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企业法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3 15:13:5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企业法学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企业法学论文

篇(1)

一、企业文化的涵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同的文化观念,是由企业管理者当局所倡导、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本企业的群体意识和行为准则。它不仅是表面现象,而应是一个立体的范畴,即表层、里层、深层。表层指可见之于形、闻之于声、触之有觉的物质文化,如厂容厂歌、厂旗厂服、产品形象、典礼仪式等;里层指制度文化,如企业的领导体制、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中所反映出来的指导思想;深层指积淀于心灵的意识形态,即精神文化,如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准则等。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企业全体成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确立的共同信仰,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三个层次中核心是深层文化,即企业精神那部分文化,它支配着企业及其职工的行为趋向,是决定里层文化、表层文化的企业之魂。培养企业精神的目的,是使企业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实现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目标。

二、企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正确的精神文化一旦被群众所认同,就会成为物质生产的巨大推动力量。企业文化已经作为新世纪的新理论,在企业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四有”员工,达到增强企业活力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企业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承担者,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两个文明一起抓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现阶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部门仍然侧重于学文件、讲形势,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去的少,对企业的经济工作缺乏实质性的指导意义。同样,经济工作也大多是强调盈利,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长期目标并以此规划职工思想政治建设考虑的少。企业文化则可以较好地调节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技术工作,把个人的荣辱得失、道德规范和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融合在企业文化的精神风貌之中,使远大理想有现实基础和扎根点。人们结合经济工作去发展企业文化,在发展企业文化中培养职工热爱本职工作、树立良好职业道德的高尚情操,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员工,从而增加企业活力,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2、有助于增强企业内聚力,达到“上下同意”

《孙子·谋攻篇》中说:“上下同欲者胜”。引入到企业中来,我们可以把“上”理解为企业,把“下”理解为职工,“欲”可以理解为目标、利益。也就是说,只有使企业的目标和利益与职工个人的目标和利益有机的统一起来,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用于现代企业管理,那就是企业文化的范畴。企业文化像一种理性的粘合剂,以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将个人的理想拴在同一目标上,齐心协力,减少职工之间、组织之间的磨擦和内耗,增强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和作为企业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通过企业文化,建立一种积极的机制,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和整体信念,对企业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凝聚力,从而焕发出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这种主人翁责任感具体体现在个人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上,积极搞好本职工作,以自己出色的业绩来维护军队和军企的信誉,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作出贡献。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文化又能通过创造良好的组织氛围确保职工的积极劳动会受到尊重。“自我价值”能得到实现。这样,又进一步加强了职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达到“上下同意”。

3、有利于协调和控制,达到自我调节

企业管理的重要职能是协调和控制。管理者要对企业人财物及其运行过程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控制,必须依靠严密的管理制度。但制度管理存在着两个不可克服的缺点:一是再严密的制度也不可能包罗万象,总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疏漏;二是制度管理还有强制性,它只能让人服从而不能赢得人心,这是现代管理所忌讳的。企业文化是管理制度的升华,它把名目繁多的制度压缩凝聚成几条富有哲理性的感召力的企业精神和行为准则。管理者按此精神和准则去启发诱导职工适时修正自己的言行,达到与企业目标和价值准则的一致。同时,企业成员如果违反了行为准则,即使他人不知道或不加以指责,本人也会感到内疚、心理失调而进行自我调节。企业文化通过强化企业内部上下左右的沟通,加深了彼此的信任,群众的呼声会体现在领导的决策中,上面的意图也会容易被下面所理解接受。这样,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协调和控制就由强制性的制度管理为主升华为自觉性的自我调节为主了。

综上所述,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对全体职工的言行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和辐射作用,形成导向力、凝聚力、约束力。在这种环境氛围中,职工们彼此和睦相处,积极向上,自觉地克服不良现象,为维护和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实效而竭尽全力作出贡献。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可以把企业文化视为是现代企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成功的核心。三、如何塑造企业文化

1、强化领导自身建设

企业领导中,有的忙于面面俱到地处理企业内的各种问题,包括注意在企业高层中形成一致的意见;(下转第24页)(上接第21页)有的善于向职工提出长远的、系统的企业目标,提倡新的价值准则,为创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作贡献。不论哪种类型的企业领导必须有良好的自身形象。首先,要做“全才”,以树立威望。《孙子兵法·计篇》中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机制才能嬴得敬重,守信才能赏罚严明,仁爱才能团结同志,勇敢才能激励士气,威严才能统一军令。其次,要有“将德”。孙武提出,“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诸葛亮说要“见利不贪,见美不”;戚继光说要“功名利欲,与心为敌”,等等。都是“将德”的规范。企业领导只有德才兼备,甘苦与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方能在职工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实现为企业经营目标努力奋斗的企业精神。

2、强化领导观念和方式的转变

领导者必须树立自己是公仆,职工群众是主人的观念,想方设法真正确保职工主人翁地位得到体现。与此同时,必须转变事必躬亲的领导方式,发动群众参与管理,群策群力,共同对企业的兴衰负责,形成团队精神。这样,企业领导层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3、强化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企业的主体是职工,企业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如何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人管理的核心就是要塑造整体文化的价值观。因为人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只有提高人的素质,即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文化水平、心理素质、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整体观念、集体意识、人际关系及兴趣爱好等才能产生和传播优秀的企业文化。因此,提高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是关系到能否建成优秀企业文化的一项根本性工作。

4、强化企业利益共同体的建立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竞争观念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企业的竞争不是企业领导个人的事,而是与每个职工息息相关的。他包括投资者、经营管理者和劳动者三方合一的共同利益。因此,协调好三方关系,建立利害与共、分配得当的企业利益共同体,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利益共同体的建立,会使职工心甘情愿的与企业同舟共济,尽心尽力为企业发展而奋斗。使国家、企业、职工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是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保证。

5、强化企业自身特色

建设企业文化,不能“千人一面”。社会环境、地理环境、市场环境等各个方面对企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各个企业的内部环境也各不相同。因此,各个企业在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时,应根据本企业所处的特点、生产经营的特点以及企业的服务对象,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像“让世界自由联通”、“让我们做得更好”、“服务到永远”等。要在实践中培育而不要凭臆想创造;要有选择的汲取别的国家、别的企业的优秀文化精华经过改造为我所用,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篇(2)

企业财务报告是企业财务会计的“最终产品”,是企业与其利益关系人的链接点,它能够全面、系统、综合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并成为广大用户了解企业运营情况的重要信息资料。财务报告目标作为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系统期望达到的目的或标准,是在不确定会计环境下提出的一种主观愿望,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决定主观、存在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不同客观环境决定了不同主观目标的形成,会计目标的提出不能脱离它所依存的客观环境,否则就不现实。财务报告目标是连接内部会计系统和外部会计环境的桥梁,它的定位不仅受会计本质所决定,更受会计环境的直接影响,并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管财务报告目标如何定位,财务报告目标至少要反映三方面内容,即三W标准:(1)财务报告的信息使用者是谁(who);(2)财务报告应当提供哪些会计信息(which);(3)财务报告信息对使用者有什么用途(what)。当前会计界关于财务报告目标定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受托责任观,二是决策有用观,二者都是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下提出来的,财务报告只强调经济信息的披露。然而,在科学发展观下将财务报告目标定位在“受托责任观”或“决策有用观”难免有些力不从心。

一、科学发展观对社会目标、企业经营目标和企业财务报告目标的影响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它的全部内容。“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人人平等,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协调”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等建设,协调好各方面的社会关系,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可持续发展”是以生态和谐、代际公平为主要特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要处理好两方面关系,一是要处理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当代人发展经济要以不破坏环境为限度,做到人与自然和谐,保持生态平衡:二是要处理好当代与后代的关系,资源在两代人之间如何分配,环境在两代人之间如何共享。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目标、企业经营目标产生重大影响,进而也影响企业财务报告目标。从科学发展观看社会目标,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从科学发展观看企业经营目标,就是要实现以经济利益为基础、以社会公平为目的,以生态和谐为限度的可持续发展。从科学发展观看企业财务报告目标,财务报告应当反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会计信息,这是财务报告应当反映的全部内容,即“三w”标准中的“which”。按照科学发展观,并借助于“三w”标准来看“三w”中的“who”,财务报告的信息使用者应当是对企业产生影响的或受到企业影响的需要协调的社会各方关系人,即利益相关者;“三w”中的“what”,信息使用者获取财务报告信息的价值取向以及与企业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按照科学发展观,与企业有业务往来且利益相互影响的信息使用者(如投资者、债权人、客户、供应商等),要加强自有资金管理并对企业实施有效监督,避免资金低效周转或无效运营;与企业无业务往来但其权利受到影响的信息使用者(如企业员工、社区居民、税务机关、竞争对手等),要加强对企业广泛监督,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二、科学发展观下“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目标定位存在的缺陷

科学发展观是在当前经济增长迅速、安全隐患严重、财富分配不公、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背景下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不仅影响社会目标、企业经营目标,还影响企业财务报告目标,并对现有的“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目标定位产生冲击。

1.科学发展观下“受托责任观”财务报告目标定位存在的缺陷。“受托责任观”(account-ability)产生及存在背景是资财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公司制企业,财务报告目标是向资财所有者如实反映受托人对资财使用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财务信息。从科学发展观看“受托责任观”目标定位主要存在以下缺陷:一是信息使用者的局限性。受托责任存在的前提基础是两权分离,产生比较明确的资财委托——关系,所有者和经营者能够直接地沟通和交流,信息使用者只是建立在资财委托和受托关系上的利益关系人,主要包括现有的投资者、债权人和管理层,不涉及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关系人。二是财务报告反映内容的局限性。“受托责任观”下的财务报告只是反映保证对委托人所托付资财安全完整的财务状况信息以及保证对委托人所托付资财运营增值的经营业绩信息,即只是反映委托人资财保值、增值的财务信息,而不注重现金流量、社会责任、环保收益等信息。三是财务报告编报的出发点违背市场理论。按照市场供求原理,信息的需求决定信息的供给,在“受托责任观”下,编制财务报告目的主要是从受托人的角度出发,即从信息供给方考虑,企业管理层为了解除自己的受托责任才向资财委托人主动解释、说明其业务活动和经营业绩,而委托人使用财务报告则是一种被动需求。四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反映不够全面。在受托责任的指导下,财务报告主要反映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形成的历史的、客观的信息,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强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而忽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2.科学发展观下“决策有用观”财务报告目标定位存在的缺陷。“决策有用观”(decision-usefulness)产生和存在背景是存在比较发达的资本市场,财务报告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企业管理当局等)提供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决策有用的经济信息。从科学发展观看“决策有用观”目标定位主要存在以下缺陷:一是财务报告反映内容的局限性。“决策有用观”下的财务报告只是反映企业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而忽视社会责任和环保收益等非财务信息。二是决策概念外延过窄。决策仅仅是管理过程的一个环节,管理具体包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检查、考核和分析等程序。一些外部信息使用者并没有履行决策职能,仅仅履行监督管理职能,如政府部门利用会计信息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社区居民、新闻媒体等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违法、违规活动进行举报监督;注册会计师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审计签证或管理咨询;投资人利用会计信息加强自有资金管理,规避风险以获得安全、较好的报酬,等等。一些内部信息使用者也没有完全履行决策职能,也是履行监督管理职能,如管理层利用会计信息进行下年度预算以及对经营过程实行控制和检查;董事会利用企业经营业绩评价、考核管理层,等等。三是信息使用者的局限性。在“决策有用观”下,尽管编制财务报告目的是从信息使用者角度出发,但其前提必须存在一个较为发达的资本市场,通过市场中介将信息使用者尤其是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与公司联系起来,以便出资人利用会计信息做出是否投资、信贷以及类似的决策。决策有用的前提过于严格,资本市场以外的利益相关者难免被忽视,如政府机关、社区居民等。四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反映不全面。在“决策有用观”下,财务报告主要反映企业现时的、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的经济信息,注重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有用性而忽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篇(3)

随着全球经济、技术一体化的到来,我国各类企业中,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不仅面临着机遇,还存在着挑战。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五部分指出: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该报告成了我国企业的及时雨、指路灯。它使企业的发展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为其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到我们企业在向这个方向努力时,提出了“好字优先,科学发展”的奋斗目标。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不仅要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还要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就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独有的关键技术是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独有或比其他企业技术领先的产品优势。要以市场为导向,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意发现用户的新需求,从中寻找技术创新和开发新产品的项目,要和国际同行的先进企业对标,引领企业走向行业领先的位置;优秀的员工队伍,和谐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氛围是快速发展的关键,要努力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为有想法、有能力的员工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为新工艺、新产品转化为可以直接用于生产、变为商品提供支持,在你无我有方面下功夫,力争做到随需而变,把握先机;在员工中开展献计献策活动,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攻克长期存在于生产过程中的疑难杂症,在你有我优上想办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做到好字优先,科学发展。

二、坚持党的集体领导

作为党务工作者,企业党委的主要负责人,一定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统领党建工作,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开展各项党务工作也要坚持好字优先,要努力营造和谐向上,以人为本的企业氛围,积极主动的为经济工作服务,为中心工作保驾护航。和谐是企业立足之本、发展之需、做百年老店之必备条件。企业和谐了,人们才能聚精会神做工作、谋发展。那么如何实现企业和谐?最基本的标志是管理规范,凡事有章可循;诚信守诺,强化责任之道;团结协作,重视以人为本。党委要围绕企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重点、热点问题,引导领导班子用党的十七大精神去破解,发动群众献计献策去攻克,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树立大局意识,融入企业中心工作,真心实意的为生产经营服务,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针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宣传贯彻西电企业文化手册为契机,深刻理解西电人责任之道的内涵,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永葆发展活力,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跨国公司的远景激励员工,用西电人的使命、核心价值观凝聚员工,把思想政治工作变“虚”为“实”,变“无形”为“有形”,把整齐划一的行为规范通过多种方式的活动融入员工脑海,转化为自觉行动,体现出西电人创新图强,至精至诚,和谐共赢的风范和精神,推动企业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三、坚定以人为本的的发展道路

俗话说:“企”字无人则为“止”。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要求企业的一切决策以人为核心、为目的,在保障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前提下才能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篇(4)

2组织实施

为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加大他们在实验中的参与度,培养他们的系统能力,我们把“生产者-消费者”实验的组织划分为三个阶段:课前布置任务、课内检查引导、课后收集反馈。

2.1课前布置任务为加大学生对实验的参与度,我们在实验课前向学生明确实验任务并提供相关API函数的简单说明,要求学生学习资料并思考“生产者-消费者”模型实现的方法。

2.1.1明确实验任务在理解“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多线程技术模拟实现一组生产者和消费者;并假设这些生产者和消费者等效,即:只要缓冲池未满,生产者就可将产品送入缓冲池;只要缓冲池非空,消费者就可以从中取产品进行消费。

2.1.2提供学习资料由于大多数学生在本次实验前未接触过多线程编程,因此我们向学生提供一些与伪代码中各操作相对应的WindowsAPI。“生产者-消费者”实验涉及到创建生产者与消费者、操作信号量及使用临界资源。我们整理了与之对应的三类函数供学生预习,分别是多线程操作函数、信号量操作函数和互斥量操作函数(通过互斥量保证生产者和消费者对临界资源互斥访问)。多线程操作函数包括创建线程的函数_beginthreadex()和等待多个线程结束的函数WaitForMultipleObject()。信号量操作函数包括创建信号量的函数CreateSemaphore()、申请信号量的函数WaitForSingleObject()和释放信号量的函数ReleaseSemaphore()。互斥量操作函数包括创建互斥量的函数CreateMutex()、申请互斥量的函数WaitForSingleObject()和释放互斥量的函数ReleaseMutex()。当生产者和消费者完成所有工作后,需要销毁线程、信号量和互斥量等资源。线程、信号量和互斥量都是内核级资源,用CloseHandle()函数销毁。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只对上述函数进行简单说明,学生需要借助互联网等资源学习它们的具体使用方法。

2.1.3提出具体要求提供预习资料的同时要求学生思考:实现“生产者-消费者”模型应考虑哪些技术细节?

2.2课内检查引导与教师详细讲解实验原理、目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地操作不同,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发挥学生在实验课上的主动性,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并对学生的结论进行总结,从而完成实验。本阶段又可分为预习成果检查和总结引导两部分。

2.2.1预习成果检查实验课开始时我们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考察他们对实验中可能会遇到的技术问题的思考。检查预习的好处在于:一方面,教师的监督可以强迫学生独立思考,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另一方面,通过提问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实验的理解程度,有助于总结引导。

2.2.2总结引导根据经验,大部分学生会对实验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思考,但可能不够全面。因此,在听取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后,应进行总结,并进一步启发学生。我们以共用缓冲池(包含10个缓冲区)的二个生产者和二个消费者为例,实现该“生产者-消费者”模型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技术细节。⑴该模型使用的数据结构;⑵程序的流程;⑶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具体操作。以上三个技术细节的实现是本实验的关键。学生在课前已经对相关函数进行了预习,因此我们并不立即给出答案,而是启发学生基于预习和已有的编程知识,尝试解决这三个问题。问题一:由表1中伪代码可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信号量同步,并互斥地访问缓冲池。因此,信号量和临界区是实现该模型必不可少的数据结构。问题二:程序的流程在main函数中设定。具体可分为数据结构的初始化、创建多线程和资源回收。其中,资源的初始化及回收可以直接调用相关函数,较为复杂的是创建多线程。讲解创建多线程的方法时可以这样启发学生:每调用一次_beginthreadex()函数可以创建一个线程(用来模拟生产者或消费者),因此,创建多个生产者和消费者要多次调用_beginthreadex(),这种重复执行相同的动作显然要用循环结构,从而引导学生写出创建多线程的语句。创建2个生产者和2个消费者的示例代码如下。上述代码中的ProducerFun和ConsumerFun分别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线程的入口函数,即生产者和消费者将执行的具体操作,需要重点实现。问题三: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具体操作,即编程实现函数ProducerFun()和ConsumerFun()。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类似,我们以实现ProducerFun()函数为例,启发学生在此基础上独立完成ConsumerFun()函数的编写。在本例中,信号量empty的初始值为10,full的初始值为0,它们的最大值与缓冲池中缓冲区的个数相同(都为10);互斥量mutex保证缓冲池被互斥地访问。可根据生产者的伪代码对应写出源程序。函数ProducerFun()与生产者Producer的伪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2.3课后收集反馈学生的课后反馈是对实验课的重要补充。可由课代表收集学生对本次实验的感受和仍存在的疑问,统一反馈给教师。这种反馈能够加强教师和同学之间的联系,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整体情况,并对教学手段进行改进。在此阶段,可以向编程基础较差的学生提供示例代码,并对其辅导,尽量照顾到各层次的学生。

篇(5)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029-01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能有效促进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可以迅速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以内核式的潜在动力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无限动力。企业文化建设是每家企业都在开展的,但在深入开展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模棱两可的,甚至是概念性的错误认识。这类情况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的关系、长远目标与短期操作、在旧有基础上的管理创新、改革与发展等环节上。如何用发展的眼光来正确审视、认识、处理企业文化建设与科学发展的关系是摆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应当紧密联系企业自身实际认真加以研究和探讨。

一、正确对待和分析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共通性。首先,这两者在加强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方面具有目标性的一致。因为,企业文化是通过一整套的内强筋骨、外化形象的打造过程来全方位地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并由此在企业之外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将这种良好的公共形象再经由外到内的内化过程,进一步促进企业的科学发展。员工在这个过程中将感受到综合素质自我约束式的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也正是在于培育“四有”新人的效果和过程。其次,两者在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方面是一致的。形成企业文化非一日之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文化才得以产生和日益完善。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经脉,它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企业在追求生产经营业绩的同时,还要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它同样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再次,在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过程中,两者均具有系统性,同时,具有互相促进与推动、渗透与融合的作用。在现代企业的构建中,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把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与各种先进管理理论相结合,是企业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大力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代企业在新时期要不断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就必须尽快形成具有本行业、本企业特点的思想文化理念和特色文化架构,着力创建文明和谐、创新求进、积极向上的企业软环境,为企业搞好日常工作和生产提供精神动力,为促进企业科学发展提供思想保障。

二、分析和处理企业文化建设和生产经营的关系

生产经营是企业的第一要务,但企业的发展却不能单靠数字的增加,还要靠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被称为企业的软实力,也越来越被认可为核心竞争力,它与生产经营的发展是同步而非先后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企业若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就应该首先把全体员工的思想统一到促进企业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使广大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通过建设和发展先进的企业文化,大力培育员工队伍集体爱岗敬业、重视团队协作的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与企业中心工作,具有方向一致和目的相近的特点,二者相融并不矛盾。企业文化只有贴近中心工作来建设和发展,才能更容易为广大员工所普遍接受。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发团队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调动员工投身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分析和处理领导先行和全员参与的关系

一个企业领导者的学识修养、管理能力最集中体现在企业文化中,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首先是领导者的先行。企业领导者对企业文化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企业是否能主动地去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领导者除了应该具有先进的理念外,还要亲身倡导,让文化理念真正得到全体员工的支持,为他们所接受,最终成为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曲高不能和寡。企业文化建设的倡导和规划虽然在于领导者,但是建设的基础却是在基层全体员工。建设企业文化依靠的是全体员工,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的享受者也是全体员工。所以,企业文化建设的最佳途径应该是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汇集集体的力量,把主要精力放在普及企业文化基础知识上。使企业文化形成于内化与外化相统一、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的群众性实践之中,内化于心,表现于行,成功于发展。

四、分析和处理继承和创新发展的关系

篇(6)

企业财务报告是企业财务会计的“最终产品”,是企业与其利益关系人的链接点,它能够全面、系统、综合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并成为广大用户了解企业运营情况的重要信息资料。财务报告目标作为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系统期望达到的目的或标准,是在不确定会计环境下提出的一种主观愿望,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决定主观、存在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不同客观环境决定了不同主观目标的形成,会计目标的提出不能脱离它所依存的客观环境,否则就不现实。财务报告目标是连接内部会计系统和外部会计环境的桥梁,它的定位不仅受会计本质所决定,更受会计环境的直接影响,并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管财务报告目标如何定位,财务报告目标至少要反映三方面内容,即三W标准:(1)财务报告的信息使用者是谁(who);(2)财务报告应当提供哪些会计信息(which);(3)财务报告信息对使用者有什么用途(what)。当前会计界关于财务报告目标定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受托责任观,二是决策有用观,二者都是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下提出来的,财务报告只强调经济信息的披露。然而,在科学发展观下将财务报告目标定位在“受托责任观”或“决策有用观”难免有些力不从心。

一、科学发展观对社会目标、企业经营目标和企业财务报告目标的影响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它的全部内容。“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人人平等,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协调”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等建设,协调好各方面的社会关系,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可持续发展”是以生态和谐、代际公平为主要特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要处理好两方面关系,一是要处理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当代人发展经济要以不破坏环境为限度,做到人与自然和谐,保持生态平衡:二是要处理好当代与后代的关系,资源在两代人之间如何分配,环境在两代人之间如何共享。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目标、企业经营目标产生重大影响,进而也影响企业财务报告目标。从科学发展观看社会目标,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从科学发展观看企业经营目标,就是要实现以经济利益为基础、以社会公平为目的,以生态和谐为限度的可持续发展。从科学发展观看企业财务报告目标,财务报告应当反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会计信息,这是财务报告应当反映的全部内容,即“三w”标准中的“which”。按照科学发展观,并借助于“三w”标准来看“三w”中的“who”,财务报告的信息使用者应当是对企业产生影响的或受到企业影响的需要协调的社会各方关系人,即利益相关者;“三w”中的“what”,信息使用者获取财务报告信息的价值取向以及与企业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按照科学发展观,与企业有业务往来且利益相互影响的信息使用者(如投资者、债权人、客户、供应商等),要加强自有资金管理并对企业实施有效监督,避免资金低效周转或无效运营;与企业无业务往来但其权利受到影响的信息使用者(如企业员工、社区居民、税务机关、竞争对手等),要加强对企业广泛监督,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二、科学发展观下“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目标定位存在的缺陷

科学发展观是在当前经济增长迅速、安全隐患严重、财富分配不公、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背景下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不仅影响社会目标、企业经营目标,还影响企业财务报告目标,并对现有的“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目标定位产生冲击。

1.科学发展观下“受托责任观”财务报告目标定位存在的缺陷。“受托责任观”(account-ability)产生及存在背景是资财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公司制企业,财务报告目标是向资财所有者如实反映受托人对资财使用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财务信息。从科学发展观看“受托责任观”目标定位主要存在以下缺陷:一是信息使用者的局限性。受托责任存在的前提基础是两权分离,产生比较明确的资财委托——关系,所有者和经营者能够直接地沟通和交流,信息使用者只是建立在资财委托和受托关系上的利益关系人,主要包括现有的投资者、债权人和管理层,不涉及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关系人。二是财务报告反映内容的局限性。“受托责任观”下的财务报告只是反映保证对委托人所托付资财安全完整的财务状况信息以及保证对委托人所托付资财运营增值的经营业绩信息,即只是反映委托人资财保值、增值的财务信息,而不注重现金流量、社会责任、环保收益等信息。三是财务报告编报的出发点违背市场理论。按照市场供求原理,信息的需求决定信息的供给,在“受托责任观”下,编制财务报告目的主要是从受托人的角度出发,即从信息供给方考虑,企业管理层为了解除自己的受托责任才向资财委托人主动解释、说明其业务活动和经营业绩,而委托人使用财务报告则是一种被动需求。四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反映不够全面。在受托责任的指导下,财务报告主要反映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形成的历史的、客观的信息,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强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而忽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2.科学发展观下“决策有用观”财务报告目标定位存在的缺陷。“决策有用观”(decision-usefulness)产生和存在背景是存在比较发达的资本市场,财务报告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企业管理当局等)提供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决策有用的经济信息。从科学发展观看“决策有用观”目标定位主要存在以下缺陷:一是财务报告反映内容的局限性。“决策有用观”下的财务报告只是反映企业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而忽视社会责任和环保收益等非财务信息。二是决策概念外延过窄。决策仅仅是管理过程的一个环节,管理具体包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检查、考核和分析等程序。一些外部信息使用者并没有履行决策职能,仅仅履行监督管理职能,如政府部门利用会计信息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社区居民、新闻媒体等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违法、违规活动进行举报监督;注册会计师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审计签证或管理咨询;投资人利用会计信息加强自有资金管理,规避风险以获得安全、较好的报酬,等等。一些内部信息使用者也没有完全履行决策职能,也是履行监督管理职能,如管理层利用会计信息进行下年度预算以及对经营过程实行控制和检查;董事会利用企业经营业绩评价、考核管理层,等等。三是信息使用者的局限性。在“决策有用观”下,尽管编制财务报告目的是从信息使用者角度出发,但其前提必须存在一个较为发达的资本市场,通过市场中介将信息使用者尤其是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与公司联系起来,以便出资人利用会计信息做出是否投资、信贷以及类似的决策。决策有用的前提过于严格,资本市场以外的利益相关者难免被忽视,如政府机关、社区居民等。四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反映不全面。在“决策有用观”下,财务报告主要反映企业现时的、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的经济信息,注重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有用性而忽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篇(7)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市场营销交换竞争

马克思的思想体系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座令人仰止的高峰。1999年,马克思被英国BBC评为“千年伟人”。作为一代伟人,马克思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经济学是的基础,对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是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整体。马克思经济学有别于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更加明确地是指马克思本人在其有生之年确立的经济学基本范畴、方法和结构的总和。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可以发现,马克思不仅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为我们留下珍贵遗产,而且还形成了马克思市场营销思想,这对市场营销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一、马克思关于交换的理论

马克思经济学,对交换做了较多的阐述。马克思指出:“分工和交换是人的活动和本质力量———作为人的活动和本质力量———的明显外化的表现。”这表明马克思对分工有足够的认识,因为分工的不同产生了交换。在存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交换是可能产品向现实产品转化的基本途径。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产品是作为价值,作为交换价值,作为等价物来生产的,不再是为了它同生产者直接个人关系而生产的。”这个观点是马克思对交换的重视,因为交换是经济社会中最普遍的现象,这种物与物或通过货币为媒介的物与物的交换,都是劳动交换。而交换是市场营销的核心内容。马克思还指出:“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因此,商品必须全面转手。这种转手就形成商品交换,而商品交换使商品彼此作为价值发生关系并作为价值来实现。”在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条件下,任何商品生产商和经销商,都是为他人需要而生产和经销商品的,都要通过交换实现价值增值和经营目的,以保证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实现。

二、马克思关于产品实现的理论

马克思经济学,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产品必须满足市场的需要。马克思指出:“产品不同于单纯的自然对象,它在消费中才证实自己是产品,才成为产品。”这表明,只有消费才能使产品最后完成,才能使潜在产品或可能产品变成现实产品,这个过程是一个由商品变货币的过程。马克思的论述指出了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必须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调研,根据消费者需求来设计产品,组织产品生产,这样才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也为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指明了方向,使人类社会做到可持续发展。马克思还指出:“要生产商品,它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马克思所阐述的使用价值,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是否有用,商品质量好坏,而是产品的整体概念———消费者购买产品所追求的利益(核心产品)、产品的物质形态(形式产品)、消费者得到的销售服务与保障(附加产品)、消费者在购买该产品时期望得到的与产品密切相关的一整套属性和条件(期望产品)以及消费者购买产品包括所有附加产品在内的可发展成为未来最终产品的潜在状态的产品(潜在产品)。也就是说,生产者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还要生产满足市场需要的使用价值。马克思的这个观点,实际就是市场营销观念的问题。即生产者要从满足市场需要出发,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安排产品的生产,合理配置企业的资源。只有生产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才有可能使生产的产品具有一定的价值,进而实现其价值。

三、马克思关于商品经济条件下竞争的理论

马克思指出:“社会分工则使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互相对立,他们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只承认竞争的权威。”马克思的论述表明,竞争是商品经济规律的要求,不是人们的主观想象。因此,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要有适当的竞争。马克思还指出:“自由竞争使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作为外在的强制规律对每个资本家起作用。”“竞争的结果总是许多较小的资本家,他们的资本一部分转入胜利者手中,一部分归于消灭。”在这里,马克思着重强调了市场经济是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的,一个没有竞争力的企业迟早会被淘汰。在市场经济中,没有竞争也就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调控经济运行过程只有在竞争前提下才是有效的,市场经济归根结底是竞争经济,竞争是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基本制度原则。竞争本质上体现的是竞争者相互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马克思还进一步指出“某种产品今天满足一种社会需要,明天就可能全部地或部分地被一种类似的产品排挤掉。”这表明,一种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是相对于竞争者的同类产品而言的。今天你生产的产品能比竞争者的产品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明天可能竞争者生产出了更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这样,你生产的产品就被排挤掉了;再有,企业本身的资源也在发生变化,今天的资源生产的产品,明天可能就被新材料、新技术生产的产品所淘汰。值得指出的是,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消费者消费倾向的变化,从而引起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由此,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要使产品符合日益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就必须研究市场,研究消费者的需要,不断进行市场创新,产品创新。综上所述,马克思经济学的重要论述,对准确理解市场营销理论,唤起企业、政府对市场营销理论的研究与重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营销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使用“市场营销”这个术语,但他对市场营销理论的认识,对其重要性的阐述,要比现代西方市场营销学者的论述更深刻、更全面。因此可以说,马克思是创立市场营销理论的先驱者之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95

2.杨春峰.《资本论》选编[M].人民出版社,1997

篇(8)

 

考察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沿革,不难发现:其天生的市场导向体制优势,有效支撑了我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变革;并且,通过示范效应也推动了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实现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我国经济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正因如此,讨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民营企业如何选择发展方向经济学论文,就显得格外必要。

不可否认,我国民营企业自上世纪80年代出现以来,长期保持着强劲的资本扩张态势。然而,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在一系列的制度安排逐步到位的今天,民营企业自身的劣根性也悄然涌现。诸如,产品质量差、高污染高耗能的生产模式,不断被社会所指责。

由此可见,在十二五时期全面转变经济方式的大背景下,须针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不足,展开建设性的梳理与对策分析。

一、十二五时期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分析

基于生物学隐喻可知,我国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呈现出动态演化的特征。由拉马克主义原理可得,作为类似于生物体的民营企业,惟有进行适应性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经济学论文,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中生存。为此,首先就目前的经济环境进行分析,则显必要。

(一)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的国内经济环境分析

受到我国社会制度的作用,国内经济环境主要由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引导。其中,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目标的产业政策,成为了目前的主要内容。具体有这样几个方面:

1.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总结国外发达国家工业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并结合我国实际,国家做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决策。这样一来,国家就在企业的入市门槛,以及产品的生产领域,建立了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为主导的评价指标。由此,从我国民营企业的生产现状来看,上述评价体系将极大的约束其未来的生产经营。

2.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要求。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链条上的尴尬局面,惟有在国家意志层面强调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产品研发领域核心竞争力的建立,来实现企业的市场势力。但是经济学论文,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约束,必然将弱化其自身创新能力。

(二)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分析

国外经济环境,主要通过国际贸易的形式来体现。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大都属于外向型企业类型。目前,国际贸易领域广泛存在的“绿色壁垒”,极大的阻碍了他们的产品出口。绿色壁垒属于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设立。

由此可见,处于后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各类型贸易保护主义也将影响我国民营企业的长期发展。为此,在对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困境进行探究后,则须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上述环境下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困境的原因探究

由上文所述,我国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从组织资源的范畴下,来探究其形成原因,则可以分为内外两个方面。

(一)困境形成的内部原因探究

上文提到的企业创新能力,实则与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之间经济学论文,存在着逻辑关联。即,企业在技术层面的创新能力,不但能有效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能切实优化产品的生产工艺。而这一切目标实现,则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员,以及一定的资金支持。这两个要素,在我国民营企业中普遍稀缺。

同时,伴随着社会生产分工的精细化,中小民营企业往往成为某核心企业的外围生产协作伙伴。民营企业在通过网络化企业组织架构来获取报酬的同时,则锁定了自身生产能力的匹配性。而外围协作伙伴所承担的生产任务,科技含量极底,这又造成了民营企业缺乏创新的激励。

(二)困境形成的外部原因探究

芝加哥行为学派的认为,企业的行为偏好决定着市场结构(本文采信该观点)。根据上述理论逻辑,正因为我国民营企业缺乏产品创新能力,便使得自身产品的需求替代弹性较大。这一客观事实经济学论文,决定了同类型民营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往往呈现出过度与无序并寸的态势,即,我国物流民营企业便是典型的例子。该市场结构,则压低了民营企业的平均利润率。最终,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创新资金的供给。

三、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方向的选择

在讨论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方向的选择时,应把握问题出现的逻辑起点。上文已经指出,民营企业惟有根据自身所处的经济环境开展适应性调整,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具体阐述如下:

(一)渐进式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针对民营企业组织资源的次优现状,可以通过产品与服务的局部创新,来渐进式的获得能力的提升。并且,对于创新能力提升的努力需长期保持。由马克思价值转型原理可知: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在全社会剩余价值平均化过程中,将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由此经济学论文,作为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形:超额利润,便能有效支撑该企业未来的创新需要。

(二)形成人力资本储存的长效机制

无论民营企业遵循低碳经济要求展开的生产实践,还是形成持久的组织创新能力,都需要有具备创新能力的科技与管理人才做支撑。为此,形成人力资本储存的长效机制就格外重要。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把握几个原则:(1)从战略上储备企业未来5年内所需要的科技人才;(2)对于管理人才的储备而言,最好选择具有理工科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3)激励机制的构建。对人才的选择与储备,只是从静态的存量上满足了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此时,还应通过激励机制的构建,推动他们在企业价值创造上的能动性。

综上所述,十二五期间我国民营企业须针对外部经济环境的演化过程,动态的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同时,发展方向的选择还应从企业的微观层面着手,即:渐进式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形成人力资本储存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陈春花.刍议家族企业继承机制[J].商业时代,2005(4).

[2]刘莹.浅析我国家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12).

篇(9)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结合时代精神和社会价值取向而不断扬弃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从建厂初期,齐鲁公司就继承和发扬了大庆“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精神,在引导职工立足本职本岗、敬业勤业、建功立业、加快生产经营建设和企业改革发展上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初期,企业文化建设在全国初步兴起,作为特大型国有企业,齐鲁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也开始起步。1986年,公司发动全体职工开展企业精神大讨论,提炼、总结出了一直沿用至今的“团结勤奋、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在一定时期内对团结职工、凝聚力量、发展齐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出资者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等发生了一系列转变,原有的企业文化不仅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和大而同、口号式的通病,还存在着只注重形式而没有被全体职工共同遵循、认可的内在理念的问题,这与市场经济的理念产生了碰撞,这就要求我们积极适应企业市场化运作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为中心,研究探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二、企业目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齐鲁公司已有不少基层单位认识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正在努力结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创建活动。但总体来讲,工作中还存在着认识还不足、起点还不高、力度还不大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企业文化建设理解有误区,重要性认识不足,理解不全面。不少基层单位尤其是管理者把企业文化建设片面理解为思想政治工作,或仅仅理解为文化体育活动。没有认识到一些发展的思路、经营的决策、管理的规范,其文化含量愈厚重,效果也必然更好,而这些思想政治工作是不可能全面替代的。

二是没有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应与经营管理紧密融合。有些单位看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努力从培育企业精神、价值观,提高员工的素质及物化的层面入手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但这依然是不够的,容易走向为文化而文化的歧途。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紧密融合到生产、经营、管理的业务中去,在经营、管理中凝炼出一些能抓住人心的经营管理观念、规则,并认真付诸实施,企业文化才有灵魂。

三是共同的价值观还没有成为大多数人主动的心理意识。当前,由于体制与机制多方面的原因,我们的管理人员并没有完全认识到自己对企业内存在问题的责任,可以说是管理人员的管理未完全到位,作为领导者的领导也不完全得法,管理与被管理之间还存在诸多矛盾。主要表现在企业仅仅为局部利益而战,为指标而战,没有长远思路,按程序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没有健全,那么口头上宣传的东西只能成为标语口号,不可能在员工心里扎根。

四是共同的行为规范还没有完全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按照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制度规范层面内容在我们这样一个传统企业有基础,也很丰富,但由于共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在员工中扎根,规范的落实差距就比较大了,这才出现一些屡禁不止的问题。一些问题甚至发生在领导干部的身上。这种对问题发生的姑息态度正是企业文化建设、制度规范层面的工作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五是最基础最本质的队伍素质建设缺乏力度。这主要是学习和培训还跟不上需要,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的气氛不浓。管理层和职工的思想和业务知识没有及时得到普遍更新。发展问题上的等靠要思想,管理中的不严不细以及散乱,营销中的简单任务摊派,服务中的屡屡违规和热点问题,应该都是我们队伍综合素质的反映。

三、积极探索具有石化特色符合齐鲁公司实际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的初步思路总的应该是在大力弘扬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竞争、开放、规范、诚信”企业文化的基础上,以增强学习力和创新力为目标,从转变观念入手,以确立人本思想、提升企业素质为内容,以有效的理念、制度为载体,对现有的成功做法进行梳理整合。具体来说,要围绕一个中心,即生产经营活动;抓住三个层面,即形成共同的理念、价值观、企业精神,落实好企业内相关规章和制度,抓好服务、品牌、外在形象的建设;努力实现一个目标,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这是一项长远的庞大的系统工程,从目前来讲有几个问题要引起重视。一是要进行总结和归纳。继续支持基层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创建活动,实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为公司下一步建设企业文化积累经验,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要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对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把企业发展的历史进行认真地回顾,实事求是地分析企业那些曾经过的辉煌时期是一种什么状况,当时人们的精神面貌是如何的,当初是什么曾经发挥过不能磨灭的作用,是精神,是制度还是形势,然后把这些能够意会和言传的精华用凝炼的语言加以概括,这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二是要进行设计。要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对企业文化在现有基础上进行设计,对企业的目前状况进行分析,对企业的发展目标进行定位。要实现未来的目标,应该用什么样的精神和理念保持企业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对未来企业文化的设计,应具有前瞻性和时代性,没有前瞻性的文化不是先进的文化,没有时代性的文化就不可能与时俱进。

三是要培育企业精神。企业精神要成为企业职工共同信奉的经营思想和管理哲学,需要在企业的发展中不断提炼、充实、升华和凝聚,还需要扩大宣传,加深理解,成为企业全体职工的共识并努力实践,用健康高尚的文化去陶冶灵魂,凝聚人心,塑造团队精神,把职工的思想文化、技术素质提升到一个全新境界。企业领导不仅要注意对职工进行教育和引导,更要注重自身形象的树立,率先垂范,把企业精神发扬光大。

四是要重视制度建设。企业文化强调的是价值理念的信奉和倡导,重视的是人们的心灵的塑造,但仅有信奉和倡导是不够的,没有制度的约束,那么这些软性的文化内涵就没有载体。在企业文化的塑造、培育的过程当中,把理念性的精神层面的文化固化为规章制度的形式,并以此约束和引导员工的行为则是必不可少的阶段,反过来,这些浸透着企业经营理念的规章制度的遵循也使得企业文化的培育有了硬性的导向。

五是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要牢固树立职工当家作主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做到尊重职工、关心职工、依靠职工。要在政治上关心,思想上爱护,帮助职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深化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为职工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环境,认真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要在学习上关心,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满足职工学习知识,提高素质的要求。要在生活上关心,主动为职工排忧解难,使职工感受企业大家庭的温暖。

六是领导干部要积极倡导并率先垂范。要从自身做起,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做起,要求基层做到的,领导机关要首先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首先要做到;要求职工群众做到的,干部要首先做到。上级要带头树立正气,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上行下效,蔚然成风。

篇(10)

企业职工档案是企业劳动、组织、人事等部门在招用、调配、培训、考核、奖惩、选拔和任用等工作中形成的有关职工个人经历、政治思想、业务技术水平、工作表现以及工作变动等情况的重要文字材料,是职工完整的历史记录。它关系到职工职称评定、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许多方面,是职工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和办理退休手续的主要依据,是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因此,有效地管理和利用企业职工档案,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企业职工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完善劳动力市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企业职工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原劳动部、国家档案行政部门于1992年颁布的《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企业实行改制、破产已进入扫尾阶段,原有的企业职工档案归用人单位或主管单位管理已不再存在,现在企业职工档案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管理机制滞后

1、现行档案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现在企业职工档案由多个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交叉重迭。人事部门管理干部身份的职工档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改制、破产和下岗分流人员职工档案,其中内退和退休由养老保险所属经办机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有悖于企业实行的全员劳动合同制,给企业的职工基础管理工作带来许多麻烦,也不利于维护职工个人利益,促进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建设科学、规范的劳动力市场。

2、改制、破产企业的职工档案走向不清。改制、破产企业的职工档案归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技术工人交流中心管理,而有些改制企业的职工档案,最近则归其主管单位市经贸委管理,有的职工档案暂归留守处管理,造成管理混乱,查找困难。企业的职工到退休或落实有关优惠政策时,只知道都到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找,时常有找不到的情况发生,给职工带来极大的不便。

3、职工档案管理的利益与责任关系不明。企业改制时,由于接收职工档案有一笔费用,有些主管单位就争着要接收被改制企业的职工档案。待费用用完之后,又觉得这些档案是累赘,想移交给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技术工人交流中心,可技术工人交流中心又是自收自支的单位,不交费用则拒绝免费管理档案。

4、解除劳动关系人员档案转移不明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导入,改制、破产企业逐步增多,解除劳动关系人员的档案后续问题日益呈现,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在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时,企业给予员工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在得到经济补偿金后,员工的档案能否转移没有明确的政策性文件。

(二)领导管理档案意识淡薄

1、重视程度不够。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社会经济组织,受习惯定式的影响,有些单位的领导和部分同志认为档案工作不如其他工作重要,没有把档案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档案所需经费短缺、发展后劲不足,导致了档案工作处于被动应付局面,难以高质量地完成职工档案工作。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企业精简人员编制,档案管理体制受到冲击,有的被削弱,有的被精简,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的现象较为普遍,不能集中精力开展档案工作。

2、档案意识逐渐淡化。由于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其中大部分企业改制成非公有制企业,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保留在留守处或老厂人员档案虽然名义上有主管单位,但受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单位的档案多数被遗忘在角落,甚至丢失;而无留守处的单位,则企业职工提着档案回家,自己拿着档案回家涂改。改制企业中,有的片面地认为,企业经营者与员工是“雇佣关系”,用的是职工现有的劳动力,花功夫、费财力抓职工档案管理没有必要,因而,不能把职工档案管理工作列入工作日程,造成了职工档案收集、整理、转递、利用等环节问题倍出,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甚至有的企业负责人为达到控制职工的目的,扣押档案不给,使职工办不成调动手续。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档案管理的严肃性,更侵害了职工个人利益。

(三)管理方法落后

职工档案管理的软硬件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多数企业档案室设备陈旧,管理手段落后,档案管理“八防”达不到标准。职工档案管理停留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只满足于不丢失,装进袋子,锁进柜子。在运用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充分利用档案资源,提高队伍素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下功夫不够。

(四)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档案管理是一项政策性、规范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而目前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大多素质较低,文化程度和专业素质还不适应新时期开展档案工作的需要。有些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企业职工档案材料的客观性、准确性、完整性差。由于部分企业没有严肃、负责地填写好每一份档案材料,致使有的档案错漏百出,给劳动保障部门办理职工失业、退休等手续增加了困难。如档案年龄与身份证不一致,前后出现多个参加工作时间,个人经历前后记录不完整等。

二、解决企业职工档案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要解决企业职工档案工作存在问题,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创新为动力,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为手段,以服务为方向,促进企业职工档案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一)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管理体制

1、要明确档案的管理机构。当地政府应制定本地《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档案管理者,一是经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认定后,具备保管条件的的用人单位,二是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技术工人交流中心。严禁职工个人或他人保管档案,民营中介服务机构也不得保存职工档案。

2、要明确改制、破产企业职工档案的流向和归属。企业合并、重组、破产后,对有单位接收的人员应及时将其档案办理交接;对临时未落实单位人员,归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技术工人交流中心管理,待落实单位后,办理转递;对解除劳动关系的人员,其档案归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技术工人交流中心管理;对下岗人员的档案,应及时转递到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技术工人交流中心保存,以便再就业时使用。

3、管理方式应适应企业经济发展和新型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需要,由现在的多级分散管理逐步过渡为集中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档案行政部门指导,独立管理职工档案,小型企业和私营、个体、外资企业的职工档案由当地劳动保障局的技术工人交流中心管理。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个人档案与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再就业等一条龙管理体系,这样既能有效地保障职工个人利益,方便企业的职工管理工作,杜绝档案管理中不良现象的发展,又能充分发挥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服务职能,提高办事效率。今后将逐步过渡到对本地区企业职工档案实行由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集中统一保管,由当地档案行政部门统一进行监督和业务指导,将职工的档案划分为在职、失业和劳动事务三个部分,实行统一化、规范化的管理,查阅取证制度化、网络化。此举可避免职工档案在企业的随意性和职工流动、再就业等统计查询的不稳定因素,为当前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以及职工办理退休等提供方便。

(二)强化档案意识,提高企业职工档案工作地位

加强宣传,提高企业领导的档案意识。一是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体,加大档案法规及有关劳动保障法规的宣传。采取正反两方面宣传手法,通过法院对有关丢失职工档案处置的案例宣传,转变企业领导不重视职工档案的现状。另外通过依法管档用档事例的正面宣传,使他们把档案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使之在企业发展规划和企业计划中占据一定的位置。二要通过各种有效的舆论形式及培训形式,使企业职工档案工作的性质、任务和作用,最大限度地被企业领导了解和认识,工作实践中自觉地形成利用档案、关心重视和支持档案工作,加大职工档案工作经费投入,使职工档案工作与企业的管理、生存、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管理,形成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

1、加强宏观指导。劳动和保障行政部门对企业职工档案工作进行领导与指导,档案行政部门对企业职工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2、提高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程度。为了使档案管理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必须结合职工档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并严格执行制度,检查落实制度,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有章可循。企业应当建立档案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不按规定归档而造成文件材料损失的,或对档案进行涂改、抽换、伪造、盗窃、隐匿和擅自销毁而造成档案丢失或损坏的直接责任者,依法进行处理。

3、做好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档案管理单位应严格执行《劳动法》和《档案法》,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认真负责地为每一个职工记录、收集、整理、保管好档案材料,定期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证职工档案的完整、真实、精炼、实用。

4、提高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随着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深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现代化设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来,使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档案管理现代化发生了新的变革,正迈向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我国传统的职工档案管理应由控制性、分散性管理转向服务性、集中性管理,网络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发展的契机。要不断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现代化管理意识,对他们进行现代化微机知识培训,并熟练掌握有关知识。要重视运用现代设备手段,对职工人事档案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加工,形成人事档案的信息精品,充分发挥现代化工具的作用。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把档案干部培养成学习型、创新型人才是新形势下做好企业职工档案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前提和保证。要从促进事业发展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实施人才工程,努力构造一个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储备人才的良好机制,建立一支业务素质较高的职工档案管理队伍。

1、要严把选人关。档案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根据新形势档案工作的需要,选配档案管理人员时,要注重选拔思想政治素质高,年纪轻、学历高、擅长计算机操作,有一定工作能力和文字水平的人员从事职工档案工作。

2、要强化培训,优化档案管理队伍素质。注重实用性,以整代训。分期分批集中档案管理人员学习业务知识,围绕疑难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积极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在职自学,并加强自学情况检查和督促,从业务能力方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定期召开改制企业职工档案工作座谈会、研讨会,交流改制企业职工档案管理经验,解决疑难问题,研究新的发展思路,提升工作水平。

3、要健全目标管理。把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成绩纳入岗位目标管理,并与年终考核相结合,从而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215-02

一、法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法学教学目标定位模糊

我国法学人才培养目标较为模糊,通常采用“社会主义法制事业接班人”、“高素质、高层次”之类的模糊概念描述我国法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术界在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往往争论不休,有的主张“素质教育”、有的主张“通识教育”、有的主张“职业教育”、有的主张“精英教育”等等众说纷纭。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法学教学模式在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之间存在断层,切断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必然联系,使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长期处于分离的状态。一方面法学院校越来越自给自足,自我办学、自我完善和自成一体,中国法学教育学院化成为主流,法学教材上理论性的探讨越来深入。另一方面中国的法律职业难以形成专门分工,法律从业人员难以走上职业化发展道路,也难于适用市场对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有一大批受过高等法学教育的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从事立法、行政执法的职业法律人,更需要大批在一线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法律相关工作的法律人才,诸如法律顾问,法律秘书,从事内部规范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合同管理、账务管理、劳动管理工作的人员等。法学专业目标定位不适应新时期法律职业对法律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应加以改革。

(二)专业实践性课程教学形式化

法学实践性课程教学活动趋于形式化,如模拟法庭和毕业实习等实践课程问题较为突出,模拟法庭的实训过程,老师导演,学生被动参与,模拟过程就是在背台词,缺乏角色意识,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训练过程没有有机地结合案情本身的需要进行设计。学生很难体会作为法官、检察官或律师审理案件的感受,也不能运用其掌握的知识灵活地处理问题。毕业实习更是有名无实,由于实习往往安排在大四下半学期,而此时多数学生迫于就业压力开始考研的准备、找工作,实习管理不到位,实习对于许多学生来讲只是“找个单位盖章”的代名词。教学安排与实际情况完全分离,导致教学安排形同虚设。

(三)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担任实践性法学课程的教师除了要具备一般法学教师必备的法律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备实践能力,有办案的实际经验,而不能只是纸上谈兵。除传授专业知识外,还要讲授执业技巧、职业道德、关注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目前在我国的法学院校中,兼职从事法律职业的教师比例虽然不低,但实践能力强并能将实务操作能力应用于实践教学的教师却很少。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学术造诣,但是教师本人更多注重理论研究,缺乏实践经验,有些甚至缺乏相应的从业资格,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二、国外法学实践教学

(一)美国法学实践教学

美国的法学教育属于职业教育,学生入学后主要进行职业训练,注重法律案例分析,以教授分析问题的技能、口头辩护以及语言表达的技能为主要形式。因为学生将来的培养方向为执业律师,所以美国法学专业对法律实践教学尤为重视。开设诊所课程培如:家庭法、移民法、行政法等培养学生实际办案的能力;开设民事法案例课堂实践训练、争议解决的选择方式、多方协商训练等课程培养学生分析、辩论解决问题能力;开设法律职业规范和伦理课程培养学生未来的执业意识。

(二)德国法学实践教学

德国的法律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进行基础教育,学制四年,学习法学基础知识和理论,学生通过各州进行的考试成绩达标以上者即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的资格,结束第一阶段的专业学习。这一阶段通过设置专题讨论课程、练习课程培养学生对法学理论的理解能力。2003年法学教育改革后将谈判理论、辩论、调解纠纷和听证等实践课程加入法学教育中,作为法律专业学生附加的技能。第二阶段是见习期,为期二年,在法院、检察院和政府机构等部门进行,每个学生可以在不同部门实习,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法律实务工作,培养学生具备法官、检察官等的职业能力。

(三)日本法学实践教学

日本的法学教育侧重理论训练,是一种通才式教育即普及式教育而非职业教育。因为法律专业学生毕业后不仅仅想成为职业律师,还想成为国家公务员、记者和公司经理人等。同时法律考试通过率极低仅为2%~3%,教师教导学生时是站在法官的角度看待法律。但在上世纪90年代,法学实践教学的理念渗入法学教育中,日本各公立和私立大学均将公司法、会计法等课程纳入课表之中,通过其起到职业培训的作用。

三、我国法学实践教学的设计与选择

(一)专业认知式的实践教学

1.专业认知实习

通过专业认知实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国家立法、司法机关、法律服务机构等相关机构的性质、设置、任务、职责等,明确法律职业(律师、法官、检察官、公证员、企业法律顾问等)的特点、种类、任职资格、工作范围、内容等。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有的放矢、明确目标,为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奠定基础。

2.课堂案例教学实训

课堂案例教学是老师根据教学进度和需要精选案例。也可以聘请优秀的法官、检察官或律师为客座教师,定期为学生开设案例课,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生动的案例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法律推理、分析技能和法律实践能力。

(二)理论应用式的实践教学

1.模拟法庭实训

模拟法庭教学是对学生所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灵活运用的实地检验与训练,推行模拟法庭教学,实现学生之间模拟角色的轮换互动。模拟法庭是一种系统的全过程的专业技能的训练。教学目的是通过审判实务的模拟,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是将法学通识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手段。

2.法律辩论实训

法律论辩实训是指法学专业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职业语言和思维,根据案件事实进行论证、辩驳以说服对方及裁决者的技能,是其语言表达、逻辑思辨等能力在法律业务中的具体运用。掌握严谨的说理技术、雄辩的口才对律师等法律职业者来说无疑是一项相当重要的技能。

3.诊所式法律实训

诊所式法律实训强调职业教育,主要是教授学生如何去做律师工作,树立律师的职业责任心,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主要是把学生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也是对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理论的检测,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前期工作准备。

4.企业法律事务实训

企业法律事务实训是使学生初步了解企业法律顾问事务实体与程序的基本问题、难点问题及操作实务中的有关问题。了解企业基本法律实务的特点、种类和基本内容。了解企业法律事务机构的设立、职责业务范围、工作程序。培养学生处理企业法律事务的实践动手能力。

5.毕业实习

法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是法学专业本科生培养与教育中的一个主要教学环节,是法学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法学专业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教学过程,也是法学专业学生走出校门、适应社会、顺利就业的排演和前奏。根据毕业实习的性质目的与任务,结合本次实习实行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实习单位有法院、检察院、政府机关、企业单位、高校事业单位等不同性质单位的特点,学生在实习中存在具体的岗位差别,学院对学生的实习内容只作必须与法律事务和行政事务有关的统一要求,对每个学生的具体实习任务不作统一的具体要求,每一个实习生的实习工作内容由实习指导单位和指导教师具体指派。

(三)理论研究式的实践教学

1.法律问题调查实训

法律问题调查实训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社会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法律理论与实践的理解力,同时也为学生写作毕业论文提供选题思路。它不仅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而且使学生通过关键或焦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圆满完成学习计划,实现教学目标。

2.学年论文实训

学年论文综合实训的基本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法律逻辑思考法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为将来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毕业论文实训

对法学专业的毕业生进行毕业论文实训学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运用知识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外语能力以及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业务素质等方面得到综合训练。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如何收集、整理和利用材料;懂得如何围绕选题进行调查、对掌握的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掌握如何利用图书馆收藏的资料,如何检索文献资料,如何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毕业论文实训是进行科学研究学习的一个极好的机会,因为它不仅有教师的指导与传授,学生本人还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科学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及其各环节,是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实践机会。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是训练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法学专业人才既要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又能发挥无限的创造力,不断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同时,通过毕业论文综合实训可以有效地检验以往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