,将“艺术管理”列入一级学科;在文学门类中,将“传媒经济与管理”列为新闻传播学的二级学科。具体设置如下所示而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颁布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目录中,目前文化产业相关的方向也散见于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以及综合类之中,实际上也可以考虑在现有的22个大类之外,增加“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大类,将分布在各个学科中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相关的课题集中起来,使申报、评审的学科标准、学术评价相对一致。除马列—科社、党史—党建、哲学、宗教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教育学、体育学、心理学、国际问题研究等22大类之外,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单列,其中包含文化法规与政策、文化公共管理、公共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传媒经济与管理、艺术管理、文化市场等相关内容。以上的学科划分,既满足了目前大多数文化产业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也符合文化产业的交叉学科特征;既考虑了学科属性上的共同性,也考虑到了学科发展的差异性;既在科研组织上可以操作,也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可以定位,从而体现出既有差异又有共性的一个交叉的文化产业学科集群。
(二)成立相应的文化产业学术和教学组织学科平台是学科逐渐走向成型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科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条件。首先,建议成立“中国文化产业学会(或研究会)”。文化产业研究和教学的快速发展,对全国性的学科协调、组织平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过去几年,自发组织建立的“全国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建设联席会议”是文化产业学科的主要信息沟通平台,联席会议除了组织信息交流活动之外,缺乏常设性的稳定的组织形态,也不能承担经常性的组织联络功能,难以对学科发展提供持续支撑。我们建议应该尽快成立全国文化产业学会,组织学术活动、集合学术力量、沟通学术信息、规范学术研究、协调学科建设,条件具备时,可以编辑出版“文化产业研究”学术期刊,推动全国文化产业研究的发展。其次,建议组建“文化产业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已有近百所大学设有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和方向,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材建设等等都需要通过全国性教学协调机构来组织交流、研讨和提供相应的指导。教育部可以尽快组建文化产业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文化产业相关学科的教学经验交流,推进全国文化产业相关学科的教学规范化建设,组织文化产业核心课程的教材编写,强化文化产业师资的培训培养,提高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探索独特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因而文化产业学科需要设计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既应该包括学历、学位教育,也应该包括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既要培养从事管理运营的行业高端人才,从事行业研究的学术专门人才,也要培养实践性强的职业实用人才。在本科阶段,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已在管理学目录下设置了“120210文化产业管理(注:可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应该说已经能够基本满足本科教育的需要,不同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为不同的专业方向,如制片管理、剧院管理、演艺经纪等等。特别是应该根据文化产业发展对学科交叉的高端应用人才的需求,增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硕士”学位,与1251工商管理、1252公共管理、1253会计、1254旅游管理、1255图书情报、1256工程管理等并列,面向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甚至法学、历史学、文学等学科招收具有跨学科背景的复合人才。文化产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强、多学科交融的应用型学科。文化产业专业硕士的培养,既符合文化产业自身的学科特点,也符合文化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面向行业发展需求,开办文化产业专业硕士项目,是当下文化产业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适应新媒介环境进行全球传播发展,强化经济学、管理学、创意学科以及与信息学科的融合,重视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强化产、学、研互动,推动业界、学界的密切结合,为文化产业培养高端管理人才研究生符合文化产业的学科定位和培养目标定位。建议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积极试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博士的培养,强化文化产业高级人才的经济学背景。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科学的课堂提问对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时反馈和调控教学,增进师生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中,科学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思维,使他们能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积极地解决问题,从而起到激发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结合学生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课堂提问。
一、了解不足,换位思考
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时,通常有提问,但经常出现这样的不足,即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未能回答或回答不完全时,老师既不启发,也不作适当评价,就让另一位同学回答;或刚有学生勉强答上,学生未能思考消化,老师就马上提出下一个问题。这样的提问,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不能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思考学习,久之就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这问题的症结何在呢?我觉得症结就在于老师问题的设计是从自身的思考出发,而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出发。
因此,教师备课时应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做到“四有四备”。“四有”即胸有大纲、腹有课本、目有学生、心有教法;“四备”即备目标、备教具、备板书、备合作(备合作最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够驾驭教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上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进行心理换位,从学生角度思考提问的设计及问题的启发,让一个个问题转化为师生共同探究的问题,努力营造民主、和谐、自由宽松的思维氛围,让学生学得活泼、学得主动。
二、因材施教,精心设问
问题设计是课堂提问的基础,是课堂提问顺利进行的关键,而且问题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正如大教育家孔子所说:“善问者如伐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从而达到启发学生,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目的。
例如:在复习病句时,我根据病句类型的不同,选择了如下一些句子,然后再设计问题提问。
病例:
1、在辽阔的天山脚下的大草原上,有一种野马,夜间经常混入牧群。
2、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实在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3、看了“崇尚科学、批判”的展览,使我有了许多感想。
4、讨论战争和平等严肃话题的国际舞台纽约联合国总部,将破天荒首次出借给电影公司拍摄电影。
问题:
1、这些句子对吗?
2、如果错,错在哪里?怎么改正?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层次不同。第一个问题难度较低,学生凭语感或能判断其正误。这一层次问题的设计既考虑水平较低的学生实际,也是考虑到病句经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学生只要能判断其正误即可。第二个问题难度较高,学生除了要判断其正误,还应懂得错在哪里,如何修改。这一层次问题的设计既考虑水平较高学生的理性思考与分析,也是考虑到病句或以主观题形式考查。不同层次问题所引起学生的思维参与程度不同。较低层次的问题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和简单应用;较高层次的问题则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理性思考和分析。较低层次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较高层次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出适合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
三、引导学生发问,培养“问题”意识
2010年5月~2011年4月我科共收治患儿3057例,其中1个月~1岁1058例;1~6岁1892例;6岁以上407例。2011年5月~2012年4月共收治患儿3428例,其中1月~1岁1472例;1~6岁2056例;6岁以上524例。主要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肠炎、脑炎、川崎病、过敏性紫癜等。
1.2方法
自2011年5月我科被确定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以后,为了切实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履行医务人员职责,首先转变了观念,在以往安全管理的基础上更加细化和规范了相关内容,将具体措施更加落到了实处。
1.2.1成立了护理安全管理小组
自我科被确定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以后,成立了由护士长为组长,另外2名理论基础扎实、工作经验丰富、有责任心和警惕性高的护士作为组员的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并制定了工作标准。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优质护理相关知识及护理安全相关制度,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法》等,学习《患者安全十大目标》,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从思想上和理论上强化安全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强化安全意识。
1.2.2建立健全护理安全制度
启动了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制度,鼓励护理人员主动上报不良事件,达到≥10%/100张床,对瞒报和漏报者进行处罚,并定期对存在的和潜在的护理缺陷进行讨论、分析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杜绝再次发生。只有规范和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提高临床护士的护理安全防范意识,保障患儿的安全,达到管理标准化,从而进一步降低病房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推动优质护理的发展。
1.2.3安全隐患、高危患儿的管理
在护理活动中,对于高危、坠床跌倒、压疮风险以及精神异常的患儿,预见性的启动高危、坠床跌倒、压疮风险评估表,根据情况制订相关的预防措施并积极干预,增设安全提示语:如“小心地滑”、“小心跌倒”、“小心烫伤”、“小心坠床”等警示牌,让患儿及家属有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让患儿得到更全面、更安全的护理。对于有纠纷苗头的患儿家属,除了与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外,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防患于未然,把护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实践证明,与开展优质护理工作以前相比,护理不良事件及投诉明显减少。
1.2.4对工作人员的管理
对于资质较浅、服务态度欠佳、理论及操作能力较差的护士,除了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外,更应加大培训和考核力度,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及业务能力,降低不安全因素。强化优质服务意识,儿科护理既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护理工作,也是一项综合性的服务工作,是技术和服务的统一,通过学习,教育、培训等方式,不断引导护理人员转变观念和优化流程,从理论及技术方面让他们感到就医过程的安全,自觉地以病儿及家属医生的要求为导向,以他们的满意为宗旨,提供优质专业的护理服务。
1.2.5加强医护和护患沟通
强化沟通意识,要求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多与医生沟通,启动应急情况下口头医嘱及疑问医嘱执行流程,发现疑点及时与医生联系,确保医嘱执行无误,保证了患儿的用药安全。同时,责任护士必须遵循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对患儿家属从入院到出院各个环节都有责任护士进行健康指导,包括疾病知识、病情变化、治疗过程、各种检查目的、饮食及护理效果等,及时解决存在的各种护理问题,让家属参与到医疗活动中来,保证护理工作安全,对保障医疗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行护理时主动与患儿及家属沟通,改变以往做得多说得少的缺点,倡导主动问候,首问负责,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有利于患儿的疾病康复,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从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工作效率。
1.2.6重点环节的安全管理
细化管理流程,创建安全文化氛围。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采血、给药、输液、实施各种诊疗时,必须有两种以上识别患者的方法,不得只以床号作为识别患儿身份的唯一标识,认真落实患者的安全目标,执行腕带识别标识制度,完善关键流程的识别措施,从最大限度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节假日进行安全检查,消除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加强物品管理,按管理标准进行管理,达到“一专二及时三无四定”。加强药品管理,要求熟练掌握常用药物的名称、剂量、方法及常见不良反应,盒装存放,专人负责,标志醒目。强化院感意识,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及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切实落实手卫生,加强耐药菌管理,减少和杜绝院感的发生。
1.3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开展优质护理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开展优质护理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开展优质护理之前。
2.2随着护理安全文化的开展,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3讨论
对于医院的安全文化一直是整个医院的核心,也是体现医院整体和医护人员的素质与内涵的重要表现,健全相关的安全文化管理制度是医院发展的重点,同时也是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开展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以“病人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是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的重要内容。因此,强化护理安全管理是开展优质护理工作的重点,而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对护理安全工作的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3.1自2011年5月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在我科全面展开,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公示了优质护理服务项目,切实落实了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患儿提供全面、全程、主动、专业、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
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护理人员转变了观念,优化了工作流程,改变了排班模式,简化了护理文件书写,健全了绩效考核机制,为患儿提供了连续、无缝隙的护理,夯实了基础护理,提供了满意服务,为全面实施安全管理更新了理念,提供了保障。
3.2对科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干预,是护理管理的重点,也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
通过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制定健全的病房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出具有儿科特点的护理质量安全标准,坚持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消除了各个环节中的安全隐患,强化了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规范护理人员技术操作,保证了在给患儿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保证了工作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3.3通过对高危患儿、纠纷苗头人员以及重点护理人员的管理
对人力资源相对薄弱的时间段增设了二线班,保证了患儿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预见性的采取防范措施,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地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及投诉的发生。
3.4通过沟通协调工作,达到互相理解,互相支持,让患儿家属能够有效地遵医,主动参与到医疗活动中来,对保障医疗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认真落实手卫生,有效地杜绝了交叉感染。只有患儿家属感到就医环境及就医过程非常安全,才会真正满意,这才是我们实施优质护理的最终目标。因此,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强化护理安全管理,护士对护理安全风险的认识大大得到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安全隐患的认识,有效地减少了护理风险的发生;由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面临的不安全因素大大降低,也就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升;护理风险减少了,病人的满意度提高了,从而护士的心理压力降低了,提高了工作效率,职业认同感和工作成就感大大提升,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得到足够的重视,充分调动了工作积极性,这也是对优质护理的关键点最好的诠释,同时对医院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