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电影文学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在视觉文化冲击的今天,电影代替了文学的主导地位。但文学对电影的影响一如既往:如文学创作的经验;文学的诗意、文法;等等。电影对文学的影响的突出表现就是将读者渐渐变为了观众,并且这一过程是借助文学来实现的。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总是将文学与电影联系在一起的深刻原因。
一、文学与电影关系的探讨
人们把电影和其它艺术进行类比的过程中,挖掘出了其它艺术的特性在电影中的具体体现。如欧洲先锋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阿倍尔?甘斯曾说,电影“应当是音乐,由许多互相冲击、彼此寻求着心灵的结晶体以及由视觉上的和谐、静默本身的特质所形成的音乐;它在构图上应当是绘画和雕塑;它在结构上和剪裁上应当是建筑;它应当是诗,由扑向人和物体的灵魂的梦幻的旋风构成的诗,它应当是舞蹈,由那种与心灵交流的、使你的心灵出来和画中的演员融为一体的内在节奏所形成的舞蹈。”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得出,电影成为了诸多艺术的混合体。文学作为电影存在的前提,以至于有人称文学是电影的母体。电影回归自身的过程本身同时也是电影与文学的融合、交流过程。在电子媒介一统天下的今天,电影与文学的融合代替了疏离,或者从文学的角度说,它走进了电影。可见,二者的交流也必然会促进其共同发展。
二、文学与电影的表达差异
作为与电影相抗衡的一方被抬出来的文学与电影相比,电影以其强烈的视觉表达效果,取得了较于文学的真实感。文学的短处可能就是文学之所以是文学理由所在,即在于文学的媒介——文字。由文字组成的句子具备了电影所不具备的逻辑秩序;而且其时态指明了其与表述对象的距离所在,文学这种表达形式是电影所不具备的,电影则是用其逼真的形象来表达生活的。就文字来说,它处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作为一种形式而存在并得到长足的发展。社会生活催生了文学形式的出现与形成,在这一点上它保证了文学内容的独立。人们通过对文学形式的关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学是区别于现实的,是现实的反映,融合而又独立与现实,是一种矛盾的综合体。即使是推崇所谓的客观再现的现实主义文学,也无法诠释这一疏离。现实主义以其独特的文学修辞手法论证了文学不可能是,也永远成不了一台摄像机的事实。
二、呈现真实之美
生态电影作为一种具有独立主题思想和审美造型的电影类型,以其独特的叙述视角和影像表现手段吸引观众感受其中的深刻美学意蕴,从而呼唤更多人保护生态,热爱生活,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其一,自然之美。电影导演通过影像向观众传递自然之美,人们看到自己生活的地球是如此广袤与美丽,便逐渐摆脱了对大自然的征服欲望,心灵回归平静、宁和的状态,并将更积极地保护环境,热爱自然,创造更加美好、安宁、和谐的生活。田园史诗巨作《德拉姆》以真实、朴质镜头语言带领观众领略云南、四川、境内横断山脉中的“茶马古道”。霸气苍茫的原始森林、高耸圣洁的梅里雪山、惊涛骇浪的怒江峡谷以及生活在这里的淳朴牧民的歌声、孩童的嬉戏声、教堂中虔诚的祈祷声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自信祥和、愉悦自由的田园生活美景。看到这样的旖旎风光,自然会给身处繁忙、迷离的都市人群那焦灼不安的心灵带来许多慰藉和启迪。其二,生命之美。生命之美历来是艺术家们讴歌的重要主题,电影艺术也不例外。生态电影导演对生命的赞美是通过拍摄动植物及人类等一切生命物体,用镜头放大这种原始神圣的生命之美来呼唤人们珍爱生命,保护环境。陆川导演的《可可西里》聚焦我国青藏高原的濒危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将藏羚羊与自然、藏羚羊与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种种矛盾表现得异常尖锐和突出。藏羚羊生存环境的破坏与种群的减少揭示出人们在金钱、道德、利益及生命之间的艰难抉择。影片告诉我们,生命高于一切,由此呼吁人们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大自然,并表达出了生命平等、和谐共生的“全生态”观念,生命无贵贱、等级之分,人类最终还是回归生命的本源。其三,和谐之美。“全生态”观念的核心美学意蕴是和谐之美,它在中国生态电影中也表现得最为突出。受中国古典文化的影响,生态电影汲取了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中蕴含的生态理念,儒家的“天人合一”学说、佛教的“众生平等”、道家的“万物齐一”等思想无不为中国当代导演拍摄生态电影提供了肥沃的文化土壤。人与人类环境的和谐、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成为中国生态电影反映的主题。电影倡导人类自身心理与生理、情感与理智的和谐;倡导人与人之间互助互惠、互相理解、真诚沟通;倡导人类保护自然,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与动植物和谐共生,融为一体。因此,中国生态电影的和谐之美表现的就是一种人与自然、与社会相融共生的美好生活。如具有“诗意电影”美誉的影片《云上太阳》表现的就是这种和谐之美,贵州丹寨群峰叠翠,郁郁葱葱,清晨在朝霞的映射下云雾缭绕,错落有致、蜿蜒曲折的梯田折射出金黄色的光晕。一幅幅优美的电影画面向我们展示出万物和谐、鸟语花香、世外桃源般的美好生活,令人心旷神怡,无限向往。
三、重构艺术之美
电影是一种利用空间形式再现时间的艺术,因此,生态电影除了呈现自然、生命与和谐之美外,如何重构时空关系,合理安排叙事结构,增强画面美感亦是电影人关注的重点。近年来,生态电影导演在关注转化对象的同时,对电影主题的开掘也日趋深化。如2002年冯小宁导演的《嘎达梅林》,2004年陆川导演的《可可西里》,2012年张之亮导演的《肩上蝶》,2013年贾樟柯导演的《天注定》等,导演在叙事手法上或采用史诗式,或使用章回体小说式,在画面造型上或借用中国画写意手法,或利用光线和色彩来重构艺术形象。其一,叙事艺术。越来越多的生态电影导演在叙事结构上不拘泥于一种模式,常常运用不同的叙事手法将生态观念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如冯小宁导演的电影《嘎达梅林》就结合了散点和线性叙事结构的特点,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统一的美好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嘎达梅林与牡丹骑马驰骋在大草原上的场景,蓝天、白云、绿草的全景画面与主人公渐渐融入在一起,形成了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唯美场景,表现出嘎达梅林与牡丹之间两情相悦的美好爱情。2013年,贾樟柯拍摄的转型新作《天注定》在戛纳电影节斩获最佳编剧奖。这部电影把真实的社会新闻事件改编成4个小故事串联起来,在秉承贾樟柯电影一贯纪实性风格的同时,又加入了对暴力艺术的表现。该片在叙事结构上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章回体的形式,具有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电影空间贯穿了中国南北的地域环境,影片直白的情感宣泄和的暴力展示将现代工业化社会中人与环境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浮华社会与人性压抑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二,画面造型。电影所呈现的内容和意蕴都必须通过画面造型表现出来,所以,画面造型是影视美学艺术的重要表现技巧,它使电影具有了丰富的艺术语言。画面的视觉效果与情绪感染力是通过构图、色彩、光线、线条、影调等造型元素来实现的,因此,在拍摄过程中,如何合理选择和利用这些元素,形成具有艺术魅力和情绪感染力的视觉语言是导演必须思考的问题。中国生态电影导演借鉴了国外优秀生态电影作品中的视觉表现方法,大量采用两级景别和空镜头来渲染大自然的壮观与秀美,营造出“天人合一”的气氛。霍建起导演的《那山那人那狗》中就大量运用空镜头、大全景和画面的外部运动,全方位立体展示出当地的自然美景,观众从影片中深刻感受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动物水融的深厚情感。另外,生态电影导演还常常利用色彩造型,在还原大自然原有斑斓色彩的同时,还表达了影片的主题思想,刻画了人物形象,创造了画面意境,烘托了气氛,体现了导演独特的创作风格。例如,贾樟柯的《三峡好人》《世界》等影片用绿色营造忧郁、怀旧的时代氛围。电影《森林之歌》用色彩还原了一个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森林世界,还采用低角度、微距镜头等造型技巧拍摄大特写画面,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鸟类纪录片《天赐》的画面造型细腻而温情,处处体现着创作者对自然、对动物浓浓的爱意和怜惜,大量的特写与跟拍镜头描写了黑尾鸦父母对小黑尾鸦精心哺育的过程。小黑尾鸦的成长异常艰辛,父亲捕食时咬中鱼钩身亡,母亲为了保护自己摔断翅膀而去,哥哥遇到天敌袭击夭折等,小黑尾鸦的命运紧紧牵动着观众的心,这强化了影片的视觉冲击力和情绪感染力,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三,音响效果。除画面之外,声音也是影视艺术造型的重要表现手段。影片《那山那人那狗》中哗哗的水流声、夜晚各种虫子的鸣叫声以及清晨树林里的鸟鸣声,使观众脑海里立马浮现出一幅立体、逼真的乡村美景图。在影片《德拉姆》中,马队在行进过程中的清脆铃声和鸟儿婉转的啼叫声仿佛带领我们穿梭到了那个遥远的茶马贸易繁荣的时空。除了音响的运用,同期声、音乐等声音与画面也要同步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完美的视听感受,以便更好地表达主题,营造气氛和抒感。影片《天赐》中精美的画面配合抒情音乐及具有教育意义的解说词,完美的声画结合使人们在享受视听艺术的同时也产生了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心理。
在文学与电影的表现形式上,叙事性的语言描绘方式能够很好地提升电影的空间画面感,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影题材选择了改编小说形式的重要原因,这种画面上的空间立体感让电影的可看性更加强烈了。电影的叙事性主要强调的是通过声音、语言、画面、音符等元素组合可看性非常强,无论是在感官上还是在视觉上都是一种唯美的享受,并且叙事性的电影情节可以让电影更具有具体性和确定性。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文学为电影的制作实际上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而电影的拍摄实际上是对文学作品的详细解说以及再次加工升华。影视叙事的方式运用丰富唯美的画面以及蒙太奇的剪辑方式,完美地将声音和画面结张合在一起,而小说叙事更强调的是将文字作为惟一衔接故事情节的表现方式。
在众多著名的电影作品当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都被成功地演绎到了大屏幕上面了,也就是说导演们都选择了将文字的语言用电影的表现方式转化为我们浅而易懂的声音语言。王朔的小说就经常被演绎成为经典的电影,并且拥有很强的代表性,比如在小说《橡皮人》开头就曾经描绘了这样一个画面,在封闭的空间画面之下,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巨型的落地玻璃窗,在窗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全沉浸在阳光下安静的南方小城市,在不远处依稀可以看见一座座矗立的高楼大厦,著名的贸易中心在其中就显得格外耀眼,在其周围矗立着白色的大酒店、写字楼以及影院,然后就是绿意盎然的绿化带,人们安静和谐地在公园内游玩,犹如镜子一般清澈透明的湖泊上面偶尔荡起波光粼粼,不少游人在湖边停留下自己的脚步,欣赏着这一片美丽的风景,与之相对应的是公路上面不断奔驰的各式各样的小汽车,穿梭在每一个大街小巷,一切都显得如此祥和而富有生气,在王朔的作品当中用了许多优美的文字给我们描绘的是一种令人心驰神往又安静祥和的都市生活,没有硝烟,没有压力,人们尽情地享受着生活和阳光的洗礼,在小说当中我们随处可以看见这样的描写,但是通过电影的表现形式,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这种语言描写用影像的形式代替,生动的形象让情节更加丝丝入扣,拍摄出来的现场感能够给人很逼真的感觉,仿佛身临其境。
除此之外,著名的女作家池莉的作品也经常被搬到大银幕上。她的作品主要强调的是对人性的思考,作者擅长将生活当中的每一个细节通过叙事性的表现形式描绘出来,让生活中繁琐枯燥的细节变得生动有趣,引发读者的思考。
比如在作品《来来往往》当中,有一幕是男主人公康伟业和女主人公林珠在分手前一起共进晚餐的画面,作者详细地描述了当晚女主人公林珠身上穿的那一套黑色的礼服,在视觉上给读者带来了很强的冲击感。具体是这样描写的:当天晚上林珠身着一身黑色束腰的礼服,在指甲上面涂抹了浓烈炙热的朱红色的指甲油,那红色仿佛她心上由于痛而流淌的鲜血,红得那么浓烈那么难过,凄凉的颜色在白皙的手指上面显得格外耀眼,格外让人心痛,飘忽在林珠这一身黑色的礼服上面。这样的描写形象生动地在人们的脑海当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另外一个方面作者在作品当中反复通过对主人公装扮的描写,运用色彩的对比来给整个剧情带来了许多暗示,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因此在进行这部作品的拍摄的过程当中,可以形成很好的画面效果,通过实体的表现形式让观众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作品的真谛所在。
通过对王朔、池莉的小说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实际的电影拍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巧妙地将小说中对于人物或者景象的细致描写描绘得淋漓尽致,在改编的影视作品当中我们看到的是还原与小说本身的再现,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刻画的同时还能够起到很好的具体描绘的作用,这也是电影升华文学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在进行电影改编拍摄的过程当中,造型师和服装师们都能够很好地运用自己的专业水平来演绎故事情节当中演员的着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加真实详细并且直观地体现作者的用意,仅仅从这个角度上看,叙事性语言的空间画面感实际上是推动电影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文学能够为电影创作带来深刻的定位在当代的作家当中,王朔的作品经常被演绎到电影银幕上。为什么他的作品如此深受导演们的欢迎呢,究其原因在于透过王朔的小说作品,能够十分真实客观详细地描绘和反映出20世纪80年代背景的风貌,详细地描述了特定历史时期北京城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精神风貌,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给我们带来一种很神秘、很亲切的归属感,尤其是小说当中大量地引用了许多诙谐幽默的语言,让整个故事情节显得更加生动有趣和富有灵性。在王朔的小说当中通常都是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情节组合而成为寓意深刻并且富有很强的可读性的画面,这样的表现形式吸引了许多导演的眼球,他们力图透过电影的方式能够真实地还原当时所处年代的社会风貌,这也是为什么著名的导演冯小刚钟情于将王朔的作品搬到银幕上的重要原因。因此这种类型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后往往能够成功地吸引大量观众的目光,并形成一定的社会效应。
二、文学作品在电影制作上的表现形式
实际上影视和文学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的艺术,无论在表现形态还是在艺术特征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并且能够很好地按照各自不同的表演方式和描绘形式各自经营着自己的艺术发展道路。电影艺术表现形式在最开始的时候其创作的源泉来自于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和升华,并且大多数都是在原作权威的地位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创作的初期拥有大量的观众群体。然而正由于凭借着原作显著的地位和良好的口碑,因此很多电影作品将那些著名的文学作品一改再改,比如说法国文豪雨果的著作《悲惨世界》就被世界各国的导演改编了不下二十次。著名的作家王安忆曾经说过,文学对于电影的发展实际上具有双重性,它可以让电影能够拥有很好的素材,但是在另外一个角度上,文学作品很多时候都被电影本身所束缚了。在某些时候它给我们的观众呈现出的是一种比较浅薄的感受,越来越多的名著被翻拍成了电影,因而很多时候造成了许多青少年对于名著的印象被电影所取代了,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平庸化、大众化的直观印象。
20世纪末以来,随着电影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和丰富,人们也越来越注重文学与电影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性,希望透过电影能够更好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换句话说,文学作品可以成为电影制作的源泉所在,形象生动的视听效果给观众带来的不仅仅只是视觉上的盛宴,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我们对原著、对文学作品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如何能够更好地利用好文学对于中国电影发展的影响,笔者认为我们一方面要追求创新,另一个方面还应该要忠于原著,做到最真实地还原,比如说电影《骆驼祥子》的编导并没有经过反复的推敲和对原著当中的主人公投入十足的揣摩,在此基础上融入了自己对祥子不够客观的理解,将原著当中堕落的形象进行了改变,破坏了整部作品的内在逻辑关系,让影片的内涵价值大大缩减。#p#分页标题#e#
三、电影发展的探索道路
长期以来,电影在立足于文学作品原创的同时,也不断地在追求电影道路的发展创新,试图通过特有的方式来实现电影在个性化领域的延伸。比如说电影《集结号》《功夫》《黑客帝国》等影片在立足于原著十分震撼的故事情节的基础之上,通过强而有效的声音和画面效果,给观众带来的是一场场如痴如醉的视觉盛宴,这也是这些作品取得高票房十分重要的原因。近年来电影制作的新趋势在于通过大场面大制作的形式,力求让观众在影院当中体现一场又一场震撼感十足的视觉盛宴。电影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技术特技使文学作品当中的场景得到再现,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与文学之间存在了一定程度的疏离关系,然而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也可以体会到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电影作品都能够实现弧线的延伸和扩展。影视最重要的特点在于通过画面和震撼的音响效果让观众的感官得到一次深刻的洗礼,因此在电影制作的过程当中一方面我们要立足于原著,但是也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做一些适当的夸张,从而让画面更具有美感,文学不能够直接将作者要表达的景观直观地展现出来,但是却能够实现无微不至的思想传递,这也是影视作品不能实现的功能目标。
因此,从文化角度研究文学,不仅有助于发现和证实文学在文化系统中的独特价值,还可以拓展文学研究的潜能和无限可能性。外国文学史其实就是外国文化系统中的文学史,在一个文化研究已越来越热的时代里,单纯的、狭隘的文学研究和教学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外国文学教学已越来越多地与外国文化联系在一起。
一、电影辅助外国文学教学的可行性
21世纪用“视觉时代”来描述是再恰当不过了:视觉信号和视觉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它们正从根本上改变着我们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从内容到方式决定着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规划着我们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也定制着我们对外部世界的反应。而视觉时代的另一个说法就是“读图时代”。我们不再单纯、甚至不再主要依靠文字来传递、接受、理解和处理信息,而是越来越多地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图像,使图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功能,也使图像的应用范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图像技术和艺术也正在超越文字技术和艺术,成为时代的新宠。
电影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综合运用声、光、影技术,形象逼真地表现文本,并以极为直观、方便的欣赏方式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影视的传播方式和对受众的覆盖面,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难以与之抗衡的。“美国著名的批评家詹姆逊曾指出,后现代社会是一个形象社会或景观社会,视像对人们的影响已超过甚至取代了文学。”[2]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影也就成了很多当代大学生了解外国文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加之时代背景和文化差异等原因,很多学生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曾遇到过不同程度的障碍。且看外国文学史的一些经典著作,如《荷马史诗》、《战争与和平》、《尤利西斯》等,它们或篇幅过长,或叙事节奏缓慢,或语言晦涩,对于90后学生而言可读性不强,学生普遍阅读兴趣不浓。而据名著改编而成的电影却比原著对学生有着更大的吸引力,有不少学生表示,他们是先接触到《乱世佳人》这部电影,才去看《飘》这本小说的。
这并不是说可以用观看电影来取代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然而在读图时代,用影视资源来弥补作品阅读的不足、重新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不失为一个选择。
二、电影在外国文学教学方面的优势
正因电影具有丰富的视觉效果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进行外国文学教学时,运用影视媒介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给学生营造一种特定的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有助于他们了解外国文学作品所涉及的地域风情和社会习俗,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及价值观。在外国文学教学方面,文化潜力还没有被充分发掘出来,利用电影进行文化教学将大有助益。
(一)加深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和接受
外国文学包括欧美、亚非拉许多国家民族的经典作家作品、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时间跨度大、地域涵盖广、内容丰富庞杂。因此,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首要困难来自于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和艺术再现。外国文学形象再现了各个国家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描写了不同阶层人们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而这些与我们自身的文化传统必然会表现出明显的文化差异和文化隔膜,这就造成了一定的接受困难。而电影,则可以营造一种特定的语言环境和文化氛围,提供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和了解到文化的差异。
在电影中,环境、风俗、礼仪、服饰、言谈举止等一系列感性印象替代了抽象的文化符号,原本不可触摸的“文化”被置换成了具体可感的场景,有利于学生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如在电影《傲慢与偏见》中,我们在轻松愉悦中感知到了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电影《名利场》通过具体的场景和形象使我们看到了19世纪英国中上层社会名位、权势、利禄原是相连相通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出身寒微的蓓基·夏泼要不择手段飞上高枝了;而2013年由巴兹·鲁曼导演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不仅还原了小说中描绘的1920年代的纽约的质感,甚至找回了那种“爵士时代”的某种耽美和玩乐主义的感觉。电影以最为直观和生动具象的方式反映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这种身临其境的文化情境,无疑有助于学生体会外国文学作品中更深层的文化内涵。
(二)促进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和反思
在外国文学中,有些经典作品尽管声名远播,却由于种种原因使中国读者望而生畏,如美国当代作家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海勒曾以这部小说迅速走红文坛,产生了震撼性效应。这部小说是海勒为读者精心设计的一座文字迷宫,“小说自然时间序列被破坏,因果关系也缺失,各章节、各段落可以相互取代,可以从任何位置开始,也可以在任何位置结束。”[3]这种刻意为之的“混乱无章”对于很多追求情节生动曲折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艰辛的阅读旅程。而借助于迈克·尼克尔斯导演的同名电影,则更有利于学生对小说主题的理解。观影中,我们感知到了整个飞行大队士气低落的气氛,士兵们有的酗酒闹事,有的开小差,有的找胡混,有的架了飞机作超低空冒险飞行解闷。尤索林地站在队伍前接受勋章,丹尼卡医生活生生地变成了一个“死人”,这些画面不仅给观者以一种忍俊不禁的感觉,又传达出了作品中愤世嫉俗的深层含义,令人悲伤,引人沉思。
三、运用电影进行外国文学教学的注意事项
如上所述,电影对外国文学的文化教学大有裨益。但这并不是说可以用电影赏析来代替正常的教学内容,更不能把外国文学课程当做影视鉴赏课来上。结合教学实践,在运用电影进行外国文学文化教学时,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选取优秀影片
在外国文学史上,有很多经典文学作品被改编成了电影,从网络上流传甚广的一个帖子《88部电影,外国文学史不用愁》就可见一斑。但影视和文学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它们在创作方式、表现方式、存在方式和受众接收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有些作品在文学史上默默无闻,却因为被改编成电影而带动了相关图书的热销,如F·S·菲茨杰拉德的《返老还童》,原本不为人们所注目,却因2007年上映的、由大卫·芬奇导演、皮拉德·皮特主演的同名电影而名声大噪;而某些由经典作品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却反响一般,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曾被数次改编成电影,其中1958年上映的同名电影在当年的奥斯卡中获得了最佳原创音乐奖项,以及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摄影奖提名,但海明威本人却很不认同演员的表现,很多观众也反映影片比原著要逊色很多。在外国文学史上,有不少名著也被不同国家、民族、时代的导演们搬上屏幕,如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有多个影视版本:1940年版、1980年版、1995年版及2005年版,其中,1995年BBC的6集迷你剧是公认的迄今为止最好的版本。而这首先得益于它忠实于原著,不过多地烘托男男女女的情感悲哀,通过对话来刻画世俗的人物形象,那些琐碎的、奥斯丁式的幽默被保留了下来。
面对这种现象,在外国文学文化教学中,要慎重选择影片,尽量选取那些忠实于原著的、文学性较强的影视作品。
(二)进行有效赏析
由于课时的限制,在课堂教学时间内放映整部电影是不切实际的。因此,一方面,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外进行完整的电影赏析;另一方面,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把最能体现外国文化、民俗风情的片段剪辑出来,在课堂上适时展示。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又丰富了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兴趣。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决不能仅仅把影视欣赏当作娱乐消遣。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到“四熟”:对教材内容熟悉、对作品内容熟悉、对影片内容熟悉、对学生学情熟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文学文本和影片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整体的认识,在播放影片时进行恰当的点评和讲解。而在欣赏之后,教师还应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或单纯从影视欣赏角度出发,探讨中外文化的差异;或从影视改编的角度出发,探讨影片有哪些创造性叛逆以及对作品主题的影响。这种思考可以在课堂上以小组讨论、主题发言的形式来体现,也可以通过观后感的形式来抒发。如此,学生不仅通过影片欣赏巩固了文学知识、丰富了文学素养,还提升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钻研精神。
尽管电影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有很大优势,但它也只是了解原著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远远不能代替对文本的直接阅读。“对外国文学名著文本的直接阅读依然是外国文学教学最基础的环节,也是最有效果、最为直接的学习方法。”[4]因此,教师要利用电影这一媒介帮助外国文学找回失去的读者,使学生通过观看影视作品产生对原著的阅读兴趣,在影视和文学作品的有效结合中,达到外国文学文化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曾艳兵.跨文化语境中的外国文学教学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06,(02).
[2]胡亚敏.比较文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电子商务时代的国际贸易与传统操作进行比较
各大高校要想培养出更多的电子商务英语专业的优秀应用型人才,一定要对电子商务时代下对外贸易方式的发展进行掌握,能够让学生更加熟练的掌握电子商务方面的技能,并把这些技能正确的应用到电子商务的环境当中。
2.1电子商务时代的国际贸易方式与传统操作方式进行对比从图1中可以体现出,在电子商务的大环境当中,国际贸易在其推广的方式上面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这就需要学生不但要熟悉并掌握以往国际贸易的推广技能,还得掌握并使用电子商务的技能对国际贸易进行有效的推广。
2.2电子商务时代的国际商务技能与传统操作技能进行对比从图2可以体现出,电子商务时代的国际商务技能与传统的操作技能是互相补充的。在电子商务的时代到来之后,高校电子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对这两种技能都要进行掌握,这样才有成为一名优秀的综合型对外贸易人才的可能性。
3在电子商务英语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
现在很多高校的学生对一些新型的技术比较关注、同时还喜欢去不断创新,比方说信息化技术以及网络化技术等等。学好英语的重要条件之一是要有一个好的语言环境。在之前,学校只是粉笔、黑板以及教科书等,对媒体的选择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如今,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学媒体的类别逐渐增加。另外,从电子商务的具体特征来看,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是教学媒介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生能够接触到的再也不只是简单的印刷性材料以及语音性材料,而是可以同时推进听、读、写、说多方面的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它的内容能够做到立体输入,同时它的互动性很强。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一般有两个比较独特之处:第一,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的内容,让其更加生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学生一定会经常的使用计算机,利用计算机中的相关工具来对专业课程进行学习,对那些英语水平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说,新教学媒介的使用,可以不断的激发学生对电子商务英语专业的学习兴趣。
4网络教学在电子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电子商务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与网络是分不开的,同时在电子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当中,老师也必须要使用网络。学生能够利用网络来参加具体的专业实践活动,老师还可以利用博客、邮件以及其它聊天工具等方法来进行辅教学,把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案例以及一些学术性的论文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展示,这样就可以随时方便学生来进行阅读和学习。利用网络来解决学生一些课程上的问题,同时再利用网络的交互特性,不断培养学生主动对专业课进行学习的兴趣。当学生和外面的环境进行主动沟通时,真正的学习才刚刚开始。利用网络的交互特性可以更好转换学生的角色,学生将是教室中的主体,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另外,学生还能够按照自身的需求以及兴趣来选择学习的具体内容。再加上大多数的电子商务技术是利用英语的形式来进行推广的,是否能够对这些成果进行快速的吸收和利用是评判电子商务人才具体能力的具体方法。电子商务是一种国际化的商务形式,因此,电子商务的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具备很高的英语水平。
李岚清副总理早在1996年就指出:“我国目前外语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他说:“我国在各阶段的教育(基础、高教)对外语教学一直是重视的,开课很早,课时不少,从中学(有的从小学三年级)到大学二年级,很多学生经过八年或12年的外语学习,然而大多数学生却不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原版书籍,尤其是听不懂、讲不出,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这说明我国的外语教学效果不理想,还不能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和扩大对外交往的需要。”他用八个字概括目前外语教学的问题:“费时较多、收效较低。”
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界对中国人如何学习外语(这里主要指英语),如何更有效地学习英语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这些探讨对中国人究竟要如何学习英语无疑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很遗憾地看到,中国人学习英语仍然是付出多,收获少,李岚清副总理所说的“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我们的外语教学仍然事倍功半。这其中原因固然多种多样,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忽视了对中国人学习外语特殊性的研究。这个特殊性就是中国人学习英语是在“汉语的环境下”进行的。以英语课程改革为目的“英语课程标准”对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作了较全面的论述,使人们对英语学习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然而很遗憾的是,新课程标准同样忽略了汉语环境下英语学习这一重要命题,在其所阐述的六大英语教学的基本理念中对这一命题根本没有提及。本文拟针对这个问题——汉语环境下的英语学习做一初步理论探讨。
一、汉语环境下英语学习的含义
所谓汉语环境下的英语学习,就是说中国人学习英语的过程至始至终是在汉语环境下进行的,只要他不到国外去学习,或不是在某种特别的环境中学习英语(如在密封的英语强化学习班),他的英语学习就是在汉语环境下进行的。汉语环境有这样几层含义:(一)中国人学习英语是在掌握了本族语汉语后才进行的。以前我们是初中开始学习英语,后来是小学五年级,三年级,现在又开始了幼儿园英语学习。但不管在哪个阶段开始学习,都是在掌握了汉语之后才开始英语学习,成人学习英语更是如此。(二)在整个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交流工具,他与周围的人,他的同学,家人,老师的交流用语,他赖以生存的语言,都是汉语。(三)英语学习者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所进行的理性思考,如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整个接受过程,是以汉语为基础进行的。
二、汉语环境下的英语学习的几个特点
1.我国教师和学生在教授和学习英语这门学科时所使用的语言是汉语或者是汉语思维模式
尽管我们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倡使用英语,尽量创设英语环境,我们的高中英语课程、大学英语课程也基本使用英语进行;初中英语课程也有老师使用英语进行,小学英语课程也有老师用英语进行。但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只要深入思考一下,我们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从小学到大学的英语教学就是用汉语进行的,或者说外壳是英语,内里是汉语。比如说,我们高中课程的进行,课堂教学的组织等等基本上是用英语进行的,在公开课上更是如此。但是只要一出教室,一下英语课,学生用的就是汉语,我们的英语老师在办公室里和学生的谈话,哪怕是学生是在请教英语问题也是用汉语,同学之间的交流更是如此,学生回到家里更是用汉语,大学里面的情况也和中学差不多。
2.我国学生学习使用英语的过程是一个从汉语翻译到英语的过程
尽管在英语学习中,马克思的关于学习外语要用外语进行思维的话一再被引用,我们也很强调用英语思维,但是在实际上,除了个别英语已经非常熟练的英语学习者,很少有中国地英语学习者能真正用英语思维。换句话说,我们提出的用英语思维只是一个目标,而不是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实际。实际的情况是,即便是在大学里,我们的英语学习也是一个从汉语翻译到英语的过程,只不过是语言的难度增加了而已,从听说到读写,盖莫能外。所谓听懂,是把听到的英语在肚里翻译成汉语;所谓说出是把想说的内容先用汉语想出来再用英语译过去表达出来;读是把读到的英语文字翻译成汉语才能理解;写是把想好的中文句子翻译成英语写出来。知道这些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Chinglish出现。
3.我国学生的英语始终是“教室英语”
英语学习本来是在学习掌握一种工具,这个工具的本质功能是用来和人交流用的。由于中国学生根本就没有使用英语交流的对象,学生就只能在英语课上使用这个工具,中国学生的英语应用绝大部分是在英语课上完成的。有的人也许会说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也是应用,实际上,在英语课上使用英语和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英语是完全不同的。首先一个是心理因素不同,在英语课上,学生会自然地想到要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比如用英语完成一次交际,但这种交际是被动地使用语言。再一个就是学生对英语的使用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的,周围的人也都有同样的心理期待,这时的英语应用,与其说是应用不如说是表演。第三就是课堂上使用的英语,尽管有的师生交流也可能会非常自然流畅,但是这种对英语的使用,其目标指向非常明确:学生知道老师会就那些问题提问,老师也会按照一定的教学内容运用语言。即便是所谓的freetalk,学生老师也是有一定的心理预期,知道彼此要干什么,说什么。而在真正的语言使用环境中,以上所说的条件都不具备,这就解释了我们常见的有点奇怪的英语学习现象,有些学生能在英语课上熟练地使用英语,但在日常生活中却连和外宾进行最基本的交流都不能,有些通过大学六级考试的学生,甚至英语系通过八级考试地学生也不能用英语交流,原因就在于学生学习掌握的是“教室英语”。
4.我国学生英语使用的有限性
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的阶段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这就是他们仅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使用英语。这个有限的范围因人而异,但“有限使用”却是其共有的特点。在这个阶段中,即便学生能够流畅的使用英语,其能够表达的范围也十分有限,区别仅在于有的人表达的范围更加大一点,有的人表达的范围更加小一点。有一句英语对这种现象做了很好的描述:“WeuseEnglishonlytoexpresswhatwecansay,whileweuseournativelanguagetoexpresswhatwewanttosay.”(用英语仅能表达会说的,而用汉语却能表达想说的)。“仅能表达会说”恰当地说明英语表达的“有限性”,而用本族语表达则有“无限性”这个特点。
上面所谈就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有人把学生这时所掌握和使用的英语叫做中间语。中间语除了以上所谈的几个特点外,还要提及的就是语言使用中的错误。这个阶段英语语言使用中的错误比比皆是,非常普遍,根据个人不同的特点这些错误也是五花八门,但错误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本族语的影响,二是由于对第二语言的规则所发生的认识错误,三是由于对于第二语言掌握不熟而发生的的记忆错误。而这些错误都是在使用本族语不可能发生的。了解了以上所谈的汉语环境下英语学习的特点,我们不难看出,在汉语环境下的英语学习中,汉语的影响是整个贯穿其中的。即便有的中国学生英语水平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如通过了大学六级考试,或托福考试,词汇掌握了七八千,但他们也达不到完全摆脱汉语的程度,汉语的影响和作用还是始终存在。比如在GRE的中国考生中,英语水平可谓不低,但有几个是在用英语解释背单词的呢,还不都是在用中文释义背单词。
既然汉语的影响和作用是贯穿在中国学生的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我们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就要高度重视汉语的作用和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汉语在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其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我们要尽量发挥汉语的正面作用,消除汉语的负面作用。其实在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始终是英语汉语在互相抗争平衡,汉语对学生一直在进行着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即便是对英语的掌握已经十分熟练,汉语的影响也还是存在,这是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应当清醒认识的现实。我们强调的所谓“用英语思维”,在汉语环境下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根本就不存在,那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设想,是对马克思这段话的误解,马克思说的是语言学习的结果,或者说是语言学习的境界,而我们却把它理解成外语学习的过程。本文不打算在这篇文章中对汉语正面或负面影响英语学习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只是根据汉语影响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全过程这个中国人学习英语的根本特点,提出我们在英语教学和研究中应当注意的几点,而这些恰恰是被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忽略的。
一、注意汉语语音、语调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对于英语单词的语音来说,英语国家的人在说一个词的时候,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说,他们几乎没有单音的概念。而中国人在说英语单词时是一个音一个音在说,最后再把这一个一个音组成了单词。如说speak,中国人是把这个词先分解成一个一个单音,然后再合成一个词speak,而英语国家人士则根本没有这样的分解过程。再如中国人学英语的语调,是在语音之上在加上语调,多了一道工序,多了一道麻烦,而英语国家人士的语音语调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是共生共存的东西。
二、汉语对英语学习语法的影响,关于这一点有关的论述非常的多,本文不在赘述,我只想说汉语对英语学习语法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我们要充分利用汉语的正面影响,尽量避免汉语的负面影响,我们的研究往往过多的关注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面影响,而较少研究汉语对英语学习的正面影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我们是那样坚决地批判摈弃了教学法里的语法翻译法,细究起来,语法翻译法里面符合中国人学习英语规律的东西很多。反倒是听说法,英语思维的说法使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走了不少的弯路。
三、重视汉语思维和表达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汉语的思维习惯和英语的思维是不一样的,这些在单词在句子中的次序,语法的区别,交际的使用等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中国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往往是先有了中文意思(汉语思维)再用英语的形式把其表示出来,这样的表达程序就不可避免的带有汉语的痕迹。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觉,即中国学生和中国的英语老师之间容易交流,而和外籍老师就只能进行一些浅层次的交流,这就是中国人和外国人思维习惯和表达习惯不一样的缘故。
四、考虑到中国学生是在汉语的环境下学习英语,我们就应当尽可能创设使用英语的条件,使学生能在自然的环境中使用英语,而不是仅仅在教室里或在英语竞赛中才使用英语。这就要求我们应当对学生在教室以外的英语学习给予更多的关注,关注学生的课外活动,关注学生的课外作业,关注学生学习使用英语的整个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英语课堂。有一个口号,叫做“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这对英语学习来说是片面的,学习英语应当是“向英语学习的全程要质量”,这样才更有把握,更靠的住。
五、还要研究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在汉语环境下的英语学习,汉语和英语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还是一个双语齐头并进的过程?过多的使用英语会不会对汉语的思维造成抑制?当我们过多的使用英语时就等于我们接受经常浅层次思考这样一个事实,因为我们用英语的表达永远也不会赶上汉语的思维。而如果不强调大量使用英语,又很难达到掌握英语,在这两难的选择中我们究竟怎样选择?这些都是我们应当在英语教学中应当考虑的问题。
综上所述,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是在汉语环境下进行的,这种汉语环境下的英语学习自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英语教学和研究中,我们只有重视这些问题,研究这些问题,才能使我们的英语教学更能有的放矢,更有效果;反之,我们就只能在黑暗中徘徊,很难使我们的英语教学取得进展,希望本文能够引起英语教学同行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参考文献:
二、微电影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探析
其一,营销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传统意义的电影传播模式基本都是靠大量的广告宣传作为营销手段,而微电影的传播模式则更加的多元化,不仅仅采用传统电影制作的传播模式来进行传播营销,还在网络、音乐、广告、文学等不同的领域开展新的路径来进行传播宣传,不断地探索与开发周边衍生产品。特别是在植入性广告方面,是微电影发展与盈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将品牌以及品牌内涵故事以巧妙的构思融合在短短的影片内,从而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其二,与传播受众之间的互动。微电影的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电影传播与受众之间清晰的界限,其高效便捷的互动性是传统电影传播模式所不具备的。微电影的传播模式在一定意义上打破了传统电影依靠银幕与固定场所带来的限制,使得传播受众能够更好地参与其中。另外,微电影在传播手段上的多元化,利用自由点播、自由评论等手段,也在无形之中加快了微电影传播的效率。这使得传播受众在电影的传播过程中不再是仅仅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甚至使得微电影的制作与传播成为一种传播受众都可以参加的事情。其三,传播受众的定位。微电影的发展在很多方面迎合了传播受众的心理,80、90后作为网络受众的主体,微电影在题材的选择上更加地贴近这一受众的生活与心理,从而使得传播受众更加关注微电影题材所传播的信息。其四,以“大众文化”作为切入点。微电影的产生与发展是基于网络以及影视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的前提下,在整体的网络社会背景下,微电影得到长足发展的切入点则是更加贴合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向。如今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传播受众的精神文化也逐渐地转变为大众文化,同传统意义的电影传播相比较,微电影更加注重对于大众文化的贴合,更加注重对于个体生活的叙述及表达。多元化发展模式,个性化表达方式,这正是微电影能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得到迅速传播的重要途径。其五,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传播“碎片化”。随着网络传播技术及模式的不断发展更新,微电影的传播模式也在随之不断地发生改变。新媒体时代下,传统传播模式变得不断的微小化、碎片化,个性化诉求的呼声在新的网络社会背景下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更加倾向于快捷方便的传播模式。微电影的出现恰恰在这一方面契合了传播受众的心理诉求,使得人们可以利用各种“碎片化”的时间段来观看微电影。
三、微电影传播发展的优势
其一,微电影在传播发展上具有门槛低、周期短、发行简单的优势。一是微电影在制作方面投入资金较低,相比较与传统电影制作模式,微电影在这一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二是微电影对于拍摄器材及拍摄周期方面要求较低,可以更快地速度制作出成品影片。三是借助网络媒体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微电影在传播发行方面更具有竞争力。其二,微电影更具有互动性、娱乐性。传统意义的电影制作,在场地、剧本、演员、资金等方面都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而微电影则具有更大互动性,利用网络传播平台,传播受众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兴趣,甚至自己可以参与进来,参与剧本的写作、影片拍摄等过程中。此外,微电影由于小成本制作,更加贴合大众文化,符合大多数传播受众的口味。其三,微电影的创作更加自由,空间更大。微电影的传播渠道主要是基于网络传播平台,作为一个新兴的事物,网络传播平台使得微电影在创作与传播方面具有更大的自由度与空间性。传播模式的简单化也使得传播受众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个平台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与独特的风格。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也必然能够推动传统电影制作的传播与发展。
四、微电影传播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其一,概念问题。微电影作为新媒体网络传播时代的新兴产物,与传统电影制作与传播模式不同。传统电影在制作与传播方面更具有专业性、系统性,其不会因为网络传播媒体的发展而变得简易化与平民化,而从意义上来讲微电影其实就是短片,这在根本上决定了微电影的简易特性。从概念上来看,微电影究竟是属于传统电影还是网络视频,又或者是商业广告?其二,表达问题。微电影受到播放时间的限制非常大,虽然短时长播放在传播上能够更好地推动微电影的发展,但是受于时间的限制,微电影在表达方面也成了作品叙事的一个很大的障碍。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微电影的内容与创意才是其传播的核心所在,一部优秀的微电影作品,不仅要在叙事上做到圆满,更要能够贴合传播受众的心理,满足传播受众对于文化的需求。这样才能使得微电影在传播叙事及内容上更具有新颖性与审美性。其三,模式问题。微电影的传播与发展主要依靠的还是网络传播渠道,然而随着网络的不断开放与多元化发展,传播受众如何能在缤纷繁复的网络媒体爆炸化时代背景下更好地接收微电影所要表述的内容及含义,这也是每一个微电影人所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其四,版权问题。网络渠道的传播使得微电影在盈利方面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如果商业传播模式下,微电影不能走出免费观看的圈子,那么其必将走入传统电影的发展模式与体系之下,随之而来的就是关于版权方面的审查问题。传统电影在制作与传播方面,国家对于版权的审查已经有了一套完整且成熟的审核体系,然而作为新兴的微电影传播模式,国家相关部门对此并没有完整健全的体系来对此进行审核,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微电影如何能够保持健康的发展,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二、电影能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生活充满了酸甜苦辣,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使他们能在安逸的时候不贪图享乐,在困难的时候能积极进取,勇敢面对,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才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一)优秀的电影能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高职的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个阶段他们敏感多变、自尊心强,渴望独立、渴望被人肯定,如果这种诉求一直得不到满足,容易造成学生精神上的压抑;另一方面,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但由于缺乏处理与异性之间关系的经验而产生各种矛盾;再加上现在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网络中很多血腥暴力的场面也容易造成学生心理的扭曲。学生在青春期出现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一生。山东泰山医学院心理咨询师宫梅玲利用阅读来治疗学生的心理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宫梅玲老师不开药方只开书方,图书馆就是她的药房,通过阅读帮助学生走出困惑。电影也是一样,电影把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包括亲情、爱情、友谊、苦难、挫折等诠释出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电影与文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类型,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意味着把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绝非易事。作为视觉艺术的电影主要通过直观的影像画面来讲述故事,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而小说则依靠文字来塑造人物形象,描写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所以,将文学改编为电影实质就是将文字语言转换为视听语言的过程。但电影改编并不是简单照搬复原,而是要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这样才能获得成功。为数众多的英美儿童文学的电影改编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被搬上大银幕,引起了轰动。
首先,叙事内容的转换是英美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重要手段。电影和儿童文学都是典型的叙事性艺术,以讲述故事作为自己的叙事基础,这种共通的特点为把文学改编成电影提供了可能。删增与改动是电影改编的主要手段,是把文学转化为电影的必经之路。[2]以经典童话故事《灰姑娘》的电影改编为例。灰姑娘的故事在欧洲流传久远,很多电影制作者都对这个童话进行过改编,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迪士尼推出的《仙履奇缘》三部曲,即《仙履奇缘》《美梦成真》和《时间魔法》。1950年上映的动画影片《仙履奇缘》基本上延续了原著的叙事模式,讲述了处境凄惨的灰姑娘在神仙教母的帮助下成功地参加了王子举办的舞会,并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除此之外,影片也保留了小说中的经典元素,如水晶鞋、南瓜车、魔法等,这体现了影片对原著继承的一面。但灰姑娘的故事内容相对简单,无法满足电影74分钟的片长要求,于是在改编的过程中,电影增加猫鼠追逐等情节,丰富了影片的叙事内容。而《美梦成真》和《时间魔法》作为续作,它们对灰姑娘的故事则进行了全新的演绎。2002年推出的这部《美梦成真》由三个故事连缀而成,讲述了灰姑娘成为王妃后的生活。身为王妃的灰姑娘无法适应自己的新身份,这令她感到十分难过。在经历了挣扎与纠结、痛苦与迷茫之后,灰姑娘终于意识到了只有做回自己,这样的生活才会完美。2007年的《时间魔法》讲述了继母利用魔法将灰姑娘打回原形,但坚强的灰姑娘通过自己的努力打败了邪恶的继母,重获属于自己的幸福。由这三部影片可以看出,它们都以灰姑娘的故事作为叙事基础,同时又根据影片需要进行了改编,将灰姑娘的故事进行了全新的演绎,令人眼前一亮。
其次,在改编的过程中对人物形象进行重新塑造,这是电影改编的另一策略。英美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为电影改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它们也通过电影的传播而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在电影史上,为数众多的英美儿童文学都被改编成电影,如《查理与巧克力工厂》《精灵鼠小弟》《冰雪奇缘》《驯龙高手》等。这些影片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对人物形象进行了重新塑造,这大大增强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在蒂姆?伯顿执导的影片《爱丽丝梦游仙境》中,导演对女主人公爱丽丝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用心良苦。这部影片是根据英国童话大师刘易斯?卡罗尔的两部儿童作品――《爱丽丝漫游仙境》和《爱丽丝镜中奇遇记》改编而来的。电影通过爱丽丝掉进兔子洞展开叙事,讲述了她在仙境的种种遭遇。在爱丽丝形象的塑造上,影片与小说相比大有不同。小说中的爱丽丝还是一个孩子,对未知世界充满了无尽的幻想,天真活泼;而电影中的爱丽丝是一个19岁的少女,遇到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小说对于爱丽丝形象的刻画较为单薄,没用凸显出人物在经历困难后的心理变化;而电影则通过爱丽丝击败红皇后、解救疯帽子、大战恶龙等情节细腻地表现了爱丽丝内心的波动与选择,由此将一个丰满、立体的人物呈现在观众眼前。
二、改编效果
将经典的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是目前电影创作的主要手段,是沟通电影与文学的纽带。一般来说,电影与儿童文学属于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各自的创作规律与特点,这就决定了将儿童文学转换成电影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因此,在对文学进行改编的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在文学基础上进行改编的电影作品无论是在叙事节奏上,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抑或是故事情节方面,都与原著不尽相同。
首先,根据儿童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在叙事节奏上更显紧凑。文学与电影毕竟存在着不同:文学作品可以用洋洋洒洒的几十万字来讲述故事,但电影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激烈的戏剧冲突、明快的叙事节奏来完成叙事,以此来吸引观众的目光。因此,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片与原著相比会呈现出极大的不同之处,这突出地表现在叙事节奏上。儿童文学以儿童作为阅读主体,多以平铺直叙的单线叙事为主,故事情节相对简单,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并不激烈,这符合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3]但是电影在受众群体的定位上并不局限在某一个群体,这影响着电影的改编策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饱满立体的人物形象、引人入胜的悬念设置是电影改编的主要特征,呈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根据同名儿童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夏洛的网》在清新自然的镜头语言下,讲述了小猪威尔伯与蜘蛛夏洛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电影为了使叙事更加紧凑、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于是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改动。如删减了夏日、家庭谈话、蟋蟀等章节,增加了老鼠、蜘蛛、乌鸦等动物的戏份。这样的改编策略使得整部影片的故事情节更加流畅、紧凑,给人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
其次,从文字到电影的改编效果还体现在叙事主题的继承与深化上。在英美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中,赞美人性的善良与美好是其主要的叙事内容。如《夏洛的网》中对纯真友谊的歌颂、《动物农庄》中对动物反抗精神的赞美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样,以这些文学作品为蓝本改编而成的电影在主题思想上也体现着明显的继承性。但是儿童文学以通俗易懂为主,这必然会影响作品的思想表达深度,给人一种浅显、简单的感觉。因此,电影制作者在进行改编的过程中,会通过各种方式深化原著的主旨,以影片《爱丽丝梦游仙境》为例。电影突破了原著的故事情节,在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下,讲述了主人公爱丽丝的成长历程。电影延续着小说中爱丽丝对自我身份的寻找与确认这一主题,“我是谁”成为困扰爱丽丝的一个难题。除此之外,影片还深化了电影的主题,将成长的主题融入爱丽丝寻找自我的过程中,这样的处理使电影更耐人回味。从表面上看,爱丽丝在仙境所做的一切是命中注定,因为“预言书”中早有记载。但是,影片着重刻画了爱丽丝在遭遇困难时候的点滴成长轨迹。当她回到现实世界,勇敢地拒绝了豪门公子的求婚时,一个独立自信的女性人格由此树立。
三、影像表达
在电影发展史上,涌现的许多经典儿童影片都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改编为电影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文学作品也通过改编焕发了新的生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主要借助文字来描绘形象,留给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而作为直观艺术的电影则是通过镜头语言来表情达意。改编成为沟通文学与电影之间的桥梁,实现了两者之间的转化。从文字到影像,改编电影赋予了原著新的生命。
英语电影不仅故事情节精彩动人,对白经典多彩,构思巧妙,通过观看和跟读能更好地培养我们的英语能力。而且,英语电影含有大量的文化背景信息,通过看电影我们仿佛置身于生动的语境和相关的文化背景中。作为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更要学会利用英语电影作为有效的教学手段更好地引导学生高效地学习英语。
一、英文电影对课堂教学的意义
1.营造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作为一个语言的学习者,要想提高他的语言综合水平,那么一个真实的与他所学的语言相切合的语言坏境无疑是最有用的。原版电影其画面生动,比英语磁带要更加吸引学生。其纯正的英语发音,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模仿以及纠正其英语发音的错误。我们常常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碰到结构少见意思难懂的俚语,而在原版英语电影的观看过程中就能很好地学习和积累这方面的知识。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的电影中图像与声音结合为一体,一改传统语言学习的枯燥和乏味。在同等的听力的材料下,那些坐在课堂上看电影的学生投入程度和理解程度远比那些只是单纯听录音的学生要好,电影当中的夸张的动作和对白,与相关的图片和背景的材料结合,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语言理解能力。音像结合的英语电影更加全面、具体地展示出英语语言运用的真实环境,从而能够充分地调动中学生的眼、口等感官去积极捕捉并理解英语对白中所蕴含的信息,极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进而成倍提高英语的学习效率。
3.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观看英语原声电影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了解世界各地不同地域的文化,学生们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真正地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二、看英文电影促进英语听、说、写能力的提高
1.看英文电影有助于我们听力水平的提高。根据很多英语学习者的反应,通过观看原汁原味的英文电影,他们的英语听力成绩有了很好地提高,同时他们也在观看电影中掌握了大量地道准确的英语表达方式。原声英文电影中含有在听力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社会经济文学等知识,更有来自不用种族,不同,不同性别,不同家庭背景和工作种类以及社会地位的人物之间的对话。这些对话源于生活,所以显得真实而自然,经过重新整合后更生动贴切的语言表达,再衬以对话的环境及会话人物的神情、姿态等便产生一种人身临其境的效果。所以,通过原汁原味的英文电影来学习英语和练习英语听力着实是一个有效和灵活的方式。
2.看英文电影有助于我们地道的口语表达。任何一门语言的基础和精髓在于它语音语调丰富的变化。只要在学习语言时发音正确才能更好地掌握一门语言。英语中的语音不单单只包括单词发音,它还包括生活实际运用中所常用的表达以及习语的连续、失爆、弱化、重音等许多的音变形式。而语言的节奏则是英语表达的剂,如果你没有很好的机会去接触英语国家的人进行对话,那种语音语调在对话中带来的思想和心灵的冲击与震撼你就很难去体验到了。
3.看英文电影有助于我们学习词汇和语法知识。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教师教授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是不灵活的、是比较呆板的传统教学法,是强压在学生的脑子里的,而通过看英文电影了解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则是潜移默化的、深入人心的。我们都知道英文电影中含有大量的句子和词汇,而我们中的大多数却经常会在影片中遇到生词和怪句。观看英文电影不仅可以帮我们巩固我们熟悉的词,还帮我们记住一些怪词,这就培养了我们的推理能力。但是如何进行推理呢?我们会依据当时的语言环境以及一系列的有机的逻辑推理及主观判断才得出与原文相近的意义。
三、英文电影促进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
学习一种语言,不仅要掌握一些语法知识,培养基本的语言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法错误不是大问题,但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文化冲突却是大多数外国人难以容忍的,往往会引起误解,阻碍了交际的顺利进行。电影是一面镜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文化和生活的最直观、最生动的反映。它包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最突出的社会问题。电影故事本身和演员每一句台词的设置都在展现和传达着各种文化信息,包括这些国家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等。通过欣赏原版英文电影,学生可以拓宽视野,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减少文化冲突。
观看英文电影学习英语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有所不同。电影的内容丰富、生动、形象、有声有色、有情境。看电影是学习英语的极好途径,它既能提高听力理解,学到活生生且多姿多彩的语言,又能了解英语世界的风土人情、价值观念、人生百态,还能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提高自身素养。
参考文献
一、英美文学的课程教学目标
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美文学是英美两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英语专业学生素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英美文学系统地反映了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宗教、艺术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了解英美国家的基本情况,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因此英美文学课的教学有助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学好其他的专业基础课。
英美文学课的教学目标在于,对英美两国文学史进行介绍,使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文学发展的历史及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主要作家、作品及其创作特点;通过阅读、分析一定数量的英美文学作品,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提高口头与书面表达等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发散思维,使学生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文化的理解,进而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英美文学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英美文学课教学缺乏趣味性。
由于历史跨度大,英美文学流派众多,作家风格纷繁多样,以及不同时期复杂的历史社会背景等因素,加之英美文学课教学的传统模式是教师单方面的讲解和单一的“教材+黑板+粉笔”的灌输式教学,这些较为单一的方式通常难以产生多种的感官刺激,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大容量的知识,往往感觉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常因此而事倍功半。
(二)数字化影像教学虽然激发了学生兴趣,但效果不够理想。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变革,人类社会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之前,学生往往不能在英美文学课堂上积极进行深入有效的互动。传统的教学方法现在得到了一定改进。在英美文学课的教学中,使用英文原版电影进行辅助教学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电影提供了直观的艺术形象,使文本变得形象、具体、生动,从而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改善了课堂气氛。通过观看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学生可以直接感性地了解相关作品,提高自身对作品的感受力及英语听力。因此,电影教学具有可行性及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一度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但作为形象文化的影视与作为文本文化的文学毕竟是有差距的,若只停留在看电影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影视只是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一个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电影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运用,不应成为教授文学作品的“快餐”。教师在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应注重其实效性,只有正确借鉴电影这一形象化的表现形式,进行有效的课堂活动,将电影与文学作品、欣赏电影与欣赏文学作品结合起来并使其互动,才能使学生成功地理解并欣赏文学作品,体验到经典文学的美妙。
三、实现电影与文学的结合,兴趣与内容的统一
虽然电影和文学作品都属于艺术,但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它们的表达方式存在着差异。文学的传达媒介是文字和语言,它们与艺术形象的关系是间接的。而电影的传达媒介则是直观运动着的影像。文学为电影提供了大量素材,很多优秀的电影都改编自文学作品,电影的成功又扩大了文学作品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同时,应让学生了解电影与文学作品之间的本质区别,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绝不能用电影去代替文学作品。
(一)教学前,做好充分准备。
首先,一定要把好选片关,尽量选择那些忠于原著的影片,因为它们最能体现原著精神,从语言、情节到主题都对原著进行了很好的诠释。对一些经典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反复观看。
其次,在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前,一定要让学生先读原著,这样可以避免先看电影所造成的先入为主的弊端。而且,电影作为改编后的艺术,存在忠实性的问题,即改编后的电影与小说的主题、人物、情节、背景、时间、空间等不一定具有完全一致性。因此让学生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再看改编的影视作品。既可以对作品和影视艺术有双重了解,又能受到视听冲击力,从而激感,启迪想象和联想,增强学习兴趣,让他们在饶有情趣的状态下进入作品意境。影视作品本身也是一种艺术的升华,可以加深对原著的认识和理解。
再次,播放影片前,教师应围绕作品的欣赏重点,将背景知识、剧情梗概和艺术特色、作家等相关内容简要介绍给学生,导人对该作品精彩片段的阅读与欣赏,并就作品主题、人物形象等提出相关问题,供学生课下讨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并围绕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布置思考题。这是正式进行课文教学前的必要铺垫。可以避免学生在观看影片时一味追求故事情节而不加思考的被动状态。如在欣赏《飘》时,首先应向学生介绍该作品的历史背景,即美国南北战争,在此社会条件下,学生才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作品主题。
(二)教学中,情节与教案相结合。
观看影片时,可以在观看英文原版电影的基础上,把光盘上的有关情节和教案相结合,制成多媒体课件。在教师分析情讲解后再欣赏相关的电影剪辑,学生能更充分地体会到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教师与学生的看、听、说、写等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加强了英美文学课的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另外,除了从头到尾地为学生放映影片外,可以摘取一些精彩片段重点讲解,作为作品中最精彩内容的节选,它是学生进行语言学习和文学欣赏的重点,这些经典的画面、语言和镜头,足以代表这部作品的艺术水准。对于这些精彩片段,教师可以把电影节选和文本选读结合起来讲解,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在讲解《哈姆雷特》中著名的内心独自时就可以播放电影的相关片段,这比教师朗诵或让学生朗诵的效果要好得多,能收到声情并茂和身临其境的效果。
(三)教学后,布置作业及其他教学活动。