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大学生领导力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3 15:13:3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大学生领导力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大学生领导力论文

篇(1)

项目举措及成效

“飞翔计划”的活动及成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领导力培训。结合中学生的实际,邀请北师大著名教授采用讲授、研讨、参与式等方式,进行中学生领导力培训,分为理论讲座、研讨、项目建设和户外拓展两场。

“社团活动设计”观摩及角色扮演。选派北师大优秀学生会干部、优秀学生到石景山区某学校就某项社团活动决策进行表演,石景山学员进行观摩,并进行情景模拟表演。观摩及表演后,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由专家以专业的视角进行点评。同时,要求所有学员回去后组建自己所在学校的团队,在进行团队建设的基础上,策划设计一项学生欢迎的(从学生视角出发的)有意义、重要的活动,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目标、内容、实施策略、方式方法等),并对参与人员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各自的责任,并选择时间、组织专家进行答辩。

朋辈互助。选派北师大教育学部的优秀学生干部和学生与石景山学员建立“大手牵小手,互助互学”结对子活动。选派的学生现场讲解自己的成长经历,激发学员拼搏奋斗,全面发展。同时,项目建立学员与北师大优秀学子的长期联系机制,进行互帮互助,深入个体解决学员平时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以及情感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协助、指导石景山学员完成“社团活动设计方案”。

社团活动设计方案答辩。在北师大大学生的帮扶下,石景山学员对团队建设、社团活动设计方案进行答辩,要求活动有创新、切实可行、参与人员合理分工、责任明确。

学员人生发展规划培训。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北师大教授、大学生的指导下,进行自己的SWOT分析、兴趣剖析、家庭及社会环境分析;研讨中学生的人生发展规划,确定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阶段目标、实施措施等。要求:每一位学员都要进行自我人生规划,并于期末汇编成册。

社团活动计划开始实施。对上学期石景山学员设计、并经过答辩的社团活动进行实施,要求记录活动过程、内容,并将进行展示。

学员人生发展规划培训分享。结合之前所参与和学习的领导力方面活动和知识,将拓展视野、激励他人、公共发言、团队建设以及组织会议等方面作为议题,进行讨论发言,论坛开展之前提交会议论文

专家深入学校指导、召开小型研讨会。对石景山学员组织实施的社团活动、学员人生发展规划进行实地指导、帮扶,并召开小型研讨会。

篇(2)

[3] William anizational Culture in Higher Education Defining the Essentials [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1988(1): 1-21.

[4] [美]金.S.卡梅隆,罗伯特.E.奎因.组织文化诊断与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16-29.

[5] [美]埃德加.H.沙因.组织文化与领导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21-30.

[6] 蔡劲松,王军霞.大学文化建设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构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76-80.

[7] 黄晟,谭翱,成俊.清华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组织文化的定量对比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06):98-101.

[8] 王汝发.大学文化建设的量化评价[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1):96-100.

[9] 储朝晖.我国大学精神的既有研究与待解难题[J].中国教育科学,2013(03):161-187.

[10] 孙琛辉整理.大学精神今何在[N].北京日报,2010-01-06(015).

[11]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473.

[12] 李震声,李斌,张蔚.论大气的大学[J].大学教育科学,2013(05):7-12.

篇(3)

对个体行为与组织行为的认知与调适能力

是大学生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重要体现

立志创业的学生有追求成功的意识,但对个体行为与组织行为的感知与深入研究不多,人际知觉度不高,职业能力有待磨炼,管理认知更需要提升。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与课题,加强在校阶段的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对大学生适应新员工角色、成长为优秀员工,对大学生创业者走向成功,意义重大。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早已得到认同,但是大多数学校的做法仍局限于个体层面的教育,如创业意识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素质教育等等,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提升。然而,作为创业者,不仅需要自我管理能力,更需要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领导能力。对个体差异的理解、对个体行为的洞察、对群体心理、对员工群体行为、对组织行为的认知与把控能力,更是大学生今后适应创业环境、适应管理角色、开展创业实践的重要基础与保证。在校阶段开阔视野,学习有助于创业开展的人际技能、情绪智能,研究群体、研究组织行为,关注管理能力、关注领导力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对个体行为、组织行为的认知与调适能力是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基础体现,对立志创业的学生而言,职场之路和创业践行应该“先知而后行,其行更有所得”,在校期间,选择《组织行为学》的研习是大有裨益的。

学习《组织行为学》是大学生职业能力

和创业素质培养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在组织中工作的人们只有理解组织中的行为,理解员工互动的行为方式,才能更有效地在组织情境中工作。在校期间研习《组织行为学》,增强理解、预测、影响组织情境下自己和他人行为的能力与素质,对大学生创业起步的指导意义非凡。

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是研究人们在组织内外如何思考、感受进而指导自己在组织中行动的学问。它采用系统方法,运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研究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揭示各种组织中人员彼此相互作用条件下的心理、行为和人际关系。对组织行为学的学习与研究可为大学生在校的社会成长提供丰富的营养,促使大学生在就业创业前以清醒的旁观者的姿态,全面感知和审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互动,研究提高对人们行为活动预测、引导和控制能力的策略和途径。对组织行为学的研习,能使大学生在校阶段就能拥有对创业实践的全局过程预览与典型案例思辨能力,是大学生在校阶段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

《组织行为学》提供了组织活动预览

和多层面行为的知行教化

人的高度组织化是工业化和市场经济化的产物。组织中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有着复杂的影响,从个体行为来看,人类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使人的行为变化多端,同一情境下,不同的人的表现差异很大;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也有很大差异。从群体来看,群体行为不是个体行为的简单相加,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与人们独处时的行为是有差异的。《组织行为学》将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用多学科的知识、系统研究的方法、权变的策略、多层面的分析、开放的系统观解读组织,可使学生学习多学科的知识,分析和理解组织情境,体验全球化给组织带来的巨变、给创业者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学习从个体、团队和组织多层面解读人的行为,以权变的方法和开放的理念理解组织活动,预测人的行为,达成组织目标。《组织行为学》的学习和实践潜移默化地改善着学习者的思想与素质,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在以下方面的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培养:(1)提升自我认知,逐步塑造自身人格;(2)开展社会学习,改善组织知觉;(3)把握情绪、态度和压力,逐步改善情绪智能;(4)学会识别问题和机会,优化个体决策;(5)学会全面感知团队问题与过程,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6)不断认知沟通渠道,学习改善个人沟通与组织沟通;(7)不断认知权力与影响力,学习影响他人;(8)不断认知认知冲突,学习冲突管理;(9)不断认知组织,学习组织文化,适应组织变革;(10)不断自我实践,锻炼领导力。

《组织行为学》是大学生创业者不可或缺的课程,可使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前就系统地认知人在组织中的行为与心理,了解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的调控。可以启发大学生对组织的认知,使其深刻理解创业者的角色能力要求,对创业者今后的创业行为具有极其重要的知行教化作用。

《组织行为学》的研读将深化大学生

的社会知觉,缩短大学生的社会化适应期

在走上社会后,大学生将来无论处于怎样的组织中,从事何种工作,组织行为与其必将有关。作为组织成员,必须了解组织历史和物理布局、了解组织战略、了解组织的绩效期望、了解组织的权力机制、感受组织的社会活力;必须融入组织,熟悉工作程序,履行员工绩效行为,体验工作场所的情绪与压力;必须适应组织氛围,面对团队中的冲突,体验组织各层级之间的沟通,在碰撞与调整中加强人际关系,实践新角色行为,解决工作与非工作之间的冲突,适应企业文化与企业变革。

《组织行为学》揭示的组织内行为,可为大学生提供角色实践的全局感知,组织内的管理预览和模拟实践,对于即将成为新员工的大学生而言,有很强的认知提升作用,有很强的人际感知作用,有很强的实践导向作用,将深刻地改变大学生的角色知觉和社会知觉,使大学生对自己作为组织员工的行为与心理成长要求有整体的感知、理性的把握,使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团队建设与组织变革进行全局的预览和理性的解读。这对大学生就业后的积极态度、工作业绩、合作精神,对其在组织中扮演更重要角色时的正确决策具有工作价值观引领作用、团队实践指导作用、人际行为参照作用及自我情绪和压力调适作用。组织行为预览与感知可以深化学生的社会知觉,缩短大学生创业者的社会化适应期。

组织行为的案例模拟可促使大学生换位思考,

引导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

组织行为的案例将组织与现实工作中所发生的真实事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可让学生在置身社会环境前,就全局预览并分层解读组织环境与行为,使学生在创业前就能预览和解读组织中的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使学生感知个体的差异、能力的差异、人格的差异、价值观的差异、态度的差异、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等。《组织行为学》创设的案例模拟,可以锻炼学生置身于复杂的人际与工作情境中进行分析、判断并采取行动的互动能力,组织行为的案例模拟,可以促使大学生换位思考,增强学生的情绪智能,引导大学生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自我造就。

对于立志创业的大学生而言,所追求的已不局限于对自身资源和能力的有效利用,而是扩展为对组织资源、社会资源的调用。组织行为学案例模拟可让大学生学习识别问题与机会,见识个体决策的理性选择参照,预先感知和体验所有创业团队都必然会遭遇的权力、影响力、沟通障碍、冲突、变革等问题,更能使大学生预定位于管理者的角色地位,以管理者的视野开展思考,结合实际深入解读组织行为,解读组织结构的构建、组织文化的创建、组织冲突的管理、组织效能的激发等等,思考并探寻在组织的复杂工作情境中进行分析、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策略,必将对即将走上创业之路的大学生尽快适应角色、提升领导力产生潜移默化的导向性影响。

先知而后行,才能有所作为。《组织行为学》对组织的实践预览与知行教化作用,可使大学生对组织现象进行全面、系统的感知,改善大学生原有的认知风格、心理模式及行为方式,提升认知能力和心理能力,提高情绪智能,使大学生在就业和创业实践中加速社会化适应,引导大学生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

参考文献

[1]麦克沙恩.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14.

[2]斯蒂芬·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精要(第9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12.

[3]石伟平,徐国庆.管理能力训练基础教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4]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7,(34).

篇(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057-02

中医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在中医不断发展和不断改革的过程中,中医药材低廉、中医治疗方法灵活多变、中医保健作用突出等特点日益显著,显示出了我国中医学的独特优势,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中医药传统文化包含了大量的传统人文和哲学内涵,是我国软文化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支持中医药发展,对促进人类健康、弘扬中医传统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中医药事业也在不断的突破和改变,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例如,我国中医药特色优势不再显著,老中医药专家的技术和思想得不到很好的传承,中医改革和创新不足,中医青年人才匮乏等问题日益明显。因此,是否能够培养出现代中医人才,是继承和发展我国中医事业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对现代中医青年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培育好中医青年人才,让更多的青年人成为名中医,是当今中医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1 培养现代中医青年人才的必要性

1.1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

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指出:“所有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祖国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用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这就是对我国现代人才培养的总的标准和要求。同时,国内外快速发展的形势都对青年人才的需求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中医青年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不断适应新的变化和要求。

1.2 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的要求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不断的迅速发展,医药事业也在不断的取得进步,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之一中医药也在不断的走向世界,而且不断的显示出中医的优势和特色,尤其,在当今社会不断倡导绿色环保、健康保健的时期,中医药在许多国家兴起,中医推拿按摩、针灸、保健逐步盛行。但是,同时中医药事业也面临机遇与挑战,这就要求未来的中医青年人才具有较高的实践和操作技能,要求我们不断的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快速发展、满足社会整体需求的中医药人才,不断的将中医药事业推向世界,取得更大的成就。

1.3 青年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广大青年大学生是促进社会不断进步、科技不断发展的骨干力量,他们在知识储备上更应有竞争意识,同时在青年时期也是人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如何引导和培养他们是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应该根据青年大学生发展的时期特点、身心要求,抓住内在规律来确定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抓住学习的关键阶段,增强本领、提高素质、发挥潜能、激发创造性和创新精神,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高广大中医青年适应未来的能力,促进青年全面发展。

2 “五力”塑造现代中医青年人才特质

五力,从构成要素来看,可以把五力释义为“一个优秀中医青年人才所具备的传承力、学习力、创新力、国际视野力、领导力的总和”。是中医青年从继承传统文化和中医技术、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不断变革创新、拓宽知识和视野、使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动态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强弱的标准和尺度。是中医青年自我继承、自我学习、自我变革、自我超越、自我发展的不断前进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五力。

(1)具有传承力。

中医经典文化的传承。我国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五千年发展史的学科,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科学和人文精神,尤其是中医经典,其中浓缩了自古到今中医学发展精髓,是哲学与医疗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不仅仅有科研价值,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承,因此培养中医药人才,首先要注重文化底蕴的积淀,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将我国中医药传统文化与现代医学紧密结合,古为今用。

中医技术的师承。近年来中医的生存陷入一种尴尬境地,由于“从书本到书本”,中医经典无法应用到临床,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变成了“书本中医”,读中医经典只知其然,师承学习,可知所以然,临床知识不能只读书本,师承技术才能学到真正技术。中医“师承”的培养模式是传承中医药学术思想、经验、技术的有效方式。英国哲学家波兰尼创造“个人知识”一词,而中医本身这种难以让西方人理解的“个人知识”,更适合“手把手”的言传身教,目前,出台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继续开展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不断完善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相衔接的政策,给中医师承给予更大的支持与保障。

(2)具有学习力。

导入学习理念,增强主体意识。中医事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自觉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发展动力。这要求中医青年自觉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认知方式,提高自己思维水平。中医青年以往学习的知识有可能现在已经过时了,而新知识层出不穷,这就需要广大青年比以往更注重新知识的学习。把学习当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积极地寻求自我发展的途径,有意识的提高自己。

坚定学习毅力,明确学习方向。学习不是什么都学,因为人的精力有限,只能有所选择,即学习要有一定的方向。作为新时代的中医青年,首先,向“专”纵深挺进,即沿着开展业务工作、提高专业本领上学习专业前沿知识,努力在专业、业务方面上成为权威。其次,向“广”四周延伸,即围绕开展业务工作、提高专业本领上学习相关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知识,触类旁通,胜任业务内的各项工作。同时,把坚定的学习方向和钉子般的钻劲儿相结合,把自己打造成“T”的复合型人才。

(3)具有创新力。

现代中医药发展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和挑战,中医理论是前科学,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中医药现代科学基础薄弱,尚未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研究、评价方法和标准规范体系,多学科结合研究的欠缺和中医教育的缺陷,需要中医青年不断创新。

作为21世纪的中医青年人才必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着眼于科研创新意识培养,树立为医学献身的崇高理念;着眼于科研创新能力发展,设立各类科研创新实践训练;着眼于科研创新精神凝聚,建立完善科研培养制度。能够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现代医学知识来发展中医,批判的对待一切,独立地解决问题,打破旧的框架,提出新设想,不墨守成规,具有独创性,激发青年人的好奇心是中医青年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提倡大胆怀疑是中医青年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

(4)具有国际视野力。

中医药要走向世界,中医青年如何提高自我,走向世界非常重要,现在中医中药,作为传统医药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中医成为风靡全球的健康新时尚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为中医的理论还有一些科学的内涵,尚未被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接受,常常有一些晦涩难懂的尴尬状况。因此,中医青年担负着把中医药事业推向国际的重任。

首先,中医药的接班人、中医药的青年人才应该掌握现代化工具和各个领域综合知识,通过学习外语、法律、计算机等专业知识不断充实自我,开阔国际视野力,适应国际经济化的要求。其次,努力推动科研文章在SCI的发表,向国外同行展示中医的科研水平,展示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弘扬、传播中医药的文化。最后,21世界的中医青年人才应该掌握现代交往工具,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提升自己的国际交往能力。中医青年应着眼于国际视野的开拓,在坚持中医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吸收国际现代医学成果和其他民族传统医学精华。

(5)具有领导力。

领导力是一种影响力、一种引领改变的能力。领导力应当成为当代中医青年诸多素质中的一种重要素质。在培养中医青年领导力的过程中,要确立领导力这一核心价值,并通过提升中医青年的“服务”能力,从而提升中医青年领导力的“影响力”。

中医青年领导力的建立,一定是要建立在对专业的熟悉上,还应上升到对中医药的社会责任、中医药学术历史使命的基础上。在对中医的认知不断深入过程中,中医青年应把自己融入中医事业之中,更多地开拓视野,从自我的定位、国际视野、多元合作、“面对面”、技术的精益求精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通过很多途径的培养,致使自身领导力不断得到提升与开发。

3 结语

总之,现代中医青年发展方向是回归传统,追求时世,掌握创新,开拓视野,扩大影响。中医未来的发展,还要通过现代中医青年的不断努力,只有科学合理地造就具有现代中医特质的中医人才,才能真正的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医事业,并使之在诸多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段金龙.对中医人才培养的三点建议 [N].中国中医药报,2012.

[2] 张炳升.培养实用型中医人才刻不容缓[N].光明日报,2008.

[3] 藤应超.中医人才培养现状探析[N].光明日报,2008.

篇(5)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定 价:39.80元

【 智囊推荐 】

本书拓展了研究的范围,强化了组织理论的普遍性。巴纳德借助于客户关系指出,即便在纯粹的商品交易中,买卖双方也必须相互信任、达成共识,才能完成交易。经济交易关系本身基于社会合作关系,只不过交易双方的合作关系是短暂的。从而,明确了组织的本质是合作关系,是持久的合作关系。一旦合作关系瓦解、蜕变成交易关系,组织也就随之瓦解。

如果说管理学界有人能够直接影响德鲁克、钱德勒、西蒙、马奇等如雷贯耳的大师,其开创的管理理论让后续社会交换理论、组织支持理论、心理契约理论以及决策论、组织生态理论等望其项背――只有巴纳德和他的组织理论。

或许是独特的家庭背景与成长经历、多重社会身份,让巴纳德有机会和理由成为现代组织理论创始人。

独特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

巴纳德(Chester Ivring,Barnard,1886年11月7日―1961年6月7日)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他的父母都是有知识的人,生活上也非常节俭。巴纳德幼年时代,新英格兰的独立主义与实用主义思想、对人权的尊重以及刻苦耐劳的精神等都深深植入他幼小的心灵。巴纳德的父亲是一名机械工,在他5岁的时候母亲就抛开他和哥哥查尔斯撒手人寰,兄弟俩只能由他们的父亲照管。

幸运的是,外祖父母给了他第二个家。外公普特拉姆是一个铁匠,“他经常蹲下看外公打造马蹄铁”。全家七八口人经常围绕一些有关赫伯特・斯宾塞以及其他哲学问题而无休止的争吵几个小时。所以在巴纳德很小的时候,他就觉得这些哲学问题很有价值并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兴趣,把它们当做有意义的东西而经常思考。巴纳德后来的作品中折射出的那些哲学思维方式与他的这些经历不无关系。此外,外公家还激发了他对音乐的兴趣,外公家的所有人都爱唱歌或玩弄一些乐器,这对巴纳德也产生着强烈的影响。巴纳德对钢琴很有研究,并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

巴纳德天生有一些遗传性身体缺陷――身体缺乏平衡感、天生高度近视,这些身体障碍以及那些非凡的思想和有着知识分子气氛的家庭,使得巴纳德逐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他读了大量的书籍,他认为自己总是一个难以满足的读者。

他的求学经历也是一波三折。巴纳德中学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从事钢琴调音师的工作。自学了预科的课程和希腊语,最终以98分的高分通过了蒙特赫蒙学校的入学考试,但后来因为患了“神经热”的疾病而放弃入学机会,谋得学校农场的工作。1906年进入哈佛大学主修经济学。哈佛读书期间依靠在舞蹈乐团当指挥以及为其他同学打印论文来挣取生活费。他在哈佛掌握了德语、法语和意大利语,还分别师从F・W・唐斯格和A・L・洛威尔学习经济学和政治学。最终因为物理和化学考试意外没能得到学士学位。

多重社会身份

巴纳德有多重社会身份:他是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他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和高级经理人(长期担任新泽西州贝尔电话公司总裁);他是活跃的公共事务者(新泽西州革新委员会经理之一、美国国家少年俱乐部发起的“百人委员会”成员、“美国空中青年”的发起者、用美国劳工部任命的专门研究儿童问题的特殊委员会成员之一、创立新泽西拔河音乐协会并担任主席、新泽西州减灾委员会总监、创建联合服务公司并出任总裁、曾担任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董事长、帮助制定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政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会长、财政部长助理、科学促进会委员会委员和科学院院士等);他还是没有拿到哈佛本科毕业证却得到诸多大学博士头衔的学者;后期他活跃在管理论坛和学术会议中。

正是这些丰富的社会身份和工作经历,促使他以哲学视角深入思考社会、组织、管理这些概念的动态特征。

主动规避个人主义的建构主义者

中国传统书籍类目划分为经、史、子、集四类,同时代表四个不同的层次。如果说“经”是最高层次的话,巴纳德一生仅有的的两本著作是管理学界当之无愧的经典。人大教授包政老师甚至评价“组织理论始于巴纳德,也许会终于巴纳德”,“巴纳德是写经书的,类似中国的亚圣老子别人只能算是组织理论的布道者”。巴纳德的思想和学术贡献对后世影响更多体现在对德鲁克、马奇、钱德勒、西蒙等管理大师的影响。

有人说《组织与管理》是《经理人的职能》的补充――不敢苟同这个说法。两本书中巴纳德都在努力“建构”社会学动态组织理论,从建构的深度和对社会性、系统性、动态性的关注上,《组织与管理》超过前者的贡献。

作者对著作“建构”层面的定位有清晰认识,明确提到建构的意义,并在书中多处体现。例如第20页码“一些想法或概念因为可以从观察和理论中直接推理出来……他们凭空而来,却有助于对事物做出解释,并形成某种理论……这就是我所认为的‘概念’或者‘建构’的含义”。“使用这些概念或者想法是为了建构起一个理论的框架,即对大量事实说得通的一个解释”。

再如第59页“对身份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还从没有人充分研究过。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再如381页“我将使用一些技术性的术语和概念……并没有获得广泛的认可,只是为了阐释某个特定事物而创造的。”明显在阐述作者基于建构意图的思考过程。

“建构主义”通常难免会陷入“个人主义”。巴纳德似乎清醒的意识到这一点,在建构过程中有意规避个人主义对组织理论建构的影响。例如“领导在民主进程中面临的困境”中提到“……我必须抱着一种批评和冷静的态度来审视民主机构的局限性和不足……但是因为我个人对这个问题所持有的感情和信仰,使得这项任务变得非常困难”,“我生在对民主精神深信不疑的家庭,而此后成长的华景也是基于民主信仰而建立的。这些环境具有民主精神的特点――比如高度的言论和行为自由,人民享有一些绝对的公民权,还享有一定的社会平等,这一切在我看来是人们的基本需要”。如此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哲学自觉性实属罕见。

经典撷英

关于顾客

《组织与管理》关于组织概念中,用大量篇幅解释和强调顾客与组织的关系,甚至颠覆性的将顾客视为组织合作系统的一部分。这一观点直到今天也会让很多人感到愕然。德鲁克反复强调:企业目标始于外部的客户,正是客户决定了企业的业务、生产的产品以及能否取得成功。伊丽莎白・哈斯・埃德莎姆在《德鲁克最后的忠告》中也强调,“不管企业喜欢与否,客户就是老板”。

关于人事管理

关于人事关系章节中,巴纳德将员工招聘看做一种营销的方式。在德鲁克理论中则更为明确的表述为“企业招聘活动其实是将职位相关要素销售给应聘者的过程”。宝洁等雇主长期关注雇主品牌和雇主品牌价值主张(EVP Employer Value Proposition),从而在大学生群体中构建了不可替代的雇主品牌形象,为宝洁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优秀人才。

关于福利和工会的讨论中,巴纳德强调福利应该基于组织效率(维持和强化合作意愿)来考虑,企业与工会关系应在合作的前提下来处理。让我想起斯隆《我在通用汽车的日子》中关于通用汽车发展历程中员工福利、劳工关系等类似小说形式记忆。斯隆坚持合作的假设化解了企业与工会矛盾,同时表达对福利成本成为通用公司包袱的担忧。

关于领导力

第6和第7章讨论的是领导力和管理者培养问题,巴纳德对领导力概念的讨论简练而精妙。一个定义:领导力就是领导者行为的能力。两个特征――领先性和引领别人。三个方面――领导者个人、服从者、诸多条件。领导行为四个要素:确定目标、运用方法、控制行为的手段、激励协作行为。五种品质:活力与忍耐力、决断力、说服力、责任、高智商。后世诸多领导力著作似乎都是在以上理论框架下的注解。

巴纳德强调领导者应该具有现实行动和理想主义的两面性,而马奇坚持用《堂吉诃德》作为领导力教材似乎一脉相承。

仅供参考的阅读建议

无论如何提炼书中内容作摘要,或者寻章摘句来对照德鲁克、马奇、沙因等大师的观点,都会有画蛇添足和断章取义的嫌疑,可能误导了别人。对于经典阅读仁智互现本就是正常的情况。索性,针对本书如何来读提出以下愚见,仅供读者参考:

1、《经理人员的职能》与本书是巴纳德一生仅有的两本著作,理论体系上一脉相承。且本书是在前者问世20年后的著作,更能体现巴纳德后期管理思想和思考的深刻。建议在阅读《经理人员的职能》的基础上再阅读本书,对相关概念理解起来会更为系统和方便些。

2、第五章(评巴巴拉・伍顿《计划下的自由》)与第八章(领导在民主进程中面临的困难)内容内在相关,建议连续起来阅读。尽管内容更多是基于社会、国家、政治等更为广义的组织形态展开的,而且有些生涩,但对于组织管理实践不乏现实意义。

篇(6)

摘要:高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应始终围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这个目标,而能力素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本文在查阅文献、专家访谈、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利克特量表、层次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手段,探讨建立大学生能力素质指标层级体系,以求能在此基础上,为有针对性地开拓大学生能力素质提升路径提供一点实证参考。

关键词 :实证研究;大学生能力素质;指标体系;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C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0-0016-03

一、能力素质的相关理论

(一)前人研究

关于能力素质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化过程,20世纪80年代,能力素质理论广泛应用到企业的管理实践中,特别是在公司的培养机制上发挥着很好的作用。很多学者对能力素质的定义做了阐述,见表1。

(二)理论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的著名“冰山素质模型”把个体素质描述为海面上的冰山,其中,知识和技能属于漂浮在水面上的表层部分,是可以看见的,这部分是对任职者基本素质的要求,而内驱力、个性品质、社会动机、自我形象等属于潜藏在水下的深层部分的素质特征,是较为隐蔽、深层和中心部分的潜在特征。

二、能力素质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一)编制大学生能力素质库的方法

编制能力素质库主要依靠以下方法:

1.查阅素质能力词典。由麦克利兰主持的咨询机构于1996年出版了《分级素质词典》(通常称为《胜任素质词典》)。经过发展,目前,国内最流行的最前沿的27项能力素质模型和能力素质主要分为:领导能力、管理能力、专业素质、思维能力、个人特质、态度和品质等。每一层下都有相应的二级指标和等级分类标准。

2.文献研究。从中国期刊网CNKI上以“大学生”为“篇名/

关键词 /摘要”进行搜索,自2001年至2012年的中国期刊全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并以“能力素质/素质模型/能力”为“篇名”进行二次检索,初次检索结果为478篇,经过浏览删减保留了80篇,通过阅读、筛选,保留27篇涉及大学生能力素质/能力/素质模型的相关文献。仔细阅读,提炼文中谈到的大学生能力素质条目,经过频数统计,最后得出了68种素质特征。

3.行为事件访谈法

课题组采用了素质模型建构的基本方法,即行为事件访谈法,主要操作方法是:通过被访者对相关事件的描述,从中提取出优秀大学生的能力素质指标的构成。首先请一组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组成讨论小组,通过头脑风暴,从中整理出最能够说明大学生能力素质的行为事件和生活事件。同时,选取10位优秀大学生,10位我们认为一般的一般大学生,在访谈过程中,要求被访人员谈谈自己所做的事情中比较成功或失败的事件。要求所有被访者描述事件的具体情境,他是如何做的,他的行为是什么,这些行为导致了什么结果。每位人员的访谈时间控制在30分钟到60分钟之间。

访谈的主要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的主要经历。

(2)认为自己做得最成功的事情,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3)认为自己做得比较遗憾或失败的事情,失败或遗憾的原因是什么?

(4)您觉得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应当具备哪些基本的能力素质?

(5)在求职期间,您认为用人单位最注重大学生哪方面的能力?

(6) -些建议或意见。

访谈结束后,笔者通过对访谈文本的主题分析,结合21项胜任素质词典,分析整合了所有基本的状况,将大学生能力素质进行归类和整理,归纳出优秀大学生素质特征,并分别给予定义,建立初步的优秀大学生综合素质库。其中二十项综合能力分别是:1.分析概括能力;2.逻辑思维能力;3.推理判断能力;4.理解力;5.自我反省能力;6.心理调适能力;7.团队合作能力;8.人际交往能力;9.表达能力;10.沟通能力;11.适应能力;12.信息采集能力;13.倾听能力;14.管理能力;15.组织协调能力;16.决策能力;17.处世能力;18.理解力;19.洞察力;20.行动力。

十项涉及到个性因素,分别是:1.上进心;2.自信心;3.责任心;4.独立性;5.毅力;6.果断性;7.敢为性;8.自制力;9.自律性;10.情绪稳定性。

对三十项素质进行编码,并参考有关资料予以定义,根据访谈和文献资料整理,概括出各项素质的特征,最终建立优秀大学生能力素质库。对大学生能力素质库,经过反复讨论研究,最后确定将第一因子命名为:人格力;第二因子命名为:思维力;第三因子命名为:协同力;第四因子命名为:领导力,并建立优秀大学生能力素质的指标层级体系。

(二)确立能力素质指标层级体系

1.重要性评价

从大学生对他所认为成为一名优秀人才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出发,并结合部分用人单位的职业需求,问卷计分采取利克特5级量表,在重要性的评价中:1=完全不重要,2=不重要,3=一般,4=重要,5=非常重要。问卷的内容以行为描述为主,参考前面所归纳出来的相应素质的有关理论和现成量表,进行问卷项目编制。课题组在河海大学图书馆、教室等地,涉及河海14所学院,共计发放问卷980份,回收945份,有效问卷920份,有效回收率为93.8%。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以上30项能力素质指标平均重要度为4.2,为保证能力素质各构成部分对于评价大学生的能力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将上表中重要度低于4.2的素质指标删除掉。通过以上甄选,并请专家组对剩余指标进行讨论修订,最终得到大学生能力素质指标总共二十项,如表2所示:

2.构建指标体系

根据访谈和利克特量表所甄选的结果,构建大学生能力素质指标层级体系,见图1。

(三)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目前,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经常使用的方法有特尔斐法、两两比较法、主成分分析法、专家咨询法以及层次分析法等。根据现行综合素质评价模式所表现出的不足及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的特点,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问题大体要经过以下五个步骤: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2.构造判断矩阵;3.层次单排序;4.层次总排序;5.一致性检验。其中,后三个步骤在整个过程中需要逐层地进行。根据层次分析法,经过运算,得出大学生能力素质指标的权重如表3所示。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能力素质十八项三级指标,按照重要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为:管理能力、决策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理解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进取心、处世能力、自信心、敢为性、分析概括能力、责任心、毅力、自制力。

三、结论与思考

本文在查阅文献、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利克特量表分析法,建立在校大学生能力素质指标体系,并探索性地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从而得出能力素质指标体系的层级排序情况。

能力素质指标体系只是评价一个人是否有能力胜任某项工作的一种工具,它不是包罗万象的,更不是万能的。另外,能力素质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具体操作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还需要不断地跟踪深入研究,并不断反馈,从而对理论进行修正,形成一定的评价体制以及相关的操作指南。

[

参考文献]

[1]祝丽娟,基于“冰山模型”的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模型构建路径[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12)

[2]陆伊基于胜任力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7.

篇(7)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c)-0129-02

“通识教育”一词从提出到应到于高等教育领域已经有100余年的历史。20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怕卡德教授首次提出“通识教育”一词并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1945年哈佛大学委员会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书中对通识教育的定义被认为是对其最好的界定,报告中将“通识教育”定义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应接受的那部分教育”[1]。我国的“通识教育”一词则是在20世纪40年代从英文“general education”翻译过来的。经过了漫长的发展,通识教育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历史较短,形成典型的成果也较少。在发展中往往对于通识教育实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即是一个“通识教育”的“本土化”的过程。而我国院校中工科院校的比例较大,无疑对讨论工科院校如何开展诸如复旦大学等综合性大学的通识教育,助力工科院校早日迈进世界一流大学之列的问题显得意义重大。该文将以国家重点工科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探讨如何在工科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并提出实际的实践操作路径。

1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本土化”的尝试

通识教育首先应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在高等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基础性的人文与科学知识的传授、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以及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人所共需的一些实际能力的培养,其次它在具体实践上还是一个体系[2]。研究表明,实施通识教育必须有自己的课程体系,还要有课堂之外的教育渠道和管理模式[3]。《哈尔滨工业大学“十二五”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建设具有哈工大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目前哈工大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虽然还没有完全确立,但已有一些关于课程体系建立拓展的尝试,并向着“十二五”期间新增或改进通识教育6个系列核心课程与选修课30~50门的目标努力。目前哈工大的通识教育课程有六门课程,分别是西方哲学导论、国文经典阅读、西方美术导论、音乐艺术鉴赏、外国文学选读、世界文明史导读,这些课程主要由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所开的选修课改造而成。无疑,通过对现有选修课的改造来丰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是一个最快、省时省力的方法。同时根据问卷调查(表1),学生普遍需求的课程是文史经典与世界文明,其次是人文艺术与美学欣赏,政治经济与法律道德以及工程领导力居后。哈工大学生的需求也符合哈佛、哥伦比亚大学的课程设置的真实情况,这也应是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需要拓展完善的方向。

目前哈工大通识教育的考核方式为论文、课堂累计考核。此种考核方式对于学生来讲是普遍受欢迎的。根据调查,从表2可以看出,同学们希望通识教育考试的方式首选为“写论文、分析报告”,占有37.1%;其次是开卷考试,占有34.3%;选择“闭卷考试”的同学仅占4.7%。

虽然“写论文,分析报告”的考核方式最受欢迎,但是这种考核方式能在多大程度能够帮助启发学生会思考、会读书,真正达到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建设第二课堂教育阵地十分必要。因为哈工大通识教育的课程课时基本与选修课时长相当,都在20课时左右。每周四个学时,大约五个教学周完成。简短的课上时间起到的应是启发的作用,因此课下的读书思考更为重要。具体措施如开展读书会的作用将在后文具体阐述。同时目前哈工大的通识教育课程的授课方式正在从以往的填鸭式向讨论互动式转变,课下的学习时间也更注重讨论交流作业的布置。

总的来说,目前哈工大的通识教育课程还有改进的空间,比如增加大课讲授之后的讨论活动,建立健全第二课堂的教育阵地,增加学生接受通识教育的机会。这些都应是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需要研究设计和改变的地方。

2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本土化的实施路径构建

2.1 重视校园文化氛围构建,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篇(8)

The Measurements of Motivate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to Participate in Undergraduate Innovation Training Program

WEI Shu-dong CHEN Hui

(Yangtze University,School of Life Science,Jingzhou Hubei 434025,China)

【Abstract】Creative learning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Undergraduate Innovation Training Program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students’ innovative ideas and creative skills,but also can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thought in college.In order to successfully complete Undergraduate Innovation Training Program,it is need to clear the significance of Undergraduate Innovation Training Program, increas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Undergraduate Innovation Training Program, and give students a multi-level and comprehensive support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Key words】Undergraduate;Undergraduate innovation training program;Project management;Incentive mechanism

0 引言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新学习也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教育主管部门面向本科生立项的项目,也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目的是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1]。

长江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培训和实践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其中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为顺利完成大学生创新项目计划,达到提升学生创新思想,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必须明确大学生创新项目计划的意义,激发学生兴趣,并给予多方支持。

1 明确创新项目的重要意义

1.1 创新项目对学生的意义

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利用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提供的创新创业培训,可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想,推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2-3]。借助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实训,可提高创新创业技能。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实践,学生可在本科学习阶段获得论文、设计、专利等创新创业成果。这些成果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和提高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也可为学生本科毕业后的科研学习或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新项目对高校的意义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措施。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可培养具有企业家创新创业精神,能够适应当今国家和社会战略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创业技能,勇于担当社会使命与责任,具新时代领导力潜质的商界开拓性人才。同时,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参与到学生创新项目计划的申报、实施和指导过程中,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结合的实践探索。

2 提高学生参与创新项目的积极性

2.1 重视创新实施条件和创新文化氛围的建设

高校的各类实验教学中心、开放实验室和各级重点实验室都是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实施的实验场地,学校必须保证这些实验场所和实验仪器设备的免费使用。同时,校创新创业中心积极承担了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等任务,为参与计划的学生提供技术、场地、政策、管理等支持和创业孵化服务。此外,学校也应努力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如为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计划的学生搭建交流平台,定期开展交流活动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的机会。学校还要定期组织项目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在建设创新设施条件的同时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将调动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思维。

2.2 相关激励机制的建立

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在课程建设、学生选课、学分认定、灵活学籍管理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是激励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有效措施之一。具体来说,我校参与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学生可申请免修相应的实验或实践课程;完成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学生,即可计入相应创新学分;通过验收并获得优秀等级的学生,学校将进行表彰。此外,大学生创新项目计划一经立项即列为校级项目并给予经费资助,经中期检查并确定为推荐省级及以上项目并获得追加经费资助。这些激励措施都将极大地调动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重视创新项目计划实施和管理

3.1 创新项目申报管理措施

榱耸勾笱生创新项目能公开、公平和公正地进行,学校制定了本校大学生创新项目计划项目的相关管理办法。以规范项目申请、项目实施和项目结题等事项。在项目申报过程中,我校采取学生自由组合项目团队,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指导教师和项目团队负责人。之后,以院系申报管理为主,经各院系认真组织评审,再由学校组织专家进行审核,确保申请项目质量。对不合格项目将取消立项资格。对合格项目进行立项公示,由学校正式发文公布。项目申请过程中的公平和公正对于维护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计划的积极性是尤为重要的[4]。

3.2 创新项目实施和结题管理措施

为了避免重立项、轻管理的倾向,我校在项目的日常管理中,采取学院管理为主学校管理为辅的方式。各学院采取各项措施,如每月需召集项目成员、指导教师会议,汇报研究进展,并提供论文、设计、专利、成果实物、学生工作手册等方式,以达到加强对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管理的目的。学校强化过程管理,学校经根据各团队所提供的资料进行项目研究进展效果的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纳入项目结题评价中。项目开展中期,学校进行阶段检查,主要检查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进展或研究成果、计划调整情况等。

在项目结题管理过程中,学校采取项目组自查、学院组织全面检查和学校组织专家全面检查的形式进行。在学院全面检查过程中,各学院组成的评审小组将对所有阶段检查和结题验收材料进行检查,及组织答辩等方式。在学校专家组验收和检查过程中,学校组织专家组按学科群分组进行全面结题验收和阶段检查,分材料审查、现场答辩两个环节进行。对于参与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学生而言,严格规范化的项目管理不仅是对项目进展的有力督促,也是学校对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相关激励机制实施的重要依据[4]。

4 结语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新学习也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教育主管部门面向本科生立项的项目,也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大学生创新项目计划的实施不仅可提升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技能,也可促进高校教育思想的转变。为顺利完成大学生创新项目计划,首先需要明确创新项目对于学生和学校的重要意义,以提高学生参与创新项目的积极性。同时,我校重视为学生建设创新实施条件和创新文化氛围,并建立了一系列相关的有效激励措施,以及严格规范化的项目过程管理。这不仅从学生、学院、学校多层次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保障了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长宏,李晓辉,李刚,岳庆荣,任永功.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5):163-166.

篇(9)

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下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之一,社会各界都相当重视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状。从各方面综合考虑来看,大学生就业困难不仅与世界经济形势的不容乐观有关系,而且与我国长期的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等方面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但最重要的还是大学生自身的能力比较欠缺,不能满足企业的相关需求,不能很快融入社会大环境中。社会实践能力欠缺是大学生难以找到心仪工作的一个主要原因,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教育政策上的缺失,我国在对大学生的实践创新上没有一个完善的体系,导致大学生不能得到很好的实践锻炼。所以,当下要想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缓解大学生难就业的情形,就应该重视对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培养。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学生理论培训,忽视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

大多数民办院校都比较注重对学生理论培训,而忽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没有深切地理解就业能力能够得到大幅度提高的关键所在是社会实践能力的高低,院校对社会实践缺乏关注度。学校相关部门对社会实践的支持不到位,不能达到默契的配合,因而社会实践呈现出结构简单、内容陈旧之势,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指导教师都是非专业的,对其也没有足够的了解,师生参与的热情度都很低,社会实践所具有的强大的作用没有得到师生的认可。学生对于这种缺乏组织纪律性、参与热情度极低、没有强大感召力的社会实践并不注重,即便迫于其他原因加入活动中,也只是暂时性的,在实践中没有组织纪律性,态度随遇而安。大多数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所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真正意图所在,只是觉得社会实践是学校分给的必须完成的一项课外作业,与自己以后的就业没有任何关系,因而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甚至有些学生为完成学校所分配的实践任务,自己不亲身体验,在实践报告上胡乱编造、弄虚作假。

2.缺乏健全的社会实践指导及管理体系

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与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案是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够顺利进行下去的有力保障。当前,民办高校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到位,一方面是民办院校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另一方面,民办院校没有确立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案,学生在实践中遇到一些难题、束手无策时,没有专门的教师为其答疑解惑,很多实践活动只走形式,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3.缺乏科学合理的社会实践考核评价反馈制度

通过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力度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但在实践过程中,学校及企业还没有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评价反馈制度,还未细化实践活动的具体类型,缺乏对实践活动成果进行具体的量化考核标准,而且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也得不到及时的反馈,这就使得学生无法清楚地认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优势和劣势,无法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

4.缺乏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机制

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需要得到学校、政府及企业多方面的积极参与和配合。而现阶段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高校没有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创业就业方面的投入力度明显不足,学校内部缺乏积极的创业环境和就业氛围[1]。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培养的支持力度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此外,企业为降低管理成本,在支持和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面还亟待提高。

二、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路径

1.增强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知要建立一套健全的制度体系,让学生对社会实践有具体的了解和充分的认识。第一,民办高校自身要先懂得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领导部门以及所有教职工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推陈出新,逐步完善实践育人的制度体系,加强对人才的不断培养,将社会实践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并将其融入学校的实际教学环节中,将社会实践作为考核的内容,作为学生期末的评优标准,在学生的成才过程中,为其铺设一条平坦之道。通过召开各种实践教学活动,让加入到实践活动中的教师真切意识到社会实践对学生在今后工作中的深远影响。第二,增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力度[2]。学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运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媒体向公众进行宣传,及时有效地向学生发送实践需求,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就业能力,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社会实践活动,确立有效的实践价值理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实际生活中。2.完善社会实践指导及管理体系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实践的管理策略与指导方案。首先,健全全员参与的管理体制。民办院校由于自身条件有限,在社会实践上缺乏人力与物力资源,全员化参与的热情度不高。因此,必须强化社会实践的组织领导力量,全面科学地做好社会实践之前的细致规划,运用学校相关部门对全校师生进行宣传,使社会实践活动有一个健全的组织体系。其次,学校可以将社会实践归入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贯穿到大学生涯始终,每学期实行量化考核,计入该生最后的总学分中,作为评选优秀学生、评定奖学金的参考系数。让这种组织活动真正落实,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确保其顺利地实施下去[3]。最后,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全方位的指导力度,由于各年级学生的思想特征及特点迥异,所以要对其进行分类指导,为学生们量身打造属于自己的实践指导教师,学校也要定期聘请就业专家以及业内知名人士向学生做相关的培训及指导,提升学生的专业精神。3.完善社会实践考评反馈制度奖评制度是检验大学生实践活动是否有效的主要方法,这种奖评制度使学生能很好地总结和反思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的收获以及在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少走弯路,顺利地完成一次实践锻炼活动。在这种考评体系中,首先,学校要对实践活动进行分类,对于不同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采取与之对应的方式进行量化考核,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提高社会实践对未来就业所产生的促进作用。其次,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开展,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实践锻炼机会,学生通过参加不同形式的活动,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在专业知识领域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让这些能力在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可以让企业领导所赏识,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和精英人才,从而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建立这种考评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热情度。4.做好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保障工作首先,做好高校的保障工作。高校应积极提倡大学生参与国家组织举办的关于大学生创新就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业激情。同时,高校内部也应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举办一些有关创业就业的比赛或专项活动。在校园内创造出一种浓郁的人人自主创新、人人自主创业的就业氛围。也可以在校内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开设一些面向学生的创业就业基础性知识讲座。在此基础上成立相应的社团,把有创业想法的学生聚在一起,对其进行相关的有针对性指导,帮助想创业的学生把创业激情转化为现实中的创业实践方案,使其真正成为一个可以创业的项目,从而应用到实践中。其次,做好政府的保障工作。政府应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宣传力度,使创新意识深入人心。政府应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并出台一些相关优惠政策,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行政审批、财政支持等多方面的便利。如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开通大学生创新创业绿色通道,建设大学生信息交流平台,邀请成功人士与大学生创业者进行面对面交流,提供创业指导等。政府的这些关注和政策优惠不仅是对创业者的支持,也更是为了帮助创业者实现梦想。

三、结语

大学生能够更好地立足于社会中的一个关键点在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强弱,而大学生就业能力要想得到质的飞跃,就必须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只有动员政府、家长等社会各界力量与大学生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参与到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才能确保大学生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下去,这样,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大幅度提升,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难题也极大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帮助其快速、持久地壮大起来。

参考文献:

[1]潘素芳,沈楠.社会实践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5).

篇(10)

美国是较早在学校中进行创业教育的国家,并且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体系和教育研究体系,具有自己的特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过去几十年中,创业使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美国新成长起来的创业一代不仅改变了美国和世界的社会经济结构,而且还将继续成为21世纪决定美国和世界发展的领导力量。

创业是21世纪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是解决中国社会就业问题的必由之路。创业教育在中国高校的兴起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目前,社会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越来越呼唤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然而,由于起步晚、缺少理论支撑、重视不够等原因,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相对滞后,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一、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观念落后,合适的创业教育模式尚未建立

目前创业教育尚未成为高校整体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业余教育”这一尴尬地位;同时,高校创业教育不论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广度,特别是对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有力的回答。许多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时,重理论知识灌输和课堂教学传授,而如何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激发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锻炼和提高创业能力等方面尚未形成有效的培养体系。主动适应时代挑战,建立知识、能力、精神完美结合的创业教育模式,尚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仍须进行艰苦的探索。

2.重视不够,内外结合推动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尚未形成

系统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是创业教育有效开展的基石。大学生创业教育要想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必须依赖于学校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的密切配合。然而,学校、政府、社会三位一体式的创业教育体系尚未建构起来,大学生创业缺乏相应优化的机制和环境。目前创业教育的研究和推广主要局限在高等院校内,政府引导创业和创业教育的力度不够,社会各界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有限,对大学生创业的引导和支持的力度不足,全社会对此还未引起普遍的回应,高校孤军奋战力单势弱,不足以形成声势,未能造成广泛的社会影响。

3.组织乏力,推动创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组织机制尚不完善

这主要表现在组织领导的机制不完善,对开展创业教育的政策措施支持不到位,在某些问题上还处于无规范、无制度、无办法可循的状态。许多高校管理者认为创业教育只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一项内容,由此导致实施过程中的应付、变调等问题;同时,由于不少学生和家长的就业观念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环境,造成许多大学生盲目跟从,不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规划和定位,对学校创业教育计划的期望和认同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现有的规范制度也缺乏相互之间的衔接和配套,没有形成规范化和制度化的体系。

4.主体缺位,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和创业理想尚不到位

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及职业教育、创业教育的缺位,大学生真正接触社会的机会很少,对社会认识不够,许多大学生职业意识模糊、创业意识淡薄,创业精神欠佳、创业能力缺乏,未能真正认识到创新和创业对国家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巨大作用,未能真正认识到当代大学生所应具备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和创业理想的不到位,也使得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二、有效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

1.更新理念和观念,健全体制和机制

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要改变那种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仅仅是学校工作的观念,把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学校、政府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看成是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行为;要改变单纯为准备创业的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做法,把创业教育作为促使大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的助推器,从而将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贯穿到高校教育的全过程;要改革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结合实际将培养模式的多样化与培养方案的个性化进行有机结合;同时,高校要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开设课程、人员培训、调查研究和业务工作等各方面的支出;学校应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学生创业教育评估体系,对学生创业教育工作进行测评与指导;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立一支具有较强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师资队伍。

政府应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鼓励和扶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制定推行创业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为创业提供相应的法制和制度保证;国家和地方应共同设立大学生创业担保基金,有关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并制定相应的税收减免扶持政策,对要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专门的创业培训,进行开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跟踪辅导等服务。

2.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创业意识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创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辅导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大学生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引导大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根据社会要求和社会发展趋势明确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确立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学会有目的地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引导大学生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结合实际进行职业定位,同时搜索、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引导大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竞争力,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涯辅导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实际,运用创业成功案例分析、开设创业课程和创业讲座、组织创业计划大赛、进行模拟创业实践等形式,指导大学生完善生涯规划,培养创业理想,激发创业意识。

3.培养创业精神,完善创业动机

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要着重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从创业精神的时代性、民族性、科学性入手,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结合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结合诚实守信教育,结合专业学习,从源头上解决大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与学习动力问题,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能力培养与修身养性相结合,实现价值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同时引导大学生正确评估自己的创业素质与创业潜力,正确分析社会的发展形势和行业的发展趋势,不断完善自己的创业动机。

4.锤炼创业心理,提升创业品质

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是新时期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它可使大学生在就业创业时能合理确定目标,有坚定的创业信念、积极的创业心态、顽强的创业意志、鲜明的创业个性,即使在主观上出现困倦、松懈情绪或客观上遇到困难之时,也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使其保持旺盛的精力、饱满的情绪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良好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应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两课教学中从引导大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入手,指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到高校整体教育体系中,使其成为高校课程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生职业辅导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典型事例进行剖析,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逐步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明确创业目标。在其他教育教学环节中,应注意将创新与创业教育融入知识的学习过程之中,摆正教与学的位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启发引导、因材施教。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要不断锤炼大学生创业心理,提升大学生创业品质。

篇(11)

人才滞销?!在宣扬“人才就是竞争力”的今天,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但是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人才滞销”似乎正在被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论证。大量待业的大学毕业生和虚位以待的用人单位本应一拍即合,现今却呈现出水火不容的阵势,实在令人堪忧。在这场“人才滞销”的热论中,不妨冷静下来,作出理性的分析。

1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供需双方的矛盾现状及原因

1.1令人费解的现状: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却只占了我国劳动者比例的不到5%,这个比例本身已经过低,正日益制约着我国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但作为这5%的一份子——大学生,在苦读数年后竞还找不到工作,被市场无情的闲置,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来自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在逐年增长,2001年是34万人,2002年是37万人,2003年是52万人,2004年是69万人,2005年是79万人,2006年是100万,2007年是144万人,2008年更是增加到150万,预计2009年的大学毕业生将有155万人找不到工作。

与此同时,用人单位正求贤若渴,招贤纳士的广告俯拾皆是。根据新浪网人力资源总监段冬出示的一组数据以及翰威特关于中国最佳领导力发展公司的研究显示:2003年最佳雇主中,70%存在关键人才缺乏问题,82%的非最佳雇主存在类似问题;2004年,据大约3O%的公司成长期的主要障碍是人才匮乏;2005年的最佳雇主中,92%存在人才匮乏问题,2006年……

1.2大学生不愿(不能)就业与用人方不愿录用的矛盾解析:乍看之下,大学生待业与用人单位人才匮乏同时存在的局面是让人费解的,但仔细分析会发现这又是情理之中的事。虽然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复杂纷繁,归结起来无非两个方面:大学生不愿(不能)就业;用人方不愿录用。

1.2.1大学生不愿(不能)就业的原因分析:

(1)传统观念对大学生就业的束缚。我国是一个在历史与传统上尊重知识与知识分子的国家,自古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古训,加之,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关系和权力等级,有“学而优则仕”,计划经济时期有“干部意识”,新经济时代有“白领情结”,因而知识分子在社会角色的认识上形成了自视优越的独特社会心理结构,当今大学生在历史传统、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下将这种社会心理结构内化,对自己将要扮演的社会角色有很高的期望值。

然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仅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完成了大学的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型教育的转变,面对这样的转变,当代大学生一时间难以将心态调整过来,多数毕业生仍将就业目标锁定在国企、外企或沿海一带等地,但我国目前的现实是中小企业已经超过了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工业新增产值的76%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大学生的自我定位始终是制约就业的障碍。从“天之骄子”沦为“老百姓”的心理落差,以及来自社会不绝于耳的质疑声,都让大学生显得无所适从。部分大学生就业理念从一种偏执走向另一种偏执,用功利而短视的态度来应对就业市场的变化,长远需求明显退位。

(2)高等教育——失衡的人力资本投资与收益。“僧多粥少”的残酷现实和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大学生懂得“先就业再择业”的道理。据媒体报道,广东某企业计划招聘15名卖猪肉的员丁,结果竞有1500名研究生投送简历。无独有偶,在西南大学的毕业生招聘会上,某环保公司招聘清掏化粪池的业务员,也有很多大学生跃跃欲试。这说明传统就业观对当代大学生的束缚是有限的,真正让大学生耿耿于怀的是失衡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关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而教育往往被视为最有效的缩小差距、跻身上流社会的投资途径。特别是对于农村大学生而言,“上大学”曾经是个多么炙手可热的词,它让农村家庭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很多家庭不惜举债供孩子读书,透支了后几十年的收入来投资子女的大学教育。以西部地区为例,一个大学生一年平均支出7000元,相当于贫困地区九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在这样“高投入”的背景之下,大学生就业的“低收益”现状委实让人难以接受。当大学生苦读数年踏入社会,却只能勉强维持自身生计时,感到绝望的不仅仅是大学生,还有他身后的整个家庭。当然,任何投资都会存在难以估计的风险,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高等教育同样不能确保所有的投资者都能够从中获利。失衡的人力资本投资与收益对比,成为大学生心中真正难以跨越的坎。

(3)大学生欠缺就业竞争优势。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大学生作为高校培养的“产品”,其质量不高也是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企业需要具有良好教育背景和和扎实职业技能的人才,然而当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传授轻个性、重计划轻需求等为教育而教育的模式,往往难以培养出用人单位青睐的大学生。

一项麦肯锡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只有1O%的求职者适合外国企业中的9种职位。”跨国公司的招聘人员也通常感觉中国的学生太偏重理论型,离跨国公司要求的标准相差甚远。

许多人都将接受高等教育视为解决就业的一个过程,忽视了接受高等教育是为了提升综合素养和培养技能的目的,导致大学生为学习而学习,甚至对自己所学专业、将来立命之本根本没有兴趣,结果文凭越来越高、证书越来越多,检验“学以致用”的实践技能却愈渐匮乏。

随着大众化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为数不少的高校为了打造综合性大学,以急功近利的态度对待教育工作,不顾自身师资力量,盲目追求学科齐全,这种闭门造车的行为必然造成供给与需求的脱节,最终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大学生经过数十年的教育后,除了一纸学历外很少具备职业技能,因此在就业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将所学知识转换为现实生产力,被迫处于就业竞争的劣势地位。大批搭不上就业车的大学毕业生和思贤若渴的企业形成对峙局面,不得不引人深思。

1.2.2用人方不愿录用的原因分析:短期利益最大化的驱使。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之间为了在互相的发展竞争中取得短期优势,普遍采取降低用人成本的用人决策。希望招聘过来的员工能够“招之即来,来之即干”,具备工作经验,能够马上上岗,减少培训成本。

应届大学生从校园到社会需要一个过渡时期,此段时期大学生在岗位上主要是学习和适应,产出相对较低,录用一个应届大学生通常会与用人单位实现短期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目标相悖,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更乐意选择学历较低,但有工作经验的技术工人,而非应届大学生。知识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问和技巧才能转化为财富,用人单位注重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缺乏以“人”为中心的用人理念使大学生的初次就业显得尤为困难。许多用人单位都以一种短视的思维去对待人员的去留问题,“重使用轻培训”的用人理念使用人单位的长远发展受到束缚。

招聘中,用人单位往往忽视大学生所具备的潜力和可塑性,大学生的优势在于综合素质较强,这将使其在实践中以最快的速度成长起来,成为用人方可以委以重任的大将。但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用人方宁可选择技术工人,也不愿轻易给大学生一个就业机会,采用短视思维去应对市场危机。

当然,“人才滞销”是所有人都不愿目睹的状况,暂且不谈国家每年对高等教育数以百万亿的投入和家庭的巨额支出,单就个人十几年寒窗苦读而言,如果大学生毕业后无用武之地,不但不能为政府和社会分忧,连自身生存都要受到制约时,大学生就业难将不再只是待业大学生个人的悲哀,更是整个民族的遗憾。因此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2解决当代大学生“人才滞销”问题的措施

2.1政府的宏观调控:大学毕业生不是一般产品,而是准公共产品,仅仅依靠个人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介入,并且政府的职责不能仅仅停留在培养和生产阶段,还必须延伸至大学毕业生的配置和安排活动中。只有这样,投人高等教育领域的大量公共财政资源和稀缺的大学毕业生资源才不至于过度浪费。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无论是日本、德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还是韩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政府都对大学生就业采取了积极干预的政策。例如,日本以正式立法的形式(《零短工劳动法》),承认和鼓励大学毕业生以非正规方式就业,保障了这一就业群体的基本劳工权利;法国政府的“青年就业法案”,旨在帮助面临困境的大学毕业生和青年群体就业:巴西政府颁布实施了“初次就业计划”,以鼓励企业雇佣大学毕业生,这些企业可以从政府获得资助,享受政府资助的企业必须保证在12个月内不辞退这些初次就业者,从而给予了大学生实质性的就业帮助。

我国也出台相关政策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如: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政策等,但仍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具体而言,打破户籍制度对人才流动的束缚,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并通过立法规范就业市场,特别是非国有企业的就业需求市场,保证就业大学生有合理的报酬和底线工资,使个人的教育投资有合理的回报率,都是现今面对大学生就业难所急恃采取的措施。

2.2教育模式的改善。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内涵的解读,各大高校尚需进一步加深,如何培养出有思想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摒弃“千校一面”的办学理念,调整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和谐就业力的生成而教育,都是各高校需要深思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高校教育模式至少应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第一、改革考评制度。实行多元化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使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死记硬背”中走出来,强化大学生应用知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第二、强调实践教学。这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不仅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提高,而且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乐,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深层次领悟第三、改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典型的“讲授式”,这种“我讲你听”的教学方式不注重教学的的互动性以及学生创新型思维的培养,无形中使学生思维被禁锢,不符合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应在教学方式中引入讨论法、情景法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锻炼学生主动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这三方面去改革,增强大学生的生存能力,才是高校应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明智之举。

从理论上说,高校应被视之为人力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场所,为了保障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高校必须深度关注市场动态,并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强化职业意识和指导功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教育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由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使教育教学与就业指导工作进行统筹研究和决策,切实解决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