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当代中国教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3 15:13:5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当代中国教育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当代中国教育论文

篇(1)

从远古走来的中华文明历经兴衰荣辱,依然绵延不绝,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培养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繁衍了无数光辉灿烂的文化成果。这些优秀文化成果的诞生、融合和传承,伴随了整个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历史进程,并在华夏子民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整个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的基本精神,最终培育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

一、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内涵

所谓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视为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动力,即指导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其既可以表现在特定社会群体的思想意识、心理态度、生活习惯、精神信仰等抽象领域,又可以表现在建筑风格、文学艺术、器物工具等具象领域。就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而言,则是指导和推动整个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外在表征和精神内核。

简而言之,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则是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其内核实际上是优秀民族文化成果的思想集成。从性质而言,它是一种伟大的卓越的精神;从表现形式而言,它蕴含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之中。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集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本身是文化进步与发展的结果。从华夏文明诞生之日起,随着中华民族的不断融合、发展、壮大,

奠定民族精神的基础的,正是在传统文化长期演化、融合、提炼、萃取的过程中那些不断推进社会进步的文化思想和观念,这些思想和观念在推进传统文化传递衍生的同时,逐步形成了可以代表民族独特气质的精神因子,并最终支撑起整个民族的精神天空。

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其实质就是在民族精神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推进作用的重要社会思想和文化观念的总和,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那些基本思想和观念。其实,这并不是高深玄妙的思想体系,而是早已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深植于民族潜意识之中的共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总的来说,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演进的过程中,选取几个极具代表性的思想因子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进行大体的描述和概括。

1.“天人合一”的自然世界观。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对于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思想认识以“天人合一”的自然世界观为代表。中国古代思想家大多数主张天人协调,而反对把天和人割裂、对立起来,在他们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可以达到统一。而这实际上就是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强调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循环相适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之相区别的,西方文明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对自然世界的不同理解,最终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进过程中,处处体现了“天人合一”这一思想内涵。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子产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这里的“礼”是天经地义,就是自然界的必然法则,人民按照天经地义的“礼”行事,就是天与人可以相通、可以按照同样的法则运作的思想。战国时期,庄子认为,人与天地自然都是由气构成,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天与人是统一的。他极力主张“无以人灭天”,反对人为,追求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更是以天人合一为基础,董仲舒认为天有阴阳,人也有阴阳,提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两宋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思潮,几乎为各种派别的思想家所接受。张载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在张载看来,“世界的本原是太虚之气,人与天地万物都由气构成,气是天人合一的基础”。

2.“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之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长期以来,中国各种传统哲学派别、文化思潮的关注焦点,以及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主题和价值主题,始终围绕着人生价值目标揭示、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实践而展开。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

中国古代思想家,特别是儒家学者,一贯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立场。孔子的弟子问孑L子如何事鬼神,孔子回答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问人死后的情况,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可见,孔子是将现实的人事、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而将侍奉鬼神、人死后的情况等放在无所谓的地步。而这种以儒学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思想,在后来的封建社会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创造性的发展,并最终奠定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主义基础。

3.“刚健有为”的人生价值观。“刚健有为”的人生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华民族的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和民族进取心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

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孔子已经提出了“刚健有为”的思想因子,他说:“刚毅木讷近仁”。这里“刚毅”指坚定性。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便是其生动写照。在孔子心目中,刚毅和有为是不可分割的。有志有德之人,既要刚毅,又要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固就是强调知识分子要有担当、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孔子本身的经历即是积极践行这一理论的生动写照,他饿陈蔡、游列国、倡仁政,作春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从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长卷来看,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促进社会发展、国家强盛和文化繁荣有重要意义。刚健有为的精神,不仅在我们民族兴旺发达时期起过巨大的积极作用,而且在我们民族危难之际,外族人侵、政权易手之时,也总是成为激励人们起来进行反侵略反压迫斗争的强大精神力量。且看“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式的激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式的感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式的雄心,这些无不是民族自尊自信而表现出来的自强精神。所以,才会有文天祥的那句著名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三、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就其根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即是一种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而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则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目标、内容和方向。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在中华民族长期繁衍生息中,经过长期社会实践所总结和概括出来的,是民族精神形成的胚胎,其本身具有无法比拟的积极性、先进性和优越性,而这正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目标相契合,在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方向和规定内容的同时,也必然地成为其最初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点,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篇(2)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为了重塑中华创新之魂,教育责无旁贷。

但是当下,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应试教育的不良倾向也困扰着当代中国的教育。其中,对学生创新精神的扼杀,是中国教育的一大弊端。中国学生创新精神的弊病也暴露在世界教育大众中。如世界著名航空专家、美国普里斯顿大学教授陈心一访华时对有人说,美国教授在招收博士生时,往往宁可录取分数较低的西方国家的学生,而不愿意录取分数较高的中国、韩国学生。原因就是东方的学生管于啃书本、抓分数、墨守陈规。因此、当代中国更加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教育,首当其冲的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手段。教育必须创新,创新教育必然应运而生!

创新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

创新教育是面向现代化的教育;

创新教育也是面向世界的教育。

创新教育要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中学阶段无论是在生理或心理上都是获取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最佳阶段。所以中国中学生的创新教育是中国创新教育的重点。那么贫困地区创新教育的发展是否能跟上国家创新教育发展的平均水平?本文就以我国贫困地区初中生创新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作为我们观察、研究和探讨的对象,并对此展开研究型的论述。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黑龙江省六大贫困县之一的汤原县创新教育实施途径与方法等方面。首先,了解一下汤原县的一些主要情况。汤原县县域3420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为26.5万人。在科学教育方面:科技兴县战略得到大力实施,科技贡献率进一步增大。教育事业在改革调整中稳步发展。全县中等专业学校一所,在校生约2000人左右。普遍中学17所,在校学生约10000人左右。小学78所,在校学生约20000人左右。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在中学生创新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上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与论述:

一、在教学软硬件设备上

首先,在硬件设备上,汤原一中的教学楼比较旧,教室内的书桌也比较陈旧。校内图书馆也是比较落后的,管内藏书也不较少。校内食堂和学生宿舍条件都比较艰苦。从总体上看,汤原一中的硬件设备都不是很令人满意,处于较落后的状上态。而在软件设备,汤原一中能够做到每个教室都安有一台计算机,并配有投影仪。但不能确保让每个教师的计算机都能连上互联网。教师的办公室都有配备计算机,保证了每个老师的办公桌上都安有一台能联网的计算机。在学校的微机室内大约有50台左右的计算机,但都未联网。

二、在课程设置上

除正常的主科与副科科目外,还有艺术类的课程。包括音乐、美术和体育。课外活动主要是上劳动技能课,学生们可以在劳技课上学到许多动手的技能。劳动技能可是在学校以外的劳动技能中心开展的。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技能。这些技能课包括布艺、陶艺、烹饪、面点、电子、驾驶、雕刻、编织布、插花、等20多门课程。这种课外技能课能促使学生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还让学生学到了亲自动手的技能,丰富了他们初中时代的学习生活。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在教师观念上

通过观察和询问等方式,我们了解到汤原一中的教师在创新教育之一方面的观念还不是很明确。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对这一观念的体现还是相对较少的。但偶尔也会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们利用新的角度去思考,或做一些与教学有关的讨论和课外手工等。

四、在教师的教学手段上

通过观察可以看出在汤原一中的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主要还是采用“教师教学生学”、“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很少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想法,或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创新式的探究。相对来说,平度市某中学在教师教学手段上做到了以下几点:(一)创设情景,明确任务。创设一种与挡墙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任务进入学习环境。(二)教师导航,教师导航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明确任务,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相互协作来完成任务。(三)搜集信息,通过“教师导航”环节,学生已经明确,要想顺利的完成任务,就要认真的学习,从书本上学、从相关资料中学、从网上搜索、还要从师生和生生的相互合作中学。(四)上课讲解,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所要学的知识以后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对主要问题要求学生重要掌握。再对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所产生的疑问进行讲解和指导,保证学上能够全面掌握课程规范对学生的要求。(五)课堂小结,对学生推荐出的最佳结论进行欣赏性评价,教师适时点拨和指导,然后师生共同进行课堂小结,对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收获进行交流,对存在的不足提出改正的建议。

五、在教学方案、教材建设方面

教师的教案中很少涉及有关学生自主、独立学习的方面。主要体现的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的,而关于创新教育中的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相对甚少。在教材建设方面,没有专门的关于创新教育的适时可参考的资料。但是,有一些教材中偶尔也能看到一些让学生独立完成的思考题、小手工等等。这一点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等能力产生有利影响。

通过对汤原一中创新教育的初步调查与研究发现,汤原一中创新教育在教学软硬件设备上、课程设置与实施上、教学手段上、教学方案及教材建设上、学生课堂表现上、教育评价制度上等各方面,与我国中学生创新教育发展的平均水平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但阻碍了我国贫困地区创新教育的发展,而且阻碍了我国贫困地区儿童的发展,阻碍了我国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所以,国家应加强对我国贫困地区中学生创新教育的支持力度。使贫困地区的儿童能够有机会培养自己独立创新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延伸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延伸到生命的每个阶段。是自己成为一个真真正正“会创新的人”。“创新”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主题,我们只有不断完善自身,用创新的眼光看待问题,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景色,才能发现更多的问题所在,才能促进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所以,所以我们要重视创新及创新教育,更要重视被一度忽视的贫困地区的创新教育。因为在那里一定会存在被埋没的金子,会存在未来国家的栋梁!

参考文献 :

[1] 廉永杰:创新教育及比较研究就,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 李世海 、高兆宏、 张晓宣:创新教育新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 黄晋太: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红旗出版社,2002年版。

[5] 肖云龙:脱颖而出创新教育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篇(3)

【关键词】 

小学作文 个性化 教学 创造性 

0.引 言 

个性化的小学作文通过丰富的创造性可以反映小学生语文的综合水平。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利用自身的创造力来写作,同时写作的内容不要形式化,大胆的去发挥[1]。不可否认,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个性化的发展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为小学生创造自由的写作空间,放开思想上的拘束,充分打开作文写作的思路,把作文的写作过程变成小学生倾吐内心声音的途径,从而在作文中来体现自己所表达的观点。因此,当前情况下应当充分地分析小学生作文写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常见的现象,同时要探讨具体问题所对应的对策,这对于培养小学生个性化的写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 

1.目前小学生作文写作现状 

(1)缺乏写作热情 

小学生一般对世界都充满好奇心,有强烈地表达欲望,通过文字的写作可以很好的展示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与对生活的想法[3]。然而,由于当前所存的教育体系与考核方式,使得现在小学生作文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以至于不能很好的表达小学生的真实想法,久而久逐渐会导致小学生缺乏对作文写作的热情,严重情况下会出现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厌恶。大多数的小学生因为缺乏对作文的兴趣,而把作文写作仅仅当做老师布置的作业,出现应付作业的心态 [4]。 

(2)作文内容出现套话、脱离现实生活 

作文的写作可以表达自己对世界以及对生活的认知,能够很好的体现时代的气息,同时也可以展现自己的个性生活[5]。然而,目前小学生的写作内容远远不能达到这个目的。小学生的作文内容不能体现生活,反而严重地脱离实际生活。另外,作文中普遍出现套话的现象,甚至有的小学生在作文中出现假话,如在多数学生作文的结尾时出现号召性语句,虽然读起来充满正能量,但是有感觉过于苍白无力 [6]。 

2. 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特点 

个性化作文主要是指通过较新的角度来构思整篇作文,并且内容也独特,表达的方式也也是多样灵活,同时作文所表达的思想真实可靠。而个性化的作文教学一般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个性化方法,以实现学生可以通过作文写作可以表达自我,最终目的是保证小学生能全面发展 [7]。 

3. 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施策略 

(1)创造写作的个性化氛围 

受到现实中一些因素的影响,有些教师把考试要求简单的当做是对作文的要求,有时会教育学生去按照某些类型的模板进行写作。这样的写作教育方式会导致学生失去对作文的热情与兴趣,使作文的写作过程变成了简单的应付考试,致以导致文字的堆积。此外,教师对作文所规定的内容,一般情况下是教材的要求,而并没有根据学生的材料以及情感来进行选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大多数只好是进行简单的文字堆积来完成任务,这样也就失去的作文写作的基本意义[8]。生活的丰富多彩给学生带来的认知也不尽相同,进而思考的方式千差万别。小学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去多写有关自己生活以及感受的事情,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氛围。 

(2)加强对实际生活的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要善于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能得到一些感悟,同时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的中事情,丰富自己对世界万物的见闻,平时养成积累作文素材的习惯。另外,教师也要教导学生善于利用自己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感悟大自然来提高自己独立思考生活的能力。将对人生的认知与感悟反映在作文的写作中[9]。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有机的结合在作文的练习当中。面对同一个写作题目,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进行题材的选择,另外,在学生写进行同一材料的写作时,引导学生对同一材料进行多种含义的思考。 

【结 语】 

综上所述,个性化小学作文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自身特点,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作文写作的真正要求。 

【参考文献】 

【1】夏丏尊.文章作法.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4) 

【2】杨咏梅,王栋生.“反作文”反出真作文——关于“反作文”教改实验问答.中国教育报,2011(11)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3】王尚文.语文教育学导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10(9) 

【4】曹明海.营构与创造——语文教学策略.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6) 

【5】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0 

【6】杨再隋,杨红月. 跨入新世纪的小学作文教学.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 2011(11) 

篇(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 提出:“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1]。教育公平问题被放到了重点关注的位置。高等学校招生公平是教育公平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有效解决当前众多的高招不公平问题,是高招政策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目前众多的高考不公平问题,最终都可以还原为政策和制度问题[2]。所以,高招政策仅仅具备公平的理念还远远不够,研究和建立高招政策运行的公平机制是从根本上解决高招中不公平问题的关键和保障。

1 高招公平和高招政策。

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问题一直是高等教育学和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从导致高等教育机会不公平的因素来看,既有不平衡发展、历史形成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差距而造成的不公平,又有因政策安排而导致的不公平。高招公平又是体现机会公平的一个关键点。在众多对高招制度的研究中,大体上可以分成两条主线: 即对高招公平的研究和高招政策公平性研究。在对高招公平研究的过程中,经历了最初的对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公平与效率的理论研究,到后来基于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对高考地域、阶层、性别、年龄、城乡等实践方面的跨越性研究,并提出了高招改革的相关建议。与此同时,对高招政策公平性的研究也从单纯的对政策进行分析和解读,通过对具体的招生、录取环节以及政策整体的运行进行研究过渡到对具体高招政策的公平性研究,丰富了有关高招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1 高招公平界定的研究。

许多学者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试图对于高招公平的定义做出一个合理的描述。

有学者认为高招公平是社会公平与公正的重建,公平带有明显的操作性,强调衡量标准的同一性。高考的实施和运作,更多的是反映对公平原则的理解和操作[3]。有的认为高招公平的核心是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是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平等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公平还意味着在教育机会均等的条件下,社会中处境不利的人群或弱势群体在接受高等教育方面没有来自制度和其他人为因素而造成的障碍[4]。有的学者认为高招公平是指选拔人才的制度公平。表现为起点公平、机会公平、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5]。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归纳,研究者对高招公平概念的共识为: 高招公平,即受教育者在享有教育机会和过程均等的条件下,平等地享有选拔制度的公平。

1. 2 高招政策的定义研究。

对高招政策的界定大多是移植了政策科学的定义。政策科学最初产生于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的美国,发展至今,国外学者对政策的定义有十几种,较能达成共识的是卡尔·弗里德里希的提法:政策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下,个人、团体或政府有计划的活动过程,提出政策的用意就是利用时机、克服障碍,以实现某个既定的目标,或达到某一既定的目标”[6]。国内学者对政策也有不同的定义。陈庆云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7]。陈振明认为:”政策是国家机构、政党和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条例等的总称[8]。

高招政策是政策科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政府、高校与社会招考机构等组织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进行权威性分配与调节所制定的行为准则。由于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政治经济体制所遵循的社会价值取向不同,高考政策的受益阶层与群体会发生明显变化[9]。因此,“高招政策”可定义为: 为了实现“高招”这一目标,国家相关教育部门为了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进行权威性分配与调节所提出的一系列运行准则。

2 近几十年高招公平研究的轨迹。

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高考公平”一词,截至 2010 年 12 月,可以检索到 1997 年后公开发表的论文1 073篇,其中,1997 年 -2000 年仅 51 篇,而 2001 年 -2010 年则有1 022篇。很明显看出不同的学术研究状况体现了不同的社会发展背景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众对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高招公平问题就成为了这个时期学术界以理论回应现实的焦点问题。

从检索到的文献分布来看: 2000 年前学术界对高招公平问题的研究还是初步探讨,主要关注在理论层面。而 2000 年之后,高招公平研究的关注点不断增多,在关注的焦点问题上突出表现在高考区域公平,高考入学机会均等,高考录取公平性,自主招生公平性,高考加分公平性,等等[2]。对我国高招公平问题的探讨及对现状的判断的研究逐步深入。如张和生、彭勇的研究,不仅从理论层面论证了“维护公平”是高考制度演进的逻辑基点和基本价值取向,还从实践层面分析了转型期我国高招公平问题及产生的根源并探讨了实现高考公平的基本途径。认为当前高招公平问题的实质是转型时期新旧体制碰撞、不同价值激荡和非均衡发展矛盾凸显带来的系列问题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应从理顺管理体制、改进考录制度、优化高考运行机制和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推进高考公平性建设[10]。闾丘露薇提到:

任何一个选拔的方法,总是会有自己的缺陷,所谓公平,就是在当时的大环境下,选择一个喜爱相对其他方法缺陷最小的。高考就是这样,在目前的中国社会环境下,用高考分数来进行选拔,是最能够防止人为因素的[11]。白华兰在其论文中指出:

高校招生公平问题是历史过程中的阶段性问题,现阶段高校招生政策和操作规定总体上是公平的,但还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高校招生运作机制以实现高考招生政策的公平性[12]。

在对影响高考公平的体制性障碍方面学者们认为以下几点制度影响了高招的公平: 一是社会人才观和就业体制、用人机制的固化致使高考不堪重负。高考的很多问题是教育以外的综合因素造成的。二是社会诚信体系和监督机制的缺失。

不能较全面、综合、自主地评价学生。三是高校招生考试管理体制滞后带来的制度失效和政策异化。四是高考制度、内容及手段落后于形势的发展。五是高考公平缺乏法律支持。由于缺少法律的权威性,各地纷纷出台超越国家政策的“土政策”[13]有的学者对高招的公平与效率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如刘海峰在其著作《高考改革的理论思考》中提到: 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着大量的公平与效率问题。通过融会古今的研究,可以看出考试选才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公平与效率矛盾,在高考改革的各个环节,都会遇到考虑公平还是侧重效率的问题。充分认识高考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对我们全面客观地了解高考、科学地推进高考改革具有重要意义[14]。

学者们从对公平的概念理解出发,逐步过渡到高招公平所反映的教育公平等社会问题,再到对影响高招公平的制度问题进行研究,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改革建议等,深化了对高招公平问题的多角度思考。这些通过不同角度针对高招公平作出的研究,让我们对高招公平有了最直接的认识。从全局审视公平是必要的,但并不能完全概括地方的特殊性,对不同省份涉及的公平问题更值得我们去关注。

3 有关高招政策公平性研究的发展。

我国高招政策研究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并成为科研新的生长点,各种有关高招政策的研究成果纷纷涌现。

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高考政策”

一词,截至 2010 年,可以搜索到 1997 年后公开发表的论文1 026篇,其中,1997 年至 2000 年仅有128 篇,而 2001 年至 2010 年则有 898 篇。这个数据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高招政策公平性研究的发展与其相关学科的发展和高招实践休戚相关。

对高招政策公平性的研究,最初的都是有关制度的改革研究。厉浩通过对高考有关数据的分析,对高考制度改革措施可能产生的各种结果进行定量的预测,从而提高改革措施的实施效果[15]。张耀萍通过在分析高考形式的公平性与科学性二者独立性的基础上主张建立以统一高考为主体的分层分类考试体系来促进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的结合[16]。钱钟认为改革主要涵盖两方面内容: 学生素质的评价机制,政府与高校在学生录取中权限的合理分治[17]。胡东芳指出,1994年以来,高考政策总体表现出多元发展的特点,高考政策方面有重大的、产生深远影响的制度性改革。这些改革突出地体现在增加个人的选择性、加强素质的导向性、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以及注重人文关怀性[18]。

有的学者深入分析了高招制度在公平性上的一些弊端,如辛彬指出: 一是以省为单元组织录取,招生政策和录取线标准由各省制定,不同省份的录取标准差别较大,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录取标准成倒差。二是“万人一卷”导致区域间的不平衡性。同时,用同一套试卷来测试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考生,又作为不同层次、不同培养目标、不同要求的高校的录取标准,影响了试卷的区分度和效度,使高校难以根据自身的培养目标来选择人才。三是一次高考定终身,没有给考生留下选择的余地和空间。四是“一次性集中录取定终身”,由于填报志愿和录取时间较短,多数考生对自己填报高校的有关情况了解并不全面。五是只注意分数,仅以文化知识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难以衡量一个人的全面素质[19]。

直接对高招政策公平性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涉及招生计划、招生考试、招生录取等方面的政策。如张琳娜主张高考招生录取应在“以人口基数为主、兼顾效率、辅以补偿”的原则指导下实行“分省定额”的名额分配政策,并逐渐过渡“全国统一考试、统一录取”的制度。同时,要加大管理制度改革力度,完善和健全各规章制度,建立和健全高校自我约束和监督、制约机制,保证生源计划的合理性,把“阳光工程”落实到实处[20]。

李小娟在论文中提到现行高考公平中的误差分析主要包括高考程序中的系统误差分析和操作环节中出现的偶然误差分析,并提出了完善高等教育布局,改革户籍制度,逐步实现高考起点的公平和完善高考配套措施,改革现有的高考录取制度等相关意见[21]。

有的学者指出当前应关注招生制度的改革,如杨东平认为近几年来的高招的改革,主要集中在考试科目、内容、方法的改革,而对招生制度几乎没有触动。他认为就保证教育公平而言,最需要改革的是招生制度。因为招生制度对教育的公平的影响更为深刻和强烈,主要表现在: 不均衡的配额制度导致严重的地区差距; 研究性大学招生的本地化倾向; 不合理的特殊政策加剧了教育不公平; 高考舞弊和教育腐败[22]。还有学者提到招生制度规则的公平性进展可从招生各环节工作是否公平、公正; 招生政策是否公正地对待每个人来具体体现[23]。招生全过程中,要实行重大事项集体议事制度,从考生的报名、建档、体检、统考、阅卷、录取等各个环节维护国家教育考试的严肃性,体现公正性和公平性,营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和良好的社会风气[24]。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更加关注在公平正义原则下的高招制度的建设。提出了构建一个公平正义的、和谐健康的高招体制和构建公平正义的高招与和谐健康的高招政策。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进行具体制度的创新,其次必须实现政策理念的转变和社会环境的改善。在具体制度创新方面要改革招生计划制度、招生考试制度、招生录取制度、特殊招生制度、自主招生制度等。从根本上解决现行高招政策不公平、不正义的问题,包括以公平正义原则为指导,依法治理高招; 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为创建和谐高招创造条件[25]。

我们可以看到对高招政策公平性的研究是建立在高招公平的基础上的,但在对政策的解读中,大多数学者只是站在宏观的角度来把握全局,忽视了微观省份的特殊性,这也就必然导致了研究结论的笼统性,而缺乏针对特定省份研究的代表性,从而导致目前大部分研究代表性不够明确。

4 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及研究前景。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我国高校招生制度公平性虽然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还是在很多方面存在着问题。高招公平问题的产生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对高招公平问题的研究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一步步地深化,但现有的相关研究大多是站在全国的角度去统筹整个高招公平问题,缺乏具体的数据支持以及个案的特殊性研究,缺乏在总体框架下的分类研究。这些都是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问题。

从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目的和运行程序来看,我国高校招生制度包含 3 个方面的内容: 招生计划制度、招生考试制度和招生录取制度。3 个制度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既有其各自的独立性,又互相关联。各级政府所制定的与之相关的政策决定了高招的公平性程度。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高招政策公平性对高招公平的影响的认知,优化高招政策的运行环境。通过选取特定省份研究,加强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对具体省份的定性及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创新研究方法。通过在高校招生制度总框架下上述 3 个方面的分类研究,使研究更具有系统性,更为深入,政策性建议更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从而对各级政府的决策提供更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 年) [EB/OL]。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http: / / gov. cn/jrzg /2010 - 07 /29 / content_1667143. htm.

[2] 王后雄。 我国高考政策的公平性研究[D]。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2008.

[3] 戴家干。 公正公平,高考改革任重而道远[N]。 中国教育报,2006 -06 -07( 5) .

[4] 靳贵珍。 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机会的政策性因素分析[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10( 4) :88 -91.

[5] 朱延军。 高考公平与效率的思考[J]。 湖北招生考试,2005,8( 16) :73 -77.

[6] 陈振明。 公共政策分析[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 陈庆云。 公共政策分析[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8] 陈振明。 公共政策分析[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 李腾。 分省定额录取政策公平问题研究[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2009.

[10] 马彪。 高考招生制度中的公平性问题探讨[J]。 网络科技时代,2008( 6) :22 -23.

[11] 闾丘露薇。 高考的公平性[J]。 商周刊,2009( 14) :89.

[12] 白华兰。 现阶段高校招生公平问题的探析[J]。 当代教育论坛,2005( 11) :110 -111.

[13] 张和生。 我国高考公平的价值及实现路径[J]。 教育测量与评价 ( 理论版) ,2008( 10) :45 -48.

[14] 刘海峰。 高考改革的理论思考[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5] 厉浩。 高考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2009( 8) :20 -22.

[16] 张耀萍。 高考形式的公平性与科学性[J]。湖北招生考试,2004( 4) :18 -23.

[17] 钱钟。 高考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 湖北招生考试,2006( 20) :28 -31.

[18] 胡东芳。 当代中国高考政策的多元化发展及其完善策略[J]。 教育发展研究,2004( 4) :53 -57.

[19] 辛彬。 高考招生公平性探析[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 ( 6) : 105 -106、112.

[20] 张琳娜。 浅谈如何在高校招生工作中体现公平性[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 4) :122 - 124.

[21] 李小娟。 高考公平视角下的误差分析与改进[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 3) :39 -43.

[22] 杨东平。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与教育公平[J]。 湖北招生考试,2005( 20) :21 -24.

[23] 谭志红。 我国普通高校招生制度公平性问题研究[D]。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2006.

[24] 赵中刚。 浅谈高校招生公正公平的问题成因与对策[J]。 教育革新,2007( 5) :9 -10.

[25] 杜建慧。 公平正义视角下的高招政策改革[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29( 4) : 90 -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